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精选4篇)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 篇一
《小学学生数学课堂动手操作实效性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动手操作也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使学生具有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在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设计好每节课,使学生积极主动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数学是做出来的,当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理解了。如今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数学课堂动手实践操作环节,同时也越来越认同组织好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是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经历、体验和探索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是
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如此,我们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零碎、杂乱、毫无章法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为了更系统的、更有效地研究如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我们确立“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的研究课题,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发展需要。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调活动,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手与脑的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隐性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操作时,儿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帮助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动手实践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学会动手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研究的意义 实际意义
1.使学生树立动手实践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动手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会学习,学会求知,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培养教师对动手实践操作过程全面有效的调控能力,增强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实践操作,是符合学生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推行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
2.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实践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研究假设:
通过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能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核心理念: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来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三、理论依据
1.活动教学理论,活动教学理论强调: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动脑、讨论、试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每位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体验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有效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3.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儿童通过画、折、剪、摆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观感受,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
4.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要经过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科学的、有效的动手实践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解能力提高的有利途径。动手实践方法的教学要
结合实践能力的其他几种形式进行,想、摆、说三种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我们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就应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二年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深入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广泛总结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了经验总结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理论的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结合,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出了“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根本”,积累了“动手实践活动中离不开学生语言思维的开发”,总结出了“《让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浅析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途径》”等经验文章、教案设计及反思等相关文章。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具有共性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方案: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二年(2016年03月——2018年04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2016年03月—2016年08月)
①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选题论证,立项开题。
②制定和修订实施方案。
③选定实验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了解数学课堂动手操作频率和主要活动形式。
2.实施阶段(2016年09月—2017年02月)①立足教材内容,收集素材、精心设计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及方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及时记录和反思,形成文字材料,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
②组织教师课堂观摩,并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点、研讨分析、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和经验。
③回顾反思,对实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3.深入阶段(2017年03月—2017年08月)①课题成员必须认真开展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课堂研究,并及时记录和反思,形成文字材料,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
②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班级调研、实践指导教师开展研究;举行定期的交流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召开研究成果汇报会;开展总结交流活动,总结形成操作活动的基本策略;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的结题作准备。
4.总结阶段(2017年09月—2018年04月)①在组织典型案例分析,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梳理、提炼、总结出教学经验,完成实验报告。
②收集相关研究成果,完成课题成果的推广。③组织课题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完成关于动手实践活动的论文,写好结题报告。
(二)研究对象
对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的240名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行动研究法:探索优化操作活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的实验教学方法,总结整理出优化数学操作活动的一些教学方法,建构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评价方案。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操作活动中的问题,分析归纳原因,找出策略。
观察法:对学生在数学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统计。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收集、整理和保存资料,形成理性认识,每阶段做好计划表和记录表,撰写阶段性小结等。
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六、研究发现或结论
(1)问卷调查,了解情况:为了全面地、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经课题组成员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不容乐观,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看上去非常活跃,自主操作,实则流于形式,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2)制定策略:联系学生问卷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资料,制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效性的策略以及行之有效的对策:
1.充分发挥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有效性
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而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真正履行“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1)有的放矢,注重差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小学级阶段,也离不开教师“扶”着进行操作,由一次完成一步慢慢过渡到一次完成两步或两步以上的操作;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作适时引导与点拨,让学生能互相补充,从而使发现的结论得到升华。
(2)鼓励交流,注重合作: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新课堂提倡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论是实践环节,还是表达交流思维的形成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的都知道,有
些学生会做一道题,但他不会讲明白道理。这说明了什么,孩子的语言思维受束缚,所以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举足轻重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体验,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而合作几乎与实践密不可分,一个过程的操作,一个规律的发现,如果只靠一个人,就有明显的片面性,甚至有时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使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得心提高。
(3)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这样,课堂氛围就会很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2.深入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思维紧
密联系,这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3.丰富呈现方式,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并不是“凡课必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而应该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巧妙安排,不断丰富动手操作的呈现方式。
(1)课前体验:小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浅薄,对很多事物缺乏丰富的体验,而数学学习若没有一定的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撑,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那几乎是一句空话。
(2)课中操作: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3)课后实践:课后实践又叫“实践性作业”,联系我们的数学实践,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实践作用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
4.巩固、利用已有成果,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实效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常常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结果和汇报是非的认识。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合理与否,促进和推动了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未来的世界是靠下一代来创造的,而动手实践操作是探索新世界的重要手段与重要方式!而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的是尽我们一切所能为学生提供一切可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它的有效性,最终培养具有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一代新人!
七、分析和讨论
研究中选择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级为实验班级,相应的平行班级为对比班级,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通过有关动手操作的课堂教学观摩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分析,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动手操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演示代替学生操作。
2.为了操作而操作,操作流于形式。过分追求动手操作的过程,却忽视了动手操作活动的目标,教师没有对动手操作进行及时总结、概括和提炼,使得动手操作往往停留于动手操作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层面。
3.操作与观察、语言、思维分离。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操作的载体上,而没有在操作中观察、思考、抽象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使操作活动事倍功半。
4.操作的探索空间不够,思维含量不高,缺少创新精神。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缺乏合理灵活的处理。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动手操作,使操作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我们在研究中总结出了五项有效地运用动手操作的策略:
1.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2.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李小华老师教学《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三角形的纸和硬纸板框架,想办法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学生们反复通过观察、摆放、拉和摇等的方式去探究,发现正方形形状有变化,而三角形形状不变,……尽管有的同学操作不够规范,有的同学表述不够准确,教师及时纠正,也给了这些同学鼓励、表扬。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三角形具
有稳定性,这种让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重视操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例如刘玉强老师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让学生人人动手,观察自制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而且提示学生,它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方法。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因材施教,把握好操作的时机。5.设计好操作程序,把握好问题的设计。
(三)不同的操作内容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我们初步探索出“动手操作”课的基本操作模式为“呈现问题→引发猜想→操作探究→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示范性操作、应用性操作、启发式操作、探究性操作的一些基本教学流程。
1.示范性操作:课前观察——尝试操作——教师演示——学生实践。例如周廷珍老师在教学“画角”时,由于学生们只是认识了“角”,让他们画角,就不知道从何着手,需要老师的指导。她就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入手,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模拟操作);再让学生尝试在方格本上用铅笔画角;接着教师示范画(操作演示);最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的操作就更正确、规范了,而且也能在这规范的操
作中去主动地认识和画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注重了对动手操作的指导。
2.应用性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形成结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例如周道富老师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老师首先一手拿量杯,一手拿量筒,让学生们观察并说说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用它来做什么?老师又提示,同学们学看看讲台还有什么?这时老师又出示课件,让学生继续观察,发现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后,学生们开始蠢蠢欲动,都想上讲台上来试一试,倒一倒,亲自动手操作,这时周老师抓住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先看书,然后分小组上讲台演示,再让各小组汇报演示的发现和收获。这样,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学生自主认识容积单位毫升(mL)、升(L)和理解掌握容积的意义,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课尾时,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完善了认知掌握,而且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总结经验、反思学习过程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启发式操作:课前准备——课堂探索——启发解难
——发展思维。
如李江师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好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纸,上课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然后再通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点评等活动,总结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最后通过游戏——请你猜猜它是谁?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4.探究性操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时空,自主探究——评价反思,丰富体验。如汪莲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识冲动,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究,由于可去探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探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拿着米尺和圆在小黑板上滚动,有的小组用绳子把圆围一圈后做上记号,再测量绳子的长度等等。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通过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辨→认同,十多分钟的探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圆的特征。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汪老师问学生:你对其他同学(组)的探究成果如何评价?自己是怎样进行探究究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以此引导学生开展反思与评价和对评价的再评价。这样使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有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主体意识,丰富学生了的活动经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促进
了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学会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动手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如何有效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我们研究出了以下三项基本策略:
1.通过学具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发展学生思维 3.通过语言描述,发展学生思维
(五)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维得到发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我们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让学生在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中参与评价;通过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操作学具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
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学会从动作中发现、探索、领悟、抽象、概括等能力,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优势和整体功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并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索的习惯。
(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学习,对教师而言,“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意味着上课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大家一起互动探索,促进学习;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真正做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将实践活动和教学经验融合,从现代教育管理的高度和教育理论的深度,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动手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好以下四类创新形式。一是活化思维。动手实践教学中要有价值的提问和环环相扣的深度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容易使学生在释疑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的高峰体验。因此,我们在提问设计上,须巧用心思,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脉络,以收学生思维活化之效。二是比较思维。比较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扩充教学容量,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拓展实践思路,提高鉴赏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三是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可使知识产生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
链接,既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充分体现实践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多种思维应用,从而拓展了数学学习空间。四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截然相反,这种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能力,发展出多元丰富的思维向度和独立的主体意识。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兴趣是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给与学生实践上科学有效的技巧性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1.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思维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并不是全部,并不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唯一做法,于是,怎样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接不够恰当,如何把直观操作形成的表象有效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达到由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有待解决。
3.该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使参与实验的我们师生收获颇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趣,效果也是显著的。因此,我们所选课题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理论水平有限,在结题时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分析时感到很困难,有“做得不少总结不出”的尴尬,期望今后在这方面能得到资深专家的引领。
4.本课题的教学研究,经过全校老师研究支持,虽然也取得了一些可操作的模式,但教学时诸多弊病是难以消除的。如学校教具、学具和许多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实验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在目前教学条件下,教师必须调控好班纪,恰当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具、学具和教学设备,并将其与新课标的要求、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使课题研究活动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继续丰硕。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和获得的启示
(一)存在问题
1.由于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高度,缺少理论的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有些力不从心。在具体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计划实施是否到位、及对实施细节的处理是否合理有待提高。
2.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分析比较深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反应效果很好,但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
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够及时,很多有指导意义的图片、文字资料没有作好记录。
3.虽然对操作过程及操作策略进行了分析,但这样做的原因及对学生操作方式的改善有何影响,分析不到位。
(二)改进方法:
1.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的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通过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2.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操作中去,并把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绽放。
3.多与教育领域的教育专家交流,提升自身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善于进行反思,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为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好铺垫,提高自己的归纳整理能力。
本次课题研究也告一段落,两年来的研究证明进行该项实验切实可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验证了实验假设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一切所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实效性,才能使学生最终获得
成功。我们坚信自己将继续进行同类课题研究,相信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收获。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 篇二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数学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营造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上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如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教学内容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果盘、纸盒、糖果、玉米粒、豆子、瓜子、玻璃球、纽扣、花片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携带方便,使用灵活。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抓、动手摆和小组讨论,使学生知道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这样简单的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就把比较数的大小这样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易懂了,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求比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以及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轻松地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如教学时使用我们常用的扑克牌。扑克牌在孩子们眼中虽然是一种玩具,但用扑克牌做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时随意抽2张牌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还可以用扑克牌帮助学生练习加减法,提高口算能力。这种动手操作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在快乐的动手操作中提高了数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
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论证以及数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概念一般都是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时,应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理解并掌握概念,从而获得新知。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征。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把纸片剪成圆形,然后将圆纸片的边缘对齐后对折,然后再打开,再换个角度对折。如此多次重复操作,让学生观察多次对折后的圆纸片上有很多条折痕,仔细观察又发现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对应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知道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的一点叫圆心,每条折痕叫圆的直径,圆心到边缘的折痕叫圆的半径,而且很容易发现同一圆中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等。学生对这样动手操作获取的数学知识记忆深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圆规,去探究画圆的方法和步骤就容易多了。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数学公式和定理是很抽象的,因此,学习这些数学公式和定理时更要注重动手操作。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数学学具,通过纸张的剪拼、图形的割补、渗透变换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从操作中掌握探究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这样才能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记忆才会更牢固,推理才会更加严密。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思维从而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引导学生剪出两个全等的梯形,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当然通过不同的剪拼和割补图形的办法同样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问题,从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切忌肤浅、无效的操作。要把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和深层次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探究习惯,真正发挥动手操作的内在数学价值。例如在教学《谁围的面积最大》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16根小棒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比较一下围成什么图形面积较大。学生通过动手不难发现“一边是4根小棒时的正方形的面积”>“长是6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是7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进而总结出:周长一定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同样,让学生探究用一段铁丝围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比较一下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也离不开动手操作活动。
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增加学生的直观感觉,进而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的事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摆实物、拼拼图形、比比长短等,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麻将牌、火柴盒、魔方、包装盒、旧电池、硬币以及各种形状的饼干等。教学时,让学生摸摸这些物品的表面,说说形状,如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玻璃杯口一般都是圆形,文具盒的表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等。学生从列举物品表面形状的过程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把带来的物品平放在纸上,然后用铅笔沿着物品与纸相接触的底边画出不同的形状,并让学生给不同的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都是平面图形,从而对它们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死读书和读死书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使思维变得狭窄,表现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突破已获取的知识圈,充分合理想象,培养学生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操作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可以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的训练,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如让学生改编应用题条件或问题的训练,根据条件提出不同问题的训练等,以唤起学生的深度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时常处于多向发散、开放状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解答“把一张长20厘米,宽10厘米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一题时,很多学生解答时往往只知道一种求解方法。其实让他们拿出一张纸来试一试、卷一卷,就会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卷法,也就有两种不同的解法。这样把动手操作广泛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大脑就会越来越灵活,思维也就越来越开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思维的束缚,具有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寻求新奇的、独特的、反常规的方案,要善于引导学生敢于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有的学生把纸片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或等腰三角形) ,然后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的沿着三角形的中位线把三角形剪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小三角形剪成两个新的小三角形,再把后来剪成的两个新的小三角形分别与第一次剪出的梯形最后拼成一个长方形来推导;还有的学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把三角形纸片的另外两个角向内对折,折成一个小长方形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此外,还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是把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很容易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操作,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设合理的动手时机,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指导动手操作的技巧,通过动手操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洪良.例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具和教具的巧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4) :21-22.
[2]李元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1) :36-37.
3.谈谈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篇三
马山县林圩镇林圩村小学 农银玲 ***
摘要: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攻克难关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生 动手操作 实践 思维 理解 兴趣 体验 创新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显著的特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互动”“合作”“参与”和“技能”中,很明显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数学 学习中必须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 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具体形象、生动的材料作用于大脑,可使大脑积极分析与综合,有效地接收与学习内容 相关的信息,所以,我在数学 教学时,主要通过操作与实践,把数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实践中,浅谈认识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由于儿童的思维多以直观形象为主,而数学 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产生了矛盾,因而教师应充分依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得到发展。一般情况下,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部分,老师就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学生参与程度高了,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几何图形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中占有较大比例,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像梯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可以让学生动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求得;在解答解决实际 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图解,使问题形象化,借助线段图进行思考,使问题简单化。在小学中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数学广角”、“打电话”、“植树问题”等内容都是通过观察、猜测、动手实验、画示意图、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二、动手操作 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课程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中,“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教育理论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完全离不开实践活动,数学的实践活动能有力推动学生对数学 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实践活动。例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我首先让学
生边摆图片,边想:要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种树?有几种算法?再引导学生横着可以怎样摆,坚着又可以怎样摆。学生边想边操作,再借着摆出的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接着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很快,学生借助图形与算式得出:交换因数据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的规律,这样的操作将形、数、式溶为一体,便于学生的理解,为后续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迁移。
三、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那些特有情趣的模具,图形进行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树立热爱数学,努力学好数学 的决心。目前农村教学很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特别是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历来是老师灌输的比较多。因而课堂结构显得比较单调,整节课气氛不活跃,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这对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 概念的内涵较为困难,尤其是教师对概念的内涵直接陈述出来,学生很难听进去,更不用说理解透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很重要,根据小学生好动厌静的习惯,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思维得到启发,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准备侧面开展图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圆柱,让学生动手剪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斜着剪还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然后互评,圆柱侧面
展开图形一事实上是长方形吗?当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时,面积怎么算?为什么?当侧面展开图形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呢?这样由学生自己寻找并总结出计算方法,而且延伸学习了圆柱侧面展开图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比让老师灌输的要感兴趣得多,而且印象也特别深刻。
四、动手操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有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的重担就落在教师身上,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做起,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重要因素,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思维,他们对某个问题,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可能不太完美,有的可能出现错误,可是有的却能产生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发现 他们的闪光点,所以操作也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
五、动手操作可以发挥语言功能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在实践操作中,动作和动作之间,直观材料和直观材料之间,动作与材料之间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而这些联系,用动作或直观材料都都是无法表示的,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前后连贯的合乎一定逻辑联系的思路。例如:讲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分三步进行。操作
一: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将其中一半画上斜线。口述:阴影部分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后,口述折的过程及结果,把二分之一纸张平均分成三份,其中一份是正方形的六分之一。操作二: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张纸的三分之二,图上颜色,在折出涂色部分的五分之一,口述:把三分之二张纸平均分成五份,每份是原长方形的十五分之二,推出四分是原长方形的十五分之八。操作三:观察“折”的结果,师生共同归纳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后,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述,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
六、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受和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手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闹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儿童教育专家也一再强调:智慧之花在手指上开放。动手操作:手闹并用,必然会使小学生手巧心灵。动手操作能力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例如:一年级就有这样一道思考题:()+ 3 = 6 +(),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不能直接填出结果,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动脑筋想: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学生说出这道题相加的结果相同后,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把它摆出来,学生可以摆出了不同的答案:3,0;5,2;6,3;4,1;7,4。这样学生动手促进了动脑,动脑思考也促进了动手,既增长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还知道有时一道题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答案,为以后做思考埋下伏笔,做好了铺垫。也使学生享受到了动手操作攻克难关的成功乐趣,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使思维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
4.重视动手操作 发展学生思维 篇四
引入, 就是按照数学思维的规律, 从数学知识的联系和矛盾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首先, 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搞好知识辅垫。知识铺垫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发展, 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 即共同的构成部分或共同的基本原理或共同的本质联系, 缩短学生已知与未知的差距, 使学生具备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条件, 找到新、旧知识的区别点。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学生认知过程中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 引起学生的思考, 促使学生产生疑问。
一、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 提供感知, 形成概念
例如, 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 先请2名学生到讲台演示:把6个苹果分给2个人, 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分实物, 出现3种结果: (1) 1人得1个, 另1人得5个; (2) 1人得2个, 另1人得4个; (3) 2人各得3个。教师把3种不同的结果板书出来,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第 (3) 种分法与前2种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讨论中知道第3种分法的结果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从而引起出“平均分”的概念。再明确告诉学生: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 并使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 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最后,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操作, 做平均分图片的练习。通过这样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概念个体化, 既有助于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 又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直观, 动手操作, 引发思维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 怎样使学生在一堂课中积极思考呢?教师是关键,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识过程,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 主动获取知识。例如教《长方体认识》时, 可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笔者采用3种不同颜色的纸糊在一个长方体框架上, 分别表示6个面, 将6个面分别揭下看到表示面与面相交的棱共12条, 并用3种不同的颜色各表示长、宽、高, 用白色标出8个顶点。先引导学生分颜色按顺序观察6个面的形状, 相对面的大小关系。同一方向的每组4条棱的长短关系。最后还要将揭下来的面与棱相对应地进行观察, 认识长和宽决定哪2个面, 宽、高决定哪2个面, 高和长决定哪2个面, 从而让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进行观察、分析比较, 尝试探索, 既掌握了知识, 又发展了智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阶段小结报告】推荐阅读: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心得10-11
小学阶段数学思维导图07-31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阶段性小结10-02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07-29
提升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实践与研究09-29
小学数学学生思维品质09-29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07-08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