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中医医院医改建议

2024-09-29

宾阳县中医医院医改建议(精选11篇)

1.宾阳县中医医院医改建议 篇一

紫阳县2011年医改第三季度形势分析报告

市医改办:

为深入推进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2011医改工作安排和目标任务要求,县医改办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抓紧时间落实各项工作,医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2011年第三季度医改形势分析报告如下:

一、近期医改工作情况

1、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700人,参保率达99.22%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县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7726人,参保率达99.12%以上;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全县参合人数26389人,参保率达95.89%。在城镇居民医保实行市级统筹的基础上,9月1日又实行了职工基本医保市级统筹。通过开展门诊统筹、扩大特殊慢性病报销范围、实施特大病补偿、降低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等六项措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

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和212个行政村卫生室现已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累计为我县乡(镇)村医疗机构配送药品总价值528.9万元,名列全省第九;平均

1配送率82.4%,名列全市第四;25个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销售总额达983.47万元,为老百姓减轻用药负担279万元,县财政已拨付基层卫生院药品零差率补助资金109.6万元。

为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机构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障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按照“核定收支、全额保障、绩效考核、综合补偿”的原则,县政府出台了《紫阳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综合补偿暂行办法》(紫政办发

[2011]117号),经初步测算,全县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经常性收入为1041万元,经常性支出为1773万元,收支差额为732万元,财政将给予全额补助(不含年初全额预算退休人员及遗属财政补助800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9月1日起,县卫生局对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启动实行“院财县管”管理制度;县财政局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试点工作即将展开。

3、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全面推进。14所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已达标;6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已达标;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建设进展顺利,力争年底完成2000万元的投资规模;县级“120”急救中心建设,13个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土地预审、环评批复,投资计划已上报待批,待资金计划下达后即

可组织实施。

基层卫生人才管理和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实行院长聘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原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员聘用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新招录医技人员30人,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培训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30人次,占全年任务100%,累计完成乡镇卫生院人员在岗培训85人次,占全年任务114%,累计完成村卫生室人员在岗培训526人次,占全年任务248%。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取得新进展。

居民健康建档、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儿童保健等“9+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360万元,结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和软件资料规范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工作质量全面达标。通过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均等化的实施,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迈出新步伐。

2011年我县积极进行公立医院单项改革试点探索,着重

实施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提供代划价、交费、取药、代表信件等服务,免费为患者提供开水和纸杯,方便群众就医;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有效地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认真开展“优质护理工程”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从技术、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提高乡镇医院技术水平。8月中旬,县医改办、卫生局牵头,抽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支医疗小分队对汉王、瓦庙等偏远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活动,使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国家医药卫生改革发展成果。

二、医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医改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少数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医改认识片面,积极性不高,对此,我们将加强政策宣传,监督政策落实,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细则,在激励措施上进行积极探索,进一步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巩固好基层医改成果。

三、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已到关键时期,我办将协调各方力量,加强督查指导,全力做好下阶段工作。

1、认真做好市对县61项考核指标,对照检查,查漏补缺,确保五项重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2、开展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评估,总结工作。

3、认真抓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工

作。认真落实药品“三统一”延伸到县级工作。设立县级结算中心,切实做好以县为单位货款统一支付工作。

4、认真做好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

5、搞好村医队伍专项建设调研工作。

6、全力开展好2012年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收缴工作。

7、积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前期准备工作。

8、加强医改宣传工作。

2.宾阳县中医医院医改建议 篇二

我国医疗服务定价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政府卫生投入不足, 政府对于医疗服务的生产流通领域监管不力, 对医疗服务行业的规制范围太小, 规制方式简单, 医药合业体制和政事不分等。改进的措施如下:

一、加大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

卫生事业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必将在此次改革中将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不能使医疗价格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的投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方面的补偿, 另一个方面是提高全民在医疗方面的福利。对医疗机构进行的补偿, 我们认为政府可以代替一些大型的公立医院采购先进的医疗器材, 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 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政府对医务人员合理补偿是医院补偿的一条重要渠道, 医疗机构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补偿, 势必不能继续经营, 医务人员的劳动报酬也不能得到保证。长此以往, 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和规制范围

目前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 而且配置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故在推行改革时, 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扩大规制范围。价格管理者还需对医院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给予精确预测, 不然的话, 对医院的补偿, 要么就是过于慷慨, 要么就是过于苛刻。除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部门对医院之间的差异及医院成本上升的情况了如指掌。

积极推进医药分业

从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 或者是医疗行业发展状况和谐良好的国家的情况来看, 他们几乎一定程度上都实行了医药分业的制度。我们通过实行医药分业, 可以降低医院在最终消费中所产生的影响和药品的销售对医院收入总额的比重, 也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医院的垄断地位和进一步解决现在药品价格虚高的状况。所以, 在我国医药机构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我们应该以“医药分业”为主要的改革目标, 通过改变过去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 切断医药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达到抑制医疗服务中不健康的定价行为, 保证做到病者能以公平的价格就医、买药。

三、发展非营利性医院, 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

按照之前的分析, 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 也要保证医疗行业的服务效率问题, 而引入竞争恰恰是提高效率的最好方法。建议借鉴新加坡公私功能互补型模式, 在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范围进行产权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我国医疗领域, 将一部分公立的医疗机构转为营利性的私立医院, 这一部分私立医院100%的产权仍归政府所有, 但是对医院管理则采用企业管理模式, 委派企业管理的专家任行政总监, 即将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行产权改革可以解决目前“管办不分”的弊端, 有效减轻政府的负担, 控制医疗服务费用开支, 最主要的是竞争条件下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率, 减少医疗服务乱收费现象。

四、改革支付方式

医疗服务费用的过度增长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还有其关键的原因是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传统的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是回顾性的按服务项目收费,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缺陷 (信息不对称等) , 以及医疗服务提供者缺少内在的成本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 从而导致了医疗费用得急剧上涨, 以及医疗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与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 我们应该改革现有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建议实行按病种 (按疾病诊断分组) 支付和按人头支付的预定或预先支付的方式, 并引入有管理的医疗保健模式;在医疗服务价格规范与调整的基础上, 采取以控制内生变量的增长与顺应外生变量增长的政策, 这种增长符合有效率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而内生的诱发力量 (如按服务项目补偿方式) 所带来的医疗费用支出, 可能大过其所伴随产生的效益, 成本大过效益之下, 这类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就不符合社会资源的最适宜配置原则, 故应严格控制这类医疗费用支出的成长, 以促进医疗服务领域的良性发展。

五、加大农村医疗服务行业的建设

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医疗机构设施普遍陈旧落后, 难以担负起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广大农民的医疗健康保障任务。政府应加大这些地区的医疗机构设施改造和新建的投入, 更新和添置必要的医疗诊治设备。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一级的硬件改造必须要政府财政予以解决, 当然也可以允许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这个领域。

摘要: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 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的现象。医疗服务行业中的医生既是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同时又决定着医疗服务的需求。在我国医药合业的背景下, 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成为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本文阐述了推动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医疗改革,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李志民.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3;5

[2]成刚.卫生经济研究, 2001;9

3.宾阳县中医医院医改建议 篇三

关键字 宾阳县 ;甘蔗 ;种植现状 ;建议

分类号 S566.1

Planting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Sugarcane

in Binyang County of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CHI Zhiguang1,2) ZHANG Dong1) FANG Zhao1,2) ZHANG Jiangzhou1,2) LI Baoshen1,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2 Guangxi Jinsui Agriculture Group Co., LTD, Nanning, Guangxi 532703)

Abstract The native farmers wer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planting status of sugarcane in Binyang county. There existed many challenging issues, such as low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and imbalance fertilizer. Based on the main problems,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promote land transfer and large-scale planting machinery, to revers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ertilization, to increase organic fertilizer and micro-secondary elements fertilizer and to recommend soil testing and fertigation technology. Some propositions were mad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sugarcane in Binyang county by promoting the mechanization of sugarcane cultivation,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the ac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Binyang county ; sugarcane ; planting status ; suggestions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在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广西作为中国第一大甘蔗产区,产糖量占全国的60%以上。宾阳县是广西农业大县,近年来围绕“北蔗、南桑、中粮、东菜、西部山区特色种养”的农业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农业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本文主要论述宾阳县甘蔗种植的现状与问题,为宾阳县推动甘蔗产业提供建议。

1 宾阳县甘蔗种植现状

1.1 宾阳县甘蔗面积与产量

宾阳县种植甘蔗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宾阳县也是全区甘蔗种植大县,种植品种主要为新台糖22号,种植面积2万多hm2(见图1)。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甘蔗总产量不高(见图2),据农业部门统计,近年来宾阳县甘蔗平均单产在49.5~60 t/hm2,而示范区的平均单产在90~120 t/hm2,说明宾阳县的甘蔗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

1.2 宾阳县甘蔗机械化种植现状

当前,中国糖产品吨糖成本比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高,主要原因是糖蔗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特别是糖蔗砍收仍以人力劳作为主,因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砍收费用占糖蔗生产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大[2]。甘蔗生产包括整地、种植、中耕、收获等环节。其中整地、种植、中耕等环节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机型和可用的机械化技术。而目前中国的甘蔗收获机仍然很不完善,存在割茬不平、破头率高、切割损失率大,受地形影响性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3]。并且,由于中国主要甘蔗产区受风害影响,多数甘蔗形状弯曲且大小不均匀,造成机械操作困难,损失率高,因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4]。而引进的国外甘蔗收获机尚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现有户营种植面积小而蔗农分散经营、管理比较粗放这一实际情况。宾阳县一共种植甘蔗约20 000 hm2,其中3 000 hm2是种植大户,目前只有这3 000 hm2的种植大户基本上能实现甘蔗的机械化种植(不包括机械收割)。近年宾阳县的甘蔗平均单产在60~75 t/hm2,而种植大户的单产能达到105~120 t/hm2,能够明显看出甘蔗机械化种植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的人工种植。

1.3 宾阳县甘蔗施肥现状

当地农户传统施肥方法与用量:采用一基一追或是一基两追。一基一追:基肥1 500 kg/hm2复合肥(15-15-15或是16-16-16),追肥尿素750 kg/hm2;一基二追:基肥1 500 kg/hm2复合肥(15-15-15或是16-16-16),第一次追肥尿素375 kg/hm2,第二次追肥尿素375 kg/hm2,或是基肥750 kg/hm2复合肥(15-15-15或是16-16-16),第一次追肥750 kg/hm2复合肥(15-15-15或是16-16-16),尿素375 kg/hm2,第二次追肥尿素375 kg/hm2。有些农民家里养有牲畜,还习惯在基肥时施用12~15 t/hm2的农家肥。

nlc202309031922

2 宾阳县甘蔗种植中主要问题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宾阳县的甘蔗种植以小农户种植为主,距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模式还有很大的距离,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点,即机械化问题和科学施肥问题。

2.1 机械化程度低

宾阳县小农户目前甘蔗种植的普遍现状是,除了整地,在其余的几个环节中蔗农们都是采用纯人工种植的方式。种植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收入低。并且在机械整地时,蔗农们也是使用最便宜的旋耕机将土地简单地旋一遍,虽然每公顷地的费用仅要1 500元,但是并不符合甘蔗整地“深耕深松”的原则,不利于甘蔗根的下扎和保水保肥。正确的方法是使用犁地机和耙地机进行深耕深松,使其耕层深度达到30~40 cm。这样的费用虽然比旋耕要高,每亩需要2 250元,但有研究表明,深耕深松可提高甘蔗单产约7.5 t/hm2[5]。

2.2 施肥不科学

2.2.1 偏施氮肥,缺施钾肥

传统施肥方法的氮肥(纯N)施用量为570 kg/hm2,磷肥(P2O5)施用量为225 kg/hm2,钾肥(K2O)施用量为225 kg/hm2。而甘蔗是一种喜钾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特征是钾多于氮,氮又多于磷[6]。传统施肥方式侧重氮肥施用,缺施钾肥,限制了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2.2.2 水分和肥料的结合条件差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离不开水分,宾阳当地无灌溉条件,甘蔗所需水分全部来源于自然降雨。水分不足也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

2.2.3 施肥时期不确定、不按时

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有不同的需肥特征。所以在作物的需肥时期补充充足的肥料是最理想的。但在传统的施肥理念中,没有顾及到作物的需肥规律,而是按照往年的种植经验,进行1次或是2次的追肥。往往后期的追肥也多是在降雨之后,降雨的偶然性也造成了施肥时期的不确定性。

2.2.4 肥料选择混乱

蔗农们有这样一个施肥习惯:再好的肥料不能每年都用,肥料的种类要每年都换。在某些程度上这样做是对的,但是蔗农们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规划每年施用肥料的类型,至于每年用的肥料都是往年使用经验或是别人使用效果较好的。而对于自己土地的养分状况,蔗农在不了解肥料功能的基础上乱用肥料,有可能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反而降低甘蔗产量。

2.2.5 当地农民没有任何施肥技术培训经历

施肥管理基本源于往年种植经验,部分难解决的问题都是询问当地农资经销商,而他们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另外,当地农资行业经销商过多,经销店收入不景气,经销商缺乏举办技术培训的动力。

2.3 其他限制因素

2.3.1 资金缺乏

首先简单估计下一亩地甘蔗成本的投入。从种植到收获整个过程中,旋地费用100元,种苗自留,肥料和农药成本在700元左右,最多的是砍蔗费用。随着人工费用越来越贵,当地砍蔗费用每人每吨高达120元,而且近年甘蔗价格整体下滑,糖厂拖欠蔗农甘蔗款,导致蔗农缺少资金投入下季生产,甚至很多农户有放弃种植的想法。

2.3.2 劳动力短缺

另一个限制当地甘蔗生产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力缺乏。不仅在宾阳,在其他各地也是同样的情况。农田作物经济收入少,导致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在操作管理上不够及时,也是导致蔗农无法增收的原因。

2.3.3 环境因素

(1)种植密度。有研究表明,广西普遍种植的新台糖22号推荐种植密度高达9.75万芽/hm2 [7],而传统农户的种植下种量在于10 t/hm2左右,即8万芽/hm2左右,种植密度远低于推荐密度。如果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

(2)肥力条件。不同地块的肥力不同,蔗农大多既有好地又有差地,对肥力条件不同的地块应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才能同时获得高产。

(3)耕作方式。传统的旋耕深度在30 cm左右,而甘蔗根系有利生长深度达40甚至50 cm。所以普通的旋耕无法满足甘蔗根系的生长。农民普遍有这样的经验:如果能够多深耕10 cm,即使每亩少施25 kg肥料,也能增产。

(4)病虫草害的防治。本来前期成长较好的甘蔗,由于伸长期正值南方雨季,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严重时会导致甘蔗减产。

(5)倒伏。这是造成甘蔗减产的一大重要原因。在当地甘蔗生长中,传统种植很多原因导致甘蔗倒伏:第一,耕作深度不够,根系生长不发达,导致后期根系承受不住整个甘蔗重量;第二,使用氮肥过多,甘蔗伸长期伸长速度快,茎杆脆弱,易受风倒伏;第三,培土操作随意,甚至不培土,没有达到培土的效果;第四,台风影响。

3 宾阳县甘蔗种植建议

3.1 宾阳县甘蔗机械化种植推广策略

广西推广甘蔗机械化种植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推广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困难在于,小农户的种植模式是全县的主要种植模式。而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每家每户的种植地块太小太分散,种植习惯也不相同,因此无法进行统一管理,也无法应用机械和铺设灌溉系统。针对这种现状,宾阳县采取的是鼓励承包经营的对策。鼓励甘蔗种植大户承包土地,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种植。宾阳县目前土地的承包价格是每亩地每年800~1 000元,而蔗农自己种植甘蔗每年的纯收入最多只有每亩700~800元。蔗农们将土地承包给大户,不仅可以保证每年的收入和以前相当甚至更多,而且可以有时间外出打工或经商,收入大幅提高。这种鼓励承包经营的方式,不仅可以使甘蔗种植趋向规模化、机械化,提高甘蔗的产量,而且可以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说是目前最理想的种植模式。

但是,这种种植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目前,甘蔗种植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在40~60岁这个中老年年龄段,一旦失去土地,蔗农将处在“种田无地、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境地,致使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8]。要解决这种问题,还需要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土地流转农民的基本生存权益,同时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好处。或者以示范村的形式让农民切实的看到承包经营的优点。

nlc202309031922

3.2 科学施肥建议

3.2.1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甘蔗为宿根型作物,长期种植会使土壤有机质逐渐耗解,如不及时补充会导致土壤质量逐年下降,甚至造成土壤酸害,影响甘蔗根系正常发育。

3.2.2 改善施肥结构,注重中微量元素施用

传统施肥只注重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略了中微量元素在甘蔗生长中的重要作用。若要保证甘蔗产量和品质,必须平衡施肥结构,加强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3.2.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甘蔗的需肥特性和宾阳当地区域土壤测试结果,确定肥料配方为N∶P2O5∶K2O∶B∶Fe2O3=3.000∶1.000∶2.500∶0.018∶0.062。采取一基两追的施肥方式,基肥:15 kg/hm2尿素,750 kg/hm2钙镁磷肥,15 kg/hm2硫酸钾,7.5 kg/hm2硼砂,22.5 kg/hm2硫酸亚铁;苗期追肥:375 kg/hm2尿素,225 kg/hm2硫酸钾,7.5 kg/hm2硼砂;伸长期追肥:210 kg/hm2尿素,210 kg/hm2硫酸钾[9]。

3.2.4 引进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规模种植的大农户比小农户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尝试引进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技术,养分、水分同时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

3.3 政府与企业的作用

政府部门起到主导作用。依照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开展以下工作。

(1)引导蔗农合作社组织化经营,以政策鼓励农民集体化大生产;

(2)加强科技推广人员管理,确实做到科技政策的有效推广应用;

(3)发展科技农民,鼓励农民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农村大发展;

(4)加强机械管理,探索水利兴修措施,改良生产条件;

(5)确实保证农业补贴,完善天灾保险制度,保证农民基本生活。

企业是推广测土配方的重要一环,企业能够给蔗农带来生产资源,保障农民生产,企业的推广方式也有很大优势。

(1)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合理调整农民可接受的价格;

(2)农企合作建立示范方,运用企业资源、农民土地实现合作生产;

(3)资助农民技术培训,并促进企业产品销售,达到共赢;

(4)邀请农民参与观摩会,促进交流,建立良好口碑;

(5)完善销售网络,按照农民需求及时改善,推广厂区直销等优惠方式。

参考文献

[1] 何静燕. 宾阳县提高甘蔗产量的技术措施[J]. 广西热带农业,2009(3):43-44.

[2] 廖平伟,张 华,罗 俊,等. 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1,33(3):26-29.

[3] 刘楚强. 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的研发现状及展望[J]. 广西蔗糖,2002(4):21-22.

[4] 李 明,黄 晖,邓干然,等. 甘蔗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J]. 农业机械,2008(1): 24-26.

[5] 廖 青,韦广泼,刘 斌,等. 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542-544.

[6]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高产高糖甘蔗种植技术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0-146.

[7] 林良文,谭青山,叶燕萍,等. 不同下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新台糖22号群体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13.

[8] 雷 扬.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1.

[9] 周锦芳,兰福生. 配方施肥对甘蔗生长发育、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J]. 广西蔗糖,2000(1):23-26.

4.中医院医改工作实施方案 篇四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国发[2009]12号),以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推进体制和机制上创新。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达到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起病、能够看得了病、能够看得好病”的要求,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我院始建于1956年1月,是一所集中医药临床科研、中西医结合、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国家级示范中医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全院共有职工148人,离退休人员56人,共有职能科室29个,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业务总收入863.8万元,其中药品收入461万元,药品购销差价为177.6万元(2006年—2008年三年平均额),基本上是以药养医,在医院事业发展上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此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已明确界定为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责 1

任,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具体工作任务为: ㈠ 明确医院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是国家的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医院应该由政府全部管理起来,明确其社会责任,政府给予医院和医务人员足够的工资待遇保障。否则,医院的职能作用无从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社会责任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将医院的公益性还给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可以顺利实施。政府确定医院责任之后,医院应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医院在管理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管理体制的完善,医院的核心管理制度是执行程序的保障措施,进而促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医院的核心内容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因此,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落实考核措施,具体就是将医院管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理、病历管理、医疗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治管理、药事管理、医疗用品设备和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八部分进一步完善,做细、做实,具有可操作性。㈡ 用足用好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政策 随着国家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这就给我们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们中医医院,人民群众对现代医疗和中医药诊疗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国发[2009]22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独特,将中 2

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因此,在医改过程中,我院将充分迎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慢性病等确立病种分类项目,制定相应的诊疗用药方案,真正让百姓得到实惠。㈢ 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我院的一些技术骨干和老专家相继退休,新上岗的一批大学生临床经验不足,因此,我院在医改过程中将重点加强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进行技能培训,特别是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师带徒”、“课题攻关”、“专方研究”等方式进行中医药人才技术培训,并且在中医药预防保健上搞突破。㈣ 开展专科特色建设 在医改过程中,我院将重点加强一批特色专科建设,按照“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组建和做大做强一批特色科室,发挥现代医疗的诊断优势,发掘祖国中医药学的治疗效果。一是把我院针灸科、按摩科组建成适合百姓需要的中医康复保健中心(或科);二是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把医院的糖尿病科、皮肤疮疡科、骨伤外科、肛肠科、妇儿科等特色专科做大做强,确立专科诊疗项目,制定专病治疗方案;三是开展专病专方研发工作。我院自建院以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300多个中医治疗专病的专方,曾在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现已面临失传局面。为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把专方研发工作做好、做大、做强,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草药产业。3 ㈤ 提高医疗质量,开展优质服务 医疗质量即是医院的核心,又是医院的第一生命线,只有保证医疗质量,才能保证医疗安全,医疗安全又是医院最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此,在医改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公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考评细则,以保证医院的各项工作良性开展。㈥ 实行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 医院所有员工都是绩效管理的对象,都要接受工作绩效的考核。绩效考核管理实行双层次管理原则,由医院管理委员会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确定各科室的项目目标,确认考核、奖惩方案,全面指导,监督检查,协调考核工作。由各科室进行二次分配。将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各科科主任及护士长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各科室要制定、季度、月度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表,通过有效激励机制和改进措施,按岗位职责、目标、计划的要求开展考核工作。㈦ 加强财务和信息化管理 首先,要规范和健全财务制度,对医院的每个科室和每个人进行成本核算,掌握各科室的经济运行状态并加以分析,为院委会提供详实可行的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控制支出,增加工作效率,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三、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 为了较好地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要求,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充分调动医院员工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4

在医改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以保证公立医院公益事业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㈠ 医院发展卫生事业经费的问题 医院将由政府补助、药品加成收费和服务收费三项,改为政府补助和服务收费两项,取消药品加成收费。就我院来说,从2006—2008年三年业务收入来看,医院药品加成收入三年平均减少收入为177.6万元,占我院年职工工资总额的60%,这项收入应由政府给予补助,否则医院将无法生存。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龙头单位,特别是县级中医医院,担负着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基层网底建设等社会公共卫生任务。因此,政府应将县级中医医院纳入政府全额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否则无法体现对中医在政策上的倾斜。㈡ 医院法人机制和员工报酬问题 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意见要求,现行的医院管理模式已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医院的法人代表既无财权又无人权,我院每支付500元都要政府采购部门批准,手续繁杂,医院配备人员都要人事部门去办,人才队伍梯次建设无从谈起,建议建立医院法人保障机制,给医院法人代表松绑。让医院法人专心搞医院管理,而不是去跑如何如何开资。院长可以实行聘任制,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也可进行民主选举。再一个就是员工报酬问题,按照国务院扶持中医政策,政府应给中医药的研发和利用、教育培训、支持新农村建设等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给予专项补助,每年至少75万元,让医务人员无后顾之忧,放手大胆地去搞科研,去履行社会责任。5

㈢ 医院的债务问题 一是欠职工工资。我院自1995年开始到2008年拖欠全院职工工资500.52万元,二是欠职工借款购置门诊用房21万元,职工多次提出合理要求。三是欠药品应付账款188万元。四是其他应付帐款37万元。医院无能力偿还,希望国家和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解决。㈣ 医院的基础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我院被列为国家第一批拉动内需扶持单位,定为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国家投资和政府配套共计2000万元,这些资金只能将我院11000平方米的医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成,各项配套设施(包括无纸化办公信息化建设、医院专科建设)和新楼建设等资金尚缺口600万元。从医院发展来看,我院还缺少医疗用房4000平方米,所需资金800万元。㈤ 所需配套人员、设备问题 按照卫生部医院人员结构配置要求(床位与护士比例1:0.4-0.6),而我院现有护士29人,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急需护士人员21名,专技人员10人,按2万元/人/年计算,工勤人员14人,需增加人员经费按700元/人/年计算,共计73.7万元。在配套设备方面,我院多数设备是1998年之前购入的,已超期服役多年,亟需国家配备医疗设备72台件,所需资金249.1万元;搬迁新楼需新增设备90台件,医疗救护车2辆,所需资金750万元;更换大型设备CT机1台,所需资金500万元。配套设备所需资金总 6 计为1499.1万元。㈥ 医院员工政策待遇报酬问题 七台河市各医院员工“五险一金一费”待遇已执行多年,而我院没有能力解决,应该政府承担的尚未落实,就我院员工“五险一金一费”、遗属补助、临时工工资、离退休工资医院承担部分、阳光工资(七台河市已全部发放)等医院员工的合理报酬,经我院详细测算,需政府投入资金287.54万元。㈦ 公立医院正常运行公用支出问题 医院归属国家公益事业单位,每天都要承担医院运行公用支出,其中包括供热费、水、电费(目前都是商业收费)、污物处理费、卫生费等理应由政府承担,我院每年这类公用支出为55万元。搬入新医疗楼,因为医疗用房增加一倍,新增三部电梯,经科学测算,每年所需资金165.5万元。另外,我院认为一些不合理收费应予以取消,其中包括防洪资金、物价调节基金、防空费,每年我院这三项支出5.1万元。以上这些公益事业总支出为4430.3万元,应由国家给予解决。㈧ 医疗保障管理部门归属问题 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医保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工作存在严重脱节、不合拍的实际问题,给广大群众带来了诸多问题,让国家好的医保政策变为扭曲。新农合归卫生部门管理,几年来群众得到了实惠,医保部门也应归属卫生部门管理,让群众满意。在医保政策上,存在着报销比例低、门诊中草药不报销、医保网络不通畅等问题,给城镇 7 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中草药尚未被列入新农合和医保基本药物目录等问题,因此遭埋怨的是我们医院,受气的是医院员工,员工的积极性受到遏制,中医事业的发展受到遏制。㈨ 中医医院药品制剂问题 现在国家执行的药品制剂的标准是对西医制剂的要求,不能等同于中医医院,我院的300多个多年中药验方,制成不同剂型有不同的效果,按照国务院扶持中医工作的意见,我院目前仅能加工汤剂,其余丸、散、膏、丹等剂型均不让开展,建议国家允许中医医院开展中草药改剂型服务。比如:我院研发的接骨丹、治疗皮肤疮疡的大膏药、治疗妇儿病的一捻金、以及千金散、结核散等效果极佳,目前已接近失传。

四、保证措施 ㈠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树立大局观念和医改意识 我院是国家示范性县级中医医院,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的要求,做好一切医改工作,教育全院员工统一思想,确立各自的岗位责任,树立全国医改上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广泛宣传动员全院员工积极投入到国家医改中来,以全新的风貌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基本医疗服务。㈡ 强化措施,保证医改工作在我院顺利实施开展 我院院委会全面指导监督医院的医改工作,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医改的全面工作,各职能科室也要相应成立组织,落实任务,以确保我院的医改工作顺 8

利进行。

五、组织领导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为保证我院医改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医院医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长宝 副组长:李文波 刘庆全 成 员:刘玉琢 王 岩魏凤华

曾庆波 黄跃臣 张玉霞陈 凡

5.浅谈对新医改的看法和建议 篇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此次医改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确立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此次医疗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并且确定了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需要进行的五项重点改革。它们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相比于其他四项,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程度还远有差距。

一、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现状

1、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实施保障

我国在发布基本药物目录时就明确提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经营,指导药品报销目录的制定。所谓的“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基本药物目录”则是对所有上市的药品进行适当的遴选编制而成的。

从1982年1月18日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于以(82)卫药字第l号文件正式下发第一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化学药部分)》(其中只收载西药278个品种,而未收选中药)到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第六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现有品种307种,其中西药205种,中药102种),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才经历了不到30年的考验,才正一步步走向完善,所以它的指导性作用还是很有限的。

2、基本药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我们国家对于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还不到位,除了专业性的医务工作者,其他人还是很少关注这个方面的,比如我们学生,比如普通的市民,再比如说农民„„

3、基本药物使用率低,合理用药水平亟待加强

在我国,不能规范合理地使用药物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由于很多医生偏于按照自己的习惯喜好开药方,更有甚者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故意开出高价药、出口药,这些不仅使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下降,还会使看病的花费升高,更使基本药物目录的指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4、患者对基本药物的认识情况有待加强

这一点其实和国家的宣传力度不够是有关系的。普通人大都不会主动去获取这些信息,当然不会认识到以基本傲物目录为指导对大家和国家的好处。人们得了病,首先还都是根据以往经验去药店买药。再者,大多数人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容易受形形色色的广告影响而去购买使用新药、高价药,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负担,而且使得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得不到提高,基本药物目录的指导性作用也很难充分发挥。

二、实现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难题

1、政府的投入与补偿不足

2、定价与临床使用难题

三、新医改中关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

针对上文中我国实现基本药物制度所面临的难题,此次医改中也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解决办法。

1、增加投入,重视保障

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规范药品生产流通。这体现了国家对此的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在增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不法商贩从中牟利,也更加确保了药物的安全性,使人们的基本用药使用得到了保障。

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2、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

这些新的规定和举措,确实是针对与现实问题而制定的,现在,新医改的正式出台已经有一年多了,所取得的成效也是为大家都认可的。

同时,我觉得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政策也要不断完善,我个人有以下两个建议: 第一,要充分发挥民族医药、中医药的优势。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医药在防治疑难疾病、治疗常见病领域也有着巨大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具有医疗费用低的特点。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实行全民医疗保健,其基层的医疗机构就广泛使用植物药。基于我国国情,国家应大力提倡使用中医药,让老百姓能够以较低的医疗费用防病治病。建议采用经济杠杆,凡采用中医药的降低个人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以鼓励老百姓选择中医药治疗疾病。还要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采用医师注册制,中医药知识应该纳入考核内容。

第三,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要实行公开竞标。为切断“医”、“药”利益联系,征求意见稿给出的“药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证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笔者认为,在国家增加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保证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为防止腐败,鼓励公平公开竞争,建议实行竞标,避免暗箱操作。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仅能提高公众的药品可获得性,促进“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基本药物政策推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合理用药水平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用药情况,在完善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多数人都享有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出台

2、《浅谈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万学炳

《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3期

6.宾阳县中医医院医改建议 篇六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各部门积极努力和协同配合下,卫生院医改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医改的大政方针已定,要坚定信心,全力推进。但同时我们发现医改过程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问题和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这需要政策上大力支持,管理者的大胆推进来解决医改中存在的及今后将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积极积累经验,总结完善,不断地把改革推向深入,将医改工作进行到底。现将城关镇卫生院基层医改中存在的问题做个小结:

一、管理体制:

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被确立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工作是公共卫生、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既可以缓解“看病贵”的问题,又可以减轻大医院“看病难”的压力。但是,由于基层基础设施的滞后,得不到及时改善,不能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使本地病源严重流失,病源多流向县级及以上医院。因此仍然存在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至关重要。

二、人事制度: 基层医改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竞聘上岗,保证了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已核定的编制远远不能达到目前工作的要求,随着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开展和工作量的加大,大部分医务人员从事公共卫生基本服务,任务繁重,使工作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增加编制刻不容缓。

三、分配制度:

如何做到绩效工资分配更加合理化,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当务之急,否则将会影响卫生院形象,最终伤害群众利益。

四、基本药物制度:

基层医改后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销售,惠及百姓。但是由于药品配送不及时,一些药品的短缺,造成临床用药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老百姓有怨言,医患关系不协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下建议:

一、在管理方面,希望上级部门防治并重,既注重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又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以充分体现医改之根本,切实让群众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素质,以达到少生病、不生病。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较好的医疗卫生环境。

二、增加岗位设置,对关键科室和单人科室增加人员,使工作量较大的科室人员有合理的休息时间。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效能与待遇挂钩,以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扩大基本药物范围,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上级部门做好采购药物配送协调工作,保证药物及时供给。

从我院的情况来讲,医改是比较成功的。医改中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是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两大根本问题。维护公益性不排斥调动积极性,调动积极性不能以损害公益性为代价。关键在于制定什么政策,采取什么方法,如何正确地引导,如何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与维护医疗卫生人员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努力实现维护公益性与调动积极性的统一。相信通过不断地摸索经验,总结改进,医改后的乡镇卫生院会日臻完善,将更好的为辖区群众服务。

7.抓住医改良机加强医院医保管理 篇七

近年来, 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 制度不断完善, 医院服务的医疗保险对象由单一的城镇职工扩展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无保障老年居民、学生、儿童。医院承担着为广大参保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安全有效使用的双重责任, 如何保证国家医保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服务好医疗保险, 促进医院自身发展, 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1 建立组织机构, 强化制度建设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医院, 是全市的医疗保健中心, 担负着全市及冀东南地区400余万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 2002年成为衡水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院领导十分重视, 认为这是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契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院加强管理, 积极应对医疗保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转变观念, 强化管理。把医疗保险工作提高到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 专门成立了医保处, 形成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抓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各临床科室以科主任为组长, 护士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 负责本科医保制度具体实施及奖惩制度落实工作。

2 宣传到位层层管理

医保处主要负责医疗保险人员从门诊收费到出院全过程的医疗质量、医疗费用结算、审核、监督、申报及就医宣传、咨询等组织管理工作;因此, 结合医疗保险政策和制度, 从服务观念、诊治质量、医疗收费、就医环境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相配套的制度措施;设置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 编印基本医疗保险宣传资料和工作简报, 将我院特有的团队精神、技术、先进设备、科学管理等优势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及各种渠道进行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同时, 医院定期组织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医保知识、政策及制度的培训和学习, 将医保的管理工作深入落实到每个科室, 提高参与医保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改善服务态度, 规范医疗行为, 促进医院医保工作稳步运行。还经常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参加医疗保险的企事业单位, 主动向他们通报医院的相关时讯, 让他们了解医院的医疗水平、技术特色、设备优势及发展趋势, 做到医患双方互动互学。设立医疗保险专用医德医风意见箱及院长24小时热线电话, 对患者的疑问, 随时给予讲解;对病人的投诉, 认真处理, 给予满意答复。

3 增加医保费用透明度, 确保参保患者明白消费

医保资金是有限的, 基本医疗保险不是公费医疗, 只能解决最基本的疾病医疗, 为了保障医保统筹基金的正常运转, 必须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和熟悉掌握医保“三个目录”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 自觉地做到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 合理治疗, 合理收费, 杜绝人为的重复检查、治疗和用药;必需使用目录外治疗和用药时, 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使用;凡涉及到医保的费用, 明确做到收费公开、透明, 接受医保患者监督对医保账目实行公开公示制度, 并且给每位医保患者提供“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及出院时总费用清单。实行医保费用通报制度, 每月通过质量报告公布各科医保费用情况, 并及时将医保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临床科室。这样既避免不合理治疗和用药造成的资金浪费, 降低了统筹基金的支出, 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使参保人员真正得到合理、有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从根本上得到了实惠, 实现明明白白消费。

4 科学管理细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我院医保处工作人员经常下科室进行医保稽核, 抽查住院病人在床情况, 不定期地参加科室晨会, 讲解医保知识, 随时解决科室发生的医保难题, 积极配合医保中心稽核人员对我院的各项稽核和对病人的核查工作;在医疗费用报销过程中, 业务熟练, 工作扎实, 坚持做到严格按政策办事, 准确掌握各类病人医疗费用的各段报销比例, 计算准确, 报销及时, 为医保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务;还为门诊特殊病人免费发放医保专用病历本, 减少了医保患者在院存放病历的手续, 为医保中心审核提供了便利。每周、月、季、年做好医保数据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并及时将有关数据反馈到各科室、院领导及医保中心, 为下一步改进医保工作、管好用好医院的统筹基金提供充分而有利的依据。

5 临床护士在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协调作用

在管理中, 责任护士始终把参保病人的管理工作放到首要位置, 严格查证参保患者的有效证件, 杜绝冒名、挂床住院, 随时了解患者的去向 (如去其他科室进行检查、治疗或外出) , 为临床治疗、医保稽核提供信息;在宣传工作中, 护士能准确的对参保患者提出的医保问题进行讲解, 督促并帮助住院患者自觉遵守医保制度, 使患者明白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费用的控制上, 护士随时记录患者每一笔费用的发生与用途, 并及时提醒主治医生合理的使用目录内治疗与用药及不该使用的自费项目;对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给予耐心地解释和说明, 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统筹基金, 从而使医、保、患三者关系更加和谐。

6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让患者成为我院的宣传者

医改的总体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 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一核心, 为参保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热情细致的精心护理, 让患者花更少的钱, 享受高水准的医疗服务。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切实贯彻落实医保政策, 病人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医疗纠纷明显减少。

医保改革与医院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庞大的医保人群, 完善的保障功能, 构成了雄厚的医保资源, 带来了巨大的医疗需求, 也为医疗机构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各医疗机构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努力实现“群众、医保、医院”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亚琴, 陈宝霞.医疗机构在构建和谐医保中问题及对策[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8, 14 (8) :1232-1233.

[2]邵伟彪, 章岚岚.基本医疗保险机构与定点医院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 2004, (3) :32.

8.走进友谊医院 体验医改成果 篇八

7月1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北京友谊医院调研时表示,医改撕掉了“以药补医”的标签,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将适度扩大改革范围。当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取消药品加成、推行医事服务费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医事服务费的标准是否合适、医生的积极性能否得到保障、药品招标制度如何完善等,在今后试点中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收益不降反升

专家号得缓解

北京市医改办、医管局根据往年就医数据和当前物价水平设定医事服务费,直接目的是为了调节价格杠杆,推进分级就诊。现在普通号、副主任医师号、主任医师号、知名专家号分别收取医事服务费每人次42元、60元、80元、100元,医保均报销每人次40元;急诊号每人次62元,医保报销60元;住院患者为80元每床每日,按享受待遇比例报销。据了解,由于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下降68.46元,医保部门又与医院签订了总额预付协议,按照友谊医院门诊医保患者每年165万人次计算,医院一年可从中多收益7907万元利润。因此,改革后医院利润增加了。

这样的安排也缓解了一些专家号一号难求的问题。当记者早上赶到友谊医院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以往人山人海排队挂号的情况。挂号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挂号处提前开放4个挂号窗口,时间由原来6:30提前至5:30,还增加了24小时预约挂号窗口。”这些改变都是为了方便患者挂号,缓解之前为了一个专家号甚至需要通宵排队的情况。以前早上六点半开始挂号时,经常看见挂号的队伍已经排到门诊大厅外边,整个大厅里挤满了等候挂号的人。医院进行改革试点后,早上排长队等候挂号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在有号源的情况下,现在患者来了最多10分钟就能挂上号。

从外地来北京看病的39岁的张先生说:“以前不同职级的专家挂号费都一样,即便是不同级别的也差不了几块钱,所以当然希望让最好的专家看病。今天我一看知名专家的挂号费涨到了100元,就打算换一位大夫,反正病也不是很重。”

友谊医院的心内科有60%以上都是博士,医务人员的水平很高。“我们科每天有七八个医生,门诊量是600人,以前每人每天至少要看60到70人,一个病人只能看5分钟。”杨医生说:“这让医生们很苦恼。”现在这样的情况缓解了很多。骨科副主任郭艾告诉记者,专家号比例下降是个好现象。“一些老患者已经得到了专家的诊疗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就可以了,一些手术患者的术后随诊、复查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即可。”以前,患者总有一种误区,认为找专家看病才放心、保险。这样的患者经常挂专家号,占用了医疗资源。现在患者理性了,专家级医生也会有更多时间来处理疑难杂症。

取消药品加成

患者直接受益

“医药分开”的直接目的还是把药品的价格和患者看病的费用降下来。那么一个月以来,这个目标有没有达到呢?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友谊医院实行“医药分开”试点至今,医院收入中,药占比从56.46%降至46.73%,降低主要原因为取消了药品加成。同时,医保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从449.97元降至381.51元,减少68.46元,下降了15.21%;次均药品费用从344.42元降至241.02元,减少103.40元,下降了30.02%。

8月6日上午,家住虎坊桥60岁的王女士顺利挂到了骨科普通号,她是去医院复诊拿药的。“现在看普通号只需2元钱,比原来还便宜1元钱。”自从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以后,常年在此看病的王女士明显地感觉到了药费的下降。被高血压困扰的她,基本每个月都要来开药。这次来开药,王女士还特意拿来了自己以前的药费单。拿着这两张药费单,王女士告诉记者:“我平时服的药是培哚普利片和苯磺酸氯地平片,这两种药以前每月要269.4元,现在只要234.3元,省了35元左右。另外,高血压患者常用的倍他乐克原来每盒价格为12.67元,现在为11.02元;络活喜原来每盒38.10元,现在每盒33.14元。每一样药降几元钱,但一年累计下来便宜不少。”

在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大厅,记者碰到了刚拿完药的70多岁的退休职工宋先生,他对记者说:“同样的药,一次就少花了几十元,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常年开药的老病号,这算是便宜多了。”宋先生患有糖尿病,平时开的诺和灵30R笔芯一盒需要315.2元,但今天才花了274.1元,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当天下午,记者在挂号大厅遇到了患有高血压的牛女士。在排队2分钟之后,牛女士顺利挂到了第三天下午心血管内科的预约号。她告诉记者,复诊、开药只需要挂普通号。如果要挂专家号,由于医药分开之后友谊医院挂普通号更便宜,专家号也好挂了很多,不像以前想挂个专家号需要提前一两周预约,当天几乎都能挂到。“100元的专家号,自己出60元。如果真是比较重的病,想让专家细致的诊断下,那这样的性价比我们也能接受。”牛女士说。

合理分配医事服务费

提高医生积极性

我们不能否认“医药分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既然是刚刚开始试点,就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在解读政策时,记者发现“医事服务费”中“60%”付给医生。60%意味着什么?友谊医院骨科的普通号一直很紧张,每天要接诊约400人,有4至5名医生出诊。以每名医生每日接诊100名患者,每周出两次门诊,医事服务费42元,按60%的比例计算,该医生一周的医事服务费收入便为5040元,每月就有近两万元的额外收入。但在联系友谊医院宣传科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60%并不完全给一名医生,还要给包括护理、检验、检查等其他工作人员在内的医生团队,具体分配方案也正在制定之中。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作为专家,患者挂郭艾的号需要100元,医保报销40元,但还需自费60元。即便患者数量有所减少,但相对每名患者诊疗时间的增加,患者也更加满意。但郭艾指出,医事服务费的收入由门诊而来,而医院的发展、提高医生待遇不能依靠无限制地扩大医院门诊量来获得。“当前普通号医生的门诊压力很大,8小时100个号已司空见惯。长此以往,医护人员很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同时,医事服务费只是笼统地根据医生的职称划分,与医生的技术手段以及提供治疗方法的难易没有必然联系,应当予以细化。”郭艾补充道。

看病贵看病难

单凭医药分开难解决

在这一个月中,“医事服务费”的设立弥补了医院降药价的损失,使专家号趋于供需平衡。但这一举措仍然面临一个巨大的潜在风险,如果医事服务费上去了,药费并没有降下来,那么将进一步推高医疗卫生消费的成本。还有就是有北京医保的患者可以报销40元,但外地患者只是挂号就要花费42至100元,那么这部分人的“看病贵”依然没有解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主要面向的是哪部分人群?怎样让医改做到“一视同仁”?这些都还有待解决。

“医药分开”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医药费,针对一些患者担心的取消“以药补医”后,医院是否会提高检查费用等问题,友谊医院院长刘建表示,患者的相当一部分负担由医保托底,这意味着大家担心的其他费用涨价不会发生,甚至随着改革深入,检查费等也可能有所下降。

在采访中,有患者表示,实行药品分开,设立了医事服务费之后对于医生的行为如何监管?如何避免医生增加不必要的检查项目或者重复检查项目?以前能够一次性开出一个月的药,医药分开之后,医生不愿意一次性开出,而是被分为多次开,由此获得医事服务费。会不会出现一次性能看好的病,医生分为两次、三次来看?对于这个问题,记者也问了医护人员,儿科急诊的于护士告诉记者:“医生最多只开两个星期的药,关键是想以此督促患者来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更好地用药。”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有患者反映:“如果是看大病开药多的人,是很划算的。而对于外地患者或者没有医保的患者,意味着新增的医事服务费要全部由个人承担。如果是看专家号或开药少,则节省的药费根本抵不上付出的医事服务费。”

除北京外,还有一些城市已经或者即将迈开医改的步伐。深圳市以“医药分开”为先锋的公立医院改革同样在2012年7月1日启动。从7月21日起,深圳市67家公立医院进入第二阶段医改试点,即所有的药品、全部就医人群都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提高门诊和住院诊查费标准。深圳在医药分开和诊疗费方面的改革是全市67家医院一同开展的,而北京则首先在友谊医院进行试点。深圳呈面状,北京只是一个点。因此深圳采取的是以医院级别为基础的诊疗费改革,而友谊医院则采取了以医务人员级别为基础的“医事服务费”改革。

记者手记

9.涉县医院医改工作情况汇报 篇九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县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40万人,是革命老区。涉县医院是首批二级甲等医院,占地30亩,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分为办公区、医技区、临床及保障区。医院有正式职工529名,开放床位490张,主任医师12名,副主任医师46名,中级职称122名。有18个临床科室,担负着全县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任务,去年医院的骨科获得市重点发展学科殊荣,全年门诊量24万人次,住院病人达2万余人次,年经济运行在1.1亿元。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坚持行政、卫生两线并进,县乡村三级联动,着力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力争走出一条“深山沟里搞医改”的路子。今年以来,在省、市医改办正确指导下,按照卫生部等国家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精神和省、市要求,我县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注重公立医院改革与其他四项重点医改工作同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活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实现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目标。

一、强化保障机制

1、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我县成立了以王兆社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涉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在深入开展全县公立医院基本情况调研基础上,经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决定以涉县医院为试点,相继制定出台涉县医院改革配套政策,着力破解制约县医院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突出问题,积极为全县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围绕省、市、县医改办指导精神,制订和完善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卫生和发改部门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涉县十二五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涉县十二五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全县“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规模、功能定位、床位设置和人员编制等。

3、完善机制,提高效率。为着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涉县医院综合改革,涉县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涉县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制度汇编》包括《涉县医院综合改革方案》及医改配套方案《精细管理办法》、《上下级医院协作办法》、《改革以药补医改革办法》、《试用期医师管理规定》等,逐步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二、落实重点工作

1、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

物和纳入河北省基本药物管理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院共实行基本药物200多个品种,全年让利患者185万,基本药物价格全部低于河北省招标价,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做到量价挂钩、质量优先,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后,医院由此形成的减收,县财政全部补贴到位,每月补贴医院14.5万元。

2、改革收费方式,从临床路径入手。积极开展5种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老年性白内障、子宫肌瘤、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胃癌),共126份病历,规范诊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减低就诊费用。合理降低大型医疗设备(CT、CR、彩超)检查费,如:常规CR由45元降到40元,常规彩超由108元降到98元,降价幅度在9-11%,彻底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对门诊“大处方”的检查力度,我院规定单价超过15元的药品,需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开具门诊处方购买,按照《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处罚,处罚和绩效工资挂钩,彻底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

3、改革人事管理办法,实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用人机制。2011年8月中旬医院中层干部通过答辩竞聘上岗。坚持“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优胜劣汰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医院根据床位、功能和工作量合理确定岗位基数,实行定岗不定人制度,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与医院发展规模及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

4、加大信息化投入,全面实行电子病历。涉县医院于2011年6月份全面开展电子病历,在原有的HIS、LIS系统基础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规范了临床医疗文件的书写,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5、转变后前职能,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2011年6月份医院通过招标,将医院保洁工作全面外包于保洁公司。

6、发展专科特色,成功打造重点学科。在医院成功申报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市重点专科基础上,2011年完成了骨外科重点发展专科的评审,继续加快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全面提高医院诊疗技术。

7、建立友好对接,输送人才学习。三年来共派出30余名医疗骨干到省级医院进行一年的学习,医院投资15万元建立远程医学会诊中心,与邯郸市第一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系统试点,每年邯郸市第一医院派5名医师到我院下乡和我院临床科室建立点对点的帮扶,在疑难病症和危重病患上给予支持。

8、开展巡回医疗,帮扶基层工作。医院组织高年资医师组成的医疗小分队到边远地区进行巡回医疗服务。三年来分别到西达、关防、鹿头、固新等地巡回医疗40余次,诊

治 3800余人次,向医疗机构和群众捐赠医疗设备和药品5万余元,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9、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实行预约门诊服务。为方便周边边远地区到医院就医。医院实行预约门诊服务,预约门诊电话3822088,每个节假日期间均有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门诊开发,保证患者就医需求,并设有专家门诊,每周有高年资医师在专家门诊坐诊,医院在4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0、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保障人才培养。按照卫生部《临床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新进医院的住院医师需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一年,一年后根据科室测评后定岗,每年对全院住院医师进行理论和技能两次考试,促进住院医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县财力有限,县级公立医院投入尚未做到应保尽保,按病种付费方式和优质护理服务等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方式,完善便民措施,扩大惠民政

10.宾阳县中医医院医改建议 篇十

今年在局领导正确领导和热切关怀下,我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院、爱岗、诚信、勤奋、守纪、合作”的主人翁精神,坚持“深化医疗改革、科技兴院、稳定发展”的基本方针。围绕“医德医风、医疗质量、管理效益”这个主题,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活动,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携手奋进、改革创新,单位的工作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下面我具体做一下汇报。

一、医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上级领导及我院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医改工作,自4月份以来,高新区卫生局多次召开基层“医改”工作会议,提前谋划,为下一步实施基层“医改“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改关乎于民生,为了确保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如何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大发展”的重要目标得以实现,我院全体职工认真研读相关“医改”配套文件,领会并把握“医改”方向,认清并紧跟 “医改”形势,积极探索,共同努力,从思想到行动均做了积极充分的准备。

(二)成立组织机构、强化政策宣传培训

1、我院先后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筹备领导小组和医改岗位设置领导小组,确保医改工

作扎实稳步推进。

2、加大医改宣传氛围,印刷医改宣传资料4万多份,大横幅和小横幅各1条,将有关医改政策文件复印下发至职工手中,做到人手一份,并在公示栏张贴便于职工随时阅读、学习文件,了解“医改”政策。

3、召开全院职工会议,组织学习“医改”文件,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就单位回归公益性、定编定岗不定人、竞聘上岗、转岗分流、基本药物采购、药品零差价率销售和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掌握医改政策。卫生局领导亲自到我院召开医改工作会议,使全院职工从自身实际情况找准自己位置,积极参与到医改工作中来。

(三)核对药品价格、执行零差率销售

1、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5月9日起我院配备的所有药品均实行零差率销售,将国家基本药物和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复印下发到各科室,通过学习培训,并制定用药制度,引导、改变医生原来的用药习惯。

2、通过计算机系统信息化的管理,核对药品进货发票价格,输

入微机管理系统,2011年5月9日起所有药品全部按进货价销售。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开展,10月份到11月份我们为349名4月10日以前未执行新报免标准的患者发放了6万多元的追

加补偿款,我们通过喇叭广播,奔走告知确保补偿款准确及时地发放到患者手中。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新农合的好处。

三、巩固公共卫生工作

1、加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截止2011年11月1日,共建立了19588份健康档案,健康档案项目内容完整、真实,建档率达50%,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了96 %。其中普通人群14925份,老年人3225份,高血压病673份,糖尿病91份,儿童834份,孕产妇203份,重性精神病25份。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对不同人群进行了健康教育及指导,对存在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居民进行了干预。居民健康档案分村、分类进行规范化管理。

2、健康教育

结合我镇的具体情况,通过医疗门诊、下乡义诊、宣传、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出版宣传板报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健康知识咨询活动,以宣传慢性病、传染病、艾滋病等知识入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活动:

1.健康教育讲座

今年来至今共开展了健康教育讲座5次。讲座主要针对慢性病居民、育龄妇女、中老年人、儿童家长及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等重点人群,受益群众 52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845份。

3.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照规范要求,我院在门诊大楼前设置了4块宣传栏板,面积均

超过2平方米。根据我镇常见病、多发病出版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慢性病防治重点、养生保健要点等群众需要并希望了解的健康知识内容,每月定期更换一次板报内容。截止2011年5月31日出版健康教育宣传栏5期9版,各村出版墙报2期115版。

4.音像资料播放及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发放

我院刻录了公民健康素养、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病防治健康讲座、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糖尿病预防与治疗、小儿肺炎的防治、孕妇饮食与营养等健康知识内容的光碟,每天在输液室、候诊区轮流播放,每次播放在一个小时以上。

发放由八步区卫生局印制的突发事件宣传、急性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常见病防治等宣传材料共计5000份。我院还自行印制多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通过下乡义诊宣传活动、门诊及住院服务及开展健康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共计2000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5.健康教育培训

我院举办了健康教育业务学习培训3次,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以促进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镇内居民健康素质。

6.健康教育督导

对辖区村卫生室开展了第一季度计免、妇幼等健教督导检查,并现场将督导结果反馈给村医务人员,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督促其进行认真整改。

五、行风建设

(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11.促动基层小医院 燎原全国大医改 篇十一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看病贵”,它加剧了群众在享受医疗保障服务上的不公平性。现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一些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1],“看病贵”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

导致“看病贵”的原因

“看病贵”首先由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不合理引起。我国医疗机构的补偿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销售差价收入。由于政府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补偿不足,药品销售的差价收入对医疗机构的成本补偿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一些医院和医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出现开“大处方”、卖贵药等消极现象,这些与药品和医疗器材虚高定价、高额回扣、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交织在一起,致使医院费用不合理地过快增长,如今许多医生拥有了汽车洋房,社会“看病贵”问题却日益突出。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看病贵”导致如此多的民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许多公民尤其是广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在生存权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这将严重影响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不利于社会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呼唤改革,政府亦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为必行。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宗旨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求我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改革,包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宗旨。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涵及定位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前提。同样,每个社会群体利益的充分体现也是整个社会整体利益得以体现的前提,而不是相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表现在社会结构中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由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造成了许多新的问题与冲突,“看病贵”问题即是其中之一。所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涵是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的斗争。正视社会阶层矛盾斗争,是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的、科学的定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各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现状分析

自古以来,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就是既得利益阶级或阶层利益的被流转或被剥夺,同时产生新的利益阶级或阶层。推动当代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不能不对关系其中的各阶层和群体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改革的态度,做一个大概的分析。

当前中国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各阶层、群体及部门的情况、态度和发展分析:

(1)地区级及地区以上级中心医院及专科医院(包括各类大型的驻地医院)。

这些医院主要是指区县级、省市级、国家级等中心医院,他们大都历史久、规模大、设备多、技术强,在各地方医疗卫生市场中代表了政府的医疗形象,具有较大号召力,往往垄断了当地或相关从业领域的医疗卫生市场;同时也得到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商业保险机构、公检法司等机关单位的政策支持和业务依赖;在运营中绝大多数发展良好。它们代表了当代中国医疗卫生市场中的既得利益群体。但同时,其内部运行也大多存在卫生资源相对投入不足、人员臃肿、管理落后等问题。他们在遇到改革、遇到利益将被流转的困难时,多以消极的态度应对。如此庞大的利益群体,如此强大的群体性的消极改革,一时是任何力量都难以撼动的。以史为鉴,中国历史上的“七国变法(战国时期)”、“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著名的变法,都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但却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改革中打击利益集团的速度过快、强度过大,招致其强烈反对;而新利益群体一方面实力弱小,一方面尚未看到利益,所以多持观望态度,因此,改革的推进极其艰险。当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需要吸取历史教训,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峻堵的同时更宜疏通。方法上,暂不宜大规模触动该利益群体的利益,而应先行培植新的利益群体,以削弱既得利益者的势力。当代表改革方向的新利益群体的力量足够强大,而既得利益者群体的力量被削弱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内部运行必将产生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此时再在政策上进行引导,促动其改革,并全面重构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合理的平衡关系,方可逐步达到改革的目的。

但是,这些医院中,真正的利益群体主要是在灰色收入方面得到收益的医生以及相关管理者,推而广之,全国范围内这些人形成了利益阶层。不过,他们虽然获益了,但其中绝大多数人也深恶痛绝这种不正当的行为,因此,他们对于改革持有观望和摇摆的态度,他们既愿意改革又担心失去利益。当出现能保证利益的改革时,他们将是改革的支持者,反之将成为反对者。他们拥有他人不可替代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与医院管理之间是“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在造成看病贵的诸多环节中,他们对药品、医疗耗材的使用和对患者行为的支配权是核心因素[2] ,大笔的灰色收入好似“毒瘤”,其所侵及深度已非腠理肌肤,一时强行切除可能危及性命。他们是医疗技术发展、医院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微观层面上的“火车头”,因此,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必须重视这一群体对合理利益的诉求。

(2)地区中小型医院。

这一级医院大多是各地为补充大医院覆盖面不足而建立的,另一些是为一些部门、厂矿、企业兴办的。大多为综合性医院,病床数一般在几十张到一两百张。这些医院由于多种原因,在环境条件、仪器设备、人员技术、社会美誉度、经营效益等方面都普遍的不佳,他们在现今医疗卫生市场上地位低下。其内部经济、人事、管理等各种矛盾交织,人心浮动,大多呼唤改革。他们是现今医疗卫生改革的积极投身者,但却不是领导者,因为在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他们在改革中的话语权低微。

可是,这级医院在改革中具有重大优势。第一,这些医院覆盖着比较广阔的医疗市场;第二,这些医院往往因长期低效益引发人员的外流,造成职工比较少,但人力成本负担轻;第三,这些医院职工收入普遍明显低于高级医院,医务人员的灰色收入绝对值小,对于彻底铲除灰色收入这个“毒瘤”,显然比大医院更容易成功;第四,这级医院的数量大,据《2003年中国卫生年鉴》“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专科疾病防治院”,100~199张床的占21%、200~299张床的占9%、300張床以上的占12%。可见,中小型医院仍拥有可观的数量和病床,即拥有改革的物质条件和民心基础,甚至还有改革实践的丰富经验。尤其是卫生资源投入不足的农村医疗,如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他们是我们医疗卫生改革的火种,在这里可能再掀起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医改)运动。成功的改革必然是符合历史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这一级医院的改革,届时不仅能扭转他们机构萎缩的局面,更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价廉”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不过,一旦发展起来了,这级医院就存在蜕变到上一级利益群体的趋势,从而转为改革的消极派,即他们存在着改革的不彻底性。

(3)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他们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及康复等“六位一体”的职能,是我国三级医疗网的网底。现今他们的疾病诊治能力普遍低下。在国家财政政策上,应当享受定额拨款。地方财政好的能得到足额拨款,虽然他们本不应存在营利性,但是内部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存在轻防保重医疗、轻社会效益重经济利益的倾向;而不能得到足额或根本没有得到财政拨款的,则更加趋向于营利性工作的开展。由于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仪器设备缺乏,他们大多不能很好地完成疾病诊治。他们大多寄希望于政府增加财政支持,保全工资,再抽出力量多进行一些营利性业务。由于业务能力所限,他们往往对改革缺乏信心,持观望态度。他们如果能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减少疾病的误诊误治,成为基层百姓健康的把门人,将是国家和人民的一大幸事。

(4)私营医疗机构群体。

近几年来,私营医院在国内逐渐兴起,他们在中国现今的医疗卫生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尚薄弱。由于自身医疗服务能力的限制、各保险部门的排斥,经营上多不景气,由此大多在经营上选择了医疗风险小、技术比较简单、盈利空间大、投资小的项目。他们在内部人财物管理上极力追求高效低耗。在与对手竞争中,会力求示好于顾客,他们既注重自身营利又注重维护市场和消费者利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私利性也必然会促使其中一些分子伤害消费者,但是我们相信其中必定有志存高远者,他们将是未来医疗改革的先进方向的代表者,在政府的科学引领下,他们将上升为医疗机构科学发展的领导者。

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个体私营诊所,他们是医疗机构中生存状况最不安定的群体,却最贴近于广大患者,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密切,如果引导和培训得法并到位,他们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民健康促进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

(5)医药厂家与医药经销商。

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商品,医药生产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具有追求盈利的性质,为此他们通过各种销售方式和途径,包括自己营销或通过医药经销商进行销售,多年来已经构建起了成熟的销售体系及市场销售规则,包括“阳光规则”和“潜规则”。 他们中的许多以虚高定价和高额回扣等手段牟利,伤害了广大患者利益,腐蚀了医药流通领域的许多参与者,这已经为社会各阶层所公认,成为医疗改革的阻滞力量。如果借鉴历史上“官山海”或“酒榷”等改革的方法,即所谓“民制、官收、官运、官销”,既能充实国力,反哺医疗,又能抑制豪强,打击个中的寻租行为,保护人民利益。官办医药销售对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作用将会超过官办医院。

(6)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依法管理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目前,他们对各医疗机构,尤其对公立性医疗机构的管理缺乏力量。之所以如此,首先是管办不分。公立医院是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所以在许多管理问题上抱有睁一只眼闭一支眼的态度。其次是管理技术不足。医院内部管理因部门繁多、运行信息量大,被认为是社会生活中最复杂的管理单元。行政管理不是将医院管得趋向僵化,而是力求富有生机,因此对于医院的行政管理同样十分复杂,这就带来了这些部门管理技术的相对不足。再次是公立性医院自身力量比较强大。公立医院是独立法人实体,有自主人事和财务等重要的权利,与卫生行政部门实则也是“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所以综合起来,对于卫生行政部门而言,公立医院不好管,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派生出“将所有医疗机构推进市场,让市场竞争去管理”的论点。

另一方面,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行使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医院也需要经济利益以维护生存。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水平相对下降且不合理,也造成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话语权大打折扣。并且由此公立医院对于医疗改革产生了要求大幅度提高财政补助的论点。因为所需财政补助额度的巨大性和不饱和性,政府目前难以解决,所以,医疗机构的这一论点带有某种挟迫性。

将公立性医院推向市场化和由国家资金足额包办的医改论点,都具有阶层片面性,因为不应该、也不可能实现,所以同属形而上学的性质,本质上同样具有阻碍医疗改革的内涵。

但是,政府是人民利益诉求的代言人,推行行政管理方面的改革,切实实现管办分家是十分必要的。

(7)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人人享受卫生保健”是我国初级医疗保障的目标。我国已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正积极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其经办机构为政府部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人群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风险大;第二,许多参保人员个人负担过重;第三,人口老龄化也在不断增加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增加投入,但目前更重要的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在这方面,医疗保险管理能力不足是突出的问题,原因来自管理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医疗服务管理规范、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但缺乏科学管理的活力和积极性是根本问题。他们的工作重点多放在努力保证基金的收支平衡上,但是最大限度缓解参保人员负担过重实则更为重要。显然目前这方面的方法和策略尚存不足。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是相关参保人员保险金管理和支付的守门人,大笔的资金支付是所有医疗机构所向往的,这个经济杠杆足以控制医疗机构的行为。在控制当今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大量过度服务和药品价格虚高的现状方面,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具有相当大的实权。如果对其推进市场化管理,则存在不能切实保证参保人员得到充分合理医疗的风险。因此,可以试行各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自主管理,政府监督部门建立诸如参保人员自付比率、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情况等重要指标的考核体系。通过比较、考核各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领导的工作业绩的方法,以求提高工作质量。

另外,商业性医疗保险因市场覆盖面小,多依附于社会保险的兑付政策,其社会影响力低,尚缺乏市场操控的能力。

医疗卫生事业高度稳定和谐的远景

政府满意:构建一个合理、高效、不浪费、运行良好且人民群众满意的医疗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合理转诊机制。

群众满意:人民群众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感到医疗负担不重,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有保证,医疗就诊便捷,身体健康有保障。

医院满意:内部各项运行,尤其经济运行良好,富有竞争和活力,职工满意。

医务人员满意:经济收入与个人付出符合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水平,有一个充分展示个人业务发展的平台。

医疗卫生改革的四个设想阶段

推進医疗卫生改革的主体是政府,改革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阶段性。

第一阶段:打破现有医疗市场的平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府需要通过操控经济流转的方法,引导和推进中小型医疗机构向着符合改革目标的方向发展,打破现存的根深蒂固的寡头垄断状况。加强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其成为第三方。大力加强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用“官山海”的方法逐步彻底铲除医药流通领域的寻租行为,推动医疗改革本阶段和下阶段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主导下的、能保证人民基本医疗的、初步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有形的手”促动大医院改革,使绝大多数公立性医疗机构进入各司其职、能良好履行转诊制度的正常运行状态。

第三阶段:对仍然运营不善的公立性医疗机构进行产权改革,同时科学稳妥地推进私立医院建设,完善区域卫生资源布设。

第四阶段:加强政府系统性管理的改革,使和谐有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稳定中发展。

第一阶段的改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府在推进医改中需要掌握住经济操控权。国家政策的指引、财政拨款的引导、社会和商业保险的兑付方法、药品和器械的利益流向等,都是撬动医院改革的经济杠杆,这些利益出处涉及国家体改、计划、经贸、财政、劳动保障、卫生、药监、中医药、商业保险及地方政府等诸多部门。医疗机构为了生存,必然要看这些指挥棒的指向。政府只有统一管理,实现经济上的“财出一孔”,才能使政府实现政治上的“一体之治”,才能促使医疗机构听命于改革,使政府的各项主张落在实处。所以,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确立或建立一个具有足够经济掌控权力的独立机构,需要将医疗改革的任务落实到地方政府而不是某个部门,中央权力机构负责政策的系统协调,并掌握对地方和各部门工作的考核及奖惩。

改革的重点是流转利益。要先使中小医院发展壮大,直至对不愿改革的既得利益医疗机构构成竞争压力。这些中小医院需要获得来自政府和市场的经济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

(1)政府主动扶植经营效益差的中小型医疗机构:在人力上,抽调具能力、有魄力、懂管理、顾大局、尚理想、讲政治、富精力的干部,同时抽调部分有抱负、有技术、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综合性医疗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充实到基层中小型医疗机构,开展管理和医疗工作。在财力上,拨付资金改善环境和购置基本医疗所需设备。

(2)政府统购统销药品、器械、器材:暂不触动大医院的现行医药运行,抓住中小型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灰色收入不多的时机,及时将灰色收入用政府统购统销的方法铲除,合理地并努力以超出其灰色收入的阳光收入予以补偿。

国家统购统销医药,不是与民争利。以药品化学名和医疗器械器材同功用、同品质归类的方法,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统一发售。一方面,国家可以从中得到经济收入,补偿医疗机构和在医疗保障上需要照顾的人群;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打击医药产销中的投机和寻租行为,减轻广大患者的负担;同时,逐步抑制并铲除生产低劣医药产品的企业,净化并建立起重质量、讲信誉、节能降耗、不断创新型医药生产企业,促进医药生产的良性发展。

(3)醫疗保险业改进支付办法:社会和商业医疗保险都需要站在医改总体目标上,在保障受益人相应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改变支付办法,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地过快增长。实行按病种付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动医院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

医疗保险付费对医改的促动作用,核心工作是公平!这种公平主要是按照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支付比例向价格低廉的医院倾斜。

(4)政府转变职能:政府应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要切实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从办医院转为管医院。政府重点加强对医院终末运行绩效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评价,直至向社会公布,构建诚信评价系统,提高诚信爱民医院在社会中的良好影响。

(5)推进中小型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政府在对中小型医疗机构给予人财物支持的同时,必须要求其对内部经济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砍除单项提成的分配方法,建立其他分配方案。例如建立医疗机构内部分配的大效益观,即医院内部进行全成本核算(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耗材、管理费用,但仪器设备折旧应由政府补偿),所剩经营结余除提留事业发展费之外,其余用于发放效益工资。效益工资发放分医、护、技、管理和后勤五大系统,各系统内部按人均效益系数进行二次分配到科室;各科室再按岗位等参数分配。这种分配的理论依据是:收入-支出=利润,此公式的变形公式是:(单例次病人就治费用-单例次病人就治成本)×就治人次=利润。可见,如果使患者单例次就治费用被控制,同时保持或提高利润,就需要减少病人就诊成本和(或)增加就诊人次,而病人就治费用不高与就治人次一般成正比例关系,所以这种经营理念是追求医患之间的共赢,是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科学方法。

(6)持续加强中小型医院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建设:重点是提高其对疾病的基础性诊治能力,并严格控制其开展需要三级医院及专科医院开展的诊疗工作,管理和引导其将复杂及危重症患者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本阶段完成的标志:在以上措施的推动下,将使符合医改目标的中小型医院得到发展和壮大,逐步承担起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同时使阻碍医改的医疗机构在医疗市场上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其内部经济运行发生困难。

第二阶段的改革

由于符合医改目标的医疗机构的病员量增加,不符合医改方向医疗机构的病员量会相应减少,其经济运行将逐步发生困难,人心开始浮动,直至主动呼唤改革,此时就产生了深化和扩大改革面的时机。

(1)解决人员安置:经济运行差的大医院,其改革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减少运行成本。成本中最重要、最难解决的是人力成本。计划经济沿革下来的医疗机构,尤其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医疗机构往往人浮于事,当改革临头时,这些人的安置问题会凸现出来。可以用竞聘上岗、自谋出路、内部退养、身份置换等方法解决。另外,由于此时第一阶段改革使一些弱势的小医院获得了在基本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发展,而这些医院往往各种人才都相对缺乏,产生了与上级医院合作谋求深入发展的期望,所以,那些大医院里的人员可以顺应形势,通过多种途径到基层、到缺医少药的地区工作,这同时还能促动一些下级与上级医院之间合理转诊关系的建立。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现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能使医院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因此,控制了“以药养医”以后,就应当逐步调整政府补偿政策和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以弥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其中要重点提高和稳定高层次医务人员的待遇,避免医疗质量下降。

(3)深化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按病种付费是按医疗服务单元付费的一种形式,它属于半开放半封闭式付费模式[1],仍然有许多缺点。随着改革的深化,基层符合医改目标的医疗机构如果涌现出来,则可以考虑实行封闭模式付费制度改革,即实行总额预算和按人头付费。因为理论上社区医院可以提供80%的基本卫生服务,当国家及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到一定高度,基层医院基础性综合医疗能力已有保证,其市场覆盖范围内的医疗保障费用接近或达到该医院理想经济运行费用时,这笔费用可以试行交给他们统筹管理,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责任和激励机制,就可以促使这些医疗机构不但关心自身医疗诊治能力的稳定和提高,也会关心对转诊医院的选择,从而形成上下良性转诊互动;而且还会开始注重服务人群的防病工作,会努力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处置。由此他们将积极地担当起“医疗费用和人民健康守门人”的责任。

本阶段完成的标志:通过以上的改革促动,大医院由于下级医疗机构能力的提升及医疗保险兑付政策的压力,也由于“瘦身”工作的逐步完成,有战略眼光的医院在不断增强自身重点诊治业务质量的同时,将会主动扶植本院覆盖范围内的下级医疗机构搞好低一级的医疗工作,以谋取更大的市场。由此,能够各司其职、互动转诊、重点面向基本医疗、和谐运转的国家三级医疗网将逐步确立。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将过渡到监督医疗服务质量上。政府要通过分级管理,控制中小型医疗机构业务处理层次的过度提高;医疗保险机构则需要加强抑制上级医院过多诊治下级医疗机构业务范围疾病的行为,从而维护三级医疗网的和谐,使其平稳运转。

第三阶段的改革

公立性三级医疗网和谐状态形成后,由于各级医疗机构将无忧于业务量和经济收入,会逐步滋生官医风气和工作效率下降的现象,为此,政府可以进行两方面的改革。

(1)推行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对部分持续经营欠佳的公立医院推行产权改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明晰医院的产权、明确医院的作用,催生具有现代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走上领导岗位,既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又可以仍然保证公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同时政府又不必过多推进私立医院建设。

(2)开放私立医院市场:政府在区域医疗卫生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逐步限制性地放开各层次的私立性医疗机构。政府重点注意把握他们的经营方向和结果,借助于私营性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性,推动公立性医疗机构的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稳定与提升;同时弥补因政府投入不足所致的公立醫疗网的布设不足;也同时满足社会对特殊医疗和特殊服务的需求。

本阶段完成的标志:既有竞争,又有补充和协同,有进有出,防治并重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构建起来。

第四阶段的改革

体制、机制等层次的制度化建设完毕后,需要保持和加强政府管理,以巩固改革的成果。其中考核官员是关键,需要用客观公正的抽样调查方法,考核各级政府的工作质量。使改革最终实现持续改善人民的卫生健康水平;降低和减少人民在卫生健康方面的不公平性;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合理需求的满意度;保证在资金、资源分配上的公平性;保护每个家庭免受灾难性的卫生费用负担。

讨 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份量很重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多方面统筹、协调推进。医疗卫生改革表层上是引导和推进硬制度的建立,使经济改革的成果受益于所有国民,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深层次上更需要深度推进软制度的建设,让医改中每个层面的人不仅在物质上比较满足,在精神上更得到提升,德法并重,相得益彰。改革开放20多年积累的诸多矛盾,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一定策略的指导下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扭转,采用“促动基层小医院,燎原全国大医改”的改革方法。我国特有的国情民意,使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他人的经验,需要集中民智,百家争鸣。医改不容易,但我们认为促动改革比推动改革更有利于在相对稳定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政务通报,2005,7(18):5.

2 刘典恩,郭健美,邵明远.医改与政府责任的伦理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4:22.

上一篇:担保评估报告书提纲下一篇:鲁教版五年级上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