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精选12篇)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 篇一
1 楚雄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及节日习俗
火把节是西南彝族的传统节日, 因为彝族有众多支系, 各支系都有着各自的过节方式, 这里就楚雄彝族的火把节做一个表浅的探讨。
火把节的日期, 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 此日期是古代星回节的日期, “只不过由于星回节发展演变为火把节, 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很自然地成为火把节活动的时间”。 (1) 楚雄府志《风俗志》中说:“六月二十五为星回节, 燃松炬于街衙、酸饮, 屯落照田占岁。”
在楚雄市彝族聚居区大过口, 过六月节是从六月初一 (杨梅节) 开始, 然后初六、十六都过节, 一直到六月二十四方才结束。罗武人六月二十四祭祖以后, 从六月二十五开始, 有两个人戴上假面具, 后面跟着一起敲八面大锣的队伍, 村里各家各户都要去到, 到哪家哪家要酒肉相待。二十七日上山, 在山上烧起大火烤羊肉分吃。取掉假面具, 分吃羊肉后, 众人用脚把火堆踩熄, 然后各自回家,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才算结束。他们认为这样就把祸祟送上山烧掉了, 从此人畜不再受难, 庄稼不再受灾, 太平日子就要到来, 所以又叫“太平会”。
关于楚雄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 在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倾心相爱。可一个叫魔哈的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 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 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 魔哈恼羞成怒, 便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 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在阿查遇难的时候, 诺娜为免遭贱踏, 便越悬崖绝壁, 离家逃走, 寻找阿查, 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红山悬崖之下, 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 故有“白人崖”之称。阿查得知这一消息后, 痛不欲生, 找遍了丛山峻岭, 最后才发现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 从崖边拉回了阿查, 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 (六月二十五日) , 阿查和四山八里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 焚烧了魔哈宫殿, 烧死了魔哈, 为诺娜报了仇, 也为众乡亲解了恨。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 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 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松明火把, 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 烧死蚊虫, 驱邪除恶, 以示吉祥幸福、清洁平安。然后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 挥舞引蛾, 扑灭害虫。巡游之后, 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 村前开阔地带, 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 老人们围坐火塘, 打开醇香的白酒, 互相敬酒, 互祝吉祥。人们还早早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节日这天杀猪宰羊, 同吃同住以示亲人团聚。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 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
火把节之所以能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必然有其伦理道德的社会价值。火把节倡扬忠爱、追求光明, 正如许印芳《星回节考》所云:“火把之兴, 原于服忠武之威, 表贞烈之德;历久不废, 而逐疫、祈年、祭先、讲武诸事, 乘乎其间。”[1]
2.1 火把节具有火崇拜的文化底蕴
彝族史诗《梅葛》说:“地上没有火, 天上龙王想办法, 三串小火镰, 一打两头着, 从此人类有了火。”大部分彝族都居住在高山地区, 刀耕火种, 防寒和御兽都离不开火, 所以在彝族文化中强烈地表现出浓郁的火文化特点。这种现象表现在过火把节、祭祀火、火禁忌等行为上。[2]
2.2火把节反映了楚雄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
在火把节期间, 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集中进行, 使彝族文化和彝族风情得到了集中展示。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送邪恶为主要风俗内容。在彝区的各家各户门前都竖一个火把, 当夜幕降临时, 全村男女老少便端着自己准备的瓜果、酿制的米酒汇集广场, 点燃火把, 并用松香粉扑撒火把, 顿时光焰冲天。大家举杯畅饮, 谈古论今;围着火把翩翩起舞, 纵情歌唱。例如, 在楚雄每年都会有政府组织举办的火把节。在节日期间, 楚雄州九县一市的彝族都会聚集在这里, 载歌载舞。
2.3 楚雄彝族火把节节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代的教育实践活动
火把节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它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 又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实践活动。集中的、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虽然能促进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无法顾及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相对而言, 在火把节期间都要举行歌舞竞技比赛等活动, 而在准备、表演、宣传的过程中, 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达到了教育功能, 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为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
2.4
火把节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火把节是一种由彝族先民创造, 并不断传承到今天的重要习俗, 历史上, 它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 它无疑已成了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在以民族文化为内涵, 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 火把节在许多彝区以文化资源形态, 积极进入旅游业市场, 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形式和载体,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乃至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浅谈彝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9) .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 篇二
关键字:传统节日、雄黄酒、菊花酒
酒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之一,饮酒的习俗千百年来也和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大年。春节活动有三个高潮,就是送灶、岁守、元宵。“送灶”日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中,灶神爷是玉帝派驻凡间的一个神,负责监督每家每户的所作所为,,每年到腊月二十三日要回天庭向玉帝汇报每户人家的情况,所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送他上天,同时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神前,先要祭灶神,主人在灶神爷面前放上供品时,酒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为了使灶王爷醉,免得多舌。然后点上香烛,祈祷一番,祭祀就完成了。接着是送灶,要将灶神爷像从灶上恭恭敬敬地取下,放入事先扎好的竹马纸轿上,再由家中的小男上孩双手捧到天井里,燃上火焚化。焚化时,要以酒酹地,以示恭敬。
到了春节这天,一家人放过爆竹后便会欢聚一堂饮椒柏酒。我国古代人们相信春节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百病皆除,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魏晋以后,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屠苏酒是一种用许多味药材浸泡的酒,元旦时“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至于守岁的习俗,应当始于南北朝。梁代徐君倩作诗《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几乎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宫中守岁常常大摆宴席,至于一般的文人墨客也往往有感而发,饮酒赋诗。到了宋代,除了“守岁”之外还有“别岁”、“馈岁”。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虽然花样不同,但都离不开酒。袁文的《瓮闲评》评论说:“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也。” 除夕夜喝的“年酒”,通常是“屠苏酒”、“椒柏酒”,也寓意着在新的一年合家安康的美好愿望。除夕守岁时喝酒守岁,那么这酒就称守岁酒。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人们往往边喝边谈,有的甚至还行酒令,其乐融融。这一全家在除夕午夜的聚餐,也称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
因为清明节时处春和景明之时,所以祭墓和踏青是主要习俗。而无论祭墓、踏青,酒都是少不了的。明人刘侗在《五杂组》中记载道:“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墓,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人们扫墓时须带酒菜供品至墓前整齐放好,小辈们点燃香烛叩首祷告。带去的酒菜供品一般都在祭祖后送给坟亲享用,这就叫吃上坟酒。此外,清明节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因为酒能舒缓人们祭墓之后悲痛的心情,而且在寒食节期间,人们不能生火吃热食,而饮酒可以增加热量。许多文人墨客在清明時节饮酒并留下传世的诗作。如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既然五月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因此每逢端午节,民间有饮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雄黄酒”以驱疾除病的习俗。《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古人认为病从口入,邪杂之气多经口鼻吸入。而雄黄被认为“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恶、物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除了雄黄酒之外,民间还有饮用菖蒲、艾叶泡制的“菖蒲酒”来辟邪、除恶、保平安的习俗。唐代殷尧藩在《端午日》中写道:“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在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一个与家人团圆赏月饮酒的日子,因此又称团圆节。月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汉代,天子在八月里要饮经过多次酿成的“酎”酒。据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而饮酒赏月成俗是在宋代。据《东京梦华录》所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在中秋节前,城里城外的酒店皆卖新酒。所有的酒楼都重新装饰门面。到了八月十五的中午以前,所有的酒店都酒尽瓮空了,店主只好把悬挂在酒店门前用以招徕酒客的酒旗拿了下来。明清之时,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中秋之夜,看着皎洁、清辉的月光,许多骚人墨客吟诗作赋,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作品。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潜确类书》也记载道:诗人苏轼和朋友游览金山,恰逢中秋,众人便相呼相偕登上山顶的高台,酒酣之际,苏轼约请好友袁淘清唱《水调歌头》,他自己则随着节拍翩翩舞蹈起来。韩愈在被贬后也在中秋月夜饮酒释怀,写道:“……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如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和饮酒等等。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的传统,许多地方都饮用菊花酿造的“菊花酒” 。在古人看来,菊花有“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的功效。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具有“令人好颜色不老”,“令头不白”,“轻身耐老延年”的奇效。重阳节不仅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也有饮茱萸酒的做法。人们早有在重阳日佩茱萸的做法,认为茱萸可以祛邪辟恶和长寿。据晋代人葛洪在《西风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铒,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可见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后来佩戴发展成为了用茱萸泡酒喝。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说法称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辟邪翁”,而喝了这两种东西浸过的酒,便能消除阳九之厄。
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饮酒习俗与传统节日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传统节日不可分割的部分,也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更多文化内涵和趣味。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陈桥生,《诗酒风流》,华文出版社,1997
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简介 篇三
一、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汉代以正月十五日为祭祀、祈福之日,后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以此日为“上元”,又称灯节。后世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以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共称“三元”。至北魏时已成为固定节日。至唐代,张灯成为最主要、盛大的活动,其夜又称“元夜”、“元夕”。此夕京城内,宫廷与民间盛陈灯彩,金吾不禁夜,纵士女尽兴游观。至宋代更为繁盛,又有食汤圆、灯谜、百戏、烟火等活动,后世相沿,遂增加,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至十八日止,称“落灯”。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会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朱淑真《元夜》诗:“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三、清明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自宋以下,民间更于这天插柳条于门,出郊游园饮酒,以贺佳节。《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唐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诗:“今日清明宴,佳景惜芳菲„„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宋吴自枚《梦梁录.清明节》:“至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 1
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王日。“端”为始之义,每月有三个五日,端五,意为第一个五日。又因农历五月称“午月”,故亦称“端午”、“重午”。为我国传统三大节(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其起源甚古,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大玫与祈求农业丰收及防止夏季疫病有关。至晋以后,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此日民间历来有悬蒲于门户、饮酒、竞渡、挂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角黍)等风俗。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后汉书.礼仪志》:“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明余有丁《帝京午日歌》:“都人午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踏归百草毒可禳,系出五丝命可续。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却把兰汤浴。” 五、七夕节
亦称“乞巧节”、“女儿节”。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自东汉以来,即传说牛郎与织女二星于此夕在天河相会,民间有“乞愿”、晒衣等活动。至南朝,七夕有穿针乞巧之俗,从此乃成为妇女的一个节日。唐宋以下,除乞巧外,更有拜祀牛、女双星、卖巧果、丢巧针、染红指甲、种五生等活动内容。诗人亦多吟咏其事。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酻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艺文类聚》卷四引《竹林七贤论》:“阮咸,字仲容,籍兄子也。诸阮前世皆儒学,内足于财„„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莫非绨锦。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摽大布犊鼻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又引《世说新语》:“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隆乃仰卧出腹,云晒书。”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弟问曰:‘织女何事渡何!’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南宋梁刘孝威《咏织女》诗:“金钿已照耀,白日未蹉跎。俗待黄昏至,含娇渡浅河。”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以此日为三秋之中,故名。中秋赏月之事,唐以前并未盛行。相传唐玄宗与方士叶法善夜游月宫,此说系神说,而民间盛传,影响所及,赏月遂成风气。至宋代愈盛。每至中秋之夕,人家或登楼临轩,或安排家宴,赏玩月色,留连达旦。虽贫若之人,亦解衣沾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明代至中秋夜不祭月之俗:家家置月宫符像,男女肃拜烧香,至旦而焚之。至清代,又有烧斗香之俗:香肆以线香作斗,纳香屑于其中,僧俗皆买之,焚于月下。中秋又有月饼,为应时唯一食物,亦用于祭月及作馈赠之礼《太平广记》载:“法善又尝引上游于月宫,因聆其天乐。上自晓音律,默记其曲,而妆传之,遂为《霓裳羽衣曲》。”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中秋节前,诸店争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春场》:“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跌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亲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清顾禄《清嘉录.八月.斋月宫》:“比户瓶花,香蜡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糊纸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中秋之夜的食物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七、重阳节
亦称“重九”、“九日”。古代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古代《易学》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九为“极阳”而九月九日更是两个“极阳”之数相遇,认为必有灾厄,故《西厢杂记》谓西汉武帝时已有佩茱萸、食糕饵、饮菊酒诸俗,以为禳避之术。至东汉时,又产生方士费长房指点桓景于九日避厄的传说,因而,至迟在汉魏之际已形成此节。此后,重阳登高游赏、佩萸泛菊、食糕成为自宫廷至民间的普遍风俗《晋书.孟嘉传》:“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有风至,吹良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嘉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3
晋陶潜《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所开之花,指菊。元张养浩《九日》诗:“一行作吏废欢游,九日登临拟尽酬。”参见“菊花酒”、“登高”等条。
八、冬至节
亦称长至、长日、大冬、冬节。二十四节气之一。以此后白日渐长,故称。在农历的十一月,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汉代视冬至为重要节日,仅次于元旦。此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当时朝贺、享神情,皆如元旦之仪。魏晋时始稍次于元旦。至宋,仍视冬至如元旦,百官上朝进贺,皆衣朝服,如大礼祭祀。民间虽至贫者,至此日亦更易新衣,备粉饮食,享祀祖先,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吴俗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受到特殊重视,与周代以冬至所在之月为首有关,当时冬至即是元旦,故天子有迎岁(新年)之礼。此风至清犹然,每到冬至日,士大夫家皆拜贺尊长,并交相立谒,平民百姓,亦必衣新衣相揖,谓之“拜冬”。古时又有向尊长进献履袜之俗,表示祝源“长履景福”,后世则成为冬至日子妇进舅姑的一种节物。此外,并有作赤豆粥,粉糰祭祖等俗。《渊鉴类函.岁时部.冬至》引《易通卦验》:“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又引《玉烛宝典》:“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极景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有履长之贺。”又:“沈约《宋书》曰,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袜。”《淮南子.天文训》:“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卸迎新岁。”汉崔寔《四民月令》:“冬至荐黍糕于祖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共二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宋周密《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清顾禄《清嘉录.十一月.冬至大如年》:“郡(指苏州)人阳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心市食物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九、腊八节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此 4
日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腊八节也是古代岁祭祀祖先众神之日。周时腊与大蜡同日而异祭,民间行腊祭,天子诸侯行蜡祭,秦汉时蜡礼亡、通行腊。周以今农历十月为岁终,故腊日在孟冬;汉以后行夏历,以十二月为岁终,故腊日在十二月。腊虽在岁终,但古时日期无定。汉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魏曾以辰日为腊,晋以丑日为腊。至六朝,曾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因此恰为佛之生日,故宋时即恢复汉制。清时十二月择日祭百神,可知其时腊祭已不复定在戌日。古时腊日除祭神祭先外,尚有其他活动。如汉时曾规定腊日以猪羊祠社稷,此日纵吏民宴饮。晋时腊日饮祭后老人儿童为藏钩之戏。六朝时每逢腊日,村人击鼓,戴假面扮傩以逐疫。唐时腊日召群臣赐食加口脂、腊脂、谓之“赐腊”。宋熙宁以后亦有腊日赐群臣口脂、面药之礼。汉蔡邕《独断》:“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也。”《后汉书.礼仪志》:“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汉应劭《风俗通》:“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猪也,因猪取兽祭先祖也。”南朝梁宗慎《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宋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
十、除夕
4.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篇四
1.飨燕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上古时,飨、燕是有区别的。飨礼在太庙举行,烹太牢(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以饮宾客,但并不真吃真喝,有一定之规,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在寝宫举行,亦有一定之规,燕,通「宴」,为吃喝之宴。
2.饮食之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里说的“饮食”也是宴饮,通常专指宗族之内的宴席,而不是日常家居的饮食。宗族兄弟合族宴饮,大抵有两种,一种逢祭而宴,一种以时而宴。
飨燕礼
二、冠礼、笄(jī)礼
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礼记·冠义》说,冠礼是“成人之道也”,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的规范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故古人重冠礼,行之于宗庙,告于先祖,民族之新生命,已由幼苗而长成,负担继往开来之责任。
冠礼
笄礼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女子到了20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笄礼
三、射 礼
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即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礼;二是宾射,即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即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大射前燕饮依燕礼,纳宾、献宾、酬酢及奏乐歌唱娱宾,宴毕而后射。
投壶之礼
与射礼相仿的还有投壶之礼。有人推测投壶乃是射礼的变异,或者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官比耦,因而以投壶代替弯弓,投壶,以箭矢投入壶中为胜。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四、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周礼·地官·乡大夫》说:“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郑玄归纳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仪礼·乡饮酒礼》孔疏)乡饮酒是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养老、优老之礼
我国有养老、优老的传统,古礼中对此有详细规定。《礼记·王制》云:“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这虽是儒家的理想制度,但对历代都有很大影响。
优老是指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往往由国家颁布律令加以施行。如在田役方面,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中可免除一名男丁的田役;90岁以上的老人,全家免除田役。在道路交通方面,规定车辆、行人见到老人要主动让路躲避。在刑律方面,规定70以上不得为奴,80、90虽然有罪,亦不加刑。北魏时,还有为高年老人授名誉官职的办法,也表示了一种恭敬之意。礼经的这些主张,对后世的优老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代天德三年,沂州一名男子犯罪应处以死刑,但家中老母有病而别无侍奉之人,海陵王特准免于一死,命在家奉养老母。这是“独子留养”制度之始,后来定为法令,历代多沿用其例。
历代养老、优老的法令和规定,体现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方面。
六、帝王庆贺之礼
1.帝王即位改元
《尚书》之《顾命》、《康诰》篇写到周成王死后,康王告殡宫而即位的典仪,这是文献中最早的关于帝王即位礼的记载。与即位相关的是“纪元”。
新君改元,自有肇兴代终之义,第一年称为元年。我国历史有可靠元记载的是西周共和元年,相当于公元前841年。后代帝王在位期间改元,往往因为有某种祥瑞或灾异,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一事件。
2.朝礼
朝礼是帝王与大臣上朝办理政务之礼,主要涉及听朝之场所,听朝之时间,以及与听朝相关的仪式。朝之所以称为朝,因为通常都是在清晨入宫廷理事。《孟子·公孙丑》云:“朝将视朝。”《诗经·齐风·鸡鸣》云:“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古之君臣鸡鸣天明之时入朝,而未明之时即已起身上路。群臣俟君王临朝,拜揖行礼,王答礼,就位,然后听事理政。事毕,退朝入路寝。群臣各自回到各自的治事之所。
3.朝贺之礼
常朝为治理国政而设,除此之外又有大朝,又有节日庆贺,礼仪规格皆高于常朝,故朝贺之礼另有一套礼规。
唐代元旦、冬至两大朝会,合称“正至”。元旦朝会,由皇太子献寿,中书令奏诸州上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国贡献,百官上殿高呼万岁。乐舞有“三大舞”,即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朝贺毕,皇帝宴飨群臣。
朝贺
4.千秋万寿节
帝王诞辰称为“千秋节”或“万寿节”,庆贺典礼始于唐玄宗。上古有祝寿之词,但无庆贺生日之活动唐玄宗时,宰相率群臣上表称贺,要求将玄宗生日定为“千秋节”,置酒张乐,大宴百僚。玄宗登花萼楼受贺,全国放假三天。晚唐诸帝过生日多邀集沙门、道士讲论祈福,也没有举行朝贺之礼仪。
唐、宋时,每一皇帝诞辰往往各立节日名称,如唐玄宗生日称“千秋节”;肃宗生日称“天成地平节”;五代后唐庄宗生日称“万寿节”;宋真宗生日称“承天节”;仁宗生日称“乾元节”……元代则一般统称“天寿节”或“圣诞节”;明、清称“万寿节”。
可列入“嘉礼”的典礼制度还有许多,如“尊亲礼”,皇帝追尊已故的先祖父考,给他们加上种.种尊号,或者给禅位的太上皇,给皇太后、太皇太后加上种.种尊号、徽号;又如“巡狩礼”,帝王巡行天下,察吏治,观民风等等。
礼者,履也、体也。实践谓之履,即人生行为之法则,立本谓之体,即民族、国家、社会、家族等人群之秩序。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中华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仪礼就是其中之一。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有着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故而回归民族文化传统,无疑将增添我中华民族屹立风雨的底气,给浮躁庸俗文化有泛滥趋势的当今,注入一股雅正的新风。
5.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禁忌 篇五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禁忌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婚礼禁忌繁多。尽管如今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已忽视这些习俗,但在一些仍然讲究传统的地方,还是相当看重这些传统婚礼的禁忌的,尤其是长辈。下面,合肥金夫人婚纱摄影小编就来说说中国传统婚礼有哪些禁忌,不妨作为参考!
1、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宾客都不可以扇扇子,否则会有拆散的意思。
2、忌于农历六月完婚,因有半月妻的意思。
3、忌于鬼月农历七月完婚。
合肥金夫人婚纱摄影
4、在过大礼时,男方送来的喜饼新娘绝对不能吃,因为这样就把自己的喜气给吃掉了。
5、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6、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切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因为这样有婚后孤独的寓意,非常不吉利。如无可避免,可找一位大生肖(如肖龙)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合肥金夫人婚纱摄影
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取“哭发哭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9、新娘子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是不吉利的词汇。
10、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但现今多以花车车队取代,如在路上遇到另一队车队,可互相相视祝贺代替放鞭炮。)
11、结婚当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
床上”的意思。
合肥金夫人婚纱摄影
12、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直至晚上就寝;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13、礼堂忌用鲜花,因为鲜花容易淍谢,只有莲招花和石榴花不忌。
14、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应避免进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是不吉利的。
15、凡是生肖属“虎”的人(与“苦”同音)或寡妇,不宜观礼及进新房。
合肥金夫人婚纱摄影
16、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坎,应要跨过去
17、新娘子不宜踏到新郎的鞋,因有羞夫之意。
合肥金夫人婚纱摄影
18、传统家庭在嫁女时都会在祖先或神灵供桌前上香,上香时,不要把香头插歪了,一旦歪了,也不要把香拔出来,重插一次,因为上两次香有再婚之意,对于新婚的人来说是不吉利的。
19、送别宾客亲友时,不可说“再见”因此二字有分手与别离之意,寓意不佳。所以新人送别宾客时,点头示意或挥手送别即可。
20、三朝回门当天,夫妻必须于日落前赶到夫家,忌夫妻一起留宿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也要分开睡,以免使娘家倒霉。
21、新娘蜜月里忌到亲友家串门,因为蜜月里的新娘去别人家串门,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种不祥一直持续到一月之后方能消除。
6.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 篇六
一、抢注问题值得关注
在我国悠久历史上, 中国封建经济由于较早得到发展, 其经济发展程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和国家, 落后国家当时出于追求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唐朝时期, 朝鲜、日本以及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人员来学习, 并且在学成之后将中国文化融入到他们的文化体系中。通过这种融合, 使他们不仅认同了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将它融入自己的文化, 这就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了文化同源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影响力的扩大, 并借助文化的传播使得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和发展日益广泛。但伴随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代经济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 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 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人们不仅需要一种自身的文化认同, 更需要对这种文化资源合法拥有, 从法律意义上确定对文化资源的归属。文化同源现象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观念中将其现有的文化均视为自己的文化, 并力求将这种文化的所有权合法化, 为自己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法律保障。正是处于这种心态, 所以韩国人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韩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到底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本国的传统文化?理性的认识、正确的应对是极其必要的。
二、抢注对中国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国外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一旦获得成功, 会给中国的相关文化资源产品的开发及其后续的创新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也会在国际上扰乱视听, 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获得国际认同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还会使国人对自身所一直接受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积极作用
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 为我们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1) 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近现代由于历史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为了尽快赶上发达国家, 我们开始向西方学习,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不自觉地否定中国历史和本国传统文化的倾向, 盲目地崇尚西方文化, 并且陷入了一种民族自卑情结之中。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之后,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面对这种差距, 不少国人心中的民族自卑情结迅速膨胀, 媚外情结也迅速蔓延, 全盘西化的调子在社会上不断出现。这种民族自卑情结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在对比中我们只看到外国的一些优点, 却忽略了自身的很多长处。表现在对文化的态度上, 某些人认为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是应该被淘汰的文化, 是可以抛弃的。国外对源于中国的文化资源的抢夺, 特别是对基于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从一个侧面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价值, 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向现代和世界。
(2)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2005年, 由于韩国人抢注端午节而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关注, 进而推动了国务院于2006年5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的端午节也特别地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韩国人对端午节的抢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人重视传统节日并进而重视传统文化的催化剂。可以说, 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并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不能否定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
三、应对的措施与方法
首先, 寻求国际法的支持与保护。 目前, 国际上通过的一系列关于文化保护的国际公约或条约为中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支持, 使中国保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特别是随着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 文化霸权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扩张。面对本国文化遭受的冲击, 世界上很多人都认识到与文化相关的活动、产业和服务有其特殊性, 不应该与一般商品同等对待, 而应该给予本土文化更多的保护。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之下, 2005年10月, 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 提出了与世贸组织商品贸易不同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的原则。它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关人类文化的基本观念, 强调各国有权利“采取它认为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公约》为此确定了尊重人权自由、文化主权、文化平等、国际互助、经济文化互补、可持续发展、平等共享和公平平衡等八项原则。《公约》的通过为我国制定保护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国际法的支持和借鉴, 对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要借鉴和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措施。 一些发达国家在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上采取的措施, 为我们保护传统文化提供了借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 民族民间文化遭受的冲击也日益加剧, 甚至有很多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灭绝, 各个民族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可能消亡的担忧也日益强烈, 这是导致抢注文化资源现象在世界范围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基础。不少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了保护本国文化的法律或者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日本为了保护本民族文化, 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 将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一并纳入保护的范围。法国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 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 通过举办“国家遗产日”活动, 来发动民众投身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法国曾经通过一项法律, 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此解释说, 这是要保卫法语的国际地位。国外的这些举措, 为我们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立法和开展中国文化遗产日等活动, 来唤起人们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再次, 扩大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这可以为我们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提供广阔的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使“地球村”中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与频繁。伴随着各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 民众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文化消费正悄然成为人们消费的焦点。民众文化消费的求异性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为各国民众认同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文化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智慧和一个国家的力量, 承担着直面现实、维护信仰、创造理想、熔铸灵魂的重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打造中国的文化身份, 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 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科学而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积极利用全球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我们就能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保护好并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富春.谁在全球化[J].东方文化, 2002 (5) .
[2]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细说[J].民族艺术, 2006 (2) .
[3]董庆柄.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7.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 篇七
关键词:干宝 《搜神记》 魏晋 节日习俗 文化
《搜神记》所载两汉魏晋时期的节日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独特的社会风俗状况。由此,可以窥见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可从节日习俗的角度增加对魏晋时期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的了解。
一、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
节的本义是指竹子上凸起的部位,节日则是指诸多平平常常的日子中凸起的日子,它不仅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起伏、变化,而且还包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某些追求、愿望——即文化内涵。《搜神记》中涉及的节日也不例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
1.求福避祸 人生无常,世事多难。人们总是希望在平淡的生活中多一点福泽,少一些灾难。于是人们便将这一愿望寄寓到节日之中。许多节日都含有求福避祸的目的,比如上巳节中的“洗濯除垢”“祓除不祥”,重阳节中的登高避祸、茱萸辟邪、菊酒长寿等。
在先秦时期,上巳节在河边举行招魂续魄之礼、秉兰草以祓除不祥的风俗,带有明显的求福避祸的含义。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临水而戏、曲水流觞等风俗,除秉持了避祸的内涵之外,更多了一些纳吉祈福的意义。这在晋代阮瞻的《上巳会赋》中说得更明确一些:“列四筵而设度,祈吉祥于斯涂。酌羽觞而交酬,献遐寿之无疆。同欢情而悦豫,欣斯乐之慨慷。”{1}从中可以看出,到了魏晋时期,节日中求福的意图更甚于避祸的目的。此外,许多节日中供奉祖先、祭祀神灵的仪式,更是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以求福避祸。节日中,人们往往将最美味的食物祭献给神灵,通过祭祀以取悦神灵,祈求农事丰收、人丁兴旺、招财进宝,等等。如《搜神记》卷四第88条阴子方腊日用黄羊祭祀灶神,直接导致了家业暴富、子孙繁昌;第89条中记载的正月十五作白膏粥祭祀蚕神,是为了祈求蚕丝丰收。
2.益寿延年 益寿延年可以说是节日求福的具体内涵之一。这在节日风俗中也多有体现。九月九日饮菊花酒的习俗,就是人们追求延年益寿的重要表现。菊花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养肝明目,后世还称其为“延寿客”。用菊花杂黍米酿制而成的菊花酒,自然有益于人们的养生保健。而且“菊酒”与“九九”“久久”谐音,人们便通过在九月九日饮菊花酒来祈求延年益寿。此外,登高避祸、茱萸辟邪等习俗,自然也是为了活得长久。
此外,阮瞻《上巳会赋》中的“酌羽觞而交酬,献遐寿之无疆”之句,也明确指出了上巳节临水修禊的风俗中所带有的祈求延年益寿的文化内涵。
3.娱乐游戏 归根到底,游戏娱乐、放松身心仍然是节日的主要功能之一。受魏晋时期追求个性自由的社会风气影响,个人意识觉醒,当时的许多节日中,游戏娱乐的性质也更为突出。《搜神记》中两次提及三月三,都写到人们临水而戏、游玩嬉戏的节日习俗。正如阮瞻《上巳会赋》中所说:“临清川而嘉燕,聊假日以游娱。”“游娱”即游戏娱乐。当时,人们于三月三日这天,相邀出游踏青、临水宴筵,举行曲水流觞、水边吟咏赋诗的风雅活动。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活动,便是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在浙江会稽(今绍兴)举行的兰亭修禊集会了。此次集会由王羲之发起、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参加,众名士聚会兰亭,流觞曲水,游弋山林,吟诗畅饮,得诗37首,辑为《兰亭集》,王羲之当场作序一篇,也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正因为上巳节游戏娱乐的风俗得到文人青睐,因此这一风俗在后世一直长传不衰。唐朝进士及第后的曲江赐宴,就是对魏晋时期曲水流觞习俗的继承与发展。此外,《搜神记》中提到的七月七日临百子池、八月四日竹下围棋、九月九日登山游观、十月十五入灵女庙吹笛击筑等节俗{2},或明或暗也都带有游戏娱乐的文化内涵。
二、节日习俗描写的文学价值
《搜神记》中的节日习俗描写,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1.通过节日引出故事或通过节日描写发展故事、转换情节 首先,《搜神记》中的节日可以明确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并引出故事。比如卷十八第428条,就是通过“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引出了狐仙胡博士的故事{3};卷四第89条写吴县张成的故事,其中的节日不仅指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正月十五,而且引出了“作白膏粥祭祀蚕神”的故事;卷十六第376条“驱傩”则只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其次,《搜神记》中的节日描写还可以发展故事、转换情节。比如卷十六第397条,卢充在冬至前一日出门打猎,他明明射中了猎物,但是獐子却仍能够奔跑。他不知不觉一路追了很远,獐子不见了,却到了崔少府的府第,因此结识了崔少府并与其女结为夫妇。分别后四年,“三月三,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近岸之后,居然是“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因此得到了自己的儿子。{4}三月三上巳节,时人都会在这一天到水边游玩嬉戏,卢充也不例外,所以崔氏女在水边得见卢充,并将儿子送还卢充抚养,当时很多人也都目睹了这一场景。又如卷十八第428条记载消失了多年的书生胡博士,再次被人们发现是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登山游玩的过程中偶然听到讲书声,才发现形已似狐的皓首书生。这两则故事中的节日,都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通过节日习俗的描写,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 《搜神记》广集神仙鬼怪之说,为鬼神立传。尤其是汉以来,民间尚淫祀,人们信仰崇拜各种各样的神灵。人们虔诚地供奉神灵以求得神灵的福佑,那么神灵真的存在吗?干宝自己也是从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的,在《搜神记》中记载了大量人神感应的故事,以达到“神道之不诬”的创作目的。如卷四第88条写阴子方腊日用黄羊祭祀灶神,获得巨大财富,以后世代子孙都于腊日祭祀灶神而更加繁荣昌盛;第89条中记载的正月十五,人们用膏粥祭祀蚕神,于是养蚕获得了大丰收,等等。因果报应以及劝善惩恶的主题思想,也在人神感应的故事中得以彰显。当然,其中迷信落后的思想意识应该摒弃,而去恶扬善的劝诫意识却也不该被忽视。
当然,《搜神记》中节日描写的文学价值远非上述两个方面,这里只是聊述思路、抛砖引玉而已。
总之,《搜神记》中所记载的丰富的节日习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深入细致地探讨当时的人情世态,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可以具体地分析笔记小说的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从而进一步窥见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画面和时代风貌。
{1}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0页。
{2}{3}{4} (晋)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4页,第224—225页,第203—205页。
作 者:史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8.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 篇八
吃梨
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打小人”驱赶霉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惊蛰要抒发内心不忿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
咒雀
惊蛰咒雀,目的是在这一天咒过鸟雀,直至谷物成熟时,鸟雀都不敢来啄食谷物。虽然属于无稽之谈,但也是农家爱惜米谷的表现。云南宜威,惊蛰时儿童咒雀,一定要把自己家所有的田埂走遍,才可以回家。有咒雀词道:“金嘴雀,银嘴雀,我今朝,来咒过,吃着我的谷子烂嘴壳。”
2022年惊蛰节气的含义:气温回暖,春雷乍动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
1、枸杞
枸杞能保护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红枣、枸杞的食用方法很多,专家建议,可将红枣、枸杞与粳米一块煮粥,不仅养肝,同时还能调理胃肠,最适宜节后调理食用。
2、吃梨
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在民间还有惊蛰吃梨的说法,梨的吃法很多,可生食、可蒸煮,也可以榨汁。春季吃梨最好还是以冰糖煮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于和胃降逆。
3、荠菜
荠菜是初春就出现的一种高纤维蔬菜。常吃能够养肝护肝还能保护眼睛。
4、空心菜
惊蛰节气吃空心菜,不但脆嫩多汁、味道鲜美,更是解毒的最好蔬菜。
5、韭菜
韭菜还含有抗生物质,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俗话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
6、山药
9.中国的传统习俗作文300字 篇九
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夜,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所以在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在家里进行大扫除。我奶奶的生日就是端午节那天,每到这一天,我们都会打电话对她说生日快乐。
10.公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十
【关 键 词】公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公民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1.公民文化的内涵
公民文化亦即公民政治文化,是稳定民主制度一种心理分析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等人首创研究的,其逻辑起点是对政治文化作出严格的界定。这是采用科学定量方法研究政治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一界定通过层层辨析和分解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可以通过问卷设计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政治文化概念。从文化视角探讨了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生活,就是政治系统内的个人和社会各利益诉求主体对于该系统的态度取向,包括对整个政治体系,体系的输入与输出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根据一个国家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取向诸方面不同的频率分布。可以区分出3种基本的政治文化类型: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按照阿尔蒙德等人的界定,所谓“公民文化”是由这3种类型政治文化交汇而成的[1]。
2.公民文化的本质。首先,它包含着所谓的“理性——积极”模式,即公民对政治活动是积极参与的,而且这种参与又是理性的。其次,这种参与是全面的,即涉及政治活动的全过程。再次,在公民文化中,参与者政治取向与臣民和村民政治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最后,这些取向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传统的、较为保守的态度或取向与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等相融合,产生出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文化。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尤其是输入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世界主要的文化形态之一,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產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为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2.农业文化。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是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二是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三是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四是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2]。
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公民文化的发展
1.中国传统文化在国民中的地位。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依然存在并散发活力的古老文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持续地发展着,直到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认识影响着普通民众,即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占据国际前列,但很多传统思维和文化方式如同我们的基因一样伴随着我们,没有改变,也如同深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和血液里,不是我们想刻意抛掉就能丢弃的东西,虽然历史上有过很多这样那样的对传统文化的打击破坏甚至毁灭,但依然经历了时间的长河缓缓流到今天的现代社会。因此,传统文化在国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提倡公民文化的发展,应结合我国国情。公民文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而其涵盖的内容和意义都明确反映了公民文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都存在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矛盾甚至冲突的方面。因此,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应采取拿来主义,而这种拿来主义不只是洋为中用,而更要在更深层次上体现拿来的中国化,以及应用的中国化。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时间和整个发展状况看,都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比,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盲目,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公民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二是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还很淡薄,我们不能拿几个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著作或者西方的政治体制就来解决我们存在了几前年的意识,不能急功近利,而应用科学发展的态度改变改善甚至废除我们国民中传统文化的不利的有害的深刻影响,三是我国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法律观念仍待提高。我国的教育要更加强对公民的普及,并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公民的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和法律观念和意识思维方式的普及。
3.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文化相结合,促进有中国特色或是更符合中国实际和公民需要的公民文化的发展,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3]
四、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公民文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民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更大的改变。民众在21世纪初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显然已大大超越于改革开放前,也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较之中国社会变革的速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仍显滞后,为此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步伐,进一步推进社会整体文明。
1.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改善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和差距,培养和强化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经济发展是解决当前公民文化发展障碍的很重要的基础手段,并且通过经济发展的平衡和协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科学发展,公民才会在自主自觉的前提下培养主体意识,也才会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下强化主体意识。
2.培育公民社会,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能力有效的途径就是公民实际的政治参与和民间管理。民间治理不仅形成了组织化、群体化的权力制约和平衡力量,促进了多元利益、权利保障,也增进了自生自发秩序,形成了反思对话的互动协商机制等等,从而促进了广泛的公民参与,提高了公民的自由自主、理性自律、自主发展的能力,推动公民文化的形成,民主的精髓乃是公民的自治,公民们在公共领域内协商、共议群体公共事务,锻炼了判断辨识能力,并在与他人的关系和共同行为中成为群体有效成员,实现每个参与者公民的主体性。在“精英政治”仍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状条件下,公民首先需要在各种小规模的自治组织和初级的基层机构中学会自治。然后才有能力、有兴趣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公民在非国家的或准国家的团体或机构中养成的自尊,当他们面对国家时也要着意维护和表现出来[5]。
3.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法律逐渐成为公民政治行为的价值标准。但封建的“人治”意识根深蒂固,法治意识仍显淡漠。因此,建设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催生公民的法制意识,帮助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避免非理性的政治行为和维护社会稳定。
4.在努力改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培育公民的宽容意识。经济的发展造成利益格局的进一步分化,使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化,各利益主体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公民在非均衡利益格局状态下,通过利益关系的不断冲突、分化、整合,力求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和集体利益中找到平衡点,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妥协、合作与忍让,逐渐铸炼了公民的宽容精神。它意味着只有在尊重其他个体利益正当性的前提下,自身的利益要求才会得到尊重.才有实现自身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制度保证,但同时需要精神的支持。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持便是宽容。所谓宽容,就是社会包容的心态与思维方式,换句话来说,就是对不同于自身的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存方式、他人的选择,给予承认和尊重。社会是由不同的生命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权与尊严都应受到保护与尊重。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生命,是社会良好品德的基本条件。宽容意味着不但要尊重自己同一集体的成员,还应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文化、政党、种族群体。宽容还意味随时准备节制个人或地区与集团的特殊利益,而将共同利益置于首位。
总之,公民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但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做好拿來主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在这样的拿来主义想真正地成为中国制造,必须去更深刻地剖析两者,努力做到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的同时接纳和发展公民文化。使二者互为补充,从而促进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沉淀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更加民主自由宽广的公民文化。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19
[2]薛明扬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潘一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2,3
[4]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弥补,继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从其产生开始,一直影响这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宠儿。网络文化也随之兴起,其迎合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强大的包容力融合这新潮异域文化,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扑面而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助力。
网络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暗含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网络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创新。
一、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足的弥补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堪称全面而完美,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是仍然具有很多缺点和不足,现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缺点暴露的表现。网络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很多时代性的优点,而这些优点正好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消解了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保守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命弱点就是将自身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总以一种独立发展的态势面对世界。这是由于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造成的,网络的发展,模糊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消除了文化中心和文化壁垒,用一种开放的姿态,达到了历史和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全面开放。中国传统文化要变成有生命力的文化,必须在包容的基础上,学会开放,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快速提升和发展自身素质,才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文化革命中占据领先的地位。
(二)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等级性
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国家,新中国的建立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中国等级制度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传统文化一直特别强调纲常名教,尊卑等级,这是与自由平等的时代需要完全违背的。而网络文化由于其技术性原因在虚拟社会中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种族地位,经济地位不平等,使所有人可以在网络中处于同一个平台上,没有了尊卑等级的差别,这是传统文化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传统文化要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网络文化的自主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奴性
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人身依附,使人的思维无法拓展思考,只是听从安排,由于不能独立思考,很多人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无法推动社会发展,奴性思维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网络世界的打开,使人民可以看到一个可以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参与的网络社会,这种具有极强的自主性的网络文化,可以充分消解传统文化对与人身依附的规定,在网络社会中可以独立自主的“奔跑”,也为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独特思维的建设者。
(四)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守成性
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命伤。由于这种思维的作祟,中国人一直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徘徊不定,不敢迈出具有尝试意义的一步,循环往复时自己困在一个思维的怪圈中。网络文化张扬个性、诉求平等,网络个体突破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清规戒律束缚,变得异常活跃和生动。标新立异,求新求变的创新理念,经过发展,已经不断升级为网络时代的基本准则,这是对传统文化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的极大挑战,因此,可以弥补传统文化这种怀旧止步的心态。
(五)网络文化追求科学弥补了传统文化忽视科学的缺点
传统文化本身偏爱伦理政治,具有泛伦理政治倾向,忽视科学技术的存在,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科技文化,从产生开始就与科技息息相关,网络技术促成了网络文化的诞生,网络文化延伸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建设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的因素,网络文化用全新的科技手段,使传统文化通过独特而新颖的形式得到发展,并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娱乐生活之中。
二、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是在当今文化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必然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自我寻求出路的时候,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用充满传统文化内容的网络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去争取网民,用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才是唯一出路。
首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若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依据。现阶段,文化霸权主义的入侵,已经给中国网络文化建设者们敲响了警钟。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寻求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价值与民族特色融于其中,深深植入人们心中。用网络文化精品去占领网上阵地,用先进的传统文化去迎接霸权文化的挑战,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产品去主导网络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扬光大,彰显力量,就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其次,利用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
“内部分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各自为政的不同媒介文化,严重分裂了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之间的交流频繁,但是仍然使中国传统文化杂乱无章,而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分散传播的局面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利用网络对其进行整合就成了关键。网络以其分散性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地域限制,传统文化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飞速交流,得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底蕴,具有强烈的包容能力,加之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入网用户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必然能通过网络文化得以实现,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结合的、以网络文化为载体的现代传统文化。
诚然,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打破文化垄断的同时,也由于自身“无序化”、“无控制”等特性,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在引发了世界文化的巨大碰撞、冲突、交流、消融和吸收的同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传统只有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和沟通,才能变得鲜活而无法被时代抹去和以往。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网络文化的不断更新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取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网络文化也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才能逐渐消除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文化要全面推进,必须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坚实后盾;中国传统文化要得以弘扬和发展,必须依靠网络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李钢.王旭辉著.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2]张玉珍.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图书馆.2002.1.
[3]胡帆.马爱花.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J].天府新论.2008.1.
[4]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党政干部学刊.2007.8.
12.中国中秋节民间传统习俗有哪些 篇十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中秋节来历传说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中秋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作文11-22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12-15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6-2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12-28
中国传统文化案例01-11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作文07-01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07-04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07-17
日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07-23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汇总》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