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共同体(精选8篇)
1.学校发展共同体 篇一
恩施市打造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试点
调研报告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了及时总结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市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施州民族小学和新塘乡中心小学,对两校实施“一体化”办学模式的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先后召开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5次,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收集到意见和建议8条,实地参观了两校的教改成果。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现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现有初中25所(其中农村初中21所),在校学生31703人;小学146所(其中农村小学139所),教学点71个,在校学生50585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将近80%分布在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城乡学校发展极不均衡。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我市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大力推广”的原则,今年8月,率先在施州民族小学和新塘乡中心小学两校开展试点,打造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行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
施州民族小学是恩施市人民政府倾力打造的一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一流水平,教师队伍面向全市公开招考,专业化水平较高,建校三年来,学校以培养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现代人才为目标,把本土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以传统经典文化 1
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切入点,着力实施“养成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智慧课堂建设、名师培养、城乡共建”五大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德”文化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先后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北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书画特色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教育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新塘乡中心小学位于离市区70多公里的新塘集镇,占地面积13720平方米,校舍建设面积6517平方米。现有教师40名,17个教学班,学生900人,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半寄宿制农村中心小学。该校教师中,50岁以上的就有10人,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学科教师结构不平衡,缺乏艺术、体育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整体办学水平与城区学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主要成效
两校初步形成了“理念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协作机制,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交流协作中不断提高,教学互访、实践研修等教学研究形式有效促进了教学创新,挂职跟岗、支教帮扶等有序的教师流通机制正在形成,施州民族小学充分发挥管理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拉动了新塘乡中心小学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
㈠协作机制初步成型。一是建立了捆绑管理机制。在认真分析两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两所学校实行捆绑管理。二是建立了教师协作机制。按照市教育局“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荣辱与共”的要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两校教师共同进步。三是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以远程教育资源网及施州民族小学校园网为主要平台,建立
起了“网络办公协作区”,两校教师统一使用一个电子办公系统,开展教学对话与交流。
㈡教学方式明显改变。一是集体备课体系日臻完善。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以导学案的探讨和编写为重点,抓好常规集体备课。采取施州民族小学选派学科指导员、教师定期互访等方式,加强校际交流,切实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二是教研形式不断创新。改变了以往听课、评课等肤浅的教研形式,以“问题研究”为主,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建设高效课堂、打造幸福教育,通过“送课下乡”、跟岗研修、汇报交流、上过关课等形式,强力推动教学改革,在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新塘乡中心小学教师教学方式明显改变。三是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实现了四个优化,即“教学情境优化、自主学习优化、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效果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有力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新塘乡中心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㈢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一是办学行为得到规范。由于整合了两校教学资源,新塘乡中心小学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得以落实,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二是艺术教育彰显活力。以“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为切入点,施州民族小学定期派专业教师或选送视频资料到新塘乡中心小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辐射作用,有效推动了新塘乡中心小学艺术教育的实施。
三、主要做法
㈠推行联校管理,实现理念共享
一是校长互访定思路。为了实现理念共享,提升管理水平,两校管理层进行了多次互访调研,在交流探讨中明确了
“一体化”办学的基本思路、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施州民族小学校长袁敏先后六次带领该校领导班子到新塘乡中心小学现场办公,共商发展大计。二是中层干部互访定措施。就校园文化建设、高效课堂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艺术教育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交流意见,成立了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校本培训等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活动计划。三是教师互访促提高。新塘乡中心小学先后组织教师26人次,到施州民族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体验活动。同时,施州民族小学就学校管理和该校“智慧课堂”理论到新塘乡中心小学进行了现场培训。
㈡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施州民族小学充分发挥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新塘乡中心小学的工作指导,带动该校共同发展。本学期,施州民族小学选派一名中层管理干部到新塘乡中心小学任校长,先后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18节,派专业教师指导该校艺术教育8次。在全面推进“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中,还把整理好的民歌单和摄制好的民族舞送到该校供师生使用。
㈢开展跟岗培训,实现优势互补。
一是建立跟岗机制。两校制定了跟岗学习时间表,分三个层次有序实施跟岗研修:决策层跟岗学习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中层管理人员跟岗学习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跟岗学习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本学期共有65人次参加了“跟岗学习”。同时,建好跟岗学习档案,为教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新塘乡中心小学24位教师主动拜师,与施州民族小学24位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在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实行“一对一”贴心帮扶,互促共进。三是推行联校教研。两校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送
课下乡”、上过关课和汇报课等活动,采取同课异构或一课多轮等形式,有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联校教研活动中,两校教师上过关课126节,施州民族小学选派9名骨干教师,亲临指导新塘乡中心小学文科、理科、综合三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18次。
四、问题与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打造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试点工作中,两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措施、管理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后阶段工作中不断予以解决。主要体现在:
教师队伍建设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英语、艺术学科师资力量薄弱,艺术教育进展艰难。
保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交通不便、学校食宿条件差等因素制约着“一体化”办学模式向纵深推进;学校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大量教师互访交流的正常开销。
教师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应试教育思想在少数教师中依然存在,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思想落后影响了高效课堂幸福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效率不尽人意。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亮点。德育工作滞后,校园文化生活单调,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㈠强化师资培训。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采取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帮助新塘小学培养中层管理干部,抓好班主任队伍跟岗培训。二是加强教学互访。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育教学专题交流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实践研修,引
领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三是创新校本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培训相结合、专家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同伴互助与实践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㈡改进德育工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德育工作协作区。利用节假日广泛开展“手拉手、共进步、同成长”等互助活动,实现城乡孩子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开展“班级发展共同体”联谊活动,开展艺体特长交流、综合素质展示、学科竞赛等联谊活动,开展城乡学生“生活体验”及“献爱心”活动,让城里孩子感受农村孩子的纯朴,让乡里孩子增长见识。
㈢加强教学研究。围绕高效课堂幸福教育,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加强个人课题的研究与管理,以“问题研究”为主,重视和支持小课题研究,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㈣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防范机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切实保障两校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的交通安全。二是完善管理机制。找准两校在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上的契合点,选取适合两校校情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三是完善教师交流机制,在确保办学效益的前提下,采取校长轮岗、教师有序流动等措施,五年内教师流动比例达20%以上,逐步达到师资均衡。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两校活动经费按照一定比例纳入预算,确保教学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
2.学校发展共同体 篇二
受客观原因的制约, 农村薄弱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的效果不容乐观, 分析其主要原因为:
1.农村完小的规模太小, 教师的精力有限
农村薄弱学校规模小、班额少、师资紧, 教师们的工作量是满负荷或超负荷的。上课时, 办公室空荡荡, 下课则疲于批改、辅导, 几乎没有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因缺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导致教科研能力缺乏、萎缩, 又进一步影响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 恶性循环。
2.农村完小经费紧张, 教师缺少外出学习的机会
捉襟见肘的经费, 使学校不可能派太多的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在农村, 不少教师一年到头根本没有机会外出听课, 唯一比较有效的信息来源便是少得可怜的几本杂志, 再就是由中心学校组织的二传信息。大量的高质量的报告和高质量的公开课, 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专家面对面的专业引领, 更近乎天方夜谭。
3.师资外流情况严重, 学校缺少“领头羊”
教育的根本差异是资源的差异, 教师则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受市区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福利待遇的诱惑, 大量的农村年轻骨干教师涌向市区学校, 造成农村学校缺少“本土的领头羊”, 校本教科研工作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摆脱困境的对策———开展以“磨课超市”为载体的互动式校本培训
下陈街道地处椒江区的郊区, 全街道共有小学3所, 中心小学是业务指导学校, 下辖2所完小, 地域大、人员分散, 由于完小教师人手紧, 教学任务重, 虽然过去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得到强化, 但在新课程全面实施中产生的问题, 难以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研究。在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不仅需要教师有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的热情, 更需要教师群体智慧的实践、经常的反思和交流合作等新型的教研方式。结合我街道不同层面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在既能实现各个层面上的学校的创新发展, 又能够做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思想指导下, 我们通过建立乡镇中心学校与其管辖学校的联合, 加强示范性学校的辐射作用, 促进优势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帮扶作用, 并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教研员或专家的专业引领, 通过联校的磨课活动、教学互访、专题合作、同伴结对、课例研究等形式, 横向使教师共享资源, 沟通信息,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纵向则更深层地挖掘学校教科研资源, 提升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念先行, 提升理论素养
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是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教师应该具备终生学习的理念, 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新理念, 研究新问题, 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才会使自己终生受益。为了润滑“磨课”进程, 提升教师的人文底蕴, 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校园阅读活动, 组织专题读书沙龙, 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并在相互交流中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提升理论水平。各磨课组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 立足教师需要、教学需要, 提炼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确立校本磨课活动教研理论学习的主题, 开展各种形式的小范围主题研究论坛。
2.行为跟进, 立足课堂实效
期初, 各磨课组根据确定的主题学习内容, 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把握“校本磨课”研究的方向, 并在实践中反思教学理论, 促进校本磨课教研活动, 打磨研究流程, 打造“家常课中的精品课”, 促进学科教师的共同成长。
选题:各磨课组在广泛征集全体成员意见的基础上, 筛选并确定本组磨课主题, 如“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怎样设计”“多媒体的有效使用”等等。
选课:由磨课组组长在征集组员意见的基础上, 选定磨课内容, 选课要注意目的性 (符合研究重点) 、重要性 (具有研究价值) 、代表性 (代表某个类型) 、独立性 (便于多次上课) 。
备课:全体教师成员个体都要自觉地对选定的磨课内容进行备课, 即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研究教材, 通过书籍和网络, 广泛阅读、收集与磨课内容相关的材料、信息, 完成各自的教学环节设计。
议课:磨课组各成员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已备好的教案, 逐一进行说课, 说课时要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时效。同时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一一评议, 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 同时推选一名教师上课。
上课:执教老师根据修改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 同组成员一道参加听课, 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要做翔实的笔录, 肯定成绩, 分析不足, 对研究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测评。
评课:课后, 全组成员再次集中, 围绕本磨课组的主题, 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教学语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作出评价, 提出改进意见。
悟课:在磨课组成员听课评议中, 磨课教师再综合他人的想法和自己的反思重新修改教案。重新修改教案时磨课者要理性地对待他人的观点想法, 不能在这其中迷失自我, 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寻求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 然后再试教——再反思评议——再修改——再试教。在这个反复磨课的过程中,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教师在“磨”中应有“悟”。“悟”者, 明白也, 觉醒也。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入分析自己的或者同伴的课堂教学, 总结成败得失, 提出改进意见, 形成了一份完整而有力度的案例分析报告。只有这样, 循环往复的“磨课”才不是水平的重复, 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只有这样, “磨课”才能磨出教师的成长, 磨出教师的发展。
3.校际循环, 搭建交流平台
磨课教师经过组内的多次磨课形成的“精品课”, 学校应为它创设平台, 如开设校内公开课, 街道公开课, 区级公开课, 参加各级比赛课等。本学期, 我们还尝试运用“走教”“走研”活动, 打破原来单一由中心校“做东”组织培训的形式, 创新培训方式。
“走教”指的是街道内某教师就一研讨主题到街道内其他学校上课, 课例仅作为在该校校本培训活动的示范课或研讨的载体。上课仍以基于解决该校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为目的, 或者解决街道内其他共性问题。它不是同一教师在不同学校任教同一门课, 也不是指同一教师更换学校到他校任教。“走教”与“送教下乡”也不同。上课者的立足点必须从该校实际出发, 基于学校、为了学校。问题与困惑源于该校, “教”更多是为“研”服务, 为解决问题服务。“走教”的教师并不固定一人, 也不一定是街道内最优秀的教师, 走教旨在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
“走研”是指街道内教师到其他学校共同参与他校的研讨活动。与“走教”一样, 研讨同样是为了解决该校的问题与困惑, 或者街道内的共性问题。它参与范围小, 仅限于街道内该学科教师;研讨的问题针对性更强, 主要为活动所在学校服务。“走研”活动范围小, 但活动频率却更高。“走研”旨在提升校本培训的质量。
4.严谨制度, 加强过程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项建立新秩序的制度工程。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优良传统, 并以此为基础, 寻求新理念和实践的结合, 逐步建立教学新秩序, 规范校本教研工作,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 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制订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出台下陈中心校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星级教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领导顾问团, 行动计划面向全体小学, 面向全体教师, 把学科的专业指导延伸到每一门学科, 辐射到每一位教师。同时配套建立了系列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科研指导制度”, 由教科室牵头, 请名师、专家为教师发展进行指导、会诊、提高;“听课调研制度”, 对随堂听课、常态课开放、领导干部和教研组长听课、反馈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另外还有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校本培训奖惩制度、教育科研制度等。每学期, 学校相关部门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并及时反馈, 通报检查结果。
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 是教学工作的研究者, 更是和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共同研究的合作者。学校明确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校长负责制”意识, 牢固树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聚精会神抓教学, 坚持不懈抓落实。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工作中注重发挥学校领导管理和培养的作用, 学校行政人员以联系人的身份参与到“磨课超市”活动中。每次活动由联系人召集组内教师参与活动, 联系人设计好点名册, 对每次参与人员进行点到, 并明确联系人的职责, 坚持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和深入磨课组的工作制度。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学校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坚持开展骨干教师展示活动、观摩活动;让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 磨课组组长, 让他们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5.专业引领, 提炼培训成果
(1) 聘请专家, 引领提升。农村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最困难的是缺少有效的专业引领, 缺少研讨的时间与空间, 信息闭塞。新课程和新教师的成长都是开放式的, 我们不能只是自己摸索, 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启动专家引领工程, 为全校教师传递最新的教改信息, 指引最新的教改方向。例如, 我们学校聘请专家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授课进行精品点评, 使全体教师在听好课的同时, 明确如何将新的教改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改指明了方向。另外, 组织“权威讲座”, 聘请教研专家就当前教育科学前沿理论及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策进行专题辅导, 并为教师解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专家引领工程的实施, 将使广大教师所积累的教改理论与实际教学实现了有效的接轨。
(2) 形成“课题链接”型校本科研模式。“课题链接”的校本研训模式是指街道内不同学校以街道内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为研究内容, 在学校自主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校际间的相互联合, 让街道内各学校以课题为纽带, 形成“课题链接”型校本教研模式。
3.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篇三
【关键词】创建;校本教材;特色活动;促进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新的突破口。最近几年,我校鉴于白云新搬迁到我们学校附近,教学环境已经完全发生改变的情况,以行为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确立“飞翔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展养成教育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因学校紧邻白云机场,蓝天白云下一架架五彩斑斓的飞机时常从学校上空呼啸而过,溢满花香和书香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师生谈航空、学航空、向往航空的热情,他们仰望蓝天,心怀梦想。长此以往,学校的文化也悄然打上了航空的烙印,并逐渐积淀和演化为学校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航空文化。
特色学校的创建,不仅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合作竞争的平台,而且有效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学校必须有一个开放、平等、宽容、承认差异的环境,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一、以校本教材的编辑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与有些学校的校本教材有学校请专家帮手不同,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的编辑完全是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合作交流中编辑完成。在编辑的过程中,很多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哈哈,这一次的辛苦值得,我也会编辑教材了。”
1.校本教材的开发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领域
在平时的学科教学活动中,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凭借已有的经验成了知识的占有者和垄断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开发校本教材之间,学校专门请专家来学校给老师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求教师熟悉开发的一般流程,不断学习新知识、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对所需资源做出评价,明确开发的方式方法,预测开发要达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学生在资源构成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这样对教师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资源评估能力、操作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校本教材的开发优化了教师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除了具有足够的学科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学科外的实践经验,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够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使教师关注自身专业之外的知识,去接触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士,了解其他范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从而熟悉设计校本教材开发方式、研究教材开发方案、组织校本教材的开发活动,也促进了教师在设计、协调、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增长。
3.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师生合作研究的契机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让学生参与进来,甚至有的是由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师生共同组建研究团队,我们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意愿,发挥师生特长,师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和表达形式。
二、以特色活动的开展为载体,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特色学校的创建,不仅需要特色理念,更需要特色活动为载体。践行飞翔教育,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给学生飞翔的力量,让他们勇敢地飞向人生的高空,接受风雨的洗礼,为理想拼搏。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全体师生志存高远,学校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践行飞翔教育,以义无反顾的勇气作动力,胸怀理想,直面现实,打造特色,追求卓越。现列举个案例:
1.问渠哪得乐如此 为有袁刚授课来
2013年10月31日,我们学校邀请到了“快乐作文演讲团”的袁刚教授亲自到我们学校授课,全校师生齐聚学校大通道前,亲自体验了袁教授的“快乐作文”课堂,真是受益匪浅。不容置疑,这是一节非常独特的作文课,因为它连续上了两个半小时,竟没有一个学生睡觉、说话、开小差、盼着下课或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看!连我班最调皮的陈浚亮同学都听得有滋有味的,他还主动地跑上台去接受挑战呢。这是一节独具特色的作文课,因为整节课袁老师都是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难忘事来深入浅出地讲授各种作文方法。看!会场上每一个同学都带着笔记本,正在认真地做笔记,唯恐听漏呢。这是一节名副其实的快乐作文课,因为袁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滑稽夸张的动作表演,将活动推向一次又一次的高潮,使整节课都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更是一节成功有效的作文课,因为我们的同学在袁老师的指导下,现学现买,表现得太优秀了,让袁老师忍不住竖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拇指,全场师生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一次次的掌声。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有梦想,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要有梦想,教育的梦想,创建特色学校,实施飞翔教育,就是给全体师生提供一个筑梦的平台,飞翔教育不仅是学生健康快乐,自主飞翔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创造性地履行神圣教育职责的过程。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长,让每一个教师都得到发展的宗旨,学校以快乐和谐、积极向上的航空精神引领师生不断前行。在多年的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在飞翔教育的引领和熏陶下,虽经历风雨,依然向着阳光,绽放卓越进取之美。
参考文献:
[1]人和二中校本教材《飞之源》、《飞之基》、《飞之梦》(正在出版中),2016年.
[2]《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催相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4.学校发展共同体 篇四
一、活动背景
北京市海淀区红山小学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西部、全军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院内,环境优雅、宁静,文化气氛浓厚,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内涵和优越的国防教育环境,凸显了良好的地域文化。在五十年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目前是红山小学发展建设最快的时期。学校在姜校长的带领下,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传承民族精神、强化国防意识为宗旨,以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为契机,以国防教育校本教材为载体,切实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切实加强国防预备队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快学校特色化育人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的办学思路。
当前,不断变幻的国际风云,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全面育人的素质要求,国防教育的全民理念,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新时期少年儿童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为此,我们在特色教育方向上做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少年军校教育向更高层面的国防教育转变;二是从简单训练军事动作向灌输现代国防意识转变;三是从体能技能训练向综合素质提升转变。其间,逐渐摸索出国防教育的路径与模式。
近一年多来,经过艰苦努力,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学校自主开发的国防教育校本教材终于与同学们见面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套教材将学校的教学特色、少先队的组织特色、解放军的军营特色、社会教育的阵地特色统一起来,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国防意识、实践意识,团队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仔细阅读这套教材,认真按照这套教材的要求去做,同学们就会对国防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其拥军之情,树立报国之志。
如何以国防教育校本教材的首发式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教育成为我们思考的新重点。在姜校长提出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固化,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在UDS项目提出的“学校因规划而长远,工作因计划而扎实,生活因策划而精彩”的理念引领下,学校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为了进一步展示学校特色教育创新成果,体现学校“大气如山”的办学目标和育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加快特色教育规范化进程,丰富国防教育内容,创新国防教育载体,树立学校素质育人的时代形象,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以国防教育校本教材首发式活动为契机,实现多个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筹备过程
9月15日活动的真正启动是从8月27日开始的。学校制定出从8月27日开始直到9月15日每天上下午要做的工作和必须完成的工作时间表,军训三天的课程表和训练内容、开学第二周教师训练有任务学生的训练表、活动彩排时间的安排、14日布置会场的分工、活动当天9点之前的安排、9点之后大会开始的流程和任务表。
5.学校发展共同体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从现代学校建设的角度,探讨学校管理者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学校理念,如何创建有效学校;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重建师德为核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习为本,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二、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从我校实际出发,形成新的学校理解,新的理解学校方式、反思学校,建构学校的意识、态度、习惯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不同学校“共同发展”;基本要求是:不同模式“共同目标”;基本原则是:不同内容“共同成果”。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基点,可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促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催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既是学校发展建设的需要,也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问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我校将树立新的学校发展观念,从有效学校的认识观入手,不断调整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进行学校管理的改革创新,研究有效学校的管理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学习求发展,建立学习共同体,力求达成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使命,为国家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带有区域特点、可共相同地区或类似地区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及推进策略、组织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等。
四、研究内容(研究任务)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的核心部分,同时,教师的学校生活质量也是考察一所学校办学品味和办学思想的重要指标。有效学校要创建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地位的“促进——支持”的有效学校组织文化,学校学习文化以及教师间的自然合作文化等,制定有效的学校及教师发展规划,培植促进教师自主、合作、和谐发展的教研生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教师精心设计自我发展的专业平台,打造智能型教师团队,以此拉动教师自我发展和团队发展的内需,以内驱力作为教师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课题研究的重点将落实在如何建立智能型教师团队,并给于她充足的滋养,使其与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生生相息,通过§组建教师团队,创建合作实体,如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内、学科间教师同伴互助式合作、青蓝工程以及共同体学校结对子等教师间学习团队的形式,发挥团队凝聚力,提升教师的团队进取意识,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学习和合作,最终实现教师个人和集体的“增值”,学校组织的“增值”,学生的“增值”(有效学校的实质和使命)。研究任务:§、组建教师团队,创建合作实体;
§、确立团队愿景,构建共同目标;
§、组织团队学习,提升团队层次;
§、提炼团队精神,打造卓越团队;
§、形成团队规范,提升自我管理。
五、研究途径
1.创建学习型学校
创建学习型学校是一种理念、一种修炼、一种价值,是通过学习求得发展的价值。学习型学
校教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型学校的成立,导致教师的终身学习;教师的终身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意愿,更坚定学习型学校的成长和发展。我校课题组将切实把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紧密结合起来,力求两者互动共生,相辅相成,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创建学习型学校;§组织团队学习,提升团队层次。
其一,我校将继续深入,并和共同体学校共同开展 “我读教材”之“研读教育专著”活动,在研读学习中促使教师逐步提升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养成读书习惯,努力让读书成为校本教研的一项制度,并内化为教师的自主学习的需求,指导、反观教学实践,同时在将研读中的困惑与发现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解决的过程当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规范、更科学、更艺术。我校将把读书活动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生命质量的主线索,定期在教研组内开展研读教育专著交流会、邀请专家对教育专著进行解读,举行读书沙龙等系列读书活动,做到“好书伴我行,智慧伴我生”,既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又丰富教师的教育生涯。
其二,我校将开展“我这样读教材,我这样用教材”专题研讨活动。
近年来,我校开展的“我读教材”特色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养成了研读教材的良好工作习惯,但是随着研读教材和教育专著活动的渐进与深入,教师们产生了这样一个共识:研读教材和教育专著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所以,我校“我读教材”校本教研的重点将由“读”转而为“读用结合”,要求教师主要站在教者和学生的角度研读教材,发掘教材中知识的重点、难点、生长点、联结点以及思维空白点、可拓展空间等,结合一定的教育理论,探讨如何灵活、高效地使用好教材,让研读教材不流于形式,让研读的成果最终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来,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思考:怎样让教材为其所用,闪烁着教师的教学个性?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教学内容系统而生动?怎样让学生对平淡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的共鸣,让课堂唱响教师和学生和谐教学的交响乐?怎样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金钥匙,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开启智慧之门? “读之后善思,思之后乐行,行之后善察”,要求教师继续撰写研读教材的案例与心得,并围绕“我这样读教材,我这样用教材”举行专题研讨交流会。
其三,我校将在全校开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专题研究课,实行师徒结队捆绑式评价。我校将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需要,开展多层面的研课体验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锤炼教学基本功,以评促学;各教研组以课堂教学中存有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课活动(同课异构、拼课、微格片断评析),以研促悟;有经验的教师(师傅)将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全程参与青年教师的备课、公开课和研讨活动,学校将对师徒活动进行捆绑式评价;与共同体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我这样用教材”研课活动等。同时,教研组将围绕“我用教材”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探讨公开课教学中教材使用的得与失,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素养研究如何高效、个性、创新地使用教材,打造高效能的教师个体及团队间学习共同体,以此促进我校(共同体学校)教师扎扎实实地地练好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在学校这个场所里,教育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日 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这些都基于教师合作的教研制度建构。我校将在已有校本研修制度的基础上,将原先的制度不断地加以完善,并且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规划,制定新的、有效的制度,§形成团队规范,提升自我管理。
3、采取“自修——反思”学习方式
“自修——反思”学习方式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一种在校本研修机制下适合中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它淡化把教师集中到本校之外、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重新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炼。这是一种以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研修方式,我校校本教研将主要通过这种有效方式,探索有效的学校管理策略和模式。
4、团队评价促进取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组织,为了在校园中倡导和谐合作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学研究工作中的积极主导作用,调动教师教学教研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各教研组成员§共同确立团队愿景,构建并齐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增强教研组的团队凝聚力,全面推进有效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制定并将执行《永小优秀教研组评价方案》,对各教研组进行捆绑式评价,评选、表彰优秀教研组(每学年一次),以此§提炼团队精神,打造卓越团队(合作型、研究型、进取型教研团队),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素养。
5、创建互动发展平台
利用现代科技发展,创建课题研究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引领学校提高认识,把握机遇,积极实践,认真反思,大胆探索,享受“不同模式,共同目标;不同学校,共同成果;互动研究,共同发展”。
6、建立有效学校创建档案袋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
有效学校创建档案袋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将以其详实、生动和原生态的信息优势,记录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发展历程。我校课题组将继续重视此项工作,力求做得规范,有效。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呈现出全体性、全程性、全面性三个特点。
课题研究分五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7、7——2007、10)
查阅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认识本课题的价值;
组建课题组,做好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完成课题开题,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研究实验阶段(2007、11—2008、10)
开展各项研究实践、反思活动;
注意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的原始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估,及时提炼研究成果。
3、中期交流、总结阶段(2008、11—2008、12)
形成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结合实验的具体实践情况,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全面推广阶段(2009、1——2009、12)
加强实践和研究的交流和学习。
5、成果总结阶段(2010、1——2010、5)
从多元思维的角度,认真整理、分析实践和研究资料;
从灵活多样的角度,有效提炼、呈现实践和研究成果。
七、成果预期
结题报告、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有效学校创建档案、有效学校管理制度汇编、论文(案例)集,获奖情况统计等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小学
6.学校共同体制度 篇六
学校共同体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共同体学校密切联系群众的指导方针,增强共同体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教职工队伍稳定,推进共同体学校教育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强共同体学校相互联系和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共同体学校教师参政议政,调动和保护广大教职工参与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举行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和重要问题,经提前协商可随时召开。
2、联席会议坚持维护行政权威与尊重群众意见相统一的原则,协商解决涉及共同体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3、联席会议的议题由共同体学校中核心学校校长或成员学校校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共同研究确定。出席联席会议的人员,根据每次会议研究的具体内容,一般由与议题有关的行政部门负责同志、项目组负责同志参加。联席会议的会务安排,由校长办公室筹办。
4、联席会议由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向大会通报共同体学校的重要工作部署和与共同体学校工作相关的行政措施,由大会通报围绕共同体大局开展工作的情况和教职工队伍情况,听取大会对制定有关涉及共同体学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和措施的意见建议,研究解决有关共同体学校组织建设、活动设施、经费财产、工作部署等问题,并就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提出解决措施。
5、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事项形成会议纪要,核心学校、成员学校校长会签。对会议纪要确定的事项,各项目组应认真贯彻落实,并分别督促检查。会议纪要落实情况要在下次联席会议上予以通报。
6、联席会议视其情况可邀请共同体学校相关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旁听。
7、共同体学校要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听取共同体学校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及呼声,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维护共同体学校发展的长远大计。
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刁庄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郭峪小学
二O一二年十月
共同体学校校长工作制度
1.青州市邵庄镇刁庄小学、郭峪小学校长每学期不少于2次,参加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工作计划制定、教学业务研究、日常教育管理、教师评聘、教育评价考核等学校重要工作的研究与讨论。
2.青州市文登小学校长每学期不少于2次,参加青州市邵庄镇刁庄小学、郭峪小学行政会议,指导重要事项的决定,以及开展有关教育管理和教学业务的检查。
3.青州市文登小学校长每学期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青州市刁庄小学、郭峪小学送出一份有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等方面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书。
4.三校校长共同牵头审定《“文登小学·刁庄小学、郭峪小学”教育共同体工作计划》、中层干部轮岗和教师交流、学生活动等事宜,共同体办公室可具体负责落实。
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刁庄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郭峪小学
二O一二年十月
共同体学校教学工作制度
1.共同制定三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对互助方案与工作安排,并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科学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行相对一致的教学常规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等,把青州市实验小学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移植到青州市何官镇孙板小学,提升该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3.建立统一的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对共同体学校实施统一的质量监测和管理。
4.深入开展送教活动,邵庄镇文登小学教务处每学期派出学科骨干教师,到刁庄小学、郭峪小学上公开课、示范课。
5.刁庄小学、郭峪小学要组织年轻教师参与“名师带徒”活动,以“1对1”的结对“跟教”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并积极介入牵头学校教科研网络,对接牵头学校,科学合理制定好教科研计划,安排本校教师到牵头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
6.文登小学教务处对刁庄小学、郭峪小学教务处教学常规的执行提出合理建设性的意见,刁庄小学、郭峪小学教务处着力抓好各项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常规的检查、督促、反馈、评价和改进,从严要求。
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刁庄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郭峪小学
二O一二年十月
共同体学校科研工作制度
1.制定严密的三校共同教科研工作计划,把捆绑结对学校教科研工作有机结合。
2.建立统一的教科研活动制度,开展统一的教研、科研、技能比武等活动,加强牵头学校与参与学校之间的教育交流,提高共同体内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发展水平。
3.牵头学校教科部门每学期派出教科研骨干,到刁庄小学、郭峪小学交流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科研方法、学生管理经验,促使三所小学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切实提高教育科研素养。
4.牵头学校教科部门面向参与学校全面开放教育资源,刁庄小学、郭峪小学积极参与到牵头学校教科研活动之中,刁庄小学、郭峪小学教师踊跃参加牵头学校小专题研讨、读书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
5.牵头学校教科部门协助另外两所小学研究改进教科研发展的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促动两所小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教科研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刁庄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郭峪小学
二O一二年十月
共同体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1.制定共同的、严密的两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安排,把捆绑结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2.建立统一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如: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班主任培训与考核等,加强三校德育活动交流,提高共同体内学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指导队伍素质。
3.牵头学校与参与学校的德育部门要加强联系,每学期共同策划组织富有特色和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
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刁庄小学
青州市邵庄镇郭峪小学
7.学校发展共同体 篇七
在当前形势下,我认为构建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对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意义重大。
一、时代、社会、国家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知识经济的提前到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劳动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还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正式提交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 , 学会做事 , 学会共处 , 学会做人”。
当前,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快速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中等职业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央财政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64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用,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2008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正式落户河南,河南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的50% 以上。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代省长郭庚茂在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上说:“5年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一方面新的形势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堪忧,传统教育教学弊端正在继续危害着职业教育教学。传统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中职语文课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 , 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上也有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中职学生的发展,也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
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学生语文的实际程度和就业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高耗低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求切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效率。构建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即是为此而进行的有益的尝试。中职学校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符合时代、社会、国家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改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的牺牲品。在经历了一次次以淘汰为目的的考试之后,他们被证明:学习“无能”,前途“无亮”。无奈只能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承受着被打入另类的歧视。这种歧视让他们更加自卑,从而越发对学习自暴自弃。他们往往以放纵作恶对抗学习,对抗老师。对抗的结果便形成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校园问题:抽烟、喝酒、打架、早恋、沉迷网吧,甚至还产生了辱师、伤师等事件。2007年5月25日,北京海淀艺校数名学生在上课时侮辱年迈地理老师的视频让众多网民震惊。之后不久,重庆某职校年轻的语文教师又在制止课堂上玩牌的学生时,遭到了学生的辱骂,因心肌梗死而死亡。在这些孩子看来,他们通过学习发展自己的希望几乎已丧失殆尽,他们在学校几乎已没有自尊自信可言。他们就像感到危险来临的刺猬一样,炸开了他们的刺,仇视、对抗老师和学习。
一些中职教师把教育教学困难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生源差,更有甚者以生源差为借口而放弃教师的职责。他们不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深入分析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多年来一直简单照搬传统的普高教育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放任自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课只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地把教学内容念完,根本不管教学效果如何。认为面对这么一群“差生”, 反正怎么教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他们不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不注意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对学生持歧视态度,处理学生问题方法简单粗暴。这样一来,中职学校的师生对抗关系就更加突出,教育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学生破罐破摔,另一方面教师听之任之。教育教学效果只能是越来越差,根本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中职语文课更是这种现象的重灾区。
面对这些被传统教育淘汰的学生,依旧沿用传统的普通中学教育教学的老模式,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遭遇“两难”问题是必然的, 教育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2009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些弊端。在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中师生是平等对话关系,他们经常在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共同探究、交流、协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师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智慧碰撞,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认知更加完善、合理,产生1+1>2的效果。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的探究、讨论、答疑、解惑学生自主探求问题的学习潜能能够很好地被激发出来,这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发展,可以使他们有更积极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能够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自己的经验意识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在真正地创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天地,这将使学生对于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亲切感,使学生拥有更强大的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切合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要求
2009年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新大纲建议,中职学校教学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新大纲在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模块中都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较具体的要求。
基础模块要求:“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职业模块要求:“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 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拓展模块要求:“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以上新大纲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建议强调了中职语文学习的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体现了倡导参与、合作、共享资源、发挥团体学习优势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主张。学习共同体理念同样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实践性、认知分布与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这是与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相切合的。
四、满足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尊严感和归属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这是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关系,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不仅可以使自己提高,还可以帮助别人同时使自己的尊严需要和社会归属需要得到满足。由于教师作为辅助学习的角色出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打击他们自信心的“权威”, 而成为他们学习的朋友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改变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体会集体知识的价值,学会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要依靠自己和团队集体的力量探究问题的真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这种自主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自我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比对他们教师传授的知识有价值的多。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未来就可以不断在实践中工作中进行学习和创造,这种能力将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真正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其直接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比普高更注重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中职生毕业后要直接融入社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 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为此提供服务。
8.学校发展共同体 篇八
关键词:共同体;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41-05
民办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1]每年都有大批民办学校因生源枯竭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另一方面,新的民办学校不断涌现。《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5.52万所,比上年增加0.63万所;在校生4301.91万人,比上年增加223.60万人。民办学校弥补了公办教育资源的不足,满足了百姓对教育的多元需求。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民办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民办学校发展和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2]
一、新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困境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相城大道与富祥路交汇处,是苏州高铁新城首所民办高端寄宿制学校,是苏州高铁新城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推进的一个战略合作项目。学校投资巨大,以“高起点的办学定位、高品位的学校环境、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为要求,推行小班化、寄宿制教育模式,面向全国招生。实验学校目标是:力争用3~5年时间,办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一体化的高品质、有特色、国际化、苏州一流、江苏省著名的学校。学校2015年9月1日开始招生。在建校初期,学校面临着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制约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新建学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学校提出的办学目标、育人目标等还不能很快地被教师群体深刻地理解、认同,他们对于理念的认识还往往停留在字面上。新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发展愿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新的教师群体由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教师组成。他们原有的学校文化背景、管理方式、教学习惯都会对学校共同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在磨合阶段,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都还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
(二)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障碍
实验学校所在的苏州市相城区外来人口子女占据生源主体。外来人口流动性强、受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提高了教育难度。没有好的生源作为保障,教师对学校发展前景怀有疑虑,对自身发展缺乏信心和动力。实验学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公办学校招聘来的优秀教师,这些优秀教师的身份更多的是通过荣誉证书、获奖证书来认定的。到了民办学校以后,教育对象变了,运营模式变了,学校发展环境变了。很多原本很优秀的教师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外省市招聘而来,还存在着教材不熟、教法陈旧等水土不服现象。考虑到民办学校办学成本,学校初期实施人员精简策略,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明确的中层管理队伍。教师学科结构不健全,人员较少,同学科群体无法形成。教师之间缺乏竞争,无法激发内驱力,教师普遍工作量不足,常规评价机制无法实施。
(三)教师学校归属感淡漠
对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来说,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对其职业的稳定性产生冲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因素:对公办学校编制的追求;更高薪酬待遇单位的诱惑;政策福利保障更好的区域的吸引;对一些热点地域的向往。(2)家庭因素:爱人单位调动、照顾子女入学、照顾年迈父母等。(3)学校因素:学校知名度不高,首次招生面临困境;办学成果呈现的滞后性,办学质量亟待市场的认可与支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师不能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他们频繁地在学校之间跳槽,对新建学校更是缺乏归属感。
二、共同体概念内涵及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一)“共同体”概念内涵
“共同体”概念来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对“共同体”的界定是:追求善的社会团体[3]。在英语中,共同体(community)一词有“共同性”、“联合”或者“社会生活”的意思,斐迪南·滕尼斯在1881年的社会学名著《共同体与社会》中,将“共同体”这一概念从“社会”的概念中分离开来。滕尼斯所说的共同体,包括了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三种类型,主要关注其中的社会联结或纽带的性质。[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共同体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原有的基于“共同理解的自然而然性”转变为经过协商的共识。在当代,共同体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并且在不同语境和话语体系下对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往往难以达成一致。但是,“总体而言,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共同体赖以生成的基本要索”[5]。在原始意义上的共同体概念被不断瓦解的同时,它也被嵌入到新的语境中而获得重构,如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新兴“共同体”概念不断涌现。无论社会连接方式是“共同体”的,还是“社会”的,对象征美好精神家园的“共同体”精神的追求一直存在着。
(二)“共同体”精神培育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契合
从本质上来讲,共同体就是一个基于共同目标和自主认同、能够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的人的群体。人们寻求身份的建构,寻求能够使自己归属的共同体,使自己获得身份所象征的知识、关系、资源等,同时为了寻求“共同理解”、追寻身份认同而进行协商、承受焦虑以及处理分歧等社会交往活动。“共同体”精神培育正契合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共同体精神表现为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认同,对自己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形成了共同体中无形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民办学校初创时期尤为重要,它将为师资队伍的稳固、教师群体文化的生成带来基础性的保障。
其次,共同体精神表现为向善的追求。因为对美好精神的追求而使得大家集聚在一起,相互理解、相互依存。对于新建民办学校来说,这种“善”就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就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理想,就是学生的茁壮成长。向善的追求让学校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个人获得发展的原动力,让学校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从共同体培育的层面来说,学校可以培育多种共同体,可以是按群体对象来区分的学生共同体、教师共同体、师生共同体,还可以是按主题内涵来区分的教学共同体、科研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也可以是以目标意义为区分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等;使诸多的共同体形成以学校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同心圆。
因此,针对民办学校初创时期的特殊困境,我们将共同体精神的培育作为保障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三、培育共同体精神,促进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一)建构精神默契,形成命运共同体
民办学校的运营机制与公办学校有本质的不同,实验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教师均为聘任制。与公办学校划片招生、不愁生源形成强烈反差的事实是,民办学校的生源是学校发展的保障,而生源是否富足取决于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因此,我们在校内强调三种意识:一是“危机”意识。民办学校的生存一直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民办学校一旦运营出现问题,民办学校里的人也就失去了岗位。实验学校里的人应怀有深切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情感。学校利用暑期教师培训反复引导教师讨论“我怎样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学生毕业,我会失业吗”,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亡”的意识。二是“责任”意识。在民办学校中,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学校的发展紧紧维系在一起,因此,每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都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形象代言人。只有树立了“责任”意识,才会有“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三是“发展”意识。民办学校的发展风起云涌。在苏州地区,优质民办学校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每所学校都是考验。实验学校必须不断进行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发展,个人更要发展。只有靠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才能赢得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自身专业发展的规划设计,并升级到生涯发展规划设计,将个人的发展计划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之中。
(二)达成理解共识,构建文化共同体
在共同体中,能够维系共同体存在的是一种行之有效、为其共同体成员认可并共享的文化,它是一种自然语言,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通过共享共同体的意义和规范,成员间能够达成共识,尽管个体在价值观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通过认同、参与、投入,成员们也会因目标、精神与情感的联系而形成文化共同体。
1.梳理核心理念,营造向心氛围
学校根据核心理念制定了各学部三年发展规划,利用教师会、家长会、开放日、新闻见面会等渠道广泛宣传学校核心办学理念,让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还组织了“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征文比赛,引发教师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对学校理念的认同,形成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每个成员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体现着大家的使命感与价值观。
2.制定章程规约,实施科学考评
开学伊始,学校分别制定并实施了学校教师考勤制度、教学常规工作要求、教科研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等等。通过定期培训让每位教师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工作实施标准,每月定期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细化常规管理,留存文本档案。比如,某项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宣传、反馈等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职,最后所有资料归档保存,积淀学校文化历史底蕴。
3.调动多种媒体,塑造文化形象
学校统一设计和制作了学校视觉标识系统,在宣传册、笔记本、纸杯、信笺、主要墙面、导视牌等位置醒目地显示学校的视觉标识。学校设计制作了新颖的校园网页面,建立了智慧校园办公系统,提升了教师的办公效能。设计了微网站、校园APP,为学生配备了智慧学生证,建立了与家长沟通的多种渠道。规范学生校服着装,规范教师工作着装,建立了师生礼仪行为标准。通过这样的管理哲学及文化符号系统,形成了学校共同体的规定性、稳定性和优越性,同时也提升了学校共同体的文化品性和品位。
(三)参与协商认同,建立管理共同体
1.实行扁平化管理
学校建校初期,各年级师生很少,如二年级只有1个班,初一年级只有2个班,每个学科只有1位任课教师,无法形成独立的管理机构,考虑到运营成本,在学部内部暂时不设中层管理岗位。这样的决策虽然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为扁平化管理创造了可能。
2.采用分散式管理
除了自己的学科教学任务以外,每位教师还承担了一定的学校行政与管理工作。学校将除教师教学以外的工作量都折算成课时,计入教师的总课时。全校形成了一个管理网络,每位教师都是管理网络中的一员,他们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这种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职责关系使得学校教师在建校初期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应对一些学校发展的具体项目(如大型开放日活动、开学典礼、学校特色项目申报与建设、与外市区的教学研讨互动)时,管理网络立即行动,学校教师团结一致,分工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在行动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共同体所追求的行动认同,自然生成。
(四)合作沟通分享,培育学习共同体
共同性是实现民办学校和谐发展的理念与体系支持。而实现民办学校发展共同性的路径之一就是构建民办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和谐学习共同体。正如佐藤学教授所指出的,学习共同体是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天地、教师互助交流学习的场所、社区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而连带进行学习的课堂。[6]
1.打通学科界限,培育教师合作文化
针对每个学科教师数少,无法形成教研团队的现状,实验学校创造性地实施跨学科“集慧式教研”,即将若干个学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教研团队,每周定时开展教研活动。“集慧式教研”的实施,将教师个体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教研团队,个体和团体之间确立了相互依存观和双赢观,没有权威的干涉,只有平等的对话。由于教研主题突破了学科的界限,教师变得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思。教师在团队中的他人那里获得对自己专业素养的肯定与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这种教研方式,也改变了原有的不同学科教师各自为政、互不融通、知识割裂的状态,促进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2.打通学部区域界限,实现区域教研联动
(1)建立跨学部“知识联盟”。在小学、初中分设的学校,常常会出现不同学制之间脱节、课程缺乏系统性、教育缺少连续性的现象,重复教育与教育缺失并存。而南师大苏州实验学校15年一贯制的设计理念,有利于打破这一壁垒。新学期,实验学校小学部共有6个班,初中部2个班。我们整合了小学初中的师资资源,一方面安排部分教师跨学部任课、跨学部教研,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跨学部师徒结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各学部之间加强理解与合作,缔结知识联盟。学校还通过“教师沙龙”、“教师读书节”等引导教师形成知识协作与共享关系。
(2)构建“区域教研网络”。新建时期,由于行政管理的对接工作没有顺利开展,学校一度成为“教研孤岛”。从总校长、校长到教师的“外乡人”身份,也使得学校对本地教学要求与教研水平一无所知。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实验学校主动出击,邀请兄弟学校开展互动交流,邀请区教研中心的专家来校指导。深层次的教研观摩、研讨让老师们在知识共享中,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给自身专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从而将教育知识共享行为由外在的制度要求转变为内心的需要,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3.打通大中小学壁垒,搭建理论与实践互动平台
在实验学校理事会的倡导下,学校充分发挥南京师范大学全国一流的基础教育资源、人才、学科、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实验学校提供专业指导。
(1)制定学校课程方案。根据学校办学理念设计制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课程体系,包括不同学制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实施办法、实施保障等,为学校整体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2)促进优秀研究成果转化,参与教师课改研究,提供最新教改信息。帮助各学部梳理课改理念、模式,制定实施策略,组织教师培训。
(3)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理论指导,并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开展基于工作实践的课题研究。
4.打通师生与家校隔阂,促进合作共享式学习
(1)建立“成长导师制”。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了成长导师。成长导师的角色定位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学科教师,而是全面负责学生生活、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能够解决寄宿制学校学生远离家长所带来的困扰,培养学生健体、启智、立德、集美,实现涵养德性、增进知识、发展能力、强健体魄的统一。成长导师制促进了师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与情感的融通,为师生之间的深层次协作打下基础。
(2)培育“合作式探究”课堂。实验学校教育学生努力完善自我,发现自我,激发潜能,追慕美好,绽放精彩。学会对话世界,对话自然,对话社会,对话他人,对话自我。这种对话精神必须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学校着力打造“趣味课堂”,努力形成“乐学善学”的学风,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育师生合作文化。同时,通过“学习伙伴制”建立起生生之间的合作机制。用“优秀学习小组”评选、“阳光少年”学分制评价等方式对生生合作行为进行激励。
(3)拓宽“家校社区合育”渠道。调动家长与社区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相城区社区学习资源,组织学生深度了解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历史博物馆,围绕苏州地区的文化、历史、建筑、环保等专题展开研究性学习。针对寄宿制学校特点,学校开辟了网上班级空间,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开设家庭教育讲座,设计家长课程。
四、成效与反思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是贯穿民办学校发展始终的关键问题。在建校初期,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通过共同体精神的培育,让学校内部成员在平等、尊重、民主的关系之中,实现人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彼此分享观念、经验和知识,分享情感体验,寻求共同理解,求得归属感,从而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一个由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共同组成的学校发展共同体正在形成。
共同体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困难与挑战也将不断涌现。培育共同体精神进而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铸就了教师队伍团结、稳定、长期发展的内核,为民办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敏,何华宇.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9(4).
[2]吕桂珍.对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从学校文化的视角[J].民办教育研究,2008(1).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8.
[4]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张志旻,赵世奎,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技政策与管理,2010(10).
[6]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11.
【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荐阅读:
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08-26
学校今后发展思路08-29
追求学校内涵发展09-07
学校个人发展意见建议08-03
学校内涵式发展08-10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08-21
关于学校发展的思考12-04
学校舞蹈社团发展规划07-06
为学校发展献一计07-18
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