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共10篇)(共10篇)
1.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篇一
《中级财务会计(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会计学
学 时 数:64 学 分 数:4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上)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与中级财务会计(下)构成中级财务会计的完整内容。中级财务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重点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中级财务会计(上)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资产要素的相关实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学生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增强财务意识,提高理财能力;进一步为会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财务会计基础概念讲解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资产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分章说明。
第一章 总 论(4学时)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中级财务会计的特点;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第二章 货币资金(6学时)
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特征和内容;了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了解银行结算方式;掌握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掌握银行存款的总分类
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盘点制度和会计处理;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12学时)
了解应收及预付账款的性质和范围;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标准和基本核算;了解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影响;掌握净价法和总价法的区别和应用;掌握应收票据的相关业务核算;掌握预付账款账户的性质和核算;掌握其他应收款的内容与核算;掌握坏帐准备金计提方法和会计处理;掌握债务重组的内容。
第四章 存 货(12学时)
了解存货的概念、分类与范围、存货盘存制度、存货确认的条件;掌握存货入账价值和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其他方法的核算;掌握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核算;掌握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掌握存货清查的方法和会计处理;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内容。
第五章 投 资(12学时)
了解投资的概念、分类及意义;掌握短期投资取得、持有及转让等账务处理;掌握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理解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特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和成本法;掌握长期债券投资的形成、溢折价摊销、处置或到期收回的核算;理解委托贷款的业务及核算;掌握长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
第六章 固定资产(12学时)
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特征、分类及确认条件;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和计算折旧的方法及计提折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处置和盘盈盘亏得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6学时)
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内容;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和无形资产计量;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处置的核算;掌握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方法和减值准备金的提取、转回的核算;理解其他资产的概念和内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融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
大。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以及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2.作业量(包括思考题和业务练习题)。
3.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着重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基础会计学》。本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它也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如《中级财务会计(下)》、《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等。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中国财政部颁发的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中级财务会计(下)》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学 时 数:64 学 分 数:4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下)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与中级财务会计(上)构成中级财务会计的完整内容。中级财务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重点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中级财务会计(下)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相关实务以及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编报方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学生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增强财务意识,提高理财能力;进一步为会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财务会计基础概念讲解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分章说明。
第八章 负债(14学时)
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计价;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及预提费用的核算。了解长期负债的概念、特点、分类、确认和计量;掌握借款费用的处理;掌握长期借款及利息的核算;掌握应付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掌握企业债券发行、溢折价的摊销、应付利息的计提以及债券到期偿还的会计处理;理解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的核算。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8学时)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掌握资本公积的概念、来源和核算;掌握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第十章 费用(4学时)
了解费用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费用确认与计量的原则;熟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内容与核算;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14学时)
了解收入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理解商品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的确认标准和计量原则;掌握商品销售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重点是特殊销售业务的核算;了解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有关业务的核算方法;了解利润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利润分配政策;掌握所得税的核算;掌握本年利润的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14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意义、种类和编制要求;了解会计报表附注的作用和内容;了解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作用和基本内容;了解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的内容、格式及编制方法;了解利润表及其附表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了解分部报告的意义和基本内容;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现金流量的分类;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项目及编制方法。
第十三章 会计调整(10学时)
掌握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了解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掌握会计差错更正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结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大。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以及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2.作业量(包括思考题和业务练习题):
章 次 思考题 业务题 第八章 负债 4—7题 8—10题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 3—4题 3—5题 第十章 费用 2—4题 3—5题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2—4题 4—6题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 4—7题 3—5题 第十三章 会计调整 2—4题 3—5题
3.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着重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上)》。本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开设的第二门专业课,它也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如《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等。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中国财政部颁发的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2.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篇二
一、课堂气氛调动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 并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 使学生精神振奋, 能随老师的启发诱导而展开思考、联系、总结和反馈。这就需要避免学习低潮的出现, 也要设法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因此, 教师应该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有效的手势, 辅之必要的教具模型, 配合简明的图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千方百计使学生思维始终保持兴奋活泼状态。例如,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会计》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 也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到这方面的内容时, 可以考虑让学生买来实际工作用的报表, 先画了一张报表讲解, 然后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用的编报表, 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使学生在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 增添了学习兴趣, 学生在寓于真实感的实际操作中学习情绪浓厚, 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率更好。
二、教学内容选择上详略分明突出重点
《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中储存的知识信息既有学生已知的, 也有学生未知的。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再确定其宽度和深度, 特别对于那些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紧密的内容, 要在整个教学调控中传递信息, 突出重点, 主攻难点, 解决疑点, 使学生能明确每节课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教学详略分明, 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首先应协调《中级财务会计》与《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与《中级财务会计》全面讲授企业一般业务的账务处理不同, 《基础会计》着重阐述会计的基本原理, 为说明原理而进行举例时, 只要进行简单介绍即可。其次应协调《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具有特殊性、新颖性和疑难性的特征, 但人们对于哪些业务属于特殊业务, 哪些业务属于疑难业务有不同的理解, 难以界定。因此,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应对相关内容进行区分, 避免出现知识重叠或遗漏讲解的情况。再次, 应协调《中级财务会计》与其他行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主要讲授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库存商品的收、发、存的核算, 如果开设该课程, 《中级财务会计》就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对相关内容应进行整合, 少讲或不讲。再如, 如果设置了《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 那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财务会计报告的相关内容就可以整合到《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课程中。
三、在教学进度掌控上要快慢相宜留有时空
按照教学心理学家的观点, 讲课速度过快, 容易使学生思维受阻, 造成消化理解障碍;速度过慢, 容易使学生思维松动注意力分散。因此, 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恰当地调控教学速度, 以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知识内容。同时, 课堂教学还必须控制好知识密度。因为知识密度过小, 学生的思维活动频率低, 学习效率低下;知识密度过大, 又会使学生的思维负担过重, 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课堂教学要尽量做到既注意增加教学信息, 又注意留出思维空间, 让学生有思维问题的机会。
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 理论授课应以点带面,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方式已引起广泛的病垢, 因此, 今后的理论课教学应采取“选讲式”的模式。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就某项内容进行自学, 然后收集学生在自学中不能理解或理解困难的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从而变单方教为双方学。课程的重点知识, 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标准与计量规则等对今后从业有重要影响的内容, 必须讲清讲透, 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次, 问题研讨应变换角色, 指导学生应用知识。专题讨论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入, 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专题研讨要彻底改变教师与学生以往固定的“教”与“学”的位置, 教师退入后台进行指导, 学生迈上前台进行表演, 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由单纯的知识吸纳者变为知识的运用者, 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首先, 明确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第一, 账务处理能力。正确进行账务处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包括妥善处理内外部原始凭证、编制审核记账凭证、准确计算成本、合理进行财产清查、准确并及时地登记账簿, 以及正确编制并及时报送数据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通过账务处理能力训练, 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加巩固。第二, 财务分析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 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通过对财务分析能力训练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内容的实质。
其次, 要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就是坚持加强基础与强化实践相协调。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训中, 主要是根据日常经济业务, 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向企业外部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提供财务报告的财务会计工作。这就要求会计教学要针对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 要求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必要的经济理论知识和有关的原则制度。因此,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的体现, 对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十分有益。
总之,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必须根据会计工作岗位和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对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革, 改变了以往的按部就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适应会计工作岗位需要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业能力为目的构建课程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构筑全方位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和科学考核过程, 使学生能有效掌握课程提供的知识和技能。
摘要:中级财务会计内容繁杂, 加之在校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为了提高会计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必须掌握良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调控艺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 2009, (7) :15-17, 67.
[2]刘国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 2009, (7) :5-6, 74.
3.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篇三
摘 要: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上,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旨在通过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案例教学;会计岗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9401
1 前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在会计的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作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既是《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延伸和细化,又为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作了铺垫。本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在理论内容充實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和复合型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定位偏笼统。目前中级财务会计一般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前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会计知识体系,掌握企业经济业务过程中存货、应收款项、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非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目标的设置和定位不够细化、缺乏针对性和对课程与社会的衔接反映的不够具体,这直接影响学生会计相关职业综合素养的提高。
(2)目前教学中以会计要素为主,相对知识点分散的知识体系架构。目前的授课内容存在以下的问题:①内容着重于理论的讲解、分录的编制,但是缺少与实际的经济业务的衔接,就是为了理论而讲理论。②目前的教材主要以会计要素为主,展开教学内容,导致教师授课过程中知识点分散,对于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不够连贯。
(3)重核算,轻管理,不注重知识与岗位的联系。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授课主要介绍以制造企业为例各项相关经济业务的核算,缺少与业务活动相关的职责、制度等内容的介绍,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会导致学生只懂做账,而缺少与账务处理相关的管理、岗位制度等知识,最终会影响高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
此外,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由于以会计要素展开教学内容,忽略了岗位技能和岗位知识与所教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具体联系,到实际工作中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4)重理论,轻实务的考试模式。目前一般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模式一般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考核所占比例在30%左右,期末考核所占比例在70%左右。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出勤、上课提问回答情况、预习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由于很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人数较多限制了点名和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此外平时作业形式以客观题和业务题等传统作业形式进行,形式单一,导致教师根据这些给予的平时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同样的期末考试考核形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大都设置考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业务题,考题设置很难考核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3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1)通过调研,了解与会计相关的职位的任职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对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对企业调研,将本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即系统掌握与财务会计相关岗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具有熟练进行财务会计相关内容的实务操作业务的处理能力,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整合教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现有《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比较分散,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报告等内容,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不易对本课程内容形成系统认识。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整合教学内容:第一种方法,把课程内容按照经济业务的循环设置,分为筹资活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等,同时每一部分内容都体现与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第二种方法,基于会计职业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可根据涉及的内容分为出纳岗位、存货岗位、往来款项岗位等,通过岗位要求设置理论知识。
(3)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加与岗位相关的职责和制度等内容。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可以在每个循环或者每个岗位之前或者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增加岗位职责和制度:某循环或者某岗位人员和机构设置,职责分配等关键内控点;循环或者岗位相关的流程、凭证、制度等。通过补充案例的加入使会计学生在掌握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与岗位相关的职业素质。
(4)改进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核比重。第一,增加平时成绩占有比重,教师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过程动态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知识、素质和技能等多方面的考核力度,可设置阶段性考试,比如期中,分岗位考核等,并把学生的传统作业、平时小考成绩纳入到全方位过程动态考核的范围。在总成绩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可适当加大,比如增加到50%,其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管理和评价。第二,改革期末考试题型,删减客观题,以岗位实际经济业务考核为主进行题型的设置。第三,将整个《中级财务会计》的考核方式分为三种形式:知识考核、技能考核、职业品德考核,知识考核主要是传统作业、回答问题、期末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主要在平时的岗位阶段性测试中;职业品德考核主要是在小组作业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体现,这一方面考核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联合进行,阶段性岗位技能测试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30%。
(5)培养学生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外会计,其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对外披露的信息的优劣、真实度直接影响报告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质量,甚至成败,因此,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另一方面,在考核内容中加入对学生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的考核,还应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见识、实习,使学生通过对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的亲身体会,深入掌握会计的核算,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灵敏度和职业道德。
4 结语
中级财务会计是高校会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上,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据调研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根据岗位进行课程内容设置、通过重视过程考核进行考核方式改革、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参观学习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体现会计职业素养要求,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毅.中级财务会计[J].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企业导报,2011,(17).
[2]何建华,宋孟宁.新准则体系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中级会计实务计算题典型案例解析 篇四
(一)金融资产专题
在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计算题的主要选材。
【典型案例1】甲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7764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实际年利率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20万元,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为11万元。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008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假定各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的1月10日,2010年1月10日支付2009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4)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
(5)乙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自证券市场购得甲公司改行的公司债券,面值为2500万元,支付交易费用12万元。经测算此债券的内含报酬率为5.41%。2007年末受市场利率提高的影响,该债券发生贬值,经测算此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2100万元,2009年3月1日乙公司将此债券出售,售价为190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
要求:
(1)作出甲公司有关该债券的会计处理;
(2)作出乙公司有关此债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答案及解析】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每年的利息费用计算表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利息费用 票面利息 追加本金
2007年 7755.00437.38360.0077.38
2008年 7832.38441.75360.0081.75
2009年 7914.13445.878360.000.00
②甲公司每年的会计分录如下:
2006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7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45
贷:应付债券——面值8000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437.38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77.38
应付利息360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441.75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81.75
应付利息360
2009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445.87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85.87
应付利息360
2010年1月10日付息还本
借:应付债券——面值 8000
应付利息360
贷:银行存款8360
(2)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乙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购入甲公司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5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61.75
银行存款2438.25(=7764×2500/8000+12)
②乙公司2007年的利息收益计算表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利息收益 票面利息 追加本金
2007年 2438.25131.91112.5019.41
③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计提利息收益
借:应收利息112.5(=2500×4.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9.41
贷:投资收益131.91
④2007年末该债券的账面余额为2457.66(=2438.25+19.41),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2100万元,发生贬值357.66万元,应作如下减值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357.66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357.66
⑤乙公司2008年的利息收益计算表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利息收益 票面利息 追加本金
2008年 2100.00113.61112.501.11
借:应收利息112.5(=2500×4.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1
贷:投资收益113.61
⑥2009年3月1日出售该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19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23(=61.75-19.41-1.11)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357.66
投资收益201.11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500
【典型案例2】甲公司于2006年1月2日购入乙公司于1月1日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5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该债券投资被甲公司界定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支付了买价1100万元,另支付经纪人佣金10万元,印花税2000元。经计算,该投资的内含报酬率为7.29%。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甲公司以下业务的会计处理。
(1)2006年初购买该债券时;
(2)2006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3)2006年末乙公司因债务状况恶化,预计无法全额兑现此债券的本息,经测算甲公司所持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1010万元;
(4)2007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5)2008年初甲公司因持有该债券的意图发生改变,将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当日其公允价值为900万元。
(6)2008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7)2008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700万元;
(8)2009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9)2009年末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已达到事实贬值,经认定此时的可收回价值为500万元;
(10)2010年初甲公司将此债券出售,售价为45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
【答案与解析】
(1)2006年初购买该债券时;
①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1100+10+0.2=1110.2(万元);
②2006年购入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利息调整110.2
贷:银行存款1110.2
(2)2006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① 当年利息收益② 票面利息③ 年末摊余成本④
2006年 1110.2080.93100.001091.13
备注:
②=①×7.29%;
③=1000×10%
④=①+②-③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9.07
投资收益80.93
(3)2006年末乙公司因债务状况恶化,预计无法全额兑现此债券的本息,经测算甲公司所持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1010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1091.13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1010万元,发生贬值81.13万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81.1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81.13
(4)2007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年份 年初可收回价值① 当年利息收益② 票面利息③ 年末摊余成本④
2007年 1010.0073.63100.00983.63
备注:
②=①×7.29%;
③=1000×10%
④=①+②-③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6.37
投资收益73.63
(5)2008年初甲公司因持有该债券的意图发生改变,将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当日其公允价值为90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0
――利息调整64.76(=110.2-19.07-26.37)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3.63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81.1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利息调整64.7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64.76
(6)2008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年份 年初公允价值① 当年利息收益② 票面利息③ 年末摊余成本④
2008年 900.0065.61100.00865.61
备注:
②=①×7.29%;
③=1000×10%
④=①+②-③
借:应收利息 1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34.39
投资收益65.61
(7)2008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700万元;
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865.61万元,相比此时的公允价值700万元,发生贬值165.61万元,由于此时没有证据表明此贬值是非暂时状态,因此应作公允价值调账处理,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65.6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65.61
(8)2009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① 当年利息收益② 票面利息③ 调整摊余成本④ 年末摊余成本 2009年 700.0051.03100.0048.97651.03
备注:
②=①×7.29%;
③=1000×10%
④=①+②-③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1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48.97
投资收益51.03
(9)2009年末乙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已达到事实贬值,经认定此时的可收回价值为500万元;由于此时的摊余成本为651.03万元,相比此时的可收回价值500万元,发生贬值151.03万元,另外,此时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借方余额为249.24万元(=165.61+83.36),即此暂时贬值应一并认定为正式损失,具体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400.27(=151.03+249.2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9.2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1.03
(10)2010年初甲公司将此债券出售,售价为45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
借:银行存款4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8.6
――公允价值变动481.4(=164.76+165.61+151.03)
投资收益50(=450+18.6+481.4-1000)
5.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篇五
单选题:
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涉及章节多,但难度适中,主要考核基础知识;
(2)计算型题目较多,有时可以占该题型的50%左右(更注重实务测试),其余为文字描述性的题目;
(3)出题方式灵活(正确或不正确?包括或不包括?)。
多选题:
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涉及内容多,甚至每个选项都是一个独立知识点,重在平时的积累;
(2)考核知识点的难度加大,题型中经常出现:下列说法中正确(错误)的有( );
(3)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定、债务重组的判定、共同控制的判定);
(4)注重对教材原文的理解――应对技巧:多看书;
(5)计算类题目可以多选题形式考核。
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判断错误的倒扣0.5分,正确的得1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最低分值为0分。
关键词四个字:宁缺勿滥!
(1)两种主要目的:a.为了达到试题覆盖面广的目的,拾遗补缺;b.概念性知识的考核;
(2)试题难度较大,尤其倒扣分,得分率不高;
(3)注重对教材原文的理解――应对技巧:多看书。
6.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 篇六
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企业对某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等再开发且将来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再开发期间应继续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再开发期间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转为改扩建时的分录如下:
1.成本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公允价值变动(或贷方)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7.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篇七
在会计学课程体系当中,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专业课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当前, 本科教育尤其是独立学院本科教育, 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状况并不乐观, 以下将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来分析。
1.1 当前独立学院教师授课现状
1.1.1 教材内容复杂, 知识点缺乏连贯性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基本都是按照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排列, 按照会计的要素顺序进行讲解, 按照科目设置内容进行灌输, 也可以说是会计准则的翻版, 没有从学生思维出发, 只是进行满堂灌, 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相关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教学内容断裂。从会计教学角度, 各门课程安排应当相互联系, 最终形成整个知识体系。实际上即使编制了完美的课程安排, 在讲授的过程当中, 各个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难免会出现断裂带, 更为关键的是, 讲授的思路也有可能前后课程没有能够相衔接, 比如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之间就很难衔接。
1.1.2 教学思想混乱, 教学技术单一
会计专业教师是非师范教育毕业, 对于教学没有进过系统教育训练, 缺乏对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系统培训, 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教学技术, 照本宣科,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1.3 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阶梯性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不长, 相对于普通高校, 缺乏职业的稳定性, 师资队伍流动性比较大, 而且缺乏高低搭配, 帮教带的氛围很难形成, 这样就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未能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
1.2 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现状
学生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性、学习方法不得当。在前期相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当中, 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已经不同于高考的认识, 学习的知识不完整、不系统, 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需要, 死记硬背, 考试结束后基本上就遗忘殆尽。
学生实践活动少, 缺乏相应的训练考察机制。从根本上讲,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强的职业,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 从中理解、领悟、拓展自己的认识, 但是实际上缺乏相应的机会与氛围。学习不单单是应对学校考试, 实际上可以以助理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为一种考核考察机制。
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理念的整体理解
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理念, 由于每个教师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目标等都会有着不同的认识, 应当来说, 并没有所谓的哪种理念是无比正确, 也没有哪种理念是彻底错误的。本文认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理念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逻辑思维出发,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学习。
2.1 对知识本身的重新认识
长期以来, 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 似乎都是要求学生学习新知识, 但是现有的对知识的认识, 就是要求学生记住并且能够复述出来, 实际上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思想是没有体现学生作为教育学习主体的。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 占据人的思想, 激发认得兴趣时, 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是他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条件, 才是活的知识。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也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 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 并且赋予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所以我国现有的教育没有真正把握知识的感情色彩, 财务会计似乎都是些冷冰冰的数字, 但是实际上财务会计背后包含这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色彩, 包含了人内心当中最根本、最细腻的情感。所以, 中级财务会计的教育并不是机械地读会计准则, 而是要讲述原则、要素等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性, 学生才能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枯燥, 而是深入他们的内心。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可以举一个对比的现象, 在小学课堂里, 学生频频举手发言, 进入初中、高中课堂, 学生主动的频率逐步降低, 到了大学课堂, 学生在下面几乎都昏昏欲睡, 根本没有什么学习兴趣。所以, 课堂上的生动活泼需要学生来参与。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充实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 以及最令人赞叹、惊奇的过程。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 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正的知识的产生, 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 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 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 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学习也是一样的, 从本质上讲, 中级财务会计是基础会计理论的扩展与实际运用, 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 就使得学生没有在以往所接触到的事实和现象中获得感受, 也就缺乏一种深刻的认识。
同时,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 使得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当前, 学生是被动的, 在中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任何去发现、研究、探索的动力, 仍然满足于标准答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也是应对考试, 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相当重要, 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某种东西, 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 这样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3 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毫无章法, 学生有畏难情绪;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课时少、内容多, 时间安排困难, 一般内容与重点内容难以区分讲授。实际上要化解这个问题, 就要抓住中级财务会计的规律性内容, 衔接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 从学生日常感性认识出发, 结合实践内容来教课与学习。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难点及规律性内容是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部分, 特别是初始确认计量、期末确认计量、处置确认计量三个阶段是贯穿于整个六大要素的相同过程, 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教学相似点, 以此为教学思路。新会计准则当中引入了新的计量属性, 特别是在期末计量中运用较多, 也是学生在实际中较为困难的地方, 而这个重要的原因就在基础会计学课程当中对于会计学的认识上并没有衔接。基础会计学中所讲授的内容几乎从80年代以来就没有从根本上变化, 而会计准则在十几年来都是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这种不变与变之间已经产生的巨大的鸿沟, 使得基础会计学中所讲授的内容及思路, 特别是思维方式严重影响了中级财务会计及以后课程学习。例如在期末计量中, 学生就很难理解在没有任何资金运动的情况之下, 为什么要用公允价值计量, 在处置计量的时候怎么要出现某些科目;会计的重要职能是记录和统计, 而核算与监督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之上的衍生功能, 学生没有把握这种最为原始与基础的知识。因此从会计教学一贯性的角度考虑, 应当由一位教师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一直讲授到高级财务会计学, 这样有利于学习的整体性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
从思维方式、认识新鲜事物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与幼儿园、小学的儿童相比, 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都是从自己对周围的感性认识、原先所构筑逻辑来认识新鲜事物的。而大学教育似乎违背了这种规律性, 在讲授新课程的时候, 不是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解, 而是似乎面对的都是专业人士, 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先讲概念、后讲原理, 最后举例说明, 实际上从讲概念开始实际上就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学生并没有能从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原有的逻辑出发去理解抽象的概念, 使得从一开始学生就没有能够理解, 往后的概念堆砌起来的原理就更难以理解, 教学效果差的根本原因就在此。
所以, 对于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如此重要核心的内容, 必须从学生原有的认识和逻辑出来, 而不是从教师自以为是的角度出发, 必须先举例, 后讲通俗的思维过程, 最后提升到理论高度, 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学生渐入佳境。比如在讲金融资产时, 可以先给学生身临其境的讲述如何买卖股票, 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讨论所谓赚与亏, 从而认识初始计量、期末计量与处置计量;在讲非货币性交易时, 可以假设先将资产先卖出再买入, 人为的分为两步, 学生就容易理解。
总之, 对于教师而言, 必须首先成为一名教育学家, 否则自己专业水平再高, 也无法将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传承下去。
摘要:当前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 从教师授课到学生学习都存在着相关问题, 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够触类旁通, 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本文以教学相长为出发点, 提出以学生知识结构为基础, 以学生思维方式为出发点,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知识思维方式的培养。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理念,独立学院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全一册)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苏]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苏]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8.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篇八
关键词 :感知规律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
一、感知规律概述
在授课与教学方法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过程,将知识的获得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知识的感知,它是学生通过感觉获得事物感性材料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知识的巩固,它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让知识在大脑中得到永久保存的过程;而第三个阶段是知识的理解,是学生通过思维对有关事物的联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达到最终获得知识的过程。纵观学生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教师授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头之一,即:教师将感性材料展现给学生,使其对知识有最初的感知。由此可见,一个教师如果能够恰当运用心理学上的感知规律,可以将课程由繁变简,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所谓感知,就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其中,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即: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而把这些感觉综合到一起就形成了事物的整体形象,就是知觉。正因为二者之间由个体到整体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通常将二者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感知加以研究和利用。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特点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高校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初级财务会计之后开设,该课程主要是对外报告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全面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其内容包括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记录、计量及报告的规则、程序和方法。这些方法既包括国际惯例的做法,也包括我们国家会计实务的规范。它涉及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化的结合。由于会计学本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在系统学习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以后,可以初步胜任一般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也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但又比较难学的专业课程之一。因此,在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同时,开发和锻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知识于企业财务工作实践中的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探讨的课题之一。因此,我们通过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并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教师授课这一源头开始,遵循心理学的感知规律,力求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实现学生学到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双重目标。
三、运用感知规律,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强度规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所谓强度规律,就是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的清晰。比如,我们对飞机的轰鸣声、下雨天轰隆隆的雷鸣闪电很容易感知到,而对于微风吹过、树叶落下的声音很容易忽略,就是因为前者的强度比较大,而后者的强度比较小的缘故。生活中的现象如此,教学中亦是如此。比如,在讲解《中级财务会计》的第二章“货币资金”时,讲到对现金的内部控制,由于将来很大一部分学生会从出纳工作做起,因此,对现金的内部控制对他们的工作是很重要的,需要牢牢记住,并严加遵守,从而达到既履行工作职责又自我保护的目的。因此,需要教师对“钱账分离、日清月结、禁止白条抵库、杜绝任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收受回扣、报假账、假公济私等行为的发生”等内部控制规范重点强调,可以通过提高声音,在幻灯片上加粗、扩大字体、打上重点号等,让学生在教师的重点强调中加深印象,达到较强的刺激。
当然,凡事亦须张弛有度,如果教师过度强调,或者在整节课中一直保持声音洪亮,学生将很难受到强度刺激,因此也就达不到预期的运用强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了。
(二)利用对比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对比规律,又被称为差异律,在教学过程中,对象和背景之间如果对比的差异比较大,容易被学生感知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写板书时要在黑板上写出白色粉笔字的缘故。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中,授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教师需要多下功夫,尽量做到层次分明,尽量以较少的字和反差较大的背景反映课程内容,同时每节课的题目,每一小节的标题以及一些重要的定义、公式、会计分录等都要以和主背景反差较大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有很大的视觉冲突,印象深刻,以后每次回忆起来都能想得起当初老师讲课时的板书、课件中醒目的内容,从而达到增强感知的目的。
利用对比规律不能仅局限在板书、课件的设计上,还可以将教材中重要的内容进行对比。例如,在讲解“长期股权投资”时,讲到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可以将两种不同的后续计量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对比,让学生加深印象(见表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
这样利用对象之间及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记忆的方法不仅可以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上,还可以更广泛的用到中级财务会计其他章节的教学中,甚至推广应用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活动律,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
所谓活动律,是指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物体更容易被感知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授课内容重点突出,更要生动有趣,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充满趣味,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中,教师怎么样做才能让无趣乏味的会计分录“活”起来呢?教师不防将课堂当成一个企业,学生是企业各部门的员工,比如:企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仓储部等,这样每个部门的员工都会发生与其相应的业务,比如:企业管理部门要进行筹资、投资、生产运营、日常管理以及財务成果分配等业务,而采购部要进行采购业务,生产部组织生产、销售部销售产品、仓储部负责物资管理等,最终这些部门的财务数据要汇集到财务部进行相应的核算。因此也就将实收资本、股权投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物资采购、存储以及其它所有企业日常和非日常业务的核算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参与到模拟企业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对知识的感知,从而达到理解和巩固知识的目的,真正做到让乏味的课堂“活”起来,火起来。
(四)利用组合律,让知识成体系,增强学生的感知
所谓组合律,是指凡是空间上相接近,或者是时间上有所连续,以及在形状上相同或是在颜色上相一致的物体,比较容易构成一个整体,从而被人们清晰知觉。这就意味着利用组合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板书排列得体,另一方面要将知识讲解有序。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由于知识点繁杂,会计分录多,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将其按照不同财务报告要素进行分类讲解的同时,可以将其再进行更进一步归类。例如,在讲解资产时,将货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知识点讲完,可以将其按照资产的含义、特征、分类、初始确认、初始计量、发出核算、资产负债表日的后续计量以及处置等进行归类,学生将会惊讶的发现原来每种资产的知识点如此相似,由此学习内容就变得脉络清晰起来。教师灵活运用组合律,将知识有序讲解,学生运用组合律有序合理复习,就可以使其将知识完整的记入脑海,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教与学原本是一对有机结合体,教师要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学,并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这是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探讨的内容,心理学上的感知规律可以让教师从学生学习的源头抓起,让其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并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将知识深深植入学生的脑海里。因此,我们在中级财务会计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去探索,不断将其加以科学合理运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贺锋.利用感知规律,提高学习效果[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百度百科.感知规律[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600732.htm,2010.10.10.
[3]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篇九
单项选择题
下列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是( )。
A.销售商品活动
B.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汇汇率大幅度变动
C.出售重要的子公司
D.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正确答案】 A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答案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选项A不符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和特点。
考点练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单项选择题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是( )。
A.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B.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
C.发现原预计的资产减值损失严重不足
D.实际支付的诉讼费赔偿额与原预计金额有较大差异
【正确答案】 A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答案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企业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并不存在,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需对资产负债表日相关项目金额进行调整。因此选项A正确。
考点练习: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单项选择题
2012月31日,甲公司对一起未决诉讼确认的预计负债为800万元。年3月6日,法院对该起诉讼判决,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6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不再上诉。甲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1年3月31日,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导致甲公司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余额”调整增加的金额为( )万元。
A.135
B.150
C.180
D.200
【正确答案】 A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答案解析】 该事项对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余额”调整增加的金额=(800-600)×(1-25%)×(1-10%)=135(万元)。
考点练习: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影响重大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应在附注中披露
B.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表有关项目
C.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全部事项
D.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标准在于该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
【正确答案】 ABD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答案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而非全部事项,所以选项C不正确。
1.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经典习题
2.2017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经典练习试题
3.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专项练习
4.2017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训练试题
5.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临考试题及答案
6.中级会计师考试如何学好中级会计实务
7.中级会计师考试怎样学好中级会计实务
8.中级会计实务公式
9.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10.中级财务会计 篇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1.企业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B.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2.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2 000万元,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7 000万元。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但无法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该项投资对甲公司2007损益的影响金额为(D.250)万元。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 增值税税率为17%。2007年1月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本公司生产的500件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管理人员。该批产品的单件成本为1.2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2万元(不含增值税)。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在2007年因该项业务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D.1 170)万元。4.企业对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外币资产负债表折算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应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是(C.实收资本)。
5.2007年1月1日,甲企业取得专门借款2 000万元直接用于当日开工建造的厂房,2007年累计发生建造支出1 800万元。2008年1月1日,该企业又取得一般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6%,当天发生建造支出300万元,以借入款项支付(甲企业无其他一般借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企业按季计算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2008年第一季度该企业应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费用为(A.1.5)万元。6.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大型商品一套,合同规定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900万元,分三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假定在现销方式下,该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8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C.810)万元。
7.甲公司2007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 600万元。该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6月30日定向增发1 200万股普通股,9月30日自公开市场回购240万股拟用于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该公司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为(C.0.53)元。8.2007年3月31日,甲公司应付某金融机构一笔贷款100万元到期,因发生财务困难,短期内无法支付。当日,甲公司与金融机构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减免甲公司债务的20%,其余部分延期两年支付,年利率为5%(相当于实际利率),利息按年支付。金融机构已为该项贷款计提了10万元呆账准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该项债务重组业务中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为(D.20)万元。
9.2007年1月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租赁合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乙公司一台机器设备,专门用于生产M产品,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为120万元。因M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甲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该产品,当日M产品库存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对甲公司2009利润总额的影响为(D.360)万元。10.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A.收到的税费返还款)。11.甲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自2006年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06年,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为3 00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预算为2 000万元,财政授权支付预算为1 000万元。2006年,甲单位累计预算支出为2 700万元,其中,1 950万元已由财政直接支付,750万元已由财政授权支付。2006年12月31日,甲单位结转预算结余资金后,“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的余额为(D.300)万元。
12.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68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A.144)万元。
13.甲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N设备,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93万元。甲企业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手续费,律师费等合计为2万元。甲企业该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B.95)万元。14.2007年2月2日,甲公司支付83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支付价款中包括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A.810)万元。
15.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条件时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
16.下列各项中,能够据以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有(ABCD)。17.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ACD)。18.下列各项中,应纳入职工薪酬核算的有(ABCD)。19.下列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20.下列各项中,构成H公司关联方的有(ABCD)。
2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有(AC)。22.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列报的有(ABC)。23.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BD)。
24.下列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
25.下列发生于报告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各事项中,应调整报告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的有(BCD)。
三、判断题(本类题10小题)
26.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视情况变化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
27.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建造资产的累计支出金额未超过专门借款金额的,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扣除该期间与专门借款相关的收益后的金额,应当计入所建造资产成本。(√)28.企业应当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
29.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在附注中披露与其存在直接控制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
30.企业为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取得专门借款支付的辅助费用,应在支付当期全部予以资本化。(×)
31.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事业单位,应于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一方面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另一方面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32.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33.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报废清理费用,可作为弃置费用,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确认为预计负债。(×)
34.企业对于无法合理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应将其成本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摊销。(×)
35.企业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2小题,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
1.甲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1)2007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7 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实际年利率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009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假定各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的1月10日;2011年1月10日支付2010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4)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要求:
(1)计算甲公司该债券在各年末的摊余成本、应付利息金额、当年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利息调整的本年摊销额和年末余额,结果填入答题纸第1页所附表格(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2)分别编制甲公司与债券发行、2008年12月31日和2010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2011年1月10日支付利息和面值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应付债券”科目应列出明细科目)参考答案:(1)
2007年末 2008年末 2009年末 2010年末 摊余成本 面值 8000 8000 8000 8000 利息调整 245 167.62 85.87 0 合计 7755 7832.38 7914.13 8000 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
437.38 441.75 445.87 利息调整的本年摊销额
77.38 81.75 85.87 应付利息
360 360 360(2)债券发行:
借:银行存款 7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45 贷:应付债券-面值 8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437.38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7.38 应付利息 360 2010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445.87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5.87 应付利息 360 2011年1月10日:
借:应付利息 360 应付债券-面值 8000 贷:银行存款 8360 2.甲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设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6 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 000万元,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500万元坏账准备。税法规定,企业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除已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外,应收款项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07年销售的X产品预计在售后服务期间将发生的费用为400万元,已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2007年没有发生售后服务支出。
(3)甲公司2007年以4 000万元取得一项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投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当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Y产品在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根据市场情况对Y产品计提跌价准备4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5)200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取得成本为2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4 100万元,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的变动已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基金未进行分配。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其他相关资料:
(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
(1)确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同时比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2)计算甲公司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3)编制甲公司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参考答案:(1)
①应收账款税法上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5000×5‰=25(万元)
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5000-500=4500(万元)
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5000-25=4975(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4975-4500=475(万元)②预计负债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400(万元)计税基础=0(万元)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400(万元)③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是永久性差异,不产生暂时性差异。④存货的账面价值=2600-400=2200(万元)
存货的计税基础=260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2600-2200=400(万元)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41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200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金额2100万元
(2)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6000+475+400-200+400-2100=4975(万元)2007年应交所得税=4975×33%=1641.75(万元)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475+400+400)×33%=420.75(万元)2007年递延所得税负债=2100×33%=693(万元)
2007年所得税费用=1641.75+693-420.75=1914(万元)(3)借:所得税 1914 递延所得税资产 420.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93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41.75 试题点评:本题属于熟悉的内容,同学在考试的时候只要能回忆相关CK网辅导课件,静心分析应该也会顺利拿到分。 本知识点在财考网模拟二计算题第2题、在线练习第十五章计算题第1题出现过;
五、综合题(本类题共2小题,凡要求编制会计的,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现一级科目)
1.甲上市公司由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该生产线于2001年1月投产,至2007年12月31日已连续生产7年。甲公司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管理,产品W存在活跃市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W,经包装机H进行外包装后对外出售。(1)产品W生产线及包装机H的有关资料如下:
①专利权X于2001年1月以400万元取得,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甲公司预计该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
该专利权除用于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②专用设备Y和Z是为生产产品W专门订制的,除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专用设备Y系甲公司于2000年12月10日购入,原价1 4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Y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专用设备Z系甲公司于2000年12月16日购入,原价2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Z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③包装机H系甲公司于2000年12月18日购入,原价180万元,用于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包括产品W)进行外包装。该包装机由独立核算的包装车间使用。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需按市场价格向包装车间内部结算包装费。除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包装外,甲公司还用该机器承接其他企业产品包包装,收取包装费。该机器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07年,市场上出现了产品W的替代产品,产品W市价下跌,销量下降,出现减值迹象。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有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①2007年12月31,专利权X的公允价值为118万元,如将其处置,预计将发生相关费用8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设备Y和设备Z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均无法确定;包装机H的公允价值为62万元,如处置预计将发生的费用为2万元,根据其预计提供包装服务的收费情况来计算,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3万元。
②甲公司管理层2007年年末批准的财务预算中与产品W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资料如下表所示(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于年末,各年末不存在与产品W相关的存货,收入、支出均不含增值税)单位:万元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产品W销售收入 1 200 1 100 720 上年销售产品W产生应收账款将于本年收回 0 20 100 本年销售产品W产生应收账款将于下年收回 20 100 0 购买生产产品W的材料支付现金 600 550 460 以现金支付职工薪酬 180 160 140 其他现金支出(包括支付的包装费)100 160 120 ③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为5%(税前),公司认为5%是产品W生产线的最低必要报酬率。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1年 2年 3年
5%的复利现值系数 0.9524 0.907 0.8638(3)其他有关资料:
①甲公司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资产在2007年以前未发生减值。②甲公司不存在可分摊至产品W生产线的总部资产和商誉价值。③本题中有关事项均具有重要性。
④本题中不考虑中期报告及所得税影响。要求:
(1)判断甲公司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各项资产中,哪些资产构成资产组,并说明理由。(2)计算确定甲公司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资产组未来每一期间的现金净流量及2007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计算包装机H在2007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
(4)填列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与生产产品W相关的资产组减值测试表(表格见答题纸第9页,不需列出计算过程),表中所列资产不属于资产组的,不予填列。(5)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参考答案:
(1)专利权X、专用设备Y和Z都是用于生产产品W的,无其他用途,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购成一个产销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
(2)2008年现金净流量=1200-20-600-180-100=300(万元)2009年现金净流量=1100+20-100-550-160-160=150(万元)2010年现金净流量=720+100-460-140-120=100(万元)
现金净流量的现值=300×0.9524+150×0.907+100×0.8638=508.15(万元)(3)包装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62-2=60(万元),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3万元,所以包装机2007年12月31日的可收回金额为63万元。(4)
专利权X 设备Y 设备Z 包装机H 资产组 账面价值 120 420 60 600 可收回金额
508.15 减值损失
91.85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20% 70% 10%
分摊减值损失 10 64.3 9.19 83.49 分摊后账面价值 110 355.7 50.81
尚未分摊的减值损失
8.36 二次分摊损失比例
87.5% 12.5%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7.32 1.04 8.36 二次分摊后应确认减值损失总额 10 71.62 10.23 91.85(5)借:资产减值损失-专利权X 10 -设备Y 71.62 -设备Z 10.23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专利权X 1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设备Y 71.62 -设备Z 10.23 2.甲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经营的互补,2007年1月合并了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有关情况如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通过发行2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4.2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①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②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9 0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③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当也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7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 900万元(见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简表
项目 金额(2007年1月1日)金额(2007年12月31日)实收资本 4 000 4 000 资本公积 2 000 2 000 盈余公积 1 000 1 090 未分配利润 2 000 2 810 合计 9 000 9 900(2)2007年甲、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2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4万元的价格自乙公司购入200件A商品,款项于6月30日支付。乙公司A商品的成本为每件2.8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已售出80%,销售价格为每件4.3万元。
②4月26日,乙公司以面值公开发行一次还本付息的企业债券,甲公司购入600万元,取得后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甲公司及乙公司均未发生与该债券相关的交易费用)。因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差较小,甲公司采用票面利率计算确认2007年利息收入23万元,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乙公司将与该债券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甲公司所持有部分相对应的金额为23万元。
③6月29日,甲公司出售一件产品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6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的售价为720万元。乙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甲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6万元。
④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日起有偿使用乙公司的某块场地,使用期1年,使用费为60万元,款项于当日支付,乙公司不提供任何后续服务。
甲公司将该使用费作为管理费用核算。乙公司将该使用费收入全部作为其他业务收入。⑤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与乙公司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并于当日支付合同预付款18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供货。(3)其他有关资料:
①不考虑甲公司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②甲、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③本题中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出现减值迹象。
④本题中甲公司及乙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编制合并财物报表时,对于与抵消的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要求进行调整。要求:
(1)判断上述企业合并的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原因。(2)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3)确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4)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5)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
(1)上述合并应该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为合并前,甲、乙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所以应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000×4.2=84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8400 贷:股本 2000 资本公积 6400(3)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属于控制,因此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等不影响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所以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8400万元。(4)借:长期股权投资 720 贷:投资收益 720(5)①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 4000 资本公积 2000 盈余公积 109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810 商誉 1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120 少数股东权益 1980 借:投资收益 720 少数股东损益 180 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0 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9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810 ②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720 贷:应收账款 72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6 贷:资产减值损失 36 借:预收账款 180 贷:预付账款 180 借:应付债券 62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623 借:投资收益 23 贷:财务费用 23 ③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800 借:营业成本 48 贷:存货 48 ④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720 贷:营业成本 600 固定资产-原价 120 借:固定资产 6 贷:管理费用 6 ⑤内部无形资产使用费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60 贷:管理费用 60
第二套
一、单选题
1.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A.超支5)万元。2.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财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同点是(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3.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万110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D.12)万元。
4.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目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该项目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D.80)万元。
5.某企业20×7利润总额为3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1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5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23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7年所得税费用为(B.99)万元。
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A.27 7.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相关费用的,直接计入补偿当期的(B.营业外收入)。
8.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本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按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5%计提任意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为80万元,该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为(C.870)万元。9.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C.10600)元。
10.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7年应交各种税金为:增值税350万元,消费税1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房产税10万元,车船使用税5万元,所得税25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B.15)万元。
11.某企业20×7年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管理费用为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2万元,投资收益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为(D.23)万元。
12.下列会计凭证,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D.职工出差的火车票)。
13.企业对于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其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B.发出商品)。
14.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6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为2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D.72.2)万元。
15.下列交易或事项,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D.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16.某上市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5元,支付手续费20万元,支付咨询费60万元。该公司发行普通股计入股本的金额为(A.1000)万元。
17.某企业购入W上市公司股票180万股,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283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B.2704)万元。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构成企业留存收益的有(BCD)
2.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AC)3.下列各项费用,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ABCD)4.下列各项,影响当期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有(ACD)
5.下列对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ACD)
6.下列各项,不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ABC)7.下列各项,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有(ABCD)8.下列各项,构成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ABC)
9.企业销售商品交纳的下列各项税费,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有(ACD)
10.企业对使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其摊销额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计入(ABD)11.下列各项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的有(AC)
12.下列各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有(BCD)13.企业缴纳的下列税金,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有(CD)14.下列各项,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ABCD)。
15.下列各项现金流出,属于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BCD)。
三、判断题
16.企业发生毁损的固定资产的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对)
17.企业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方在月末尚未提取的商品,应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核算。(错)
18.企业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款项扣除其成本及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错)
19.企业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且无法取得证明的,应由当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代作原始凭证。(对)
20.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即使以后期间价值得以回升,也不得转回。(对)
21.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库存商品时,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乘以品进销差价率。(错)
22.企业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会计期间,且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对)
23.企业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因未达账项存在差额时,应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错)
24.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若实际成本与原暂估价值存在差异的,应调整已计提折旧。(错)
25.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补充养老保险费,以及为职工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对)
四、计算题
1.甲上市公司发生下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
(1)20×7年1月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58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用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每股收入价8元。每股价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5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每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为18000万元。
(2)20×7年3月16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3)20×7,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4)20×8年2月1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7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5)20×8年3月12日,甲上市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7的现金股利。
(6)20×9年1月4日,甲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的股票,共取得价款5200万元(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及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502
应收股利
145
贷:银行存款
4647(580*8+7)
答案解析:因为企业享有的份额为4500,但付出的成本要大于应享有的份额,所以不调整投资成本。
借:银行存款145
贷:应收股利145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00*25%=750
贷:投资收益
750 借:应收股利
116(0.2*5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16 借:银行存款
5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502
――损益调整(750-116)=634
投资收益
64
2.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7年3月1日,W商品账面余额为230万元。20×7年3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3月3日,从A公司采购W商品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80万元,增值税为13.6万元。W商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2)3月8日,向B公司销售W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50万元,增值税为25.5万元,该批W商品实际成本为12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销售给B公司的部分W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3月20日B公司要求退回3月8日所购W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上市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生的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该批退回的W商品已验收入库。
(4)3月31日,经过减值测试,W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要求:
(1)编制甲上市公司上述(1)、(2)、(3)项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3月31日W商品的账面余额。
(3)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3月31日W商品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1)借:库存商品等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贷:应付账款
93.6(2)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库存商品
120(3)借:主营业务收入
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75
贷:应收账款
87.75 借:库存商品
6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
(4)W商品的实际成本=期初230+80-120+60=25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3.甲上市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专利技术,与该项专利技术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7年1月,该项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以银行存款支付的开发费用280万元,其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为150万元。20×7年7月1日,开发活动结束,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专利权,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
(2)该项专利权法律规定有效期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3)20×7年12月1日,将该项专利权转让,实际取得价款为160万元,应交营业税8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要求:
(1)编制甲上市公司发生开发支出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上市公司转销费用化开发支出的会计分录。(3)编制甲上市公司形成专利权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上市公司20×7年7月专利权摊销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5)编制甲上市公司转让专利权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涉及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参考答案:
(1)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30
――资本化支出
150
贷:银行存款280(2)借:管理费用13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30(3)借:无形资产
15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50
(4)借:管理费用
150/5*1/12=2.5 贷:累计摊销
2.5(5)借:银行存款160
累计摊销
2.5*5=12.5(无形资产是当月减少当月不再摊销了。)
贷:无形资产1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8
营业外收入
14.5 第三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为基础。A.永续盘存制 B.实地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2.商业汇票一经银行承兑,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承担的责任是()。A.债务责任立即消失 B.不确定
C.依然承担最终付款责任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一面额为2000元,年利率为7%,3个月到期的带息票据,企业已持有30天,如按6%的年贴现率进行贴现,则实得金额为()。A.2020.56 元 B.2017.78元 C.2014.65元 D.4500元
4.企业赊销一批货物,发票价20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20,5%货物因质量不符被退回,如果购货在折扣期内付款,则实收金额为()。A.2000元 B.1962元 C.980元 D.960元
5.存货的归属以()为划分标准。A.存放地点 B.所有权 C.经济用途 D.到达时间
6.企业对生产用材料因收发计量错误而产生的盘盈,在经批准后,应当()。A.冲减库存原材料价值
B.冲减生产成本 C、冲减产成品成本
D.冲减管理费用 7.溢价购入的长期债券,应将溢价部分计入()。A.“其他应付款”科目 B.“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C.“投资收益”科目 D.“其他应收款”科目
8.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发生的损益,应记入()。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支 C.资本公积 D.其他业务收支 9.非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质资料,如果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以上,也应视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A.500元 B.1000元 C.1500元 D.2000元
10.无形资产在使用期终结时()。A.有残值 B.无残值
C.有残值也有清理费用 D.有的有残值,有的无残值 二 多项选择题
1.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包括()。A.银行本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承兑汇票 D.商业承兑汇票
2.商业汇票可以是以下几种形式()。A.商业承兑汇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银行承兑汇票 E.结算支票
3.存货按经济内容分类,包括()。A.商品存货 B.包装物存货 C.在途存货 D.库存存货 E.委托加工存货
4.下列符合长期投资计价原则的有()。A.以无形资产投资,应按评估或合同协议价值计价 B.以固定资产投资,应按固定资产原值计价
C.购买债券投资,应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D.购买股票投资,无论何时都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计价。5.固定资产增加入账的渠道有()。A.投资转入 B.外购 C.自行建造 D.盘盈 E.接受捐赠 F.经营性租入
6.企业无形资产转让方式有()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 C、转让无形资产成本
D、转让无形资产摊余价值 E、无形资产残值价值转让
7.下列事项中()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或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A.外购货物用于修建本企业职工宿舍 B.外购货物销售给批发商店 C.外购货物被洪水冲走
D.外购货物不合格退给供应商 E.外购货物盘亏
8.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有()。A.应付债券 B.长期借款 C.长期应付款 D.应付股利 E.长期投资
9.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中不能记入“实收资本”科目的有()。A.资本溢价 B.股票溢价
C.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 D.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10.企业营业利润的构成因素包括()。A.经营业务利润 B.其他业务利润 C.财务费用 D.管理费用 E.营业费用 F.营业外收入
三、判断题
1.企业不用等到出现经营成果时再编制会计报表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
2.某企业1月15日销售产品一批,应收账款为11万元,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10,1/20、N/30。购货单位已于1月26日付款,该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应为10.78万元。()3.企业提取的用于集体福利的公益金,不应包括在“应付福利费”科目下。()4.公司债如果折价发行,则其存续期间内债券的利息总额就是定期用现金支付的利息总额加上折价金额;公司债如溢价发行,则其存续期间内的利息总额为定期支付的利息现金减去溢价金额。()
5.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应付税款法将所得税视为一项企业必须负担的费用,而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所得税视为企业利润分配一种形式。()6.在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中,都可签发商业汇票。()
7.当企业选定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后就永远不能变更,这才符合一贯性原则。()8.所有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都应按期进行摊销。()9.因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在停用期间不应提折旧。()10.企业提取盈余公积前可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四、单项业务题
1.一张为期4个月、面值60000元、利率5%的带息应收票据到已到期,对方无力偿付。
2.某企业经营的商品实行售价核算,年末进行库存盘点,盘盈甲商品10件,原因待查。该商品单位进价450,单位售价为500元,请编制分录。
3.某企业一辆销售用运输卡车,价值10万元,使用寿命五年,预计净残值5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一年的折旧费。并编制计提折旧费用的分录。
4.某公司购入设备一台,9月10日开出一张面值200000元,年利率8%,6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请编制月末计息的分录。
5.A企业于2001年1月1日发行一批3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债券总面值1000000元,年利率10%,发行价格为1180000元,发行款项已存入银行。要求:编制发行债券时的分录
6.某公司动用公益金8万元购买职工浴室设备,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已交付使用。
7.甲公司销售本公司生产的香烟一批,价款48000元(不含增值税),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45%,要求编制计提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8.某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年5月份收回上年已核销的坏账损失18000元存入银行。
9.某零售企业为一般纳税人,8月6日从某工厂购进一批服装,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价款为25000元,增值税税率17%。该批服装的售价为32000元(不含税),款项以支票付讫,商品已由服装组验收入库。请编制购入相关分录。
10.A公司99年3月20日购入B公司面值10元的普通股票2000股,作为短期投资,市价为每股9.6元,另付佣金等各项费用共计120元。该股票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股利为每股0.80元。
要求:为A公司编制购入时分录。
五、综合题
1.某企业2006的有关资料如下:
全年实现税前利润600万元;本发生的收支中,有购买国债本年确认利息收入20万元;税款滞纳金支出10万元;去年底投入使用的一台设备原价40万元,有效使用年限4年(期满无残值),税法规定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经查,年内已预交所得税120万元。年末董事会决定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并将当年净利润的50%向投资者分配现金利润、下年2月初支付。要求:
(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该企业2006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的纳税所得 额、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列示计算过程)。(2)编制本年末列支所得税费用、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及结转利润分配账户的会计分录。(“利润分配”账户要求列示明细账户)
2.D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主营业务收入”的本期发生额300万元,“应收账款”期末比期初增加80万元,“应收票据”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
(2)“主营业务成本”的本期发生额250万元,“应付账款”期末比期初减少40万元,“存货”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
(3)本期发生与销售业务有关的费用8万元,均以存款支付。
(4)本期出售固定资产一项,收入现款38万元。该项固定资产原价5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
要求:逐笔分析上述业务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并编制调整分录。
3.某企业1997年1月1日发行5年期面值为 110万元的债券,发行价格为120万元,票面利率 10%,债券到期还本付息;企业将筹资用于购建厂房,厂房于1999年年末竣工投入使用。该企业按年计提债券利息和溢价摊销金额。(直线法摊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债券业务全部相关会计分录。
第三套题部分参考答案 分录题10.答:
借:可供交易金融资产(或短期投资)—公司股票(成本)32000 应收股利 1600 投资收益 120 贷:银行存款 33720 2000股×16=32000+120=32120 2000股×0、8=1600
五、综合题 1.参考答案:
(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4万元-税基30万元)X30%=18,000元 纳税所得额;600-20+10+6=596万元 应交所得税;596×30%=178.8万元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178.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8 000元=177万元(2)年末应作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3)第一,因年内已预交120万元,年末只需补交差额57万元。列支当年未交所得税57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570 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8 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580 000 第二,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本年净利润=600-177=423万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23万元×10%=423 000元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423万元×50%=2 115 000元 1借: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23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23 000 2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2 115 000 贷:应付利润 2 115 000 第三,年末结转利润分配账户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538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23 000 ——应付利润 2 115 000(注:本题并不要求编制结转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净利润的会计分录。)2题.参考答案:
(1)应收账款期末比期初增加80万元,应减少销售商品的现金流入80万元;应收票据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应增加销售商品的现金流入30万元,本笔业务表明C公司在销售商品的活动中收到现金250(即300–80+30)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00 000 应收账款
800 000 贷:主管业务收入
000 000 应收票据
300 000(2)应付账款期末比期初减少40万元,应增加购进商品的现金流出40万元;存货期末比期初减少30万元,表明本期销售了上期购入的存货30万元,这并不涉及本期的现金流出,应减少本期的现金流出30万元。本笔业务中,C公司因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为260(即250+40–30)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500 000 应付账款
400 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现金
600 000 存货
300 000(3)本笔业务中,发生现金支出8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理––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80 000(4)本笔业务因出售固定资产收到现金38万元,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调整分录为: 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置固定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380 000 累计折旧
20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营业外收入
000 3题参考答案
(1)97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200 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 100 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100 000(2)97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90 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20 000 贷:应付利息 110 000(3)98年末、99年末分录同上
(4)2000年末、2001年末分录
借:财务费用 90 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20 000 贷:应付利息 110 000(5)2002年1月1日还本付息时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二06-12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201308-28
中级财务会计存货习题09-05
中级财务会计判断题09-13
中级财务会计试题109-21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09-27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题10-07
中级财务管理期末重点08-25
18年中级财务管理公式09-27
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考点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