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真题(精选15篇)
1.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一
2010年四川大学中文专业考研中国文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2010年四川大学中文专业考研中国文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中国文学 填空题之一 1.“八事”默写五个
2.《我之文学改良观》作者 3.第一部白话诗集 4.第一部白话小说集 5《倾城之恋》作者
6.《西厢记》改编自[唐]谁的什么作品 7.《稼轩长短句》《漱玉词》《乐章集》作者 8.《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 9.诗经四家 10.九歌共多少篇
填空题之二 填作者
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0.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名词解释
1.周易2.永明体3.江西诗派4.公安派5.骈文6.谴责小说7.觉新8.三突出9.《白鹿原》10.《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解答
1.读庄子《秋水》后 2.简析白先勇的艺术特质 3.简析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色
论述
1.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赏析卞之琳《断章》
文学概论
填空题
1.《审美经验现象学》作者 2“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最早出自 3“窥意象而运斤”出自
4经典是文本特殊性与什么的结合 5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 6文学阐释是以什么为前提 7“张力”是谁提出的 8.“风格即人”是谁提出的 9.孔子对文学功能的理论是 10.文学创作的基本含义是
名词解释
1.体裁2.文学接受3.审美日常生活化4生态文学
解答
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2.读者中心论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论述
论述马克思的一段话,大意是说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文学评论写作 韩少功的《蛮师傅》
2.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二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代, 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今社会整体呈现意识世俗化、文化消费化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追求一时的痛快和短暂的释放后, 却忽视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情感和信仰的渴望, 尤其是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 他们热血、青春、激情、叛逆、彷徨、敏感, 每天接收大量新鲜的资讯, 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激, 而他们大多缺乏理性的辨析和准确的判断, 所以最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茫然失措。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 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 (空洞化, 虚无化) , 美感的缺失, 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 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滋润他们枯竭的心灵和清醒他们混乱的精神, 文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文学中所蕴涵的理想精神和批判意识, 又是激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
文学即人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主要支柱, 其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对人文精神构建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审美接受引导大学生从爱情、时间、生命、现实、理想、青春等多角度去认识、思考、理解和感悟自我、社会和人生, 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目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它既是传统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贯彻, 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
3.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三
关键词:文学教育;高校教育;文学素养;人文素质
近年来,受到社会上实用风气的影响,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愈加明显,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体现出文学视野狭窄、文学素养不高的特点。在课堂上提起《围城》《飘》等名著,或者沈从文、奥斯卡·王尔德等中外文学大家,换来的经常是学生茫然的表情;诺贝尔奖虽然让莫言“火”了一把,看过电视剧《红高粱》的学生或许不少,但读过原著的却没有几人。“高学历、低文化”的标签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不是讽刺,而是事实。尽管正在接受或者已经完成高等教育,但文学、历史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者不在少数。因此,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人文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仍然是各级院校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在当代仍有现实意义
正如文学批评家郜元宝教授所说:“当学术书汗牛充栋而文学书被挤到角落时,当文学变成‘他们的文学、学术反而变成‘我们的学术时,这时代的总体文化将极其糟糕,而我们大家竟然熟视无睹,甚至正舒服地享受着学术‘繁荣带来的‘好处。我们都是文学的背叛者。”[1]大学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格发展、情感健康都能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关系着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建构。加强大学文学教育,直接的目标即为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学习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具体来说是指在文学领域,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大学生在文学领域的能力既包括输入能力,也包括输出能力;既包括文学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包括文学创作能力。文学作品为阅读者提供大量的词汇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阅读者提高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习者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感知。文学教育或许不像其他一些大学学科教育一样可以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但通过接受文学教育形成并提高文学素养,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是影响深远并终身受益的。
学习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对于学识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需求。文学作为各民族文化历史的悠久积淀,作为一门自成体系的完善学科,能够以其覆盖的浩瀚知识领域满足大学生求知好学的精神需求。古今中外的作家将自己的经历与见闻书写成册,并在作品中注入自己深入研究或有所涉猎的领域中的知识与信息,提供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探索、去吸收。《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接受文学教育,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取间接经验,无疑是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学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文精神的最大载体。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 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 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就是说,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发掘人生的奥秘,揭示人生的本质和规律,这是科学做不到的。而所谓奥秘,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我们说“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文章可以说明道理。不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将自己的思想倾注于作品之中,并借助作品将自己的思想广为传播。歌德、萨克雷、鲁迅,都凭借着自己的文学著作针砭时弊、辨析善恶。也因此,文学教育具备帮助人脱离庸俗、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沉淀思想的功能。对于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令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外国文学则向读者介绍外国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其内容的广袤性、多元性以及经典性[3],为学生拓宽眼界,增加文化底蕴。
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文学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与风气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学教育不仅是要进行语篇分析和背景介绍,更需要对文学中所蕴含的道德思想进行传承与发扬。文学经典是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作品中常常有着明确的伦理道德倾向,或者蕴含着对于真善美的宣扬和讴歌,使读者从中寻找和体会生活之美,进而心灵受到净化。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是个人素质,一群人的修养则会成为社会的小缩影。大学生的文学教育只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小分子,然而积少可以成多,由小可以见大,高校依托自身平台,推进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不仅是使学生受益,从长远来看更可以惠及全社会。
二、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
正如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4]提高文学素养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文学教育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怎样才能得到提高,时至今日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培养真正优秀的、全面的,既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能够造福社会的人才,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与付出。
高校管理层需要真正将“文学树人”由口号内化为思想观念,充分意识到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将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办学重点任务来抓。改变文科专业和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以文史哲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深化探索文学类课程在模式上的更多可能。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文学教育仅停留在“大学语文”这一门公共课上,且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并没有开设这一课程。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与外国文学沾边的必修课,更是大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语言教学和相关考试的通过上。文学类的选修课则受众相当少,并且课程内容多偏向理论和批评,并不要求学生对于原著作品本身进行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效果甚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现代语言学院为学生提供两门选修课程,分别为“十九世纪欧洲小说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ovel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和“二十世纪文学中的传统与实验(Tradi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两门课程分别要求学生每一至两周读完一本小说原著的英译版,包括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左拉的《妇女乐园》、卡夫卡的《审判》、萨特的《恶心》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等。学生按照课程大纲每周提前进行阅读,并在研讨会形式的小班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小说进行讨论和反思。由此,学生在十周的学期内,可以读完六至七本小说,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扩充了阅读量;又通过教师带领的讨论,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可否认的是,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我国高校的现状在多方面存在着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差距,比如班级规模、师生比、图书馆藏书量等等,但有国外高校课程珠玉在前,我们的高校是否可以借鉴其思路,改换其模式,或尝试以试点、实验班等方式设置能够更直接地加强学生文学教育的课程。同时推进以文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对于育人的宣传促进作用。高校管理层可以以文学为主题、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优化软硬件设施,完善图书馆等相关场所,鼓励开办文学类的社团或读书小组,开展文化节、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向全校师生提供推荐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书目,依靠多种手段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文学教育、自愿参与文学活动。endprint
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学教育的加强,需要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自身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对学生加以引导。诚然,现今的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越来越多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然而,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和科研之中,是否还阅读文学作品,是否对自身再进行文学教育,可能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想要加强高校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并不只是文学课教师这一个小群体的任务,师资队伍的整体人文素质都需要得到提高,才能在更广的范围、更多的时间里对学生产生影响。具体到与文学相关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并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由此,学生可以主动地品味文学之美,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他人的审美观。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联的文学作品作为扩展阅读,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作家视角、更多体裁、更多风格、更多语言特点,深化理解某一文学主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丰富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影视资料吸引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接触最新的文学成果并进行交流。
学生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将被动接受教育培养转化为主动寻求素质的提高。要想文学教育收效良好、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确实得以提高,学生必须意识到文学教育和提高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摒弃量化主义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将接受文学教育,提高个人文学素养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重视名著阅读,在阅读中潜心感知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院校、社团等各级机构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包括讲座、征文比赛、读书小组等等。与老师、同学甚至更多人交流读书思想。
任何素质的提高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漫长的时间、巨大的投入和坚定的决心,人文素质的提高当然也不例外。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于全民人文素质的进步而言,范围虽然有限,作用却不可小觑。重视文学教育,长期开展并不断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必将有助于全社会的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 郜元宝.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涂险峰,张箭飞. 外国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5.
[4] 张志公. 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146.
4.清华大学外国文学史真题 篇四
第一题由4道填空题组成 (共20分)
亚理士多得的《诗学》里关于诗的本质的论述
但丁在某一本著作关于运用俗语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莱辛的《拉奥孔》关于诗与画的经典论述
一段T.S爱略特的关于诗歌,感情与诗人之间关系的论述,问出自他的拿本著作
答案:第一题就是《诗学》拉
第二题我后来翻了好久书才知道原来是《论俗语》
第三题的标准答案是“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
第四题我查到现在都不知道,郁闷
二日本的《平家物语》在“物语文 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20分)
三 试述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 (20分)
四 试述契科夫在戏剧创作上的探索 (30分)
五 试评论英国小数家吉卜林和福斯特关于印度题材小说的作品 (30分)
5.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五
一、填空题(35分)
1、晋楚城濮之战,谁败了,奠定了谁的霸主地位?
2、屈原的离骚最著名的那一段默写,一共五个空,都是给了下句,填上句。
3、鸟倦飞而知还 的上句,谁写的,出自哪部作品?
4、韩愈的文学理论观点主张?
5、大历诗人的意象可分为象征性意象和什么意象?
6、苏轼对柳宗元的评价“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保存的宋元南戏是哪三大南戏作品?
8、虞山诗派的代表,云间派的代表,娄东派的代表?
9、真德秀提出的古文观点的那本书叫什么。。剩下的实在想不起来了,反正考的确实是对文学史基本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基本功要扎实,欢迎大家补充。。
二、简答题(45分)
1、李贽的“童心说”,给了李贽的一段材料。主要是反对以经、论语、孟子等装潢门面的伪道学,谈谈你的理解并阐释。
2、什么是时事小说,简要说明时事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3、给了一段材料,大致是明末清初的诗派与词派。大致含义是讲陈子龙对晚唐温、李的推崇,到吴伟业手里,形成了宗尚晚唐的风气;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对南宋姜夔、史达祖等人的学习,形成了推崇南宋的风气。要求大家对这段材料的文学史线索加以梳理。
三、论述(70分)
1、黄庭坚的试论观点,给了一段材料,大致是他的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对杜甫的宗尚。谈谈你对此段论述的内涵加以阐述;并且谈谈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影响?
2、还是给了一段材料谈观点,考的是明清的一个文学流派。但具体考什么完全记不得了(考试重症感冒,完全记不得答得是什么)
(今年的题,很明显偏向宋元明清史部分,但是去年考的唐宋的部分多一些,而大家如游仙诗 陶渊明 杜甫 韩愈的古文运动 李杜之比较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 唐宋古文运动之比较 李贽童心说 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吴伟业,陈子龙等诗派 小说的发展与演变如去年考的书会才人及其对小说发展的影响 一般不考具体的作品,重在对文学史总体的把握与思考。还有汤显祖的戏曲 徐渭等,浙大的曲学研究似乎好像比较有名)
文学评论与写作
1、给了一段秦观对杜甫的评价,大致内容是谈杜甫诗歌的集大成,融汇了多种风格,积极借鉴前代诗人的优长而兼备众体。要求大家对这段材料加以解释,并尝试从评述者或者评述对象的角度出发,谈谈你的理解。(90)
2、“发愤抒情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中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以文为戏说”亦是影响深远。试从这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又,除了这两种理论的差异外,你能看出此二者理论的共通之处吗?试加以阐发。(60)
6.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六
1998:武汉大学1998年现当代文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语丝文体
2、革命浪漫蒂克
3、政治抒情诗
4、新写实小说
二、简答题(20)
1、夏衍抗战时期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2、陈奂生形象的社会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A
1、分析《伤逝》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2、试论赵树理的小说的民族特色。B
1、以《沉沦》为例,谈谈郁达夫的小说创作风格。
2、试论张炜的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C
1、试论穆旦的诗。
2、试论新时期现代主义艺术试验的利弊得失
1999:武汉大学1999年现当代文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新诗戏剧化
2、于质夫
3、大连会议
4、第四种剧本
二、简答题(20)
1、鲁迅《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2、结合《哦,香雪》,《白色鸟》分析80年代小说诗化特征.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
A
1、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的思想艺术特征。2、80年代“归来”诗人的几种主要类型。B
1、老舍创作的“北京味儿” 2、80年代知青文学的发展演变
C
1、曹禺《雷雨》所受外国戏剧的影响。
2、比较分析王蒙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的创作
2000:武汉大学2000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文明戏
2、《中国新诗》
3、肖也牧的创作倾向
4、轰动效应
二、简答题(20)
1、左翼小说的主要特征。
2、“朦胧诗”给当代诗歌带来的革新意义。
三、论述题(60,每一组选作一题)A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比较分析李准,王汶石的短篇小说创作。B
1、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征。
2、马原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C
1、曹禺《北京人》的思想艺术特征。
2、高行健的话剧所受外来影响。
补充:2000年武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月社
二、论述题
1、简述“五四”以后现代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001:武汉大学2001年现当代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汉园集》(新诗集)
2、《人啊、人!》(长篇小说)
3、太阳社
4、西部文学
二、简答题(共20分)1、30年代京派小说的总体特征
2、新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三、论述题(共60分、每一组选作一题)A
1、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
2、90年代“大散文”的艺术特色。
B
1、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
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成就。
C
1、为什么所郭沫若的历史剧比后时期的历史剧更有艺术魅力?
2、为什么说《龙须沟》是老舍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补充:2001武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论述题
1、分析《子夜》中的情节结构
2、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3、论述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2002:武汉大学2002年现当代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1、新历史小说
2、中国新诗派
二、简答题(共30分)
1、分析“五四”时散文发达的原因。
2、结合分析《创业史》梁三老汉形象的典型意义。
3、结合作品分析舒婷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共60分)
1、为什么说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2、概述抗战时期大后方与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三股潮流。
3、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补充:2002武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5分*2)
1、新月社
2、《激流三部曲》
二、简答题
1、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个性是什么?
2、《大堰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略论述《女神》的时代精神
2003:武汉大学2003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随感录
2、社会剖析小说
3、梁三老汉
4、鸡头寨
二、简答(10分*5)
1、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2、路翎小说的艺术特色
3、周立波的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4、杨炼诗歌创作的文化特色
5、赵树理“问题小说”与“五四”早期“问题小说的区别”
三、论述(20分*4)
1、论述田汉早期话剧创作成就
(结合具体作品)
2、论述艾青在40年代诗坛的成就与地位(结合具体作品)
3、论述十七年“新英雄传奇”对古代小说传统的继承(结合具体作品)
4、论述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创作的新变
(结合具体作品)
2004:武汉大学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
1、孙犁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
》 《
》中篇小说《
》和长篇小说《
》
2、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
3、闻捷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
》和长篇叙事诗《
》
4、老舍的话剧作品有《
》
《
》等
5、徐迟描写的知识分子命运的报告文学名篇有《
》 《
6、在朦胧诗的作者中,()被称为“童话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7、蒋子龙反应改革风云的代表作有《
》 《
》《
》等。
二、名词解释(5分*4)
1、伤痕小说
2、探索戏剧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刘世吾
三、简答(10分*4)
1、什么是新写实小说
2、寻根文学有哪些重要作家
3、郭小川的抒情创作有哪些特色
4、十七年文学中,反应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004:武汉大学2004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复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5分*4)
1、浅草社
2、新感觉派小说
3、春风吹到诺敏河
4、白嘉轩
二、简答(10分*5)
1、林语堂散文的艺术特色
2、解放区长篇叙事诗的特点
3、分析《小巷深处》的人物和情节
4、分析《车站》的象征意蕴
5、《子夜》和《上海的早晨》的比较
》
》5
三、论述:都要求结合作品(20分*4)
1、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2、戴望舒和卞之琳诗歌艺术风格的异同
3、伤痕文学思想艺术上的局限
4、分析余华近期长篇小说的艺术特点
2005:武汉大学2005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语丝体
2、京派
3、《布谷鸟又叫了》
4、《心灵史》
二、简答题
1、简评胡适在新诗史上的功过。
2、简评《寒夜》中曾树生形象。
3、简评《三家巷》、《苦斗》中的周炳形象。
4、简述《马桥词典》的创作特色。
5、简评郭沫若上个世纪从4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剧创作。
三、论述题
1、结合理论与创作论述现当代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关系。
2、结合作品辨析鲁迅与老舍幽默讽刺风格的异同。
3、结合作品评析马原的“叙述圈套”。
4、结合作品论述张炜长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
补充:2005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丝”派
2、文学研究会
3、《农村三部曲》
4、京派小说
二、简答题
1、简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
2、写出《八月的乡村》《生死场》的主要情节内容
3、简论孙犁小说的风格
4、同属“新写实小说”,池莉的作品与方方的作品在风格 上呈现出哪些不同
5、什么当代“文化散文”
三、论述题
1、论沈从文《边城》的思想意义以及艺术特色
2、论《雷雨》人物塑造的特点。
3、如何评价90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
2006:武汉大学2006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湖畔诗社
2、《原野》
3、《红旗歌谣》
4、新写实小说
5、《尘埃落定》
二、简答题
1、李金发诗歌的特色及文学史地位。
2、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成就。
3、话剧《关汉卿》的创作特色。
4、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创作倾向。
三、论述题
1、试论鲁迅与周作人的文艺观的异同和变化。
2、试论上个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补充:2006汉大学文学综合知识试题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简答题
1、郭沫若历史的主要成就
2、苏通小说的特色
二、论述题
1、试论:“朦胧诗”与“后朦胧诗”风格的不同
2007:武汉大学2007年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文学史现当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
1、乡土文学
2、《归来的歌》
二、简答题(10分*2)
1、简析《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
2、试比较《车站》与《等待戈多》的异同
三、论述题(20分一个)
1、试论述鲁迅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2008年:武汉大学2008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以意逆志
2、文学消费
3、爱美剧
4、中间人物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竹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2、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它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3、论述郁达夫《沉沦》的思想艺术特色。
4、论述铁凝《哦,香雪》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怎样论述“第三种悲剧”的、2、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有何意义?
3、„中国新诗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4、试论新时期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意义和局限。
四、文学评论写作(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七情六欲》莫小米
2009年:武汉大学2009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寻根文学
2、隐含的读者
3、沉钟社
4、诗无达诂
二、简答(10分*4)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2、写出下面这句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3、王蒙《春之声》的思想艺术成就。
4、试论阿Q的革命观。
三、论述(20分*3)
1、用刘勰的六观说评析一部作品。
2、试论韩少功的长篇小说创作。
3、艾青诗歌的意象特征
四、微型小说评论(30分)林清玄的《送一轮明月》(写一篇评论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0:武汉大学2010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立象尽意
2、文学性
3、叶绍钧
4、闻捷
二、简答题(10分*40
1、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思想艺术特色。
4、韩少功《爸爸爸》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20分*3)
1、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法国布封也有“风格即人”的观点,试比较这两种观点,分析它们的异同。
2、骆驼祥子的性格分析。
3、余秋雨散文的特色。
四、评论写作 30分
《犹大的面孔》达·芬奇
2011:武汉大学2011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4)
1、以禅喻诗
2、原型
3、《倪焕之》
4、《哥德巴赫猜想》
二、简答题(10分*4)
1、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出处,并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2、写出下面一段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悲剧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是摹仿的媒介,其中之一是摹仿的方式,其余三者是摹仿的对象,悲剧艺术的成分尽在于此)
3、郭沫若诗歌《炉中煤》的思想艺术特色。
4、简析王蒙《蝴蝶》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20分*3)
1、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以分析说明。
2、试论述巴金《家》中觉慧的性格特征。
3、试论述舒婷的诗歌创作特点。
四、文学评论写作
《路口》 沈善增
2012:武汉大学2012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5分*4)
1、以钟嵘的《诗品》为例,简述中国古代文论几种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2、简述俄国形式主义主要的文学理论观点。
3、鲁迅的《阿Q正传》是如何描写阿Q与王胡、小D的关系的。
4、如何理解陈忠实《白鹿原》中的性描写。
二、论述(30分*2)
1、以“體“和“style”为关键词,阐述中西文体学之异同。
2、以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孙犁《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和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中的李双双为例,论述中国农村妇女性格、命运的变化。
三、文学评论写作
《做起来》
意大利 卡尔维诺
2013:武汉大学2013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5分*4)
1、简述庄子的语言观。
2、伊塞尔的文本接受理论。
3、鲁迅《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是怎么理解他和子君的情爱悲剧的?
4、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齐放的口号后,分析其后“百花文学”的发展。
二、论述题(30分*2)
1、论述柏拉图和陆机《文赋》“灵感论”的异同。
2、以李金发、卞之琳、穆旦、北岛和海子的诗歌为例论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流变。
三、文学评论写作
《同一首歌》
阿成
2014:武汉大学2014年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5*4)
1、试分析刘勰《文心雕龙》的中的“擘肌分理,唯务折衷”
2、谈谈你对韦勒克《文学理论》的外部研究的理解。
3、分析鲁迅《狂人日记》的结构特点。
4、中国当代朦胧诗的文学资源。
二、论述题(30*2)
1、试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述中国古代文论言说的诗性特征。
2、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化历程及反思。
7.北京师范大学开设文学创作专业 篇七
《人民日报》消息, 日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 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学生导师。此前, 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 但高调喊出“培养作家”的, 北师大还是独一家。这个全新的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校内导师加一位作家导师。第一批作家导师共有6位, 包括李敬泽、格非、严歌苓、李洱、欧阳江河与邱华栋, 每位带1- 2名学生。“文学创作”专业培养模式有何特殊?作家, 真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制造吗?北师大的尝试, 让这一争议多年的话题, 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8.中日大学英美文学教学的对比 篇八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教材 教法 教学语言 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48-02
近年来,由于国内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每年都往外派送交换学者与交换学生,使得很多老师与学生得到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大学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本文的作者就是这样的幸运者之一。学习所在的学校——中央大学建校于1885年,是日本文科类的重点大学之一,它属于私立大学。作者在这里的文学部学习期间,发现他们的英美文学教学和国内的相比有很多的差别和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在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采访了一些师生,并且在另一所公立名校——东京外国语大学也作了一些调查的基础上,写成此文,希望可以促进我们国家的大学英美文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本文的对比研究从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以及成绩评定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分类
我们国家的大学英美文学课程一般就是笼统地分为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除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之外。而日本的英美文学分类非常细致。比如中央大学的英国文学课程分为近代英国小说、现代英国小说、英国诗歌、英国戏剧和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分为近代美国小说、现代美国小说、美国戏剧和美国文学史,此外还有中世纪英语文学和世界英语文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的分类更细,细到对某一个作家和作品的教学,如莎士比亚讲读(A Midsummer Nights Dream)、Toni Morrison的Playing in the Dark。这两种分类各有利弊。我们国家那种笼统的分类容量太大,信息量很多,教师备课量非常大,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很多,包括各个年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都要学要记,所以对师生来说负担都比较重,但同时也有好处,就是可以对整个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都有所了解和掌握;而日本大学这种细致的分类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来选修那些适合自己的课程;对教师来说,备课量也少很多。比如中央大学世界英语文学一个学期就讲一本澳大利亚籍的南非作家J. M. Coetzee的小说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而且还没讲完;近代美国小说讲的是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小说 Uncle Toms Cabin。这种细致的分类还有利于教师在某一个方面教得更深入、细致,比如通过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这本小说,教师给学生讲解的有后殖民主义、意识流手法、原小说以及作者引用到的莎士比亚和Wordsworth的诗作的引用等等,这些也有利于学生对这方面做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材
我们中国的大学各门课程通常都有指定的教材,英美文学也不例外。很多大学都是采用的吴伟仁编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一、二册)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一、二册)或者常耀信编的《美国文学简史》和《美国文学作品选读》,还有些学校采用的是自己的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比如武汉大学采用的本校教师张伯香教授编的《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上下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采用的是他们教师参编的《新编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和《新编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等等。而日本的大学很多课程都是没有教材的,英美文学也一样。他们通常都是用老师给他们复印的材料或者由教师指定学生自己去买老师指定的书。同一门课的不同老师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也不同,复印的资料或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样。这种情况各有利弊。我们中国的大学同一门课通常都使用的同一种教材,这样保证了同一层次的学生享受平等受教育的待遇,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管理。日本大学教材使用的灵活性是他们学术自由的一个体现,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长来选择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给学生印发不同的材料,这样做可以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也感到轻松,因为学生大都愿意老师为他们准备材料而不愿自己去买教材。老师发给学生的材料是不用学生花钱的,而是由学校负担。据老师自己说,学生自己去买教材会花很多的钱,而复印的话可以减轻学生一大负担。的确如此。比如说中央大学英语文学课程使用的教材J. M. Coetzee的小说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买这本教材所需的费用是1,541日元,邮购的话有时还需要一些手续费;这本教材共160页,复印的话每张(两页)只要10日元,一本书复印下来只需要80日元就够了, 这样看来复印确实要便宜得多。而我们中国的大学使用统一的教材通常都是由教材科去订购,批量订购的话也可以享受打折优惠,对于学生来说也不算是什么负担。现在国内的大学一些学校的教材科根据任课老师指定的教材公开招标,可以购买到最优惠的教材,对学校、对学生来说都节约,这是很可取的。
三、教法
日本的一些大学,比如中央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本科生的文学课超过三十人以上的,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偶尔也会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陈述,比如介绍美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或者这个时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超验主义哲学家和散文家爱默生等。研究生的课一个学期讨论一部作品,比如上面提到的库切的《国家中心》,老师按照学生人数将这部小说分成若干部分,一次由学生讲解,内容和题目不限,学生可以讲述这部分的主题、语言风格、人物性格、背景知识或者陈述学生自己对该部分的解读等等。国内的大学过去基本上都是由老师讲授、学生做笔记、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等。现在的教法形式多样,老师讲授、学生讨论、老师总结,或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讲一个作家,包括作者介绍、作品介绍、作品赏析等等,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还有的学校的老师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应变能力、合作精神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的教学还是以基础教学为主,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英美文学历史和作家作品方面的知识。辅以学生的表演和课堂陈述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四、教学语言
日本的大学即使是英语专业的课堂,都是以日语教学为主、有时候英语、日语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的很少,即使是研究生阶段。这是因为日本学生的英语跟我们国内的学生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他们的发音很受他们本国语的影响,方言很重,英语不纯正、不流利。而我们国内的大学英语专业基本上都是全英文教学。全英文教学可以让学生进入用英语思考的模式,英语口语更加流利、地道。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间或者课堂末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互动与答疑等,充分保证教学效果。
五、成绩评定
国内的大学英美文学课程的成绩评定有以下几种:期末考试百分之百,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以闭卷考试为主,极少数开卷;期末考试占主要比例,平时成绩占一定的比例,比如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等;学期论文。闭卷考试学生可以考察学生对于作家、作品、文学术语与文学思潮或文学运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考验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等文学水平,可以激励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开卷考试很容易对付,只要把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准备齐全就行,学生基本没有考试的压力,这种形式比较适合研究生阶段的考试,因为研究生阶段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学期论文也适合研究生阶段的考试形式。本科生阶段还是闭卷考试的方法比较适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为研究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最终成绩评定的时候,应该让平时成绩占一定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评定更客观、更人性化。日本大学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成绩评定和我们国内的正好相反,他们的学生不喜欢考试,所以老师多半采取学期论文的考试,下面是日本中央大学担任英国文学教学的丹治教授就这个问题的解答:
How do we evaluate our students? I think an end-of-the-term exam and a short paper are two of the most used methods of evaluation in Japan. In small classes of less than 30 students, however, teachers tend to evaluate students by their attendance and performance. I myself like to give exams in my classes but most of the Chuo University students dont like exams, so I sometimes compromise with them and attach greater importance to their attendance and performance in class. In the near future we will have to show students the criteria of evaluation in our syllabi by specifying how much we think about attendance, performance, exam results and essay content.(我们如何给学生评定成绩呢?一般期末考试和一篇短小的论文是日本大学中用的最多的两种评定方法。对于少于三十个学生的班级,老师也根据他们的考勤与课堂表现来评定成绩。就我自己的班级而言,我喜欢考试的方式。但是大部分中央大学的学生都讨厌考试,有时候我也跟他们妥协,会根据他们的考勤和课题表现来评定成绩。今后我们会让学生明白按照我们教学大纲的评定标准,考勤、课堂表现、考试结果以及论文质量等各占多少比例。)
从丹治教授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大学的老师有更多的自由,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课程采取什么样的成绩评定方式,即使教授同一门课程,学什么、用什么教材、用什么方式教学、怎么评定学生成绩等,每个老师也是有自己的决定权的。他们大学也比较尊重老师个人的教学特点,也很看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这一点值得我们国内的大学仿效。另外,他们副教授以上的老师都有单独的办公室,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安排给学生和老师当面交流。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国内的大学仿效的。老师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无论是备课、科研,还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都是非常便利、有效的。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中日大学的英美文学教学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地方很多。我们国内的英美文学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供借鉴;日本大学的教学观念比如教师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选择讲授的内容、教材、考核方式,更有个性与特色,他们的教学条件比如副教授以上的老师有专门的办公室,每周设有一到两次的师生当面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促进教学,这些是值得我们采纳的。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既要考虑学生的要求和需要,也不能忽略考虑老师的作用与需要。英美文学乃至其它学科的教学也是如此。让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各个学科培养出更多、更优秀、更实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東京外国語講義要項,2015年3月.
[2]中央大学講義要項,2015年3月.
[3]湖北大学2015-2016第一学期英语系课程表.
[4]华中师范大学2015-2016第一学期英语系课程表.
[5]武汉大学2015-2016第一学期英语系课程表.
[6]武汉科技大学2015-2016第一学期英语系课程表.
9.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九
专业课一:文学评论写作
鲁迅的小说《弟兄》,写一篇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以下是正文。
专业课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 名词解释:丁西林、金锁记、三崛起、先锋小说
二 简答题
1简述前期新月派。
2什么是“零余者”?十七年文学时期有几次文学批判运动?什么是“学者散文”?
10.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十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六题30分)
1. 新月派
2. 七月派
3. 新写实(小说)
4. 身体写作
5. 结构主义
6. 法兰克福学派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四题60分,六题中任选四题)
1. 简述胡适的“白话文学正宗说”
2. 简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播
3. 简述沈从文,萧乾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可与下题重复)
4.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三个文学副刊的特点(不可与上题重复)
5. 简述“文革”期间“革命样板戏”的形成及其地位的确立
6. 简述中国近年“文化理论”,“文化研究”的基本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三题60分,四题中任选三题)
1. 试析《小说月报》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影响与贡献
2. 谈谈你对电子媒介(如网络,手机等)写作及其作品的看法
3. 有人认为当下的中国文学已经进入“经典终结”的时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述
4. 结合实例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作家)与电影(创作,评论,改编等)的关系 作文
一,大作文(90分)
请选择一部你印象最深的学术论著(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该书的评价和读后感受。(要求:议论文,字数控制在1000~1500字左右)
二,小作文(60分)
1. 研究文学有各种方法。你自己比较倾向于哪一种研究方法?为什么?你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是否存在某种局限?
(要求: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左右。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俗学,中国各体文学理论,文学与传媒专业考生考题)
2. 中学语文教学是否需要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强语言蚊子表达能力无疑是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在如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问题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
甲方: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是掌握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理论基础,所以必须在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中加强这些知识的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
乙方:许多作家没有学习过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甚至连书也没读过,照样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可见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跟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无关。这些知识不必列入中学语文教材中,以减轻学习负担。
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求: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左右。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生答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题
一、名次解释(5分/题×10题,共50分)
1、林译小说
2、《小说月报》
3、鸳鸯蝴蝶派
4、“双百”方针
5、蒙胧诗
6、博客(blog)
7、法兰克福学派
8、M-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
9、电子媒介
10.后现代主义
二、简述题(10分/题×4题,共40分)
1、从《青年杂志》到《新青年》的历史简述。
2、中国现代“左翼电影”概述。
3、略谈你对“创意产业”的基本理解。
4、你如何看待网络与文学写作的关系。
三、论述题(20分/题×3题,共60分;4题中选答3题)
1、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实实例说明报纸副刊对文学传播的作用。
2、实例分析一部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
3、谈谈你对消费文化的认识
4、请综合分析、评价一种中国现当代文学期刊。
大作文(90分)
文学经典问题是目前文学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请结合具体的文学实践,回答下述四组问题中的任何一组:
1、你认为何为文学经典?文学经典是否具备某些普遍性特征?如是,是哪些特征?
2、文学经典的产生,是否存在某些决定性条件?请列举这些条件。
3、在今天这个大众媒介时代,文学经典是否面临某些危机?是什么危机?我们如何回应这样的挑战?
4、请结合某位作家被确认为经典作家的个案,阐述经典化过程的某种规则。
小作文(60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专业的考生选做第二题,其他专业的考生选做第一题。
1、根据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的文章,虚构一个故事。
附: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大学生外国文学阅读现状分析 篇十一
摘 要: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外国文学阅读热点”问题的相关调研结果,通过数据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外国文学方面的阅读现状和阅读偏好,并从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外国文学;阅读现状;天津师范大学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1]我们的经济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但是我们对于经典文本的阅读却越来越少,对于外国文学文本的阅读更是少之又少。
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师范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我们应该本着自树树人的原则,通过阅读来提升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因此,我们对天津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外国文学阅读现状进行了采访与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针对如何促进大学生阅读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储备和知识素养。
一、阅读现状
(一)阅读数量少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与阅读量相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没有读过外国文学的学生占8.95%,读过1~5本的占31.58%,读过5~10本的占21.11%,读过10~20本的占21.58%,读过20本以上的仅占15.79%。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阅读量普遍偏低。
(二)阅读兴趣低
在“对外国文学作品是否感兴趣”这一问题中,43.16%的学生表示感到一般;31.05%的学生感兴趣;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11.05%;而感觉无所谓和完全没兴趣的人分别占5.79%和8.95%。从这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比较低。因此,怎样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阅读途径的多样性
在“了解和获取外国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这一问题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分别为课外阅读(包括图书馆、报纸、网络等),观看影视,课堂学习,分别为80.53%,58.75%,41.58%。家庭环境占7.89%,选择其他途径的占2.63%。由此看出,传统教学在阅读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的出现,经典文本的影视改编等也在大学生阅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同时冲击着传统的纸质媒介。
二、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
(一)对《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书籍的追捧阅读倾向
通过这次调查,被调查的学生所阅读过的书目中大都以外国名著为主,其中提及最多的是《鲁滨逊漂流记》,其次《简爱》、《老人与海》、《飘》等作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除了这些经典名著,近年来流行的畅销书如《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等也占据了一定比重。
《鲁滨逊漂流记》在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作品中位居榜首,这里有众多因素影响。首先,《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名著之一,又为教育部推荐必读书目,可以说是当代人的必读书目,因此学生深受其影响。其次,《鲁滨逊漂流记》本身故事内容非常具有吸引力,情节丰富,学生对这方面的书籍很感兴趣。此外,书中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价值观也是大学生喜爱其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大众化的文学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永恒的魅力,成为大学生的阅读目标。但是,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二)对外国小说体裁的喜爱
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体裁,显然小说最受大家欢迎,喜欢人数占总数的91.05%;占总人数22.63%的戏剧受欢迎度次之,但差距较大;散文和诗歌的喜欢人数分别占16.32%和17.37%;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喜欢除此之外的体裁,仅占4.74%。外国小说以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多样有趣等特点使大学生对其的喜爱程度远远高于散文诗歌等体裁。因此,我们在为大学生推荐书目时,可以稍加侧重,来迎合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相关建议
在“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一题中,62.63%的学生选择了开设外国文学讲堂,促进学生对其了解,60%的学生选择了以翻拍影视作品为切入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33.68%的学生选择了由老师专业推荐,31.05%的学生选择了增设读书获取学分课程,30.53%的学生选择了树立读书目标,21.58%的学生选择了加强对相关课程的考核,还有3.16%的学生选擇了其他。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学校、家庭、学生自身。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想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校:完善设施,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定期开设外国文学讲堂,加强对图书馆的建设,多创办电子阅览室,加强图书的引进。学校应当更加完善学校网络数据库,以便学生能有效利用数字资源,可以建立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将一些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学生,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读书方向给予引导,避免盲从与滥读。
(二)教师:积极引导,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去读教师推荐的书目,所以教师除了教授知识外,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布置一些读后感与文学评论等作业的形式来督促学生认真读书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端正学生的读书态度。
(三)学生:提升修养,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读书不能太功利,要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大学是人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正应该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的修养。每天都让自己读一些好书,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2.英美文学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篇十二
一、文学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文学教育不同于语言教育, 但又跟语言教育互为依托。语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特征。英美文学教育是在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品味与健全的人格。文学具有抚慰心灵、陶冶情操、塑造伟大人格、开拓人类精神空间的内在价值。文学教育为学生提供有“意义”和有“韵味”的语言输入, 使学生耳濡目染于优美的英美文学语篇, 从而帮助学生塑造独特个性, 培养文化宽容精神, 提高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认为, “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关系到民族的存亡, 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关系到社会的进退, 关系到人格的高低, 关系到涵养的深浅, 关系到思维的智弱, 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过程中, 文学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文学涉猎广泛的题材, 在表达悟识、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难以取代的。
就个人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来说, 文学教育虽然费时、费力, 不容易见成效, 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旨在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人文工程。
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途径
现在的英美文学课程课时偏少,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系统, 教学方法单一, 要想通过文学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 就必须探索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1、调整授课学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传统上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操练的语言技能课如听力、口语和阅读等课程, 现在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减少课时, 采取教师课堂指导、督促、检查和学生自我操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这样就为文学教学腾出了教学时间。可以将文学类课程提前到大学二年级, 并贯穿整个大学后三年, 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英语基本功一定能有较大的提高。
2、增加“文学批评理论”教学
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 很少出现“文学批评理论”的身影,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文学文本所涉及的话题是复杂的、深入的、丰富多彩的, 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答案。文学教学不是要去寻找各种权威的或正确的解释, 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阅读和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文学教学应该对学生的智慧产生影响, 而文学批评理论的学习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20世纪各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不断涌现, 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批评、读者反映批评、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这些文学批评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文学“经典”教学内容和模式。文学理论可以使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经典作品, 并使我们认识到经典作家要比我们过去对他们的认识复杂得多。
3、改革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单向传授,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不强。课堂教学应将教师的讲授与指导、课前小组准备与课堂专题讨论结合起来, 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布置开放性的研究任务, 让学生带着问题, 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对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查阅检索, 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 这是一个努力探索、积极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施与影视资源,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号召学生运用想象力, 根据名著改编作品并进行舞台表演。
4、改革评价模式
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主要是考察学生掌握的知识量, 能力评价环节较薄弱。我们应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 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 包括教师、同伴和学生本人;考核方式应该是多样的, 包括试卷测试、课外学习、课堂汇报、小组答辩、PPT制作, 课程论文写作等。
参考文献
[1]程爱民:《英美文学教学:调查与思考》, 《郑州大学学报》, 2005 (5) 。
[2]杜瑞清:《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 。
[3]戴炜栋:《序言》, 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从第一辑》,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3.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十三
《2017年版厦门大学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主要包含核心考点解析和2007-2014年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本书系统全面总结考研专业课知识,重难点分明,深度解析历年考研真题并进行命题预测,为考生节省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帮助考生在扎实基础之上迅速提高专业课成绩,是2016年考生从基础到冲刺阶段必备的考研专业课资料。年年相伴考研,年年更新完善,聚英教育衷心希望本书能切实地帮助到每位考生,继续得到各位考生的喜爱!
一、适用考试科目代码与专业
适用考试科目代码: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
适用专业:
人文学院中文系: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台湾研究院: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2016厦大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1语言文学基础④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
三、本书部分简介
这个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重点内容,根据专业课指定的参考书目章节目录进行编写,每章由以下几大块内容构成:
1.章节简介
(1)历年考点分布及题型结构(2007—2014年);(2)2014年试题分析及2016年命题预测;(3)专业课全程规划(学科特点、复习建议、注意事项);(4)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谈(初试经验);2.专业课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分析入理的经典真题大观
(1)历年真题原题(2007—2014年,真题原貌);
(2)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2007—2014年);
14.文学基础真题 篇十四
注:2007—2015年真题题型稳定,具有参考价值。
201
5年中国文学史
一、选择题(30分)
1、哪部作品最具神话价值:《庄子》
2、宋玉的《九辩》
3、元好问《中州集》
4、“晚年诗律细”——杜甫
5、“真诗乃在民间”——李梦阳
6、最先向民歌学习的词人 欧阳修
7、秦嘉 弃妇诗
8、谢灵运 1999年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八题,80分)
1、试以夸父追日为例,谈谈上古神话对中华人文精神形成的作用。
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你发表自己对此诗的主题的看法。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猛烈抨击了科举制度,而他本人却直至晚年依然执着于功名,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矛盾现象的深层原因何在?
4、试析《金锁记》的表达技巧。
5、试析方鸿渐的性格特点。
6、简析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潮的内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7、简析汪曾琪小说的散文化特征。8、80年代与90年代文学精神和作家写作立场有何不同?
15.四川大学文学真题 篇十五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外教育家热衷于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不少外语教育工作者认为文学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学术研究或工作没有太大影响,因而纷纷撰文对文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质疑。人们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激情中忽视了文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也有不少教育评论家坚守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要求人们重新认识到文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Christopher J.Brumfit与Ronald A.Carter合编的《文学与语言教学》(2000)[1](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收集了国外20位著名专家学者有关文学与语言教学关系的20篇文章,充分展现了诸位专家对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所持的不同观点。
受到国外教学改革浪潮的影响,我国教育工作者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也一直致力于英语教学的改革,但目前来说,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着眼于基础语言技能训练。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压力大,加之课时有限,英美文学文本作为英语语言的艺术运用和英美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其深刻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师往往无暇顾及英美文学这一丰富多彩的资源库。大学英语教学,由于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依然缺乏基本的文学素养,不具备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笔者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日益重视学生文化素养和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一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并以我校2008和2009这两个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利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文本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有效途径,从而推动我省乃至全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2. 大学英语课程与文学课程的内在联系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学素养作为人文素质的核心,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语言学习、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三者的关系而论,正如方智范(2005)所说:“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最好的学习过程是在人文精神熏陶的过程中进行。……就人的各种素质而言,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跟真善美相联系的是什么呢?是文学素养。它是人的人文素养的核心部分。21世纪,我们需要新的人才观,新型的人才培养里面应包含人才的文学素养。而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2]另一方面,文学素养是一个人所具备的内在的综合素质,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文学知识的日积月累及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逐渐提升的过程,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多元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4)的界定,大学英语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及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3]而正如李明心(2006)所言,文学课程的目的也正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所以,大学英语课程与文学课程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是两门课程的共同目标。
3. 大学英语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阶段,由于学生基础语言水平已经具备,教学应往深广度上发展,围绕知识点的教学,是远远达不到《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大纲》对大学英语的描述,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从文学理论的高度关照每一篇课文的文学性,并充分借助现行教材中的文学性课文,指导学生去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以培养学生对文学浓厚的学习趣味和鉴赏能力,实现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而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特殊的媒介和表现工具,所以学习文学,实质上是在学习语言。由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版和第二版,课文全部选自英语原文,文体多样,语言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几乎每一课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部分课文较长,语句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大多逐句分析讲解课文,课堂教学重讲授、轻引导,向学生灌输各种文化、语法及修辞知识。蔡基刚(2003)认为,一课结束,文章已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整篇课文也仅仅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句子理解层面上,对课文很难有整体把握,更谈不上对课文在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与欣赏。[5]
4. 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4.1 对文学作品实施多角度的解读教学策略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我们发现选材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实用性和时代性,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方面。波兰哲学家、现象美学家罗曼·英伽登曾说:“文学艺术作品可能以非常多的方式被接受。”(陈登,2001)[6]尧斯·霍拉勃(1987)也认为:“读者决定一切。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位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曲,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7]因此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向一切合理解释开放的特征,这种文本作品理解和阐释的多元性是与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底蕴的丰厚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的结果。
如Marriage Across Nations (New Horizon English, SecondEdition, Book II, Unit 3)描写了一对美国父母对他们女儿盖尔与一个非美国籍的黑人马克的婚姻的态度,并描述了盖尔与其父亲发生的冲突。其中作者对于盖尔父母两人与盖尔的对话描绘栩栩如生,使上下两代人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盖尔母亲先前对马克的欣赏,因为女儿的计划(结婚)而大打折扣,而父亲更是怀疑马克是出于给自己获得合理的美国公民身份而结婚,并且说他们的跨种族婚姻会给他们脸上抹黑,邻居们会嘲笑他们。女儿盖尔与其父母对待婚姻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反对父母的种族主义,认为她和马克彼此尊重、理解,并能承受生活当中的任何起起伏伏,而其父最终还是建议打消她的跨种族婚姻。在美国不长的历史中,跨种族婚姻在大多数地区曾被视为禁忌。直到1967年6月12日,美国最高法院废除了弗吉尼亚州的一项禁止白人与其他种族通婚的法令。这项裁决同时也推翻了美国其他15个州反对黑白种族通婚的法律。此后,美国跨种族通婚的人数开始增加。21世纪的美国,随着不断高涨的移民潮,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人大量涌入美国,跨种族通婚和混血儿数量激增,美国社会也变得更加多元化,种族间的隔离正在逐渐减少。尽管跨种族婚姻在美国年轻人中得到了多数支持,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被普遍接受,反对的声音仍有一定的市场,对跨种族通婚的夫妇进行辱骂、威胁、甚至焚烧十字架等现象时有发生。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最近的数据显示,10年间,跨种族通婚的夫妇离婚率为41%,而同种族结婚的夫妇离婚率为31%,在与美国种族主义的长期斗争中,跨种族婚姻仍然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盖尔的父母对待女儿婚姻的态度,反映了黑白种族如何看待异族婚姻,揭示了这个在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敏感问题。盖尔的父母想叛逆传统,但面对自己的亲人,他们却在用自己的方式承载传统文化,可以说他们是对黑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矛盾统一,是继承传统与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双重性的人物形象。
4.2 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H.H.Stern (1997)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和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8]。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批评素质,是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在创造性阅读能力和批评素质的培养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特点的体现又是相互联系的。
4.2.1 探究性与自主性。
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对课文进行主体创造性阅读,对课文的人物、主题、言语形式等审美因素进行探究,在自由思维的天地里获得不同的见解,从而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并最终获得创造性批评素质的过程[9]。《大学英语》课程正具备这样探究的条件。另一方面,探究性决定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因而又体现了一种自主性。对课文作主体性充分自由的阅读,既为学生形成独创性见解和创造性批判素质提供了先决条件,又符合人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
4.2.2 自主性与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与自主性又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同样,学生独创性的见解和创造性批判素质也是在对课文进行开放性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获得的,反过来学生见解的独创性和批判素质的创造性又决定了它们必然是开放性的。所以,开放性的内涵是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批判素质的培养相一致的。首先是资源与时空的开放,比如讲授新课前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地讲授教参提供的背景知识的做法,而让学生走出课本与课堂,利用图书馆与网络等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其次是组织形式的开放,在对课文的人物、主题、语言、结构的欣赏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或课后要求学生个体写出个性化的、小的理解评论、人物形象及主题分析小报告或小论文等;最后是研究结果的开放,研究性学习允许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掌握的资料以各自的思维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化和标准化。这正适合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阅读,也利于学生独创性见解与创造性批判素质的形成。比如在《跨国婚姻》中,盖尔父母亲对待跨宗族婚姻的一些观点等。对于这些观点该如何理解是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从深层上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外,还应从意识形态的差异的角度启发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以形成个性化的理解,而不是对这些观点进行简单否定。
4.3 实施言语形式审美把握的教学策略
既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就离不开对言语形式的感知体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优美的语言材料启发学生对言语形式所蕴涵的艺术美的领悟,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4.3.1 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敏锐的感悟能力。
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陈望道,1981)[1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感性为主,以促进学生想象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提高为己任,而不能听任理性的分析取代感性的领悟。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 (New Horizon English, Second Edition, Book II, Unit 5)中形象的描绘、选词的准确多样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明喻“smoked like chimneys”,“his breath was a wheeze”,暗喻“hooked by cigarettes”,拟人“the poor man’s friend——pneumonia”等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染上了烟瘾的人的生活被毁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更让人深切领悟到吸烟的害处。
4.3.2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学会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大凡优秀作品,都有主题鲜明、层次清晰、结构安排巧妙的特点,《大学英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样的范文。如CultureShock, Lighten Your Load and Save Your Life等。
4.3.3 结构变化。
As His Name Is, So Is He! (New Horizon English, SecondEdition, Book II, Unit 6)讨论了人的名字与人的本性、素质、个性特征等之间的关系。该文没有采用一开篇就直接讨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的方式,而是以一位优雅的女性改名并且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带给她事业的成功与自信这一趣事说起,从而达到了一开始就吸引读者的效果,而后采用例证法、引证法等对人如其名展开论述,这种谋篇布局上的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造成的结构单调。
4.3.4 首尾对应。
Reports on Britain Under the Bombs (New Horizon English, Second Edition, Book II, Unit 10)是关于英国在德国轰炸机轮番进攻下为生存而进行的战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欧负责人爱德华·R·默罗总是以播音“这里是伦敦”传递着一种信心——无论要忍受怎样的苦难,伦敦将巍然屹立的信念。伦敦是摧不垮的。当读者读到“大火熊熊燃烧,房屋倒塌,煤气管道爆裂,街道上升其浓浓黑烟……”等描述遭受如此重创的伦敦时,人们觉得她似乎快挺不住了,而最后一段描写就消除了人们的顾虑:“The Nazi powers were finally defeated by the Allied nations.”合理的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密。
5. 结语
既然文学素养是一种内在的、综合的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素质,文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过程,而《大学英语》教材课文体裁的多样化又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了契机,因此该文旨在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文学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笔者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日益重视学生文化素养和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一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从大学英语课程与文学素养内在联系的角度来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应当采用探究性、自文性和开放性等研究性教学策略,并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文本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日益重视学生文化素养和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一发展趋势, 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并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着重探讨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文本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有效途径。从大学英语课程与文学素养内在联系的角度来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应当采用探究性、自文性和开放性等研究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学素养,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Brumfit, C.J.and Carter, R.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Stern, 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 .
[4]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J].中国外语, 2004, (1) .
[5]陈登.论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4) .
[6]陈望道.美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7]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8]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李明心.英美文学的层进式教学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6, (4) .
[10][德]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40.
【四川大学文学真题】推荐阅读:
四川大学考博真题法学11-02
四川大学金融学2013年考研真题如何找10-05
2003-2015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真题10-15
武汉大学08年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真题07-21
复旦大学古籍所古代文学804考研真题06-23
四川烟草历年考试真题10-01
四川公务员考试真题11-22
四川农信社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外国文学06-22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