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平台建设方案

2024-09-07

电教平台建设方案(6篇)

1.电教平台建设方案 篇一

方集镇中心中学多媒体电教平台管理制度(试行)多媒体电教设备是学校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常用设备,为了保证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发挥电教设备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特制订多媒体电教平台管理制度如下:

一、教室的电教平台由各班主任负责管理,班主任为班级财产的第一责任人。

二、使用者应爱护电教平台的一切设备,不准随意改变设备配置,开机、关机及其他操作都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三、注意用电安全,使用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学校,由学校安排人员做相关处理,严禁私自进行操作。

四、教室的电教平台是为教学服务的,非教学需要不得使用,不承担其他任务。严禁学生私自开启电教设备,更不允许利用电教设备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等。

五、使用完毕后必须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数量与卫生,并执行正常的关机操作及关闭展台电源,同时锁好平台所有的柜门。

六、做好卫生保洁工作,不得在平台内放置杂物,擦抹设备时不要使用太湿的抹布或带腐蚀性溶剂。

七、因违章操作或学生私自使用电教设备造成人为损坏的,学校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损坏程度要求责任人照价赔偿,无法查明责任人的由该班集体赔偿。

方集镇中学中学

2011.09.11

2.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案 篇二

桐柏今达物流有限公司长年坚持信息化发展方向。依托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和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移动互联技术,采用国际先进的网络安全产品,配备高强度数据加密、电子认证等技术,构建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网上交易系统。建立了今达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站,制定了公司电子商务目标。2013年公司网站通过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备案,取得ICP证号(豫IPC备15023694号-1)。

1、网站建设技术路线及技术解决方案

今达物流商务网为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网络基础平台系统、物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协同商务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的综合管理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和网络系统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项目的基础,其内容为建设覆盖整个物流园区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计算机局域网和终端设备的联网运行;应用层次实现高质量的基于第三层路由交换技术实现工作信息处理,以及以信息发布、信息交换和查询等基础应用服务为形式,开展各类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

在其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为使整个系统更合理、更经济、性能更好,遵守了以下设计原则:

(1)性价比高

1(2)保证了实用性与先进性(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充性(4)保证可靠性与稳定性

(5)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性和保密性(6)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2、信息流管理

信息服务包括市场基础信息采集、加工和发布,以及行业深度研究服务。其中,市场基础信息覆盖了行业密切相关的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等行业,主要包括各交易品种的价格行情、社会库存、市场分析,以及主要生产企业的资讯等。

行业深度研究是公司研究人员利用公司所拥有的信息采集和数据积累优势,对行业及其相关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为高端客户提供把握行业整体情况、进行经营决策等提供重要参考服务,主要包括市场指数、研究报告、咨询服务和定制化服务。

3、资金流管理

线上供应链金融,通过银行(工商银行系统、建行E商贸通系统接口合作)服务平台与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仓储管理平台无缝衔接,将供应链企业之间交易所引发的商流、资金流、物流展现在多方共用的网络平台之上,实现供应链服务和管理的整体电子化,银行据此为企业提供无纸化、标准化、便捷高效、低运营成本的金融服务。传统银行贷款中,企业办理贷款需要经过申请、调查、审查、审批、签合同、放款等一系列环节,流程相对较长。线上融资是通过电子化手段对传统的线下融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企业融资效率的一种方式。

4、物流管理

此项功能旨在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整合农资流通行业,成为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汇集处,随着平台规模的发展,在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运输等多个环节上形成规模化的集约效应。

5、安全管理

平台经营者应当通过合同或其他方式要求站内经营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商品售后服务和退换货制度,对于违反商品售后服务和退换货制度规定的站内经营者,平台经营者应当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可依照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平台经营者应当通过合同或其他方式要求站内经营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商品售后服务和退换货制度,对于违反商品售后服务和退换货制度规定的站内经营者,平台经营者应当受理买方的投诉,并可依照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

6、客服管理

今达物流商务网设立服务台和区域分布导图,并有专业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导购服务。设置信息台或电子屏幕,公示网上交易信息,商品信息、价格信息和网上各项承诺及服务措施。设置专门的投诉接待处理部门,及时处理投诉意见和交易纠纷,并记录备案。主动配合经营者就消费者投诉所进行的调查和协调。提供功能完备的电子交易信息系统和服务;制定并实施电子交易业务规则;审核可以交易的商品、安排商品上市;组织、监督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结算和交割;为交易商提供监督电子交易、结算、交割的信息服务、发布市场信息;

7、平台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衔接

企业资源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软件功能: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销存、财务管理为应用核心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从功能角度包含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和进销存系统。完成了供应商、同行及用户的管理,品种管理,员工管理三大关联模块以及价格表、即时通讯、呼叫中心、VOIP等辅助模块。通过分析型系统的应用缩减销售周期和销售成本、增加收入、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的市场和渠道以及提高客户的价值、满意度、赢利性和忠实度。

2.1.2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情况

近两年来,公司积极抢占市场份额,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推广方式,运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博客、播客、口碑、体验、BBS、SNS、RSS、公关、会议、会展等多种营销方式,对企业网站进行推广,让更多的群体了解,让更多的潜在顾客成为企业真正的顾客。同时不断完善自主的物流配送体系,配送是农产品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公司全力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分布区域,划分不同的分运点,及时按要求将农产品运至各个分运点,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及时配送。

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方式主要以网上销售、农产品及配送服务和特色农产品展销等为主。

1、农产品配送服务

消费者在网上支付农产品配送的全部费用或部分费用,其余 费用可在每月月初偿还,并和合作社或农户签订协议;合作社或农户则按照预定计划负责生产出健康的绿色蔬菜等产品,通过公司定期配送给消费者,并保证蔬菜的健康和安全。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消费者在购买此类活动后,合作社和公司给消费者一张会员卡,消费者可凭卡随时到合作社参与劳动体验,并监督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定期举办各种活动、编辑相关简报,给成员传达各种农产品动态,宣传绿色环保的动态信息。

2、网上销售服务

公司先后采取网上发帖、回帖,网上招商加盟(网上特产专卖店),网络代销等方式广泛开展网上销售活动。目前网络销售方面可实现从网上直接购买及支付,支持在线支付、快捷配送、货到付款、售后服务等。同时还支持团购、会员积分兑换、限时抢购等服务。

3、其他衍生服务

(1)农产品电子商务下乡活动

公司组织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定期下乡推广及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

(2)特色产品展览会

3.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篇三

按照《XX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XX-XX)》文件精神,结合XX市《职业院校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XX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示范专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以组建幼儿教师培养联合体为载体,定期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建设就业资源库,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模式的综合改革创新。

一、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不仅有利于企业了解学校,也有利于学校深入企业,进一步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双方互信的积极性与合作效益,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单位:部分幼儿园或幼儿教育机构

校企合作内容:学生实习实训、就业能力培训、教学技能拓展。

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学前教师培养联合体

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保障体系,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初步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2、成立由专家、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组成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校企合作的指导工作,组织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机制建设。

3、组建“幼儿教师培养联合体”,制定组建方案和章程,设置专业建设办公室,逐步吸纳一批有实力的幼儿教育机构,建设资源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4、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年会,设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规划,完善合作的内容及合作的形式,研究完善校企共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专业发展性的学业评价、职业规范性的实习评价、选择与发展的德育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

5、根据专业发展的形势以及社会对学前教师的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年会或办公室运行,建立校企“互聘共培”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XX年8月—12月)

主要工作任务:

1、根据专业建设的总体方案,制定;

2、初步制定幼儿教师培养联合体组建方案和章程,规划联合体的工作任务;

3、成立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3月——XX年10月)

XX年主要工作安排:、筹备组建“幼儿教师培养联合体”,联系合作办学用人单位;

2、召开“幼儿教师培养联合体”第一次会议,确立合作目标;

3、成立“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置办公室,组织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

4、开展实习指导,开展顶岗实习工作;

5、组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6、建设学生就业单位资源库;

7、开展就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活动。

XX年主要工作安排:、召开“幼儿教师培养联合体”第二次会议;

2、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开展实习指导,开展顶岗实习工作;

4、继续建设学生就业单位资源库;

5、开展校企合作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10—11月)

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总结校企合作工作,构建校企合作长期平台,接受验收。

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要在学校师范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组织,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能按计划落实。

2、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要建立一系列合作双方认可的制度和机制,着重制定好《校企合作委员会管理办法》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从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合作的效果。

3、经费保障。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要有充分的运行经费,学校要确保经费的专款专用,保障各项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

4、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单位双方要签订保障性协议,并进行挂牌,学校要保证合作企业用人的优先权,企业要保障优势教育资源的共享,双方要建立定期联系,及时公布合作信息,实现合作双赢。

五、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长:黄XX

副组长:崔XX

4.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篇四

一、焦作物流业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积聚和发展,焦作市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由此带动了物流业的较快发展,物流业已成为焦作市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从货运量方面看,公路货运量占全市货运总量的80%以上,公路主要货源为煤炭及制品、矿物性建筑材料、水泥、化工原料及制品。

二、焦作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分析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为手段,以“信息服务网站”为表现形式和纽带,通过联接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政金融机构、物流设备供应商等各类物流主体,有效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最终建成集成化的物流信息展示查询平台和物流行业服务窗口,以及网上虚拟综合物流市场。

(一)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消除物流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综合效率

通过平台将独立的物流业务系统、企业系统、等联系起来,信息的协同促进了业务流程的协同,从而提升了综合效率。

2、物流信息分布广泛,需要公共平台来实现信息流转

根据焦作市特点,中小企业在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较高,这就使得物流供需信息源分布广泛,这些信息源的联通和信息流转需要由一个公共平台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匹配和协调。

3、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完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目前,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普及率不高,需要建设公共平台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来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

4、有利于焦作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目前焦作物流总体信息化水平较低,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焦作物流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焦作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基础

1、焦作市物流企业正处于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些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已较为迫切。

2、在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省市政府均把物流业作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焦作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规划方案

焦作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按照“2+4+5”的规划方案进行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核心定位、五大业务功能、五项公共服务。

(一)两个核心定位

(1)信息展示中心:物流行业各类信息的集中展示中心。

(2)数据交换中心:根据规范标准,为物流行业业务信息提供数据交换服务,支持不同主体之间的数据交换、并与省际平台实现数据互通。

(二)五大业务功能

平台提供门户网站、信息发布、信息查询、数据交换四大业务功能。

(三)五项公共服务

平台提供数字语音服务、结算保险服务、GPS增值服务、诚信评价服务、四项公共服务。

平台将形成如下功能模块规划:

(一)公共信息模块:形成一个面向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等行业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权威信息、新闻资讯、招商招标信息发布与展示的平台。

内容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国家、省、市行业相关政策信息,国家、省、市行业新闻资讯信息,招商、招标信息,以及政府、协会、企业等之间的在线交流平台与行业论坛等。

(二)物流信息模块:支持通过网站、手机等各种方式进行货运、仓储信息的发布、展示与查询;

并通过系统设置的匹配规则,对物流信息进行自动撮合匹配,提高物流企业的业务成交效率。

(三)数据交换模块:通过各种交换接口的设置,能够与省际物流信息平台、省际物流数据交换中心、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工商企业信息系统、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等实现数据交换。

重点整合徐州港区内重点港口企业、物流企业数据。

(四)商机信息模块:以信息超市的形式集中展示包括物流设备、物流保险产品、物流地产租售等服务于物流行业的业务产品信息。

(五)企业商务室:企业可通过平台帐号方式登录,并根据自身需要对平台功能进行配置,从而搭建企业个性化的信息平台。

(六)平台系统管理: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

(七)数字语音服务:通过数字语音信息综合服务将客户通过电话、手机的语音通信和短信,发布的供求信息、查询、咨询等服务请求、投诉或建议等,与整个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整合。

(八)结算保险服务:为物流业务运作的供需双方客户提供交易金融结算、代收代缴款、运输货物担保和物流保险服务。

并通过引入保证金管理制度,保障物流业务运作各方的利益。

(九)GPS增值服务:提供公共的GPS增值服务,客户可通过服务租赁的方式使用平台的GPS服务功能。

其中,GPS服务功能包括车辆定位、车辆在途实时跟踪查询、司机实时联络、运行线路预警等。

5.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行政为前提,优质服务为宗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在充分授权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强化无缝对接,倡导联办快办、即时即办的运作方式,着力清除影响开发区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服务至上原则。利用现有资源,健全全程服务、代办服务和网络服务体系,践行服务承诺,科学设计流程,责任到岗到人,最大限度地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二)坚持依法行政原则。严格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办事程序和服务行为,坚决杜绝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和人为设置障碍、以权谋私等现象发生。

(三)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全面实行“六公开”,即:审批服务项目公开,政策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制作“一套业务告知单、一套申报材料规范文本、一套政策法规文件依据、一张办事流程图”公示文本,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和监督。

三、工作目标:

在现有各职能科室各司其职,全面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全面构筑公共服务平台,在项目审批期、项目筹建期及项目投产期三个阶段,实行“一部门总负责、一人总牵头、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的全程审批服务机制,为开发区内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

四、工作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许金忠主任任组长,王剑文副主任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各位副主任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下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服务过程中的总体协调、信息汇总和服务考核,由王剑文副主任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经济发展局邬明锋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黄筱茵、程欣荣、宋明良、王振华、周瑞良、徐丹、王学锋同志任办公室成员。

2、服务范围和事项:凡开发区范围内企业从立项到投产阶段相关的立项、规划、用地、环保、消防、基建等各审批、核准环节的事项办理;投产后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涉安全、环保、消防、科技、劳动等一系列需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或协助办理的事项;其它开发区内企业和群众需要本委提供的服务事项。(项目服务流程详见附件1)

6.电教平台建设方案 篇六

互联网 +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此文档为word 格式 , 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目 录 5 5 5 5 7 7 7 7 9 10 12 12 12 12 13 13 15 17 17 17 18 19 20 20 21 22 25 27 27 28 28 28 28 28 29 29 29 29 30 30 31 32 1 项目概述..............................................................................................................................................1.1 建设背景..................................................................................................................................1.2 建设目标..................................................................................................................................1.3 建设内容..................................................................................................................................2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2.1 建设原则..................................................................................................................................2.2 技术路线..................................................................................................................................2.2.1 2.2.2

基于 J2EE 三层次技术路线..........................................................................................基于 XML 的数据表示.................................................................................................2.2.3 系统基于 SOA 的应用系统开发架构...........................................................................9 2.3 进度安排................................................................................................................................3 政务服务公共基础数据平台............................................................................................................3.1 数据交换平台.........................................................................................................................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概述..............................................................................................................................基本功能与特点..........................................................................................................运行管理......................................................................................................................数据总线......................................................................................................................资源目录管理..............................................................................................................规则管理......................................................................................................................数据质量审计..............................................................................................................监控管理......................................................................................................................统计分析......................................................................................................................3.1.10 系统配置....................................................................................................................3.2 短信平台................................................................................................................................3.2.1 3.2.2 3.2.3

短信平台概述..............................................................................................................业务流程图..................................................................................................................系统功能......................................................................................................................3.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4 移动政务服务平台............................................................................................................................4.1 移动政务服务系统架构图.....................................................................................................4.2 移动应用支撑平台.................................................................................................................4.2.1 4.2.2 4.2.3 4.2.4 4.2.5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消息推送组件..............................................................................................................位置定位引擎..............................................................................................................短信服务接口模块......................................................................................................业务逻辑引擎..............................................................................................................日志管理模块..............................................................................................................4.3 移动政务服务 APP................................................................................................................访问地区选择..............................................................................................................政务要闻......................................................................................................................热点动态 /服务.............................................................................................................我要办事......................................................................................................................我要查询......................................................................................................................政务公开......................................................................................................................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4.3.7 互动交流......................................................................................................................33 4.3.8 我要监督......................................................................................................................33 4.3.9 便民服务......................................................................................................................34 4.3.10 智能搜索....................................................................................................................36 4.3.11 用户中心....................................................................................................................38 4.4 移动政务服务微信平台.........................................................................................................38

4.4.1 政务要闻......................................................................................................................38 4.4.2 我要办事....................................................................................................................39 4.4.3 我要查询....................................................................................................................41 4.4.4 便民服务....................................................................................................................41 4.4.5 互动交流......................................................................................................................42 5 网上审批监管系统............................................................................................................................43 5.1 建设内容................................................................................................................................43 5.2 整体设计................................................................................................................................43 5.2.1 设计原则......................................................................................................................43 5.2.2 建设目标......................................................................................................................45 5.2.3 设计理念......................................................................................................................46 5.2.4 系统架构......................................................................................................................47 5.3 系统详细设计.........................................................................................................................50 5.3.1 系统角色设计..............................................................................................................50 5.3.2 并联审批虚拟大厅......................................................................................................51 5.3.3 重点项目并联审批系统设计......................................................................................5.3.4 重点项目监管系统设计..............................................................................................53 63

5.3.5 系统管理......................................................................................................................70 5.3.6 系统通用功能..............................................................................................................73 6 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76 6.1 整体设计................................................................................................................................76 6.1.1 建设目标......................................................................................................................76 6.1.2 建设模式......................................................................................................................76 6.1.3 整体架构......................................................................................................................77 6.1.4平台特点......................................................................................................................79 6.2 政府门户网站群内容管理平台.............................................................................................81

6.2.1 用户管理功能..............................................................................................................81 6.2.2 日志管理功能..............................................................................................................81 6.2.3 站点管理功能..............................................................................................................81 6.2.4 栏目管理功能..............................................................................................................82 6.2.5 页面管理功能..............................................................................................................82 6.2.6 关键字分类功能..........................................................................................................82 6.2.7 稿件管理功能..............................................................................................................82 6.2.8 页面模板管理功能......................................................................................................83 6.2.9 网站结构管理功能......................................................................................................83 6.2.10 专题制作功能............................................................................................................83 6.2.11 整合发布功能............................................................................................................84 6.2.12 信息采编....................................................................................................................84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6.2.13 网站信息抓取............................................................................................................86 6.3 政府网站群功能设计.............................................................................................................87

6.3.1

政府公开信息发布平台..............................................................................................87

6.3.2 全文检索系统..............................................................................................................90 6.3.3 互动交流系统..............................................................................................................91 6.3.4 统计分析系统..............................................................................................................92 6.3.5 场景式服务..................................................................................................................93 6.3.6 微信、微博平台..........................................................................................................94 6.3.7 无障碍浏览..................................................................................................................95 6.3.8 网站监控平台..............................................................................................................95 6.4 门户网站群设计.....................................................................................................................96

6.4.1 栏目规划......................................................................................................................96 6.4.2 风格样式设计............................................................................................................101

7.1 运行环境要求.......................................................................................................................107 7.2 性能要求..............................................................................................................................107 7.3 可靠性要求...........................................................................................................................107 7.4 规范要求..............................................................................................................................108 系统技术指标要求..........................................................................................................................8 硬件支撑平台

..................................................................................................................................109 8.1 部署示意图...........................................................................................................................109 8.2 硬件配置推荐.......................................................................................................................110 8.3 相关支撑软件.......................................................................................................................114 8.4 政务云部署相关指标...........................................................................................................115

8.4.1 虚拟机资源要求........................................................................................................115 8.4.2 存储 /灾备资源要求...................................................................................................115 8.4.3 网络要求....................................................................................................................115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概述

1.1 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互联网 +政务是政府施政的新平台,可以实现在线服务,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吕省长近期对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提出要做到“五个一”的新要求。我市今年将“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采用手机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等方式,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平台,推动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我中心拟牵头建设全市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平台,以实现网上审批监管、政府网站集约建设管理和“一站式”移动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我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1.2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全天

候不间断的均等化政务服务,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和服务能力、提

升政府公信力,用新媒体、“互联网

+”打造市民与政府间的互动交

流新手段、建立监督新机制,推进我市网上政务服务统一标准建设。

1.3 建设内容

我市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平台建设内容包括 个移动端应用系统、个网上审批监管系统和 2 个支撑系统。

(一)政务服务手机 APP和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

基于“不同入口,均等服务”的原则,手机 APP和微信公众平台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都能全面提供我市移动端政务服务,包括政务公开、信息推送、我要办事、便民服务、创新创业、互动交流、我要监督、用户中心、智能搜索等内容。

(二)网上审批监管系统

基于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统一平台建设,实现我市并联审 个 批前期工作阶段、并联办理阶段、并联审批阶段、验收监管阶段

环节的在线审批和电子监察,提高我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等并联审批项目的审批效率,实现并联审批项目数字化管理、规范化运作,接受行政和社会监督,具备并联审批、实时监察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三)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和硬件支撑平台

1.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县(区)、乡(镇)

三级政府网站服务体系,统一为各级政府和机关单位部门提供网站基础平台服务。各级各部门网站逐步向平台进行迁移,原则上不再允许另行建设新的政府网站平台,通过网站集约化建设加强政府网站服务

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市政府门户网站和

市直部门的网站集约化改造。

2.硬件支撑平台。包括网络、数据、安全等硬件设备和系统、数

据库、中间件等支撑。尽可能依托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部署,本地部

署少量备份、对接设备。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2.1 建设原则

1.便民利民秉承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工作理念,融入“互联

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概念,不断充实、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内

容和平台功能,不断提高市民的服务体验。

2.服务共建

构建统一平台,逐步推进、全面整合全市各职能部门的网上政务

服务、网上便民服务,向市民提供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窗口。

3.标准规范

平台建设符合国家及省各项标准规范要求,积极推动我市的网上

政务服务接口标准规范建立,推进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

2.2 技术路线

2.2.1 基于 J2EE 三层次技术路线

为了充分满足系统在安全性、实用性、可移植性、易扩操作、易

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系统采用基于 Java平台的 J2EE技术体系,系

统构建于 B/S 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之上,并采用 JSP、java Servlet、EJB、XML等编程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控制逻辑和数据存取逻辑通过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在应用

服务器之上,实现业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充分保证数据库

系统的安全可靠访问。

J2EE是目前业界公认的企业级信息系统的支撑体系结构,是各个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系统和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粘合剂。

J2EE 提供了跨平台的

解决方案,提供了通用的

JDBC数据库访问接口,无缝支持通过 XML

J2EE体系结构中,所有的技 进行系统间和系统内部的数据传递。在

术都是开放的,得到业界主流支持的,所以统一使用 J2EE体系架构,有利于系统之间的整合,避免重复投资,降低 IT 的管理和建设成本。

选用三层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系统管理简单 , 大大减少客户机维护工作量。

基于 B/S 结构的应用模式无需客户端维护工作;基于“瘦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客户端可以实现自动更新下载,也无需客户端维护工作。

具有灵活的硬件系统构成对于各个层可以选择与其处理负荷和处理特性相适应的硬件,方

便的实现负载均衡。清晰、合理地分割三层结构并使其独立 , 可以使系统构成的变更非常简单。因此被分成三层的应用基本上不需要修正。

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

三层 B/S 结构中,应用的各层可以并行开发 , 各层也可以选择各自

最适合的开发语言。

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

涉密的关键应用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在三层 B/S 结构中 , 识别用

户的机构是按层来构筑的 , 对应用和数据的存取权限也可以按层进行

设定。例如,即使外部的入侵者突破了表示层的安全防线,若在功能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层中备有另外的安全机构,系统也可以阻止入侵者进入其他部分。

J2EE 提供了一套企业级 Java 应用框架(一种标准),是一种利

用 Java 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

问题的体系结构。

2.2.2 基于 XML 的数据表示

数据交换是一个开放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如果数据交换

使用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则需要复杂的数据编码和解码工作,因此

统一数据交换使用的数据封装格式是进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首要

任务。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延伸性标示语言)是目前

国际上流行的数据表示标准,因为它的简单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灵活性、自描述性等特性,XML在数据和信息管理、数据交换、Web

应用、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已经得到了工

业界的普遍支持,也是我国电子政务采用的标准。

采用 XML方式对系统要交换的数据进行表示,既可以便于系统的

间的数据交换,又可以方便的进行扩充,因此系统技术平台的交换数

据表示全部采用 XML格式来表示。

2.2.3 系统基于 SOA 的应用系统开发架构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被认为是用于下一代应用系统开发的架构。

帮助人们在开发应用的时候能够寻找并使用已有的服务而不必重复

开发某些功能;能够方便集成异构系统; 能够更容易地扩展已有系统。

服务是一个组件的集合,它们向外界提供某个接口,能够完成某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种业务功能。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服务的实现可以放在网络的任何位置,只需要对外发布这个服务的描述,其他的系统(或者服务)就可以发现并且使用这个服务。不同的服务可能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组件模型、硬件环境、数据库,而在这个架构中它们无缝地集成在一起。这种方式消除了异构的分布的环境对应用系统的影响,开发者可只考虑系统的业务逻辑,关注某个部分业务功能的实现,并将它们包装成为合适的服务,不需要考虑和其他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减少了系统的开发风险和成本。

服务和组件的不同在于服务更多地从业务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向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业务的实现,而组件可能只提供完成某个业务的部分功能。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一个系统实现了客户需要的某些业务过程,其中每个服务实现了业务过程中的某个活动。从软件开发的过程来看,面向服务的架构更加符合业务的视角,设计人员可以方便地根据已经获得的业务需求进行设计,采用服务实现各部分的业务需求,并将它们组装为应用系统。

总的来说,面向服务的架构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组织中的现有资源,保护已有投资。它通过将实现的细节和业务逻辑分离,使得系统可以更好地被复用、扩展和维护。

2.3 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分为两期进行。

一期建设: 基本完成“政务服务手机 APP”和“政务服务微信公

众平台”、“网上审批监管系统”以及作为支撑的“政府网站集约化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平台 ” 和基 础数 据平台 的建 设 工作。建 设 周期 约为 6 个 月

(2015.12-2016.5)。

二期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政务服务手机 APP”办事服务和

便民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软硬件支撑基础平台,完成“移动办公

APP”平台建设工作。建设周期约为7 个月(2016.6-2016.12)。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政务服务公共基础数据平台

3.1 数据交换平台

3.1.1 概述

数据交换平台为智慧某某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基于成熟的

数据数据交换中间件,实现业务系统、多部门的点对点、点对多、多

对多等的交换方式;满足批量数据交换、单条数据查询、数据请求服

务、FTP等多种交换模式;预留接口,适应后续不同的部门的交换接

入需求。按照国家标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GB/T2106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1062)提出的基础架构、核心内

容、关键技术和基本功能的要求,满足数据的采集、同步、处理、传

输等需求,同时也充分考虑用户权限,安全审计等方面的需求。

3.1.2 基本功能与特点

支持常见关系型数据库、支持

ODBC数据源、支持常用文件格

式、支持常见协议、支持常见接口方式,支持数据转换;

支持自由设定采集数据表、字段,支持行过滤,支持多任务并

行采集;支持数据库存储过程及函数的调用;

支持对采集的数据按投标方自己设计的数据字典标准进行转

换;

对于数据交换的运行策略,要求能够定义绝对时间和相对时

间;

支持实时和定时调度机制;

提供图形可视化监控与管理工具;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支持数据交换过程(双向的,包括数据采集和共享)的实时可

视化监控;

支持数据完整性校验;

支持断点重传或续传;

支持节点程序绿色安装;

支持网络环境对用户透明;

交换过程与数据质量可视化;

平台数据交换高性能。

3.1.3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是对整个数据资源交换所运行的所有

IT 实体,包括服

其中包 务器、接入交换节点信息以及交换流程等软件模块进行管理,括对平台服务管理、交换中心控制管理和交换流程管理。

通过运行管理用户可以明确交换服务器的运行状态,适配器配置

与交换流程定义和部署的状态等等,从而从资源管理和使用者角度而

非基础软件角度有效的管理数据交换过程中涉及到的运行环境与实

体。

包括交换网络管理、节点管理、服务器管理、数据库管理、数据

源管理,可以对交换与共享网络中各类硬件和系统软件资源进行管

理。其目标是对整个交换网络的基础设施进行定义和描述。

3.1.4 数据总线

此功能负责管理数据资源的流转。根据数据中心的业务特点,将

数据资源的流转划分为采集、处理、共享三个阶段。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3.1.4.1

资源采集管理

系统提供向导式的资源采集管理功能,主要负责将来源端数据采 集到数据中心。对已经配置好的资源,进行采集,系统提供资源采集

方案的配置管理,包括资源采集方案的新增、修改、删除、启用、停

用、执行监控等功能。

3.1.4.2

资源处理管理

资源处理包括对原始数据的清洗、转换、整合,通过处理加工后,形成可以对外共享的数据。系统提供对资源处理的配置管理,包括各类处理规则的配置、处理方案的配置、维护管理、监控、查询等功能。

3.1.4.3

资源共享管理

本产品提供数据 负责将数据资源通过本平台共享给数据需求方。

交换与服务共享两种共享方式。

数据交换方式,生成交换流程将数据资源推送给需求方; 服务共享方式,将数据资源封装成 Web服务,需求方通过请求该服务获取所

需数据;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服务共享还支持对第三方 Web服务的转发调用。资源共享可以做

到数据行级与字段级的共享权限控制。数据资源只要在资源目录中发

布就通过资源共享管理功能共享出去,不一定要经过采集、处理阶段。

3.1.5 资源目录管理

资源目录管理包括数据资源注册、目录内容发布、目录检索、主题库管理等子功能。

目录检索:对已编目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类检索; 用户只能检索

到有权限访问的数据资源。

主题库:指符合一定业务逻辑、能表述一类业务的数据资源的

集合。

数据集采集定义:对于数据中心按数据集结构存储实体数据的业务场景,可以定义为此数据集的数据提供机构,以及各组织机构分别提供哪些数据元的实例数据。

数据集手工采集: 数据集的数据提供机构人员登录系统后,可通过该功能手工填写数据,完成数据采集过程。

3.1.5.1

资源分类管理

系统提供资源分类管理功能,用户能在该模块定义维护所有资源 分类,并且,可以将多种分类定义为一套标准,可维护多套分类标准,即实现资源的多维度分类。如:

一、定义企业基础信息类资源、企业

运行信息类资源等,并定义为主题分类标准;

二、定义工商部门信息

类资源、质监部门信息类资源等,并定义为部门分类标准。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3.1.5.2

数据资源注册

当定义完资源分类后,可以对数据资源进行登记。数据资源又分 为文件类型数据资源、数据库类型数据资源以及

webservice 类型数

据资源三种,分别对应不同的资源采集交换方案,同时,对需要共享 的数据资源还需要注册发布到资源目录中并进行编目处理。

系统提供数据资源的新增、修改、删除、注册、发布、查询、预

览、刷新等操作。

3.1.5.3

目录内容发布

目录内容发布是将已注册的数据资源发布到资源目录中,同时对这些资源进行编目处理;发布时还可对数据资源访问权限进行管理。

当发布资源目录时,先要进行目录内容的定义,包括元数据定义、资源分类、关键词设置等,完成对资源的编目管理,便于资源的发现、定位。

3.1.5.4

目录检索

对已编目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类检索; 用户只能检索到有权限访问 的数据资源。

3.1.5.5

主题库

指符合一定业务逻辑、能表述一类业务的数据资源的集合。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逻辑,建立不同的主题库,如:企业基础信息库、企业运行库、综合分析库、行业分析库等,便于各部门进行资源的发现、定位及共享。

系统提供主题库的维护管理,包括新增主题库、修改主题库、删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除主题库、查询主题库等操作功能。

3.1.6 规则管理

规则管理基于规则引擎技术,内置规则模型,实现对接入部门的

验证、对数据的处理、对数据质量的审计等。

规则引擎:自动解析各类规则,并负责分发给各系统模块执行。

验证规则:支持 CA验证,并内置部门接入的验证规则。

数据处理规则: 分析各部门实际数据内容,内置各部门数据的清

洗规则、转换规则及数据路由规则。

数据质量审计规则: 按照各部门数据质量标准,内置各类数据质

量审计规则。

3.1.7 数据质量审计

对资源处理过程中与数据清洗规则不相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1.8 监控管理

数据质量监控子系统主要确保数据采集、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实现对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的监控,同时,为信用信息报送考核提供数据基础。

由于各部门业务数据都通过交换平台进行加工处理及传输,交换平台对数据处理得如何,是否正在传输,是否出现异常等方面都可以反应出数据的质量问题,因此应该从交换平台的运行情况、硬件设备运行情况、流程、节点、数据量、数据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严格而全面的监控。这样才能能够快速定位出现质量问题数据的问题源,从而解决问题。

1、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监控平台的服务与管理中心,不仅对所有监控代理提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供监控服务接口,并对所有监控代理进行的统一管理与调试,此外还

提供系统管理,对组织机构、人员、权限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

还提供网络拓补图以方便查看整个交换网络的连接情况。

2、统计查询

可以对代理节点的情况进行统计,根据业务规则及需求,可设置统计指标,进行制定查询。如按时期统计代理节点掉线次数,按节点与时间统计数据交换量,数据流量等。

3、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平台除了提供日常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日志管理、用户 IP 地址、用户名、登录时间、操作的业务及所做的操作、离开时间等,还提供系统管理主要包括机构人员管理、参数管理、权限管理、资源管理、角色管理、组管理和工作流管理。机构人员管理提供部门、人员维护功能,部门基本信息包括:机构名称、机构代码、创建人、创建时间。人员基本信息包括:登陆名、姓名、职务、性别、电话、密码、手机及邮件地址信息。参数管理提供所有系统参数集中统一管理。权限管理则是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所有权限配置。资源管理提供对系统的资源的可配置管理。角色管理完成对统一权限管理的用户角色定义。组管理实现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动态的分组,通过定义好的组,可以进行快速的人员选择。

3.1.9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用于对交换日志、目录日志、其他交换日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示分析。提供部门交换信息量统计分析及展现功能,实现资源交换总量的统计,接入机构的统计,按交换次数、数据量、条目等标尺进行排名的统计与排序,按数据交换提供和接收的不同角度进行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统计和排序,进行组合统计与分析。

统计分析用于对交换日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示分析,统计分析

分为专题统计,组合统计,综合统计三大类。

综合统计

按照各部门使用交换系统交换的次数和信息量进行统计,结果可

以展现为表格、线、柱、饼等不同图状。按照资源在交换系统交换的

次数和信息量进行统计,结果可以展现为表格、线、柱、饼等不同图

状。

专题统计

为了方便用户快速获取常用统计信息,基本上采取一键展现或最

多可以选择单个条件的操作方式。

平台可提供如下对如下专题信息的统计分析:

信息上载,时间访

问量,信息条目访问,栏目访问,交换次数排名,交换信息量排名,交换数据条目排名等。

组合统计

可对通过交换系统交换资源的日志按照时间段、部门、应用系统

等进行组合统计,统计出某个时间段的次数和信息量。

3.1.10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用于对数据资源管理平台运行时需要使用的系统参数

与规则进行配置。

校验规则管理: 是指数据清洗时使用的规则,可以对一个数据

资源(表)的一到多个字段定义规则,校验数据的格式、取

互联网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值范围、多字段间的逻辑关系等。

权限管理:管理组织机构、用户、菜单权限。

系统参数:管理系统运行时的可配置参数。

3.2 短信平台

3.2.1 短信平台概述

通过短信平台的构建,采用信息技术建立与市民公众、企业统一沟通交流平台,加强政府与市民公众、企业之间的联系。短信平台能够对接各大运营商 , 实现短信发送,短信回复,短信收件箱,群发通知,短信批量下发,短信内容导入群发等等。

能同时接入不同的移动运营商短信网关,遵循移动、联通、电信的互联网短信网关协议,实现对其移动终端设备短信收发功能。平台能根据目标用户的手机号码自动判断短信对应的移动运营商网关,对用户及业务而言是透明的。对于用户上行的短信,平台根据配置信息分析用户请求的业务,将用户的短信转发给相应的业务处理系统。同时支持大量阶段性短信群发业务。

上一篇:2020教师节学生代表演讲稿下一篇:菊花种植项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