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轮复习策略

2024-09-05

初三数学轮复习策略(16篇)

1.初三数学轮复习策略 篇一

初三化学复习策略

一、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综合总结。

只有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分类整理,才能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它们,更灵活地运用它们,更牢固地掌握它们。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分类、变化分类、性质等;

2、实验注重事项:包括需加热的实验装置、不需加热的实验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药品的取用、过滤等;

3、化学方程式:包括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线)、复分解反应(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水为线)以及非基本反应类型中的氧化反应(主要是燃烧)和还原反应;

4、空气污染及水的净化、资源与能源的保护;

5、微粒结构、物质组成及结构的描述及基本原理。

二、要加强训练。

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更好地熟悉各种题型,更灵活、恰当地运用各个知识点。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步骤,按规范的程序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题型的变化,提高正确率。如计算题的解题思路不外乎三个方面:涉及到总质量的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涉及元素的运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涉及化学反应中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实验题的思考方向也是三个方面:

1、实验的.过程是否符合控制变量法;

2、是否将不可见的转换成可见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3、实验结论的描述是否准确、规范、符合实验要求。又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五个方面: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配平、箭头;化学式的书写要标注化合价等。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各方面知识点,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步骤;只有不断地综合总结,才能让我们更迅速、更准确地解答每一题。

三、要以课本为主,以老师布置的练习为主。

中考主要考察基本知识点,所以课本及平时的作业才是最主要的,复习过程中要把课本从头到尾过一遍,课本上的每一个实验都要看清,每一句话都要看懂,如果连课本都没有搞懂,就去钻其它的资料,那就是舍本逐末。

四、要端正心态。

信心百倍地去学习,去考试,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成绩。

2.初三数学轮复习策略 篇二

一、明确目标, 周密安排, 拟订备考策略

1.注意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准确把握方向, 确保有效复习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因此, 要认真通读课程标准和研读教材, 要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有所了解, 特别对知识的要求、技能技巧的运用、科学探究方面等, 仔细钻研教材, 不但要理解教材提出的每个知识点、性质、定理, 还要对教材中提供的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对教材中概念的表达方式、练习的形式、解题的格式等都应在复习的过程中予以关注.

2.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 立足基础, 着眼能力

中考是依托知识来考查能力, 中考考查的知识是对整个初中所学数学知识的抽样, 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初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 中考所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所能体现的能力.基础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第一依据,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 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真正达到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课的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仍是近年中考的一个特点, 也是时代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要通过对身边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关注, 学习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理解社会和周围发生的事物,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发挥数学教学的特长,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多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及多举生活中的数学例子, 甚至可以将现代科技渗透到教学当中, 使学生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又能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4.要注意突出重点, 分清主次

中考复习要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在课程标准、教材的指导下, 结合学生的实际,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对属“理解”层次的, 要了解它们的含义, 掌握要点, 能运用其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用其解释简单的数学题;对要求为“了解”层次的内容, 应通过复习加以弄懂,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出其含义, 在有关的问题中能识别它们;对要求“会”的内容, 应能熟悉它的性质、定理及运用.

5.注意复习进度的阶段性

中考复习, 数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即将实数、代数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 (组) 、函数、统计与概率、图形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相似与全等、解直角三角形、圆等教材中的内容全面复习、梳理, 并将各章节的知识连成链.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按计算与证明、图象信息题、数学综合题、开放与探究题、阅读与创新题、实际应用题等, 以填空、选择、计算、作图、应用题等方式将概念、性质、定理等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

第三阶段:新题演练.针对近年出现的新题型, 如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综合分析题等进行专题复习.

第四阶段:模拟训练, 提高效率, 逐步进入临考状态.

二、详备精讲, 针对训练, 疏通反馈渠道, 做好反馈记录

在第一轮复习中, 内容多, 课时紧, 一定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备课上, 要深备、精备, 不能无备而讲、粗备而讲.这一阶段, 讲、练、学的时间各占三分之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初中数学知识来个盘点, 然后对知识形成的重点、对性质定理理解的难点、对复习的疑点、对中考的能力点进行精讲.对学生的训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 训练题型的选取要有目的性, 同时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精做一些题, 做到举一反三.在备考复习中对反馈信息的收集渠道是多方面的: (1) 课内要善于察言观色, 从学生的表情上得到信息; (2) 从学生的每次模拟考试的结果中提取; (3) 从学生提问的问题中获得.反馈的信息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信息得以及时处理也促进了复习的良性循环, 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三尊重学生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谋求共同发展

现代教学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教师主观意识支配下, 通过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从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发现, 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 融化彼此的体验和经验, 丰富教和学的内容和方法, 只有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在初三备考的复习中, 教师和学生都很疲惫, 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 情绪不稳定.作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定要能容忍学生的缺点, 包容他们, 不要当面指责, 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厌学心理和抵触心理, 要多鼓励少批评, 多引导少打击.中考是考学生不是考老师, 教师讲得再好, 如果学生掌握不了那是徒劳的.因此, 上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开发学生的思维, 不要把上课变成自己的独角戏.

四、提高考试技能, 调整心态

3.初三数学总复习的策略 篇三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新课标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复习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即双基训练阶段。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完善知识框架。首先必须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一是按知识板块整理。这种方法就是打乱章节界限,采取“切大块”的方法把关系紧密的知识整理到一起。比如可划分为《数与式》《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函数及图像》《图形的认识与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视图、投影及图形的交换》《圆》《统计与概率》。这样,可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给记忆和运用带来方便。二是重点内容重点记。课本上许多重要的知识及习题结论,一定要熟记、熟用。准确记住一些重要结论和公式,做选择题、填空题时既可提高正确率,又可缩短时间。

这一阶段应该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读薄”教材。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但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对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二是做题。每天应有计划地做好十几道基础题。注重例题中包含的各种基本技能和技巧,找出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重视“双基”,抓好了第一轮复习,对尖子生的冲刺、中等生的跨档和后进生的提高,都有好处。

第二阶段是专题训练阶段。主要是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综合提高,强化冲刺。这一阶段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歸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从代数方面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函数。包含函数的定义和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第二部分为方程及不等式。包含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应用方程(组)及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部分为统计初步。从几何方面分为四块:第一块为解直角三角形。第二块是相似形:包含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为圆,包含圆的性质、直线与圆、圆与圆、角与圆、三角形与圆、四边形与圆、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做,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层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数学教材内容。

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1)y=20+0.7x;(2)y=■;(3)y=■。

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有关定理、性质的应用,勾股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凡是综合性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比如:

1.已知,⊙○的半径为13cm,弦AB∥CD,AB=24cm,CD= 10cm,则AB、CD之间的距离为( )

A.17cm B.7cm C.12cm D.17cm或7cm

2.一根70cm的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是50cm, 40cm,30cm的长方体木箱中,能放进去吗·

各阶段复习目的不同,复习角度和方法也不相同。三轮复习不能机械重复,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提醒广大学生,无论哪个复习阶段,都不可以有放松的思想。走好三个阶段,一定就有三次提高。

4.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篇四

——莫启运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复习时依纲靠本,实施素质教育,设法引导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设法在九(1)班学生里多挖掘数学尖子生(110分以上),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九(1)班学生的合格率和优良率,力争今年初三升学考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目标

力争今年初三升学考平均分达55分,合格率达25%,优良率达5%以上。

三、基本情况

现在初三有(1)、(2)两个班,这个班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九(2)优差生相差不大,且学习自觉性强,学习积极认真,九(1)班基础很差,也就是20分--40分的人数为多数,且学习自觉性较差,如,周敬、孙维龙、吴鹏、慕祥、李佳英、陈光辉、李勇、黄柱钦、郭星凯。。。。将近十几个同学上课一点也不听不学,且厌学的同学较多。本学期开学第五周转入初三总复习,从两班来看,九(2)已进入中考复习的紧张状态,而九(1)班似乎都未进入状态。对于学习态度都报着无所谓,从不在乎。

四、具体工作措施

1、前途理想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总结上学期末统考情况,成绩好的同学不要骄傲,成绩差的同学不要恢心,通过本学期复习,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

2、用好《中考宝典》、手里的《模拟试卷》和往届的中考试题,总结出升学考

试范围及其重点。在复习过程中,在抓好学生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题型的训练。3、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1)把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分成六章。复习过程中,着重抓“双基”。并启发学生对每一章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且讲练结合,以学生练为主,明确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什么程度,适当的时候进行堂上小测,每个单元进行过关测验,以便掌握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抓重点、难点。由有关的信息预测,今年数学科考试与去年的难度差不多,故在复习的过程中分类抓重点难点,也就是进行专题训练。

(3)知识的查漏,在最后阶段是综合复习,整体强化和整理查漏阶段。着重加强综合题的训练。

4、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九(1)班和九(2)班的层次不同,但班里也有优差之分。故在复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九(2)要求达优良的:刘江平、陆志坚、李旭、黎戴杰、陈永界、董佩云等,这些同学要加大任务量,每星期两套中考模拟试卷。而中层次的同学以提高和加强基础训练。以选择题,填空题,第一、二题问答题为主。九(1)要求以选择题,填空题,第一解答题为主。上学期期末统考不合格(59--40分)而有希望达合格的。采取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争取合格率和优良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 周次

复习内容

第五周 数与式 第六周 方程与不等式

第七周 第三章

函数

第八、九周 第四章

图形与几何 第十周 第五章

图形的变换 第十一周 统计与概率

第十二、十三、十四周 ㈠、第一次模拟考试 ㈡、专题复习专题一:方程函数思想 专题二:分类讨论思想 专题三:数形结合思想

专题四:与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题 专题五:与圆有关的综合题 专题六:探索性与开放性问题 第十五、十六周 综合考讲模拟试题为主。

年3月12日

5.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篇五

以本为主,夯实基础;共同参与,注重过程;精选问题,提升减负;强化训练,发展能力。

二、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通达前二次考试,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欠缺,期末复习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强化,对计算的重视,通过对能力题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综合题的分析与思考,让优秀学生的能得高分。

三、具体措施:

1.对每一章节的复习稿任务分配到每一位教师,复习稿提前发到各教师手中,复习稿分为基础知识,能力提高,强化训练三部分,每一位教师根据本班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动。做到复习进度一致,内容一致,又能体现教师个体自主性。

2.重点打好基础关:对重点概念与重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保证基础题不失分或少失分,并对基本模型进行专题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与探讨,对课本的原题进行适当的改造或变式,既提高教师的能力,又能对学生举一反三。

4.精选作业。对作业做到适度,数学成绩的提高需要量的保证,质的提高,作业尽量做到因班而异,因人而异,特别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做,避免学生厌学生情绪的产生。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合格率。

5.重视对优秀生的培养。在复习学案稿中,加强对思维含量较高问题的分析,对直升资格生督促解题的完整性、技巧性与灵活性,力求完整与完美。

6.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篇六

黄羊镇二坝中学赵翠贤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四班的数学课的教学工作,九年级四班现有学生三十五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该班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尤其是女生,面对难一些的数学题,都做得不太好,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著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地位。

开学初根据学校教导处的安排,制定了本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期新课教学任务有三章,按照教学进度计划新课将在第六周结束,第七周对本册课本知识进行复习,从第八周开始进行第一轮综合复习,也就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第十二周进行专题复习,第十四周进行模拟训练。具体复习计划安排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第八周——第十一周)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式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应做到熟练、正确、迅速。上课不能只听老师讲,要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方法和策略,应通过老师的教,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尤其在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过程中,应感悟出如何正确思考。

3、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

二、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每年中考试题按难度比例,基础分占比例大,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6、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三、第二轮复习(第十二周——十三周)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同,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

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四、第三轮复习(第十四周——十六周)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

(4)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予讲解。

(5)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五、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1、面向差生,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考后90分”的方法

(1)低起点。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以数、式的运算为起点,将教材原有的内容尽可能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复习教学。

(2)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多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性和重要性。如:在“因式分解”的教学中,归纳因式分解的方法之后,让学生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二用三分组”,又如在复习证明线段相等和方法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一

是找全等(两个三角形中)二是找角等(同一个三角形中)等等。只有不断地总结和让学生多次重复,学生才能够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才能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3)考后90分。对于每一次作业、练习、测验不管学生做得多少分,通过教师集中讲授或个别辅导后,要求学生重新做一遍并要求学生能做到90分以上。特别是模拟考试后通过教师的讲评要求学生尽量做到90分以上,这样学生达到了及时地反馈、矫正和强化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得到很大地提高,慢慢地学生就会体会到成绩提高的快乐。

2、注重中档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中档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会丢三落四和张冠李戴。因此,对他们要求必须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对于基础题一定要让这部分学生弄明白,每一次考试学生尽可能在基础题上少失分。每一次测试后要求学生自己在试卷上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给学生适当地辅导,让学生把知识区分清楚。并且要求学生每一次测试后,经过教师的讲评后做到考后120分。从而使学生养成严谨的习惯。此外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波动较大,因此教师经常找学生了解其思想动态,以便学生能及时调整学生的状态。最终达到常规题尽量不失分的目的。

3、注重对尖子的培养

7.浅谈初三数学复习方法 篇七

一、制订具体有效的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对指导师生进行系统复习, 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计划如何与复习效果关系甚为密切, 初三数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1、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复习重点。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对教材要求“了解”的, 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要求“理解”的, 要领会其实质,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要求“掌握”的, 要巩固加深, 对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习题, 能准确的解答;要求“熟练掌握”的, 要灵活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 (2) 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3) 熟悉近年来试题类型, 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1) 是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2) 是进行摸底测试。3、制定复习计划。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般复习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系统复习安排和综合复习安排, 系统复习初中的每一章节内容, 要计划好复习时间、复习重点、基本复习方法;计划好如何挖掘教材, 使知识系统化;训练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数学思想等。综合复习应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完成由厚到薄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如何引导学生对各种数学方法进行训练, 使知识系统化、熟练化, 形成技能技巧, 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 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如何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呢?我认为:一是要紧扣教材, 依据教材的要求, 不断提高, 注重基础。二是要在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 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 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人手, 由结构找性质, 由性质找方法, 由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 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 宜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 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复习中教师应在学生中巡回辅导, 了解信息, 及时反馈, 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 弄清内部结构, 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 否则中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复习时还要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 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 弄清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区别, 弄清它们的联系, 可使对知识的学习深人一步。因此, 复习时除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外, 还可将知识按另外的方式进行归类总结。

三、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 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 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 总结解题规律, 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 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 “题海战术”的普遍现象还存在, 学生整天忙于解题, 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 这样既增重学生负担, 又不能使学生热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事实上, 许多复习题目是从同一道题中演变过来的, 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就题论题, 那么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 便束手无策。教师在讲解中, 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 使之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 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寻找其它解法; (2) 改变题目形式; (3) 属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 (4) 改变题目的条件; (5) 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 (6) 串联不同的问题; (7) 类比编题等。

四、落实各种数学思想与敷学方法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8.如何进行初三数学复习 篇八

复习是数学课学习必不可少的一步,尤其是初三毕业复习更是关键的一环。因为只有复习才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也只有通过复习才能使学生数学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只有通过复习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空白,以便加以改进和填补。现就初三数学复习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奏“准”双基落实曲

双基是一切能力和素质培养载体,对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按大纲一一严格落实。复习这部分的原则是紧扣大纲,抓课本。复习的要求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准、细、熟、全、系统。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1.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项训练要求对每部分知识按照大纲要求进行一一训练,覆盖面要大,并且题型要包括证明、解答、作图、计算等。此项的关键在于:①熟练掌握纵向的知识网络;②题目具有相当的综台性,但不能超纲。

2.对图形辅助线的添加,几何图形的观察、补充、组合、对折、平移、旋转等进行强化训练。

3.几何作图能力的培养。几何作图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已知”掉条件;二是“求作”写不全;三是找不到作法;四是会作图但写不对步骤。

针对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写已知语言尽量简练,写求解要在“使”后面写全面。“已知”、“求作”写完之后要和原题对照,做到不重不漏就行。关键是帮助学生找作法。寻找作法往往先假设要求作的图形已作出,学会分析这个图形可由哪些条件确定,而这些确定条件在已知中是否存在,也就是转化成“确定”问题来解决。抓住关键加以训练,作图难点就可突破。

4.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应用题是中考题的热点之一,大概占总题量的22%左右。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有两种:一种是有应用意识,另一种是具备把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数学建模“能力”。只要抓住两个关键加以训练,应用题就可解决。另外,平时引导学生注意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二、奏“活”综合训练曲

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综合模拟训练,训练前先给学生讲清训练目的。目的之一: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以补救。目的之二:开阔视野,增强应变能力。目的之三:对中考模拟题应具全方面的认识,以便确定学习方向。这一步采取快速做题法。对会的可不做或不写具体过程,专找自己不会的、生疏的来重点突破。要求学生对每道题都要明确知识点、方法,并进行分类。一套题做完后,要整体进行分析,看覆盖了哪些知识面,考察了哪些思想方法、技能技巧,以及各类型题占的比例。学生一旦对中考题有了足够的认识,便能自觉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

其次,在考前让学生复习基本知识。如果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开始时做题顺利,便于稳定考生情绪,以便顺利应试。

9.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篇九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工作即将展开,面对今年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题型多,而且这次是新课标实施的第一年中考,复习方法和考试形式前所未有,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和新形式下的特点,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完成新课

2008.2.18——2008.3.10 初三新课结束

二、第一轮复习(2008.3.10――2008.4.5)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相关章节合在一起使之形成结构,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本轮主要以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时间安排如下:

七(上)

3.10-----3.16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第二章 有理数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数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

第六、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八章 幂的运算

第九章 从面积到乘法公式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一章 图形的全等

第十二、十三章 数据在我们周围

第十四章 感受概率

七(下)

3.17-----3.22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第三章 中心对称图形 第四章 数量、位置的变化

第五章 一次函数

第六章 数据的集中程度

八(上)

3。22-----3.28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第三章 中心对称图形 第四章 数量、位置的变化

第五章 一次函数

第六章 数据的集中程度

八(下)

3.29-----4.05

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八章

分式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数

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

第十一章 图形的证明

第十二章 认识概率

九(上)

4.06----4.11

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三章 《二次根式》 第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五章 《中心对称图形》

九(下)4.12----4.15

第六章二次函数 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 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 第九章 概率的简单应用

教案在复习之前打印好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复习,配套练习以中考资料《中考指导书》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目标测试参照南京《2008中考指导书》,重视补缺工作。以上某些章节在复习过程中将合并。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6)注重思想教育,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7)应注重对基础好的学生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基础班不搞难而怪的题。

二、第二轮复习(4.20—5.22)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的专题复习: ⑴阅读理解题 ⑵图表信息问题 ⑶动手操作实践问题 ⑷开放探索性应用题 ⑸质点运动问题 ⑹分类讨论问题 ⑺方程型综合问题 ⑻应用性的函数题 ⑼不等式应用题 ⑾方案设计

这些都是中考中必然涉及到的题型。备用练习《2008中考指导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

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5.25—6.16)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四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讲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 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

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14)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四、复习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

总复习工作要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1.要面向差生,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1)低起点。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以数、式的运算为起点,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复习教学。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教学。

(2)快反馈。学习困难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知识障碍,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排除障碍。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及时反馈,可以提高补缺的效果,使学生及时获得帮助,受到激励,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其次,要注重中档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对他们要求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

3、再次,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以上是我校数学总复习工作的计划和安排,根据复习中学生所掌握情况,可能以上计划要做部分调整。第二阶段主要为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按知识

点顺序复习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种复习是打破章节界限,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轮复习中,应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防止单纯的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防止过多搞难题等。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专题复习,就是从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① 计算和解方程

②方程思想与函数思想及其应用 ③函数方程综合 ④几何中有关变换

⑤解直角三角形与圆中有关计算 ⑥数形结合问题 ⑦实际问题 ⑧概率与统计的问题

10.初三数学复习计划精选 篇十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Ji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11.初三英语复习课优化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 初三英语 复习 优化策略

初三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出口关”,作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成品关”,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从而事半功倍,取得教与学的双收获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如下:

一、 初三英语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枯燥:初三阶段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复习,教学内容的重复,增加了语言教学的枯燥性。

2.考试内容多样:初一、初二阶段的考试内容十之八九紧密围绕课文所学内容,多考查知识,而中考很少考查纯语法内容,更多的是对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考查。这种考查内容变化使很多学生不适应初三阶段的英语教学。

3.兴趣激发变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表现更为内敛,兴趣的增长点和着眼点也会变化。对初三学生而言,唱唱歌,讲个笑话,已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用更深层次的内容感染他们。

4.教学评价单一: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大多数学校对初三的评价以中考作为衡量教与学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严重影响了初三英语教学的发展。

面临挑战,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并寻求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初三的英语教学。

二、 优化初三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在坚持课改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和采用教学方法,在复习阶段的教学中注重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的紧密结合,以如下教学策略为依托,提高英语复习教学的效率。

1.活动和练习相结合。活动和练习相结合即把课堂活动和课外练习结合起来。在复习课上开展交际活动,并结合课外练习,把讲练结合变成说练结合。以说带练,以练促效,实现复习和巩固的目标。

例如:在复习八年级下册有关饮食健康的内容时,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重复解释语言点,而是复习时让学生讨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谈论,内容必须涉及饮食健康。

Eg: T: Why dont you eat more fish? Its very fresh.

S: Sorry, I have eaten too much fried chicken and chips, now. I dont want to eat anything . Im full.

T: Oh! Thats too bad, They are junk food . Understand? Eating too much junk food is bad for our health.

S:But,what is healthy food and how can we keep healthy?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评价并归纳。

复习课是通过梳理、归纳知识和补充信息,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活动和练习相结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够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2.材料和话题相结合。练习材料和教材话题相结合是指教师教学时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把材料和话题结合起来,同时指导学生审题时注意练习材料的内容和要求,然后结合教材中的话题进行思考并整合,这样做能使写作简单化且有效化。

八年级和九年级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如学生追求个性和穿校服的矛盾,如何解决不愉快的事,如何看待自由和规则等。复习时我布置了一篇书面表达,让学生谈谈家规,哪些是你赞成、哪些是你反对的,并说出原因和自己的建议,熟悉课文话题的学生会马上联想到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和观点。Eg:I have to stay at home at night./I mustnt stay up late at night./ Im not allowed to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long.只要材料和话题相结合,写作其实很简单。

3.内容和文化相结合。内容和文化相结合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

在复习八年级有关动物话题时,我向学生提供了常规内容和视角:

As we know,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Keeping pets is popular now.A dog is a good pet for us.Because the dog can be our honest companion and share our happiness and sadness.While the “dog” in English has many other meanings.“ He works like a dog.”“ He is a top dog.”“ He is a lucky dog.”“ Love me,love my dog.”“ Every dog has his day.”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狗的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之后,我挑了一篇有关动物谚语的阅读文章,让学生练习。最后,布置一些对比东西方文化的课外作业。如中西方传统节日: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Mid- autumn festival...与Thankgiving Day/Christmas Day/Halloween...

学生在认真准备的过程中对东西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意识。

4.语法与情感相结合。语法与情感相结合指在语法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在初三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课时比重增加,教师应力图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

如在复习词汇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描述自己的与众不同,用上述词汇进行叙述。在活动中学生能有条理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增强了自信心,并进一步了解了自己,部分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卑心理。这个活动把语法教学和青少年渴望被认同和理解的心态相结合,不仅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12.初三数学复习方法之我见 篇十二

一、有的放矢,明确复习目标

初三数学总复习不仅是中考的需要,同时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通过这阶段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严格以《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教材的教学要求一般有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据,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知识的复习时,需要了解的知识有理数的绝对值符号;需要理解的知识有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乘方意义和有理数运算律意义;需要掌握的知识则是在实际问题中,对有理数的知识进行解释和推理.这样将知识分为几个层次,教师和学生就会明确复习目标,有效地进行有理数知识的复习.

二、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展开三轮复习

“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中考数学复习内容庞杂、时间紧迫,要想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教师必须要根据时间安排合理的复习计划,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复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三轮复习的方法,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带领学生展开三次复习,而这三次复习的重点和方法又有所不同:第一轮复习,主要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进行.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对课本上的知识展开梳理,对简单的概念等知识各个击破,为学生的第二轮复习打下牢固基础.

在第二轮复习中,在完成对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上,作为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遵循思维的规律,采用基本的思维方法全力理出一条线.如可将初三代数知识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圆的性质、直线与圆、圆与圆、角与圆、三角形与圆、四边形与圆、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点的轨迹.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数学的解题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配合有针对性的典型例题加以巩固.

第三轮的复习则是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试题,将前两轮复习的知识串联起来,同时使学生熟悉试题类型,明确认识,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两方面做好模拟训练.在频率上,教师可以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训练.然后,进行试卷讲解,帮学生纠错.在这个阶段教师应注意不要过分追求难度和深度,不要人为拔高要求,更不要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做大量简单重复、机械模仿的训练.而是应该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训练学生的考试技巧,提高其应试心理素质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使初三数学复习能经得起中考的检验,教师要注意根据考试大纲展开复习,避免复习走弯路.另外,考试也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问,教师可以根据一些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考试技巧的培养,不断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帮助他们在考试中依靠技巧取胜.

其次,由于数学学科自身题量多,分值大的特点,一些数学水平不高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惧和厌学心理.因此,在复习过程和考试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注重水平一般的学生,帮助他们熟悉考试流程,鼓励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信心和勇气的指引下获得成功.例如,中考前对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就是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教师应抓住有限的模拟考试机会,让学生从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如考试紧张、审题不清、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每次考试后教师都要帮助学生做好总结,看哪些非智力因素影响了自己正常发挥,在中考之前要加以改正.模拟考试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及时反馈,查缺补漏,同时让学生培养自己的矫正意识和习惯.

四、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复习内容多、知识面广,学生要想在短期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数学水平,那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应该结合数学教材,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分析研究初三数学复习的方法,以便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摘要:初三数学学习是初中数学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带领学生复习中学三年的知识.而有效的复习方法需要在《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指导下展开,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参考文献

[1]顾宏萍.面对中考的数学总复习[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

[2]兰福春.初中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1).

13.初三历史期末复习策略方法 篇十三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纲为纲,这个纲是指以《考试说明》为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3:5:2,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14.初三学生数学复习方法经验 篇十四

一、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

现代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题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

二、要注重培养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技巧

初中阶段数学基本能力指的是基本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基本应用能力。

1.对于基本运算能力的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现在中考对繁复的运算不作要求。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当适当控制运算难度,在运算的准确率方面多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运算的合理、迅速。

2.初中阶段,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即在几何证明中能用分析法寻求证明思路,并用综合法写出证题过程。要求是逻辑,关系表达清楚、简洁,关键地方交代清楚,不跳关键步骤。避免出现以下错误:思路混乱,已知、求证分不清楚;逻辑关系不清;不写条件,只写结构,缺少推理依据;单凭直观,妄加推测;严重跳步,因果关系不明显;假命题作为推理依据。这方面的能力同学们要在复习中训练提高。

3.基本的应用能力指的是能够解决有实际意义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近几年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可多进行一些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4.初中阶段数学的基本方法指的是几何证明中常用的分析法、综合法,代数中的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这些基本方法必须掌握,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多训练,达到熟练掌握和提高。

三、掌握中考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注数学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实际情况,吸收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使数学科考查更加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认识到今年中考在题型分布、试题难易程度等方面既有继承传统的一面,又要体现中考新课程改革的一面。因此,我们只有把握好复习方向,吃透《考试说明》,才能少做无用功。毕业班一开学,首先从研究新《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入手,结合近几年使用新教材的兄弟省市的中考题,进行做、讲、评活动,切实摸清命题者的意图,探索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考试的特点与方向

四、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题海战术”的普遍现象还存在,学生整天忙于解题,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这样既增重学生负担,又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事实上,许多复习题目是从同一道题中演变过来的,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题论题,那么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便束手无策,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

五、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复习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大量的试卷分析看,造成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虽然主要是由于所学知识的缺陷,但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是其中之一,如字迹潦草,粗心漏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于不仔细审题造成答所非问。因此,复习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编制复习题时,可选择一些有附加要求学生容易疏忽而产生错误的题型,让学生比较异同,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审题再答题的习惯。

15.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感悟 篇十五

一、认真编写适合学生的学案

学生需要的, 是复习的方法, 而不是知识;学生想听的, 是解题的思路, 而不是答案;学生想找的, 是知识的共性, 而不是个性。初三复习材料很多, 但不是所有题目都适合学生, 注重突出基础知识, 突出知识的重点和学生的弱点。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确定每节课的复习目标、重难点、精选题型, 然后分四个层次进行:1.复习回顾。结合中考考点, 选出最能体现知识点的基础题目, 让学生自己完成这些题目, 可以看书, 从而复习知识点, 较难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教师适当点拨, 通过此环节, 巩固学生所学基础知识。2.探究总结。对于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或综合性的问题拿出来, 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使学生对每节知识的性质、方法、规律进行总结、概括, 以达到认识的深化。3.拓展提高。该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4.评价反思。由学生限时独立完成, 以检查复习效果。

二、按河北中考每一大题进行复习

根据学生数学实际情况和中考的内容及要求, 就复习的内容和练习难度定下总基调, 问题设计注重系统性, 以问题为线索, 把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尽量设计在问题中, 让问题的解决成为复习主线, 让数学思想渗透于复习之中, 让数学方法归纳成为复习的精髓。19题程序性解答题, 方程 (组) 、不等式、分式, 需要学生练会, 不丢分。20题三角函数基本题型、相似与投影视图、圆, 考查重点三角函数关系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圆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比以前加强了。21题统计与概率, 中考必考。22题一次函数图像信息、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像经常结合到一起考查。23题操作与探究包含面积类、平移探究、利用对称求最小值、折叠对称、相似探究、阅读理解、新定义类, 通过探究、类比找出规律, 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24题猜想、判断与证明分为过直角顶点的直线类、共顶点的二等边类、旋转相似类、平移折叠类等, 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25题动点, 简单动点、动线类, 运动中的相似、平移图形、动点与折叠、动变图形、渉圆动态几何等内容, 通过分情况讨论, 动中求静, 将运动变化的问题转化为静止的问题来解决。26题函数综合应用囊括方程与不等式综合应用、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综合应用、一次函数图表信息、二次函数面积经济类等, 力图使每一部分包容所覆盖知识的所有类型。通过按每一类题型做题, 让学生在做中提高, 做中进步;学会分析和解题后的质疑反思, 善于归纳解题方法, 学会把握数学的思维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 以不变应万变, 形成解决问题和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认真用好考试说明

对中考说明上的习题要做, 将考试说明上的题型按填空、选择、大题进行重点分析、讲解, 让学生把握中考动向, 提高复习效率。

在听课时, 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 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 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 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 做到下笔如有神;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 以“退”为“进”, 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 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 找出规律, 然后进一步升华, 就能凑成一个大题, 即退中求进了。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 再加上扎实的基本功, 就什么题目都能迎刃而解了。

摘要:初三数学复习课是提高中考成绩的重要环节, 又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 复习课就会越来越精致, 越来越充满活力, 从而促进复习课走向实效。

16.“让”为初三数学复习课添彩 篇十六

关键词:主角;整合;解读;发现;修正;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45-0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怎样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复习课取得实效,是每一个初三教师一直关注并倾心研究的课题。一堂复习课无论怎样上,倘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其教学效果必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通过实施“六让”提高复习教学效益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当前,不少教师认为:复习课涉及的知识面广,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觉得复习什么、怎样复习应当教师说了算。如此一来,复习课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实际上处于一种被“奴役”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听复习课枯燥、乏味也在情理之中。

《标准》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于复习课来说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和复习内容的特点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复习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独立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并且给学生思维的发展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复习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提倡自主复习;其次,复习前教师不妨从学生经历探究的角度设计探究性的复习提纲,放手让学生去回忆、消化与吸收;再次,通过一定量的复习练习,让学生在发现解题方法和规律的同时,既能捡起遗忘的知识点,又能扫除知识的盲点。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简单的知识复习时教师尽可能少讲或不讲,可通过学生汇报的形式来替代,杜绝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乏味现象。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后发现的问题或者暴露出来的困惑,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帮助其剖析、纠正问题或者消除心中的疑惑。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试想一下,成就感将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学习动力?有成就感伴随的课堂又会有怎样的活力?

二、知识点让学生归纳整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离散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和归纳的方式串起来,帮助学生迅速地检索知识,适时地深化认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切勿让学生抄写或记忆经教师归纳后的知识体系、结构图表,这种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的方式,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不利于学生在梳理中对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实不可取。反之,如果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所要复习的内容分类、归纳、综合的过程,将有助于他们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头脑里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一个相对完善、稳定的认知结构。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知识点自我整理可采用如下方法:教师先要结合知识点给出一定量的难易适中、有层次和梯度的问题,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完成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从中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用到的知识点,然后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交流自己整理出来的知识点,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充实。在此基础上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对学生通过交流还不明白或理解模糊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讨论,激发智慧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适时进行小结性点拨讲解,从而使知识的本质更加清晰,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简明扼要的知识结构。

三、题目让学生正确的解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努力创设“民主、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对“自我”的发现,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感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快乐地学习。

在解题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读题,第一遍读为泛读,先对题目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二遍读为精读,开始捕捉有用的信息,找出关键词和隐含条件,由表及里进行分析,必要时还需要列表或者画出相关图像来帮助理解题意。在学生经过认真、细致、严谨的审题后,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开展学生“四说”活动,一说命题的意图:本题考查哪些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题中哪些是已知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又怎样建立联系?二说解题的途径:应从何处入手,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是什么?三说问题的拓展:能否用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得到更一般的结论吗?四说解题后的感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过哪些弯路,遇到的困惑是什么?通过“四说”活动,一方面学生本人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依据、步骤是什么?解题遇到障碍时尝试运用了怎样的策略?解题过程是否还需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听其他同学的说和老师的点拨引导,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思维策略,既锻炼了学生用数学的语言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生“四说”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大胆地说,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针对题目的特点和学生“说”的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在肯定学生的亮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对此类问題进行继续探究的方向。这种学生讲题、师生听题、教师点评的双向互动,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且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四、规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在教学中,应在激发创新欲望,培养成就动机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注重题型变式、题型归纳,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相关知识点的迁移能力。

复习课中不宜为了单纯地覆盖所有的知识点而孤立地讲解例题,而应紧紧抓住某一模型,深入探讨该模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方法的提炼和拓展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问题,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寻找新颖思路,提炼最佳解法。当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当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解决方式,对于合理成分要及时进行鼓励,对于不合理成分要因势利导,有意识地激发和保护创造性火花的产生,从而使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发育的土壤。通过生生、师生相互的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探索解题规律的良好习惯,将某些具有内在联系的数学问题串联起来,建立题组,如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或线段和(差)最值的确定等,通过一组题目的讲解,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个题目的解法,而且还领会了一类题目的解法,还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这才算得上是高效的。

五、错误让学生去判断修正

试卷(作业)讲评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对它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然后进行简要的分析。由于讲评前从未对试卷(尤其是练习卷)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也未能了如指掌,一堂课下来,只看到教师在唱“独脚戏”,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每当试卷批改完成后,教师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学生的错误都普遍集中在哪些试题?典型性的错误有哪些?这些错误属于知识性错误、方法性错误还是计算性错误?有些错误或许对教师来说简单得不值得一提,但那恰好是学生知识的“盲点”所在,教师要认真对待。对于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讲评才会切中要害,对症下药。教师分析完试卷后,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设法从不同角度去寻找错因,寻找产生错误的根源,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倘若独自无法解决,可寻求同伴合作,通过交流、探讨等方法加以解决。课堂上教师要以包容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展示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获得对试题更完整的认识,在集体讨论中以集体反思的力量强化个人反思,让他们在信任、激励的学习氛围中自己去总结、分析和纠正其错误,走出思维的误区。由于错误来自学生,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所以学生会投入很大的热情进行研究,课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比老师的讲解更扎实更有效,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振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一个学生在“错误”体验中都有新收获和新提高,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新发展,另一方面,因为教师事先做足了功课,并把示错、纠错贯穿试卷讲评课的始终,认真挖掘错误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原本“枯燥乏味”的试卷讲评课从此变得“鲜活”起来。

六、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識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生活化”数学就是要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魅力。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着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好选择他们共同关注的生活、社会、科学发展相关的问题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提炼信息,进行数学化设计,即建立数学模型,如方程(组)模型、不等式(组)模型、函数模型,如在复习“方程与不等式”这一专题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手头的这本书长为21cm,宽为15cm,厚为1cm,为了包这本书老师正好用掉了一张面积为875cm2的矩形包书纸,展开后如图所示(虚线是折痕,阴影是裁剪掉的部分,四角均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折叠进去的宽度),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求出折叠进去的宽度?”学生通过思考,很快选择方程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趁势再上台阶,提出另一个问题(布置作为课后作业):“若有一张长为60cm,宽为50cm的矩形包书纸,包2本这样的书,书的边缘与包书纸的边缘平行,裁剪包好展开后均如图所示,问折叠进去的宽度最大是多少?”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回家后都进行了尝试,发现两本书在同一张白纸上的有6种不同的摆放情况,最终促成问题解决。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始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初三数学的复习课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教师要以“六让”为抓手,既要成为掌控复习方向的舵手,又要成为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能手,还要成为与学生分享成功喜悦的朋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真诚、无私的呵护学生一路同行,师生只有在情感一致的基础上,教与学在不断的磨合中走向和谐,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复习目标,获得理想的复习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文芳,周志英.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初中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孔凡哲,曾 峥.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江山,文学梦想乐园的散文下一篇:表达真心真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