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岗位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检讨与改进

2024-10-01

试论岗位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检讨与改进(共2篇)

1.试论岗位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检讨与改进 篇一

汽车后地板焊接品质控制与改进

专业: 姓名: 学号: 汽车作为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产品。车身作为汽车整车的四大总成之一,对整车产品在装配性、安全性、人机工程、经济性和观感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车身设计制造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白车身焊装是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焊装质量决定了整车的制造质量。

实习是一架桥梁,把我带向了彼岸,让我享受到无比的喜悦。通过实习,让我认识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更加全面透彻的认识了自己。这就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弥补不足。同时知道了还需要学习什么来提升自己。

一、实习单位情况介绍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一汽-大众在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和华南佛山建有三大基地,拥有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轿车四厂、发动机传动器厂、成都发动机厂以及冲压中心等七大专业生产厂。

主要产品:大众品牌:全新捷达、全新宝来、高尔夫A7、全新速腾、全新迈腾、新CC,奥迪品牌:奥迪A4L、A6L、Q3、Q5、A3。

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我在其中的焊装部担任操作工一职,主要对汽车下部一后地板进行点焊。

二、实习时间

2014年7月16号——2015年1月15号

三、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本人主要在后地板大线的1195工位负责右后座总成和角板的点焊,公司要

求我三天内能熟悉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焊接的流程和工作内容,一周内能独立完成岗位工作。针对这个项目,在实习期间我完成了这几个方面项目的实施:

(一)项目实施准备

1.观察师傅的右后座总成和角板焊接过程,及时提问 2.看工艺卡片,了解右后座总成和角板焊接顺序 3.对于难焊接、焊接不熟练的点位反复练习

(二)项目实施过程

1.学习检查右后座总成和角板质量,不焊问题右后座总成和角板 2.学习焊枪的使用方法,掌握焊接的技巧

3.按照工艺卡片的装配顺序对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进行焊接

4.检查焊接是否会焊接到位,焊接不到位的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要进行补焊或标记后发终检补焊

5.检查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的长度和饱满度是否达到标准,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附近的焊渣要及时清理

6.做好焊接下一台的准备工作

(三)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1.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2.相关焊接问题要及时反馈,以便调整,及时带道,防止停线,造成时间的浪费 3.发现装难以焊接,焊缝太大、等质量问题叫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过来处理

四、实习过程情况分析

在这六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我对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的焊接有了一定的掌握,可以独自完成汽车后地板焊接的工作,这次的实习真是让我在制造与装配实践中取得很大的进步。

一开始对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焊接过程中,焊接也不总是顺利的,特别是刚来的时候,由于对装配件构造的不熟悉和焊接过程的不熟练,为此,在焊接过程中,我也是状况不断,几乎是我要焊接中该出的问题都出过了,比如,在焊接右后底板总成经常会半点和焊接角板中焊枪没摆正点就有毛刺,还有焊点变形,有时焊接技术不到位,造成后底板焊穿,使得生产过程中产生焊接缺陷。对于焊点有毛刺和变

形,就是焊枪没摆正位即要垂直要焊的底板,这是因为焊接不熟练和不集中精神。对于以上状况,我为此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有空就去练习前舱右后底板总成和角板的焊接,特别是后底板角板的焊接,但最多的还是没掌握技巧。因此,我天天都去练,在师傅的指导下,我渐渐的熟练了,也可以独立的完成对后地板角板和总成的焊接了到现在我的水平已不再师傅之下。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而且在焊接质量中,后地板焊接材料之间的配合度也要很高,对此在于对焊接质量的提高在实习期间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车身后底板零部件的精度;

2、提高车身后底板总成制作精度;

3、员工的工作状态有待提高;

另外,在工作中,还感受到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离开了社会这个群体,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所以要融入其中,作社会的一员。还有就是个人的修养。修养在现在的社会也日显重要,没有哪个老总会重用品行不好的员工。在生活中,品行不好的人会遭到蔑视与白眼,也不会交到特别要好的朋友。我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良好的修养,不会辱没大学生这个光荣的称号。

五、实习总结

在六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罗列了这次实习中的一些总结和体会:

第一、要摆正求职的心态。现在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的挑战与诱惑,要学会取舍。高工资的工作对能力要求也高,我们不一定能胜任,不要一味羡慕别人拿高薪,也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挑战,报酬与能力一般情况下是相当的。频繁地跳槽不是件好事,有句话很形象生动地说明其不良影响,“一颗树刚栽到一个地方,还没等到吸收足够的养料和水分存活下来,又移栽到其地方,如此繁复几次,结果就是死亡。”对于刚踏出校门的我们来说,第一份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丰满自己的羽翼,为从事其他的工作打基础。

第二、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计划和目标,就像在黑夜中前行,漫无目的,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就灰心失意。我们要有近期三到五年短期的目标与规划,还要有未来五到十年长期的目标与规划。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社会需求

等来择业。

第三、要爱岗.敬业。有付出才会有报酬,另外报酬又激励我们,带来工作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如此,才能在工作中立足,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早晚会被辞退。

第四、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细心才能出好活,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在工作中都不行。比如上司和你谈话中,提到几点要什么文件,都要记在笔记本里,在这之前要交到他手里。我在公司每天都要统筹数据。

第五、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现代很重要。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不仅要融入其中,还要自信从容乐观地活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至关重要。工作,学习,生活,都难免和其他人打交道,就是一个交际圈。以友好,真诚的态度与人相处,别人会感受到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当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也会伸出援助的手。如果你是孤立一人,不仅需要帮助时没人搭理,连说知心话倾吐的对象也没有,甚是可悲啊!

第六、打造有凝聚力的团队。团队的概念严格区分与团伙。团伙是乌合之众,组织和纪律性姑且不谈,其生命力及社会认同力就不行,谁会死心踏地追随这样的一个队伍。而团队就不是这样,它有着严格的组织和纪律性,队员为了正确的目标,努力奋斗,没有理由、,没有借口,一切只为了完成任务。

第七、个人修养的提高。竞争不仅是能力的比拼,个人素养也日显重要。现在工资都是按月打到工资卡里,为了就是避免有些员工因工资比他人少,心里不平衡,私下起矛盾。我们要明白,付出与回报一般情况下都是成正比的。如果你的确付出很多,为公司创造了利益而工资很少,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向上司反映加薪,这是可以理解的。在私下议论,甚至说别人的坏话就不好了。在公司的言行举止都要有礼貌,要到上司要主动行礼打招呼,同事也要问好。在每天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带微笑,不仅能使自己工作更轻松,还能给他人带来一份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第八、拓展知识面。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一般公司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实习在帮助应届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

2.试论岗位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检讨与改进 篇二

一、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会计专业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之一,由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社会对会计人员有着与其他管理人员不同的要求。

1.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某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其专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熟悉相关的财经法规与方针政策,并能够严格贯彻执行,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获得与岗位相适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强调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大多数企业要求会计具备独立性、技能性、一专多能等特点。

2.社会能力。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很强,但绝不仅仅是一项纯技术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经常与银行、税务、工商、审计、财政、客户,以及本单位的各层级员工打交道,处在较为复杂的人机关系中。因此,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既要熟悉企业财务运作流程,又要协调处理好各层面的业务关系和人际关系。

3. 强调职业道德。会计人员一方面作为企业职能管理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要听从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与安排,对管理当局负责;另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报表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企业外各利益关系主体的利益,还要对企业外各利益关系人负责。所以,会计工作中必须强调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着眼于人际关系的调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与恶为评价标准,并以社会评价(荣誉)和个人评价(良心)为主要制约手段。

二、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对中职会计人才的总需求当中,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占很大比例,是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全才”比“专才”更受青睐。规模小的企业经济业务比较简单,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度要求不高,但工作要求全面,除了出纳、记账、材料、成本、固定资产等专项核算能力外,多数小规模企业还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收银、仓管、行政等工作能力,工作量比较大。

2.重视操作技能。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以基础会计核算为主,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处理实际的经济业务,且多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缺少合理的员工培养机制,大多希望员工招聘进来之后能够迅速掌握岗位工作,承担岗位任务,因此十分重视实践经历和实际操作技能。

3.重视稳定性和忠诚度。因为会计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各个层次的用人单位都重视会计人员的稳定性和忠诚度。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由于人数所限,会计人员一般只有1~2人,因此相比之下,更看重会计人员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特点,结合中职学校的定位,我们提出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用人需求匹配的“全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讲,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较系统的会计应用知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

三、“岗位聚变”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

物理学上,当轻原子核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成较重原子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物理学上的聚变反应。“岗位聚变”的专业建设理念也由此而来,笔者所在的广西银行学校会计专业希望通过将分散的知识模块、技能模块、素质模块等,按照各个企业会计岗位进行聚合,聚焦岗位职责和岗位核心能力,进行人培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从而培养出符合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用人要求的优秀会计人才,该专业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具体来讲,“岗位聚变”的专业建设模式是指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以岗位交替实现岗位聚变的方式培养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所需“全才”,而要实现“岗位聚变”,要依赖于“岗位课程”、“岗位实践”和“企业环境”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岗位聚变”是在完成各种不同岗位工作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即“全才”的养成。要通过“岗位1+ 岗位2+ 岗位…+岗位N”的交替,使得各个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汇聚在一起时,使聚变发生,产生巨大的能量。

2.岗位是“岗位聚变”专业建设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岗位就没有岗位聚变,中职学生在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岗位,包括出纳岗、财务会计岗、成本会计岗、销售岗、采购岗、计划岗、仓储岗、人力资源岗等岗位,同时还涉及与银行、税务、工商、审计、财政、客户等部门的联系,要培养中职学生这种既能解决会计专业问题,又能与外界各部门沟通的综合能力,必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基础。

3.岗位交替是实现“岗位聚变”的机制。根据物理学的原理,轻原子核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成较重原子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物理学上的聚变反应,同样,单个岗位的实践并不能形成岗位聚变,使学生获得综合实践能力,要通过“岗位1+ 岗位2+ 岗位…+ 岗位N”的交替,使得各个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汇聚在一起时,聚变才可以发生。因此,在该专业建设模式中,岗位交替至关重要,而“企业环境”、“岗位课程”和“岗位实践”是岗位交替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它们三者的作用使得学生单岗位能力聚变成综合能力,释放出巨大的工作经验和能力。

我校会计专业经过25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广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广西示范性专业、广西会计名师培训基地、广西会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会计人才。根据“岗位聚变”的专业建设模式,我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是以岗位为基础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校会计专业不断加强内涵建设,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理念,创建并实践了以岗位为基础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以岗位为基础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企业提出的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核心能力,将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最后实现“全才”会计的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跨岗位的专业实践,体现了“岗位聚变”专业建设模式的基本原理。

(1)第一阶段,岗位课程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第一学期。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学习以岗位为基础的核心课程,如出纳岗位课程、成本会计课程等,这为岗位能力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2)第二阶段,单岗位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以单岗位技能练习为主,如点钞技能、出纳岗位技能等。这一阶段促使理论知识转变为岗位技能,同时为综合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第三阶段,跨岗位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第四学期。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以“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为实训平台,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综合岗位实习,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岗位交替形成综合素质。跨岗位综合实践阶段是“全才”会计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4)第四阶段,顶岗实习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学生在这一阶段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使得岗位能力在实践中得以重整,形成完整的岗位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我校牵头组建的广西经济贸易职业教育集团起着关键作用,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保证了以岗位为基础顶岗实习的进行,这也是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优势。

二是基于岗位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聚变”专业建设理论,“岗位课程”是岗位交替的决定因素,是实现岗位聚变的关键。因此,结合我校会计专业以岗位为基础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构建了基于岗位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五大模块,通过职业素质模块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通过职业能力模块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职业岗位模块课程增加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通过职业证书模块增强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证能力;通过订单培养模块课程增强岗位就业能力,以达到培养能力过硬、素质优良的职业人才的目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三是基于岗位的实践教学。根据“岗位聚变”专业建设理论,“企业环境”和“岗位实践”是岗位交替的决定因素,是实现岗位聚变的关键,那么,如何将企业环境和岗位实践引入会计专业教学中,基于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我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引入了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1984年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的理念,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认知岗位职责和任务,使学生之间交流并共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有通过共享成果并应用于实践,才是体验式学习的目的。

为此,我校引进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综合实训平台(见表2),该平台以“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学生通过在多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为途径,训练学生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学生通过在毕业前的综合实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会计专业的“岗位聚变”。

(1)岗位标准。每个专业培养方向都对应着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特定的工作岗位,然而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统一的标准化内容,没有针对岗位的系统化训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好会计工作的认知及能力。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协同工作,除了要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还要理解和社会供应链中其他组织、个人的协同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凸显个人价值。通过“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训平台,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完成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学会基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理解岗位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真实感受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过程;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主要业务流程;体验企业内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及其与企业外围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进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达到全面体验岗位职位要求,胜任岗位工作的目标。因此,“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综合实训平台符合“岗位标准”特性,岗位是“岗位聚变”专业建设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该实训平台将会计涉及到的岗位分为18个,并配备相对应的实训教材。

(2)仿真性。“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综合实训平台构建“制造企业 + 商贸企业 + 服务机构”于一体的企业环境,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这正是岗位聚变所需要的企业环境岗位交替机制。

机构仿真: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中包含了制造业、服务业、行政管理机构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每个机构中提炼了关键的职能部门和主要的工作岗位,构建了完整的虚拟商业社会环境。

环境仿真:现代企业组织无外乎两种管理环境,传统手工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中涵盖了企业组织从手工管理到信息化实施到信息化管理的完整设计,使受训者深刻体验到两种管理环境下业务流程及工作要求的不同。

业务仿真: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以岗位胜任为第一目标,针对实习岗位提炼了近百个关键任务和日常工作任务,懂业务才能会管理,针对每项任务,均有任务流程及执行的指导。

(3)跨岗位。“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训平台通过在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培养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这对培养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所需“全才”具有直接的作用。跨专业综合实践的教学活动不指向某个专业,而是关注行业、企业、岗位、任务的工作过程的训练。既要求体验环境,又要求完成决策,同时还要求执行各种经验管理岗位的任务,达到决策、执行、体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

“岗位聚变”的专业建设模式,在充分调查分析研究会计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职业岗位能力核心能力分析,确定会计专业典型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并结合会计职业岗位证书和中职会计技能竞赛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较好地完成了“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实训基地与工作环境、职业素质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对接,真正做到了以“岗位”为原点,回归“就业”主题,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

摘要: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之一,在对中职会计人才的总需求当中,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占很大比例,是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这要求中职会计专业做到重视“全才”、重视操作技能、重视稳定性和忠诚度的培养。“岗位聚变”专业建设模式可以实现培养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所需“全才”目标,通过以岗位为基础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的课程体系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聚变”。

上一篇:南化实习报告内容下一篇:农发行岗位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