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读后感(共12篇)
1.沈从文小说读后感 篇一
边城读后感字(一)
心如孤城,月色如洗,树影摇曳,仿佛传来久远的湘西歌声,遥见书中一人,还有一座城。
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大抵就是这样,平静中难以抹去淡淡的忧伤,初读《边城》时也是在那样的朦胧中迷失了,没能看透。
现在想起来,或许这个故事,讲的大概就是对命运的无奈与悲悯。
一条破旧的渔船,翠翠和老船夫的一生,就系在这渔船上随风飘荡。一位老人,一名女孩子,一条黄狗,纵使生活孤独清贫,却与自然相得相融。
翠翠是母亲与一个士兵的私生女,从小就没有享受过父母的爱。尽管如此,生活却没有急着摧毁这个少女心中对未来朦胧的期待与幻想。黄昏时,她坐在白塔下,心里涌起无依的薄薄凄凉。
直到一天月明星稀,她的梦中浮起一个茶峒青年的歌声,让人惋惜的是,老船夫没能理解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想将翠翠嫁与天保,而天保与船总顺顺对老人的误解又加深了船夫的自卑。傩送不愿接受家人安排的婚姻,却又得不到老船夫的回应,于是在哥哥天保死后弃家出走。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某种程度上就阻隔在这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空白”中。
每一颗人心,都是一座孤城,城中千仞峭壁,不见日月,惟飞鸟与渡。其余人皆无得近之。未曾走近,又谈何理解?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难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的那么远吗?一直以为,只要人与人之间有真诚的沟通,完全可以在人们之间架起一座座彩作文/虹。
如果翠翠、天保、老船长之间有过充分的交流,结局会有所不同么?如果我们在面对误解时,能够大胆地把心底的话说开,开放心里的城垒,人心是不是会近一些。
几千年前,一曲《高山流水》让俞伯牙和钟子期心有灵犀,一介樵夫与琴师就这样相识相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因忧郁症而退出银屏,当所有人都在为他叹惋时,只有他的父母没有放弃,他们耐心地开导他,为他的心灵打开沟通的窗子,最终崔永元又变得自信、开朗,他主持的“实话实说”又为更多的人打开了一扇沟通的大门。
可是《边城》却没有出现这样美丽的结局。老船夫的离世,天保的死,傩送的出走,这一切将一个少女朦胧的幻想击碎,祖上的白塔也塌了,翠翠的辫上扎起白绳。
一切还未开始就早已消失,人都走了,她仍事身一人,撑着破船在江上飘荡余生。作者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给读者留下悠长的惋惜。
我们也祈愿她母亲的悲剧不要在翠翠身上重演,但愿她等到的不是无言的悲哀,而是属于她的那份幸福。或许,在那个年代,我们的这个愿望也只能是个缥缈的梦。
或许生活就是如此,不论经历过什么,不论曾经遗憾种.种,最终还是要带着所有的记忆向前走。不论是否受人理解,不论是否孑然一身,终究要笑着与岁月握手言和。
月光逸去,重新收起《边城》,我忽然明白,纵使人心似城,也可于城内修篱品茶,有人来也可,无人来也罢。
边城读后感字(二)
早在高中时,就接触过沈先生的《边城》。那时的我浮躁而稚嫩,甚至还不知道里面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凤凰古城,也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更没有对它产生任何自己的想法,仅仅把它当一篇普通的课文,糊弄过去了。现在把《边城》通篇读下来,我读出了沈先生会湘西风情的钟爱,读出了当地的人们纯朴赤诚,读出了故事淡淡的忧伤。
在文中,先生用幽淡的笔墨向人们呈现出湿润透明的湘西美景,其中,那座碧溪岨的白塔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个沉默的精灵,远远地眺望着老船夫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给予他们祝福。它就像是老船夫和翠翠心灵的港湾。每当他们有心事无处诉说,他们总会出神地遥遥望着白塔,让被现实束缚的心起飞,在心底向白塔倾诉他们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白塔在一次暴风雨中绝望的倒下。我想,它一定是不忍看到翠翠的眼泪。又或者,是翠翠已经长大,已经不需要白塔的守护吧。倒下的白塔就这样,在唏嘘中久久地立在我的心里。
除了美景,文中更多的是讲述着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柔美纯朴的少女,与二佬傩送第一次的见面两人便已一见钟情。情窦初开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对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亲的爷爷。日子如翠翠家门前的溪水一样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涩使翠翠在面对二佬时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时,大佬天宝也爱上了翠翠并请人做媒。翠翠惶恐之中从未向任何人表明她的心思,但她已经有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在天宝和傩送互相表明态度后,天宝溺死与湍急的漩涡之中;傩送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决心由于大哥的死也变得不再坚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对,他毅然离家闯天下,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恬静的茶峒。孤独的翠翠再没有听到在梦里将她拖起的悠扬的歌声,她对此还一点都不知情。
直到最后,在爷爷怀着对翠翠的惦念离开人世之后,翠翠才明白了始末。她哭了,眼泪的苦涩不堪的,因为她失去了最亲的爷爷,也可能将失去那份还没来得及开花的爱情。
在那年的冬天,那座白塔又重新建起来了,但是翠翠要等的人还没有出现。可能,在某一年某一天,他回来把翠翠接走,又可能,翠翠的遗憾就像白塔一样,永远地耸立在她的心中。
这是一个牵动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说这是一个我喜欢的故事。在我看来,翠翠如果能跟爷爷或傩送表明自己的想法,悲剧就不会发生,遗憾也不会产生。我想,除了欣赏文章中主人公们的淳朴善良以外,我们也应该以他们作为教训。无论什么事情,机会是由自己把握的,消极的等待只会让自己陷入自己遗憾或悲剧。
这座边城,是翠翠心灵的归宿,她一直留在溪边无尽地等待。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有一座边城,它既是我们的枷锁,也是我们的归宿。我希望,我能在自己的边城里面不断地寻找,而不是等待。
边城读后感字(三)
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这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
其实,这岂是发生在一个边城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在发生的故事?那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谁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男人与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间真的是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一部厚重而艰难的人类成长史。可那样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向往,因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类走出历史阴影的日子,那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胆直白的、洋溢着青春喜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间那一点不古典、一点不含蓄的“我爱你”深深打动!竟至要流泪了——因为想到了翠翠。
边城读后感字(四)
读边城有感觉它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它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它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波澜曲折的情节,给我们的只有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这就是边城。翠翠,一个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只能在梦中品尝到爱的甘露的一个女孩,她只能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从翠翠身上,我看到了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祖父,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在他的身上,同样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他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
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儿:“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泣。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直到最后他还是带着满心的不舍与无奈离开了她的孙女,那种无尽的忧虑与担心,还有那汹涌的爱,都随着那一夜的大雨哗啦啦的下着,下在了那小孙女的心里,会永远的甜着的吧!
天宝,一个爱翠翠,但无法让翠翠同样爱上自己的老实男孩,当得知弟弟也爱着翠翠,便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浓重的手足之情,失败的落寞在那一刻主宰了他。他对老船夫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为了爱,他孤独地外出闯滩;又为着爱,孤独地客死他乡。多好的一个小伙子啊!
傩送,一个翠翠深爱着的男人,他英俊他潇洒他能干,他也是那样的爱着翠翠,甚至为了翠翠愿意独自守空船而不要一座磨坊,坚贞的爱情的力量就在这里。可是外界的一切还是不能让他们彼此维持着这份深深的爱,最终带着对哥哥的歉意,他离开了翠翠离开了这个他所爱的人他所爱的地方。
每次读到那段文字“那个人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眼前又出现了那样凄凉的画面,她_翠翠,默默地守在船头,心仍在被那晚的歌声牵绊着,她守着那承诺,那爱的信念在湘西水畔永远地守侯着他的回来。可怜一个好孩子,真的好心疼她呀!没有了爷爷,没有了疼爱,独自守着那份朦胧的爱情,却不曾知道是否会有结果,黑夜里如果再打雷,她害怕该怎么办?
寂寞了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说话,没有人替她的船,也许再也不能在端午节去看赛龙舟。那是多么的凄凉的画面,常常一闭眼就能看见那船上的人影,独独一个人,注视着远方,肩上的白缎在风中飘拂着。
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美丽善良的人最终却不能得到他们的幸福?若是大老不死,要是没有以碾米房招亲的事,要是翠翠能在最后一次二老渡河的时候为他撑一次船……那结果又是怎样呢?美丽的湘西畔啊!绿树丛阴的你,民风质朴的你,青山绿水的你,在这段唯美爱情的渲染下,似乎又平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息。
我相信,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翠翠和二老的邂逅,总有一天,二老会回来的,因为情未断,爱不会灭,二老忘不了翠翠,爱会让他们在一起的,不是吗?美丽的地方终会迎来美丽的结局,朴素的人们中会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的,在这里我衷心的为他们祈祷,明天就回来吧!
边城读后感字(五)
《边城》,一看到书名,我有了几分蒙胧的概念,这是一个多么抽象的词,使我无从想到它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故事。
看了简介,我初步了解了“牧歌”式小说,直到真正进入书本的阅读,我才体会到文章的优雅、清淡。
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还有这份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边城四周的环境再单调不过了,映入我眼帘的似乎只有小溪、小船、小塔,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说就这样极为朴素又娓娓动人的叙述开了,如此清幽的意境,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恬淡无忧,同时也想到了城市生活的繁忙与枯燥,读者能够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也全在于作者对其亲身经历的生动描写。
小说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是本书主要叙述的内容,但爱情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翠翠是母亲与一个士兵的私生子,父母都为这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爱情自我惩罚而先后离开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中就只有爷爷、渡船、黄狗,作者用平淡的语言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展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关系: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与那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满眼的翠竹、白日喧嚣夜里静谧的渡船一起,构成一幅象诗、象画、更象音乐的优美意境。故事说来平凡却又不平凡,它的平凡在于这样的经历实属常见,而不平凡的,则是翠翠这个单纯的少女,它经历了一场虚无飘渺的可称作悲剧的爱情,一切尚未发生就已消失,就象生活中许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翠翠与大老、二老没有展开就仓促结束的爱情,二老的出走和爷爷的离世,迅速将一个妙龄少女朦胧的幸福梦幻击碎,让人感到十分悲观。
其实这个故事也正揭示了生活中的现象,人们之间的冷漠,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可怕的,象作者这样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学者,面对着陌生的城市,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当融入城市之后,才发现自己与城里人是无法沟通的,这样既定的关系其实并不拘泥于乡村人与城市人,即使在同一空间成长的人们也不免会有这种感觉。
这部小说揭示了人生哲理,呼吁人们怀着一颗质朴的心,善良、宽容的生活,而不再出现无法沟通的现象,人与人是应该经常心与心沟通的,因为这样人们才能够将彼此的心拉得更近,才能让人们的距离变近。心灵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为了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我们更要对生命充满爱,人们在命运面前是无法可施的,然而命运是靠自己来把握的,不论起点如何,最高点永远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2.沈从文小说读后感 篇二
一、独特的写作视角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描写了乡村以及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 作品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其代表作《边城》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写作手法, 表现出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 提供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 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小说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文体不拘常例, 故事不拘常格, 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边城》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描绘出了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湘西特有的风俗画。在小说的人物活动和生活场景中, 表现出浓郁的乡土风味。“如走车路” (托媒人说亲) , 和“走马路” (对歌传情, 自由选择) 两种找对象的方式;又如元宵节的爆竹烟火,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 中秋节的月下对歌等, 以及孩子的取名, 办丧事的绕棺、下葬等习俗。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触, 通过爱与怨、喜与悲的爱情纠葛和祖孙、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 写出了湘西人民善良美好的品德和淳厚古朴的社会风气。散发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给人以新奇、别致而又古朴的美感。作者还用生动的工笔细描, 写出了酉水两岸的村镇, 碾坊、筒车、小溪流上的绳渡、水磨、茶峒的街道、码头、碧溪嘴的翠竹、白塔, 以及山区的雾霭烟霞。读来似乎山城的风貌尽收眼底。特别是那靠近河街人家的房子, 一半着陆, 一半在谁的吊脚楼, 更是依附湘西特有的风景画。沈从文生在湘西长在湘西, 他是湘西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交融孕育出来的典型, 他的思想、心理、行为、文学创作较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双重文化环境熏陶出来的个性和思维特征。
二、朴实的创作个性
沈从文小说创作手法是于浪漫中显示朴实, 他小说创作中使用的文字, 就像建造精致的希腊小庙用的石料一样, 是朴实的、抒情的、唯美的、温暖的。这一切都浸在作者饱含浓情的创作个性中。《柏子》中作者是用这样的语言来描写湘西河流的吊脚楼露水夫妻的炽热情欲生活的:“门开了, 一只泥腿在门里, 一只泥腿在门外, 身子便为两条臂缠紧了。在那新刮过的日炎雨淋粗糙的脸上, 就贴紧了一个宽宽的温暖的脸子。”1《边城》中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 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 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2“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 如山头黄鹿一样”。《丈夫》里写乡下人的悲惨情况:“地方实在太穷了, 一点点收成照例要被上面的人拿去一大半, 手足贴地的乡下人, 任你如何勤省耐劳的干做, 一年中四分之一时间, 即或用红薯叶和糠灰拌和充饥, 总还是不容易对付下去。”
在表现风格上, 作者将人生沉重的透不过气的悲哀和难言的苦痛, 化作或急或缓的流水和风闲云淡悠远的天空。象小说《柏子》中的水手和船妓, 《丈夫》中的农人。做水手的人, 从小小的杂工做起, 一直做到舵手, 老了, 付出一生的辛苦所得却不能成一个最简陋的家, 水上生活中, 随时都有被浪水卷走生命的危险, 却因写了生死契, 既使出了意外, 其亲人也得不到什么补偿。象船妓的命运, 更是让人心酸和悲哀!年轻的时候, 凭着几分姿色和青春的本钱, 尚能象人一样活在世间, 一旦生了病, 或者年老色衰, 那么等待她们的归宿将是孤独无望的死亡!还有小说中的普通农人和兵士, 小生意人, 山大王, 他们生命更是普遍的无奈, 命运的前面仿佛是一面面生硬无情而又无形的墙。这种苦难, 这种人生的沉重, 在作者的笔下, 却是像天上的云彩, 厚重而又飘浮, 时不时透出几点绚烂的色彩来。
三、精练的语言风格
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 具有精练与质朴, 朴实而雅致的特点。
类似的简单语言构建的时空在沈从文的小说中随处可见。这些时空往往是小说事件的发生地发展地, 构建这些时空的意义不止于交代背景, 更是沈从文小说清新质朴风格的一张壁纸。水、岸、船这些水乡特有的风景, 是沈从文形成自己风格的温床, 也是他引领读者进入的一个境地, 这个境地, 便于作者叙事塑造人物, 同时便于读者理解事件人物, 一切用来诠释美好的东西都将在这个境地呈现, 优美的风景、质朴的心灵、凄美的命运、高贵的人性在这个境地交融并得到升华。构建出的这样一个诗意的“水乡风情”时空与中国诗学所说的“意境”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 并通过将读者引入其中而最终实现美感的呈现与接收。用简单明了的语句实现这样的意境, 实现了对自然美的质朴的传达, 是沈从文的美学追求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体现。
沈从文小说的人物对话通常都是短句。并不是说得少人物就不鲜活, 然而作者却真真切切地展示了湘西的风情画卷, “溪流如弓背, 山路如弓弦”比水山相拥更具神韵、“一篙不能落底”、“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比清澈见底之类的形容词更能衬托意境。展示了一个渡客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心中不安”、“一一拾起”、“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再普通不过的词语却有相当的塑造力, 将民风的纯朴富有感染力地流露出来。读沈从文的小说, 你将知道无论多么艳丽的形容词都是有局限性的, 而直正带人入境的也许只是简单平实的语言。整个段落虽然没有使用诗的格律, 读起来却诗意昂然, 平实的语言营造出诗的意境和画的风情。沈从文的小说中诗意的语言对如诗如画般的水乡意境的描绘是他艺术美学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字引人入胜, 成为沈从文小说的一大特色, 也成就了中外皆知的湘西美景。他认为一个伟大作品, 应是表现人生最真切的渴望。在创作过程中, 融多种写作手法于一体, 为我们留下了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启迪人们对健康人性的思考。
摘要: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个毕生都在关注着湘西世界的作家, 他的作品充满着对湘西民族命运、服饰文化以及湘西水世界的描写。从而更深层次的揭示湘西文化的深层意蕴。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民族命运,服饰文化,湘西水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启贵.《湘西绝咏-凤凰》.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89页。
3.浅析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 篇三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原始批判现代文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坛,沈从文的小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原始主义倾向的湘西世界,提供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崇尚自然的原始主义倾向,二是张扬野性的原始主义倾向,三是彰显神话色彩的原始主义倾向。
原始主义,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它可以指人们追怀往古,也可以指对文明的怀疑,还可以指回归自然的文化心态和文学思潮。方克强先生在《文学人类学批评》一书中认为:“广义而言,原始主义是指一种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反映人性的一种基本情感和特征;狭义而言,原始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倾向,以原始批判现代为主要特征,它或者重新塑出原始人的心态和情操,或者运用神话的想象方式表现原始主题”。从这一理论来看,沈从文的许多小说正体现了这种原始主义的倾向。
纵观沈从文的小说,它的原始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崇尚自然的原始主义倾向,二是张扬野性的原始主义倾向,三是彰显神话色彩的原始主义倾向。
一、崇尚自然的原始主义倾向
崇尚自然,向往古朴,怀念传统是沈从文小说原始主义风格的基石。沈从文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讴歌湘西自然景物,追忆古朴民风以及张扬苗族文化传统上,这是作家原始心态的流露,是对原始生命力的追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纯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文章一开始便为读者营造出了一种古朴、原始,如同世外桃源般美丽、悠远的中国传统山水意境,其后的情节就在此意境中舒缓地展开。这是湘西人生活的“桃源世界”,也是沈从文理想中的天堂。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就可以看出小说的原始主义倾向,一种皈依自然,远离尘世的情怀。
原始主义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即包括刚性原始主义,又包括柔性原始主义。《边城》中的翠翠就具有柔性美的特点,翠翠是沈从文刻画的最有生命力、最能体现作者人性美思想的人物,她是沈从文人性观、美学思想的形象化。在作者笔下,翠翠的柔性美是这样体现的:端午节看龙舟时,翠翠与爷爷进程,她站在河边看龙舟,这时,冒昧的傩送突然来到翠翠身边,邀请她到家里等爷爷,翠翠因为刚听到旁人说了一些不尊重女人的话,误解了傩送的意思,就脱口便骂“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多么幼稚和直率。但是这一契机却成了翠翠和傩送爱情萌生的原由;后来他们的爱情有了慢慢进展,傩送通过歌声打动了翠翠,她“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她对傩送越来越有好感并拒绝了天保托媒说亲的事,这就是一种柔性美的体现。小说中刚性原始主义体现在对原始古朴生活的认同和在爱情的态度上,如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爱上了翠翠,虽然他们心中并不快活,但绝不会剑拔弩张,互相争斗。著名评论家刘西渭曾说:“他(沈从文)热情地崇拜美。在他艺术制作里,他表现一段具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美化了的,经过了他热情再现的”,“沈从文先生是热情的,然而他不说教;是抒情的,然而更是诗的……《边城》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对人性美讴歌,对纯真爱情礼赞,并以此表达对城市文明的抗拒和排斥,这就是沈从文原始主义美学观的体现。
二、张扬野性的原始主义倾向
沈从文的大部分湘西作品,着重体现了湘西世界的蛮荒状态和原始民众的强力和野性,处在湘西世界里的人物处处彰显着自由不羁的个性和雄强野性的生命力。在沈从文看来,生命力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作力,自然健全的生命形态是生命力最恰当完美的呈现形式;生活是充满野性的,最有野性的东西往往是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他坦率地表白:“我崇尚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一个人行为或精神上有朝气,不在小利小害上打算计较,不拘于物质攫取与人世毁誉……我爱这种人也尊敬这种人。”
《柏子》中的水手柏子,是一个憨厚壮实的船夫虽然劳累但自得其乐,每次送货回来,他都要上岸找他喜欢的妓女共度良宵。他们在一块寻欢作乐,爱的大胆,也很“粗俗’,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很有阳刚和质朴的气质,他们的行动也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作者是这样描述柏子和妓女在一起的对话的:
“悖时的!我以为到被婊子尿冲你到洞庭湖底了!”
“老子把你舌子咬断!”
“我才要咬断你……”
从这些对话可以看出柏子和妓女的野性,他们的生命力旺盛,他们真实自然的活着,这也是人的本能的体现。所以柏子愿意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为妓女买衣物、食物,把钱花完,在这些事上,他是不会吝啬的。作者这样描写柏子的人生态度:“花了钱,得到些什么,他是不去追究的。钱是在什么情形下得来,又在什么情形下失去,柏子不能拿这个来比较,总之比较有时象也比较过了,但结果不消说还是“合算”,这就是柏子原始主义心态的体现。
三、彰显神话色彩的原始主义倾向
原始主义是一种文学创作倾向,它以返归神话的超现实想象方式及表现形式为其艺术追求。神话是远古流传,经文人加工而成的口传和叙事文本,它实际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源头,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也可以说是艺术前的艺术。沈从文“湘西世界”中有很多是对人物原始心态、神话思维的现代描绘。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生产力不发达,远离现代文明,湘西人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和捕猎行动,维系种族的繁衍。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就养成了善于幻想的习惯,通过神话的传授表达着民族的意象,而这种表达方式就有原始思维特征,而原始思维“只是关心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神秘的互渗,并受这互渗的指导。”在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中,像《月下小景》、《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等就体现了这种原始的神秘色彩。
《月下小景》是一篇优美的具有“宗教”色彩的诗化小说,也是一段人性的悲歌。债主的儿子傩佑与他所爱的女子经过一段情爱的表达,决心以“殉情”的方式证实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因为当地有一种风俗,“女人同第一个男子恋爱,却只需同第二个男子结婚.一扇小石磨捆到背上,或者沉入潭里,或者抛到地窟窿里”。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思维若违反了这种规矩,常常把女子用一扇小石磨捆到背上,或者沉入潭里,或者抛到地窟窿里”。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思维。这里的习俗认为“处女有一种邪气的东西,地方族长既较开明,巫师又因为多在节欲生活中生活,故执行初夜权的义务,就转为第一个男子的恋爱。第一个男子可以得到女人的贞洁,但因此就不能够永远得到她的爱情。若第一个男子娶了这女人,似乎对于男子也十分不幸”。从这就能看出原始人的神秘互渗律的体现,主客观相混淆,理想和现实相交织,是一种原始的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青年男女为了第一次爱情不愿分离,又为了不顺从习俗就选好在月明星稀之时吞下毒药,共赴天堂,以死殉情。
综上所述,沈从文的小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具有原始主义倾向的湘西世界,提供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方可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篇四
内容摘要: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的作品通过描写都市的腐化堕落腐朽的生活和乡村恬静美好的生活美好善良的人性,突出表现出沈从文对美好纯净的人性的爱与追求,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他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写作提纲:
一:沈从文简介
二:《边城》简介
三:《边城》简析
四: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1)语言特色
(2)对人性美的追求
一.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集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二.《边城》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沈从文的艺术创作成就。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 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三:《边城》简析
小说《边城》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发生在湘西小村的凄美爱情故事,小说向我们展现了宁静自如的边城生活,通过描写翠翠和爷爷相依为命,以及掌水码头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和翠翠之间的感情纠葛,表现了边城人民心地善良,性情淳朴,执着追求的美好品质。
小说《边城》中的语言艺术成就斐然。作品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属于作者的“湘西世界”。同时吸取了湘西地方方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虽然语言朴实简单,但是却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温馨恬淡的氛围,文中处处体现出淡淡温情。
(1)“翠翠太娇了·······我这人就是这么一个打算,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哎,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又教育,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了。”
在写爷爷的语言时,引用了具有乡土风味的俗语,运用民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爷爷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描写翠翠的形象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翠翠的形象比作一只小兽物和小鹿,生动形象得勾勒出翠翠的形象,如小鹿般天真可爱率真自然,“随时准备逃入深山”。从翠翠的形象入手,自然地将我们带入具有野性的湘西乡村世界。
俄罗斯画家列宾说:“光秃秃的线条可以跃然纸上,只要放的是地方。”沈从文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使用十分平常朴素的语言,使文笔清新秀丽,读他的文章就会想象到清新秀丽的山水田园诗,同时笼罩着层层暖意。
小说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在当时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沈从文选择了一条既不同于左翼作家,又不和国民党反动文人同流合污的道路,执着于从文化出发,着眼于人性。从侧面表现对黑暗势力的反抗。《边城》中,作者让善良的人生活在一个美丽古朴的小村落,感受自然的熏染,展现出一种最原始古朴的人性美,接近于世外桃源的生活状态。在这里,人们是作为一个有生命有自主权利的个体而存在,像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一样,自由中又充满野性。寄寓了沈从文对自由淳朴,善良美丽的人性美的追求。《边城》中的翠翠单纯善良,美丽淳朴,同时又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充满野性美,是作者心目中人性美的化身。
聪明而又矜持的翠翠爱上了二老傩送,于是“在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而二老傩送也爱上了翠翠,不要“碾坊”要“渡船”,翠翠与傩送的感情是真挚而没有一丝杂质的,没有经过世俗的侵染。当傩送因为大哥天保的意外死亡出走后,翠翠依然忠贞不二,痴痴的等待傩送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明天就回来”。《边城》这部小说充满了作者浪漫唯美的梦想世界,是一部描绘人性美的赞歌,相对于说它是一部小说,不如说这是一首描绘湘西美好风景的二十四首长诗。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作者一味描写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的回避,不愿意直视现实生活,带有一点懦弱消极的思想。
(三)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1)语言特色
沈从文的小说往往以浪漫主义思想为中心,语言质朴优美,虽然没有华丽辞藻修饰,但是营造出一种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奠定了整篇文章自然质朴的基调,加上多种修辞手法和环境描写的衬托,容易将人引入纯净美好的湘西生活场景,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与熟悉感,这种语言风格使沈从文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体现了他自己对于文学独特的审美观。
例如《边城》中第二段,“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文中描写自然背景的语言朴实自然,全篇只有“静静地”“清澈透明”“慢慢的”这三个形容词,但是却真切的展现了湘西的自然风情画卷。对于描绘湘西这个古朴自然没有任何污染的小村庄,简单朴实的语言再合适不过了。
(2)对人性美的追求
沈从文的小说大体分为两类,一种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地本质,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丢失。通过二者的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纯净美好的人性美的爱与尊重。展现乡村特有的风韵和神采。他认为“美在生命”,虽然处在虚伪,自私,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
“这世界或有在沙基和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建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揭示,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
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的小说趋于浪漫主义,他希望小说能够有诗一样的语言,短小精悍,同时将他心中所想的美好纯净的人性美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边城》这部小说充分寄托了沈从文的“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远离“边城”作于“都市”的梦。
5.沈从文读后感 篇五
“朋友们,你们拉纤从这里经过,不拘是薄暮,是清晨,请你们把歌声放轻。这土堆下面有一个年青朋友的长眠,他死的是不很心甘的。”
看完上面这一段碑文,再加上《爹爹》第一节,对于纤夫生活的叙述,很难相信沈从文在第二节开始只字不再提纤夫,我还以为他会一直把纤夫那种悲苦命运延续下去呢。但是他没有,而是转入了写那个叫做吴成杰的傩寿先生,原来那位先生就那那位死者的爹爹。
这就是沈从文,他不会以情节来取悦读者,如果你看多了他的文章就会发现,总是那样平平淡淡地开始然后再平平淡淡地结束。但其中却有一种力量吸引着你看完,不是对最后结局的关注。沈老先生的结局也总不会让你失望,即便《爹爹》到最后,那个在众人心目中的好人也伴随着儿子而命归黄泉,我们也看不到一丝的悲哀。为什么呢?这缘于他对儿子的爱,这种爱就如琼瑶小说中所描写的爱情那样热烈,却又无限地深沉。而你也始终都伴随着主人公感受那垂手可得的忧伤。
这位爹爹为他的儿子做过什么?没有,我们没有在小说中见到他儿子的出现,因为小说一开始他就化作了一段碑文。
倒是那个近于“迂而且傻”的傩寿先生在妻子死后没有再续弦,这与他本人没有多大关系,甚至还有人看上他的小康生活而想从自己亲戚中选一相宜女人送给他,这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三十岁以前他怕后母对孩子不好,而三十岁以后又要想着为孩子结婚娶媳妇了。
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父亲,他却无时不在小说中表现着对自己儿子的关爱,儿子活着的时候如此,儿子死后也不忘记,只不过他把爱给了周围所有的人,读后感《沈从文读后感》。
有人把沈从文的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用冷隽的写实笔调表现都市绅士阶层的道德沦丧……一类用了温暖的抒情笔墨描写村野间耕夫船户的淳朴人性……”(摘自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
如此看来,《爹爹》显然属于后一种类型了,但如果不多读几遍你是体会不出其中的那份深沉的。看看其中关于傩俦先生思维描写的一句话:“多吃一碗是为儿子欢喜,少吃一碗饭是为儿俭积。”儿子死后,他关闭了药铺的门,去玉皇阁与孤魂野鬼为邻,在长长的钟声下哭着过日子。
但只要有谁家的孩子被打伤、摔伤或者是被甘蔗割破了手,他还是会去治疗,而且不收取报酬。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把他们都当做了自己的儿子,只是自己对儿子的爱的一种延续。又或者真如周围那些人所说的,他成了一个“好人”,只是为了给那小城市的人看病而存活着,看上去夸张得有些像童话了。
三个月后,傩俦先生的药铺又重新开张了,但作者却没有再写他是如何做生意,而那些病人不是很穷就是忘了带医药费,而他又全然不在乎。
终于有一天,他可能是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又去玉皇阁找那那个把念经看得并不比说话为有用处的和尚来为儿子做道场,或者本就是打算为自己做的,作者在临终了这样安排情节,不知道是无法为这深沉的爱找到更好的结局还是说说那位傩俦先生的愚昧。谁知道呢?等以后我买来沈从文的小说来慢慢研究吧。
6.《沈从文精读》读后感 篇六
前年冬天一个阴冷的午后,意外碰到张新颖,问他最近忙什么,他自嘲地说:“唉,我现在就一天到晚赶那本沈从文。”我惊奇地睃他一眼,说:“沈从文,挺好的。”没想到他立刻抬起头,眼睛里放出光来:“沈从文——是最好的!”
一年后读到他的《沈从文精读》,读着读着,心里慢慢被感动的细浪扑打,似乎懂得了当时他眼睛里的热情,知道他用怎样的力把他认为的“最好”表达清楚,还有,在这“表达”中,他又让自己获得了一个怎样的发展。
好在哪里?请允许我当一回文抄公吧:
比如讲大家熟知的《边城》: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比“人的世界”大的世界……
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这个世界自来就带着悲哀的气质在体会、默认和领受……
由自然美、人性美和人情美构成的沈从文小说世界的“微笑”面容,担当了什么?
如果不看到这一点,单说沈从文的景物如何如何美,人情风俗又如何如何淳朴,就把沈从文小说和人情看得太简单了。“微笑”背后不仅有一个人连续性的生活史,而且有一个人借助自然和人性、人情的力量来救助自己、纠正自己、发展自己的顽强的生命意志……
比人的世界大的那个世界。在人的世界中成长的人,是不大容易体会到这一点的;而有这样的经历,有这样的体会的人,又有多少能够不流失这一点心性,能够像沈、张一样从容地阐释,顽强地承担呢?
接下来看张新颖怎么谈人们不那么熟悉,或者熟悉但理解起来也并不容易的《从文自传》:
五四以来都有一个“启蒙-觉醒”的过程,觉醒之后他发现了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从哪里来的?是先有一个新理论,然后才产生出来。他这个自我建立的基础很难说是在自己身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理论的基础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如果把这样一个普遍的情况和沈从文去比的话,沈从文这个发现自我就非常有意思。张文江老师讲《庄子·寓言篇》讲到人要“得其自”,也就是发现自我——但这个自我不是事先预设好的,那个方式是要“沿路追溯自己生命的来历”,我觉得“沿路”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从文自传》就是讲的一个“得其自”的过程,叙述自己生命来路,由这样的来路找到和确立一个这样的自我。
“沿路得其自”。这是相当要紧的指出。意谓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世界观能够在对本原性的追寻中达成与世界的和解和信任。张新颖在书中两个地方说到这个“得其自”。在我看来,这其中也可见他“沿路寻找”的真实痕迹,有特别的意义。
再看他讲沈从文50年代后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这一段:
可以把这说成是一个学者的阶段,我不愿意这么说,我觉得是一个知识分子实践的阶段,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安身立命。他要找到这个位置,要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安身立命,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这个代价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受很多苦啊等等,那只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精神的严酷磨砺过程中去追求意义和价值,苦难和整个创造事业的主动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知识分子的意义与价值,不是先天存在的,它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这三段,我认为是张新颖对沈从文三个最重要的理解。
为什么他会说沈从文是最好的?首先是因为他在其中发现了人世以外的生机,他的本性能在那个世界中获得安宁,他的热情又能被那生机所鼓舞;不仅仅是这样,他顽强地强调沈从文为我们打开的那朝向天地的窗门,是我们的文明走出封闭的焦虑可能借助的生机。同时,他理清了沈从文这个从“那个世界”中来的人,进入“人的世界”后的精神路径:如何寻找前世和将来,怎么尽力在当下立足、怎么为当下舍身,在尽完自己应尽的责任后,最后再清清白白地回去。沈从文对人世是认真深情的,但又是不属于的,他忠诚于生命,而这生命又不仅仅是人的生命。《沈从文精读》实际上是一部关于沈从文的启示录,它接触到了沈从文那本原性的哀痛,整本书有一种心灵洞开的光芒,又有一种清晰的光泽。“他死过一回。有意思的是,他死了才能活过来,而很多没有死的人就那么半死半活着了……”
抄下来,就似乎已可说足够。足以让人在不同层面奔腾不息去起许多联想……我也想了许多,一时讲不清。却有两点浅近的联想。
沈从文的作品,写到家乡,写到辰河,态度常常是涵养性的。那种谦抑温厚的态度,仿佛让人看到真实的存在,不由自主发生的感情。沈从文常常提到的那条河,那条让他心里“软得很”的河,让我想起了一条路,那是胡适小时候从安徽老家到上海的路,从安徽南部经过浙江到上海,走了七天七夜,到了杭州,第一次看到警察;“以前走了七天七夜并没有看到一个警察或士兵,路上一样很太平。”那种太平,安详,用李敖的话说,就是没有任何的naked power。安徽绩溪的山水是很美的,进入浙江后是新安江,后来流淌为富春江,再到杭州的钱塘江。在这样的路上走七天七夜,人不由自主都会受到熏染。这一点天地的光影,透到沈从文心里,可以成为《湘行散记》《边城》,透到胡适心里,成就了他的《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点看法》,“汉朝的四百二十年,可说是规定了以后二千多年政治的规模,就是无为而治这个观念。这可说是两千多年前祖先留下来的无穷恩惠。这个大帝国,没有军备,没有治安警察,也没有特务,租税很轻。”这样的地方不是没有苦难,苦难往往深得很,但是也有气节和涵养的盼头,有自然生发出来,因此也深厚得很的品德:正直与热情,一种自尊自立的人的“神气”。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乡村到底应该怎么对待,除了好的权力与坏的权力轮番介入,我们文化里还应该准备一些什么更基本的东西?
另外,还想起了张新颖的一些往事。回复旦大学读博及留校前,他曾有几年报馆的工作经历。离开报馆一段时间后,他在一本文集的前言里说了一段话,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对报馆的那段生活是“感恩”的。看完《沈从文精读》这本书后,我有个朦胧的感觉,觉得他已经放弃了“感恩”这个念头所包含的那一点安稳自喜的味道,因为《沈从文精读》通篇所给予人的启示,就是,说一切都为时尚早,除了承担,还是只有承担。
7.沈从文小说读后感 篇七
沈从文从小生活在湘西苗族聚居的地区, 处于沅水流域, 那里的人有正直、朴素、善良、淳朴的美好天性, 对于情感的表达无拘无束、热烈、奔放、开朗, 没有虚伪、矫揉造作, 毫不掩饰真实的思想感情, 那里的自然风光优美纯净, 山青水秀, 生活节奏平稳、舒缓。受这些人物和环境的长期濡染, 他对这样淳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有着一种“无可言说的温爱”, 渗透到他的血液里, 就转而形成了他仁爱、热烈奔放、富于幻想的个性。后来身处大城市之中, 感受着现代文明, 但感觉到的却只是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破坏, 到处充溢着物欲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 这些都使他厌恶、忧愤, 而对于故乡, 对于那里秀丽的山水风物、古朴淳厚的民风, 更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感和不尽的追念。更主要的是他想借自己的笔唤回人性中业已失去的那些美好的东西, 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崇楼杰阁的人, 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 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 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于是他就运用他那行云流水般的文字, 给我们构画出了一个山青水秀人美的独特世界———湘西世界, 作者心目中的桃花源。作者其文学的审美理想也就通过他如诗如歌的叙述, 缓缓地展示于人们眼前。
作者的审美理想首先是通过对他所要表现的人物所处的优美环境展现的。因为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 是人物的外化, 人物的一部分。他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 就是为了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沈从文是一个写景圣手, 他用诗话般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可以说, 沈从文作品中的优美环境描写俯拾即是, 如《边城》第二节的一段自然景物描写:“近水人家多在杏花里, 春天时只须注意, 凡有桃花必有人家, 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晾晒在日光下的耀目的紫花布衣裤, 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这又怎能不让人想起“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来, 真的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一般, 沉浸其中, 全然忘记了城市的喧闹、嘈杂和烦恼。
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也如这环境一般透明、纯净, 湘西世界民风淳朴, 人们不讲等级, 不讲功利, 人与人之间心诚相待, 相互友爱。在作者心目中这些人的生活才是人们本来应该拥有的生活状态, 是“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就不惜笔墨, 饱蘸深情厚爱刻画这里的男女老少。《边城》中, 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爱, 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船上岸上》写那个卖梨的老妇人, 让现代文明人看来简直近乎“傻”了, 这又不禁让人感慨:就是在湘西这些“不够聪明的人”身上, 恰恰保存着民族古老而美好的传统。他写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都是一种接近自然的关系, 质朴明朗, 不杂点儿尘滓, 不带一点勉强和做作, 表现的是人性的真和善, 《边城》开始就这样描写:“渡头属公家所有, 过渡人本不必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 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 俨然吵嘴时的神气:‘我有了口粮, 三斗米、七百钱, 够了!谁要你这个!’。”这种气概又如何能为那些城市知识者们所具有。《雪》写他自己在一个下雪的天气, “在叔远的乡下同叔远同叔远母亲的一件事”, 描写了一种朴素的人情美和读者所熟悉的中国式乡村社会静谧而暖融融的诗情。《连长》, 描写一位连长和青年寡妇如何热恋, 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 倒不是他们的痴情, 而是周围人对于他们的宽纵, 作者意在表现的是湘西人朴素善良的天性。他写少男少女的恋情, 亦如自然万物一样自由地萌芽、生长、成熟, 一切纯任自然, 无拘无束、坦率热烈, 对于这种自然生发的情感, 他们毫不压抑和掩饰, 在银子似的月光下, 在山上、树下、屋旁, 在美丽的花草丛中, 他们率真热烈地任意舒展自己的情感, 表达彼此的爱意, 《月下小景》中寨主独生儿子傩佑和白衣裙少女的情歌情话, 《阿黑小史》中写阿黑和五明的爱情, 都是这样。《三三》写天真单纯的少女三三的故事, 把少女三三对于那个城里来的“白脸人”的蒙眬感情描写得犹如乡间傍晚炊烟般美好, 表现了农村少女健康美丽活泼的天性。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对他所推崇的湘西世界里优美纯净的自然景物的状写, 对正直、朴实、真诚、善良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给人们展示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表现了他独特的文学审美理想。作者写湘西世界, 并不是要人们回到原始落后闭塞的社会, 而是想要借此湘西世界的追忆, 和现代文明对抗。而且作为一位真正懂得文学的社会功能的作家, 沈从文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 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
我在这里也并不是一味地崇尚、推崇作者所描写的这种舒缓单调没有变化的生活, 而是从现代人病态压抑的精神状态的角度, 让那些在城市生活中疲惫了的心灵, 在这里找到心灵放松的土壤, 营造一个释放情感的空间, 给心灵以片刻的宁静休憩, 以更为健康自然的心态, 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汪曾祺.独坐小品[M].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
[2]王继志.沈从文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8.浅谈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 篇八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小说 《边城》 人性美
竭诚歌颂人性美、表现人性美一直都是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的主旋律,正如作者所说的他建筑的精致“希腊小庙”里供奉的就是“人性”。 那么作者在他的湘西小说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原始纯朴的人性之美的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纯洁自然的爱情中凸显人性美
人性美,在沈从文的心目中,就是一种人类的“爱”。用“爱”揭示一种新的、健全的、理想的、自主自为的生命存在形态。在爱情、婚姻关系上,它表现为自然、纯真、健康,而且又自主自为地抗拒着封建文明与城市商业文明的污染,形成大都市的对立面,用以观照和批判弊病丛生的现代都市文明。这种“爱”在他的精品小说《边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故事围绕翠翠的爱情纠葛展开。这交织着别人关心和误解的爱情,得到的是隐含忧郁、略带凄凉的悲剧结局,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情窦初开的翠翠,善良而又单纯,每天和老船夫守候在渡船边。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与外公失散,得到船总儿子傩送的帮助,顺利返回渡口。从此在翠翠的那年轻的少女心里就产生了对傩送的爱慕之情,而这时傩送的哥哥天宝也爱上了翠翠,并派人说媒。此时,王团总却看上了傩送,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答应以碾坊作为嫁妆,但是对爱痴情的傩送情愿不要碾坊而要渡船。当天宝兄弟知道彼此喜欢上同一个人后,就采取当地最古老的办法——“走马路”(唱歌),天宝自知自己的歌唱的不如弟弟,于是就选择了离开。但是,正因为这样,天宝在闯滩中因溺水而死。傩送因为哥哥的死,但又不愿屈从父亲的安排娶王团总的女儿为妻,因为他爱的是翠翠,于是他也选择了离开。终于,疼爱着翠翠并为她的未来担忧的外公经不住重重地打击,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离开了翠翠,剩下她孤身一人守着渡船,深情地等待着傩送归来,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翠翠天真活泼、心地善良、纯洁、充满着青春活力,她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做着各式各样美丽甜蜜的梦。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她的爱情留给人们更多的同情和赞赏。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及其两个儿子、过渡客人、商人、水手等无一不是那样热诚、质朴善良。作品为人类的“爱”作了恰如其分地说明。沈从文凭借高超的艺术,充分表达了他表现人性美的创作意图,发挥了以美好人性净化人们“心灵的治疗”作用。
二、淳厚健康的灵魂中注入人性美
美丽的湘西桃源世界《边城》把自然和谐的人生形式推向了极致,边地的美丽景色、淳朴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人物的美好心灵融为一体,表现了边地人们的人性之美。作者在《边城》中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作者将湘西极力渲染成世外桃源,其实也就是沈从文的文化价值寄托。人性之美就是人性中闪光的部分。比如《边城》,写了翠翠、爷爷、二老、船总顺顺、杨马兵等众多人物,他们都很善良,有理性,有人情味,处理事情都追求完美,遇到难事都互相帮助,通篇是一幅既凄婉又温情的生动画卷,写的是普通人的健康的人性,让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原始的纯朴的美。
老船夫已70岁,他撑船摆渡,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五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勤恳工作,热情为人。老人的热诚和负责精神,得到了过渡客人由衷地感激,但他觉得这都理所当然,平常得很。他得到了人们各种形式地回报,可他什么都没有接受。小小山城,人间之爱普遍存在,他们以诚相待、互相尊重。在老船夫平凡的生活里,处处可见见义勇为、见利就让的金子般的心在闪闪发光。这位淳朴忠厚的老人,内心却有忧郁,这便是外孙女翠翠的婚事。翠翠是一个辛酸爱情故事的结晶。老船长为了补救当年对自己女儿婚事的疏忽,对翠翠加倍地关心,加倍地谨慎行事。在《边城》里,美丽天真的翠翠、她的殉情的双亲、侠骨柔肠的外祖父、豪爽慷慨的顺顺,都具有作家所向往的人性美。在那几乎与世隔绝的角落古风犹存,人们身上更多一些淳朴,作家也对它作了美化,用以表现对人性美的向往与追求。
三、原始古朴的人生理想中透出人性美
沈从文的小说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中心内容,以探讨民族品德的重造为旨归,热衷于表现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生的审美理想。《边城》里,爱与美完美结合,人与人肝胆相照。天真温柔的翠翠,勤劳朴实的祖父,能干体贴的傩送,个个美好善良;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弥漫在作品中,缓缓地、悄悄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展示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之所以要构建如此淳厚、优美、健康的人情,是出于作者改造民族精神品格的愿望。从小生活在这偏僻、闭塞、落后的乡村,当过兵,收过税,作过排字工人,最后闯入城市,成为以创作为业的作家,他从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中感受到我国20世纪20年代,外强侵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刀所压,失去了原来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为了振兴民族,拯救国家,急需扶植国民精神,把失去的民族高尚的品德重新建立起来,这就要树立高尚的人生标准。
沈从文的一生,是对人性执着追求的一生。我们从沈从文的作品中,品味到了当年湘西之神韵。沈从文的作品是一个湘西百科全书,那素朴的人性美,那纯朴的民风,那湘西的社会百态,使我们了解了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的作品,给我们知识,给我们美的享受,还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9.沈从文自传读后感 篇九
他出生在湖南的凤凰,一个**的年代,一个落后的乡野村下。他的童年没有好玩的玩具相伴,上私塾逃课似乎成为他的必备的乐趣。天生聪明伶俐,超强的记忆力,给了他读书的天赋。只是当时教育的落后,荼毒着一代代的孩子们。他的逃课,也是一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一种抵制与不满。私塾的恶劣的风气,也影响着学生的性格。他也同一群志同道合的逃课的小孩厮混在一起,做着好玩孩子气的事,给自已留下了些美好的`故事。他小时的顽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种忍俊不禁的感觉。
他的任性,不安分,让家人如此多失望,收回了曾将对他的倾爱。爱逃课,爱说谎,爱厮混的孩子,不论在哪个年代都回始异类,从而大家否定他的整个人生。而沈从文却怡然自得,享受着被遗忘的待遇,用心去感受着周围的美好风景,用心去感悟生活,无关与书本,不局限在狭小的角落,开阔着视野,面对着人生。“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这便是沈从文,高远纯真,去不单调乏味。
他不会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只一心追求自已心里想要的东西。他便是他,没有人可以改变,可以阻挠,他认定的事,便会去坚持不懈,享受着过程的努力。他的脑海里充满了疑问与幻想,他自已在追逐着一切的答案,在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每个响动。乡土的浓烈气息流泻在他的笔尖,触碰着心里的那根弦,拨动在心头。他的一切都如此鲜活。把曾经的叛逆呈现在面前,毫无保留。更好的了解了他所生长的环境,有些忍俊不禁,却又唏嘘不已。
沈从文最大的爱好便是看砍头。是湘西的落后还是超前,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也如此的看淡生死。面对那些残酷的场面,如此津津有味,带着那份好奇与满足。往后的孩童军旅生活都与这砍头密切相关。似乎感受到“草菅人命”,一股股血腥的气息。而在这闭塞的乡土,这一切又那么自然。描绘出了当时混乱的年代,动荡的生活场景。
人命是如此的低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没有幸福光明的日子,而在湘西的淳朴中却弥漫着丝丝血腥的气味。绘出了那时的生活,刻出来那时的人性。自私、残酷、冷漠,与世无争的湘西,褪去了那如诗的外衣,一层层的展现出了它另一面的沧桑。
似乎读懂了一个不一样的沈从文,不论在生活与思想上。难忘他儿时的创新与叛逆,给他往后人生的道路铺下了如此多的伏笔,也改变了他的道路,给予了太多的帮助。
10.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篇十
天保走了,爷爷走了,傩送不辞而别了。孤单的翠翠一个人要强的生活着,傻傻的等待着,固执着那份遥远的守候……
“父母”,翠翠是没有的,但是上天眷顾每一个人,她得到了爷爷无微不至的呵护,已然成了一个乐天单纯的女孩。
可是,女儿家长大了,心事就多了。
与傩送的一面之缘让翠翠对爱情有了朦胧的期待。就这样,怀着那份淡淡的好感走过了两个四季。可谁又知晓,这只是等待的开始。
傩送的最终逃避让柔弱的翠翠不得不撑起一切,每天重复着同一件事,看一样的风景,只是翠翠的脸上似乎再也找不到那抹天真与纯净的笑容了。闲暇的时候她也许会静静地想一些事情:自己的出生是不是个美丽的意外呢?如果从来没有遇见傩送呢?这样一天天的等待会有尽头吗?抑或者到底在等什么呢?没有答案的问题随着渡船来往,跟着太阳徘徊,一天,一天,又一天……
11.沈从文小说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小说 内涵 沈从文 理解与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091-01
世间万象酝酿出沈从文的文学梦,现象与梦的理性结合组成沈从文所反映的人事。沈从文写“实”,反映人事,是为了展示边地带有质朴的氏族社会遗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形态;他写“梦”,目的在于幻化出自在状态的纯人性和牧歌情调的纯艺术,以寄托自己完美的理想。
沈从文乡土题材小说最大特色,就是极诗意地讲述他年轻时节经历过、见识过的人与事,这人与事在他梦魂牵绕的湘西山水间发生发展。一切的笑与泪于是皆成了用小说形态完成的诗篇。生命挣扎的粗线条同生存的险恶陷阱,也一一成了经由文字魔力产生的美的画面。他决不是以一支灵魂的笔来粉饰罪孽,贫穷和愚昧的人生,他是要让人在这美的画图之外倾听到岩逢中生灵的叹息。正如在一帘秋色之外听到季节的悲风同落叶的低泣。在《边城》题记中他说:“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如何实现这个“梦”?对沈从文来说,只有在创作的“白日梦”中去营构自己心理上的乡土,构建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这个梦对沈从文来说,既是艺术的也是现实的,面对着被扭曲的人性与病态的社会,梦无疑成了他的某种精神慰藉和寄托。所以在他的小说中常常写的不是眼见的状态,而是官能的感觉回忆、梦幻也就不足为奇了。
沈从文一再说创作描写不是眼见的状态。他说过:“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人性,是沈从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沈从文在理论上的主张一直是:文学只有表现人性,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他说:“人心与人心的沟通和连接,原是依赖文学的。人性的种种纠纷,与人生向上的憧憬,原可依赖文学来诠释启发的。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功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正是从文学通过表现人性,可以感化教育读者,鼓舞人们向上这一点出发,沈从文自称自己是“人性的治疗者”。人性的庙堂就是沈从文伦理世界的理想建筑。对人性美的赞美和讴歌,对摧残、破坏人性美的种种社会阴暗面或罪恶势力的揭露和鞭挞构成了他那人性神庙的两个内容。在《篱下集·题记》中,他说:“因为我活的这世界里有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这个道德的努力。”自然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立体构成之一。人对自然的崇尚,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契合是他塑造形象、表达理想的“人生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自然美显现着人性美,沈从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自然天成的各种景色中,不仅看到了自然美,更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及由这种和谐显示出来的一种意义。
《边城》是部反应人间爱情的悲剧小说,书中所描写的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看不清也辨不明社会的制度和文明的阻塞。自然书中安排的人物的命运将是无怨无艾的顺乎自然,形成一种化外之境的生命形态和一首曲终奏雅的人性抒情诗。倘若生命力的美是人性的自然神韵,那么人性或生命的内在美则是善良。
如果说:“三三的时代,”中国是一口封闭的大木箱,那么杨家碾坊(或者说是湘西)就是这大木箱中杂物底下压着的小木匣,是封闭中的封闭之地。越是封闭的地方,那儿人们的梦想越可爱。沈从文在写作时并没有故意造梦,他只是诚实地写下山乡人们的憧憬。于是有一种叫“美”的情感渗入了人生,如同水漾在田中,养育了饱满的稻穗。和现在的都市文明相比,他更觉得湘西人民的“生活”在某些方面极其伟大。因为湘西人民贫穷与愚昧,野蛮与无知的背后隐藏着更加优美的人性内涵—— 善良。
人性并没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封闭自足或凝滞不变,而是在空间的意义上随社群的裂变在不断的分化和异化着,并在时间的意义上随历史的嬗变而各逞异彩,各趋异途。
沈从文目睹现实世界的堕落和哀败,深深的感受到他所肯定,顾恋的素朴人性美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被压扁扭曲。认为重要的是拯救人的内心,要是人的内心丧失了对自然虔诚,敬畏与敏感,只剩下“法币”,“赌博”,“交易”,那么这个民族的精神只会彻底堕入疯狂,冷酷,荒谬之中,人也就真正无家可归了。
他坚信,爱的感化,美的陶冶,再加上艺术的启迪,下层人民的美好品性和被忧患桎梏的民族形象可以得到优美而有力的描绘,才能“燃起这个民族被权势萎缩了的情感,和财富压瘪扭曲了的理性”。而小说能负此重任。这是他对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自白,因此,完美人性的失落与回归,成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参考文献
[1]边城·题记[C].沈从文文集,6:70.
[2]短篇小说,沈从文文集[M].花城出版社,1982,12:13.
[3]废邮存底·给某教授[C].沈从文文集,11:312.
[4]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C].沈从文文集,11:45.
[5]幽僻的陈庄·题记[C].沈从文文集,11:39.
[6]王润华.从沈从文的“都市文明”到林耀德的“终端机文化”[C].当代台湾都市文学研讨会》论文,1994年12月26-27日.
[7]王润华.从艾略特“诗人批评家”看沈从文学批评[C].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术论文第90种,1993:1-26.
[8]周作人,译.俄国作家库普林《晚年的来客》时写的附记[J].新青年,1920,7(5).
12.沈从文小说中的传教士形象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传教士,形象
一、传教士形象:魔鬼还是天使?
“沈从文从1928年l月开始寓居上海租界,1931年5月22日离开上海去北京,几个月后去了青岛”[1](10)除了在武汉大学任教这段时间,其他时间都在上海。沈从文在这段时间里在长篇小说《阿丽丝游记中国游记》及两个短篇小说集《沈从文甲集》、《沈从文子集》里塑造了比较多的传教士形象。
(一)魔鬼形象的树立
《阿丽思中国游记》用童话形式揭露了中国的丑陋现象。 在写到湖南的社会黑暗时,人们对此都司空见惯,连那些传教士也吝惜他们的同情心。小说《建设》中又出现了这样一个外国牧师 “一个到中国来引渡人到天堂去的上品美利坚人, 在本国时那脑袋里装满了知识,来到中国后, 又在那空地方装满了虚伪的数不清的诡计。”[2](178)《建设》写的是三百个中国工人被征用来建设教会学校,他们一切的力气卖到三毛钱的小数目上。工人们活在肮脏、腐烂的世界。而教会中讲经台上,还是那个穿道袍的牧师,靠到叫卖上帝,过着极其安舒的日子。他对小说的主人公是这样描写的:是“一个最规矩的最合用的工人, 一个‘虽愚蠢却诚实’值得教会中派来的牧师用圣雅各名分哄骗永远这样做式的动物。”[3](161)该文中一个专门在工程处传教的牧师,喝酒之后,只心想感化别人,不管对象是谁。当他摸到了工人无意带的锤子之后, 就以为工人要行凶,并对工人警告你不和我回去,明天查出来就革了你。后工人不堪牧师的说教杀了他。
(二)天使形象的展示
《沈从文子集》中《第四》与《冬的空间》都写到传教士博大悲悯的精神。《第四》写的是一个“恋爱专家”与传教士夫人情事。小说的开篇,因为“我”幻想牧师是一个最坏最卑劣的人物,牧师也就无可避免地被贬称为“叫卖圣雅各名分的人”,并且“靠叫卖圣雅各养得肥壮如一匹大袋鼠”。 随着情节的发展,牧师的形象有了反转—从普遍的恶魔形象转变成天使形象。小说中的叙述者 “我”对牧师的博识由衷的敬佩,感叹到还没有遇到第二个牧师有这个人的博识。尤其是牧师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更让 “我”感到自愧弗如。牧师明明知晓“我”与他妻子之间的私情, 竟然有着常人所无法做到的宽容,不仅没责备“我”,还让“我”陪他夫人坐坐。“我们对望了好一会。这是互相人格的了解的对视, 不是填恨, 缺少恶意, 我从我的对手的眼睛里,望得出一种悲悯博大的精神。”[4](148)在另一篇小说《冬的空间》提到一个外国女传教士,来各处病房里探望病人, 看“我”吃力翻一本圣经, 又看到“我”在圣经上批的方言解释,就大喜欢。第二天, 我们就成了朋友,并送给“我”一本精致的圣经。虽然这个女传教士有一副冰冷的脸孔,吃宗教饭也有二十多年,年龄和宗旨完全拘管不住她的天真童心,很有趣。严肃的面孔与童真有趣的内心形成了对比。
二、传教士形象背后的作者复杂的创作心理
沈从文作为社会的一员和现代作家的一份子,他塑造传教士形象之时,自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集体的影响。同时, 沈从文作为一位有着自我追求的作家,自称为“乡下人”, 其笔下的传教士形象,一定会渗透着他作为叙述者特有的文化立场与精神意识。
(一)现代文学作家的一员受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
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认为一个作家异国现实的感知并非是直接的, 而是以其隶属的群体或社会的想象作品为传媒的。[5](7)“社会集体想象物”是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整体观照,在形象塑造过程中,这种社会集体想象物以先在的形式存在于作家意识乃至潜意识深处。
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基督教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传教士集体形象, 构成了中国人关于西方的社会集体想象,当时几乎整个现代文学文本弥漫着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情结。如萧乾短篇小说《昙》通过“洋奴”学生启昌的见闻揭露了洋牧师文化侵略者的本质。《沉沦》(郁达夫)中的美国宣教师,《冲积期化石》(张资平)中的乔牧师、W老教士,这些作品中的传教士形象要么糊涂昏聩、要么虚伪暴戾、 卑俗丑陋……
在这种情况下,其小说创作势必会受到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所以在《建设》和《第四》者这两篇小说里,作者在传教士一出场便以叙述者的口吻将其定位为恶魔形象。在小说《平凡的故事》、《建设》、《第四》里都在一开始将传教士贬称为 “卖圣雅各的”。在这篇《建设》小说里,沈从文认为从美国来华的传教士并不是单纯传教的,他们用中国工人廉价的劳动力,来建设教会学校。他把牧师传教几乎看成一种文化的入侵,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文化本位情结。
(二)叙述主体—“乡下人”的文化立场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意识
1.“乡下人”的文化立场
沈从文在创作中,始终宣称自己是一个“乡下人”。他说:“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格,爱憎和哀乐自有他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6](7)作为一名乡下人沈从文有着强烈的民族排外倾向,对西方文明作为一种殖民文化,沈从文是不怀好感的。沈从文在自己杂文《“紫禁城骑马”归来》用反语这样写到“美国牧师运用美国的钱。 来把中国人变成美国式,仇恨当然不会有。”[7](31)美国传教士创立教会学校,美其名曰办教育,实际上是培养美国式的人,用物质将那些乖学生扭成另一种灵魂。其结果是多了一个美国式的人,便少了一个足以使中国不灭亡的人。但对西方优秀的艺术文化,满怀好奇之心。沈从文信中多次跟居住在美国好友王际真提到想到美国去,也设法让他妹妹学好法语,让王际真多寄法国的画报,他说“如有机会,我是想跟什么人到外国做个小书记”。[8](75)
2. 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意识
尽管沈从文一直主张反帝爱国,并感觉到基督教会的经济侵略与文化侵入的倾向,但他立志要对本民族进行精神重塑,所以仍对基督教中的 “博爱”理想和牺牲精神这一部分加以肯定。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写到的一篇散文《沅水上游几个县份》,在此文中他提到 “城里东门大街福音堂里, 住下一个基督教包牧师,在当时是受本城绅士特别爱护尊敬的。受尊敬的原因,为的是当时土匪不敢惊动洋人。有时城中绅士被当作肥羊吊去时,无从接头,这牧师便放下侍奉上帝神圣的职务,很勇敢慷慨深入匪区去代人说票”。[9](387)在这篇散文中,沈从文塑造了具有牺牲精神和博爱情怀的天使形象。此外,据金介甫的资料调查,沈从文“虽在1925— 1926年湖南大灾之前就已离开湘西,但1921—1922年沅州饥荒饿死万人的惨景他是亲眼见过的。除了外国传教士外, 地方上人提不出一点救济”。[10](660)。所以在《第四》、《冬的空间》里以人物的口吻也对传教士身上怀有的基督教中博爱和神性部分予以高度的赞扬,塑造了天使般悲悯博大的传教士形象。
三、传教士形象作为“他我”对“自我”的反思与评判
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巴柔界定异国形象时说:“‘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 书写者的某种形象。在个人( 一个作家)、集体( 一个社会、 国家、民族)、半集体( 一种思想流派、意见、文学) 的层面上, 他者形象都无可避免地表现为对他者的否定,对我及其空间的补充和延长。”[11](5)《建设》中传教士被意外杀死, 官厅查不出死者的理由。官厅就按照了一个时代的风气,按照了一种最通常的执政者无耻地习惯,就是由中国官厅借口说是“共产党有意破坏中美邦交”所行的一种手段,请求外交官原谅。还赔了一点款,以求息事宁人。“他我”(外国政府)之强势,要赔款,反衬出 “自我”(中国官厅)的软弱。面对西方,我们总是秉持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它要求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正如小说中写到“中国官厅凡是这类事无有不答应的道理”。牧师生前,穿着教袍靠着叫卖上帝, 过着极为舒服的日子。牧师死后,有十个中国工人为他建一座纪念亭,而那打死牧师的工人还是依然做他三毛钱一天的粗工。牧师死后依然体面与光荣与中国工人一直悲惨的生活相对比,写出了中国社会的贫穷与落后。《阿丽思中国游记》 通过外国绅士与牧师女儿的所见所闻讽刺了中国人极要面子民族心理和盲目民族骄傲。当你夸奖一番中国文化,就有许多人说你是好人了;如果你愿意听中国戏、想学麻雀牌, 便认为你是想领略中国艺术的白种人;外国使者应当成外国清客身份,能熟读《论语》。同时,揭露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现象,在中国比在本国更自由,你的国籍就是你的很好的护照,其他的全不会为难。其中英国杀了不少中国人,却只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一奇诡现象。原因竟是英国政府同我们要好。作者不由得发出感叹到中国是这样不长进的中国, 不拘从什么国来的一些禽兽是都要欺负中国人的权利。”
《第四》中牧师有着博识、宽宏大量光辉人格魅力。牧师知道了我和他妻子的苟且之事,毫无芥蒂,他还是能理解和相信我。这样博大的胸怀,使“我”羞愧不已。我在这有道行有魔力的男子面前,看出了自己的愚蠢,一个人逃走了。 这篇小说写了“他我” 这里的“他我”是一个博大、宽容“乌托邦式”的人物,反射出“自我”的卑怯与不堪。萨特在存在与虚无的为他一卷中专门谈到了他人对自我意识的作用: “他人是我和我本身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我对我自己感到羞耻, 因为我向他人显现。而且, 通过他人的显现本身, 我才能像对一个对象做判断那样对我本身做判断, 因为我正是作为对象对他人显现的。”[12](13)
【沈从文小说读后感】推荐阅读:
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08-29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500字07-12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000字10-21
不动笔墨不读书-沈从文边城读后感09-27
沈从文散文:友情10-08
沈从文一天美文07-10
赵树理沈从文09-20
读沈从文的《萧萧》有感06-10
沈从文《边城》教学课件06-29
沈从文:湘西苗族的艺术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