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2024-06-29

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12篇)

1.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一

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市“三农”工作,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创新为魂,让农业更强

二、生态为基,让农村更美

第一,要全域规划。规划是乡村建设的蓝图,是农村成长的“坐标”。近年来,我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镇和村的规划。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实现总规全覆盖(万家除外,因万家水库因素),编制了20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对中心集镇所在村和旅游景点所在村的村庄规划重点给予安排。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要统筹。统筹抓好生态主体功能区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和落实,科学布置城乡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做到功能定位合理、梯次衔接有序、实施落地可行。二是内容要务实。顺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进一步优化中心村布点规划,避免出现新一轮的“城中村”和“空心村”。从规划这个环节上就要防止大拆大建,防止贪大求洋、防止搞面子工程。三是特色要鲜明。加强对乡镇、中心村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和管控,亮出生态山水的原貌,留下乡土文化的气息,守住记忆中的故园。重点是支持做强一批先进制造型、时尚商贸型、新兴业态型、生态旅游型和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中心村。

三、民生为本,让农民更富

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丰收”,必须成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物质”和“精神”共同提升。

2.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二

高标准科学规划, 力促古村彰显生机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 是镶嵌在赣、皖、浙三省交界地的一颗绿色明珠。婺源山清水秀, 古树名木多, 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生态环境非常好。同时, 全县有数十处明清古建筑群, 那粉墙黛瓦、高墙深院, 那小桥流水, 十分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经过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和多方论证, 同时借鉴外地经验, 婺源县提出了旅游兴县的响亮口号, 编制了《婺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科学地将旅游业定位于“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 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构筑起了旅游大产业发展体系。正是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高标准的科学规划, 使全县古村落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现在, 婺源县境内有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 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同时被评为全国惟一一家以县为单位的农业旅游示范区。今年1~6月, 全县“乡村游”接待游客202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了16%和17%。

全方位拓宽空间, 力促农民就业增收

从发展旅游看, 全县有“青山、秀水、古树、古建、田园、英才、文脉、民风民俗”八大资源。旅游业就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 靠群众自发搞起来的。如今在婺源, 景区景点村民不仅可以从旅游业中受益, 还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就业, 全县有6万多人在旅游业找到了就业岗位。2006年, 婺源“乡村游”接待游客283万人次, 门票收入近5000万元, 综合收入近5亿元。从2001年至2006年农村居民存款看, 年均增加了3亿元, 这一块大多是从旅游中得来的, “乡村游”已经成为转移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力量。全县有宾馆147家、农家旅馆400余家、餐馆310余家、娱乐场所21家;有旅行社17家、导游260余人。严田古樟“鱼塘人家”被评为全省首家特色三星级农家旅馆。旅游业已真正成为了县域经济中最具强势拉动力的富民支柱产业, 彩电、冰箱、电脑、手机还有轿车等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一些村民还像城里人一样, 自发组团外出旅游。为进一步把“乡村游”蛋糕做大, 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赣浙皖三省交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茶产业发展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 旨在围绕乡村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拓展一系列创业空间, 如旅店餐馆业、文化娱乐业、交通运输业、旅游商品业、导游广告业、保健疗养业、影视写生基地, 明确了到2012年游客量达1000万人次, 门票收入1.5亿元, 综合收入20亿元, 5年内增长的空间是15亿元, 打造一个最大的创业平台。

多举措壮大三产, 力促农村商机红火

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现状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对策;

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说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都在怎样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农村基层组织依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和谐和稳定。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高 从目前我国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个别基层党员干部统揽农村经济社发展的重要责任,但是个别发挥带头致富领导者的能力还欠缺,很难胜任带领村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责任。

1.2 农村的基层组织结构设置滞后 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行政组按照自然居住区域进行划分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市场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专业性分工和多层次经营的特点,传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

1.3 农村的基层组织的统筹谋划能力不强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基层组织的统筹谋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农村个体化经济向集约化经济的转变必然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有效推动。但是传统村民的“小富即安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创新能力的发展,导致基层组织化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不强,进而出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速度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2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干部,应该要认真落实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借助创建省级党员电化教育示范区的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坚持从群众出发的路线,从而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2.2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用率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各项建设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的审计,要保证各项资金的支出收据必须由经手人、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三者会签的制度,对于数额较大的资金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會的审批,从而要保证专款专用。

2.3 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为农村基层组织服务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只有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实惠的组织才会得到他们的拥护。因此基层组织干部必须转变自身的角度,从传统的指挥者转变成指导者和服务者,对于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的好项目,要主动、积极跟相关部门、领导取得联系,从而解决项目发展所需的资金、市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对于有一定条件的村可以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而实现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整合,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形成规模产业,从而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的积累,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

2.4 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加快基层民主建设步伐 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建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党组织跟村民自治组织两者的关系,从而保证村民自治组织在的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处理自身的各项事情,让村民代表能够参与到村里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中;二是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村务公开管理,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以及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明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指导丛书[J].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05):114-117.

[2] 樊平.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09)59-63.

4.xx乡乡村两级换届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按照县委关于乡党委换届和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统一部署,xx乡结合实际,有序的推进乡、村换届选举工作。全乡换届选举工作于2月下旬启动,将于6月底完成选举工作。乡党委于月日组织召开了换届工作专题座谈会,认真总结了乡党委和村党总支换届工作,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等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党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选举产生党代表x名,并于x月x日召开中国共产党xx乡第x次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乡党委委员x名、xx乡出席中国共产党华坪县第x

次代表大会代表x名。同时,全乡x个村通过换届选举产生了第x届村党组织委员会,共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委员x人,其中书记x人,女性x人,占x%;男性x人,占x%;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x人,占x%;年龄在x周岁以下x人,占x%。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摸底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全面掌握各村情况。一是对班子成员人选做到了心中有数。对每个村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的去留情况和辖区内优秀人才做到了心中有数,准确掌握了下一届村班子成员初步人选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对可能影响换届的“重点人”做到心中有数,对此类人员进行密切关注,做好有关工作,使换届选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三是对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做到心中有数,乡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群众,在认真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公认的下一届村干部做到心中有数。

(二)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坚持做到早动员、早部署,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分别于x月x日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题研究部署乡、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制定了《村“两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将x个村划分为x个工作组,分别由乡x名副职领导任组长,市、县下派的驻村扶贫队员、乡属各部门职工和村干部为工作队员,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为全乡换届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加强宣传动员。及时召开换届选举工作专题会议,通过悬挂标语、发放文件资料、发布党建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手机短信等方式对乡党委和村“两委”换届有关事宜进行了广泛宣传。并组织乡、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组进行集中学习培训x期,共计培训x余人,悬挂换届选举标语x幅。组织学习了《组织法》和修订后的《村委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参与换届的工作人员做到业务精通,指导有力,为换届选举工作做好准备。

(四)顺利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x乡分别于x月x日组织召开选举大会进行了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认真执行换届纪律的“九严禁”和“十不准”要求,严格换届纪律,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坚决杜绝拉票、贿选行为,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全乡党员干部签订x份《xx县党员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政治规矩承诺书》。在选举结束后,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所涉及资料的分类归档,做到痕迹资料齐全、档案整理规范,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同时,对换届选举后退下来的同志积极做好引导,认真落实好符合条件的离职离岗村干部待遇,打消其思想顾虑,引导他们继续支持新班子工作。

(五)扎实开展了党委换届工作。根据县委安排部署,乡党委严格按照换届选举工作程序和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各个环节工作。各个支部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出席乡第x次党代会代表,并于x月x日召开了乡第x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出席中国共产党xx县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选民素质不高,换届意识不强。部分山区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选民素质不高,对换届选举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大家投谁的票,我就投谁的票”选举随意性现象仍然存在。

(二)人员分散,换届选举工作任务重。外出人员多,户在人不在的情况比例较大,由于换届选举时间短、任务重,外出较远的村民不便及时回来参加选举,委托代写选票又受到有关规定的限制,增加了选举工作的难度。同时,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群众居住分散,集中选举难以组织、分散投票存在风险,给选举工作带来困难。

(三)业务不熟悉影响了工作效率。个别乡、村干部对这次换届选举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够,办事情还局限于凭经验,导致个别村在选举工作中出现了因换届选举工作业务不熟悉而增加了工作量、影响选举工作进程的现象。

(四)农村人才严重缺乏,影响选举质量。一是部分女性参选意识不强,妇女进村级班子的比例少;二是缺乏优秀的后备干部。部分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后备干部较少。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换届选举责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加强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换届选举工作。一是下派挂村工作组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下村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好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作用,协助各村搞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二是加强对挂村工作人员和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培训,确保选举工作人员能够依法依规依程序开展选举工作。三是对推荐候选人、正式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阶段进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好预案,保证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换届选举工作中。

(二)强化宣传引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宣传到位。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选民正确履行自己在选举中的权力与义务。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发动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选民把能力强、作风硬、经验丰富的同志选进村级班子,更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选举中的正气和主流,防止和抵制各种违法行为。

(三)强化问题导向,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继续高度重视重点村和难点村的问题,对可能影响选举的历史遗留问题,家族、宗族、农村恶势力影响及潜在的干扰等问题,深入进行排查,全面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对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研究和化解,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强化组织纪律,确保良好的换届选举工作环境。一是加强换届纪律的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换届纪律的“九个严禁”和“十个不准”要求,确保换届工作有序合法进行。二是严格候选人任职条件,乡党委根据上报人选进行审查,防止违反规定人员成为正式候选人,确保村级选举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三是换届选举结束后,乡党委政府将对“村官”进行培训,重点对农村政策法规,带民致富能力、财务运行基本常识等。

5.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五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气象。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恭城县的红岩村,2005年,80万人次的游客给这个瑶族小山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更是收入突破了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的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市蒋巷村,从2000年以来着手开发农业旅游,2005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据测算,该村经济增长中的15是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很多具体事例表明,是乡村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从而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了全面对接。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衡量,大多数示范点基本达到了标准。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08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谈会,要求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还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2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①景区边缘地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多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展最早的地区。基本是三个发展方向:其一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承包的山林地为资源兴办旅游业。其二是,在旅游农业(为解决物质供给问题,在景区周边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如特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装饰物的工艺型农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其三是,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乡村旅游。即称之为民俗旅游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②老少边贫地区。老少边贫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是继景区周边地区之后,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多为山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③都市郊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讲,不同性质的城郊在乡村旅游内容的构成上有其相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特色。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郊区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等;除此之外,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一年一度的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目前,郊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已初见眉目的如湖北随州市,这里是以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为特色的农业旅游区。

2.2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与问题。乡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据调查发现,民俗旅游基本上只是提供家庭接待服务,而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这些农家旅店均分布在旅游景区周围,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游玩的旅游者提供

食宿服务。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农家屋都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正餐除传统的农家饭外,也为游客提供包桌及大菜烹调服务,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开展得并不多,甚至没有。白天游客在景区里游玩,农家乐本应体现在夜生活中,然而这里的夜生活多数是看电视,有的家庭学着城里人买回VCD机乃至组合音响和激光灯,开辟简陋的迪厅供游客享用。唯一有点农村野外风味的是晚间的篝火晚会。距离景区稍远的村庄便无人光顾,体验乡俗民情的成份很低。

秋季采摘旅游是目前这三项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参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构成面最广的。这是观光、参与性均很强的活动。我国开展的采摘旅游不只是为体味收获果实的感受,同时享有所收获的果实,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采摘中,对果实的数量和质量的在乎程度远超过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各采摘点(特别是果园)均堆放着被旅游者摘下又弃之的水果。从而可以看出,国内旅游者对物质满足的需求多胜于对精神满足的追求。

3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3.1乡村旅游应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明确这一发展方向是使之规范化、健康、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本来就是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作凝固乐章的静景观,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不是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高度浓缩在有限空间中的民俗风情,而是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是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正是在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文化一体化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之后,乡村旅游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我国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3.2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带动、引导国内市场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什么样的产品是高质量的。“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原则在这里受到最严格的检验,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现代科技农业观光产品中,应加强传知授教的教育内容,使游人通过旅游获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开辟生态农业区,应为游人提供参与活动的充分空间,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以旅游经济的附加来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老少边贫地区,要加强开发区的文化含量,增加度假型、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国际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

6.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六

当前全面开展的村级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找准难点是村级“两委”顺利换届的前提。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辖7镇66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4.8万,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农村注入的资金量不断增多,村干部待遇的不断提高,村干部在农村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被人看重,村干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就越来越严峻,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判,发现存在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干部任期短。村级任期一届三年,村组工作十分烦琐,村干部在村开展工作要经历学习、熟悉、创业三个过程,往往是大多数村干部对各项工作熟悉了,任期也满了。二是村干部待遇低。村干部报酬不高,目前全县村干部报酬最高是公选村书记1万元,非公选村5800元,各项保障不健全,存在后顾之忧。笔者与一名村干部谈到收入与付出时,他深有感触的说:“划不来干这个受气的头,工资报酬比不上村官助理,整天围着村上的事转,误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许多挣钱的机会,还不落好”。三是选举程序不规范。县委出台的换届选举工作方案,个别乡镇在运行中不结合村情,生搬硬套,怕麻烦,不向群众讲明换届 1

选举的程序和方法,引导群众按程序开展换届,有时还在登记选民、职位设臵、特别是竞选人(候选人)资格认定(产生办法)、选票判定等方面出现图省事简化程序现象,出现选举不公正,导致群众不信任。四是地理条件影响大。太白县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一个村分为几个村民小组,山上、山下都有群众居住,部分群众就觉得要按居住位臵选举村干部,山上选一个,山下也选一个,不然办事不方便,导致投票分散,难以选出合格人选;另外,近年来,农村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剩下的只是一个户口,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多年,去向不明,在家的不是“老”便是“小”,换届选举似乎与己无关,选谁都没意见,选民的积极性、参与性不高,造成选举质量不高。

二、创新举措是实现村级“两委”顺利换届的有效保障。

1、以“三个必须”为基础,做好换届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摸清底数。各镇党委提前部署,安排包村干部深入农村,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综合研判工作,与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全面掌握辖村的实际情况,对村情、选情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摸底,对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乏力,经济发展滞后的重点(难点)村实行“一村一策”,并针对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必须宣传到户。采取广播、横幅、板报、电视专栏、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对村级两委

换届选举工作的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换届氛围。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提高交叉任职比例,减少两委职数,进一步提高换届选举工作质量。三是必须规范收集好选举资料。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涉及村“两委”换届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辅导,要求他们按照换届规定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为严格选举程序规范选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以三种方法为基点扎实推进换届选举工作。一是 “包村”,建立县级领导包片、部门包村、督导组检查指导”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保障机制,充分发指导检查组和包村干部的包村作用,加强与各村的沟通联系,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逐个指导,针对存在问题的,一方面积极解决问题和做好引导工作,同时积极组织选举,有效推进换届工作平稳进行。各镇在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同时,把行政村分成几个片,实行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到人的办法,保证每个片都有1至2名乡镇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每个村都有机关干部进村蹲点,纪检、组织、宣传、民政、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协同工作。二是“帮难”,根据平时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村情复杂、管理薄弱的“难点村、重点村”,认真排查各种社会矛盾,科学预见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工作预案,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证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三是

“督查”,各镇换届领导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对辖村换届选举各环节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并存档监督其开展工作,确保辖村换届选举程序严格规范。

3、以把好三关为基准保证换届选举质量。把好“三关”,保证换届选举质量。一是把好入口关,注重在提名候选人的引导上把好关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和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群众公认,口碑好、威信高,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人选推荐为候选人。二是把好程序关,严格依法和按照规定步骤,采取“三规范”办法,规范操作流程,统一制为各镇制作“换届工作流程图”,细化明确换届程序和步骤;规范候选人亮相方式,在选举大会上,候选人与党员、群众见面,介绍自己的设想和打算,回答党员、群众提问;规范投票过程,切实做好投票现场组织工作,维护选举秩序,保障党员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三是把好纪律监督关。选举过程在县镇指导组、党员群众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下实行全程监督、全程指导、全程签字,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阳光运行”,实现了工作目标不走样、工作程序坚持不变通,操作过程坚持民主不违法。同时,建立周报、周检查制度,各镇每周汇报换届进展、突发事件处理等情况,指导组每周开展督导检查一次,保证了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三、选优配强村班子是村“两委”换届的最终目标。

为真正把政治素质好、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切实选优配强村级领导,我县坚持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做到“三个注重”,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注重高标准用人。县委对新一届村级班子成员的配备既强调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分别从年龄、文化、性别等方面设臵了相应门槛,以实现高标准用人。对于年龄、文化结构,要求村级班子中留任的干部一般要求男不超过55周岁,一般要求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对于党员和女性结构,积极倡导党员和妇女、大学生村官参加村级组织换届,扩大村级班子成员中党员和女性、大学生村官的比例,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66个村中,共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65名,党支部副书记14名,委员156名。64名支部书记中新当选14名,连任51名,女支部书记4名,30个村支部中有1名女性委员,比上届上升21%。从支部班子年龄结构看:村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6岁,比上届下降7岁,50周岁以下共计165 人,占71%,其中,50岁以下村党支部书记41人,占18%;从村党支部班子学历结构看:中专及高中以上103人,占44%,比上届上升19%。二是注重宽领域选配。认真总结推广“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两推直选”村干部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着力在农村年轻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知青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选拔村主职干部,鼓励农村各方面的优秀年轻人才参与村干部的竞选。通过本次村党支部换届,有13名政治素质过硬、创业能力强的致富能手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下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着力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采取公开选拔、选派年轻机关干部到村任职,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截至目前,全县有4名机关干部下派到村任支部书记,10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党支部班子,4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三是注重人文关怀。按照政治发展有前途、工资报酬有保障、离任退职有补贴的目标,着力营造村级干部安心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在积极落实提高村干部待遇报酬,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同时,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以适当待遇留人、稳心、鼓干劲。目前,有2名位村干部通过考试走上了乡镇公务员岗位,2名村干部通过公选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1名大学生村官被选拔为乡镇副职领导;着力加强情感关怀。镇党委派专人和落选村干部谈心谈话,肯定成绩,关心去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温暖,使村干部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确保村级班子队伍和农村社会稳定。

7.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建设对策 篇七

为了缓解我国旅游市场的压力,满足众多游客的需求,近些年兴起了一种新的农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其新颖的模式很快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乡村旅游这种旅游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及发展现状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中央及国务院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一项非常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到我国能否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所在,而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建设力度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此外,在我国农村不断发展乡村旅游这一旅游方式,对于建立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及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迅速的发展起来。众所周知,旅游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旅游在我国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些优势,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开始逐步重视乡村旅游的建设。在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对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做出了强调,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鼓励非农产业的多渠道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满足一定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带薪休假的工作生活方式也给予人们充足的时间去体验乡村旅游,乡村旅游逐步受到人们的热捧。

二、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非农产业的经济模式,能够为农村人口特别是剩余劳动力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第二,可以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及优化。乡村旅游开拓了新的农业发展渠道,农民由传统的以种粮为主的农业模式转向为全面综合的农业发展模式---种植业养殖业综合发展,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第三,乡村旅游能够促使一些贫困地区尽快的脱贫。我国存在许多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如果这些贫困地区充分合理的利用旅游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来发展乡村旅游,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及较高品位的旅游产品,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则能够快速的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乡村旅游以其独特新颖的模式能够有效的吸引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大批旅游者,客流量的增多使农村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比如农民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闲置的的房屋、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同时,旅馆、食品以及纪念品等都是旅游景点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因此,农民可以通过开设旅馆、摆设小摊以及手工制作纪念品等方式来增加收入,此外,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在乡村旅游项目中适当的投入股份,通过分红来增加收入。总之,发展乡村旅游,有效的缩小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而造成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相对落后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

(三)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乡风文明

乡村旅游既为农民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又为农民引入了来源于外部环境的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乡风、民俗以及农民自身的素质,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使得农民开始自觉地学习文化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比如学习外语、普通话以及电脑等,这极大的提升了农民自身的素质。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的建设,很多村庄对房屋、道路都进行了整治与维修,使村容变得整洁。乡村旅游增进了城市与农村、各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农民的眼界变得开阔,更新了农民潜意识里落后的生活观念,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实现了“乡风文明”。

(四)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给予人们足够的空间去和自然相处,从而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对于改变传统的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获取经济增长的方式也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发展乡村旅游,就需要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做好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只有科学有效的保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只是“昙花一现”。

(五)促进农村基层的民主管理

旅游业归属于第三产业,要想使乡村旅游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做好市场营销与规范化服务的工作,有效的处理农村内部管理问题以及经济核算问题,同时,对旅游工作及所产生的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随着现代管理理念以及市场营销观念在农村的的引入与普及,农民在做决策的时候开始注重决策的民主性以及自主性,从而提高了农村民主管理的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基层的民主管理,使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得以加强。

三、乡村旅游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科学的规划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一种旅游方式,其发展尚未成熟,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盲目的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缺乏科学的规划。一些地方政府在缺乏足够建设资金的情况下,迫于政绩的需要,通常会不经过任何科学的规划就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致使不合格项目层出不穷,从而导致项目不断地重复建设。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基于农村的实际状况,采取适应农村发展的乡村旅游建设措施。

(二)充分保障当地农民的利益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将保障农民利益作为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乡村旅游的建设要从当地农民的利益出发,最终给也要以当地农民的利益作为归宿点。然而,调查显示,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从中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很多乡村旅游项目都是由一些外地人士投资经营的,在这些项目中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经常会出现“外来人员抱团”现象,也就是说这些人员也是外地的,这就使得当地农民根本无法真正的融入到旅游项目中,因此,农民的收入除了收取一定的租金之外,没有其他形式的渠道来获取收益,这严重降低了当地农民建设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建设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当地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当地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处理好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乡村旅游这种旅游形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主要原因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清新、古朴的生态环境能够使人们返璞归真,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如果失去了这种美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就会不堪一击。因此,在建设乡村旅游时,决不允许掠夺式的开发资源,肆意的破坏当地的生态将环境,应强调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注重乡村旅游产品以及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近些年,乡村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景点的繁多使得乡村旅游产品以及组织形式雷同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应有的特色。因此,只有抓住当地的旅游特色,设计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建设乡村旅游时,组织形式不可太过单一,为了提供给游客更多的选择,可以实行游行线路自主化以及交通出行自主化等形式。

四、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建设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优势

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科学的规划是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良好的规划一方面能够对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在积极的开展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规划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农村规划与乡村旅游规划的统一,认真的对农村的资源优势、周边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市场客源进行分析调查,对农村的区域功能进行明确合理的定位,科学的制定农村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优势。此外,在规划乡村旅游时,还要注重连续性以及整体性。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突出乡村旅游的重点及优势,发展不可急于求成,不能太过盲目。与此同时,要严格落实规划工作,加大对基础公共设施的投入,争取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

(二)特色经营,突出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要使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及时的了解城市居民需求的变化时非常必要的,在充分明确城市居民对旅游需求的特点之后,在建设乡村旅游时,就要坚持旅游本土化的发展,打造出能够迎合游客需求并且极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显示出乡村旅游的差异性与特色,还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人文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同时,在建设乡村旅游的时候,要把农村清新质朴的乡土气息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充分的展现出来,注重闲趣、天趣、野趣的统一,让乡村旅游发挥出其不同于其他旅游方式的独有的自然魅力。在建设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旅游不可盲目的模仿城市化的旅游方式,盲目的模仿只会降低城市游客的兴趣,乡村旅游要想获得持久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打造出一个不同于城市发展的模式,为游客提供能让其眼前一亮、充满新鲜感、舒适感的旅游产品。

(三)规范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建设乡村旅游,提高硬件设施的质量很重要,此外,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对服务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旅游的服务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宏观发展方面,要以政府为主导,对农业、旅游、土地以及交通等各个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规范各个部门的管理,制定一个适应农村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建设的标准。建立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实现乡村旅游经营以及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在微观发展方面,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统一的乡村旅游行业的评价标准,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及规范化,加大对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特别是要重点提升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及质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农民参与,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全面的参与并从中获取相应的收益,乡村旅游建设的根本目标则是使农民收入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升并最终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受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村的民主意识比较淡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之乡村旅游管理部门中的多数人员对乡村旅游的认知有限,知识水平较低。因此,大部分农民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去。此外,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商太过于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一系列因素使得农民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乡村旅游中,从而导致了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对乡村旅游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教育以及管理,比如组织农民外出考察学习相关旅游接待知识、聘请专业导游进行知识的讲授、建立相应的导游考核制度以及人才奖励制度等。进一步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以及在旅游管理中的技能及服务意识,给当地农民提供充足的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机会,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8.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湛江蛤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状况

一、对外宣传中的湛江蛤岭村

蛤岭村,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迅速成长并崛起了,并赢得了“全国文明村”的美好称号,令人瞩目。蛤岭村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庄,位于广东省吴川县吴阳镇。该村东濒南海,西临鉴江。蛤岭村总面积约700亩,现有农户218户,人口约1300人。近年来,蛤岭村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如今已建成了高标准的环村大道、自来水、大门楼、文化长廊、公厕、集体猪舍等一批项目和十里荷塘。蛤岭村还被评为“湛江最美的村庄”之一。

蛤岭村注重主要干道的净化,该村村落环境整洁,村道保洁方面作得相当到位,村内住楼布局相当规范。比起10年前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蛤岭村率先走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典型的行列。

二、下面是这次调查中显露出蛤岭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状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1.蛤岭村的建筑。纵观蛤岭村的建筑,笔者最深刻的印象是贫富差别相当明显,环绕着大路的楼房,几乎都是很豪华的别墅,起初让人感叹到蛤岭村的新农村建设十分成功,然而如果顺着小道走进去,就会发现依然存在着很多低矮的平房,家里面的设施极其简陋。十分成功的新农村建设背后仍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问题。

2.学校设施。在整个蛤岭村,只有一间幼儿园,而孩子要上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需要到镇、市里面去上学,教育负担重,教学质量不高,加上近年来学生日趋减少,很多学校合并,对于农村的学生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教育问题依然是村民们觉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3.医疗设施。农村村民希望满足的另一个现实需求是医疗问题,据调查有50%的村民会选择区村卫生所看病,而对于乡镇医院,县中型医院及著名医院的看病比例逐渐减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仍无力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虽然参保率有所增加,但报偿标准低,仍存在因病返贫,看病难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较低,该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新农村建设真正惠及村民的切身利益的仍不多。

(二)村民的收入

据调查数据显示,表明大多数村民们都处于低收入水平,新農村体制改革并没有使他们在收入方面得到提高,生活收入基本靠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维持,家庭收入单一;在家的一般靠打散工维持生活。村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以至于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新观念,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导致自身的经济水平提不上来。

(三)农村的文化建设

走访中,发现蛤岭村只有唯一的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而没有其他诸如合唱队、舞蹈队、戏曲队之类的文化组织,假日休闲娱乐比较单一,消费力度不大,但据说该村在节假日的时候也会邀请一些戏曲团来本村表演,事实上真正会去看的村民占多数,只是满足少数群众的需要。但对于一个新农村来说,这方面仍需要继续提高,应该在本村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

(四)村民的政治素养不高

大多数年村民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虽然该村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但是村民们对新农村的了解不够深,只知道个大概,并没有对关乎切身利益的政策深入了解。新农村的真实内涵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每个村民的观念中,村民对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知之甚少。调查显示该村村民会偶尔去关注村务宣传栏,了解村务,但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五)基层带头人和领导班子组织建设不强

调查表明,在村民眼中,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落实得还不是很好,村民普遍持有不认同的态度。村干部向村民们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够,导致村民对新农村严重缺乏认识,导致对村干部在新农村相关建设中有所误解。

三、蛤岭新农村建设现状原因分析

(一)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一方面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读书完成小学学业。很多学生因为上学太远而怨学、辍学,家长也因负担重而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5-6万元,这相当于8年多的纯收入。

(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

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来搞去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另一方面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规章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目前,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三)耕作的土地因扩建村房而减少,又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因此很难实现村民真正富起来

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但是在蛤岭村却找不到任何的企业,这样很难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能发现的就是一个收费景点蛤岭新农村生态园。“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身为农民的蛤岭村村民却无地可耕,无地可作。

(四)新农村建设的办事机构、人员、经费、设备没有真正落实

地方领导力量不到位,工作没有思路,资金不落实,问题不解决,几乎完全停留在农民自发建设的阶段。新农村建设涉及部门多,上级投入资金渠道按部门下达,一些单位对试点建设选择和项目审查标准不一,投入分散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影响建设效果,且条条框框多,不利于实施单位具体操作。时间紧、任务重,准备工作不够。

(五)管理意识不强,村民自治落实不到位

蛤岭村虽然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等,作到了制度上墙,但大部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没有人管理和过问。其次管理不够到位,调查显示有60%的村民对于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表示不满意。

四、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面对吴川蛤岭新农村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作到注意新农村村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真正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蛤岭村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重点投资项目

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建设、土地、发展与改革、农业等有关部门,以村委为单位,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以中心村为重点,以农村现代化为标准,对村庄、道路、学校、卫生所、商业网点、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局。

(二)针对解决蛤岭村学校设施建设不足问题及村民文化素质较低问题,当地政府应投入资金注重设施建设和维护

吸引知名企业兴办学校,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政策,注重村民教育和再教育问题。注意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村民素质修养。加强村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三)健全蛤岭村医疗设施设备和医疗保障体系

据调查有50%的村民会选择区村卫生所看病,而对于乡镇医院,县中型医院及著名医院的看病比例逐渐减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仍无力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虽然参保率有所增加,但报偿标准低,仍存在因病返贫,看病难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较低,该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对此各级政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可实施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

(四)针对村民收入提高不大,贫富差距明显问题,应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先富带后富

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积极引进外来企业的投资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先富起来的村民,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收入转型,运用知识增产增收,实现农村人口收入比重和途径的转型。

(五)针对新农村中的弱势贫困群体,建立健全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要不断完善对农村贫困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率,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农村社会救济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发展以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为基础的农村福利事业,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加大救济救助力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六)解放民思想,充分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把新农村的真实内涵落实到每个村民的观念中,动员群众一起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积极参加村务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当地政府也应拓宽反映民意的途径,真正做到关心群众,联系群众。真正做到让村民当家作主。

(七)大力推进农村政治建设,努力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

9.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九

1.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理念

(1)确立“强村富民”的理念,对于受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强的城市郊区农村,需在城市化进程中定位和引领乡村转型,强化城乡经济融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新农村建设要吸取“冒进式”城镇化发展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确立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理念,以土地整理与统筹城乡用地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村社区。

(3)新农村建设应确立城乡整体规划和平等发展理念,把农村发展同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乡村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相结合,重视建设多功能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壮大农村特色经济和生态文化产业。

2.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2.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主导模式

首先,按照城镇化进程及效应,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性,如近郊区、远郊及城镇周边区、传统农区和山区农村等;其次,凸现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导性,如都市型农村经济、生态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基地、企业群体集聚等;再次,明确农村发展的制约性,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科教文化落后等条件。

2.2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主体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府的作用是理念倡导、规划引导与示范引路。农民是建设的主体,但须有积极性和组织性。提高农民勤劳、自立与合作的精神伦理也十分重要。因此,在促进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进程中,要充分体现农民自主择业和创业的主体性,优先扶助农村创业性职业农民及其专业协作组织。

2.3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

新农村建设首要标准是生产发展。对区位与资源条件相似的农村,要实现农业资源由农户分散式利用转向股份合作制和产业化经营,促使“生计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发展;对专业市场活跃的农村,需拓展与其他经济的联系,推进农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与社会化;对经济先发地区的农村,推行区域优化开发和城村“一元化”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3.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3.1遵循城市化和农村发展阶段性与地区差异性,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决策的.科学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区域密集型的中心城区和分散化的农村城镇两极失衡的问题,发展壮大城镇化体系的中间层面。为此,应扎实推进以新城和中心城镇为核心、以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为支撑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策略。

3.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与提升农村生产力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特点,新农村建设要创新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联动、经济互动的长效机制,推进“三整合一提升”的战略,即空间整合,逐步推行迁村并点;组织整合,建设中心村和农村社区;产业整合,发展现代农业与股份制企业,着力提升农村生产力及其创新发展能力。

3.3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文明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农村产业与就业转型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深化市场取向的农村综合改革,着眼特色、优质与高效性,把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增强农村竞争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种养传统及农民主体能动性,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10.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十

吉林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4年,全省本着“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总体要求,突出农村生产发展和民生建设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创建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提高农村居民人口文明素质,让农村成为城乡统筹的亮点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4年7月1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吉林调研,考察了绿园区新农家村,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8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到吉林市大荒地村调研,赞扬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质量好。全省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具体表现在:

――各级领导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2014年8月14日、9月11日,分别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省农委汇报,研究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并以省委21号文件印发了由省农委起草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2014年8月26日,时任省委书记王儒林专门到通化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并在省委办公厅调研报告上做出了专门的批示。副省长隋忠诚也多次到全省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工作,反复强调建立农村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市(州)和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也都加大了领导工作力度,分别召开工作会议和现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做到了高层重视、高度摆位、高位推动,层层传递压力和动力。

――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投入有了大的突破。2014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19.9亿元,专项资金放大效应达到11.1倍。今年在各级财政十分紧张的大背景下,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尤其是市县两级投入的专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粗略统计,全年市县两级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36134.5万元,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市(州)增长123.5%,县(市、区)增长53.8%。一是市州带头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带动了县(市、区)投入的积极性。比如:长春市新农村专项资金由上年80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四平市由200万元增加到550万元,梅河口市由230万元增加到775万元,公主岭市由56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二是专项资金投入达到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市县数量增加,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有16个市县,比上年增加9个。三是中部和东部地区投入明显增大,尤其一些产粮大县破解了投入难的问题。仅榆树市、农安县、公主岭市、梨树县、德惠市、九台市、双阳区、梅河口市、敦化市、扶余市、前郭县等11个产粮多的大县(市、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达到6027万元,其中有一些产粮大县过去投入是空白。

――新农村建设典型引领作用大。2014年全省各地把打造新农村建设典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量,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取得实效。长春市集中打造了绿园区新农家、哈达、岳家等5个村靓丽的新农村建设景观带,四平市集中打造了梨树至铁西区、铁东区两条公路沿线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群,延边州打造了魅力乡村样板村群,松原市集中打造美丽家园,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提升行动,通化县集中提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水平,磐石市建设了绿色生态走廊,东丰县实施了环境整体改造提升,镇赉县打造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样板,靖宇县下大力气抓整治农村环境。全省建成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配套、产业作用支撑明显、环境清洁优美的标兵村800个左右、先进村500个左右,集中连片的样板村群58个,打造国家、省、市级美丽乡村和魅力乡村142个,建成新型农民小区120个。这些典型都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各类项目建设科学规范。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前提下,各地新农村办公室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村,抓紧项目规划、招投标和加快项目施工,全省新农村项目赶在上冻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2014年,省政府批准实施868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863个,占99.4%。410个重点村新修道路1863.9公里,新修路边沟1629公里,改造和新建砖瓦房4.76万户;改建围墙854.3公里,新建公厕1016个,新建垃圾临时堆放场点149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804台;村部数量371个,卫生所367个,农民夜校238个,农家书屋304个,健身广场312个,安装路灯6871盏;栽树1364万棵,栽花2471万株。

――新农村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配套。2014年,全省各地认真总结了多年的工作实践,创新性探索和系统总结出吉林省独有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机制和模式,即:推广了高位推动、政策促进、督导监管、城乡联动、帮扶援建、载体带动、市场运作、民主管理等8大机制;美丽乡村、社区建设、旧村改造、整体推进、生态走廊、民族建村、民俗文化、产业富村、旅游兴村、合力共建、能人治村、合作共赢、项目带动、新式民居、环卫下乡、镇乡带村、屯务管理、村规民约、志愿服务、服务外包等20种模式。这些机制模式,充分体现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作用,全省9个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624个乡(镇)、9382个行政村、3.8万个自然屯都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机制和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宣传培训工作成果丰硕。2014年,继续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民政厅,启动实施了新一轮万名村干部培训,每年培训2000名,每期培训10天。新一轮培训进行了改革创新,增加了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解读、农村土地确权改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在培训对象上,增加了专业大户、农场主和合作社带头人等职业农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乡(镇)三资代理负责人。到2014年底,已完成5期2000名培训任务,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400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街道乡镇三资代理负责人400名、大学生村官800名、新型职业农民400名。在省委宣传部开展的农民文化活动节中,与委科教处共同举办送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社会关注度和群众参与度。多次被《吉林新闻联播》、《农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与委信息中心共同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共筑美好家园》专题网站,并被省政府网站评为2014优秀专题网站;组织编印了《百村集萃》、《新农村建设读本》、新农村建设简报,总结经验,宣传政策,推广典型,扩大影响力。

2015年,是我省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奋斗目标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攻坚一年。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突出农村生产发展和民生建设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创建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建设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开创新局面。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任务。

第一,坚定不移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这一目标,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行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实现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相融合,努力提高农村城镇化带动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特别在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更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把农村这个“短腿”补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第二,优化全省新农村建设布局。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完成1000个省级示范村、推进410个重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启动新一轮4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要本着点线结合、集中连片、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建设重点村。在大中城市、县城以及重点镇周边,充分利用就地就近和城乡联结紧密的地理区位优势,引导农民拆除旧房,整理宅基地,规划建设农民新居,“破茧化蝶”,化村为城(镇),建设城镇融入型城镇化新农村;以中部农区、西部地区为重点,选择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心村,引导合村并组,创建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区化新农村;以东部地区为主,充分的发挥规模化种植、养殖和栽培以及边境商贸旅游的优势,集中建设高效农业村、工业主导村、商贸聚集村、休闲旅游村、民俗文化村等一批特色化新农村。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和科学确定新农村现代农牧业、新型工业、服务业、科教文化、生态保护、农村社区等多功能区分布,集中建设高效种植业区、棚膜蔬菜园区、畜禽养殖小区、工业集中区、商贸旅游区、居住区、办公区、休闲活动区等,各区之间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有序衔接、相互支撑。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农村生态产业、生态设施、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田园风貌和乡村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15年末,全省要建成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配套、产业作用支撑明显、环境清洁优美的标兵村800个、先进村500个,打造国家、省、市级美丽乡村和魅力乡村200个,集中连片新农村建设示范区70个。

第三,强化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建新村、见新貌。要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入转向农村。要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如期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工程规划任务。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屯屯通和户户通,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要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结合农村改厨、改厕、改院和应用普及新能源技术,加强农村住房及院落综合改造,提高防寒保暖能力,创建美丽新居。要搞好农村文化大院和体育健身广场建设,强化河流、沟渠等排水设施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选择一批新农村建设产业突出的示范村和重点村,开展好新农村电子商务,搭建农村商务流通、产品销售平台。

第四,提升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物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搞好农村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人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留住农村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要切实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好部分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两后生”的职业继续教育和就业创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职业农民教育和新一轮村干部培训工作,将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培训重要内容,拓宽培训视角。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役。

第五,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大力度实现突破。要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和农村生态改善等六大工程,重点推进村屯道路、安全饮水、房屋整修、围墙大门改造、村部、休闲广场、垃圾处理、卫生厕所、清洁能源、储粮仓、人畜分离、绿化美化亮化等30项重点整治任务。2015年要着力解决公铁路沿线、农村居住区、办公休闲区等重点部位垃圾清理问题,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禁止农村焚烧秸秆,努力实现路边清洁、村庄清洁、河流清洁和空气清新,农村环境总体达标率达到60%以上。

第六,提高新农村建设组织水平。进一步完善各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强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工作力度。要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加大各级专项投入,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调动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按照市带县、城帮乡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各有关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各类企业和民兵预备役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责任,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文明向农村辐射。要加强新农村宣传展示工作,年内全面完成2000名村干部新农村培训任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00个,组织文化专家挖掘历史名村、文化名村、民俗名村100个。

11.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环境友好乡村建设 ;研究

分类号 F323.22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2.019

Environment-friendly Rur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Land Use

LING Xuebing WANG Pai

(1 President Offic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2 School of Politics &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There exist various problems in rural land use, the casualness of the land use plan, the unclearness of the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the scattered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lack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specification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friendly rural commonly; to strengthen land use planning, confirm the properties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develop moderate scale agriculture, popularize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production and living patterns, establish agro-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cultivate the new normal leisu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will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friendly rural.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land use patterns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it is the essential push factor of environment-friendly rural construction and on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s'. There is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land use, to establish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m will push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Keywords land use ; environment-friendly rural construction ; coupling mechanism

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首次正式提出环境友好理念,环境友好模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广为追求探索。2005年,在全国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国土资源部正式提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对中国土地利用提出全新要求及挑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焦点。

1 文献回顾

综观现有文献,“两型社会”研究从概念界定、政策制定到评价体系等已相对完整和成熟。如,王颖[1]、邹光[2]、邓泺[3]等学者均对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政策制度进行了探讨;王茜茜[4]、付松泉[5]、陈瑜[6]等学者则分别运用不同的方法构建了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应案例区域进行了实证评价。这些文献均显示了两型社会建设研究涵盖了定性及定量方法,且能够得出较为可靠的研究结果。文献梳理发现,两型社会研究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以城市土地为主要对象。

关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界定、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间关系的研究。丁润超[7]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理论以及协同学理论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进行了评价研究,实证研究得出了各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并提出了推动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对策建议。曾蓓[8]以四川省为例,对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优化利用进行了研究,并区分不同区域提出了若干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王凌云[9]以河北省赤城县为例对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前人成果和案例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利用模式建议。张小娟[10]、胡彦[11]、刘云[12]等学者也分别选取了不同案例区域,对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进行了探讨。文献梳理发现,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亦是以城市土地为主要对象。

nlc202309030830

关于环境友好乡村方面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方式的探讨。尹昌斌等[13]在总结生态文明型现代农业特征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资源节约型循环农业”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内涵,提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等建议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刘芳清等[14]认为,发展有机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分析长沙市有机农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农业发展的路径。向东梅[15]从分享环境友好技术进步预期收益、降低环境友好技术进步预期成本和风险2个方面分析了促进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的制度安排。唐铁朝等[16]对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探索,指出了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的生态补偿要兼顾生态、社会、经济目标,并对生态补偿的主体、前提、补偿对象以及补偿方式进行了设计。于清华等[17]则在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背景下构建了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方式。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中,“两型社会”研究中以城市为主体,“两型农村”研究则相对鲜见。少见的两型农村研究均以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讨论为主,对于土地这一重要载体的利用研究并不足够。然而“三农”问题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环境友好乡村的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不容忽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即是农村土地,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推进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成为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的必要推动因素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从农村土地利用视角进行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研究十分必要,构建两者间的耦合机制,将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发展。

2 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农村土地利用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土地利用规划执行不严,难以贯彻环境友好原则

在乡镇一级的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问题。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最底层一级,应为乡镇的具体用地管理提供最直接的实施依据。但目前大多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受技术及精力等限制,仅是将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用地指标进行分解,在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时序安排等方面则相对随意,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没有充分论证的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在实施中自然面临屡作调整的局面。为招商引资,经常出现建设项目优先选地,土地规划相应调整的现象。导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性和权威性受损,乡村建设中难以贯彻环境友好原则。

2.2 农村土地产权不够明晰,难以推行环境友好理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虽为30年,但长期以来,农村土地产权未能确量确权到户,农民对土地的固定占有缺乏稳定保障,不能激励其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节水、节肥、节药来保持农地的肥力,更不能激励农民花更多的成本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了传统生产模式,缺乏并难以理解和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观念,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农民更倾向于掠夺式生产。

2.3 农地耕种模式分散,难以实施环境友好措施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用具有成本优势,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也有更大的意愿和资金进行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并且能够得到相应的环境友好生产收益。而在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绝大多数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过于细碎零散。农地流转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多数地区农业耕种尚未能形成规模经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发展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

2.4 先进农业技术接受度低,难以保护环境友好生态

为防治农业自然灾害,取得更大的农业收益,农民对于化肥、地膜、农药等过于依赖。过量的施放和采用化肥、地膜、农药等会造成土壤污染,引起肥力下降,不利于土地的生态健康及可持续利用。农民不愿意采用先进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有二:一是缺乏指导,二是成本偏高。滴灌喷灌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操作专业性强,单靠自学难以实现,需依赖集体经济组织等培训与指导,先进技术设备成本较高,在难以看到较高回报的短期内,农民不愿承担额外成本,阻滞了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的农业经济发展步伐。

2.5 休闲农业缺乏规范,难以带动环境友好乡村发展

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营业收入2 700亿元,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带动2 900万农民受益,接待人数和经营收入均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然乡村休闲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规模气候。当前乡村旅游多数局限在观光、采摘、农家乐几种功能定位,普遍存在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同质重复等问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比较有限。相对于农地转用为城市用地的收益依然偏低,不利于农地保护。在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不注意科学合理的用地规划,缺乏规范,对于景观和生态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对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的推动并不明显。

3 农村土地利用视角下的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对策与建议

3.1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的土地利用

在环境友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门应发挥职能优势,在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等方面起到应有作用。科学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村庄规划等合理衔接,在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以及用地时序安排上作出明确安排,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以确保其权威性。必要时在局部重点区域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中重点项目的用地作出明确安排。坚持规划先行,将改变乡镇建设用地过于随意的混乱局面,为环境友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用地指导。

nlc202309030830

3.2 明确稳定农村土地产权,增强环境友好生产意愿

自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各地纷纷展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2014年底,多地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的进一步明确,有利于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增强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的意愿,促进环境友好乡村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农地流转问题引起广泛重视。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对规范完善农地流转政策作出了指导。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更具有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创新观念,其资金优势和专业人才也为引进和使用先进生产设备提供支持保障,进而带来的技术优势更易于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规范农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用与推广,进而推动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与发展。

3.3 保护土地生态健康,推广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广播、路牌、标幅、告示、传单等各种传播媒介,在农村各级集体逐层宣传,强化农民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及农业生产模式的认知态度,加深农民对环境友好乡村建设重大意义的理解,并由地方政府组派科技人员上门科普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方式、教授先进设备管理和技术的使用,为农民提供学习途径。同时,为消除农民引进先进设备的成本担忧,激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建立经济补贴与奖励制度。对愿意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农户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并补贴首套设备资金,产生较好收益的进行额外奖励,以此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

3.4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公平有效推进环境友好乡村建设

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一要发展,二要保护。如何协调发展所需建设用地与农地保护间的矛盾,是亟需解决的重要命题。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的,在项目自身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农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理应基于生态角度进行补偿。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公平有效推进环境友好乡村建设。补偿基金来源则可由项目企业和地方公共财政共同保障。

3.5 培育健康高效的休闲农业,带动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发展

打破现有乡村旅游的同质性困局,创新理念,因地制宜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多样化休闲农业产品,培育新常态下的健康乡村休闲产业。休闲农业,保护与发展并重,发展依赖的资源正是需要保护的,没有可持续的生态保护便没有长效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发展乡村休闲产业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编制产业用地规划,严防农村景观和生态遭到破坏,促进乡村休闲产业健康高效运转,带动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发展。

4 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研究趋势探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势头正猛,前景乐观。与此同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亟需解决,多角度、广路径构建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应成为未来探索的重点。

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与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的关系来看,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影响重大,环境友好乡村建设又将反作用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环境友好乡村建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农户接受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的意愿及顾虑研究、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利用耦合机制构建等方面。具体可从案例研究入手,选取若干典型区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当地土地利用格局、方式及生态环境现状等方面,从宏观层次评价案例区域实现环境友好乡村建设目标的程度,并了解当地建设环境友好乡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从微观层次了解农户接受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的意愿及顾虑,为后续政策机制的构建奠定民意基础。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论证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耦合关系,并从现实角度构建环境友好乡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利用耦合机制,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 颖. 两型社会与制度创新[J]. 湖北社会科学,2008(11):64-67.

[2] 邹 光,李春香.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节约集约用地发展模式思考[J]. 经济论坛,2008(19):42-44.

[3] 邓 泺. 促进株洲市两型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4] 王茜茜,周敬宣,李湘梅,等.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武汉市“两型社会”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 生态学报,2011,31(20):6 224-6 230.

[5] 付松泉. 面向“ 两型社会”的乡村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6] 陈 瑜,马北玲. 湖南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 求索,2009(11):37-39.

[7] 丁润超. 黑龙江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评价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8] 曾 蓓. 环境友好型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研究——以四川省为例[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9] 王凌云,张悦国,王 佳,等. 环首都经济圈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2013(11):60-62.

[10] 张小娟. 兰州新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与模式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11] 胡 彦. 试论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J]. 当代经济,2011(3):29-31.

[12] 刘 云.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 广东土地科学,2013,12(2):27-31.

[13] 尹昌斌,程磊磊,杨晓梅,等.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15-21.

[14] 刘芳清,周克艳. 长沙市有机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1):121-127.

[15] 向东梅. 促进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的制度安排与选择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42-47.

[16] 唐铁朝,边艳辉,刘 峰,等.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与实践[J]. 中国-欧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补偿政策研究项目专刊·政策机制研究,2011(4):14-17,21.

[17] 于清华,郭 建. 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方式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 794-11 795.

12.农村级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篇十二

1 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部分区域发展无序, 存在卫生、交通等安全隐患

由于乡村旅游进入门槛低, 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 一时间许多地方都兴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 结果导致出现区域性无序发展的状况。据了解, 目前尚存在着不少达不到星级标准的乡村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往往道路建设、客房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卫生安全问题突出。此外乡村旅游道路建设滞后、路面过窄、停车场过小、路标路牌不全, 给旅游巴士、自驾车带来了诸多不便, 交通的通达力也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作为我国新兴的旅游业, 如果乡村旅游接待点不认真消除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隐患, 乡村旅游就会成为弃之可惜的“鸡肋”。

1.2 旅游产品同质现象严重, 精品景点少, 缺乏自身特色

许多乡村旅游景点还停留在看农家景、吃农家饭、采摘、垂钓、玩扑克等“千村一面”的服务项目, 有的地方甚至把城市中的娱乐休闲项目直接复制到乡村, 而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当地的文化品位和特色创新。这些乡村旅游景点规模较小, 相对分散, 旅游产品高度同质化, 缺乏特色和文化品位, 内容单调乏味, 加之没有统一规划, 乡村旅游发展多年却仍是小打小闹, 很难形成规模性产业。同时, 由于旅游产品同质化, 各景点之间因客源、资源的抢夺也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1.3 景点管理滞后, 服务质量不高

具体表现为:一是卫生状况不好, 存在“脏、乱、差”现象;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 缺少体现农村风俗特色的民居建筑;三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 标志不明显;四是有的景点缺少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现代商业气息所冲淡, 让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五是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 从业人员培训跟不上农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促进新农村建设

2.1 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从政府部门到乡村旅游经营者, 都应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特征及重要意义, 树立新的乡村旅游观, 将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首先, 要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 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 要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 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 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政府必须要在思想上对乡村旅游具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 并就乡村旅游的发展达成统一共识, 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2 制定政策, 完善机制

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既要使新农村建设覆盖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始终, 又要使支持“三农”的资金及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倾斜于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开发乡村旅游投资数额较大的企业或农户要给予积极支持与帮助;乡村旅游节点道路连接, 要纳入交通规划优先建设;乡村旅游点水源污染及环境治理, 要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先解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要优先协调安排, 各种税收、费用可少收或免收。条件允许时可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从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管理服务等措施的落实上, 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 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2.3 科学布局, 错位发展, 突出特色内涵, 努力打造精品

首先, 要依据乡村旅游规划, 对乡村旅游各景点进行科学布局, 实现乡村旅游的错位发展。其次, 要突出乡村特色, 结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田园观光、文化传承, 深层次挖掘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 整合特色优质资源, 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 努力体现乡村旅游景点间的差异化、特色化、多样化, 尽量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 在开发的组织形式上, 要坚持乡村旅游主体和利益主体“农”的属性, 以农民为主体, 让农民收益。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农户型、公司型或者农户+公司型, 创建各具特色的水产基地型、畜禽养殖型、果蔬基地型、科技农业型、名村名镇型、花卉苗木型、田园生态型、湖库滨水型、岗地生态型等多种类型的优秀旅游景点, 打造难以复制的乡村旅游景点, 创造更多的旅游精品, 培育出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 使经济得到发展, 农民得到实惠。

2.4 规范服务, 提升水平

发展乡村旅游发展, 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 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要逐步建立健全规范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不断完善和配套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规范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标准, 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积极开展争创“星级农家乐”活动, 大力倡导合法经营, 诚信服务。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努力营造整洁、安宁的村容村貌, 打造良好的乡村旅游软环境。同时, 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 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强, 首先必须采取多种灵活适宜的形式, 坚持把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旅游专业知识、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知识及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结合起来, 使其在创新理念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 不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的技能和水平。培训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有普遍性;既要分阶段, 又要坚持长期性。充分发挥教育、农业科技、旅游等方面的力量, 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抓好培训工作, 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2.5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不断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新思路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发展大旅游、大农业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必须改变职能, 调整思路, 首先要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布局中, 研究好利用好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有关政策, 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来破解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等难题, 结合我市实际, 在明确乡村旅游业范围界定的前提下, 规划、出台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政策。各级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引进工商业资本, 允许农民用林木等资源入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 对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但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用地规定执行 (防止私人投资者和企业利用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借机圈地) 。此外, 建设、农业、规划、土地、交通、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 也应将乡村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优先考虑, 提升乡村旅游点交通的通达力, 税务、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应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 给予支持和优惠。

参考文献

[1]张广瑞.2007年旅游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7.

[3]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5]邹统钎.北京市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小学元旦的主持词下一篇:安监局反恐怖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