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14篇)
1.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 篇一
中国—一个伟大而繁荣富强的国家,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古国,它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大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从小我就听妈妈给我讲司马迁的故事,今天在这本书中,我再次看到了他。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用毕生的经历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初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多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整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
正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几次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在司马迁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看破名利的心。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2.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 篇二
“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 官方与民间, 报纸与网络顿时“沸腾”起来。大多数人都为此改革“意见稿”发出一片赞赏和欢呼之声。有的网友甚至以“网上忽传语文贵, 初闻涕泪满衣裳”来描绘其激动的心情。不少语文教师更有因长期以来深受“外语”学科强势“打压”以致语文学科渐趣“边缘化”而今终于“苦尽甘来”的兴奋与激动。不少语文界、教育界人士为之大唱赞歌。甚至有语文教师欢呼:“语文的春天就要来了!”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 作为汉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位从业者, 笔者与众多欢呼者一样, 对北京市的这一改革方案投上赞成的一票。
36年前, 中国走出“文化革命”的噩梦, 打开封闭而沉重的国门, 走上改革开放的大道。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及时地恢复了外语学科的教学, 随着与国外交流日益增多, 外语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人们对外语学习的热度日益升高。于是外语学习“从娃娃抓起”, 一直抓到大学、硕士、博士等。同时, 外语成了每个中国人升学、就业、晋职等人生不同发展阶段都必须反复逾越的“一道坎”。汉语学习在外语面前的“土鳖”形象愈来愈显出“萎缩”感。
时代进步到今天,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人的“口袋”愈来愈充实, 同时, 不少中国人“脑袋”的空虚感却愈来愈强烈。中国民众精神追求的现实虚妄与迷茫, 呼唤中华文化文明的精神疗救。更多的国人在走出国门“周游”世界之后, 逐渐发现“外国的月亮也不圆”。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意识逐渐成长。这样, 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功能的语文学科的“复出”就势在必行了。
如此, 作为从事母语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听到高考中增加语文学科分值的消息时, 不论从文化认同还是从职业情感上, 怎能不欢呼雀跃呢?
不过, 作为一名专业的语文工作者, 我们对此应该有更多理性的社会性和专业性认知, 有更加清醒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的视野, 同时还更应有我们职业和社会的责任担当。高考语文增加30分的分值便欢呼“春天就要来了”, 颇有“书生意气”之嫌。
语文教师不宜从学科本位出发, 以在高考科目中的最高分值赢得“专业身份”而欣喜若狂, 也不应以为这一改革“方案”使得语文学科地位提升而志得意满。从本质上说, 对语文学科予以应有的“重视”, 是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必然, 是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然, 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国民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是考试选拔制度的历史惯性和社会现实认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 需要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精神救赎、国际实力竞争等视野和高度来理性认识语文学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而这些与高考“分值”没有多大的关系。高考语文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分值抑或是保持高考分值不变, 都不影响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我们应该撇开分值增减的“功利观”来认识语文的文化价值和教化作用。这样, 我们才会对这一次高考改革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才会有对改革后的语文学科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才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有更加自觉的专业反省和应有的专业责任担当。
我们不能忘记上个世纪末“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那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后, 我们深刻认识到, 社会对语文教学是“爱之深, 责之苛”。今天, 对高考语文增加分值的热切期盼, 也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深深地爱”的现实反映。对此, 我们必须深知其内在之“理”, 进而探讨正确的应对之“策”。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就该项改革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介绍, 此次语文学科分值增加幅度很大, 旨在突出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 以及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从这位负责人的介绍中, 我们了解到, 就语文学科而言, 这次改革的目的似乎有三条 :一是用提高分值“突显”语文“学科地位”;二是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三是注重加强文化传统的“考查”。
就上述第二条而言, 我们是容易理解的, 而就第一和第三条而言, 在没有看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之前, 我们有理由带着疑虑和担忧的心情观察和等待的。
多年来, 我们经历了几轮语文教学“改革”, 每一次“改革”, 我们除了专业术语不断翻新、时髦论述连篇累牍、“教改专家”周游“列国”之外, 我们的语文天地里“山还是那座山, 梁也还是那道梁”, 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依旧长居着“那童年的阿娇”, 我们的语文课堂里依旧唱着“过去的歌谣”, 我们的语文评价世界里“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北京的这个改革方案, 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考语文分值提高到180分。在当今这个分数是“硬道理”的应试现实中, “增加分值”无疑是会提高学科“身价”的。但是如果不避讳我们用经历了多轮“改革”的“旧眼光”来认识这个“180”分的“内涵”, 那么, 为高考语文增加的“30”分的分值, 它除了有学科分量的“广告性”效应之外, 与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与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价值提升、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增加分值并不改变我们被责为“误尽苍生”的社会环境和语文教学的现实生态。相反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用增加“分值”提升语文学科“地位”的办法, 其本质仍然是沿袭了“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的陈旧套路, 有着通过“分数”迫使学生重视母语的“强按牛头”的嫌疑。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还表示, 这次改革要“注重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考查”。这“考查”二字, 很容易引发我们心中的“余悸”。在我们的经历里, “考查”的“落实”就是“考试”。想到这里, 一直在“应试”中过日子的我们心中不由得生出一阵“颤栗”。
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模糊化, “工具性”意义被扭曲。高中语文沦为高考“获取高分”的“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吕叔湘说过, 语文教学需要二十年以后才能见到成效。但在高考功利化的环境里, 高三教师承受着语文必须“一年见到成效”的沉重压力。如同达尔文“环境选择”理论的验证, 高考功利化的现实环境造就了一批研究高考答题规律“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犹如笔者这样将语文化为“一年见效”的高考“工具”而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作为”已然背离了语文的本质而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背负“罪孽”苟且度日的专业“双面人”, 似乎可以预见到在改革后“180”分到来之时的“应对策略”。那么, 我们就不无担忧 :这增加的“30”分是否会成为众多语文专业“双面人”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需要强调, 不论做什么, 我们可以“始于情”, 但不能忘记“知乎理”, 这个“理”, 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寻求和尊重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是行事的根本之道。否则, 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那些有着美好的初衷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的种种“改革”, 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古人有云,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我们只能认识和顺应规律, 我们别无选择。语文教学与考试的改革也必须这样。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语文之“理”, 认识学科自身的规律所在,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按照规律指引的“东流”方向, 遵循其固有的逻辑发展之“理”制定语文教学和考试改革方案。我们不能再自以为是地从主观愿望出发, “制造”一些似是而非的高谈阔论去“规范”语文教学与考试改革。只有这样, 才可以避免陷于“理论很丰满, 实践很骨感”的改革窘境, 才可以避免重蹈那些说起来“高大上”行起来是“烂泥潭”的教改历史覆辙。
列宁说 :“应当明确地认识到, 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 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没有这样的认识, 我们就不能完成这些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 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里, 列宁明确揭示了当代文化继承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揭示了遵循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它也应该作为我们语文教学与文化考查改革的警策之言。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需要真切认识到中华文化本身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 需要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发展的政治生态社会教育的关系, 需要把握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人文发展大势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视野里, 加强对中华文化传统考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我们才能真正明确高考语文关于中华文化的考查应该“往何处去”, 才能就“如何考查”制定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策略。反之, 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从情感上欢呼语文学科增分的“胜利”, 只是凭借考试这一不二法宝, 以考促学地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储存, 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文化传统教育迎来的可能不是温暖可人的“春天”, 而是萧瑟寂寥的“深秋”。
站在纵与横、情与理的坐标点认知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考查, 我们才可能有高屋建瓴的思维与眼光, 改革了的高考语文的传统文化“考查”才能更加符合其固有的规律性, 我们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里, 我们不揣浅陋, 尝试用“遵循”、“借鉴”和“情境化”来“白描”这一“考查”的前景, 以供关注语文考试改革和文化传统考查的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关于“遵循”。如前所述, 我们强调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遵循规律的前提是全面考察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理性认知其发展脉络, 把握其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中国传统社会是人伦社会, 中华文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人”, 在于对“人伦”的规范和对“人本”的尊重。而“人性”与“人本”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纵览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 我们看到, 中华文化的繁荣史是一部自由发展的历史, 也是人性人本的历史。
战国诸子各自立说、百家争鸣自不待言, 即使同一学派内部也各有所重而自由论辩。韩非有言 :“自孔子之死也, 有子张之儒, 有子思之儒, 有颜氏之儒, 有孟氏之儒, 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 有孙氏之儒, 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 有相里氏之墨, 有相夫氏之墨, 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 儒分为八, 墨离为三。”学术自由而得文化之盛可见一斑。到汉武时代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道家学说仍绵延不绝, 法家法术为汉所用, 天文地理、医学算学、农学史学均各有所成。魏晋玄学清谈, 南北朝佛学流行, 隋唐三教 (儒、佛、道) 并尊, 中唐儒学复兴, 明清西学东渐。中华文化自由开放, 虽历经波折而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本理论体现在人兽之别, 君民之分。《论语》云 :“厩焚。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问马。”这里体现的是人马之别, 人命之重。孔子还有说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他强调、肯定的是人的独立意志的崇高价值。孟子则直接宣称“民贵君轻”。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有“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王如好色,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孟子对“好货”、“好色”欲望的认同, 充分体现出对基本人性的尊重。
总结发掘蕴藏在中华文化中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精华, 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 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基石。遵循文化发展“自由”“人本”的基本规律, 是文化传承进步的基本条件。
关于“借鉴”。近年来, 我们注意到, 讨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不少人都很容易想到海峡对岸的台湾。到访过台湾的大陆知识分子, 对台湾民众的文明用语、温和态度、亲切待人的“温良恭俭让”十分歆羡。认为这是台湾地区比较好地保留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结果。对此, 虽然学界有不同理解, 但我们认为, 大陆加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要借鉴台湾的一些好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近几十年来, 台湾地区在保留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上作了很多工作, 效果良好。台湾对中华文化传承突出体现的传统文化渗透的日常性、文化理念的实践性、“儒释道”多家相融的完整性特征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虽然如此, 理性告诉我们, 台湾的做法不是可以简单“移植”的。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大陆与台湾区域之间的长期阻隔以及两岸政治生态与民风民俗的差异。尤其是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十年浩劫, 不仅造成大陆传统文化“物质”形态的破坏甚至毁灭, 更严重的是它使大陆文化传统精神链条几近断裂, 文化家园基本荒芜, 人们精神世界变得十分混乱与茫然。关注到这样的现实背景和差异, 我们才可以在学习台湾中华文化传承的做法上做到“台为陆用”。
关于“情境化”。这里我们要提到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的“高情景与低情景文化分析构架”的概念。霍尔认为 :“情景”是环绕着一个事件的信息, 而“事件”则是沟通所要表达的内容, 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反映一种文化的特征。高情景文化的特征是 :在沟通过程中, 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情景”而非“内容”。从通俗意义上, 我们可以将“高情景化文化”理解为一种注重情感的人际关系 ;而低情境文化是与高情境文化相对比而存在的, 强调制度和理性的人际关系, 这在现代企业及社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我们这里使用“情境化”而非“情景化”, 希望既能借助霍尔先生的部分描述语言表达我们的概念, 又能够将二者区别开来。
我们所说的“情境化”不是一种文化概念意义, 而是指以“情节”为载体用语言“再现”“事件”, 将体现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的“现实场景”呈现给考生, 使他们具有直观参与的“现场感”, 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分析判断, 以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文化素养和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考查方式将考生的知、情、意、行融汇成一体, 比较符合人们对文化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熏陶生长的基本规律。
2014年台湾“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国文试题:
言语交际过程中, 常见运用“谦逊原则”尽量降低姿态, 不彰显自己, 例如 : “小弟不才, 能力有限, 请多包涵”。但基于某些目的, 也可能刻意不采取这项原则。请就下引诸葛亮《出师表》的文字分析:
1列出并简要说明文中何处运用“谦逊原则”? 何处刻意彰显自己, 不采取“谦逊原则”?2文中运用“谦逊原则”的同时, 又刻意不采取“谦逊原则”, 目的为何?请将答案标明12书写, 12合计文长约250~300字 ( 约12~14行) 。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夜忧勤,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诸葛亮痛心地目睹后主嬖昵小人, 国势危颓, 便借出师之际痛彻叮咛, 言辞质朴剀切, 情感真挚动人, 既不失臣子进言之身份, 又饱含长辈殷切之期待。这道试题成功地抓住文本的这一特点, 将“谦恭忠敬”的文化传统和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放在诸葛亮《出师表》文本理解中考查, 颇有“一石三鸟”之妙。它将在特定时刻君臣告别的特定“场景”呈现在考生面前, 引导考生思考和理解文化传统礼仪的规范、变通与灵动。既考查了基本的文化传统礼仪常识, 又从客观现实“场景”参与的角度考查文化礼仪“实践”活动, 将文本理解和文化考查有机结合。命题者在这道试题中所体现的对文化传统理解的深度与高度以及巧妙的考查方式所体现的文化智慧和考查思想令人耳目一新而让人钦佩之至, 为开启我们的文化考查思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2014年3月26日, 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完整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 强调要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同时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我们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相当宽泛, 命题人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 如何确定命题思想, 如何组织试题内容, 如何选择考查方式, 都将深刻影响教育部“指导纲要”精神的落实, 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影响语文教育考试改革的方向。因此, 我们需要系统研究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研究当代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时代特征, 遵循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有效地借鉴中华文化考查的他山之石, 着眼于引导青少年从实践的角度培养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提高他们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 让优秀文化传统从书本走向生活, 让古老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我们需要明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它既有鲜明的历史性和传承性, 又有现实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它既为我们的文化文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也为我们时代进步文化创新提供智慧和借鉴 ;它既有灿烂的文明成果, 也有封建的尘垢与糟粕。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可分性特征, 在正误错杂、真伪交糅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命题面前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学会自主甄别、扬弃、继承、发展, 培养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 学会构建有利于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并富有创造性地超越前哲, 应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3.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篇三
关键词 遵义 红色文化 民族精神
一轮红日抱娄山,千里乌江忆往昔——遵义,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孔子编撰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有云:“无偏无陂,遵王之义”,不但记载了遵义名称的由来,而且还可见遵义作为皇家之地在政治、地理、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几千年后,遵义再一次作为历史事件——“遵义会议”的发生地,被载入史册。
1935年1月15日-17日,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纠正王明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领导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在危急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解决路线、方针、政策的开端,标志着我党从幼年走向了成熟。遵义,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它凝系着我国红色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以红色历史文化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
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不胜数。红军纵横二万五千里长征,其间转战了遵义的十多个县(区),一百五十多个乡(镇),遵义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三千多红军将士埋忠骨于黔山播土。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娄山关激战......红军在遵义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极为珍贵,不可复制。我们应该将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记录和传承下去。组织编撰红色历史书籍、增办刊物,审批创建红色历史研究中心,通过学术规范、补充历史;建立网站、增设报纸板块进行专题记述,通过对老红军的访谈、民间材料搜集,以媒介为载体,扩大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影响,对红色历史进行宣传;以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电视剧的形式,真实再现当时历史,以简单易行的方式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英雄形象;编排谱写大型歌舞剧、话剧、歌曲、地方戏,以民间艺术的形式,增强红色历史文化的感染力,党史人物、事件的故事性以及艺术性,进一步加强党史等文化研究、宣传的力量。
二、以红色旅游文化为载体,弘扬长征精神
革命先烈通过一个个历史故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以每个遗址为中心,建立旅游文化基地,以立体的形式将革命先辈的精神赋予载体,并突出不同的精神主题。通过瞻仰革命先辈的遗物、遗迹,将人们带入当时的场景、当时的年代、融入当时的社会,缅怀抗战先烈,感受创业成长的艰辛、深刻体会长征中红军战士的惊人毅力和伟大精神以及遵义地区不可估量的历史地理意义。
遵义会议会址作为长征走上正确理论路线的开始,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宣传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四渡赤水纪念馆作为彻底扭转红军被动挨打局面,展示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战绩,宣传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战斗精神;娄山关战斗遗址作为长征实行正确路线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我党迈出成熟第一步的标志,以历史事实证明了认清道路,坚定信念,是最后成功的关键;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埋葬了无数的红军烈士,在陵园中可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苟坝会议会址是继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思想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再一次得到巩固的会议遗址,正因为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得到全党全军的肯定,才能有最后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红色旅游第一街红军街作为现代仿古建筑群,融入了现代经济产业链条,更加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
三、以红色地域文化为载体,弘扬遵义精神
红军长征在遵义不仅留下了一个个文化遗址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如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诗乡文化、杂技文化、辣椒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更为遵义人民留下了代代相传的遵义精神。遵义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党我军长征精神的代表,同时遵义还代表着历史的转折、生命的希望。所以要以遵义为地域载体,将沉着稳重、奋斗不息、摆脱困境、转危为安融为一体,展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让祖祖辈辈在遵义这块土地上生存、发展和传承下去。以遵义精神为主体,举办和修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纪念日、大型活动和城市雕像,将红色文化孕育到城市建设之中。将这种精神塑造成为城市印象、人民的精神风貌。
遵义——承载着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体现了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伟大精神。我们应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充分发挥遵义红色资源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遵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把遵义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特色城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遵义也必将不负历史的重任,承载着红色文化,为我国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国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洪圣达.运用遵义红色文化有效教育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6).
[2]黄超.关于遵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才智.2009:(22).
[3]张鹏建.红色遵义[J].文化月刊·遗产.2011:(7).
基金项目: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立项编号:ZSHJD1204
4.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作文 篇四
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口号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秉持的信念。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这片有着千年历史的热土上,我们自豪,我们骄傲。随着国家日益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更是我们应当具备的`。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怎么样,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生物界引起了轰动。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啊!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做不出壮烈伟大的事,但是从小事亦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他的精神,指引着我们前进;他的精神,伴随着我们步伐,他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祖国创造了生活,改造着生活,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怀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为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篇五
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义龙试验区雨樟镇交乐学校郝飞,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我在的学校位于雨樟镇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交乐方圆几公里内居住着很多苗族、布依族村寨。那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汉墓群,先后出土了8件一级文物,其中“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曾参加了北京“中国文物精品展”。文化底蕴浓厚、人性纯朴、热情好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电脑、广播、电视等家用电器广泛进入农村,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由于这种改变,村民们茶余饭后的山歌对唱、舞蹈娱乐、捻线刺绣逐渐被看电视、上网等替代,纯朴的山歌、民族舞蹈逐渐被遗忘,被丢弃,从而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优秀文化,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改变而失传。因此,拯救、保护和促进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导,整理,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就会被慢慢的遗忘,就像前几天雨樟镇镇政府举办的“魅力义龙,美丽之城”文艺汇演活动,村里面组织的参赛队伍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凭着自己的舞蹈天赋,自编、自演了他们民族的舞蹈,可是不是太规范,有穿高跟鞋去表演的,发型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村里没有专业的人指导他们,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难道就让这些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吗?因此,我就叫我们学校的老师去指导他们。
在交乐除了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古文化。在交乐村汉墓群里,出土了抚琴俑、摇钱树、连枝灯、带盖提梁铜壶、铜镜、铜车马、镇墓兽、陶鸡、陶灶、水田模型等1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在14号汉墓出土了一枚鎏金的“巴郡守丞”印。由此可见,交乐汉墓是考察汉代军事、政治、农耕、文化的重要处所,很多考古学者把交乐和古夜郎连系在一起。交乐汉墓时期虽晚于夜郎灭国约100年左右,在当时条件下,一个拥有如此先进的农耕技术、发达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巴郡守丞”印所表明的政治中心,没有三两百年是不能形成的,因此可以小心推测的是,在夜郎时代,这里便应当已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夜郎灭国后,经济、文化没有断裂,才有可能在东汉墓中保留下如此精美的文化。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好的载体,学校可以做的有:在宣传栏进行宣传,让学生都了解他们优秀的文化,编写成校本教材,让学生在学校课程上进行学习,录成视频资料保存等,学校可以组成校本教材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就需要深入农村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内容、渊源、现状、分布、结构、表现形式等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具体情况,再编写成乡土教材。因此,这些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我认为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上历史课的时候可以说说身边的文化,考古学家就是通过出土的文物了解以前的历史的,教师如能对其有效开发和利用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不仅能激活历史课堂活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历史。学生通过了解这些会想我们的祖先也有这么牛,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好的人生观。
(我们开展的活动,宣传,学生的收获,心情,爱家乡)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是,是古老的,也是丰富的。我们应该为民间传统文化流传至今而感到自豪,也该为传承中华文化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正因为它的广博才让我们欣赏她,并由衷的热爱它。
6.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文化 篇六
——读《国学经典诵读》有感
书籍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卡迪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了《国学经典诵读》后,我仿佛穿越时空,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对话。
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警句、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们学生阅读。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单元,因为在这一单元里有很多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它告诉我们不要虚度光阴,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让我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人要有自信,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儿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跟学,学人学语”,读了之后,对我的感触很深。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晚上连上个厕所都不敢,当我读了这本书以后,书中人物的自信、勇敢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从一次次失败中找到自信,慢慢的不在害怕了。也让我认识到只有相信自己,才是最棒的。
《经典诵读》凝聚了古人们语言的精华,向后人展示了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还有许多名言警句:“刀不磨要生诱,人不学要落后”。使我明白了只有学习才可以取得进步。“铙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铙人”告诉我,当别人犯下错误时,要懂得宽容、理解……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这本书汇聚了一个个名言警句,汇聚了一个个道理,多去阅读它,爱到的益处也就更多;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找来读读看,这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会让你领悟出更多的道理,会让你成
为一个懂古语的“小神童”。大家都来看看吧!
7.传承民歌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篇七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结出宝贵的陕北民歌艺术。
陕北民歌之所以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与它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从内容、题材上看,陕北民歌包含广泛,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万象、风俗礼仪、爱情家庭等劳动人民能够触及到的方方面面。记录着陕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孕育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与内容相对,陕北民歌在体裁上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其中,有与生产相关、带有劳动节奏的号子;有自由奔放、直抒胸怀的信天游、山曲;有叙事陈情的小调;有打坐腔、耍丝弦等丝弦小调;有红火热闹、亦庄亦谐的秧歌大场子、旱船、小场子、转九曲等社火小调;有猜拳调、酒曲,祈雨调、神官调等风俗小调;有催眠谣等儿歌,还有哭丧调、吆牛调、叫卖调等生活音调。陕北民歌的结构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句式与四句式两种。上下两句形成一个小段落,两句一个韵脚,自由变化。调式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建立在商、徵、羽三种五声调式的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上下方五度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
陕北民歌走出黄土高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在张振涛的《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一文中,他将二十世纪陕北民歌的兴衰起伏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伴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冼星海、李焕之、吕骥、刘炽等进步音乐家追随革命的步伐来到陕北、来到延安,他们在这里发现了陕北民歌这座还未被发掘的艺术宝藏。《东方红》《三十里铺》《绣金匾》《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流传广泛的陕北民歌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发掘、传承的。陕北民歌第一次突破地域,风行天下,汇集而成的区域音乐概念,被郭兰英、王昆等表演艺术家演绎为经典,响遍全国,持续半个世纪,久盛不衰。第二个阶段,建国伊始,中国艺术代表团参加布达佩斯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陕北民歌与陕北秧歌在此次联欢节中大放异彩,民歌第一次起到了如同1949年后一系列国家行为起到的撑起中国人精神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天明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中采用《天下黄河几十道弯》《走西口》的曲调,大获成功。无独有偶,1989年,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也运用了陕北民歌音乐元素。随着影视作品中陕北民歌的启用,陕北民歌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次陕北民歌的兴起还伴随着寻根的热潮,歌手们涌向熟悉而又陌生的黄土地。西北风的大获成功,不单在于重新唱出了陕北,还在于形式感上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第四个阶段是在21世纪初,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寻找精神的家园与回归。陕北民歌以其原生态的特质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基本完成了经济积累的起飞阶段,开始向更高台阶迈进,对物质的焦虑开始转换为精神焦虑。学术界再次把目光转向传统,喊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国学”的口号。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与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意识、审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陕北民歌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和灭绝的危机。具体说来,首先,黄土地上人们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以往陕北民歌所具有的诸如民俗、娱乐、情感表达媒介等功能从客观上弱化或消失。其次,多种文化的冲击、涌入,使得黄土地上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转变,陕北民歌不再是他们精神上的唯一选择、首要选择。“这样一朵民族民间艺术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通俗流行文化无限丰富、审美情趣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尴尬……曾经的民歌经典只能在很多中老年人的激情回忆中找寻,更多的青年人痴迷于快餐文化。陕北民歌陷入落后与老土的灰色地带。”
面对当前陕北民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处在我国教育最高阶段的高校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和天然的传承优势。这集中表现在:首先,高校中汇聚着优秀的声乐教学力量,这些专业教师无疑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教育具有多学科同时开展教学研究的特点与优势。从视唱练耳到专业课的学习,再到更高层次的和声、曲式的学习。有一整套完整、复合化的培养教学体系,便于系统化地培养新型全面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
二、高校陕北民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培养传统与科学的发声方式
长久以来,陕北民歌在黄土高原上以一种自发、原生的状态发展传承着,形成了独有的艺术奇观。如今,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地传承陕北民歌艺术,我们应该在保持它原有民族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及训练方法,使陕北民歌的研究教学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一是,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当中关于发声的系统理论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尤其是民歌教学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模式,吊嗓、喊嗓、念白等戏曲化的发声训练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民歌教学的需要。二是,民歌教学中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声区理论,即胸声、混声、头声三个声区的训练,以达到陕北民歌演唱扩展音域,声音上下连贯统一的目的。三是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共鸣腔体的理论。共鸣腔是调节歌唱音色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当注重歌唱共鸣腔体的整体运用,同时也要注重对歌唱共鸣腔进行不同比例的调节运用,以达到发声方式民族化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2、注重陕北民歌的润腔艺术
润腔是对音乐进行润色和装饰的过程,是我国民歌艺术独有的音乐处理方式,也是民歌区别于西洋唱法的一大特色,丰富的润腔技巧是陕北民歌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在解决了民歌基本发声方式之后,要更加重视润腔的训练学习。“唱好陕北民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一是歌唱方法的基本功;二是风格润腔技法的基本功,二者缺一不可”。陕北民歌常见的润腔手法有:(1)甩腔。陕北人在日常说话中有拉长尾音的习惯,往往在长音的后面加上一个重音字,陕北民歌中许多长音后面加一个短装饰音就是这种语言习惯的体现;(2)断腔。陕北民歌中有一字数断,也有一腔几断,效果是真切实在唱出每个音符,每一个歌词都交代的清清楚楚。(3)衬腔与衬词。出现在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衬腔包括一些常见的叹词、助词,如哎、呦、呀、嗨呦等,还有诸如“太平年”、“杨柳青”、“摇三摆”等长期传承而沿袭下来的一些衬词、衬句。(4)滑音。滑音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包括了大、小滑音,上、下滑音。高校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陕北民歌丰富的润腔技巧,才能将陕北民歌的演唱从形似提升到神似的高度。
3、重视方言的学习
方言是体现陕北民歌浓郁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掌握准确、形象的陕北方言是唱好陕北民歌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方言自然不是问题,而在高校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外地甚至外省的学生,方言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为了学习陕北民歌的一个首要障碍。所以在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应该把陕北本地与外地的学生区别开来。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要训练学生准确区分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要能够使生活语言上升为歌唱语言。生活语言化的发声不仅不能把字咬得清楚准确,而且还会对歌唱状态和发声腔体造成损坏。教学的目的应该使学生达到字咬而无痕、咬而不死,进而字正腔圆的要求。对于外地的学生,陕北方言的学习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说来,学唱陕北民歌之初,先重点掌握歌词中的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最能体现陕北方言的单字。比如苦命人中的人,应发“仍”的读音;鞋子的鞋,应发“孩”的读音;山下,应该发音为“三”、“哈”等。在熟练掌握这些关键字之后,完整的陕北方言加上行腔处理,就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演唱效果。
4、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
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强调:“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形式。”在当前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首先要重视一对一专业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显而易见,专业个别课有着因材施教、灵活性强的特点,以这种方式上课,教师能够直接针对特定的学生进行辅导,针对性很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环节也能够做到清晰明了、效果显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最为直接的了解。然而,专业个别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容易造成实践锻炼有余而理论学习不足,专业教师也容易形成主观随意等。对于低年级初学陕北民歌的学生,在基本发声理论、民歌理论课的教学中,探索多人集体课教学,也应该进行有益的尝试。此外,走出去、请进来应当成为高校陕北民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深入陕北,深入陕北民歌世代传唱的黄土高原;请进来就是邀请民间艺人到高校定期进行讲座与示范。最后,还要通过举办校内民歌大赛、组织演出等激励机制来激发高校学生学习陕北民歌的热情。
5、强化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培养
声乐艺术是舞台的艺术。研究与传承陕北民歌,出发点与落脚点最终都是舞台实践,也就是要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这就要求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要特别重视舞台上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而这恰恰是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如何让学生在表演陕北民歌时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这包括了准确的音准节奏感,符合乐曲音乐表达的旋律感与律动感,良好的音韵感与语气感。二是训练学生在演唱表演时要投入真情实感。歌以咏言、声以宣意,声乐是音乐、语言、情感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作为一名歌唱演员,尤其是演唱陕北民歌这样细腻与粗犷兼具,感情表达丰富多样的地方民歌,更要注重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掌握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作为歌手在舞台上不仅要完成歌曲演唱,还要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演员在舞台上自始至终都是没有任何形体动作,一动不动地唱歌,就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命力。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包括: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手势情感表达,通过运用引、定、开、合、托、错等几种手势可以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传神、点睛的眼神交流。眼神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传递陕北民歌神韵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总之,培养优秀的歌唱能力与舞台表演实践能力都是高校陕北民歌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其一。
6、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艺术
多学科交叉、不同课程间穿插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一大特点与优势,这就为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提供了可能。第一个角度,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这包括了视唱练耳、乐理、专业个别课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要素。当代民歌教学需要突出理论积淀,而高校或音乐学院理论层面教学的摄入,则会帮助学生完善理论认识,为其实现科学的演唱提供有效帮助。第二个角度,音乐学多学科的交叉导入。当代音乐学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系统,这对教师与学生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层面,完整的音乐学分类体系及其总体系,能帮助其解决陕北民歌整体分类、教学范畴、教学范式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学生层面,如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音乐学科的学习,则能帮助他们建立对陕北民歌,进而是陕北文化的整体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曲目所传递的情感、内容。
三、小结
综上,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华丽的瑰宝。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借助高校的平台进一步挖掘它深厚的文化价值,建立系统科学的陕北民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使陕北民歌艺术永葆青春。
8.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 篇八
置身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懂得铭记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传统文化是其他一切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千百年来,多少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陆游……他们留给我们的便是中华民族在漫漫长路上创造的一部辉煌传统文化史,为我们留下这样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示我们做人的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昭告我们要有“博..爱”的胸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定..我们处事的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告诫我们挚爱祖国的忠诚,“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赋予..我们孝感天地的美德。一代代炎黄子孙看到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厚重与永远,自觉地担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留名青史,为后人传颂。
苏武“威武不能屈”,在冰天雪地的北海怀揣着报国的拳拳痴情,期盼回归大汉;李密秉承着“百善孝为先”的处世之道,为祖母刘氏弃官守孝;温家宝总理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高度责任心,向世界各国彰显了自己的工作风格;总书记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警世之言向全国人民指出反腐倡廉的重要意义。残疾人刘伟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命运抗争,让十几亿国人流泪赞叹。清华“学神”韩衍隽以15门满分的成绩惊倒众“学霸”,展示了当代学子“莫为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精神风貌。
传统文化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无不反映出中化文化丰厚的底蕴。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津。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法国服装博览会上,中国女子身着从秦朝到清朝的漂亮服饰,赢得了世界美誉。当我们听到许多国家兴办孔子学院的消息,为传统文化传播世界而激动骄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传统文化,就是忘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 扪心自问:既然我们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香港“占中”学生们却为何还要盲目的推崇外国的治国之策?既然我们有着音形义统一的方块汉字,却为何要在文章中频频写出那与方块字极不协调的英文字母呢?
9.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 篇九
开展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标:
1、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五、实施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六、实施安排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10.弘扬民族文化 欢庆传统佳节 篇十
上将军衔
中华名人协会副主席
解放军原第二炮兵政委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不由的想起了孩童时代学过的一首歌谣:“粽子香、香满堂,艾叶香、香出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遍地小麦黄,风吹麦味香,这也端阳,那也端阳,处处都端阳。”岁月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而端午节的习俗仍记忆犹新。每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包粽子采艾叶摘桃枝插在门上,老人和孩子带上香荷包等等,节日气氛很浓,十分热闹。但当时却不知道节日的起源和这些习俗的由来,只是听老人说是用来祭神灵,去邪魔、保平安。长大以后才从书本上和民间传说中知道了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之职,参与国政。一生主张彰明法制、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遭佞臣馋毁而去职,被长期放逐沅、湘流域。后来秦国灭了楚国,他悲愤万分,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沉。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怀念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在他所作的《离骚》和《九章》中深刻揭露了贵族的昏庸,感叹抱负不申,而又眷恋国家、欲去不能,抒发了爱国者的高尚情操,表现了对黑暗势力的愤恨,对故乡的思念。人们对屈原的死十分悲痛,竞相划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也有投米作祭之说。此后逐渐相沿成习,且内容日渐丰富,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挂艾叶和番蒲等,借以表达对诗人的哀悼和怀念。当然也有一些其它的说法,但是悼念屈原一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后来这一活动逐渐变成了欢乐的民间节日,以此歌颂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承文化。特别是龙舟竞渡成为显示力量、信心且富有民族特色的竞赛活动,被列入了体育运动的比赛项目。
1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 篇十一
她是我们班一个特殊的存在,灰黑色的脸,塌塌的鼻梁,两只分得很开的眼睛以及里面与年龄不相称的空洞与呆滞,长而凌乱的头发搭在一成不变的红外套上,她是个孤儿。
“哎呀!”后面传来一阵惊呼,一片粉笔末散落在不少同学的椅子了。“对不起,对不起。”拿粉笔的同学一边手忙脚乱地擦一边连声道歉,却独独落下她的椅子,怎么这样啊,完全不尊重人家嘛,正当我怀疑那位同学是不是故意的时候,她捏着作业快步进来。完了完了,事儿大了,几个爱看热闹的同学凑了过去。她静静地站在那儿。半晌,抬起眼怯生生地看了看周围,弱弱地抗议了一句:“你们一点也不尊重我。”她扫视一周的目光停在我身上,像是在祈求什么,又像在等待什么,我却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我没有勇气对抗群体,选择了协从。丝丝窃笑传过来,我的脸开始发烫。
她一言不发地望了望窃笑的同学,又一声不吭地擦去粉笔末,安安静静地坐下,盯着那些胡闹的同学。“傻子,你等什么呀?!”又是一片哄笑。“道歉”她咬咬牙,很轻却很坚定地说,有嘘声,却不再那么成群结队声势浩荡。我突然很愧疚,为我的胆怯和自私,她可以勇敢地站出来追求尊重与平等,我却没有尊重她的勇气!终于,我起身,“对不起”我的声音很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听到。大家都默不作声地低下头,“谢谢”她笑了,仍是两只分得很开的眼睛,盛满了阳光,我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教会了我们尊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孟子教会了我们关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同样教会我们勇敢……如果你我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与尊重,社会上就少一些孤儿,少一些霸凌,或许我们曾经怯懦过,迷惘过,但骨子里总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总会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拾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12.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征文 篇十二
从古至今,一个个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个中华美德,孔融让梨让我们懂得谦让,曾子杀猪让我们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汉文帝亲尝汤药让我们懂得百善孝为先……
古人的种种事迹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热情善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正是在这些美德的熏陶下,才使古老的中国在重重的压迫下,在黑暗的屈辱中依旧自强不息,傲然耸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在心中种下中国根、留住民族魂!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己任,以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然而,最近几年我们总是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口号,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当看到有人在乱丢垃圾时,我们总是说这个人没有素质,但在说别人时,自己却把瓜子皮乱扔。我们总是要求他人必须遵守,可自己的行为却有伤大雅。这难道不是个笑话吗?所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非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更是代表着个人的修养,体现着个人的精神品质。
美德来源于生活,对于在社会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美德也不同。作为上班族,美德就是勤奋努力的工作;作为父母,美德就是哺育子女;作为人子,美德就是赡养父母;作为商人,美德就是诚信经营;作为老师,美德就是教书育人。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具有的美德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3.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 篇十三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600字一
唐山是一个文明的城市,我就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唐山人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明城市凤凰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征文600字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征文600字。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珍爱这里,为这里的文明做贡献,如果不信,我就给你讲讲我身边的故事吧!
五一那天,我和妈妈去南湖玩,在15路车上人很多,没有座位,这时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小孩上车,旁边坐着的一位小女孩忙站起来,走上前说:阿姨,请您坐到我的座位上吧,这位抱小孩的阿姨忙说;谢谢你,还是你坐吧。小女孩忙说:没关系,您抱着孩子挺累的还是您坐吧,这位阿姨微笑着说:谢谢。像这样让座的事在车上随时都能看得见。
在南湖,有不少外地的游客,因为路不太熟悉,经常会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可在这里只要有人问路,热心好客的唐山人就会耐心细致的告诉你要去的路线,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微笑的脸庞和谢谢的声音成为南湖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日月往来,物转星移,多少事如烟而过,多少人悄然而去,但文明自始至终一直流传下来,它成为我们唐山进步的标志。完善文明,并非一定要做什么大事,而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让我们的文明美德传承下去,让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做人还要文明,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打架。我给大家讲一个实例:XX年8月29日晚,周某某、何某裕、蔡某等人在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马峰村宵夜摊一包厢内唱歌喝酒,王某某、黄某某、徐某某等人则在隔壁包厢喝酒。期间,黄某某因走错包厢而与何某裕发生争执,双方均不服气。何某裕和周某某等人商议后便通过电话纠集人员来帮忙打架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征文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600字二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东方屹立不倒的明珠。中华传统美德更是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中华人民的智慧,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是各国文明的典范,是炎黄子孙的宝库。作为中国人,我倍感自豪!
从古至今,一个个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个中华美德,孔融让梨让我们懂得谦让,曾子杀猪让我们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汉文帝亲尝汤药让我们懂得百善孝为先……
古人的种种事迹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热情善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正是在这些美德的熏陶下,才使古老的中国在重重的压迫下,在黑暗的屈辱中依旧自强不息,傲然耸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在心中种下中国根、留住民族魂!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己任,以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然而,最近几年我们总是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口号,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当看到有人在乱丢垃圾时,我们总是说这个人没有素质,但在说别人时,自己却把瓜子皮乱扔。我们总是要求他人必须遵守,可自己的行为却有伤大雅。这难道不是个笑话吗?所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非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更是代表着个人的修养,体现着个人的精神品质。
美德来源于生活,对于在社会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美德也不同。作为上班族,美德就是勤奋努力的工作;作为父母,美德就是哺育子女;作为人子,美德就是赡养父母;作为商人,美德就是诚信经营;作为老师,美德就是教书育人。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具有的美德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4.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 篇十四
三年四班李思佳
指导教师:唐晓峰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他们前赴后继、关怀民生、保卫祖国。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洗礼、积淀,升华出民族精神的核心,那就是爱国主义。幼儿园时,常听妈妈讲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故事。上学后,自己又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顾炎武等文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感人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无比的敬仰,不禁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悠中华,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孔孟之道成为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让世界 1
叹为观止,“四在发明”的科技引领世界潮流,唐诗宋词再现盛世繁华。在此我不能不赞叹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精湛文化遗产。
今天,我国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促和谐求发展是当今两大主题,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让文明之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谢谢大家!
点评:
这是一篇包含强烈爱国之情的演讲稿,感情激越,重点突出,富有感染力。
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排比句和段落,层次分明,气势磅礴,富有号召力,感染力和鼓动性,文章通过列举古代文人志士的名言名句,以及中华古文明成果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从而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弘扬中华文化的迫切性。文章结尾注意联系当前的现实情况,立志努力学习,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本文语言气势恢弘,论述严谨,富有激情,是一篇优秀的演讲作文。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推荐阅读: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6-20
弘扬民族传统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06-30
第十九讲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09-03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06-17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07-15
八年级弘扬民族精神优秀作文07-14
弘扬孔子文化精髓,促进综合素质发展07-16
弘扬民族精神诗词11-14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