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新进展在线作业

2024-08-08

护理新进展在线作业(精选10篇)

1.护理新进展在线作业 篇一

儿科护理新进展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赵秀芳

一、儿科新技术护理

婴儿抚触

血液净化在儿科的应用

心血管介入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呼吸机辅助呼吸(不讲)

PICC(不讲)

二、儿科护理新领域、新理念

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早期教育

儿童疼痛管理

儿科护理伦理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婴儿抚触

1.是指在科学指导下、有技巧地对婴儿全身进行抚摸。

2.有利于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3.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减弱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应答,增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

抚触的注意事项:

1.环境温暖、舒适,准备好干净的尿布和换洗衣物

2.最佳时间:清醒、半空腹、沐浴后

3.操作者先洗手,摘下戒指等物,手掌侧涂擦婴儿润肤油和 爽身粉

4.配以轻柔的音乐或边与孩子说话

5.手法轻柔,逐渐增加力度

6.抚触的顺序:头、胸、腹、四肢、背部、臀部(不绝对)

7.频率:2~3次/日,5~15分钟。每个部位4~6次

8.注意孩子的反应

血液净化

在我科广泛应用:

1.肾脏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2.各种中毒:药物、生物、毒物等中毒

3.免疫性疾病:HP、嗜血细胞综合症

4.炎症性疾病:SIRS和脓毒症

5.多器官功能衰竭:挤压综合症

6.血液病:肿瘤细胞溶解综合症

……

成功救治病例

1.汶川大地震导致的挤压综合征多个

2.问题奶粉事件导致ARF患儿多例

3.毒蛇咬伤导致下肢坏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

4.蜂蛰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5.双下肢血栓合并肺栓塞、肺出血患儿

6.儿童过敏性紫癜百余例

7.暴发性心肌炎合并7个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患儿

心血管介入治疗

先心病介入治疗:就是在X线、超声波等指引下,将穿刺针及导管沿血管插入心脏要达到的部位,进行影像学诊断后,对病变部位做定量、定性分析,再选用特制器材对病变实施封堵、扩张或栓塞的治疗方法。

先心病介入治疗优点

创伤小,无需全身麻醉,无需输血,术程短,无排异现象。

先心病介入治疗分类

1.球囊解除狭窄(扩张或成形):主动脉瓣狭窄(AS)、肺动脉瓣狭窄(PS)、主动脉缩窄(COA)

2.栓子封堵/关闭异常通路: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末闭(PDA)

介入成功率达95%~100%,部分可得以彻底根治。但是,不是每个先心病患儿都能进行介入治疗。

不宜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

先心病介入治疗护理

术前:

1.签署同意书:

2.心理护理:

3.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凝血时间、血、尿、大便常规化验检查,心脏彩

超、碘过敏试验及皮试结果

4.禁食4~6小时,禁饮2小时

5.房间设备的准备

6.迎接患儿,术前查对

7.协助摆好体位,建立静脉通道

术中:

1.心电监护、监测ECG、HR、Sp02、血气及、电解质、心律、血压等

2.协助抗凝药应用

术后:

1.穿刺部位按压止血10分钟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以沙袋压迫止血,静脉穿刺处压

迫4小时,动脉压迫6小时。(点式止血)

2.监测生命体征

3.观察足背动脉波动、穿刺点、造影剂反应,麻醉者的复苏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

指把具有自我复制及分化功能的多能造血干细胞从一个人体内移植(一般是通过静脉输入)到另一个人体内,担负起造血作用,包括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巨核系统及免疫系统功能。

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骨髓中,亦存在于脐血及外周血中。

分类:简单地分为

自体和异体,同基因和异基因,BMT、PBSCT、CBSCT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某些疾病的根治性方法。

移植过程:

1.第一阶段为准备期,也称移植前预处理

2.第二阶段为造血干细胞的准备于输入期

3.第三阶段为移植后照顾期

护理:

1.环境和用物准备(全环境保护)

2.移植前的预处理:放疗、化疗

3.干细胞的输注:直接输不需过滤,先慢后快,密切观察

4.移植后护理:

5.输血的特殊性:γ射线照射,过滤白细胞

6.锁骨下导管的护理:按CVC或PICC

7.心理护理

新生儿疾病筛查

1.2.3.4.5.6.7.《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规定(1994年)筛查疾病:先天甲低、苯丙酮尿症 时间:出生3天后~20天以内 采外周血(足跟)普查、自愿、收费 可疑者复查:静脉血 护士:告知,协助采血,做好登记(详细),通知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

目的:

1. 分娩后住院期间和42天时筛查出患先天性或新生儿期听力损伤者,使疑似者在3个月

内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价。

2. 确诊者能在6个月龄前接受专业干预

3. 迟发性或进行性损伤者能接受为期3年的听力学和医学监测,尽早发现并进行诊断和干

预。

要求:

1.筛查者要经过培训

2.父母在知情选择下做出决定并同意听力普遍筛查

3.筛查分阶段进行

过程:

第一阶段(听力筛查阶段):

第二阶段(听力损伤诊断阶段):

第三阶段(随访与干预):

早期教育

儿童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CE,简称早教)是指从出生至8岁,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利用客观外界环境和某些教育训练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给予儿童某些器官(如大脑、感知觉器官等)以丰富刺激,进行略为超前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儿童感觉、动作、语言、认知和习惯,发挥最大潜能。

重要性:

1.促进大脑发育和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

2.促进智力发育

3.是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原则:

适宜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续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多样化原则,一致性原则,督导

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

方法:

观察法,游戏法,示范法,提问法,试误法,发现法。

基本内容:

1.婴儿期:视听力训练、动作训练、早期语言训练和交往能力训练(亲子交往)

2.1~2岁:

动作:独立行走,协调性、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语言:创造交流机会,鼓励表达

认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交往能力:社会性知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交技能

3.2~3岁:注重良好习惯培养

儿童疼痛管理

疼痛的定义:不适感觉和情绪伴以实际/潜在性组织损伤或相关损伤的描述。无论年龄、成熟度和疾病严重度,疼痛均可被预测和控制。

多年来人们认为婴幼儿缺乏体验疼痛的神经机制,但研究表明胎儿时期痛觉神经已经发育。新生儿跟部反复受刺激,可增强痛觉神经过敏反应。

近年对儿童疼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儿童疼痛的控制倍受关注。

儿科护士对疼痛量表的使用最低,仅占4.3%。

护士对患儿疼痛难以了解和描述,对儿童疼痛感到陌生、害怕、无法评估,甚至不愿考虑疼痛的存在。

疼痛评估方法:自我描述、行为观察、生理学指标检测

疼痛的控制:非药物控制和药物控制

非药物控制:认知行为疗法和其他疗法

药物控制:

儿科护理伦理

伦理是关于道德的哲学,包括人伦关系、法权关系和生态关系

医学伦理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运用一般论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的关系问题。包括医患关系、医务人员间关系、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

1. 尊重患儿及其家属

2. 保护患儿的隐私

3. 保密

4. 科研中的伦理问题

5. 临床用药伦理问题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是发展的趋势,是护理工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宗旨:医疗服务提供者与家庭是合作伙伴

理念:家庭氛围、尊重、选择、信息共享、灵活性、协作、权利

护士的角色:病人/家属的拥护者

多学科中心的儿童护理

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以病人为中心的体现

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如护理、教育、康复、心理、保健、营养与卫生、医疗各专业、人文社会、家庭等

2.护理新进展在线作业 篇二

1 心理护理的内涵

目前对心理护理的定义仍缺乏一个普遍认可并被广泛使用的概念, 这不仅与文化背景有关, 也与各科之间护理工作的重点不同有关。一般认为, 心理护理应包括四个部分, 即护理的主体、护理的客体、护理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以及护理的具体目标[9]。几乎所有定义都是围绕这四个部分展开的。

1.1 国外的概念

国外学者在定义“心理护理”时往往先解释护理的实质和核心, 重视对于心理护理地位和作用的确立, 进而确定概念。美国对于心理护理的表述为“PsychiatricNursing-mentalHealth Nursing”, 认为它是在护理实践领域中开拓的一种新的、特殊的分支, 它应用人类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框架, 有目的的应用主体 (护士) 进行实践, 对于客体 (患者) 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精神障碍及其长期作用的不良反应做出识别和干预, 最终实现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状态, 促进精神障碍的康复, 预防心理疾病发生的目标[10]。英国学者则认为心理护理是主体 (护士) 系统应用心理学方法,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然后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处理客体 (患者) 因疾病或损伤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 最终为患者提供有实践意义的、系统的、全面的心理学关怀[11]。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心理护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体系不同, 美国的定义更强调人的一般特性, 主张应用人类行为学的理论框架, 而英国偏重于对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

1.2 国内的概念

中国学者对于心理护理的描述略有不同, 认为在中国中医的传统思想当中就有心理护理的思想, 认为传统医学当中, 强调“形神合一, 心神一体”的生命观, 构成了中医当中“整体恒动观”的重要内涵, 成为心理护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心理护理实践[12]。中国学者更倾向于将心理护理表述为“Psychologicalnursing”或“Psychologicalcare”, 对于其具体表述也不尽相同[13,14]。

2 心理护理的主要技术

尽管对于心理护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是主要的干预手段。目前对于国内外心理护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心理学方法进行归纳,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认知

认知心理护理过程中, 主要是指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态度、知识和观点[15]。在心理干预技术当中, 以Beck的认知疗法最具代表性。龙瑞芳[16]曾经应用认知干预技术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对患者认知缺陷进行干预, 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 从而减轻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吴艳[17]等应用贝克认知疗法对恶性骨肿瘤保肢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可有效纠正患者的自我丧失感、失去控制感, 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2.2 带动和影响患者的积极行为

心理护理过程中, 可通过心理护理知识以及护患双方的良好互动,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行为, 尤其在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中, 作用突出。余洁[18]对于90例进行放化疗的癌症患者进行行为干预, 通过介绍患者与治疗成功的案例之间的积极互动, 影响和带动患者的积极行为, 结果发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不安的情绪, 加快了病情的康复, 也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吴玲玲[19]对于急诊创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采用了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等行为干预技术, 发现不仅有效地改善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和负面情绪, 而且使患者学会了积极的应对方式, 促进其心理康复。

3 心理护理的应用领域

随着临床各科对于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整体护理理念的普及, 心理护理应用的范畴也在逐渐扩大。其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临床各个专业, 现分别予以简述。

3.1 心理护理在内科的应用

刘晓东[20]对112例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结果发现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谭萍秀[21]先后对460例住院内科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 显示心理护理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姚皆帆[22]对96例消化科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发现, 经过心理护理后消化科疾病患者的病情有明显改善, 可缩短治疗周期与住院时间。周定群[23]等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普遍存在态度消极甚至悲观、绝望, 通过心理护理, 包括对于患者本人的心理支持和对于家属的积极沟通, 能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控制血糖, 促进疾病康复。李海燕[24]对140例冠心病患者的院外护理过程中实施了心理护理, 结果发现, 患者伴随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建议将心理护理由院内拓展到院外护理过程中来。马艳[25]对于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发现, 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 增强健康教育的内容, 可以更好地缓解患者因疾病恐慌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使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3.2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

精神科由于接诊患者的特殊性, 所以从内科中独立出来, 单独讨论。尚简[26]等对3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无条件积极接纳、带动患者积极融入社会以及普及精神病的科普知识等, 在出院1个月后进行随访, 发现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对事物的客观性分析与观察能力, 帮助患者克服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 有效改善预后。谢立军[27]对80例产后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研究, 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明确导致产后精神障碍的具体原因, 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并做好围生期的预防工作等。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发现,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降低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生, 提高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张立玖[28]对89例神经症性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比较心理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 结果发现,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和消除患者的心理行为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为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

3.3 心理护理在外科的应用

王刚[29]等以196例行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比较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于患者疗效的差异, 心理护理措施包括认知干预、暗示疗法、示范脱敏、音乐干预的联合应用, 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张云霞[30]对41例喉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在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 能减轻喉癌患者术后疼痛状况, 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景晋秀[31]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结果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颅脑外伤预后状况, 降低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 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3.4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

朱红艳[32]等探讨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 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 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的总有效率及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 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预后效果。赵秀玲[33]对于产科住院的88例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发现,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张红[34]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研究时发现, 在心理护理过程中, 通过暗示、转移以及分散注意力的方式, 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心理负担, 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并认为心理护理是妇产科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对解决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5 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马秀凤[35]等认为在儿科护理中应充分考虑患儿自我意识较强、乐于接受表扬、感情波动较大、自制能力较低等心理特点, 注意以尊重及关怀的态度对待患儿, 并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消除其紧张情绪, 使用轻松的语言及恰当的类比向患儿解释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 减少其恐惧心理, 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付晓荣[36]认为, 儿科中实施心理护理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患儿本身, 还可以拓展到患儿家属。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护理、心理支持以及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 使得护理程序处于良性循环, 对于患儿疾病的恢复起到良好的效果。张瑞红[37]则系统总结了儿科护理的工作特点, 针对不同病种和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 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强调用心分析患儿和家属心理需求, 掌握心理护理时机, 适时进行心理护理, 才能确保心理护理效果。

总之,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和普及, 心理护理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因为疾病产生的消极情绪, 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38];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改善护患关系[39]和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 促进护理人员的自我提高。

摘要: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对患者的心理加以疏导, 从而缓解患者的相应心理问题, 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本文系统总结了心理护理的内涵、心理护理的应用领域和相关的技术方法, 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3.小儿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 篇三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50-02

机械通气是维持各种危重疾病患儿生命体征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这一部分患儿在插管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意识和交流障碍,或者是因为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镇静药物,所以他们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样就使得这些患儿的护理工作难度更大,尤其是小儿的体质相对较弱,所以对小儿的护理就是难上加难,所以需要对其护理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1小儿机械通气护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这样会使得患儿的病程加长,甚至还会导致患儿的死亡率进一步提高,针对这样的状况,可以将床头抬高30度到45度,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呼吸肌相关肺炎的发病几率?国内数十家医院的ICU病房中有310例病程为28天的小儿机械通气患儿,在调查的过程中HOB在30度以上的只有2708%,在这些医院当中只有30.3%的医院,中有一个24小时监护中HOB比30度大的记录,在国外相关的研究中,机械通气患儿HOB的角度达到30度以上的已经超过了45%,这一参考数据表明在对机械通气小儿患儿护理的过程中HOB达标的程度并不是非常的高,而对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后,发现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护理工作量的大大增加,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患儿病情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引入护理电子管理系统,这对于提高HOB的达标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和措施,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医护人员的配置,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这些都会对提升HOB的达标率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也能很好的减少呼吸肌相关肺炎的发生几率?

ICU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ICU当中面对的小儿患儿也有着很强的特殊性,所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机器运行声音?医护人员走路的声音以及谈话的声音都会使患儿无法正常的休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很多身体上的不适症状,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也应该为患儿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医护人员还应该认真仔细的做好护理工作,这样对减轻机械通气小儿患儿的身体不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机械通气的小儿患儿因为气管插管而无法用语言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常常借助于自身的身体语言或者是敲击病床等来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在医护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护理之后,采取一些措施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一些患儿虽然意识方面处在相对比较清醒的状态,但是因为其身体状态极其虚弱而无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需要,这也是小儿机械通气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患儿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对一些有插管经历的小儿机械通气患儿进行研究发现,有82%的患儿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交流的极度困难?心理窘迫和恐惧感与交流障碍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希望护士能够在身旁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对患儿进行护理之前要对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进行解释,所以护士在小儿机械通气护理中应该和患儿进行及时的交流,这对缓解患儿的病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无创通气护理

无创通气是治疗轻中度呼吸衰竭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相对于气管插管的MV,NIV患儿病情较轻意识清楚,设备较简单,既可以在ICU应用,也可以在普通病房實施NIV护理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使患儿适应NIV保证NIV效果及时对患儿的感受作出反应一项小样本NIV治疗患儿不适感受调查显示,几乎所有患儿均感不适,大部分患儿感到咳嗽说话和饮水不便,少数有面罩压迫不适和呼吸道干燥感使患儿适应NIV的措施包括选择合适面罩减少NIV漏气和保证人机同步;保证NIV疗效主要通过与医生合作,观察NIV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呼吸机模式和参数,个体化治疗;及时对患儿的感受作出反应,是NIV的主要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对患儿解释NIV重要性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感受,鼓励患儿,并及时调整面罩和呼吸机

3.护士参与撤机

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护士参与撤机前,先培训撤机程序1个月,之后由护士实施撤机程序,并与之前7个月由医生实施(医生根据自己临床经验进行撤机)的撤机阶段结果比较,所有进入研究病例的平均MV时间(5.2±3.8)d,102例由护士实施撤机的患儿,其MV中位数时间为2d,而100例由医生实施撤机过程的患儿MV中位时间为4d;住ICU中位时间护士组(5d)低于医生组(7d);住院时间病死率再插管率等两组间无差异护士实施撤机过程优于医生实施撤机过程的可能原因是护士在MV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优势,ICU人员配置,护士与病床数比值远远大于医生与病床数比值拔除气管导管日的时间,护士组比医生组早2h13minICU医生人数少,耗费较多时间查房和阅读患儿各种检查结果,分析和研究下一步诊疗措施,往往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启动撤机过程,影响了医生实施撤机的及时性

护士实施撤机的研究中,122例符合进入撤机程序的MV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ICU护士根据制定的撤机程序按时调整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另一组由ICU医生根据工作常规调整呼吸机模式和参数两组撤机成功率十分相近,分别为护士组75.4%和医生组77.0%;中位撤机过程所需时间,护士组(25h)少于医生组(47h);总MV时间,护士组(139h)稍短于医生组(151h);患儿总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性,认为护士实施撤机程序效果优于医生的主要原因是护士负责管理患儿数相对较少,能更及时根据患儿病情调整适合于患儿的呼吸机参数随机对照研究也得出了历史数据对照研究相近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护士实施撤机过程具有一定的优势

4.结语

在我国,小儿机械通气护理的研究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研究进展还需要逐渐加快,在研究成果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扩充和完善,报告性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实质性的量化研究相对比较少,这也成为了未来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项海青,孟玲妹. 机械通气患儿吸痰护理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2(06)

[2] 陈东云. 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内吸痰的护理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04)

4.学习《护理新进展》之心得体会 篇四

学习《护理新进展》之心得体会

《护理新进展》这一科目是我们护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书中对如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安全护理等内容加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实际应用进一步阐述了上述三个问题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后,让我得到很多启发,特别是平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能在该次的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回答。如在“护患沟通”“专科护士发展”“安全护理”这三方面的内容上,学习后感觉非常受用,让我深深明白了它们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一、护患沟通方面

据报道: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有研究发现,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1次。这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护患沟通的必要性: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没有护患沟通,就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以前我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但通过《护理新进展》中《护患沟通》这个讲座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间、医患间及医生与病人家属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保证病人得到细致、全面的了解和检查,提高医疗质量及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我们ICU,病人是处于一种感觉失保护状态,对于ICU陌生的环境,众多的医疗器械和操作,都有一种恐惧感。如果在疾病治疗中,护理人员没有做到有效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对病人的心理都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所以,通过对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使我更加深了对沟通的认识和应用,认识到唯有掌握沟通技巧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信息资料,才能有利于护理评估的进行及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成功的沟通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

1护患关系,使患者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的治疗状态,以达到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一是语言”。说明了医务工作者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性。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成功地与病人沟通能较好的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需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安全护理方面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答应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护理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护理质量的安全标志之一。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和医疗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提供一流技术与服务的同时应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护理的安全。特别在我们ICU,病人病情危重,随时面临抢救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发展,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在平时工作中,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现象处处存在,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错误医嘱的从而影响护理安全。作为ICU的护理管理者,在学习了《安全护理》的相关内容后,对于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好好思索了一番,同时也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好好利用上课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科室安全管理:(1)力求做到科学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年青护士的培训,针对年青护士三基基础差,工作能力弱,法律意识薄弱,应急处理机会少,但容易接受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好学易学,家庭拖累少等特点,加强三基基础训练,对年青护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定期进行考核,不定期抽查,随时进行指导,做到三基技能的能力提高,人人合格。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选送年轻护理骨干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习讲座、学习班、进修班,不断拓展其理论水平,以了解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理念。(2)加强法律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把好设备质量关,做好后勤保障。严格按仪器管理制度,定期与后勤设备科检查各项仪器,保证仪器完好率在100%。确保仪器安全。同

时要求所有护士熟悉本院的设备科电话号码,供氧中心的电话号码,熟悉停电停氧的应急操作流程。

三、专科护士培训方面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or Nurse Specialist,简称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中文通常翻译为临床护理专家,以区别于在不同专科工作的普通护士。Calking定义专科护士为“具有丰富经验和专门的理论基础及技能的护士,他们对病人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处理”。Homeric定义专科护士“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在某个专门的临床领域中为服务对象提供专门化的护理服务。或者说在某个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广博的、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临床技能,能向病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这种建立在经验、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非同一般的临床能力,能使他们具有相应的专业权威性。卫生部在200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年-2010年)》明确要求:要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发展纲要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全球护理实践发展一书中阐述:当今护理发展较为迅速的方面,一是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二是与教育水平同步发展的专科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促使护理人员在专业发展方面期望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目标,其专业发展的方向不仅局限于护理管理和教育,而是更加侧重于临床实践和研究。卫生部护理处在召开“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指导意见”讨论会时,郭燕红处长就提出:专科护士是方向,专业护士是过程。清晰地说明了护理专业化发展必然性和阶段性。根据“指导意见”中提出关于在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的培训意见,认为培养专业护士是今后护理发展工作的重点指向。中华护理学会的护理专家曾经说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公众对护理学科的认识、评价以及对它的期望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我国护理学科有了长足发展,但与社会的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制约护理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护士数量不足和护士专科人才缺乏。而解决护士人才的专科水平和人才结构,则更多地依赖学科自身的开拓和研究。大力加强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是护理发展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应以培养CNS为主,目的是提高护理服务的专门化和专业化水平。

这跟我国解放以来护理教育水平偏低的国情是相符合的。随着近几年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ICU 护士的重要性在危重病学技术中不断凸显,通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机能监测和生命支持,对病情发展变化的迅速准确的观察、判断和处置,协助病人整体化实施健康康复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帮助危重病人及其家属达到最好的适应状态,以便使危重病人适应他们生理上的机能不良和在 ICU 中的心理压力方面,护士显示出了她们无可替代的一面。通过ICU护士的全方位的精心护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和抢救成功率。为保障ICU病人安全质量下,对ICU 专业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目前,对ICU专科护士的培训也非常重视,要求大家不仅具备更专业的护理能力,同时还加大了对人文学科的教育,为患者提供规范、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的护理。我院到目前为止还未设立专科护士,我觉得应该开始着手抓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以加快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尽快适应迅速发展的专科医疗和护理需求。在此层面上,我觉得自己也应朝这方面努力,为ICU专科护士培训做好前期准备。

5.护理新进展在线作业 篇五

【摘要】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病率高,容易拉低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感染风险。为提高护理安全性,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临床经验,分析了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并从危险因素入手,阐述了失禁性皮炎的预防方法。以降低疾病发病率为目的,归纳了相应的护理手段。以期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参考,提高ICU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ICU;失禁性皮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8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88-01

前言

失禁性皮炎为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一种,多由皮肤长期接触刺激物等因素所导致,患者临床症状以红疹、溃烂等为主。如未给予预防及护理,容易诱发感染,对患者病情的康复不利。ICU患者病情严重,伴随意识障碍者,及肢体功能受限者居多,失禁性皮炎的发病率更高。因此,为缩短患者的住ICU时间,需对其预防及护理方案与进展进行分析。

1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危险因素

(1)长期接触刺激物:ICU失禁患者,皮肤长期暴露在尿液或粪便中,受刺激物的影响较大。加之刺激物所处区域,需长期受压,失禁性皮炎的发病率较高。(2)皮肤清洁度差:ICU患者需长期卧床,缺乏自我护理能力。如护理人员未能够及时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容易导致皮肤处于缺水、干燥,或潮湿的状态。长此以往,既可诱发失禁性皮炎[1]。(3)未给予皮肤保护:临床研究发现,将皮肤保护剂应用到ICU患者的护理中,可将皮肤与潮湿的环境及刺激物隔离,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病率。如未给予保护,失禁性皮炎发病率,将明显提升。

2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案

21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

211避免长期接触刺激物护理人员可将皮肤保护剂与造口袋,联合应用到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避免皮肤长期与刺激物接触,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病率。除此之外,为避免皮肤长期摩擦或受压,护理人员还需及时帮助患者翻身。同时,避免频繁的擦洗会阴部位皮肤,预防失禁性皮炎。有学者在研究中,选取ICU患者作?檠?本,将其分为了两个组别[2]。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一组采用皮肤保护剂+造口袋给予护理。对比发现,与前者相比,后者的失禁性皮炎发病率更低(p<005)。

212提高皮肤的清洁度护理人员可考虑将清洗剂,应用到患者的皮肤护理过程中,提高皮肤的清洁度。当患者大便或小便后,护理人员需立即帮助其清理排泄物。发现局部皮肤存在红肿、潮湿等现象,应立即给予处理。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的基础上,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病率。有学者指出,采用创面灵,以1:2的比例,溶于温水中,帮助患者轻轻擦拭会阴及肛周皮肤,能够有效抑菌、止痒、抗炎。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使失禁性皮炎的发病率得以降低。

213应用皮肤保护剂赛肤润为过氧化脂肪酸脂的一种,含有棕榈油、亚油酸及维生素E等多种成分。ICU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可将赛肤润,涂抹于失禁性皮炎的常见发生区域。以降低由压力、浸渍等因素所导致的失禁性皮炎的发病率。涂抹赛肤润后,药物可实现对局部皮肤的隔离与覆盖。进而达到保护皮肤、避免皮肤过于干燥的目的,使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得以降低。需注意的是,如患者局部皮肤已经发生皮损,同样可继续使用该药物,以缩短皮损的恢复时间。

22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护理

221不同病情患者的护理临床应视失禁性皮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给予护理。轻度失禁性皮炎患者,护理要点应以清洁、保湿、排除刺激物为主。中度失禁性皮炎患者,应适当给予皮肤保护剂给予护理。重度失禁性皮炎患者,建议在上述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将碱式醋酸铝等收敛剂,或水胶体敷料,联合应用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或采用康乐保造口粉,喷洒至会阴部位。以达到保护健康皮肤,促进皮炎愈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的目的。

222不同病因患者的护理针对由真菌所诱发的失禁性皮炎,临床应在保持患者局部皮肤清洁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应用到护理过程中。在利用生理盐水擦拭皮肤后,需立即采用氧气将皮肤吹干。在此基础上,取氯雷他定粉,涂抹于创面之上。在抑制真菌的同时,促进病情康复。有学者通过临床对比实验,观察了采用上述方法对真菌性皮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上述护理方案的实施,缩短了皮炎治愈时间,且提高了患者家属满意度。

结论

综上所述,长期接触刺激物、皮肤清洁度差,是导致ICU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主要原因。目前,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病率仍较高。未来,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皮肤清洁,及时清理排泄物,减少失禁性皮炎的风险,降低疾病发病率。一旦发病,需立即通过给药等方式给予护理,抑制病情进展,缓解红疹等症状,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娟.规范化护理对ICU大便失禁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4):227+230

6.护理新进展在线作业 篇六

摘要:精神分裂症在治疗的急性期与巩固期的目标是彻底清除症状并恢复功能,而维持期则以预防其再复发为主。若维持期不能坚持服药,则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约为53%~72%;若维持期能够坚持服药,且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而调整药量则复发率将会大大降低,仅约为15%~23%。所以,服药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治疗预后及治疗效果。但在临床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因此极大的增加了复发的风险。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并探讨科学的护理对策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为降低其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因素

依从性主要是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及疾病预防的过程中,医生的处方与患者的行为的相符程度[1]。临床中,因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具有迁延性以及反复发作的特征而需患者在出院后仍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药物巩固治疗[2]。通常情况下,初发病人在出院后仍需坚持服药半年至1年;再发病人在出院后仍需坚持服药2年至3年;而多次发病的病人出院后则需坚持药物治疗5年甚至终生均需药物治疗[3]。然而,在临床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不高,导致其多次发病,进而致使其社会功能出现减退,严重的甚至导致其最终精神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4]。因此,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重大价值。现将有关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做以下综述。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原则

精神分裂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往往需要接受终身的药物治疗。而在临床中,其治疗的原则为:①及时发现,及时治疗。②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能够对大部分症状进行缓解,因此在治疗措施上应选择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③治疗过程中需确保药物足量并足疗程。同时需指导患者积极开展全病程治疗。④此病需长期治疗,因此在药物的选择过程中需考虑其对症状的改善作用、个体耐受性以及副作用的情况,同时还需结合患者的经济承受力以及可获得性进行选择。⑤在对药物剂量的选择上,需做到个体化,同时需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5]。⑥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将面临多种社会问题及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因此需要及时的开展心理社会干预[6]。⑦家属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加强其对精神分裂症的了解,同时需鼓励其支持患者接受治疗,并协助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途径进行治疗。⑧患者及其家属需掌握疾病的相关自我管理技巧,指导并监督患者按时用药以预防反复发作,并维持病情稳定。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医生及护理人员需建立和谐的治疗联盟,一起积极战胜疾病。2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自知力、家庭支持以及药物副作用等[7]。①自知力的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便恢复了自知力,此时,极易出现与其他疾病相同,治愈后便无需坚持继续服药的心理,即对精神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未对精神疾病存在的复发的可能性及严重性引起重视[8]。因此在症状完全消失之后便不继续服药。部分患者甚至无自知力,强调自己无精神疾病而拒绝药物治疗。②家庭支持的影响:家庭成员在患者长期的服药过程中对其提供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与病情的加重或者复发存在密切关联[9]。③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在服用药物之后,少数患者将出现面具脸,同时肌肉将流涎与强直,睡眠将较以往增大等症状,服药之后患者往往表现为精神差、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呆头呆脑、反应迟钝以及动作迟缓等,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出现过、见过或听过少数患者出现过此类症状或听过错误传说便害怕长期服药会对家庭、婚姻、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会有吃抗精神病药物将会变傻的错误认识,更怕将来受到身边的亲友及社会的歧视而拒绝继续服药[10]。

3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降低复发率。①坚持用药单一的原则:据相关资料表明,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则药物的副作用越明显,进而极大的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导致其不愿意服药。此病需全程接受药物治疗,严重的甚至需终身接受药物治疗。疾病本身便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患者的心理压力便会增加,常常引发其自行减药或者停药[11]。除此之外,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副作用,进而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引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高[12]。因此,用药需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且需坚持单一用药的原则,避免联合用药。②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13]。在治疗过程中需遵循及早开展、并分两个阶段开展的原则。第一个阶段在患者入院进行治疗后的康复期进行。主要包含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药物副作用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等内容[14]。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充分意识到,精神分裂症同常见的高血压一样,均为生物学疾病中的一种,若要在发病之后想与正常人一样可以正常工作与生活,便必须接受长期治疗,坚持长期服药。同时,及时纠正患者吃抗精神病药物会变傻的错误认识[15]。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药物副作用以消除其过度恐惧的心理。除此之外,还需提高患者对不良事件的耐受力,帮助其更好的面对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第二个阶段需在患者出院时进行,需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教会其院外照顾患者的方法以及监督患者坚持服药的技巧,同时还需让家属充分意识到家庭支持对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性等[16]。通过健康教育,能够让家庭成员意识到尊重、理解、接纳能够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可以消除其因家庭成员中有人患精神分裂症而产生的自卑心理。③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应尽可能的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尽量使其避免接触诱导疾病产生的相关因素[17]。④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指导患者学会了解自身身体状态的方式,并提高其自我调整的能力,协助其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⑤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应尊重、关心、鼓励患者,要对患者的心理及病情变化进行及时的了解,多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促进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与护理,进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4讨论 服药依从性主要是指患者出院后的服药行为同医嘱的相符程度[18]。影响服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抗精神药物副作用因素、家庭因素、经济收入因素以及治疗环境等。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慢性病,具有复发率高的特征,需长期坚持服药。但是针对部分少数低收入人群,因病程长,医疗费用高等难以承受,从而导致无法坚持服药的问题。所以,医生在治疗的一开始便需根据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应尽可能的提高其服药依从性。除此之外,还可呼吁政府出台有关此类的倾斜性政策,促进其充分发挥社会有关此病的支持系统功能,以及时对此类患者给予经济援助与支持,帮助其改善治疗预后,降低复发的风险[19]。

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往往表现在对精神症状停药后易复发以及需长期坚持药物治疗的特点不够重视。同时对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存在错误认识,相信迷信及偏方以及过度担忧服药后会对智力及生理产生影响,进而致使其在症状消失后过早的自行减药及停药等而对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以及让其了解到精神病的症状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并可通过坚持服药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从而确保病情长期稳定[20]。让其充分重视治疗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进而能够显著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参考文献:

7.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 篇七

凡胎龄满28周以上,不足37周,体重<2500g的新生儿,应称为早产儿。我国早产儿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5%~10%,美国7.1%~17.9%,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12.7%~20.8%。Kdrda认为75%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且早产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出生时常伴随其他疾病,所以早产儿的护理非常重要,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现将对早产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2007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收治多例早产儿,除几例因愈后极差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基本护理措施

早产儿室配备:与足月儿分开,除满足足月儿室条件外,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囊等设备。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管理,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

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因此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维持患儿体温的适中温度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①体重<2000g 85例,尽早放入保温箱中保暖,并根据体重、日龄选择适中温度使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②体重≥2000g 38例,在箱外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③病情较重者,体温<35.5℃ 10例,在远红外线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抢救,床温控制在32~35℃,并将塑料保鲜膜罩在辐射床上,以减少对流散热和水分的丢失。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随时调节箱温及床温。床温传感器探头暴露在适当位置,避免遮盖及掉在地上,以免床温失控,造成患儿烤伤及脱水。

合理喂养:按照早产儿的体重、月龄,参考其活动、哭闹、大小便及有无病,给予5%糖水或奶喂养。奶喂养以母乳喂养为主。故凡具有吸吮力的早产儿应坚持采用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应专用早产儿配方奶为好。目前多主张早期、足量喂养,一般在生后6小时开始,喂奶前先试喂糖水1~2次,无呕吐给予牛奶喂服。

维持有效呼吸:早产儿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常会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现象。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若持续吸氧最好不超过3天,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预防氧疗并发症。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吸氧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

预防感染:对早产儿实行保护性隔离,是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早产儿抵抗力比足月儿更低,消毒隔离要求更高。更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发现微小病灶都应及时处理。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发生肺炎。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严禁非专室人员入内,严格控制参观和示教人数,超常人流量后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新进展

加强环境管理:包括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减少噪音的刺激,减少光线的刺激,减少疼痛的刺激等。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护理时尽量减少操作;在执行侵入性治疗如打针、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时,应给予肢体支持(一手握住婴儿的双膝将双腿靠近躯体,另一手掌轻压上肢使其靠近前胸)使其形成屈曲体位;尽量减少对肢体的捆绑;在祛除胶布、电极等黏贴物时应使用祛除剂以减轻不适感;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安慰奶嘴)也能减轻疼痛感;必要时使用止痛剂。

促进智力及生长发育的护理:随着早产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极低体重儿,治愈后其智力及生长发育较正常同龄儿低,生活质量可能有所下降。为早产儿提供近似子宫内环境的需求也逐步增长,现代概念的抚触术除了其医疗功能外,在早产儿更多地体现在通过对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代替宫内温柔的相拥,促进婴儿智力及生长的健康发育。在患儿恢复期开展婴儿抚触,3次/日,每次15分钟,由上至下轻轻按摩,并将这一技术仔细传授给患儿家长,并坚持每个月随防1次。婴儿抚触在国内及国外均已被证实可以提高患儿的生长及智力发育,可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对父母的心理支持:父母往往认为早产儿易于出现各种健康问题,而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医务工作者应该给早产儿母亲更多的支持,可以通过开设网上和电话咨询,定期举办早产儿健康讲座,或制定宣传小册子等途径来为早产儿父母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医疗资源,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另外,医务人员要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如允许父母1~2次/日进入NICU参与护理他们的婴儿。这种护理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实施,而国内目前只允许病情危重的新生儿的父母入内探视。

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婴儿在抚育过程中有被触摸、拥抱及关注的需要。亲子之间亲密的接触对于父母和婴儿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出生后数周内亲子间互动,对于日后亲子关系建立有深远的影响。母子间的亲密感主要通过亲密行为表现出来,包括:触摸、亲吻、拥抱、面对面注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亲子之间亲密感的重要性,并设法提供促进亲子关系建立的途径,鼓励亲密行为的表达。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前向其父母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体温监测,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监测体重,如何观察病情,预防感染措施,查体及疫苗接种,新生儿护理知识,神经精神发育指导,保证出院后小儿生存质量。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疾病,故对早产儿护理非常重要,早产儿室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并利用各种仪器监护,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评估病情,并制定和实施各种护理计划、护理措施终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轻机体的损害程度,保证高水平的护理质量。根据早产儿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及先进仪器设备和精湛的技术,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早產儿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医务人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193.

2 潘丽晖,张苏坚.早产儿护理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5):407.

3 张家骧,魏克伦,薛兴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2.

4 张教花,张秀芹.极低体重儿的重症监护[J].护理研究,2004,18(3):511.

5 覃桂荣.抚触对婴儿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2005,19(2):201-202.

8.护理科学研究_在线作业一 篇八

1.关于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描述错误的是()(3分)A.属于前瞻性研究 B.无对照

C.属于类实验性设计 D.没有随机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2.理论框架是()(3分)A.利用已有的未成熟的理论 B.组织各概念间的关系

C.帮助研究者理解各变量间系统的内在关系 D.结构比较松散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3.在研究变量测量指标的选择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A.客观指标可信度高 B.研究中选用的测量指标无须与研究目的有直接的关联 C.测量指标的选择受研究实施的客观条件限制

D.对无法获取客观指标的变量,可以采用主观指标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4.科学研究是一种()的活动(3分)A.有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 B.有系统地提出问题 C.有控制地收集资料 D.有系统地解决问题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5.下列()是护理学研究的首要步骤(3分)A.选题 B.构建研究框架 C.确定研究变量 D.查阅文献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6.解释因果关系最有说服力的是()(3分)A.实验性研究 B.非实验性研究 C.分析性研究 D.类实验性研究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7.运用临床现有的资料如病历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研究,称为()(3分)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试验性研究 D.预期性研究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8.CNKI数据库常用检索方式不包括()(3分)A.主题检索 B.自由词检索 C.期刊检索 D.全文检索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9.在研究社会支持和抑郁程度的关系中,()是自变量(3分)A.身体状况 B.抑郁程度 C.社会支持 D.生活满意度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10.护理研究时,把某医院某科室的病人设为试验组,而另一医院的同科室病人设为对照组,这种研究设计属于()(3分)A.实验性研究 B.非实验性研究 C.不相等对照组设计 D.单纯试验后对照设计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11.下列()不属于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关系(3分)A.双向关系 B.因果关系 C.正相关关系 D.负相关关系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12.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职责不包括()(3分)A.审查临床试验方案是否符合伦理要求 B.确保研究对象安全

C.审查研究路线是否具有先进性 D.保护研究对象利益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13.护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3分)A.基础护理研究 B.统计研究 C.专科护理研究 D.护理理论研究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14.非实验性研究指的是()(3分)A.设计内容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B.是研究者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控制或干预某些因素的研究方法 C.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的研究方法 D.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采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二.多选题(共10题,共40分)

1.下列()属于常用外文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数据库(4分)A.PubMed数据库 B.Google学术

C.Sciencedirect数据库 D.Medscape

E.Wiley数据库

★标准答案:A,C,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2.实验性研究的特点()(4分)A.抽样 B.描述 C.干预

D.设立对照 E.随机化

★标准答案:C,D,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3.文献检索途径主要包括()(4分)A.分类途径 B.关键词途径 C.主题途径 D.序号途径 E.著者途径

★标准答案:A,B,C,D,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4.下列活动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的是()(4分)A.在注明出处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假说、观点

B.在研究申请等材料中提供虚假信息

C.为顺利发表论文而在署名时冒用导师或其他学者的名义 D.由“第三方”代投论文 E.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 ★标准答案:B,C,D,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5.属于类实验性研究的是()(4分)A.描述性研究 B.不对等对照组设计 C.自身试验前后对照设计 D.时间连续性设计 E.索罗门四组设计 ★标准答案:B,C,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6.查新单位的主要服务项目一般包括()(4分)A.新产品的查新 B.科研课题立项的查新

C.科研成果鉴定或评审的查新 D.研究著者的查新

E.发明、专利申请的查新 ★标准答案:A,B,C,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7.护理研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4分)A.单纯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E.区组随机分组法

★标准答案:A,B,C,D,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8.护理研究问题一般来自()(4分)A.临床问题 B.文献 C.他人研究 D.护理实践 E.生活经验

★标准答案:A,B,C,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9.确立研究问题的过程主要步骤是()(4分)A.提出研究问题 B.查阅文献 C.假设形成 D.问题陈述 E.科研设计

★标准答案:A,B,C,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10.()是构成文献的方面(4分)A.理论 B.知识 C.材料 D.载体 E.记录方式

★标准答案:B,D,E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

1.变量的类型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而转换(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2.实验研究中,与客观指标相比,主观指标是研究设计的首选(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3.在科研立题中,选题范围越大越好(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4.设立对照组有排除外变量的作用(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5.样本数越多,代表性越好(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6.类实验性研究必须有干预措施(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7.研究者在开展课题之前需考虑研究可行性,如确定研究所需仪器设备和测量工具(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8.查新工作是对有价值的情报加以系统分析、综合评价(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9.回顾性研究是一种量性研究设计方案(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9.护理新进展在线作业 篇九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校各科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60V 1.建设性冲突的特点包括A.双方极为关注自己的观点是否取胜

B.双方都关心实现共同目标和解决现有问题

C.双方不原意听取对方意见

D.互相交换意见的情况不断减少

.满分:4 分

得分:4

2.首次强调管理中的人的因素的理论是A.人际关系学说

B.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C.管理过程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

.满分:4 分

得分:4

3.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是A.适时、适度控制

B.自我控制

C.客观控制

D.以上全是

.满分:4 分

得分:4

4.当维持稳定和谐关系十分重要时,可以采用A.回避

B.迁就

C.强制

D.妥协

.满分:4 分

得分:4

5.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___。A.制定高阶层领导总目标

B.制定目标体系

C.组织实施

D.检查评价

.满分:4 分

得分:4

6.持“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决策管理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权变管理学派

D.管理过程学派

.满分:4 分

得分:4

7.以下哪项不属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A.工资水平

B.工作的成就感

C.工作环境

D.福利待遇

.满分:4 分

得分:4

8.组织结构中,职能型结构又称A.直线性结构

B.矩阵型结构

C.多线型结构

D.委员会

.满分:4 分

得分:4

9.护理信息最常用的传递方式是A.人工处理

B.口头方式

C.文书方式

D.计算机处理

.满分:4 分

得分:4

10.下列哪项不是护理信息的特点A.相关性

B.生物医学属性

C.准确性

D.非连续性

.满分:4 分

得分:4

11.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着重研究A.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一般管理原理和高层管理效率

C.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

D.人际关系

.满分:4 分

得分:4

12.下列哪些不是外在薪酬A.基本工资

B.成就感

C.股权收益

D.福利

.满分:4 分

得分:4

13.护理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A.项目法

B.床日成本核算

C.相对严重度测算法

D.以上全是

.满分:4 分

得分:4

14.时间的特性不包括A.客观性

B.方向性

C.无储存性

D.主观性

.满分:4 分

得分:4

15.管理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是从___开始A.18世纪初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19世纪初

.满分:4 分

得分:4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V 1.领导效能的特性A.综合性

B.社会性

C.历史继承性

D.动态变化性

E.形式多样性

.满分:4 分

得分:4

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A.人员规划

B.人员选择

C.人员开发

D.培训教育

E.组织建设

.满分:4 分

得分:4

3.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A.系统原理

B.人本原理

C.动态原理

D.效益原理

E.效率原理

.满分:4 分

得分:4

4.护理管理者的一般素质包括A.身体素质

B.思想素质

C.知识素质

D.能力素质

E.心理素质

.满分:4 分

得分:4

5.按照性质和职能,我国卫生组织大致分三类A.卫生行政组织

B.卫生事业组织

C.群众性卫生组织

D.盈利性医院

E.非盈利性医院

.满分:4 分

得分:4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V 1.非正式沟通具有自发性、灵活性和不可靠性的特点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2.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了适度和公平两个要求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3.制定标准是控制的基础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4.质量一般包含两层意思:即规定质量、要求质量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5.激励的起点是人的动机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吉大14秋学期《护理管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60V 1.按计划作用的时间分类计划,不包括A.长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中期计划

D.短期计划

.满分:4 分

得分:4

2.___被称为“现代管理之父”。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赫茨伯格

.满分:4 分

得分:4

3.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第三层次为___。A.安全

B.生理

C.社交

D.自我实现

.满分:4 分

得分:4

4.下列哪项关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错误的A.自发组成的团体

B.没有法定的组织结构及职位

C.没有行为规范

D.没有法定的权力

.满分:4 分

得分:4

5.提出X-Y理论的行为科学家是___A.麦格雷戈

B.梅奥

C.卢因

D.布莱克

.满分:4 分

得分:4

6.以下哪一项不是激励的原则A.引导性

B.公开性

C.按需激励性

D.时效性

.满分:4 分

得分:4

7.护理信息系统不包括A.医疗技术开发

B.护理科技信息

C.护理业务信息

D.护理教育信息

.满分:4 分

得分:4

8.提出领导品质论的学者是A.斯托格笛尔

B.鲍莫尔

C.吉赛利

D.泰勒

.满分:4 分

得分:4

9.下列哪项不是情景理论确定的领导方式__A.命令型

B.说服型

C.授权型

D.合作型

.满分:4 分

得分:4

10.ABC时间管理法中A级为:___。A.必须完成的 B.很重要

C.较重要

D.可暂时搁置

.满分:4 分

得分:4

11.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争执不下,同时事件重大,双方不可能妥协时,可以采用的策略是A.回避

B.迁就

C.合作

D.强制

.满分:4 分

得分:4

12.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是A.制定计划

B.组织领导

C.确立护理质量标准

D.督促检查

.满分:4 分

得分:4

13.组织因其内部固有机制而产生的影响变革的阻力称为A.专长威胁

B.群体惯性

C.权力威胁

D.结构惯性

.满分:4 分

得分:4

14.下列哪项不是控制的基本原则A.目的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满分:4 分

得分:4

15.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A.企业的活动可分为六项

B.管理活动中要遵循14项原则

C.管理职能要与执行职能分开

D.管理活动需要稳定的行政组织体系

.满分:4 分

得分:4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V 1.医院组织按照所有制分类分为A.全民

B.集体

C.中外合资

D.综合医院

E.个体

满分:4 分

得分:4

2.计划按照规模划分可分为A.长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中期计划

D.短期计划

E.战术性计划

满分:4 分

得分:4

3.下列哪些内容是人力资源的特点A.流动性

B.可塑性

C.客观性

D.消耗性

E.科学性

满分:4 分

得分:4

4.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代表理论有A.人际关系学说

B.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C.人性管理理论

D.群体行为理论

E.领导行为理论

.满分:4 分

得分:4

5.计划的形式包括A.宗旨

B.目的 C.任务

D.目标

E.预算

.满分:4 分

得分:4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V 1.在双因素理论中,护士的工资属于激励因素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2.激励要求遵循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3.企业的满意主要指管理者以及老板或股东两种人的满意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4.有些问题通过正式组织渠道不易解决,可通过非正式组织加以沟通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得分:4

5.公平性原则是激励的内在要求A.错误

B.正确

.满分:4 分

10.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新进展 篇十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06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人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通道,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2009~2010年收治气管切开患者26例,探讨如何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综述了气道湿化护理、吸痰护理、胸部物理疗法、预防并发症、气管套管的护理以及营养、切口、脱管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老年患者26例,均男性,年龄75~86岁,住院时间126~1886天,气管切开时间2个月~3年。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气道湿化护理:①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和加温、清洁和过滤作用,吸入的干燥空气易损伤气管黏膜,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结痂堵塞呼吸道,湿化的目的是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咳出;补充每日水分消耗,维持支气管表皮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②湿化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以下几种:湿纱布覆盖法、超声波雾化加湿法、套管内滴药法、气道灌洗法和持续给药法等。肺清扫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选择清醒、咳嗽反应敏感、体质好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即在患者吸气时,先将生理盐水1cm注入气管套管内,保留15秒,吸出。③湿化液的选择:目前临床上趋向以无菌蒸馏水或0.45%的盐水取代传统的生理盐水作为基础,根据患者病情、痰培养药敏情况加入药物,避免了因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进而引起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的弊端。④加温气道湿化:加温湿化通过充分扩张、湿化气管、支气管,能较好地改善肺通气功能。采用加温气道湿化法,湿化液温度与体液接近,对下呼吸道黏膜刺激小,不易出现皮下及纵隔气肿,滴药时咳嗽减轻,肺部感染率下降。

吸痰护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厌失去作用,咳嗽反射减弱,患者大多不能自己排痰,极易造成分泌物滞留而堵塞气道,加重呼吸困难。①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有橡胶、硅胶等,现在一次性硅胶管逐渐代替了可重复使用的质地较硬的橡胶管。一般成人使用16~18号吸痰管,过粗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太细在呼吸道分泌物黏稠的情况下易造成吸引不畅,吸痰管的外径与气管套管内经比应<0.5。②吸痰时机:现在认为适时吸痰是控制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将吸痰不作为常规操作,仅在患者有大量痰液潴留上呼吸道,如患者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有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患者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使用的呼吸机出现高压报警时才吸痰,这样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③吸痰的方法:常规吸痰法将吸痰管反折无负压下插入气管内15~17cm处(支气管分叉处)松开反折部分边吸痰边旋转吸引退出,有文献报道每次吸痰时先吸取气管套管口的痰液,再将吸引管反折下插至气管内15~17cm处,再上提吸痰管1cm松开反折部分,边吸边旋转退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2次吸痰间隔时间不超过3~5分钟,效果更好。④吸痰时的供氧问题:缺氧是气管内吸痰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之一,为防止气管内吸痰引起缺氧,在吸痰前后应给予预充氧,可预防因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胸部物理疗法:①体位引流:引流肺病灶的部位,根据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结合支气管造影,肺CT确定。2~3次/日体位引流,总治疗时间30~50分钟,因为夜间黏液纤毛的轮廓清晰度减弱,气道分泌物易在睡眠时滞留,故在早晨清醒后应用体位引流效果最好。②胸部叩拍、振动和摇动:一般认为叩拍最好沿着支气管的大致走向,从上往下拍,叩拍时间1~5分钟。振动是双手掌交叉重叠,在引流肺区,间歇施加一定压力,振动频率10~15Hz。③咳嗽训练:咳嗽是大气道过多黏液的有效技术。咳嗽训练常用的方法为有效咳嗽反应用力呼气技术。用力呼气技术由1~2次用力呼气组成,呼气由中肺容量开始持续到低肺容量,接着咳嗽或进行有效地咳嗽,然后放松呼吸一段时间再重新开始,呼气时患者以双上臂快速向内收压迫自己侧胸壁来辅助用力呼气。

预防并发症:气管切开的患者69%胃内容物误吸,在注入食物时应抬高床头,使患者半卧位,把胃内滞留物抽空,将套管气囊放气减轻对食道压迫,再注入食物,可防止食物反流。并应定期检查气管套管固定松紧是否适宜,太紧压迫颈部血管,太松套管易脱出,以放入1手指为宜。

气管套管的护理:①气管套管的护理:为防止空气中尘埃、细菌进入气道,通常的护理方法是用生理盐水湿化的纱布覆盖在套管口,把生理盐水装入空的新洁灵喷雾消毒瓶内,均匀喷洒在套管口纱布上,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均匀地推洒在覆盖于管口纱布上,较以往采用无菌镊子将浸透生理盐水的纱布覆盖在套管口上方便,不易污染,更为实用。②气管套管的位置管理: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头部位置不易过高、过低,给患者翻身时应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过大,手术当天嘱患者不要过多变换体位,套管固定颈部松紧以1指为度,要经常检查套管位置有无松脱,方法是取一小块棉丝置于套管口,棉丝受呼吸气流的冲击,应上下飘动,如棉丝不动,表示套管已脱出气管。应及时更换套管。③内套管的清洗消毒:内套管的消毒是预防局部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的关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以高压蒸气灭菌法及环氧乙烷灭菌法效果最可靠,环氧乙烷还具有灭菌有效期长的优点。

营养:为减少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应尽早进行鼻饲。气管切开患者由于吞咽困难,极易发生误吸和营养不良。因此,应取得语言治疗师和营养师的帮助,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

切口护理: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周围是一种即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它既可以防止切口感染,又可以保护切口周围皮肤不被分泌物刺激,定时更换切口处纱布垫。

脱管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痰液减少,可进行堵管试验。如堵管24~48小时,患者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排痰者可考虑拔管,拔管前清洗、消毒套管周围的皮肤,拔管后用碟形胶布沿颈前横行贴紧将颈前切口拉紧相互靠拢加以固定,1周左右自行愈合不必缝合。

综上所述,在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护理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深入地研究和改进,逐步改变了以往的经验式、直觉式护理,使护理工作得到更有科学性的发展,不但有利于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也使护理质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英,李月.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华医药导报,2006,8(23):44.

2 崔贤梅.气管切开术78例护理体会.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8(9):842.

上一篇:母亲,用慈祥的目光丈量人世下一篇:安全竞赛题库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