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与亲子教育(精选8篇)
1.国学文化与亲子教育 篇一
家庭教育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国学教育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时下,国学教育成为热议话题,家长对孩子的国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将增加,由过去的约占25%提高至35%,以让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此,很多家长也表示,希望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巧妙结合国学,对于如何操作,“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为家长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 ◆ ◆
提高家长对国学的认识
引导孩子学习国学,首先要有家长的支持。“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的老师认为,对国学的热爱首先应来自家长,如果家长对国学没有热情,孩子自己是很难坚持学下来的。国学教育在6岁前的坚持对孩子后来的学习十分重要。
在幼儿阶段,作为家长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陪孩子温习诵读过的篇目,讲解内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了解做人的道理。比如《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句子,家长可以找来《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环境影响人,以及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再比如读“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孙康、车胤刻苦读书的故事,使孩子懂得勤学苦练才能有建树。这种通过故事熏陶学国学的方法非常适合低年段的孩子。
要想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国学教育,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家长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每天的同一时间给孩子展示一些关于国学的内容,并且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了解,给大家讲国学故事,这样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就可以慢慢提升。
此外,家长之间还可建立起国学经典学习的组织,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坚持、共同热爱,以期给孩子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国学精神财富。家长可以经常与幼儿园、学校沟通,把孩子将要学习的国学内容先学习一遍,有了感性认识后,就可以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由于信任教师和家长而产生的,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把国学知识作为基本修养,言谈举止间能够合理熟练地引用国学语句,孩子学习国学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并为之努力。
◆ ◆ ◆
培养孩子对经典的习惯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孩子必背的古诗文,家长如果有时间不妨和孩子一起来读诵。有些家长只是一味地督促孩子背课文,自己却全然不通,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家长熟练掌握了这些国学经典,孩子一定佩服不已,会更加信服家长,愿意同家长一起切磋。
◆ ◆ ◆
为孩子创设国学学习环境
给孩子进行国学教育,选择合适的国学书籍很关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特点,和孩子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国学书籍,这样的话,孩子在进行国学书籍阅读的时候,就会比较感兴趣。此外还可为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国学知识挂图,把这些内容挂在孩子的房间,按老师的要求每天在家和孩子一起诵读儿童经典,巩固孩子的记忆效果。
定期为孩子播放经典光盘。每天早晨孩子起床时给他放一段诵读国学经典的光盘,让孩子在愉快的空间里听经典诵读,孩子玩的时候、开车外出的时候,可以把诵读cd做背景音乐和孩子一起欣赏。
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学习国学的成就。对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果要及时表扬,每天孩子回家时用鼓励的方式调动孩子的记忆,让孩子回忆学到的国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巩固学习效果,又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当父母的老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 ◆ ◆
国学教育的方法很关键
这里要提醒家长,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不可以采取强制的手段,家长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常见的国学教育方法有:家长陪孩子每天读国学书籍;给孩子播放国学教育的视频;每天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家长给孩子讲国学小故事。
实践证明,国学经典诵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了家长。很多家长在孩子诵读《学记》等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孩子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当然,国学经典并不仅仅是用来读诵的,生活中的应用最难得。比如,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家长对待自己的父母时应该按照弟子规相关的道理去做,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引经据典示范给孩子看。这样,国学经典对孩子的影响才会入脑入心,学以致用。
比如,有的学生高考前特别焦虑,家长就用《后汉书班超传》里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句子激励孩子,让孩子直面高考;比如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家长可以用“谦受益,满招损”或“骄兵必败”的故事提醒孩子;当孩子犯错误不敢面对时,家长可以用《论语》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去引导孩子。
当家庭出游时,看到某一处美景,可以和孩子一同回顾历来文人对这美景的描绘。如能和孩子一同吟咏出某些篇目,那也大大提高了出游的层次。
2.国学文化与亲子教育 篇二
关键词:文化经典教育,国学选修,实践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淘洗过程中留下来的思想精华,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即便经过了几十年的沉寂,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也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文化经典教育的回归不是封建经义教育的复辟,而是回到教育原有的价值系统中,毕竟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民族都非常重视本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
然而,文化经典教育却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百年难题。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对于文化经典教育的价值的认识,以下几个阶段最为典型:一是完全肯定,旧调重弹,如1904年开始的读经讲经课;二是全盘否定,弃旧不用,如1912年开始的“废经”举措;三是取而代之,旧瓶新酒,如“文革”时期的政文课、革命文艺课。这些做法,不是矫枉过正,就是差之千里。
倘要重建文化经典教育,就必须摒弃拘于一端的偏执态度,秉持不辞两极的中和之道。本文以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谈谈文化经典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从浙江课程改革说起
与全国大多数省份一样,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一共经历了8次课程改革。第一次(1949~1952)和第二次(1953~1957)课程改革,主要任务是重建新中国的教学计划;第三次(1958~1965)和第四次(1966~1976)的课程改革,教育受到“大跃进”和“文革”的严重影响,沦为政治的工具;第五次(1977~1985)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第六次(1986~1991)和第七次(1992-2000)的课程改革,主要任务在于发挥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七次课改,文化经典教育始终是一块被人遗忘的领地。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果说前七次课改尚停留于教学改革的话,那么第八次课改(2000年至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改革影响深。在课程功能上,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从课程结构上,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学生的经验和学科内在的逻辑,注重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必修课;从课程内容上,改变“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课程实施上,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课程评价上,主张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在课程管理上,强调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此次课改将课程建设的权利下放到地方,为文化经典教育创造了条件。
浙江省第一阶段(2006~2012)课改,主要是依循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按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限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Ⅱ(自由选修课程)的规制施行。必修课程是基础性和普适性的课程,包含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选修课程是选择性和发展性课程,提供学有余力、各有特长的学生修习。限定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已经列出的供选择的课程,规定必须选修,其实就有了必修课的性质;自由选修课程则相当于校本课程。浙江省高中语文必修课程选用苏教版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选修课程ⅠA选用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和语文版《<论语>选读》,选修课程ⅠB选用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Ⅱ选用校本课程。其中,《语言文字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论语>选读》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研读能力。
第二阶段(2012年至今)课改,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了“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主张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将学校的特色化和学生的个性化作为课改重点,要求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为此,浙江积极推进选课走班,督促学校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此项改革虽然存在争议,却掀起了一线教师开发选修课程的热潮。
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文化经典教育课程主要作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成为浙江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杭州市萧山二中以提高学生国学素养为目标,以国学研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背景,开发了包括《国学经典导读》《南片文化研究》《萧山窑》《文物鉴赏》《国学人文大讲堂》《中国传统节日探微》等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国学研究”课程群。这些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立足于民族文化重建,发挥文化经典的教化功能,旨在丰富学生的文化图谱,建构学生的精神图式,我称之为“国学选修”。
国学范围极广,内容极杂,涉及史学、文学、美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将读书之道概括为四条:“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具言之,“执一而废他者,局也;多歧而无统者,杂也;语小而近琐者,烦也;滞迹而遗本者,固也”;反之,“通则曲畅旁通而无门户之见,精则幽微洞彻而无肤廓之言,密则条理谨严而无疏略之病,专则宗趣明确而无泛滥之失”。总而言之,“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辩其流别,博之事也。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矣”。“知类”“知要”完全可以成为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的指针。
二、知类:“国学选修”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当前,文化经典教育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程的身份进入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笔者认为是合宜的。理由有四:第一,从课程上看,张毅、王雷朝先生认为“一语三文”是语文课程的应然形态。一“语”强调语言文字是上述三课立科的基础,语言文字是三课共同的智能载体工具而且语言文字运用本身也是三课学习的对象。“三文”指文章课、文学课和文化课的分科课程设置,三者既相联系又各有其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和评价。而且把文化课程处理成选修课程是有先例的,它大致相当于民国时期国文课程体系中的“特设课程”。第二,从教材上看,文化经典教育内容往往以论著的方式进入教材,在教材内容上往往以专题的方式呈现,这种整体的思想体系需要一整部的教材来承载,而选修教材恰好提供了这种可能。第三,从教学上看,文化经典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教化”,而聚焦轴心期思想家的元典,可以直接汲取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化鼎盛时期的思想。不过,先秦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思想往往相互抵牾、难以相容,单凭一两篇课文难以窥探诸子百家之间观点的联系与矛盾,这种彼此联络与交织的思想,非长时间的濡染浸润不可!第四,从学习上说,文化经典教育主要是学习传统文化,而思想是一切文化学术之根本,但是思想最初总是有畛域的,所以学习思想最好还是立足一家,然后兼及其余。选修课程特有的选择性,正契合文化经典教育的这一特性。
综观浙江省文化经典教育现状,我们发现学校的课程建设渐趋稳定,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逐步提升,但是浙江省文化经典教育选修课程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之间尚未形成体系。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浙江省之所以选用《<论语>选读》作为限定选修课程,恐怕与一段重要的历史有关。靖康二年,北宋灭亡,赵构南渡,建立南宋。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及部分孔裔随驾南渡,奉旨在浙江衢州兴建家庙,子孙世袭爵号,是为南宗。这段史实,为浙江省选修《<论语>选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然而普通百姓,不仅对浙江衢州是南孔所在地的常识鲜有人知,而且对于浙江绍兴曾经诞生像王阳明那样影响遍及东亚与东南亚的一代巨儒的史实几乎一无所知。试想,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浙江人,知道马克思却不知道王阳明,岂非咄咄怪事?我们的文化经典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是不是出了问题?
二是课程尚未形成特色。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浙江省的课程改革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第一个阶段重在课程设置,突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第二个阶段重在课程开发,突出校本课程的底层开发。就“国学选修”课程而言,第一阶段设置了《<论语>选读》,但是在第二阶段鲜有具备地方特色的“国学选修”课程,这与浙江的地方人文特色是不相符的。且不说风流蕴藉的古越国,单说文化中心南移,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之后,浙江大地可谓人文荟萃、群星灿烂。南宋时期温州地区兴起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金华地区兴起了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明清时期绍兴地区兴起了以刘宗周、章学诚、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为代表的浙东学派,民国时期浙江大地更是文风蔚然。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为文化经典教育课程增添许多亮色!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国学选修”课程的设置,采用“主副二元”的课程架构较为适宜。具体做法是,结合浙江人文历史,选用《〈论语>选读》为主课程,设置成选修课程Ⅰ(限定选修课程),这是带有必修性质的选修课程;学校再结合当地文化实际,开发一门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浙江瑞安中学开设一门《永嘉学派与温州精神》为副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Ⅱ(自由选修课程)。作为儒家学派的一个分支,永嘉学派崇实、重商、创新、变通的事功之学,投射到温州人身上就是实事求是、洞察市场、抓住机遇、创造商机、以商为业、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如此“知类”的课程安排,使文化经典教育与当地文化特色融为一体。
三、知要:“国学选修”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国学选修”教材是“国学选修”课程的依托,其系统性直接关系到“国学选修”课程的存在价值这里所说的“系统性”,是指构成“国学选修”教材内容的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联性与协同性。过去,必修教材以单元的形式组元,其系统性主要借助于隐含其中的知识来建构,如今必修教材多以专题的形式组元,其系统性更多地体现在专题内部,至于专题与专题之间,其系统性十分脆弱。一般的选修教材,情形多半也是如此,然而较之必修教材,选修教材的知识关联性和活动连贯性更强,而“国学选修”教材的内容关联性最强。相比之下,选修教材的系统性比必修教材更高,“国学选修”教材的系统性比一般选修教材更高。
“国学选修”教材之所以特别强调系统性,一方面是因为“国学选修”教材内容多为文化论著,不管是作者本人记载还是弟子记载,其思想本身具有系统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学博大精深,又纷繁芜杂,即便一个人皓首苍颜,也难以穷其所有,与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如撮其大要,综其旨归。
当前,浙江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开发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缺失。系统性缺失造成思想的破碎,使学生难以形成情感认同,难以建构思想观念,更难以完成精神洗礼,因而大大削弱了“国学选修”的教育价值。“国学选修”的本意,在于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想体系,使学生形成一种系统性的认知,进而确立道德价值,奠定伦理秩序,重塑民族精神。
实际上,许多“国学选修”教材在内容上的系统安排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发教材提供借鉴。“国学选修”教材是对文化元典的扬弃,比如《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道德、修身、教育、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但是语文版《<论语>选读》只是从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主题来选择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相对集中。该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如下:
由表可知,《<论语>选读》的教材内容架构为众星拱月式,儒家思想核心“中庸之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它照亮了每一个专题,也激活了每一个主题。
单一学派的“国学选修”教材内容要表现旨归,复合学派的“国学选修”教材内容也要体现主次。复合学派的“国学选修”教材内容安排,可以采用我国古代中医遣药组方的“君臣佐使”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北宋画家郭思在谈国画布景时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系统思想一脉相承,20世纪20年代穆济波先生编撰的新中学教科书《高级古文读本》第二册(局部)同样体现了这种系统思想:
穆氏《高级古文读本》第二册教材虽为必修教材,但由于选材以文化经典为主,因此同样具有参考价值。该教材先后选取了“儒家学说”“儒墨两家”“老庄杨朱”“儒道名家”“法家思想”“周秦诸子”等板块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生死问题”“天道观念”“人性问题”“治术名理”“守白之论”“法教思想”“六家要旨”等专题内容,以辐射与辏聚相结合的专题内容加以呈现。在教材内容中,儒家学派居于主体地位,墨家、法家、道家、名家等学派居于次要地位,不同学派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了一个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思想系统。特别是第六学程的“六家要旨”专题提纲契领,有利于发挥“知要”的功能。
另外,“国学选修”教学还要“知时”。“国学选修”的现实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因而“国学选修”要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国学选修”教学方式的现代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今言古”,实现古代经典的现代解读;一是“以古释今”,找寻现代文化的古代渊源。而“国学选修”的理想目的在于明理践性、立德树人,所以教学重心应该落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上,其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重点。我们开展“国学选修”,不仅仅是为了寻根历史,更重要的在于启发未来,为中国的真正复兴寻找到可靠的精神砥柱。
参考文献
[1]褚树荣.语文选修:让学生在“人生课堂”里找到自我[J].中学语文教学,2013,(11):4.
[2]毕养赛.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6-37.
[3]张毅,王雷朝.语文课程的源流与重建[J].语文教学通讯,2015,(4):22.
[4]郭思.林泉高致[M].上海:中华书局2010:94.
3.国学文化与亲子教育 篇三
一、思考国学礼仪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一)全盘统筹“一体化”
将国学礼仪行知教育的研究全面融入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课程中,融入到教师成长、幼儿发展中,就能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全面贯彻。
(二)做到“可持续研究”
接受国学教育对每个人终身发展有很大好处,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采用“一体化”研修的机制,将教师所做的每项日常工作都和国学礼仪行知教育课题研究目标相结合,能集中精力搞研究,是可持续的研究。我园把研究范围界定在易于显现的礼仪行为上,也易于把握。因此,我园申报的“幼儿园国学礼仪知行教育的研究”的课题,被省科学教育规划办立项为正式课题。
(三)做到“以教师、幼儿为本”
1.以幼儿为本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我园从中选择了以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能规范幼儿日常行为,以培养良好品质的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为教育内容,立足于培养教育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做人的基本素养。
2.以教师为本
把我园的办园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认同和自觉的行动,形成共同的愿景,让教师树立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全面系统地思考和研究实施的对策
(一)创设良好的国学礼仪教育环境
环境是隐形教育,我园做到有文化、有生机、有传统、有创新,真正地在园内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的门厅、长廊布置了国学故事墙面,创设了《弟子规》、《常礼举要》以及“感恩教育”的版块,在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环境处有选取《论语》、《弟子规》的内容布置的富有艺术情趣的镜框或扇子状、屏风状的版块,并创设小书院,营造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
(二)国学礼仪教育让学校的每个主体“动”起来
1.由上而下,行政先“动”起来
(1)丰富自我,读书学习。以学习为乐,以读经为趣,推崇学习集仁、义、礼、智、信为一身的《论语》一书,教师人手一册,有时由一个教师讲解学习,有时集体诵读,一起理解其中的意义及内涵,有时分散各自读,园内园外自学、熟读、背诵,并写读后感进行交流。教师们通过交谈提出问题或就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在一次的交流中,教师们就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感悟,有些教师眼眶红了,有些教师情不自禁落下眼泪……大家都感慨万千。
(2)深入社会实践学习。行政制定整学年“国学课题学习计划”,融人文学习、团队培训、教科研为一体的学习系列活动。积极参加社会上国学各类培训及团队组织,现场听取《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三国》讲座、毛佩琦教授《中庸》讲座、鲍彭山教授主讲的“孔孟革命”和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叶国良教授的“孔子论管理”讲座,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主讲《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与人生启迪。还听取社会各类国学相关讲座。如台湾国学专家王财贵的讲座、参与邹越老师“启迪智慧心灵”培训,听取新加坡开心老师“爱的教育”的讲座。
(3)园本培训,体验学习。采取生动有趣的情景式体验学习的培训方式,其目的是自编自演,自纠自赏,让教师达成共识;其特点是轻松愉悦,直观生动,教师积极参与;其成效是个人品行和团队风貌得到整体提高。选自《常礼举要》的部分内容,作为培训教师礼仪行为的教材,创编出诸如“聚餐”“会客”等十个方面的礼仪内容,以情景表演为载体,进行深入的礼仪行为探讨,生动有趣,效果良好。并结合诸如“爱的天使”之类的游戏互动,使教师之间更加和谐,富有激情。园本培训生动,体现动态性、体验性、游戏性。
(4)激励评价,促进成长。为了激励教师形成与国学研讨相适应的礼仪行为,我园成立“礼仪考评小组”给予教师日常的评价,包括习惯素养如“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等;礼仪行为如“他人语 勿插言”等的评价目标。月底或月中全园将评选出 “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创意之星”、“爱心之星”的明星教师,以此激励广大教师。
2.由下而上,教师“动”起来
(1)教师大量收集古今中外的礼仪行为,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并创编成三字一句的国学礼仪评价目标,目标细化到每个月进行评价。
(2)为了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避免内容单调乏味,教师研究出适合幼儿学习的几种方式,使得国学教育真正落实在幼儿身上:①与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结合,把幼儿的国学学习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的小社会中,让幼儿的国学礼仪行为在生动有趣的小社会中践行。②与国学坊结合,各班创设了赋予幼儿经典学习、操作、实践为一体的国学坊,幼儿在国学坊安静操作学习,感受浓厚的氛围。③与国学课结合,设置每周一次的以情景故事表演为手段的国学教育活动课程。④与情景剧结合,以国学经典故事为教材,创设以知、行、演为一体的国学吟诵及情景剧故事。让每个幼儿参与表演,在亲身演绎当中接受教育,不仅学到了其中优美的语言,增强了对古诗文、故事的理解,在其他领域上也获得长足进步。比如通过表演的服装认识到故事的朝代背景,增长了见识。⑤与经武操结合,创设以经典《弟子规》为内容的“经武操”,幼儿边诵读边做“经武操”,体会中国武术形体的魅力所在,从中锻炼身体,增强阳刚之气,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良好的品德。如“首孝悌”这三个字,在《弟子规》武术形体上为一手护头,一手护跨,内涵为在生活中对上要孝敬父母,对下要爱护弟弟妹妹;又如“圣人训”的武术形体为双手托掌,双脚踮尖,内涵为让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习,用在贤的德行智慧,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再如“则学文”的武术形体为下蹲屈身,内涵为学习的态度就是要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开拓大脑智慧等。⑥与诵读结合,创设读、识、记为一体的多样诵读方式。诵读是念,读出声音来,不求理解,只求熟记。在经典文化的诵读中幼儿受益匪浅,不仅大量识字,提高了记忆力,而且胆量也大了。⑦与评价结合,创设“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激励机制,规范幼儿的礼仪行为。评价表同一内容分为家长评和教师评两份。每月初我园分发评价表给家长,请家长按表中的评价指标对幼儿作出相应的评价,月末教师再把家长评价表收集上来,一起做分析评价,总结后写好反馈意见再分发给家长,让家长也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同伴的表现,便于家长客观地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从这点上也反映出我园的家园共育已经从注重形式走向注重本质。
(三)国学礼仪教育使学校的对外交流学习“活”起来
1.由外而内“请进来”
邀请市、区教育专家、前辈及社会各界资深国学研究者、兄弟单位等来园指导国学教育研究方法、策略,传播国学精神。
2.由内而外“走出去”
(1)国学教育进家庭:为了让家长认同国学教育,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幼儿园通过国学讲座、学校网站、幼儿国学评价表、家长开放日、亲子国学经典节日表演等形式,组织家长参与“与经典同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2)国学教育进社区:为了在社区宣传国学精神,创建和谐社区。幼儿园创设校园外围栏、宣传栏等环境,宣传教育理念,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伴我行系列一诗歌吟唱会,系列二情景剧”两场活动把国学教育推广到社区。同时与社区进行各种互动:到社区讲课、逢重阳节慰问社区老人、在社区金鹭发秀接受礼仪培训等互动。
(3)国学教育进社会:①参加两岸研讨会。代表学前教育界参加首届两岸关爱青少年健康研讨会,与各方代表交流。②参加筼筜书院多场国学讲座,教师定期去筼筜书院公益性地教授国学课。③在邮政、房产等发布会上,表演国学情景剧,宣扬国学精神。④多次参观国学教育机构“孟母堂”及兄弟单位,资源同享,共同研究。与社会各界研究国学的人士,如:北京“6+1”教育科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科研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各地园长形成交流平台,探讨国学教育。
通过“走出去”的学习,积极与社会、家长互动,发放调查问卷,听取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国学教育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社会反响甚佳。
4.国学文化与亲子教育 篇四
●教儿童学古诗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幼儿时期的记忆能力最强,若以唱歌、游戏及讲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有很大兴趣。
●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这种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应当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熏陶、浸润。
诵读传统经典文化读物是奠定人生思想文化基础的重要方式,现在许多幼儿园开设了棋类、陶艺等习艺班,但开设国学诵读班的太少了。【地衣社】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的中小学国学教育(包括幼儿园学前班),倡导者众,身体力行者寡。从总体上看,尚无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其落实、推广、普及。结果是除了极少部分的教育者在默默耕耘、极少数的学校在试验外,大部分慷慨陈词的倡导,都如夜空中的烟花,仅仅灿烂一瞬间,便烟消火灭、无声无息。
一位家长的困惑:到哪儿能找到适合孩子阅读的传统文化导读书籍
“六一”儿童节之前,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姜女士在报上看到了一个消息,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即将举办一个“明是非、辨美丑——在光荣中成长”的少儿类图书优惠展销活动。姜女士说,当时我特别高兴,早就听说,中关村图书大厦是号称图书种类最多的书店,有20多万种。我儿子在读小学五年级,平时玩心太重,打游戏看动画,对传统文化一窍不通!这书店离我们家又不太远,我想去了肯定能给孩子买到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没想结果是做了大海捞针的活,却竹篮子打水,好失望啊!
我带孩子去了两次中关村图书大厦,“六一”期间大厦里的活动很热闹,猪乐桃、姚菲拉的《玛塔》、《80℃》读者见面会、“当代中国舞蹈创作与欣赏”讲座、巨人英语儿童文化节——“中外教激情互动”,等等,就是没有我期望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导读导购活动。我想,先问问店员吧。在书店店员的帮助下,我在电脑中浏览了相关读物分类销售排行——
《雍正十年:那条瑞典船的故事》、《徽商:正说明清中国第一商帮》、《当年事》、《中国节》、《东晋门阀政治》、《花间一壶酒》„„
一看,我心里就凉了半截,看来想在这上面找到适合孩子的深入浅出的导读性读物是没指望了!那就自己到架子上找吧。围着一排排的大书架走了好几圈,腿都累软了,发现占据少儿类读物地盘最多的还是“洋图书”,除了这些“小洋书”,就是一些教参教辅类的书,如“王后雄学案”系列,数理化语文英语等各门课程种类齐全,还有“黄冈ABC”、“海淀密卷”之类,作文辞典、获奖范文等书很多。国学启蒙类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就那么几本,大多是原文加一点注释或者白话文翻译。我让儿子自己选,他扫了两眼就放在一边,咕哝两声,没意思,不好玩,就自己跑到一边看动画书去了。我又翻了几本,也感觉到这些书的确显得有些干巴枯燥。转念一想,不禁又困惑起来,不买这些买哪些?我也不知道!就算都买下来了,怎么能让孩子有兴趣读下去?从哪本看起呢?哪本更适合孩子身心发育特点呢?
后来,我给孩子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挂电话,想请他们提提建议。他们也没有提出很具体的书目。接着我又与孩子同班的几位家长交流,他们也遇到过与我类似的问题,都觉得现在的孩子不能光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米老鼠、唐老鸭、圣诞节、嘉年华游乐场,至少对老祖宗的东西——传统文化中那些精华应当有一些了解。我们这些家长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上哪儿去为孩子买一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能自学的国学经典教材?或者说,到哪儿能找到一些能吸引孩子饶有兴味读下去的传统文化启蒙读物?【地衣社】 我们这些家长大部分在出生或者在成长时期都赶上了“文革”,“破四旧”、烧书、打砸抢一浪接一浪,传统文化那时完全被妖魔化成了洪水猛兽。我们现在清醒了,知道自己那时受的是畸形教育,想在孩子身上弥补传统文化的欠缺。我们这代人自己先天不足,想要辅导孩子,心虚,就只能求助于老师、书店、出版物。后来我又花了好长时间上网查相关的内容,发现现在所谓的国学教育倡导,大部分都是在喊口号,有针对性的具体方案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少之又少!
专家观点:传统文化教育越早越好,适当的教育形式会事半功倍
叶嘉莹女士,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退休前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不久前记者曾旁听过她的一次讲座,印象深刻。
叶嘉莹指出,教儿童学古诗可以从幼儿园开始。一般人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如何能懂得古诗?这个观念并不正确。以她个人经历而言,教学占去了她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她教授古诗已有40年的经验。在海外教4岁到8岁的孩子学古诗,效果极佳。幼儿的记忆能力最强,若以唱歌、游戏及讲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有很大兴趣。
儿童教育专家、北京汇佳幼儿园的张嫒洁,一直主张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做起。她也指出,3—6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幼儿园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热爱学习,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这种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应当从儿童时期熏陶、浸润。
从今年春天以来,汇佳幼儿园尝试着开展了一些国学活动。他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涵盖范围,大致将这些活动分为6个方面:经典诵读、礼仪礼学、民俗民风、民族艺术、科学技术、传统健身。【地衣社】
他们先从环境设置着手,摆毛笔、挂国画,营造了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又依据不同主题,采取不同的授课形式,例如:《国学初探》这类旨在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课程,以参观参与的形式展开。在参观过程中,好多孩子对书画室的国画以及线装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用毛笔写字很好奇,许多孩子拿起笔来,开始临摹象形文字,写写画画。这次活动给老师们的一个最大的启发是,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做起,不仅效果好,而且可以避免成人教育中的枯燥沉重和强行灌输等一些弊端。
一位中学老师的经验之谈:国学教育“强制”胜过倡导
在采访中,清华附中高中语文教师崔琪向记者介绍说,清华附中大量的类似“强制”的文言文背诵,让学生受益匪浅。
但是这项始于6年前的教改实验,似乎只有清华附中一所学校坚持下来了。
清华附中教材特殊,选用的是周正逵编的高一文言读本。这样安排有自己的打算:高一一整年的语文学习要在背诵朗读中度过。清华附中2000年开始使用此教材,最开始学生不理解也不习惯,因为升入中学的考试考文言文的量很少,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初中相关考试,也主要局限在课内的文言文选段上。一般在初中阶段,文言文内容只占10%左右,而在清华附中,一进高中,铺天盖地而来的全部是文言文背诵,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理解———这样做有何意义? 首先面临的最实际的是时间问题。课下背诵文言文要占用学生一些时间,等于跟数理化争时间,家长担心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其他学科的老师有的也不理解。
从教学来说也有相当难度。其一是老师没教过、学生没有经历过的完全是文言的语文教学内容。其二是课本有相当难度,从论语到明清小说、戏剧,完全按中国文学史顺序排下来,开篇接触的就是古代思想家语录,语言与时代的隔阂,让学生感到吃不消。其三,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使用这个教材的最大特殊之处是大量背诵。开始学生很不习惯,都觉得背诵量太大了,有一万字!这个教材两本书60多篇文章,要背40篇左右,比其他学校文选式教材量大得多,别的教材最多12篇,最少8篇。当时开始这个实验的时候,有5所中学参加,一年后就有两所退出了,到现在似乎只有清华附中完全坚持下来了。【地衣社】
这种教材造成的类似强制性国学教育,已经五六年了,最终受益的是学生自己。这几年下来,可以看出,大量的文言文学习和背诵对学生、特别是语文学习有直接影响。撇开品行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谈,从通常的外化衡量标准上看也很明显,一考试成绩好,二作文竞赛水平高。这几年清华附中学生作文发稿量的上升率非常明显,学生通过大量背诵,吸收大量古典文化与语言的精华,语言好,有见解,在作文竞赛中也就容易获奖。
5.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提倡注意个人修养,推崇“修身齐家天下平。“我们今天所说的”“闲时莫论人非,静时反思己过”,“独处静思”,都说明了一个人只有在独处中,在反思中,才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在反思中逐渐走向个性的完善。于是,尊重、赏识、宽容、谦逊,成为自己人格修养中的亮点,坚持不轻言放弃,成为自己事业的信念。“品格铸造人生,性格决定命运。”成为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信条。而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认真、踏实、敢干、创新的做事风格,宽厚谦让的品格,将是我们的育人目标。
至于养生之道,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这样论说:养生的旨在于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要善于钻空子,就象庖丁解牛一样,集中精神,依乎天理,游刃于空隙,不碰硬骨头。这样就能象护刃一样,使自己不受伤害。这是一种“养性金身”圆滑处世哲学。不过,它仍然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世界一切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只要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就能认识和运用它,再加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我不欣赏这种“养性全身”的圆滑处世哲学,但我还是喜欢它给人的深刻启迪。不过说到处世哲学,我还是喜欢《方和圆》中的“铜钱人生”,外圆内方,既保持做人的正值善良的根本,又不乏圆滑,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我想,在今天我们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家庭了。可见,能认识和运用事物的内在规律,掌握“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我们的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
6.国学文化与亲子教育 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您们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与大家一起参加我们企业开办的《国学智慧与企业文化课程班》典礼。这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企业蓬勃发展的见证!所以,我在此将自我感言与大家一起分享,和大家一起为我们企业作出贡献。
一、国学与企业文化是什么?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而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所有企业人员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
国学,是博大精深,充满无限智慧的。我们就是要将这种智慧融入我们的企业文化中,就如同在遍地花丛中,当洒满了雨露,每一支花朵就会无比灿烂的盛开!我们需要雨露的滋润,我们就会更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杰出的价值!
二、企业文化给每个员工带来什么?
应用国学,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会结出累累硕果,会给每个企业员工带来巨大的好处!首先,国学会带动我们企业的自信,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自信心,给企业增强巨大的凝聚力!国学为企业发展建立核心竞争力线索,建立企业统一的思想道德路线,企业为人人、人人为企业!
国学将深刻挖掘企业中的沟通是什么?展示企业的追求是什么?
三、企业员工应该怎么做
所以,接下来我将与在座的每一位员工共同 认真学习国学、参加企业文化课程!让每一滴雨露都能够贯穿我们每一个员工的心灵。同时,也希望每个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学习、互助前进!这就需要每一个员工将企业文化课程当做必修课,各各拿满分!每个员工要做到:
1、积极组织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
2、积极听讲座;
3、参加公司三个兴趣小组;
4、争当企业三子“学子、弟子、孝子”,学子:学习上的榜样 弟子:忠诚于企业的榜样 孝子:孝道的榜样
四、感谢与寄望
7.两岸交流与国学教育 篇七
一
国学, 简而言之, 就是中国的学术, 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国学的概念始于清末,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 其后邓实发表《国学精论》一文, 首倡此说。在此前后, 还有其他类似的说法, 如张之洞称为“中学”, 章太炎称为“国故”等。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 所以, 文化只有适合与否的问题, 难说有价值的高下之分, 为何要偏偏打出“国学”的旗号呢?许宁微说:“国粹者, 一国精神之所寄也。其谓学, 本之历史, 因乎政俗, 齐乎人心之所同, 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 (《国粹学报·国学真论》) , 而当时的状况, 却如蒋梅笙所说:“第处此寰球大通、文化糅合之世, 学科灿列, 泰半来自欧美。青年学子, 震其新奇, 探其奥赜, 动辄目眩心醉, 谓天下之美, 尽在于斯, 而忘其国内之自有瑰宝。” (《国学入门》) 所以, 一百年前提出“国学”, 是出于保国保种的目的。当时西方列强依仗着船坚炮利, 以绝对的强势侵凌中国, 中国人两千年来引以为豪的文化传统, 也遭到西方文化的藐视和排挤。这使得部分中国人感受到了灭国灭种的威胁, 他们认为有必要再次确认自己的立足之处, 有必要重新激发起民族的自信心, 这才高举起“国学”的大旗。所以, 彼时的国学运动, 完全是民族自存、自救之道。
今天, “国学”在大陆再度活跃, 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境。一是针对风雨百年的历史反思, 尤其是随着中国迅速跨入经济社会, 走向国际化,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文化价值焦虑增强, 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所在。习近平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二是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凸显, 中华民族面临着伟大复兴, 而民族复兴则离不开文化复兴。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 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累积的, 我们要总结发扬, 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代发展“国学”的呼声, 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历史的反省, 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更有自信, 也更从容。
二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 国学数度沉浮, 与政治、经济、文化风雨激荡, 在两岸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现状。两岸学者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有过较为深切的研讨, 对国学的性质、功用、效果, 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 也不乏完全否定国学者。但是, 人类所有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基于自己以往所秉持的文化传统, 在反省或展望我们自身的存在时, 我们要诚恳、公正地看待自己所拥有的可能性, 这应该成为国学学者的一个共识,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探讨国学和国学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两岸在复兴国学的目的、手段、年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大体说来, 台湾地区历史上开化较晚, 文化底子较薄, 中间经过一段日据时期, 虽然如此, 在台湾没有出现过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 尤其是自蒋氏政权退守孤岛之后, 为保持文化正宗地位, 也为了整肃社会秩序, 将文化复兴视作重要的社会政治策略。因此, 传统文化成为台湾地区各阶层的正统、当然之学, 至今未衰。大陆则人为隔断了文化脉络达数十年之久, 重提振兴国学, 则是近二十年间的事, 两岸在国学现状和国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有着很大的差别。
1949 年之后, 大陆致力于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此, 必须开展一场革故鼎新的文化革命, 因此, 在其早期, 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近年来, 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已经站稳了脚跟, 它所面临的是自我完善并充分中国化的问题, 于是, 人们回首传统文化, 希望从国学中找回自己的根基, 或是汲取积极的因素, 或是期待它能纠偏补缺, 这都是一种文化借鉴。无论是批判还是借鉴, 都是基于建立新型文化的目的, 所以, 对传统文化多持审视、探索、利用之态度, 其好处在于, 可以充分审查、考验传统文化, 它有可能在一个变化了的时代、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调整。所以, 在大陆学者中, 对传统文化持激进态度的, 远比台湾地区更多。其不利之处也非常明显, 就是有可能以主观、功利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台湾地区情况则不同, 政府和社会一直有意识地延续着文化传统, 因此有坚守和发扬的精神, 但这一传统没有经过严厉、苛刻的反思, 文化危机意识不明显。目前, 台湾地区面临着世界风云变化, 面临着两岸关系的考验, 面临着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化, 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似当年, 国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就国学教育来说, 大陆还处在新的起步阶段, 而台湾地区一直强调国学教育, 可以成为大陆学习和借鉴的一个样板。所以, 了解和研究台湾地区的青少年国学教育, 对大陆教育工作者来说, 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纲要》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其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中小学生“国文”课程学习的时间长, 明显超过大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时间。“国文”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分量重, 如初一上学期文言文占课文的20%, 以后每学期递增10%, 到初三下学期占到60%, 且要求高中生具备写作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此外, 书法也是必修的内容。高中的相关课程有三套教材:《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其实是“四书”的分类重编本。由此可知, 台湾地区的教育体系给中国的经典文化以极大的关注, 所以,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明显高于大陆学生。
相比较而言, 大陆中小学语文教学, 除了教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外, 还承担了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小学几乎没有文言文的内容, 初中开始陆续增加, 但比重较小。虽然有过不少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声, 也有过不少的尝试, 但一直反复, 篇章仍然偏少。进入大学后, 由于分科的原因, 除文史哲专业以外, 其余专业的大学生不再学习语文—这基本上意味着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此将永远与传统文化绝缘了。这一培养过程, 导致了青少年轻视传统, 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体验较薄弱。
三
随着近年两岸交流的日益畅通, 两岸国学界的交流也显著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 大陆的国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 尤其是在政府提倡文献整理之后, 经史子集四部均有很好的成果问世, 如《十三经》《二十四史》与《清史稿》都出版了质量很高的整理本;各朝代的文学总集, 如《全宋词》《全元文》《全明诗》等, 更不用说个人别集, 可以说是遍加整理。近数年来, 大陆更是大规模增加了文献研究的投入, 规模更加巨大, 包括海外汉籍的整理。这些成果, 水平高, 规模大, 不但有助于大陆的国学研究, 也为台湾地区学术界所倚重。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学术影响也是存在的, 但其发展势头则不如大陆。
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贡献, 则集中在基础国学教育方面, 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台湾学者的言传身教, 大力推广。如台湾学者王财贵自21世纪以来, 在大陆多次巡回演讲, 推广儿童读经, 足迹遍布大陆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对大陆国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再如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 在大陆传播古典诗词吟唱, 至今已有数十所高校和中学成立吟唱社团, 此项活动已引起大陆学术界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更大规模的推广正在酝酿之中。此外, 蔡志忠以传统经典为题材的漫画, 南怀瑾、傅佩荣等人的著作和演讲, 都很受大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有功于大众对国学的认识和接受。二, 台湾地区国学教材的输入。2008年, 大陆新华出版社引进了在台湾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的高中国学课本《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出版, 当时引起极大的震动。2013年, 大陆中华书局再次引进此书, 出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并且在全国各地数十所条件较好的中学进行教学试点。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对大陆地区的国学教材的编写有着示范作用, 目前大陆国学教材基本采取围绕经典选文和围绕主题选文的方式。
两岸国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是一根主脉, 各自发展, 但在近二十年来, 形成了交集;双方在相互交流中, 各有优势, 各取所需。而在面向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上, 尤其是中小学所开展的国学教育, 台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值得大陆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四
多年来, 大陆各社会阶层一直有着重振国学的愿望, 并有着各种形式的尝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下, 号召大力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极大地鼓舞了社会的国学热情, 为国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 大陆地区的国学教育可以说是在各个层面上展开着, 从幼儿园、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大众、政府高级官员等, 都在提倡学习国学, 提倡者既有政府、社会名流、专家学者, 也有新闻媒体、企业家等。就中小学来说, 国学教育早有尝试, 如2002年深圳凤光小学推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方案”, 从诗、礼、书、画、武、乐六方面, 对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 此后, 这项活动普及到深圳的数百所中小学。2005年, 沈阳皇姑区就在全区中小学正式开启国学启蒙教育活动, 试行《皇姑区中小学国学教育指导纲要》。此后有多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国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令。到2010年,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试点工作, 试点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 参与的学校数以千计。2014 年4 月, 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 确定国学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 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已经形成, 但自发行为多, 指导性意见多, 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准备性的阶段。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大陆出版了大量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学教材。厦门地区组织“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课题组, 借鉴台湾教材, 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仁文化》等, 目前已经在福建全省推广。各种校本教材或地方性教材, 数量也很多。这些国学教材, 大多是文章选读。也有两种编发, 一是模仿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通过主题选文, 形成教材;二是选定经典, 逐年诵读, 基本遵照这样的顺序:1.蒙学读物, 如《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古诗词等;2.四书;3.五经;4.诸子等。这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路子。此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不赞成在中小学教材中删减古诗文的讲话被报道后, 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增加了古典诗文的分量。
教育部称将适时调整课标, 修订教材,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但就目前而言,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中小学课程, 还没有具体方案, 影响了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国学教材的编写不少是出于自发, 没有经过审慎选择, 一些与当代社会价值不符的内容, 没有剔除。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等。此外, 也是最为重要的, 是学校缺乏足够的国学师资。在大多数学校里, 国学都是由语文教师教授的, 而国学经典中的语言知识、思想内涵等, 语文教师往往力有所不逮。这些困难也说明, 开展国学教育, 要立足现实, 光是拿来主义是不行的。
在国学推广热潮中, 社会教育机构发展非常迅速, 非常值得重视。国学教育机构往往以“书院”命名, 不下万家。这些书院中, 除少部分以学术研究、高端传播为主, 如尼山圣源书院外, 大多数是以青少年或社会人士的国学教育为目的, 是国学推广的重要力量。书院最常见的活动首先是读经, 其次经典讲读, 再次是古代文化、礼仪、才艺等的学习。这些书院往往按照《弟子规》要求制定学生行为规范, 要求师生身着汉服, 向孔子像行礼等, 营造出较学校更为真切的国学环境, 容易引起学员的兴趣。有些书院还提供进一步的修身实践的机会, 如江西豫章书院规范了春秋释典、朔望之仪、星期会讲、晨昏之令、开笔辞山等教学礼仪;北京杏林通慧书院设有宽广的农耕区, 学生在进行国学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农耕体验, 等等。
成功的书院则得力于自由发展的精神, 以及对国学传统的精深理解, 得力于有识之士和国学教育专家的支持。但更多的书院却处在较为艰难的状况, 因为没有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 学习内容也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些都会影响书院自身的发展。如何利用好书院的特点, 保证书院学术资源和影响力, 使其可持续发展, 以及在什么层次上、什么程度上发展, 都是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五
两岸交流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也为应对两岸当下面临的问题,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双方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取长补短, 就可以为国学教育创建一个坚实的基础, 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如下这些问题:首先,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 究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国学”?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显然, 不能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国学, 作为继承传统、面对时代的“国学”, 应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范围。其次, 在当前学科教学的背景下, “国学”应该有个基本的标准, 有个较为明确的内容和领域, 这才能决定中小学国学应该学习什么, 以及怎样学。再次, “国学”是一项集知识性和实践性一体的学科, 在当代社会里, 学生缺少体验国学和使国学生活化的社会环境, 可如何重建这样的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国学实践呢?书院里的长袍、行礼、吟诵, 是否真的就是所谓的国学体验呢?这也是很重要的议题。
8.国学大师与文化泡沫 篇八
古代中国没有多少大师,只有圣贤。近代以来或许是从海外舶来也未可知,反正从此大师就多了起来。大师本没有严格定义,只是凡人对成就高者一种崇拜的称呼。比如文学成就高的,你崇拜他,就叫他文学大师,艺术成就高的就叫艺术大师,武功高的就叫武术大师。近来传统文化比较振兴,于是满大街都是国学大师。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是如此应运而生的。可是季老先生本人却不认账。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季老谦虚。不过说实在的,季老确实不是研究国学的,人家那个学问叫东方学。固然东方学必然要牵涉到国学方面的东西,但是侧重却在印度学等方面。季老在东方学方面的成就和地位都毋庸置疑,但是是不是大师,恐怕也不是一般人能验证的。季老擅长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全世界也没几个人能懂。他翻译的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相信也没几个人真正读过。不过这都挡不住全国人民对他的集体崇拜。但是季老似乎对大师并不感冒,甚至连“学界泰斗”都不太愿意接受,称之为“过了”。央视的采访节目标题叫做“北大资深教授”,应是名至实归。在《病榻杂记》中季老对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像季羡林先生这样自己洗刷泡沫的真是绝无仅有。季老的人品实在为人称道。
想当初,大师辈出的岁月,王国维、章太炎、刘师培、黄侃、陈寅恪等,学贯中西,卓然了得。这也都是学界同仁感佩其学问源深、自成体系、多有创见,其弟子一时间也多为名师,誉为大师实不为过。后来战乱频仍,运动常搞,大师者乃烟消云散。曾几何时,“导师”是最厉害的,因为只有少数人能享用。现如今什么博导、硕导,随便扔一根棍子就能“搏倒、搠倒”好几个。如果你还是“搠倒”的话,恐怕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讲!也就是“搏倒”可能还有点市场。所以现今的“倒师”们,一枕黄粱的目标就是“大师”了。但是现在的大师大多数不是评定的,因此靠抄袭论文和暗箱操作还不太好运作。那么雨后春笋般的大师们都是怎么冒出来的呢?我们细细探究终于发现,原来都是靠“传播”的功劳。过去靠的是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现在更不得了,都IT了、都“网络”了、都博客了。因此一些脑袋瓜子比较灵光的,一不小心就成了“文化大师”。还有一些满嘴花言巧语的,一不小心就成了“学术超女”。也有一些插科打诨的也在加倍努力,期待从“学术超男”往“娱乐大师”的蜕变。
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市场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产品,叫做“为客户服务”。消费者需要“国学”,我们就生产“国学大师”,传播“学术超男、学术超女”。这样的平台叫媒体,这样的方式叫“炒作”,这样的企业叫“文化传播公司”,这个产业叫“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这里有对大师的最迫切的崇拜。如果没有了大师,我辈真不知其如何也!既然没有战火,哪来的英雄。既然没有英雄,那我们就姑且崇拜“大师”吧!西方有个著名的神学大师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一个出来。本人也秀一把说:“即使没有大师,我们也要造一打出来!”
除此之外,有一小部分大师还真是评定出来的。一类是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这些大师虽然名正言顺,但多是手艺人,很难受到大众广泛的崇拜和高人们的足够重视,影响力很小。再者是新评出来的“国医大师”,据说有个硬杠杠,那就是年龄必须足够老,因此有的评出来时,已经就木了。想当初的大师,查查年龄不过四五十岁,如黄侃、王国维。今之大师难说矣!
师之大者,万人景仰;万人景仰者,却未必是真大师。如果说当今世界会产生“经济泡沫”,那么产生“文化泡沫”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泡沫就是泡沫,吹得越大,爆得越快。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孕育一些学科带头人,或许真能为一方水土的经济文化作出了不起的贡献。比如袁隆平,老百姓认可、官方赞扬、联合国也嘉奖啊,虽然还没有人叫他大师。东北的刘积仁教授,也没人叫他大师,可是人家却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起亚洲硅谷——大连软件园产业基地,造福一方人民。古代先贤更是如此,比如儒家的学科带头人孔孟二老,那可不仅仅是培养了齐鲁大地的厚朴民风,更是奠定了中华民族千年的主流风范。再如明朝心学的学科带头人王阳明,也在浙江等地塑造了注重实用、知行合一的数百年人文性格,为今日之经济崛起埋下了厚重的基石。
中国不是没有产生大师的土壤,当年的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钱钟书、沈从文等都当得起“大师”的称号,但我们把黄金当废铜卖了,他们的匡世才华消磨在一次次运动风潮中,等他们一一过世,留下一个个黯然神伤的背影时,我们才幡然醒悟。
【国学文化与亲子教育】推荐阅读:
青少年知识竞赛国学文化部分09-17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总结09-26
经典国学教育06-08
国学教育活动总结07-03
教育教师国学感受07-21
小学国学教育方案10-20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07-01
国学修养与教学管理08-20
春晖小学国学教育汇报材料08-17
幼儿国学教育助力中国梦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