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2024-10-08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精选10篇)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一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废止《妇幼卫生工作条例》等7件部门规章的决

(2013年9月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2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维护法制统一,推进依法行政,经2012年3月19日原卫生部部务会议和2013年7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废止《妇幼卫生工作条例》等7件部门规章(见附件)。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废止的部门规章目录(7件)

┌──┬────────────────────┬─────┬─────┐ │序号│规章名称│ 公布机关 │ 公布日期 │ ├──┼────────────────────┼─────┼─────┤ │ 1│妇幼卫生工作条例│ 原卫生部 │1986.4.20 │ ├──┼────────────────────┼─────┼─────┤ │ 2│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原卫生部 │ 1997.9.1 │ ├──┼────────────────────┼─────┼─────┤ │ 3│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批工作程序│ 原卫生部 │1999.3.26 │ ├──┼────────────────────┼─────┼─────┤ │ 4│卫生部消毒产品申报与受理规定│ 原卫生部 │1999.4.13 │1

├──┼────────────────────┼─────┼─────┤ │ 5│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申报与受理规│ 原卫生部 │1999.4.13 │ ││定│││ ├──┼────────────────────┼─────┼─────┤ │ 6│卫生部卫生立法工作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 │1999.10.25│ ├──┼────────────────────┼─────┼─────┤ │ 7│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 │1999.12.29│ └──┴────────────────────┴─────┴─────┘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二

这次会议闭幕后不久, 本刊记者就会议涉及的心电生理和起搏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 独家专访了徐伟教授。

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规范、更先进的治疗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 “江苏省心脏节律管理论坛”至今已经走过了7年的历程, 因此, 徐伟教授首先谈及了历届论坛的办会情况和他对论坛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和期待。

徐伟教授回顾说:“今年是这个论坛走过的第7个年头了, 回想起来, 感触良多。记得2001年我从国外学习归来时, 江苏全省起搏器植入绝大部分是以VVI单腔为主;我们鼓楼医院每年仅有一两台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这与我在国外接受的生理性起搏理念相差极大。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病人太穷, 不可能接受双腔起搏器的, 因此我首先尝试在科室开展学术讲座, 改变大家的起搏理念、同时采用心脏主动固定导线技术, 腋静脉穿刺技术, 优化手术流程, 促使当年心脏科双腔起搏器植入达到了40%……”

谈到这里, 徐伟教授欣慰地说:“接下来的两年间, 我们鼓楼医院双腔起搏器植入递增至60%到70%。这一变化也触发了我希望为提高江苏省生理性起搏水平做一些事情的想法。于是, 从2003年开始,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的支持下, 我和当时的美敦力华东区经理胡金葵先生一起策划, 在省内几乎所有的地市开展了生理性起搏巡讲。2008年, 我第一次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全国委员后, 鉴于当时尚无江苏省起搏电生理专业学术会议, 我便萌发了为江苏省起搏电生理同道建立一个交流平台的想法。这一想法获得了当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领导的大力支持, 尤其值得我感动的是学会副主任委员曹克将教授。他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 不仅担任大会主席, 还作为大会的协办单位全力支持。学会的其他几位领导如陈新教授、王方正教授、张澍教授、黄从新教授、黄德嘉教授、华伟教授等每年均亲临大会作学术讲座。目前, 这个论坛已经从最初的起搏技术研讨会发展到现在涵盖了心脏起搏、电生理、药物治疗等心律失常领域, 会议的规模也越来越壮大, 交流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不仅获得了广大业内同行的认可, 还成为了江苏省心律失常领域的一个品牌会议, 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省心电生理和起搏事业的发展。”

徐伟教授继续说:“今年的论坛迎来了全国各地30多位顶级起搏电生理专家, 他们在两天的时间里和江苏地区的同道们共同交流, 传递心律失常领域的新的理念、新的技术;研讨方式包括专家讲座、热点辩论、病例讨论、模拟训练以及卫星会等;授课内容主要包括ICD和CRT植入技术、起搏器故障分析、起搏器并发症处理、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技术。同时, 会议还针对心脏植入器械治疗的适应证、生理性起搏的进展、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房颤及室速射频消融的难点等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并安排了现场模拟操作训练。我们最终的目的, 就是让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更规范的、更先进的治疗……”

据记者了解,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病, 也是人类猝死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心律失常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隐匿性, 常给临床医生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 做好心律失常的规范诊疗十分重要。谈及此话题, 徐伟教授坦陈:“对于多数内科医师和普通心脏科医师, 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处理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长期以来, 不同医院、不同医师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 临床实践中的不规范现象比较常见。为了推进心律失常诊治尤其是介入治疗领域的规范化, 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由专业学会组织, 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 我国建立了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心律失常培训基地。我们医院作为首批培训基地之一, 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责任心建设, 坚持跟进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 慎重把握各项治疗的适应证, 严格遵循公认的规范操作技术, 从而实现了规范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 培训基地采用培训导师负责制, 设立若干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负责协助导师监督学员完成各项培训目标。基地学员享受本院住院医师三年制培训待遇, 参加科室考勤, 培训津贴与考核挂钩。我们改革了原先导管室介入进修机制, 研究生普心进修医师不再安排参与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工作和学习, 确保基地学员的学习机会;而且, 本院的医师和研究生必须在取得学员资格后, 方可参与介入诊疗技术的学习与培训。”

华法林在抗凝治疗中的地位尚无可取代

在采访中徐伟教授还介绍说:“近年来, 随着电子、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 心脏起搏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心脏起搏器的功能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生理性起博理念不断受到挑战。因此在这次论坛上, 我就‘起搏理念改变与适应证演变’等话题做了专题讲座, 我在讲座中谈了我的观点。”

徐伟教授认为, 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过去我们强调的所谓的生理性起搏并不是真正的生理性起搏, 真正生理性起搏是指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 以最接近生理的起搏模式、起搏部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正常的电激动传导和泵血功能, 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1997年ACC/AHA/NASPE发布心脏常规起搏适应证指南到2002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国内外多个权威学术机构如ACC/AHA/HRS/ESC、CASPE分别发布器械植入指南, 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变化反映了起搏理念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早期挽救生命为主要目的过渡到目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如高龄患者反复发作性房颤合并窦房结功能低下, 即使没有心动过缓的症状, 通过起搏器植入辅以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房颤发作症状, 从而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淡化病理或生理概念, 强调改善症状;如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过去认为是良性疾病, 不需要安装起搏器, 但现在只要有相关联的症状, 就应当接受起搏器的治疗。第三、关注猝死高危因素, 无论是否有症状都要积极干预。如慢性双分支阻滞合并间歇性三度或交替性束支阻滞, 此类患者猝死的风险极高, 即使无症状, 也应接受起搏器治疗。第四、淡化心脏停搏时限概念, 强调只要导致心律紊乱, 引起症状, 就可以植入起搏器。如频发窦性停搏, 即使停搏时间小于3秒, 如有症状, 即可接受起搏器的治疗。希望起搏电生理同道们能够切实领会新指南所反映的起搏理念和精髓, 以使更多符合适应证的患者能够从起搏疗法中获益。

另据记者了解, 华法林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 但也有专家表示, 华法林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如果用药过量, 患者出血风险就会增加, 而服用量少, 溶血弱了, 就会表现为血栓。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也对华法林造成了一定冲击。而徐伟教授在华法林的临床应用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因此, 在谈及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监测问题时, 徐伟教授介绍道:“华法林是最早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的口服抗凝药物, 其发现、发展的历史极富戏剧性。早在1921年, 北美很多牧场的牛羊们突然之间变得非常脆弱, 一些平素看起来不足以威胁生命的操作, 比如阉割或去角, 却让它们流血不止而死去。兽医病理学家弗兰克·斯科菲尔德对此进行了调查, 发现在这一年, 异常温暖的天气使农场储存的牧草———是一种豆科草木犀属植物, 俗称‘野苜蓿’———大量发霉腐败, 因此推测这些发霉的牧草造成了牲畜的凝血功能障碍, 随后在兔子身上进行实验后得到了证实……”

徐伟教授继续说:“随后经过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 华法林于1954年被正式批准用于人体的抗凝治疗。经过华法林用作口服抗凝药物带来了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的革命, 而且至今近60年来一直是这一领域的主要治疗药物, 医学界也积累了大量临床证据和使用经验, 证明其是一种成熟的口服抗凝药。虽然近年开发了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目前全球仍有数百万患者在服用华法林。而且, 荟萃分析也显示, 华法林可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 但华法林存在起效慢、治疗窗口窄, 需经常化验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等, 因此华法林临床应用率不高, INR达标率更加有限。新型口服抗凝药固定剂量使用, 无须监测抗凝活性, 与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近年来IIa因子抑制剂 (达比加群) 、Xa因子抑制剂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 等新型抗凝药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然而, 对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或者瓣膜性房颤的患者, 新型抗凝药尚无适应证。此外, 目前新型抗凝药在国内尚未进入医保, 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 华法林仍是首选。临床上华法林使用的经验已有几十年, 只要注意监测INR, 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非常可靠的。”

“我认为, 作为临床上最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 华法林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徐伟教授强调说, “华法林的适应症范围最广, 在瓣膜病、换瓣术后、经济困难、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仍是长期抗凝治疗的首选, 更便捷的INR即时检测技术还将大大消除华法林使用中的主要缺点, 为这一老药带来新的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它还将为人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建立更多功勋, 尤其对于第三世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量患者更是如此。”

学科建设领跑江苏心脏起搏领域

采访前记者还了解到, 徐伟教授供职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 是江苏省医学临床重点专科, 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在起搏领域, 目前拥有国内最大样本量的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植入。身兼心脏科的行政副主任和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长, 徐伟教授谈起该科室科室近来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领域的研究情况及主要成就时如数家珍。

据徐伟教授介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前身为美国基督会资助的、加拿大籍传教士马林医学博士于1892年创建的“基督医院”, 经过120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科室设置齐全, 技术力量雄厚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院心脏科成立于1953年, 是江苏省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市医学重点学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 、美国心脏病学院继续教育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江苏省心血管专科医师进修基地, 并为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鼓楼医院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选择性部位起搏技术, 其中低位房间隔起搏技术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技术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分别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和二等奖;2007年在江苏省牵头开展了有关间隔部起搏的多中心协作研究;200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工作, 植入了国内首例用于心梗后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埋藏式心脏除颤复律起搏器;目前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的一、二级预防工作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其CRT植入工作获得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RT十周年推广普及奖。2010年开始开展的起搏导线拔除技术已超过百例, 成功率97%以上, 无一例死亡, 为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区的患者解除了痛苦。2012年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推荐为国内开展导线拔除技术中心。

徐伟教授接着说:“我们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能够常规开展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各型起搏器植入手术。在心脏电生理领域, 我们医院也是在国内较早开展工作的。在上世纪80年代, 马德瓒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心外膜标测和无水酒精消融技术,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世纪90年代初, 我们医院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在江苏省内率先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目前每年完成射频消融治疗近500例。200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肺静脉电隔离技术治疗阵发性房颤, 并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005年常规采用三维电生理标测技术治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 2009年开展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截至目前, 我们已经完成了5000余例各种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成功率98%以上, 无一例死亡病例。未来, 我们将锲而不舍, 继续努力, 力争在这些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 更上层楼, 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简介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三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履行好自治区、通辽市委政府赋予的职责,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工作规则》和 《通辽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全体工作人员在行政工作中,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坚决执行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决定,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努力建设执政为民,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第三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工作准则是,依法行政,民主公开,务实创新,勤勉清廉。

第二章 人员职责

第四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实行委主任负责制。委主任 领导全面工作,召集和主持全委会议、委主任办公会议。委主任离通辽市出差、出访、安排休假前,确定在此期间代其主持工作的委负责同志。

第五条 其他委负责同志协助委主任工作,按照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 委主任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专项任务。

第六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各科室,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其负责本科室的工作。委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协调各科室工作。

第七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各科室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顾全大局、协调配合,切实维护团结统一,政令畅通,坚决贯彻落实委员会各项工作部署。各科室决定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应事先请示分管委副主任,重大事项向委主任报告。

第三章 科学决策

第八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工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并增强卫生计生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必须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

第九条

全通辽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措施、通辽市卫生计生委部门预算和卫生计生管 理重要事务、规范性文件制定等,由委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报请通辽市政府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委机关各科室提请委主任办公会议或委专题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事前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合法性、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涉及其他部门或委内相关科室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地方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应通过一定形式事先征求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对委直属单位重大事项要做到“三不插手一管住”,即不插手基本建设、不插手医疗器械采购、不插手药品采购推销,按照组织原则管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插手不等于不管,而是坚持定期听取直属单位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行业作风改进及“三重一大”情况汇报,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

第十二条 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及时调整完善。

第四章 依法行政 第十三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全体工作人员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依法行政。按照合法合理、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要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自治区及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有关规定,符合卫生计生工作实际,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

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与其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或报请通辽市政府制定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公众权益、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应当事先请示通辽市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的重要规范性文件要报通辽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发布。

严格实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前置性审查制度,委发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违规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文件印发后应及时报送通辽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文件目录。

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发现与现有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或通辽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规定不一致或相抵触的,应当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第十五条 卫生计生行政执法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和工作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建立岗位轮换制度和执法回避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强化服务意识,保护和尊重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严格实行卫生计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健全规则,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第十七条 加强卫生计生法制宣传教育,鼓励卫生计生法制研究。开展与深化医改、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深入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计生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第五章 政务公开

第十八条

切实把公开透明作为机关工作的基本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健全卫生计生政务信息发布制度,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挥卫生计生政务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第十九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信息,除依法需要保密外,应主动向社会公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申请信息公开,符合规定的,应及时公开。

第二十条 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需要广泛知晓的事项和社会关切的卫生计生工作以及法律法规和通辽市政府规定需要公开的事项,均应通过通辽市政府信息公开网、通辽市卫生计生委门户网、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具体地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

推进行政权力行使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主动公开卫生计生行政职权目录和运行流程,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实行机关内部岗位办事流程公开制度,编制机关公务员岗位办事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办事依据及办事流程。

第二十二条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公布和调整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完善卫生计生行政审批办公室工作制度,推行窗口首席代表制,依法将审批职能和事项集中到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卫生计生窗口公开办理。

第六章 监督制度

第二十三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要自觉接受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领导;自觉接受通辽市人大监督,认真负责地报 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接受通辽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和新闻舆论及群众监督,对各方面反映的重大问题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及时向通辽市政府报告整改结果,必要时依法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第二十四条 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指导,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依法及时化解行政争议。

第二十五条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委负责同志及各科室负责人要坚持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督促解决重大信访问题。

第二十六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科室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健全纠错制度,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第二十七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办公室行使机关内部督办职责,负责对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领导批办件,通辽市政府交办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有关部门会办件,委主任办公会议和委专题会议议定事项,委负 责同志重要批示和交办事项等进行督办,并及时通报各科室的办理情况。

第七章 会议制度

第二十八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实行全委会议、委党组会议、委主任办公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委主任工作例会和委专题工作会议。

第二十九条 全委会议是委领导向委机关传达重要会议精神、通报情况、部署工作的例会。会议由委主任主持,也可由委主任委托的委负责同志主持。出席会议人员为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人员为委机关全体人员和委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必要时可扩大到委直属单位负责人。全委会议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召开,委主任确定会议议题,委办公室负责组织会务。

第三十条 委党组会议由委党组书记或书记委托其他党组同志召集并主持,由委党组成员组成,一般每月召开1次,遇有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根据工作需要可召开委党组(扩大)会议,安排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委党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讨论需要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研究内部机构设置、职责、人员编制等事项;讨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事 项;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重要事项;其他应由党组讨论和决定的重大问题。

委党组会议由委党办负责组织、记录和编发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

第三十一条 委主任办公会议是委负责同志集体讨论、研究和决定通辽市卫生计生委重大事项的例会。会议由委主任主持,也可由委主任委托的委负责同志主持。出席会议人员为委负责同志,与议题有关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讨论贯彻通辽市委、通辽市人大、通辽市政府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重大政策和决定及交办的重大事项;讨论确定需要报请通辽市政府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及有关部门审定的重大问题;讨论通过通辽市卫生计生委重要工作事项。

委主任办公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1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安排,具体时间和会议议题由委主任确定。有关科室拟提交会议研究的议题,须事先向委分管负责同志汇报并征得同意,在会议召开前将书面材料报委办公室汇总后呈报委主任审定。未准备书面材料的议题、会前未经委主任审定同意的议题一般不提交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列席会议的科室由委办公室列出,经会议主持人审定后,办公室提前通知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委主任办公会议由委办公室负责组织、记录和编发会议 纪要。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

第三十二条

委主任工作例会由委主任召集和主持,也可由委主任委托的委负责同志召集和主持,委负责同志出席,委有关科室负责人列席,根据需要适时召开。委办公室负责通知参会人员和会议记录。

会议的主要任务:沟通交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安排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及推进措施;通报和讨论其他重要事项。

第三十三条 委专题工作会议由委负责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召集并主持。会议议题由召集的委负责同志确定,专题工作会议的通知、记录和会议纪要编发由承办科室负责。会议纪要由会议召集人签发,承办科室送委办公室统一编号、缮印并存档。

第三十四条 根据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的指示和卫生计生工作需要,召开全通辽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委办公室会同有关科室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第三十五条

委负责同志不能出席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全委会议、委主任办公会议、委主任工作例会和委主任召集的专题工作会议,向委主任请假;科室主要负责人不能参加上述会议的,向委办公室请假,由委办公室向委主任报告。科室负责人不能参加委负责同志召集的专题工作会议,向召集会议的委负责同志请假。第三十六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实行会议计划制度。业务工作会议计划由各科室提出,委办公室汇总报委主任办公会议审批后执行。需各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参加的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会议或确需临时召开的会议,应报通辽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未列入会议计划的,需各市或部分市卫生计生委分管负责人参加的专项工作会议,应报委主任办公会议审定或委主任同意;科室组织召开的其他会议、培训,应报委负责同志同意。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或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会议、专项工作会议,每年原则上只开1次。未经审批的会议,委财务科不得报销费用。

以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名义召开的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或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会议,一般只开到市级,不请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会期不超过1天;专项工作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半天。严格控制会议规模,除电视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及套开的会议外,与会人员一般不超过80人。

除了必须进行座谈交流、集中讨论或当面对接等内容的全市性会议,一律用视频会议或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时间一般不超过90分钟。全市性工作会议一般不到基层召开。对国家、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召开的视频会议或电视电话会议,需要以会议形式进一步贯彻落实的,尽量在会后直接召开进行安排部署,不另行开会。

第八章 公文制度

第三十七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公文应当符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及《通辽市人民政府公文形式、使用范围、审批程序有关规定》《通辽市人民政府公文格式细则》要求,按照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公文处理有关规定进行办理。

报送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除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绝密级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领导个人报送公文。报送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的请示性公文,凡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必须主动与其他部门充分协商,由委主要负责同志与其他部门负责人会签后联合报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审批。与其他部门之间有分歧的,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协商;协商后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科室应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报委主要负责同志同意,与其他部门负责人会签后报通辽市政府决定。

第三十八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收到的公文,由委办公室负责提出拟办意见,按照委负责同志分工呈批后转有关科室办理。在公文办理中,科室之间应加强协调,如意见有分歧,主办科室负责人要主动与协办科室协商。协商后仍不能 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科室应列出各方理由,提出办理建议报委分管负责同志进行协调或裁定。

第三十九条

以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委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委负责同志审签。以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名义下发的涉及多位委负责同志分管内容的或文件内容涉及全面工作的,须经委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委负责同志审签。与有关部门会签涉及委多位负责同志分管内容的文件,须经委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委负责同志审签,仅涉及一位委负责同志分管内容的,可由委分管负责同志审签。

委机关各科室起草文件应先送委分管负责同志审签,再由委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各旗县市区卫计局、各直属单位的请示、报告,应按程序报委办公室办理,不得直接报送委负责同志或多头报送。

第四十条

凡能通过电话、传真、网络传达办理的不印发文件。除密级文件外,所有下行文件均通过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公文传输系统发送。

第四十一条

拟制公文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内容简洁,文字精练。报送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请示、报告一般控制在1000字以内,特殊情况不超过3000字。

报送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的简报,原则上只保留一种,重点反映重要动态、经验、问题和工作 意见建议等内容。未经委办公室登记备案的简报,不得向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领导报送。

第九章 工作纪律

第四十二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工作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工作部署及自治区、通辽市卫生计生委的各项决定,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第四十三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坚决执行以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名义作出的各项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发表讲话或文章,个人发表涉及未经委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委主任同意。

第四十四条 对通辽市卫生计生委的重大决策、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和委负责同志批示交办的事项,各科室要抓好落实,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委负责同志报告落实情况。委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令通畅。

第四十五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假期及种类按国家、自治区和通辽市有关规定执行。

委主要负责同志离通辽市出差、出访、安排休假前,提 前由委办公室向通辽市委、通辽市政府报告,因紧急事项临时出通辽市的由委办公室及时报告,并确定在此期间代其主持工作的委负责同志。委其他负责同志出差、出访、安排休假,应事先向委主要负责同志报告,并告知委办公室。

委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委机关负责同志、委机关副调研员外出(离开科尔沁区),必须向委主要负责同志报告,并向委办公室报备;委机关各科室科长外出(离开科尔沁区),须分别向委分管负责同志和委主要负责人报告,同时向委办公室报备。

委机关副科长外出须向分管领导请假,请假3天以上者,由委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科员请假半天的,由科长审批,请假1-3天的,分别报委分管领导和科主任批准,超过3天的,应向委主要负责人报告。

委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外出均须填报《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人员外出事由报备单》,并交办公室备案,假期结束,请假人必须向准假人及办公室销假,否则超假按照旷工处理。对于外出不请假者,一律按照旷工处理。

第四十六条 各地、各单位邀请委负责同志参加公务活动,一般应至少提前1周报送请示,由委办公室统一安排;不得直接向委负责同志发出邀请。

第四十七条 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考察等活动,委门户网站可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 新闻报道要压缩篇幅,优化内容和结构,简化对领导的职务称谓,把主要内容留给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字数一般限制在300字以内。在通辽市级(含)以上媒体刊载活动报道,须经委分管领导同意,重大事项须经委主任同意。

第四十八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严禁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等。

第十章 廉洁行政和作风建设

第四十九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通辽市相关配套规定以及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五十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各科室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负责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对因推诿、拖延及失职、渎职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五十一条 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委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各项规定,大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效能型机关。

第五十二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机关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严格执行 住房、办公用房、车辆配备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控制差旅、会议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相关规定,并按照有关外事审批规定办理。改革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不得违反规定用公款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基层送礼和宴请。严格控制和规范论坛、庆典、节会等活动。各类会议、活动经费要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第五十三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领导班子及科室负责人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反规定干预或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

第五十四条 通辽市卫生计生委全体工作人员要切实加强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

第五十五条

委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到基层考察调研,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减轻基层负担;各旗县市区负责人不到车站、机场及辖区分界处迎送。除工作需要外,不去名胜古迹、风景区参观。

第五十六条

委负责同志不为各旗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 题词,因特殊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一般不公开发表。

第五十七条 本规则适用委直属事业单位。委办公室负责会同人事科、财务科、市直卫生计生系统纪委等对本规则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发现有违反本规定的现象,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向委负责同志报告,强化责任追究。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四

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财政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财务局: 为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全科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建立健全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 财政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7年1月2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规划

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和增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为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全科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建立健全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特制订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十二五”期间,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加大全科医生等各类人员培养培训力度,有力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15年底,我国卫生计生人员总量已达1069.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03.9万人,注册护士数324.1万人,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22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长期存在的医护比例总体倒置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毕业后医学教育取得重大突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推开,在培医师达到12万人。全科医生增加明显,达到18.9万人,初步实现每万城乡居民平均有1名全科医生的阶段性目标。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有力提升了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为深化医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同时,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紧迫需求相比,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人才总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临床执业医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58.8%,且大多未接受过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层人员学历、职称层次低,能力提升受到很大限制。全科医生奇缺,仅占医师数的6.2%,儿科、精神科、妇产科、护理、助产等人才十分短缺,防治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公共卫生人才稀缺,与健康服务、养老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教育培训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学科、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与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制定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医改、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人口生育政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医教协同,严格标准,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持续提高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胜任力,促进学科专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均衡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服务大局。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大局,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和医学教育规律,建立健全毕业后医学教育制 度,发展完善覆盖全体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和医学人文培训,满足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的需求。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紧紧围绕“强基层”要求,以全科医生为重点,以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为重要着力方向,大力培养基层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才、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骨干人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重点薄弱学科领军人才和其他各类急需紧缺人才,整体推进其他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实行教育培训全员覆盖。鼓励发达地区和有关单位发挥引领示范与对口帮扶作用,促进协调发展。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根据学科、岗位特点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岗位职责和胜任能力为核心,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内容与标准,分层分类制定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指南,整合培训基地、师资、资金、课程、教材等教育培训资源,优化各级各类人员教育培训计划与项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重在成效。

——规范管理,重在质量。加强对毕业后医学教育和各类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管理,坚持教育培训的科学性、公益性、规范性,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教育培训机构等方面的优势与积极性,完善设计、执行、指导、监测、考核、评估,严格监督 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四、发展目标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急需紧缺专业为重点,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综合素质。

五、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过程管理,严格督导评估,规范结业考核,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以岗位需求为基础,统筹兼顾培训需求、毕业生数量和培训能力制定培训规划,发挥示范基地等典型单位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数量适宜、布局合理、条件良好、管理规范、质量过硬的培训基地网络。加强培训能力建设,依需求和条件适当扩大培训规模,着力提高参培医师能力素质,合理增加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人才供给。以全科和儿科、精神科以及妇产科、病理、麻醉、康复等急需紧缺专业为重点,统筹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2020年,力争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50万名,实现“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定一批师资培训基地,健全临床带教激励机 制。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强化东西部对口支援。

(二)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通过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途径,到2020年,培养全科医生15万名以上。支持综合性医院部分专科医生和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经培训合格后转岗为全科医生。随着全科岗位职业吸引力的增强,适时扩大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招收规模,增加合格全科医生供给。建立由综合医院牵头、基层实践基地和高等医学院校、有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的全科培训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培训水平。

以提高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实施基层卫生计生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药、护、技等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多种形式的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强化岗位培训,推进骨干进修,全面提高在职在岗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围绕卫生计生工作形势、人口形势、卫生计生政策以及依法行政要求,加强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培训。

(三)加强其他急需紧缺专业人员培训。以紧缺专业为重点,通过“导师制”专科进修等方式,开展县级医院骨干 医师培训,鼓励地方以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薄弱学科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培训。加强市县级产科、儿科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培训和儿科、精神科医师及助产士转岗培训。大力加强其他各类紧缺专业人员岗位培训,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药学人员培训,提升药事服务能力,促进合理用药。适应“互联网+医疗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大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康复、临床营养、心理健康等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培训。加大医用物理师、检验师、视觉师、听力师等医学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四)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训。试点起步,逐步探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框架下,到2020年培训公共卫生医师5000名。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探索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使用激励和培养培训机制,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医师的岗位胜任能力。强化卫生计生监督人员培训,注重卫生监督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高,着力提高卫生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强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应急、食品安全、计划生育、出生缺陷防控、采供血、实验室检测等各类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临床知识培训以及临床医师的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满足新形势下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中医专业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开展中医类别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继续做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等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围绕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设置,着力培养中医临床紧缺人才和中医养生保健等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规范并加快培养具有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建立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继续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到2020年,培训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农村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含民族医药人员)6.65万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500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1.56万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达到2200个。

(六)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贯彻《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文件,选择需求大、条件成熟的专业试点起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遴选认定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培养一批素质能力较高的专科医师,到2020年,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特 色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市医院培养一批专科医师。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加强领导,强化协同。各地要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培训管理职能,完善政策措施,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严格考核,确保规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规划目标切实落实。

(二)明确职责分工。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制定全国性的培训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制定培训指南和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对全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并组织实施全国性的培训时间1年以上(含1年)的重大培训项目。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并组织实施相关培训项目,整合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避免重复培训,严格培训过程管理,保证培训效果。地市级及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办法,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三)保障经费投入。通过政府、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多渠道筹资,加大对卫生计生人才培训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按照规定落实投入责任,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医疗卫生机构要合理安排职工培训经费,保障本单位开展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合理支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支持、参与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四)加强基地建设。对现有各类培训基地进行系统梳理,针对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需求,集成各类优势学科、医疗卫生机构以及行业组织、医学院校资源,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等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国家-省-市-县”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的培训基地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卫生计生委所属培训机构、人才机构、能力建设机构、疾控机构、医院以及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培训中的作用。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五

【发布日期】2006-01-03 【生效日期】2006-01-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解放军、武警部队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委机关各单位,各直属、挂靠单位:

现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地区和部门实际,做好安排部署,推动工作落实,确保目标实现。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 ○ ○ 六年一月三日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

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国家人口计生委决定,在过去五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重要意义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的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道路的创新发展。在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的思路、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开放的胸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和人力资本。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选择。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现,人口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因此,必须改革创新,把工作从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方式方法中解放出来,纳入法制和制度的轨道,使之不因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或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的重要途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现阶段,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还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计划生育家庭还有许多实际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工作新机制的核心理念是民主、法治、服务、利益,反映了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本质要求。通过机制创新,切实改进工作,维护群众权益,反映群众诉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树立我国负责任人口大国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千年发展目标”,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应当积极参与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不断提高国内工作水平。倡导共存、共享、共赢,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合作与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繁荣与进步。

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要着重把握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等五个方面,着力在制度(指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政策、规定等)、器物(指组织机构、设施设备、人员、经费等)和载体(指具体的管理和服务活动、行为等)建设三个层面求得突破。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解决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力争2010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工作新机制,率先实现部门工作法治化。

主要标志: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0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控制在13.7亿以内;?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实效,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矛盾有所缓解,人口安全形势趋于改善;?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服务和协调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框架:

――依法管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人口计生工作者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加强监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村(居)民自治。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和村(居)民委员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行计划生育政务、村(居)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计划生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能力建设,搭建政府部门与群众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制度化的交流合作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疏导社会矛盾。

――优质服务。坚持巩固和发展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建设社会主义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咨询。加强研究和规划,推动生殖健康产业发展。

――政策推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和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益导向机制。组织实施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探索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困难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确保各项奖励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

――综合治理。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部门协调力度,落实责任,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

三、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主要思路和任务

“十一五”时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要着重推动五个方面的创新:?

(一)理论创新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发展人口科学,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实践最新发展成果、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

――把人口理论创新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课题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立研究的长效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平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应用和对策研究,加强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宣传和推广,促进理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加强对理论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的理论创新工作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批理论研究人才。

(二)制度创新

――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从实际出发,探索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有效途径,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

――把国家和省级人口计生委的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研究战略、制定规则、创造环境、依法行政”上来。议全局、抓大事,增强总揽全局、民主科学决策、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综合协调的能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部门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加强对工作过程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把基层的注意力引导到服务群众、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上来。?

――推动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由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负责、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

(三)科技创新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人类生殖基础理论以及生殖健康、出生缺陷、主要生殖系统疾病等的研究,推出一批科研成果。?

――大力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群众提供经济适宜、避孕效果好、毒副反应小的新型避孕药具。加强避孕药具使用不良反应监测,科学编制政府采购目录,推动避孕药具的更新换代。?

--推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为平台,促进形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研基地和企业集团。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产业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优化队伍结构。重视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四)能力创新

――实施“甘露计划”。巩固和完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以县站和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重点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五种职能。?

――加快推进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完善政务信息系统、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推进“三网一库”建设。以信息引导服务,提升工作水平。?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员准入、培养使用、有效激励、监督退出等机制,形成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探索干部队伍职业化发展道路,开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加强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理顺人口计生部门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五)载体创新

――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倡导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的社会新风,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促进生育文明。采用综合措施,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实施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

――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活动,实施以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组织实施好“关注妇女,抗击艾滋”活动,以关爱妇女和家庭为重点,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咨询和服务活动,推动对艾滋病困难家庭的救助,提高社会公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与联合国机构,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有关国际、地区和国家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好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第六周期项目、中国/福特基金会优质服务项目、中日合作中国中西部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及其他合作项目。?

各地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各项目、活动经验的整合与提升,推动工作新机制建设。

四、加强对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政府行为。人口计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将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与各部门、各方面的改革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工作新机制建设的合力。?

科学制定规划。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工作新机制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纲要,细化改革任务,明确实施步骤,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强化成本效益观念,统筹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基层的实际承受能力,使改革进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要求相吻合,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前进方向相适应,防止出现脱离实际、盲目冒进的倾向。

切实抓好试点。国家和省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注意选择和抓好不同类型的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解决制约工作新机制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政策、经费、项目、考核等方面给予试点地区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强试点地区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试点模式和先进经验的总结提炼,加大教育、培训和倡导力度,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入。

改进考核评估。加快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及其考核评估体系。科学设置考核内容、标准和权重,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地确定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鼓励创新,不求全责备,引导综合改革和工作新机制建设沿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道路顺利推进。

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六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3

选育单位: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LSC107×LSC37

特征特性:在西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共需117 d, 比对照渝单8号早1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80 cm, 穗位高116 cm, 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花丝绿色, 果穗筒型, 穗长19 cm, 穗行数16~18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马齿型, 百粒重32.6 g。接种鉴定, 感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 高感穗腐病。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642.8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0.0%。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605.5 kg/667 m2, 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5.6%。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播种期3月上旬至4月中旬, 种植密度3 200~4 0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纹枯病、穗腐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

适宜区域:在四川、重庆、云南、湖南、广西、湖北 (不含十堰) 、贵州 (不含贵阳和铜仁) 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平坝丘陵低山区春播种植。穗腐病高发区慎用。

中梁319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4

育种者:孙晓磊

品种来源:S975-22×S799-1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 d, 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30 cm, 穗位高66 cm, 成株叶片数19~20片, 花丝红色, 果穗锥型, 穗长17 cm, 穗行数14~16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半硬粒型, 百粒重28 g。接种鉴定, 抗茎腐病, 中抗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 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599.4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6.1%。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604.6 kg/667 m2, 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5.3%。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种植密度为5 000~5 5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适宜区域:在黑龙江第四积温带、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东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宁夏南部极早熟区春播种植。

佳518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5

选育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佳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佳2632×佳788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 d, 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40 cm, 穗位高74 cm, 成株叶片数19~20片, 花丝红色, 果穗长锥型, 穗长18 cm, 穗行数14~16行,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百粒重29.3 g。接种鉴定, 中抗茎腐病和玉米螟, 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叶斑病。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能够达到612.5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8.5%。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599.1 kg/667 m2, 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4.3%。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密度5 500株/667 m2左右。 (2) 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弯孢叶斑病。

适宜区域:在黑龙江第四积温带、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东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地区、宁夏南部 (不含固原) 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

屯玉188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6

育种者:曹冬梅, 徐英华, 曹丕元

品种来源:WFC2611×WFC96113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1 d, 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 株高238 cm, 穗位高83 cm, 成株叶片数16~17片, 花丝浅紫色, 果穗锥型, 穗长17.7 cm, 穗行数12~16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半硬粒型, 百粒重29.4 g。接种鉴定, 中抗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极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可达到596.6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5.6%。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587.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适宜区域:在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及通辽市北部地区、吉林东部、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宁夏南部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

纪元101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7

选育单位:河北新纪元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廊系-33×廊系-1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夏播区出苗至成熟需100 d, 与对照京单28相同。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 叶缘淡紫色, 花药紫色, 颖壳绿色中间带紫。株型半紧凑, 株高272 cm, 穗位高108 cm, 成株叶片数19片, 花丝红色, 果穗长锥型, 穗长18 cm, 穗行数16行,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百粒重42.3 g。接种鉴定, 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 高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京津唐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739.5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6.9%。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738.9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0.6%。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播种期6月中下旬, 密度4 000~4 5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 防止倒伏。

适宜区域: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区种植。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MC220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3018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X220×京C632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夏播区出苗至成熟101 d, 比对照京单28晚1 d。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 叶缘淡紫色, 花药淡紫色, 颖壳淡紫色。株型紧凑, 株高275 cm, 穗位高111 cm, 成株叶片数19片, 花丝绿色转淡红色, 果穗筒型, 穗长17 cm, 穗行数14~16行, 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 半马齿型, 百粒重42.4 g。接种鉴定, 中抗小斑病和茎腐病, 感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 高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产量达到736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6.3%。2012年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739.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0.8%。

栽培技术要点: (1)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 播种期6月中下旬, 密度4 000~4 500株/667 m2。 (2) 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

适宜区域:在北京、天津, 以及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种植区种植。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棉花

鲁7619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1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鲁478 (石远321选系) ×鲁S3232 (鲁棉研22号选系)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 d。出苗较好, 苗势较弱, 中后期长势较好, 整齐度较好, 后期叶功能好, 不早衰, 吐絮肥畅易采收。株高106.2 cm, 株型较紧凑, 果枝较短, 茎秆坚硬, 茸毛较少, 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 铃卵圆形、铃尖明显, 第一果枝节位7.1节, 单株结铃19.8个, 单铃重5.4 g, 子指9.7 g, 衣分39.4%, 霜前花率91.6%。接种鉴定, 抗枯萎病, 耐黄萎病, 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32.3 kg/667 m2、91.6 kg/667 m2和83.9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中植棉2号增产6.7%、6.3%和6.5%。2012年进行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48.1 kg/667 m2、96.7 kg/667 m2和85.5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7.5%、7.2%和7.0%。

栽培技术要点: (1)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宜于4月20日前后播种。 (2) 高肥水地块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 中等水肥地块3 300株/667 m2左右、旱薄地3 500株/667 m2左右。 (3) 施足底肥, 重施花铃肥。 (4) 如遇伏旱应及时浇水, 防早衰。 (5)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一般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化控1次。 (6) 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 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盲椿象、烟粉虱和棉叶螨等虫害。 (7) 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适宜区域:在黄河流域安徽淮河以北, 河北中部、南部, 河南北部、东部, 江苏淮河以北, 山东北部, 山西南部棉区种植。

棉乡杂3号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2

选育单位: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锦科18优×s GK958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品种, 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 d。出苗好, 苗壮, 全生育期长势旺, 整齐度好, 吐絮畅。株高108.1 cm, 株型较松散, 茎秆硬朗, 多茸毛, 叶片大而平坦、叶色深, 铃卵圆形, 苞叶大, 第一果枝节位7.2节, 单株结铃19.9个, 单铃重6.0 g, 子指11.5 g, 衣分39.2%, 霜前花率91.3%。接种鉴定, 耐枯萎病, 抗黄萎病, 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0.6 kg/667 m2、98.3 kg/667 m2和89.8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6.0%、6.5%和4.1%。2012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6.9 kg/667 m2、106.4 kg/667 m2和93.0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6.1%、6.5%和1.3%。

栽培技术要点: (1) 直播4月中下旬、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上旬、地膜覆盖4月中旬播种。 (2) 种植密度, 高水肥地块1 500~2 000株/667 m2、中等水肥地块2 000~2 500株/667 m2、旱薄地在3 000株/667 m2左右。 (3) 施足底肥, 重施初花肥, 现蕾后注意喷施硼肥, 适当补施盖顶肥。 (4)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 酌情使用生长调节剂。 (5) 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 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肓蝽蟓、灰飞虱等虫害。 (6) 枯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适宜区域:在黄河流域安徽淮河以北, 河北中部, 河南北部、东南部, 山东西北、西南部, 山西南部, 天津棉区种植。

创091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3

选育单位: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创46[H004×H006 (鄂荆92选系) ]×创927[H009×H027 (GK19选系) ]

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品种, 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8 d。出苗较好, 长势强, 整齐度较好, 不早衰, 吐絮畅。株型较松散, 株高119.3 cm, 茎秆较粗壮, 茸毛较少, 果枝较长、平展, 叶片较大, 叶色深, 果枝始节位6.7节, 单株结铃29个, 铃卵圆形, 单铃重6.3 g, 衣分41.9%, 子指11.3 g, 霜前花率90.8%, 僵瓣率12.1%。耐枯萎病, 耐黄萎病, 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9.5 kg/667 m2、108.5 kg/667 m2和98.8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0号增产3.0%、5.2%和5.2%。2011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8.5 kg/667 m2、92.9 kg/667 m2和84.7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0号减产0.1%、增产1.5%和减产0.3%。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棉区育苗移栽4月上中旬播种。 (2) 种植密度1 600株/667 m2左右。 (3) 底肥重施有机肥, 早施、重施花铃肥和盖顶肥, 防止早衰。 (4)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少量多次。 (5) 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 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甜菜夜蛾及盲蝽蟓等害虫。 (6) 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适宜区域:在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西省鄱阳湖、湖北省江汉平原及鄂东南岗地、湖南省洞庭湖、四川省丘陵区、浙江省沿海棉区春播种植。

K07-12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4

品种名称:K07-12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185×9717) ×新3×中2621×抗35]×185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 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28 d。出苗快, 生长势强, 整齐度较好, 后期不早衰, 吐絮畅。植株筒形, 株型较松散, 株高75.2 cm, 叶片较大、绿色, Ⅱ式果枝, 第一果枝节位5.5节, 单株结铃7.0个, 铃卵圆形, 单铃重6.0 g, 衣分42.4%, 子指10.6 g, 霜前花率94.0%。接种鉴定, 高抗枯萎病, 感黄萎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品种区试,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43.4 kg/667 m2、152.4 kg/667 m2和144.3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减产2.2%、增产6.4%和2.4%。2012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00.1 kg/667 m2、183.0 kg/667 m2和159.7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7.3%、16.0%和7.6%。

栽培技术要点: (1) 西北内陆早熟棉区4月上中旬播种。 (2) 保苗密度14 000株/667 m2左右。 (3) 施足底肥, 及时追肥, 灌水3次或滴灌8~10次。 (4) 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齐苗后第一次化控, 以后每生长3~4叶化控1次, 第一果枝高度控制在20 cm以下, 果节间长度控制在5~6 cm。 (5) 适期早打顶, 单株留果枝9个左右。 (6)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蓟马、盲蝽蟓、棉叶螨、蚜虫、棉铃虫等虫害。

适宜区域: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种植。黄萎病重病区慎用。

巴13222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3005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中287优系× (新陆中8号优系×绵优156)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中熟常规品种, 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38 d。苗期长势平稳, 后期长势较强, 整齐度好。植株塔型, 株高68.55 cm, 茎秆较硬有弹性, 茸毛较少, 茎秆和叶柄有腺体, Ⅱ式果枝, 叶片中等大小、上举、叶色深绿, 第一果枝节位5.5节, 单株结铃7.6个, 铃卵圆形、铃嘴较尖, 单铃重6.2 g, 衣分42.4%, 子指11.5 g, 霜前花率93.7%。接种鉴定, 耐枯萎病, 感黄萎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84.8 kg/667 m2、163.2 kg/667 m2和153.7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10.9%、11.8%、13.1%。2012年生产试验, 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04.6 kg/667 m2、178.2 kg/667 m2和166.3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7.8%、8.8%和10.9%。

栽培技术要点: (1) 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4月中旬播种。 (2) 种植株数1.2万~1.5万株/667 m2。 (3) 施足底肥, 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及时追肥, 酌情施钾、硼、锌等微肥, 注意及时足量灌溉。 (4) 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合理化控, 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 (5) 适时打顶, 留果枝8~12台, 7月上中旬打顶结束。 (6) 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蓟马、盲蝽蟓、棉叶螨、蚜虫、棉铃虫等虫害。 (7) 枯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7.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七

【发布文号】国办函〔2012〕17号 【发布日期】2012-01-20 【生效日期】2012-01-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调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的函

国办函〔2012〕17号

人口计生委:

你委《关于调整国家人口计生委兼职委员的请示》(人口厅〔2011〕100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函复如下:

一、国务院同意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兼职委员为:外交部吴海龙、发展改革委朱之鑫、教育部郝平、科技部王伟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公安部黄明、民政部窦玉沛、财政部张少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国土资源部王世元、环境保护部周建、住房城乡建设部唐凯、农业部陈晓华、商务部俞建华、卫生部刘谦、工商总局钟攸平、广电总局王莉莉、统计局张为民、食品药品监管局边振甲、扶贫办王国良、全国妇联范继英。

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会议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研究提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为国务院决策提供意见建议;督促检查相关人口计生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兼职委员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由国务院分管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同志召集,也可委托人口计生委主要负责人或联系人口计生工作的国务院副秘书长召集。会议议题由人口计生委提出,报召集人确定。会议议定事项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由召集人签发。

三、人口计生委办公厅承担联系兼职委员单位的具体工作,各兼职委员单位指定一名司局级干部担任联络员。

四、各兼职委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兼职委员职责,按照分工密切配合人口计生委共同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八

黑龙江医疗卫生招聘: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依据《关于转发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的通知》(哈人社发〔2015〕95号)文件精神,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4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其中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为差额补助事业单位,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院为全额补助事业单位。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实行岗位公开,自愿申报,择优选拔。

二、招聘数量

此次公开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29人。具体招聘岗位、人数、条件等详见《2017年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计划表》(以下简称《招聘计划表》)。

三、公告发布网站

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http://

咨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付红0451-84883050 ***

② 岗位170201发送至:rsk_wy@126.com

咨询: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崔文婷0451-88626608

③ 岗位170301发送到:rsk_yz@126.com

咨询: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韩飞0451-82426085,***

相关政策咨询电话:0451-84664464

报名时间:2017年8月21日至2017年8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3:30-15:30咨询)

(二)资格确认

本人持报名邮件附件中所提交的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四张2吋照片、在职人员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参加应聘的证明或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进行现场资格确认。

依据招聘岗位设置的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现场资格审核确认。以下情况可以通过:一是报考人员毕业证专业与《招聘计划表》专业名称一致,只有连接词不同,如“与”、“及其”、“与其”、“和”、“及”等或多“专业”、少“专业”两个字(类似词语:“方向”、“管理”、“工程”、“艺术”、“技术”、“硕士”)等,多“学”、少“学”一个字(类似字:“班”)等的类似情况,可以审核通过;二是报考人员毕业证专业名称在《招聘计划》中表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如考生毕业证专业名称为“绘画(中国画)”,而《招聘计划表》表述为“绘画”、“中国画”等类似情况,可以审核通过。

资格确认时间:2017年8月25日8:00至15:00

资格确认地点: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人事科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领取准考证:资格确认合格的考生本人持二代身份证于2017年9月1日8:30至16:30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人事科(哈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领取准考证。

报名注意事项: 报名后的各个环节,均在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以《通知》方式发布,不再以其它方式通知。请各位考生及时登陆报名网站查看信息,以免影响考试。

(三)考试

本次招聘考试采取面试方式,由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1.面试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生面试时须携带准考证原件、二代身份证原件(若身份证丢失,可持临时身份证)。面试当日出现缺考者,不影响其他考生面试。

2.面试规则。面试采用情景模拟和结构化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潜在能力等。面试成绩总分为100分,达不到60分者不予聘用。

3.公布成绩。面试后,将考生的成绩于面试结束一周内在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公布。

4.确定体检和考核对象。面试后,依据考生成绩按招聘岗位人数1:1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体检和考核人选。若面试成绩出现并列,则进行面试加试,高分者进入体检和考核。

七、体检和考核

(一)体检

体检由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统一组织面试合格人员到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由考生承担。体检内容及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者,只有一次复检机会。复检项目由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会同体检医院确定。考生须认可复检结论为最终体检结果方可参加复检。体检及复检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对体检过程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造成体检结果失真的考生,取消聘用资格。

(二)考核

考核由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考核应当做到全面、客观、公正。主要对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并对考核对象的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体检或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聘用,该岗位可由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递补意见,经市人社局同意后,可以在报考同一岗位且面试合格人选中,按照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体检和考核的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请关注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通知。

八、办理试用期手续

根据考试、考核、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者,用人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聘用人员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试用期满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签定聘用制合同,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

九、招聘纪律

为使招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招聘工作由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监督电话:84664485。报考人员必须遵守招考有关规定和要求,服从考务安排。对在报名、面试、考核、体检过程中被认定弄虚作假、不守承诺或违纪违规的,将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人社部发〔2016〕85号)规定对其处理。

特别提示:

1.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有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教材,也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有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培训班。社会上凡称与本次考试相关的复习材料、培训班、网站等误导报考人员的,均与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无关。请考生提高警惕!

2.请考生在体检前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不饮酒,不吸烟,饮食以清淡为主,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附件:1.《2017年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计划表》

2.《2017年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报名登记表》

3.《诚信承诺书》

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9.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九

“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为坚定不移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是直接为广大群众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重要载体,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健康和人员培训等八项任务。“十一五”期间,为提升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实施了《“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有力改善了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条件,技术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于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步提升、再上水平的重要阶段。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增速逐步趋缓。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长期面临较大人口压力的总体形势没有改变,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没有改变。未来一段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一是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总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育龄妇女数量居高不下,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庞大规模,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客观上要求增加服务供给。二是服务任务更加繁重。服务内容由基本四项服务向出生缺陷预防、信息咨询、育龄妇女随访及生殖健康普查等综合服务发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全面开展,都将进一步增加工作量。三是服务要求明显提高。随着以人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需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提供更为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筑牢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基础。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发展还不完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国农村基层尚有部分县级服务站未达到《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建标[2005]206号)要求,其中85%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难度较大;二是县级服务机构现有设备老化和不足并存,调查显示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所需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酶标分析仪等主要设备缺口都在50%以上,制约了服务开展和质量提升;三是“九五”和“十五”期间配备的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都将于“十二五”期间达到报废年限或里程,影响流动服务的有效开展;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较为薄弱,现有计划生育科研院所基础设施老化、科研设备陈旧,研发和指导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通过统筹规划,进一步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十分必要。

二、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为目标,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涵,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开展群众满意的优质服务,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一)统筹发展,全面推进

科学规划,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类指导,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

(二)需求导向,突出重点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服务需求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重点加强县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提高基层技术服务水平。着力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努力提升计划生育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三)地方主导,中央扶持

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有步骤、分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在规划布局、建设投入、用地安排和运行保障等方面负起主要责任。中央予以适当支持和补助,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和检查评估。

(四)健全体系,完善功能

围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服务需求,构建以县乡服务机构为依托,流动服务车为纽带,功能齐全、布局科学、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多层次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五)规范建设,高效运行

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方向,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加强建设项目的全程管理和监督。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服务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任务

通过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健全体系,科学管理,全面实现计划生育服务设施标准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队伍职业化、服务保障制度化,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本实现县县都有标准化的计划生育服务设施。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对未达标的县级服务站(含少量市辖区未设立服务站的地市级服务站)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扩建,计划建设规模约96万平方米。——基本配齐县级服务站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设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为县级服务站(含少量市辖区未设立服务站的地市级服务站)配置约1万台检测设备,逐步满足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需求。——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项目。制定服务车配备标准,为部分县级服务站配置流动服务车,保证计划生育流动服务不断档。建立车辆更新机制,完善运行保障制度。——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围绕出生缺陷预防、生育调控技术、生殖与遗传等重点研发领域,依托现有省级计划生育科研院所,重点支持部分省级人口计划生育研发和指导中心的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升级,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科技支撑平台。

四、资金筹措

地方各级政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支出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安排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央安排预算内投资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予以专项补助,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实施。依据《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对西部地区、中东部享受西部政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项目,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80%;对中部地区其他县(市)、东部地区享受中部政策地区,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60%;对东部地区其他县(市),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25%。对西藏、新疆南疆三地州和四省藏区等特殊困难地区,由中央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全额补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从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抓实抓好。要建立由发展改革、人口计划生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完善运行机制

原则上,中央补助购置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设备和流动服务车为一次性安排,地方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建立运行保障和维护更新机制,确保设备和车辆的有效运行和及时更新。运行保障和维护更新机制要与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同步规划、同步审核、同步检查。

(三)加大资金投入

各地要按照分级负担、共同筹措的原则,切实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建设资金,确保足额及时到位、不留缺口。配套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不得申请中央补助投资。地方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不得挤占计划生育事业费。积极支持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优先安排幸福家庭试点单位设备配备。

(四)严格项目管理 遵循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切实加强投资管理,厉行节约,合理控制设备采购种类和档次以及服务机构建设规模。项目建设资金应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严禁挪用、截留、挤占项目建设资金。加强服务机构的运行监管和设备的使用管理,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五)加快人才培养

制定各级服务机构人员配置标准。加强教育培训,推进在职学历教育,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计划生育服务队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11〕25号),加快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逐步建立职业标准、学科教材、教育培训、评估认证和职业监管体系。

(六)深化体制改革

10.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介 篇十

报 告

区创卫办:

昌文里社区位于金昌市区北部,东至长春路,西到天津路,南至延安路,北至昆明路。辖区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宅楼113栋,居民3625户,10275人,驻辖区15家;清扫面积146831平方米(其中楼前楼后清扫面积131571平方米,背街小巷清扫面积15260平方米),现有清洁工16名,拉运工2名。近年来,社区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的号召,全力贯彻落实“创卫”工作目标,始终把创卫”工作纳入社区中心工作。先后获得了“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区级双创工作先进集体”、“区级五城联创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现将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

“创卫”工作重在领导,贵在措施,关键在落实。为此,社区专门成立了由社区党工委书记、社工委主任同志任组长,社工委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创卫工作人员。先后制定了《单位内部卫生管理制度》、《辖区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周末卫生大扫除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季奖惩的工作制度和奖惩结合的监督机制,将督查考评结果与社区职工考核挂钩,对一次考评不合格者取消评优资格。明确五城联创包抓工作与检查考核标准,对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工分片负责协助抓的齐抓共管格局,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创卫工作长效机制,为社区“创卫”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卫”意识

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是全市人民的意愿,也是全市民心工程重点工作。为此“创卫”工作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社区在“创卫”工作期间,加大宣传力度,使辖区每一户、每一位居民都能清楚认识到“创卫”工作的意义。几年来,社区先后向辖区居民发放《文明市民基本要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导手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手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14余种,共计20000多份,举办文明宣传教育12期,出黑板报、宣传橱窗40期,开办健康教育培训班38期,参加人数累计达到15000人次,并进行考试答卷,居民知晓率为90%,合格率均达到了98%。利用新闻媒体优势刊登、播放有关“创卫”新闻稿件12篇。同时,社区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居民文化活动,举办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以更好的宣传“创卫”工作,从而在辖区居民中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城市环境,个个重视城市环境,从我做起,洁净城市”的良好风气,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改善辖区环境,提高“创卫”质量

环境卫生是衡量卫生城市的关键所在,在我市提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之初,社区便始终把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放在首位。一是社区从工作实际出发,抓主抓重,对重点区域分步分段进行了治理。三年来,共清理辖区死角垃圾60余车,清理野广告15000多条,投入治理经费4万多元,对辖区内日常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确保辖区环境干净整洁。二是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和《清洁工上下班签到制度》、《清洁工奖惩制度》,对辖区“五小行业”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要求垃圾统一堆放,统一收集。做到全天保洁,做到奖惩分明,责任到人,提高了辖区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三是为美化小区环境,社区三年累计植树869棵,通过社区组织干部、居民浇灌树木,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2006年社区开展了树木认养活动,使广大居民也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今年辖区新建的两个游园已基本成形,共植树60多棵,配制长椅10个,为居民创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四是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小区硬化面积。经过社区工作委员会的多方协调,截止2010年底,社区更换地埋式垃圾箱201个,此垃圾箱已基本覆盖全辖区,硬化辖区道路2000多平方米。五是清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乱摆摊点的现象,采取划片、分组专人管理,设立路障、划分固定摊位等办法进行规范管理,并派专人打扫卫生,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六是加大辖区单位卫生督查力度。通过三年来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大部分辖区单位认识到了爱国卫生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能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创建活动,自觉把卫生单位创建作为“创卫”的“细胞”工程,抓紧、抓实、抓好。辖区单位基本建立了爱国卫生组织机构,指定了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将创卫工作与文明单位、卫生达标单位评选相挂钩,进一步促使辖区单位加大创卫力度。

四、促进健康教育,提高市民素质

为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步伐,增强市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社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首先成立健康领导小组,社区领导亲自抓,并成立了保洁护绿志愿者队伍300多人,义务在辖区内打扫卫生和植树浇水。自“创卫”以来,社区组织居民培训健康教育骨干,给社区居民讲授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知识。共举办培训班38余次,参加听课的居民达2000多人次。社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成立了以辖区各单位团干为主,社区城管队以及志愿者组成的市民文明行为纠察队,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对市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对有碍市容的不健康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每年春节期间,社区组织秧歌队在体育馆休闲中心用文艺表演的形式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对辖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活动15次,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教育意识.

五、加强食品卫生检查,建立健全卫生防疫体制 食品卫生关系到居民的自身利益,社区本着预防为先,解决从速的原则,三年来逐步建立健全了食品卫生监督机制,对辖区15家企事业单位以及辖区各类饮食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并对饮食、餐饮单位进行周期性大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特别是针对辖区金昌市第一中学、金昌师范等学校门口小商小贩较多的现象,社区抽调专人进行重点检查,对卫生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同时,社区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以及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防治人员、防治药品及时落实到位,制定和完善有关防制措施,在全辖区内定时发放各类防制药品,定期不定期走访辖区居民以了解近期辖区防制情况,使病媒生物及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六、创新机制,拓宽思路,全力打造特色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和社区干部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社区卫生的意义,讲解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同居民算知心帐,开座谈会,宣传健康知识,到居民家中免费测血压,发放健康知识小处方,发放社区医师联系卡,为居民免费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社区服务站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开设了“温馨悄悄话室”对有心理健康需求者给予免费健康咨询,为他们消除心理疾病提供了帮助。为了更好的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服务站还制作了各类通俗易懂的宣传幻灯片及健康知识幻灯片。极大的提高了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参与“创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构建健康和谐家园”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和共为。

七、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居民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知晓率不高、意识还不到位,必须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将居民观念切实转变过来,营造全民创卫的良好氛围。

(二)昌文里社区属于全市老区,部分基础设施陈旧,例如:辖区楼房13栋前平房没有上下水,致使居民生活很不便,污水乱倒,给“创卫”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在“创卫”工作中,我社区虽对辖区内的昌文巷和长春路口的摆摊设点进行了集中整治,但反弹现象严重,需要执法部门共同协调配合才能有效整治。

(三)社区卫生费收缴难度大,社区卫生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工作。但是,由于居民居住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居民对收缴卫生费不配合,需出台新举措,采取新措施。

(四)我辖区内累计种植树木869棵,虽号召党员及志愿者进行了认养,但不能及时浇灌,致使部分树木死亡。2007年,但此举不是长久之计,辖区内树木浇水缺少水源,不能长期依靠居民从自家提水浇灌,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五)在“创卫”工作开展以来,社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清除辖区内电杆、楼道内的野广告,但无法从源头上铲除,回潮现象严重,所以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足够重视,彻底清除此现象。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上一篇:国庆节祝贺词下一篇:实习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