荷塘月色中的画面美

2024-08-22

荷塘月色中的画面美(精选2篇)

1.荷塘月色中的画面美 篇一

援物依理美妙多情

——《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妙用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朱自清先生以婉转多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幅淡雅素洁而又美妙多情的月下荷塘图。作者时而月下独步,望眼前如绘美景,时而浮想联翩,消解胸中无限心事。婉转的语言,清丽的风格,淡雅的意境,如拂面春风,似润物细雨,钩惹不尽阅读者内心的种种牵绊。尤其是《荷》文妙语连珠,比喻句信手拈来,化用巧妙,在无迹中生发起感人肺腑的力量。

一、依形态设喻,如梦似幻。

比喻形成的要义是本体与喻体间要有相似性。《荷》文写月下的荷塘,要着重突出荷塘恬淡安静之美,以显现写作者求静而未得的心理路程。所以,作者笔下的景物(其主体即是以荷花为中心的群体意象)都要有静美的共性特征。基于此,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月下荷塘之美表现殆尽。“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形态因位置的高低和成长的不同阶段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明珠”是绽得正艳者,“星星”是含苞待放者,而“刚出浴的美人”,则是取其整体形貌,如美人面容姣好,在月下自有袅娜的身姿。这里,作者的设喻完全是援物之形态而发,把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特点的荷花都绘至眼前,可谓取其精要,状其物亦绘其形,做到了形神兼备,融情入景了。

二、用比喻沟通视觉与听觉,体味蒙眬的美。

《荷》文因是写月下之景,难以尽到穷形尽相、意旨酣畅之妙,但作者却于行文中巧妙运用通感修辞,借助听觉来补充视觉感受之不足,在应留白处尽情激发阅读者的想象,使景物之美、情意之深、旨趣之妙都得以呈现。作者在形容荷香之时,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与“歌声”原本不搭界,形同异路,但作者却看到了清香的时断时续、似有若无与歌声在夜晚高远处的微茫、缥缈有相通处,从而下笔如有神明,妥贴蕴藉,含意隽永。这种通感的修辞,不仅化出深幽空灵的意境,也准确传达了写作者蒙眬含蓄的心绪。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影”是暗淡的,是难以用笔触加以形容的。作者把影像幽暗静谧的特点,借助梵婀玲曲的优美进行展示,巧到极处,毫无做作姿态,却有意笔先成的美感。

三、因夜月而设喻,妙语天成。

文中的比喻,最精彩处是出新、出怪,在常人意想不到处突出奇想,从而把月下景物描绘得形显神现,准确地捕捉到了写作者瞬间即逝的心境。“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夜已深,四围一片静寂,月因淡云的笼罩而不能朗照,此种意境,最难描摹。作者信笔从夜深人静、人已酣眠处着笔,把满月喻成酣眠,把蒙眬的月喻成小睡,巧妙、新奇而又合于情境,非朱先生笔力无以成此种妙趣。又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灯光”的昏暗与周围之静是合拍的,而“渴睡人的眼”也与夜之深相吻合,这种比喻,简直是天成的妙语,但朱先生之前,又有谁人知晓而致用呢?由此看来,比喻之巧之妙,也是烂熟于大家之心胸,非表情达意之需,是不能水涌泉出、为人所知的。

2.荷塘月色中的画面美 篇二

文章中,作者开篇即点明“我”为什么去荷塘。夜色幽深,马路上早已没有孩子们嬉戏欢闹的声音了,而妻子也哄着孩子进入了梦乡,如此祥和宁静的环境,“我”心里却是不宁静的,可以看出作者是忧虑的。那么,作者烦恼什么呢?这就要联系当时的背景。当时正是蒋介石出尔反尔、背叛革命的时候,无数知识分子被屠杀,而作为一个正义凛然的有为青年,朱自清陷入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茫然之中,由此看出,作者是想排解内心的忧思的,遂披上大衣,独自一人外出寻思。

但是,现实的囚笼太过压抑,久久的思考也难以获得答案,姑且不去想,与月做伴,与荷塘为友,沉浸在这优美的环境之中。如果说白天是现实世界,那么夜晚就是梦幻世界, 作者压抑的思想在夜晚得到了释放,因为夜晚大家都进入了休息状态,没有白天里的束缚,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所以他说他是自由的,可以好好地欣赏这月夜下的荷塘。但是, 作者真的已经走出了烦恼了吗?不是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安慰,在他的潜意识里,他的忧思从未消解,但得到了缓解。

于是,一幅美丽的荷塘画面徐徐铺展开来。作者从荷塘上铺展开来的大而平整的叶子写起,再写躲在叶子里不轻易让人察觉的含苞待放的花儿,再结合袅袅的水蒸气,把场景描写得如梦如幻,加上合情合理的比喻,场景更加生动具体。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把花儿比作明珠,比作星星,比作美人,都是美好的事物,给读者以向往和希冀。视觉的想象如此华丽,作者也没有忘记与听觉结合,把飘来的缕缕清香,比作远方传来的似是似非的歌声,愈显夜的深与静,清幽得令人沉醉,让人想要抓住这渺茫的歌声,集中精力倾听歌声在唱些什么,是呼唤,抑或是幽怨?这一切丝丝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不愿离开。荷塘的叶子与花儿都在摇曳,显露出了水面,碧波荡漾。在这段荷塘画面的描写里,作者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引人流连。比喻与通感的使用,更具画面感,美好的意境,让读者回味无穷。

然而,夜晚,最不可忘记的是高悬的月亮,朦胧的月色洒在荷塘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朵花上,作者用了个动词“泻”,简直妙不可言,把月光的静比喻成流水般优美的动,好像是月光格外厚爱这些花儿和叶子。雾如一层薄纱覆盖在叶子和花上,遮上了一层青绿色, 显得白了,令作者联想到牛乳洗过之后的颜色,感觉是那般不切实际,所以作者用了抽象的梦作比,悠远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美好,可是又那么不真切。满月,月光不该是那么清和的,原来是淡云遮住了部分月色,描写出小睡的清雅,就如阳光普照的午后,沙沙的树叶如催眠师般惹人小小休息一会儿,安和而平静,作者写出了小睡的独特情趣。如此美好的画面,却也存在可怕的影子,树木的背光留下斑驳而畸形的影子,让人看来害怕。作者用 “如鬼一般”描写出影子的奇形怪状和人的害怕心理,给温暖的环境色调增添了些许寒意, 这也是作者心境的一种描述———在最美好的景象里发现了“牛鬼蛇神”的存在。光影是视觉上的东西,但作者把握住其特性———和谐,联想到小提琴美妙的曲声,于是又把视觉上的东西赋予在听觉上,抓住了主要特点,容易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说服力极强。

由近及远,放眼四周,满目都是树,远处有山,山树衔接,阴阴郁郁,但是作者发现了其中的独到之处———树中有星光,原来是路灯透过树缝照射下来。作者寓情于景,觉得那是黑暗中轻微的光,反而让人昏昏欲睡,这是作者的主观感觉,是环境也是内心情绪的表现。安静的环境,知了鸣叫,蛙声一片,独显作者的孤独。于此情境中,作者感慨“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创造出一种孤独的意境美。

此情此景,忽然又想到美好的事,采莲的热闹与喜庆和现时的无福消受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过往里,却猛然被拉回现实,独忆他想回也回不去的江南,因为当时的南方笼罩在白色恐怖里。

《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色描写中,也传达着作者落寞失意的感情,景物的美妙与作者的忧思形成鲜明的对比,升华了作者的感情。这不是没有根据的无病呻吟,而是发自内心的忧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创造了独特的艺术美。

(选自2015年第3期《新课程·教师》,本刊有改动)

在《散文家谈散文》一文中,晓雪对郭沫若的散文《白鹭》进行了精练而独到的评论。从风格到文字,由原文到文论,既自然清丽,又精彩绝伦。可以说,这是一篇需要我们“反复品味”的评论文。同时, 也为我们的散文学习和散文评价做出了很好的导向。而这篇对朱自清经典美文《荷塘月色》评析的文章,紧紧围绕“景”与“情”两个角度, 将文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细致地演绎出来。如果说《散文家谈散文》是从全篇角度评论,那么《〈荷塘月色〉情景交融意境美》则立足于有重点地解读。两种评析思维,都为我们的阅读和赏析提供了样本。

[读有所思]

上一篇:金融学考研必须了解10件事下一篇:国庆节演讲稿10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