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的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体育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一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1
一、情感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精神需要
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干巴巴地讲授,会使小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参与欲望和表演能力受到压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生理、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效率。若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优势,课堂教学酒会变得丰富、形象、有趣味,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教师教学热情高昂,语言简洁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激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因此,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化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学生感到锻炼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情感教学就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无穷的推进力量。
二、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感情是教育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互相接受,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抱有炽热的情感、诚挚的友善,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学习就会变得更积极主动。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2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时,我觉得用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
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3 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干巴巴地讲授,会使小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参与欲望和表演能力受到压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生理、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效率。若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优势,课堂教学酒会变得丰富、形象、有趣味,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教师教学热情高昂,语言简洁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激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因此,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化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学生感到锻炼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情感教学就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无穷的推进力量
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4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5 体育课是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这是很多人给体育课下的定义。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体育的锻炼可以不这样的。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有美的享受。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因此,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6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7 创造性地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实际上,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激励学生进行创造 性地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提供诱发创新思维的刺激,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创新体验。从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刺激和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 充分体验到创新的满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设想不一致时,千万别“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比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8 美化课堂教学语言,融合课堂教学环境 :(一)风趣幽默,拉近距离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师生间始终存在潜在的隔阂,这直接制约课堂氛围的活跃。这要求教师改变教学心态,以生动有趣、充满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满腹热情的主动学习状态。例如,在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模仿儿童频道中的主持人,以儿歌的形式带着小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在欢快的歌声中,师生一起蹦蹦跳跳、唱唱笑笑,彼此间的距离拉近了,情感产生共鸣,相互默契配合,教学效果突出。(二)真诚和善,情感互通 教师的语言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理解为情感的表达,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语言感受尤为敏感。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一定要真诚和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这对学生的继续学习有深远影响。曾经一个学生性格内向,在体育课卜一直表现的不太积极。在期末跳远考评时,他显得很胆怯,当时我就走过去对他说“你一定能行!”,停顿几秒后,他开始做准备动作,跳出了令大家惊讶的成绩,当他看向我的时候,我摸摸他的头,给一r一个赞许的微笑。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9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学习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格和交际关系、心理健康又有着密切联系。体育分组练习活动中,常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缘故,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过深入调查才得知,这些学生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或是因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一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上阵,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让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人群体。
体育课堂教学反思10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操场上上体育实践课与室内理论课有截然不同的要求,必须遵守体育实践课常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严格的课堂常规要求约束,方能事倍功半,方能实现和达成课的目标。
就我现在的四年级这个班的常规来说,常规总是做不到每节课都是一样的,总需要老师来提醒。过了一段时间后常规就有点下滑,就是做得最好的班也是一样的。而且某些班的常规工作总是让我头疼,怎么说都无济于事,这节课反复强调后有些好转,可下节课却是老样子,的确让人有些苦恼。
我也明白,教学常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是要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长期反复的练习,才能建立起来的。而良好的教学常规的养成,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还是要狠抓体育课的常规训练。
2.体育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二
一、“定制化”体育课堂的构想起源
“定制化”体育课堂的构想由来, 源于一次市级教学公开课。市教研员要求体育老师按照选项教学的要求进行开课。当时笔者正担任排球选项的教学, 接到开课任务后, 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让四个学生自主研究, “承包”一节课。其具体框架是让四个学生“承包”一堂体育课, 师生共同备课, 确定四个角色四种任务驱动:“小记者”负责捕捉亮点, “老师”负责上课, “助理”负责找资料、写教案, “观察员”负责总结反思。与此同时, 建立“我们约会吧”微信平台, 自定义自主学习课堂测评和反思, 注重多种形式评价, 开展反思出效益活动。
经过实践, 自己开课、上课的任务激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班级学生自发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各种文本资料, 观看各类网络教学视频, 甚至还参照国家排球队的训练方法, 在班级论坛进行商讨能否适用, 通过群策群力, 针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设计了“铁人四项”攻关赛:第一关小组成员自垫, 第二关一对一垫球, 第三关一对三垫球接力, 第四关二对二垫球接力, 各关卡之间辅以高抬腿、滑步、交叉步、蛙跳等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以团队协同作战的形式进行攻关赛。为了顺利地攻克难关, 学生们在课前自学了排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动作, 并在攻关赛开始前围着体育老师要求指导, 在攻关赛后输的一方更是希望通过教师的指导来“雪输球之耻”。整堂体育课受到了教研员和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定制化体育教学体现了有选择的个性教学, 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 学生既达到了对排球技术动作的练习目标, 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还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整个运作模式由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部分组成,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定制化”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活动项目的团队设计, 项目实施的主线贯穿体育课教学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鼓励互动和探究式学习,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能力。
二、定制化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 课前:共同备课, 定制学习
在师生共同备课中,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 不但使教师对教学的立足点更稳固, 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 而且有利于跳出“教师本位、教材本位”的习惯, 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大”备课。
1.分组, 约合定制。“定制化”体育课堂实行项目分组, 学生按照项目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特点组建团队, 分工合作, 还可以按照项目阶段的推进而重新组队。
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方面, 合理的分组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还可以避免课堂上缺少个性教育与合作学习不足的问题。在“定制化”体育课程, 教学以项目驱动, 灵活分组, 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项目教学的目标, 按照自身学习需要构建团队。笔者所在学校实行选项制教学, 改变了以往一个班级体育课按照男女分班上课的模式而以项目分班。在2014级电商专业班有4个男生16个女生, 在教学设计上, 要求四到五人一组, 而四名男生为了比赛的公平性被要求分到不同的组别, 组员自由组队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通过观察了解, 笔者发现学生选择搭档合作分组的原因各不相同, 有3名女生选择的是班上排球技术最好的男生, 有3名女生选择了性格较温和、很有耐心的男生组队, 有3名女生选择了长得比较帅气的男生组队, 有3名女生选择了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排球技术也比较薄弱的男生组队, 另外4名女生因为同寝室的亲密伙伴关系而组成一队。教学的任务, 就是培养高效率的学习者, 在目标引领下,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只有当学生之间关系协调、目标一致的时候, 才能形成一个小集体, 这种自主的分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现学生间良好的关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 使学生发挥内在的潜力。
2.合作, 学习定制。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 定制相应的合作学习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明确自己的角色, 相互帮助, 群策群力。例如2014级幼师二班学生在教学反思中有这样的记录:“在课前, 我们分工合作, 由策划人提出构思, 指导员负责协助, 小老师准备课堂措辞, 记录员负责摄影, 观看了大量相关视频, 并且记录下有趣、实用的部分, 整理完毕后与组员相互商讨, 再与老师进行沟通, 通过老师的辅助, 对课堂的教学实践做了合理的安排, 以及对课程趣味性、技能性以及安全性做了一定的准备, 各自准备就绪后进行实地演练, 大致掌握课堂节奏, 对教学实践做合理的安排。”“定制化”体育课堂以学生的视角来定制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方式, 学习通过教学要求, 通过尝试练习、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从而使课堂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以达到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
3.预案, 教学定制。为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学生们需要在课前学习教学内容, 定制教学预案, 例如为克服学生对跑步的心理障碍、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而定制的耐久跑练习项目中, 2014级幼师2班的学生依据班级女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团队协商设置了胡萝卜保卫战的游戏预案, 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 以团队接力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突破障碍, 将完好无损的胡萝卜投入对方组的篮筐。虽然项目设置简单, 但是学生非常积极, 为了增强比赛的趣味性, 学生不但在游戏的规则制订上挖空心思, 更是在器材使用上标新立异———她们特地去菜市场精挑细选胡萝卜作为道具, 希望漂亮的胡萝卜能带给同学们更加美好的游戏心情。定制化体育课堂让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 课中:任务载体, 承包教学
1.实施教学定制, 实现有效学习。以教学项目排球为例, 将一节排球课分为准备活动、戏球体验、垫球学习、挑战体验、冲关游戏和恢复身心六个阶段, 尝试排球教学中以任务驱动, 结合学生的特点定制新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组织能力的发挥提供机会。
2014级幼师学前2班的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 自主组合, 积极探索, 将枯燥的排球基本技术技能教学兴趣化、人性化, 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又能有效地提高排球运动的健身效果, 使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 体育课步入定制化正轨, 根据学生需求量身定制体育学堂。体育课堂中引入定制化的规则非常简单: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全过程, 学生的各个方面素养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通过定制化提升学生的忠诚度, 即使各种项目活动不设加分和奖励, 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畅所欲言, 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能带来更多丰富的回报。例如, 2012级幼师2班有一名负责备课的女生, 课前准备非常积极, 为了赶教案, 她趁宿管老师查完房再蹲在厕所写教案到凌晨, 完成之后, 将电子稿投到笔者邮箱, 并在第二天一早上交纸质教案。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说:“只有这里有灯亮, 而且她们都睡着了, 安静, 有思路。”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学习、创新活动, 营造了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 而吸引学生创造的秘诀就是定制化、个性化。
2.随堂测评, 及时改进实施方案。定制化体育课堂测评分为三阶段、三主体:
三阶段为:各组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同一阶段任务进行展示同时进行比赛;各组学生承包相同教学任务的一节体育课进行整合性比赛;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 选出各任务阶段的优胜小组进行一节体育课的任务阶段整合展示。
三主体为:定制组学生根据课堂实施情况记录反思, 及时调整;参与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进行总结性评价。
(三) 课后:评价考核, 反思提炼
1.课后反思, 共享教学经验。定制化体育课堂的课后反思阶段是整节体育课的延伸阶段, 每组学生将自己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到网络资源库, 欢迎各组学生交流与挑刺, 通过借鉴与学习, 可以内化知识点, 为以后的学习做知识积累。
2.多维考核, 开展多元评价。在体育课堂上, 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先天条件、性格差异以及兴趣爱好,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多元的、弹性的评价标准, 以实现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师生协商, 建立多样的、多方位的评价体系, 在信息环境下, 建立学生的项目档案, 由学生自主上传课前项目设计预案、课堂综合表现、课后教学反思, 课堂项目的承包者以及参与者的自评与互评、二次备课后的成效来进行网络评分。
三、定制化体育课堂的意义
(一)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驱力, 定制化体育课堂让学生成功地体验自己设计的方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
定制化体育课堂给学生创造机会, 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设置学习目标, 个性定制学习材料和学习策略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 变课堂为学堂, 真正实现了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定制化体育教学从学生学习体验、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结果三方面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通过定制学习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发现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 课堂气氛也变得十分活跃,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有效地发挥, 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长定制的体育课堂, 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达到教师布置的课堂教学目标而在课前对体育教材做一定的探究和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实施合作学习, 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三是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后, 逐渐养成了学习的习惯, 为确立终身体育学习的意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四、定制化体育课堂注意事项
(一) 适时引导
在体育课堂中引入定制化, 将课堂交给学生设计和发挥, 容易出现时间安排不合理、运动难度系数和运动密度把握不当等问题, 前期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协助学生备课。
(二) 适度游戏
游戏作为体育课的基本活动, 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玩, 更在于引发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使玩转化为学习经验。教学过程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过程, 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建构过程。
(三) 适当强度
定制化体育课堂非常注重向课外拓展和延伸, 甚至跟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渗透, 这是一大进步。但是, 定制化容易出现体育教学内容的泛化、不集中、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体育课容易变成游戏课, 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难把握。体育这门学科有它特有的价值, 教改应通过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来促进学生发展, 不能本末倒置。
定制化体育课堂根据时代变化和中职学校的特点, 以学生喜好为中心, 改变教学内容, 让各种新颖的内容不断丰富中职学校的体育课堂, 拓展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从而让教师更有劲头, 学生更感兴趣。
摘要:根据中职体育教学现状, 结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 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教学项目的重点,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堂内容, 根据主题进行项目展示和演练, 打造“定制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例, 论述了定制化体育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 并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定制化,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海.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与详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4.
3.体育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设计 优化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74
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教师对教材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对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这也是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共性认知。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包含众多内容,教师要从不同维度出发进行优化整合。这样才能形成重要教学反思成果,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发挥重要作用。
一、合理搭配副项,弥补教材内容不足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教材内容未必都适合本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统筹兼顾,对不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内容要进行删减,考量教材单元性特征,对学生形成系统性训练。为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合度,教师要注意增设一些活动内容,也就是搭配一些副项内容,为教材主项进补。如技能和体能训练搭配,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搭配,球类运动和体操类运动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各种运动的优势互补。
小学体育教材内容设计体现单元性,每一个单元都有比较固定的主题。在系列训练设计中,教师要合理搭配辅助运动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调节,使其更丰富。如在“韵律操”教学中,学生对体操兴趣不是很高,但对球类运动却非常热衷。教师不妨在韵律操训练中穿插篮球、排球内容,并将球类活动设计成游戏形式,对课堂教学形成调节作用。又如在投掷项目训练时,可以穿插搭配一些速跑运动内容,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获得全身运动,对提升运动素质有一定的帮助。再如篮球运动训练时,运球走、带球过人、投篮训练等内容都比较单一,学生容易厌倦。教师可以适时加入一些游戏活动,如投掷沙包、击鼓传花等,以此丰富学生的运动内容。教师有意识搭配一些运动副项内容,不仅能够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厚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全面塑造学生的运动素质有促进作用。
二、巧设预备活动,激活学生运动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开始阶段都需要进行预备活动。一些师生对此重视不够,预备活动不足,容易造成运动伤害,给正常教学带来阻碍。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预备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时凸显兴趣性,让学生从预备活动中对体育运动产生好感。教师在预备活动设计时,要注意提升其针对性和兴趣性,既要有徒手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单人的,也要有集体的。特别是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增加游戏成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给出示范,让学生模仿、实践、感悟,逐渐形成运动意识和习惯。学生运动兴趣一旦被点燃,课堂教学自然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预备活动是体育运动前必须要做的活动,很多教师会遵循传统习惯的做法,对预备活动内容进行固化处理,甚至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预备活动。学生不仅缺少活动的热情,还会出现懈怠现象,给后面的运动造成安全隐患。在进行耐力跑训练前,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预备活动的:首先是原地踏步走,要求学生踏步频率由慢到快,中间穿插高抬腿运动,分几组轮换训练。然后让学生进行双人合作运动——“跟我学”游戏,一个人为主动者,另一个学生进行模仿,动作由慢到快。最后是集体做韵律操。在整个预备活动中,教师都亲自示范,学生活动非常充分。
三、科学设计负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高,而且年龄差异性明显,教师在设计运动负荷时,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运动量设计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距明显,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运动基础特点,同年龄学生运动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运动承受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体质学生安排运动量。最后是运动兴趣指数特点,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大多凭借兴趣爱好,因为有浓厚兴趣,运动处于主动性状态之下,即使运动量大一些也无妨。教师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量,确保运动的效果。
运动负荷过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不仅不能发挥运动健身作用,还会对学生身心造成损伤。运动负荷没有统一标准可以遵循,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掌握。如跳高训练,其运动负荷是比较大的,教师可以穿插立定跳远、韵律操等内容,不仅能够降低运动负荷,还可以有效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在设计运动负荷时,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实际进行个性化设计,体质较差的要降低负荷,运动素质较强的要增加运动负荷,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杜绝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教学设计,让体育教学回归到它的本质。教师要对教材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教学实践展开多元反思,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中学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的反思 篇四
探索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凸现以体能、健身技能、健身参与、自我健身能力和情意表现等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也要关注学生在达成体育与健身学习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道德水准、锻炼习惯、学习愿望、交流合作、创意实践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依课程目标将学生的个体评价、互评与师评,以及测试项目限定与可选、定量与定性评价等有机结合。
体现评价过程、结果的综合化。学习评价应采集不同的信息来源,如认真观察、测验、技评、展示、记录及量表等方法,填写好体育与健身学习评价成长卡或健身档案,进衍定量以及口头或书面评语评价,尤其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强调评价的适时性、激励性和过程性,做好日常、随堂和形成性的学习评价记录,体现全面、综合的纵向评价。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发挥评价对学生近期、长远发展的激励作用。注意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在了解学生需求、发现多向潜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关爱同伴、发展个性和鼓励创新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5.体育课课堂教学反思 篇五
宝应县画川初级中学张飞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6.对体育课堂兴趣氛围的反思 篇六
对体育课堂兴趣氛围的反思
澄迈县第三中学徐日向
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体育课堂兴趣氛围的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且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技能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我所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本次学习实践中,营造和谐有趣氛围,创设冲突和体验成功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技能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途径。体育课堂中要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多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对体育课堂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需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体育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这样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而且也为实现学生终身体育观发展奠定基础.
7.体育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七
笔者根据水平四的教学目标将田径模块分为三个单元,本次课是七年级短跑单元计划中的第四次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复习摆臂动作和学习途中跑的技术动作。教学重点是摆动腿抬高、后蹬有力,教学难点是蹬摆配合协调。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对于田径短跑的学习都很好奇和感兴趣,特别是对于新动作的练习很喜欢,男女生均活泼好动,表现欲和模仿力都很强。但通过反复教学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坐着跑,大腿过于抬高;二是迈不开步,不停地向后翻小腿;三是在练习过程中后蹬乏力,用力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中作了积极思考。
二、教学特色
(一)开课时利用博尔特在2009年世锦赛的一段比赛视频调节课堂气氛,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学生问答式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热身活动的游戏内容安排与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紧密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在学习途中跑技术时,为了帮助学生做到摆动腿抬高以及后蹬有力,将橡皮绳固定在课桌上,要求学生练习时大腿触及橡皮绳,以此来解决学生抬腿困难和后蹬乏力的问题。
(四)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利用平板电脑拍摄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实时传递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练习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五)整堂课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利用获取徽章的方法激励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乐中会、会中乐。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一)利用室内条件完成教学
1.多媒体的运用。笔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的开始部分引入比赛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拉近师生关系;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提前拍摄成短片,在教师示范讲解的环节直接播放,既节约时间,又能使每一个学生看清楚动作;在学生合作探究、分组练习的过程中,利用平板电脑拍摄学生练习技术动作的视频,再实时传送到大屏幕上,这样学生能相互观察练习情况,也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真实情况,通过视觉、听觉等多向感官刺激,学生会容易地掌握技术动作。
2.教室桌椅的运用。笔者利用课桌将教室隔断开来,进行蛇形跑,既安全又高效;教室里的凳子则用于两人分组的蹬步练习,一人练习技术动作,另一人保护与帮助;将橡皮绳固定在两张课桌的两端,搬动开一张课桌即可进行抬腿送髋的练习,还原课桌后,固定的橡皮绳也不会影响其他教学环节。
(二)通过游戏分散难度
整堂课的设计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并进行分段教学,层层推进。首先,运用游戏“说来容易做来难”让学生在玩中不自觉地就复习了摆臂及简单的腿部动作,再通过“疯狂橡皮绳”、“快乐小板凳”、“极限高抬腿”等3个游戏将整个技术教学的难度分散开来,化难为易,由易到难,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三)利用比赛进行完整技术练习
在课的最后环节,学生的技术动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基本能够完成途中跑的技术要求,笔者设计让学生在此时进行接力比赛,有助于突破技能练习的常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教师的游戏比赛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让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观察每一位同伴的动作,真正认识动作,而针对比赛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交流改进动作。
四、课后反思
在室内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并且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和密度,达成教学目标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学生在学习该项技术时,总是会出现“坐着跑”、“迈不开步”、“后蹬乏力”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时,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开发教室内的桌凳为教学所用,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和辅助练习进行教学。
在课的具体实施中,也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抬腿送髋练习过渡到蹬地练习和高抬腿练习,再到行进间的素质练习,使学生慢慢体会身体的协调用力,最后利用教室的桌凳模拟出百米赛道,进行接力游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较快地进入了极佳的学习状态,在探究学习和分组练习时参与性强,在接力游戏中学生激烈讨论,积极研究制胜战术,课堂氛围达到了顶峰。
面对借班教学的现实条件,总会有一些环节学生不按常规出牌。例如:在准备活动蛇形跑的环节中,笔者设计的是全班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跑,但在具体实施时,学生跑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绕课桌跑。此时,笔者根据现况,将错就错,让剩下的小组进行模仿练习,课堂秩序马上恢复,虽然学生没按设定路线跑,但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氛围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虽然整堂课教学流畅,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不足之处。在分组进行行进间练习时,学生的前后间距很短,无法观察到所有小组的练习情况,因此没有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技术动作,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练习时动作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改进。
五、困惑
通过此次室内体育课的研讨,笔者存在以下困惑:
困惑1:既然全国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都面临室内体育课教学,那么室内体育课的教学是否应该要达到室外体育课教学的要求和效果,如,课的密度是否达到标准,学生的平均心率是否达到要求,学生的心肺功能是否得到锻炼等。
困惑2:在室内体育课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对建筑物和其他班级正常教学的影响,如密集的集体运动带来的共振现象,用于室外体育课的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室内体育课的教学?
8.大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学;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体育教学改革
一、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现状
1、专业化倾向。不少学校把竞技运动的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教学动作程序完全按照竞技规则执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体育课上成了训练课,体育教师成了竞技体育中的教练,教学上强调动作技术的传授。教师重点培养少数的尖子生,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这种教学目标的本末倒置,让很多学生对体育产生了逆反心理,失去了运动的兴趣。
2、教学程序僵化。不少学校过分注重教学程序和形式规范化,过分追求形式统一,表面上整齐划一,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三步上篮"的动作对大多数的学生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而有些体育老师为了能落实政策,将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动作都标准化。从上课到下课,教师全程陪着学生练习,纠正动作,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体育课呆板而没有生气,学生缺乏该有的活力。
3、放羊散漫的组织教学。放羊式的教学是另一个极端,是教师不负责任、缺乏职业素养的表现。教师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只负责把学生集中起来发给体育器材,剩下的时间便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是否在按照要求进行与体育有关的活动,教师不闻不问。这种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師自身要求不严的教学方式是对学生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4、体育教学设施不齐全。体育教学设施不齐全是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的问题,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非常少。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会打击他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另外,体育设施简陋,易发生安全事故,有些体育器材长期得不到保养已经不能用于体育教学了,然而仍然被发放到学生的手中。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若天气不允许室外活动则取消体育课,体育课程本来就少,断断续续的进行更加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既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珍惜生命自然离不开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如此,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不断提升,现代人很少有人愿意或很难抽出时间运动。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人们的健身意识提高,也许人们还没意识到身体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大一的新生因为刚从高考的噩梦中醒来,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该休息一下,然后把自己休息的时间用在网络游戏的厮杀中。大二的会忙于考这样那样的级,天天忙于学习亦抽不出时间锻炼。大三大四忙于找工作,为自己的将来奔波更不会再去专门抽出时间来运动。所以,我们每周的锻炼只能依靠学校安排的体育课来完成。其实学校应该把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作为第一节课告知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学生自觉锻炼,减少大学生还未毕业就被病魔纠缠的案例。
三、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合理安排体育课程。体育老师应该大胆创新,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实现多元化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训练,充分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端正严谨的体育锻炼态度。老师要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训练,并及时对训练效果进行测评。老师要吸取西方教育经验,采取鼓励性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保持快乐运动的氛围。体育教材也要进行适度的改革,除了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教授外,多安排一些有助于身心健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趣味性内容。
体育教学的最高成就就是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和技能,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不仅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还要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明白为什么要锻炼,怎样锻炼才是最正确、最合理的,并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个性化空间。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四、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本来是一门活泼、有趣,让学生天性得以自由张扬的科目,现在却变成了单调而枯燥的训练,使学生不仅失去了兴趣,反而对其感到厌烦。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关注越来越少,甚至觉得上不上体育课都无所谓。这都是过去在体育教学中刻意追求技术动作和达标成绩,为考而教,一味用高度、强度、速度等统一指标去实施教育过程、评价教育效果的结果。现在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状态是“不用脑子”,把身子带来,听老师发令,学些简单动作。根本不用脑子,不思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多年来,体育课教学组织过程过分要求绝对服从教师指挥,过分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规范化和有序性,体育考核评价多采用绝对性评价,全体学生用一个标准评分。而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会有个体差异。体育成绩的评定,应采用相对评价法,要反映出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进步情况,评价尺度应人性化。把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变为轻松、有趣的活动过程。实现这种转变,不仅会让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而且能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体育课和一般文化课有着明显区别,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和练习方式。
高校不管设置什么课程,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体育在这方面也能大有作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实行选课制,一堂课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院系,彼此间很陌生。高校每节体育课,老师都应用3~5分钟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给每个同学在众人面前展示的机会,给予他们勇气。不少同学通过这种方式在体育课上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比以前更加自信。
师生应当互尊、互重、互爱。有些体育教师惯用“一统天下”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改变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又一重要方面。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和加强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至关重要。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塑造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为前提,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落脚点,从教学组织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主题的发展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现状,全面深入改革大学体育的教学体系,建立与中国当前国情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五、结语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具有其不同的特点:课前准备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组织工作复杂、意外事件发生频率大、教师危机处理能力要求更高等。因此,体育教学需要学校和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教师和学生也应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确保体育教学的目标能顺利达到。
参考文献
[1] 廖祖英.浅谈影响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对策.四川体育科学,2010(4):73-75.
[2] 黄如珍.刍议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福建体育科技,2000(2):58-59.
[3] 范建国,张伟.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经营管理者,2009(24):第291-292.
9.体育老师的教学反思 篇九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回想起这一学期的点点滴滴,还真是很让人难忘。特别是与一个一年级小男生的接触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该做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那是一节室外课,“今天老师要请一个同学上来领操,哪个愿意的啊?”好多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我却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叫蔡程浩的小男孩,他学操是他们班最快的,可是他却没有举起小手,“蔡程浩,你来领操。”他怯怯的走上来,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发不出声,害羞的脸深深地埋下去,低得不能再低,手指无措地捏弄着衣服的下摆。“蔡程浩,别怕,喊出声来!”同学们鼓励他,他那张涨红的脸放出勇敢的光芒,可是,转瞬,又黯淡下来。“这个内向的男孩,话很少,每次跟他说到话他就回害羞,我就是要让他组织同学做操,希望他能从课堂里锻炼出勇气来”,这样想着,我站到了他的面前,他微微地抬起头,像在试探我的态度。我呢?给了他一个甜甜的笑容:“男子汉嘛、拿出点气概来!”接着,我又高声对同学说:“咱们与蔡程浩一起喊口令,好不好?”“好!”整齐响亮的回答回荡在操场上空。“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大家喊得很卖力,蔡程浩也跟着在张嘴。虽然那声音,只有他自己听得见,我高兴地看着他跨出了第一步。大家喊完了,停下来看着我,等待我发布集合命令。我再一次鼓励他:“蔡程浩你刚才的表现很好,若是再响一点,就更好了!”他仍旧低着头,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可我知道:他已经在成长了。课还在继续,我上得越来越高兴,一种莫名的高兴,我想:这种兴奋是最真实的。
下课后,我把蔡程浩叫到身边,告诉他,把老师当成你要好的小伙伴聊聊,不用紧张、不用拘束,他使劲地点点头。我告诉他,人的.嘴是用来说话的,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应该大声喊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也告诉他,陈老师特别喜欢有礼貌的学生,以后见到我就要大声喊我,我会很高兴的……他不停地点头。我能感觉到他的成长、迅速的成长,我又对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再次碰面时,他不在是低着头,而是很高兴地、大声地喊我,那么亲切,这与先前一见到我就躲开的他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一下子,我有了强烈地成就感——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当“陈老师”的喊声与我擦肩而过时,我很激动,我成功了,他变勇敢了。
10.大班体育活动的教学反思 篇十
梯子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不屑一顾的,是那么的普通,但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新鲜,于是我提供这一新颖的、有一定活动难度的梯子把它作为体育器材,给孩子以新奇感,而且梯子的长度、间距比较适合幼儿开展平衡、跳跃等体育活动,且运用灵活、多样,同时,走梯子能够使孩子在不断尝试中主动获取平衡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平衡性,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随着难度的递增,活动密度和运动量逐步增大,更使本活动富有了挑战性,非常符合大班幼儿好奇、好冒险的年龄特点。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幼儿玩梯子的兴趣,使他们要玩、会玩、爱玩,从而促使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的巩固、稳定。同时,培养幼儿勇敢沉着、胆大心细和意志坚强的品质,使他们学会相信自己,做一个自信、勇敢的人,这将对孩子的终身有益。
本次活动,使我懂得了: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发现、注意我们身边的东西,它们都有可能是很好的体育器材、都有可能带给孩子新奇感。
11.体育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作为一名高中体育老师,也就是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我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困惑和迷茫。在教学实践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教学实践,和大家分享交流。
一、面对体育课堂的组织,老师应该“放开手”,还是应该“收紧手”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在市组织的教师培训中,有位教研员的观点是:只要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全身心投入进来,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课。也就是说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放开手”,不再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一二一”,踏着节奏的模式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也不必拘泥于形式,甚至对于教学内容也不必拘于传统。大胆放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参与课堂。理论是好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发现教师如果过于“放手”并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应该起到一定的组织作用。首先,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任由学生的爱好来主导,而应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序分类安排。其次,教学形式上,我们可以尝试各种更科学的教学形式,比如“同学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但传统的教学形式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当组织者的角色,对于课堂进程的把握,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内容的开展等方面做一个整体把控,不能任由学生自主学习,否则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面对不同兴趣的学生,老师应该“统一”还是“分散”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体育项目的种类本来就多。如果真的做到个性化教学实践的话,在现阶段其实还是有点困难。在课改初期,我曾上过“分散课”,也就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爱好,自己选择课程内容,自主学习,自主运动。一节课上下来之后发现这并不能称之为“课”,充其量就是一节“活动课”“放羊课”。有的学生在打篮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踢足球……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务正业,在操场上玩耍。如果碰上几个班同时上课的话,场面更是乱成一团。怎么办?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把课堂变成“放羊”。在不断总结、反思、实践之后,还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第一,把课堂时间合理安排,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还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统一教学。完成教学内容之后,安排自主学习时间,在自主学习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练习。第二,自主学习时,也要进行适当控制。比如,按照兴趣爱好分组学习,如果场地有限,安排兴趣小组定点学习,不能乱跑。对于极个别爱好比较独特的学生,我们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培养对其他活动产生兴趣,也就是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先“统一”,再“分散”。
三、如何均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根据新课程的观念,课堂教学要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个转变,或者说如何均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一个很深刻的课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是围绕学生来展开的。重“学生的学”绝对不等于只要“学生的学”,重“过程”也绝对不等于只要“过程”。试想没有教师的教,何来学生的学?如果学生的学全靠自己摸索和理解,那样的话,教师是否就等于没有起到教师应该起到的作用?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但绝不能放弃学习的结果。以最简单的“三步上篮”教学来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是应该先“教师的教”,作动作讲解和动作示范。有了“教”下一步才进入“学生的学”,学生自己要参与到学的过程中。在“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进行“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质上是同时进行、同时存在的。而对于教学的结果,我们还是需要进行评测。“会”并不是“教与学”的唯一目的,但一定是“教与学”的目的之一。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学生“三步上篮”这一教学目的。
四、如何体现体育教学的独特性
相比较其他科目的学习,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地方。比如,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再比如,很多体育活动都是一个集体的行为教育。抓住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身体素质的培养外,还能在道德品质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互帮互助,相互协作能力都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进行。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其效果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
课程改革还在进行中,只要改肯定就会有问题出现,出现问题并不可怕,课程改革其实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教育是百年大计,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也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何桂芳.“和谐”视野下的体育教学[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12.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与策略 篇十二
筅江西赣南教育学院杨华曾俊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行, 其关键是教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教学反思作为简便而有效的专业提升途径, 往往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为此, 本文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其对自身专业提升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教学反思与教师反思模式
1. 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 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优化教学状态, 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换句话说, 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2. 科瑟根的ALACT教师反思模式
所谓ALACT, 是由荷兰学者科瑟根在研究中提出的教师如何在反思中成长的一种反思模式, 该模式明确地揭示出了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的机制。ALACT模式是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连环图, 这五个部分分别是: (1) 行动:即教师的实践活动, 如进行一堂课的教学; (2) 回顾行动:即在行动结束后, 对行动进行回顾和分析, 找出令人困惑或出乎意料的部分; (3) 意识到主要问题所在:即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分析, 找出影响实践效果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4) 创造别种行动方案:在上一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其他的行动方案; (5) 尝试:重新尝试, 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行动。
二、教学反思对体育教师专业提升的作用
对生活在具体专业情境中的教师来说, 基于他的教育、教学经历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与重建, 也就成为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渠道。
1. 教学反思能促进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和改进教学问题
依据ALACT教学反思模式涵义, 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表达、教学效果鉴定等方面的教学体验, 已经不再是原本, 而是一种再造、构建与超越。体育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在反思中发现困惑, 并主动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和所学的各种运动技能, 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体育专业运动技术和教学技能。
2. 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
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可以发现, 体育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在教师的生活史中, 经验总是包含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 体育教师所面对的教学情境与过去的情境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体育教学经历或经验去进行教学, 很难完成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因此,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进行教学时, 只有将经验与反思结合起来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
3. 教学反思有利于改进和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三个方面组成, 即普通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教师通过反思课堂教师行为过程, 可以评价此次课堂的教学原则实施是否到位, 改正有悖于教学规则的行为。同时, 教师通过反思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案, 可以帮助自己发现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 教师个体隐性知识无法由他人来评价, 它是教师的内在结构和品质, 需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 才能真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策略
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指向作用:一种是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的课堂教学反思, 有直接促进教师专业行为改进与教学成效提高的作用;另一种是指向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课外教学反思, 有改进教师专业结构的作用。结合体育新课标, 笔者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策略主要包括课堂内教学反思策略和课堂外教学反思策略。
1. 体育教师的课堂内教学反思策略
(1) 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的内容。体育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广泛而复杂的社会性实践活动, 且具有时间性与顺序性。因此,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对具体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通过回顾和记录教学案例, 思考案例中的问题, 试图重构自己在案例中教学内容安排的失当和不足;第二, 对过程的反思, 反思自己在该堂教学中如何感受、思考、看待其中的“内容”, 以及最后采取什么策略和行动来处理;第三, 对不同时间点的情境经验之间的关系进行立体思考, 比较不同情境的异同, 找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思维特质, 并将之显性化, 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在宏观的反思框架下, 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内容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体育教师应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整体水平、群体内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等等。其次, 理解贯穿前后情境的课堂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组成, 反思自己对内容处理是否考虑到了前后连接性。再次, 体育教师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是否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了运动条件, 及师生、生生的互动活动。上述三个内容是体育教师课堂内反思的主要部分, 当然,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更多的反思内容, 如认识、分析、评价以及寻找特定方法修正教学环境的能力, 对课堂教学前后学生变化的关注度等。就体育教师而言, 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针对性反思。
(2) 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行动的过程。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行动的过程与与一般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行动的过程一致, 可以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假设问题解决方法———实践、尝试解决问题——反思总结”的步骤进行。发现问题, 即体育教师通过内省或对话等方式审视自己的行为, 写成教师反思报告, 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写下来, 并对自己的这些思想或行为提出问题或质疑, 形成自我问题意识。分析问题, 即体育教师对问题或质疑总结, 归纳出本质问题, 找到问题的症结。假设问题解决方法, 即形成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对比分析后形成一个总体的行动计划表。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即将行动计划表付诸行动, 按照计划实施步骤, 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反思总结, 即对实施行动的反思, 看是否解决问题, 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
2. 体育教师的课堂外教学反思策略
(1) 体育教师课堂外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课堂外教学反思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应该反思课堂外部的诸多影响因素。其主要反思内容有四个方面:教师个体参与教研群体态度, 教师备课准备, 教师有效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情况, 非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教师参与学校教研组或年级组的态度, 及比照和参考组织成员的经验, 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 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是保证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策略。非教学时间的利用则主要应该集中在教师反思自己为何此时间段利用效率低下, 原因在哪里, 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非教学时间。
(2) 体育教师课堂外教学反思训练方法。在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对体育教师进行的反思性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典型剖析, 榜样指引。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是在日积月累的教学生活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策略的同时应该积极学习优秀的专家型教师的丰富成果, 将他人的成功因素有机嫁接到自我经验的相应部位。
第二, 自我反思, 筛选并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完成整个体育教学任务, 实现体育与健康目标, 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去理解体育新课程的本质,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理性的观念和相应技术;另一方面, 需要更宽泛的人的素质的提高。这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 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恭、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 是否有爱心等等。
第三, 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的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论对现实的反思精神, 当理论消失了它的指导性之后, 那些表面上看来在联系实际的做法在本质上很可能背离了实践的要求, 导致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偏离甚至有悖于目标达成。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在许多基层的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有悖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诸多教学行为。因此, 只有将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 才能探寻到根源, 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
综上所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 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结构, 而教学反思正好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了简便易行且富有成效的途径, 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对自身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林炊利.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 (2) .
[2]陈雁飞.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9) .
[3]李春社.教学反思的方法与策略.教育革新, 2007 (3) .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3.体育快速跑的教学反思 篇十三
快速跑教学应把途中跑作为重点。因为途中跑是取得良好锻炼效果的主要手段,其中跑的距离、时间、次数、间歇时间都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发展快速跑,如果学生的跑速开始下降,则应适当缩短跑的距离。快速跑应该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时进行。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阶段,最好通过比姿势跑、比步幅跑、比快跑、比跑直线等方法,采用游戏和比赛,改进学生跑的姿势,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表现与创造、综合与运用,启发学生参加运动的乐趣,循序渐进地锻炼,达到娱乐与健康的目的。快速跑是具有极大的表现性和竞争性的,是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运动。在教学中,我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快速跑能力,我尝试将50米快速跑改为追逐跑,具体方法是:学生二人一组一前一后,中间有一定距离,后面学生追前面学生,被追上的学生做俯卧撑两个,我刚一宣布,学生们兴奋得叫起来,兴趣很高。在牵拉练习过程中,这种形式能有效的纠正学生的动作,但有不少学生的保护意识不强,我还需要及时的提醒保证练习的安全。
14.一堂体育优质评比的教学反思 篇十四
11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常州市高中体育优质课评比,本次评比教学内容是跨栏跑,采用的是“同课异构”形式,借班上课。抽签确定上课的顺序,本人手气很“好”,抽到大签“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上午7:35~8:20。
一、了解上课学校的情况
要上好课,首先要必须了解学校的一些情况,如场地情况、器材情况、学生情况等。到上课学校后,通过多方了解和自己的观察,我获得了一定的信息。1、学生没有上过跨栏跑教材,因为高中开设模块选项教学;2、女生多男生少,女生32人、男生21人;3、学校基本没有按照行政班级上过体育课;4、学生的习惯、素养很好,该学校是名校,对学生管理到位;5、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好,学生擅于思考。6、因为学校管理的要求,我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上课的内容和过程。
根据以上的一些信息,我确定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本课必须突出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引导他们去思考学习内容,放开他们的思维。
二、课的设计思路要点分析。
1、确定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上过这个教材,所以确定本次课的重点为过栏动作、难点为摆动腿与起跨腿的协调用力。那么,就必须给学生清晰的摆动腿与起跨腿动作概念,设计教师示范、图示讲解、单个技术练习等学习方式,给学生正确动作的概念和练习。
2、跨栏跑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女生),从心理上分析,畏惧心理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如何减缓学生的`畏惧心理将是本次课的首要问题,所以本次课,我首先要解决学生的畏惧心理。
3、跨栏跑教材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从另一方面他们也不陌生,因为奥运会上我国的刘翔,成为他们骄傲的榜样。可能从技术层面来说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对跨栏跑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媒体、运动会等了解。所以,在课的设计中必须利用好学生想向刘翔跨栏、向学习更多点的跨栏跑知识的心理去设计,必须利用好学生的这种欲望心理。
4、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好,擅于思考,那么本次课就应该发挥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我设计出,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的教学过程。抛出“你认为跨栏跑是怎么样的?”“你对比老师的示范,你或同学做的有什么不同?”等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带着问题学习。
5、学生的客观差异性是存在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效率也就不同,教师必须重视分层教学。按照学生自主分组、教师建议分组、同质分组等等,让学生在分组练习获得发展,并且加强学生的分层学习中的指导。
6、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中进行的,课堂的动态生成是确实存在的,所以必须重视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描述。
1、准备部分:1)语言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2)准备活动:充分利用布置的场地器材,通过绕或跳海绵垫,绕或钻过一定高度的栏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体得到活动;3)徒手操,以跨栏跑的基本技术为框架,设计几节专项关节、韧带活动。
2、基本部分:1)学生的体验跨栏。抛出问题“请观察自己或同学怎么跨过去的?”,跨一定高度的海绵垫,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动作或观察学生的动作;2)教师示范,抛出问题“请你对比老师的示范,你或同学做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对比自己或同学的动作,给学生一个正确动作的思考。教师优美的示范,吸引学生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但是鉴于只通过观察,学生头脑里并没有具体的动作概念,所以并不给学生练习;3)图示讲解、明确技术动作要领。通过前面的教师示范,学生头脑里有了模糊的技术动作,通过图示讲解,是这个模糊的技术动作更加具体化。并以图示展示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4)摆动腿与起跨腿的技术练习。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摆动腿与起跨腿的练习,让学生自我基本的技术动作要领。5)学生示范,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前面的练习中,教师必须观察到学生的练习情况(检验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一或两个学生示范,同伴的说服力是无限的,通过同学的示范,加上教师的语言鼓励,学生的畏惧心理得到缓解。6)学生练习,加强指导。通过学生练习、亲身体验,掌握动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消除畏惧心理。7)教师再次讲解。再次巩固技术动作,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8)学生再次练习,组织分层练习。采用、同质分组、学生自主分组、教师指导分组,组织学生练习,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激励学生练习。9)安排课课练,仰卧起坐、立卧撑,充分利用器材、场地,让学生等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3、结束部分:1)放松,随音乐放松,主要是安排肌肉的拉伸练习。2)评价。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出本次课的“刘翔”等。3)安排学生归还器械。4)下课。
四、课后反思。
15.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反思 篇十五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巨大的优势。它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将抽象的讲解变得具体生动,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从而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 利用课前5分钟, 放映多媒体课件《我看NBA》, 乔丹魔术般的投篮, 约翰逊出神入化的传球等深深感染了学生, 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整节课气氛空前热烈。这充分说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一到教学之中, 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常常对技术动作练习等感到枯燥无味, 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学生都喜欢的形式, 教师可以将技术动作练习融于游戏之中,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跳远、跳高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难点是起跳技术, 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上肢与下肢很难做到协调一致, 影响到跳远、跳高技术的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 采用游戏“海豚顶球”进行练习, 作法是将一个软式排球用细绳系着, 用竹竿悬挂在沙坑或跳高垫前一定距离和高度处, 要求学生在做起跳练习时, 必须用头触及软式排球。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看哪一组同学顶到的次数多, 教学重难点就在玩的过程中逐步被突破。
二、开展双向互动的教学
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组组形式, 代替了单调机械地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组织形式。师生互动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反馈, 教师的教能得到学生的响应, 学生在与教师的配合中学会学习。一方面, 师生互动的前提是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也是教学改革观念上的保证。传统教育中, 教师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要求。教师为了应试在教教材,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 考试能通过就万事大吉了。学生成了体育技能的“机器人”, 感受不到体育学习的意义、兴趣, 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之间没有达成思想上的共鸣, 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现代教育改革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了教育的首位,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学生学习的包揽者, 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启发者和帮助者。教师教学更多体现了人性化, 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组织体育教学, 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 接受和喜欢, 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 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另一方面, 师生互动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思想、教与学上的碰撞。教师向学生提问就是很好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启发学生探究思考。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发现自己认知上不足, 及时加强复习和改正。比如, 提问学生“前滚翻”的分腿动作要领有哪些, 团身前滚翻、远撑前滚翻、鱼跃前滚翻的区别有哪些等等, 既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要领掌握, 又提高了动作质量;教师提问要注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尤其是动作技能掌握的薄弱环节。如果学生对专业术语不明白, 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变成口诀、形象的比喻等。教师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避免分散注意力。
三、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 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状况各不相同, 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原因, 使体育教学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只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所有学生的体育成绩。一个体育教师要面对五六十人的班级, 要做到面面俱到谈何容易。因此, 教师要找到学生差异的分步规律, 把学生分成上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 目标突出后, 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育学习状况, 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策略, 缺点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标准等, 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 在最近发展区域能“跳一跳, 摘果子”, 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比如, 对于学困生, 教师不能给予他们过高的学习要求, 动作难度要降低, 侧重于模仿练习, 让学生渐渐自己从中找出学习的窍门, 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中等生, 要强化训练, 提高学习的层次, 在专项技能水平上进行培养, 进一步提高;对于优等生的学习, 教师可以提高体育活动的难度, 体育训练的强度, 强调专业性。在评价标准上, 也应该有所差别, 评价要多样化, 不能用对优等生的评价标准对待中等生, 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有准确的定位, 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素质的提高,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除了评价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 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当中有定性、定理、主观、客观评价。在兼顾差异教学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整体的教学模块的安排, 体育教师要做好衔接工作, 让整体和个体协调统一, 保证每位学生能在集体中顺利学习, 不断提高。
【体育课堂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体育课应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教学反思07-14
小学体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07-01
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六种方法07-26
体育教学论文:自主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2-02
试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素06-13
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的核心价值研究09-21
六年级体育老师课堂教学计划08-06
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10-26
如何安排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科论文08-24
初中体育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