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精选15篇)
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一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初试心得
武大每年出分都比较晚,好不容易2月末才盼到了成绩,心里一颗石头落了地,总分396,英语67,政治72,数学135,西方经济学122,进复试应该没有问题了。考得比我预期要好,可能老师给分比较松吧。想去年复习时也经常潜水在这个论坛上找资料,找信息,深深觉得分享的重要性。现在趁着准备复试的空隙,写点经验贴上来,也算是对本论坛的回报。以下属于个人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是将考研分为三部分的,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时间安排上大致是1:2:2:2的比例。
对于复习时间为半年的人来说,政治一般是9月底10月红宝书发布以后才开始复习。一般不用太担心。有几个要点:一是重视红宝书,多看两遍,不管你是“任汝芬”还是“”“领航”还是什么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教材,红宝书那只是一本教材汇编。二是多做选择题。如果你复习时间不够,就只做选择题吧,我任汝芬的书全部跟了,还有其他几本市场上比较畅销的。
(顺便说一句,考研在时间和心力上大家投入很多,经济上也是如此,为了省钱,我买了很多盗版书,尤其是那些题集。我虽然不鼓励大家去买盗版,但是我承认盗版当初为我省了不少钱。)
英语这块,一定要保证过线,很多研友倒在今年的英语上,我觉得英语的复习方法很重要,很多人抱着单词狂背,单词当然要背,我到上考场前也拿着“”呢,但其实考研英语深度阅读才是攻克英语难关的方法。真题当然是最好的题集,大家别乱糟蹋了,好好做好好记!所有的人都说要多做几遍,这绝对是没错的。其他的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他们的“黄皮书”,感觉也不错。学硕考英语一,确实不容易,但是请大家要保持信心,据我所知读研的好多师兄师姐都还没有过六级呢。当然,没有基础的同学那就请更努力。
数学这块,我在数学上花的功夫最多,暑假2个月的时间里,我所有的时间(从上午到深夜)都花在了数学上,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临考试前一个月很多人的复习全书还没看完,而我的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的)完完整整看了3遍,《真题解析》完完整整看了3遍(部分章节4遍),《400题》2遍,《超越135分》2遍(部分章节3遍)。推荐李永乐系列,确实很经典,尤其是里面总结的解题思路与考生误区要反复研读。先说一下复习过程(我只用了李永乐的全系列,4本)
我用了暑假的全部时间看了1.5遍课本+复习全书(效率真低),9月份开学之后每天上午所有的时间均用来复习数学,看复习全书的时候我把我认为很可能会考到但是又不会做的题都整理到了一个本子上,后面再看的时候就快了。
大概是10月中旬的时候看完了3遍复习全书,然后就开始看《真题解析》,我想说的是李永乐系列最经典的一本书就是这本《真题分类解析》,每道真题后面的点评真的是很经典。记得看多元函数积分学的高斯公式部分的时候,老李在点评中来了这么一句:这种类型的题目前为止还从未考过。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怎么解这种题目,结果今年高数的压轴题正好就是这个类型的题目……
考研数学的最高境界: (考名牌大学的同志们必备,一定不能离这个境界差得太远啊,不然……)
做题时看到题目能迅速的锁定解题方法,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并快速算出正确结果!
最后就是专业,作为一个跨专业考生,我一开始很茫然失措。经过这一年的认真复习,也把我的一点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吧。
首先是参考书目的选择,作为一名报考经济学的同学,应该明白市场力量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学理论界,高鸿业版本的《西方经济学》可以说是权威中的权威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版本的微观宏观教材,但是考完之后再来看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经典理论都是差不多的,差别主要在于编排体系,而高鸿业版本的体系我认为是最适合考研学习的,当然,武大参考用书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不过我觉得这本书的编排体系并不利于考研复习。其他的参考书比如平狄克、多恩布什之类的也可以拿来看看,但是要作为考研复习的话,国外的教材应对考试明显没有高鸿业版本来的有效。
选定了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之后就是持续不断的强化学习了,整个复习过程我分成了3轮,第一轮粗略的把教材浏览一遍,大概用了2个月时间,结合师兄的笔记,框架总结,对宏观微观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轮复习就是重中之重了,一定要配合习题来,那套资料里面也是有的,每章节的习题,真题中考到相关知识点的习题,全部都要动手做,做完之后你会发现对知识点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大概过程需要2个多月;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了,我是认认真真的把那套模拟题按照考试的要求做了一遍,然后查漏补缺。
最后结果证明,这样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关于复习过程呢,我想很多人困惑的是要不要报班。公共课报班当然是可以的,视乎自己的基础、个人上课的效率还有家庭条件。我是暑假后报了某政治班,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听课时没多少感触,觉得还不如自己在自习室多看会儿书,反正也是背。但现在考了这个分数,也不知道有没有效,当然也不计较了。
至于专业课,如果说有考研机构有官方培训那多半是忽悠的。因为这些高校学院的老师不可能出来培训或者出书啊,否则自己命题自己办班培训考生还不赚翻了?所以应该大家都是自己整理笔记、或者考上的学长学姐所赠、或者在网上购买。我自己去年也是买了笔记,虽然有点小贵,但是作为一个我这样的跨专业考生来说,确实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现在有这成绩,我觉得也值得。不过大家要购买资料的话,一定要注意甄别。网上卖资料的很多,一些专门卖的`笔记都装订得比较精致了,但最根本的还是看信誉、销量和评价吧,因为估计多是些师兄师姐在卖笔记,“个体户”来的,如果你买的资料不好,也没啥保障。至于价格,现在一般都是一两百到三四百之间吧。认准了也没必要计较几十块钱的差价,太贵了也不划算。
三、关于考研其他重要的小事
1、身体要注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隔三差五的感冒啊什么的,姑娘还每个月有那么几天呢,这些问题一定要处理好。吃好、睡好(我一直保持着睡午觉的习惯,不然整个下午就白忙活,磨刀不误砍柴工,中午小睡半小时是值得的!)其次还要心态好,所以我偶尔放半天假,前面已经提及。但是一玩自己就收不了心的那种同学,就还是克制点的好!
2、复习的地方最好确定。在学校找一个自习室的座位,能长期占着最好。这样不用每天去找座位、而且书可以放在这里不用拿来拿去,环境比较熟悉也较快进入状态。我们学校这方面比较方便,我占了座位,书啊文具啊夏天的风扇啊冬天的热水瓶啊全挪来了……
欢迎访问大学网考研频道。
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二
杨继生,男,1970年生,河南开封人,经济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访问学者,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曾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研究领域
杨继生教授从事于“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方向的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非平稳面板数据分析和交互效应面板数据SVAR系统研究。应用研究主要是把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中国能源环境、通货膨胀、国企治理等现实重大或热点问题的定量分析。
三、研究成果
杨继生教授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构建了交互效应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的两种估计量,该成果发表于国际最权威文献之一“Oxford Handbook ofPanel Data”;建立了面板单位根检验的GNIV统计量,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其在应用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揭示了中国工业各主要行业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战略和可行措施;揭示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非线性机制;发现中国环境污染成本约占实际GDP的8%~10%,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的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发现中国通货膨胀率对于流动性具有单位弹性,准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发现中国企业的行政垄断是无效的,而经济垄断是有效的。杨继生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并在“Oxford Handbook ofPanel Data”、“Journal of Econometrics”、《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家》、《中国农村经济》、“Frontier of Economicsin China”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四、主要论著
1、“Estimation of unbalanced panel data models with interactive effects”,Oxford Handbook of PanelDat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2、非平稳综列数据分析: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3、工具变量法综列单位根检验的有偏性及其修正,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年第 2 期。
4、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措施,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5、基于 PVECM 的综列协整检验临界值的计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年第 3 期。
6、非线性动态面板模型的条件 GMM 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 年第 12 期。
7、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经济研究,2009 年第 1 期。
8、基于广义工具变量法的综列单位根检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 年第 4 期。
9、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无约束综列协整检验,管理科学学报,2009 年第 4 期。
10、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与中国的能源效率,新华文摘(封面论文),2009 年第 13 期。
11、“A Generalized Nonlinear IV Unit Root Test for Panel Data With Cross- Sectional Dependence”,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10(157).
12、线性、非线性面板结构 VAR 模型的参数、半参数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 年第 3 期。
13、政策环境变迁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的动态变化,中国农村经济,2011 年第 7 期。
14、货币供给与 PPI 的动态响应机制和结构性差异,统计研究,2013 年第 8 期。
15、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经济研究(封面论文),2013 年第 12 期。
16、固定交互效应面板截取模型的ECM算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17、行政垄断、政治庇佑与国有企业的超额管理成本,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3.当前经济的“质量与数量” 篇三
我国经济约10年为一个周期,前两个周期平均都是以两位数在增长,即10.4%、10.3%。2013年为7.6%,今年一季度是7.4%、三季度7.3%,整体看来经济呈下行趋势。
如果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下大力做好经济转型的话,我们还有希望在这个10年里保持中高速发展,即7%-8%。但是,必须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定要消除对GDP的崇拜,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消除GDP的水分。
多年来,GDP就代表政绩,而投资最容易拉动GDP,但这种拉动长期下来是有问题的。2009年,政府给出4万亿刺激,实际上是银行贷款增加了9.6万亿,当年达到了9.2%的增长,却带来一大堆问题。过剩的生产能力、库存的积压、环境问题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增加,然后是通货膨胀。到2011年,通胀最高达5.4%,最后是资产泡沫。当年住房销售增加、房价增长过快,这些问题都是由过度投资带来的。
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抑制追求GDP、用过度投资追求GDP的冲动。过度投资造成GDP有水分,一是豆腐渣工程。二是一些项目建的时候有GDP,投产了却不能再产生GDP。三是一些项目投的时候有GDP,运行以后政府要贴钱,拿财政贴GDP。比如:几十个城市都建地铁,有些建成后不仅不起便民作用,反而成了财政包袱。
透视货币政策
现在货币发行周转存在一些问题。正常情况下,货币存量和GDP最高也就是1∶1,我们为什么这么高?有几点原因:
第一,我们有4万亿外汇储备,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4万亿美元要拿24-25万亿人民币收集来,多放出去24-25万亿人民币。
第二,地方政府的债务现在还不起,国务院有规定,要放债券等。实际上还不起怎么办?向银行借新贷还老债,这个钱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第三,很多企业和个人手里拿着现金。
因此,看起来钱挺多,但是在很多地方钱不够。所以影子银行发展很快。影子银行的利息比正常银行高,其规模之大,据最近社科院报告为27万亿。钱的问题,也是需要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
透视金融风险
当前金融遇到的问题,第一是大家比较担心的房地产问题,第二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这两部分加起来,占到银行贷款的50%-60%。如果这两部分出问题,那么影响就很大。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中央出了决定,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从这几个角度讲,逐步采取主要发债,借新债还老债的办法慢慢消除,不是很短的时间能解决的。
对房地产问题,我们首先要看到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崩盘,这点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需求在那里,城镇化的过程中,每年1100万人到城市、每年700万大学生毕业,还有相当多的家庭要改善住房。
当前来看,由于房价涨得比较快,所以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北京、上海,实际需求还是潜在的,一旦房价下降马上需求释放。对于这类地区,房子还要限购、还要抑制需求,增加适合的供应。另一类就是像鄂尔多斯等地区,开发过度、供过于求。对于这类城市要取消限购,鼓励周围农民和老百姓进城买房,逐步消化存量。
根据住建部数据,消化存量大约需要20个月,现在房地产已进入了调整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政府不会允许房地产崩盘。因为一旦房地产崩盘,带来的问题是很多的,它关系到60多个行业,钢铁、木材等等。现在房子需求减少,钢铁卖成白菜价,这种现象对国民经济有相当大的影响。
另外,现在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大概占30%,它出问题银行就要出问题。还有一点很明显,房地产价格下跌,老百姓财富就缩水。
从2000年到2013年,全国均价的年增长率是8.6%,通过两年调整期,我认为要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供求关系比较平衡。
第二,逐步使房价不再过快增长,就是比CPI可能高一点儿。因为劳动力价格、生产资料价格长远来看会涨,比CPI高点儿不会高太多。
第三,在这个过程里,将会出现对开发商的淘汰。有一部分实力差的开发商将被淘汰,这样房地产业会更健康。
从银行来说,也要注意风险。我问过工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占30%左右,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25%到26%、开发商贷款5%。个人贷款是优质贷款,一般情况下,除非他失业了或者企业破产了才会断。开发商贷款占银行房地产贷款1/4左右,工行1/5。开发商资金来源大概是这样,39%是自有资金,包括买地;31%是预交款,客户购房预付款;真正向银行贷就30%。这个数字对大开发商来说,即使房价下行,也不会有伤害,对小开发商有影响。
透视新变量
中国经济最终要想保持高速增长靠什么?不能靠房地产、靠一些传统产业,要搞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引导的机械化革命;第二次是电力引导的电气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电网和互联网引导的信息革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东西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必然要经历变革,金融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抓紧商机、抓紧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不是搞信息技术的,都离不开互联网。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要找机会,现在传统的制造业也都在想这个问题,甚至汽车制造业也都在讲怎么转型成为信息技术引导的公司。
这个问题实际上一是如何用信息技术改造你的产业生产线,另外是如何用信息技术来联结你的有关产业。互联网最大好处是连通,能够连接与你有关的产业,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信息不对称,让你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让你有更多和别人合作的机会。这种企业困难的是资金,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但是实际上这些小微企业如果有定单,或者有一定应收账款,现在有了互联金融,应收账款和定单都可以抵押贷款,这样就可以保证现金流的正常周转,这些都是由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变化。
4.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四
如果你是跨考或者基础比较差,建议早复习。如果是本科就学的比较好,建议就从暑假开始即可。我属于第一类。1、3月初-4月底,看课本,看课件,看学长笔记,梳理框架,目标是要知道书本在讲什么东西。具体安排自己制定,我一般是看一下午(1点-5点),一到二章。如果看不懂或者有疑问要多请教自己身边研友同学。2、5月1日-5月15日,本科宏微观试卷。比较基础,也可以检验自己对课本掌握情况。3、5月15日-6月15日,课后习题。也是有选择性的做,选择性是指跟考试不符合的可以跳过,比如微观供给需求那章节出了一节的均衡,做一道足够了。
不符合风格的做一遍就好,好的题目必须做到三遍以上,每做一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自己的答案。4、6月15日-7月14日,名校真题,可以用来拓宽你的思路,深化你对课本理解,很多题目厦大也是从其中变形而来。5、7月14日-7月底,尹伯成微观部分。也是很多题目厦大会从里面挑,会多角度解剖你觉得理解透了的知识点。6、7月底至8月底,开始制定自己的笔记。先是结合学长学姐笔记,课后经典习题,后是名校真题和尹伯成习题,有重点的制定自己的笔记,我觉得做笔记这个工作要放在后面。
我的教训是之前也尝试整理一份,后来看完这些书发现自己笔记不适合考试,就没有再看。后来背诵中也是拿这个直接记忆。
7、9月-10月,开学伊始,我放在专业课时间就只有2个小时了,就开始边看笔记边做真题,真题一般要做三个小时,那个时候我政治复习启动,于是两天做一套。8、10月-11月,我就开始重复做了课后题,尹伯成,名校考研真题,发现有新体会就补充上笔记。这个时候就比较快了,以前没弄懂弄懂,会做的深化。9、11月-12月,开始进行模考,拿剩下的几张真题,找同学互相出试卷(拿来练笔),最碰巧的是我出的那张试卷考试还真的考了几道。背诵笔记(大部分其实你掌握,一些不常看到知识点加强记忆,虽然考得几率不大,但是万一考到了呢),还有就是自己当老师每一章讲解一遍,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比较好。厦大的答题纸是A5实际有11张半,建议模考期间准备白纸实战模考!
实际备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不要拘泥于上述时间安排,考试切记。
二、关于答题方法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xmu.yantubao.com/zykzl?fromcode=2014
1、名词解释:按正常字体大小,建议写三到四行。
第一句,写课本对名词的解释(一定是指定教材的课本哦),第二句有图形的画图形,注意略加解释,有拓展的加上拓展,目的在于深化名词内涵。有公式的加上公式,目的是让人一目了然。实在都没有加上自己理解。
2、简答题:既然是简答题,一道8分那么肯定是要比解答题答得多,6-7行,如果是图形分析则可以少一些。
第一段,解释题目中出现的名词,参考名词解释方法。第二段,剖析题眼,考点,结合课文对其的解释进行解释,记住一定是课文的解释哦。经济学学派繁杂,各个人对一个问题看法不一样。第三段,图形分析。有图形一定要加图形。
3、计算题:练习来自刚刚说的书里面,认真做不大会有问题的。建议分章节总结
4、宏微观最后一道大题,宏观经济发展有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收支平衡,政府所做的决策以及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无不于此相关。
建议关注新浪宏观大势,中央经济会议(一般在年末),政府工作报告(年初)。对经济运行情况看法要有自己的观点,同时结合书上对其解释(当然后者更为重要),做到有话说,能自圆其说。
5.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五
本人13年二战人大经院,已被顺利录取。虽然分数并不出彩,但长久以来在论坛中整理了许多资料,自己也有些感悟,在此回馈给后来的研友们。大家如有疑问也可以加我,我会利用课余时间给大家答疑,QQ:2696603385,祝大家考研顺利。
个人愚见,考研选择正确的参考书很重要,学习方法和效率等问题是因人而异的问题,况且每个人的基础及强弱科目差距很大,因此并不存在普适的学习方法。下面我将列出自己所用的教材,给大家一个参考。同时,在分享的资料中有我自己整理的许多前人的经验贴,这些经验贴都是我感觉很有启发的,希望大家能在其中认清自己的水平,并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收集筛选经验、制定自己计划的阶段应在前期尽快完成,切忌在进入中后期对方向和方法做大的改动,自乱阵脚。
我所用的书目
数学:李永乐李正元《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建议3遍以上)、李永乐660题(建议2遍)、李永乐经典400题(建议2遍以上)、李永乐历年真题、各种模拟题(做完李永乐全套之后)英语:新东方考研阅读训练基础篇、张剑阅读理解基础篇、张剑历年真题解析(建议真题研读3遍以上)、张剑模拟题(建议最后一个半月每周六下午全真模拟,个人认为很有效)、迈西英语背单词软件(单词书我是背不下去,这个软件个人认为挺高效);另外,对于英语水平不是特别突出的同学来说,一定要坚持学英语,直到考前都不能松懈,许多人的教训就是感觉自己英语准备很充分了,临考前一两个月放松英语而去准备政治、专业课,结果会很吃亏。
专业课802经济学综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宏)》第四版和第五版(建议以第五版为主,这两书一定要看透完全掌握,这是夯实基础的一步,特别对于跨考的同学)、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拓展》(近三年计算年年都会考与其中课后题相近的题目,建议课后题最起码做2遍)、曼昆《宏观经济学》(建议本书要熟悉掌握,课后题也都要做,特别是关于经济增长的部分,几乎每年都要类似的题目考到)、圣才关于上述书目的配套辅导书(建议其中的习题都仔细做,书中也配有课后题答案)、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建议以逄书为主,将宋书有而逄书无的资本主义部分补充进去,社会主义看逄书即可,通读至上两遍;然后将历年真题写到课本相应位置,将答案划出来,课本重点一目了然,直接背课本即可,建议背三遍)、人大宏图书店802历年真题(其中答案有许多错误,批判着看,注意学习答题思路,关键是熟悉命题热点,不过人大802近3年变化很大,过早的真题意义已不是太大)
政治: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即红宝书,一定要认准高教出版社出的,此书出来之后开始复习政治,建议通读1-2遍)、肖秀荣1000题(看完红宝书接着做,建议1遍以上)、肖秀荣时政、风中劲草时政、肖秀荣终极4套卷(建议大题一定要背3遍,年年都有相近的题目)、任汝芬最后四套卷、各种模拟题尽量多做(建议只做选择,大题只看马哲即可)
我收集的资料:
6.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六
其余的题目
-生产函数为Q=KL^2,R=15,L=10。求既定产量成本最小所需条件。-绿皮P8821题
-画图论述,完全垄断厂商在面临产品需求增长时,价格是否必然增加。以及在作为垄断购买者时,面临供给增长,价格是否一定下跌。
-画图论述。绿皮P349,4(1).竞争性厂商在其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达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平均产值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给出一个简单的成本函数,分析那部分是VC哪部分是FC。求AVC,AC,AFC,MC种种。等之后有时间再补充吧。
一个教训就是,管院这个出题的倾向确实是倾向于要工科牛人,能把公共课冲上300的那种。
不管是什么背景,都要重视数学,一道大题就能把人弄死。考场上的时间压力也使解题更多靠直觉,一开始想不到的知识点,到后来也很难想到了。专业课不好拿满分也不好丢太多分。
复旦是个好学校,管院是个好学院,但求有缘复试。
推荐阅读:
复旦大学各院系招生目录
复旦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录取比例
复旦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复旦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备考手册
7.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七
李世杰,男,1978年12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东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东北大学管理学专业,在东北大学控制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目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全国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同时还兼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客座教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EMBA讲座教师、海南科学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位。
二、研究领域
李世杰教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产业组织、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其研究领域包括产业集聚理论、产业规制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近年来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商业评论》、《管理科学》、《海南日报(理论版)》等一类学术期刊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含教材)7部。
三、研究成果
李世杰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学术上颇有影响。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获得各类学术奖励7项。
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国公司在华RPM策略实施动因、垄断势力纵向传导及规制路径研究》(批准号:71473066)、《政府行为作用下的我国制造业集聚空间演化与集聚效率研究》(批准号: 41361029)、《政府主导型集群形成机制、根植性风险与相机治理研究:基于博弈分析视角》(批准号:71003019); 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产业基地型集群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批准号:2010040017—30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政府行为的产业集聚空间演化机制研究》(批准号:713176)、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产业集群问题研究》(批准号:L06BJY022)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资助)《基于博弈论的我国衰退集群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批准号:20070410353)等。
四、主要论著
1、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2、产业集群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年。
3、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
4、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5、企业伦理与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6、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研究:理论与案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
7、陈云金融思想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
8、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
9、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10、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与治理机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11、生产者延伸责任双重效应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
12、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及政策启示:来自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13、产业集群治理逻辑:一个分析框架,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14、产业集群的结构本质:模块化耦合,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6期。
15、集群形成中集群剩余的来源研究:基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年第12期。
16、根植性、路径依赖性与产业集群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1期。
17、发展总部经济:经济强省的重要支撑,今日海南,2012年第4期。
18、水土不服的企业导师制,商业评论,2012年第11期。
19、基于集群剩余索取权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 管理世界,2013年第7期。
20、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回顾、研究进展及探索性思考,管理世界,2014年第4期。
21、双动因驱动下转售价格控制的规制机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
8.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八
关键词:统计偏差;数量经济学;经济统计;抽样;回忆性偏差
偏差的产生给我们统计调查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带有偏差的数据常常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得出不准确的判断,让我们的整个调查分析得到误导性的结论,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统计学里最常见几种偏差。
一、选择性偏差
据称美国著名导演宝琳·凯尔曾经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当主持人问她对本次尼克松参与竞选的态度时,她说:“尼克松在本次大选中不可能获胜,我所接触的人中没有支持他的”。可结果并不像凯尔预测的那样,尼克松在大选中成功获胜,使得凯尔的这一判断以失败而告终。也许这句话并非出自凯尔之口,但却说明了统计学中常见的一个问题——不成功的样本所带来的不成功判断,即我们所说的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是指被我们选入觀察的研究对象和没有被我们选入观察的对象之间存在差异,使得研究结果出现系统误差,从而得到误导性的结论。在医学中,参加医学实验的志愿者与非志愿者在关心健康,注意饮食卫生以及营养食疗、禁烟禁酒和身体锻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志愿者作为实验样本,而非志愿者却被排除在外,这样的实验观察势必存在选择性偏差,给实验结果带来不准确的判断。同样的,当我们做一些消费者问卷调查时,在机场进行问卷调查和在乡村公路做调查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调查者中大多是富人,而另一个则是大多比较贫困,同样的调查可能会出现显著的不同结果。
二、回忆性偏差
回忆性偏差是研究对象的记忆失真或者记忆不完整所造成的研究结果偏差。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将现实存在的结果推究到以前发生的事的冲动,即所谓的因果关系。主要起因就是我们在努力解释当前好或者不好的事情时,回忆总是不由自主的将其归结为过去发生的事所引起的。在统计调查中使用纵向追踪研究比横向研究更具有优势,原因之一就避免了回忆性偏差。在追踪研究中,数据是同时采集的,正如在研究学生对学校态度和辍学之间的关系时,在五岁的时候,参与者被问及他对学校的态度。再过十几年,我们重新采访参与者,看他是否高中辍学。而在横向研究中,所用的数据是在统一时间点上采集的,当研究者询问此时已经辍学的他五岁时对学校的态度,所得到的信息必然是不可靠的。
三、存活者偏差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当时美英联军正对德日法西斯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然而,每次轰炸后,战斗机都损失惨重,伤痕累累,为了减少战斗机和飞行员的损伤,此时英国皇家空军的指挥官找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家沃德教授,希望他根据统计学知识来寻找战斗机的改装点。沃德对军方提供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从返回战斗机的弹着点上来看,机翼是整个战斗机中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而飞行员所在的座舱和发动机所在的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部位。联军对这一发现非常满意,并准备立即着手加强对机翼的装甲,但沃德却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应该加强飞行员座舱和机尾部位的装甲——即最少发现弹孔的地方。这一态度引起了大家的惊愕与怀疑,沃德解释道,在他所分析的样本中,只包含顺利返回基地的战斗机,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多次被击中机翼的战斗机还可以安全返回,而很少发现弹着点的部位,并不是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被击中,该战斗机根本没有返回的可能。这一解释让联军指挥官恍然大悟,决定接受沃德的建议,加强了驾驶舱和机尾发动机部位的防御装甲,从此之后联军战斗机被击落的比例显著的下降了。这就是典型的存活者偏差的例子。
存活者偏差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经过某种筛选后产生的结果,而往往忽略了整个筛选的过程,因此我们失去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正如《纽约时报》对此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数据本身并没有对我们撒谎,只不过有些数字没有发出声音罢了”。我们之所以被统计蒙蔽,是因为没有看到这些数字而已。我们将其形容为“沉默的数据”。
四、发表性偏差
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A和B相关)相比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A和B无关)更易被我们所接受和发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发表性偏差,又称“出版性偏差”,假如说你现在进行一项研究,调查研究玩网络游戏和患胰腺癌之间的关系,你非常严谨认真的追踪调查,花了15年收集了5万人的数据。最终发现,长时间玩网络游戏和患胰腺癌之间并无任何关系,试想这种结论会有期刊愿意接收发表么?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期刊会愿意发表,因为你得到的结论玩网络游戏和患胰腺癌毫无关系,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公众或者期刊对这一结论感觉索然无味。假如你的另一位同事做同样的实验,“一不小心”得到了不同的结论——玩网络游戏能明显减少患胰腺癌的几率。此时各大期刊便会纷纷伸出橄榄枝,以求这一突破性发现在该期刊上发表。这样的结果便会误导我们,混淆了我们的真实结论。
在统计过程中异乎寻常的事时有发生,这只是概率问题。正如我们进行100次的统计调查,99次的调查正确结论都显示不相关,而一次的纯属无稽的结果却显示相关——正如玩网络游戏能降低患胰腺癌的几率,这一结论成功的引起人们的注意,迎合了人们的相关性偏好,把它当作一项伟大的发现。当然,产生这一偏差的源头的并不在于统计研究的本身,但传递给公众的信息却是偏颇的。这源于我们更喜欢相关性。
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安德烈斯贝略曾说过:数据能代替判断,用数据说谎容易,但是用真实数据说出真相却没有这么简单。统计让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数据,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探索出数据隐藏下的真相。(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
参考文献:
[1] 陈悟朝.统计原来挺有趣[J].中国统计,2009(11)
[2] 魏振军.统计通俗读本:漫游数据王国[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Darrel Huff,廖颖琳.统计数字会撒谎[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9.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九
之所以在这里写些经验,是因为想到第一年考研刚开始自己的那种茫然无措,而一些师兄师姐们的热心帮助真的让我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走了很多捷径(至少我这么认为),二进宫时自己虽然大概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用来复习备考,但由于方法得当,公共课较第一年提高了近60分。深刻的体会到了第一年的茫然和第二年的轻松,因此只是想写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报答在考研过程中帮助过我的师兄师姐们!
为免唐突,先自报一下家门吧!我本科学校是北京一所不大有名气的211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校成绩排名也只是比较靠前而已,2007年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抱着考两年的打算,给自己留了很大一条后路,所以根本没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公共课几乎没怎么投入,只是在专业课上花的功夫多了一些,考不上实属平常。第二年,决定考中大管院会计,毕业了才开始学习,7~9月全部用来复习CPA了,10月份正式投入考研复习,成绩如下:政治85 英语75 数学142 专业课95 总分397 初试第六名
下面我重点将自己觉得受益较多的方法一条条列在下面,至于时间分配,还是看个人喜好吧!
一、英语:(不强,4hours/day)
1、每天早上大概花30~40m读背新概念三、四。一天一课,尤其是新概念四(如果觉得自己基础还行,可以直接背四),傍晚再花半个小时将当天背的课文默写出来,并改错。这里我强调的背,并不是拿着英语文章就叽哩呱啦背诵一通,我相信大家也都会对自己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全一篇课文还持怀疑态度。我自己悟出的一个方法是,先读几遍,理解一下其中的意思,毕竟新概念四里面的句子确实有难度,有时候我对照中**理解不出来(e.g beauty那一课),然后对照中文背英文,这样省去了记忆课文时不得不把中文意思也记下来的功夫,如此便会节省时间。晚上默写时,也是对照翻译来默写的。这样,既能提高长难句的理解,又能学会一些经典的套话,助于写作。
2、着重把握真题阅读理解,完型基本放弃。尽量提早做真题,一切以真题为主,这一点在第一年考研的时候PEST就跟我建议过多次,我却不能领悟,总觉得自己的水准还没有达到真题那个高度,所以一直不敢亵渎数量有限的真题。第二年,我几乎只看真题,可以一个星期做两套的样子,在暑假结束前最好就完成真题第一遍,这里一定要把做错的题目分析一下,由于是第一遍,不用分析太深刻,主要是回原文找,其实对于阅读理解考过的人都深有体会的一点是:阅读理解的选项都能在原文中找答案以证实或证伪。第二遍的时候,我着重使用胡敏的《读真题记单词》把每天上午花了两到三小时把真题的阅读理解自己动手翻译成了中文,并写在装订好的A4本上,一页一篇,一天2~3篇。其实,整个翻译过程很快的,慢的是自己翻译之后,对照标准翻译进行修改并消化理解的过程。这时,我会把自己翻译错的句子用红笔标注,并将一些经典的熟词生义、短语、句式写在下面空白处。这样下来,翻译了大概三本,每页都是红红的一片,等到后期每天花半个小时翻看。这一步既练了翻译能力,又记忆了单词和短语,很有收获。
3、保证经常做阅读理解和新题型的练习,这里,我想推荐两本书,这是个人认为跟07,08真题最接近的两本。《张剑曾鸣的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20篇》(忘了是多少篇了,也可能是200,也是高教版的,但是书上写的是中央编译出版社)、《韩鹏的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和新体型》(高教出版)。前者比较难,跟08年的真题思路有点像,比较注重对全篇的把握,有的单元做完后很打击信心,不过,身边一个英语系的研友(过了专八的)居然也错很多,所以心里就还平和了点。后者则相对简单,跟07年真题很接近,注重对文章细节的理解,重点推荐,做完后信心十足,基本上就错2~4个。个人认为,这两本书应该穿插着做,打击信心之后再找回点信心,因为我是先做的前面那本,被打击得不行了,才换了后一本,发现错那么少,就很飘飘然的觉得自己英语肯定没问题了,最后一两个星期冲刺阶段,我就想当然的把英语放掉了。结果到真正考试的时候,发现跟张剑那本有些像,可是那种全篇把握的感觉没有了,差点做一半交卷弃考,好在后来还是耐住性子坚持到最后打铃,考完后就大哭一场,以为自己一定过不了线。说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记住,一定要难易结合,才能减少考场的不确定性。
4、关于作文,有很多的感触,小作文就不多说了,基本都能得平均分。而大作文最关键的当然是总结模板,这是对于那些基础不好的人作文得高分的捷径。当然,一定要是属于自己的模板,别一开头就用“As is vividly depicted...”,07年因为这个开头不知道多少考生大作文20分就得了7~8分,我那个英语专八的研友就是,本来英语超好的,她自己也觉得当时发挥不错,就是稀里糊涂用了那个开头得了8分。在设计自己的模板时,我参考了一些新概念四上的经典句子以及一个同学考GRE时写的好句子,新概念四上面的很多句子都超经典,比如:第二课蜘蛛那篇开头是“why, you may wonder, should spiders be our friends?”,你就可以改写成“why, you may wonder, should this phenomenon be taken seriously?”这样改写就成了万能句子,哪篇作文的第二段开头都能用;第二课还有一个“were it not for the protection from the spiders,...”(具体忘了),在自己的作文中用这么个倒装句就很出彩;另一课是跟科学知识有关的,里面很多句子都很漂亮,诸如此类,不甚枚举!如果能在文章中用一些长难句,就更出彩了。我就不一一举例,还是大家自己分析得来,有时,就为了设计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式模板,我甚至会花上一个半天的时间,当时就好心疼浪费的这些时间,但其实确实有收获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个跟你报考不同省的研友一起讨论,优势互补,因为公共课是分地区阅卷,即便设计一样的经典句型,也没有机会被阅卷老师看成雷同卷。我就跟那个英语系的研友经常一起讨论,她很会把握经典句子,毕竟是学英语的,对这些比较敏感,我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她开口称赞漂亮的。而我的思维逻辑比较严谨,会对哪个句子跟哪个句子如何衔接给出一定的建议,在最后两个月,我俩几乎隔几天就聚一起讨论,汇总这期间碰到的经典句型,讨论何时该用哪一个。这次英语之所以考75分,估计就是作文分很高的原因。
5、关于单词,肯定是要背的。新航道的读真题记单词大家不妨看看,当时我和身边的人都用那本,你会发现真题的单词基本上有重复的,一些熟词生义也大概就考固定的几个意思。结合着真题文章来记忆单词,会更深刻,效果很不错!
二、数学(强项,有第一年的基础,1~2hours/Day)
数学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经验,因为从小到大数学都还不错,又比较感兴趣,所以经常是停一个多星期再做一套模拟题之类的,但是仔细想想,第二年考研复习也用了不少资料,好像大概都做完了。就强调几点,大家仅作参考:
1、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相当经典。第一年考研复习前,没觉得自己线代学得好,看完讲义,发现脉络相当清楚,后来做线代的真题基本上不丢分的。
2、真题一定要研究至少两遍。第一年连真题都没做完,02~06的真题是最有价值的,自己却一点都没看,总想拖到最后做,结果还是没有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东西。第二年,把知识点复习一遍之后,就开始做卡时间做真题了,每天一套,把错题消化半小时,马虎的地方再内疚内疚,10天搞定。做完你会发现,虽然以前也接触过真题,但是容易错的地方还是会错,这是知识掌握不牢或者马虎造成,其实马虎也是知识不牢固的一种表现,所以一定还要再花时间专门把错题仔细研究一遍。
3、李永乐的400题强烈推荐。都说它难,第一年由于一直看专业课没时间做,后来有些数学考分较高的同学都推荐我当套题严格卡时间做做,第二年吸取教训,做了一遍,有的题目确实有难度,但其实总体上还是能达到120+。推荐这个,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因素,07年数学是比较难的,当时在考场上冲着140+去,碰到一个大题卡壳就慌了,最后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完成的答卷,心态没调整好,这是我第一年数学没考好的最关键原因。如果你能够成功做完400题,那么心理素质已经差不多具备了。
4、考前10天内一定要再做做套题,避免手生。我当时做了李永乐5+3的其中一套,最后,考试居然碰到类似体型,看到题我就暗暗叫喜!当然,大家别冲着押题去,主要是找一些考场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基本上是重点看政治和专业课的,因为它们提高空间大,而数学到后期已提高不了多少,因此,保持感觉就是上策。
三、专业课(仅供参考)
大家也看到了,我专业课才95,这是个相当低的分数,基本上,考上的人专业课都比我高,所以不能给太多的建议,只是略提两点,大家仅供参考:
1、总结相似的名词。管理学和微观都要总结,我考前一天晚上把之前的总结翻看了一遍,管理学的名词解释基本上都考到了,微观的隐性成本那个也考到了。
2、微观注重用经济学解释生活实际例子。大家分析一下历年真题就知道,这类题型占了很大的分值,08年则更甚,40/75。我就是这40分没把握好,专业课才差点没过线。
3、考场答题时间一定要分配好。有人说管理学答题时,名词解释当简答题答,简答题当论述题答,论述题当小论文写,其实,这样不对,至少对于管院的专业课没有效,因为它的题量太大,这么答时间根本不够用,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管理学自认为答得非常好,而且每道简答题基本上都占了一页,还举例子,啰嗦一大堆,结果剩下最后15分钟做40分的微观问答题,要答好根本是impossible的事情,最后只能瞎答一气,这是我专业课失利的直接原因!最后,各位有什么问题、需要管理学院的专业课复习资料都可以联系我。我的QQ:81433923。我希望给我可以尽我的全力去帮助各位同学,追求你们心中的梦想。
跨专业经济管理类考生的专业课复习经验
发布日期:2005/9/22 来源:[本站] 作者:[寒雪] 浏览:[1328] 评论:[0] 字体:大 中 小
很多跨专业报考经济管理的很多考生觉得他们专业课是最大的门槛,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尤为重要,而直接看参考书目中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可能对很多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其实,考研的专业经济学我觉得主要还是重在理解,很多考生连基本的概念思想都没理解都去做题分析,那肯定是徒劳的。
经济学首先要理解它的思想和含义,这是最关键的,经济学思想是经济学的灵魂,考试时你即使忘记推导过程,但能用语言来把思想分析清楚,也能拿高分。
所以我一直建议跨专业的朋友首先要找本容易懂得经济学书籍先看看,即使是通俗读物也没关系,首先是要能够正确理解一些经济学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做题分析。
但是很多考生时间很紧,已经不可能再从经典的入门教材看起,比如《经济学原理》曼昆著;《经济学》萨缪尔森 著;《经济学》斯特格利茨 著,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学入门教材,但很多考生都来不及看了,非常可惜,直接看中级教程,这显然是很有难度的。很多考生反映直接看比如《微观经济学》周惠中著(复旦、北大CCER参考书目之一),具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更感疲惫不堪。
根据我自己的复习经验,大家可以先去看一些通俗的微观经济学读物,篇幅相比标准入门教材要少很多,同时又通俗易懂,而且主要是效率高,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完,把握住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在了解这些核心思想以后,再去看参考书目中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就会感觉易懂的多,这是我个人的体会。我最近在看一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杨雁捷著,我上周在北京书店里刚买的,是2005年9月份刚刚新出的,可能外地有些地方一时还买不到,不过我想过阵子应该各地都有卖了。我看了几章,感觉这真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经济学通俗读物,非常通俗易懂,幽默诙谐。最重要的是,他把微观经济学里的核心思想用非常通俗幽默的语言阐述的非常深刻,而且也不是很厚,复习闲暇之时,可以翻翻,既可以放松一下,这本书确实写得挺幽默,同时也可以比较准确的理解和记忆一些经济学概念和思想,真的非常不错,我非常建议跨专业的经济管理类考生都去买本看看。
经济学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懂得联系实际案例做分析,考题往往是让你用模型来分析现实问题,所以平时要多注重联想,自己找些生活中的案例来结合模型加以分析,要学会使用经济学的思想来分析问题,这是最关键的,考生一定要学会!
10.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十
吉林大学2018数量经济学国际讲习班日程安排
1.时 间:7月5日8:30~12:00
题 目: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与分析
主 讲 人:杜筱东副教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内容简介:随着金融及保险业的不断融合、演变和人们风险认知水平的进步,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整个金融或保险体系发生的重大运行故障,及其传导至整个实体经济体系的风险,亦即系统性风险。本次短期课程将主要介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重要性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包括Copula方法在内的度量系统性风险的传统和现代方法及其分析实例。
专家简介:杜筱东博士,现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农业与应用经济系副教授。获吉林大学技术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爱荷华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宗商品市场、能源经济与政策、农业保险、机器学习的经济学应用等。
2.时 间:7月5日 13:30~17:00、7月6日 8:30~12:00 题 目:拍卖理论与机制设计
主 讲 人:温泉教授 美国华盛顿大学
内容简介:拍卖是最古老的市场机制形式之一,由于其在实践中较为直观并且容易实现,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机制设计则主要介绍传统拍卖形式的哪些方面可以做出修改,以达到某些特定目的并适应不同的市场和信息结构。本次课程将对经典的拍卖理论和现代机制设计理论提供一个全面和容易理解的概述。无论是希望了解该领域理论研究基础的学生,还是需要运用拍卖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的研究人员,均能从这一短期课程中获益。
专家简介:温泉(Robert R.Richards)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现任职于华盛顿大学经济学系,受聘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Economics Bulletin、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Economics Research International和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编委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学以及博弈论。曾在Econometrica、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Economic Theory、Games & Economic Behavior等国际经济学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3.时 间:7月6日 13:30~17:00 题 目:实验经济学前沿专题
主 讲 人:包特助理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内容简介:随着芝加哥大学理查德˙塞勒教授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再次在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中间引起了广泛兴趣。本次课程将对近年来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和实际操作技术进行专题介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经济学在金融市场有关话题的研究,最新兴起的关于荷尔蒙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研究和非参数统计方法在实验经济学中的应用。
专家简介:包特博士现任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人文社会学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先后于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近年来,包特博士已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并获得Emerald出版集团“杰出图书章节贡献奖”、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优秀审稿人奖和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受邀担任国内著名经济学期刊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学报、世界经济文汇和金融评论等匿名审稿人。
/ 2
4.时 间:7月9日 8:30~12:00 题 目:因子模型的最新发展以及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主 讲 人:刘庆丰教授 日本小樽商科大学
内容简介:近年来,因子模型在计量经济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在实证分析层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课程将首先介绍因子模型的基础知识,随后在此基础上针对高维时间序列数据Diffusion Index预测、因子模型在样板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和因子模型的模型平均等问题进行讲解。本次短期课程侧重讲解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同时介绍部分重要理论结果。
专家简介:刘庆丰教授现任日本小樽商科大学(Otaru University of Commerce)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日本新潟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于日本京都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Journal of Econometric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Statistics、Japan & the World Econom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ournal of the Japan Statistical Society等期刊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和金融计量经济学。在Econometrics Journal、Econometric Reviews、SSRN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并于2017年获得国际管理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
5.时 间:7月9日 13:30~17:00、7月10日 8:30~12:00 题 目:资产泡沫与宏观经济
主 讲 人:王鹏飞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内容简介:此次短期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当前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的一些重要议题,第一部分介绍信贷市场摩擦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的一些前沿研究,讲述如何模型化金融中介等信贷市场摩擦,并重点分析其对资产泡沫的影响。第二部分将介绍宏观经济学中的信息分散问题,在理性预期框架下对凯恩斯主义关于选美竞赛(Beauty Contest)和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的思想进行模型构建,讨论由资产价格信息分散和宏观经济波动所导致的自致危机。
专家简介:王鹏飞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报》副主编、the B.E.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期刊副主编。先后于吉林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在近十年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等经济学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2017年荣获国际经济学国内最高奖项浦山奖,在全球最权威的经济学家排名网站Repec中位列十五年内新进经济学者前100位。
6.时 间:7月10日 13:30~17:00 题 目: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主 讲 人:杨旸助理教授
美国天普大学
内容简介:本课程将探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软件估计及应用。基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首先引入空间邻接矩阵的概念探讨空间相关的设定。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空间回归模型以及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回归。最后通过旅游经济的实际案例,介绍如何通过Stata软件估计空间回归模型。
专家简介:杨旸博士现任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旸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经济地理学博士学位(副修: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统计学硕士学位;在留美之前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酒店与旅游业管理硕士学位。近年来,杨旸博士已在全球顶级SSCI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多次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中获得最佳(优秀)论文奖;并受邀担任顶级国际旅游学术期刊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的副主编,旅行研究杂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和旅游管理(Tourism Economics)等顶级SSCI期刊的编委,以及20余种国际S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11.大数据时代的数量经济学应用 篇十一
大数据, 顾名思义就是大量的数据。在大数据的时代, 数据的量和面将会不断地扩大。数据面的扩大导致数据的多样, 而数据量的扩大则导致了数据的规模庞大。面对庞大的数据, 许多大公司首先就考虑对数据进行分析, 然后, 透过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趋势。然而, 这仅仅是表面化地利用了数据, 并没有更加好地利用数据。相反, 由于过去计算能力的有限, 数据收集困难, 在经济研究上许多研究人员不得不选用过去的数据, 抽样后进行模型化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准确地反映现实, 计算的结果往往和实际有些距离。然而, 在大数据时代, 在数据处理上拥有更强的力量, 在数据获取上能更及时地得到, 而在数据积累上, 拥有更庞大的资源。这对经济分析来说, 是再好不过的时代, 经济学者可利用大数据, 对经济进行最及时、最科学、最贴近现实的研究。许多学者也开始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
未来大数据的应用将会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 而如何让其作用发挥得更好, 是需要各方学者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对数据如何进行分析以及对数据如何加以利用, 将是未来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 而数量经济学在其中必然会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数量经济学, 揭示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是未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相关文献概述
1.大数据经济的相关研究
目前, 国内外关于大数据经济的研究不多, 主要如:
李文莲等提出, 大数据拥有庞大而且实时的特点, 很多行业对大数据进行了结合, 并不断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看法会完全颠覆, 很多传统行业受到冲击。大数据为寻找统一的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提供了基础。[1]
俞立平认为, 大数据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挑战, 使传统的、寻找经济的因果关系, 扩展到对于经济发展潜在规律的探究上。利用大数据的大和大数据强大的计算能力, 完全可颠覆传统的经济学假设办法, 可更加直接实时地通过经济数据分析, 发现经济内在的变化规律。[2]
赵春雷等认为,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无法回避, 由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共同作用, 商业组织和政府机构会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定义大众的时代。[3]
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提出, 大数据的核心在于预测, 由于数据的庞大又有及时性, 大数据可很快地得出当前的变化趋势。[4]
2.关于挖掘数据的价值、更好地利用数据的研究
在大数据时代, 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挖掘数据的价值并更好地利用它, 是掌控未来的关键, 需要从数据的因果关系中把握潜在关系、释放价值, 才能在这场数据竞赛中获胜。
蔚赵春等提出, 大数据对商业银行的运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商业银行可通过大数据的力量, 加强自身竞争力、拓宽银行业务、提升管理和业务水平。大数据的优势在于庞大数据的多样化和及时性。[5]
赵玉晗认为, 经济数据需要对数量统计进行深入研究, 找到数据内在的规律变化, 这样才能把握住数量经济的关键, 这种数据分析是高质量、高标准的。而这样反映出经济变化间的规律, 在经济预测上更加准确和科学。[6]
关红玉提出, 数量经济学, 是通过数学的办法, 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学科。数量经济学为经济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分析工具,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 关于经济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 对这一领域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数量经济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未来的需求。[7]
李贤平介绍了数量经济学的几个主要分支, 包括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控制、经济信息和经济预测。他在经济信息和经济预测中提到, 经济数据可通过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为经济预测和研究提供帮助。[8]
何垚指出, 数量经济学通过对数据的研究, 揭示实际经济的一般规律, 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利用。数量经济学利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数量关系, 然后把理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转化为实际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方案、措施、建议, 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之间的纽带、桥梁、媒介物、转化剂。数量经济学在研究中, 由于数据的选取常常导致无法获得正确结果。[9]
李振新提出, 数量经济学可较为精确地反映经济过程, 揭示经济规律。[10]
陈星星认为, 数量经济学中的模型是关键, 并提出了模型的估计方法、函数选择和模型设计改进的问题, 并认为数量经济学在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和实验经济学中有重要的作用。[11]
大数据时代和数量经济的研究
1.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来临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就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成为了这一时代的大前提, 而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 数据源源不断地出现。与此同时, 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变得可以用数据来衡量, 量变引起质变, 伴随电脑技术的发展, 分布式处理和存储技术的出现, 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的问题得以解决。这时候大数据时代就到来了。
2.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的特点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提及, 比较统一的定义是“4V”的特点:
(1) 海量的数据 (Volume) 。由于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出现, 数据的保存容量得到次方级的扩大, 如今的大数据已经可以达到ZB的程度, 几乎把所有可以得到的数据存储下来。
(2) 多样化的数据 (Variety) 。大数据由于数据多, 获得的渠道也多, 数据格式多变, 而且数据的内容也复杂多变, 几乎涵盖了经济的方方面面。
(3) 实时的数据 (Velocity) 。大数据一般是随着产生立刻就被拿来计算, 数据基本和时间同步, 可以说价值也与时间同步。
(4) 高价值的数据 (Value) 。大量的实时数据, 只要进行挖掘地分析, 就可以加深企业公司的经济业务, 同时拓展拓宽业务的范围。可以说为许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
3.数量经济学的研究
对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可追溯到19 世纪古诺的研究, 他在一篇研究市场均衡的论文中, 首次使用了数学模型来分析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 数量经济学很早就被应用于经济研究, 通过建立经济计量学, 数量经济学作为一个实用的工具活跃在各个方面。而且在各期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中, 仅仅从事数量经济研究的, 或者在数量经济方向有贡献研究的就占据了一半以上。
在国外, 数量经济一直作为重要的学科, 被研究者们重视。在经济生活中, 数量经济的地位也同样重要。现代的生产环境复杂, 而且一大特点是规模化产出, 都属于大量的生产, 内部联系复杂。而数量经济学通过分析经济数据的数量关系, 可准确地观测到经济的规律, 为经济生活提供方法支持, 通过优化决策、管理和预测,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4.数量经济学的定义
对于数量经济学的定义, 概略的说是集合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 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 通过数学的办法, 对统计的数据建立模型, 再加以计量验证, 为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资料, 作为经济预测和决策的依据。虽然数量经济学大部分工作在于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 但是其目的终究是预测和决策, 其核心是模型的建立。目前, 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依靠数量经济学来决策国家的经济方案。
大数据与数量经济学的结合
大数据的出现, 让传统的经济研究变得意义渺小, 在超强的实时大数据预测的环境下, 传统的、依靠过时的数据, 来预测经济的方法无法与它抗衡。俞立平认为, 在大数据时代, 传统的经济研究已不适合了, 比起研究经济的因果关系, 大数据更加关注数据的相互关系。[2]事实上, 在大数据分析中, 模型依旧是关键。例如, 在谷歌2009 年预测甲型H1N1 流感爆发的案例中, 除了使用的大量的数据, 还采用了大量的数学模型, 据统计高达4.5亿个。可见, 在数据分析上, 模型的需求是巨大的。而模型的设计和建立的目标, 都是探究各种因素的内部规律, 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
1.在大数据时代, 研究各种因果关系更加重要
施春来认为, 大数据虽然功能强大, 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 就在于数据的深度不足。[12]数据的深度必须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 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在数量经济学的研究中, 核心是模型的建立, 这一点可很好地补足大数据。同时, 数量经济学在研究经济数量上一直通过假设, 减少因素干扰来发现微小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同时, 经济有时候容易受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影响, 在受到利用或环境影响情况下, 影响扩大以至于经济走向一个无法控制的方向。这个时候, 再好的经济模型也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这时就需要依靠大数据的分析, 通过对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进行分析, 可很快发现事情的真相, 节约大量的时间。
在大数据时代, 很多人认为应关注经济的相互联系, 但是这样的研究过分依赖计算机。认为大数据可即时预测, 传统数量经济模型这种长远的预测和计划无法适应如今快速地时代。如今, 信息传递迅速, 在这个变化如此快速地时代, 制定长远的计划更加重要, 不应局限于短期。既然在如此强大能力之下, 应利用大数据, 对经济进行掌控, 如同各种生产技术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数量经济学在这当中需要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当今时代, 各研究机构更要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中心, 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力量, 研究数量经济学。
2.大数据与数量经济学的结合
数量经济学也应进行改变。在结合中首先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进入经济领域, 分析各种经济模型, 取出其中共性的影响因素, 建立通用的计算模型, 或建立阶段性、分段函数形式的经济模型。在大数据时代, 数量经济学可做的事情更多, 数量经济学完全可利用计算机的力量。以往研究中, 其因素选取基本上未能超过几百这个数量级,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完全可以办到。通过专业的计算机人才进行代码编辑, 上百种因素通过数据爬虫的手段, 建立因素的数据库。随后再输入模型, 可在几周甚至几天时间里就可得到模型结果。同时在模型上, 通过对各种模型分解进行大胆预测。
未来很可能需要一种人才, 即模型分解的专业人才, 是专门通过分析分解模型, 来适应计算机运算的人才。毫无疑问, 随着大数据的普及, 未来的经济模型不再是如今这种小型的数学模型, 很可能是经济模型会呈现一个很复杂的态势, 或则极其简单的公式, 同时, 夹杂计算机代码都不奇怪。对经济学来说, 出现各种经济数学公理都是可能的。同时, 由于大数据的实时特点, 经济数据模型可通过计算机, 对不同地区的环境进行专门分析后, 建立专供型的模型。
数量经济学通过利用大数据, 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在经济规律研究上的突破会更快。但是这并不表示传统的研究没有必要, 相反这更加重要。大数据数量经济学必须建立在传统数量经济学模型之上, 如同谷歌的4.5模型一样, 需要不断地建立新的模型来分析, 最终使模型细分到可让机器学习的阶段, 通过机器的自我学习, 让经济模型的研究和发现更加迅速。
结论
1.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因果更加重要
在大数据时代, 不应采用大数据的思维来处理经济学的问题, 不能只关注数据的联系, 数据因果更加重要。在处理经济问题上, 需要大数据的实时、快速能力, 但是在经济规划等方面, 更加需要数量经济学的分析。但数量经济学也有其缺点, 如对现实贴合度不高, 受到各种假设的约束, 而大数据可解决这一难点。
2.数量经济学与大数据结合是必然趋势
今后, 数量经济学与大数据结合是其必然的趋势, 大数据数量经济学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大数据需要结合数量经济学, 两者相辅相成, 各自有其需要的部分。但是在结合后也必须看到, 今后发展数量经济学和大数据的融合上需要更多的人才。在数量经济上, 需要更多的研究, 不仅仅在经济学, 还需要更多数学和计算机的人才, 通过分析各种经济模型, 分解处理取出模型中共通部分。同时, 要在经济因素添加中考虑模型的可用性, 根据情况选择模型等。复杂度不仅仅在计算机的设计中, 更多在于模型的设计, 对现实世界规律的探究, 会越来越深入。
参考文献
[1]李文莲, 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 2013 (5) :83-95.
[2]俞立平.大数据与大数据经济学[J].中国软科学, 2013 (7) :177-183.
[3]赵春雷, 乔治·纳汉.“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J].世界科学, 2012 (2) :32-33.
[4]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5]蔚赵春, 凌鸿.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上海金融, 2013 (9) :28-32.
[6]赵玉晗.统计方法与数量经济学方法的融合及应用研究[J].林区教学, 2013 (2) :91-92.
[7]关红玉.数量经济学的尴尬[J].中国统计, 2012 (4) :18-19.
[8]李贤平.数量经济简介.自然杂志, 1982 (4) :261-264.
[9]何垚.浅析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 2014 (5) :22-23.
[10]李振新.浅析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向[J].魅力中国, 2013 (19) :89.
[11]陈星星.数量经济学前沿研究动态——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4年 (杭州) 年会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11) :159-161.
1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十二
本人报考工大会计系,400+的有12个,我排在13,14名吧。但最后录取了12个,很是幸运。我在考研期间很是迷茫,我知道现在的同学和我之前一样迷茫,所以在这里把工大管院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面试的形式是大家一张桌子,你正对面的人应该是系主任,气氛很融洽,不想大家显得那么复杂紧张,问的问题都是老师刚问完你就可以回答出来的,很容易。大家不要担心。
关于初试的经验网上比较多,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初试的专业课。
我选的是管理学,我从九月份开始看课本,然后自己整理出了自己的笔记(一定要有自己的笔记),其中有些是从一个111页的打印版笔记里摘出来贴在纸上的,里面没有的或者不满意的偶就自己抄了一下。我自己的笔记共有81页。11月份辅导班开始报名,12末上的课,最后开始狂背。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这样的:之前只看课本,每个点都要看,因为选择题出的很细很细。而且为了反压题每年在某特定的一章都会有大量选择题,几乎把这一章这一节能考的全考了。所以选择题是很难的。辅导班必须上,不然会很吃亏,有些同学说自己有历年真题也能把握重点,但是这么自己看效率不高。
简答题只需要答出要点。比如:简答题,管理的职能。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好了5分到手。一个字不要多答。
论述题就需要展开了。比如:论述题(15分):论述管理的职能。答上那八个字就可以得7,8分,然后展开一般都能得11分。至于案例题就不说了,一句话,写得越多越好。
最后祝大家好运。
|转自|考研论坛
推荐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录比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十三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海口经济学院在校本科生为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大学生生态文明常识和意识调查、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调查三大部分, 共35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 难易程度一般,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代表性。调查方法为随机抽样, 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63份, 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后, 有效回收率为92.6%。考虑到男女生、专业背景等因素, 因此发放的问卷中文科类专业占50%, 理工类专业占50%, 男女生比例分布为47%和53%。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 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
1. 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状况
仅有8.2%的被调查者承认在大学期间接受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61.7%的被调查者选择“知道些零碎知识”, 另外30.1%的被调查者否认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有7.3%的被调查者确认学校开展过和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 认为学校没有此类课程的占被调查者的57.4%, 不清楚的占35.3%。对于教师在平时授课中穿插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 选择经常有的学生仅占调查者的9.3%, 偶尔会有的占67.9%, 几乎没有的占22.8%。对于问到“所在学校是否开设过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时, 回答没有和不清楚的就所有占被调查者的85.7%。调查课外是否有环保宣传方面的社团组织, 选择为有的占44.7%;没有的占27.8%;不太清楚的占27.5%, 在大学生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满意度方面, 不满意度达到59.1%, 远超过了满意度。由此可见, 一方面, 高校缺乏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不管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还是平时教学中都很少体现对学生传授生态思想和知识;另一方面, 高校课外生态文明活动开展较少、效果不明显, 大学生参与度不高。
2. 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占23.4%;网络占33.4%;书本报刊杂志占10.7%;课堂学习、讲座报告占9.6%;校园宣传栏、海报占18.7%;社会实践占4.2%。就个人喜好来说, 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实践活动占36.6%;课程系统学习占17.2%;讲座、报告会形式占16.1%;书报和宣传栏占14.9%;知识竞赛占15.2%。这说明学生获得的生态文明知识过于零散, 不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包括课堂教育和课外讲座、报告会都不是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主渠道, 另外如书报、宣传栏等教育宣传形式效果不佳, 对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影响微乎其微。
3. 对本省和本校生态文明环境的满意度
调查的大学生对学校的生态环境还是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 占到了80.2%。, 同时大学生对本省的生态文明满意度较高, 达到91.%。校园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因为海南省是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 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 保护环境, 因此对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都比较到位, 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 生态文明常识和意识调查
1. 生态文明常识。
问卷设计了5个问题评判学生对生态文明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中一个题目是考察对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了解状况, 即“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这一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文明政策, 但仅有26.7%的被调查者选了十八大, 这是正确答案, 其他的选择十七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是错误的, 占17.1%;而高达56.2%的被调查者对此完全不知道。当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能够准确地做出选择分别有仅占31.3%。相比而言, 大学生对涉及日常生活的生态文明常识知晓度偏高, 如“您是否知道‘地球一小时’活动”、“绿色GDP”、“绿色消费方式”, 知晓度均在50%以上。可以认为, 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总体表现为有了解但不全面、不深入, 对于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战略和重要节日缺乏关注, 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更多地停留在感性层面、不够深入。
2. 生态文明意识状况。具体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 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 在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知上, 多数停留于听说过的程度, 非常理解和一般理解不到20%, 可见,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不是很清晰, 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 选择和谐共处的占68.4%, 排在第一位, 这说明多数大学生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 但仍然有相当部分人存有错误的自然观, 9.4%的认为人定胜天, 20.5%的认为人类生存依靠自然, 还有1.7%的说不清楚。
(2) 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大多数学生对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整体状况有清醒地认识, 绝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有43.3%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 48.1%的大学生甚至认为非常严重。在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原因时, 占47.3%的多数倾向于“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
基于对我国生态危机的这种认识, 被调查的大学生在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度基本一致, 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选择高达97.6%。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优先顺序方面, 67.6%的学生都认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应兼顾进行”, 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同时, 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根据调查, 多达68.3%的被调查者认同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学生也很关注具体的环境问题, 其中在最关注的选项中, 被调查者的选择为水污染 (18.4%) 、大气污染 (37.8%) 、垃圾污染 (26.2%) 、土地退化 (9.7%) 、生物多样性减少 (7.9%) , 这说明虽然被调查者大都对常见污染的危害性有所了解, 但是并不均衡和全面, 大学生更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 对不直接影响自身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知之甚少。概括而言, 大学生生态意识比较强, 只有小部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薄弱, 这与他们应该具有的素质和修养比较相称。
(三) 生态文明行为调查
1. 日常环保行为
调查发现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关爱生态, 自律性较强, 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但也存在行为分化的现象。调查问卷显示:75%以上的大学生可以做到不随地吐痰;65%以上的大学生比较注意不在公共场合抽烟;大概75%的大学生平时不会随便践踏草坪。另外, 经常乱扔垃圾的被调查者只占7.9%, 74.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平时注意节约使用水电。但调查中也发现, 分别有87.6%、73.7%和60.4%的被调查者认为个人在“使用塑料袋”、“使用一次性餐具”和“日常剩饭”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可见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体现的生态文明行为较为突出, 但不太注意在私人场合保持一致的表现。调查还显示当身边人有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选择积极劝阻的大学生只有9.3%, 76.9%的的被调查者表示虽然知道不对, 但是不愿多管闲事, 还有13.8%的被调查者认为“与自己无关”。这说明在大学生中, 律己容易律他难, 不愿纠正他人生态不文明的行为。
2. 参与公益性生态保护活动的行为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参与生态保护实践活动方面, 表现得并不踊跃、甚至有的学生反应冷淡, 受调查者中在校内参加过环保社团的学生只占调查整体的24.70%, 只有12.06%的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环保的志愿活动, 偶尔参加占到49.80%, 从没参加的比例达38.14%。另外提到“当校或社会上有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活动会不会经常参加”这样的预期问题, 给出肯定回答的只有11.4%;表示“偶尔参加”的有53.7%%, 另有26.5%、8.4%的被调查者对参与生态文明保护实践明确表示“不参加”、“无所谓”。
总体来说, 大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 在生态行为方面显示了较高的素养和素质, 但与调查的生态文明意识相比,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未完全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 环保行为在不同场合不一致, 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不够主动, 还有良莠不齐的现象,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大学生的书面意见
调查问卷设计了唯一的1道主观题是“你认为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在所有有效的463份问卷中, 有93名学生给出了答案, 多数意见包括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通过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组织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等, 这些提法虽不具体, 但值得注意, 才能从大学生的角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生态文明教育。
三、对策与建议
虽然本次调查仅限于海口经济学院的在校本科生, 没有完全覆盖各类高校的各类学生群体, 但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状况。因此立足现状、着眼对策,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理论教学体系
发挥理论教学的教育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普及和传播。一方面开设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包括带有强制性全校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和部分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各科授课老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拓展生态文明教育, 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讲授过程中强化或添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穿插讲解一些生态文明的常识, 从理论层面提高生态文明知识。
(二)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实践教育活动
除了课程教学外, 高校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用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如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 或借助如“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文明活动, 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 让大学生在各种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体验式教育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 养成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 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三) 将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关键难点是将生态文明认知转变为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校园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 在校园中营造绿色校园文化和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首先, 支持校内学生的环保社团组织, 鼓励学生作为主体, 积极开展公益性的环保活动, 将学生环保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自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次, 加强校园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台、宣传栏, 通过这些与大学生有密切接触的媒介普及生态文明常识, 引导大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良好习惯。最后, 完善校园生态环境, 打造绿色校园, 通过改善公共设施、绿化环境等让学生自身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对健康生活的积极影响, 同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帮助大学生在校园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和习惯。
摘要:通过问卷的形式, 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 调查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 以此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华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 2013.
[3]沙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2.
14.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十四
一、初试
(一)数学篇
大三上看完两遍教材,然后暑假7月上旬上了考研班。其实觉得没必要,不过可以去感受一下气氛,陈老爷在10天内讲完四本书,一直是我后来的动力。看全书看不动的时候就想10天他都讲得完,那我也能快速看完。在看教材的时候穿插着看全书。然后8月份出去玩了,这个真心不推荐,导致我后来一直压力大。
开学来之后还是看全书,全书一定看3遍!!全书我是这样看的:第一遍很细,不会做的直接标注看答案;第二遍着重看基础理论,因为觉得脑子里的东西很乱;第三遍就看自己不会做的题。至于笔记的话,要自己整理,但是我觉得会做的就没必要再抄一遍。主要是你自己容易搞混得地方要写下来。哦对了,证明和积分那几章必须看哈。其他可以不用看。
李永乐的线代看2遍,线代要保证拿满分。660没做完,所以就挑了自己薄弱的地方。这个也是教训,后来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有两道都不确定,大家效率高点把它看完吧。然后是400题,这个难度偏大,不过练习的时候做难点的会比较好。真题做的时候记得卡时间,营造考试的气氛。然后总结自己错的地方在哪里。
考试的时候心态要好。数学是超出我估计分数10分,我填空题就错了两道,扣8分,也就是说会做的就不能丢分。
(二)英语篇
我单词看了一遍,一直就不喜欢背单词,但是大家还是认真背吧。后来时间不够,我就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背了。我用的参考书是星火单词,张剑的真题和阅读两本。
前期做阅读,一天至少一篇,有的时候时间充裕我就做四篇。一开始就卡时间。英语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阅读,所以阅读一定要天天做,培养感觉,不能断。完型的话就是做的真题的完型,然后背里面不会的单词和词组。翻译也是看的真题,没怎么练,所以浮云了。新题型是网上下的一个老师讲的word,挺短,考试前几天看的,觉得挺有用,后来新题型也是满分。作文到后期再开始看,大概12月份吧,背模板。觉得张剑上面的作文写得也不错,但是觉得不如模板速成。原谅我,因为我的时间真的太紧了。
(三)政治篇
今年的政治考得挺活的,有一个感觉就是什么押题啊辅导班啊都是浮云。我没上过辅导班,同学上过的都说没用。背的哪些押题都没中。不过好处是培养你组织语言的.能力。
9月份开始看一遍大纲,我第一遍都看的细,因为觉得这样可以帮助我理解。看完一章就做肖1000的选择题,把里面的知识点在书上划出来(挺费时间的,但是如果前期做完了,后来再看大纲会比较快)。然后后来又对着肖秀荣的真题讲解前面的重要知识点看了一遍,这一遍才看思修和法律哈。最后考前又大概翻了一遍,这次翻就很快了。时事政治就是后来背肖秀荣的。买了任汝芬的,但是听同学说感觉很乱,而且有错,我就没背了。肖秀荣老师的微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其实很多研友都觉得不用看大纲,有的人也没看。但是我觉得是,不管政治题怎么出,都是百变不离其纲。既然题越出越活,那理解才重要吧。不过大家最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法。
(四)专业课
我觉得高鸿业的书比较简练,但是要得高分的话,还是两本大书更重要。
先看高鸿业的书,因为比较基础,奠定一个基础。要自己能够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理论的框架。然后看外国人的书,把高里面没有的内容都标出来。这种是容易考到的名解。看完一章就要做一章的习题(就是对应的习题集)。感觉815一直考的比较偏吧,所以在一些非重要章节里面的名解大家也要注意。如果大家觉得看书麻烦的话,可以直接看习题里面的名解总结(只是后面那几章)。
然后是第二遍,就看得比较快,而且要开始记忆。看习题里面自己之前标记的错题和重点。做真题的时候要把真题里面考过的知识点全都在书上划出来,第一年考的点第二年可能换种题型继续考。反正书就是要看到没有你的知识死角。
翻译就是要练速度,不用在乎正确率。我反正是就练了真题的翻译,什么经济学人,金融英语都没看。其实翻译是拉不开差距的,记住,写完你就赢了。所以做815的时候要练习熟练度,不然很可能做不完。我的翻译就没写完,当时心里那个忐忑啊。
自己大概9月份开始写日记,把自己每天做了那些事写下来,然后反思一下那些地方效率低了,第二天就注意改。也算是自己发泄压力的地方吧。实在扛不住的时候,我就看爱情公寓,哈哈。大家自己找适合自己的调压方式。
记住考研的确不容易,但是绝对没有你想的那么难。既然自己想要,那就去努力追寻。
二、复试篇
就货币银行学一本书,建议不要看得太早,成绩出来看也可以。今年考得感觉很细,所以大家最好都扫一遍,但是不要纠结一些太难的,比如后面那些货币供求模型,我没看也没考到。
面试么,自己表现得挺差的。英文自己太久没说了,好多单词不会表达。建议大家多背背经济方面的单词。练下口语。然后问的都是国际金融学的东西。但是应该是和面试老师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关,所以大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吧。
下面是部分题目:
(一)笔试
笔试是60道选择题,很基础。
1.我记得的自己影响比较深的有?
2.投资银行在英国又被叫做什么?
3.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多少?
4.坚持单一规则的是谁?
后面的计算都比较基础,有互换,债券定价,到期收益率,期权;等共10道,反正书上出现过的大家都要掌握,但不会太难的。
(二)面试
英语部分大概是英镑有关的对冲,3分钟看完然后开始提问。
汉语部分:
1.我国汇率制度是什么?
2.在我国汇率制度下,面对国际收支顺差,会对物价水平有什么影响?
15.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 篇十五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法,教学改革
近年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作为一所本科独立学院,立足于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将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既要精通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又要懂得法律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经济管理类的经济法课程有别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其内容庞杂,实用性强,涵盖了与经济管理活动有关的民法、商法和部门经济法三个部门的法律知识,具体包括了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知识产权法、侵权法等法律内容。作为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目前,已经在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国际贸易、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八个专业中陆续开设,并获得了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是,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以更好的适应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教育定位模糊
目前,经管专业的法学教育一直被忽视,经济法课程的设置应当说只是教育部硬性规定下的产物,在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规划中定位模糊,导致了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也仅仅是应付了事。然而,不容置疑的是,随着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攀升,拓宽人才自身法律知识的储备显得尤为重要。以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学生毕业后基本去向有两个:一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二是在中介组织执业,如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等。会计、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娴熟使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又要有应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法律知识,则必将导致在相关法律制度和交易规则不断完善的今天,会有更多的会计、财务从业人员因为缺乏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而产生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反之,在专业知识熟稔的同时,拥有完善的法律知识储备的人才,则更易于通过相关的从业资格考试,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规则,脱颖而出。
(二)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
1. 法律基础课程缺乏。
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最初是安排大二、大三阶段讲授,在此之前并没有开设诸如法理学、民法学等先行性基础课程,而作为通识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法律知识的介绍也仅仅是一带而过,无法承担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因此,为了避免学生缺乏法律基础知识而感到学习吃力,教师必须花费大量课时讲解自然人、法人、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等基础知识。
2. 教学课时设置偏少。
一般的公办院校,如广东金融学院、深圳大学,经济法课程设置为54学时,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经管系现有经济法课程分为A、B两类,经济法A为48学时,主要针对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国际贸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经济法B为32学时,主要针对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讲授民事基本制度、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如此繁杂的内容,教学质量和进度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3.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经管专业涵盖面较宽,目前,八个专业都开设了经济法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单纯的将经济法课程区分为A、B两类,造成了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一份教学大纲包打天下的局面,教师受制于大纲与考卷,难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没有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做针对性的取舍,导致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
(三)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
法律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法学概念、法律原则、规范等理论知识较多,目前的经济法教学更多的偏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如果只有教师“一言堂”,学生往往感觉枯燥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会适时穿插案例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有碍于课时设置偏少,通常无法开展案例讨论,学生难以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对法学知识如何应用。即使偶尔有一两次案例讨论,也因学生法学知识结构不完善,很难用法学理论展开分析,最终又陷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四)教材选用缺乏适用性
目前,市场上的经济法教材良莠不齐,有的是供法学专业的学生使用,其内容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偏重理论,过于深奥,并不适用,有的虽然是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但在内容编排上或者涵盖面有限,或者难以跟上时代,缺乏一本针对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教学的教材。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现在采用的是高程德先生编著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民商法),该教材的优点是紧扣法条,内容涵盖面广,基本囊括了主要的民商事法律部门,缺点是缺乏针对性,例如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等需要电子商务专业掌握的法律没有编入,市场营销以及物流等专业需要掌握的产品质量法也没有介绍,此外,竞争法部分缺乏近年出台的反垄断法,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遗憾,而继承法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意义不大。因此,如何选择一本适用于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显得极为重要。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提升定位,突出特色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规划下,经济法课程应当扮演重要角色,并突出学生的法学教育背景,形成本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从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历史产物,精英教育应当留给硕博士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不宜过专过细。从学生就业升学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未来的就业并不专业对口,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更为青睐,有的学生根据现实或者自身兴趣选择在硕博士阶段跨专业学习。因此,提升经济法课程的定位,突出法学教育背景特色,既符合“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也有利于独立学院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科学规划课程体系
1. 方案一: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公选课
法律基础课程应当面向全校在大一阶段开设,内容应当包括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内容,学时数以48学时或64学时为宜,班级人数控制在200人左右,经管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其他专业作为选修课程。经济法课程作为经管专业的必修课在大二或大三阶段开设,并根据各专业的需求,在教授内容上强调专业融合度,具体而言,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应当以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公司法、证券法为教学重点;国际贸易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仲裁制度为教学重点;物流专业应当以合同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为教学重点;电子商务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为教学重点;市场营销专业应当以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票据法为教学重点,学时数以48学时或54学时为宜。
此方案的优点在于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今后的法律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针对性和融合度,同时为学生参加考取公务员、村官、法律硕士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完善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课程体系。以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由于在大一阶段开设了法理学课程、大二阶段开设了行政法课程,因此,在大三阶段讲授经济法课程,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相对强于其他专业学生,同时,基于该专业学生法学知识掌握较全面,相应的考取公务员、村官以及法律硕士的比例也高于其他专业,就业率在我校也名列前茅。此方案的缺点在于用人单位无法直接获知学生法学知识面,亦会由于各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别,增加考评体系的工作量。
2. 方案二:增加经济法课程的学时数
此种方案具体而言,可将经济法课程放在大二阶段开设,分为两学期教授,第一学期以48学时为宜,教学内容包括民事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法基础理论、合同法、物权法(含担保法)、侵权法等。目的是使非法科学生理解掌握法的理念、法的价值等基础性法律知识,扎实把握好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等内容。为第二学期的教学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工作。第二学期以32学时或48学时为宜,教学内容以公司法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匹配,以防止经济法的教学与经管类自身专业学习严重脱钩,如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强化票据法、公司法、证券法知识的学习;国际贸易专业强化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仲裁法知识的学习;物流专业强化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知识的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强化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的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强化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票据法知识的学习。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变动范围不大,能够涵盖与经济管理活动有关的民法、商法和部门经济法的法律知识。缺点在于无法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用人单位也无法直接获知学生的法学知识面,增加了第二学期考评体系的工作量。可以说,方案二只能是一种折中性的产物。
3. 方案三:建设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法律课程体系
此种方案突破了现有经济法课程的框架,在方案一开设法律基础课的前提下,在大一阶段完成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内容的教学工作。在大二阶段开设经济法课程,以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为基础,为了增强专业融合度,辅以其他相关的部门法,以48学时为宜。在大三阶段以16学时或32学时为宜,针对各专业的特点讲授部门法,如会计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票据法、税法、证券法等;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国际贸易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物流专业开设产品质量法、保险法、票据法等;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电子商务法、软件保护法等;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该方案的优势在于构建了一套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法律课程体系,有利于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衔接和递进,突出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法学教育背景,使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获知学生的法律知识面,科学构建考评体系。
(三)增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的检验,如何构建教学反馈机制,真实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我们实践教学的重点。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大三、大四阶段的实训环节,将案例教学与模拟法庭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分为八组,由教师从案例库中选择典型案例,采取淘汰赛的形式,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每场模拟法庭教学配置4学时,其中,2学时进行模拟法庭环节的教学活动,重点放在法庭辩论阶段,庭审结束后,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对案例中产生的争议焦点以及控辩双方的表现进行讨论,时间控制在1学时,最后,由教师利用1学时时间进行总结。
(四)选择适用于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
所谓“适用性”是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前,我们在总结近几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与本校经管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着手编写一本适用于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其内容涵盖了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主体、市场秩序、工业产权、争端解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前沿理论,并辅以典型案例支撑,力求突出教材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王海翔.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1)
[2]马丽.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3]巩丽霞.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9(1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考研试题】推荐阅读:
吉林大学2014年数量经济学考研方法09-11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30套经济学考研试题10-09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初试心得08-22
【新祥旭考研】2018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832真题回忆版10-10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06-12
经济学院大学生求职信09-09
复旦经济管理参考书10-18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08-06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毕业实习材料模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