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2024-08-04

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13篇)

1.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一

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减负增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盘锦市第一中学 陈萍

有人认为减负增效是一对矛盾,是一对平行线,认为减负就是减效。实际上,减负增效不是一句空口号,不是虚无之物,它符合发展的规律,定会逐渐成长,其最终得益者将会是学生。既然不矛盾,那么在当今教学的时间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都在缩短,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呢?那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即课堂的有效教学。也就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本次开展的“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主题笔谈活动,就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有效备课、高效课堂三方面来谈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

一、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就是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标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它并不是抛弃旧的数学教学理念,而是在旧理念基础上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探索中,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我们要真正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髓,要做好由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的转变;由注重追求统一模式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由注重教师的讲解向学生的主动探索的转变,从而使新课标的先进教学理念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减负增效.二、有效备课,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具体说,就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高。教师就此要求应致力于以下方面.(一)把握教学内容、课型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新授课中有着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版块内容;有些知识是学生有生活经验,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有些概念是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同一种教学方式在低年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放在高年级就会使学生感到幼稚。因此针对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因此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适切性,使其体现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制定的数学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又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

三、重视过程,推动高效课堂的进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引导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要重实效。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细心了解学生,做到因人施教

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重要问题,要知道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这样教师就可以确定哪部分知识可以简要的讲,哪部分知识应重点讲解,从什么方向入手比较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的过程,以便课堂上对症下药,让每名学生都有收获。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授,那一定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也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老师可以运用一些事例创设问题情境,那么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高效性。

(三)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再创造提供广阔的天地。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若能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及有效地提问,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知识,那么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精彩纷呈。我认为从课堂的切入、内容的选择、提问的技巧三方面来注意课堂“提问”,同时在课堂上还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能作出及时明确的反映,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

(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努力做到“ “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在“情”中自信,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

(五)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习题,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而且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首先练习要有目标性,选择练习的数量与质量要精致,十五分钟左右为宜。其次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最后练习要有层次性。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而且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异生“吃得饱”。在学生减负及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必然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而且可以节省课后的时间与精力用于他们自己喜欢的其他方面,使其个性和潜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除上述几点外,还有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思维、创设语言环境等许多方面。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是许多老师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教师大胆实践、积极思考、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积累和反思,数学教学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实现。

2.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二

一、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既见“树木” (逐课讲解) 又见“森林” (整体教学)

1. 单元整体教学的含义:

所谓单元整体教学, 就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 依据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进行教学, 以达到优化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习惯“从一而终”的教学思路, 虽说这样“以本为本”做到了扎实教学, 但一个单元学下来, 学生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尽管学生也学到了知识, 可零乱而不成体系, 学生在增长素养、提升能力上收效甚微。新课程背景下, 要激活语文课堂, 减负增效, 惯常的循规蹈矩的教学形式的确应该变一变了。

2.“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明确单元总教学目标, 初步宏观把握教学内容的轮廓。首先,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单元说明和各课文前的方框里对课文的说明。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解决两个问题:本单元这些篇目组合起来的意图是什么?这些篇目分别是什么体裁, 你能感知到这些体裁各自有什么特点?问题的创设, 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课文与课文间的联系, 这样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突出学习重点, 在初步感知文本的过程中, 促使学生建立必要的知识框架体系。

第二步: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熟悉课文内容。这一环节其实就是字词教学。学生的学习任务是读、写各课“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及注释中的词语, 并能不翻课本说说这些词语的大致语境。学生通过自学字词不仅掌握了字词读写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熟悉了整个单元的文本内容, 为后面单元整体学习做好了准备。

第三步:鼓励学生尽情驰骋文本, 鉴赏、品味文本的魅力。首先, 引导学生比较鉴赏本单元的课文在选材、构思、表现方法、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领略各篇的妙趣;明确各篇课文关注的重点, 是重人物刻画还是重情感抒发;在学习目标上, 是重表现方法, 还是重朗读背诵。其次, 引导学生讨论、辩论一些话题, 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首用散文写成的《黄河颂》”;“韩麦尔、小弗朗士就是雄健的国民”;“花木兰和小弗朗士谁更可爱”, “我们的家乡和东北谁更美”, “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等等, 让学生深入讨论, 各抒己见。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课, 不再是仰视文本, 这样就真正地激活了语文课堂,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第四步:查漏补缺, 突出各课的重难点。例如, 重点强调《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比喻、象征的手法, 《木兰诗》中复沓、顶真、互文等手法, 进一步了解诗歌、散文的表现方法。

第五步:课外迁移, 拓展视野。学生收集与本单元课文同题材同体裁的美文, 在课堂上赏读。进一步使本单元的主旨内化为学生的情感, 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朗读能力。

第六步:学为所用, 习作试水。我的激励语是———挑战作家。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 可布置相关的作文, 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

“单元整体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单元整体教学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捷径, 交给学生的将是宝贵的学习方法, 让“教”是为了“不教”成为现实。

二、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既得“鱼” (工具性) 又得“熊掌” (人文性)

3.减负增效,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篇三

【关键词】减负增效 历史课堂 《挑战两极》

新课程改革以来,“减负增效”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减负”是高效的手段,而“高效”是“减负”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既“减负”又“增效”呢?笔者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如何备课、上课等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挑战两极》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转变”: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很多年来,多数人把教师的角色仅仅定义为一个“教书匠”。但是一个教书匠如何才能担负起“育人”的重任呢?“育”即培育、培养,激发学生的某种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简简单单地教,不能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揉碎、整合,一遍一遍重复给学生,而应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因而在《挑战两极》一课中,我试着改变传统的“教”的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之余,我给学生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告知他们可以搜集材料的途径,并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对国际关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带动课堂气氛。

二、教师“增压”:提高备课质量

若想给予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因而学生在减压的同时,教师必须增压,提高备课质量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关键要素。

1.首先,教师在备课前必须具备两种意识

(1)目标意识:每一节历史课,教师都要认真思考,这一课到底在告诉学生什么?如《挑战两极》一课中,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欧盟的形成过程,认识到“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学习欧盟和日本,学生深刻感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意识。

(2)主体意识:教师要时刻铭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历史课上,老师不是说书先生,而只是一个组织者,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因而在《挑战两极》一课中,我把课堂变成了《微观历史》的演播现场,把自己变成了栏目主持人,把学生变成了观众,由观众提问来贯穿整个课堂。

2.备课,不是简单地“背课”,应该从多方面着手

(1)备教材

以《挑战两极》为例,教师备课时的参考书有:教科书、教参资料等。毋庸置疑的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反复研读各种辅导材料,把握书本结构和重难点等等。然而传统的教学多是对各种资料的整合,整个课堂毫无生趣。因而在新课改之下,笔者更加倾向于一种立足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创新。

(2)备学生、备教法

教师需要具备教学智慧、个性意识,把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不同,据此“因材施教”,做到“以学论教”。在《挑战两极》一课中,虽然笔者尝试用演播室似的现场直播方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新模式并非试用于所有班级、所有学生。比如针对思维比较活跃的班级,我常把学生分成四组方阵,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四组方阵积极讨论,并由嘉宾代表总结发言

三、教师“增效”:提升导演水平

教师是导演,仅仅是一幕舞台作品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而作为演员的学生,才是灵魂所在。因而在一节历史课上,教师若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水平,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挑战两极》一课中,笔者将课堂变成了《微观历史》的演播现场,通过多媒体展现图片、资料、音乐等等,让学生感觉自己俨然走进了央视演播大厅,感觉自己不是学生,而是观众;感觉自己不是在听课,而是在时时刻刻参与互动;感觉自己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嘉宾方阵的一员,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竞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现场抢答的紧张感。

2.巧妙运用导学稿

在《挑战两极》一课中,我事先将与该课相关的所有资料或者拓展资料以导学稿的形式提前呈现给大家。比如关于“欧洲为何联合”“日本为何崛起”等的相关文字、图片史料,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阅读,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正式授课中,作为《微观历史》主持人的我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更多导学稿之外的丰富史料、图片。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到导学稿的价值,感觉到自学的乐趣,也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有针对性地设置活动环节,即时把握反馈信息

在《微观历史》的演播现场,我设置了“观众提问”“专家点评”“快速抢答”“方阵PK”等几个环节,在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问题。如在“快速抢答”环节中,设置小礼品,通过快速展示欧盟、日本的相关小问题,引导学生快速抢答,这既考查了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4.注意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挑战两极》一课中,教师可以设置的问题很多,但是一定要把握“量”和“质”。在观众讨论问题后,一定要注意概括总结,这项工作可以交给“专家”点评。通过专家的点评,引导学生更加明确问题的关键点。

5.注意情感升华

《微观历史》作为电视直播节目,其最重要的不是讲授史实,而是引导观众体会历史的变迁对当今的影响。如在《挑战两极》一课中,更重要的是引导观众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品味欧洲联合、日本崛起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四、后记

4.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四

——新教育实验学校晨诵、午读、暮省课程

我校于2012年9月建设落成,新教育的种子开始在我们这块沃土上播种、发芽。在这短短的两年中,在这段历程中我们在付出、在思索、在探究、在践行,在快乐,因为全体师生在“晨诵、午读、暮省”中成长与完善。在研究如何建设高校课堂,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以理念为先导。

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是“晨诵、午读、暮省”。“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试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我们还应当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育他们健全的心智。

从2012年举行新教育启动仪式后,我们迅速制订了《新教育实验学校实施方案》和《新教育学校实验计划》。我们的目标是:在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使每位师生“多一份书卷气”,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到学有所成,教有所得。

二、营造书香校园。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洪山小学的星光大道。让每块墙壁说话,让每块展牌育人,给学生以教育,给学生以熏陶。

2、教师读书。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倡导教师形成读书风气,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学校投资、由教科研室负责为全体教师统一订购《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新教育》等书籍,开展全校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让教师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促进专业成长。

3、将晨诵、午读、暮省作为一项制度落实。学校规定:每天早上为晨诵时间,每次不少于25分钟;每天中午为午读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周一、三、五中午为学生练字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晚上为学生写日记、完成随笔和开展共读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拿出一节综合实践课作为阅读课,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各年级确定了晨诵主题,并选编了晨诵教材。引导学生捐书、购书,开展好书换着读以及班级之间图书漂流。各班在黑板报上开辟“诵读园”、“每周一诗”、“今时推荐”等符合班级特点的栏目,利用课间等边角料时间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有计划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很多的学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结识了许多的童话作家,习作、想象、表达、阅读能力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作文竞赛、书法绘画竞赛、诗歌朗诵会、手抄报展、国旗下诵诗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风采、提高素质,在活动中与书籍为友,为学生的初中生活奠定人生中最美好的基石,为孩子的初中时代打好最美妙的底色。

三、师生共写随笔。

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写随笔不仅仅是练笔,不仅仅是“心灵的对话”,随笔还有育德、启智的功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

1、教师随笔,促进专业成长。

学校鼓励教师在网上建立博客或主题帖,记录和反思教育教学生活,老师们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生活,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小故事、教学反思等,促进教师专业写作,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上网浏览《教育在线》网站,学 校在《教育在线》建有新教育实验主题帖,引导教师积极跟帖、回帖和发表文章。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学随笔,每两周一篇教学反思,让读书、看网、写作成为教师一种生活习惯,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读写画结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读完书后,都要写读书日记,可摘录、可感悟,使学生不断反思,读书写作达到完美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的兴趣,让读书真正成为了学生快乐成长的“加油站”。

四、理想课堂,人人有责

1、加强集体教研。学校坚持集体教研制度,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教师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勇于展示自己,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学校加强教研活动过程管理,成立教研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包干,全程跟踪指导。

2、立足课堂,打造特色

立足课堂,打造有效课堂,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殿堂。这学期就打造全优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展示课并开展好教研活动:新教育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秀选拔课、常规调研课等,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考核教师,激励教师,尽量加快教师的成长步伐。本学期,学校新教育团队先后两次召开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语、数高效课堂研讨课,探索新教育实验的途径和方法。激励了教师的干劲,激发了教师的业务智慧。

五、注重实践研究

1、建设校本教材。本学期,我们诵读了顾城的诗,以及《弟子规》,学生人手一册,作为晨诵内容(教师也可根据班级的情况适当调整),每天用诗歌来开启学生一天的黎明。

2、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本学期,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书橱,图书主要是“新教育”指定的阅读图书,学生自带的图书,这些书目作为午读的内容。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定时开放,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

3、做好课堂研究工作。每学期,学校都有计划开展“晨诵、午读、暮省、阅读”课研讨活动,上完以后全体老师进行研讨,指出教学中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4、重视共读共写。学校专门印制了《柿红》,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办报纸。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追求完美。

5.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五

——记忠县乌杨镇曹家小学校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曹家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着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校在课改中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教师在课改中得到专业发展,学生在课改中得到健康成长。

一、健全网络,营造课改氛围

为了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建立了“五个一”保证体系:一是领导身先士卒,参加主管年级的全过程教学教研活动,做好服务和引领;二是设立学校课程改革部,为新课程实施出谋划策,积极引领新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教研组长的作用,做到信息上传下达;四是积极发挥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五是后勤保障,千方百计为课改提供物质保障和优质服务。

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并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站等阵地,有计划地宣传课程改革内容。发放《推进新课改,致家长的一封信》,让课改的新理念、新精神走出校园,深入民众,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二、加强教师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培训,坚持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1、落实岗前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抓好全员培训。以学科和新教材培训为抓手,以开展各学科培训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实践新课标、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2、狠抓校本培训。加强新课改思想、理念、方法等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纲要》和有关新课程资料,提高课改实效。

3、扎实抓好“名师”工程,全力打造“品牌”教师。学校充分发挥“名师”在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所具有的研究、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开展新老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教”活动,使青年教师在名师榜样示范作用下,学习有榜样,进步有方向,尽快成长成熟。

4、“未来工程”培训。学校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熟练制作课件,发挥数字校园的优化功能。

5、专家引领促成长。

曹家小学邀请县教科所所长秦大培、副所长李兴彦等专家到校作新课改专题报告。观点新颖,思想前瞻的报告,让全校教师有了足够的理论支持,增强了课改的信心。

三、广泛开展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曹家小学校本教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学校确定每周三为课改实验研讨日。组织课改通识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或收看典型课例,或听专题讲座,或交流课改经验,或研读《课程标准》。

2、实现集中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每周五由年级组长组织实验教师集体备课,课程改革部派专人负责,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指导、协调、解决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开展县级教研员“一对一”辅导活动。今年四月,学校邀请了县教科所教研员刘劲松、江书尧、李北琼、何小蓉到校对年青教师开展“一对一”业务辅导,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4、创新作业形式。要求每位老师分课时设计电子作业,严格规范学生作业时间。年级组对作业统一进行精挑细选之后再布置给学生,突出作业的多样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真正使学生练有所得。学校还要求实施分层作业,有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

5、引领教师落实 “六个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学期设计一篇精品教学设计;展示一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命一套测试题;期末写一篇教学工作总结。

四、实施新课程以来发生的变化

1、教师变了。课堂上教师的心中不再是只有教案,而是有人、有本、有情、有智。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同伴。师生间的距离正逐步靠近,让学生有了一种平等感、亲切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 逐步形成。

新课程实验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变原来的“要我上”为“我来上”,教研的氛围更浓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而不再是关注知识的本身。

2、课堂变了。首先是教学目标变了,从过去的重结果轻过程,转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注。其次新课程的教学民主了,课堂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解放了,新的课堂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3、学生变了。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变得爱学习,爱动脑了。孩子放松了,开朗活泼了!

五、课改工作成效显著

1、曹家小学新课改实施以来,开展各学科主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树立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了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课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课改将教师推上了自觉参与的教育科研之路,良好的教育科研之风已蔚然形成,成为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3、学校初步建立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开放式、多元化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和机制。坚持以“赏识”为主的教育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正 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6.减负增效总结 篇六

冷泉小学牛建宏

“减负增效”我觉得是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的一种优化,通过优化我们教育者的思想,到优化我们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使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做好奠基作用。在“减负增效”活动中,我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尝试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并取得一定效果。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地调动

学生从事学习活动首先就是学生学习的情趣,有了兴趣才有端正的态度,有了态度才有积极的行动。反之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学生学什么都是苦闷、压抑的,可想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压力大,而且学习效果也是不好的。所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科教学,爱上学习活动,学生才会自主能动的去学习,学习压力才减小,学习负担才变轻,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在广度、深度上下功夫,还要注重文章的温度,正如作家余华说的每次阅读都是一次百感交集的情感之旅。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历一次百感交集的情感之旅,只有学生有了在学习中有了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动,才会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田忌赛马》中学生认识了那位聪明的智者孙膑,《晏子使楚》中我们感受到晏子的勇敢与机智,《草原》一课我们知道了草原景美人更美。《小抄写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懂事的儿子„„这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物,都是打动人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恰当处理,学生不但可以得到大的收益,还可以激发学生再次阅读,再次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孩子积极学习,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前提。

二、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地培养

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循序渐进中的积累中不断推进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少年若天性,习惯自养成,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降低无用的,重复的劳动。提高效率,从学生良好的学习吸光做起。

在语文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多,以中年级段为例。这些学习习惯是我们在专家的带领下梳理出来的。

1.良好的书写习惯。(整理错字集、错题集的习惯)。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字典、词典等)

3.预习的习惯。(自学生字、新词、读熟课文、提出问题、重点批注、积累词句„„)

4.质疑问难的习惯。(课题、内容、景物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动作„„写法)

5.读书批注的习惯。(内容、主旨、写法、词、句„„)

6.课堂上善于针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习惯。(倾听、交流)

7.根据语文学习内容课前查阅资料,课后补充资料的习惯。

8.有目的地大量阅读、积累的习惯。(积累、背诵)

9.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10.勤于动笔的习惯。(审题、列提纲、修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老师的工作做细做劳,长时间的坚持培养,学生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学生终生发展。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地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学生就能自己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上首先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学习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减负增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在我们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顾课文内容是否讲完了,学生是否听明白了,而是要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也就是学生知道怎么学了,会学了,有自己的方法了。这里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指导。

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归纳方法。在课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方法,学生最后总结出的方法是这样的。

首先标画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反复读,直到把这段话读明白为止,然后尝试解释词语,要做到语句通顺,最后把自己的解释带到原文中看看能不能读通。

学生总结的方法虽然不见得多么精巧,但是很实用。

当然总结出方法后还要让学生反复训练,最后形成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在面对文中不太理解的词语是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时间长了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也会提高,而且还会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同样在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方法要学生掌握,如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中心主旨的提取方法,文章的写法等等都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只有学生真正掌握的方法,学生才能减轻自己学习的负担,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这些方法融入到孩子骨子里,也是对孩子终生发展有益处的。

四、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地训练

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生课堂中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要让学生把这些语文能力运用到具体的活动中去。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所以适当地开展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更加全面地锻炼。

例如在我在指导学生以“手”为主题进行习作的时候,我就把综合活动引入到课堂上来。

“手”单元“初显身手”板块中的要求是让“学生做翻绳游戏和打手影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动作,并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我是这样安排的: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手影游戏或者翻绳游戏。并能边做边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有趣的活动,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体会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班中展示。

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交流,然后老师选择小组代表在班级中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为后面发言做准备。

(3)练习说话。

观察后,学生对展示过程进行语言描述。教师可应激对学生语言中的词语进行提炼、板书。以翻绳动作为例:如,钩、挑、捏、转等词语。引导学生关注动作,更好的把过程说具体。

(4)完成积累卡。

活动后引导学生完成积累卡,要求学生把所观察的手影游戏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然后装饰自己的积累卡,可配图。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一堂课的时间学生由玩到说到写到画,在娱乐中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手的兴趣,感受手的灵巧,体会手的神奇,而且积累了语言,锻炼了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为他们后期的习作做好了准备。

通过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益,而且有趣,而且学生在活动过程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能力也由课堂迁移到了实践应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更适合学生持续发展。

7.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七

关键词:减负增效 物理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52-01

随着教育文明的发展,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低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目标。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达到所谓的“高效”,致使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加重,其后果是学生没有了充足的睡眠,牺牲了课外的兴趣活动,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变得厌学、身体素质下降、创造力贫乏、人格不健全,与我们原本期望的目标背道而驰。通过对定西市五所中学和四所九年制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近18.4%的小学生和27.1%的中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生活中最没趣的就是做作业”,这与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者中心调查的结果(小学生有14%,中学生有22%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相近甚至更高。

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减负增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关键要看教者课前是否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了、合作了、探究了,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有没有提高、有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再者教师安排的课后巩固是否起到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是否做到了学生因感兴趣而去做,而不是因为要做才感兴趣。笔者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的物理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累积,和不断的探索之下,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做到兴趣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谈以下几点看法。

1 学案导学,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石

课堂是需要精心设计的,仅仅内容丰富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探索中构建起效益课堂的模式。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很多同学感到较困难,甚至花了功夫,还是弄不清楚。虽然课前教师充分准备,但课上学生似听非听、似懂非懂,课下学生紧张作业、教师忙于批阅。而学案正好改变了这一现状,同时也顺应了减负增效的改革形势。

而学案的编制自然变得尤为重要,学案的设计应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力,而学力的获得,需要有周详的计划。因此,学案的编制应该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了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用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的“学案”,让学生预先了解所学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前进行初步预先消化。学生暂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留待课堂学习。课堂40分钟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恰当的质疑。进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

根据物理学科特点,编写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备、小组任务、典型例题、时间安排、课堂检测等内容要有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要设置选做题,供学生选择。学案的编写模式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学法指导、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等。

2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兴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从“好学”到“乐学”再到“会学、创造性地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如在升华和凝华的演示实验中:取一个平底烧瓶,底部加入少量萘粉,顶部插入一些枯树枝,用酒精灯对烧瓶底部微微加热,不一会儿就看到枯树枝上已是银装素裹,一场奇异的“六月飘雪”的景致便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无比兴奋。这个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参与和探索这种物态变化的强烈愿望,又给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足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比学到知识本身收获更大,时效更长。教师可以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測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

3 科学设置课后作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减负”不是减少课时,减少作业,减少考试,以至于对学生降低要求,削弱基础训练。而是科学合理的设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业练习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课后作业的设置应尽量与生活、生产、科技联系在一起,让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这一点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早有反映。习题的设置应尽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及新兴的科学技术中选取素材。一方面体现了学习现实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学由所有,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学习物理概念规律,在实践和应用中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培养高尚品格的教学目的。其次,作业的设置还应该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如纸锅烧水、小孔成像等课后动手作业的设置,不仅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了理论,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减负”不是减少,而是科学合理的设置、周密严谨的部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积极的思考、大胆的实践才能找到一条开创性的高效教学之路,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潜能,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刘开双.浅谈“学案导学法”在物理单元复习课中的运用[J].中学物理,2008(9).

[2]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J].2002.

8.《聚焦课堂 减负增效》读后感 篇八

(一)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

首先,是教师加强备课质量。科学课现在正是第一轮新教材使用中,我们可以把备课分初备、集体备和细备三种备课方式。初备是指几位教师在学期初期钻研教材,定好目标。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探究学生该探究的内容,写下观察日记,对相关的知识充分学习。集体备是指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课堂的教学方案。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

(二)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坚决杜绝浪费时间的行为,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等。上课守时,不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学贵得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但是,我们要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平常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同时,它还基于教师观念的改变,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放手让把学习、探索的权力返还给学生自己。总之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每一位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要注意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学科方法及其作用,对本学科学习进行方法指导。

(四)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同时必须有约束的机制。科学课堂,经常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有时学生会因为意见分歧或探究时间过长而浪费时间。每位教师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订相应可行措施,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五)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在具体做法上,教师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

(六)优化教、学反思,改进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9.蔡钰霖减负增效总结 篇九

减负增效总结

——和平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 蔡钰霖

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兴趣和方法,那么是很学好英语的。学好英语是一项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的任务,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他们并且授予方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没有,也得奋力一搏)

大家常说,有了兴趣才有动力,那么请问,若是对中考高考没有兴趣是不是就可以不考了呢?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必须去完成的,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奋力一搏——这是我平时对他们的劝勉。

平时,我都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每当我发现他们出现了小情绪或者情绪有所波动的时候,我都会采取一些新鲜的方式来刺激他们。例如,在八年级五班,由于他们的英语基础特别差,态度比较消极,因此在本学期的授课中,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我经常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幽默段子,尽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有周末组织他们一起去爬山,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另外,我还给他们发了小红包以资鼓励。在七五班,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单纯,在每次测试后,我都会给优秀生,进步生发些小奖品,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如:小公仔挂饰,可爱的笔记本还要签字笔。

二、分层教学,提高效率 在这两个班上我都采取了小组式的教学,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分析题目,互相学习,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在课上,精讲多练是我采取的另一个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方法。在课堂上,我少讲精讲,让每位同学做好笔记,让他们掌握重点难点,然后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练习加以巩固,在讲解教材或者作业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题型都讲解了不同的方法,并且还有课题专练。

三、精讲作业,注重有效度、准确率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我进行了分组,每天布置给他们不同的作业和任务。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布置简单少量的作业,就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基础较好的成绩的学生,则要培优,攻克难题。我一直强调的是准确率,做题质量第一位。做练习,讲练习的时候,我会鼓励一些优秀生到讲台上,给大家分析,我在旁边点拨,这样课堂气氛和效果挺不错的。此方法可以继续改进和发扬。

学而有道,精益求精。授课最重要的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目前我的方法有一些效果,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只有不断改进,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方法,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10.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十

南口铁道北中学

陈亚茹

2012.5.15 让孩子爱上美术--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减负增效”

从教7年。7年的喜与忧,苦与乐,在日复一日的时间磨砺中已经化为两个字——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有期待;因为期待,所以有担忧;因为担忧,所以要思考。思考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应是我此生不懈地追求。

“减负增效”一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做到增效减负呢?刚开始面对减负增效,我真的觉得比较茫然,美术学科每周每班才一节课,没有家庭作业,作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还要减负?经过一段时间课堂上的观察,课下的思考,我发现了些许问题:美术课让有两种学生觉的在美术课上有负担,一种学生:一上美术课很兴奋,可是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却苦苦思索,无从下手。还有一种学生:对美术讲的只是不感兴趣,干脆趴着睡觉。如何使学生不为美术作业的内容苦恼,如何使学生感到在美术课上妙趣横生。这是不是就是美术课减负增效的关键呢?

一、美术课堂的减负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减负的宗旨,是让学生享受课堂,体验快乐。我在美术课上,一直想方设法采用各种媒材、手段,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学习中去。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再者,就是美术课学习的态度问题。

这尤其体现在学具的准备方面。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只需要准备课本,笔记本就可以。需要每个学生每次带好带齐美术用具,如铅笔,彩笔。还有各种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等,确实算是一个“负担”,按教材上五花八门的要求,很多是要花钱去买的,或者花时间去收集,寻找的,往往有几个学生是不会去准备的,还有的一直会忘记带来,这样给学习带来了麻烦和困难,这也可说是一种外在的负担,那么如何解决之中这一问题,即给学生的美术用具减负呢?

我采取了以下办法,起始年级,在第一堂课美术课,就按要求准备好常用的绘画用具,并且为了避免学生们忘记带工具,每个班按班级座位分小组,指定小组长负责学具管理,美术学具统一放到班级。当然书上有的难准备的材料也不一定让学生去准备,可以改变一下材料,让学生带一些生活中不需购买的的废旧材料等等。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要重视,应主动积极准备带好的应该带的工具,除了美术老师,还有班主任也可以提醒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每天要准备好学习用具,包括美术用具。这样学生每次作业都能顺利圆满的进行并完成,使作业不再出现多余的负担。

二、美术课堂的增效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学生爱看名著,却不喜欢语文课;爱唱歌,不爱上音乐课;喜爱卡通漫画,不爱上美术课。连音乐、美术这些看上去最能与学生情趣贴近,又没有考试压力的课程都受到学生的抵触和厌恶,看来再好的学习资源如果没有孩子学习热情和喜爱为支撑,其价值只等同于零。再轻的学习压力在没有兴趣投注的孩子眼里,也只能重新成为重负。因此,激发培养兴趣是学习直观感受,减负后得到学习快乐体验的直接因素。教师有责任在减负增效的同时,应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提升,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美术兴趣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一)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鉴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过低,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积极认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兴趣着手努力营造出轻松而又愉快的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参与、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学习环境。

在教授《给同学画张像》一课时,让学生自己用最精简的话描述自己身边同学的相貌特征,他们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都积极的发言,这种导入,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学习兴趣,顺带就把课题给引了出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也随之很清晰,为后面学生的绘画打下基础。

在教授《京剧美术》一课时,学生们在学习戏曲知识的同时,又了解到了脸谱的艺术常识,在小组合作绘画,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了国粹京剧的艺术魅力,同学们即玩得开心,又有所收获。

再如《黑白装饰画》一课中,我一课采用的是脑筋急转弯导入,一课是语言和图片转折导入,通过两课的教学尝试,发现第二中导入方法,画面优美,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关注,从而更好的投入学习本课内容。

(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关注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确定分层递进的美术技能训练是减负的关键之一。虽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但如果过度强调技能的学习,势必使整个课程冗长和枯燥,达不到美术技能训练的要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技能的学习就意味着受教育者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亲历过程,它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时相对少些,高年级时相对加大对美术技能的特别训练,对此做出的各种尝试不但要求教师本身有过硬的业务技能,也需要教师具有更加高超的平衡能力和设计能力。

我在课堂的作业布置时,一直采用的是分层作业。对美术基础较好的同学,作业注重的是创造性,独特性,美观性。而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同学,则采用临摹和创作结合的方式,鼓励其积极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时时谨记在优化课堂教学,减负的同时,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减负是为了增趣,增趣是为了增效。教育需要的是鼓励,是增趣,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美术课,带着笑脸走进美术课堂,让学生爱上美术!

姓名:陈亚茹

单位:南口铁道北中学

通信地址:北京昌平南口铁道北中学

11.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十一

上文提到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摒弃,突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工科类学科的基础,物理本身就对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带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是减轻学生学习物理压力的关键所在,再辅之以少量的课后习题将知识点进行巩固,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3.2强调师生平等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因而学生的学习变得压抑、枯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新课程背景下讲求师生平等,主张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问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也要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有疑问或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都可以提出来与教师分享讨论。生活中,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的发展近况,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教师就能知道学生之所想,从而更好地开展物理课程教学。

33重视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

实验是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方法。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一段对话,如果直接朗读,就体会不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但是,如果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同学们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就相当于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对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就会深有感触。物理实验也是一个道理。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将自己置身于实验之中,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实验,经过自己的操作,对相应的知识点就会掌握得更深刻。倘若就凭教师在讲台的演示或是枯燥的讲解,只会让学生的理解越来越模糊,进而产生苦恼的情绪,最终选择放弃学习,久而久之,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差。此外,在进行课本实验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创新实验,即所谓的“举一反三”。对同种实验,采取多种方式来操作,既能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4提倡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有关的有趣现象。比如,夏天屋子里炎热干燥时,往地上泼点水能够降温:菜刀切菜、切肉要把锋面磨尖才会轻松;一阵风吹过,客厅里的壁画会飘飘作响……这些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工科的基础,也是和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只有能够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才能体现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实现减负增效。

4结语

12.2009春减负提质增效工作总结 篇十二

工 作 总 结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准确定位我们的学生观、质量观、成才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局限在人人都趋之若鹜的分数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主向上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只有真正落实减负精神,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也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还给学生,学生才会乐学、愿学,思想上才不会有任何负担,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证,最终实现减负增效。现将我校减负提质增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面向”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减负”的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潜心钻研教学业务,深刻领会大纲精神与意图,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具体要求有“五精心”:(1)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特点。(2)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

1(3)精心上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4)精心批改作业和辅导“学有困难的学生”。(5)精心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落实课程方案

执行课程计划,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学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随意占用或挪作他用。

3、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按照上级文件的“减负”精神,我们在教学中严格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间,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一二年级书面作业当堂课内完成,三四年级学生每天全部学科的课外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30分钟,根据我校情况,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主要是有语文和数学两科,也就是每天的家庭作业语文在15分钟内完成,数学在15分钟内完成。五年级不超过45分钟,完成语文数学单科作业的时间不超过22分钟。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完成语文数学单科作业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①作业“质”的保证。布置作业时,在“质”上狠下功夫。做到作业布置的重点和难点到位,到点,可做可不做的基础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最好不重复布置,有效地避免无效作业。②作业“量” 要适当。就“量”而言,认真多做题,确有提高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会事倍功半。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每天的作业量要严格控制,应该在上级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语文的作文,应该是教完一个单元才布置一篇作文。平时的小练笔,应该做到随堂完成,不留到课外去。还应该教育学生及时完成作业不拖拉,要一丝

不苟,不要边做边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③提倡作业少了多看书。要让学生认识到:书读得多了,知识就自然而然丰富了。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仅仅是一部分,还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开阔视野,扩大见闻,从而养成读书的兴趣。

4、严格控制在校时间,留给学生自我发展空间

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在校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意志、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舞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活动为学生培养能力、展示才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竞争、合作、参与意识,为校园生活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了热爱怡小、团结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5、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是减负增效的秘诀

众所周知,对学生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付出,去换取最大的学习效益。如果说一是为实现“量的减负”,那么二就是为了“质的增效”,对学生而言,一丝不苟完成好一定量的作业是成功。

其实,老师营造好一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才会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也是减负增效的一条秘诀。

5、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通过科研达到“减负增效”

在继续推广应用“十五”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督促教师努力实施好学校“十一五”教育科学的研究课题,通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途径,达到“减负增效”目的。具体做到:(1)认真学习各类理论

书刊和各种先进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2)严格科研操作规程,做到科学、严谨、规范。(3)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4)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活动,每位教师以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围绕子课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问题的计划、实施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6、继续抓好教学管理队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师提能,减负增效,教学有效的目标。一是发挥好教导处的引领作用,发挥好教研组长、学科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发挥好基层行政组织——备课组的作用,发挥团队精神,深化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努力打造“品牌意识”。积极发扬民主,同伴互助,实现和谐发展,使学习的氛围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里时,就一定能实现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校园。三是激发教学管理队伍的创新管理意识,进一步从管理上促进教学秩序,从教研组建设上探寻提高成绩的新路子。重视精细化教学管理,本学期我们加强听“随堂课”、“常态课”的力度,实行行政领导每周不定时的听随堂课制度,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要求各教研组长反思本组的教学现状,强化平时的工作落实,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开展教研活动。激发团队的教学激情,发挥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用每一位教师的不断进步,去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快速提升。四是通过活动引领教师转变观念,通过听评课,促使教师静心思考,坐在课堂内听课的同时,必然去思考、去感悟,要优于在办公室里思考教学行为的再优化。所以积极参加听评课是保证你思悟的必备时间。

7、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减负”工作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向社会、向家长宣传教育改革的形式、任务,使家长明确“减负”的目的、意义,并且支持学校“减负”的一些做法。在家不给学生施加心理上、学习上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家长的观念,形成家长、学校“减负”的合力。

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和肯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减负增效”势在必“减”,势在必“增”,势在有效。我们只要下了力气和功夫,就一定会有好效果。

海口镇永和小学

13.减负增效工作经验总结 篇十三

-----三年级教研组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喊“减负”,可是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学生的负担一直都没减下来呢?我认为主要矛盾是“减负”没有与“增效”挂钩。“减负增效”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这是令很多教师迷茫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我们不断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一、更新观念,追求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地方。不要让学生觉得“我不行”、“我说错了怎么办”。背着这样的负担,学生永远不会主动参与学习,不会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而只会死记结论。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位学生,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把爱充满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听到老师亲切感人的语言,得到耐心的教导、正面的启发、恰到好处的点拨。

二、认真备课,提高效益

如何在课堂上花最少的时间呢?那么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教师要寻找一切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进行思考、比较、创新。

备学生。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如何来因材施教,我们就要要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例如针对不同班级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等。

备教法。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教法的选择是课堂上突破重点的重要一关,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应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往往就是一个教师智慧的结晶。

备练习。很多老师认为“熟能生巧”,所以总是给孩子做许多练习。布置的练习不去择优,作业量很多,却没有代表性,学生苦不堪言。其实减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精简习题。一个教研组最好要统一作业,由全体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来商讨并准备,必要时可以集体复印,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二、课堂40分,创造效益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能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0分钟时间,把该讲的讲明白,把该做的做掉,该批得批掉,这样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一定把不要把问题留到下课以后。

三、良好习惯,服务高效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我们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上节约教学时间的一个好办法。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学习习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良好的读题习惯。很多学生到了三年级发现应用题不会做了,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读完、读懂题目就下手了。所以平时我们要要求学生捧起书就要手中就要有支笔,先读第一遍,要求不添字、不漏字;第二遍默读边把题目中重要的字词划出来,分析题目意思,还要把自己不懂得句子反复的读,直到读明白为止。这样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题目解答题目的水平。

独立思考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以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思想十分严重,在思考的时候如果老师不多加要求和鼓励,他们就懒得动脑经筋,作业喜欢照搬别人。所以,平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不要照老师的背背说说。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限时练习,增强效益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限时练习,既有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又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家麦耶思说过:限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和求成功动机,集中注意力而加速学习。所以学生上课就会更专心,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果能在课上进行限时练习,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根治,而且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学生就能“上课学得主动,下课玩得轻松”

减负工作计划

-------三年级教研组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减负”工作,把它作为教学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增强“减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具体措施:

1、精心设计教案,提高课堂有效性。要想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其先决条件就是备课。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课肯定与仓促应付的课有着天壤之别,而关于备课的重要性我们也已经是耳熟能详了。我觉得在备课时可以问问自己以下4个问题,以此为基准来进行备课。这4个问题是: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你打算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你怎么知道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相信课前经过这样的深思熟虑,在备课时肯定会下很大的功夫,经过精雕细琢的课,还能不好吗?

2、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有效性。“减负”,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就是减轻学生书包的负担,因为学生的书包中装着各种各样的辅导书,甚至一科有好几本练习册,无形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所以我觉得我的改进措施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优化作业设计。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先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也节省了课堂时间。(2)加强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活泼好动,实践性作业的加入可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文学完的基础上,写的话就会更精彩、更丰富。诸如此类的作业比单纯的习题复制更能吸引学生,并获得高效。(3)将评价机制引入作业。可将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尝试性使用,多人监督,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真性。当然,此种方式需持之以恒并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行。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有效性。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基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仍然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读书时的坐姿到写字姿势的训练;读课文时指读、目读的指导;听课、说话的不同要求等等。只有有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保证,课堂上,学生才能扎实地学语文,提高听课效率。

上一篇:生命银行下一篇:学好三年级数学的三种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