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2024-06-25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精选8篇)

1.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篇一

摘 要:小学教育中应该重点注意加强对学生兴趣的的培养,并且要把兴趣的培养始终放在首要位置,教师要科学有效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训练的力度,从而让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书法;培养兴趣爱好;科学方法;持之以恒

作为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小学书法教学,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许多学校已开始重视书法教育的开展,常常给学生开设书法“第二课堂”;也有家长利用假期带着孩子拜师学艺,使孩子进入学习书法行列。但书法基础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常常会因缺乏兴趣加之文化课学习紧张等因素而中途停止。因此,不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都应加强对孩子学习书法兴趣的培养。

1、用名贴欣赏、参观书展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里,文化艺术品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美化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让学生多看书法作品和书展;如在假期有书展活动,家长也要多为孩子创造机会去观摩学习。这对丰富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识别作品质量的能力,激发他们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在欣赏展览中提出的褒贬观点,教师或家长要加以引导、鼓励,耐心地同孩子达成共识,让少儿从中明白自己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差距等。

2、以书法艺术为人类所创造的价值来激发学习兴趣

书法艺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仅可以用币值的多少来衡量,还可以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来衡量。教师或家长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些名家故事,如东汉名将班超。少时家贫,为侍奉母亲,在官府里以找写书来获取报酬;再如《王献之练字》、《颜真卿为国殉职》等;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书画家上街宣传、开展书画义卖捐赠活动,甚至把家藏的名家字画捐献给国家,为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创建家园献爱心,也为国家排忧解难。总之,以书写取值或开展书法创作捐赠等活动是历代如此,屡见不鲜,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贡献。青少年对书法家的仰慕,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行,同时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避免学生一味地写,教师不断地订正的这种枯燥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我当小老师”这样的活动来增加学习书法的兴趣。让学生去评定其他同学的作业是否整齐干净、单个字的结构是否合理、笔画书写是否准确,然后教师进行最后小结。这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在写字方面有那些不足、别人的字有那些优点。还可定期举办班级优秀作业展,选一些好作品供大家观摩。

二、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书法基础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讲究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学习书法不能搞速成针对家长都希望孩子早点学和早出成果这一心理,有不少培训机构为了赚钱,开办了与书法相关的各种“速成函授”、“速成班”、“速成讲座”等等,有的厂家还推出了“书法魔具”,并在报纸、电台大做广告,让很多家长上当受骗。

书法基本功的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决定的。刘江在《中国书法教育的奠基者——陆维钊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初探》一文中曾提及“他(指陆维钊)在《书法欣赏=》的提纲中,将书法开始阶段是文学发展,逐渐衍化为书法艺术分为三个阶段:即符号明确能看懂意思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求美观,即整齐、匀称、统一,以达到更好的宣传交际效果;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再加工、艺术因素更丰富,可比之为有生命的东西的姿态、活动、精神、品性的美。”

2、学书法应以楷书为范本,先从临摹人手

学生学习书法从何种书体人手?对这一问题,自晋代始是没有什么异议的,都是从楷书人手。只是在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先学楷书,有的说先学隶书,还有的说可以先学行书。明代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学规矩老不如少,思运则少不如老。”少儿学书法就是要学规矩,先学楷书。因为楷书是汉字由隶书演变转化而来的,又是行书与草书的根基,而且楷书笔法规范、严整,实用性很强。

经过长期的楷书练习,学生会感到乏味、疲劳而失去信心,这时教师可适当讲解行书,让学生变换练习,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状态来调节其情绪,做到以楷为主,楷行结合,不但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对楷书的用笔打下良好的基础。

陆维钊先生认为,“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人手”。陆先生还说:“临帖就是要人帖,通过临摹,才可能逐步深入地认识临写的碑帖字的优缺点与长处”。但临

2.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篇二

关键词:琵琶,教学,重要环节

琵琶作为我国重要的弹拨乐器,具有音色清脆、结构复杂、音域宽广等特点,并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建国后,我国音乐与世界音乐交流逐渐增多,琵琶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由丝弦改变为尼龙缠钢丝弦,音箱也进行了合理变革,柱位增加到31个,可转12个调,音量和音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极大地增强了琵琶的音乐表现力。同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琵琶的演奏技法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积累了丰富的优秀音乐曲目。因此,若要培养出优秀的琵琶弹奏人才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在弹奏技巧方面的训练,还需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素养。

一、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在琵琶教学中,学生在演奏乐曲之前,要首先充分感受乐曲所蕴含的情感,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掌握乐曲所采用的音乐素材,品味乐曲所展现的情感色彩,对乐曲的情感内容进行详尽准确的分析体会。针对那些叙事性较强的曲目,还要全面了解乐曲涉及到的人物、历史、背景、事件等元素。这就要求教师在琵琶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首先,要增强学生的文史修养。文学以语言文字为桥梁,让读者通过视觉感受,进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音乐则是通过满足人们的听觉欲望,带给人以美的享受。二者虽然表达载体不同,但却相通相连。因此,若要在琵琶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学书籍,了解各地的音乐习俗与人文风情。此外,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对于提高学生的琵琶弹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生活体验越丰富,学生在琵琶弹奏中的情感领悟也就越深入,面对不同的弹奏曲目,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相关的信息调动和组合,进而将情感融入到琵琶弹奏中。

二、增强音乐表现力

若要促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琵琶弹奏人才,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还应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这主要应从指甲触弦面和弹弦夹角两方面入手。指甲触弦面直接关系着琵琶的音质。触弦首先与指端触弦点的大小有关,指甲太钝,音质有厚度,但颗粒性较差,略显笨拙。指甲太尖声音颗粒就会比较小,音质显得单薄尖亮。其次,音质与指甲入弦深度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入弦深度需控制在3毫米到8毫米之间,较小的深度可以获得较小的声音,音质显得圆润清晰。入弦深度增加,音量也会随之增大,声音会显得结实饱满。在弹奏时,若要使音量小但声音有力度,可以在减小入弦深度的同时加大弹奏力度。若要使声音明亮轻柔,则可以有效利用指甲侧峰的角度。弹弦的夹角是指指甲在拨弦时与面板的相对角度。弹弦夹角的变化同样可以影响琵琶弹奏的音质。例如,在弹一弦时,当面板与指甲成垂直角度时,音质单薄且尖亮,共振效果相对较差,因此,通常情况下较少使用这种弹弦夹角。当面板与指甲的夹角为零时,音量较小,但音质柔和透亮,不利于弹奏力度的发挥。而当夹角逐渐增大时,音乐刚性也会逐渐增大,音质柔和性减小,当面板与指甲成45度角时,音质柔和、尖亮,同时又富有刚性。

三、加强演奏技能训练

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篇三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合作 探究

《新课程标准》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目标的落实,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倡导形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实验教学的昌导,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硬灌输)已不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发展要求。新课标中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合作、探究、创新、激趣、能力、素质、情感、价值等”是教育教学中提得较多的话题,新课标倡导的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当今的教育教学创新指出了一条新路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新课改已进行了几年时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要重视科学这门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课程,如果学校、老师在教学理念上偏重于语文、数学,那就会导致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失去了学习科学课程的信心和兴趣。因此作为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老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把小学科学课程当作重要课程来教学。通过教学目标的落实,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利用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技能,让他们会学习、会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老师就得花心血,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探究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通过引导、激励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进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进行科学课的学习活动,使他们主动地去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去发现和领会学科学的乐趣,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已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我就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我则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点引导。这样一来,使学生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在学习活动中施展了各自的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老师就不要牵着学生走,只需要给学生提出要求,指明研究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妙,体验《科学》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三、教师要利用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如小学五年级第二单元中,固体的热胀冷缩这一知识的探究,因为肉眼直接看不见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所以老师就要经心创设情景,设计实验。(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铜球、铁块、钢条等这些物体,如果把它们加热或者加热后再冷却,它们的体积会有变化吗?有的学生回答:不会。有的学生回答:没看见。有的回答:会。你们能举个例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紧接着,老师演示:①铜球顺利通过铜环;②酒精灯加热铜球;③铜球不能通过铜环。这时学生非常惊奇,老师问,你能解释铜球不能通过的原因吗。④老师将铜球放在水里冷后,又通过铜环。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就明白了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继续给钢条加热来加深学生对热胀冷缩这一知识的印象。然后,老师在将学生引到实际生活应用中去,如架桥梁、铁轨等都是对热胀冷缩性质的应用)。通过预测、实验、验证结果、进一步探究,这样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利用实验去引导学生探究,光告诉学生钢、铜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但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怀疑。

4.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篇四

2016年10月22日至10月23日,全国第四届和谐杯初高中“七说”说课大赛在天津市鉴开中学成功举办,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说课大赛,并荣获高中数学组一等奖。我既是一名参赛者又是一名学习者,比赛期间我听了来自山东、天津等地的高中数学教师的说课,他们镇定沉着的比赛心态、精彩新颖的课件、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晰的思路、巧妙的设计,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每位说课教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对教材重难点的熟悉程度;对教学过程的新颖设计。下面谈谈我对说课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的认识。

一、要明确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用口头语言讲解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是教师要阐明“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和“为什么这么教”的理论依据。把每一个教学设计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理解并运用好,是教师素质、功底及综合能力的体现。此次比赛采用的是王敏勤教授的“七说”说课模式,即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说课时,要严格按照说课的标准来准备说课课件与说课稿,说课环节要齐全,并要仔细体悟每条细则,认真研究,吃透要点,有的放矢。

二、要明确怎样设计说课稿

网上有许多优秀的说课稿,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但我认为,说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终究需要自己来设计,每个环节都应渗透新课标的要求及评价标准的要求,同时更应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下足功夫。教学设计是说课的灵魂与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也切忌面面俱到,应侧重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并要标明每个环节的预设时间与设计意图。完成初稿之后可以请同学科老师和领导指导、修改,自己再反复琢磨、修改。

三、要明确怎样设计说课课件

首先,课件的制作一定要清晰、大方、美观,与说课稿相对应,切忌华而不实。其次,课件制作要有知识树,且要多用知识树来呈现说课内容,使课件流程条理、清晰。同时,可插入丰富的图片来充实课件内容。许多优秀的参赛作品中都运用了与学生、生活、课程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让课件变得生动形象。最后,课件的制作要有封面,标明课题、单位、姓名及所用教材版本。同时,说课要与课件播放同步进行,尽量熟练背诵说课内容,以便更好地与课件播放相配合。

四、要注意说课的细节

在本次说课中,我在课题引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细节上具体操作如下: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例――“2016早子沟金矿杯甘南藏地传奇自行车赛”这一天的气温变化图为背景提出问题,从而自然导入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2.为了突出重点――形成增函数的形式化定义。采用4个方案,用从抽象到具体、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讲述函数单调性定义的形成过程。

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二次函数y=x2在区间(0,+∞)上图 象是上升的呢?

方案1:在区间上取自变量1,2,因为1<2,f(1)

方案2:在(0,+∞)取无数组自变量,验证随着x的增大,f(x)也增大。

方案3:举反例,若闭区间上取自变量3,4,3f(4)显然不成立。

方案4:在(0,+∞)内任意取x1,x2且x1

3.为了突破难点――判断并证明函数y=在(0,+∞)上的单调性。根据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对作差后的变形和因式符号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取一边分析、一边板演证明过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然后提炼基本步骤,强化变形的方向和符号判定方法,接着让学生板演实践。

五、要明确说课重点

说课时,由于时间一般限于10~15分钟,所以说课者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说课的内容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要避免“头重脚轻”。一般来说,说课的几个元素中以说教学程序为重点,在说教材时要偏重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在说教学程序环节时,应以新授为重点,新授中以说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重点。说课中,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做到削枝强干,收到良好的说?n效果。

六、要把握说的策略

由于说课是通过“说”来帮助听者想象课堂教学的全貌,推断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对说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应尽量做到脱稿。脱稿会让人觉得说课者准备充分、胸有成竹。其次,语言要富有激情。再次,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条理清楚。最后,用好三种语言,尽量采用独白语言,适当采用课堂语言和肢体语言,语速要快慢交替,语言要有说服力、吸引力。

5.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篇五

一、我区事业单位改制概况 我区原有事业单位 个(学校除外),近几年,通过改制,事业单位撤并转 个,其中,撤销 个,合并 个,转企和转中介 个,人员编制由原来的 个精减到 个,精简 %。全区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事业单位 个,已改成功的 个,正在实施改制的 个。在改制的单位中,经评估确认总资产 万元,总负债 万元,净资产 万元,经有关部门联合审批剥离资产 万元,出让资产 万元,改制后新单位总股本 万元,职工置换身份 人。我区的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在区委的领导下,通过区政府强力推进,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改革氛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有力指导全区企事业单位改制。针对原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变化大的实际,区委、区政府及时研究调整成立了区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根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分工,结合改制政策,专门制订了《区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操作规程》和《区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在研究部署改制工作、制订改制计划、确定改制目标、分解具体任务,落实明确责任中,都能紧密结合改革攻坚之年任务、特点和区改制实际,认真分析和总结过去全区企事业单位改制的经验教训,做到准备充分,科学分析,精心筹划,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抓住重点,规范运作,有力推进全区企事业单位改制。首先,分层次进行改制政策宣传、发动,让广大职工理解、拥护和支持改制,营造浓厚的改制氛围;其次,该公示上墙的内容,严格按改制政策规定的内容和时限进行公示,让广大职工了解单位改制的相关情况;再次,规范推进,向职代会通报《改制预案》,通过《职工安置方案》,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对城建“三所”(市政所、园林所、河道所)的改制,重点围绕单位发展、产业升级、确保资质进行产权改制,加大竞争性行业中的国有股权向经营者、骨干层转让的力度,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增强了风险投资和长远发展的源动力;三是跟踪服务,确保稳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为确保投资主体和职工身份置换双到位,切实转变企事业单位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建立新型的企业劳动关系,并在解除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原有劳动关系的关键问题上,严格按照改制政策,要求新企业必须与职工重新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等,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区改制办牵头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等组织专题调研,了解掌握企事业单位的生存发展和职工的生活情况,并结合实际,依据政策,积极帮助企事业单位和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全区改制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改制的企事业单位大部分参加并积极办理了医疗保险。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现有的区属事业单位,追根溯源都是由区政府投资管理的,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却显现出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特点。在调研中,笔者也发现区属事业单位在改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职工思想认识不一致。有些事业单位职工长期以来没有危机感,缺乏竞争意识,害怕改革失去原有的保障,不愿改革;一些经济日不敷出、失去生存能力、需退出市场的单位,职工虽无怨言,但对改革心存疑虑;二是改革推进的力度不平衡。一些部门今年没有明确改革任务,重管理,轻改制,有的单位在反复促动下才有所动作,进度明显滞后。三是改制成本难支付。一些事业单位,特别是无资产的事业单位,依据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有关文件精神,难以支付职工安置费用和离退休人员的相关费用,致使部分事业单位改制工作难以推进;四是退养职工按规定工龄计算截止到~年底,而改制工作得在近期逐步完成,这段时间不计算工龄,影响到退休工资的折扣率。

6.签订就业协议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篇六

如今,大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学校都要求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以下是毕业生在签订协议书的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请仔细阅读。问:我找到单位后,一定要签协议书吗?

答: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一起协商,填写协议书,并各自签字盖章,协议书即生效。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将协议书送至学生所在系(部)登记,再到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鉴证盖章,登记并编制就业方案。

如果毕业生选择的用人单位不具备录用权力或没有录用计划(指一般情况下这些单位都不帮毕业生解决户口和人事关系),毕业生不能与该单位签订《协议书》(但切记要签劳动合同),否则学院将视为无效协议不予审批,但毕业生一定要提请该单位向学院出具一份接收毕业生的书面就业证明,作为毕业生落实就业的依据,学院据此将毕业生列入“自主择业”范畴,毕业后派遣回生源地区。如果这种情况毕业生又不想回生源地区,而想去其他城市,可委托想去的其他城市人事代理机构,办理人事代理和入户手续,并与该机构签订《协议书》,学院将依据此《协议书》制定就业方案。

如果毕业生的户口既不想回生源地区,又不想去实际工作的城市(不论实际工作的单位是否具备录用权力或录用计划),而是想将户口留在其他城市(如武汉市),则不需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但切记要签劳动合同),而应与户口欲留城市(如武汉市)人事代理机构签订《协议书》,学院将依据此《协议书》制定就业方案。问:协议书的领取和签订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答:1.经过双向选择,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后,毕业生向所在在系(部)领取省教育厅印制《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2.毕业生、用人单位一起协商,填写协议书,并各自签字盖章,协议书即生效。(注:需具备用人单位签章与用人单位上级主管人事部门签章)

3.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将协议书送至学生所在系(部)登记,由系(部)经办人签字。

4.送至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鉴证盖章,登记并编制就业方案。(注:协议第九条规定在双方签订协议后应在10个工作日之内由甲(乙)方送学院就业工作部门鉴证登记”)

5.协议书一式三份,学院盖章后,用人单位、毕业生、学院各执一份,复印件无效。

问:学院在协议书的签订管理方面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吗?

答:1.一名学生原则上只能领取一份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均有对应编码的协议书,不得使用他人的协议书。

2.协议书为双方协议书,在学生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后即生效,不论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盖章与否。供需签约双方均须自觉履行协议规定,否则,违约方须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违约金等)。如要变更,学生需持本人申请报告、原签约单位同意解除协议公函和新用人单位接收函,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学院和学院审批同意,在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新协议书(不得在系部领取),方为其办理变更手续。注:违约改签单位,对毕业生个人、单位、学院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希望毕业生与单位签定协议时一定要慎重,尽量不要发生违约改签现象。

3.如果单位已盖章,学生未签字而改变主意不想再继续签约,需由用人单位出具相关说明书,方可到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手续。

4.升学、已获得签证出国的学生不得领取协议书。若在这之前已

领协议书,需将协议书退回学院。

5、已经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时需向用人单位说明自己的报考意图。如被录取应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征得用人单位书面同意和承担了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双方约定的违约责任后,学院可不视其为违约。

问:填写协议书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1.用人单位名称:要与单位公章一致,不要简写、误写或写别名。

2.用人单位性质:填写如机关、事业、企业、部队、社团、其它等。

3.无单位机构码或信息登记号的单位可不填写该栏。

4.档案接收一栏:请填写清楚用人单位的人事档案保管单位的全称和地址,用于邮寄毕业生档案材料。有人事档案保管权的单位可写单位地址。无人事档案保管权的单位应填写其委托保管档案的单位名称与地址,如临安市人才中心,某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业介绍所等。

5.专业:所填写的是专业名称,应为入学时的专业名称(不是专业方向或系部名称),务必与教务处学籍管理登记的专业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误写、简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服务期、见习期等条款,必须明确填写;各项福利、违约金等最好注明,若不注明,易引起纠纷。双方可就有关事项协商达成附加条款,附在协议书后,如甲方有何特殊的体检要求等。

问: 如何办理毁约/解约手续?

答:在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对于毕业生办理解约手续有明确的规定:毕业生经学校推荐,用人单位同意接收时,应签订省教育厅印制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因特殊原因需解除协议者,必须征得签约各方的书面同意,并报学校

批准,按规定交纳违约金后,协议方告解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如果另有约定,签订就业协议时应在“备注”栏中说明,并由学校签章鉴证。

毕业生在办理毁约/解约手续时应该按照以上要求,携带:

1.原协议书

2.原单位书面退函(退函中应注明解约原因。如情况特殊,传真退函也可,但传真件上应该公章清楚、字迹清晰)

7.阅读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 篇七

一、研读文本

历年来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制一直采用“文选型”或以“文选为主体”的模式, 其中的选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载体。所以, 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要务是研读文本, 并理解其意义, 以便确定依据文本的教学内容。

一般而言, 文本意义包括作者原意、文本本意和读者解释等三个层面。作者原意是作者想表达的意义, 文本本意是作品实际蕴含的意义, 读者解释是读者建立在自身学养基础上的理解意义。其中, 作者原意和文本本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读者解释则会因为读者的原因而具有不确定性。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彩。”当“我”是教师、“物”是教材时,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由于受到个体人生经验、兴趣志向、阅读方式的影响, 可能因人而异地呈现多个维度。如苏轼的《赤壁赋》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诗文诵读篇目”, 最近几年, 仅《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刊载的解读文章, 就有《〈赤壁赋〉:自然之乐与历史之忧》 (2009年第2期) , 《〈赤壁赋〉解读:天时之利、江山之力、人生之历》 (2010年第10期) , 《苏轼〈赤壁赋〉的互文性解读》 (2011年第10期) , 《东坡的阳谋——重读〈赤壁赋〉》 (2012年第2期) 等多重视角。

不同教师解读同一文本有不同视角, 同一教师解读相同文本也可能有不同视角。有老师就曾从语义学、文体论、社会学、文化学和接受美学等5个角度对《愚公移山》进行了解读[3]。其实, 教师作为语文教材的特殊读者, 对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应该有三种身份。一是读者身份, 以读懂文本为目的, 弄清楚文本“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二是教者身份, 以把握和处理文本为目的, 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三是学生身份, 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 “心理换位”地感受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可能的体验、困惑与兴趣点。其中, 最为关键的是, 教师要以读者身份读懂文本, 这是转换成教者身份或学生身份的前提。而要读懂文本应该从一字一句开始,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分析一篇作品的起点不应该是某些既定的观念, 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文本开始吧———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享受。它正是一切分析与研究的起点与基础。”[4]

二、拟定目标

教师研读文本的目的是为了拟定依据文本的教学目标,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 文本解读“不仅要求教师能准确理解把握文本的意思, 还要求教师根据阅读时的理解与体会, 对文本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加以预判, 并富有想象力地把文本初步分解成目标、方法、过程等, 为教学方案设计奠定基础”[5]。

研读文本可以从多重视角, 而拟定目标应有恰当定位。其中定位要依据文本, 更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设计和教科书的安排。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2006版) 把《赤壁赋》安排在必修2第3单元,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目标要求, 以及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文言文的编排策略和对《赤壁赋》的设计如表1。

通过比照课程标准的设计和教科书的安排, 对《赤壁赋》的教学可以设计以下两个目标。 (1) 借助工具书、课下注解, 以师生共同质疑探讨的方式, 扫除文言障碍, 积累文言知识; (2) 以诵读为主要学习方式, 涵泳语言, 品味文字, 了解文体特点, 感受文章深刻的文化内涵[6]。这样的教学目标,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设计要求。

三、确定方案

在学校教育中, 任何学科的教学目标都需要通过一定组织结构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阅读教学在根据文本拟定教学目标之后, 应该进入确定教学方案的环节, 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相应的课堂结构。

阅读教学主要有总分式、学用式和三问式等几种经典的课堂结构[7]。总分式的课堂结构首先由整体的初步感知入手, 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然后抓住局部关键性的词句段, 反复咀嚼、揣摩、体会、赏析, 以加深理解和认识, 最后再回到整体, 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设计总分式结构的关键, 是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文本, 要既“看到”整体, 又“看到”局部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整体和局部之间互相呼应而又层层深入。因此, 总分式结构的设计要不遗余力地寻找并用好可以重点学习的局部。学用式的课堂结构包括学和用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解决对文本的理解;第二部分适当拓展, 联系相关的语言和思想材料, 展开自然合理的训练、探究和创新。前者是“学课文”, 后者是“用课文”, 这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形成一个“学以致用”的结构联系。这种结构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三问式的课堂结构主要由三个问题所构成, 首先由“说什么”入手初解, 接着通过“怎么说”辨析探究, 最后用“这样说好在哪里”或“为什么要这样说”追问深思。由于三个问题层层深入, 形成了递进式的结构,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从而对文本的理解更加立体和综合。三问式结构的关键在于寻找设计问题的点, 要使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阅读教学的三种经典课堂结构可以针对不同的文本, 也可以运用于同一文本。如对于《赤壁赋》的教学设计, 就可以分别采用总分式、学用式和三问式的三种结构进行设计。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概貌, 再引导学生在深入领悟“风月”的基础上理解全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包括:试读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 结合课文注解, 用默读的方式初读课文, 做到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译读 (小组分工合作, 再次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 边读课文边疏通文意, 并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由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通读 (鼓励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自由大声通读, 要求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包括:寻风月 (浏览默读课文, 画出文中写风月的句子) ;解风月 (每组负责一段, 边诵读边品味, 探讨每段中所写风月的内容与作用) ;读风月 (通过对风月的解读,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尝试诵读, 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并说出自己这样处理的理由) 。由于《赤壁赋》“通篇只说风月”, 是“以江山风月作骨”, 所以将“风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可以在对风月探寻涵泳、揣摩诵读的基础上, 带动对全篇的领悟认知[7]。运用学用式的结构, 可以设计成望 (引导预习扫障碍) 、闻 (借助诵读察学情) 、问 (愤悱诱思活水来) 、切 (授之以渔求高效) 等四个环节, 让学生在望、闻、问的三个环节中学习课文, 在切的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新学的内容及时加以整理, 形成属于自己的积淀”, 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触类旁通、升堂入室”[8]。另外, 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可以多次运用三问式的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有关段落的写作意图、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以及写作的手法和特点等等。

四、教学反思

将教学反思纳入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列, 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后反思”, 或者“教学中反思”、“观察性反思”和“反思之反思”等多重反思路径, 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教学设计, 促进教学设计的完善, 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中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实践所进行的反思, 这样的反思能迅速“生成”改进教学设计的策略并加以实施。有老师在执教《阿Q正传》第3课时, 预设了怎样使阿Q精神进入学生生活实际的讨论。讨论刚开始, “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就提出了不同意见, 这时老师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了反思, 发现“我们平时只注意精神胜利法所追求的结果———求得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 而没有注意这一追求过程中的消极因素”, 于是放弃了原来的预设, 及时把讨论的主题修正成了“什么才是健康的精神胜利法”, 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9]。如果我们仅仅着眼于“教学后反思”, 而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进行反思并调整教学设计, 就会使得“本次”教学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教学后反思”发生在“本次”教学之后, “观察性反思”在观察他人教学行为及其结果的过程中或之后进行“反思之反思”是对自己或他人反思的反思[10]。所以, “教学后反思”、“观察性反思”和“反思之反思”对于教学设计的意义与“教学中反思”不同, 这些必须通过反馈才能实现对教学设计的调整和优化。由于信息的传输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 反馈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纠正偏差这时我们就希望, “在输出信息未出现偏差之前, 控制部分即可发出控制信息纠正即将发生的偏差, 而不是产生了偏差之后通过反馈信息再来纠正”, 这种情况就是前馈。前馈是以反馈为基础的, “对于生物系统, 当通过多次反馈建立起条件反射后, 则可实现前馈;对于智能机器系统, 当通过多次反馈能记忆下经学习获得的产生式程序则也可实现前馈”[11]。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进行多重反思, 为以后的教学设计积累前馈信息。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掌握了相应的前馈信息, 教师在设计时才可能预测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前馈信息从而将可能的教学偏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从现有的实践来看, 前馈对于教学设计的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教学后反思”调整自己的下一次教学设计。如有一位在农村初中担任了20多年的语文老师, 多次在公开课上执教《羚羊木雕》这篇课文, 每次都在前馈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对执教老师来说, 几个版本的教学设计不仅见证了他在语文教改实践中的探索, 而且集中反映了他在语文教学改革征途中走过的每一段路程[12]。二是通过“观察性反思”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更为有效。如《语文建设》2010年第2期发表了杨仕威的《〈赤壁赋〉教学设计》, 杨素辉对该教学设计进行了观察性反思, 发现其中对写曹操目的的理解存在偏差, 还忽视了诵读, 而且在导语、结语、拓展联想等方面做得也不够, 为此撰写了《我看杨仕威老师的〈赤壁赋〉教学设计》 (《语文建设》2010年第7~8期) 一文, 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进行相应优化的同时, 提醒同仁要追求更完善的教学设计。

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看, 研读文本、拟定目标、确定方案和教学反思是阅读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也是阅读教学设计的重要元素。如果换角度考察, 阅读教学设计还会有其他相应的重要元素。不管是从什么视角分析, 只要是属于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素, 我们都应该认清其应有的积极意义和操作策略, 充分发挥它们对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 (7) .

[3]林忠港.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以《愚公移山》为例.语文教学通讯, 2008 (11B) .

[4]钱理群, 孙绍振, 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5]曹勇军.略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 2010 (10) .

[6]李哲峰.呼唤读书的课堂——《赤壁赋》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 2010 (7~8) .

[7]曹勇军.谈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 (二) .中学语文教学, 2012 (2) .

[8]陈宝祥.望闻问切, 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以苏轼的《赤壁赋》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 2011 (2A) .

[9]陈杰.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语文学习, 2006 (2) .

[10]梅云霞.语文教学反思的多重路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0 (9) .

[11]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8.浅谈宋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篇八

【关键词】宋词教学 吟读 品读 环节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5-02

词始于唐朝,定型于五代,盛于宋朝。它原本是人们宴会之上和乐演唱的歌词。人们一直常说“诗言志,词言情”,诗歌被古代的读书人认为是用来抒发自身大理想的,而词则是抒发个人的小情小爱的,因此刚开始被士大夫不耻,就算有写的词也是不编在正集中。然而词到了宋朝,人们把更多的题材填入词中,尤其是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更是写的慷慨悲凉。那么怎么样让当代的中学生去体会千年前古人描绘的景、表达的情、创造的境,却是宋词教学的一个难题,教师在不断探索和追求,以寻找好的方法。

我在教学中通过“读一读”“评一评”“品一品”“写一写”这四个环节的学习,让原本与宋词疏远的学生,走进宋词,去体会古人的情志,使这些久远的文字在现代找到“共鸣”。

第一是读一读。声情并茂的吟读是学习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词原本就可和乐而唱,虽后来乐曲流失但填词的格律是流传下来的,加上词句长短不一,词的吟诵应该是抑扬顿挫十分优美动听,这是从声韵的角度去考虑。从理解、体会词的表情达意的角度去思考,吟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朱熹在《熟读精思》中就强调“读书千遍,其意自见”,以苏轼的《江城子》为例,这首词豪迈不羁,通过写出猎的雄壮场景,抒发兴国安邦的豪情。怎样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情境?反复的吟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品其味。”(钱梦龙)因此轻轻地吟读,充满感情地吟读,声情并茂地吟读,就能体会词的景、情、境。如柳永的《蝶恋花》情感缠绵悱恻,可浅唱低吟。所以,在词的教学时吟读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是评一评。就是要在吟读基础之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这些距离我们千年的声音毕竟与我们有着时空的相隔,更何况词人的这些妙语是他们人生经历积淀的阐发,对于只有十几年人生路的中学生要有深刻的理解是很难的。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评一评词,说说他们读完之后的体会和感想。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三是品一品。就是要深入品读,品出词中精彩。

虽如东晋陶渊明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然初中生在品读词时,字词句的理解、词的写作背景了解、词中典故的理解等是必不可少的。如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之精妙,就需要细细的体会和理解。“绿”和“红”用以代指海棠之“叶”和“花”。而“肥”和“瘦”则指雨后叶的青翠动人,花的凋零寥落。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学生是可以理解这些词所指的内容,但为何不用“叶茂花落”,而用“绿肥红瘦”,可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品读了,这也就是品读的关键。“绿”“红”选取的叶和花的颜色进行对比。“肥”“瘦”选取的是叶和花的状态进行对比。再想想古诗词中“残红”“落红”都是描绘的是暮春之景,也往往表达的是诗人或词人的惜春之意。说到这里学生也自然而然的明白了词人“绿肥红瘦”四字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再以苏轼的《江城子》为例,如果学生不了解苏轼被贬黄州背景,就不明白他是寂寞和失意之情久积于心,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于是遇事而发,写下了这一篇豪放之词。如果不知道“亲射虎”,“谴冯唐”, “射天郎”三个典故的含义,就不能体会苏轼强国抗敌的主张、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

因此,“品一品”这一环节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词语言的凝练美,感受到宋词中字词丰富的表现力,也能从字词中体会词人借词抒发的情感。学生也能切实的感受到词人在创作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精彩。教师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品析词并不困难,让学生克服心里畏惧,主动走进词作去感受词人的内心的感情。

第四是写一写。就是把词人凝练的语句,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用现代汉语进行改写。

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写的丰富而有意趣。这既是判断学生是否理解这首词作的方式,又是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苏轼《浣溪沙》中上阙三句话就是雨后农村的新景象描绘,这三幅画面留给了人很多的想象空间,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用手中的笔描绘这美丽喜悦的场景。比如一个学生这样写到:“这天气可真古怪啊!一直干旱,我不由得去求雨,但是挺辛苦的。可当我看见农村雨后的景色,我可乐开了花:枣花纷纷地落下,村子里到处都响着纺车转动的声响,农民们都聚集在柳荫下吆喝着卖黄瓜,处处充满着生机,我不由得要去谢雨,走了一段路后,喝了点酒,再加上自己很困乏到现在只想睡个觉,太阳正当头照耀着,使人感觉到很口渴,所以便想去敲打庄户人家的大门,问一问能否供应一点茶水,但是怕人家正忙着农活,无人在家,所以不敢贸然进入。虽然,求雨、谢雨这一路辛苦,但既然这是为了百姓们,也值了。看见他们又有好日子过了,心里便一阵高兴。”

这样的写作调动了学生自身的情感,围绕词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感受词的无穷内涵,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在操作中,我还发现这样的改写又是很好的写作训练。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改写比只给他们题目的命题作文难度降低了,减少了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又加深了对词的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读一读”“评一评”“品一品”“写一写”是我在宋词教学探索中的简单总结,怎样更好地展开宋词教学以及古诗词教学是我以后需要继续探索的。宋词是我国灿烂文学史中的一颗明珠,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懂得去欣赏它。

参考文献:

[1]九年级义务教育 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上一篇:国土资源所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美丽的初二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