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案(共12篇)(共12篇)
1.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案 篇一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的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跟随作者游览过程,感受溶洞奇观。教学难点
学习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五十年前的 4 月 14 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吧!
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
二、展示交流
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什么? 三.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完成。)
3.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品赏路上的见闻,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3)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随着山势„„变换调子。”)其中“随着、时而、时时”加点,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句: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
5.游览洞口、外洞,教学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词句,边读边想象。(洞口宽,洞内大。)展示洞口、外洞图片(板书:宽、大)相机理解“突兀森郁”。(2)练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课件出示游外洞、过孔隙的情景,指导学生理解“孔隙”。)6.游览内洞,教学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
(2)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的?他有怎样的感受?读课文画句子想象画面。和同学交流,你体会到什么?(孔隙的窄、矮、险)(相机出示课件:“我又感觉„„擦伤鼻子。”重点体会此句。)
(3)设计引读:“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体会孔隙的特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
7.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旅。8.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9.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1.课件:观看游外洞内洞的图片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
3.可引导学生选择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4.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奇特,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课后大家要认真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好好欣赏欣赏。
五、达标测试
1.抄写生词。建议教师给足时间,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业。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
六、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七、教学反思
2.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案 篇二
学习这一课,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培养学生观察并用文字描述景物的能力是重点。依据这一重点, 建议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 理清顺序
本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 对于学生来说,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是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本文的游览顺序有明、暗两条线, 这也体现了作者构思的严谨与巧妙。
1. 游踪为明线, 抓“游序”贯穿。
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找一找作者写了哪些地方, 用笔在文章段落中画出来,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理清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读一读, 找一找哪些地方是详细写的, 哪些地方是简略写的, 分清段落结构, 对全文留下总体的印象。
2. 图示为方法, 画一图纵览。
语文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根据本文特点, 如果学生能借助简笔画把语言的概述变成简单的图像, 就能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形象的理解。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根据作者的叙述, 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内容有更清晰的了解。在画图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回到课文, 把重点内容再读、再理解并吸收, 还要对文字信息分析处理, 清晰地表现出从洞口到内洞的各部分位置, 甚至要对各部分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抓住本质准确地表现出来, 如外洞的宽敞, 孔隙的窄小等。这样的探究式学习,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溪水为暗线, 悟“水线”相随。
本文除按游览顺序写外, 还处处写到溪流、泉水。从入山到外洞、孔隙、内洞, 溪流无处不在, 作者的游览好像紧紧追寻着溪流的“足迹”, 使文章自然而然地串了起来, 也使人看到了作者游览时不断探求双龙洞“奥秘”的兴味。如果说游览的顺序是一条“顺”的线索, 那么溪水的来路, 则是一条“逆”的线索。“顺”的线索比较容易看出, “逆”的线索则比较隐蔽, 在初读中不易找出, 建议在学生初读全文后, 老师提出问题:“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流水, 溪流的路线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中出来的”、“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等语句中理出泉水的流经路线: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 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点的移动非常清晰, 从中感受作者构思的巧妙。
二、精读重点, 体会特点
1. 精读重点段, 概括景物的特点。
在本文中, 作者对双龙洞景点的描写是重点段落, 外洞的宽敞、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这部分, 要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三处景点的特点。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外洞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通过对词句的理解, 有理有据地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领悟用同样的方法, 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感悟, 学习其他两处景点的特点。有扶有放地把阅读与理解、阅读与表达以及感悟与朗读结合起来。
2. 精读修辞句, 领悟修辞的巧妙。
本文语言质朴中见隽永, 平白中透着清新。文中有许多句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 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材料。如“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野生映山红的勃勃生机。“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缓, 时而急,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作者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溪流、溪声的变化, 作者笔下的溪流好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随意而为, 也让作者的心情轻松惬意。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朗读时语调、语气、停顿的变化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语言魅力。还可以创设情境, 让学生仿照句子的表达方式说一说, 写一写。如:清晨, 树林里传来鸟儿的叫声, 时而___, 时而___, 时而___, 时而___, 真像一首动听的歌。
3. 精读感受句, 体会用词的准确。
本文在描写景物的特点时, 常常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感觉到的情况去描述观察到的情况, 如, 写孔隙这部分, 作者不直接说孔隙多大、多高、多宽、多长, 里面的情况怎么样, 而是用人们常见的事物来表现。“虽说是孔隙, 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的小船呢?两人并排仰卧, 刚合适, 再没法容第三个人。”作者巧妙地通过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头脑中的表象理解文字的内容。进入孔隙内, 则用感觉来表现:“眼前昏暗了, 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这样写, 把许多抽象的东西都形象化、具体化了。阅读这部分, 应让学生圈出“稍微”“一点儿”“准会”等重点词语, 反复朗读, 结合生活中类似的经历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 并模拟作者叙述的动作, 想象作者在孔隙中的感受, 真切体会。这段的突破口还可以抓住“贴”字, 先理解“贴”本来的意思, 再通过动作表演“贴”, 换词“靠”等形式来体会孔隙的窄小,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 精读关键词, 拓展想象思维。
内洞的特点是黑、奇、大。对“奇”的描写, 除了写黄龙与青龙外, 作者只用了“变化多端、颜色各异”两个词语来概括, 这就给予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可以先提供有关图片给学生欣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形状、颜色两个方面拓展想象:“洞内还可能有哪些有趣的景物呢?”让学生大胆想象, 大胆表达。
三、感情朗读, 背诵积累
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案 篇三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呀?你说说。
生:去杭州的千岛湖。
师:你呢?
生:我去北京的。
师:去北京的哪儿呀?
生:哪儿都去的。
师:有什么收获呀?
生:人很多。
师:哦,人很多。你呢,孩子?
生:我去过青岛。
师:好,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绮丽、壮观。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同学们,齐读课题。
【点评】 从谈已有的生活导入新课,侃侃道出自己的旅游经历,激荡起心中的情思,易引起对新课文阅读的期待。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才拿到教材,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请你们抓紧时间,反复的朗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语段,反复读几遍,好不好?
生:好。
师:好,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哦,胸有成竹啦,都读好了吗,同学们?
师:谁能读懂这些词。(屏幕打出一组词语: 浙江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蜿蜒 即使)好,你来。
生:浙江、仰卧、臀部、稍微、额角、蜿蜒、即使
师:字正腔圆,没错,谁再读读。
师:好,词语读好了,谭老师出些句子,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谁读这个句子。(屏幕显示: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生再读。
师:哦,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词叫“明艳”,你能结合这句子,说说什么是“明艳”吗?你来。
生:我觉得应该就是明亮、鲜艳。我把这两个字分开,明就是明亮,艳就是鲜艳。
师:嗯,这是一种理解的好办法,还有吗?
生:我也觉得是明亮又鲜艳。因为映山红有粉红色的,也有红色的,红色特别鲜艳,也特别亮,所以我认为,明艳是明亮……
师:还有或浓或淡的……
生:还有或浓或淡的新绿。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课文知道,叶老先生是四月份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四月份可是踏青游览的好季节,同学们,谁能把北山这种景色给我们读一读?你来。
生读。
【点评】这是师生共同品读的快乐与惬意。“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中共同想象着山花相映、红绿争辉的绚丽,从中感受作者的“明艳”一词带给我们的赏心悦目,带给我们春天如此般明朗与炙热的情怀。
师:真好,同学们,再看看一个句子怎么样?(出示: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试试!好,请你读。
生读“一条迎着溪流……”,老师纠正“一路”,生再读,有些磕巴,老师轻声地跟着读,并提醒“变换这个词不能读错,变换调子”,生重复“变换调子”
师:同学们看看,听听,“宽、窄、缓、急”多像一首乐曲,一首溪流的欢歌,谁再读读,能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
师:同学们,这真是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呀。好,同学们的字词谭老师放心了,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好,坐好准备,请你在默读的时候边读边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生默读。
师:想好了吗?谁说说。
生:他是按从下到上,从外到里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了外洞,然后再写了内洞。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他是按位置顺序写的。
师: 详细地说说。
生2:他先写了洞口,然后再写了洞内,然后再写了内洞。
师:好,中间有一个游览的地点没有找到,同学们找到了吗,还有一个被忽略的,你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从洞外到外洞再到中间那个叫孔隙,再到内洞。
师:来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是这样告诉我们游览顺序的。看——
(屏幕出示)
☆出金华成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教师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读标红的文字。)
师:看看,同学们,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且走且看,每走到一处景物,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边游览,一边描述,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点评】如果课堂仅仅梳理出作者游览的顺序,而不探究“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学生对文章表达特点的体悟只能是模糊的,而如此明了清晰的梳理与探究不仅帮助学生明白移步换景是怎样的表达,还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咱们读起来,也好像跟随着作者进行了一番游历,所以我们在写游记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写作方法。好,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线索,我们看看,一路游览,你觉得在游览双龙洞的过程当中,最惊险的是哪一处?你说。
生:就是在坐船的时候,仰卧在小船里。因为,在外洞到内洞的过程中,他仰卧在小船里,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仿佛上下、左右的岩石都要挤过来,只要头抬一点点,就会碰到岩石。
师:好,孔隙大家看看是课文的哪个部分?哪个自然段。
生:第五自然段。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着了吗?边读边想,孔隙有什么特点?
生读。
师:好,哪位同学想好了。孔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孔隙非常小,只能容下两个人坐的小船。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认为孔隙很惊险。因为他说,他说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也就是表明这个石头都要掉下来一样,所以就说明很险。
师:感觉到一个惊险,同学们,作者并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这些特点,可是文章处处让我们有这些感受,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不好?谁能跟老师合作着,读一读描写小船的句子?
师: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艘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生:小船一直小到只能两个人并排仰卧。
生:而且还没办法再容第三个人。
师:好,跟老师合作着来一下。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齐读: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再没法,谁读读,你读。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写船小,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孔隙的……
生:窄小。
【点评】一唱三叹,不断去体会小船的乘坐方式独特从而进一步感受孔隙的低小,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相结合,去读,去评,去想象,去感受。
师:好,作者就是通过小船的窄小来写出孔隙的窄小,同学们,谁能接着往下读?来,你试试!
生:船两头都拉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师:嗯,同学们,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啦?在向我们介绍什么呢?
生:它在向我们介绍,船就随着工人随便走动。
生:它是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小船是怎样进出的。
生:小船的两头系着绳子,里外各有一个工人,里面的工人拉这个绳子,往里面拉,小船就进去,外面的工人拉那个绳子,往外面拉,小船就出来了。
师:同学们,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划着进去呢?
生:因为像这么窄小的地方,你根本没有人能放桨,就是划桨。还有,你得躺着,稍微起来一点点,鼻子呀、额头呀,就会碰破,你怎么可能站起来划桨呢?
生:我觉得,因为他说人必须仰卧在小船里,这说明洞的顶非常矮,如果还能划桨的话,为什么还要仰卧在小船里呢?
师:很好,同学们真会思考。你说。
生:既然是划,就应该是直着身子划,而如果弯下身子的话,划得肯定偏了,如果直着身子的话,就像后面说的,就会撞破了鼻子,擦伤额角。所以说,划着过去是不可以的。
师:好,同学们,作者寥寥数语再一次告诉我们孔隙是多么的矮小。同学们,只有这样的小船才能安全进出。据说呀,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在晚年的时候呀,因为发福,没有能够进入到内洞,被卡在了孔隙的中间,留下了遗憾。这一段话呀,同学们读的时候,可不能着急,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哪些词语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别放过它,画出来,品一品,开始!
(生默读,边读边画。)
师:好了,哪位小朋友愿意给大家汇报?好,请你来。
生:我觉得第一个是仰卧,我就仿佛感觉到自己正仰卧在那小小的船里面。第二个是“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我就仿佛感觉到背部,全身几乎都贴到了船的底下。
师:谁也找到了这一处?举手,给老师示意一下。这么多同学都找到啦,那同学们,“贴着船底”这个“贴”,看看课文,是怎么贴的,谁能读读,你读。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部,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好,从后脑到肩背,再读。
生:从后脑到肩背。
师:看准了,哪位同学还能再读读这句话,来你试试。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来,你告诉大家,这个“贴着”,“没有一处不贴着”,是怎么贴着的?
生:就是,因为石头就像人一样压了过来,说明它,这个孔隙很窄,所以他什么地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贴着船了。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自以为从……”齐!生读
师:同学们,这写得多啰嗦呀,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不啰嗦吗?你说。
生:因为肩背是身体比较靠上面的部位,而脚跟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从肩背到脚跟,说明他的身体全部都靠着船了,才说了一声“行了”。
师: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还有谁来汇报?请你。
生:我要汇报“挤压”,因为船非常小,跟那些钟乳石,和石笋压在一起,所以,就挤压在一起,比喻非常窄。
师:你能读一下这句话吗?
生: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像,都朝我挤压过来。
师:孩子你读的这一部分呀,是叶老先生的真实感受啊。正因为文章有了叶老先生的这些真实感受,我们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点评】“哪些词语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个问题从表达和内容两个角度介入。学生先汇报对词语的独特感受,再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直至顿悟只有加入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使文章亲切生动、真实可感。如此体悟文本的过程经历了两个来回,且又不那么界限分明,理解内容与体会表达水乳交融,使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领悟了作者表达的秘密。
师:同学们,很遗憾,我们还没有深入的品味叶老的真实感受,那么有一句话说,描述双龙洞,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我们今天领略的是独特的进孔隙的方式,那么,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来了解奇观,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总评:
内蒙古自治区选送的青年教师谭培霞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过程中,谭老师不求大而全,只求美而真。针对叶圣陶先生这篇游记名篇的表达特点,谭老师确定了从“移步换景的叙写顺序”及“表达真实的感受”入手,随作者一同游历金华双龙洞的简约目标。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谭老师设计的精细与独具匠心,各个环节安排恰当,引导学习井井有条。谭老师的导语简练明了,目的明确,一要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必需眼界开阔,二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初读后,谭老师只是将生字学习作为阅读课文、理解内容的辅助环节,轻松处理后即时走进学生的心中,将时间交还给急欲一吐为快的孩子们,采用表达入手——定点细读——体会表达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学语习文的一条规律: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表达。教学中,学生既游历景点,又体悟写法,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谭老师此课的教学的亮点在于理清课文思路后的时候,用一个睿智的问题引出教学重点:哪部分最惊险?让学生清晰理清旅游路线,用时虽短,却效益突现。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决不亚于文章的作者,但欲入“孔隙”体验之难显而易见,因为学生极少有亲历此举者,那该怎么办呢?谭老师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如“贴”、“挤压”等关键词语细细品味,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以读促讲,以诵传情,让抽象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变成流动的画面,从而达到品味文字,深入情境,体验情感的目的。完成教学目标。因为比赛课堂教学时间只有三十分钟,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比较困难,而谭老师用自己不疾不徐的教学风格循循善诱,很好地把握住课堂节奏,同时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点拨学生用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试想,如果我们每位老师每节语文课上都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方法,并在反复使用中帮助他们强化,使每种方法成了他们学习的一种习惯,长此以往,有了这种好习惯作帮手的他们学习语文定会易如反掌,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效,语文素养快速提升将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从在此次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课堂教学赛事中,我们看到语文教学表面的繁华已逐渐褪去,教学过程变得简洁明了,谭培霞老师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就以“觅景影,动生心”为教学主线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品读中寻觅美景的形象,体验美景的奇妙,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教学过程简约、大气,不蔓不枝,看似简简单单的背后是教师为学生预留的思维与想象力发展的无限空间。简约,但并不简单!在简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致品味,对文本思想进行深入探究,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扎实有度的训练,教学抵达了智慧与丰满的境界。大道至简,即通此理吧!
4.《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案 篇四
1.大家在写教案的时候可以简单一些,但是要能够体现自己试讲的思路,同时要注意对讲课内容细节的挖掘。
2.给大家的试讲内容往往是一个课文的中间部分,所以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自然的过渡。
3.教案不要写成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实录。
面试样题:
1. 题目:小学中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教学
2. 内容: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ù)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3. 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3)指导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4)教学语言准确、有感情,板书规范、美观。
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突兀森郁、拥挤、聚集”等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掌握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溪流、外洞的特点。
(二)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然过渡
1.谈话:在我们浙江金华,有一处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以前叶圣陶爷爷曾经去过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节课,让我们随作者一去游览一番吧!
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
3.过渡:在前面的课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路上的山花烂漫,接下来我们继续随着叶圣陶爷爷向双龙洞行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知道学生认读生词,要求学生注意正确的发音写法(板书:“突兀森郁、拥挤、聚集”)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溪流、外洞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深化理解
1.游览小溪,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课件出示句子:“一路迎着溪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2)引导学生理解“时而”的意思,并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3)溪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板书:溪流:多变)
2.游览洞口、外洞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洞口、外洞的特点,边读边想象。(洞口宽,洞内高、大。)(板书:洞口:宽;外洞:高、大)
(2)让学生画出体现外洞特点的词句(体现洞口宽的词句:“洞口像桥洞似的”;体现外洞大的词句:“在那里开会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相机理解“突兀森郁”。
(3)练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3.播放双龙洞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形成对溪流和双龙洞的洞口、外洞的直观印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们随着作者一起游览了蜿蜒的溪流、宽敞的外洞,那么双龙洞的内洞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叫“双龙洞”?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下课文后半部分,相信会找到答案的。此外,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双龙洞的内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突兀森郁、拥挤、聚集
溪流:多变
洞口:宽
5.记金华的双龙洞四年级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②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③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⑤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B案
第一课时
●揭题
把你了解到的有关金华双龙洞的情况介绍一下,教师浏览网页综合介绍。
●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自读课文,读准,读通,遇到难以理解的词句或联系上下文解决,或请教同桌、教师。教师巡视,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及时讲解。
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游了哪些地方,怎样的景致、当时的心情等)
●探究阅读,理清脉络
①课文哪些语句提示了游览顺序,读读画画,并画出游览示意图。
个人准备,然后小组讨论,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疑问在小组中提出,互相讨论。此时教师巡视各组,适当加以点拨。选定一组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参观路线图,并做介绍。
②根据讨论,梳理课文。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路上见闻”“外洞”“通过孔隙”“内洞”四个部分。
③分别请各小组轮读各段,注意正音,同时对一些难解词进行释义,如:盆栽、突兀、森郁、蜿蜒、石钟乳等词语。
④作业练习,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
围绕“在游览过程中,作者怎样把看到的景致、内心的感受写出来的”这一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析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验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
①第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引路。
“路上见闻”一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你怎么把它读出来?(抓住描写油桐、映山红、溪流等景物的句子来体会)
指导朗读,试着默记或背诵这些语句。
②第二部分的学习,学生自学,然后交流。
(体会如何写出外洞的“高”“大”)
③第三、四部分的学习,同桌合作体会。
(这两部分是重点,可引导围绕以下几是探究学习;
a。作者怎样写出“孔隙”中挤压的感觉?
b。课文怎样表达内洞的宽大?
c。描写石钟乳、石笋就两句话,却写出了这些岩石的形状变化多端以及观赏的乐趣)
相互商定各选一部分,按“读读、说说、背背”三步与同桌交流,听方需做出评价、提出疑
问。双方相持不下时可请教老师。
●知识内化
分学习小组,任选其中的一部分做为自己的导游讲解内容。(可以结合板书示意图做导游讲解)
在四人学习小组充分练习讲解的基础上,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小组其他成员帮助他(她)进一步完善导游讲解词,可以增添课外了解、搜集的资料。接下来全班同学组成“金华双龙洞旅游参观团”,各组代表到讲台前担任一次导游。全班同学进行评论,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之处。
6.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四、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教学反思:课文比较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些难度!理清课文的条理中,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作者的描写理顺出来,学生能归纳出作者的写作方法,效果还不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
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重点:了解内洞及孔隙的特点,体会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难点:体会特点!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三、讨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讨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蜿蜒”什么意思?
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口语交际.情感体验.合作探究这一块着手。例如:调查问卷是教育学生做什么事都得有计划,即使是游玩 , 也要有所收获。课文的两条线索,都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自主制定旅游线路图,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角色,积极的寻找课文中作者的旅游路线,一下子就 了解了文章的明线,而整堂课快结束时在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小溪流水线路图,则让学生发现了文章的暗线。如何详细了解双龙洞各部分的特点,这一部分需要老师 引导,于是我采用协助导游完成绘制双龙洞地形图任务:一是打破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界限,不能让他们感觉老是他们在那里挑战这个挑战那个辛苦得很,而导游也 就是老师很逍遥。二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帮助老师,大家一边看.一边找.一边讨论.一 边画,师生融洽,不知不觉地了解了双龙洞的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体验内洞奇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想象说一说钟乳石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有的说“定海神针”“牛郎织女”“擎天一柱”“碧海云潭”,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孔隙这一段是 文章的重难点,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船小.乘坐方式独特以及乘船时的感受去体会孔隙的低小,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相结合,去读.去评.去想象.去感受,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感受到孔隙的特点。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赏识 ,一个专注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击掌,都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旅游结束的“致全体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称赞他们在这次夺标旅游活动中表现突出,学会了合作学习,绘制了非常有价值的双龙洞旅游线路图及地形图,他们已经成为小旅游家.小探险家.小绘图专家.小科学家了。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满足感和自我肯定中结束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难点: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
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三、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四、学生轻读课文。
五、复习生字词。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2、预习《养花》。
板书设计: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造就高素质能力型人才的核心。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思维的火花,是“熄灭”还是“点燃”,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还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考验。这节课,当学生提出问题,而又束手无策时,教师非常淡定,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学情并及时巧妙地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读、画、议的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其间,进行恰当的点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既汲取知识又掌握学习的方法,还发展了思维,可谓精彩纷呈。
本节课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泉水流经的路线,还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案 篇七
第一次教学简述
第一次, 我向专家展示了第一课时的教学。 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3) 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分五步进行: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让学生欣赏几个著名景点的画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结合学过的诗文表达情意, 然后揭示课题。
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 1) 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画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读课文后,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体会双龙洞名称由来的句子。
四、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式。 ( 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2) 感受孔隙特点。 ( 3) 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描写孔隙窄小的写法。( 4) 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出示海洋馆、吊桥等几幅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孔隙窄小的写法, 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 交流、反馈。( 5) 梳理游记内容,发现构段特点。
五、设置悬念,问题结课。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的? 这些景点又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专家指导意见
听完我的教学后, 江苏省特级教师、省“ 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黄艳梅校长认为, 我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能较好地把握教材, 注意文本的表达特色, 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但对学情分析不够,忽略了学生的生长实际。 她提出了以下看法和改进意见。
一、呈现整体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 《 记金华的双龙洞》 按照游踪变化描述了游金华双龙洞的见闻和感受, 是游记的经典范本, 被多种版本教材收录, 如人教版安排在四年级,苏教版安排在六年级。 同样一篇文章, 在不同的年级自然有不同的教法。
“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 教师教什么、 如何教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都要受到实际学情的制约。 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开发利用,要“ 用教材”,而不是“ 教教材”。 这则设计为 人教版四 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教者应作一整体呈现。 从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了教者想力图表达一些思想, 但这些内容如果集中在第一课时教学, 则重点难点过于集中,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会消化不良。 其实, 教者如果整体性地考虑第一、第二课时教学,就会发现两个课时的任务分配上有失偏颇。 因此, 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教学思想,要呈现一个整体的教学安排,不能“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生长状态,整体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生长状态,使之贴近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
二、变序教学的适切问题
这篇课文记叙了“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 的景观见闻,游览顺序清晰明了。 教者将描写“ 孔隙”一段放入第一课时教学,这涉及到变序教学。 为什么要变序呢? 一般而言,变序教学有利于防止“ 串讲式”课堂结构程式化, 有利于提纲挈领或突出重难点, 但变序教学同样受制于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变序教学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作者的思路。 文本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即写作思路。 二是学生的学路。 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打乱顺序,学生学习的思路容易出现断层、不连贯。 三是教师的教路。 以学定教,要考虑哪一种方式更适切。 如果读者能顺 着作者的 思路读文本,就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果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作者的思路三者合一, 那学生就比较容易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在教学中我 们可以实 施变序教学,但要变得合理、变得科学, 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这篇课文是游记, 移步换景的特点非常鲜明。 选编该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 二是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 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 如此一来, 变序教学在本课的运用就要谨慎。 我认为,顺序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清晰地感知游览顺序, 学习有条理地表述。
三、游记的迁移实践
“ 游记 ” 既要有“ 游 ”, 即要记述游踪的变化;还要有“ 记”, 即要记载游览中的见闻。 这篇文章重点在于对游览中所看到的景物及人的感受的描述。 教者认为,“ 过孔隙”一段以“ 段” 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 篇” 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 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教者将写作迁移点放在“ 段”的具体描写上, 我觉得写作迁移点应放在游记“ 篇”的感知训练上。
游过哪里? 记了什么? 写游记大体要写明白这些。“ 游” 有顺序 , 如果顺序 安排得不妥,就会给人以繁杂凌乱的感觉。 一般根据作者游览顺序, 用移步换 景的手法 来记叙 。 “ 记 ” 要取舍 , 要把印象最深的、最有特色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其他次要的简略地写。 至于教学 生把重点 内容写具体、生动,是个长期任务,是需要持续练习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景物 ( 或是别处的景物等) 。 单元教学中若能用好《 记金华的双龙洞》 等这些游记的“ 例子”,引领学生感受清晰的叙述顺序和对重点景物、见闻的描写, 并内化为游记类写作结构, 学生定能顺利地完成本次习作任务。 教学的价值即在于此。
改进后的教学简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 , 了解游览 顺序, 画出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初步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2. 感悟了解路上景物 、 洞口、外洞的特点,学习比喻、对比等把事物描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2. 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相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3. 深刻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并学会运用这一写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简述:
一、 复习回顾, 引入重点段。 双龙洞有哪些景点?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述的?( 学生上台画示意图,标出“ 洞口、 外洞、孔隙、内洞”。 )
二、感受“ 孔隙”特点,领悟表达方式。( 同第一次教学中的第四环节,略)
三、感受“ 内洞”特点,拓展描述。 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 奇”:( 1)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 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 2) 讨论学习: 内洞的景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组内交流评议后,试着给图配音, 描述洞内景象。 )
四、情境再现,内化表达。( 1) 观看游外洞 、内洞的录像视频。 ( 2) 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双龙洞。
五、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 两条线索并进。 (简易图示) ( 2) 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
六、布置作业,内化写法。( 1) 背诵写孔隙段 。 ( 2) 学习本课写法, 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校园或别处景物。
教后反思
2011年版《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 的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发现“ 言语的秘密”, 发现言语的独特形式, 并学会迁移运用文本典型的语言和语言表达形式,从“ 形式—内容—形式”走一个来回,明白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 教学一篇文章时, 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更应该引导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 吸收文本的形式, 形成对文本的言语图式。
阅读教学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 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 而且在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文本资源, 发挥文本的导写作用, 促进学生的言语生长。
《 记金华的双龙洞》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在教学中如何凸显阅读教学的价值, 引导学生发现游记谋篇布局和言语的独特形式,并学会迁移运用, 让阅读教学指向学生的写作, 是我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起初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到课文“ 过孔隙”一段,是以“ 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 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 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因此,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第二学段应落实“ 段”的训练的要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 过孔隙”,梳理出本课的表达特色, 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布置了课前预习, 让学生画游览示意图, 但不少学生课堂上展示的图线索不明, 交流讨论时还得领着他们一步一步去读文。 等把文章读熟,厘清了文章的脉络后,再学“ 过孔隙”一段,时间已所剩无几,学写环节因此草草收场,流于形式。
分析个中原因, 正如专家所说, 在于我忽视了四年级学生的学情。 在苏教版教材中,这篇文章是放在六年级下册的, 同样的方法用在六年级的课堂上进展得很顺利, 但放在四年级课堂上却行不通。 四年级学生知识的储备和自学能力还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 所以,课时任务确实要重新划分, 对重点段的教学放在第二课时更为合适,容易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而且专家所说的关于变序教学的适切问题,确实很有道理。 变序教学应 考虑作者 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路和教师的教路。 在教学中, 我重点考虑的是教者的教路,为了体现段的训练、 体现创新,直奔重点段,忽视了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思路以及编者的意图。
经专家评点后, 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将原先的教学作了调整,重新划分了课时任务, 选择另一个班重上了一遍。 我感觉这样划分课时, 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学效果比较好。
第一课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检查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熟了课文, 概括出了课文大意。 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了词义。 同时了解了游览顺序, 画出了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 初步领悟到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 通过顺序教学,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了第2至4自然段, 了解了路上景物、洞口、外洞的特点, 学习了排比、比喻、对比等把事物描写具体形象的方法。 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第二课时学习重点段, 领会游记的表达方式做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 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进入重点段“ 过孔隙” 一段的学习, 引导学生对重点句群进行品味, 指导学生学习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 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教学铺垫,在本课时落实这一环节, 学生学以致用的时间、 空间都得到了保证,反馈、交流得也比较充分, 课堂练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 给了学生 充分的语 言实践机会, 使学生不但内化了课文的语言, 同时也内化了课文移步换景、 两条线索并进的写作特色, 使阅读教学真正指向了写作, 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凸显了阅读教学的价值。
课堂上进行了段的训练, 课后又拓展延伸, 布置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校园里的 ( 或别处的) 景物。 这样做,关注了单元整体, 既落实了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 又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充分发挥这篇游记的“ 例子”作用,使学生易于内化游记类文章的写作结构与表达方式, 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本单元的习作任务。 同时又实现了阅读教学的价值。
8.记金华的双龙洞 篇八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双龙洞”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双龙洞的神奇。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问题导学—创设情境—学生想象—合作学习—归纳总结,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展示双龙洞的图片,学生自己想象双龙洞的样子;合作探究双龙洞景观带给我们的思考,归纳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的美与大自然的魅力。
1.学习任务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游览的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本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2个课时进行学习。第1课时重点学习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第2课时打下基础;第2课时对课文1、8进行粗略的分析,对2-7自然段进行具体讲解,详细说明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对文章中“随着山石,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和“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及“这些钟乳石和石笋„„”出现的这三句话着重分析,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想象双龙洞的美景,体会课文描写的双龙洞的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1)教学重点
① 学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②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
③ 落实“分清文章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④ 欣赏双龙洞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2)教学难点
①感受孔隙部分“小”的特点。
②欣赏双龙洞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课前教师可作些调查,由于学生有没有见过溶洞,对溶洞没有了解,感受双龙洞的美可能有些困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对于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有一定难度。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写其中的9个。正确读写“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并理解词义。
b、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大意;
c、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d、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分小组讨论课文的游览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c、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金华双龙洞的图片资料、及从空隙进入内洞的实景影片片断。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溶洞的图片介绍,以及与课文相关的音频朗读和Flash动
画。
5.教学课时:2课时
6.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景物映山红油 桐沙 土新绿
↓
特点各 色白 色粉红色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
第二课时
金华──罗甸──山洞──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大低矮黑
窄小美
大
7.教学过程设计(分2个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浙江金华有个双龙洞吗?那里景色神奇秀丽,今天,我们随着作者,沿着他的足迹一起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这个溶洞就是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从课题中大家知道了什么?【提示:这是一篇游记,游览的地方是金华的双龙洞。】
【新课教学】
一、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放音频)[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理解字
义,一类生字要求会写。]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 指名读生字:抽读11张生字卡和7个词语。
② 正音:【放动画】
③ 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聚:下面部分要注意写正确。
郁:左边是“有”,右边是“右耳旁”,不能写颠倒。
④理解词语:(可用查字典法、近义词理解法、反义词理解法)
【提示: 映山红:本名杜鹃,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呈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文中映山红是指这种植物的花。
油桐:落叶乔木,叶卵形,花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果实绿色,近球形,顶端尖。种子榨的油叫桐油。
明艳:本课指明亮而鲜艳的色彩。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盛。突兀:高耸的样子。森郁:森林茂盛。空隙:本课指极低矮窄小的洞。
蜿蜒: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中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石钟乳:本名钟乳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有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
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的像笋一样的物体,常与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中含有碳酸钙沉淀堆积而成的。
进:课文中作量词。平房的一宅之内分为前后两排,每一排称为一进。】
三、探究阅读,理清脉络[要求:带着问题读课文]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店,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谢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7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境。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四、通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要求:先自读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班级交流]过渡:作者游览了双龙洞,他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自读思考,用笔画下来。【提示:全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并写下来。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爷爷向我们清晰地讲述了他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使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神奇秀丽的大自然中。拿出你们自己绘制的游览路线图,让我们现在就启程吧!
【新课教学】
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一)、了解第一大段
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用了什么写作方法?(ppt)
【提示: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开门见山】
(二)、探究第二大段
(1)提问: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请同学们默读、思考并勾画出来且小组讨论、交流。(ppt)
【提示: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
(2)进一步提问:沿途看到的景物找到了,那么,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再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
【提示:特点分别是:各色、白色、粉红色、或浓或淡,给作者的感受一片明】
(4)欣赏: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过渡: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找出描写我所听的相关句子。(ppt)
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写得好吗?好在哪?
【提示: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一个“迎”字,点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赞叹!】
(三)、重点分析第三大段
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们一起来到双龙洞口,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
【提示:洞口:洞口宽像桥洞。外洞: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齐读。
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提示: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心情?
【提示:(见ppt)】
学生模仿导游,介绍如何穿过双龙洞的孔隙。
【提示:看图片,看动画,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
过渡: 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下面让我走进去看看。
想一想: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 提示: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接着看到洞顶的双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谈一谈:自己对内洞的感受。【提示:黑、大、美】
看一看:内洞里有好多的石钟乳和石笋,它们的形状变多端,颜色各异,光名目就有四多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里面的双龙,大家睁大眼睛,我们再来看看里面奇形怪状的石头。﹝看图片﹞你们能不能也来给它们取一些名字呢?
【提示: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编一编:大家都来给这些钟乳石取了一些名字,而且有些名字非常美,下面,我想请大家根据你们取的名字,给它们编一个故事。先小组讨论一下,互相说说。说一说:每小组选一名代表说说自己编的故事。
(四)、了解第四大段
过渡:让我们回顾前面的景点,看看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结束双龙洞之旅的。
【小结】
我们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一同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这其间我们感受到路上明艳的景色,听到了溪流的欢唱,看到外洞的宽敞,体验了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更让我们欣赏到内洞的“黑、奇、大”,我们不禁发出感叹,这样的美景实在让我们向往。
8.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查找和收集双龙洞的图片及课文的朗读音频。教师利用网络查找双龙洞的视频,并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事先做好上述内容的课件,以供教学之用,这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又要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打下基础。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这样,既比以往的用语言导入新课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充分凸现学习内容的特点。利用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双龙洞孔隙“小”的特点,这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双龙洞的特点,也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互提供了平台。
9.教学设计后记
9.记金华的双龙洞 评课稿 篇九
今天有幸聆听了甘老师上的一节录像课,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可以说通过这节课,我再次真切地感到了甘老师教学功底的深厚,教学艺术的高超。甘老师的教学设计凸显了“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者不仅引导孩子们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让学生知晓了作者在观察、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匠心。对于这节课我的体会主要有:
一、准确把握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浙江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文中作者描写的景点多,文章篇幅较长,那么如何把握重点、如何取舍‘合理剪裁,就体现出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了。甘老师采用精讲重点段,导读其他段的教学方法,以点带面,完成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非常巧妙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引导学习方法的渗透。
在学习重点段落时,学生采用“自读、自悟、的学习方式,通过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了知识与能力形成的全过程。在拓展延伸部分,教师能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三、重视写法的指导
作者介绍孔隙的窄小,没有像前文介绍外洞,用具体的数字和比较来直接写,那么孔隙很小,究竟怎么小呢?作者借小船的小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写,真实具体可感。于是,甘密老师就引导学生立足语言,细细体会作者这一写法。师生起初交流,似乎宕开一笔,在谈小船之小,感受作者如何用四个“小”字“并排仰卧”“没法容第三人”来渲染小船之小。充分感受之后,话题一转,“作者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回到了主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的”,在关键处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孔隙窄小,却借用常见的事物──小船之小来写,其语言着实形象可感。此处教学,目标可谓明确,不蔓不枝。
10.《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篇十
1、学生自学方法同上。
2、老师提问:
坐船进入内洞,内洞是什么样子的?当工人提着汽油灯看到了什么?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洞中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
4、读完以后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5、老师提问:
现在你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吗?
对教材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反思:
课文的第五段写游内洞的情况。进入内洞的第一感觉是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汽油灯在这里也能力有限,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但是汽油灯照到的景物很有观赏性。从石钟乳、石笋使我们了解到这个内洞使一个石灰岩的山洞。对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黄一青的描述,点出了洞名的由来。从有点像大都依据形状想像成写出了石钟乳、石笋的形状多,给了人们很多的想像的空间。四十多景点,写出了内洞景点的丰富。
11.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 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大板块进行说课。首先、说教材
《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描写了今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全文语言朴实,脉络清晰。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技能现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正确读写浙江、森郁、聚集、额头等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我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则是感受溪流的特点。其次、说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以下教法与学法:
1、复述法: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来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法:“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讨论法: 让学生以自我活动为中心,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参与讨论,交流归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4、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还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些教法与学法都将在下面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第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程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
一、激情导入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这样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去游览了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金华的双龙洞。你们当中有谁去过或了解过这个地方呢?好的刚才同学都说了很多,现在就让我们跟导游一起去看看这地方到底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激情导入来换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把学生带人课堂的情景中。简介文章是一篇游记,让学生大致了解游记的写法。
环节
二、字词学习,扫除障碍 字词学习与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掌握适量的字词,本课要求识记的有簇 擦 浙江拥挤等。我是这样来安排教学的 1.我把要掌握的字词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2.学生把要求掌握的字词回归课文,通过细读字词所在的句子及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或同桌交流了解其大意。
3.出示另一张幻灯片,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示其所对应的字形.字音.字义,要求学生从音.形.义三个角度去分析理解和掌握。
4.同桌互读互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为下文朗读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事先,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问题2.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见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问题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溪流的特点?
我把这些问题制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让全班同学读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要让学生用铅笔在文中圈 点 勾 画。这样使学生在朗读时有针对性,便于整体感知文章,培养了边读边思的好习惯,朗读课文后,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之后允许他们同桌,前后桌甚至下位讨论,我参与其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特点,交流讨论完毕后,进入释疑阶段,要求学生推选三名代表陈述上诉三个问题的结果,结果相似的说明学生已经掌握,我稍作补充,相对来讲问题2和3分析不够透彻,归纳不够全面,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我将进行重点讲解,由此进入下一环节。环节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作者见到了什么?
2、幻灯片出示重要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
3、再次朗读这两句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4、男女生对读,女生读溪流特点的句子,男生读剩余的句子.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经过,描写了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我们学到了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溪流的特点,语言朴实,真实可感!那么,双龙洞是怎样描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布置作业1.写生字 2.搜集有关双龙洞的资料 最后,说板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顺序)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溪流的特点:宽 窄 缓 急(排比 拟人)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概括了作者途中所见景物及特点,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溪流特点。这样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12.记金华的双龙洞 篇十二
《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编排在北京版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9册第5课中。文章是按游览顺序,先后写路上风光、外洞、孔隙和内洞,最后写出洞。另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溪流。文章段落分明,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凸显了游记的特点。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实真挚。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是让学生通过感悟游记的写作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学习通过描写感受把一个意思说具体的方法。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分析:
学生可能读懂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来写,能够找出明线,但暗线(溪流的走向)可能找不出来。培养概括能力是五年级培养和训练的重点,但学生往往不能进行提炼、精简、概括。对此,我扎实的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景点的特点,在学习外洞特点时引导学生把多种不同的答案通过进一步读书,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最精简的答案,再概括孔隙和内洞的特点时定会学以致用。真正的培养了学生概括的能力。学生不容易真正的理解孔隙的矮、窄,当人躺在小船中,到底距离岩石有多大的距离?内洞到底是怎样的奇特,这些都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边读边想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感知,以及利用图文资料,从而真正体会到孔隙的矮、窄,感受到外洞的奇特。学生地处平原地区,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包含1个多音字:系)及新词,认读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游记中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理解“记”在题目中的含义,交流叶圣陶、溶洞(包括石钟乳和石笋)资料 二.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字词的学习情况
读音:盆栽 突兀森郁 额角 孔隙 蜿蜒 系着 孔隙 浙江 词句:进 孔隙 挤压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指明读,结合句子说说“明艳” 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游览双龙洞的过程中描写了几处景点?(路上、外洞、孔隙、内洞)
2.找出课文是用哪些语句把游览的景点连接起来的,用数字标在句首,连
3.用“~~~~~~~~”画出描写溪流的语句,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小结提升:文章按有这样的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叙述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游览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和角度都非常清晰。四.划分段落,体会沿途景物描写的作用 1.根据游览地点给课文划分段落。
2.自由读这一部分,想一想:叶老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①看到:
花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树——结合“花”一起理解。如果学生没有同时谈花和树,则引导:仅仅是山上的花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吗? 山——沙土粉红色,独具特色,一谈而过。
溪——“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学生可能从“宽、窄”“缓、急”、四个“时而”体会到溪流形状、声音的变化,可追问:为什么溪流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就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指导朗读:这“宽、窄、缓、急”的溪流多像一首欢快的乐曲,能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请你读出溪流的变化。
②感受到:“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导读:各色的映山红、粉色的山、深绿、淡绿的植被。作者用一句话把看到的画面全部展现在读者眼前,难怪“眼前一片明艳”。请你把想象的画面读出来。
整合:山中有数有花还有水,所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自由,你读着有什么感受呢?(美)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会用两个段落来写沿途的见闻吗?(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很浓,心情舒畅,对景物的赞叹。)3.小结写法:作者就是这样不需华丽的词藻,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实的叙述给读者,这也是叶老的写作特点。五.总结 六.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2.找来两篇游记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游览顺序写清楚的。第二课时(展示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
2.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相关资料了解双龙洞各景点的特点。3.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能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难点:学习、体会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叶老的《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回忆他都介绍
了哪几个景点?(路上 外洞 孔隙 内洞)让我们跟随着叶老的脚步继续游览外洞、孔隙、内洞。二.读懂内容,体会写法
(一)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想一想,景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二)自学研讨,学伴交流。
(三)集体汇报,交流共享。要求:先说景点特点,再读句子谈对词句的理解。外洞——大 1.学生可能说“大”
①学生可能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带着感受读。
②引导归纳修改:外洞“大”,还有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如果学生用书中描写大的具体词语或句子填空,则引导归纳:你们觉得哪个同学归纳的更精炼、更准确?修改填写的表格。
【设计意图:指导概括的过程是培养概括能力的过程。】
2.带着想像品读。都来读读这句话,试着读出外洞是这么大。(自由读,指名读)小结:叶老就是用这样一句很平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外洞的特点。过渡: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是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孔隙又是什么特点呢? 孔隙——狭窄、低矮
1.从“孔隙”词意感受“小”:“孔隙”是什么意思?(窟窿眼儿;缝儿)你们读了“孔隙”这一部分,有什么特点呢?
2.归纳特点:学生容易说“小”,或“矮、窄”。如果学生开始没有谈出后两点,师在学生体会小船进出和进洞感受时点拨。①学生可能从只有小船进出读出孔隙“小”,随机出示:
A学生能从只有小船才能进出、并排仰卧、用绳子拉进拉出等谈孔隙很小或低矮、狭窄。
B师画图配合演示小船进出方式进一步体会:师配合演示,边听边看,体会到了什么?大家都来练习读一读,看谁能把小船进出孔隙的过程读清楚。(自由读,指名读)
过渡:你们还从哪感受到孔隙的特点?
②学生还可能从乘船进洞的感受谈孔隙“小(”或“低矮”):我怀者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A学生容易从“仰卧、自以为„„才„„可是还„„,从„„到„„到„„没有一处不贴,挤压、要是„„准会”等处”感受到孔隙的小或矮、窄。
B引导换词体会:随学生谈到“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补充出示并点击变
这里的“贴”字还能换成什么词?(如挨、触)读一读,你觉得哪个好?(体会到是紧紧地挨着,从而感受到孔隙的低矮)都读一读这句话,体会着必须紧紧的挨着船底的感觉。
【设计意图:品字品词是语言的感悟的重要训练内容。同时,也是学习准确运用语言的过程。】
③学生还可能从进洞感受体会到孔隙的“矮、窄”
A学生容易抓住“眼前昏暗、都朝我挤压、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体会到孔隙的低矮。读出你的感受。去掉最后一句话,你来对比着读一读,有什么体会吗?(叶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非常清楚。)你们都练一练,一边读一边想像着自己在乘船进洞。(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学习从不同方面描写景物特点是教学的难点,利用对比读体会作者的感受,同时了解写法——运用真实感受具体描写,为读后仿写做好铺垫。】 3.整合全段,感受写法。
①指名分工读,(前部分女生,后部分男生),大家认真听,边读边想像这情境,想想叶老是怎样写孔隙的特点的,我为什么请两位同学这样分工读?
②小结写法:叶老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真实实的写了下来。
4.你们说孔隙的意思是“窟窿眼儿,缝儿”,那么这里为什么称为“孔隙”?(体会是与群山、内外洞相比较它的确是太小了。)【设计意图:在整合全段内容中梳理写法。】
过渡:我就是这样仰卧在小船里,穿过低矮狭窄的孔隙到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内洞——黑、大(宽广)、奇„„
1.学生容易谈到“黑、宽广(或大)”(板画)①学生可能从“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体会内洞“黑”。一读而过。②还可能从“内洞一团漆黑……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引导结合“在内洞走了一转……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联系在一起谈。谁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内洞的大?
齐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叶老是怎样写游记的。这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游览)这就是游记的特点!
【设计意图:整合全文;学习游记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三.体会写法,仿写“孔隙” 1.学生审题:课后4题。
2.回忆叶老描写“孔隙”用了什么方法。补充出示仿写内容: 3.执笔写话。
4.交流修改,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把读写结合落实在课堂,突出实效。】 四.总结提升 叶老曾说:“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听到的,看到的,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今天从这一篇课文,我们有所领悟。五.课外阅读建议
读一读叶老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继续了解岩洞的奇异,感悟游记的写法。六.课后作业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堂教案】推荐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1-14
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08-20
金华调查报告07-06
浙江金华中考英语作文07-05
金华业Java面试题07-01
游金华山作文750字09-10
2024金华公务员面试时事热点:金华市研究建筑垃圾如何做到资源化回收利用10-25
金华市建设局转发07-03
金华区建筑工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06-12
金华学校第三届运动会台词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