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2024-09-18

体育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共6篇)(共6篇)

1.体育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篇一

训诂学概论复习

2玄应代表作《一切经音义》,也称《众经音义》、《大唐众经音义》、《玄应音义》。“一切经”也称“大藏经”是佛教全部经典的总称。此书成于贞观末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佛经音义。(P134)

3、慧琳代表作《一切经音义》,又称《大牂音义》、《慧琳音义》。(P135)

4、服虔代表作《通俗文》,何承天代表作《纂文》,陈士元代表作《俚言解》,翟灏代表作《通俗编》,钱大昕代表作《恒言录》,郝懿行代表作《证俗文》、《晋宋书故》(P137—P142)

5、我国诞生系统的语法研究著作的时间相当晚,一般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近代语法学建立的标志。(P143)

6、卢以纬代表作《助学辞》,《助学辞》初称《语助》,它是我国

33、形讹的概念:形讹,也叫字误、形误、形近而误,指两个字因形体相近而误。(P193)

34、“一作、或作、又作、一本作、本亦作、本或作”这些术语的后面,用来说明另外版本文字的不同。(P194)

2.体育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篇二

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联系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明确全面的复习目标是指引复习方向的罗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以前的复习课关注的是知识点,是结果,是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作为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不仅应当十分关注如何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应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应突出强调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性.显然,这也就十分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在这里倡导的“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不应被理解成“数学复习教学对于考试的有效性”.

意识决定行为,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教才有了意义,才有了指南.

二、有意义的导入是扬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帆

复习课的乏味从何而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心底感受不到对复习的需要,为什么要复习,那是老师的安排,教材的安排.如何在一上课就让学生产生对复习的热情、感受到复习的意义呢?下面几则案例的操作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1. 水到渠成式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介绍风筝比赛的规则:风筝比赛通常规定用30米长的线,比风筝放飞的高度.按国际风筝比赛规则,必须把手中的风筝线一端固定在地上,这时风筝线和地平面就形成了一个角,测出这个角的大小就可以比出风筝放飞的高度.

师:从刚才介绍风筝比赛的规则中,你想到了哪些几何知识?

生:我看到了线和角.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平面图形中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从风筝的比赛规则引入复习内容,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自然进入对角和线相关知识的复习.

2. 抛砖引玉式

课一开始,老师就出示了一则日记:

今天早上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便拿起17米长的牙刷,挤出了1立方分米的牙膏开始刷牙,接着喝了250升的牛奶、吃了一个4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60吨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

学生在哈哈一笑间,感受到合理使用计量单位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复习计量单位的需要.

3. 单刀直入式

如“数的整除复习”一课,老师直接揭示了课题: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

师: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了很多概念,发出感叹:“太多了!怎么复习呢?”

生:我们可以把这些概念整理一下.

师:这是个好主意,要不,我们来试一试?

数的整除这一块的概念繁多,正因为如此,学生自主地产生了自主整理的想法.

三、有效的引领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驱动力

数学复习课,绝对不是单单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在新课标的精神下,我们明了:数学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使学生的小聪明逐步提升为大智慧,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去伪存真——信任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

在复习课上,老师大多会有一个知识梳理的环节.以下是两个简单的课例比较:

课例一:《比和比例的复习》

师:什么叫比?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如:0.3∶0.7.

师:下面复习什么?

生:求比值.

师:比值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求比值?

生:(略)

师:接下来复习什么?

生:比的基本性质.

师:谁能说说比的基本性质

……

课例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步骤一:分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对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步骤二:全班交流,建构知识.

同样都是知识梳理,前者是变相地讲授,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进行着所谓的自主整理复习,却丝毫也没有学生一展身手的机会,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无从谈起.而后者,教师则充分信任学生,把知识梳理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合作完成.虽然学生的整理有的地方不尽完美,但是其间却闪烁着他们的灵动思维,他们用心思量过,仔细揣摩过,认真思辨过……这种体验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们完成的.最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完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体系.无疑,课例二的梳理,是一次成功的,有价值的行为.因为,知识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形成的最终结果,更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鼓励他们用图、表等形式把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引领他们关注知识点的衔接和学习思路的连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学习体验与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2. 以质取胜——重视习题开发是对学生最好的呵护

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题海战显然也能达成目的,但它却是以牺牲学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为代价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却永远不是题海战能达成的.那么,复习课还需不需要练习?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一定量的练习是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所必需的.但练习不在于量,而在于质.事实证明那些思维含量高、开放性强、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们不妨把题海战中批改大量作业的时间用来研究习题的开发,本着“辛苦我一个,幸福一班人”的精神,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四、关注弱势群体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保障

1. 不鼓励抢答

在课堂中,切不可为营造复习气氛,在班内出现“领头羊”高谈阔论,中、下生目瞪口呆的局面,一定要为学生搭建好有序交流的平台.如,判断题的回答,一、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二、提倡用手势来示意对错,三、再组织有序地交流.

2. 正确对待出现的错误

学生在复习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首先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适当提醒学生是应该的,但过分责怪学生不认真、不仔细、习惯不好,等等,不但不会对解决问题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相反,我们如果合理利用“错误”这一教育资源,将错误呈现,引导学生比较、思辨,让学生明白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尽可能做到少犯错,甚至不出错.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来自学生的宝贵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这个错误就是一个“有价值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会真诚地对全班同学说:“感谢XXX同学,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彻底的理解!”

3. 善待学困生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信息反馈上要因人而异.重点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一点的学生,可以作适时的个别辅导,降低他们学习困难的程度,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

如何有效地帮助学困生释疑解惑,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会给我们一些启发: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工作中,真正蹲下来看学生,真正树立起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关注学困生的数学思考及影响数学思考的各种因素关注,从观察学生学的过程寻找适合的教法,找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的有效方法.

3.《社会体育概论》复习材料 篇三

一、了解相关文件法规

1、《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3、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5、《全民健身条例》。以上是自己上网找答案的

二、课本主要知识点(请同学们对课本上相关知识点的详细内容进行认真理解、记忆)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辖调控社会体育事务的责权划分、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与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单位体育——是指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树立单位形象,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在单位内、行业内或特定区域内单位间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社区体育——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作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儿进行的体育活动。

保健体育——是指人们自觉运用体育手段,配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性,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健美体育——是利用各种体育手段,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对人地体型和身体姿态进行塑造,以达到现代人体美学要求的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产业——是指与群众体育活动有直接关系的产品生产、销售与服务的行业的总和。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指为满足消费者强生健体、娱乐休闲的需求而提供体育技术指导等服务的经营行业。

社会体育的特点:1,健身性与娱乐性;2,全民性与普遍性;3,余暇性与主动性;4,多样性与灵活性;5,公益性与社会性;6,时代性与永恒性;7,民族性与世界性。社会体育扎起个人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1,社会体育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2,社会体育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 3,社会体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基础; 4,社会体育是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5,社会体育是调节情绪的重要方法。社会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1,社会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环节; 2,社会体育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3,社会体育是综合国力的一种表现。

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a开创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10月)b探索阶段(1952年11月~1957年5月)c起伏阶段(1957年6月~1966年5月)d停滞阶段(1966年6月~1976年9月)e恢复阶段(1976年10月~1984年9月)f改革与发展阶段(1984年10月~1995年2月)g系统建设阶段(1995年3月~)(看)

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a初步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体育组织领导体制 b社会体育管理开始进入了依法行政、以法治体的轨道 c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正在形成 d社会体育队伍不断壮大 e群众体育健身场地逐步增多 f社会体育经费大幅度增多 g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热潮

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联系实际)

1,生活化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社会体育将走进更多的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将逐步增加体育健身支出,提高体育消费水平。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加强与完善,人们社会体育锻炼的环境与条件将不断完善。)2,社会化趋势;(随着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体育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中介组织会在兴办社会体育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已经建立起的社会化的体育组织网络将在政府领导下有序、有效地开展社会体育工作)

3,科学化趋势;(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学技术将渗透到社会体育的更多环节,如社会体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民主化,科技人才在体育发展中地位的上升,体育健身方法的科技含量增加,体育健身器材的不断涌现,社会体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4,法制化趋势;(社会体育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体育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体育行政管理方式将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关系到社会体育发展的各问题也将通过立法得到解决,公民与组织的体育法制意识将不断增强。)

5,产业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谁会体育消费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将获得逐步释放,不断发展与扩大着的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表演等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将大大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任务:a广泛开展各种各样、健康文明的社会体育活动 b建设和改善社会体育活动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c引导人们为增强体质与健康投资,促进人们的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 d继承和创新社会体育文化 部分社会体育市场简介:

1,社会体育用品市场。社会体育用品市场是指具有社会体育特点的消费品市场,广大消费者对各种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是社会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

2,健身娱乐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是指为满足消费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的需求而提供体育技术指导等服务的经营行业。它是以体育娱乐项目为商品,以实物和非实物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健身娱乐方面服务的企业集合。

3,体育培训市场。体育培训市场是以体育运动技术或某一项目的技术指导为商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场所。我国的体育培训市场大致可分为体育知识培训与体育运动技术培训。4,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旅游是旅游与体育的结合,是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互补与互利。社会体育市场基本条件:

一是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是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市场运作机制的形成; 三是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和良性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

社会体育市场的经营:1.以效益为核心2.以市场为导向3.以法律为保障4.以营销为主要手段

社会体育市场经营开发的特点:1.全局性2.长期性3.系统性4.灵活性5.风险性

家庭体育的功能:a凝聚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健身功能 d休闲娱乐功能 e美化生活的功能 社区体育的功能:

1、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体育具有主体的广泛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活动效果的同步性等特点,对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有特殊作用,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居民参与社区体育,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抵御了不健康的生活内容的侵蚀。

3、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体育是居民在体育方面归属于社区,依赖于社区,从而通过社区体育加强社区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4、发展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体育内容、体育规章制度,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道德风尚,居民的体育意识、体育价值取向等,都是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

社区体育管理原则:a区域性原则 b合作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因地制宜原则 e兼顾性原则 f激励性原则 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1、重视社区体育理论知识宣传、体育技能培训的先导作用。(提高居民的体育意识,激发体育动机,培养体育兴趣。)

2、建立稳定的体育骨干队伍。(发挥他们上传下达、“穿针引线”的纽带作用。)

3、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主导作用。(通过体育积极分子和体育骨干带动其他居民,形成体育小组,进而组成较为正式的体育组织。)

4、充分认识到建好身边的场地是发展社区体育的物资保证。

5、根据居民体育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经商参加体育活动。

6、鼓励居民参与自治。(只有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自治、自助、自管中来,社区体育才具有它独特的魅力。)休闲体育的特点:略 休闲体育的功能: 1,恢复和增进健康功能。2,文化修养和生活在创造功能。3,改善人际关系和激发社会活性功能。4,促进个体社会化和自我完善功能。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休闲体育。

2,余暇时间增加为休闲体育创造了良好的开展条件。3,生活意识的改变成为休闲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休闲体育发展的趋势: 1,全面健康观念逐渐确立,休闲体育价值受到社会重视。

4.体育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篇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它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i ]是一个()

①舌尖元音

②舌面元音

③卷舌元音

④舌根元音

2、现代汉语属于()

①历时语言学

②共时语言学

③应用语言学

④普通语言学

3、下面划线部分作为词根的是()

①阿姨

②作者

③儿子

④第一

4、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汉语属于()

①孤立语

②屈折语

③粘着语

④多式综合语

5、“他读书”中的“书”和“我看报”中的“报”之间的关系为()

①组合关系

②聚合关系

③线性关系

④任意关系

6、语言中发展速度最慢的是()

①语音

②语义

③语法

④一般词汇

7、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

①表意字

②假借字

③指事字

④意音文字

8、英语tooth→teeth采用的语法手段是(4)

①加词尾

②加词缀

③变换重音的位置

④词根内部音素的变化

9、多义词的中心意义与本义()

①完全一致

②在少数词中是一致的③在多数词中是一致的④完全不一致

10、按照普通话及重庆话的读音,“路”、“庞”、“移”等字都没有代表读音的部分,这说明它们()

①不是形声字

②是形声字

③没有表音的成分在内

④读音古今变化很大

11、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

①时位

②重位

③调位

④音质音位

12、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

①属于一般词汇

②属于基本词汇

③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

④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

13、语言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4)

①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②在特征上有一定的联系

③在意义和特征上都有一定的联系

④在意义和特征上都没有联系

14、现代汉语的“着”、“了”、“过”也表示()的语法范畴

①体

②时

③态

④人称

15、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2)方面最明显。

①语音

②词汇

③语法

④行业用语

16、鹦鹉可能一口气背出若干首诗,这说明()

① 鹦鹉有比较低级的语言能力

②鹦鹉有一种机械模仿声音的本能

③鹦鹉可以就有限的内容跟它的主人交际 ④鹦鹉具有比其他动物强的语言能力

17、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①前者区别意义,后者不区别意义

②前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后者可以出现在同样的环境中

③前者不能出现在同样环境中,后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 ④前者是对立关系,后者是互补关系

18、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

①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②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 ③都是无限的④都是有限的19、词是语言中()

①最小的单位

②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③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④用于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

20、世界语(Esperanto)是()

①法国人设计的②德国人设计的③波兰人设计的④美国人设计的21、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

①词类的发展

②组合规则的发展

③聚合规则的发展

④语法范畴的消长

22、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 /t/ 具有的区别特征是(1)。

①塞

②塞擦

③舌根

④送气

23、词在组合中的意义()。

①是一般的、概括的②是具体的、个别的③是模糊的、两可的④是多义的

24、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

①胸有成竹

②智力投资

③半斤八两

④守株待兔

25、“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是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哲学家(4)说的。

①孔子

②孟子

③韩非子

④荀子

26、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 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3)

①异化

②弱化

③脱落

④清化

27、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①中国、印度、埃及

②中国、埃及、古罗马

③中国、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

④中国、印度、古希腊

28、按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①形态分类

②结构分类

③功能分类

④谱系分类

29、汉字跟汉语的基本关系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语素,但也有少数汉字只表示一个音节,从这个角度看,汉字是一种()

①语素文字

②表意文字

③语素一音节文字

④音节文字

30、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①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②发音体振动的幅度

③发音方法的成阻方式

④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唇形的圆展

31、()是基本词汇的一个主要特点

①不一定有构词能力

②构词能力比较弱

③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

④每个词都有构词能力

32、声音的高低完全决定于()

①发音体振动的强弱

②发音体的振幅

③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④人的性别和年龄

33、汉语/ k / 和 / ts / 两个音位系列在(2),合并为/t  /音位系列。

①开口呼、合口呼前

②齐齿呼、撮口呼前

③开、齐、合、撮四呼前

④只在齐齿呼前

34、下列英语的读音中,包含有复辅音的是()。

①sick

②up

③go

④strand

35、“拖拉机”一词是(1)

①意译词

②仿译词

③借词

④方言词

36、在汉词和英语的词汇中,借词占的比重()

①汉语大于英语

②英语大于汉语

③两者相差无几

④英语是汉语的一倍

37、“洋泾浜”()

①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

②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③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

④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38、成都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2)

①语法

②语音

③词汇

④语义

39、方言形成的原因在于()

①社会的不完全分化

②社会的完全分化

③文字的分化

④水土的差异

40、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母语是()

①日耳曼语

②拉丁语

③古斯拉夫语

④古希腊语

41、英语conduct[ˊ kndkt ](引导),重音在前时是“品行”的意思,重音在后[knˊ

dkt ]

时是“引导”的意思。这种现象是()。①调位不同

②重位不同

③时位不同

④重音法不同

42、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4)

①社会的因素

②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③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

④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43、构成反义词的一组词()

①不属于同一意义领域

②多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

③少数属于同一意义领域

④必须属于同一意义领域

44、现代汉语“看→看过”采用的语法手段是(1)

①加词尾

②词序

③加后缀

④虚词

45、《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1)

①组合规则的发展

②聚合规则的发展

③结构关系的变化

④语法范畴的变化

46、[a,i,u,y]的音质取决于(1)

①口腔的大小

②振幅的大小

③各个共振峰的绝对频率

④基音的频率

47、如果说社会的阶级分化也影响到语言,那么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中。

① 语言的风格变异

②运用语言的个人特点 ③语言的社会变异

④不同的使用场合

48、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之间的关系是()

①聚合关系

②组合关系

③意义关系

④语法关系

49、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① 前者区别意义,后者不区别意义

② 前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后者可以出现在同样的环境中 ③ 前者不能出现在同样环境中,后者出现的环境是互补的 ④ 前者是对立关系,后者是互补关系 50、在汉语中,一个汉字大体代表一个(3)① 音位

②词

③音节

④音素

51、()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自然条件

②气候

③文化

④社会

52、汉语“舞台”一词在“历史舞台”中的词义是(3)① 本义

②中心意义

③隐喻方式产生的派生意义

④换喻方式产生的派生意义

53、同音词指(3)

①语音相同的词

②音同形同的词

③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④音同形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54、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是()。

①语素和词

②词和词组

③句子和句组

④词和句子

55、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的一代巨匠,他的语言至今仍是学习俄语的楷模。这里两次用到“语言”,两次的含义(4)

①完全相同

②基本相同

③完全不同

④有联系又有区别

56、下面词组中没有歧义的是()。①北京劳模中青年居多

②咬死了猎人的狗 ③小王也找过了

④小王学会开车

57、莎士比亚曾经借罗密欧的嘴说道:“玫瑰花即使换了另一个名称,仍旧如此芬芳。”这句话(3)。

①只是文学家的幻想,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是不对的 ②是不是正确,要看换一个什么花的名称

③是正确的,反映了命名时约定俗成的道理

④从科学的观点看没有意义,因为不可能给玫瑰花更名

58、语言系统中演变发展最快的是()。①词汇

②语音

③语法

④语义

59、“恶化”的“恶”与“厌恶”的“恶”的语音区别主要在于()方面。

①音重

②音质

③音长

④音高 60、英语see→saw采用的语法手段是(3)。

①加词缀

②加词尾

③词根内部音素的变化

④变换重音的位置

二、解释题:

1、组合关系: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2、聚合关系: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

3、对立关系: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作用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4、互补关系: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没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出现环境互补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5、音位变体 :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

6、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不同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

7、非音质音位: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重、音高等单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8、区别特征: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

9、音节:说话时,发音器官的紧张度、听感上的响度的每次增减所形成的语音段落。说话时,发音器官的紧张度、听感上的响度的每次增减所形成的语音段落。

10、复元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组合起来构成的音。

11、复辅音: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

12、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13、语法单位 :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14、语素: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15、词: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

16、单纯词: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17、合成词:词干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依其结构又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

18、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合成词。

19、派生词:由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组合起来的合成词 20、语法意义:词的变化及词在组合中体现出来的语法意义。

21、语法形式 :表达语法结构意义的形式。

22、词类:依据词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划分出来的语法类别

23、形态: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所形成的聚合

24、语法范畴:语法形式表达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

25、文字

: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三、简答题:

1、简述音位定义的三个要点。

(1)音位是能够区别语音形式的语音单位;(2)音位总是就一定语言(或方言)而言的;(3)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要注意与音素的区别)。

2、按照语素的内部结构,可将语素分成哪几种语素?它们的定义如何?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词根语素、词缀语素、词尾语素。词根语素是能够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词缀语素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词尾语素是加在词干后面,改变词的形式而不构成新词的语素。

3、简述语言符号同它所代表的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1)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2)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3)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

(4)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

4、阐述语言发展的原因。

(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基本条件

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不同社会间的联系、交往和接触要影响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和统一要影响语言的发展。

(2)语言结构各要素的相互影响要引起语言的发展演变。

(3)语言的交际功能或交际价值的实现是语言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

5、音位和音素有什么不同?

①音素是从语音的生理、物理属性方面来说明其特点的,依据音节的发音动作来分析,一个发音动作就可以得到一个音素,由于发音动作特点的不同,构成了语音中的不同音素。而音位则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归纳出来的语音单位,一种语言里的音素有很多,但可以归纳为为数不是太多的音位系统。一个音位可以概括两个以上的一类音素。②音位有辨义的作用,而音素则不一定。③音位是就具体的语言或方言而言的,而音素是就所有语言而言的。

6、阐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两个概念。

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地域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7、什么是词的本义、中心意义、派生意义?

词的本义: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词的中心意义:一个词在某个历史阶段最常用的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词的本义: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词的中心意义:一个词在某个历史阶段最常用的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8、什么是民族共同语?共同语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共同语形成的条件是:(1)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2)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3)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4)如果有文字,往往有用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9、以汉语为例,阐述如何根据文字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1)从形声字的声符去考察古音。(2)据“反切”考察古音。(3)根据古诗词的韵脚考察古音。(4)通过借词的读音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10、“洋泾浜”有哪些特点?

(1)语音当地化;(2)词汇数量少;(3)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当地语法规则的影响;(4)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5)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母语或第一语言,变体很多。

11、什么是语言的融合?什么是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语言的融合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自愿融合:在语言的接触中,某一民族的统治者自觉地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民族的语言。

被迫融合: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是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最终不得不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民族的语言。

12、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1)渐变性;(2)不平衡性。

13、词的组合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主谓结构 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述宾结构 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动作(宾语)的关系。

述补结构 反映述语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的关系。

偏正结构 反映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联合结构 反映并列或选择的关系。(以上五种类型,要能举出正确的例子

14、简述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1)语言系统各部门发展变化的不平衡。(2)在语言的某一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不平衡。(3)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不一样,即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区的表现

15、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新词的产生;(2)旧词的消亡;(3)词语的替换。

16、举例说明同义词中的“同”和反义词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

客观现实现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有相近的关系,也有对立的关系。词义在反映这些现象时也就存在着同义和反义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义中的“同”与反义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反义词是异中有同,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作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另一方面,同义词又是同中有异,同义词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17、什么是语言联盟?

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者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区或者毗邻地区互相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或相似特征的现象。

18、什么是语言的混合?

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与原来那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两种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论语言与思维的联系和区别。

(1)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A.思维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①语言对思维有固定作用。②语言对思维有再现作用。

B.语言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思维内容的,因此,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一是伴随思维过程,二是表达思想成果。

(2)语言和思维是两种异质现象,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物质的,而思维是使用工具的主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B.语言与思维的生理机制不完成等同;C.语言与思维的构成方式不同,构成形式亦非一一对应;D.语言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点,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

2、试论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A.语言是说话、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B.言语具有个人因素,语言更具社会因素。C.语言相对封闭,而言语则相对开放。

(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从哲学意义上讲,语言和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语言来源于言语而又作用于言语,言语必须遵循语言规则

3、试论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

(1)形态的改变;(2)语法范畴的消长;(3)词类的发展

4、联系汉语实际,论词义演变的原因和结果。

词义的演变的原因:(1)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现象的变化;(2)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或深化;(3)词义与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引起词义的变化。

词义演变的结果:(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

5、论词义组合(搭配)的条件。

(1)受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2)受同一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3)要符合社会的使用习惯;(4)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

6、试论决定音质不同的条件。

1)发音体的不同;(2)发音方法的不同;(3)共鸣体或共鸣状态的不同

7、试论文字的作用。

5.体育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篇五

绪 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

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答: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他们的后继者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列宁通过对帝 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俄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产生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邓小平理论的新阶段。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创造 性的理论成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该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答: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同时,还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其次,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章

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它以“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建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飞跃,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答:关于世界统一性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①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事物有没有统一性。②如果世界万物存在着统一性,它们统一于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以各门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明确地提出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命题,并与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或含混不清的提法划清了界限。②辩证唯物主义不是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理解为机械的、死板的同一,而是理解为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多样性的事物和现象统一的基础也不是特殊的“原初”物质或不变的粒子,而是统一于一切具体物质形态所共同具有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统一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因此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也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科学的发展每出现一次重大的突破,都将使人们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8、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因为:第一,实践是社会主体存在的基础。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满足人生存需要的根本条件是劳动。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以其持有的活动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通过实践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维持自己的生存;人自身生产的社会结构,即婚姻形式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

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物质生产是实践的首要形式和根本内容。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关系即改造社会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即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

第四,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在社会外部,而在于社会的内部矛盾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都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展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9、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答:因为: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够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就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

10、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都从对方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第一,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使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发生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才有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作用,但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11、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12、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1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⑴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章

14、何以见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感觉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表现。

15、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以往认识论有什么不同?

答: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对立统一。

16、如何看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获得关于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坚持这一点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17、认识为何一定要回到实践?

答: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化为群众的行动,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从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得以纠正,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18、为什么说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答:第一,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没有脱离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反之亦然,它们同时存在于每一个具体的真理之中。第二,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而绝对真理又是由无数相对真理所构成的。第三,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反对绝对主义,也要反对相对主义。

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客观的。所以,检验真理不能在纯意识的范围内进行。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认为真理可以在纯粹意识范围内进行,这是错误的。旧唯物主义又看不到真理的主观形式,看不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客观事物本身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要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是一个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第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就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有能动性,即主观性;实践又有客观性。所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21、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22、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第三章

23、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 的本能”。经过漫长的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伴随着脑、体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人类最初形式的思想家、僧侣。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 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 某些方面却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 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24、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着的方面。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它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它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们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从客观规律的角度看,这种僵化的经济体制迟早会被生产力的发展所冲破;从主观的角度看,正是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才有我国 20 多年来生产力的大发展。

2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答: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两重性,一方面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社会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又像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科技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引发了危机地球生命的“全球问题”。

26、结合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不同于参与者,因为历史的创造者指的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及总趋势的决定者。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答案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第二章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不行,慎用!)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6.学校体育学完整复习资料 篇六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育学的统一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过程。

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体能: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

重复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

变换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和动作的组合等情况下,进行锻炼的方法。

持续法:指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比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间歇法:是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生理负荷的大小,调整与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

循环法:又称巡回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发展体能的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个负荷,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的轮换,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

综合法:指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锻炼方法。

分解法: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学练法:指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按照一定的要求,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与练习的方法。自学法:在教师的知道下,学生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学习理解掌握动作技术的方法。自练法:在教师的知道下,以学生自身的独立活动为主,有目的地反复进行身体练习或实际操作,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形成巩固提高运动技能的方法。

模仿练习:是指学生按照提供的动作模式进行棋布性练习,体验运动感觉,形成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的方法。

反馈练习:是为获取学生自己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操作技能与标准动作模式之间差异的信息,以加强自我诊断,不断改进与提高运动技能、操作技能的方法。

强化练习法:是在多次反复练习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掌握运动动作,创设比较复杂多变的练习条件与外部环境,通过自我强化,进一步巩固提高运动技能的方法。体育的组织工作:是指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合理措施与手段。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环境而合理采用的教学方式。

分组不轮换: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指导下,各组按教材内容安排顺序,依次独立进行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分组轮换: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知道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按预定的时间轮换学习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课密度:也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制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不合理的时间:凡是课中的时间,消耗在教学和教学辅助无关的方面均为浪费时间,即不合理的运用时间。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受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体育课的心理负荷:是指在课中学生心理所承受各种刺激量与强度的程度。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情绪: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指学生根据自身确定目标,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心理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包括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体育技术、技能的实践课教学。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教师 学生 体育教材 传播媒介 教学目标。

清朝政府在 《奏定学堂章程》 中规定各级学堂要开设体操科。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有 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 三种。运动技能教学的3个阶段:粗略掌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讲练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有 强化概念法、转移法、降低难度法、信号提示法、外力帮助法。自练法包括 模仿练习、反馈练习、强化练习。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教材内容、课的组织教学、突发事件处理。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有 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表扬法、批评法。实践课有 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四种。

体育课生理负荷测定与评价方法有 学生自我感觉 观察法 生理测定法 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 几种。

备课的形式有 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两种。

编写理论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有: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找准并弄清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与编写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板书、课后小结 几个步骤。一.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1.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2.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功能。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4.实际条件和可能。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 2.认识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教育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5.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6.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

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 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三.体制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四.编选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

3.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6.教学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五.小学体育教材特点? 1.体育与卫生保健常识 2.游戏

3.基本运动 4.韵律活动和舞蹈 5.基本体操 6.小球类

7.民族民间体育

六.中学体育教材特点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2.跑、跳、投掷 3.体操 4.球类

5.韵律体操和舞蹈 6.民族传统

7.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七.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运动能力是身体赖以表现和运动形态,而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一般是通过发展运动能力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反之身体素质水平提高了则又有助于运动能力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体质基本内涵的重要部分。习惯上把两者叫做体能。八.发展体能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2.适量性原则 3.持续性原则 4.健康性原则 九.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从而促进身体形态、功能、体能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各种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破薄弱环节。

2.正确处理好发展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关系。3.合理选择内容。

十.适量性原则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科学、适量地安排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使学生承受恰当的生理负荷。

1.要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和学生的特点等合理安排课的生理负荷。2.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关系。

3.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与内部数据的关系。4.帮助学生学习并使其具备自控与检测负荷的方法和能力。十一.健康性原则

1.全面理解和贯彻体育教学大纲 2.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3.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十二.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1.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与直观法,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的意义与任务,建立正确动作表象与一般概念。

2.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结构,在学生具有完整动作概念的基础上

3.适宜的运动负荷

4.由于本阶段学生分析运动感觉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语育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5.应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

6.要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 十三.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原则主要包括? 1.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 2.直观与思维相结合原则 3.区别对待与因材施教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十四.完整法与分解法

1.完整法的优点是保持动作的完整结构和环节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足是学习难度较大,不利于掌握完整动作中较为困难的环节。2.分解法的有点事降低难度,简化教授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掌握动作的困难环节。不足之处是动作易割裂,破坏动作的完整结构,影响正确的动作技能的形成。十五.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

1.运动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完成动作的时候动作概念不正确,完成动作的方法不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2.生理方面的原因: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未达到完成动作所要求的水平

3.教育心理方面的原理:师生关系紧张,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实际,缺乏系统性,方法失当,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4.外部客观条件方面的原因:场地、器材、设备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外界气氛条件干扰 十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正面性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4.集体力量教育的原则 5.知行统一的原则 十七.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1.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2.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能起稳定作用 3.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起调整作用 十八.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 1.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2.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3.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十九.准备部分的目的?

教学常规活动是指每节课开始时所需进行的一些基本活动,主要包括全班整队,检查人数、宣布教学目标与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队列队形练习等。一般准备活动:是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活动

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教材有关或相近似的练习准备部分的内容选定应具有 全面性、多样性、针对性、渐进性。二十.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

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的场地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的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时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

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二十一.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

1.课的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2.根据课型和组织教学形式的要求安排生理负荷

3.要考虑教材内容的性质、结构、难易程度、练习强度及气候环境等条件来安排生理负荷 4.要依靠负荷强度大小,适当地安排间歇时间,使练习与休息交替进行 二十二.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调控?

1. 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

2. 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安排合理间歇、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 3. 改变练习内容的性质 4. 改变练习的密度

5. 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

6. 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

7. 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以及调节生理负荷 二十三.体育课生理负荷测定与评价方法 1. 学生自我感觉 2. 观察法

3. 生理测定法

4. 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

心率:小学生120~130次/min,初中生120~140/min,高中男生120~140/min 二十四.体育理论课的准备

1. 理解情况;掌握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年龄、思想、身体健康等 2. 钻研教材教法 3. 准备教具学具 4. 设计编写教案,要以课的整体与各环节的联系作通盘考虑 5. 预讲

二十五.体育实践课的准备 1.了解学生情况 2.研究教材教法 3.准备好场地器材 4.编写教案 5.培养体育骨干 6.教师预练

二十六.体育课评价的具体方法 1.全面评价 2.专题评价

二十七.评价课效果的形式 1. 自我评价

2. 听课评价

二十八.体育评价时的注意事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全面分析与专题相结合 4.主管与客观条件相结合 二十九.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1.2.3.4.全年教学工作计划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课时计划

三十.制定全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步骤与方法? 1.确定学年体育教学目标

2.确定本学年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的总时数 3.确定本学年的考核项目与标准

4.确定各类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数和各项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数 三十一.制定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要求?

1. 教材内容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2. 每次课教材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身体的承受能力

上一篇:年幼儿园秋季学期班务工作计划下一篇:直销系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