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品社《话说地球》教学设计

2024-06-14

六上品社《话说地球》教学设计(共4篇)(共4篇)

1.六上品社《话说地球》教学设计 篇一

1、社会需要诚信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故事《立木为信》。(见课前准备中阅读材料)

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季布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

小结:象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诚实守信,从而使我们懂得:诚实守信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二、学习新课 引出观点

1、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五毛钱丢掉的信誉》(见扩展资料)

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个人不诚实守信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

对!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课文第三小节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

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板书:为人之本

小结: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一、谈话引入新课

要做到诚信,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板书课题: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学生齐读。

二、社会生活的各种承诺形式 出示政府向公民做出的承诺。

1、分组思考、讨论: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和做出承诺,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汇报交流。

3、小结:双方用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做出约定,并依据约定行事。违约要受到惩罚。

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承诺,交流自己的调查情况

1、信誉卡小展示。①将收集的信誉卡、保修卡、房屋买卖合同、装修合同等展示出来,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②说说商家按承诺上门服务,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信誉的烦恼。

2、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承诺形式?思考:①签订了合同意味着什么?②谁来读读你的合同?想想合同对双方有什么约束?

③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人们得到承诺和没得到承诺的感觉。

3、政府、村镇、等有关部门向村民作出承诺,说明了什么?当这些承诺得以兑现,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承诺,人们因为这些承诺得到兑现而对对方信任着,因没得到承诺而愤怒、失望。

四、总结:现代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信用,社会呼唤诚信

五、作业: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他们。

2、感受诚信

【教学目标】:

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

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 :完成表格填写。我信得过的人

姓 名

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2、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一、揭示主题

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

二、启发想象

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

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脸……(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

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

四、反思行为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

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

五、制作诚信卡

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六、拓展延伸。

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3.成长中的变化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健康常识,知道在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身体心理和行为方面会发生哪些变化。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一、二年级同学做游戏的照片,做调查并导入“还记得在一、二年级时常玩的游戏吗?”

2、现在我们都喜欢玩哪些游戏呢?(强调男女生各自喜欢的游戏)

3、一起做一做小时候的游戏,看看有什么感觉,和现在的游戏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和女孩在身体、心理和行为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分组活动

讨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叫我们大孩子了,我们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小结

身体上的变化,说明我们已经长大了,飞扬的青春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要喜悦地接受我们在身体上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自己身体、心理、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是正常的,培养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上发生变化的同时,男女生的心理和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你们注意到了吗?

二、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男女生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互动留言

男同学谈谈眼中的女同学,女同学说说眼中的男同学。

四、总结

同学们,青春期是我们成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正确认识我们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变化,这样才能为我们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男女同学怎样交往

【教学目标】:

感受与异性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做到与异性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第一课时

活动一:教师调查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在本班男女同学交往中的问题,做好课前的准备。调查表内容

1、你认为我们班男女生关系如何?()A、很融洽B、一般C、不好

2、当同学需要帮助时,无论男生、女生,大家都会()A、热心地帮助B、有所顾忌C、不理睬

3、你能发现男生(女生)的优点吗?A、能B、不能()4、我们班上同桌间画“三八线”吗?()A、非常普遍B、个别人会画C、没有 5、我们班经常举行集体活动吗?()A、经常B、偶尔C、没有

活动二:夸夸我们班的男生(女生)

组织谈话活动,让男生、女生分别谈谈自己眼中的异性同学有哪些优势,当面夸奖对方,帮助大家建立自信,认识到自身的优势。

男生(女生)把对方夸奖的优势用小纸条记录下来,分别粘贴在黑板的左右两边,大声朗读出来。并谢谢对方对自己优势的认可!活动三:对比优势、劣势

“活动二“的基础上,男生、女生分别对比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明白哪些是对方具备而自己欠缺的,以纸条的形式一一对应起来。女生劣势:力气小 男生优势:力气大 如: 男生劣势:粗心大意 女生优势:耐心细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与异性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做到与异性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2、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学会和异性同学建立友谊,共同进步。3、知道男生、女生有差异;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活动一:合作游戏――闯三关

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游戏,游戏分为三关,分别需要体力、胆量、细心才能完成。

第一关:运书包。由两名男生负责以往返跑的方式将装满书本的书包运至第二关起点处。

第二关:过桥(平衡木)由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合作把书包从平衡木的一端运到平衡木的另一端。

第三关:猜名。两名女生负责观察书包外观,准确判断出是哪位同学的书包,将他的名字写在纸条上,用透明胶粘贴在书包带上。单位时间内完成得又快又准的小组获胜。

这个游戏既需要、女生各自发挥优势,又需要他们具备合作意识才能完成。活动二:讨论

男生女生分小组讨论,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帮助对方做些什么。活动三:辨析

针对教材第22页的内容,结合班级存在的实际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辨析,看看这几种情况在我们班是否存在,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现象应不应该存在?怎样杜绝他们?

活动四:青春课堂——男生同学交往应该注意什么

5、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教学目标】:

使学生感悟到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初步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一课时

一、寻根谒祖大行动 将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1、以图片的形式去收集祖先的历史资料;

2、以文字的形式去收集祖先的历史资料;

3、搜集有关民族起源的故事或传说。

二、演一演,说一说

1、教师指导学生广泛搜集皇帝本人及其周围的人的发明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展开想象,进行再度创造,一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每组演一项发明。

三、辩论会——如何看待祖先的发明创造。正方观点:我们祖先真了不起!反方观点:我们祖先没什么了不起。

四、小结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搜集、阅读、归纳简单的史料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明确炎黄子孙的来历;了解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懂得缅怀和祭奠祖先。

一、我所知道的中华民族始祖——炎帝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在同学之间进行互相交流。

二、黄帝陵祭祖

1、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要祭祖并题词?

2、为什么港澳侨胞海外同胞要回大陆祭祖并题词?

3、祭拜祖先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是什么?

三、看谁写得好:

作为炎黄子孙的你,怎么为中华文明增光添彩?写一写。

6、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知道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原始部落图。

2、你们认为原始人在太阳落山之后回到自己的洞穴中会不会读书写信?为什么?

3、没有汉字,祖先们子女们记事呢?你知道哪些古人的记事方法?(在树上刻符号。收集木棒,结绳记事……)

4、“结绳记事”能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当“结绳记事”不能满足记录交流的需求,汉字就产生了。

5、“结绳记事”并不是文字,那么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二、汉字的演变过程

1、同学们在课前都收集来了一些有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

2、请一组上黑板板书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口述。

3、全班交流更正或补充,指名交流了解到的资料。

4、教师统一正确答案:甲骨文(原始)、金文(殷商)、小篆(秦李斯)、隶书(汉代)、草书、楷书、行书。

三、欣赏感悟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

2、(配古乐展示隶、草、楷、行个字体,感受汉字的造型美)这些书法作品或端庄秀丽或沉稳大方,或潇洒飘逸,体现了汉字极强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也有它的表情。书法作品创作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今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宣传中,那位手持毛笔的白衣女子已传达了一种中国气质,而奥运会会徽本身更是中国汉字走向世界的一个典范。

3、出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师生共同交流、表达感受。

四、感受汉字的特点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诠释、补充、点拨(古老,形象性,美观,有很强的生命力)。

3、汉字有那么多的优点,又形象,又漂亮,又意蕴丰富,但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汉字将逐渐衰亡。真的是这样吗?这个老师可不容易说服。现在我就是那个老师,你们想办法让我赞成你们的观点。

4、你们现在都是用什么方式打字啊.刚才你们说的都是键盘输入,现在汉字也可以通过语音和手写输入了。

5、时代发展到今天,汉字依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不能不说是种奇迹。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五、小结:

汉字之所以能够历千年而不衰,正是由于无数智慧的中国人民传承了这条情感纽带,延续来这个根,并不断发展汉字,使之与时代相适应,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汉字的明天会更灿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探究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

2、了解我们祖先在远古时期创作的世界之最以及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学生介绍世界之最

中国古代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世界之最

1、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就已经种植水稻和粟。

2、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早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已开始养蚕缫丝,防治技术有新的进步。

3、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佛学|恒指论坛|股票权证|外汇黄金|用漆历史最悠久

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过红漆碗。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4、文字的使用、流传时间最长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 我国的汉字至今还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汉字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到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5、最长的纪日方法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6、最早记载日食和月食-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献资料|文学艺术|古玩收藏|宗教

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做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这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记录。7、最早发明铸铁柔化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8、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历史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9、最早确立十九年七闰历法

春秋时期我国立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10、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历史

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写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合称《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

11、最早的耕犁

西汉时,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用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7、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目标】:

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体验我国优秀文化瑰宝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被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祖先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璀璨的中华文明,四大发明就是其中的文明瑰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顺着祖先留下的智慧的足迹,去考察一下这块大放异彩的瑰宝吧。二:了解造纸术

1、体验造纸术

2、讨论交流造纸术,看,纸是多么容易书写的材料啊,这就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现在根据我们课前准备的情况,我们来讨论一些有关造纸的相关问题吧。(1)你能说说造纸术的有关内容吗?(2)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3)它流传到了世界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3、造纸术的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纸张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书写,它的传播和广泛应用,对世界的文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认识印刷术

1、书的由来

可以说,书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体。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的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吧。

2、大家来讨论印刷术

学生看书,结合自己的课前准备的有关印刷术的知识进行讨论交流。举手发言,教师参与讨论当中。

让我们来看一看古时的人们是怎样排版的。

3我来体验印刷术

在活字印刷没有发明之前,早就出现了印章和石刻,它们虽然不是真正的印刷,但是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古代雕刻印刷的滋味吧。小实验:让学生用土豆或彩泥、肥皂做材料,制作一枚自己的印章,体验一下古代雕刻印刷的滋味。

4、感悟印刷的作用

5、今天的印刷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的书籍又是怎样印刷的呢?发挥你的创造想象力。你有更好的印刷方法吗?

同学们!你们都继承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希望你们长大后能够和我们的祖先一样,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感悟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文明中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

拿出准备的指南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他有什么作用啊?你知道指南针是谁发明的吗?对。指南针是我们中国的又一项伟大发明。

二、认识指南针

1、这项发明我了解

学生交流,教师参与讨论交流过程。学生举手回答。

2、认识指南针的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参与讨论发言

3、小小故事会

看来指南针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信你来听一个故事。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

三、认识火药

1,你放过鞭炮吗?你见过美丽的烟花吗?他们都可是火药制成的。中国是火药的故乡。

2、火药知识我知道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相互教练火药的发明。

小结:火药是人们炼仙丹的时候发明的,最早被用来制作爆竹,唐朝的时候人们开始把它应用于军事上。

3、火药的作用你知道吗?

在古代火药除了应用于烟花爆竹以外,还应用于军事。那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火药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火药产生后传入了欧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发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军事上、工业上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四、小结

8、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

【教学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干,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对祖国科学文化的热爱,转化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内动力。

第一课时

一、从地震到地动仪

1、谈谈地震带来的灾害。

2、怎么减轻灾害?

3、指导学生观察地动仪,了解他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介绍张衡其人。

5、指出地动仪发明的意义地位。

二、推算圆周率的人

1、出示祖冲之头像,理解它的简单生平。

2、解释圆周率的概念,是学生明白圆周率的含含义。

3、学生计算圆周率,感悟体会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意义。

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神奇中医学。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中医学的认识。

2、教师介绍中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3、知道《本草纲目》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

四、我最感兴趣的科学家。

1、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古代科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

2、你为什么对他感兴趣?

3、从他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与同学分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粗略了解中医学的相关知识,熟悉历史上的几位名医。了解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在科学上的重要成就。

一、自学课本其他内容。

二、综合活动:

1、名言伴我成长

2、诗歌朗诵比赛

3、“光耀史册的文化名人”故事会

4、制作“回首长城,爱我中华”手抄报。

5、“神奇的古代工程”图片展。

9.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列强的侵略行径,使学生牢记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培养学生查找、阅读史料的能力,引导学业逐步养成搜集、利用史料学习的习惯。

3.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简单情况,知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教学准备:

1、收集、了解与本课有关的各种资料。如:鸦片的危害;甲午战争中其他战役的情况;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等等。

2、下载《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影片或影片片段。

3、联系公安机关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

4、准备办手抄报的纸、笔等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

2、知道旧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悲惨经历。

3、知道社会腐朽,经济技术落后是要挨打的。

情感、行为目标:体味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能以史为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体味旧中国中华民族的遭受的屈辱及分析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以史为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从情入手,从而来完成最终目标:激发他们做一个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人。教学过程:

一、回顾历史,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祖国古代史上的辉煌事迹。二、七嘴八舌话鸦片

1、了解鸦片的特点。(药性、毒性)

2、认识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危害。

3、交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三、圆明园遗迹见证历史

1、出示报道。

2、看了这则报道,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交流。

4、课件出示《火烧圆明园》视频片断。

5、学生看视频后谈感受。

7、课件出示雨果的话:

8、欣赏圆明园复原视频,在对比中再次激起愤怒。

四、回放历史,牢记屈辱

1、学生控诉帝国主义罪行。

2、同学们愤怒的控诉,让我们痛心地看到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罪恶行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社会蒙受的(屈辱)(学生回答后板书屈辱。)

3、分析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原因。

4、学生交流。

5、小结板书:落后就要挨打

五、再谈今天,激起奋发意识。

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未来的建设者,今天我们该做些什么?

六、总结深化主题

用一段话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和学生共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教学过程:

活动一: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6、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7、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

5、作业设计:

一、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

二、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10、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中帝国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残暴,从而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3、了解帝国主义在“国中之国”享有的特权,知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野蛮行经,掌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滔天罪行。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中帝国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知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野蛮行经,掌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滔天罪行。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国中之国”-----租界

1、教师解释什么是租界?为什么租界为“国中之国”?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租界在我国创设、发展情况。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租界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乐园,是中国人民的地狱。

活动二:“万园之园”-----圆明园

1、学生结合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建筑过程。

2、展示、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充分展示圆明园宏大的园林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湛的建筑造型和丰富的文化收藏。

3、在展示的基础上,学生介绍圆明园的豪华壮观,再现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昔日的风采。

活动三:从图片见证“南京大屠杀”

1、学生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资料。

2、将收集到的图片按一定规则分类,为每张图片配上文字说明。

3、展示并讲解自己收集的图片,从而了解南京大屠杀。活动四:课外拓展

1、利用班会入行演讲。主题为“从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想到的”。

2、小调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教师引言,日本帝国主义先后侵略我国达14年之久,对我国人民犯下的罪行难以诉说,除了教材上介绍的南京大屠杀之外,还有许多,请同学们走访调查一下,将其记录下来。

3、模拟: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

自我介绍,说明为什么要写信,陈述你知道的日本侵略这犯下的滔天罪行,以诚恳的态度劝说日本首相要尊重历史,不要再做伤害人民感情的事情。呼吁人们要维护和平,珍惜和平。

4、召开“勿忘国耻,面向未来”主题队会。

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了解党成立的经过及其伟大的意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新授。

1、学生阅读课文。

2、教师提供问题,(1)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2)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建立起来的?(3)全国先后在哪些地方由谁建立起了共产主义小组?(4)这些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有什么意义?(5)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做了哪些工作?(6)共产主义小组所做的工作有什么积极意义?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小结。

4、教师提出问题,(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地点在哪里?(2)会议代表有那些?

(3)会议通过了什么?确立了什么目标?选谁为中央局书记?大会还通过了什么决议?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1)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教师提问:党的成立为什么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四、课堂小结。

五、欣赏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党成立的经过及其伟大的意义。

2、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1、导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八十年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都因为没有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最终失败。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的重任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争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就有了可行的保证,所以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学习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2、军旗升起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的时间,了解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引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革命受到了极大的挫折,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受到了失败,北伐进军中途夭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蒋介石集团的屠刀所吓倒。敌人的刺刀使中国共产党懂得了横坐标子的重要性,决心用革命武装来反对反革命。这就是要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指挥的军队。

三、新授。

1、南昌起义的原因和准备。(1)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前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准备?(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南昌起义的经过。(1)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2)出示图片《八一南昌起义》。

(3)讨论:南昌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主要领导人?

课文中对周恩来、贺龙、叶挺在起义战斗中的具体表现作了怎样的介绍?

为什么南昌起义中经过短时间的战斗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呢?

南昌起义成功后,国民党反动派做出发怎样的反应?

起义军针对敌人的反扑,采取了怎样的斗争策略?结果怎样呢?(4)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回答补充。

3、南昌起义的意义。(1)阅读课文最后一段。

(2)讨论: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3)小结。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给国民党新军阀的屠杀政策以有力的回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后来,8月1日就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3、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学目标】:

知道由于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了解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结果,知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境激情

1、导入:一位美国记者说: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从埃及走出,汉尼拨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他说: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2、揭题: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途中红军都经历了哪些艰辛的历程,长征胜利的意义何在?先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上的一段话。

二、对比分析,了解长征起因

1、过渡:南昌起义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由于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

2、红军队伍不断迅速扩大,这使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不安,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就调集军队,向我红色根据地发动连续五次“围剿”。

3、出示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概况图: 次 序 敌 军 红 军 结果 领 导 人 第一次 10万 4万 胜利 毛泽东 第二次 20万 3万 第三次 30万 3万

第四次 5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 100万 8万 失败

王 明 在五次“围剿”中,前四次“围剿”的结果如何?

蒋介石不甘心四次“围剿”的失败,1933年10月又100调集万军队,200架飞机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

6、讨论:为什么红军前四次反“围剿”能胜利,第五次却失败了呢?

小结:胜利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在于正确的领导。

7、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避免红军主力全军覆没,为了保存红军实力,于是他们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要将部队转移到北方的陕甘根据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小组合作的能力。

1、看资料:长征的开始

(1)红军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始的?当时有多少人?

(2)红军在长征开始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面对敌人的围追,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终于冲破了四道封锁线,渡过了湘江,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军只剩下3万多人了。

看资料:遵义会议

过渡: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变进军方向,向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之后,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说一说:遵义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会议内容是什么?

3、讲一讲:长征的故事

(1)读读书上的小故事:小董过雪山,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红军长征路途之远,困难之多,长征途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下面我们来开个“红军长征”的故事会。要求学生讲故事时注意语言生动,并说说从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向红军战士学些什么?相机小结红军的精神:顽强,英勇,面对困难不退缩,革命乐观主义……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适当进行一些补充或适时播放一些录像,如: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惊险片段。

4、小结:

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行程达二万五千里,历经11个省,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征的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5、读一读:《长征》诗词。

(1)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主义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了一首七律诗《长征》。

(2)出示:七律《长征》。

(3)请一两位学生自荐读,要求读出感情。

(4)全班齐读,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6、欣赏歌曲《长征》。

7、回顾总结

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历经生死考验,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

总结:长征是人类的壮举,光辉的史诗,如今我们谈长征,重在谈长征精神,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学习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珍惜今天,笑对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把21世纪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延安窑洞的灯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了解“西安事变”“大生产运动”“解放全中国”等几个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领导人民军队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岁月,了解中国革命。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了解““西安事变”“大生产运动”“解放全中国”等几个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领导人民军队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岁月,了解中国革命。教学过程:

1、窑洞前面话革命

1)教师出示延安窑洞的图片,让学生看察并说出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窑洞的作用。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窑洞发挥的作用。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和已有生活经验分析、发表各自的看点。

3)学生也可以讲述革命战争年代里,党在延安的窑洞里指挥中国革命的历史故事,并引申到“西安事变”的学习中。

2、故事里论乾坤

1)教师可以利用音像或故事资料分析当时中国的形势:在革命圣地延安、反对派在南京国民政府、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本的侵略,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在此背景下,发生了西安事变。

2)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整理自己了解的西安事变信息和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西安事变。

3)在学生基本了解西安事变的历史过程后,引导学生辩论:西安事变时应该放走蒋介石,还是不应该放走蒋介石?

3、大生产运动精神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商业,那么,在革命圣地延安,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怎样生活的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并探究当年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延安的生活情况,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例如:粮食来源、衣服来源、领导人在生活中的行为等。3)学生结合大生产运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

4)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给予评价和总结。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在革命圣地延安人们的艰苦奋斗和乐看主义精神。

4、战役中谈解放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主学习战役时要探究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整理:时间、战场、交战双方、战役经过、战略战术、战役结局、歼敌数量等。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三大战役之一,按照上述主要问题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或选择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将三大战役进行对比探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即主要围绕问题介绍三大战役,形成表格,入一步了解三大战役对解放全中国的作用意义。

4)教师要适时帮助学生把握汇报的准确才性和知识性,同时控制知识的难度。5)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新中国的成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党和祖国的情感。

2、知道国旗和国歌的内涵。

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伟大意义。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伟大意义。教学过程:

1、了解“开国大典”,激发爱国情感

1)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渗入渗出课题。2)播放《义勇军入行曲》。

3)播放国歌伴奏音乐,学生肃立,齐唱《义勇军入行曲》。

引导学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都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你以后会怎么做呢?

4)教师追问过渡: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国歌、国旗的来历和象征意义呢?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1)先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整理。2)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资料讲给大家。

3、总结学习情况,布置实践活动

1)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了祖国的标志-----国旗、国徽、国歌的资料,希望大家永远记住那庄严的时刻,永遥记住我们是新中国的下一代,要为祖国的繁荣、腾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课后实践作业:把了解到的有关开国大典及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介绍给家人和同学,让他们更加尊敬我们的国旗、国徽、国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走进新时代

教学目标:

1、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情感。

2、了解中、西部地区人民还不富裕的现实,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的平衡发展,真正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3、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

1、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边听边阅读歌词,引导学生谈谈听后的感想。2)引导学生:想到经济特区,想到邓小平爷爷,想到十一届全会和改革开放。由此引渗入渗出本课主题------“改革开放”

2、农村的改革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

2)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和讨论收集的有关资料,深入理解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城市的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经济特区的名称,并结合教材中的我国的经济特区分布图帮助学生入一步认识经济特区,尤其是分析总结出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研究兴趣选择一个经济特区进行探究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该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情况。

4、对外开放的格局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99页的地图,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剃度对外开放格。分析归纳出我们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城市名称。

5、西部大开放和振兴东北工业基地 1)填充地图,认识西部和东北范围。

2)从图上领略西部美丽的风景,介绍四川乐山大佛、甘肃鸣沙月牙泉、黄果树瀑布、喜马拉雅山、长江第一湾等。3)介绍物产,了解西部和东北资源。4)感受贫困落后,探讨西部和东北前景。5)学习决策,了解“西部大开发”。

总结: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东部地区也能受益,实现双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走向世界强国

教学目标:

1、了解建国以后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骄傲的情感。

2、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3、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同时畅想中国未来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的情景,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建国后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

1、衣食住行话“小康”

1)让学生通过自己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情况来说说“富裕”。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详细生活以及周围人们的生活,感受人们通过多产业的劳动,实现了丰衣足食和安居乐业。

3)小结: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曾经梦想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今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大家在丰衣足食的同时考试不断追求有质量的生活,换句话说,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

2、创造奇迹的农业

阅读教材的资料卡,并结合自己的调查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根据学生了解和总结的实际情况,适当导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有关事情,了解他为当代中国的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3、飞速发展的工业

1)找找家中的“中国制造”产品,并和大家交流。

2)从身边的变化中看中国的发展。例如,马路、商场、汽车等。

4、中国第一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第一的资料,并鼓励同学讲自己对于某些数据的感受,引导学生看到中国的了不起,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5、走向辉煌的体育

1)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申奥成功的相公资料,交流自己的感受,把自己认为最激动人心的情节讲给同学听。

2)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前一单元中国人的屈辱史,进一步思考:在多个申奥国家的竞争中,为什么会选中中国?从中国申奥的成功和人们的欢呼声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3)阅读教材107页。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代运动员的感受,思考新中国的运动员为什么能不断地取得好成绩。让学生体会由“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艰辛和骄傲,从而认识到国家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关系着每个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荣辱。

6、雄心勃勃展“未来”

1)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处于并在较长时期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需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并为此而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2)课外活动:请学生以绘画、想象未来的征文等方式展望未来,畅想未来。

2.一上品社平安回家说课设计 篇二

本课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单元第四课《平安回家》。根据主题目标的要求,主要根据一组认交通标志的图片进行拓展,使孩子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并简单地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我注重学生学习方面能力的培养,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空间,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其中。

2.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浓厚的兴趣,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发现、提升记忆,旨在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

3.结合学校小班化的合作学习课题,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知行统一”的原则,结合学校周边街道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常识。

2.通过开展知识小竞赛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交通标志、交通常识的进一步了解,树立自觉遵守交通的意识,注意平安回家。

3.五上品社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古代神话传说的情况,并可以让几个学生谈一谈他们搜集的情况,如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内容等。

2.阅读与讨论。教师为学生朗读教科书第6页的课文,并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也要像教科书中五年级(2)班的同学那样,召开关于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主题班会。让我们先从乐乐和小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吧。”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6~7页上的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发表自身的看法。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是顽强、勇敢、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的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

3.小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身搜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一起研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教师也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各个小组阅读,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协助学生选择故事,尽可能防止小组之间的重复。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故事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明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3.教师点评和总结。

《与历史为伴》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身的密切联系。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比方前面学习过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几千年前。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人们怎样表达它呢?比方,提到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时会怎样说?(李白是唐朝人。)又如,大家都知道的万里长城,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那么,假如有个来自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向你提同样的问题,你应该怎样回答他,才干让他完全明白呢?”

2.阅读与练习。教师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8页的课文,并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身阅读教科书第8页的其余文字,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身表达历史时间的独特方式,就像我们中国有秦、汉、唐、宋,但是其他国家的人要明白就会比较困难。而公元纪年是通用的,用它来表示历史时间,大家都可以明白。比方上面提到的问题,可以告诉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李白是生活在公元7世纪的人,秦朝在公元前221―前206年之间,对方就会明白了。

3.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从前的事情,那么它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第9页小女孩的话和关于风筝历史的文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身的感受。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向全班谈一谈自身读完这段文字的想法。

4.教师紧紧围绕本课题“与历史为伴”进行总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发生的,它们都有自身的历史,比方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家庭,以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安排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通过各种方式对造纸术进行了解。

《传送文明的纸》

〖教学目标〗

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纸发明以前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资料的对比,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发明。

3.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达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请学生再一次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图画,并引导他们:“你们还记得吗,这几个小朋友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文字?(埃和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这些文字又是写在什么资料上的呢?(埃和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2.体验活动。“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每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或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然后与自身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面的作业。”

3.全班交流。请几个学生发表自身完成的作业内容。

4.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13页的内容,然后就下面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既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进行回答,也可以利用课外知识进行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

在没有纸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中国有动物的骨头―――甲骨、竹木简、丝绸等,其他国家有纸草、羊皮、泥板等。)

5.探究与讨论。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2页的造纸图,自身总结出造纸的主要过程与步骤。教师请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主要的步骤。(备好原料―漂洗―切碎―捣烂―蒸煮―再捣烂成泥―制成纸浆―用筛子捞取纸浆―晾干。)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造纸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用火平安。

6.算一算:假如用教科书(16开)大小的纸来写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需要写几页纸?(假如每根竹简上可以写10个字,那么3000多根竹简就有大约3万多个字,而教科书大小的纸张至少可以写1000字,因此只要30张纸就够了。)

7.自由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怎样看待造纸术和蔡伦?”请学生自由发言,并结合教科书第13页的地图,让学生依照传达时间的先后顺序读图。教师应提醒学生一个世纪是100年,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的这项科学发明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8.教师概括总结:“假如没有纸,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传达,人类进步的速度会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的出现和传达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家庭作业〗

假如课上没有时间,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家尝试一下造纸的过程。

《“文明之母”―――印刷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和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3.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教师引导:“造纸术发明400多年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又发明了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教师板书。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和插图,并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雕版印刷是怎么回事?(印刷术的初级阶段是雕版,即选择质地细密坚实的木材做成木板,把要印的字或画用刀反着刻在木板上。印刷时,在木板上涂上油墨,然后将纸铺在上面,用刷子轻轻一刷,再把纸揭下来,文字或画就印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有什么好处?(可以反复使用多次,也就是说,可以印刷许多份同样内容的书籍。)

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制版费力费时,每一块版只能印同样的内容。)

3.阅读与讨论。“雕版印刷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一块版刻好后,几百、几千、几万份同样的作品就印出来了。这比手抄笔录不知要快多少倍呢!但正如同学们讨论中所提到的,雕版印刷要一刀刀的刻,非常费时费力,有时一本书一刻就是几年;假如刻错一笔,整版就要报废。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项伟大发明,也是印刷史上的一个伟大飞跃。它的发明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毕。”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5页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越性是什么”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说明:“最早的活字是用胶泥制成的。把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的一端刻上反字,在火上烧硬,就制成了活字。印刷时在铁板上铺上松香,按需要将一个个活字码好,用火加热,使松香融化,待到松香冷却后,一个个活字被固定住,版就制好了。印刷时在版上铺好纸,涂上墨,一印就成了。需要印刷不同的内容时,可以将松香加热烧化,把字拣出来重新排版。活字可分离可拼合,十分方便。同纸的发明一样,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加速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

4.教师总结。“我国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很快被传达到世界各地,对于世界文明的传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中国人民以其天才与勤奋为世界科学与文明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在我国的历史书上,对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布衣毕,只有简单的记载(在史书《梦溪笔谈》中只有72个字的记载),但世界发明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名字。”

安排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15页的“我的体会”。

《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教学目标〗

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

2.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萌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所见过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学生发言。

2.阅读与讨论:指南针发明的根源应从何说起呢?请学生欣赏和阅读教科书第16页司南的照片和文字,并朗读其右侧的课文。

教师讲解:“在很早以前,古人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教师朗读:“石,铁之母也。以有磁石,故能引起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并提问学生,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古人把磁石的吸铁性比喻为母子之情,故称磁石。)为什么会有南北之极性呢?(磁石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大致指向南北。)

“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它大约出现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子,圆底,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待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这种形状奇特的装置被称做‘司南’。勺子的形状代表大熊星座。众所周知,大熊星座左侧的两颗星与北极星构成一条直线,勺的位置可以清楚地指示出南和北。北宋时期,将磁针和方位盘连成一体,制成了罗盘。罗盘的出现,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只要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确定出方位来。航海者们就是依靠罗盘在海上区分方向的。”

3.教师总结。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指南针虽小,但它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

《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

3.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4.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的伟大,萌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提起火药,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

2.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原本炼丹师是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意外地炼出了能够置人于死地的火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迷信往往是奇妙的结合在一起的,火药的最初发明就是这样的。当硫磺、硝石、木炭这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加热,极容易着火甚至发生爆炸。说不定还有一些炼丹师曾为此丧生呢!虽说他无意为科学献身,但科学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是炼丹师发明的火药。但是仅仅靠偶然发生的事故是不能发生真正的发明的,人们在炼丹炉经常发生的爆炸事故中,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才最终有了火药的发明。”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下方的图(它们分别是古代不同时期的火箭),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和图画,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8页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文字和照片。教师强调:“当你们为宇宙飞船漫游太空而赞叹的时候,应当记得像万户这样伟大的先行者,更应当记得发明火箭的是我们的祖先。现代火箭是高科技的产物,比早期的火箭不知进步了多少倍,但它们在原理上却是相同的。”教师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如关于前苏联第一次进入太空、美国宇航员登月等,不必详细,但应当简单予以说明,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4.小小争辩会。教师向学生说明:“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身的看法。今天,我们召开一次小小争辩会,题目就叫做“火药的出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争辩。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争辩活动进行总结,应特别强调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还是由人类自身决定的。

《思想家孔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

2.了解孔子对后世和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情。

3.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阅读历史资料。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格言,并提问学生:“谁能告诉大家‘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谁还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强调孔子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阅读与讨论。教师提问:“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2000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孔子死的时候,家里只有三间小屋,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如今已成为一座拥有466间房屋的浩大的孔庙,而孔庙的正殿即大成殿,其规模、气势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那么,他为什么能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敬仰,并为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所推崇呢?”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0页的课文和教科书第21~22页的内容。教师用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教40余年,拥有3000弟子、72贤人。他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但多才多艺,不但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还精通音乐,擅长骑射,因此享有很高的声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论语》记录了他所讲的话以和他与弟子间的问答,这部书是今天人们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可信的依据。)

孔子有哪些主要成绩?(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所教的学生不论等级身份都循循善诱。此外,他还编订、整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

3.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历经2000多年,孔子的许多关于学习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至今依然对我们是有益的。”安排学生讨论孔子的的格言,并让他们谈一谈自身的理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引导。除了教科书上出现的以外,还可以做如下补充: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疑惑),思而不学则殆(精神懈怠)。”

“温故(温习旧知识)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喜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意)之者。”

“学而时(按时)习(复习)之,不亦说(高兴)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总结。教师应强调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保守中的珍贵财富,当然,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比方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但他仍然是一位文化伟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思想遗产。

《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教学目标〗

1.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2.知道《孙子兵法》不只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3.了解一些《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

1.导入。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战无不胜’‘出乎意料’这两个成语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和含义吗?”请几位学生发言。

2.讲解与讨论。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孙武的生平:“孙武是春秋末年吴国的一位将领。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国打败了楚国,并成为战国时期一个强大的国家。”教师提问学生:“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是为什么?一部发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在使用了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现代战争中,为什么人们还要向孙武这位古人请教呢?”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教学目标〗

1.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绩,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

2.提高搜集、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并讨论一下这个笑话说明了什么?(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

2.小组准备。教师引导:“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像十进位制这样的发明有很多,但许多都没有留下发明者的姓名。不过在史书中也详细地记载了一些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以和他们的生平,所具有的超凡的智慧、卓越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在上次课上,老师给大家安排了一个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分别搜集教科书中提到的五位古代科学家的资料,这五位科学家是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李时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们的动人事迹。”

教师依照安排作业时的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介绍其中的一位科学家。各个小组对每个成员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全班做介绍。

在小组准备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协助。

3.全班交流。在小组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予以补充和纠正。

4.教师总结。可以对每个小组的介绍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强调这些古代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和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应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学习写家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化,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

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出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和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2.阅读与观察讨论。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和“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照片中人物的年龄、衣着、容貌、家庭成员数量等的变化入手谈感受,可以结合下面的历史年表,让学生估计每幅照片拍摄的年代,根据历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

3.讲解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7页的课文,教师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像小文那样,为自身的家庭编写家史。要编写得好,必需掌握正确的方法。教科书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写作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

4.个人写作。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身的家史,教师巡视并给予协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

5.总结。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安排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地球仪、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局部。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

2.情感引导。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可配以歌词的朗诵,观察教科书第30页出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

4.安排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分发给学生。“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

(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祖国的行政区划;

(4)祖国的首都北京;

(5)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6)全国人口和资源分布。

5.分组开展寻秘活动,假如需要,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

〖家庭作业〗

依照认领的寻秘任务收集资料,进行探究。

第二课时

1.导入。“我们祖国的领土如此辽阔,要寻访伟大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需借助于地图。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让我们利用课桌桌面(或举起一本教科书)来复习一下。”组织学生通过摸桌角,模拟确定地图上的8个方位。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我国的位置。

(1)学生结合地球仪、两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我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在东半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全班同学确认,并开展识图活动,练习在地球仪或教科书第32页的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上认识我国的位置。

3.学生继续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掌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我国的面积和海域。

(1)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教科书第30页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教科书第32页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国土辽阔,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我国东临太平洋,靠近大陆的局部是海。我国的海域辽阔,我国的东部由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③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距海岸线200海里以内,我国还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3)识图练习。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指图练习。指名由学生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在指导学生指教学挂图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指图者要站在教学挂图的侧面,面向学生,手执教鞭指图,叙述的语言要与指图的动作一致。

4.作业(假如课堂上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为家庭作业)。组织学生补充和完善自身在地图学习中的积累和收获,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作业。

〖家庭作业〗

指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家史写作的学生,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

《绕着边境走一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发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识图能力。

3.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教学准备〗

一幅较大的中国政区图。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检查复习。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和海域。

2.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疆域辽阔,从东部海滨到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有5200千米,乘坐特快列车也要走两天多;从最北面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相距5500千米。陆地上的疆界有两万多千米。”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依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依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承当不同的任务。

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身小组的探究结果。

(1)我国的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5个国家。

(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我国的陆上邻国。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5.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练习。

6.安排家庭作业―――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讨论。“由于我国与这些国家国土相邻、山水相依,相互了解,我国与邻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很多边境地区都设有边境通商的市场。你知道我国所遵循的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原则吗?”通过讨论协助学生明确,“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

3.小组活动。交流探究活动的效果。由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

4.讨论。教师提醒学生:“你还知道我们这些邻国最近的发展变化吗?”学生可以谈他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邻国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5.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精选一局部图片和文字,制作一期班级板报。

〖家庭作业〗

识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认一认祖国政区》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制作活动需要的白纸、硬纸板、胶水、剪刀等用具。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导入。“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每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相同,国家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区。”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三:祖国的行政区划。

(1)学生介绍:“我国太大了,各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同,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中国政区图上每一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就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范围。这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一共是34个省级行政区。”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指图介绍:“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直辖市是由国家直接管辖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3)朗读教科书第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练习,看谁记得快,记得多,指图准确。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都记住,但可以提倡尽量记住我国的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自身家乡所在的省份。

(4)趣味练习:“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市、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是哪里?与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相邻的省(市、自治区)是哪些?它们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又是哪里?”

4.识图竞赛,看谁记得多,指图正确,并给予褒扬。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使用中国政区拼图做拼图游戏。

5.课堂练习。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

6.安排家庭作业:

(1)识图、指图练习―――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2)结合每天晚上电视“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进行识图练习。

第二课时

依照教科书第38~39页的步骤,组织学生制作祖国政区拼图。

〖家庭作业〗

通过识图,复习本课学习的我国的行政区划。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2.认识北京的位置,知道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还是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导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4个直辖市中,为首的是首都北京。你知道什么是首都吗?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四:首都北京。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掌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可以观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作为导入,介绍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所在地。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北京有哪些党和国家领导机构。

②边指中国地形图边介绍,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它的西北方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面临华北大平原和渤海湾”,所以,平常又说北京是“北依山险,南控平原”,位置十分重要。

③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作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前后有近800年的历史了。”“北京有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城楼,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管最为完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有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长城,还有众多的宫苑、坛庙等古建筑群。”

④结合教科书第40页的图片资料介绍:“天安门广场中央耸立着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西面是人民大会堂,东面是国家博物馆,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

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

4.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填空,并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首都北京的位置。

2.阅读教科书第42页图片和课文:“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充溢着保守

气息的古都。”

3.学生继续“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

①观察并确认教科书第42页图片的内容;

②学生们还可以介绍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介绍富有特色的北京的保守文化。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图片和课文:“北京还是一座充溢生机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通过交流明确:北京是一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公路、铁路和航空线把北京和祖国各地以和世界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5.学生讨论:“你们知道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吗?这和北京的建设、发展有什么关系?”“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吗?”“关于首都北京,你还知道什么?有什么加以补充?”

6.识图练习。

(1)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

4.四上品社《交通安全每一天》古中 篇四

设计人姓名:

设计人单位: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中心小学 邮箱: 联系电话: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安全的生活

第一课

交通安全每一天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时间:2012年12月30日

第四节课

单元概述:

本主题活动围绕着安全一词安排了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由“交通安全每一天”“从119谈起”和“面对突发事件”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引导学生探讨有关交通安全、火灾防范和逃生、自然灾害的危害与自救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交通安全每一天》从交通规则和事故中的启示展开教学,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极为密切,交通安全与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本主题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感受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

《从“119”谈起》用一个个惨痛的案例引导学生去了解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并通过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去了解避免火灾的方法,交流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认识一些常见的消防器材和消防实施,学会使用灭火器来熄灭小火。

《面对突发事件》从自然灾害和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两方面去交给学生在灾难突然降临时如何脱离险境,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课题: 交通安全每一天

年级: 四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

课程内容:

“交通安全每一天”由“公共交通有规则”和“交通事故的警示”、“交通安全、从我做起”三个活动部分组成。让学生通过一些交通事故案例去感受违章交通规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使其能懂法并守法。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法规;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懂得看交通标志来行路;了解交通警察常用的指挥手势,并理解其意思。

3.感受交通事故的惨烈,明白违反交通法规的危害性。

4.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宣传交通规则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5.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通过调查、访问、搜集与分析资料等形式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

6.养成独立探究、集体合作的习惯,并学习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交通安全每一天》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的生活)中的第一主题,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极为密切,交通安全与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本主题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感受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教学准备:

1.学生分小组在课前搜集、制作交通标志,查询记录相关交通法规。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家庭消费情况调查表 学生分析:

我们是农村小学,但地处乡镇驻地,学生对交通规则了解不够,由于身边的人都不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导致学生也不能遵守,这给教学本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选自山东人民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交通安全每一天》。本课难点是让学生从他人的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分析事故的原因,从中认识到违反交通法规可能导致的后果,从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守法。所以只有把学生带入现实社会,把社会现实融入课堂教学,注重课内外的融和才能把本课教学落到实处。

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反思自己平时的交通行为,看是否做到了“守法”;学生收集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及交警手势知识,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对交通信号的关系进行了解,体验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并让学生走出校门,结合周围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全课以活动贯穿,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活动的有效互动。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认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他人的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分析事故的原因,从中认识到违反交通法规可能导致的后果,从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守法。课程资源开发: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收集所见的交通安全标志。2.小组学习的形成,研究活动步骤与方法,制定活动计划。3.各学习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调查访问,整理数据,其间老师及时指导 4.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在父母的协助下,通过体验,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守法。写出心得体会。教学条件说明:

我们是农村小学,但地处乡镇驻地,学生对交通规则了解不够,由于身边的人都不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导致学生也不能遵守,这给教学本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教学进度建议:

本二级课题需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交通规则。第二课时通过观看交通事故哦那个中受到启示,并开展体验活动,安全从我做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公共交通有规则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是怎么来上学的?(乘车、步行)

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不管是学生上学、还是大人上班,我们想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都离不开交通安全。那是什么为我们出行的便利、安全提供保障?这节课咱们一起来探究学习“公共交通有规则”

【设计意图】由谈话入手,让孩子易于进入话题的讨论。

二、学习交通规则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与我们生活比较密切的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现在同学们迅速交流整理一下。

【设计意图】整理课下收集的资料,养成对于资料的整理研究习惯。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整理并准备在班内汇报。教师巡视,选出整理好的两、三个小组的资料汇报。

1、汇报:学生汇报小组内收集到的资料

2、读法则: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

(2)不准穿越、倚坐人行横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3)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4)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5)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附近临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让同学们读一读。如果你做到了其中的哪一条规定,请你在他后面画一个笑脸,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得到的笑脸最多。我们将评出我们班的“交通小卫士”。

【设计意图】对孩子进行法规知识的学习,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3、交流:交通规则我知道,在生活中,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与同学一起交流一下吧。

4、检验: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还不知道你是否学到了真本领,让我来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教师准备与交通规则相符合或相违背的几幅图片让学生做出判断。

师:小时候,我们不会走路,我们学习走路;长大了,我们就要学习怎样安全的走路。你在生活中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学生回答自己的做法

你还知道那些交通规则?全班总结并填在课本上。互相交流生活中你都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将知识用在生活实际中,更进一步了解安全法规。

三、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

同学们刚才提到的红绿灯、人行道等称为交通设施,你们在路边看到的牌子称为交通标志。因为有了它们,让我们便利、安全的出行有了保证。你们在上下学的路上都看到了哪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呢?能把它们的作用介绍给大家吗?

(学生介绍)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你知道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吗?

(课件先出示设施图片、在出示标志图片)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标志就会发现它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课件介绍)

把标志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区分,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它们的意思。看到红色的标志就意味着这里不能干什么,看到黄色的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蓝色的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有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帮助,无论是在熟悉还是陌生的地方,我们都能快捷、安全地达到目的地。你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请把它们画在书上。

【设计意图】认识交通标志,让孩子了解其所表示的意思,以便今后更好的遵守安全法规。

四:学习交通警察的交通手势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交通警察也来指挥交通,那么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

生:交通警察是用手势来指挥交通的。

师:现在请我们区三中的一名小交警房士琦同学来给大家解释几个交警手势。

房士琦同学给大家解释交警手势的同时,同学们也可以跟着房士琦同学一起做一做交通手语操。然后判断几个常见的交警手势。

【设计意图】拓宽孩子的视野,了解更多的交通法规知识。

看,正是由于交通标志和交通警察的通力合作让这里的交通秩序变得特别好,其实行人和司机们也做了很多,正是他们遵守了交通法规才会使交通秩序变得更好。

老师收集了一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交通法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出示课件。读了这条交通法规,你有怎样的收获?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法规判断。他们做的对吗?不对的都有哪些危险?

说的真好,为了更好的维护交通安全,我国在2004年5月1日起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找一下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案例,检验自己对知识的认识程度。

五、安全从我做起

1.师: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学习,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学生回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安全走路的。

2.社会实践调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到街上去观察,了解道路交通状况,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怎么样?

六:课堂总结、提出要求 师:无论是交通标志,交通警察还是交通法规,它们都是在为我们服务,对我们的出行做出指导和约束。生活中有秩序的交通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安全,不遵守交通规则常常会引发事故。我希望每一位同学从现在开始起杜绝一切交通安全隐患,认真学习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牢记每一条交通安全法规并且永远遵守它,因为它们是你的生命的保护神,更是车轮对生命提出的警告。现在老师赠送给大家一首《安全歌》,在歌曲中结束我们的课吧!希望大家今后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高高兴兴上学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播放儿歌:《安全歌》

第二课时

活动

二、交通事故的警示

一、学生汇报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的交通警察和这些交通设施、标志,确实在维护道路顺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是不是有了他们,我们就看不到交通违章现象,人们就不发生交通事故了呢?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到街上去观察,了解道路交通状况,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怎么样。这个任务同学们完成了吗?现在来汇报一下吧。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调查,了解人们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怎样,亲眼目睹,更加深刻的体会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二、看录象,谈感受。

1.我们身边有不少人为了图一时的方便,任意地闯红灯。跨护栏,觉得这种事只是小事一桩,这样做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可事实真的像他们所想的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现:各种车辆的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的声音,然后是人们的尖叫声,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2.看了同学们震惊的表情,听到同学们阵阵的惊呼,相信们一定被这画面深深地震撼了,现在,你们最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谈感受)3.交通事故猛于虎也。我国近几年发生交通事故的数目成上升趋势。2005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达人,也就是说每一分钟,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伤亡。而我们想有一个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需要你、我、他,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把交通安全记在心间。同学们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怎么样?

(学生结合自己谈谈)

【设计意图】让孩子养成交通安全从我做起的安全意识。

4.我们小学生在出行时哪些行为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一段录象。同学们仔细看,想一想,录象中的人做的对不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想好后,小组内交流、总结一下,交流结束后,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演一演,你们遇到这种事时该怎么做。

(学生说、演)

面对这些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他们,同学们能不能写几条交通安全用语或画交通安全宣传画来警示自己和他人。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画、宣传语,并粘贴到黑板上)

看到生活中那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你有什么感想?把你想说的话填在书上,并在小组内交流。

同学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而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交通事故中枯萎,为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了让我们的亲人放心,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学习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共同创造一个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案例,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法规的了解应用程度。活动三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一)游戏活动 1.十字路口的游戏。

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学生到位)。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开始活动,车辆和行人任意穿梭)【设计意图】活动的开展。将知识融入活动之中去。2.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我看见走路的人和自行车撞在了一起,我想说:“你们如果慢一点就好了!”我看见自行车撞到了汽车,我想一定把他们碰疼了。我看见车子和行人挤在一起,谁也走不了,那样一定很耽误时间。

3.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我觉得是他们不懂规矩。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他们,如果有人指挥他们怎么走,一定不会发生堵车的事情。

4.小结:是啊,生活可不是游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案例,检验自己对知识的认识程度。

(三)七嘴八舌说规则

1.根据教材57页的连环画,想象丁冬还会有哪些收获,进一步了解交通规则有哪些。

2.说说你再生活中是怎样注意安全的? 3.制作“我的安全小锦囊”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案例,检验自己对知识的认识程度。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红领巾安全活动周”的宣传活动。成立红领巾安全小分队,制定宣传活动方案,走入社会,开展做安全警示卡、画安全漫画图。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案例,检验自己对知识的认识程度。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今天的收获吧?

板书设计:

交通安全每一天

交通法规

交通标志 自觉遵守

交警手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德育回归生活

生活是德育之源,只有鲜活的生活实际,学生才会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才能有强烈的创作欲望,进而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教学也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如课前所展示的交通事故图片和小资料,是学生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更是触目惊心的,使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参与课堂;再如,课堂最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用实际行动来号召全社会的人都来遵守交通规则,使德育教育外延到生活中,德育与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2、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德育真正内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这节课中,让学生课前收集制作交通标志,课堂上展示,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很乐于参与;再如在认识交警手势时,让学生先自己模仿,再小组合作表演,还有课堂最后的创作过程,在这两个活动中,人人参与,小组既互动又竞争,时时有思维碰撞的火花闪烁,学生也因此踊跃参与,互动合作,各显其能,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和启发,润物细而无声。

不足之处:孩子课堂上手收集的资料还不够,以至于课堂上教学孩子交流的不好。

上一篇:灵魂教育的认识下一篇:阿比吉特·班纳吉:贫穷的本质【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