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2024-10-13

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精选5篇)

1.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篇一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x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按照国家、省、市要求,根据县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编制的xx未来发展蓝图。

第一章发展基础

一、“十五”回顾

“十五”时期是xx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期,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2005年,xx生产总值达21亿元,较2000年增长91%,年均递增10.8%;地方财政收入达0.63亿元,年均递增15.5%。

(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我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4%,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8.4%;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6.5:31:22.5调整到2005年的37:43.3:19.7,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1.7亿元,年均递增69%。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以“建基地、扶龙头、连农户”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县发展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8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57个;农业“四带六园”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县坚持走工业强县之路,大力实施“1050工程”,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树脂、玻纤、机械加工、食品等行业得到加强,塑胶、电子材料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十五”末,全县工业企业达1760户,规模以上企业增加36户,达53户,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较2000年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00年增长94%。旅游业发展总体框架初步形成,“一城两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十五”期间,科学技术得到普遍推广,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普九”成果继续巩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体系逐步完善,xx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通过验收,职教、成教蓬勃发展。文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建成四川省文化先进县。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建成双拥模范县城。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搬迁了县医院、新建了县中医院,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体系、救济、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保证了xx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五”期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完成12.8亿元。完成旧城改造10万平方米,新修城市干道8公里,县城面积增加1.7平方公里,扩大到5.5平方公里。完善了供电、供气、给排水、城市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川陕公路、罗绵公路xx段改建工程,新建联网路113.9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75公里,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县(市、区)辐射及乡镇互相连接的交通网络体系。建成了50万伏变电站,改造了城乡电网,实施了天然气气化工程。xx信息港及光纤大联网工程的实施推进了xx信息化进程。通过土地综合治理和水利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着力实施了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十五”期间是全县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到“十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21元,较2000年净增121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257元,较2000年净增2867元。

二、推动发展的优势

(一)发展的有利条件。xx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成都-德阳-绵阳之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带上,信息传递快,受大中城市发展带动性强,有利于各产业与外部对接。“十五”期间,全县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一五”进一步实施战略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全县金融形势稳定,居民储蓄稳定增长,银行存贷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建成a级金融安全区,有利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发展软环境,提高了xx对外形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支撑发展的宏观背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为xx承接县域外产业转移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为xx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借助对外开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技术水平提

2.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篇二

一、《纲要》实施情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根本任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施进展顺利。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2006–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5%,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222元,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81%,高于规划目标16.8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30%,高于规划目标4.3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74%,达到规划目标要求;两年半累计利用外资5.63亿美元,高于规划目标12.6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6月份,全区实现GDP119.4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同比增长33.6%;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07.8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7.1%;实际引进外资1.74亿美元。

——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9:26.9:71.2。——2007新增就业岗位1.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的覆盖率分别为72.53%、84.76%、72.37%,五苗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98%,社会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2007年全区总人口达到47.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92‰,2007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7.2平方公里,学前教育城区入园率达到92.5%,学前教育农村入班率达到89.06%,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1.9%。

——2006–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17%和18.90%,分别高于规划目标4.17个和10.9个百分点,2007年分别达到15937元和9693元。

——截止至2008年6月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8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8.97%。

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纲要》提出的8项约束性指标,其中3项已达到规划目标要求,2项高于规划目标要求,3项达到规划进度要求;9项预期性指标,其中6项超过规划进度要求,3项达到规划进度要求;8项导向性指标,其中1项达到规划目标要求,7项超过或达到规划进度要求。(具体完成情况见附表)

(二)重点工作实施情况

1、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新型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初步形成了以芙蓉路城市主轴、沿江经济带、新世纪城市拓展板块、金霞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一轴一带一板块一园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我区三次产业比为1.9:26.9:71.2,与2005年相比,一产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二产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三产比重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河三角洲开发加速推进,月湖公园建成开放,喜来登酒店、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和金霞物流园区、青竹湖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使用,霞凝新港完成一二期扩建。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两年半累计引进省外境内资金74.28亿元,引进到位外资5.63亿美元,先后引进恒基兆业、世纪金源、美联银行、北辰集团等战略投资商,引进美美百货、深国投沃尔玛、红星〃美凯龙、岁宝百货等具有国际盛誉的大型商业项目,投资洼地效应日益凸显,区域经济步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宜居城市建设顺利推进。一是城市规划不断完善。顺应城市化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编制了《城北新区发展规划》、《开福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五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开福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城市路网基本构建。新建和拓建了火星北路、车站北路、芙蓉路、营盘路、福元路等道路,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区共拉通城市道路62条,通车里程180公里,是目前长沙市城市骨架拉得最大的城区。三是城市新区迅速崛起。全面启动了以“一区两园”为核心的大城北建设,重点打造了青竹湖生态新城、四方新城、江湾半岛新城和金鹰文化新城,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7.2平方公里。四是旧城提质步伐加快。新河三角洲整体开发加速推进,松桂园商圈已成为长沙市的核心商圈,建设了滨江美食街、湘春路、开福寺路等特色街区,城区价值明显提升。五是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公交、供水、供电、供气、排污体系日益完善;“美丽十湖”建设成效显著,太阳山森林公园实现开园;新建了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四方坪中学、清水塘小学滨江校区等学校;区图书馆和影剧院建成使用,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健全。六是城乡环境不断改观。实施了以大明示范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已修建农村公路190公里,提前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8亿元,构筑了城市防洪圈,推进了堤垸建设,主城区整体防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实施了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完成植树造林15万株,森林资源覆盖率达到26.27%,林木覆盖率为39.55%,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投资和消费需求稳步扩大。一是投资需求持续扩大。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3.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区在建投资项目39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个。完成企改投资6.1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房地产投资29.2亿元,同比增长57%。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外资进入仍比较活跃,共签约重大招商项目6个,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6.2亿元,到位外资1.74亿美元。二是市场消费趋于旺盛。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1.1亿元,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今年上半年,石油制品、汽车、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等四类热点商品共实现零售总额42.7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6%。电视购物成为新的消费亮点。餐饮住宿消费持续升温。房地产保持建销两旺,是长沙市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区。

4、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一是不断深化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民主政治建设。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严格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强化了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推行了领导干部届中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顺利完成了村支两委、社区居委会直选工作,我区村务公开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二是努力推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理顺了洪山综合农场管理体制,完成了以“公司市场化、服务行业化、社会事务社区化”为导向的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合并、强街、扩权”战略,将原12个街道撤并为9个,实行财税分级共享和属地征管。在全市率先推行以“管养分离、重心下移、市场运作”为主要内容的城管体制改革。三是稳步推进了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行行政事业单位核岗定编;确立了“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人才引进机制;推行了教育系统全员聘任制和街镇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完成了区直部门二级机构改革和区属开发公司、特困福利企业的改制工作。四是积极推进了村改居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完成了洪山街道、青竹湖镇、四方坪街道和新港镇39个村(场)的“村改居”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14个,扶持壮大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5、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科教事业不断进步。全区科技进社区普及率达100%,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城区。两年多来,共投入教育事业经费4.3亿元,年均增长23.3%;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素质教育先进区”和“全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区”。二是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打造了“湘江韵律”群众文化生活品牌,成功举办了“元宵灯会”、“中秋茶话会”、“青竹湖全国公路摩托车赛”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推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目前我区体育健身场地面积已达211万平方米,人均5.07平方米。三是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40个村全部建成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加强了卫生设施建设,已全部建成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四是计生工作再创佳绩。人口计划生育率连续保持99%以上,人口出生率保持8‰左右,自然增长率保持4.1‰左右,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6、和谐社会建设呈现良好局面。一是促进全方位就业力度不断加大。两年多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2.7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03万人;创建全省最充分就业街道3个、最充分就业社区21个,创建数位居全省第一。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1亿元,并实现应保尽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3.91%;实施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2200余人次,累计救助重症精神病人2248人次,两项共计发放救助金440万余元。成立区慈善会并筹集善款500余万元,共救助困难户5000余户。启动了廉租房建设,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社会稳定基础不断夯实。建立和完善了人民调解机制,两年多来共调解纠纷7560件,驻所调解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努力开辟人民来信来访绿色通道,信访案件办结率为100%,“大信访”工作格局基本构建。大力开展“平安开福”创建活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两抢一盗”专项整治,连续五年获得“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区县”称号。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工作不断巩固,征兵工作获全省先进。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纲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十一五”前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远远高于规划目标,但投资效益不高,投资结构仍然不优,工业投资占比偏低,以土地、资本等资源投入为主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没有较大改观。能源资源、资金、土地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

2、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低,现代物流、金融商贸等城市高端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建安房地产业“一业独大”,在产业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说明我区产业发展缺乏多元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二是基础税源不足。近几年我区基础税收虽有较快增长,但在总体收入中的规模明显偏小,仅占全区总收入的39.4%,且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三是产业规模相对偏小。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聚集辐射功能不强,在全市全省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3、和谐社会建设压力较大。一是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加大。二是环境保护问题严峻。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湘江流域、捞刀河、浏阳河流域水污染、养殖污染、城镇生活污染较为严重。三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仍然不足。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就业总量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够稳定;社会保险覆盖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五是物价上涨较快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4、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今年以来,受宏观环境变化和冰冻灾害等影响,我区经济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从需求来看,今年以来,无论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社会投资项目,都明显少于去年同期,且大部分为去年的续建项目,新开工的项目不多,投资高速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从产业发展看,工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园区用地紧张,项目落地难,同时由于房价高企、购买者持币观望以及整体市场的供大于求,我区房地产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三、“十一五”后期宏观环境分析及走势预测

“十一五”后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依然看好,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从全球看,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国际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共同推动了新一轮通胀和预期,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明显放缓。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回调期。我国当前出口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正处在从外需到内需、从粗放到集约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之中。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将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增长速度也将呈现放缓趋势。

从我区自身来看,自2000年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十一五”期间正处于这一轮高位稳定型经济周期从高峰逐步平稳回落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根据周期发展规律分析,未来2–3年我区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去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二是长沙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中,被列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三是今年3月份国家已出台中部六省实施比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长沙市被列为重点支持的城市之一。以上三大政策机遇将有力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加速向长沙集聚,有利于我区抢抓好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推动新一轮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十一五”后期我区发展面临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区经济社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预期能全部实现。

四、进一步实施好“十一五”规划的对策建议

1、紧紧围绕《纲要》目标要求不动摇,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经区人大批准的《纲要》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做深做实各项专项规划,合理制定计划,确保《纲要》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努力破解瓶颈制约因素。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重点推进八大改革。一是推进资源节约体制改革。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探索水权、林权等资源使用权的市场化制度;建立全区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办法和节能模式。二是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建立环保优先的决策机制,探索建立全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三是推进产业发展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四是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五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区城建投投融资能力建设,探索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途径和方式。六是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和途径,推进建立新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七是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财政引导机制和税收激励机制,建立统筹城乡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财政体制。八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增强基层经济建设的自主权和主动性。

3、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一是依托保税物流中心、长沙新港和长沙铁路新北站三大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把金霞物流园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的物流枢纽。二是依托物流带动,突出发展运输成本比重大的大运量工业,在城北新区规划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运量工业基地,引导能源工业、组装加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发展,使金霞经济开发区成为辐射长沙东西两翼工业走廊的核心产业园区。三是立足区内文化产业优势,制定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区内等文化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突出引进文化品牌项目,倾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四是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重点打造和引导建设一批沿江沿河沿湖高档住宅区,突出发展高档商业地产。五是着力引进具有国际品牌的商业旗舰、大型专业卖场,继续做大做强汽车销售、医药销售、电视购物、餐饮娱乐等商贸品牌,大力发展酒店宾馆业,壮大会展经济,促进城北现代商贸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努力把芙蓉北路金融城建设成为全省金融中心。

4、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环境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处置能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完善节能降耗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全面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节能管理,严格控制高能耗行业的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确保节能降耗等指标按期完成。

5、积极推进新城建设,努力提升城市价值。抢抓长沙市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机遇,进一步拓展大城北的发展空间,着力引进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项目,努力将城北新区打造成为引领长沙向北发展的龙头和“3+5”城市群的核心启动区。努力打造芙蓉路城市主轴,不断聚集多元化经济要素,逐步形成长沙的城市经济核心带。大力推进滨江片区、老火车北站、黄兴北路两厢的提质开发,加快完成新河三角洲整体开发,提高主城区的品位和发展价值。突出抓好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站场建设,健全新城区的公交系统,合理布局公园、学校、医院、社区服务场所等公益设施,精心打造“一江两河十湖”,完善城市的公共配套和综合功能,努力将开福区打造成全市最佳宜居城区。

6、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市化统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体系,全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具有综合和现代专业技能的农民,加快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7、积极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城区。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平安开福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3.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篇三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部署,研究制定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对于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黄冈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一个重视科技、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热潮。随着一系列推进科教兴市,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科技工作的宏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创新越来越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事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2万人,较增长8.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2万人;全市拥有研究开发机构160多个;全市R&D(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到1.8亿元,比20增长了120%;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20多家。“十五”期间,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增强了信息服务能力;部分科研仪器配备得到了更新改造,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全市专利批准数170余项,比年增长118.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4亿元,比2000年增长8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方面,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了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工业方面,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增强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市工业企业近3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微电脑控制,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8%,比1995年提高4.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9%,比2000年增加1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虽然“十五”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大,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二是行业技术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还比较落后。三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的政策不配套,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R&D经费占GDP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科技发展不够,“科技瓶颈”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黄冈科技“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我国也即将进入由创新主导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充分估量科技经济发展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影响,迎接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经济由卖方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科技需求将更加旺盛,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科技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成为党和政府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科教兴市战略成为黄冈发展的第一战略;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为湖北乃至黄冈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途径。这些都为“十一五”湖北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新技术革命势不可挡,我市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国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黄冈作为革命老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产业技术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将严重制约黄冈经济的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切实增强加快黄冈科技发展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特色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加快科技快速发展,推进我市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跨越式发展原则。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超常规发展的思想,选择若干具有自身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重要技术领域,赶超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地推进科技产业化。

3.突出特色原则。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在加快推进我市科技进步进程中,要坚持立足黄冈的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形成若干新兴支柱产业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企业群,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4.加强“集成”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放眼全国和世界,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要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集成,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前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联动,致力形成推进技术创新的合力。

5.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把引进和利用国外省外技术、资本、人才作为加速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产品。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全省高市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8.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20%;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

--主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工业化国家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和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重大新产品;工业信息化水平、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竞争力明显增强;单位面积的产出逐年递增,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装备、工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素质及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队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6万人;科研基地和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财政对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2.0%,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总体部署

黄冈市“十一五”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三大工程,强化五项措施。

围绕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条主线。一方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

实施三大工程:即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企业技术进步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

强化五项措施:即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三、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积极培育黄冈第一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着力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一)优先发展三大领域

1.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激光医疗设备、光纤传感器、光电测量仪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产品,积极发展各种计算机软件。开发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宽带光缆、高频电缆、光电器件及光电仪表、激光防伪、CD-ROM存储设备、多媒体教育软件、CAD/CAM软件、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光盘及光盘机、IC卡及其相关产品。加强新型激光器、GPS、GIS系统、新型光纤传感器件、光电材料的研究开发。

2.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全面实施“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重点发展新型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及新制剂、新型功能食品、医药新制剂和以生物农药、转基因动植物为重点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产品、预防性疫苗、诊断试剂、新型抗病毒、维生素、氨基酸合成药、Bt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新产品,新型高效酶制剂,加强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开发。

3.新材料

重点发展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开发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稀土材料、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成套设备、油田化学品、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高性能涂料、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超细粉体材料、特种增强材料及制品、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等。

(二)重点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1.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10项左右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项目,集中资源,重点组织实施,使重大项目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对我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各类专项计划;技改计划和火炬计划对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2.按照“抓大促小”的原则,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实施大公司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推动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十五”期间,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3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它们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的骨干企业。以培育知名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推动一批在全国有技术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

在抓好大企业的同时,积极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广纳人才,广筹资金,采取优惠的政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形成一大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市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跃创新氛围,提供后备项目,培养和锻炼大批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积累人力资本。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步伐

按照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办出特色的总要求,加快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将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示范园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着重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增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孵化”功能。二是抓好标志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园内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三是重点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各区每年滚动实施5个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着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

光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光电子信息产业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以开放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抓大与促小相结合,实现集约型、跨越式的发展。重点发展四大产品群。

发展四大光电子信息产品群,即发展以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为主体的信息光电子产品群;以工业激光、医疗激光、光学元器件为主体的能量光电子产品群;以光纤传感、光存储、光显示、光输入为主体的应用光电子产品群;以应用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为主体的软件产品群。

(四)全面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

21世纪是更加注重生命质量的世纪,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将是国际竞争最激烈、也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要集成优势,特色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促进和带动全市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为目标,全面贯彻“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

实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要以“高水平、高速度、高效益”为基本思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集成推进;以基地为依托,点面结合;以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为根本手段,开放式发展,形成外引内联,共同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的良好局面。

要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重点加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新剂型的研制,形成一批优质中药品种;以生物工程产品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自主产权的产品,重点研制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着力抓好现有优势产品的创新与产业化,大力推进保健食品规模化、集群式发展;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工业,继续抓好现有优势原料药的产品创新,重点研制化学龄前新药和开发药物新剂型,保持和壮大我省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的优势地位;积极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农业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继续抓好设施农业的配套开发,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

努力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新医药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7亿元和4亿元,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培育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形成1-2个年产值过10亿、10个以上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三是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农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和良好运行机制,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形成以武穴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全市各县市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实施企业技术进步工程,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是“十一五”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要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工艺装备、产品开发到企业信息化各个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落实。

(一)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提高企业工艺及装备水平

要加大力度,加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特别是机械、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传统工业全面升级。

机械工业重点抓好高精密度数控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高等级输配电配套技术和CAD、CIMS技术等的应用。冶金行业重点加强高效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连铸技术、特种耐火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等的应用。

纺织行业重点加强无梭织机、清梳联、精梳、自动络筒、OE纺服装、服装设计CAD以及化纤直接纺、连续纺和服装后整理新技术等的应用。建材行业重点抓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加快水泥超细磨技术、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化工行业要围绕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三大化工行业产品的深加工,重点应用膜分离、超滤等先进分离技术、先进催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1.针对影响全市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科技计划。力争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虚拟制造、快速原形、模糊控制、数控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

--模具钢、冷轧钢生产技术,提高合金钢洁度和精度的技术;

--纤维混纺、交织一步法染整、棉毛织物高档印染后整理,化纤仿真织物印染后整理技术;提高麻纺质量的苎麻品种改良、脱胶、纺织及印染整理技术;

--石墨、石膏、膨润土、石英、磷资源等非金属矿的深加工新技术;

--农药复配及农药新制剂技术,有机原料清洁生产技术。

2.加强“两高”(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新产品开发,着力培育名牌产品。重点开发下列产品:

--电动汽车、新型散装粮食运输车、双燃料汽车以及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发动机自动导航装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系统、特种车桥、汽车空调、轿车气门、汽车灯具、汽车密封件、动力转向器等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

--轿车用先进钢板系列产品、冷轧硅钢片系列产品。

--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高强力机织土工布、精毛纺面料、高档化纤面料。

--新型节能、高强、轻质、保温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特种陶瓷、特种玻璃材料。

--新型表面活性剂、高效催化剂、涂料、染料中间体、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等精细化工新产品。

(三)以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大幅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保障,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和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培育后发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黄冈是全国革命老区,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必须以信息化为根本手段,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专项计划”,以支柱产业,尤其是汽车产业为重点,以迅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目标,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自动化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黄冈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1.加强制造业各行业适用的CAD/CIMS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制造业设计的信息化,力争5年内使全省制造业的CAD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积极推进并行设计技术在各行业的开发与应用,力争CIMS在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应用率达到50%左右。

2.推广应用机械、制药、纺织、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骨干企业生产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广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强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网络建设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企业上网,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尽快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促进企业商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

五、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是振兴农业的唯一出路。“十一五”期间,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服务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新型设施农业与农业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新技术等五大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四优(优质稻米、优质三元猪、优质油菜、优质水果)工程的实施,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继续健全和完善以县市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对全市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农技推广服务资格证”和“上岗证”双证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前瞻性,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努力争取在农业高新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重点抓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的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抓好转基因作物新品种选育,粮棉油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林、果、特、花卉脱毒种苗选育及快繁技术,基因工程生产动物蛋白,动物重大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等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农产品加工保鲜新技术和食品新产品研究开发,注重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系统、畜禽规模化饲养管理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

2.加强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突出区域重点,建立、完善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辐射、推广高产、高效种养技术。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

(三)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黄冈是我省农业大市,农业发展事关大局。“十一五”期间要以特色为基储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形成产业链为核心、企业加基地加农户为主要模式,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推进计划”,实现优势集成,重点突破,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农业增效。

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要围绕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开展技术创新。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双低油菜适温榨油新技术、饼粕综合利用技术、菜籽壳及油脚等副产品利用技术、优质稻米加工技术、水稻加工转化技术方面重点突破;蓄牧业要实现重大疫病监测防治技术、饲料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特色地方水禽新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名特优水产品要实现名优水产苗种繁育技术、水产品保鲜保活与安全贮运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林产品要从林木产品和林产化工两方面展开,重点突破杨树等工业用材林高效利用加工技术、林产化学加工技术、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名优花卉组培技术;优质水果与特色蔬菜要重点突破莲藕贮运保鲜技术、莲藕出口系列产品开发、莲藕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马铃薯及莲藕等工厂化组培生产技术、蔬菜贮运保鲜技术、特色地方蔬菜资源开发技术、特色水生蔬菜资源开发技术、水果采后综合处理与加工技术;特色资源要重点突破魔芋系列产品开发、名优茶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蜂产品系列开发加工技术、食用菌加工技术、板栗贮运保鲜和深加技术。

要基本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协作攻关,在六大优势领域的30项共性关键技术中取得一批重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成果;二是通过扶持10个龙头企业及其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优势农产品增值达到3倍以上;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培植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壮大龙头企业的经济规模,带动我市特色农业发展。

(四)实施科技扶贫致富行动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十一五”期间,要以富民、富县为目标,以优势资源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施大别山区科技致富行动,推进科技扶贫致富,带动全市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实施大别山科技致富行动,重点建设一个网,抓好5个“十”。建设一个网就是建设农村信息网,推进大别山区农业信息化。抓好五个“十”,即抓好十大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十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十大农产品加工名牌产品的开发培育,十个重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十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六、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物质精神需求和消费水准,切实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

(一)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以新技术为切入点,围绕避孕、节育、优生和生殖保健进行科学研究,为实现人口控制和优生优育目标提供技术保障。重点加强高效新型避孕节育技术、药物和器具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早孕中止药物。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从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入手,研究发展生殖保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二)开发应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要加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积极应用采矿新技术。重点开发金矿渣和粉煤灰等废物资源的高值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材料复合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控制综成技术开发,重点开发耗水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水资源优化调配和特殊水域净化技术,推进节水和污水控制技术产业化。研究应用量大面广、对环境影响大的污染源、物的无害化管理及治理方案与技术,开发应用工业污染源、造纸废水的防治、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和典型重点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设备,积极防治乡镇企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三)积极开展减灾防灾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问题。研究、应用短期气候预测预报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火灾预报、监控和自动扑救技术,旱情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四)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逐步将科普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治理;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术团体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方针,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提高广大产业工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能力,广大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广大青少年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加强对科普事业的投入,认真抓好科普重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科普专用设施的“窗口”、“示范”作用,开展面向科技影视和广播节目制作人员、科技类期刊、报纸记者和科普管理人员的科普业务培训活动;加强专业科普队伍建设,办好一批科普团体,增强科普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成立“专家学者科技报告团”、“专家学者科普服务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黄冈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是:建立竞争、开放、协作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和灵活高效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增强我市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农业、汽车、纺织、化工等重点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主要农作物育种、玉米、油菜、中药现代化、生物工程药物及制剂、生物材料、数控技术、汽车数字化等一批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以产权为纽带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积极支持科研机构转制后的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优质水果种苗基地等科技产业化基地等。

(二)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中介机构是创新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纽带。要大力发展技术、人才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技术产权交易、无形资产和科技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管理。要鼓励大多数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化管理的中介服务机构或转变为面向企业、农村及社会进行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的科技型服务企业,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创办各种中介服务机构。

加大信息资源、信息园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围绕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或机构,抓好科技资源信息库、科技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三)创立若干知识创新基地,推进知识创新

建设知识创新基地是发挥创新优势,在国内外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迫切要求。要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突出优势领域和重点学科,培育一批代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为黄冈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领域的优势学科,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和成果库,并为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矗

要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企业间的联合,建立知识创新基地与技术开发机构、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鼓励企业着眼长远竞争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知识创新。

八、主要政策措施

(一)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一把手工程”,切实抓好对各市州县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注重发挥科技、计划、经济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集成,形成责权分明,部门联动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教兴市中的“前线指挥部”的功能。

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实施科教兴市的基本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投资结构,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投资体系,提高技术创新投入占GDP的比重。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要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强化企业的投入意识,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小型企业,都要积极落实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的有关规定。科研、设计单位应从所得收益中,按规定提取适当比例,建立科技发展基金;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科技投入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确保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继续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进一步增加科技信贷投入。按照“有限参与,积极扶持”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持扶兴办一批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制定有关政策,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及大型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同时积极寻求国际风险投资业涉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以拓宽资金来源,促进我市风险投资业的国际标准化运作;积极帮助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上市或到创业板块市场融资,加速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关键。要根据科教兴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新型的科技企业家,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要努力创造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拨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委派他们在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积极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定期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鼓励企业和企业集团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高校、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要着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整体文化与技术素质。在农村,要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适用先进科学技术普及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并结合科技兴农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济技术能手。在城镇企业,要大力加强职工队伍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对新增加的城镇劳动者要全面进行职业教育,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对于下岗待业人员,要根据产业流动的要求进行再就业培训;对在岗人员要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制定关于知识资本化并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持股的政策,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或区域进行试点;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政策,降低门槛,放宽条件,为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狠抓已出台的促进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的落实。

加大技术创新立法和执法力度。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有关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进贯彻落实。要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三)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引导和促进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其与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重点抓好高校、大院大所的产业化工作,使之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加快科研机构的改制改革步伐。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要加快向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转为企业法人或非营利机构。

大力加快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作为加速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促进它们上规模,上水平。

积极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各主要科技领域发展纲要的宏观指导下,调整计划体系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科技计划体系按三大类计划设置,即研究发展类计划、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类计划、科技能力及产业化环境建设类计划。第一类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及专项科学基金计划;第二类计划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第三类计划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风险投资、孵化器建设等。以科技产业化为目标,建立纵深部署、横向协调的计划管理体制,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建立新型的矩阵管理模式,实行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约束机制,增强计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扶持一批独立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大力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的支撑条件和法规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

组织全市科技力量,选择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家、省科技合作计划,大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提升全市技术创新起点,为提高全省科技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务;全方位开拓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尤其是要发挥黄冈海外留学生、同乡会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海外华人带技术、成果、资金来鄂创业;鼓励和支持科技开发机构和企业对外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海外资金投入到湖北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来;实施科技兴贸计划,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培植科技产品出口源。培育一批重点出口产品的骨干企业,扶持一批出口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其成为科技产品出口的产业基地;构建对外科技合作信息系统网络,搞好“三库”(信息库、人才库、渠道库)建设;大力开展民间对外科技活动,促进民间组织机构成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桥梁纽带,发挥其作为官方对外科技合作渠道的补充和延伸的积极作用。

(五)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4.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四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农发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

一、面临的形势

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行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11年来,在艰难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经历了由综合性到单一性,再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支农历程。建行初期,完善了组织机构体系,基本实现了业务自营,在支

持粮棉油购销、支持国家扶贫攻坚和农村开发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98年以来,坚持以收购信贷资金封闭管理为中心,认真执行政策,切实加强管理,初步实现了保本微利经营,比较好地履行了国务院赋予的职责,有效遏制了收购信贷资金被大量挤占挪用的势头,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打白条”问题,推动了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月份以来,按照中央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行各项工作,明确了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的思路,全面推进内部综合改革,把支持粮棉收购作为重中之重,审慎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新业务,初步扭转了业务萎缩局面,信贷支农有了新贡献,体制机制有了新框架,风险防控有了新水平,经营效益有了新提高,队伍建设有了新进展,各项工作迈上了

新台阶,履行职能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的发展环境。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上升通道,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建设现代政策性银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步伐将加快。粮棉购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客户基础进一步改善,国内外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影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家加强对粮棉市场的宏观调控。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加速,金融创新、引进与合作步伐加快,外部经营环境继续好转。总体上看,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对我行发展有利。

发展中也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我行正处于并将继续处于战略转型阶段,当前业务范围比较窄,支农功能还不完善;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管理不够精细,基础管理和基层行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外部政策环境仍不宽松,企业改革滞后,客户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的矛盾仍然突出;科技支撑体系比较薄弱,服务手段单一,金融创新能力不高,人才资源不足,人员素质和结构不尽适应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

发展的关键时期。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今后五年是打造现代银行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五年。我行必须增强使命感、紧

迫感和忧患意识,牢牢把握机遇,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今后的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行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和谐银行,不断提高我行的执行政策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指导方针与主要目标

指导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策性银行办行方向,着力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打造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实施科技兴行和人才强行战略,着力提高业务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有效发展,促进构建和谐银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行发展全局,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治行理政的第一要务;坚持支农为本,把支农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有效发展的观念,确立科学发展的模式,努力走出一条速度较快、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立足支持“三农”谋发展。要把扩大对“三农”支持作为业务发展的基点,围绕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支持结构,促进业务全面发展。

——立足集约经营快发展。要把有效防控风险作为业务发展的前提,注重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益,坚持内涵与外延相结合、速度质量效益并重,推动经营模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立足市场运作图发展。要在贯彻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市场

机制,增强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经营意识,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确保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国家政策意图和我行发展目标。

——立足因地制宜求发展。要根据东中西部各地经济金融发展状况、产业布局、自然资源和客户条件,制定符合各地实际需要和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重点,扩展优势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发展。

——立足改革创新促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实现向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主要目标。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遵循政策性银行发展规律,按照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十一五”期间要把我行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财务上可持续、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开发性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

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政策性银行框架。着力提升我行的开发性金融功能,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把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扶持性、引导性功能,提升到农村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性、开发性、制度创新、战略导向、引领合力功能的新阶段和较高层次,把我行建设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平台。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实行国家指定项目与自主经营的开发性项目分账管理、专项核算。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业务有效发展。贷款领域、贷款对象、贷款品种更加多元化,贷款结构不断优化,支农功能完备,在执行政策、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贷款规模稳步增长,到2010年,全行贷款月均余额达到9000/11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左右。自主筹资功能进一步增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品种更

加丰富,筹资和负债结构更趋合理,负债成本较低,到2010年金融债券发行余额达到3600/5250亿元,占负债总额的40/47%以上。

——效益明显提高。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实现国家政策目标。自主经营项目比重不断提高,经营利润明显增加,2010年达到36/47亿元,在加大计提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的基础上,每年实现一定的净利润。力争通过自主经营项目发展增加利润,弥补新增国家指定项目的亏损,尽量避免产生新的政策性亏损挂账。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不断提高,全行不良贷款总额与不良贷款比例逐年下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有所提高。

——机构队伍不断优化。机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机构布局更趋合理,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员工队伍规模基本稳定,结构进一

步优化,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富有经营活力与开拓精神、适应我行业务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

——构建和谐银行成效显著。人际环境和谐,工作机制顺畅,外部环境良好,基本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局面。

三、推动业务有效发展

推动业务发展转入科学轨道。我行业务发展,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追求总量增长,更注重结构优化,既强调加快发展,又坚持量力而行,速度质量效益并重。在作好粮棉油收购信贷业务的基础上,近期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等业务发展为新增长点,中长期主要依增加农村开发性质的中长期项目贷款推动业务增长,逐步把农业产业化贷款和农村开发贷款整合为农业和农村开发性贷款业务,统筹考虑,稳健发展,努力确立我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性地位。

坚持办好粮棉油购销储贷款业务。

解决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是当前我行首要的政策任务。要准确把握粮棉油信贷业务的基础性地位,坚持把其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国家粮棉油储备、最低收购价收购和调控性粮食收购等国家指定贷款业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保证资金供给,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和保障粮食安全等作用。努力把国家指定收购贷款纳入国家账户实行封闭管理,专项核算。对自主经营的粮棉流转贷款,要根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择优积极支持。对没有符合贷款条件企业的县域或地,要通过支持政府指定企业,扩大流转贷款覆盖面。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贷款等业务发展。要把粮棉油加工贷款向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审慎积极地扩大市场份额和贷款比重。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等贷款领域,及时把符合条件的贷款主体纳入支持范围。重点解决企业在原料收购、订单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短期流动资金需要,对技术改造、仓储设施和生产基地建设等所需的中长期资金,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支持。择优支持其他粮食企业发展。积极稳妥发展化肥、食糖、农膜等专项储备贷款业务。努力开办农产品进出口信贷业务,积极发展外汇信贷和国际结算业务。

5.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篇五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我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现根

据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现状,编制**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第一部分“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http:///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促发展、保稳定、维权益为中心任务,立足当前保稳定,着眼长远建制度,突出重点,稳步实施,协调推进,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就业促进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体系,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十五”以来,面对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我市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方面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者市场化就业;另一方面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帮扶,鼓励扶持引导他们实现再就业。5年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1、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十五”以来,**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国有集体企业以及由此改制企业在稳定就业总量的基础上,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增强;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

2、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市及4个区县政府主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改造扩建和新建,新增民办职业介绍机构41处,全市110个街道(乡镇)全部建起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增设了职业介绍机构,城区大部分社区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每年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业工种扩大到200多个,成为市场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市区县及部分街道(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安装使用统一软件,并实现了部分联网;各级共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了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办理就业手续以及代存档案、代缴保险等一条龙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功能明显增强。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招用职工,劳动者通过市场求职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每年实现就业再就业人员中,80以上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市场就业率显著提高。

3、建立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政策法规和管理服务三个体系,再就业优惠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2002至2005年间,通过落实减免税和发放四项补贴等政策,有6.5万人次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有148户各类服务或商贸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300人。通过为290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030万元,带动6500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该做法被全省推广。同时,对一些大龄下岗失业人员,采取了腾岗安置的办法,2003、2004两年间,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00余人,其中“4050”人员210人。

4、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按照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取消了农民工进城务工证卡管理等限制性规定,及时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服务等,实施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展了针对农民工专项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组织实施了“西输东接”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步伐加快,2004、2005两年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万人。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搭就,社会保险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1、五险齐全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2000年10月《**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12号令)的贯彻实施,标志着我市工伤保险制度开始建立,2003年4月市政府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通知》(*政发[2003]181号),实现了我市工伤保险制度与国家法令的衔接统一;2001年开始建立新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原来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三段通道”模式改为“版块式”,并在各类企业中全面推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市政府出台政策,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首次将乡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养老

保险关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2004年市政府下文,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出四项政策调整,重点是制定了个体劳动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贯彻实施《**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45号令),2005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至此,我市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初

步建立。

2、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的同时,狠抓了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企业养老保险落实了配套联动机制,5年新增参保职工15.2万人。失业保险由原来的仅限于企业参保,扩大到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除外),参保职工总数达41.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年新增参保职工60万人,工伤、生育保险从无到有,参保职工已分别达42万人和31万人。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11.6万人,参保率一直保持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3.4万人。在社保基金征缴上,采取了宣传、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有效预防了瞒报、漏报行为,5年来,五项保险累计征缴保险费63.78亿元,养老、医疗保险费征缴率保持在95以上,失业、工伤保险费征缴率达90以上。此外,加强了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确定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3、继续巩固了“两个确保”,各项保险费做到了按时足额支付。对照1998年实施“两个确保”的要求,“十五”以来继续巩固成果,并对部分困难企业职工也进行了保障,5年累计为下岗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45431万元;为全市1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足额支付养老金46.2亿元。同时,5年累计为11.5万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50445万元,对领完失业保险金后仍未实现再就业且生活困难的部分人员,通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予了救助。5年累计支付医疗保险费10.658亿元,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20.7亿元,为符合领取条件的农村参保人员支付养老金2210万元。

4、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自1997年以来,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连续8年保持社会化发放率100。2003年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2003]36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2004]1号),建立完善了街道(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并在全省首创了社区管理“星”级服务示范点制度。截止2005年底,全市17.7万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9.1%,纳入社区管理人员15.2万人,社区管理率达85.4%。

5、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启动。企业养老保险实现了省、市、区县三级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医疗保险建成了经办机构与各医疗保险定点单位之间的局域网,其它保险也实现了内部网络化办公。2003年以来,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建设“金保工程”的要求,建立了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建立并启用了视频会议系统,组建了“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核心平台二版”和“劳动99三版“在全市各级社保机构的统一应用。市及各区县全部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费“一票征缴”。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所突破。“十五”期间,各级开始重视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训、考核、鉴定相配套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技能人才队伍有所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有所突破,技能人才待遇得到初步落实,其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

1、技工教育走出低谷,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十五”以来,技工教育逐步走出低谷,教育规模稳中有升,教育层次提高,招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良好。2001年组建了**市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被批准为**市技术学院,使驻**市内的高级技工学校达3所。5年间,全市技工学校累计招生30260人,其中高级班招生达到7612人;技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23364人,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截止2005年全市有12所技工学校面向社会正常招生,在校生达到17000余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有了较大发展,全市经批准建立的民办职业学校32个,5年累计培训学员24380人。

2、在职教育总量稳定。5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工培训35万人次,其中有69987万余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共为鉴定合格的56073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颁发初级职业资格证书26778份,中级证书20363份,高级证书6626份,技师高级技师2308万份。

3、再就业培训力度加大,培训后再就业率有所提高。5年累计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5.3万人,培训后再就业保持在60以上。

4、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所突破。2003年底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制定实施了“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已先后组织了6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金蓝领”培训工程,培养年轻技师600人。制定了技能人才岗位补贴标准,建立了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已评选出“**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29名,享受每月100-200元的政府津贴;评选出“技术能手”180名,给予了一次奖励。2005年开始实施“首席技师”的评选。2004、2005年两年间,全市新增技师1800余人,高技能人才溃乏的现象有所改善。

(四)劳动保障维权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十五”期间,以全面推行劳动合同为基础,进一步发挥了劳动保障监察、争议处理、信访三位一体劳动关系协调职能,着力解决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有效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利益,保持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1、劳动合同签订面扩大。到2005年底,全市有2827户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共有75.2万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力推行了集体合同制度,有652户企业与职工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31.2万人。先后制定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审核办法》等6个合同管理文件,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2、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工作成效明显。建立了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加强了对企业欠费问题的监控。通过督促企业补发、财政转移支付为部分流通企业职工补发、劳动保障执法追讨等措施,5年累计补发企业拖欠职工工资8823万元,基本解决了历史拖欠问题。建立并落实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5545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6741元。在全市265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并将这项制度扩大到所有企业。

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2003年市劳动保障监察处成立,各区县也相继组建了专职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执法力度增强。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劳动保障年检不断扩大了年检范围和内容,2005年对6659户次用人单位进行了年检,涉及职工64.3万人次。提高了举报专查的处理时效,5年累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5495件,时效内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扩大了主动检查的范围和数量,以劳动保障年检为基础,针对发现的问题跟踪检查督促;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集中执法检查,较好地纠正了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严重侵害童工的利益、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等违法现象。

4、依法及时处理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实行了举证责任制度、证据财产保全制度、部分裁决先予执行制度,强化了立案调解工作,全面实行了合议庭制度,成立了“**市女职工劳动权益仲裁庭”等,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5年来,全市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784件,涉及劳动者20484人,通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9525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2147万元。

5、妥善处理了大量信访案件,规范了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程序。5年累计处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22428件;处理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应诉案件285件,依法纠正了各类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建设。

第二部分“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有利条件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明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把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2、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是拉动就业的积极力量,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确定要构建“中心突出的现代组群式”的城市框架,做强做大三大比较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培植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物流业,基本确立在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和半岛城市群特色鲜明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地位,将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将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的社会地位,同时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

4、全社会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观念发生变化,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形成,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保障意识不断提高。

这些有利条件,为“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面临的新挑战:

1、城乡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将在“十一五”期间达到高峰,“十一五”期间,全市预计城乡需要就业人员总量为70万人,其中城镇需要就业4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25万人,城乡就业压力突出。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一方面普通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技能劳动者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就业难、招工难”并存,部分缺乏职业技能的长期失业和中龄失业人员难以就业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水平相对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的新型技能人才数量少。

3、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来自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老年人口增加,必然给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直接带来巨大压力,加之部分困难企业欠费严重、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需资金,基金支付和筹集压力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如果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需基金38亿元,养老基金缺口达32亿元。养老金计发办法需进一步完善,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日益拉大。医疗保险制度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个人负担过重和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起步较晚,覆盖面不广,保障水平较低,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互济功能没有充分体现,资金来源单一,多元化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4、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协调劳动关系的难度增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利益越来越明晰化,双方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化,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将更加占据主导地位。就业形式多样化、复杂化,灵活就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劳动力流动频繁加快,劳动关系将更趋复杂、多变。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一些西方国家推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与我国现行的依靠行政手段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式将产生冲突,这为劳动关系调整带来新的挑战。另外,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仍较突出,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依然存在,劳动争议继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仍面临人员少,维权任务重的压力,劳动保障领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三部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重要转型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对企业工资的宏观管理,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基本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制度规范化、资金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以及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省率先崛起提供支持和保障。

根据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现状,结合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出如下任务目标。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打破城乡界限,面向城乡劳动者改革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基本建立起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同时,畅通劳动者输入输出渠道和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职业变换的渠道,基本建立起劳动者自主流动就业机制。

2、优化劳动力市场布局结构,实现综合性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居委会四级联网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市场就业率达90%以上。

3、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十一五”期间实现城镇就业45万人以上,力争每年实现就业人数大于新增需就业人数,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4、继续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帮扶,到2008年底,基本解决再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制定《**市社会保险条例》或是《企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等2-3个单行条例,提高立法层次,推进依法行政。

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1万人,占城镇职工总数的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0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50以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万人、52万人和40万人。

3、到2010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7万人,较2005年翻一番,占全市应参保人数80以上,基金积累达到9亿元,较2005年翻两番,建立起以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突破口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建立健全社会保险费依法征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资金来源,研究基金保值增值办法,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发放;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同时,通过建立养老、医疗补充保险和其它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5、各项社会保险费全面实现社会化发放,退休、失业及定期领取工伤保险待遇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

6、全面实施“金保工程”,与劳动力市场网络同步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为劳动者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提供一体化服务。

(三)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1、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未来5年培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5万人。

2、适度扩大技工学校招生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计划招收新生3万人,其中高级班招生6000人以上。

3、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范围和鉴定数量,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十一五”期间,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工培训40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10万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8万份。

(四)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1、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大力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分配方式。

2、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以工资增长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税收监管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资收入分配宏观管理机制。“十一五”期间在职职工工资水平增长在8%以上。

3、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水平,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有效预防和解决拖欠发放工资的行为。

(五)规范和理顺劳动关系

1、继续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基本覆盖城镇各类企业。

2、加强基层劳动争议预防体系建设。在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全面建立调解组织;在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大部分社区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机构。

3、全面实施劳动保障一体执法,扩大主动检查的范围和数量。

4、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基本做到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情况实行动态监管。

5、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到2010年,市及区县建立劳动仲裁院。

6、提高监察、仲裁案件的时效内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90%以上,劳动争议时效内案件结案率95%以上。

第四部分政策措施

一、积极促进就业

(一)促进就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将就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继续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和行政推动作用。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三大比较优势产业、四大传统产业以及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社会需求量大和发展前景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宽社区就业渠道。继续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其在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积极推动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创业项目征集制度,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以及跟踪服务,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使培训促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成为推动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非全日制、小时工等就业形式,促进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3、建立经济建设项目与促进就业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转化为就业岗位。

(二)加大就业投入,重点解决好困难群体就业问题。

1、建立稳定的促进就业资金增长机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全面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实施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和自谋职业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用、个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形成政府购买就业服务和培训成果的机制。

2、继续实施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开发适合就业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岗位和过渡性就业岗位,实行托底安置,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三)加强失业监控。

1、加强重点指导和监测,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规模性裁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避免大量推向社会。

2、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全市性或区域性劳动力状况抽样调查,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及时发布失业预警信息,制定失业治理预案,建立起“防”、“治”结合,长效与应急相结合的失业调控机制。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统筹城乡就业。

1、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服务,对失地农民给予重点帮扶,逐步建立起适应城乡统筹就业的资源管理、就业登记和保障维权相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2、建立城乡统一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坚持就业政策向农村和农民延伸,使城乡劳动力享受统一的就业政策,特别要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3、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村劳动力7.5万人以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城乡之间自由、正常的流动就业创造条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围绕人本服务,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扩大市场数量,强化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一批专业市场,实现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有机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服务,加强职业中介管理,提高职业介绍机构诚信服务意识。

二、加强职业能力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一)大力推进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

1、调整技工学校教育布局结构。针对市属以下技工学校提出总体改革方案,对部分已没有在校生,连续3年以上没有招生的技工学校予以撤消;对部分企业办学实行转制,改为所在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用于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对正常招生的技工学校,增加其劳动预备制,再就业培训,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等复合功能,真正建成一批集体培训、鉴定、考核等多功能的综合培训基地。

2、提高层次,进一步推进培养方式改革。依托**市技术学院、**市交通技工学校、**省水利技术学院、**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实习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力争把**市交通技校改建为淄博交通技术学院。指导技工学校创新办学体制,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尽快实现多元化办学。招生来源上,在稳定目前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重点的基础上,逐步向招收培养各类院校毕(结)业生和在职职工转移,面向各类愿意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在学制上,要针对不同的生源,不同的专业,制定灵活的培养方式,做到高中低多层次、长中短相结合。

(二)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抓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

2、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层层建立“首席技师”选拔表彰制度。组织指导各级、各单位尽快建立选拔表彰技能人才的制度,规范和完善各级各类评选奖励制度,进一步落实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

3、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一是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二是加快培养体制和培养方式的创新。大力实施“**市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确保新技师培养逐年增加;继续推进“金蓝领”培训,不断扩大规模、拓宽领域、提高层次。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普遍建立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普遍开展岗位培训,建立和完善“名师带徒”制度,企业一线职工每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人数不少于20%。同时把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经营者任期目标,加强监督和考核。四是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要确保职工教育经费的60%用于一线职工培训。

4、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一是研究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工作和质量管理,逐步统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形成制度,通过竞赛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三是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到“十五”末,凡是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

(三)宽领域免费开展培训,为劳动者送技能。

继续开展技能扶贫活动,为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为目的,认真落实《**市技能扶贫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范围与资助对象。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择业技能,将一定数量的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1、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强化征收管理,实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的应保尽保。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进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保做实基金保值增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根据国家政策,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拓宽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建立退休人员活动经费拨付机制,通过市、区、街、居四级网络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动态管理。

2、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水平适当、体系健全、管理科学、服务规范、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研究制定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城镇职工未就业直系亲属、职工子女、学生等人员医疗保险办法,逐步将区县医疗保险、**石化、**等大型企业医疗保险过渡到市级统筹,到2010年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市全体城市居民且全市政策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同时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行适当提高,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大额救助医疗救助基金的报销比例等进行适当调整,使参保人医疗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化管理,制定定点机构服务管理标准,加强定点机构社会化监管建设,完善定点机构信用等级制度,建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改进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建立起单病种结算、总额预算等多种方式并存的结算办法;加强医疗费用支出的监督和约束,控制参保人自费项目使用量,逐步减轻个人负担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与社区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路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将门诊大病、家庭病床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管理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预防、治疗、康复等一体化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并在全市推开。

3、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全市统筹。加大失业保险费征缴力度,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增强基金承受能力。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将失业保险基金更大范围地用于促进再就业和培训工作需要。

4、深化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伤赔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工作。促进工伤和职业病预防的科学研究工作,采取积极的工伤预防措施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浮动办法,遏制工伤事故。完善协议医院和三个目录管理,制定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完善工伤医疗费结算办法,建立费用控制的长效机制。利用工伤医疗管理网络进行工伤医疗费的网上审核、结算并建立动态监控和处理机制。逐步将所有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实现对工伤人员和职业病患者的社会化管理。

5、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加强生育待遇审核管理,杜绝骗取生育保险基金的行为。提高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水平。

6、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十一五”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00万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达到100。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储备金制度,形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险之间的转移和衔接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各类参保群体之间和地区之间保险关系的有效贯通,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职业转换。

(二)建立稳定规范的基金筹措长效机制。强化征收管理,实现依法征收,做到应收尽收;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基金补充渠道,探索建立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制定以有效资产抵押、抵顶社保基金的工作规范,最大限度盘活抵顶资产,增加基金收益。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三)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制度。构建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运营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加强监管,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营。

四、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

1、全面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坚持落实“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构筑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体系。健全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将劳动关系建立和调整纳入合同管理轨道。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终止行为;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规范协商程序和办法,加大职工民主参与的力度,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

2、成立市和区县劳动仲裁院,切实增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逐步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职业化、专业水平。

3、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三方机制在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改制、破产和结构调整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政策。

(二)全面加强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建设。

1、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健全企业调解、区域性调解、社会性调解、劳动保障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五位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争议处理调解工作体系,健全调解职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形式的需要,探索建立市及区县劳动仲裁院,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并依托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预测机制,做好劳动仲裁预测工作,把握劳动争议的发展规律,将“事后办案”转为“事前预防”,加强对劳动争议隐患的排查和处理。

2、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打造“阳光仲裁”品牌。完善案件合议制度、仲裁员管理、案件通报、案例评析、工作考评、内部监督纠错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改进办案方式,规范程序,实行庭前调解和预备庭制度,提高办案效率。

(三)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1、继续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信息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引导作用,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对企业确定不同岗位、职位工资水平的指导作用,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适应;加强对技术工种价位的调查发布工作,逐步建立技术工种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2、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增强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积极推动企业与职工代表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通过企业、职工双方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工资调整,发挥企业工会、职工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强对企业执行最低工资等工资分配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保证职工的合法报酬权益。适时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4、以最低工资标准、工时和休息休假等基本劳动标准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完善劳动标准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标准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1、加强劳动保障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区县监察机构,探索监察工作向街道、乡镇延伸的做法,并积极做好推广工作。通过2-3年的努力,形成比较健全的监察组织网络。充实监察执法力量,加快“三支”队伍建设。现有专职监察人员达不到规定比例要求的,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劳动保障系统内部聘请兼职监察员,共同参与专项或综合检查活动,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兼职监督员”和“协管员”的作用。

2、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维权预警机制,按照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情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对C类企业保险费缴纳等直接关系劳动者权益的事项建立随时问讯、定期检查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侵权案件做到提前预防、及早介入。建立工资监控机制,设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况管理台帐,对有欠薪可能或苗头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欠薪先行垫付制度。健全维权应急机制,对发生人数较多、范围较大或者影响恶劣的集体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开辟快速通道,实行现场立案、现场调查、现场处理。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单位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健全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维权机制。

3、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规范劳动监察员自由裁量权,保证执法的合法、公正;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明确办案监察员的责权,设立执法监督台,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继续推行和完善调查案件、立案处理、处理通知书送达分离的制度,落实错案追究制度,预防错案的发生。

4、加大对恶意侵权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突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点,对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或克扣职工劳动报酬、超时强迫加班、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五)劳动保障信访工作

以贯彻实施国务院新《信访条例》为契机,以推进劳动保障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劳动保障信访工作制度建设。遵循标本兼治、预防和化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信访长效稳定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第五部分保障机制

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力争出台2-3个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多方论证机制,维护法制统一和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对现行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定期评估和清理制度。完善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责任制、执法案件评查制度等执法监督制度。创新执法机制,理顺执法主体,优化执法流程,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

二、优化劳动保障系统机构设置,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一)积极构建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上下贯通、关系顺畅、运作协调的组织体系。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发展的后劲。加强干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法律意识、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建设和谐机关活动,倡导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生命力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健全各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向社会开放公共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信息分析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市区街居四级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功能。到2010年,在城镇街道、社区和农村的乡镇普遍健全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设施等应与其承担的工作职责相适应;完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制度,实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三)加强局属事业单位管理,理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隶属关系;界定行政职能,搞好(铁路技校)基本建设。

1、规范局属单位办公地点,未来2年内将部分局属单位办公地点集中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办公,统一管理。以弥补活动中心经费不足和局属单位单独租赁办公地点浪费经费。

2、理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在职事业单位人员和(劳动大厦)服务人员关系,明确在职事业单位人员行政管理职能。未来5年内为确保基金安全,使基金保值增值,开发利用院东、院西已征用地解决大楼维修资金不足问题。

3。加强(铁路技校)内部机构调整、设置和人员管理,确保技校履行所担负的专业技术培训职责,同时,不断拓展其他专业的培训,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三、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网络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建立便捷、高效的业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强大的基金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系统在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形成“市—区—街—社区”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

(一)加快劳动保障宏观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保障工作预测和研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劳动力就业状况、医疗保险预警机制等数学模型,为科学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支持。

(二)加强劳动保障各业务经办环节的适时网上监控、监督,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联网率达到99%,医疗费用结算基本实行网络化;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劳动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实现对劳动保障业务全过程信息网络化管理。在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纳入全市统一的网络系统,完成整个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共享、协同管理和无缝连接。

(四)完善以劳动保障网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通过完善劳动保障网、呼叫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对象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和网上业务经办等社会化服务。

上一篇:工程费用补偿申请报告下一篇:以秋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