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文

2024-08-25

诗歌作文(精选17篇)

1.诗歌作文 篇一

关键词:诗歌教学,作文,情趣,立意,结构,细节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从教十多年来, 我越来越感觉到课文的重要性, 并就如何发挥它的“例子”作用进行了实践和反思。

今年, 在诗歌教学时, 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搭建诗歌教学与作文的桥梁, 发挥诗歌在作文方面的“例子”作用。多次的高考作文阅卷经验告诉我, 学生在作文的谋篇布局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客观地讲, 学生也在积极搜求作文技法, 特别是每年高考之后, 会有大量的满分、优秀作文摆上大小书店的书架, 成为广大家长、学生梦想的寄托。然而, 每年的高考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优秀作文, 这只是一种舍近而求远的做法。作为中国文学的精髓, 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营养, 它能很好地灌溉、美化作文园地。

诗歌营养一:情趣美

朱光潜先生认为“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1], 在诗歌王国里, 我们可以发现形态各异、异彩纷呈的情趣:在陶潜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里, 能感受到他远离世俗、遁隐山林的高洁;在李白的“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里, 能感受到他流连于敬亭山的赤诚与世无知音的孤独幽愤;在杜甫的“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里, 能感受到他对朝廷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的血泪控诉与发自肺腑的激愤之情

……

诗人们或关注自然风光, 或关注社会现实, 或关注自我生存与发展状况, 这些暗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高考阅卷时, 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一种被阅卷专家称之为怪诞的现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怀念已故爷爷、奶奶的文章, 因为爸爸、妈妈要承担抚养的责任, 不能死。这背后隐藏的恰恰就是学生情趣的空乏与单一, 他们缺乏对各种情感的真实而深入的体验, 自然、社会、人生并没有真正成为学生们全力感悟的对象。诗歌能为学生作文的情趣选择提供“例子”:张扬个性, 抒写自我, 关注社会, 构建异样人生。

诗歌营养二:立意美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 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 不少诗歌的立意为学生作文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诗人想要表达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按照常理应该描摹四季中春天的美景, 但诗人偏偏选择了不被人看好的“春芳歇”的秋季, 在他的眼里秋天的山空寂、清新, 这里的人安然、自得;秋天的山及生活尚且如此美好, 让人留恋, 又何况其他季节呢?

再以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 遭受贬谪本应悲苦万分, 苏轼也曾借酒消愁, 也会“微冷”, 但旷达的他“山头斜照却相迎”, 即使一生顶笠披蓑出没于烟雨之中, 也不怕, 在他的心里“也无风雨也无晴”。超旷的苏轼写就了非凡的篇章, 也留给了后人写作立意的典型例子。

流传至今的诗作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 语文教师理应引导学生感悟它们的立意美, 并在作文中大胆实践。大体来讲, 诗歌给作文立意的启示:在主题思想正确、鲜明的基础上, 思想要积极向上, 追求新颖、深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高中生的书面表达“感情要真实健康”,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3]

王维、苏轼等诗人不就为学生作文的立意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吗?

诗歌营养三: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 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一般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 如果说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 要明确无误;那么材料就是“血肉”, 要丰富, 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 是谋篇布局的手段, 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诗歌, 特别是绝句、律诗和词的篇幅短小, 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诗歌的结构是完整的, 甚至不少诗歌的结构令人拍案叫绝。

以张若虚的古体诗《春江花月夜》为例, 全诗紧扣标题中的五个字来写, 又以“月”为重点, “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全诗从月生开始, 继而写月下的江流、芳甸、花林、沙汀, 然后反复抒写月下的思妇, 最后写到月落, 将客观的实境与诗中主人公的梦境写得美妙绝伦, 将人生哲理演绎得自然而深刻, 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绝句、律诗、词都有自己的结构方式。绝句一般是起承转合式的结构,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全诗以“床前明月光”作为起句, 描画出诗人不能入眠的情状, “疑是地上霜”则是承接第一句, 借助幻象“霜”渲染凄冷的氛围, “举头望明月”则由写景转入抒情, “低头思故乡”则点明全诗创作的主旨——思念故乡, 起到了“合”的作用。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基本上对应着“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 就不再赘述。至于词, 上阕以泛写为主, 侧重于写景;下阕以专写为主, 侧重于抒情。明白了这种结构模式, 很有利于我们迅速把握住词的主题, 也就明白了上阕写景的功用在于渲染、烘托要抒发的情感。以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为例, 上阕重点描摹“碧云天、黄叶地”之类的秋景, 下阕重点抒发因羁旅在外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上阕为下阕情感的表达起到了渲染、烘托作用。

诗歌的不同结构足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例子”, 何不从中汲取营养呢?

诗歌营养四:细节美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 能有效地传达主题思想。在中国古代叙事诗当中, 细节描写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

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琵琶的细节“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凸显了琵琶女高超的琵琶弹奏技艺, 也以此为媒介诉说了琵琶女凄惨的人生遭遇。而全诗结束处的“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洲司马青衫湿”这一细节, 则以“青衫湿”传达出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哀叹。

乐府诗《陌上桑》中“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等诗句刻画了少年、耕者、锄者、使君见到秦罗敷后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 通过这些描写, 从侧面烘托出秦罗敷的美貌。

学生写记叙文, 完全可以以这些诗歌为模板, 发挥它们的“例子”作用。

诗歌营养五:修辞美

从概念上讲, “修辞”有三重含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法;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 即锤炼词句;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我们能从诗歌当中获取前两种含义上的营养。

一是修辞手法。古人写诗歌好用修辞,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对偶的效果是语言工整, 音律和谐。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对仗工整, 读来朗朗上口。比喻、比拟、夸张这三种修辞具有相似的特点:想象奇特, 易将抽象的事物或情感表达得具体、形象、生动。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修辞将想要表达的“很多愁”用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形象地表达出来。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 诗人巧妙地借助“花溅泪”和“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对时事与国运的感伤之情。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头如刀面如割”、“五花连钱旋作冰”都运用了夸张修辞, 突出了西北边疆自然环境的恶劣。

二是锤炼字词。古人很重视炼字, 在古代诗坛就有着“推敲”的佳话。实际上, 有成就的诗人往往就是锤炼词句的典范。以李白为例,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中的“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如果将“邀”换成“向”或“对”也能讲得通, 但只能表其“形”, 而不能传其“神”, 诗人的浪漫与凄苦不能有效传达。

从学生作文的现状来看, 他们的语言往往是干涩的, 不知道运用修辞手法, 为文章插上美丽的翅膀;在词语的选择方面, 也往往是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很少考虑哪一个词语是最好的, 最能传神。向诗人们学习吧, 他们的诗歌是现成的“例子”。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多少年来, 语文教师和学生们都在苦苦寻求与等待作文指导大师的降临, 但实际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就是教科书上那一篇篇诗歌的作者, 那些用自己的性灵与生命抒写自我、抒写人生的诗人们。多与他们对话, 多与他们的诗作对话, 我们一定能从他们的“例子”中汲取营养, 使自己的作文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著《诗论》, 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第55页。

⑵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9页。

2.谈谈中学作文中的“诗歌”引用 篇二

一、诗歌在作文写作中的地位及作用

就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而言,一般都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语病较少,语句通顺,段落能分清楚,会运用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等等——这些一般的中学生大致都能做到。就此而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就应当是教学中的重点。也就是说,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此时应当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适当追求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显然,恰当地在作文中引用“诗歌”来润色文章能明显地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那么,诗歌到底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作文素材的生发点

一首诗歌足以引出一个话题,提炼出一篇习作的主旨。这对于那些懒散、对生活粗心大意的中学生来说不啻是灵感的绝好来源。日常教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学生的习作材料总是千篇一律,乏善可陈,缺少高质量的素材。如果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作文素材,久而久之就能改变学生没有写作素材这方面的毛病。自小学到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基础,再加之平日的积累,因此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而言,学会从诗歌中引出写作的素材应当不是一个大问题。

2在一篇文章的恰当位置引用诗歌往往会使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文气都显得紧凑、连贯

比如,许多学生就很苦恼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或是想了半天,一篇文章还不知道从何下手:或是文章快写完了,却不知道如何结尾,不知用什么手法来点明文章的主旨。显然,恰当地引用诗歌便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比如开头,引用恰当的诗歌不但可以打开整篇文章的局面,而且可以引出一大堆的思想素材;在结尾处,恰当地引用诗歌不但使文章结尾自然,语意连贯,更可以突出主题,点明文章的主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作文中适当地引用诗歌还可以起到烘托、点缀的作用,从而为整篇文章添色加彩,增强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

所谓“好花还须绿叶衬”,而诗歌就是一篇优秀习作中起衬托作用的“绿叶”。中学生的写作技巧毕竟有限,而在作文中引用一二句(首)诗歌不但能使原本比较干瘪的语句丰满起来,使原本枯燥的话题生动起来,从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更能增加文章的美感,使行文显得跌宕有致。

4在作文中引用诗歌也是一个学生语文基本功扎实的体现

通过习作中的诗歌引用问题,语文教师便能够对自己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写作水平有个大致的判断,从而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以指导,帮助改正,并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弥补欠缺。可见,训练学生在作文中引用诗歌还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在作文写作中熟练引用诗歌

以上谈了不少诗歌在作文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话虽如此说,具体应当如何来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呢?

要引用诗歌,首要的条件当然是要对诗歌能熟练地背诵和正确地理解。只有在熟练地背诵和正确地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才能谈正确引用诗歌的问题。前文已说,中学生其实并不缺乏诗歌素材。从小学开始到中学阶段,一般的学生背记一二十首诗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很难得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用学过的诗歌来进行写作。有些偶尔引用了却又显得勉强,要么不合上下文的语境,要么完全和文章的意思不相关。这样一来,引用的诗歌反帮了倒忙,不但不能很好地起着烘托、点缀的作用,反倒使行文显得更加突兀。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以外,更要训练学生正确而恰当地引用诗歌。

1必须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已学过的诗歌,并适当拓展范围

背记并理解掌握一定数量的诗歌既是学生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作为更高一层次的要求,诗歌当然不是仅仅用来背记的,作为一种素质的体现,这种能力还应当贯彻到具体的实际运用中去。也就是说,诗歌不但要会背,还要会灵活运用。对诗歌的运用很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因此,无论是学生的素质培养,还是作文的写作,背诵、掌握以及运用一定量的诗歌是必要的。

2引用诗歌来练习写作文的方法和步骤

毕竟,引用诗歌来写作文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语文能力,中学生一时很难掌握。作为平时作文教学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步骤,我们可以从诗歌本身入手,从训练学生扩展诗歌的语境和意境开始。一首诗,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将其大意展开,如这样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歌如何引用到写坚忍不拔的意志的作文中去呢?开始,我们可以训练学生试着用扩展语句的方法将此诗扩开来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全诗大致意思交代清楚,最后又用此诗来概括此段话的含义。这样就自然而然将诗歌引用进来了。在熟练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训练学生把这首诗的语境和意境提炼出来,或通过一段对坚忍不拔的意志的背景性的叙述,将此诗自然引出,以集中概括文意:或是对全文的主旨的突出,引用此诗来作结。当然,这样的训练离不开大量的范例和佳作的示范作用。

3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好文佳作

概略性的东西讲起来毕竟过于抽象,只有通过具体的例子才能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受和直观的体验。而让学生阅读并模仿这方面的文章,可以使之更快地学会并掌握引用诗歌来进行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诗歌作文 篇三

下午第一节课的铃声打响了,诗歌竞赛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开始了。主持人陈安琪和朱可一热情的说:我们热烈欢迎第一组同学上场。田欣、邹宇童、钱鑫一和黄振自信的走上台,朗诵了树叶的香味,朗诵完,朱可一又抽了一首古诗让这一组背,遗憾的是他们 不会,自然也就不能加分了。他们一下来就互相指责,直到老师批评他们影响别人了他们才安静下来。

接下来,几个小组都陆续朗诵过了。终于轮到我们第八小组了,我们这一组我是第一个说,可我一紧张,脑袋轰的一声一片空白全忘了,周欣彤就帮我开了头。本来周欣彤是说第二句的,但她帮我说了第一句,第二句也就换成我说了。可我更紧张了还是忘记了,只好和俞哲远一起说。真不好意思我给我们这一组拖了后腿。但最后由于其他同学的精彩表现,我们还是加了分。

陈澍她们组既做了PPT,朗诵的好,表演的又好,加的分自然也高,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冠军。

4.诗歌作文 篇四

诗人大概是最为特别的作家了,他们自己有一片天地,容不得外人胡乱闯入。在那片或广大或狭小的天地中,他们随心所欲地恣意地表达着自己最强烈的感受。他们为真理而高歌,为真善美而呼吁,为不公而控诉,可悲的是,世上仅有少数人懂得他们的心灵。诗人自己知道得太多了,但又甚少有人知道他,所以,诗人是痛苦的,他们的每一刻都在挣扎中度过,所以,海子卧轨自杀了,顾城饮弹自尽了,可见,诗人本身就是令人哀伤的。

海子说:“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他应该是流着泪写下了这句吧!他一无所有,全世界他最贫穷!“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看哪,诗人多么疯狂,简直可以说是变态!一旦他们进入那个布满哀愁的房间,他们就永远的把自己锁在里面,再也不能出来!

可是诗歌中也不全是哀愁!偶尔我也能窥见一些美丽的诗句,欣喜若狂。是有这么一群诗人的,他们摇身一变成了画家,用最最怪异的颜色,线条描绘这个世界,他们的爱人。“行云接受远天的邀请/风筝飞出公寓/杜鹃烧红了山岭。”这是这一类诗人眼中的春天,可爱得让人心中温暖,还有“蜻蜓结伴到路上欢迎/一只野兔蹲伏草径,竖耳/倾听,迟到的脚步声走近走近……/被东风吹暖的湖畔/阳光晒绿的桦树林/鹳鸟们不耐等待,相继/逸出云山荡漾的倒影。”我坚信,诗人,这一类诗人活在春天,他们对春天的世界无限怜爱,使得诗歌又有了美丽的一面。美丽的诗歌与哀愁的诗歌是两个极端吧!

5.北岛诗歌与舒婷诗歌之比较 篇五

从总的创作风格上看, 北岛倾向于从冷静、批判的思想观照社会现实, 以坚定激愤的肯定句, 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深刻的反思, 也体现出具有人性启蒙责任感的诗人的良知。舒婷则更多从丰富的情感出发, 借助女性的细腻和温情来归拢动乱后涣散的人心, 抚慰一颗颗饱受苦难的灵魂, 放眼于未来, 抒发了对生活的热情肯定和对未来的希冀。下面,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具体比较二者的诗歌创作。

一、抒情主人公的比较:爱恨交织的协奏

1、“恨”的批判者

学界向来以北岛出国前后, 将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北岛诗歌多指北岛写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诗, 历经了十年动乱的浩劫, 北岛以一系列理性、激情、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宣告诗、探索诗、反思诗蜚声诗坛。由于这一部分北岛诗歌在朦胧诗中具有的典型性, 本文所分析的北岛诗歌, 也仅限于北岛前期的诗歌创作。

综观北岛的前期诗作, 尤其是80年代前后的诗作, 可以发现, 他是以冷峻、深刻的思想, 以怀疑否定的态度, 对文革十年社会现实的假、恶、丑表达了深切的憎恨。可以说, 对中国现实的“恨”是北岛前期诗作的核心出发点和聚焦点。诗人执着于对惨痛历史的回忆,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思想者, 一个历史的检阅者, 频频回首来时路上的荆棘, 并向天空发出质疑的声音。这样的一个诗人, 他不是行进在光明的民族复兴之路上, 而是漂泊在时间的废墟里, 像“撕碎的纸屑” (《太阳城札记·自由》) 一样歌唱表达自由的乐章。在《今天》的创刊号上刊载着一篇亨利希·标尔的《谈〈废墟文学〉》, 文中写道:“我们从那场战争归来了, 我们发现废墟并描写它。只是这种谴责的、几乎病态的声音是奇特的、多少持怀疑态度的。”这也可看作是“今天”派和早期北岛所设定的文学理想——站在文革的废墟上, 带着始终如一的清醒冷峻, 寻求黑暗中的微弱星光。

北岛诗歌中那个历史的批判者“我”, 主张尼采式的“一切价值重估”, 试图推翻一切既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诗中对现实社会的“恨”既表现为深刻的怀疑主义精神, 对荒谬世界的彻底否定, 对向摧毁他人生理想的专制制度的大声宣战:“……告诉你吧, 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回答》) ;也有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激烈抗争, 对人性权利和人道主义的坚决捍卫, 对真理的赤诚追求, 掷地有声地发出英雄般的战斗呼喊:“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个宁静的黄昏……因此, 那与孩子的心/不能相容的世界/再也没有饶恕过我/我, 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在我倒下的地方/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暗含在北岛对社会深深的恨意和仇视之下的, 是渴望建立一个“正直的世界, 正义和人性的世界”的崇高理想。因此, 北岛的“恨”实则是对社会、祖国爱之深, 责之切的表现。

2、“爱”的讴歌者

相较于北岛诗歌中那位将锋芒直指社会病灶的冷峻、不妥协的批判者, 舒婷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像是一位“爱与希望”的讴歌者, 用“爱”的旭日暖阳去沐浴人们在黑暗的年代伤痕累累的心灵。可以说, 舒婷的诗作无不流贯着对家国的浓浓情思, 对亲人朋友的绵绵情谊, 对恋人的深深爱意。舒婷是一位拥有博爱精神的女诗人, 她非常推崇诗歌中“爱”的传达, 从具体创作上看, 诗人的“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祖国的赤子之爱

这一类的代表作是:《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诗人用鲜活生动的意象和一唱三叹、循环往复的旋律, 一方面写出了祖国母亲千百年来所遭受的灾难与历史负重:“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织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膀/——祖国啊!”诗人对祖国母亲的灾难和历史的负重充满着深沉的忧伤与叹息;另一方面, 诗人又写出了祖国母亲的希望与新生:“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老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新生充满着欢欣与希望。正是在前后对比中, 诗人以拳拳赤子之心, 抒发了人民与祖国之间的血肉之情, 表达了祖国儿女对祖国母亲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及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2) 对亲人、朋友、同代人的深厚情谊

这方面的主要作品有《呵, 母亲》、《怀念——奠〈外婆〉》、《女朋友的双人房》、《秋夜送友》、《初春》、《献给我的同代人》等。这些诗有的表现了对亲人的怀念, 有的表现了经历十年动乱以后, 诗人以爱的胸怀, 与朋友们互相安慰、互相砥砺, 有的表现了对同代人的牺牲精神的歌颂, 体现出诗人与亲朋、同代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3) 对爱情的真挚热烈

舒婷以爱情诗见长, 其爱情诗中塑造出一位自尊自爱, 在爱情中追求独立、平等, 与伴侣相持相携的女性形象。且看著名的《致橡树》一诗中的“我”的形象:“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树, 是独立的象征, 在诗中展现出现代女性意识的崛起, 通过否定现实中恋爱的种种弊病:攀权富贵、痴绝缠绵等等, 表明了诗人追求的爱情是男女关系的平等和互助, 甚至必须上升到彼此灵魂的共鸣。这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爱情, 承接了“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传统, 张扬着女性意识, 洋溢着人性光辉。

二、意象构造的差异:冷峭与淡雅

朦胧诗的意象, 一般由大量的意象群组成, 并带着强烈的思辨色彩。在意象构造方面, 舒婷与北岛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上文已经提到, 北岛是一位“废墟诗人”, 他倒挂在“一颗墩布似的老树上”眺望“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履历》) 。他的诗歌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色调单一的冰冷意象, 诸如“夜”、“雪”、“乌鸦”、“梦”、“海”、“星星”、“黎明”等, 这些破碎的意象如“碎的镜子”拼接成了诗人整体的意象系统, 形成北岛标志性的冷峭的意象风格。

如《归程》中, 第一节“乌鸦”、“梦”的意象营造出一幅荒凉、飘渺的启程画面, 第二节“在灌木丛上摇曳”的“红色的蓓蕾”本是希望的象征, 但诗人却说“其实并没有风”, 诗意陡转直下, 使人产生一种现实的倒错感, 而车窗上“留下你苍白的倦容”更增添了气氛的冷肃和萧索。最后结尾的短笛依旧“在被抛弃的地方”“守望道路, 廓清天空”, 为整首诗冷寂的意境留下了一丝旷远的意味。

舒婷意象的建构, “既没有密集, 奇峭的景象, 又没夸张, 变形的错觉。展现在读者眼前, 是一幅和谐, 淡雅的水墨画”, 如《寄杭城》, 作者通过“风”、“月”、“露珠”“榕树”等意象的捕捉, 描绘出一个极富古典色彩的水墨画, 正如“湛蓝湛蓝”的“江水”宕开文心。水墨画讲究的是“写意”, 舒婷诗歌的“意”正如画的神韵——蕴藉, 将“我”消融, 隐蔽于“意念”之间留下的只有一种真挚深切的怀念以及淡淡的茫然和愁绪。舒婷在诗中营造的意象群, 曾一度被人指责为“晦涩”、“难懂”, 但较之北岛的奇崛怪诞, 舒婷的意象选取不仅显得明媚光泽, 而且诗意的表达也更加通顺晓畅。

三、差异的寻因:悲剧意识和母性本能

从以上两方面对北岛、舒婷诗歌的对比研究中, 我们发现引起二者在诗歌的基本格调、意象构造上的巨大差异的深层内在原因, 以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说, 乃是北岛英雄主义的悲剧意识和舒婷作为一名女性的母性本能的根本差异。

恩格斯认为, 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北岛诗歌的悲剧意识, 正是以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即:要求人性、自由、道义与人性自由、道义的被扼杀, 以及不屈的抗争的崇高精神所构成。北岛的诗歌凝聚在十年功乱的焦点上。他也是无数被“耽误”了的青年中的一个。“四·五”运动过后, 人们开始从恶梦中觉醒过来。北岛醒后, 不是一味地舔舐自己的伤口, 顾影自怜;也不是看破红尘, 在“荒诞”的形势下玩世不恭, 而是在苦苦思索中将那种被封建专制残酷愚弄的强烈愤怒与抗争注入诗中, 以渴望拯救灾难的中国的大智大勇的崇高英雄气魄耸立于诗坛, 充满着责任感与使命感, 他的诗歌通过让人直面苦难的现实, 唤醒人的价值觉醒。

舒婷作为朦胧诗人乃至现当代女性诗人的杰出代表, 她的女性身份也是对其诗歌研究一个重要方面。爱是舒婷诗歌创作的源泉, 而这种爱不是一种热烈的情感宣泄, 而是出于母性本能的温情和博爱。我们从她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 爱似乎是她生命的支撑, 是她困倦灵魂舒展飞扬的自由天空。除了大量的爱情诗, 舒婷诗作中有相当数量的赠答诗、送别诗, 对真挚友情的表达, 也是舒婷反复吟唱的主题之一。舒婷曾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 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 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的。”在自己的创作中, 她用爱的胸怀拥抱整个世界, 用爱的温暖抚慰多难的人生。

四、殊途同归——对“人”的关注

北岛与舒婷这两位朦胧诗坛上双峰并峙的诗人, 虽然他们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 但又殊途同归——他们的诗歌旗帜上都鲜明地打着“人”的标语!无论是北岛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质疑, 他诗歌中蕴含的浓郁的悲剧精神, 还是舒婷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冀, 表现出的乐观积极的诗歌观, 都指向了那唯一的焦点——对人的关注, 人性的呼唤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北岛.结局或开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2]舒婷.舒婷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3]北岛.谈诗[A].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C].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1985.

6.诗歌作文 篇六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7.初中诗歌作文 篇七

畅想古英灵人生不过仅半年,古今长河畅游尽。又有几个美名传,的确昌琼值得恋。帝王将相无数个,又有几个被人赞。地主富豪乐逍遥,最后也是无声骁。故而人生值得恋,怎样存活值得晓。人生在世需思量,定要千古美名扬。试想他日在云端,逍遥欣赏被赞篇。定会昌琼乐开颜,魂牵梦绕云雾间。

劳动者光荣自古自有多人勤劳作,可惜未有一人留美名。好似昌琼无数魂环绕,最值称赞是黎民百姓。虽然自古生活在最低层,但当涉猎纷扰世界舞台中。故而有力奉劝天下人,敬爱人民是昌琼华夏魂。人生在世多为民奋斗,或许千古之后赞灵魂。试想他日逍遥在昌琼,得人纷赞定会乐魂灵。

人生有何值得恋纵观昌琼几多年,又有几个美名传。无尽人儿均消散,苍穹之上难再见。故而百年岁月实短暂,细细品味踏踏实实干。功名利禄如粪土,最终都会消散如云烟。一生为民多奋斗,定得万民开心赞。试想千年万载后,后世子孙定会赞。人生在世多奋斗,莫为功名利禄把恶名传。细细品味缠缠绵绵。

8.诗歌鉴赏之诗歌内容的分类 篇八

一、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等。

2.边塞诗思想内容归纳:

(1)反映从军将士生活的艰辛 。

(2)表达诗人向往边塞的军旅生活,希望立功边塞、报效国家的理想。

(3)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心境。

(4)抒写边思乡愁。

(5)对士兵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6)盛赞奔赴沙场的勇士的英雄气概。

3.边塞诗歌鉴赏要点:

第一是要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

第二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第三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二、赠友送别诗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

1.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送别诗往往写得格调悠扬、音韵婉美、含义隽永。或慷概悲壮,或情随景迁、一往情深,或者是表达别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4.赠友送别诗常用的意象:

(1)春草,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多喻离恨。

(2)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好友送别的离愁别绪。

(3)水,表达送别之情。

(4)美酒,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5)明月、高楼、行舟。

(6)此外,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这些地名如:长亭、渡口、江边、南浦、谢亭、阳关、古道、霸陵等。

5.赠友送别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悲凄,催人泪下。但也有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者;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不一而足。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1.思想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结合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4.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5.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四、咏史怀古诗

1.定义: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

2.诗人怀古咏史的两种情况: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就史论史,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

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借题发挥,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3.咏史诗几种常见思想感情

喟叹朝代兴亡今昔变化,感慨岁月悠忽变幻;抨击社会现实:或讽谏 当朝者、或讽谏世人;怀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之感。

4.写作方法:

(1)融情入景。(2)衬托。(3)用典。(4)讽刺。(5)对比。(6)拟人。

五、羁旅行役、思乡怀人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2.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9.诗歌作文 篇九

一、选准教学“切入点”, 进一步明确复习教学思路

在高中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明确复习教学思路, 尤其是要选准切入点, 引导整个教学工作向着高效方向发展。首先, 教师要潜心研究考点, 可以结合各省市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诗歌鉴赏的考查范围与跨度很广, 涉及到诗、词、曲, 跨度从周代到清代, 选题范围较为广泛, 教师应当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从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诗歌画面的想象、表达的技巧、思想情感的表露等考点的研究分析中, 提炼教学要点, 提升教学针对性。其次, 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发挥出来, 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 放手让学生开展学习,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 在提高诗歌鉴赏复习成效的同时,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科学记忆指导, 引导学生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来进行科学记忆, 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高的记忆与理解成效。

二、强化领悟“提升点”, 进一步夯实诗歌学习基础

在诗歌复习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着力于考点知识的记忆巩固, 还要注重从诗歌背景、原型意象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方面夯实学习基础, 为全面提升复习教学成效奠定坚实基础。首先, 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注重重现诗歌的背景, 让学生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古人说得好, “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学生要实现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深刻理解, 就必须要对世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之中所要体现出来的时代烙印进行全面的了解, 不同时代的诗人, 其作品之中所反映出来的内涵与情感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李白、杜甫与杜牧, 分别生活在盛唐时期、盛极转向衰败时期以及晚唐时期, 他们的作品中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不注重对诗人所处时代的了解研究, 是无法全面领悟作品内涵的。对于诗人个体而言, 自己的境遇、仕途等方面不同, 也对作品的风格烙上了鲜明的印记, 如同为唐代的三位诗人, 都写过有关蝉的诗, 正处于官场一帆风顺的虞世南写道:“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具有鲜明的得意之情;骆宾王身陷囹圄, 写道:“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从中可以体悟出患难之感;而李商隐仕途不顺则写道:“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从中可见牢骚之意。由此可以看出, 三首诗中都在咏蝉, 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但是自己所处境地、前途不同, 所言之志差别很大。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包括诗人的人生发展轨迹, 全面提高鉴赏领悟能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原型意象。古典诗歌内涵丰富, 许多事物是诗人笔下的常用意向, 如柳寓意送别, 菊寓意高洁、隐逸, 松代表顽强不屈, 梅代表高洁、刚强等,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指导点拨, 进一步提高学生领悟隐含情感的能力。另外, 教师在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 还要引导学生研究分析诗人的语言特色, 如陶渊明的语言特色为平淡自然, 王维语言特色的的清新雅致, 王昌龄语言特色的雄健激昂等, 以此入手, 夯实基础, 为学生全面深入掌握诗歌情感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三、拓展能力“拓展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建设较为重要, 要突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情感启迪能力。首先, 要注重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古典诗歌鉴赏中, 除了要对诗歌背景、诗人情况、意向寓意等知识做到熟悉与掌握, 同时要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章法布局等方面知识有效掌握, 如抒情方式可以范围直接与间接两种抒情方式, 而其中间接抒情又可以细分为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不同方式, 从表现方式上可以细化为象征、反衬、对比、烘托等等, 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比喻、拟人、夸张、用典、顶真、互文、借代以及对偶和通感等, 只有建构起系统的知识, 才能够全面提高鉴赏能力。其次, 要提高学生两种重要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分类答题能力, 诗歌鉴赏主要采取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型等不同类型, 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答题的技巧, 如分析语言型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以诗歌中关键词揭示语言特色, 并选取诗歌之中的语句来对这种语言特色进行详细分析, 并阐述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主旨, 通过技巧的掌握提高答题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诗评写作能力。

10.六年级诗歌作文 篇十

一上课,陈老师便宣布∶“今天,我们来举行一场朗诵会吧。”同学们个个欢呼雀跃,不一会儿便投入到紧张的准备中去。有的翻开《日有所诵》,大声读背着,生怕刚上台就忘了朗诵词;有的一边有节奏地朗诵,一边还不忘加上一些手势,颇有些朗诵家的风范;有的东张西望,搜索着周围同学正在做什么;还有的思考着在朗诵时应加一些什么手势,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总之,教室里一片喧嚣。

“好,现在开始抽学号上台朗诵。”陈老师的话语打破了喧闹的教室。我顿时紧张起来,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像小鼓似的“咚咚”直跳,可谓“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脑中一团乱麻。我只好为自己鼓劲:加油,没事儿,不就是朗诵吗,有什么好怕的!同学们开始一个接一个上台朗诵了,有的朗诵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博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有的刚上台就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只好为他们感到惋惜;还有的本来还朗诵得好好的,可是突然就卡壳了,我们只好拼命地在下面提醒。最有趣的是王歆竹了。当陈老师点到她的学号时,只见她的脸涨得通红,小声地说:“大家好,今天我朗诵的题目是《断章》。”可是,在这关键时刻,不只是大脑短路还是怎么,她突然想不起来词了,于是歪着脑袋,挠了挠头,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陈老师轻轻地问了一句∶“第一句怎么背来着?”我们在下面急得要命,拼命地提醒,王歆竹这才缓过神来,流利地背了下去。背完了,她连谢谢也没有说一声,匆匆下去了,半路上,又突然回到讲台边,鞠了一个躬,这才放心地回到座位。而我们早已在下面笑得人仰马翻了。

11.诗歌作文300字 篇十一

诗歌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读着这些诗,让我仿佛看到了四季秀美的风光,不禁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还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记忆中最早的一首诗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知道多少次吃饭时,妈妈告诉我粮食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在一次阅读课上,我学习了古诗《明日歌》与《今日歌》,诗词中多次提到“明日”和“今日”,反复告诫我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而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使我懂得了父母抚养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懂得长大后要尽孝回报……

12.诗歌作文 篇十二

一、意象的意义与应用

(一) 意象的意义

意象就是指在某一刹那间所呈现出来的感性与理性间的结合。美国意象派诗歌的领袖庞德对意象也引申出来更多层次的含义, 他说道:意象就是在任何情况之下不仅仅是个思想, 而且它还是个漩涡, 是许多思想的交集, 它是具有思维和活力的, 而它又不同于观念意象, 比较侧重于思想和感情的形象。

(二) 意象的应用

在中国, 意象是一个审美的范畴, 比较注重古典诗歌中的传统, 《周易》中提到:圣人立象以尽意。其意境就是表意之象, 作为象征的艺术形象。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中, 描写的各类妖魔鬼怪等都是有特殊意义的某种意象, 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这类的意象比比皆是, 如诗经中的硕鼠、楚辞中的湘夫人、李白的竹马等。因此意象这个概念首先出现在中国古典的诗歌中, 美国诗人庞德是借鉴中国的古典诗歌时发现了意象, 并将它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 以此就形成了意象主义诗歌, 这也源于庞德对中国文化的偏爱和认识, 他受到了许多派系的诗歌特征的影响, 如法国象征派和印象派, 意大利未来派等, 但是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古典的诗歌。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的歌颂者和崇拜者, 对中国孔子的文学思想产生了崇拜的境界, 以使得他潜心研究中国的孔子儒家学说, 他将孔子思想视为是一盏明灯, 成为他创造意象派诗歌的推动力。

二、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派诗歌的影响

(一) 中国古典诗歌是意象派和现代派诗歌的源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在五四运动中, 逐渐完成了文学革命, 创立了自己独有的文学体系, 当然中国的文学也主动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几个派系不断地学习, 就形成了所谓的西学东渐, 主要就是讲述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在世界上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不仅是意大利的马可波罗, 还包括天主教利马窦等, 都直接反映出中国文化对欧美文学的影响, 也延续到了至今。而中国本身却没有感受到这种重要性, 中国现代的文学作家还遵循着现代的理论。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从诞生起就体现出了神秘和陌生的特殊性, 只是在形式上被称作是美国的意象派, 而在思想态度和意境上沿用了法国象征派的思维, 就像中国现代派中仅仅吸取了意象派的外表和形式, 而其内涵还是传统的文学意境, 因此也证明了现代派虽然是源于西方, 但是实质上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延续。

(二)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精髓直接影响美国意象派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运用含蓄的手法表达出来, 表面感觉很复杂, 实质上是在一刹那间所获得的情感。如中国古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语言表达上突显简洁和精粹, 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美国意象派庞德就沿用这种传统, 如他的诗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和幽灵一般地呈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句是经过他多番修改后才得, 可见他注重炼字和炼句的特点。意象派的诗歌中不仅借鉴吸收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结构和写法, 而且在文章的长短上也大致相同, 以简短为主, 并且运用修辞和创新的写作手法, 将意象形象化地描述出来。美国的意象派不仅融入了中国古典的诗歌, 还加入了西方诗歌, 因此集美学思想和艺术手法一体化, 属于国际性的文学派系, 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如庞德非常欣赏的希尔达诗句:翻腾吧, 大海-翻腾起你尖尖的松针, 把你巨大的松针, 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 把你的绿扔在我们的身上, 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我们。诗句中将山峰和海洋寓意为历史和现实的对立, 将诗人的感受和经历形成历史观, 诗句短小精粹, 更突显出中国诗歌绝句法风味。

三、结语

由此可见, 英美的意象派有着特殊性的文学地位, 也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在国外和国内的现代主义思想文学中都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尤其是美国意象派, 从现代主义的诗歌渊源出发, 只有融合东西方的诗歌艺术, 才能寻找到诗歌发展的推动力, 从而探究出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为各国乃至世界的诗歌创造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强.意象派、庞德和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轫[J].外国文学研究, 2001 (01) .

[2]朱寿桐.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 (上卷)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3]王宁, 钱林森, 马树德.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13.高考诗歌鉴赏读懂诗歌是关键 篇十三

1.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写作手法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如:王昌龄《闺怨》题目即点明诗歌类型、写作对象、感情基调;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冬至夜即点明时间,邯郸点明地点,又有“思”点明情感,通过解读题目我们已能把握诗歌主旨。

2.关注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尤其对一些名家,我们要在平时多积累。

如: 我们读到李煜的作品自然会有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推测,读到杜甫的诗就会有忧国忧民或是因短暂安定而喜悦的推测。

3.关注注释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一般来说,文本后给出的每一个注释都是有用的: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的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的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降低阅读的难度。

如:郑协《溪桥晚兴》注释写到作者为南宋移民,我们自然会想到此诗可能写一个亡国之民的哀愁,注释点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诗歌的主旨自然容易理解。杜甫《绝句二首》注释为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背景的介绍就暗示了本诗的内容应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的愉悦舒适。

4.运用诗词的章法

诗歌的章法结构为“起”、“承”、“转”、“合”。“起”即起句,“承”是承接,“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合句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作用。所以,“合”句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如:林逋《山园小梅》尾联即合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即可看出作者喜欢在山林里自得其乐而不需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

5.抓关键字词

读诗歌时总有一些字词句能比较直观地透露情感,观注这些,我们可以轻易地走入作者内心,直击诗歌主旨。

如:郑协《溪桥晚兴》抓住“寂寞”、“扬花”、“杜鹃”已足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练习题中对“闲”字的理解自然不成问题。

6.翻译诗歌,疏通字面意思

很多学生读诗欠缺足够的耐心,他们还没读懂就动手写答案,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考纲中把诗歌鉴赏称之为古诗文阅读,我们可以从翻译诗歌入手,疏通字面意思。当然我们不需要像文言翻译一样精准,但可以通过疏通字面意思找联系。如以下这首诗(2009年高考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这首诗的第二联较难理解,但翻译一下就容易多了,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这时就会想到“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阴过酒樽凉”这一句,翻译过后就会知道原来在写竹阴的凉爽,再结合全诗自然会想到这一联也在凸显竹长势喜人。

14.诗歌作文 篇十四

有一年的春天,大雨刚刚下过,碧空如洗,大地

湿漉漉的,被春雨染成了一片翠绿。我在妈妈的带领

下走进了公园,那里到处都是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花

坛里的花含羞带露,娇艳欲滴。我看着这一幕,不禁脱口而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初二诗歌作文 篇十五

从此,

誓做一沉默之人。

任乱世论语纷纷。

我只在自己世界,

追逐自己的`魂。

我知道天涯有灯,

离我太远太过昏沉。

不明白自己走在何处,

我只知乱走野林,

叩夜色的门。

过往的人啊,

我扑倒在地问,

头出血怎么也看不见你们?

但若有神,

吾度苦海且请现身。

是梦境中的天坑,

带来孤独灵魂。

不是太少思绪认真,

天堂我叩地无门。

往岁仇人却谈笑风生。

泪落风尘,

蝼蚁善且偷生。

谁道我不喜黄尘?

是风卷残烛,

立身不稳。

我抱着仅存诗意,

却被讥落伍形似古人。

这破世界破天坡地破门,

也不知是谁,

夜中执意为浪子守灯。

我擂案击墙摔门,

终躲不过天降祸横。

或是命中注定,

要为泪而生,

为你而昏。

爱不是解脱,

不曾为我开门,

反为情所困。

老天爷,

生死关头你还玩人。

恍然明白,

酒中悲意之深,

白雪无情纷纷,

风呼转心闷闷,

不是悲沉。

踏过人间路桥几多,

穷富也看过几曾。

心知生死轮回不若天崩,

太疲惫不再过问,

人难道我极乐飞升?

16.诗歌作文 篇十六

面对如此璀璨的诗歌文化, 辐射诗家哲理思辩的伟大艺术, 我们没有理由不被她所折服。尤其是那些承载数千年人文历史的古典诗歌, 更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于是乎, 诗歌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 如何解读诗歌的思想内容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么,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殿堂, 正确把握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呢?

一般说来, 诗人在创作时总是通过种种手法, 把自己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 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 从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所以, 在鉴赏诗歌时, 必须兼顾诗歌形象中的客体形象和主体形象。所谓客体形象就是指作者在诗中刻意描绘的物象, 如优美的景物、发人深省的古迹、耐人寻味的事物等, 也就是给作者留下深深印象或激起作者深深思考或情感的客体;主体形象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之下的带有作者浓郁的主观色彩的自我形象。实际上, 诗歌往往是重神轻形的, 主体形象时隐时现, 但却是诗歌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 而客体形象往往会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却是主体形象的解说, 也可以说是诗歌思想情感的载体。

下面我想从诗歌的题材来探讨诗歌的思想内容。

古诗按题材分可分为:山水田园诗 (写景诗) 、边塞诗、托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 (送别诗) 、羁旅还乡诗等。

1. 田园诗 (写景诗)

山水田园诗的客体形象主要指景物。这类诗多以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描写美丽、清新的江湖风光、自然景色为题材。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或者借景抒情, 或者情景交融。如: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是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一篇佳作。“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展现了不受尘俗的烦扰、闲适的田园生活。随后作者又用“飞鸟”、“南山”、“夕阳”、“秋菊”等意象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南山的美景图。透过这些深刻的意象和富有情趣的意境, 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高尚情操及自在人生的仰慕与追求。

2. 边塞诗

这类诗的主题多与战争有关。诗人通过描写慷慨应征, 转战绝域, 久战不归, 两地相思, 军中苦乐, 塞外荒景等客观形象, 从而表达自己对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的赞许, 或者是对戍边将士常年旅居他乡的同情, 或者是对战争的厌恶及其他种种情感。如: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人从写景入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残酷历史, 不仅蕴涵诗人对征夫、思妇的深切同情, 更有对征战的厌倦和对古今征战之苦的哲思;“但使龙城飞将在”一句, 是诗人对时事的关注, 从中流露出的是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末句“不教胡马度阴山”, 则展示了诗人等待立功塞外的万丈豪情。

3. 托物言志诗 (写物诗)

此类诗主要是通过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 然后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的胸怀心志。一般来说, 诗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吟咏对象有“梅”、“兰”、“菊”、“莲”、“蝉”、“蝶”等等。而它们一般都有特定的寓意, 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 “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这类诗在情感上或赞叹, 或讽刺, 或寄寓美好愿望, 或表达人生态度, 或隐含生活哲理。如: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 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 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一个“满”字, 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 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所画的梅花的风格, 也反映了他个人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于是, 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 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4.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的客体形象一般是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这类诗中一般融合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或表明自己的看法, 或借古讽今, 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

台城

晚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 而是用“江雨”、“江草”等意象着意渲染了江南风雨如梦似幻的景象;次句中“六朝如梦”让人仿佛看见了一座破败的台城繁华不在, 只有那不解历史兴衰的鸟儿却仍在发出欢快的啼鸣;三四句中更有那“无情”的台城柳, 依旧逢春, 不管人世沧桑, 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于是, 诗人借对客体形象台城古迹的凭吊, 流露出其主体形象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

5. 即事感怀诗 (送别诗)

这是一类因事而发, 诗人借此抒发心中感慨的诗歌。诗中的客观形象常常是所咏之事, 如怀亲、思乡、念友等。如: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中所咏的客观形象便是诗人与朋友的分别。首联中“青山”、“白水”、“东城”点出送别地点, 此时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 依依不舍;颔联以“孤蓬”借喻友人,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中“浮云”象征友人行踪飘飘无定, “落日”隐喻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尾联写挥手告别, 用马的“萧萧长鸣”抒发诗人自己的无限离愁别绪。

6. 羁旅还乡诗

这类诗歌主要以旅途的艰辛, 或羁旅之人的思乡, 或返乡的喜悦等等为描写内容, 并借此抒发主体形象 (诗人) 的各种情感。如: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这首《秋思》属典型的寓情于事之诗, 诗人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总之, 在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时, 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 反复阅读, 涵泳意会, 把握诗歌的客体形象, 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然后深入体味诗中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把握主体形象,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人生经历,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感情。让我们走进诗歌, 滋养性情、陶冶灵魂、激励精彩人生、重铸民族精神!

摘要:璀璨的诗歌文化, 是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对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诗歌无疑是最佳的媒介之一。然而, 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而深沉, 只有了解作者、洞察时代, 才能走进诗歌, 真正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无限风光。

关键词:文化积淀,鉴赏,思想内容,载体,客观形象,主观形象

参考文献

[1]陶渊明诗文汇评.中华书局, 1961.

[2]余冠英等.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3]戚增寒.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内容.

17.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及其诗歌创作 篇十七

关键词:陈子昂 诗歌理论 兴寄 风骨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陈子昂是一个重要的人物。金人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绝句中,第一首就写到了陈子昂:“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陈子昂是开创时代的先驱者,他在唐代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死于武则天久祝元年(公元770年)。陈子昂是一位具有卓越见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提出诗歌革新理论的杰出诗人,在初盛唐诗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子昂主要生活在武则天时代,这正是唐帝国繁荣昌盛、逐步上升的时代。唐初的统治者慑于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比较开明的经济、政治措施,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出现了繁荣景象。特别是在高宗显庆以后,政权逐归武后,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为了夺权需要,她采取了压制士族,打击宗室功臣勋戚的政策,广开言路,使中下层知识分子跻身政治,使得社会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同样,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助长了统治阶级的荒淫享乐,他们鼓励诗人大量写应制奉和一类的作品来为自己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由于六朝诗风的影响,“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新唐书·文艺传上》),初唐诗坛仍然是宫体泛滥,充满着毫无生气的靡靡之音,先后出现了“绮错婉媚”(《新唐书·上官仪传》)的上官体和“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文艺传上》)的沈宋体。初唐以来文学事业的缘步不前与唐王朝强大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逐渐不相适应,诗文革新是势所必然的了。

初唐以来,早就有人对于笼罩诗坛的六朝余波表示不满,如魏征、李百药、令狐德棻和姚思廉等,酝酿着改革。魏征曾尖锐地批判六朝诗风“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骋末学之传闻,饰雕虫之小技”(《群书治要序》)。他提倡一种文质并重的文风,在《隋书·文学传序》中,魏征明确提出融合南北文学的特点,说:“若能取江左清绮的文辞,河朔刚贞的词义,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合南北文学之所长的主张。虽然初唐提出了文风改革的主张,但是当时的许多诗人未能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绮丽的文风依然盛行,特别是“上官体”的流行,却初步革除了齐梁宫体多写艳情、浮靡轻薄的恶习,虽飘扬着六朝文学绮错婉媚的流波。

唐高宗统治的后期,“初唐四杰”开始大力反对“上官体”,诗歌创作出现了新的倾向,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和塞漠。”(《唐诗杂论·四杰》)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使唐诗的题材、内容有了深刻的变化,他们的诗歌创作应是一种比较自觉的美学追求,一方面反对绮艳文风,另一方面提倡抒写浓郁的感情和壮阔的气势。杨炯《王勃集序》云:“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王勃在《上吏部裴侍郎启》中说:“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浇源于前,枚、马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为雄,叙名流者以沈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沈、谢争骛,适先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不能免周、陈之祸。”(《王子安集》卷八)

陈子昂生活在比四杰稍后的时代。当时的诗坛,刚刚经过四杰那充满激情的“狂风暴雨”的冲刷,还带有新鲜的气息。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四杰的诗歌革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绮错婉媚”的上官体依然存在,所谓“积年绮碎,一朝廓清”,并没有成为现实。

继四杰之后,直到陈子昂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对前代文学不加区别、全盘否定的状况,把建安文学与齐梁文学区分开来,并把风雅比兴与建安精神统一在一起,从理论上真正解决了唐代诗歌究竟向谁学习的问题,为唐诗的发展找到了重要的源头。这是陈子昂对唐诗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与东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一文中: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这篇诗序全面回答了唐诗革新的性质、任务、方法、目标等一系列问题,成为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纲领。陈子昂鲜明地举起了“汉魏风骨”的大旗,作为扫荡六朝颓风的有力武器,他对继承建安诗风的“正始之音”也是极其赞赏的,他竭力反对的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间诗;而既云“文章道弊五百年”,那么晋宋至唐初的风气全都在否定之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虽为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赞词,也间接反映了建立新诗歌的目标,从而确立了自己诗歌革新的理论体系。

陈子昂在这篇序中尖锐地批判了建安、正始之后至初唐以来“文章道弊”的总倾向,所指重点是“齐梁间诗”,对这场诗坛革新运动,陈子昂有明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他认为缺乏“风骨”的形式主义诗风自晋、宋已经开始,到初唐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积弊已深,革除绝非易事,其中又以“齐梁间诗”尤为严重。这种卑下的诗风特点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片面追求华丽的词藻,堆砌大量的典故,既无社会内容,又无理想光辉,只徒有形式主义的外表。对此,他深为不满,立志加以革除,显示出他对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动性。

在反对“文章道弊”即形式主义道统总倾向的同时,陈子昂也高度肯定了诗歌发展中的进步主流,特别倡导要恢复“风骨”和“兴寄”的优良传统。“风骨”是什么?刘勰《文心雕龙》有《风骨》篇,黄侃解释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文心雕龙》札记),就是指诗歌社会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的统一。陈子昂追求的汉魏风骨是指什么呢?在序文里可以找到答案,他赞美东方虬的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这就是他所追求的汉魏风骨,所谓“骨气”即指风骨;“端”即“指端直,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文心雕龙·风骨》);“翔”谓劲健有力,有飞动之势,“意气俊爽,则文风生焉”(《文心雕龙·风骨》);骨气端翔,即要求诗歌思想内容骨力坚挺,气势飞动,精神充沛,感情浓烈昂扬。“音情顿挫”是指声情并茂,音韵抑扬,节奏分明,感情波荡起伏。“光英朗练”是说文辞光彩明朗,辞藻精练。“有金石声”则喻作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陈子昂之标举汉魏,表面看似复古,其实是主张诗歌创作要崇尚风骨。建安作家的风骨是那个“世积乱离”的时代造成的。他们的作品都是热切反映现实的,所以崇尚风骨就是要继承现实主义传统。

所谓“兴寄”,就是诗歌的比兴寄托,即指用比兴的手法来寄托诗人的政治抱负,有时也简称“比兴”。陈子昂说:“诗可以比兴也,不言曷著?”(《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并序》)就是指这个意思。陈子昂所谓“兴寄”,就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继承《诗经》中“国风”“小雅”美刺社会现实,讽喻时事政治,对社会民生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这种“兴寄”虽然也包含艺术表现方法,但却并不完全是艺术表现手法,更多的已经是指诗歌的思想内容了,把作为表现手法的比兴,发展为对诗内容的基本要求,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注重全篇寓意方面的寄托,不注重个别语句的比喻或发端。陈子昂批评“齐梁间诗”“兴寄都绝”,反对把诗歌看作“迹荒淫丽,名陷俳优”(《上薛令文章启》)的东西,要把儒家传统的比兴、言志与汉魏时期缘情,重气等观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富有唐朝时代特色的文学观念。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貌似复古,实则具有革新的意义。他的主张是针对晋宋以来的诗歌弊端而发的,是为了清除齐梁绮艳诗风而提出的。这不仅有眼光,也要有魄力,敢于高唱复古。试看“四杰”在世时,欲革龙朔之弊,不仅招来了毁誉,被斥为“浮躁浅露”,而且结局都很悲惨,占统治地位的都是宫廷诗人。陈子昂敢于踵武“四杰”,独树一帜,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他继承了建安文学重气、重风骨的艺术效果,既强调文学的社会效应,又突出创作主体的情感表现;既重视具有艺术美感的“兴象”,又肯定富有个性的情感寄托,确立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理想。陈子昂标举“风骨”和“兴寄”,一方面规定了新时期文学的美学特质,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文学家的创作规范,二者是互为一体的。“风骨”是“兴寄”的艺术形态,有“兴寄”即有“风骨”;在注重“兴寄”的创作意识中,“质”和“文”是没有轻重之分的,他所期待的是“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文学境界。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其代表作是《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臧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通过分析陈子昂的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诗歌理论。

《感遇》三十八首,是陈子昂的主要代表作品。它是陈子昂一生不同时期部分作品汇集起来的组诗,是诗人一生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记录。《感遇》诗的内容是丰富的,其中包含了作者俯仰宇宙的哲理思考、出入历史的人生感慨、直面现实的批判意识、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如《感遇》其二,即是写对时光流逝、壮志难伸、功业无成的感叹: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诗表面上是咏兰、若,实际上是自慨,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感:通过赞美压倒群芳的兰、若的卓然风姿,比喻自己“幽独空林色”的出众才华;通过写芳华逝去、草木零落,来表现自己理想破灭、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悲哀。全诗寓意凄婉,寄托了较深的感慨,体现了“兴寄”的特点。这首诗看似五律,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内容充实而格调清新,已经接近盛唐诗的气息,像这种表现自己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的诗篇,《感遇》诗中还有第二十三“翡翠巢南海”、第三十一“可怜瑶台树”、第三十五“本为贵公子”,等等。

《感遇》诗中,还有很多抨击武周时期的弊政,关心国家兴亡和人民苦难,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如《感遇》之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陈子昂的政治生涯大致与武周政权相始终。他曾因支持武则天临朝称制和镇压徐敬业的武装反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但他在政治上支持武则天,是为了实现政治清明,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那种人身依附,更不是卖身求荣。所以他经常抗颜直谏,对武则天的酷刑、亲佞、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等,给以严厉的揭露和批评。这首《感遇》十九,就是对武氏载初元年大兴土木修建大云寺一事的揭露和抨击。全诗写得耿介切直、激昂愤慨,其中“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两句,更是对武则天尖锐的讽刺和斥责。这首诗不仅风格上高雅冲淡、清劲朴质,在初唐诗坛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他这种心系天下苍生、敢于刚直犯上的凛然风骨,在初唐诗人中也相当引人注目。像这种抨击腐败政治的作品,在《感遇》诗中还有第三“苍苍丁零塞”、第二十九“丁亥岁云暮”、第三十七“朝入云中郡”,等等。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子昂在复古的旗帜下,实现着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他所标榜的“兴寄”,就是发扬诗歌批判现实的传统精神;而他所谓的“风骨”,就是在诗歌中寄托高尚崇实的思想感情。二者在他的诗歌中相互结合,并且与他的政治思想高度一致。

陈子昂提出标举“汉魏风骨”及“兴寄”的文学主张,加上他创作实绩的影响,唐代的诗风至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唐诗发展的历史上,其功至大,影响至深,其后李白、殷璠提倡风骨,杜甫、白居易重视风雅比兴,都可以说是陈子昂诗论的发展和深化。

横扫六朝诗风,在批判的前提下加以继承;追踪汉魏风骨,在继承的前提下大胆革新;倡导风雅兴寄,在革新之中独辟蹊径,从理论和实践上影响了整个唐代诗坛,陈子昂开创一代新诗风。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在初盛唐诗坛上无疑是振聋发聩、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它既是扫荡形式主义诗风的战斗檄文,也是开创唐代新诗歌的有力宣言。陈子昂“于有唐一代诗功”在某种意义上说乃是促成一种有悖于时代风会的“以复古反正”的思想倾向与创作潮流,正因为如此,元人方回称之为“唐之师祖”(《瀛奎律髓》一),不止古体,其律诗亦近体之祖。

参考文献:

[1]徐鹏校点,陈子昂撰.陈子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彭庆生.陈子昂诗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韩理洲.陈子昂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8.

[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尚定.走向盛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陈伯海.唐诗学引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7]吴明贤.陈子昂论考[M].成都:巴蜀书社,1995.

[8]吴明贤,李天道.唐人的诗歌理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6.

[9]王明居.唐代美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0]吕慧娟、刘波、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家评传(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上一篇:留学美国新生入学需注意什么下一篇:应用型自考本科专业教学计划(高起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