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感悟(11篇)
1.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感悟 篇一
新人感悟
****公司 法务助理
2012年**月**日周五,我到****有限公司报道,一转眼3个月过去了。回首三个月的工作经历,让我感到加入***公司是幸运的,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让我感到自豪。
让我感到印象最深的还是入职的第一天,当时总经办的同事为我配置了电脑,为我分配了座位,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情景就如同在昨天一样。因为我入职的那天是周五,所以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作安排,同事给了我一本公司的规章制度,我便在那里学习。当天同事给我申请了公司信箱的账号。我觉得自己的第一天工作没有为大家做什么,但是却让大家忙的够呛。
我的工作岗位是法务助理,我的理解,公司法务是一个为大家服务的岗位,这个岗位不像其他同事那样能够替公司冲锋陷阵开拓市场,也不像财务人员那样替公司管账理财,我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大家服务好,尽我最大可能帮助公司降低法律风险。也许我不能告诉你该做哪些事情,但是我却可以告诉你哪些事情不能做。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也许我不能帮你避免损失,但是我却可以帮助你将损失降到最低。当我起草或修改一份协议的时候,我会考虑我方的利益,但也会兼顾对方的感受,法律不是冰冷的,我们每天都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兢兢业业的工作,快快乐乐的生活。
为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我把合同审查过程中的要点打印成一张纸贴在自己的案头,每天看上一遍,以鞭策自己。我还告诫自己,越是厚的合同越要认真看,越是着急的事情越要沉下心来,忙中易出错,而且千万不要忽略合同中的细节,比如标点、目录、序号等等。
三个月来,我一直按照上述的标准要求自己,但仍然不免犯错,每到这时我便十分自责。还好大家都原谅了我的过失。
有人说过,如果你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就从感谢说起吧。我觉得自己这三个月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的谅解和帮助。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我的绵薄之力。
2.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感悟 篇二
一、消化吸收, 有效运用
问题分析:在培训结束后, 学员不能进一步吸收内化培训内容, 不能将培训内容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践思维、先进经验与方法有效地运用于基层培训工作中, 并将这些培训知识与技能进行推广与交流。
对策与建议:
1. 要把好推荐关。推荐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有高度、自觉、主动的学习意识, 并有理论见地和实践想法。
2. 要实现资源共享。
培训结束后, 要把培训的心得体会、经验方法传递给没有参加培训的同事, 如有条件可以为同事开一个小型的专题培训、汇报讲座。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受培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内化, 同时还能实现培训内容的资源共享。
3. 要学习有效做法。
在组织基层教师培训时, 可学习“国培”的有效做法, 将培训的内容设置提前告之参加培训的教师, 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想法与问题参加培训。
二、主题明确, 内容实效
问题分析:在个别基层体育教师培训中, 少数领导的讲座内容与培训活动的内容关联度不大;所设计的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不搭;所讲的内容随意性大, 谈到某一问题时大谈特谈, 最后又因时间不足而草草收场。究其原因, 主要是组织教师培训时, 为了突出培训的重要性、影响力等, 邀请了相关的领导、知名专家开设讲座, 但这往往是只注重形式, 注重完成内容, 而不考虑培训的主题, 不考虑参培对象的兴趣等。培训主题和内容、形式单一还表现在:不论培训对象是谁, 内容都一样;甚至出现专家、学者的一言堂, 缺乏传授方法和理念的更新;缺乏培训与被培训者之间的互动等。
对策与建议:
1. 注重实际, 讲求实效。
基层教研员在组织教师培训时, 培训的内容要坚持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原则, 内容要明确具体, 即什么时间段做什么样的培训, 培训预计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培训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且需要怎么解决。培训要有利于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有利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提升等。培训前要与主讲人认真研究分析培训的主题、内容、形式等。
2. 内容有效, 方法合理。
培训内容设计要做到有效, 首先, 应该明确培训的对象, 是刚工作的体育教师, 还是骨干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师, 还是中学体育教师等;其次, 应确定好一个培训的主题。如, 在体育教师技能培训中, 对于刚工作或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 他们在运动技能、体能及新兴体育项目的掌握上有优势, 他们需要加强的是教的责任心、如何教、如何教好、怎样组织好等;而对于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 他们有了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的组织与教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需要加强的是技能的再恢复、新兴体育项目的学习与研究。第三, 明确主题后, 将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套。此外, 要注意发挥参加培训教师的主体性作用, 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互补作用;不能因为参培教师人数多, 图省事、操作方便而采用专家“一言堂”的培训模式, 要综合设计, 要形式多样地组织教师参与其中, 要有年轻教师的求知与索问, 有骨干教师的经验介绍与质疑, 更有专家的答疑与解惑, 进而保证培训活动的综合性、实效性。
3. 删繁就简, 直奔主题。
在基层培训过程中, 要淡化形式、注重实效, 要删繁就简、直奔主题。如, 开幕式要简单, 领导讲话的内容和时间应缩短;培训活动中直奔主题, 将更多的时间运用到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指导和对教育理念的引领更新上, 有效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三、完善评价, 深入推进
问题分析:部分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 往往会有一些环节或内容缺少有效的考核机制, 如, 对于培训效果怎么样?教师通过培训能学到什么、掌握什么、掌握多少?等等, 缺乏必要的考证与评价。这样, 不仅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还会使参训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逐渐淡薄, 更不可能对培训活动提出一些有见解的思考和认识。更为突出的是, 培训结束后往往缺少后期的跟踪检查。有些教师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的内容不反思、不消化吸收、不加以巩固、不作宣传推广和二轮培训, 使得培训的后期效应得不到体现, 培训的初衷得不到有效落实。这样的培训显然缺乏有效性, 也不能将培训工作继续扎实地、有效地推进下去。
对策与建议:
1. 实行考勤和点名制度。
在基层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 要抓好出勤关, 一要安排专人做好点名签到工作;二是要定位定人, 任何时候对课堂情况都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三是培训期间无特殊原因不能接电话、不能离席, 要杜绝随意走动。对迟到、早退的参训者, 要及时电话询问原因;对情节严重及无辜缺席半天以上者, 及时电话通知其所在学校校长, 不发培训证书, 并建议所在学校对培训费用不予报销。
2. 抓住培训过程和考核评价。
要抓好培训过程中学习情况的检查, 可以借鉴“国培”经验, 统一发放学习手册, 并随机检查学习笔记, 对检查有问题的教师及时指正并做好跟踪检查;对时间超过一天的培训, 要求参训者每天晚上要在学习手册上写当天的学习体会;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参培教师交流互动;针对专业技能培训、新课标解读等相关培训, 培训结束前要组织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和评价。此外, 建议对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 除要求他们撰写心得体会之外, 还应要求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开设讲座、汇报公开课等。
3. 关注培训的后期效应和反馈分析。
3.保险公司新人培训班会议通知 篇三
忻州中心支公司、太原本部:
为了提升太原本部客户经理展业技能、加强专业水平,更为了确保银保全年任务的顺利达成。经分公司总经理室同意,决定于2014年10月1日-10月5日在忻州召开“农银人寿山西分公司太原本部-忻州中支新人培训班”,原本部经理陈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14年10月1日(周三)
二、培训地点: 忻州金穗支行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
分公司领导、忻州中心支公司负责人、太原本部银保负责人、分公司内勤、忻州中心支公司外勤、银保太原本部外勤。
4.保险新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真正踏入组训这个神圣的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我经历了无知、懵懂、恐惧、徘徊、模仿、愤怒、期待,到期盼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做法,独立运作运作团队,一次完整的组训培训,但这一切似乎都遥遥无期,曾经一度我思考我想逃离这块土地。但这一切都在x月x日彻底地改变了,我从原属于集美支公司其中的一个职场的海沧支公司调回了集美支公司。开始了一步一步地实践着一直在我脑海里遨游的想法和一直渴望一次系统的组训培训的机会,这一切顷刻在集美支公司实现了。20x月x日从重庆回来后,我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做事和做人,特别我要感谢的是集美支公司的二位老总__、__,两位领导为我争取到这次难得培训机会。可以说这个培训机会在我的心里期盼很久了、很久了。因为我的学历只有大专和同龄人相比可以说没有一丝优势,本不敢有太大的奢望。可以说学历一直是我心理的一块痛。但这一切随着培训机会的到来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啊!当接到副总经理柳顺峰的通知时我居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我将这个消息告诉身边的同事时他们居然很不解的看着我。有什么好高兴的?蹦出一句话来“如果可以不去我才不想去呢?才不去受那份苦呢?”我非常的不解,真应证了那句话“有人毕生所追求的、却是他人于生俱来的。”道出了命运的不公。
通过这次组训岗前班培训的洗礼犹如在我身上装上了一副经过全新打造的盔甲和一把无往不胜的力刃。在此期间学到了一流组训所应具备的风范、学习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企划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诊断能力,这些能力为我开展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犹如增添了羽翼让我可以实现飞翔的梦想,使我的人生增色不少。
5.人寿保险新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很早之前就听朋友反复提到中国人寿保险。那时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不知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作好一名业务代理人。于是找了无数的理由搪塞。是不是上天注定要我奋勇向前呢?在朋友热情的不厌其烦的努力下,我懵懵懂懂地来到了中国人寿福建宁德分公司举办的2004年第12期新人培训班。“优秀的新人伙伴们晚上好”,一声特别的问候把我带进了迎新会上。多么新奇的企业文化,连鼓掌都有特别的要求。在众志成城的呐喊声中揭开连续三天的新人培训课。人在努力得不够、用心得不够的时候,总喜欢创造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开脱自身,以便下台。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总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因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决定,而是受他自己的信念所制约。成功与失败的差别是:成功者总是以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刚好相反。因此只要一句赞美、一个微笑或拥有一颗真挚分享的心,就可以给他人带去和分享美妙的成功感受。怀着感恩的心回报客户。也许这只是小小的善,小小的德,但都是成功的颗粒。内容来自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不平凡的传奇故事,这些不平凡的传奇,是靠着不断的努力奋斗出来的。给自己一个希望和订立一个目标,因为它们是催促人们向前的最大动力。只要有希望和目标,生命便不会枯竭,生命就有了活力。在这些天里我学到了许多,当我们初当业务员的时候,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推销受阻出现了挫折感怎么办?要学会百折不挠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心态,要不断学习技巧,发现并创造机会,与人沟通,建立诚信。退一步说,即便客户拒绝,我们从交往中不是多了一个朋友吗。有朋友的路,会越走越通的。在保险上得不到他们的帮助,说不定在别的方面让你受益匪浅呢。当然这要求我们一定要开诚布公,以信取人。因为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生活、事业都需要激情,它就像一把利剑,穿透寒冰封锁的静寂,让我们能露出生命的光。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骇浪的交响。然而,它之所以成为美乐不都是人们用心去体会才能成就的吗?让我们鼓起勇气,用真诚的承诺,真情的回报,去追求收获的明天吧
本文来自代写之家
6.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感悟 篇六
4月22日-26日,有幸参加了分公司培训部举办的新人岗前培训示范班,做为营销培训部的一位讲师,着实是非常羡慕可以这样带班。就目前培训不管是人数还是师资上都是无法达到的这样的效果的,虽然是总经理室也在强力的支持培训,但是由于兼职人员太多,主管还未有培训意识,无法做一期集人数,天数与培训内容完全标准的培训,09年共做了5期开放式的新人岗前培训班,最多一期16人,最少的一期是6人,一般人数都在8-9人左右。
参加了此次示范班后,让我认识到光有上头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训前沟通很重要,5月份的新人班将拟按以下来操作:
1、提前与领导沟通,做好培训计划以及课程安排,讲师安排;
2、训前跟讲师沟通授课要求,以期望达到授课效果,特别是兼讲;
3、训前到各服务部做训前沟通专题,以期望得到服务部经理组训,主管与增员者的配合,做到统一步骤,统一口径,使培训班参训的新人在训前已经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训前多与主管沟通,让主管尽可能多的参与授课,提升她们的授课意愿,从而帮助主管提高辅导能力,在新人中树立他们的威信;
5、训中关注学员的变化,及时做好心态沟通,与主管及增员者取
得联系,共同关注新人成长;
6、训后做好新人追踪工作,协助服务部关注新人3个月转正。
面对目前的状况,中支需要分公司做如下的支援:
1、政策的支持
目前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大家都在做新人3个月无责任津贴,而且效果非常明显,这样对于我们的增员也有影响,为了在5月把人力和业绩都创个新高,恳请分公司也考虑对我们做新人无责任底薪政策,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主管增员意愿,也同时可以提高参训人数以及出勤人力。
2、师资的资源
我们的师资也是相对较弱,是否可以由分公司培训部讲师来给我们做带班支援,我们跟班学习,良好的新人班效果可以让主管们重视培训;
3、培训支援
7.感悟公司员工素质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培训刚开始分成了四个小组,后来又分成了两个小组,然后期间有一些互动环节和游戏环节,刚开始是大家互相为前后的同事做了一下肩部和头部的按摩算热身吧,然后是前后左右的同事互相认识了一下打了一个招呼。
这次的培训一共做了5个热游戏包括10个纸杯隔两个变成5个在一块的两个杯子,吸管穿透苹果,用勺子传乒乓球游戏最后两个游戏是红黑游戏和数七和七的倍数的游戏,其实这么多的游戏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主题就是团队必须要团结才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和领导的领导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我们在做纸杯子游戏的时候一样,队长刚开始也没有指挥我们有哪几个人是摆杯子的,有哪些是在思考如何摆放杯子的,虽然最后做出来了,可是浪费的时间比较多。
团结是其中的一点,其实在一个团队中大家需要做到互帮互助,这里面的宽容也比不可少的,在习惯穿透苹果这个游戏和用手摆出人字这个互动环节中让我体会到其实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和每个人的思维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正确的答案我认为不止一个,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这和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团队中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比较合适,有的人可能就不会这么想,当然这就需要团队领导听取不同的意见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这就显示出领导的重要性了,领导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正确的指导,如果一个错误的想法执行后那么这个项目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当然我们也要理解领导和支持领导,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发现有些时候就算批评我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有好处的。
最后的两个游戏有一个是红黑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让我们两个组双方赢,如果有一方选择红另一方选择黑,那么红胜出,另一方则扣分,如果双方都选择黑那么双方都得三分,我们是a组,刚开始一次一致选择红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是不想失去分数,也不想让对方胜出,第二次经过研究我们决定选择黑,因为是要赢,结果b组还是选择的红,我们决定放弃,重新选择一次黑,一直这样下去连续选择了三次黑,结果对方还是选择红,中间我们也有过争议,有的认为应该选择红,甚至争执起来了,我们就这样讨论了几分钟,看着5点多了,马上要下班了最后都统一选择的红,而这个结果我早就料到了,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想到自己的利益多一些,把对方当成竞争对手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最后往往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得到,如果双方都考虑一下其实合作共赢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的一个是七和七的倍数,如果正好赶到某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拍手,不要报数,剩下的接着往下数数,如果错了队长就要做俯卧撑,换成其他人代替的话数量翻倍,如果是报错了某个数就要做多少,如果是第二轮那么就得成倍了,当第五轮的时候我们报错了结果我们队长就还得做,因为之前已经做过很多个了,当她做了大概十多个的时候我们全队的队员都开始跟着一起做起来,这时候我感到自己真的被我们团队感动了,集体的力量是庞大的,这也体现出我们的团结共进精神,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要互帮互助。
8.新人经管感想感悟 篇八
连锁经营十二大误区八大心态的感想感悟悟【1】
误区一:连锁就是复制
这是连锁企业发展的最大认识误区,一些连锁企业认为连锁经营就是先建好一个成功的样板店,然后不停的依此复制。
这样把连锁经营过程设想得过于简单化了。
连锁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复制,最大的陷阱也是复制。
国内不少连锁企业,在复制的过程中惨遭“滑铁卢”。
比如有名的全聚德,数次南下复制,屡战屡败,最后不得不收缩战线,最大的教训就在于不加区别的简单复制。
国内市场广阔,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往往差别很大,消费方式也不同,连锁企业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误区二:连锁经营一定要坚持“六个统一”
连锁最初传入中国时,许多连锁企业认为连锁经营就是要追求“六个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
以便于自己品牌形象统一,给消费者传递的信息统一。
“六个统一”观念极大的束缚了连锁事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连锁在国内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连在统一的思维下需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环境做出灵活的调整。
连锁经营企业必须能够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所改变,比如沃尔玛、肯德基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其实都做了一定的改变。
误区三:连锁终端要卖企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
许多连锁企业追求在自己的连锁终端向顾客提供最优秀的产品或服务,认为这样做吸引顾客,创立品牌,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就在于许多连锁经营商对于自己的盈利模式不清楚。
提供最好的产品或服务并不难,难点在于所有的连锁终端都能提供这样的产品或服务吗?不管对于技术标准的操作要求和成本控制,还是对于物流配送的可行性,连锁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衡量判断,不能想当然。
比如,麦当劳汉堡肯定并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汉堡,但是作为连锁来说,麦当劳依然是优秀的。
误区四:管理制度完善了,管理自然就到位了
许多连锁企业会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自己的连锁管理体系,并通过发放各种各样的管理手册,希望通过手册来加强对连锁店的管理,认为手册完善了,管理也就到位了。
这仅仅是起步阶段,连锁店有了手册不见得就有了管理。
一是有些东西并不是靠手册来形成的,比如企业文化这个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另外,管理执行是存在许多企业的问题,就算相同的手册在不同的人来操作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而且,手册的固化需要不断的强化培训和督导,日积月累才能逐渐形成大家的共识和操作依据。
最后,在连锁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管理体系。
误区五:连锁经营企业一定要有专利产品
许多连锁经营者认为企业一定要有专利,专利越多优势越大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控制加盟商。
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误解了连锁产生的根本原因,连锁的产生首先是基于优秀盈利模式,优秀的盈利模式除了包括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将产品和服务销售给顾客的这所有的过程管理,专利不是长远发展的法宝,不易模仿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真正的核心优势。
比如连锁巨头的沃尔玛,本身并没有产品优势,但是其管理优势是许多国内零售企业很难模仿的。
误区六:做连锁的目标就是发展加盟商
目前国内特许加盟开展的火热,不少连锁借加盟迅速作大,动不动就发展上百家加盟商,短期经济效益让人眼红,让很多连锁企业误以为做连锁就是为了日后的特许加盟。
其实,特许加盟也仅仅是连锁经营发展的一个过程而非目标,加盟是为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扩大企业的连锁规模。
为了做“盟主”而发展加盟商连锁企业说到底并没有形成能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失败只是早晚。
误区七:品牌建立起来就可以做连锁加盟了
许多企业认为连锁经营就是靠品牌推动,没有品牌也就没有连锁,这种对连锁的片面认识,导致企业为了发展连锁招商加盟,花大量的资源投入广告,希望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借品牌知名度吸引加盟商,藉此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认为品牌是连锁经营的纽带,不同的连锁终端靠品牌汇聚起来。
在品牌之上,需要一套优秀的盈利模式。
如果盈利模式清楚,终端能够赚到钱,管理也到位,做连锁就会轻松很多。
误区八:总部可以靠加盟费赚钱
一些连锁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后就拼命放盟,靠收取加盟费维持企业运转,结果满足于此,止步不前。
甚至出现非常多不具备加盟资质的个人和企业也浑水摸鱼。
其实研究连锁发展的历史,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靠收取加盟费赚钱,相反,连锁总部需要为加盟商投入大量的管理和培训,会耗用不少资源。
否则,一旦经营环境变化,加盟商的很可能要求退出,令总部损失惨重。
南方略咨询机构领军人物刘祖轲认为:连锁经营企业一定要不断研究市场,并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变革管理方式、盈利方式,与加盟店风险共担,主动指导加盟店,保证加盟店的健康运营和盈利。
误区九:无节制的发展加盟
目前国内相当多企业在不具备加盟条件下大肆发展加盟商,往往是今年做回盟主,明年就关门。
这是为什么呢?排除这些企业本身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说,无节制的发展加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踊跃加盟的表面后,加盟商的理念不一致,动机也不一样,实力参差不齐,有些人根本就不怀好意,有些人在赚钱的时候高兴,一旦出现经营困难,马上跟“盟主”翻脸,甚至做起损害“盟主”的事。
因此“盟主”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调查,宁缺毋滥,并以严格而明确的管理体系进行约束和支持。
误区十:加盟前不全面考察连锁“盟主”实力
随着连锁加盟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小投资者在创业时的选择倾向于加盟一家有实力的连锁“盟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区别是否是一个有实力并且优秀的“盟主”上往往存在很多误区,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加盟商应该如何选择有实力并且优秀的“盟主”,主要考察一下几点:
1, 企业的资质
2, 企业的发展历史
3, 企业的管理水平
4, 企业的盈利模式
5, 企业的财务状况
误区十一:连锁管理重总部建设,轻终端管理
现在许多连锁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总部的`平台建设,认为总部搭建好管理平台,终端自然会运作顺畅。
这是非常错误的。
总部的一切工作都应是建立在终端需求的基础上,一切为终端服务,并和终端基层共同战斗。
总部的管理体系建设成效,也应以终端表现来检验,如果终端认为过于繁琐而起不到多少促进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总部就应深入检讨。
总部决策人员应该定期巡访终端,不仅仅是检查督导,更重要的是听取终端对总部各个管理职能的反馈和建议。
误区十二:重视终端销售业绩,忽视基础管理
在销售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加大了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比如连锁企业在发展初期中,总部只对终端的店长作出业绩要求,认为业绩优秀,其他方面自然就不错,对基础管理不闻不问。
这个现象在连锁行业相当普遍。
多年的门店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终端的销售业绩是建立在企业品牌和运营管理基础上的,而基础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判断,如果长期不注重基础管理,那么信誉和口碑将一点点地流失,最终销售业绩也会出现全面下滑。
反之,一个基础管理规范的门店,就算消费者暂时不进行购买,但是他对企业品牌的感受是良性的,并会积极传导到其他消费者,以后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者还是会倾向于在自己认可的终端进行购买。
9.新人职场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篇九
从头开始的轻松感取代了保持成功的沉重感,这使我进入了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
幸运的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我在20岁时和沃兹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我们干得很卖力,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被我们两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市值20亿美元、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而在此之前的一年,我们推出了Macintosh电脑。可后来,我被解雇了。我怎么会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是这样,随着苹果公司越做越大,我们聘请了一位我认为非常有才华的人与我一道管理公司。在开始的一年多里,一切都很顺利。可是,随后我俩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最后我俩反目了。这时,董事会站在了他那一边,所以在30岁那年,我离开了公司,而且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我成年后的整个生活重心都没有了,这使我心力交瘁。
一连几个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次失败弄得沸沸扬扬,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个想法——我仍然热爱我过去做的一切。在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丝毫没有改变这一点。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
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但事实证明,被苹果公司炒鱿鱼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事情。尽管前景未卜,但从头开始的轻松感取代了保持成功的沉重感,这使我进入了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
在此后的5年里,我开了一家名叫Next的公司和一家叫Pixar的公司,我还爱上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后来娶了她。Pixar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它现在是全球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室。世道轮回,苹果公司买下Next后,我又回到了苹果公司,我们在Next公司开发的技术成了苹果公司这次重新崛起的核心。我和劳伦娜也建立了美满的家庭。
10.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感悟 篇十
我是一个有10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10年IT知名公司研发中心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者。世上好的管理理念可能归纳起来就那么1~2百条,也都好理解,难的是怎么适当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下面的文章共18篇,是我20年工作中的片段,也是我在研发及管理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1.技术启蒙
1977年的5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 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因为当时设计新产品技术队伍中有在文革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其中有中国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拖拉机)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骥,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60年代即是华电工程师的张世昌。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当时工厂设计的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产品畅销全国。
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当时已有50岁,头发花白,是南工(现南京东南大学)双专业的50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编写者。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当时我们有6~7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仪器结构设计。每天半天学习理论和做作业,半天工作。当时的工厂主产品JT-
1、JT-3晶体管图示仪畅销,每台成本几千块,每台销售价7万5千块。市场竞争也不激烈。
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4种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过他发过脾气,真正的敦厚长者。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他讲完一点,总是会问:听懂了么?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使我很快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2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铁摩辛柯的《材料力学》硬啃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读了大学才知道,龚老师的课选的是多么准确和有效,使我们一点弯路没走。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跟我们说的是:学好《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给你半个工程师。对一个电子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来说,真是金玉良言。
我的另一个师傅是张世昌,因为工厂要自制一套4开制版机(用来做PCB的胶片)我被抽调到这个产品设计小组跟他学做结构设计,实际上主要是制图,将他的设计思想,用图纸表达出来。第一天他先让我削只铅笔,结果是他不满意,他削了只让我看,用中华2H铅笔,笔芯削成20mm长的圆锥过渡,铅芯要露出5-6mm长,再用细沙纸磨成圆锥型,笔尖直径0.2mm。他用丁字尺划了一条直线,一边划,铅笔一边转,铅笔与图板倾斜成60度。他说,这样笔尖不会一下被磨秃。然后,他让我写0~9的阿拉伯数字。我写完后,他说,你数字写的不错,我推荐你去财务科,看我脸涨的通红,他说“8”字要这样写,我看着他用l了4笔,每笔4个半圆写成了标准的仿宋体“8”。就这样我跟着他一丝不苟的开始了制图工作。他教会我选择三视图的技巧,运用局部剖视图和重复剖面图的表达方法,特别是强调要精确,简洁,完整的表达零件,不能少表达一个要素,也不能多划一个视图。“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懂你的图,好的工程图纸就是一幅艺术划”这些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极富创意,教会我巧用机械原理,实现制版机结构和传动的设计。一个个想法从图纸变为实体零件,也使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事实上,张世昌老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做的古筝,被淮阴地区剧团长期使用。他甚至教我们自己制做小提琴,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木料和特别的剖料方式。这个问题在我后来带的多个研发团队中,作为有奖问答,几乎无人答出。他给我也是给那个小城留下最深的影响是,当时有一出大热的话剧叫《于无声处》各地都在排演。话剧两个多小时,要反映的情节是24小时。张世昌老师用一座钟改变传动比,加上硬纸板做成大钟面和表针,用缝纫机做车床加工精密零件。钟做成后,挂在舞台上,成功的反映了剧情时间的变化。
张世昌老师家居图书馆,他太太是50年代的北大图书馆系毕业生。当时是县城图书馆馆员,星期天我去借书时,常看他一家都在图书馆院中读书,他看的杂志,书籍面非常广,比如象《化石》,《乐器制作》。我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但限于文学类,进工厂后,因工作需要也常借技术书看。受他的影响,我开始读《地理知识》《航空知识》《科学画报》《化石》《考古》《摘译》等五花八门的杂志。
1977-1978是我学习技术的最幸福时光。那样的学习工作条件,可能今天的研究生和一流企业也不能具备,工厂环境在当时也称得上是花园工厂,有良师,有一个好工作,有技术可学,衣食无忧,没有什么竞争,还有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孩是同事,刚刚从生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我,真的好象是来到了理想中的乌托邦。
我是1970年随父母从南京下放到宿迁的,1974年在宿迁中学高中毕业,1977年才进工厂,岁月蹉跎。一位与我有同样经历的小学同学对我说,人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从进工厂起,我就有了个理想,奋斗10年,成为工程师。
2.三年寒窗
1978年我参加了高考,可惜没考上,主要原因是当时我的工作已不错了,没有全身心投入复习,现在看来是鼠目寸光。原本准备来年再考,可突然来了读大学的机会,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办并冬季招生,1979年2月开学。开始并没打算读,可是读电大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带薪上学。就这样,通过简单考试,我开始了读电大。此时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原南无复校,老师们陆续回宁。工厂新产品设计需要人,所以读电大的3年我是一边读书,一边工作。
大学的三个要素:名教授,图书馆,实验室。实际上电大仅具备了第一个。当时授课的大多是清华,北大老师。电大也成就一批名师,象教Basic语言的谭浩强,教英文的郑培蒂被媒体评为全国最多学生的老师,他们走到哪里,都被优先照顾,因为到处都有他们的学生。电大是全国统一教材,统一上课,通过电视同步传到各地。由于还没有线电视,用无线接收。电视差转台常出故障,刮风下雨,天线摇摆,转播效果更差,屏幕上往往是雪花飘飘。一节课耽误了,就无法弥补,全靠自学。电大采取的是宽进严出,考试是全国统一试卷,考试地点是相对集中。我们是在地区市的淮阴。完全没有普通大学老师学生面对面的种种便利。我们那个班开始有50多人,一学期下来就不见了一半,一年后还剩15人,到毕业,只有8个人。我因是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每天只睡4~5个小时,整整3年几乎天天如此。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恒心?说起来,是因为工厂里自己心仪的女孩跟一个驻军的团政委儿子好上了,我觉得主要是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够好,因此为了出人头地,发愤读书。实际上,现在想想不可思议,当时就没有跟人家表白过,也许追一下,就是另一种结果。3年下来,人瘦成97斤,而且以后10年如此。
我的毕业设计是“RL-2微波漏能结构设计”那也是我们工厂实际研究设计的一个新产品。用来探测微波设备的微波泻漏能量。微波设备包括雷达,电视发射台等,超过30mw/cm3的微波对人体是有害的。在毕业设计答辩上,我从探测原理讲起,结合挂图介绍了主要器件传感
器,又介绍了为将传感器上获得的讯号能在表头上显示出来,需放大电路和转换电路,这就是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让电路板能放在合适的位置,也为了电路不受干扰,又为了传感器要有合适的形状便于手握,又因为是移动中使用的产品,特别要考虑防振设计,而这些就是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我还重点介绍了产品中需要的一种材料:它即要能够被制成异型。又要能耐高温不变形,还要对微波无反射。为找到这种材料(氮化硼)所做的研究过程。我的报告受到了内行和外行的好评。
我之所以要比较详细的说这件事,是象这样真正的原创性的研究和设计是非常锻炼人的,也非常有挑战性,在我后来的20年研发工作这样的项目不多。事实上在很多IT公司的研发部门也是如此,我见到的一家国内大公司的名校毕业生,津津有味的在做整机级测试,没人告诉他们,这不能算是研发。我的一个感觉是这些年来国内很多IT大公司研发做的越来越浅,远不如80~90年代的企业。所以,整体上我们工业技术可能与发达国家比现在离得更远。当然有些公司除外象华为,中兴等。
3.十年磨一剑
龚维蒸老师看我想真学技术,就对我说,要想学透一行,要花十年工夫。先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再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的书,文章全部找来读,了解这门技术的来龙去脉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再用3年时间选择其中薄弱分支进行研究,这样你就可以有所成就。
1984年我回南京进了熊猫集团东方无线电厂,工厂主要产品是收录机和组合音响。我先是在工艺科结构室,主要的工作是:在设计阶段审查设计部门的结构设计图纸工艺性;在生产阶段承接设计部门的技术,写工艺流程卡(作业指导书)和处理生产线的技术问题。
就现在看,后一个工作任务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里工程部的职责。而前一个工作任务在大多数公司没有部门承担,这也是很多新产品样机做的可以,当批量生产时,问题就百出的原因之
一。一个通则是,把技术问题解决在前端,将大大降低新产品失败的风险和成本,这是技术管理者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半年后发生了两件对我有影响的事。第一件事是描图员忙不过来,我去客串帮忙,在描一张图时,顺便改掉了一个明显的设计表达错误。按理描图员是不应做任何改动的,所以这引起了那位设计师的不满,好在负责结构设计的副所长就在旁边,拿过去一看,说改得对,就这样了。并且问我,你怎么会知道要这样改?我说,我是做过结构设计的。第二件事是我审查一个新产品的一套结构设计图的工艺性,正巧就是这位副所长设计的。我找出来其中十几个制图和设计不当问题。我看完后,随口跟旁边的同事说了一下,谁知这信息迅速传到了他耳中,而且也不知怎么传的。据说他听后是暴跳如雷,说我的图纸还会问题,他一个小年青,搞得不得了。我的室主任说,这是个不能碰的人,因为又是交大毕业的,又是副所长,这个时候,我的倔强性格也出来了,说:白纸黑字在那呢,大家都可以看啊。结果却是,下午当面沟通时,他一一修正了问题。
因为这两件事,由设计所长提出,将我调到了设计所。我回到了结构设计的本行,此时我实际上已有了6~7年的冷冲模和仪器结构设计经验。仪器主要用金属薄板做结构件;而音响的结构件主要是塑料件,塑料件的设计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除此以外,结构设计的内容是相通的。我买了能够买到的所有塑料材料和零件设计的书。
塑料因为可以设计成复杂零件,这特别考验一个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业界一直有两类设计师,一类是先设计个大概轮廓,再做一个手板,根据手板,再完善细节设计。另一类是完全想好细节,并用图纸完整表达,再去做手板,这种做法,改动会很小。但非常考验设计者的功力。我是一直坚持后者的做法。同理,做一个整机结构设计,首先要划装配图,没有精细的装配图就匆匆划零件图也注定会反复甚至翻船。
我对设计的定义就是能够将设想和计算通过图纸将其表达出来,并可以成功的做成产品。对设计师来说,关键能力是还没有实物,但这物体已在脑中想象成形。而不是依葫芦划瓢。调来设计所后,也是新手但有相当才气的丁石藤和我分别独立担任电路和结构设计师,设计高性能的双卡收录机8400。这是个全新产品,全套结构设计图包括装配图,零部件图,我一人40天完成, 开模后一次试模成功。电路也如期设计调试完成,整机试投产后也一次成功,没有发现大问题,故试产后一天都没停就又投入了6K的批量。做到这个状况,任何一个做过设计的人都知道这是很难达到的一个技术水准,同时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协调工作,当然还有运气,比如模具厂,PCB厂没有出问题。因为成功的设计了这个产品,也因为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被任命为结构设计室主任。这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和国企环境是很破格的事情。我所在的设计室基本上都是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而我的搭档也成了设计所长------丁石藤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少数几个杰出人才之一,他最历害的就是思维清晰而简洁,一语中的,具备超常人的智商,面对技术问题他几乎不会出错。而我的不出错是靠我的勤奋和专心,我在做设计时经常半夜惊醒,发现一个计算错误。
我这时才知道,龚,张两位老师教我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自己三年苦读加工作,使我已积累了相当的专业功力。连我自己也奇怪,我对塑料零件设计并不熟悉,但遇到问题我总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法,我没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的同事,相反我倒是经常帮他们的忙。
后来我接触过很多的工程师,发现他们虽然在R&D部门工作了1~2年,但并没有掌握他们那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那个专业应该学些什么。一方面我为自己感到庆幸,一方面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刚刚工作的1~2年对新大学生太重要了,没有一个好的师傅指导,会走多少弯路,甚至于就此碌碌无为。
我在结构设计室主任的位上一坐10年,虽然2年后我就就兼职副所长,八年后又做了所长.8400产品在生产车间量产时,在一张检验桌旁,检验科长问我,产品成功了,拿多少奖金就满意了,我说奖金不在乎,我希望能生产5万台,成为畅销产品。那是真话,那个年代的工程师,更看重的是名声。事实上由于是定位在高端的产品,销路并不好。所以厂里在分析了市场后,决定大幅度削减附加功能,仅保留主要功能,从结构上仅换面板,其余沿用原来的零部件。这大大快了设计进度。产品投产后命名为熊猫2200双卡收录机。就是这个产品上市后,因供不应求,包括熊猫集团本部的工厂一共4家厂生产,整整畅销3年,共产销120万台。为工厂创下巨额利润。也创下全国音响行业单机种销量的奇迹。
总结起来这个产品市场成功要素一是价格低,二是品牌好,三是质量稳定;技术成功要素是通用化,标准化,操作简单,外观美观。
在后面多年的产品设计中,几乎工厂所有的主要畅销产品都是我做的结构设计,或者是我带徒弟做的,实际上那时已有竞争,往往是几个设计小组同时做设计,然后由销售人员和厂长确定。产品的成功,也让我的技术日趋提高,也为我瀛得了很高的厂内外声誉,在我远没有被评为工程师的时候,从厂长开始就上上下下都叫我“马工”。
那时候的厂长是一个比较通达的人,一般我们完成一个产品设计就会让我们休整一下。由于多发奖金还是一个困难的事,所以一般都会安排骨干到各地去做市场调研,调研也是真的包括与经销商沟通和自己站柜台做一天营业员。然后会游览一下当地风景。除此之外我自己会利用这段时间和下班时间研究一些技术。
80年代家电产品大量的使用塑料零件,这就带来了材料选择,零件设计和零件连接的很多
问题。我开始研究其中的塑料零件连接技术,国内出版物已远不能回答我思考的问题。从1985年开始,我开始读《Plastic Design Forum》,《Plastic Engineer》,《Toshiba Review 》, IEEE的大分子化学卷(记得是第34卷)等杂志 以及《Electronic Packaging Handbook》等年鉴类书。陆续跟踪和了解这些技术6~7年时间,仅其中的小小自攻螺钉连接技术就花了2年时间。
当时自攻螺钉刚刚开始在国内用,我们的产品仅在一些不重要的连接采用自攻螺钉,原因是它容易滑牙。而打开日本的产品已100%采用自攻螺钉。用自攻螺钉能大幅度降低装配成本,我觉得这就有研究价值。我跑了南京图书馆,江苏科技情报所,江苏电子科技情报所,南大图书馆,南京化工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北京图书馆,电子部第四研究所,沈阳790厂(电子部紧固件研究所)我收集了所有的国内外的相关书籍,杂志,中日美英德ISO标准,约200万字。
1885-1990年在读这些英文资料时,我陆续将其翻译发表在省和国家级技术刊物上计4万字以上。这给我带来了2个好处,一个是我成了中国电子学会的会员,一个是在90年我被评为工程师时免考英文。1992年,经过多年的翻译,研究和实际设计经验积累,我发表了自己10万字的论文集《塑料零件连接技术》(中国音响工业协会出版),这时我在金属零件,塑料零件的设计,连接技术,包括对这些材料的知识,以及冷冲压工艺,注塑工艺有了很多独到的经验,那时候我在工厂对技术问题已不敢随便说话,因为你一说,别人就会认为是对的,就会照着做。在行业已小有名气。
写技术论文不仅使自己进一步理清思路,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因为你写得时候才会发现,有些问题原来自己并不很清楚,给别人讲课也是如此。写和讲都是与己与人有益的事。我后来对工程师的要求都是要会做,会写和会讲。
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是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工作,有1~2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能出图,但在选材,工艺性,易装拆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真的需要多年积累。我后来Interview新员工时经常问什么是电子产品的设计?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结构设计?但得到的多是大学教材里的隔靴搔痒答案。我的体会是:“结构”对零件而言,就是形状和材料;更多的情况“结构”是对2个或以上有装配关系的零件而言,就是2个或以上的零件它们的结合处的配合形状;对整机“结构” 而言就是指零部件的布局。因此结构设计就是用最简的形状,合适的材料,精巧的连接,合理的布局实现功和性能的要求。
10年努力,我实现了做工程师的理想,1990年我拿到了省里发的工程师证书。在国企的日子,受到的教育使自己一直感到自己是工厂的主人,是为自己在奋斗。虽然那只是一个空头支票。
4.男怕入错行
94年前后,音响行业一方面由于香港大量的CKD在南方地区组装,而香港的模具制造水平比内地高一个数量级,产品的外观漂亮;一方面由于江浙地区乡镇企业依靠“星期日工程师”也大量的生产音响。这些产品仅注重基本功能,摒弃了国企按国标追求的高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对一般用户确也没有用)这两类公司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产品有价格优势。因此音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企产品的技术优势渐失。而国企固有的顽疾确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作起来,日子开始难过。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恶性竞争,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而那两类公司多数不在行业统计数据之内,维持在微利状况。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多年,应该说心中是有数的。“男怕入错行”在一个走向没落的行业里,可能你再投入多少力气,回报也是微薄的。
我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我把我的一台486工作用机拆了一遍又一遍, DOS系统也装了无数次,DOS命令也用熟悉了,这时市工会职校的计算机中专班聘兼职老师,我就凭着一张DOS激活盘,一张DM盘,一张KV100杀毒盘和我从计算机报刊上得到的知识,开始教计算机维修课,实际上当时的计算机全是进口兼容机,品质相当好,故障也确实基本上是软件操作不当造成,我记得稍为难一点的是在计算机升级的时候要会编辑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两个文件和主板上的倍频跳线。事实上我的课还很快吸引了很多南工和南大的本科生来听,我当时每周4节课,每上两节课,要备8小时的课,我订了当时所有的计算机报刊,当学生问的问题当时答不出,我一定会弄清楚,下次课说明,其实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效率最高的,我也经常在珠江路计算机一条街上看别人怎样装计算机。我的性格中有敢闯的一面,也有喜欢探求新知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自然习性。
94年我有了一个到“西电”去进修计算机技术的机会。一年以后,我看到报纸上同创登的招聘广告,就以普通工程师的身份,应聘同创集团新品研发中心结构设计工程师,面试当场即被录取,并让我即去上班,面试我的是新品研发中心总监徐一宁,这是一位做人很正的领导,只是由于有时表达过于直白,而没有更好的位置,我对他仍然心存感激,是他让我赶上了这一波计算机热的大潮,开始了10年的IT之旅。
92年有个同事要到深圳去闯天下,我们做的音响这一行,在深圳薪水高很多。因为他是做电路设计的,我是做结构的,所以希望我和他一起去,这样就可以搭档做产品。我对他说,你还没做好准备,技术上你还要积累,而且这个行业现在我也不看好。结果是他去了,我没去。一年后的年底,他神采飞扬的回来,请大家吃饭。说他月薪6千块。而我们那时月薪才1千块,结果是有一批人跟出去做音响。而我是准备转行了,再过2年后我也到了深圳,只是做了IT业。后来那些同事碰面,都说公司经营状况不好,薪水几年没加。而我的薪水确实是年年在加。
11.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感悟 篇十一
新人培训心得800字<一>
经过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全体员工的业务培训,期间学习了李 强老师的《为自己工作》的电视讲座。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所不熟知的问题,李强老师在讲到人为 什么去工作,我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答案,为 了家庭,为了事业为了体现自己的自身价值,太多太多的答 案。但我们确忽视了一点,你为企业做了什么,我们往往站 在自己的角度上强调企业客观、外在的不利因素,却忘记了 你自己为企业做了什么,贡献了什么。首先我们必须做到摆 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抱怨企业对自己的不公,要立足本职工 作,竭尽全力为企业的强力发展出力发光用尽所能。通过这 次学习做为项目办公室主任的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一 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公司领导把我安排在项目办公室主 任这个重要工作岗位上,这说明对我的工作能力给于认可,这是领导多大的信任和决心。使我有了一个施展能力的舞 台,我有什么理由不加倍为企业明天的辉煌尽一份力呢。在 我身边也有很多下岗的员工,而我很庆幸,拥有一个自己骄 傲企业,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李强老师说得对:我们 应该对我们公司感恩,对我们领导感恩。对待工作必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办公室管理中应该知道 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了解什么,怎么做、怎样能做好,只 有这样才能有能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把工作做的尽善尽 美,才会叫领导放心的把工作交给自己。以前总是想到单位 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对得起自己这份工资就可以了,现在 使我明白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锤炼自己,在生活上要团结同 事。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不能简单的为工作而工作,也不能为薪水而工作,做任何事情都得用心去做。
李强老师 讲:什么是优秀?优秀的人才,不就是比你多干一点,比你 多发现一点,比你多钻研一点,比你多有心一点,比你不计 较一点,这些看似平常的“一点”,组成了优秀人才必备的素 质。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可以说工作是人生的重要 组成部分,所以说工作是要用自己生命去做的事。所以我们 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不要埋怨没有人发现你的才能,只 要你在工作中踏踏实实的干,心有责任感,无论小事大事都 全力以赴的去工作,端正工作态度,当我们不那么好高骛远,用心做好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你会发现你既定的目标已经实 现。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会更好的珍惜自己的工作调节好自己的 心态,诚实做人、努力做事,对待工作态度有了一个全新的 认识,我会在以后的办公室管理中更好的工作,把自己的本 职工作做好,叫公司领导满意,叫项目领导放心。
新人培训心得800字<二>
(一)了解了集团的文化
通过半个多月的课程学习,了解了出版社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对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传递幸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员工职业素养的生成这一段的学习,无论是工作中的小习惯,工作技巧甚至是人生中的感悟,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一流企业优秀员工的应该是具有以下特点:1、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知识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它有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知识之多,浩如烟海,人毕其终生而不能穷尽,只能以实用为导向,取其所需。2、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没有专业就没有职业,专业技能是职业技能的保证。事情做得专业,工作才能做得职业。3、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在众多观念中,价值观念是核心,价值观念决定了评判标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道德取决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4、以成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生命注重过程,但工作要注重成果,生命的过程是由众多个结果连接而成,工作中没有好的结果,过程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以成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是一切工作思路的基础。5、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才能长久,才能卓越,对待工作不是一般努力就可以,而是虔诚,不是尽力而为,而应全力以赴,没有敬业的态度,就不会有优秀的业绩。
(三)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在拓展训练中,无论是一开始的分组,设计队名、队旗、对歌还是后来的过河、背摔,以及高空断桥等,几乎所有的项目,每个成员都在积极的出谋划策,都在为完成一致的目标而努力。大家没有任何的隔阂而是相互帮助和协作。为什么在训练中大家都能如此的团结?因为大家的目标完全一致,才可以在团队的中突出了大家一致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当然会大声说出的自己的想法,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才能挖掘出团队最大的活力与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寻找到快乐,在感悟中得到升华。在整个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都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的顺利过关而满足,为同伴成功而欢呼。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真切,是那么具有合力。即使在整个训练过程结束之后,大家都很累,可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训练中的事情,都感到回味无穷。参加拓展训练使我们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强化了团队意识。两天的活动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感悟和启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回味无穷的记忆。
(四)个人责任意识的提高
责任感的修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在工作中,我们要有一种凡事必做到最好的干劲,要有一种履职尽责的态度,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握每一个细节,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工作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在工作中承担一份责任,坚守一种信念,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个职业人的追求,“不因位卑而消沉,不以责小而松懈”。在工作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永远葆一份责任心,才能向着成功前进。
以上就是我在培训中的收获。通过培训,我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心态,基本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最后感谢领导们给我们安排了这么完美的一个培训,感谢同事们带给我的收获与感动!谢谢大家!!
新人培训心得800字<三>
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紧张的学习就是自我充电的过程,总结这几天的学习,感想颇多,真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感想一:进一步、学几招,海阔天空。
学会总结规划自己的人生,将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目标规划,规定自己需要完善目标的时间,进行量化考核,做到细节决定成败!
感想二:我们不可以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同样是梅花,在毛泽东的笔下就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而在陆游的眼里就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同样是江水,毛泽东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李后主却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的情境,不同的是人,人的心情,就有截然不同的2个心境。就像那个撕纸的游戏——我们假定现在是40岁,预期活到70岁,我们把一张纸,折成7份,每份代表10年,我们剩余的30年,再细分,除去睡觉、与家人朋友团就、一些应酬,那么实际属于工作的又有多少呢?但是知其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掌控我我们生命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只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加强自己的修养,历练自己的言行,捕捉属于我们的精华,吸取我们的营养,增加我们的才干,才能等于无限的延伸了我们生命的长度,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当我们很平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我们回首自己走过来的路时,会是一片空白!
感想三:发散思维,突破瓶颈。
曾有一位教授,他发现自己汽车的轮胎被人卸掉一个,并且卸掉轮胎的四个螺丝也被卸掉了,教授虽有备胎但很无奈,这时过来一位农民,看出了教授的心里,就决定教授。农民将其他三个轮胎每个上面卸下一个螺丝,然后用这3个螺丝把备胎安装好,使教授可以顺利开车在路上飞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学历和职务高低,只要我们利用已经拥有的知识,发散思维,突破瓶颈,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会遇到很多的门槛,过去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那么门槛高怎么办?我有3个答案,1、找个凳子;2、绕个弯子;3、调头。我想通过我们学习以后,我们不会选择调头。
感想四: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在北戴河学习的5天,我们都去散步,要围着海滨绕一大圈,很多朋友都说那么远,不累吗?其实你可能没有(本站隆重推荐好范 文网)领略到其中的乐趣,就像工作和学习以及散步一样,有事很单调、枯燥、乏味,但当我们观赏一路的风景、欣赏一路的欢声笑语之后,就会忘记那些单调、枯燥、乏味,取而代之的是开心、快乐、意蕴悠长……
下面我用一句话结束这次的发言:一笔唐,一笔宋,一笔元明清,一笔下去三千年,天地虽老,我还年轻!就让我们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用我们的双手铸就唐百美好的明天,用我们的汗水描绘大楼更加壮丽的明天!
我的发言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第二篇: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新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省农村信用联合社新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六盘水市钟山区联社刘 伟
感谢省联社、钟山联社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感谢起上海起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我有幸参加了贵州省农村信用社2014年新员工培训班学习。经过18天的紧张愉快地封闭式学习,经过竞职演讲,我担任了12班班长,并荣获了“优秀班级干部”称号,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来自全省各联社参加贵州省农信社新员工培训的有1300余名。本次培训是贵州省农信社首次新员工培训,人数最多,范围最广,效果最好、意义深远。这次培训也被喻为“黄浦一期”培训,这是省联社领导以及上海起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老师对我们的认可,视吾辈天之骄子,通过这次培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坚信我们的不懈努力必将使我们成为信合精英。
一、收获知识,转变思维
首先认真地学习金融知识和专业技能,将以后的工作中运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学习了金融基础,会计结算,金融市场等,同时学习了点钞技能,翻打传票,数据录入等专业技能。特别是在礼仪老师的教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礼仪水平,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更好地理解专业的知识,并融会贯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通过实践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果。
二、体味刻苦,感受奉献
这次培训班同学们克服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困难。同学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而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更是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为了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特别是省联社领导,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冒着酷暑来看望和指导我们,这种奉献的精神更激励我们奋进。
三、扩大视野,拓展思路
这次农信社新员工培训是上海起航公司授学的,给我们授课的大都是从事多
年银行工作的领导、上海各个高校的教授、学者,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院还请来高级的礼仪专家和沟通专家提高我们的礼仪和沟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使我们了解了相关技术领域的动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拓展技术创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我们创新能力的作用。
四、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培训班老师还为我们安排了讨论会,便于我们相互之间学习与交流,且提高
我们的业务知识。也安排了许多课外活动。比如:拔河比赛、歌唱比赛、礼仪比赛等。同学们都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知、到亲密无间的良师益友。学习与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一次次的团队活动,大家拼搏进取,勇夺胜利,无不体现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谊。知识虽然难得,友谊更为可贵。
我们一定会坚持学习不放松。只有不断深入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以相关
知识为辅,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工作思路才会清晰有方向,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虽然培训班的学习是辛苦的,但是回味其中的过程是快乐的;虽然培训的时
【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感悟】推荐阅读:
保险公司新人培训班总结06-18
保险公司新人早会串词10-25
保险公司培训感想07-18
保险公司年度培训总结09-05
保险公司课程培训总结10-27
保险公司职工培训心得领会10-22
保险公司人管培训心得08-08
保险公司培训班主持词09-01
讨论下保险公司管理培训生06-12
保险公司车险核保培训心得体会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