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6篇)
1.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一
夯实基础管理工作 保障企业战略实现
作者严彪
一个公司,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集团公司,必须有自己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就像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追求一样。否则,无论你如何强大,都会失去方向。试想,一艘失去方向的航船,体量再大,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呢?什么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信息化战略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战略的要求愈来愈高。
企业的战略制定或战略基本成形后,也就是刚性目标确定后,如何应用柔性目标的落实来推进和实现战略,便成了企业战略实现的关键问题。即有了战略还要有战略管理。如今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热衷于制定战略,却往往是有战无略。似乎是战略确定了,企业的目标也就实现了,乞盼大把的利润滚滚而来,但往往事与愿违。制定战略不难,难的是如何推进战略的实现。很多企业的失算不是败在战略问题上,而是败在战略的实施过程之中。再好的战略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来给予保障,这个运行机制就是策略,简单理解就是战略管理的实际基础性工作。企业战略与策略不同,战略更多体现一个企业的目标、使命、价值观、理念和精神等,而策略则是实现战略的具体计划、方法和行动,是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目标,计划,行动后的绩效。如何组织资源来落实战略,如何提升实力来实现战略,是每一个管理者应考虑的首要问题。战略制定下来只能说企
业有了一个未来的愿景,但实现和达到目标还需运用好策略,即夯实基础管理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很多企业重视战略的制定而往往忽略其策略的应用,即基础工作的梳理、完善、执行,最终导致战略的流产(三珠就是一例)。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有很多,诸如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运营管理、财务运作管理、客户管理、品牌管理、优良企业文化的构建等等,都是企业必可少的基础管理。但究其根本,对人的管理应是诸多管理中最为基础的核心的管理。
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而人力资源又是内部资源中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工作是个系统性的工作,是需要各级主管及全员参与的工作,是盘活人的关键性工作,也是组织体系建立和厘清各职能间有机结合并发挥效能的工作。人活则财活,再强的资金、设备、技术,再好的项目或战略都需要人来实现。不同的人其实现的水平和效果又是不一样的,人的要素成了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的基础工作有很多,包括员工招聘配置、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组织结构设计、流程建设、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及EAP管理等。尤其是培训,是企业人才潜能发挥的催化剂和人力资本的再投资,其重心又是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管理者不但是战略的制定者,更是战略的执行者,是带领员工去实现战略的领导者。他们的观念、价值取向、工作行为、思维方式等,决定着战略制定的优劣与战略实现的效果。同时,他们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效率。即所谓的“倍乘效应”。所以,吸引、培育、使用和留住合格的管理人才,并抓好管理人才者的再培训与综合开发管理,明晰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帮助他人实现企业目标,使其企业的文化相适应,激发其潜能。
至此,管理者应做好三件事:1)建立微观愿景;2)让每一位员工参与进来;3)奖励和表扬期望行为。员工需要一个始终能坚定信心、责任意识强烈、品质优秀、业务能力强、激情四射的领导。这是基础工作之一。
员工管理方面。树立员工是企业财富,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和提供者的现代人本观念。应为员工创造可以让其更加投入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激励环境(而非制约环境)。激发员工更加敬业,而不是“治”发员工敬业。现代企业倡导对员工的管理是激发式的管理,让员工感到安心,被信任,有成就,能展示自己并思考。为何?因为员工的潜能和技能的发挥是由员工自己掌握的,是员工与企业博弈的唯一法码。企业可以用各种手段制约员工,甚至开除员工,却不能左右员工潜能的发挥和激情的体现。试想,一个可为也可以不为的工作环境,你能指望员工能有多大作为呢?麦肯锡咨询公司调查得出,员工开展工作所需的核心知识和潜能有70%存储于员工的脑袋里而没有发挥出来,日常为公司提供的知识和潜能仅有30%。所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并且是大有作为的环境,让员工认识到其对企业的价值所在,把员工的知识、技能、责任和激情换发出来(那种员工想留一手都不舍得留的景况)。只有员工自觉地敬业,员工才会发自内心地将公司的事业视为自己的事业那样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贡献潜能及创造价值。战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员工去做具体工作,战略实现的价值组成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价值积累而达成目标的。这是基础工作之二。
企业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是企业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保证。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对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成功的有生命力的经营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提炼、创新、升华,形成统一的文化认知系统,并经常性地进行灌输和体验,并使之成为上至老板,下至普通员的一种行为
习惯。那么,一个企业是如何来形成统一的文化认知系统呢?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可以构建统一的文化认知系统。第一,首先要反映企业主的文化价值诉求与战略意图。通过脑力激荡将企业主的内在价值观与战略思维呼唤出来,与团队共享,达成共识。第二,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梳理。本着对企业文化本来面貌的尊重,系统总结、挖掘、提炼和发扬现有企业文化资源优势;不图一劳永逸、完美无缺,但求真实客观、平实有用,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与特征的新文化。第三,通过文化诊断与研究,引入新的文化要素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建设是对原有文化进行“扬弃与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有勇气和魄力审视公司存在的现实问题与缺陷,以及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念是什么,通过剔除落后旧文化因素,引入优秀文化要素。第四,以文化大纲为载体,形成企业文化的表达体系。通过清晰地表达文化的内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员工正确地理解企业文化理念,从而牵引和指导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且能根据文化的价值制定产品和服务标准,指导战略并为战略的实现服务。这是基础工作之三。
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流程。专业化的流程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和规避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企业战略和流程之间的关系,形象的比喻,就如企业是一艘船,那企业的战略就是船头,业务流程是船身,战略引导企业到达企业目标,而业务流程则承载着企业的部门、岗位、绩效等,推进企业不断前进。但流程又要切忌繁索,应该简洁与实用。所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的建立是保证企业战略推进中规范性、标准性、程序性、效率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流程执行的如何,最终都会体现在战略实施过程的效率和结果上。每一个效率的提高保证了效果的实现,其积累一定是战
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流程既是制定战略的一个科学步骤,更是企业战略实现的过程保证。这是基础工作之四。
实现企业战略,必须完善基础工作。基础管理工作很多,对以上几项基础工作的阐述仅为提纲挈领式的简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对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与实现有所启发。战略管理是个全方位系统性的管理,更要引进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及执行。需要把基础工作做实做好、做扎实,从每一基础环节去完善与创新,让每一个环节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让全体员工发自内心地参与做实自己的工作,真正体现主人翁意识,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当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之日便是员工自身人生成就之时。
2012-8
2.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二
内部控制作为银行控制风险和经营管理的基础,对于银行达到既定目标和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但我国目前银行的内控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以及基层行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是银行改革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银行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包括内控建设在内的体制改革并未到位,约束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经营意识和行为方式还有较大的惯性,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冒险违规经营而视风险控制为羁绊的想法和做法依然存在。
2.内控系统的建立和执行都需要成本,所以在宏观考虑体系建设和具体内控制度的设计上必然要考虑其适当的度,要兼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内控建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时,容易被以强调业务发展为名,使一些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3.部分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行的从业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知识结构陈旧,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清晰,意识淡薄,在推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也应该看到,通过各类风险的暴露和一系列金融案件的发生,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对加强内部控制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理论基础,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同时国外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内控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成为我们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近年来,各级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的实践中也已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这些因素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现实条件。
二、完善银行内控管理的措施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变,突出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要在各级人员当中牢固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内部控制意识,抓内控、防风险、保安全不仅在领导而且要在全体职工中经常灌输。当发现端倪时就要敲警钟,使所有人员始终绷紧风险这根弦,同时要把内部控制的建设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基层的检查和考核,防止出现上、下级对内控重视程度不对称,下级执行上级指示时发生敷衍了事、走形式的现象。
2.重视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内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设计、执行、评价、改进四个环节,制度设计作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起点和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内部控制落实在各项业务制度之中,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商业银行应对内控制度进行充分研究,建立起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框架至少应该涵盖以下系统,如授权管理系统、人事监察系统、安全保卫系统、财会核算系统、授信管理系统、资金计划系统、清算风险系统、中间业务系统、柜员操作服务系统、计算机风险系统等,同时在对内控制度的制定、评价、修改都要在程序上予以明确,要规范程序,明确权限,以增强制度的严肃性与统一性。基层行在建立自己的内控制度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既要与上级行的制度建设协调一致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业务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实现岗位、工序间的制约。较好的办法是在对上级制定的制度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符合自身需要的、操作性强的内控制度体系。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增强组织控制力度。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保障层的组织机构。通过良好治理机制的建立,从运行体制上保障内部控制的健康实施。组织机构设置上应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半径,完善一级法人制度,强化一级分行的调控职能,明确二级分行的经营主导地位。要制定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健全法人授权体系,各级经营机构应在各自职责和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建立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处罚机制,强化稽核部门在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基层行应该按照扁平化管理的要求,通过民主决策、合理设置内部机构、调整内部机构的职责范围等手段,以达到充分发挥各部门的配合协调和互相制约作用。
4.健全和完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稽核监督部门在组织体系上应当具有独立性,在处理与被稽核监督对象的关系上具有超脱性,在稽核查处工作上具有权威性,能够有通畅的渠道让其真实反映发现的问题,起到监督制衡作用。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内部稽核监察工作的范围、内容和权限,紧紧围绕怎样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等问题开展绩效稽核,稽核监察的内容要由单一的合规性稽核监督,扩大为风险稽核、效益稽核、人事稽核、制度稽核。
5.加大技术手段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技术手段是一种量化的、科学的模型和公式,它能有效地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对风险识别和判断上的失误。充分和正确地运用技术手段,对诸如财会风险、授信风险、资金风险等业务性风险的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人事监察、安全保卫等管理性风险的识别判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国际先进的银行,创造了很多先进的风险预警技术手段,我们应博取众家之长,创造符合我国特点的模式并加以运用,使之成为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中标准明确的刚性手段,尽量减少人为控制引发的不确定性。
3.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三
会交流材料之一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业务经营有效发展中国农业银行郓城县支行
几年来,郓城支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促发展,创造性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现已初步建成具有农
业银行特色的品牌文化和服务文化,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连续八年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和“优秀政工企业”荣誉称号;连续九年被省、市分行评为“宣传报道先进支行”;2002年,被郓城县文明委授予“文明系统”,被市委、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连续十一年被郓城县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宣传报道先进单位”;连续四年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行风万人评”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文明行业”。2002年被省分行授予“五四红旗团委”;2003年被省分行确立为共青团工作重点联系行,被省分行授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单位”,被市委授予“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被市分行授予“宣传报道先进单位”。2003年实现了向盈余行的历史性跨越。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为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全行职业道德建设、行业作风和文明示范窗口建设再上新台阶,行党委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视,早部署、勤检查、抓落实、重实效。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菏泽市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一是工作目标明确。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性计划和长远规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步实施。二是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机构健全,队伍精干,责任明确。结合市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我行实际,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把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党员示范岗和“一先双优”等文明创建目标具体细化,分解到各职能部室和营业单位。各单位再根据各自实际,层层落实,分解到人。三是工作机制健全。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与业务经营融为一体,做到两个文明建设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把思路定位于“深化、完善、巩固、提高”八字方针上,高标准、严要求、全方位展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四是把规范化服务和提高经营效益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根据市分行客户服务联动管理办法和我行实际,修改完善了文明优质服务考核办法。建立各种检查奖惩考核机制,加强对服务、营销、清收盘活和文明创建等工作的奖惩考核,真正做到罚不心疼,奖不手软。全行上下牢固树立“服务无小事”意识,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建造一支“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业务精良”的员工队伍
行党委领导班子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树品牌、增效益为中心,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突破口,以争创一流业绩为根本目标,从抓好规范化服务入手,提出了“打造金融第一品牌,力做客户首选银行”的文明创建目标。首先从自身抓起,从中层干部抓起,营造团结协作、士气高昂的良好工作氛围。其次结合新时期特点,抓好爱岗敬业教育,把行风建设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上。为各支部建立了集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为一体的党员活动室,配备了学习资料和娱乐健身器材,结合争创“党员示范岗”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添光彩”“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揽储、业余营销金融新产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团员青年中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文明创建氛围。三是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制定了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学习检查评比制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思想政治领导小组定期深入各单位抓好学习制度的落实和辅导,定期组织测试,巩固学习成果。经常把系统内外和本单位的先进典型事迹整理成材料,印发至各单位组织学习,使全行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单位内部形成了“学先进、超先进、比贡献”的良好风气。认真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事业进取心、敬业爱岗意识。坚持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和员工行为排查制度,及时了解一线信息,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把准员工思想脉搏,找准员工思想兴奋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作为每个员工的基本理念,使员工对自己的岗位目标、服务要求、操作程序牢记在心,实施在手,并且不断有高层次的创新和追求。四是抓员工培训,塑造复合型人才。每年年初,都根据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注重对员工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市场营销、业务机能等内容的培训。通过听取专家讲座、宣讲教育、以会代训、经常性的岗位技术练兵、季度测试、比赛、知
识竞赛等形式,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2003年相继组织了储蓄、信贷、计算机操作、市场营销等培训班153期,受培训1380人次,培养了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2003年,在全市“十六大知识竞赛”中,我行参赛选手荣获第三名;在全市农行系统演讲比赛中,我行选手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在全市农业银行系统柜台业务
技术比赛中,我行代表队荣获七个项目的五项冠军,三项亚军,两项第三名,从而在10个参赛队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骄人战绩;2004年3月,我行选手陈斌在省分行组织的业务技术比赛中,荣获传票算比赛项目第四名。五是创建工作锦上添花。营业部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青年文明号”三连冠奖杯,2002年被市委授予“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被县人民银行评定为郓城县金融系统唯一的“优质支付结算单位”。东门街分理处自2000年连续三年保持了省级“青年文明号”,城区办事处、临城路分理处被市分行授予“青年文明号”。武安办事处被市分行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高笑梅同志被省分行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和“优秀共青团员”,并被推荐为农总行“优秀共青团员”,吕宗椿和陈雪冬同志被市分行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三、硬件服务上档次,软件服务上台阶,力做客户首选银行
我们内抓服务,外树形象,力争硬件服务上档次,软件服务上台阶,力做客户首选银行。首先,加强网点硬件建设,提升农行外在形象。我们先后对城区办事处、临城路分理处、育才路储蓄所、北城分理处、黄安营业所、郭屯办事处等网点进行了高档次、高标准的改造,对各营业室配备了供客户休息的高档座椅、饮水机、一次性水杯、自动擦鞋机、雨伞、打气筒等便民设施,为支行机关、城区办事处、临城路分理处、开发区分理处和自助银行等单位安装了射灯,为县行机关和农村处所建设了小花园,栽植了月季、冬青、柏树等花草树木,使营业网点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客户提供宽敞、整洁、服务设施齐全的温馨服务环境,塑造了现代化银行形象。其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改进服务方式。1997年,在东门街分理处率先开设了“夜间银行”,2001年,在繁华的金河路上又开设了城区办事处“夜间银行”,实行“36589”服务承诺;2003年春节,在繁华的金河路与东门街交叉路口建设了我县第一家自助银行,既满足了客户的金融需求,又树立了现代化农业银行的崭新形象。第三,用足“内功”,抓营业网点管理。行党委向全行员工和社会各界郑重承诺“谁砸农行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支行坚持每季度至少对各营业单位检查一次,并根据检查结果全行通报,进行排名评比,强化监督考核措施。第四,借助“外力”,促文明服务上台阶。我们定期召开党政、新闻、黄金客户方面有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走访、寄信、发放贺年卡、短信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对我行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聘请了社会监督员,向社会各界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和违规违纪举报电话,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抓服务、树形象活动更有生动性,更富有活力。第五,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为载体,积极引导全行员工立足本职,开展文明争创活动,实现了员工着装统一化、网点服务规范化、库房管理军事化的标准化建设。第六、全方位、立体式展开宣传,让千家万户了解农行、认知农行。我们在县广播电台开设了“农行之声”,每天都在固定时段播放农行产品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就;与县电视台签订了长期协议,每月至少有两期农行的新闻节目;在城区公交车和“招收停”做了独具特色的农行车体宣传广告;定期利用集市日在繁华路口设立咨询站,由农行员工身披绶带,广泛向客户宣传农业银行的产品优势、科技优势、服务优势;建立强有力的宣传报道队伍,广泛宣传农行两个文明建设成就,2003年,在各级新闻媒体发表稿件834篇,支行被推荐为省分行级“宣传报道先进支行”。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加企业文化建设内涵
我行每年都制定员工文体计划,并定期组织实施。每季度组织一次军棋、象棋和够级比赛,每半年组织一次乒乓球和拔河比赛,每年组织两次演讲比赛和读书比赛,逢年过节都举行文艺晚会,极大的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陶冶了员工情操。每年组织员工“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探望、慰问苦难员工和离退休干部,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农行的温暖。我行在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十六大”精神学习演讲中取得了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公民道德知识竞赛”颁奖晚会上表演的三句半《水浒故里好景观》受到了各界领导的好评。在县总工会举办的“五一职工运动会”和“迎国庆乒乓球”比赛中,我行选手分别荣获象棋、自行车慢骑、篮球和乒乓球女子单打第一名,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市直企业文化建设文艺汇演中,我行小品《相亲》节目荣获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和创作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队伍建设,增强了团队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也使农行知名度大大提高。
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业绩突出
2003年,我行各项存款余额83079万元,较年初增长10041万元,实现实际利润592万元,超市行计划245万元,在全市农行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实现了向盈余行历史性的跨越。东门街分理处实现储蓄存款余额超亿元,营业部、城区办事处、开发区分理处、临城路分理处、郓巨路储蓄所、北城分理处等处所实现当年新增储蓄存款过千万元,在市分行开展的“上规模,创高产”竞赛中,受到嘉奖。截至2月底,我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89739万元,较年初增加7626万元,存量和增量居全市农行系统农村行第一位。存量和增量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07%和145.48%,均居我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一位。
4.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四
班组建设经验报告
飘絮
班组建设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着2012年公司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工作会议暨职代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17351”发展战略,既1个确保(就是确保安全生产)、7个抓好(就是抓好稳定运行、抓好项目建设、抓好节能增效、抓好科技创新、抓好环境治理、抓好队伍建设、抓好党建及企业文化建设)、3个强化(就是强化管理、强化考核、强化责任)、5个提升(就是提升运行质量、提升经营质量、提升环境质量、提升工作质量、提升发展质量)、1个实现(就是实现企业年度生产经营工作目标),团结协作,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公司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健康发展。
“17351”发展战略,是公司班组生产运营管理的宗旨,是贯穿了公司“加强管理挖潜增效”的工作主题,体现了集团公司“稳中求进蓄势待发”的总体要求。在公司班组中全面践行“17351”发展战略,必将开创公司科学发展新局面,必将在稳中求进的前行中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管理从班组做起,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执行者。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发展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车间的班组管理是公司与生产员工的主要沟通桥梁。公司班组的运营状况,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班组管理是以班组自身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其职能在于对班组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有效利用。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背景
结合班组的性质,作为中煤旗下的煤化工企业,公司工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行班组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手段先进、信息传递快捷、为企业迈向现代化管理行列提供保障。
公司的班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在工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这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得到了上级工会的大力支持。
二、信息化平台的优势
公司的班组建设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传递快,查阅审批便捷,了解班组生产管理及时准确等优势。根据煤化工企业自身的生产管理特点设计建设了班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1、实现三优化:优化考核流程,优化监督流程,优化工作流程。突出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保障。在班组信息化管理平台中,根据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我们在平台中设计了安全管理模块,涵盖了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活动记录、事故隐患台账、群监员工作日志、安全文件、三违记录通报等安全管理记录项。搭建起了以往纸版记录本和电子网络记录的协调统一,体现了网络查阅的方便和快捷,实现了设备安全隐患的发现和上报及时可靠。事故隐患台账的建立,使安全隐患的分析、上报、整改、验收形成闭环。安全隐患排查记录使班组的安全管理更加透明、可靠。为班组的安全生产活动提供了保障。每次登录信息平台都会有“安全警示” 宣传窗口弹出,时刻警示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每一天。
2、实现三快速,快速发现,快速反馈,快速处理。实现设备运行检修状态提示管理。让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设备当前状态,是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合理调整设备运行配置的有效依据,同时也实现了运行设备、待检修设备、检修中设备和备用设备的合理切换,合理安排运行和检修。
3、实现三无:无盲区、无死角、无漏洞。通过班组管理平台的建立,实行了班组工作定期考核,不定期检查制度,通过半年多的管理、督促、检查、促进。实现了管理无盲区,卫生无死角,生产无漏洞。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得到了促进和提高,职工即时发表班组新闻、职工文化,展示企业风采。班组信息平台中的新闻模块,为公司职工提供了弘扬企业文化,展示职工精神风貌的舞台,文化园地板块充分展示着职工的文化生活。
4、实现三减少,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人员工作量,减少纸质记录。实现班组工作记录,班务活动随时查阅。班组管理平台中班组台账模块下设置了班组工作日志,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十六个窗口,使用网络的电子版记录取代了纸介的记录本,方便了查阅和存档。
实现公司合理化建议、五小发明方便即时申报。结合上级公司“合理化建议直通车”,公司班组管理平台中设置了合理化建议和五小发明提交申报板块,为合理化建议征集和五小发明申报提供了畅通渠道。
5、实现两提高: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班组管理平台,实现组织公司人员动态管理。班组管理平台中,设置了组织结构和人员列表板块,实现了公司员工管理动态化,组织机构调整和人员流动实时更新,保证了当前查询的人员信息准确可靠。
实现员工生日准确提醒。班组管理平台中设置的员工生日列表,记录了公司每名员工的生日信息,每当职工上班打开班组管理平台,看到有自己的生日提醒,并收听到生日歌时,会感到亲切和振奋,激发职工的爱岗情怀和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增加凝聚力。
实现公司文件、管理制度方便阅读。班组管理平台中设置了文件传达和管理文
件板块,实现了公司文件传达快捷,文件、制度查询方便,执行公司政策准确,保证了政令畅通。
三、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五型班组
2012年起,利用班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结合公司生产、发展实际,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公司“达五型、争一流”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和《公司“达五型、争一流”班组考核标准》。贯彻落实班组建设和创建“五型”班组(学习型、安全型、效益型、创新型、和谐型),争创一流班组。结合班组工作实际和特点,以“五型”班组为目标,推进标准化班组建设。为保证“五型”班组开展得扎实有效,我们主要实现了班组、车间、分厂、公司四级管理。班组自主管理,互相监督。做到班组自查与车间自评相结合,分厂考核与公司职能部室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考核督导相结合。重点突出五型班组建设,形成长效化。
1、创建学习型班组
班组各岗位员工始终坚持学习本职岗位知识技能、学习工艺流程、操作法,干好本职岗位工作,炼就过硬的岗位技能。把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心倾向于工作实际,年轻的新员工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更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把操作规程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工作实践,师带徒一帮一使新员工能很快地独立上岗,独立操作。在工作中,我们采取员工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创建学习型班组。一是抓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建厂初期的“吃
四、睡
五、干十六”精神,深入开展圣火精神、四点钟精神及气化厂时期、公司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再学习、再教育,弘扬燃气精神,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成为员工共同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自觉行为。二是抓新技术等的专题培训和适应性训练,提高了各个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抓对新员工的传帮带,持续开展师带徒“一帮一”活动,提高了新员工技术水平和技能素质。
五是针对各自岗位的岗位职责,鼓励员工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通过开展五型班组建设,培养了班组员工热爱本职工作、喜欢本职工作、乐意为同事、为企业吃苦的精神状态。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组员工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形成了班组良好的团队精神。
2、打造安全型班组
公司安全管理部认真组织班组员工学习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将安全管理,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新入职员工坚持进行公司级、分厂级和车间级三级入厂安全教育,坚持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坚持每周对关键现场进行安全巡检3次,并做好记录。
根据公司制定的安全学习月计划,做好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记录,同时做好会议记录,从而达到及时准确的将会议精神传达给员工,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消防器材并上报,达到“本质安全化”要求。
将安全宣传警示添加在班组管理平台中,员工每次登录平台都能自动弹出并警示员工。安全标识挂于墙上,杜绝麻痹大意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把安全预防工作落到实处,熟记领会“反违章禁令”。
班组管理平台中设有安全巡检记录,要求及时准确的填写巡检记录,形成制度化,做到人人监督,各负其责。同时设有群众安全监督员,对班组安全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杜绝违章和不安全隐患。
坚持重大隐患排查和治理,严格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全员参与危害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做到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在排查中不留死角,发现问题我们及时整改,通过学习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的途径与措施。
3、培养效益型班组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勤俭节约,节支降耗,创建效益型班组,是企业增收节支、降低成本的最根本途径之一。
班组职工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要养成节约意识,作为煤化工企业,水、电、煤及材料是班组职工直接接触的可控成本,班长要将各种指标落实到人头,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煤、一个螺丝帽做起,杜绝现场长流水、长明灯等浪费现象。加强管辖范围的巡检和维护,发现跑冒滴漏及时处理,巡检要落实到人,可采取重奖重罚的方式,将工作落到实处,让职工知道,跑冒滴漏与我息息相关。要懂得浪费是最大的耻辱这个道理,从节约中要效益。
班长要合理组织生产、准确调整工况,按时高效、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计划。不能按时完成生产计划的班组,自然谈不上效益。运行班组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控制工况,提高单位产量。维护检修班组要严格按维护检修计划做好维护检修工作,落实好措施,做到安全高效,保证维检修质量,责任落实到人。生产中要控制好材料的支出,合理使用材料,要懂得“省下来就是效益”的道理。坚持修旧利废,对于工作中的设备、器材、原材料等避免盲目报废或丢弃,坚持维修和再利用,以此延长物资的使用寿命。从实际工作中做到节约,增加企业效益。
加强班组内部管理,用制度管人,保证职工的出勤率,一个好的有战斗力的班组,是积极向上的、奉献型的团队。经常迟到早退、只求索取,不愿奉献,这样的班组是不会有战斗力的。因此班长要在培养职工的团结力,亲和力上下功夫。
4、激励创新型班组
我们把激发员工的技术创新热情、保持班组的技术创新活力作为班组建设 的重要工作来抓,打造出作风顽强、技术精干、勇于创新的智能型员工团队,同时也有效地搭建了员工个人事业提升的平台,为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鼓励员工为公司提合理化建议,广泛开展五小发明、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各班组在工艺操作、设备检修维护、生产运行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改进措施,也在班组管理、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加强员工对所属范围内设备工作原理的学习,积极总结,融会贯通。只有透彻地了解设备,才可以大胆的、正确的、安全的去创新。可以说创新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创新有大有小,也许人们忽略了小方面的创新,但也正是这些小方面的创新成绩堆积成了我们独有的特色。在学习上创新,引进新思路,从原先的集中学习转变为分专业学习,把各专业学精做细,培养专职人才。通过理论技术知识竞赛,大大提高了员工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技术上创新,首先要求精于业务,在前期注重员工的能力提升,然后在工作中进行引导式学习。结合现场实际工作,人人出谋划策,大胆探索新办法、新技术,创新成果由全员共享。我们对员工的创新在工作中进行实践,确认成果后给予奖励,大大提高员工们的创新积极性。可以说也给班组建设增添了无形的动力,所以说创新是建设“五型班组”的动力。
创新型班组建设,对企业的创新力的提升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打造一批创新型班组,是企业实现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放眼未来,我们煤化工行业必须加强创新工作,建设创新型班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力,提升行业参与竞争的水平。
5、实现和谐型班组
班组坚持民主管理制度,较大事项集体商讨,每位员工能在工作中严格执
行各项规章制度,班组能做到赏罚分明,员工信服。班组成员之间能做好协调工作,做到安全、清洁、节约、学习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每位员工能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体谅,重视班组集体利益,班组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加强。团队中形成了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坚持定期召开班务会,实行班务公开制度,了解员工工作情况,让员工及时了解并学习上级下达的各项文件精神。班组成员在阅读的同时认同公司企业文化,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企业文化。
班组长安排每日工作能协调有序,统筹兼顾,团结员工一道工作,班组工作氛围良好。班组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文体活动,员工满意度很高。
三、班组管理平台应用的几点体会
总结近一年来的班组建设工作,我们体会到,还有些欠缺和不足急待完善和加强。
1、班组员工对学习型班组建设的意义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解,不能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对于企业组织的学习活动,有时参与程度不够高,存在应付考核的现象,“人人参与,人人学习”的氛围不够强烈。2 班组安全文化气息还欠浓厚,员工劳动纪律需要加强,安全活动缺乏丰富的内容,全员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度仍需提高。
3、全员参与环境管理工作需要推进。班组的工作环境,休息环境,班中用餐环境等需要全员参与维护、管理、保持和改善。为员工创造和谐舒适的工作条件,休息环境。让员工学习愉快、休息舒心、工作顺利是推动班组建设的基础。避免环境建设考核时一个样,日常工作变了样。
4、班组成本控制还不够完善,需要在日常控制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创新型节约活动实施情况不够理想。
5、班组建设需要完善,明确各项管理标准,严细考核制度,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依,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动态考核,把班组管理的压力层层传递,让员工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民主评议工作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暴露出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这一年中五型班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五型班组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坚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任重道远。展望2013年,新的五型班组建设工作即将展开,我们将坚持全员学习,不断提高员工各项工作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节能降耗,提高质量效益,提高全员团队合作意识为目标,充分挖掘全体员工的潜能,实现团队综合素质、管理水平和劳动价值的协调提升。
我们下一步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做到事情还很多。首先,完善班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硬件设施,我们的硬件条件还很薄弱。二是在使用中逐步调整平台结构,使这个管理平台更接近我们的生产和工作,我们正在设想把全公司员工的信息交流,文本、文件传递功能开发利用好,提升我们的信息交流速度。三是及时调整完善设备信息和职工人员信息,同时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让我们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工作中信息量更大更多。指挥生产更顺畅更准确。
5.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五
提升安全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建筑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分析
2017年1-6月,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11起、死亡375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50起、死亡人数增加79人,同比分别上升19.16%和26.69%。2017年1-8月份安徽省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3起死亡37人,比去年同期(24起25人)事故起数增加9起,死亡人数增加12人,同比分别上升37.5%和48%。其中死亡人数较多的地区有合肥市(10人)、六安市(5人)、黄山市(4人)、安庆市(4人);死亡人数上升超过100%的地区有黄山市(300%)、芜湖市(200%)、宿州市(200%)、淮北市(200%)、淮南市(100%)、宣城市(100%)、安庆市(100%)。
结合全省在建筑领域事故类别划分分析,高空坠落发生频率
—1— 60.6%居高,其次是触电、机械伤害28.6%,然后是物体打击等其它偶然事件发生10.8%,这些事故都采取“亡羊补牢”补救措施,很难准确断定行业监管部门责任,不像煤炭行业很容易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主体。从这些事故可看出,在我国安全监管存在空白地带,真空地带,薄弱地带,交叉争执地带,没有做到安全全覆盖、全封闭。突出原因,管理体制人为分割和安全生产缺位造成的,没能按行业发展安全生产规律去构造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
二、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现状
(一)缺乏安全生产法制意识、主体责任不够明确。少数建设项目的业主方不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不能正确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忽视安全管理。个别建设方毫无法制观念,不能正确处理地质勘查与施工进度、工期与安全和设计、施工、监理相互关系。对建筑领域涉及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如设备租赁、拆装、材料供应等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缺乏具体明确规定。大部份长期停工状态项目,建设、施工单位难以联系,现场安全防范措施难以落实,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导致在确认主体安全责任问题上相互推诿,不能及时解决,埋下事故隐患,甚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二)体制机制不顺畅,出现监管缺位。个别地区不能正确处理招商引资与安全监管的关系,对招商项目在安全监管上也开“绿灯”;有的地方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机构,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有的地方对“城中村”及农村建房缺乏有效监管,建房无
—2— 设计、施工无资质,导致其成为事故的多发点,且留下无穷隐患;有些特殊项目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工程和市政道路项目,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建设单位往往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未办理相关建设手续,先行开工建设,有的工程项目直至完工才完善建设手续;还有些地区,监管权力分散,同是一个建筑领域,分阶段不同部门管理,如:规划证之前由综合执法局主要管理其行为,之后属于城乡建委,分两段管理,存在安全缺位,再如挖掘煤气管网的施工、房屋拆迁也是如此,职责不清楚。
(三)管理方式粗放,施工现场混乱。部分施工企业不合理低价中标,不依法履行建设程序,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挂靠等现象依然比较普遍。更有甚者,采用“一脚踢”承包方式,只抽取利润,不对项目实施有效监管;有的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粗放,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也不做技术交底,有章不循,冒险蛮干;有的工程项目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以罚代管,使得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有关法规、标准落实不到一线作业人员上,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加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存有缺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抢进度,“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四)忽视培训教育,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就连入场的三级教育也往往是走形式,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
—3— 因素的危害性,不懂得紧急状态下的自防自救方法,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亟待增强、提高;有的对关键工序未做到旁站监理,未能有效控制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安全监控不力。
三、做好建筑领域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并且能够解决的,建筑领域中问题的存在和事故的发生,根本原因是没有遵循客观规律,违背科学规律。要实现建筑领域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关键是要统一思想,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以“一尊重五统筹”作为指导,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1.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更新机制。要加快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建设,重视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安全生产规律性、关联性特征分析,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水平,突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尽快制订出台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桥梁等工程建设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将生产经菅过程中极易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列入刑法调整的范围。
2.积极探索安全监管市场化运作体制与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测评机构,聚集专业人才的力量强化安全监
—4— 管;以项目风险管理为载体,探索建筑领域责任保险制度体系和安全监理中介机构运作新机制,构建由建设、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单位等组成的共同投保体,以保险公司和建设监理为共同承保体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中介机构接受保险公司委托,负责施工现场灾害预防工作,形成“政府部门监管、保险机构投入、中介现场服务”的安全预控监管新格局。
3.推行现场“安全体验”培训中心教育模式。将以往召开安全电视会议、现场会议、观摩会等形式,直接演变成现场体验,让每位一线工人直接感受模拟的安全事故,亲身体验,下大力气完善建筑领域从业者,尤其是农民工安全权益保障体系建设,使其人身安全健康、财产、保险等得到合法有效地保护。
(二)遵循客观规律,科学监管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的发展规律,依靠“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综合监督管理的科学体系。
1.认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指导、监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岗位、每种行动(活动)等所应有的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职责。
2.深入开展建筑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建筑领域各参建单位开展安全自查自改;要集中对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高风
—5— 险项目如隧道、桥梁和高边坡施工的现场进行专项检查;严格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对整改和督办不力的纳入政府核查问责范围,实行约谈告诫、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切实加强建筑领域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建立执法行为审议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策机制,评估执法效果,防止滥用职权,加强监管执法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确保规范高效监管执法,试点推行施工现场“数字化”监控,安全管理数据“信息化”采集,实现“适时监控、及时决策”,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三)注重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地抓好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一要强化建筑领域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管理,实现属地化、动态化和全过程监管,建立建筑领域市场常规性巡查制度,进一步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主体责任,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深刻吸取教训,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二要高度重视日常监管,及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要将监管力量放在一线,重心放在基层,重点把住源头关和现场关;要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日常的适时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三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断完善建筑领域安全监管“双联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对建筑领域开展定期联合检查,及时发
—6— 现的隐患和违法行为,及时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制订措施、整合力量,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监管体系。四要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细化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必要的物资、设备储备保障,培训应急抢险人员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及时妥善处置事故,防止次生灾害事故发生。要根据工程的危险特性,开展风险评估和事故灾难预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安全刻不容缓,生产警钟长鸣,要紧紧围绕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领导、改革创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堵塞监督管理漏洞,着力解决不遵守法律法规的问题,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大力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康幸福、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成果。
6.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六
万载县卫生监督所在今年全县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会上提出,夯实基础,健全网络,强化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目标,县卫生局与各卫生院签订了卫生监督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从机构、人员、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新模式,促进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水平
1.1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卫生改草的深入,卫生监督已从“五大卫生”延伸到目前的“九个大项”,几乎每个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是卫生监督的服务对象。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以院长为每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并设立法监组,固定人员;在县卫生局的领导和县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协调组织;以政府名义发文,争取政府牵头解决卫生监督工作的难题。
通过业务培训、自学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和派员到县卫生监督所跟班实践作业相结合提高农村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
1.2强化医防协作组织
医防协作是农村卫生机构共同面对的课题。要通过:(1)形成医防协作网络。医防双方协商成立医防协作领导小组。(2)协作组织的职能划分,及时分解卫生监督等任务指标,责任到人,并组织检查验收。(3)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经费,做到利益共享,协商分配。形成医
防互相依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医防协作关系。
1.3加强网底组织建设
村卫生室是三级医疗保健网的网底,卫生执法监督是以“人人健康”为最终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承担大量卫生监督任务的村卫生室。(1)加强对村卫生所的监督管理;(2)强化对乡村医生队伍的培训;(3)考评发放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调动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责任制,保证指标落实
2.1落实卫生监督责任
(1)要求卫生院将9项卫生监督工作分工到人。(2)根据项目基础工作状况确定位次目标。(3)实行“三挂钩”,即:①将卫生监督工作社会满意度与评先、评优挂钩;②将指标完成情况与科主任津贴挂钩;③单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按系数法与奖金挂钩。
2.2落实村级医生的责任
(1)将传染病防治、消毒工作、医疗市场管理等卫生监督指标下达到村卫生所。(2)明确所长、乡村医生等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各个岗位均承担一定的卫生监督工作指标,落实到人。以农村居民家庭聚餐卫生指导为例,落实双重信息报告责任制,乡村医生包干到组,既负责信息报告,又负责上门卫生指导。(3)按岗位职责切块划分,考核发放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从而保证传染病报告、医疗废弃物处理、医疗市场管理等卫生监督指标落到实处。
2.3落实卫生监督相对人的责任
卫生监督相对人指的是监督对象。(1)抓安全供水责任的落实。要与各水厂主管人签订水厂供水安全管理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
(2)抓餐饮服务单位和公共场所经营者责任的落实。在公安、工商的配合支持下,所有餐饮服务单位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促使经营者切实履行安全职责。(3)抓公民接受监督指导责任的落实。为保障农村居民家庭聚餐的食品卫生安全,防范食物中毒及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明确家庭聚餐举办者及民间厨师应承担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无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其它安全事件。
3、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在强化目标管理责任体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出台考评细则,坚持定期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系统内考核和干群评议相结合,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形象。
3.1预防性卫生监督
对新建、改建集体食堂进行“三同时”审查。实现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公共场所单位和放射诊疗单位从业人健康检查合格持证率达100%;卫生许可证发证合格率达100%;对学生、工人等人群开展健康监测。
3.2经常性卫生监督
加强对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医疗卫生用品、保教用品等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净化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有效地遏制行业不正之风和不规范诊疗行为。
3.3试点农村家庭聚餐食品卫生指导项目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推荐阅读:
“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07-12
加强培训 改进方法 夯实班组管理基础12-14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07-19
工程夯实专业基础06-22
如何夯实村级党建基础09-14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06-29
夯实基础下一句怎么说09-19
学校两基工作汇报材料夯实基础求发展10-06
夯实基础谋发展(*镇2004年工作综述)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