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2024-07-24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共11篇)

1.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篇一

(2019年8月)

**县(局)本着“先富民、后兴县”的转型发展思路,围绕“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产业发展,破除死规矩、用活不动产,因时而变、变中求进,靠“四心”聚力闯出一条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一、下定一种决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制转产,引领转型发展

面对传统“老字号”产业过气乏力,我们坚信“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变则通、通则久”,因势利导,挣脱传统观念束缚、消除计划经济思维影响,全面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引导企业顺应时代脉搏谋发展。2000年,我们响应国家中小企业转制的号召,将**林业局建筑工程处、筑路工程处、建筑材料厂等3户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转制为私营股份制企业,更名为兴安建筑工程公司、万里筑路公司和新兴建筑材料厂。2011年由于木材采伐量逐年减少、公路养护设备更新乏力等客观因素影响,对绣峰、盘古两个养路大队进行股份制合作经营改制,更名为建通建筑工程公司和顺通公路养护公司。同时,将林业局物资科改制为物资总公司。二是鼓励企业把握市场规律快发展。企业转制后,我们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宗旨,在本地建设任务上给予政策倾斜,积极引导企业融入市场、寻找市场、抢占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比如:建筑工程处转成兴安公司后,鼓励企业向新林、漠河乃至大连、丹东等地拓展经营业务,现已成长为拥有9家建筑分公司和8个附属单位的集团公司,年产值由1200万元提升到8000万元,每年上缴税收700万元。筑路工程处转成万里公司后,积极引导企业向县外拓展市政工程、交通道路建设等经营业务,目前企业拥有6家分公司和3个附属单位,年产值由600万元提升到2000万元。建筑材料厂转成新兴建材厂后,企业在保持红砖生产的基础上,向马铃薯加工等方面拓展业务,生产的山珍牌粉丝、粉条在与丽雪粉丝的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年产值由260万元提升到440万元。绣峰、盘古两个养路大队转制成建通和顺通公司后,将业务由公路养护拓展到房屋建筑等领域,尤其是建通公司抓住京漠公路建设契机利用原塔东贮木场场区建起了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两个公司年产值由各300万元分别提升到500万元和800万元。三是支持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求发展。随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收尾,我们积极引导企业谋求新发展,及时调整经营发展方向。比如:兴安公司计划投身旅游项目开发,正在谋划建设旅游度假村、民宿改造和自驾车营地项目;新兴建材厂依托山珍粉丝厂,将经营方向转向了森林食品加工业;建通公司未雨绸缪,将战略眼光提前投向生态旅游度假产业,开发建设了翠园雅居森林疗养旅游度假基地。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改造,让转制企业有活干、让转岗职工有钱赚,传统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保持一颗恒心,持续加大落地企业扶持力度,促进转型发展

面对“原字号”产业平淡无奇,我们坚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发展信念,对本土企业因企施策、梯次扶持,从2004年谋划园区建设开始,历经几届班子的努力,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加强经营理念引导。针对企业“作坊式”生产加工、长期处于低端分散经营阶段、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状况,我们利用项目资金投入1.28亿元建成占地276公顷的对俄贸易产业园区,采取减免税收、厂房配套等措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将原造纸厂、林机厂厂房采取先免费后出让方式提供给超越公司和富来森公司使用,将第三小学和原总队中医院房舍出售给山源公司,并帮助绿野公司新建厂房及生产车间,使本土企业走上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道路。二是扶持企业健康成长。没原料、少技术、缺资金是企业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我们主动帮助企业搬除这些“绊脚石”。在原料供给方面,每年为超越、绿野等企业输送野生浆果600余吨,为富来森生物质能源公司提供剩余物5万立方米。在技术扶持方面,帮助超越公司与哈医大等4家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人工种植不需培土越冬的蓝莓4000亩,企业多项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蓝莓口服液、功能饮料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帮助富来森公司申报技改项目资金837万元,累计发电1627万千瓦时、生产活性碳5248吨。在资金扶持方面,林业局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500万元、抵押周转资金1000万元。同时,结合苗圃有土地、少资金和固其固农业公司有资金、无土地的实际,以苗圃人员、土地、设备等参资入股,由企业按照县(局)职工标准支付工资和相关费用,帮助企业实现成功转型的同时,也减轻了林业局的负担。三是搭建企业展示平台。我们致力于帮助企业迈上更高舞台,利用哈洽会、绿博会等大型展会机遇,帮助超越公司与农夫山泉集团、北京同仁堂药业建立合作关系,助力富来森公司和中林集团合作对接,目前2个公司均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正在筹备“新三板”上市。经过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园区企业已从成立初期的大山神木、深岩矿泉水等2家增加到16家,2015年实现产值1.62亿元。

三、拿出一个真心,不断利用优势建设产业项目,加快转型发展

面对“新字号”产业萌芽初放,我们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扬长克短、扬长避短,以项目建基地、以基地保发展、以发展促转型,用真心、下真功,全心全意打造新常态下的林区替代产业体系。一是利用政策资金打基础、做示范。我们坚信“万丈高楼平地起”,多角度谋划和申报产业项目,相继建设了蓝莓保护繁育种植加工、食用菌种植加工等产业项目。坚持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搭桥铺路”,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建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林下经济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及盘古等种养基地;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永安建设现代农业果蔬示范园区,打造出一处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农业旅游基地。二是利用民间资本上规模、增活力。我们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乡镇林场、机关科室和种养大户的能动性,为林场场长灌输企业家思想,科学管理、利用和经营资源,竭力将资源转化为资产和资本,让职工富起来。比如:我们结合盘古、二十二站林地疏缓特性,分别圈地70公顷和40公顷,带动全县养殖森林黑猪2000余头;依托黑龙江沿岸水草丰美特点,引导依西肯、开库康的农民组建黄牛、绒山羊等养殖合作社,全县饲养牛8554头、羊8218只;借助十八站等地GAP种植经验,鼓励许宝德等北药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全县种植赤芍230.5亩、五味子65.5亩、铁皮石斛60万株及灵芝、金莲花等;利用管护站近水近林优势,发展林禽、林菌等“管护站经济”,形成了“一站一品一特色”的格局。引进富林菌业公司,将绣峰小学闲置校舍、操场低租金供其使用,帮助企业建设14栋培菌室,目前已成为全县食用菌产业的领军企业,带动盘古、绣峰、十八站等地建成年产10万袋以上菌包厂26家、100万袋以上4家;扶持合作社及种养大户发展,将办公区重组腾出的塔南社区低租金提供给力禾合作社使用,帮助改建加工车间、创办绿森林公司,使马丽英从创业带头人变成了企业家;引导木材加工企业转型发展,将原纸箱厂厂房租给企业进行松籽仁等山产品加工,填充了一项产业空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驿站提供免费装修,激发了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热情。三是利用域外资金建集群、塑品牌。我们坚信“积小流成江海”,主动帮助企业与种养殖大户及合作社对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打造上下游相互衔接的产业集群。引进垠浩花菇公司,帮助试种花菇6万棒,将第四小学校舍提供给企业作为培菌室,协助改造大棚45栋、种植花菇40万棒,目前已注册塔哈河国菇公司。建成白酒加工项目,将造纸厂闲置厂房低价出售给企业,帮助呼玛河酒业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Q板挂牌,成为全区首家步入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建设和兴腐植酸加工项目,将原建材厂的糖果厂房屋出售给企业,利用煤矿腐植土加工有机肥料,企业年产值达450万元。与此同时,我们推进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生态、民族等优势发展以休闲、养生、避暑、度假为主的旅游产业,搭建“四区两线”全域旅游框架,推出差异化竞争理念,免费对外开放;引进创意文化公司开发项目,建成集观光旅游、狩猎体验等于一体的鄂伦春民族风情社区;依托生态化优势和凉爽气候举办黑龙江·大兴安岭首届**森林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全面释放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活力。几年来,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旁观者变成了创业者、小户变成了大户、大户变成了企业,带动3400余人实现了再就业,森林食品、生态旅游等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28万人。截止目前,和兴腐植酸加工和华顺山产品加工2个地区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已完成计划投资1600万元任务,12个县级产业项目开复工9个、完成投资8810万元。

四、献上一片热心,竭尽所能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助力转型发展

经济转型保障机制是关键,我们坚持把“能想到的想明白、能做到的做到位”,不断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为经济转型营造安全稳定、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一是提供政策保障支持。我们制定出台了创业贴息管理、棚室食用菌补贴等10余项扶持政策和办法,对企业和职工群众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在资金扶持上,整合林业、农业、水利、畜牧等方面的扶持资金,从财政列支小额担保贷款专项资金,设立500万元中小企业助保贷资金,投入资金672万元在信用社担保放大,扶持企业和职工群众转型发展,让缺资金的有资本。在技术扶持上,成立了农林科学院**分院和5个研究所,编制实用技术手册,定期聘请省地专家开展技能培训、选派技术人员实地指导,让缺技术的有能力。在人才扶持上,制定人才招引政策,帮助企业定向培养实用型人才,让有才能的有机会。二是规范资产运营管理。我们坚持向管理要“动能”,不断加大办公场所清查整合力度,采取出租出售等形式妥善处置闲置资产,勒紧口袋、看好门,确保物尽其用。注重开发闲置资产增值空间,利用闲置贮木场场区和棚改拆迁空地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利用物资科闲置场地和库房创建现代交通物流中心,利用原塔林贮木场铁路专线与铁路、古莲河煤矿合作建设煤炭物流中心,让闲置资产“残值不残”、“枯木逢春”。近几年来,盘活闲置资产4000余万元,每年节省水电、取暖、维护等费用120余万元,将开源节流资金全部用在了扶持经济转型发展上。三是优化转型发展环境。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善城镇功能,新建棚改楼房,维修老旧小区,改造平房、楼体立面和镇内街路,建设供热、给排水等“三供两治”设施,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亮化,今年又新启动了中医院综合楼、垃圾处理工程等14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在全面改善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同时,拿出招商诚意,主动为企业做好门前道路硬化等服务,帮助打造风格各异的“小环境”,今年在哈洽会签约光伏发电、松香松节油提取、花菇深加工和大豆深加工等4个项目、5.7亿元,在谈项目6个、预计投资1.7亿元,目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亿元。实施实体和网络同步发展战略,引进企业建设了温州商贸城和大兴安岭森林食品交易中心,引导企业开设专营店、旗舰店26个;创建“互联网+创业园”,建成北极珍品汇绿色产品宣传交易平台,搭建北极购、大兴安岭购等4个微商平台,依托北极鄂药等企业推行订制营销、定位营销、体验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累计销售1800余万元;同时帮助韵达物流企业成立了林淘汇电子商务公司。建成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吸纳15个部门135项审批事项,对土地审批、房产登记、公司注册等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让企业不花冤枉钱、不跑冤枉路;整合了全县农林、质监、药监、环保等7个部门的技术设备和力量,投入资金670万元建成**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向全区工业产品、农产品、食品、环境质量、工程质量等领域提供有偿服务;规范使用“大兴安岭蓝莓、黑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产品升级、品质优化、品牌打造提供坚强保障。此外,今年我们还专门召开2次座谈会和推进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30余个,依法依规惩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员20余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经济转型和产业项目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扬长补短、再接再厉,争取实现县域经济更大的发展。

2.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篇二

1.1 科学发展观提出现实要求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每一个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困境, 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走可持续发展,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是一个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实现城市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随着政府提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以来, 传统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模式就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了, 资源型城市在长期发展以来一直积累的问题也都逐渐暴露出来, 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甚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转型中应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确保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1.2 资源型城市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宗旨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 是系统性的整体过程, 需要兼顾综合发展, 如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等, 实现在发展中求稳定, 在稳定中促进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全面协调物质和精神的发展, 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实现能源高利用、生态环保工作, 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 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也要开发新兴产业, 努力挖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发展产业产品的附加值, 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 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多元化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 还应该注重对社会发展的投入, 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强化对社会效益的发展, 做大做强社会事业, 解决社会大众现实生活利益问题, 促进社会大众全面自由发展。

1.3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发展方向, 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 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理顺转型中涉及到的所有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向, 解决转型问题, 实现转型的顺利进展。如, 在产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在产业开发中要同时注重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 坚持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产业资源, 防止生态环境破坏, 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为代价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 促使资源型城市转型良性发展,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因此, 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走新型经济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理念,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遵循的原则

2.1 生态平衡原则

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 很多都是依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发展起来的, 致使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 打破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现阶段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因此, 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以此为戒, 积极调整现有产业结构, 在产业发展中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经济效益的调整增长, 在经济发展中引进治理环境的新技术, 取缔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产业, 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进行管制。另外,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 还需要加大对环保的宣传教育, 只有每位公民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对环保负责, 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态平衡。

2.2 实事求是原则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 要结合每个城市的优缺点, 立足本地实际情况, 寻找适合本城市的转型道路, 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其他成功城市的经验, 不能实行一刀切的转型策略, 要从实际出发, 准确定位本城市的发展目标, 正确评估本城市的发展资源, 综合考虑本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交通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等, 参考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 有效结合本城市内外部条件, 积极探索适合本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

2.3 政府参与原则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看出, 政府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 政府可能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转型, 起到了主导转型的作用, 也可能只是为城市转型提供政策扶持, 促进城市自行转型, 在城市转型中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建设初期, 政府主要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和产业的发展逐渐分离, 不再以直接领导的形式参与城市发展, 更多的是以无形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指导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 时间还较短, 政府只是通过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在宏观层面对城市的转型实施引导调控作用, 以为城市转型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2.4 市场规律原则

我国资源型城市通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 很多都是政府主导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资源型城市已经不再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如, 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中, 政府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会提供较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这类型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比之民营企业具有绝对的发展优势, 存在较大的竞争差异, 导致市场经济发展不公平性, 不利于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 必须秉承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 才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我国政府扶持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 与国内同类企业产品服务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但是长期发展的话势必会落后于市场竞争企业。因此, 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原则, 实行优胜劣汰的规律, 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3. 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

3.1 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一次理论创新, 是一次思想解放, 是城市发展中制定战略、编制规划和提出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 由于过度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过度强调经济发展速度, 依靠资源优势带动城市产业发展, 没有以正确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 以持续性的战略作为调控, 造成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严重浪费, 造成经济发展中资源的消耗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数倍之多。因此, 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 应以正确的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 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经济转型带动科学发展。

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第一, 针对资源型城市现有资源状况, 正确判断产业发展优势, 精准产业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 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 创新自身的发展优势, 在政府提出的城市持续发展的机遇下, 立足本地实情, 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实现产业精深发展,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第二, 延伸资源产业链, 精深加工资源产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面临发展困境, 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的, 因此需要在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加强对产业产品的综合管理,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工程, 提高产业生产效率, 延伸产业链条, 优化产业升级;第三,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附加值较低和高新技术欠缺两方面, 因此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创新变革, 提高产业附加值, 发展新兴产业, 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

3.2 培育集群发展优势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科学发展观实践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工作方法, 要在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解决, 解决矛盾, 实现发展。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就是工业经济的发展, 因此需要针对工业经济大力培育集群发展优势, 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化战略和品牌集群化战略, 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培育集群发展优势:第一, 产业集群化战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是有资源优势的, 因此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就需要资源型城市立足本地实情, 寻求本地发展的比较优势, 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的主体作用, 发展具有潜力的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产品服务, 发挥产业优势, 以产业集群的形式促进城市发展;第二, 企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内, 联系紧密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 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 需要以原有资源为基础, 寻求带头企业, 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业链和企业集群, 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第三, 名牌集群化战略。品牌集群优势可以为企业发展, 甚至产业发展带来比较优势, 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精深企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 需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 统筹品牌发展, 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品牌, 以品牌集群形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形成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科学发展观是系统整体的发展观, 需要在整体发展中统一协调各个要素, 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 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 实现物质、精神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就是要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 弥补政府无法管制的领域, 克服市场失灵现象。

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创新政府管理职能:第一, 在市场经济下, 政府和市场各自发挥作用, 实现政企分开管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 应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管理范围, 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 减少政府行政管理, 规范市场环境, 创建正常的市场秩序;第二, 政府加快实现公共管理, 发挥公共管理职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应转变过去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 实施以公共需求为中心的管理, 注重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制;第三, 构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体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应转变过去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创新管理机制, 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互动体系, 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主题, 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和资源型城市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遵循的原则, 并对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希望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王树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J].经济研究, 2009 (3)

[2]何永珍.科学发展观在城市转型中的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1)

[3]孟韬.资源型城市的集群创新与战略取向[J].改革, 2007 (11)

3.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篇三

【关键词】洪洞县;资源环境;区域发展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洪洞经济运行步入下行区,原煤、焦炭、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订单大幅减少。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如何应对?洪洞县认为,初级化、畸重型的产业结构,经济容易大起大落,也是带来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总根源,只有充分利用当前外部形势和市场的倒逼机制,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新机遇,做大做强新型化工业、特色化旅游业、集群化农业“三大产业”,才能实现转型发展。

一、工业园区:新型化带动大产业

要实现洪洞的转型发展,就必须把握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这一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先导、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循环发展、高效发展,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浴火重生、逆势崛起。甘亭与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紧密相连,产业转移承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甘亭工业园区战役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以建设中西部新型工业示范基地为战略,主导产业定位为精密铸造、机械装备、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现代服务业、煤化工。建立四大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企业生产区、现代物流区、生活配套区。全力打造新兴产业的聚焦区、传统产业的优化区、生态和谐的新城区。目前,华翔美的精密铸造循环利用工程项目和TR外墙一体化纳米改性聚氨酯复合保温节能系统项目已落户园区。

二、旅游产业:特色化带动大跨越

该县从旅游破题,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努力提升服务功能,全力开发以寻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围绕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投资1.1亿元,实现了景区的全面扩张。园区面积由原来的30多亩扩大到300多亩,改造后的园区集名胜古迹区、寻根活动区、风景游览区为一体,除第一代大槐树遗址,二、三代大槐树,石经幢,祭祖堂等景点外,新增了广济寺、民俗村、洪崖古洞、根雕大门等建筑,景区面貌得以根本性改观,景区形象全面提升。围绕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全县旅游标识牌、大型跨路广告牌、道路指示牌的悬挂、设置工作,乾元山景区的旅游通道、历山景区绿化工程、广胜寺上寺道路翻新硬化工程等。该县以“建设宜居城市、打造魅力洪洞”为目标,拉开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帷幕。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4亿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节节攀升,旅游产业实现了大步跨越。

三、现代农业:集群化带动大发展

洪洞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有“北方小江南”之称,曾被授予全国“小麦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是山西省传统农业大县之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该县立足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条件,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确定了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突出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引领全县农业实现新的跨越。在培育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方面,他们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全县初步建立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旱地区地膜覆盖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和芦笋生产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载体。该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思路,采取科技引领、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催生了一大批“旗舰”级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洪洞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另一重大战略布局。全县共有林下可利用资源面积11.3万亩,近年来仅开发了1.2万亩。去年以来,该县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工程,成立了县“林下经济”领导组,确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林禽、林菌、林畜和林菜等模式在全县推广,并聘请了42名专家教授,与本地1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服务队,帮助林农选好项目,并进行全方位技术培训。发展集群化农业和“林下经济”已成为该县农业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大大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2)

4.经济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篇四

一是打造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建设10万亩优质苹果园,20xx年是最后一年,这10万亩建成后,再利用2—3年时间再建设10万亩优质苹果。实现白水苹果结构调整、产业优化、战略转型。

围绕苹果产业的发展,以杜康高科技苹果产业园区为依托,走生产、物流、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的路子,不断延长苹果产业链。发展的方向是苹果深加工、现代苹果物流园区、陕西苹果电子交易市场、苹果生产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领域。加快畜牧业发展,走与有机苹果第一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路子,做大做强畜牧业,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是加快杜康逆断层以北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以煤电为基础的雷公产业园的快速起步和发展。重点是加快雷牙300万吨煤炭资源的开发,加大力度重点支持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和合作,推进煤电联营,建立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按照省发改委审批的规划,加快项目的策划、包装,加快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促进大项目落户。在煤炭资源的开发上,走整合、开发、提高的路子,建成千万吨煤炭大县。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提高绿色gdp的比重。

1、仓颉庙要大招商、招大商、不乱招商为主线,打造4a级旅游景区。

2、林皋湖以建设5a级景区为目标,重新进行规划,以目前建设的环湖路为依托,加快湖区的开发。

3、加快10万亩方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打造渭北山水自然风光旅游圣地。

四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更扎实的基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按照审批的规划,走政府投资一点,开发筹集一点,国家项目整合一点,入园项目分担一点的思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园区功能,同时,要加快园区标准化厂房、公租房等建设,切实为各类项目落户提供保障。

5.金融企业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篇五

2011年,我市金融运行中有这么几组数字较为抢眼。一是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498.34亿元,同比增长13.09%;二是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633.45亿元,同比增长21.14%。全年贷款实际增加110.53亿元,同比多增14.77亿元。而且信贷投放节奏更趋科学,投放数量更趋均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逐渐加大,更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银行业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利润14.03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此外,保险行业前11个月保费收入实现27.96亿元,证劵期货业客户开立资金账户数也呈上升势头。

早在去年初,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就抓住山西综改试验区和我市地处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国家战略交汇点的机遇,及时出台了《关于扩大直接融资全力支持晋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和办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加快金融机制和体制创新,千方百计集约资金,有力助推转型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创新了一个机制,搭建了三个平台。即创新了基层央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搭建了银企项目(资金)对接平台、金融服务与监督平台和诚信企业展示平台。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在全国首家创办的晋城融资网,汇集了辖区所有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融资服务机构,展示融资产品220多种,并有相应的信贷业务流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促进了银企双方有效对接。得益于这一平台,去年岁末,成功为一个机械制造企业融入信贷资金120万元。晋城融资网也被评选为全市十佳网站。

6.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篇六

熊征宇

2012年第10期 ——生态建设

嘉鱼县地属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1019.53平方公里,是全省的一个地域小县。近年来,随着全县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经济建设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日益稀缺的国土资源,我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节地挖潜的新途径,促进了国土资源由“粗放式”利用向“精耕化”发展的转变,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与耕地红线保护“双赢”的目标。今年2月,我县荣获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是全省唯一一个被授予土地、矿产兼有型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的单位。

坚持强基固本,引入数字化元素。我们认真抓好土地利用规划、数字国土、节约集约评估等基础性业务和前端工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注重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重点,认真协调与有效衔接各部门建设规划,按照产业集群、投资集中、资源集约、产出高效的要求,把有限土地资源要素向开发区、城镇功能区和重点区域集聚,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项目预留空间。目前,全县土地利用空间指标除重大民生项目外,100%向城镇区和工业功能区集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入区率达到95%以上。二是打造数字国土平台。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们按照打造数字国土、效能国土的要求,先后投资1000万元,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节约用地评价、“金土工程”一期以及1:2000航测等工作,努力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加速了我县“数字国土”、“智慧国土”建设进程,为强化国土资源利用监管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保障。三是开展节约集约评估。土地怎么用,了解现状是前提。我们围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先后开展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节约用地评价,摸清了开发区和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为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打牢了基础。

坚持多管齐下,推进节约化用地。针对部分土地征用后长时间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我们因地制宜,采取“租、划、换、转”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近年来,仅开发区采取多种途径清理盘活土地2000多亩。一是想方设法“盘”地。主要是对闲置的土地采取租赁的办法盘活。县经济开发区原嘉晟体育器材项目,新征土地60亩,建成7000平方米厂房,因资金、市场等因素制约难以为继,县政府组织工作专班,帮助企业多方联系投资商,促成其将生产厂房、职工宿舍、办公楼等整体出租给金桦实业,投资1.5亿元新上空调配件生产线,现年产值超过1.5亿元。我县潘家湾镇苍梧岭、肖家洲等村,是全县蔬菜种植专业村,利用紧邻武汉市的区位优势,将撤并合转后闲置的粮站、校舍、村委会等改建为蔬菜批发市场,出租给外来客商经营,盘活闲置土地200多亩。二是腾笼换鸟“置”地。切实加强批后土地的跟踪管理,对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项目用地,采取“腾笼换鸟”方式进行处置。世天食品、安第斯消毒液、兴龙车业等3个项目共征地130亩,因资金短缺,项目较长时间无法启动,我们采取整体回购办法,分别将征用的土地转让给武汉新概念化工、申邦化纤和联创食品。申邦化纤投资8000万元新上差别化复纺涤纶短纤维项目,短短两年时间已发展成为年税收过2000万元重点企业。三是见缝插针“找”地。元阳食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0亩,一期建有厂房1.5万平方米,以前只生产罐装饮料瓶,厂房利用率低。我们积极帮助公司对外招商,引进霸王凉茶饮料和南方黑芝麻露两个品牌制罐并灌装,公司没有新增用地,效益却翻了一番,今年税收也有望超过2000万元。四是转换思路“生”地。以前,县开发区厂房基本按平房规划建设,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对新引进的项目,我们在政策上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向“天”要地,规划建设多层厂房。中能锂电公司建成4栋3层厂房,每栋每层1万平方米、共12万平方米,同等生产规模相当于节约三分之二用地。

坚持借助载体,实施集约化整治。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矿产资源整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载体,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一是整村推进“腾”。以全省农村土地整治试点县为契机,积极创新“政府主导、项目带动、企业帮扶、农民主体”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先后在官桥镇官桥村、渡普镇净堡村、潘家湾镇四邑村启动并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官桥镇官桥村计划搬迁农户800户,统一规划建设新村,腾出零散居民点用地1060亩,可净增耕地870亩,一期工程300户已迁进新社区;四邑村通过实施迁村腾地工程可净增土地400多亩。二是实施整合“治”。积极推行“探、采、冶”一条线,鼓励矿山企业、矿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探采用结合,对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的矿山企业,一律实行关停或整合,引导矿山企业提高竞争力、完善产业链。2007年前,我县共有各类矿山企业32家,这两年我们加大整合力度,将全县矿山企业整合到17家。通过整治,蛇屋山金矿年税收达600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被授予“全国黄金行业先进集体”,现已被列为咸宁市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三是加大力度“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引导矿山企业对探、采、冶全套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蛇屋山金矿通过对洗碳以及冶炼生产工艺“一条龙”技术改造,近三年采用低品位矿石200多万吨,平均品位0.5克/吨,增加产量超过1000千克,提高回收率增加黄金产量1300多千克,通过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增加营业收入3亿多元。

坚持完善制度,促进监管法治化。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是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不断加大土地法治化监管力度。一是加大责任考核力度。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县“四大家”领导联镇制度,推行“择优任用、发放聘书、适当补助、责任约束”的耕地保护协管员制度,构建了耕地保护由县到镇、到村、到组的“四级”保护屏障。把土地整治工作纳入镇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对不能够按时完成土地整治工作任务、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或群众越级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完善项目准入制度。对工业项目用地,我们坚持“一把尺子卡紧、一个标准卡严”。潘家湾畈湖化工园从建园之初明确准入标准,坚持容积率不低于0.8,建筑密度不低于40%,投资强度每公顷不低于1800万元。依靠严格的准入制度,现园区每公顷工业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三是推行联审评估机制。不断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充分发挥部门预审、陪审的作用,合理配置各业用地。同时,按照行业规定的用地标准和产业产出水平,采取联审评估等方式,合理控制项目用地规模,把不应有的“水分”挤出去,做到好中选优、确保重点,保障了优质项目落户的用地需求。■

7.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篇七

在合适的时机利用适合的模式,及时成功地转型,才能先发制人,掌握发展主动权。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纷纷因地制宜,从本区的发展实际出发,推动经济转型,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尤其是辽宁抚顺、吉林白山、安徽铜陵、湖北黄石等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紧抓国家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开放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太原市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单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太原市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重型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接续产业少,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愈加不相适应,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困境,亟须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道路,从而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作用,为全国其他资源型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太原市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赢得主动发展机遇的必然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还未得到彻底化解,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伏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总体看,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正发生重大转型。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山西作为国内能源大省,肩负着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使命,其能源优势和近年来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相契合,转型过程中重点提升的传统产业和发展的新兴产业符合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布局。2010年,山西省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目前批准的唯一一家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地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迎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和挑战。作为山西省会,太原市集聚了全省大部分优势资源,具有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迫切要求,更应该走在前列、先行先试。因此,结合太原实际,紧紧围绕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对于促进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全局和战略意义,必将为太原市在全省、全国转型发展的大潮中赢得重要的发展契机。

释放发展潜能和势能的重要途径

从太原市内部条件来看,太原市蕴藏全省大部分发展潜能,集聚重要的发展势能,这些资源优势和能量将通过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得到进一步释放。一是通过提升传统产业,改变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煤炭、不锈钢、装备制造、镁铝合金等传统优势产业资源呈倍数放大;二是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利用太原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优势资源,激发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潜能;三是通过加大开放力度,与经济发达地区更有效地进行经济互动,更好地利用外力加快太原市转型发展;四是充分利用太原市及山西省大型企业的雄厚资本,集聚丰富的民间资本,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太原市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条件

太原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正在进行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实践,同时肩负着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先行先试、实现率先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太原市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主战略,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通过采取整合各类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地方科技立法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太原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不断攀升,跻身中国最具创新能力城市50强,辐射、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日益凸显,具备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太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主战略,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形成了具有太原特色的科技法律政策支撑体系、整合省城智力资源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重点服务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支撑体系、以“一网两库”为核心的基础平台支撑体系和市县联动的组织保障支撑体系等5大创新支撑体系,科技创新在优化经济结构、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平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太原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孵化器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其中,太原市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获准组建“煤洁净转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究及检测重点实验室”成为市属科研院所中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并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一网两库”向社会发布了涵盖4 000余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5大类科技文献、9大类科技数据的太原地区科技资源目录,有效促进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稳定、规范、利益均衡的战略性合作,建立了22个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开展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共建;组建了13家产业集群技术联盟,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高了集群企业创新效率,增强了企业间的协同性、关联性和组合性,保障了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和大规模产业化。

重大项目实施不断推进

近年来,太原市组织实施了重大自主创新专项、企业工程实验室(中试车间)建设专项、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专项;支持了一批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大项目、好项目;集聚了一批国家“千人计划”等高端创新创业人才;80%以上的科技经费集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70%以上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都在围绕结构调整方向和转型发展重点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创新活动。如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实施的新型炭纤维材料研发项目和煤基合成油项目、中电集团33所实施的磁浮列车用高档磁材研发项目等。丰富的项目资源有力支撑了太原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促进了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产业结构层次明显优化

太原市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冶金、煤炭、化工、电力和机械等五大支柱产业基础良好,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工业生产体系,并且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不锈钢、装备制造、铝镁合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正在不断提档升级,拥有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问天科技云计算项目、罗克佳华物联网技术、长安重汽煤层气载重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及其新业态不断壮大。

总之,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任重道远。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太原市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显著的科技创新成绩,都为其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必将在推动太原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太原市应把握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战略机遇,充分整合创新资源,大力改革体制机制,争取国家科技部和山西省重点支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自主创新的示范点,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矛盾、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题、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从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大局着眼,探讨了太原市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区域创新体系、平台服务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太原市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条件。

8.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篇八

解决内需增长乏力的问题,要按照“供给创造需求”的思想扶持企业发展,以便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才能真正扩大内需。我们应该认识到,居民收入增速长期以来明显低于经济增速是当前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扩大外需,增加出口要靠政策。要调整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稳定人民币汇率,降低出口成本。

最近,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我认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升级,关键在企业。重中之重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主要靠企业自身努力,企业家要放眼世界,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而技术创新则需要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形成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财税机制要让企业感觉到不创新就不能赚钱,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利润。鼓励创新的环境形成后,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升级。

另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应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国有企业缺乏效率,不改革没有出路。我并非完全反对国有企业,恰恰相反,我主张在关键点上要做强国有企业。但是我不赞成将国有企业做大,只赞成将国有企业做强。我希望在竞争性行业要“民进国退”。我们不能依靠国有企业来创造财富,富国富民,也不能指望国有企业能促进社会公平。但是,希望依靠国有企业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安全阀”;希望依靠国有企业提供促进创新发展的前沿技术,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都是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技术创新要依靠市场机制,政府只能因势利导。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多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方面做文章,少在应该发展什么、不应该发展什么这个问题上做文章。要把握好宏观,不干预微观,让企业家去捕捉市场信息,自己决策,要相信千千万万个企业家的智慧一定胜过少数领导和少数管理者的智慧。

总之,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

9.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篇九

编辑:admin 时间:2014-3-24 18:35:00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Hetzer提出生态性旅游发展思路以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一直备受各国推崇,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对于我国来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也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较之于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是以既有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维持生态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培养生态伦理与道德的旅游模式。

当前,在社会“大生态”等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首先,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其次,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来,国家旅游局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出台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从生态理念建设到投入保护项目建设,再到生态管理监督、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全方位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再次,随着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提升,生态旅游成为时下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生态旅游发展浪潮的促进。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

机遇之下,我国生态旅游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发展困境。首先,可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匮乏以及盲目开发导致的生态资源浪费。基于广阔的地貌与多样的气候,我国生态资源可谓林林总总,十分丰富,但其中大部分存在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风险、可进入性差等方面的问题,使可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受到一定局限。实践中,大多数地区在“生态旅游”的口号下,盲目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导致生态资源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其次,生态旅游超负荷,可持续性发展程度低。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旅游景区的承载压力。另外,很多景区存在规划不合理、景区内部机构运行不协调的现象,在游客超饱和的状态下,景区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威胁。再次,景区管理体制不健全,阻碍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归类多样性的前提下,不同的生态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从而导致生态旅游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最后,资金缺乏,生态旅游发展受限。地方政府资金缺乏,直接限制区域生态旅游的投资能力与投资规模,导致地区生态旅游长期处于“开”而“不发”,“启”而“不动”的状态,阻碍地区旅游的发展。除此之外,生态效益不高、旅游地居民和游客生态观念淡薄,也是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的障碍。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文明,而且还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生态旅游,更应重视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困境,从而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路径。

以生态经济发展为视角,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具体应从如下几方面出发:一是站在现代旅游发展格局的高度,从大处着眼,体现规划的宏观性和超前性;二是明确生态旅游的产业定位。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应该成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柱,引领其他产业发展;三是明确生态旅游的功能定位。生态旅游作为现代“绿色经济”的主导,应该明确自身的客户对象、客户需求、市场分布等,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四是明确生态旅游的品牌定位。打造地区生态品牌和地区文化品牌可谓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应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生态文明为基点,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当下,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具有一致性,现实中依然存在生态保护、生态管理、生态机制等建设不到位之处。对此,我们应该从如下几方面予以完善:其一,加强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关联性。生态旅游建设应该坚持在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等原则之下进行,合理开发生态资源,重视对稀有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其二,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重视生态旅游专业性人才培养。生态旅游发展应该强调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将生态文明切实融入生态旅游的建设过程中,从而促进地区生态制度建设。同时,重视对生态旅游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专业人士管理、引导和监督生态旅游产业,从而保证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实现。其三,重视地方政府对生态旅游的组织领导,加强生态旅游的管理制度建设。在生态旅游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对生态旅游的资金投入,促进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

推进生态旅游制度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生态旅游制度是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建立生态旅游项目推广制度和实施制度,健全生态旅游资金投入制度和项目规划制度。同时,要从客观实际需求出发,进行生态旅游的相关立法,实现依法管理,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的科学发展。

作者:康晓梅

10.蓝色经济区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篇十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总书记对山东、也是对青岛的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已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全省抓好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中之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青岛市率先行动,边研究、边规划、边推动,确保蓝色经济区建设能够快起步、起好步、早见效,推动我市尽快实现转型发展。

一、我市建设蓝色经济区的优势

青岛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区具有四大优势:

一是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青岛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经济腹地延伸至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拥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滩涂375.3平方公里,海岸线711公里,海岛69个,天然港湾49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山、海、城、文、商”完美结合,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海洋科技力量雄厚。青岛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28家,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有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17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我国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都在青岛发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洋科技城。

三是海洋产业初具规模。多年来,我市海洋渔业、港口物流、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药物、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海洋生物产业迅速崛起,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已占全国的40%,是我国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四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过多年的建设,青岛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列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二、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前期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年多来,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推进。总书记讲话后,我们立即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立足青岛海洋科研、教育等优势,研究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把青岛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成立了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了常设专门办事机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编制了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创意承办了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

二是坚持高端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我市全面部署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调整优化海洋经济结构。2009年全市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238亿元,实现增加值475亿元,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5:41:44调整为10:36:54,三产比重平均每年提高2个点;重大海洋产业项目和园区加快推进,北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竣工投产,武船重工海洋工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712船舶电力等项目加快建设,前湾港区新增6个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董家口港区全国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加快建设,前湾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营,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初展形象。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海洋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以来,约46%的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由驻青院所承担,获得海洋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14项。2009年,全市研发投入达到105亿元,占GDP比重在2.1%左右。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全国首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青岛高新区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海洋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蓝色经济区支撑条件。2009年,实施了34项水污染

治理再提高工程,新建排水管网265公里,投资额超过前10年总和,全市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海湾大桥主要结构基本完成,海底隧道主线全线贯通,2011年实现通车。青岛地铁一期、环湾大道等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

三、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我市建设蓝色经济区有五大重点任务:

一是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先行试验,引领全国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理解总书记关于打造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海洋经济发展观念,它更加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进人与海洋和谐相处,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好的满足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需求。我市将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承担起探索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模式先行试验的任务,重点是做好四个先行:

体制改革先行,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科技创新先行,在海洋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升我国海洋科技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先行,以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海洋高端新兴产业体系;对外开放先行,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新机制,全面提高青岛及半岛城市群国际化水平。

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核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市将结合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有效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陆海空综合交通枢纽、高端海洋科技服务平台和良好产业基础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与半岛各城市间的良性互动,争取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核心区,更好地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我市将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总体空间布局,作为未来蓝色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重点是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打造一批现代渔业、滨海旅游、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科普教育、海岛开发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以环胶州湾为核心,东

西两翼展开的蓝色经济带。

三是培育高端产业,建设山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

高端产业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结构调整的方向,具有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的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将按照“优化提升一产,发展壮大二产,突破发展三产”的思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较强辐射力的优势高端产业。一产方面,重点发展水产苗种业、海水养殖业、远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仪表、海洋防腐防污及医用纺织新材料、海洋船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化工、海洋生态环保、海洋矿产与新能源利用、海洋工程建筑等十大产业;三产方面,重点突破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科技教育、海洋文化体育、会展业、金融业等六大产业。同时,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搞好金融、法律、中介、总部经济等配套服务,将青岛建设成为胶东半岛海洋高端产业聚集区。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生态系统,人类已经饱尝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苦果,有效保护并逐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必须成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前提。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是大自然赋予青岛的宝贵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在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把保护与改善胶州湾海域环境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胶州湾海域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我市将大力整治入湾河流,实施沿河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工程,逐步完成河流生态廊道建设,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加强环湾岸线保护,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统一胶州湾岸线使用标准和要求;加强综合治理,建设胶州湾湿地保护区,搬迁改造污染企业,建立环境总量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实现胶州湾功能区环境稳定达标。

五是突破深海发展事业,打造我国走向深海的桥头堡。

进入21世纪,深海技术已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目前,我国深海事业正处于

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抓住机遇,发展深海高新技术是维护我国海洋主权和权益,弥补陆地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需求。

青岛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立足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国家深海基地建设,重点在深远海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大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深海生物资源开发、深海运载等方面,突破一批前沿关键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我国深海重大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打造面向深海科技研发、深海资源调查、深海装备研试以及服务深海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国家级平台,建设成为我国发展深海产业的重要技术储备基地。

四、我市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点措施

一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突破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十大关键技术,实施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高端产品开发、海洋新材料开发、海洋工程装备与特种船舶关键技术研发等十大海洋科技创新专项,完善海洋科技研发投入保障、海洋科技创新基础平台、“人才强海”战略等六大保障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空港、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陆海相连、空地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强电源与电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选择多元的电网体系;加强水源建设,努力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加快“数字海洋”建设,利用中美、环东亚海底光缆青岛接入点和高性能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数字信息港,发展数据服务外包,建立面向海洋经济、海洋开发管理和海洋决策支持的信息基础平台和区(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三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统一协调的决策机制、专家咨询制度和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财政税收支持、土地和海域利用优先、知识产权保护和奖励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打造一批龙头企业、搭建好服务平台。

四是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蓝色经济区快起步、起好步、早见效,加快培育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兴海洋产业项目,在海水淡化设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与仪器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争取用3-5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建立重大

11.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分析 篇十一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是北京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主战场。随着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石景山区进入了“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的战略规划,石景山区知识产权工作在“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为主线,以CRD五大产业和中关村石景山园建设为重点,以“石景山创新平台”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力推进了“石景山服务”品牌建设。石景山区先后获得“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和“北京市专利试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知识产权已成为石景山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训与护航同行

游艺春秋是一家注册在石景山区的以网络游戏研发及运营为主体业务的文化创意企业,由于其运营的一款产品受到外挂侵权影响,公司合法权益严重受损。2012年,在公安分局以及园区(知识产权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经过历时5个月的侦查取证,最终成功地将涉案金额高达近千万元的“贵族”外挂犯罪团伙抓捕,使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此案的成功破获,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鼓励企业积极维权、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月28日,游艺春秋公司向区政府赠送锦旗,对石景山区在企业维权服务方面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为深入宣传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知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4月23日区法院与园区(知识产权局)开展了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园区法律大讲堂”活动。驻区16家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代表2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中,区法院和市一中院知产庭分别结合审判实践,就企业关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最新司法解释及适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两个主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在交流环节与企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园区法律大讲堂”是区法院知产庭建庭以来一直坚持开展的一项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是知产庭贯彻落实“智护CRD”工作主题的具体举措。今后区法院将与园区一道,加强此类普法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定期收集园区企业的司法需求和意见,对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形以便开展相关培训,以契合园区企业的实际需要,力求使“园区讲堂活动”取得实效。

4. 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前夕,石景山区法院赴园区开展知产案件巡回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标识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企业代表30余人到庭旁听。公开庭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工作是近年来科委园区(知识产权局)和区法院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司法审判的指引导向作用,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于企业、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好“石景山服务”品牌所推出的一种新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今后,区法院还将与园区进一步合作,建立较为固定的知产纠纷调解点,形成“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知识产权审判服务模式。

创新助成效倍增

创新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知识产权为抓手切入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载体,园区2012年实现收入、税收分别突破800亿元和20亿元,5年翻两番半,助推全区第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31%增加至2012年的62%。全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75家,15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十百千工程”,16家企业列入“瞪羚计划”。全区“专利试点”企业152家,“专利示范单位”7家。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10余项、行业标准20余项,东土科技成为园区首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冲击波SHOCKWAVE”、“首钢”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标商标”,实现驰名商标零突破。

创新思维推进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

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推动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中关村石景山园 “三位一体”工作体制,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市率先成立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的“石景山创新平台”,合力推进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构建网络,创新模式。延伸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功能,将首特、留创园(青年创业园)两家载体纳入全市12330工作站。形成了“分中心+工作站+联席会成员单位”的特有工作模式。制定办法,落实政策,出台《石景山区鼓励知识产权服务业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办法》。落实市区两级政策,协助东土科技等3家公司获得170万元市级资金支持。完成年度知识产权区级政策兑现工作,金额达108.17万元。

创新手段营造良好氛围取得新成就

部门联动,保驾护航。与区法院、区文委等部门建立纠纷调解快速反应机制。与区公安分局等单位共同签署《司法保障助推中关村石景山园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区检察院签署“石景山人民检察院司法保障助推园区科学发展合作洗协议”,共建网络检察联络室。打造基地,实施托管。建设国家专利产业化基地,实施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成为首批“北京市知识产权托管工程试点基地”,入托企业达400余家,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培训50次,培训企业达800余人次;60余家企业实现专利申请“零的突破”。多方合力,积极宣传。举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CRD创新发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与区教委、区法院等单位联合推出知识产权示范校主题班会、“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石景山报专栏》、记者视线举办活动,形成立体化知识产权宣传模式。搭建平台,促进融资。建立石景山园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定期召开企业精品项目融资路演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专利和商标质押进行融资。网元圣唐公司以软件著作权质押获得5000万综合授信。

“六个一”计划

2013年,石景山区知识产权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实施“六个一”计划:

打造一个平台:打造“石景山创新平台”。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实现跨层级整合、多部门联动,统筹各方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格局的形成。

建成一个基地:建设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以“知识产权托管”工程为抓手,引入专业资源、专家资源、专利审查资源,开展定向服务,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探索知识产权与科技金融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专利成果转化。

构建一个体系:构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标准体系。完成好国家标准委批复的“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探索建立三级标准化体系,即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联盟标准。

成立一个联盟:成立石景山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的需求,搭建高层次的银企交流和互动平台,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等金融产品,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筹建一个中心:筹建“京西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知识产权运用环节,加大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力度,依托石景山服务大楼,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把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成为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的基地。

争创一个试点: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挥试点城市的高端品牌引领、辐射效应,提升地区核心创造力和竞争力,支撑区域转型发展。

上一篇: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方案锦囊下一篇:动火作业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