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共11篇)
1.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 篇一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从理论上讲通货紧缩是社会购买力不足与社会有效生产能力过剩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紧缩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停滞、物价跌落、社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等方面。
判定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危险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第一一些西方国家近一年来存在着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态势。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左右年月日纽约道·琼斯股票指数暴跌点月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因投资失败濒临破产边缘恐慌的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导致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短短几天内暴跌近为了避免和减少损失对冲基金正在收缩投资。在人人都追求现金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信贷紧缩”将美国经济推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之中。年欧盟国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德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法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意大利的消费物价指数为。第二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的端倪。对拉美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巴西从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增长只有一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年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比年第四季度下降降幅为多年罕见。美国的经济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比年有明显下降是经济学界的共识。第三东南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韩国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第二季度比年同期下降泰国在年月财政结束时经济增长率为印尼的经济现状最为严峻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实际生活水平已降到贫困线以下的总人数达到万人。
在世界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态势下我国经济正进入转轨时期调整性增长阶段。自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物价回落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从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看年为年为年为这在我国经济生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在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主要原因是由转轨时期经济调整必须经过的必然阶段所致与其他国家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明显的不同。世界工业化进程加速与现代产业的进步使传统工业与产业相对落后在买方市场下总量供给过剩必然导致物价出现连续下降。目前我国市场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大量低劣产品的滞销积压而技术含量高、市场旺销的产品却不具备充分的生产能力所以这种市场过剩隐含着“结构性短缺”的因素。
二、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一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而加剧保险市场的竞争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下岗人员增加社会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产品价格都已呈下降趋势企业面对利润下滑的情况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首当其冲的是生产成本中的保险费支出再者由于市场拓展难度加大新业务增长延缓保险人的承保利润相对减少人员成本增大于是在一些承保利润较高的业务领域中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二扩张性利率政策的出台既影响到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也削弱投保人的投保积极性
为了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央行自年以来已进行多次降息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已降到近年来最低的水平。这对保险人而言由于投资范围的限制资金运用收益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人寿保险业要化解几年前因较高预定利率险种所带来的巨额利差损就比较困难。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则会严重影响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大多数中国人购买人寿保险都是从储蓄的角度从保值的初衷出发的所以高预定利率下的长期寿险险种倍受人们欢迎。而目前寿险公司的长期储蓄性险种因预定利率与银行利率相差无几使一部分人的投保意愿普遍下降。同时前几年在寿险预定利率较高的时期很多人视寿险为一种投资手段而投保了超出自己连续支付能力的险种。在经济效益下滑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部分保户很可能无法维持原有的交费水平因而造成退保及保单失效。
三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使人寿保险业发展商机无限忧中有喜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为了减轻改革带来的阵痛正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年我国医疗制度全面改革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在目前企业效益滑坡、社会养老保险费强制交纳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难以再象几年前那样投保商业性人寿保险。所以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在没有税利优惠的条件下难有进一步发展事实上各家寿险公司的团体业务已出现下滑的趋势为此各家公司忧心忡忡。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也为商业保险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低水平广覆盖”为基本特征的医疗保险制度下人们要解决超过社会保障上限的费用部分只能选择商业保险在人们对晚年退休生活费用预期不明朗的条件下也会有选择地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作为有效补充。这就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通货紧缩时期寿险业依然能保持发展的一个原因。我国近两年来人寿保险业超速发展也是极好的证明。
四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和承保能力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市场
从年开始为了刺激需求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譬如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为银行信贷资金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短业务不规范存在着许多问题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并且消费者要利用消费信贷必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譬如个人资产最低限额、偿付能力等在获得消费信贷的资格和运用期间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适时推出相应配套险种可以满足银行和个人的需求。
另外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年增发亿元长期国债作为国家预算内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这不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开拓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其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保险业解决通货紧缩影响的对策
虽然目前在我国的经济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征兆但对于保险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业需针对目前的经济状况适时加以调整以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倡导服务营销进行产品创新创造新的保险需求刺激市场发展
一方面消费者手中有大量的存款需要重新寻找出路另一方面保险市场的配套险种与消费者需求不相适应。因为在条款的制定趋向同一的情况下价格比较已不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依据因此服务和险种创新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比较的基础。近几年来保险业的超常规发展需要大量的代理人但由于代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给保险市场带来不小的负作用保险公司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必须优化服务服务营销应以专业化知识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保证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另外保险公司要拓宽消费者选择余地吸引资金流入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出台新的险种如配合消费信贷带来的商机医疗制度改革后提供的市场空间等在进行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消费者迫切需要的险种更好地满足投保人的需求。
二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为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管理水平低下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特征保险业也不例外尤其体现在业务管理水平上。目前实行的流程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模式但其完善还有待时日。因为个人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保险公司必须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解决这些问题。消费者对保险的不信任感很大程度上源于索赔的繁琐和滞后。针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应当简化理赔给付手续严格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进行理赔给付以顾客获得的实际利益来加强宣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市场的认可。
三统一调配资金科学管理资金防止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造成流动资金不足
在通货紧缩阶段寿险业要重视资金的变现能力以防止因大量退保而导致的流动资金不足。国际上近几年就有因大量退保而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甚至破产的例子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为保险业资金运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如何把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增值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统一资金调配形成规模投资效益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运用资金彻底消除散、乱情况的发生。
四规范市场行为加强监管自律防止非正当竞争给保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行业间的正当竞争共同培育市场。因此保证依法经营规范市场行为不仅仅是保险监管部门的任务也是各保险公司同仁的期望。通货紧缩现象虽然会对国民经济以及保险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不断调整经营思想和策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够在全球通货紧缩的形势下获取我国保险业质和量的双丰收。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2.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 篇二
一、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论调, 分别为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和结构失调说。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 其形成因素也不断演变, 由单一到多样, 由简单到复杂。但致使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还是社会需求的膨胀。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引起社会需求膨胀的原因不同。在建国初期, 由内战拉动需求膨胀。在经济建设期, 由投资拉动需求膨胀。在经济体制改革后, 引起社会需求膨胀的因素就更加复杂了。将各个阶段的因素总结起来, 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大致可分为投资膨胀、消费膨胀、成本推动和结构失调。
投资膨胀不仅仅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也同时映射出我国投资机制的不健全。许多单位、个人随着投资浪潮盲目进行投资, 未考虑成本效益以及风险的大小, 使投资变相成为一味的资金供给。政府财政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投资往往持支持的态度, 政府财政赤字、银行加大贷款额度, 所以使得货币的供给量过多, 造成通货膨胀。消费膨胀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后, 工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 个人消费欲望强烈, 加之集体消费也不断增长, 通货膨胀由此产生。成本推动是指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一方面工资薪酬等人工成本的提高,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的增长, 促使供给方成本的上涨。并且需求膨胀与成本推动之间又会产生相互刺激的作用。结构失调在我国主要表现在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发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需求日益增多, 而社会供给受限于生产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各类产业之间不均衡的发展, 也导致供需不均衡。
二、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历了多次较大的通货膨胀。首次通货膨胀开始于1983年, 于1985年达到最高峰。1988~1989年由于多年投资膨胀、消费膨胀和结构失调等问题的积累, 我国再度进入通货膨胀时期。1993年开始, 我国进入第3个通货膨胀时期。紧接着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 连续3年的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2008年的金融危机, 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于2010开始, 我国又进入新的通货膨胀时期。据研究, 一些专家认为2014年我国也将面临通货膨胀压力。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 其中既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 也有市场机制内部的原因, 还掺杂着国外输入等。可以看到我国通货膨胀引发因素比较复杂。结合我国的国情可知, 仅仅通过利率与货币手段不能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那么, 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应当采取下列措施。第一, 财政金融紧缩政策。通货膨胀通常是与货币的过量供应、需求的过分膨胀相联系, 所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需求是必要的。一方面政府财政部门削减支出、减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另一方面增加单位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在运用财政政策的同时, 也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 缩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量。货币政策通常有三种惯用手段,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第二, 管制工资和物价水平, 但是这种手法一般是用于紧急情况。第三, 以新的币制代替旧的币制。由于在旧的币制下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混乱局面, 所以干脆就建立起一种新的币制。但仅仅改革币制是不够的, 仍需配套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第四, 加强对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会出现不定期的投资热潮, 一旦投资膨胀, 相应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便会疯长。所以应当调整我国的投资机制, 防止过度投资。第五, 续完善市场定价机制。我国仍存在部分行业、企业的垄断现象, 其掌握着行业的定价权, 会给其下游各企业产生价格上的压力。所以, 应当进一步开放市场, 完善市场定价机制。
三、结束语
3.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 篇三
关键词: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危害;原因;对策
最近我国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严重,国家在通过出台一些救市政策成功应对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经济结构亟需改善,通货膨胀预期陡增,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系列问题中,通货膨胀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这种影响会由于通货膨胀的程度、程序时间、成因以及表现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会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而有所不同。
这里简单梳理一下2010年我国高通胀预期的原因。
(一)货币投放量扩大
在经济市场中,货币投放量增大主要加强了金融市场的流通性,货币数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若货币供给速度大于了潜在经济增长率(即真实利率),就会对商品价格产生一个较强的拉动作用。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高达9.58万亿元,助推M1、M2达到了十年的高点,截至2010年2月,我国M2总量达到近4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我国仍处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阶段,4万亿元投资项目后续资金需求刚性,那么货币投放量很难强制压缩,于是由于宽松信贷而产生的流通性过剩的通胀压力持续显现[1]。
(二)资产泡沫的不良预期
当货币超量发行涌入经济市场的时候,实际增长率为市场可以健康消化的部分,其余则成为过剩的流通性压力。2009年由于宽松信贷政策,货币供给量增长27.7%,而实际经济增长为8.7%,房地产与股市等资产市场吸收2.7万亿元,相当于货币供给量的6%。而房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对货币的"吸纳"建立在其本身非理性繁荣而产生的资产泡沫化基础上,我国股票市场2009年达到88.58%的涨幅,居全球前列;而房产市场随着房价的飙升而成为投机型投资的热土。
(三)输入性通胀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纷纷上涨,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很可能影响到我国国内消费品价格。这体现出我国2010年通胀的预期表现出多种通胀模式混合的特征。
二、通货膨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有两种形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具体地说,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目前通货膨胀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至少有三大危害。
(一)使中国已经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
人们都知道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低收入民众的生活冲击最大。土地、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和产品的价格来降低通货膨胀额损失,甚至在通货膨胀中获得一些利益。但低收入者的工资收入增长总是落在通货膨胀之后,涨幅永远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种情况在劳工权利缺乏的中国更加明显[1]。
(二)给投资和消费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中国本来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加扭曲
商品的价格本身应该是市场来调节的,生产者可以根据价格来调整自己产品的生产规模。但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能反映市场的真正去求,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商品价格混乱状况将造成更加混乱的后果。如果不能有效的迅速制止这一轮通货膨胀,那么中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调整长期积累的过度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2]。
(三)资产泡沫的不良预期增加物价上涨,提高通货膨胀预期
资产泡沫的不良预期会造成两个效应,第一,硬资产涨价拉动消费品物价上升,使得消费者消费增加,进而促进物价上涨;第二,资产泡沫化预期形成后,大量资金涌出压力增大,提高通胀预期。
三、通货膨胀的对策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最大外汇储备国,我国2010年的高通胀预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我国政府相当重视新一年的通胀走向,明确指出试图控制新一年CPI指数上涨率为3%,做出温和通胀的预期。
第一,采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利率,收缩信贷,缩紧银根,减少市场流动性;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和减少信贷总额;继续加强资本管制,防止热钱涌入;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让其快速回归均衡汇率[3]。
第二,稳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就是通货膨胀预期。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卖方的观望,跟1988年和1989年时发生的严重滞销类似,卖方对通胀有预期,对政策调整有预期,所以囤房不卖,买方也在观望政策,形成了滞销。当然,房地产还有其他方面的情况,包括前几年投资增长太快,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房地产领域的通胀预期,只能慢慢地进行调整。
第三,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粮价是百价之首,我国的物价问题,说到底还是粮食问题。目前,不仅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在明显增加,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也在日益扩大。因此必须动用财政政策抑制通胀,对于生产成本中农资价格的过快增长,政府加大补贴投资力度进行调控,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的互动机制[4]。
第四,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防止此次通胀从结构型通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我国虽然现阶段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但食品价格上涨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随着产能过剩的现象逐步消失,一般消费品的价格必然因生产成本上升而上涨,而这又会带来物价的全面上涨。所以,现阶段存在由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能保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宝良.时势解码[N].经济观察报,2010-3-29,(1).
[2]胡少江.通货膨胀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时代观察,2007,(12).
[3]刘崇献.当前国内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J].价格与市场,2008
[4]周新普.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8,(3)
4.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浅析 篇四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浅析
摘要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截至2011年末统计数据显示全国 1.85亿的老年人口当中就有将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一直对在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关注甚少。而现如今由于部分农村生活条件差,加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发展滞后,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等等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严重导致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处在家庭边缘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生活堪忧。我认为农村老人养老福利保障等制度的建立和方式方法的探讨研究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关 键 词:农村 老年人口 养老问题
一引言: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农民收入也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和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随着物价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不稳定等问题的出现,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充裕,所以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不能只依靠子女更需要政府制度和财政支持。
二、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
(一)1.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较长时间,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也在不断减少,目前1970年后出生子女已经进入赡养父母阶段,子女数的减少大大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老人家庭”增多,留守在农
1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村的老年人不得不承担起劳务和家务劳动,已经缺少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3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4年轻一代的敬老爱老意识的滑坡, 导致家庭养老的主体责任正在丢失。5.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比较薄弱。农村老年人将年轻时的较少的收入及储蓄用于子女婚嫁盖房子,不靠储蓄养老。到了老年只能依赖子女。
(二)农村的低保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基本不能够享受的到。广大农村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三)农村人大多重视抚养下一代,都希望把子女送出农村之门,一定程度上轻视对老年人的赡养与照顾。当然这也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农村的青壮年在向城市的迁移过程中,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的。因为他们的财力和精力有限,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因此,他们就没有充的财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和给予老人足够的经济支持。
三、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简单分析
第一,《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进一步明确化合理化,各地试点县区也要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指导意见进行科学合理的扩展,其中就《指导意见》中的几个点尤其需要进一步明确与公平化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我们可以观察到指导意见中提到两个必须的条件,第一是必须满足60周岁
2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第二是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同时后面却也出现了一个点“但其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那么这一点该如何做出一个理解?在其子女也必须参保并符合前两个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口才可以拿到基础养老金,调查了一些试点地区当地的养老金收取方式基本是捆绑式的,基本是把这一条做为一个捆绑条件进行养老金收取的。像养老保险这种国家社会保障性险种有这一条附加条件是否做到公平合理,里面的字眼是“应当”而不是“必须”,这个词应该做如何理解,有几个较为现实的问题:第一有三种情形,符合基本条件的老人其子女已经在外工作,或已参保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农村2女户或独女户,其女儿户口因为嫁人等原因落在其他县区或别的地方: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与其子女在同一县区内,这三种情形下老年人养老金领取政策上是否公平合理?第二指导意见是面向全试点农村的,同一个地区各村户的经济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有些老人子女因为缺乏一定经济实力或不积极参保,那么这种捆绑式的参保方式是否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老年人的利益。第三“应当”这个词的理解,“应当”是否等于“必须”?“应当”有时候可以理解为可参保也可以不参保,同时其子女参保与否是否会影响到对其父母正常的养老金领取。
第二,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相关县区应该将农保基金管理运营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定出相关法规,从养老基金的收取发放、投资、增值、支付等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可以制定相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办法》,《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这是很关键很重要的,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可以为养老基金管理运营提供指导意见以及对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
3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第三,对于新农保基金收缴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保收费面相对比较大,农保金收取过程操作复杂,大部分还是由村委负责代收保险费,针对于基金安全与相关个人票据管理问题,各村委应该增加基金收缴人员数量与收缴人员素质培训,在收缴过程中要注重基金票据的管理,统一收费票据,并在年终收据上交时进行核对,这样票据管理制度就可以很好的杜绝了乡镇农保员挪用、移用、贪污保费的现象。二是可以进一步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基金县级财政专门户口,农村参保人员可以直接指定银行交费,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障基金的安全,规避了风险。同样在发放方面养老金应以银行为依托实 行社会化发放模式,杜绝截留或挪用现象发生做到“阳光操作”,进而防止养老金发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失。
第四,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试点县区应该尽早出台相关基金运营政策,成立专门的基金运营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政策上给予适应放宽和倾斜,可允许农保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变“死钱”为“活钱”。在基金基数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银行,使农保基金能够直接筹集、同时也可以吸纳一些社会闲散资金,增加农保基金的积累,在基金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投资。同时存在投资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投资分析机构,这样一可以尽量规避在基金运营过程的风险二来也可以选择更合理的投资方式,使基金增值利益最大化。第二可以参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设置的具体结构建立在信托和委托代理模式下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政策上允许委托代理的出现,通过第三方信托管理,允许其进行合理化投资,农村参保人员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从参保到保金领取这个空档期,相关的委托机构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一些长期债券的购买以及一些效益较好的投
4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资板块。第三可以实行市或省级统筹管理,依据各地农村县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可以把各县一级结余的农保基金交由市或者省统筹管理,因为省市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农保基金相对集中,资金规模较大,投资渠道宽,增值效益大。但是在资金集中运作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运营部门必须由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组成,在对各种投资方向、收益评估、风险程度等做出详尽论证后,选择最佳方案实施。
山东财经大学程佳
5.浅析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问题 篇五
应急物流为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应急物资是应急物流实现的核心环节。因此研究应急物资体系,提高物流系统应急能力,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应急物资分类和体系
应急物资的分类。按照用途可将应急物资分为生命支持、交通运输、防护用品、照明设备、工程材料类等十三类;按照需求的原因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五类;按照使用紧急程度分为紧急级、严重级和一般级三类。紧急级指对挽救生命财产损失,稳定局势起关键作用且极重要的物资,严重级指对减轻灾害损失,缩小灾情范围非常重要的物资,一般级指有利于灾害救急,减轻灾害的损失且必要的物资;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类和专用类。通用类物资适合一般情况下救灾工作的普遍需要。专用类物资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2.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从社会角度看,应急物资包括政府、企业、市场、非政府组织等储备的物资。政府储备是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核心,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把应急物资调往事发地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企业储备是应急物资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出资的方式委托企业进行应急物资储备或者企业根据自身风险特征自行储备物资;市场储备是将市场流通的应急物资纳入应急物资储备中;非政府组织也进行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但因起步较晚,储备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从储备模式看,应急物资储备分为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合同储备。实物储备是将应急物资以实物形式储存在仓库中,突发事件发生可随时调用。生产能力储备是通过和企业签订协议,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能按协议要求迅速生产、转产或研制救灾物资。合同储备是通过与已有物资的部门或单位签订合同,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调用这些物资。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储备分散,缺乏统筹管理。我国应急物资储备机构尚未统一,不同系统和灾种间存在独立管理、缺乏协调、重复建设等问题。除此之外,应急物资储备的主体是市级和突发事件易发的县级人民政府,客观上造成地区间储备的差异。
2.储备数量和种类不足。中央应急物资储备的数量和种类远不能满足巨灾需求,应急物资储备的布局也不合理;地方缺乏足够的物资储备,储备的数量和种类不足,甚至大多数县级政府尚未进行应急物资储备。
3.储备设施和手段落后。由于应急仓库的建设资金由地方自筹,受到资金的限制,大部分应急救灾储备仓库的建设尚不完善。此外,储备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救援物资的信息系统数据库,不同地区互联互通困难,难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
6.关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 篇六
关键词: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
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9年11月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80元。折合零售价格, 90#汽油和0#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38元和0.41元。此次油价调整后,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以来, 国内成品油价一共经历了8次调整, 其中5次上调, 3次下调。其效果叠加相当于汽油价每升上涨1.33元, 上涨幅度近25%。11月9日, 美国的平均油价为2.66美元一加仑, 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4.8元每升。此次涨价后, 我国油价每升比美国高出1.86元人民币。至此, 中国油价现在已经远远高于美国的油价, 可以与欧洲消费高的法国、德国、英国相媲美。近期黄金期货价格不断攀升, 屡创新高。12月1日, 纽约黄金期货2月合约突破1200美元/盎司。油价的上涨, 黄金期货价格的不断攀升, 是否意味着通货膨胀将要发生?本文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概述
通货膨胀 (Inflation) 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导致货币贬值, 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是需求过度的一种表现, 在这种状态下,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 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 生活水平就会下降, 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 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发展。
常见的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的标准是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和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
二、我国1月到10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一) 消费者物价指数与生产者物价指数分析
首先分析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和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的走势。
消费者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 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它是国际通用衡量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基础数据, 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 (Inflation) ;而当CPI>5%的增幅时, 我们把他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Serious Inflation) 。
中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由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 包括251个分类, 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八大类产品在CPI中的权重不一样, 最高的是食品, 占34%, 其他的分别为: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2009年1月到2月, 消费物价指数 (CPI) 由正转负, 2月到7月, CPI连续6个月呈现负增长, 7月到10月CPI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通缩压力继续减轻。由于2008年四季度物价处于低谷, 2009年四季度CPI同比将肯定为正。但是前三季度CPI负增长比较多, 全年CPI很有可能是较小幅度的负增长。
生产者物价指数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 生产者物价指数衡量的是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目前, 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 (含规格品9500多种) , 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 涉及调查种类186个。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 所以, 通常认为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变动在预测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变动中是有用的。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 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 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 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 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 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 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 目前第二条, 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 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 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但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 还包括服务价格, 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 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 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 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 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 (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 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由于供大于求, 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 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 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 甚至可能继续走低, 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 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 (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 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 (PPI) 持续走高的情况下, 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 使最终消费品价格 (CPI) 提高, 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2009年1月到7月, 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 连续7个月负增长。2009年7月到10月, 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 与居民消费品价格 (CPI) 走势一致, 符合价格传导规律。
(二) 货币供给分析
2009年1月到10月,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持续增长。2009年10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58.62万亿元 (见表2.1) , 同比增长29.42%, 增幅比上年末高11.60个百分点, 比上月末高0.12个百分点。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30亿元, 相较9月信贷大幅减少51%, 很可能成为年内的最低点。但是M2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说明市场中的流动性一如既往地充裕, 刺激经济增长的资金支持作用还在持续体现。
从根本上来说, 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快速增长, 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持续的贸易顺差, 迫使中央银行投放大量基础货币, 是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由于特殊的结售汇制度, 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M2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03年至2006年我国M2年增长率平均高出GDP增长率5.4%。按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的著名货币数量论, 提高货币流通速度, 实际上也增大了货币供应量。如果以M2/GDP的比例来衡量货币流通速度的话, 2007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为163.4%, 而2002到2005年平均流通速度高达180%以上, 明显处于过高的水平。2009年三季度GDP增幅为8.9%, 而货币供应量 (M2) 同比增长29.31%。2009年前第三季度GDP的增长率为7.7%, M2, 1月到9月的增长率为17.99%, M2/GDP的比例为233.7%。货币供给增长和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关系最为密切, 当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时滞。从前三季度M2/GDP的比值可以看出, 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很快, 扩大了本来就已经十分充足的货币供给量, 这些都表明价格总水平将在未来上涨。如果信贷继续过快增长, 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 会加重资产泡沫风险, 并使贷款质量出现问题。
但是对于现在中国经济中信贷量过大的问题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更为合理。首先应弄清在银行的信贷中有多少进入了实体经济, 多少进入了虚拟经济。如果进入虚拟经济的资金达到一定比例, 应当进行调控, 否则只能助长股市、楼市的泡沫。第二, 银行信贷中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较小, 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3000人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中国90%以上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实际放贷中, 大多数贷款都给了中等偏上的企业。真正的小企业并没有得到贷款。中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没有解决, 所以紧缩信贷量不解决问题。第三, 信贷资金中有多少进入了产能过剩的行业, 多少进入了短板行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如果产能过剩的行业得到较多的贷款, 而短板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得到, 那么紧缩信贷量也无法解决问题。紧缩信贷量只对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有效果, 而对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结构型性的通货膨胀、输入型的通货膨胀没有作用。根据当前中国信贷量偏大是由于信贷资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应该采取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整的措施, 对于应该进入实体经济却进入虚拟经济的贷款, 银行应收回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可以多建一些中小银行。而对于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 应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不予贷款。
综上所述,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应发生转向。在四季度, 央行将力图保持流动性的合理适度, 增强贷款投放的节奏管理, 在保持贷款可持续性增长的同时, 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力度, 突出优化信贷结构。若第五批中央投资项目在近期下达, 随后两个月的信贷投放量很可能出现反弹, 但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 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将迎来下降“拐点”。
三、其他数据分析
采购经理指数 (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 PMI) , 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 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目前, 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体系, 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已经建立。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 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指数体系无论对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 还是企业来说, 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PMI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中国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为55.2%, 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升幅较9月份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升势有所加快, 并创下18个月来的新高。这表明制造业活动持续强劲增长, 由于国内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加之外部需求得到进一步恢复, 可以预计中国经济在2009年第四季度将继续增长。
工业增加值, 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是衡量GDP增长的重要数据。工业增加值从2009年4月到10月持续增长,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 增速比上年同月增加7.6百分点。前三季度,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明朗。
10月份, 固定资产投资则同比增长3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2%。主要行业生产稳定、出口的持续好转和基数效应 (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 , 这些都构成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数据继续强劲回升的主要因素。同时, 10月经历了国庆长假与中秋假期, 8天的长假大大刺激了居民消费的增长。根据以往的经验, 双节期间, 家电、金银珠宝、秋冬服装、主副食品、汽车等呈现旺销态势。而以往的数据亦显示, 除2008年外, 历年10月消费增速均高于9月。其次, 2009年国庆、中秋连在一起更长的假期, 使居民较往年更多回乡省亲和出门旅游, 这些因素都使得零售数据走高。来自政策刺激的作用也被认为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一揽子计划中多项政策着重启动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 取得很好的政策效果。从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来看, 除了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外, 来自房地产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了投资数据的新亮点, 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的持续升温将带动下游关联产业的增长。目前真实利率为负并继续降低, 同时企业对经济的预期普遍转好, 这些都扩大了投资需求。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继续增长, 进入四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快速运行。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缩写) 是指国际直接投资或实际使用外资, 是一国的投资者 (自然人或法人) 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 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 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从2009年1月到7月, 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FDI) 持续负增长, 8月首次出现正增长, 8月和9月连续2个月回升。2009年1月到10月出口均为负值, 但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增幅较大。受益于海外经济体的复苏, 以及国内经济强劲反弹的拉动, 10月出口降幅继续收窄, 中国经济的复苏未来得以持续, 进口将强劲回升, 有望在4季度走出负增长。
2009年1月到3月, 房价增幅持续下降, 3月到10月增幅持续上涨。人们预期房贷优惠政策即将在年底结束, 促进了住房的销售, 造成近期供求偏紧, 推高了房价。未来一段时间, 房价将进入高位盘整期, 大幅震荡的现象很难出现。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从2008年第一季度 (10.6%) 开始一路下滑到2009年的第一季度的6.1%, 2009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持续上升。我国经济运行在第一季度已经触底, 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连续回升。但是现在中国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稳固, 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宜改变。原因如下: (1) 经济回升主要依靠投资带动, 消费及出口在经济回升中的作用较小。投资所创造的需求是中间需求, 消费和出口创造的是最终需求。 (2) 现在的投资主要是政府的投资, 但政府投资还没有起到带动民间投资的杠杆作用。并且在某些地区和领域,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 有些地方政府对民间投资设置障碍, 这是造成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的证据。 (3) 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对中国长期经济发展的领域。扩大就业是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 而投资基础设施对扩大就业的效用不大。在中国, 扩大就业必须发展民营经济, 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成品油价与其他社会消费品价格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上调油价对于CPI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 高油价无疑将在今后一个阶段影响到CPI的走势。随着大量信贷资金和财政投资注入实体经济, 客观上来说, 通货膨胀的压力已不是捕风捉影。作为现代经济血脉的物流业, 一旦把油价上涨的成本转嫁出去, 将推倒一串多米诺骨牌, 农产品、工业品都不得不以涨价来消化上涨的油价。数据显示, 三季度, CPI同比下降1.1%, 9月当月CPI为-0.8%, 按照发改委的说法, 油价直接拉升CPI0.12个百分点, 再加之其对农产品、工业品、物流等的影响, 其对通胀的影响不可小觑。
货币因素是判断金价趋势的主要标准, 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 利率低迷、货币数量明显增加、通货膨胀预期增强, 使得市场对美元信任度下滑, 导致美元贬值, 进而使得以美元标价的黄金价格节节攀升。美元疲软是对金价最有力的支撑, 11月4日除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外, 各主要国家央行都维持超低利率不变。这说明量化宽松的货币环境并没有改变, 市场对于未来加息的预期也减弱, 资金相对富余, 通胀忧虑加强, 促使金价走高。未来黄金价格将继续上涨, 通胀水平与黄金价格有着近似的正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未来通货膨胀率会随着金价的走势而成上升的态势。
四、结论和对策
大宗商品中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 黄金期货价格的上涨, 美元的贬值, 加之所有的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 新一轮有色金属和大宗商品阶段性上涨又将展开。原材料价格的涨价压力加强了我国成本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预期。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 我国水、电、煤、汽等资源品价格都在酝酿调整。全国非居民电价平均提高2.8分钱, 我国多个城市正准备上调水价和电价, 这些都将增强通货膨胀预期。尽管生产过剩会强烈压制制造业产品的涨价空间, 输入型通胀还是会推动PPI缓慢上升;尽管非食品价格上涨速度可能会比较慢, 但是在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推动下, CPI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从2009年四季度直至明年全年, 物价将可能再现回升势头。
对于上半年的信贷投放, 有一部分资金实际上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到2009年1、2月份票据发行量很大, 票据发行实际是一种短期的资金的融通, 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 通过出票据, 然后由其子公司贴现, 因此实质上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中央的财政补款、项目拨款下到地方, 但地方没有准备充分, 不能马上开始运用, 这个钱有可能拿去炒股、炒房, 这就造成了股市和房市的局部上涨,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形成泡沫的危险。
1.政府的对策。
第一, 为了实现经济复苏,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 增加有效供给, 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虽然要警惕通货膨胀的危险, 但是在目前来说, 还得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全球采取低利率, 维持流动性, 如果中国一家把利率抬高了, 必然造成大量热钱流入国内, 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利。欧美一些国家近期明确了货币政策, 和我们预料的一样, 在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牢固的前提下, 各方都不敢贸然采用货币紧缩政策, 只能继续维持低利率格局。当然, 也不可能像上半年那样宽松。另外, 当货币供应增加后, 如果金融资产吸收了过剩的货币, 那么传导到实体经济则不会导致物价很快上涨。2007年, 国内也是流动性过剩, 但房市上涨明显, 所以通货膨胀不明显。2007年四季度, 股市房市不好了, 2008年通货膨胀就马上浮出了水面。尽管当前CPI仍然为负,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通胀风险。2009年以来信贷呈现天量, 理论上担心通胀、管理通胀预期肯定是政策重点考虑的内容。如果社会上这方面批评多, 央行采取了超前的政策, 将来天量信贷引发通胀和信贷质量恶化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第二, 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 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粮价是百价之首, 我国的物价问题, 说到底还是粮食问题。食品价格在我国CPI中的权重是最高的, 占34%。因此, 我国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减产、涨价问题不可小视。由于季节性因素、雨雪天气因素、油价上涨等的影响, 导致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第三, 逐步完善中国存在缺陷的CPI等统计体系。通过比较中国的CPI构成与美国的CPI构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对比美国CPI, 中国CPI中没有两个重要指标:住宅和教育指标。中国CPI中的居住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自有住房以及水、电、燃气等与居住有关的项目, 以上并没有包括最重要的商品房的价格指标。美国CPI中住宅占到了42%, 15%是食品, 中国CPI中食品占到了34%。中国CPI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数据构成有其不合理性。
2.企业的对策。
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筹资成本。
第一,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 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随之上涨。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 主要是为了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企业应该与客户签订长期购货合同, 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
第二, 在通货膨胀期, 应收账款属于货币性资产, 会带来购买力的损失, 而且由于企业间的资金紧张, 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增大。因此, 企业应该制定更严格的信用标准和缩短信用期间, 要设立专人负责催收账款, 让应收账款尽快转换为现金, 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 长期投资需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
第四, 减少税赋的对策。为了减少当期的税赋, 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或是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 对存货可采用后进先出法, 对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期限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对应收账款计提更多的坏账准备等方法。由于在纳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界定上, 法律都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职业判断, 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应该及时与税务部门联系与沟通, 使得税务局认可企业在通货膨胀下的这种变更, 从而达到减少税赋的目的。
第五, 企业可以利用套期保值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汇兑损失。
3.居民的对策。
我们抵抗通货膨胀的目的主要是保值。应该多持有资产, 这比持有现金更为合算。所谓的资产, 指的是一切既不是本国货币、同时又具备保值功能的东西, 不一定是实物资产。例如, 土地、房产、私人股权、股票、艺术品以及外币都是资产。并非所有资产都会有超过通货膨胀的升值幅度。既然资产升值的通货膨胀过程中, 消费品的涨价幅度可以低于通货膨胀率, 那么, 有些资本品的涨价幅度同样有可能低于通货膨胀率。不是所有资产都会赚钱, 要慎重选择投资品种和时机。从长远看, 股票和房地产是最适合对抗通货膨胀的资产。对于居民来说, 固定资产投资, 黄金交易及证券投资都可以跑赢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陈彦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2)
[2].厉以宁.从当前信贷问题看货币流量分析局限性.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 2009.11.22
[3].周其仁.毫不含糊的反对通货膨胀[J].金融博览, 2008 (2)
7.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 篇七
关键词:通货紧缩;新常态;通货紧缩理论
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15年5月份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自今年以来PPI已连续五个月同比跌幅超过4%。此外,从2012年3月份起截止到今年5月份PPI已连续39个月同比下降,而且短期来看PPI同比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不少专家学者也提出目前我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那么我国是否已经形成通货紧缩事实呢?
要回答我国是否已经形成通货紧缩实事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通货紧缩的定义。跟通货膨胀一样,对于通货紧缩的定义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对通货紧缩的三种较为主流的定义。第一种,通货紧缩是指一个经济体内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也称为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这种定义主要是从物价水平的变化来定义通货紧缩。第二种,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也称为双要素通货紧缩理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不仅是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同时伴随着货币供给的大量减少。第三种,通货紧缩是一种衰退现象,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常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发生。也称为三要素通货紧缩理论。这种观点在第二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下面本文将从这三個方面分别分析我国是否已经形成事实上的通货紧缩。
一、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里主要将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作为通货紧缩形成的标准。本文分别采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变化作为评判通货紧缩的标准。
1.本文开篇即提到截止到今年5月份我国PPI已连续39个月同比下降。PPI表示生产一般价格水平,它的测量主要包括了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价格变化。因此PPI的连续下降反映出新常态下我国在工业领域长期存在着产能过剩和投资不足,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现状。由图1可见近三年PPI同比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毫无疑问单从PPI的连续下降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形成通货紧缩实事。
2.CPI主要衡量了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从2014年9月份开始CPI同比增速跌破2%,并一路下行至今年1月份的最低点0.8。5月份CPI同比增速为1.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这也是CPI增速年内首次下降。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始终为正值,可见我国的消费水平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根据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国家银行的规定,当CPI连续三个月徘徊在1%以下时即认为存在通货紧缩。由图1可见CPI增速虽未跌破1%但始终在低位徘徊,因此从CPI同比变化来看我国虽尚未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所给数据整理而得。
二、双要素通货紧缩理论在考虑了价格水平变动即单因素模型的同时还考虑了货币的供给。该方法判断标准为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相对量的持续减少。在上文的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价格水平的变动,因此这里只需分析货币供应量变化即可。本文中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变化的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份M2同比增速达到147%开始,M2同比增速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虽然在今年2月份有所反弹但之后又开始持续下降,4月份M2同比增速仅为101%。我们还发现2013年月度M2同比增速平均为1485%,2014年月度M2同比增速平均为1302%,而今年前四个月的月度M2平均同比增速仅为1125%。因此从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持续下降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
三、在三要素通货紧缩理论中除了考虑了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外还纳入了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学家在选取货币供给和经济衰退标准时产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把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绝对量的持续减少(通常为两个季度的持续减少)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准。另一种观点把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相对量的持续减少作为标准,也就是将货币供给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降低作为标准。后者也是本文倾向的观点,因此本文以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相对量的持续减少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在上文中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和双要素通货紧缩理论中我们分别分析了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此这里只需分析经济增长的变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7年第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145%后开始回落,于2011年第三季度迅速跌破10%开始,并与2012年第一季度跌至8%,之后继续下行至今年一季度至7%。由图2可见在近八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持续回落,到现在已经比2007年二季度下降愈50%。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我国已经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整理所得。说明:A、B、C、D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四季度,如2007B代表2007年第二季度。
8.浅析我国路桥施工项目的管理问题 篇八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路桥施工业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搞好路桥施工项目的管理成了业界的关注焦点之一.文章在分析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特殊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路桥项目管理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益思想对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些启示,旨在为我国路桥施工项目管理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作 者:苏荣荣 作者单位: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学生工作处,陕西,西安,710068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7) 分类号:U445 关键词:路桥施工 项目管理 精益思想
9.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 篇九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城市管理中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也日益增多。为了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就目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管理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应运而生的,是为了巩固城市发展成果、完善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品味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这一方面对城市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现象也影响了市容市貌,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城市管理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近年来,很多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一些新建的城区也不断出现,成为了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由于新城区经过了新的规划布局,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合理,城市管理相对完善。但是,一些老旧城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政设施不完善,再加上以前城市规划不合理,造成了城市管理的难点。比如很多旧城区的道路狭窄,公共绿地较少,垃圾处理站不多,公共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老城区很多商店设置不合理,占道经营,有些老旧小区没有停车位或者地下停车库,导致居民乱停乱放,影响交通,也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二、城市的市容秩序混乱。目前很多城市都存在流动摊贩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垃圾污水随意倾倒排放,机动车乱停乱靠,占用人行横道,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乱穿马路等现象,有些城市广告牌随意悬挂,或者干脆放到店铺门口,有些小广告乱贴乱画,“办证”等喷涂非法小广告随处可见。
三、市民的环境意识不强。部分市民特别是沿街的居民随意丢弃垃圾,将污水倒入街道,沿街门市随意堆放垃圾,建筑车辆在城市主干道行驶,灰尘泥土撒漏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偏僻小巷里没有清洁工人打扫,导致出现卫生死角等现象。一些居民私搭乱建,只顾自己方便,不仅破坏了城市规划,而且也影响环境美观,带来安全隐患。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城市管理的观念陈旧,没有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对城市管理的理解不深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特别是现在由于城市扩张,为了政绩工程只是强调建设效率,忽视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影响了城市管理的水平。其次,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也是城市管理困难的原因。很多城市务工人员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比较低层次的方式谋生,比如摆地摊、卖小吃等,这些活动往往都是城市管理的重点,一方面城市要照顾这一部分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又要严格执法,维护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城市管理的矛盾,每年新闻报道中都会有关于城管执法人员与小商贩之间冲突的内容,这也说明目前城市管理中这一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再次就是城市管理的体制没有理顺,没有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市政、民政、环保、交通、卫生、建设、公安等各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这些部门各自为政,权责不明,很容易出现过度管理或者管理的真空地带,导致一些城市管理问题久治不愈,很多部门甚至认为城市管理就是城管该管的事情,这都是对城市管理的狭隘理解。最后是城市管理法规不完善,宣传不到位。目前我国对于城市管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出台,只是地方的一些规章,对某些行为只有禁止性条款而没有处罚规定,导致了很多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由于没有处罚依据得不到有效的查处,影响了城市管理的工作进程。有些城市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意识不够,没有让市民认识到城市是我家,从根本上树立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因此当城市利益和市民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市民往往只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城市公共利益。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转变思想,认清城市管理的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长远,实现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城市管理的服务意识,一切?奈?护市民利益出发,加强监督职能,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加强城市管理的基础,以规划为根本,要把新旧城区全部纳入城市规划当中,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垃圾处理站的建设与配套步伐,提高环卫水平。要着眼于城市未来发展,合理规划停车布局,新城区要预留足够的停车位,老旧城区要适度开辟停车位,合理布局,缓解城市停车压力。为了弥补城市管理中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城市管理中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将城市资源商品化,拓宽城市管理融资渠道,比如城市广告经营、公共设施经营实行商品化,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运营主体的积极主动性,也降低了城市管理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服务效率。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整合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发挥各方的主动性,要建立责权利一致、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在出现问题时不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对于一些小商贩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的问题,一定要文明执法,加强疏导,齐抓共管,集中整治。可以按区片划分责任区,各个区有专门的党政领导干部负责,明确责任,制定奖惩措施,建立考评体系,确保城市管理绩效评价的公正性。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的手段,加强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加强责任意识,重大决策主动听取公众意见,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
10.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评析 篇十
通货膨胀;流动性;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2.5;F8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44-02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
为了应对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拯救本国经济,包括积极的財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出现了复苏的一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是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经济发展中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些因素正在逐渐演变成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了当今经济的重要问题,其中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通货膨胀现象表现为货币购买力下降和物价上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价格上升,也就是说同等数量的钱所能买到的东西或者享受到服务越来越少。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9年与2010年部分食品、农产品以及工业品的比较如下:大米由3.99元/千克上涨到4.77元/千克,鸡蛋由8.09元/千克上涨到9.23元/千克;小麦由1.93元/千克上涨到2.12元/千克,玉米由1.86元/千克上涨到2.1元/千克;无烟煤由402.6元/吨上涨到473.9元/千克,钢有45368.6元/吨上涨到52264.5元/吨。
二、货币政策政策评析
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通货膨胀的产生实际上就是货币的供给大于了实际生产中对货币的需求,他们认为货币是中心的,只是作为一个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在货币攻击大于需求时,同等数量的商品就会有更对的货币来表现,因此调节通货膨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介绍货币供给量。因此,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方法。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准备金率政策以及政府的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是货币政府最常用的也是对货币供给量有直接影响的政策。
1.利率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未到期的票据进行贴现,通过贴现率来影响到市场利率的影响,从而控制货币的供给量。通过利率的提高,一方面,会刺激居民消费者的储蓄愿望,增加储蓄;另一方面,由于利率的提高,会增加利用资金的成本,减少投资意愿,对投资过热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这两种方式都有利于减少市场货币的供给和市场中新增项目的投资,对治理高通货膨胀率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利率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时间,利率的提高到经济中对此的反应会有一定的时间,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这段时间大概有1~2年时间,因此这一政策具有滞后性。同时由于政策的滞后性,往往带来政策的失效或者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利率的提高往往会增加资金的利用成本,由于政策的滞后往往这一政策都会在一年以后显现,而经济有可能在一年以后已经转好或者市场已经通过其他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投资成本的逐渐增加,市场就会减少投资,经济就会出现一定的回落甚至衰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最后,加息来治理本国的通货膨胀,还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低利率政策,但是由于我国为了治理本国的通胀,提高利率,就会与国际社会形成一定的利息差额,这对一部分国际流动性过剩资金,无疑是最安全的避风港,因此就会带来大量的外资涌入我国市场,对我国市场不利。
因此面对我国通货膨胀时,我们更应该对我国以后几年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评估,不能够只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纵观我国进入后金融时代以来,国家进入了“十二五”规划时期,对经济增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求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也走上了加息周期里面,但是加息的频率不高,而且每次加息都是在基准点的范围向上加,说明我国政府对加息这一政策的利用还是很谨慎的,这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法定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拥有的各类存款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公开市场业务是之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这两项政策的作用都是很直接快捷的,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可以很迅速的冻结一部分银行资金,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同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如发行国债,很快就可以回笼资金,而且可以根据经济的需要分短期和长期来调节经济,这对市场的货币量是直接的影响。
面对我国日益增长的市场货币供给量,国内流动性过剩现象越来越明显,政府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采用最多就是这亮相政策,提高准备金率,进入2011年准备金率提高到了历史最高水平19.5%,相当于就固定了银行资金的五分之一。同时在公开市场业务上,中央银行在2010年4月8日就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首期发行了150亿元,两周后,央行又发行了900亿元3年期央票。面对我国国内流动性过剩,政府更多运用了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两种手段,对货币量供给有直接的影响,这更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
3.人民币币值
按照国际贸易理论可知,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轻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可以以较少的人民币进口到更多的产品,同等数量的外国产品做表现为人民币更少,这样就有利于降低本国物价,抑制本国的通过膨胀。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在国际大环境中,各国货币都在贬值中,而中国人民币正处于升值的周期中,这无疑会引来大量国际资金进入我国市场,再加上我国利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利差,这进一步吸引了外资的进入。而大量的外资进去到中国国内,势必会导致流动性的进一步加大,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对于人民币升值这个双刃剑,应该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虽然我国人民币进入了升值周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就应该一直升值,这要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发展水平。
[1]赵峰.新编经济学说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张红伟.货币银行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 篇十一
一、通货膨胀现状与房地产价格现状
1. 通货膨胀的成因
所谓通货膨胀, 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从而导致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通货膨胀包括三个要素:第一, 通货膨胀的主体是物价总水平而不是某一类商品的价格;第二, 通货膨胀的表现是物价的持续上涨而不是间歇性的波动上涨;第三, 通货膨胀的结果是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典型的通货膨胀根据其形成原因的不同, 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1) 当人们的消费欲望增强, 而在短时期内商品的增长速度有限, 形成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 导致物价水平上升。这种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 生产的成本上升形成通货膨胀,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民币贬值。这种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 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 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也可能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 而要求的工资增长速度一样, 当生产率提高速度较慢的部门要求较快部门的工资时, 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种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4) 某些外部因素, 比如本国货币升值导致的大量投机性货币涌入国内货币市场, 虚假抬高房价, 大宗商品价格, 带动普通商品的全面涨价, 也会引发通货膨胀。外商注入大笔外资进入中国投资, 有可能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引发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种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
就我国情况来看, 导致近几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因素很多, 但主要因素是总需求的持续过快增长从而造成总供求的失衡。
自2003年以来,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 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和外贸顺差过大等, 而固定资产投资过猛, 是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03~201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7.7%、25.8%、26%、24%、24.8%、25.9%、30%、23.8%。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迅猛, 2003~2011年的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速分别为:30.3%、28.1%、19.8%、22.1%、30.2%、23.4%、16.1%、33.2%, 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8.3%、18.7%、17.9%、17.6%、18.4%、18.05%、16.14%、17.3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高增长, 拉动了能源、原材料等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注:图中各年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2. 通货膨胀的影响
(1) 从财富的重新分配效应角度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发生导致货币贬值, 使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由债权人流向债务人, 债务人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 债权人的财富缩水, 在通货膨胀中债务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在通货膨胀发生的情况下拥有实物资产者实物资产升值;拥有货币或者金融债券、证券等流动性资产者则资产贬值, 财富缩水。
(2) 从收入分配效应角度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发生的情况下, 当名义货币收入不变时则实际货币收入减少;当名义货币收入增加速度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则实际货币收入也是降低的;当名义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通货膨胀率时则实际货币收入是上升的。通货膨胀发生时, 固定收入者, 如工薪阶层加薪的步伐往往滞后于通货膨胀发生的时期, 导致他们受损。
3. 通货膨胀水平的衡量
通货膨胀率通常用物价指数的上涨率来衡量, 居民价格指数 (CPI)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 (PID) 和生产价格指数 (PPI) 这三项是物价指数中最常用的指标。在这里我们选用CPI来反映通货膨胀水平。
4. 房地产价格问题现状
房地产, 通常又可称为不动产, 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房地产的存在形态有以下三种:土地、建筑物、土地与建筑物合称一体的“房地”。
我国房地产业自住房改革以来保持快速发展, 房价一直在平稳上涨, 尤其是从2003年后, 房价大幅攀升。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居民积蓄增加,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人们把住房当作重要保值资产, 故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这造成了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提升。而房价的提升同时促进了对房屋的投资需求, 进一步导致房价大幅度上涨。地价比房价高, 租金和房价之间的关系也不正常;租金回报率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楼市持续稳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2010年4月, 国务院颁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简称“新国十条”, 可见房地产价格问题已成为国家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具有双重属性。它不仅是人们安居的生活资料和劳动必需的生产资料, 还是人们进行投融资的重要资产。当房地产作为消费品时, 它的价格取决于其效用, 遵循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一般规律;而当它成为投资品时, 预期价格上涨则需求增加, 出现价格拐点则人们争相将房产出手, 其价格波动规律是“追涨杀跌”。
二、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其价格波动能对社会总需求中的消费、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也就会影响到通货膨胀。
1. 住房价格高昂直接推进通货膨胀
住房价格是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近几年, 我国通货膨胀是由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 而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国际市场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影响, 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近几年以来国内不断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带来农业的受损;三是受到自2007年房价飙升以来的后继影响, 从而受到商品比价复归特性的影响。所谓比价复归就是具有比价关系的不同商品的价格先后发生同方向、同幅度的变化, 使比价关系在按一定程度上复原。各种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 由于商品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不同, 比价复归引发的结果也不同。房价持续上涨最终会在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的价格上反映出来。当房价持续上涨到一定程度, 在比价复归特性的作用下, 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必然上涨——只有通过上涨才能实现与房价的比价复归, 在这种情况下, 通货膨胀难以避免。
2. 房地产价格上涨影响社会总供求
房地产价格上涨使房地产投资激增, 通过总需求和总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1) 影响微观经济行为从而影响总需求。房地产价格上涨影响微观经济行为的途径主要可分为: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和托宾Q效应, 其与投资、消费的主要关系如下:
1) 财富效应。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 是指房地产价格变动导致房地产所有者的财富变动, 从而产生消费的变动, 进而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房地产作为居民的一项重要资产,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繁荣, 房价将持续上涨, 居民的财富将持续增加, 从而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进而增加消费支出, 带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最终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同时, 房价将持续上涨还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根据预期理论, 当人们对未来经济的前景和收入预期乐观时, 就会刺激消费和投资, 最终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房地产价格↑→正财富效应→居民消费和投资↑→总需求↑→物价总水平↑
房地产价格↑→正财富效应→对未来经济预期↑→总需求↑→物价总水平↑
2) 资产负债表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分为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效应。当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繁荣, 房地产价格上涨时, 拥有房地产的家庭和企业的净值或贷款担保品价值上升, 资产负债更为健康, 银行便倾向于增加贷款发放, 家庭和企业会有更多的资金来源用于消费和投资, 从而带动社会总需求增加, 最终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房地产价格↑→家庭资产负债表效应→信用额度↑→家庭消费↑→总需求↑→物价总水平↑
房地产价格↑→企业资产负债表效应→企业资产净值↑→企业投资↑→总需求↑→物价总水平↑
3) 托宾Q效应。托宾Q效应是资产价格影响投资的重要渠道。当Q=1时, 表明资本以经济的自然增长速度重置和扩张;当Q>1时, 表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市场价值高于重置成本, 企业只需发行少量股票就可以获得较多资金满足新的投资项目, 企业投资支出将会上升;当Q<1时, 投资则会下降。如果将托宾Q效应应用于房地产市场, 可以将Q值定义为房地产价格和建造成本的比值, 当房价上涨并使得住房投资的托宾Q值大于1时, 房地产建设开发商将有利可图, 房地产投资会增加, 同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者消费。因此, 房地产价格上涨通过托宾Q效应影响最终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房地产价格↑→托宾Q效应→房地产供给↑→总需求↑→物价总水平↑
房地产价格↑→财富效应→房地产需求↑→房地产供给↑→总需求↑→物价总水平↑
(2) 房地产产业借助金融业的渗透力对经济整体起到全方位影响。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与金融业关系紧密, 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很高。房地产投资数量大, 资金周转长, 较一般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且房地产由于具有不可移动性、耐久性及保值和增值功能, 从而使得房地产抵押成为信用基础, 拉动房地产金融及众多关联产业的金融投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流动性过剩和财富效应的作用下, 过剩的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产业及其众多关联产业,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不断贬值, 人们握在手中的货币越来越不值钱, 纷纷变现成固定资产投资,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3) 房地产产业关联度大, 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产业涉及建筑、建材、交通、能源、冶金、轻工、化工、电子、通讯、机械等几十个行业。具体而言, 房地产产业的关联和拉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建筑行业的直接拉动作用;二是对建材业、建筑机械类、冶金业、化工业、电子及仪表业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三是对家电、家具等民用工业以及对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具有拉动作用;四是对金融保险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房价上涨、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拉动以上行业的发展, 促使总需求增加, 成为通货膨胀的一个影响因素。
由此可见, 房地产价格通过消费和投资影响社会总供求。房价上涨对于社会总投资的增加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而房价上涨对于社会消费水平的最终影响难以判定。一般情况下, 房地产价格上涨会增加社会总需求, 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
(4) 基于总供给模型的分析。在长期条件下, 物价水平和产出都会逐渐调整。结合IS—LM曲线与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对分析房地产价格上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当商品房价格未上涨之前其供给曲线为ASO, 需求曲线为ADO, 其均衡价格为PO, 总产出为YO, 当商品房价格上涨时, 在利益的驱使下, 房地产的投资和需求都会上升, 在房价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居民害怕房价进一步高升, 纷纷购买商品房, 总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由AO上移到AD1, 此时商品房价格上升至P1, 潜在的总产出增加至Y1, 此时的均衡点为B,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长期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到现实水平, 使得供给曲线由ASO上移动到AS1, 此时的均衡点由B移动到C点, 总产出的增加幅度下降, 使得商品房价格进一步上涨至P2, 总产出为Y2。
三、通货膨胀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
1.“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资金避险需求
长期以来房地产都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抵御通货膨胀的保值增值工具, 因为房地产的保值增值功能可以很好地补偿购买者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房地产投资不仅可以实现对当期货币的保值增值效果, 还可以实现对未来货币的保值增值效果。因此, 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压力有力地促进了投资性住房需求, 进而拉动房价上涨。
通货膨胀↑→抵御效应→投资性购房需求↑→房地产价格↑
2. 通货膨胀使房地产产业成本上升
从成本角度来看, 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特别是建筑材料价格、建筑构配件、设备价格、建筑人工费等涉及数十项房地产投入要素的价格上涨, 直接提高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 从而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3. 货币信贷同时推高房价并导致通货膨胀
有另一种解释认为通货膨胀不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货币信贷首先进入收益快且高的资本和资产市场, 如房地产、股市, 在流入基础设施和制造业, 最后推动消费品市场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信贷增长首先导致了房价上涨, 然后再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刚性需求和信贷增长导致了“房价”和资产价格上涨, 最后才推动了CPI增长, 导致通货膨胀, 而不是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资金避险需求导致了房价上涨。
摘要:房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影响, 房地产作为现在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影响着投资和消费, 影响着总供给与总需求, 从而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运行。房地产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上涨,通胀预期,房地产投资
参考文献
[1]张道航.管理通胀预期房价不该是盲区[J].中国房地信息, 2010 (8) .
[2]刘琳.通胀预期对房价走势的影响[J].中国投资, 2009 (8) .
[3]张仁枫, 康文峰.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 (1) .
[4]夏超.从房地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牵引机制谈房地产市场的理性调控[J].商业经济, 2012 (8) .
[5]崔兵亮.通货膨胀及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 2011 (17) .
[6]李慧丽, 关涛.我国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 2011 (22) .
[7]黎雄, 周耀星.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J].经济视角 (下旬) , 2011 (6) .
[8]秦雨欣, 郭洪沙, 孟彦旭.浅谈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9) .
【我国通货紧缩问题浅析】推荐阅读:
我国近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07-15
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07-01
浅析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论文07-13
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07-10
浅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发展10-08
我国公证制度浅析11-09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07-16
浅析我国的信访制度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