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儿圆儿歌

2024-06-20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儿圆儿歌(精选9篇)

1.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儿圆儿歌 篇一

小学生中秋节作文400字:中秋月儿圆中秋月儿圆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我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2.中秋月儿圆 篇二

主题提出:

今年10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虽然中秋节还没到,但是,电视中的月饼广告已铺天盖地,而且各式各样的月饼也走进市场,同学们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但他们又中秋节又有多少了解呢?于是和学生一起确立了《中秋月儿圆》这一实践主题。

活动过程:总时间:3周。总课时数:6课时

第一阶段活动的准备

1、提出问题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10月份有一个仅次于我国春节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对,10月4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举杯邀月,共享团圆,喜庆丰收,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喜欢)但你们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节”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中秋节人没为什么这么重视?它蕴含着哪些内容?

我想知道这一天吴刚和嫦娥也在饮酒庆团圆吗? 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

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他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最好吃?”

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我们家乡的中秋节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中秋节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节吗?

„„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② 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③ 班内交流活动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怎样研究

研究的成果

人员的分工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1、问老师、问父母。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话中秋》。

2、办《话中秋》手抄报。

(略)

月饼的种类和制作

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

3、学习制作月饼。

开一个月饼品尝会。

(略)

中秋节习俗

1、查资料。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

(略)

中秋颂

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

2、自由创作。

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

(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思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1、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由于教师不能在课上亲自带领学生去实践,所以,只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小组自己组织活动,并每个同学一封《致家长一封信》带给家长,阐述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如:探究“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小组汇报:我们回家先问了父母,可父母说得也不太清楚,只说过八月十五是用月饼和一些水果祭月神,传说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具体的他们也讲不清楚。我们想:还是我们自己查阅资料吧!于是我们又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一组去王华家在电脑上上网查阅(因为人多怕给王华家里添麻烦,所以分成了两个小组)我们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遇到了困难,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道从何查起,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们上网查阅倒很顺利,在百度搜索里打上“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很快就搜索到了,传说有三种呢?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他们遇到了困难,谁有好办法解决呀?"同学们听了纷纷发表意见,“问营业员呀?” “还以找图书分类索引。”“对。找传说类、节日类、百科知识类的书。”

接着探究“中秋颂”的小组也迫不及待的发言:我们小组也遇到了和他们同样的情况.这下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查找诗歌类,散文类书籍。

探究“月饼的种类和制作”小组: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去家兴超市去调查月饼的种类和价格,在我们边观察边准备记录时,售货员阿姨不让我们记,还“轰”我们走。

听到这儿,我不禁问道:“你们是不是没有说明来意呀?对阿姨讲话没礼貌啦?”“说了,她不相信,但我们说话不太客气!”小组长嘴里嘟囔着。我随即意识到老师的工作没有到位,应提前了解学生的活动去向,提前和超市打招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好,下次老师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问题解决了,同学们露出高兴的神情。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教师能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是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3、小组讨论汇报下一步活动的打算

3.中秋月儿圆作文 篇三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中秋节,我和妹妹、爸爸妈妈去碧桂花城大酒店里吃饭。那儿的人也特别多,首先,我们开始点菜,点完菜后,阿姨坐在座位看着妹妹。我们就去大门口看月亮,月亮非常圆也很清晰,还有很多人去看呢!

菜来了,我们边吃着中秋晚餐,边宣布自己是怎样月亮的。我是这样宣布的:“月亮是满盈盈的,也是光辉灿烂的,实在是太美了!”月光同时也是晶莹透亮的。吃完饭我们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外面的月亮在跟着我们的车子走。回到家我赶快开门进去屋子里拿椅子,和到大厅的桌面上准备好的水果端到外面去赏月。

4.中秋月儿圆作文 篇四

说到月亮,我便会想起每年农历8月15日中秋佳节。今年的中秋节不同以往,除了我们一家七口,二爷父子,还有邻里关系比较好的爷爷和叔叔都在我家吃团圆饭。因为有十一个人,所以坐在一起稍微有点挤,但是我觉得这样才更热闹,更有团团圆圆的样子。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畅谈生活的惬意,一边述说着亲情的甜蜜,真是其乐融融。

晚饭吃好了,我一个人在楼底下静静呆了一会儿。树影摇曳,风中传来细细的虫鸣声。抬起头来,望着天边的月亮。只见皓月当空,把皎洁的月光慷慨地撒向人间,撒向每一个角落,平时耀眼的路灯仿佛都暗淡了不少。

这时,妈妈捧出不同口味的月饼:有肉松的、豆沙的、芝麻的、草莓的,其中我最喜欢肉松的。我抓过一个,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顿时,香气扑鼻而来,我轻轻咬了一口,不同于烧饼脆脆的,而像超市里现成的南瓜饼。

上楼来,发现妹妹站在窗边看着月亮,我没有惊动她。我俩就并肩站着,出神地看着浩渺的夜空。直到家家户户燃放的五彩烟花,直冲云霄,在空中尽情绽放,我们才回过神来。只见月亮已经悄悄地躲进了云的怀抱,扯一块黑黒的幕布,用一角遮住了娇羞的脸颊。

5.主题活动:中秋月儿圆 篇五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月亮圆缺变化的现象及规律。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变化。

3、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家长引导幼儿连续几个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

2、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与月亮相关的一些知识,比如:月相变化、中秋节习俗等。

3、综合课件:《多变的月亮》、律动歌曲《小星星》。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说一说《多变的月亮》

1)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结合幼儿的记录表,幼儿自由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变化情况。

引导语:月亮就像是一个善变的小朋友,说变就变,你能说说月亮有哪些变化?

2、结合课件,帮助幼儿了解月亮圆缺变化的现象。

1)观看课件《月相变化》,讨论:

★什么是月相?你看到了哪几种月相?

★月相是怎么变化的?月亮在什么时间变成了什么样的脸庞?

2)操作Flash课件《月相变化》,在操作观察中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月亮圆缺的变化现象和规律。

3、结合课件《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由来。

1)观看课件《中秋节》,结合讨论,与幼儿一起了解人们过中秋的不同习俗。★引导语:八月十五是月儿最圆的时候,也就是月相变成满月的时候,人们会在这一天全家聚在一起过团圆节,也就是中秋节。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吧。

★讨论:今年的中秋节,你是怎么和家人一起过的?说给大家一起听听。

2)欣赏故事《嫦娥奔月》,简单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引导语: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为什么在很早以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会想过要过中秋节这样的习俗呢?这里有一个很感人的传说。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就知道了。

★讨论: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人们摆果、烧香、磕头,是为了怀念谁?

6.中秋月儿圆优秀作文 篇六

轮皎洁的明月,想到了这,用“激动”形容也只能算是冰山一角了。

晚上,夜幕刚刚降临,我便已早早等待着这个美丽的夜晚。盼啊盼啊,终于,月儿穿着金色衣裙拨开云雾,害羞的走向千家万户,送上美好的祝福。月儿笑了,因为他知道孩子们爱他;因为他听到大人们的祈祷;看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月儿笑了,笑得如此甜美,因为他把快乐带给了每一个人。月儿更美了,好似一个大玉盘,挂在空中,那金色的礼服散出温柔的月光,如此温柔不刺眼,真美!使人陶醉……这时,明月中浮现出一位仙女,那是嫦娥姑娘,瞧!她正抱着玉兔,朝我们招手呢!嫦娥姑娘,来玩吧!人间可热闹了,在月宫多寂寞呀……

人们都爱中秋夜晚的明月,爱她的明亮,爱她的皎洁,爱她的温柔,爱她的光辉……

7.中秋月儿圆高三作文400字 篇七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家人们一起团圆吃月饼、吃大闸蟹、赏明月。一大早我就早早起来了,因为今天家里要来很多家人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快到中午了小姨、姨夫、舅舅、弟弟都来了,我们一起开心的吃过午饭,我和小弟弟一起玩游戏,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眨眼就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慢慢升起,又大又园,像明镜似的,我和爸爸最先跑到楼顶上赏月,我听说过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我想:“到底月亮上有美丽嫦娥、捣药的玉兔、结着金果子的桂树和拿着斧头的吴刚呢?”妈妈像猜透了我的心思一样,说:“你觉得有美丽嫦娥、捣药的玉兔、结着金果子的桂树和拿着斧头的吴刚,你看看月亮再仔细的想一想有没有吧。”忽然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快来吃月饼、看节目了!”我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下去,我拿了一个我最爱吃的月饼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边吃边看电视上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

圆圆的月亮又大又明亮,它在高高的天上冲着我们微笑,中秋节我们过的真是非常惬意快乐啊。

8.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儿圆儿歌 篇八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月儿圆‎》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月儿圆》教案‎ 主题提出:

今年‎10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虽然中秋节还没到‎,但是,电视中的月饼‎广告已铺天盖地,而且‎各式各样的月饼也走进‎市场,同学们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但他们又‎中秋节又有多少了解呢‎?于是和学生一起确立‎了《中秋月儿圆》这一‎实践主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月儿圆》教案。

活动过程: 总3周‎‎。总课时数: 6‎课时

第一阶段活‎动的准备

1、提出问题

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10月份有一个仅次‎于我国春节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对,1‎0月4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举杯邀月,共享团圆,‎喜庆丰收,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喜欢)但你‎们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节”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 我‎想知道中秋节人没为什‎么这么重视?它蕴含着‎哪些内容?

我想‎知道这一天吴刚和嫦娥‎也在饮酒庆团圆吗? ‎

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 ‎

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他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最好‎吃?”

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我们家‎乡的中秋节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中‎秋节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节吗‎?

„„

2、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② ‎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③‎

班内交流活动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怎样研究

研究‎的成果

人员的分工‎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1、问‎老师、问父母。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话中‎秋》。

2‎、办《话中秋》手抄报‎。略)

月饼的种‎类和制作

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教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月儿圆》‎教案》。

3、‎学习制作月饼。

开‎一个月饼品尝会。略)‎

中秋节习俗

1、查资料。

‎《小学综合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略)

‎中秋颂

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

2、自‎由创作。

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

(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思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

1、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由于教师不能在课上‎亲自带领学生去实践,‎所以,只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小组自己组织活动,并‎每个同学一封《致家长‎一封信》带给家长,阐‎述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如: 探究‎“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小组汇报: 我们‎回家先问了父母,可父‎母说得也不太清楚,只‎说过八月十五是用月饼‎和一些水果祭月神,传‎说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具体的他们也讲不清‎楚。我们想: 还是‎我们自己查阅资料吧!于是我们又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一组去王华家‎在电脑上上网查阅(因‎为人多怕给王华家里添‎麻烦,所以分成了两个‎小组)我们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遇到了困难,‎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道从何查起,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们上网‎查阅倒很顺利,在百度‎搜索里打上“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很快就‎搜索到了,传说有三种‎呢?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 ‎"他们遇到了困难,谁‎有好办法解决呀?"同‎学们听了纷纷发表意见‎,“问营业员呀?”

“还以找图书分类索引‎。”“对。找传说类、‎节日类、百科知识类的‎‎书。”

接着探究‎“中秋颂”的小组也迫‎不及待的发言: 我‎们小组也遇到了和他们‎同样的情况.这下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查找‎诗歌类,散文类书籍。‎

探究“月饼的‎种类和制作”小组: ‎ 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去家兴超市去调查月饼‎的种类和价格,在我们‎边观察边准备记录时,‎售货员阿姨不让我们记‎,还“轰”我们走。

听到这儿,我不‎禁问道: “你们是‎不是没有说明来意呀?‎对阿姨讲话没礼貌啦?‎”“说了,她不相信,‎但我们说话不太客气!‎”小组长嘴里嘟囔着。‎我随即意识到老师的工‎作没有到位,应提前了‎解学生的活动去向,提‎前和超市打招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好,下次老师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问题解决了,同学‎们露出高兴的神情。

‎ „„

3、小组讨论汇报‎下一步活动的打算 ‎

‎探究“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小组: 我‎们想按照同学们交给我‎们的方法,到书店继续‎查阅“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我们还打算办一‎期中秋节的小报„„

探究“月饼的种‎类和制作”小组: ‎我们还打算再去一次家‎兴超市,到那首先对阿‎姨有礼貌,完成任务;‎还打算,在李丽妈妈的‎帮助下去更城食品厂参‎观,因为李丽妈妈在更‎城食品厂工作;回来还‎打算自己学着做月饼„‎„

9.中秋月儿圆作文 篇九

时光流逝,今年是我度过的第八个中秋节。今天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蛋黄、伍仁、乳酪我的口水已流到嘴边。咬上一口,各种口味的月饼五花八门,形状各异。这些月饼不仅可口,长得也很可爱。有的花纹压得如孔雀,翩翩起舞;有的裹得像粽子,严严实实;有的平淡无奇,奶味儿飘香。吃完月饼,我兴致勃勃地拉着妈妈下楼欣赏这中秋美景。

我们坐在楼下的亭子里,抬头仰望天空。每年就数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今晚这轮圆月在小区里显得格外灿烂明亮,天空中散落一些星星,忽闪忽闪的跳着舞,好像再说:今天是月亮的节日,我们是来给它伴舞的,咱们一起欢度节日! 皎洁的月光泻在树上,给树披上了银纱,轻薄飘逸,此时的美景看得让人入神。我情不自禁的吟诵一句: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在我眼中中秋节就像是一个邀请函,每年的八月十五都邀请家人相聚,感受浓浓亲情。中秋节又像是一江的春水,流过每个人的心田,滋润每个人的心灵。

上一篇:我与桃树再见时作文下一篇:内分泌科2017年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