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2024-09-13

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共14篇)

1.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一

现代科技学院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修订稿)

根据晋人社厅发〔2014〕36号、晋政办发〔2014〕40号、晋人社厅〔2015〕函6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开设GYB创业意识培训班和SYB创办企业培训班工作实际情况,按照专款专用原则,特制定本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一、经费支出原则

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补贴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主要用于讲课教师与管理人员津贴、教材与证书费、专用教学教具(设备)购置与资料印刷等组织创业培训直接发生的必须支出项目。不得用于单位日常经费、差旅费、会议费等,严禁用于或变相用于房屋建筑物构建租赁交通工具购置等各项支出。

二、经费的支出项目

(一)教师教学酬金

(二)培训班管理工作人员酬金

(三)学员学习培训必须用品

包括教材、培训合格证、资料袋、笔记本、白板笔、中性笔、铅笔、小刀、橡皮、彩笔、彩色卡纸等。

(四)教学用具、培训设备购置及维修

包括游戏包、投影仪、幕布、移动白板、照相机、摄像机、电脑、参考书等。

(五)教学耗材购买

包括圆形磁块、磁条、铁夹、板擦、A4打印纸、白报纸、档案盒、便利贴、剪刀、订书机、订书针、回形针、各种胶带纸、数据存储硬盘、优盘、激光翻页笔、无线话筒、无线耳麦、录音笔、电池等。

(六)参观学习座谈组织费

学员到创业园、孵化园参观学习组织费;邀请创业成功典型开展报告会、讲座、座谈、经验介绍会组织费;其他与创业相关的参观、学习、座谈活动组织费。

(七)杂费

布置创业培训专用教室所需背景喷绘、展板、条幅、宣传册以及其他各类表格印刷费。每期开办结业交送材料、购置学习用品、教材、合格证等产生的交通费等。

(八)其他在创业培训工作组织实施过程发生的相关费用。

三、经费的支出标准

(一)教师教学酬金

根据我院培训教学计划GYB:三天课程,理论教学21学时(含游戏教学3.5学时、结业答辩3.5学时),实践教学3学时;SYB:七天课程,理论教学49学时(含游戏教学3.5学时、结业答辩3.5学时),实践教学3学时。其中游戏、结业答辩、实践教学等三个环节由两位教师共同组织实施。

按照山西省人社厅资格认证体系,将授课教师分为国家级讲师、高级讲师、讲师三个类型,不同类型按照相应标准支付酬金。国家级讲师:120元/学时;高级讲师:100元/学时;讲师:80元/学时。

太原往孝义跨地区授课酬金标准,国家级讲师:140元/学时;高级讲师:120元/学时;讲师:100元/学时。

太原、孝义间跨地区授课,交通费、午餐补贴标准为100元/ 天/人。

(二)培训班管理人员酬金

根据要求和工作需要,培训管理人员每班班主任一名,工作人员两名。

管理人员酬金标准为:班主任100元/天/人,工作人员100元/天/人。

四、经费的审批程序

专项经费不论单次金额多少,均采取提前审批、事后报销的办法,经过审批的方可实施,严禁出现未批先用、用后再批、批用不符的情况出现。所有支出经费不分额度,均采取支票或者网银方式结算,不得使用现金。

(一)经费申请审批程序为:

1、经办人填写《现代科技学院创业培训专项经费支出审批单》。

2、院学工部负责人审批签字。

3、分管院领导审批签字。

4、院长审批签字。

(二)经费报销审批程序为:

1、经办人按照财务要求填写《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报销整理单》、张贴相关单据。

2、院学工部负责人审核签字。

3、分管院领导审批签字。

4、院长审批签字。

5、学校财务负责人签字。

单项金额涉及招标、询价等有特殊要求的经费项目,均严格 按照学校、学院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执行。

五、经费的监督管理

(一)创业培训机构每学期要向主管部门学工部做出专项经费收支、使用情况说明。

(二)主管部门学工部每学期要向主管领导做出专项经费收支、使用情况说明。

(三)创业培训机构要将专项经费收支的文件、审批单、支出详单及支出明细按照学期进行登记整理并在固定地点张贴公示相关收支内容。

(四)按照省人社厅和省创业指导中心要求做好备案被查工作。

六、未尽事宜

本办法中的未尽事宜由创业培训机构在征求省人社厅和省创业指导中心意见后向主管单位院学工部申报,经院学工部向主管领导报告,由主管领导根据情况决定或者提请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2.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二

经费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最基本、最有效, 也是最有权威性的管理方法, 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 是实施经费供应, 保障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进行论述, 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 保障预算单位各项建设任务。

一、加强预算管理, 科学编制预算是基础

1. 确定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编制主体。

首先, 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这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流于形式, 未发挥其真正作用, 造成了以往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 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作用。这个机构的建立, 就是让各业务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 促进信息最大范围的流动, 使预算编制的沟通更为细致, 增加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 单位最高领导参与制定预算。过去往往只是由财务部门完成预算并进行实施, 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 造成预算约束力不强, 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让单位最高领导参与制定预算并拥有最后决策权, 并且一定要做到逐项推敲、研究、确定, 唯此才能从整个单位大局出发,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第三, 预算编制“人性化”。对参与编制预算的主体提高要求, 在制定预算工作中应该尊重人性, 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营造“这是我们的预算”的氛围。参与编制预算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掌握人员情况、业务发展需求, 并以此为基础, 确定人员、业务经费水平, 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的影响, 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 并以提高效益为目标, 编制具前瞻性的预算。

2. 把握预算编制原则。

(1) 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小家过日子, 花钱先摸摸口袋, 大家更是如此。在安排事业任务时, 要根据财力可能,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把建设规模和速度放在一个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不花过头钱, 也就是说要根据收入总量确定支出规模, 做到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 (2) 坚持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原则。单位各项建设,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编制预算时, 要有系统论的思想, 搞好综合平衡, 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做到统筹兼顾, 一是要加强经费的宏观调控, 保证科学地确定和及时地调整相关事业费的分配比例, 保证相关事业按比例协调发展;二是要防止和克服经费分配的随意性, 科学地制定各项经费供应标准, 避免苦乐不均;三是要将预算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防止与克服只重视预算经费而忽视预算外经费, 造成预算经费失控。突出重点, 就是要确保单位建设事业中主要的、急需的、对全局有影响的事业任务。这就是要根据年初单位工作中心任务, 确定全年工作重点, 既要统筹兼顾, 又要突出重点, 切实做到保障有力。 (3) 坚持严格计划, 依法办事原则。通过审批的预算将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的编制计划, 按照预算编制办法的要求, 按时保质完成。 (4) 坚持勤俭节约, 讲求效益原则。我国预算法第三十条规定:“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 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坚持厉行节约, 不仅可以发挥有限财力的最大效能, 缓解供需矛盾, 而且有利于发扬我们国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有利于单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实行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力求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 讲求预算的效益, 就是要认真寻求最优化的方案和目标。

3. 运用科学系统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的制定应当是各参与方之间重复博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流动是多向的, 也是反复的, 直至达到最后的一致。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 我们经常会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在编制预算时, 由预算编制机构组织各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举行研讨会, 由各部门根据各自全年工作主要任务, 提出部门预算, 对于所报项目逐一进行研究、讨论, 按照“二上二下”程序, 最终完成预算编制, 主要方法如下: (1) 建立项目库。预算单位应根据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 建立项目库。首先将保障工作急需及日常工作运转的项目列入项目库, 其次对可列可不列的项目进行调研, 在经费允许情况下, 考虑单位工作实际所需, 有必要的列入项目库, 无必要的一律去除掉。 (2) 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对于基本支出, 比如水电费用、取暖费用等开支相对确定的公务性支出, 直接列入预算内;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项目, 由预算委员会提出关键性指标, 将这些指标交由各职能部门充分讨论, 直至形成一致意见, 委员会需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于专项支出, 比如基建项目、大型物资采购, 要由业务部门提出项目建立依据、工程概算、批准立项文件、货物采购询价单等相关信息, 论证其可执行性, 经预算委员会上报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 (3) 以零基预算为基础, 科学编制预算。单位经费预算编制已由过去的基数预算转变为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它是指将基期的各项经费开支情况视为“零”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就是在预算安排时只考虑预算期内各项经费支出的必要性及其规模, 不以上年预算指标为基数, 而是围绕单位确定的年度中心工作, 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 对所有预算项目排队, 统筹安排经费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从预算编制方法来看, 零基预算法逐步替代“基数+因素”法, 预算编制趋于合理。支出预算由也过去宽打宽用变为精打细算, 控制的目标更具体。从预算控制上看, 各级财务活动由不重视预算到月、季、年对照预算分析进度。财务预算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预算编制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编制方法简单, “零基预算”流于形式。尽管运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已推行多年, “零基预算”仍难以落到实处, 预算编制中往往不以部门或单位的具体人员状况, 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 调整支出结构;还有单位习惯于“上年基数+本年因素”的老办法, 编制的预算比较笼统, 不切实际, 并且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

二、加强预算管理, 严格执行预算是关键

有了预算, 并不等于有了预算管理, 预算的有效实施和过程控制, 才是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执行预算的过程, 是组织与实施经费保障, 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只有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工作, 才能有力地实施计划管理, 获得最佳的经费使用效益。

1. 转变观念, 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

许多单位的预算流于形式, 形同虚设, 完全成为应付检查的手段, 做的只是表面文章。因此, 转变观念, 广泛宣传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正因为所有人有了这种预算意识, 这种大局观念, 才能避免支出随意, 拍脑门花钱现象。

2. 增强预算法制观念, 强化预算约束。

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 是一种机制安排。预算不等于预测或计划, 预算制定后如同一部内部的“宪法”, 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预算本身不是目的, 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预算使各责任单位的权力得以用表格化的形式体现, 这种分权, 是以不去控制为最低限度。预算是权力控制者采用的合理方式, 即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 明确各预算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各尽其责。

3. 严格把关, 确保预算的执行。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控制, 严格执行预算。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 各预算执行机构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将预算层层分解, 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岗位, 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严格把关, 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谓严格, 即严格票据审核, 严格按照既定预算执行, 严格拒绝随意性支出。改变过得去就行, 当老好人的思想, 把好预算支出的第一关口。

4. 及时调整预算, 做到灵活性与严肃性并存, 加强预算科学性。

预算一经确定, 预算执行者应当对预算进行管理, 促进预算的实施, 必要时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修订和调整。尽管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预见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 但预算管理不能一成不变, 要对预算进行定期检查。这里要兼顾预算灵活性与严肃性, 预算如不能灵活性进行调整, 就可能造成偏离实际, 失去了其指导作用, 但如果随意进行调整, 又势必失去其严肃性。因此, 在执行预算时, 要随时追踪预算执情情况, 灵活性与严肃性并用。

三、加强预算管理, 注重预算分析考核是必要延伸

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主要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虽然预算执行完了, 并不代表预算执行任务就完成了, 还需要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 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 这是预算执行的必要延伸, 也是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考核, 可以及时了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 发现和研究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各种不利因素, 从而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作用。如何对预算进行深入分析, 以达到对预算执行的促进,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 挖掘不同角度, 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年度分析时, 根据管理层需要, 应挖掘不同角度, 进行综合分析。比如, 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即在进行全面分析时对一些管理层关注的项目进行专题分析。全面分析时, 要分析整个资金流向, 重点保证的事业任务, 达到的事业成果, 总结经验, 提出存在问题。对于全年工作重点方面, 可进行专题分析, 对项目进行专题论证、分析, 总结项目开展得失。再如, 可将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 在按年、季的基础上, 可进行不定期分析, 为管理层及时提供数据, 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2. 运用多种方法, 进行全面分析。

运用多种方法, 如对比分析、因素分析等专业技术方法, 结合有关财务、业务、技术、政策等信息资料, 分析预算与实际完成数之差异, 找出差异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并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 分析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力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在运用这些方法时, 可变静态分析为动态分析, 比如预算年度结束, 我们只是将本年的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使得分析存在局限性。我们可以向前延伸比较, 使几年的数据滚动起来, 这样使得数据更准确, 更可靠。再如, 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预算以外事项, 比如价格调整、突发事件的发生, 我们可以利用概率来进行预测, 预计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或降低经费支出, 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和预算值的准确性, 降低预算指标的风险。

四、结论

经费管理必须分三步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分析。这三个环节相互关联, 环环相扣,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费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摘要:经费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 利用科学的财务技术手段编制预算, 并结合各项财务制度执行预算的同时, 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以实现预算编制的实用性, 切实做到预算与实际支出相结合, 最大限度发挥经费使用效益。

关键词:经费,预算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剑萍.公安现役部队财务管理[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8

3.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三

【关键词】县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经费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重视,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3年中国“SRAS”事件后,国家对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省、市、县级疾控中心不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方面,国家投入非常巨大,改善了工作条件和环境,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国家投入加大了,传染病防治工作也有了经费保障,但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存在不少问题。

一、县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

1.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意识不强

县级疾控中心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责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检验监测。传染病防治是疾控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如重点传染病中的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鼠疫等。中央转移支付是传染病防治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县级疾控中心顺利开展业务工作的经费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县级疾控中心没有严格按照传染病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要求进行。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者没有较好的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意识。有的单位负责人指使财务人员编制虚假报账资料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或者是专项经费混用乱用、或是经费开支执行规定不严等。所以提高县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意识势在必行。

2.传染病防治工作与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联系不紧密。

县级疾控中心工作任务较重,既包括各类传染病的防控、疫情处置,也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所以对疾控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掌握较全面的公共卫生专业知识,也要具备基础的财务知识。能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能基本懂得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在整个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资金怎样管理、怎样使用才符合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规定。作为疾控中心的财务人员,要求是具有专业的财会专业知识,对单位的各级各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要有非常准确的理解掌握。同时,对单位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传染病处理流程、传染病防治工作目标任务等比较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传染病防治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往往相对独立,各自为政、互不理解、你做你的传染病,我干我的财务。有时可能会相互制肘,针锋相对。从而导致传染病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相互影响,或是出现传染病发现率、追踪率、管理率、治愈率低,或是出现专项经费管理使用不合规、不合法,没法通过专项资金审计关。

3.县级疾控中心工作不规范不完善

县级疾控中心承担着辖区内各种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机构很小,管事不少。尽管十多年来国家不断投入,但县级疾控机构普遍存在编制少、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配备少、专业技术能力弱、实验室缺乏大型高端精密设备、卫生专业人员对传染病防控处置能力培训不足等现实。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处置程序不规范,不按传染病处理流程处置。疾控中心对乡、村级业务督导工作方式简单化、程序化、工作不积极主动。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处置工作流程不规范,方式单一,行动迟缓,检验结果出具过程漫长或出具不了结果而不了了之。整个疾控工作社会评价满意度不高。

二、县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探讨

1.增强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意识,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县级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合法与否、安全与否、规范与否,主要体现出单位负责人的守法意识、遵规意识有多强。财务人员是专项经费管理使用的直接责任人,做好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是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高不高、专业能力强不强的具体体现。首先,在资金管理方面,专项经费从预算管理、资金安排、资金使用、工作任务目标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财务人员要有专项经费管理大局意识,转变传统财务观念,对整个专项经费各项具体工作要求要非常熟悉,把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特点,用专项经费推动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其次,在资金使用方面,财务人员报销在专项经费和帐务处理过程中要严格区分各类传染病专项经费支出类别、严格遵守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第三,财务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独立思维,工作中做到不受单位负责人不良思想的利诱,严格按照财务规定办事,做到专项经费不套取、不混用、不超范围开支、保证专项经费在管理使用过程中专款专用,依法依规。

2.传染病防治工作与专项经费管理使用紧密联系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专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立法,更多的是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根据自身部门规章和行业特点,针对各自专项资金制定实施方案、操作规章制度。县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也具有这一特点。专项经费更多地体现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业特点。重点传染病病人的发现、报告、追踪、管理等各个环节均有专项经费预算安排。传染病业务培训等也有专项经费支持。对乡、村工作督导也有专项经费保障。首先,财会人员在掌握经费管理使用的同时,对单位的卫生专业工作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在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财务知识和卫生专业知识两者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不能单一的理解或两者分割开来处理。其次,传染病防治专业工作人员与财务人员要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要悉心向财务人员请教,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从最初的项目立项,到最后的工作总评考核,到底有多少专项经费支持、经费预算标准、开支标准、开支范围、如何开支等要有所了解;对基层业务工作人员培训时,尽可能请财务人员对专项经费作详细讲解等。总之,传染病防治工作与财务工作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只有加强沟通和紧密配合,工作才能开展好。

3.完善县级疾控中心工作规范

针对县级疾控中心工作任务重、编制少、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配备少、专业技术能力弱、实验室缺乏大型高端精密设备等现状,建议县级疾控中心对外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提高能力建设的同时,首先,对内加强单位内部业务科室和人员整合,实行工作人员一岗多责、一岗多职或科室人员双向选择双向交流。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制,定期监督考核。其次,实行重大事项、重大开支单位中层干部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单位支出党政领导共同签字报销度制,单位支出公开公示制度等。第三,完善单位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制度、报帐制度、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疫情处理工作规范、传染病督导制度。第四,完善单位内部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减少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因绩效工资的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矛盾,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基于县级疾控中心自身专业性较强的特性,县级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考验的是整个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管理者的勇气、智慧和耐心以及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疾控中心的工作才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不断提高传染病综合防治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作兰,王红玲.县级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和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7):4216-4216.

[2]雷新军,孔金屏.关于县级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3,(23):48-49.

4.机关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四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证厅机关各项公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财经制度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厅机关经费是指厅机关公用经费和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

第三条 机关经费使用应本着量入为出、略有结余,勤俭节约、保证运转,集中管理、分别使用的原则。第四条 机关公用经费由厅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开支。定额包干经费由厅办公室统一规划,各处室(局)分别使用。

第二章 经费使用项目

第五条 厅机关公用经费开支的项目:

(一)厅机关在职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差旅费、电话费、设备购置(维修)费、低值易耗品(含纸张、磁盘、色带、文具、笔记本和其他办公用品等);

(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卫生局长会议)费;

(三)登记在厅机关使用车辆的养路费、年检费、保险费、燃料费、修理费、过桥(路、境)费等;

(四)副厅级以上(含副厅级)客人宴请接待费;

(五)难以分割的水、电、邮寄(仅指厅发文)、市话、办公大楼设备维护、物业管理、燃料、网络维护、绿化和垃圾清运等费用等;

(六)其他需要在厅机关公用经费中开支的费用。第六条 厅机关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开支的项目:

(一)处室(局)工作人员差旅费;

(二)处室(局)的长途电话费;

(三)处室(局)以厅名义或以处室(局)名义召开的业务工作会议费;

(四)处室(局)文印费,处发文邮寄费;

(五)处室(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含纸张、磁盘、色带、文具、笔记本和其他办公用品等);

(六)处室(局)使用的办公设备购置(维修)费;

(七)登记在处室(局)或有管理关系的机构、单位且由处室(局)使用车辆的养路费、年检费、保险费、燃料费、修理费、过桥(路、境)费等;

(八)副厅级以下客人的接待费;

(九)其他需要在厅机关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开支的费用。

第三章 财务审批

第七条 每年初由厅办公室参照上一年经费收支和当年业务工作计划,按照各处室(局)编制人数确定定额包干指标以及定额包干经费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经厅长办公会议通过后执行。

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原则上不允许超支。本定额包干经费超支部分,在下一定额包干经费中全额抵扣。本定额包干经费结余部分,按照省财政厅有关规定执行。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使用情况由厅办公室按季度公布。

第八条 机关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原则上由各处室(局)按计划掌握使用,厅办公室审核监督,按规定报销。

在厅文印室打印、复印、翻印文件资料,由厅办公室制定费用价格,并登记使用情况,从使用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扣减;在其他单位打印、复印、翻印、装订文件资料的费用,可在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列支。

低值易耗品由厅办公室按规定统一采购,各处室(局)向办公室领取,并根据领用情况从使用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扣减。

各处室(局)工作使用的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机、办公桌(椅、柜)等办公设备的购置,由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报批后统一购置,从使用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扣减。

各处室(局)工作使用且列入厅固定资产管理的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话机、办公桌(椅、柜)等办公设备的维修,由厅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指定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从使用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扣减。

第九条 公用经费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开支由厅长办公会议决定;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开支必须经厅长同意;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开支必须经分管办公室的厅领导同意,其中重要开支应及时向厅长报告;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开支,必须经厅办公室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同意,并按照省财政厅有关规定审批。

第十条 定额包干经费5000元以上(含5000元)的开支,由处室(局)主要(或指定)负责人审核,经分管业务厅领导同意后,到厅办公室报销;5000元以下的开支,由处室(局)主要(或指定)负责人审核,到厅办公室报销。

各处室(局)负责定额包干经费使用审核负责人的姓名、签字应向厅办公室备案。因干部变动确需调整审核人的,有关处室(局)应在发生变动后十个工作日内将调整后的审核负责人的姓名、签字向厅办公室备案。

第四章 差旅费开支

第十一条 差旅费开支严格按照省财政厅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各处室(局)处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到外省出差的,须持会议通知,报分管业务厅领导批准;处级以下干部到外省出差的,经处室(局)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报分管业务厅领导批准。第十三条 因公出差的人员,只能预借必需的差旅费。

第十四条 严格控制因公出差人员乘坐飞机,确因工作需要且路途较远的,应事先经分管业务厅领导同意。未经分管业务厅领导同意,办公室不予报销。

出差人员不得借出差、开会、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不得随意绕道或借机处理私事,否则费用自理。赴各地参加各类会议,会务费不予报销,特殊情况报厅长审批后,方可报销。

第五章 公务接待

第十五条 卫生部副部级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要领导及其正副司(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正副厅(局)长及相当职务的领导以及其他特殊客人,由厅办公室负责联系协调和接待,并向有关厅领导汇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副厅(司、局)级以下人员,由各对口处室(局)负责接待。省内市、县卫生局主要负责人的公务接待按原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卫生部副部级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要领导及其正副司(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正副厅(局)长及相当职务的领导,伙食按每人每天100元(副部级领导120元)安排;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副厅(司、局)级以下人员,伙食费按每人每天80元安排;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客人住宿费原则上自理,卫生部副部级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要领导,住宿费可由厅机关公用经费开支。第十七条 副厅级以上(含副厅级)客人一般由厅领导宴请一次。严格控制陪餐人员,陪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客人的二分之一。正厅级以上(含正厅级)客人原则上由厅主要领导陪餐,副厅级以下(含副厅级)客人由分管业务厅领导或有关对口处室(局)领导陪餐。

第十八条 副厅级以上(含副厅级)客人,由厅办公室统一安排公务用车,有关处室(局)给予协助;副厅级以下客人,原则上由有关对口处室(局)安排公务用车。

第十九条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副厅级以上(含副厅级)客人(含随行人员)的宴请接待,从厅机关公用经费中列支;副厅级以下客人由厅机关各对口处室(局)接待,接待经费从对口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列支。

第六章 其他费用开支

第二十条 严格控制各类会议。各种业务工作会议原则上通过厅机关网络视频系统召开。

全 省卫生工作会议(卫生局长会议)经费由厅机关公用经费安排;其他由机关各业务处室(局)组织以厅名义召开的专业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经费,从有关处室(局)定额包干费中列支;以机关处室(局)名义召开的座谈会、研讨会、论证会、培训班等的经费,原则上不得在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列支。第二十一条 从严控制长途电话费。各处室(局)长途电话费由厅办公室根据各处室(局)工作和上长途电话费使用情况,核定当包干使用额度。费用从各处室(局)定额包干经费中列支。

对当年结余的长途电话费,全额结转下使用。若遇特殊情况,确需超过当年长途电话使用额度的,经厅长审批同意后,可适当增加。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厅办公室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规定或补充办法。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厅办公室负责解释。

5.关于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五

为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做到“用得合理,群众满意”,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按照工会经费管理办法和工会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及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工会经费的来源

1、企业工会成员每月从工资中扣除5-10元作为工会成员的会费。

2、企业按国家规定从应发职工工资总额中按2%进行提取,其中40%上交的总工会,其中60%企业工会组织留存。

二、工会经费使用管理

1、坚持经费独立管理原则,独立建立银行账户,支出明细账户,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规定和开支范围、标准,认真执行工会财务制度,遵守财务纪律,在业务上接受公司财务部门的监督。

2、坚持勤俭节约原则。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节约开支,依靠职工用好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坚持民主管理原则。每月向全体工会会员公布账目,接受会员监督和审查。

4、坚持经费使用审批原则。1000元以下费用由工会经办人签字,报工会主席签字同意后直接报销,1000元以上的费用须预先向工会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工会委员会同意后方可使用,报销流程和1000元以下费用报销流程相同。

三、工会经费开支范围

1.会员活动费。用会费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的费用。如会员活动日、郊游活动、联欢会、参观、电影、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的费用等。

6.XX小学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规范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财务行为,增强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的意识,使学校经费的使用制度化,规范化,公开透明,提高经费使用的效能,保证学校教学、教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参照《昭阳区乡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经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立经费使用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

(一)学校设立经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任组长,学校后勤主任,班主任为组员负责对学校的经费工作进行领导、决策和实施;

(二)学校设立经费工作监督小组,成员由学校非领导成员的教学人员,对学校的经费工作进行监督,并可随时提出查询、质疑。

第三条 经费使用管理原则: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各项经费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和勤俭办学原则,加强学校各项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二)必须贯彻教学优先、事业发展优先的原则,合理安排每学期的开支;

(三)“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学校经费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经费工作集体领导,具体实施实行校长负责制。经费实行单位主管领导“一支笔”审批签字制度,须校长签字(主管经费校长出差在外,由其授权人审批签字),方可报销,确定相对稳定的经费报销人员;临时、大额经费使用,由学校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乡社发办审批方可使用。

(四)各项经费开支实行“先申请,后使用”的管理办法,未经批准的费用开支,一律不予报销。

(五)专款专用原则,各项经费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挪用。

(六)事权和财权统一原则,谁主管,谁负责;

(七)财务公开原则,财务帐目实行公开化,由校长定期向全校教职工通报财务情况。

第二章 经费来源

第四条 学校经费主要由学校按预算下拨经费主要是办公经费。

第三章 经费使用范围及审批权限

第五条 学校财务处为学校建立专门的经费帐户(经费指标使用本),所有项目经费由财务处统一核算与管理,经费按学校财务规定管理、使用和报销。

(一)办公经费

1、使用范围:学校办公,购置办公设施,学校维修

2、审批权限:2000元以上报中心校审批。

第四章 经费使用管理

第六条 所有经费使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做到票据真实,手续齐全。凡购买实物的除须出具的原始凭据外,必须填写合格的实物验收单;属于固定资产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登记手续;购买非实物的其原始凭证(发票、收据)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审批。

第七条 严格规范经费审批权限及签报流程:经办人签字---验收人签字---校长签字。

第五章 经费使用的监督和审查

第八条 在学校经费管理过程中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学校领导要带头廉洁自律,并倡导“精细化管理”、“勤俭办学”,反对奢侈浪费,做到科学规范管理。

第九条 积极发挥学校经费工作监督小组的监督和审查作用。年初财务预算和年终财务决算必须经过学校经费工作监督小组的审查批准,主动接受经费工作监督小组的监督。

第十条 学校经费工作实行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每年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通报各项经费的来源和分类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 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学校财务人员要严格按学校校经费制度规定办事,并有权对不合理开支进行制止。

7.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七

一、我国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存在的问题, 既有属于观念和意识方面的, 又有属于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 也有微观管理方面的。总之, 问题较多也很复杂, 从财务、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看, 比较突出的有以下方面。

1. 后勤经费使用比较混乱。

高校后勤经费大体有两大来源, 一是学校拨付的事业经费用于后勤的一部分, 学校指定后勤部门完成临时任务的拨款, 学校根据整体规划, 向国家申报为发展教育事业以及解决师生员工生活所必需的专项拨款等;二是后勤服务设施及后勤实体对外提供服务和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由于财务制度的混乱, 在个别院校这两大资金来源并未执行收支两条线方针, 而将学校拨付的款项转为其他收入或用途, 造成国家资金的流失。

2. 后勤成本高、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后勤经费的大部分由国家和学校拨付, 且缺乏竞争实体, 服务与被服务对象单一, 加之多数院校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制度, 结果导致后勤部门缺乏成本意识, 其财务多无成本核算, 从而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此外, 后勤长期无偿占用学校大量资源, 其员工工资及福利也由学校负担, 而这些是不计入其成本中的, 结果是未能正确计算成本而导致利润的虚增。虽然高校推行承包制已久,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多数情况下后勤部门是包盈不包亏的, 盈利是自己的, 亏了是学校的。

3. 后勤会计核算结果未能准确反映整个后勤运营状况。

由于后勤系统内部管理经营项目的多样性, 其内部不同实体或分支机构往往实行不同的会计制度, 各部门所用会计报表也不统一, 这就导致后勤系统内部存在多种核算方式和多种会计报表, 这些会计报表在年末核算时无法汇总, 因此也难以完整地反映整个后勤系统年度财务运行的总体情况, 无法为下年度预算提供准确的信息。

4. 对后勤资金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审计。

监督和审计是保证后勤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和程序, 也是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由于后勤是高校内部的一个分支机构, 在观念上后勤与学校母体是“一家人”, 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履行监督审计程序。另外, 由于后勤与学校负责监督审计部门同属一个单位, 出于人情关系等方面的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履行监督审计程序也只是走过场, 由此也纵容了渎职、贪污及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5. 后勤财务管理及会计人员整体学历学位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 从而导致财会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

由于高校属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业务不如商业企业复杂, 传统上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要求不高, 在新进人员当中也不十分强调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 结果导致后勤系统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专业出身, 教育程度较低, 造成后勤财会人员无论从专业化还是从职业道德及从业经验等方面都很低的局面。

6. 后勤资金使用和管理缺乏公开性。

公开是保证后勤系统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 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 没有公平就没有公正。公开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 无论在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 都是一种潮流。目前, 相当部分院校后勤资金的使用, 包括资金数量、来源、去向和用途、所购服务或商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品牌和价格等, 都是在幕后进行的, 存在很多猫腻。

二、我国高校后勤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制度性改革

笔者认为, 要解决好高校后勤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问题, 制度建设应为重心。

第一, 应健全和完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大力推进针对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 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长远角度看, 高校后勤最终还是要推向市场的, 因此, 后勤部门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 制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财会管理制度, 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第二, 高校后勤部门的改革方向应是使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 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此之前要建立后勤责任人之经济责任制度,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性文件, 后勤责任人与学校法人代表之间要签署经济责任书, 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对任职期间发生的经济事务, 特别是债务、亏损及其他经济事务承担责任。并且, 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 在后勤内部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应向后勤部门提取学校资产、设备占用和折旧费用。后勤部门要对其下属各中心制定成本定额, 进行成本控制。后勤应制定和实施学期或年度预决算制度, 由学校财务部门审批。对于后勤使用学校拨付的经费购买公用商品, 应大力推广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制度。

第三, 建立和实施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 以及时发现后勤部门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 并指导或责令其校正, 以保证经费的有效利用, 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对后勤的财务监督既要重视过程监控, 又要注意年终核算审计监控。监督审计的内容要全面, 包括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年度报表审计, 学校财政拨款使用情况审计, 负责人离任审计, 工程立项、工程预决算审计等。除学校财务处审计外, 还应聘请国家专门机构和专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 审计机构要对审计结果负责, 形成双重监督审计制度。

第四, 大力推进后勤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宜采用和推广会计委派制度, 即后勤财务负责人或专业会计由学校财务机构委派, 由他们负责后勤及其下属各机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在承担后勤财务会计领导和责任工作的同时, 又代表学校履行监督职能。委派财会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 工资福利等也由学校支付。这样做, 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后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学校拨付资金的有效使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 还应大力发展网络会计, 实行会计信息公开化, 这样既有利于后勤决策人员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 同时也便于群众对后勤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第五, 建立健全后勤服务价格和收费价格形成及管理制度, 规范后勤部门的收费行为, 避免或减少国家资金的浪费。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的收入主要是由向学校及校内各部门提供服务而获得的收入和后勤企业的经营性收入, 对于前者的价格形成及其管理, 学校要建立必要的制度, 加以约束和规范。学校应认真研究确定后勤部门的服务范围、项目、质量, 确定价格形成机制和收费原则。对于国家有明确收费标准的, 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 应在市场价格基础上, 适度降低确定。应面向市场, 面向社会, 实行服务项目、工程项目的公开招标制, 打破后勤一家垄断局面。对于学校拨付后勤的经费, 应严格管理和监审。

第六, 完善和强化后勤服务质量保障和监管制度。目前在我国, 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一些属于“软性”的服务, 较低质量的服务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引起社会对高校的非议;而对于一些“硬体”产品, 其后果就更为严重了, 比如, 很多高校的建筑质量就存在严重隐患。当然, 有很多工程是由学校或基建部门直接对外发标的。为了学校的长久发展和避免国家资金的浪费, 应尽快建立、完善和强化后勤服务质量监管和保障制度。对于劣质服务和工程, 不但要追究承包人的责任, 更要追究发包方的责任。

第七, 有了好的制度, 还需要有“好人”去执行, 没有“好人”, 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 因此, 制度是重要的, 但“人”更关键。由此, 高校必须对后勤责任人的选拔和任用制度进行改革。要搞好后勤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还应注意财务责任人及财会人员的选择、培养问题。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切实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录用, 应考虑其专业知识和经验, 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后勤财会业务较为复杂, 应大力加强后勤财会队伍建设, 使其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通盘考虑, 整体解决。鉴于现况, 应从制度改革入手, 通过建立、完善和强化各种财会制度, 如经济责任制度、成本控制制度、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现代会计制度、价格管理制度、服务质量保障制度等, 尤其是重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领导人——后勤系统责任人和后勤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当事人——后勤财会人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的改革, 通过渐进式的制度建设, 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质性变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后勤经费,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永新.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之探讨[J].财经研究, 2007, (10) .

[2]李先钮.高校后勤经费管理改革及其效益[J].医学教育, 1991, (12) .

[3]邵淑华.高校后勤改革中经费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 2005, (2) .

[4]王连生.认真分析、总结高校后勤经费承包责任制的利弊, 促后勤改革的顺利进行[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7, (4) .

[5]张衍辉.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中的财务管理[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0, (4) .

[6]许群.高校后勤改革过渡期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J].北京物价, 2003, (11) .

[7]郝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浅析[J].财会月刊, 2001, (14) .

[8]文郭伟.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7, (6) .

8.科技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与核算 篇八

【关键词】科技 经费管理 财务管理 核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力的促进了科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革新。科学事业单位对科研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研管理的发展,但依旧有很多问题制约着科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科技经费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些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观念陈旧,对科研人员和相关的科技项目实行机械化的刚性管理方式和方法,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用管理行政的方式管理学术人员的方式由于服务观念不强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科学事业单位沿袭上传下达的工作作风,套用旧的行政管理政策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缺失以人为本和服务的理念。有的科学事业单位缺乏市场经济理念,为了追求课题层次,对市场需求不管不顾,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导致科技项目与现实的需求脱节。目前,大部分科学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技项目经费按来源可大体分为横向经费和纵向经费。横向经费是指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专项经费,一般按拨入专款进行会计科目核算。拨入专款是指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特定用途的资金,并进行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拨入专款和事业收入的定义不全,使得一些人有机可乘,将事业收入转为拨入专款,脱离了科研项目的实质。

科技项目立项不严谨,经费预算简单、笼统。随着国家这几年推行的财政制度改革,财务逐渐实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家集中支付等方法,科技项目经费的管理进一步强化,但在科技项目的立项的源头控制上依旧有待提高的地方。一些科研经费支持的科技项目不是反应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不具备明朗的市场应用前景,往往是为了争取到科研经费而煞费苦心的巧立名目。科学事业单位纪既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又要避免一些巧立名目、套取经费的项目。当前,科技项目的预算金额和用途的估计数据普遍缺乏让人信服的现实依据。很多科技项目的主持人和团队往往凭借经验进行大致估计预算,整个科技项目的进展和资金需要量没有事先做一个科学、合理、详尽的计划,现有的条件、资源、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费浪费的现象时常发生。

目前,一般的科技项目仍旧以课题制形式进行管理,科技项目的主持人可以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有一定限额的审批权。在超过限额部分的情况下,上报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批。由于大部分科技项目是该项目主持人争取来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相当于“自己的钱”。由于经费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导致科技项目经费的使用随意性和隐蔽性很高,使得违规使用资金通过变更也可以堂而皇之的报账。由于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薄弱环节,在没有超过权限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也无法进行进行干预控制,财务人员更是苦于没有相关的法规条文来约束其违规行为,起不到经费的把关作用。一些科技项目的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交通补助费、招待费、劳务费等在科技项目经费中所占比例偏大。报账时票据所附的原始依据不足,下乡调研、考察学习、出差费用报销无主管部门审批或通知,无其他任何说明,经常报销大量的出租车票、餐票、汽车加油票等。

2.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核算

在国家大力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问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分析科技经费的结构问题。如果科技经费的结构不合理,则总量再大也不会得到期望的效果。要努力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搭建科研信息网路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课题,对于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分别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细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预算进行细化,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距。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经费管理观念,科研经费是保证高校科技事业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并非科研人员的私人费用,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科研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彻底改变科研人员经费私人化的错误思想。完善科研经费约束监管机制。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各科技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单位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科学事业单位可以建立经费管理监督小组,由项目管理的相关各部门负责人组成,以建立健全的科研审计机制,使科研、财务和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全过程相互配合、协作,共同监督;使科研项目管理有序而高效地进行。

参照国家有关的科研经费政策及《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结合科技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門工作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在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不仅可以界定经费的范围,还可对经费的预、决算、使用等进行相关规定。要不断完善科技项目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部进行经费核算时间,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科研经费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相关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账表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题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

加强财务部与科技部间的勾通与协作,企业的财务部与科技部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科技部对企业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财务部对国家拨款及企业的研发经费进行核算;由于科技部专业技术性强,应及时提供财务部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的类别、性质、项目执行期、项目的承担人及项目预算书中经费开支明细等,还对各个项目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和审批;财务部可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项目建立各明细辅助账进行经费核算,对研发部门报销的原始单据进行财务方面地审核。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一些方法,企业研发经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应按照科研经费范围进行归集核算,具体方法如下: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人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人科研成本,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难以划分,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课题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参考文献】

【1】杜宝健.科研单位成本管理探析.当代经济,2008.06.

【2】曹钧峰.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河北农业科学.2009.03

【3】陈玲.浅谈科技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与会计核算.现代商业.2012.13

9.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篇九

一、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

1、学校的各项预算外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本校财务部门实行统一核算,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及时全额解缴财政专户,不准设立收入过渡户,不得公款私存或个人保管,不得将学校收入、往来款、代管款项转移至其他单位或部门(如工会、食堂等),不得隐瞒或截留学校收入,更不得私设“小金库”或“账外账”。

2、学校各项支出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按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核算支出;必须严格按经费收支计划和部门预算执行,坚决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列支。

3、学校经费不得借给系统外个人、单位使用,不得对外投资或购买有价证券,不得为附属单位和其他单位进行经济担保。

二、加强收费管理

1、各学校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收费管理负有全部责任。学校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收费管理的政策和规定,建立健全收费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收费行为,实行票款分离,及时向学生或学生家长出具规范的票据,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

2、学校向学生收取服务性、代办性收费项目时,必须以学校名义发放《告家长书》,在坚持自愿的基础上明确收费依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严格按照校务公开的要求予以公示。

3、加强学生代办费管理。各学校必须严格按规定的代办费收费标准收费,按物价、财政、教育部门的规定严格控制代办费的列支范围和项目,学期结束前,必须按实结算,多退少补,并出具结算清单。在代办过程中所取得的相关返还款、手续费、劳务费等,应及时冲减学生代办费。

三、健全单位经费管理制度

1、学校要建立健全经费审批制度,明确经费审批的职责和权限,严格经费审批的手续,每张发票都要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校长、分管校长、总务主任和总账会计要各负其责,严格把关。

2、学校成立内部审核领导小组,建立重大经济往来或经费支出集体研究制度。学校大宗采购支出或大型业务活动,由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属于政府采购的,必须通过政府采购办理。学校研究重大开支的有关会议应邀请学校总账会计或报账员列席,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以备查考。

3、建立票据管理责任制,加强票据的领用、保管、缴销的管理。严格按规定使用有关票据,严格审查外来票据,严禁用不合法的票据作为支付凭证入账。

四、严格控制消费性支出

1、凡属本市教育系统内部在基层单位工作或开展各项活动确需用餐的,要坚持在学校食堂用餐,中午一律不准饮酒。

2、严格控制招待费用。学校发生的招待费必须按照“小额、合理、必需”的原则列支。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和娱乐消费。

3、单位组织的各类活动,要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量入为出。各类庆典活动要俭朴,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出市参加各类活动,必须报教育局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

五、严格食堂财务管理

1、学校食堂作为为教师学生服务的非盈利性部门,要单独设置食堂伙食账目,划清学校与食堂的经济往来,认真核算食堂收支,准确反映盈亏,定期公布账目。

2、要建立完善食堂物资管理制度,加强对物资的采购、验收、领用、保管等环节的管理,堵塞漏洞,杜绝浪费和损失。

10.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十

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关爱员工活动,进一步提高团队执行力,提升企业凝聚力,使关爱工作达到标准化、经常化、制度化,根据集团关爱员工、创建和谐企业的要求,制定关爱员工专项活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如下:

一、目的

1、集团设立关爱员工专项活动经费,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重视。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部门、车间内部沟通交流,增强员工凝聚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构建和谐企业。

二、活动内容

各部门、车间依据工作实际,结合员工爱好,原则上每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员工活动。

1、沟通联谊活动。

各部门、车间可采用座谈会、茶话会、提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加强思想沟通交流,消除工作和生活上的意见和疑虑。

2、体育趣味活动。

以部门、车间为单位,结合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组织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类等体育比赛,增强员工体质,增进团结友谊,陶冶员工思想情操。

3、文艺表演活动。

各部门、车间可采用演讲比赛、卡拉0K、文艺晚会等形式,充分展示员工才华。

4、外出郊游活动。

按照就近活动原则,以分工会为组织单位,组织一次当地县级市范围内的活动(时间一天),如野炊、烧烤、聚餐、游园等,在紧张工作之余,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5、知识竞赛活动。

各部门可采用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形式,或购买学习资料,增强员工知识,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

6、其它健康有益活动。

三、费用标准

1、各部门、车间按150元/人次,分上、下半年进行申报,要求当年度内开展活动。

2、单项活动以活动方案预算为准进行申报。

四、审批流程

1、根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原则,公司工会牵头,工会小组具体负责。活动计划由部门、车间负责人确定后,由专人填报《关爱活动经费审批表》,均需说明活动负责人、内容、时间、地点、人数名单及费用开支项目。

2、上报《关爱活动经费审批表》,由行政人事部门核对活动人数;由公司工会核实、统计活动费用。

3、活动必须以工会小组为单位,经审批同意后实施,其中:生产线报生产副总审批;管理线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4、活动结束后按财务规定办理报销手续,要求提供正式发票,经部门负责人、财务审核人核对、总经理审批后方能报销。

五、注意事项

1、提前做好准备,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安排活动。

2、加强活动组织,确保安全。各部门、车间要认真组织关爱员工活动,外出活动加强组织纪律,确保人身安全,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3、各部门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总结和信息报导,提供2-5张活动照片送交本公司工会。

4、各分工会活动费用按人数实报实销,不得虚报、不得截留。如经发现查明,按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11.如何严管科研经费使用? 篇十一

因为该案,国内有关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最近也成了热门话题。其实滥用科研经费,在我国是个老问题。多年以来,其在高校中尤为严重。一些教授或者其他研究人在申请课题以后,为了避免科研经费分给别人,常常独自一个人搞,拒绝其他教授的参与,其把自己变成“个体户”,然后指挥自己的几个学生参与搞项目。在项目的操作过程中,老师就是“老板”,学生则成了“打工仔”,学生给老师打工,老师给学生工钱。由于缺乏外人的监管,项目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经费滥用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到买房与买车,小到给孩子买个铅笔或玩具,都能从科研经费里开支报销。很多人不仅仅是违规报销,他们甚至将科研经费完全转作它用,或者完全进了自己的腰包。也正是这样的现实,一些教授甚至将获得科研项目和经费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手段。当然,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在高校出现,在其他一些科研院所,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为了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甚至还有一些人,将自己的课题稍微进行一下改变,然后就用新的名头申请新的科研项目。而后,获得经费的绝大部分照例又进了自己的腰包。究竟该如何严管科研经费的使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多年来并没有解决,这主要是没有采取有力的举措所致。

严管科研经费,首先就是要从严监管。这就要求学校或者相关科研机构承担起监管科研经费使用的职责,保证其用到合理的地方。为了防止相关研究人员变成个体户,我认为科研项目一般都易实行兵团作战的方式,大项目大兵团,小项目小兵团,这样容易发挥大家的团队精神,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涌现,事实上,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其次,在多人参与的情况下,大家相互制约,可以有效遏制科研经费落入个人腰包。当然为了防止集体滥用科研经费,建立严格的科研经费使用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任何一个研究项目,其究竟该花多少钱?最后花了多少钱?也要实施有效的监管。这些年,很多科研项目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其最后没有用完的钱也没被项目责任人退还,一般都是想方设法花得一干二净。如果有了严格的审计机制,科研项目突击花钱的现象应该会得到遏制。

不过科研经费严格监管处理不当,也会对科研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这些年在国内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单位管得太严格了,研究人员没有自由权,往往其正常的出差或者学术交流也会出现问题。于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成了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生动写照。

科研经费的管理必须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研究人员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前提是其研究项目和平时的研究进展以及花钱的去向一定要公开透明,这样才能避免钱不会乱用。在美国等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的使用比中国要规范得多,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经费使用方面遵循了公开透明的原则。

当然,想办法提高教授和科研人员的基本待遇也是遏制科研经费滥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年来,在我国,无论是教授,还是基层科研人员,绝大部分的基本待遇都很低。科研项目给他们创收提供了途径。现在,如果光想着严管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而不考虑提高教授和科研人员的基础待遇,任何举措都很难收到实质性的效果。在生活的压力之下,总是会有人铤而走险。

12.创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篇十二

一、中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缺陷

伴随高校科研经费的大幅提高, 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 难度越来越大, 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两条线

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科研项目管理;二是科研经费管理。目前在高校, 项目管理一般由科技部门负责, 包括项目申报、立项、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等, 重心是项目的等级, 其工作中与科研经费相关的部分, 往往只是项目经费到账的数额;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也只是简单的收支核算, 谈不上参与科研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

(二) 经费预算的有效约束不足

1. 预算编制不科学, 科研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立项、轻预算现象。

实际工作中, 项目负责人不了解预算制度存在的价值, 认为其只是走形式, 所以重视程度不够, 更有甚者, 有的申请人为了获得项目, 直接根据提供科研经费单位的偏好来编制预算。项目负责人缺乏与财务部门共同探讨的主动性, 本身又不懂财务知识, 缺乏相关资料的积累, 导致预算编制毫无科学依据, 结果是项目开支比例结构不合理, 与实际使用情况存有一定的差距, 经费到位后无法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 导致预算编制工作成为科研管理中的“鸡肋”, 严重影响科研管理的科学性。

2. 财务管理部门难以发挥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监督作用。

由于财务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对项目运作具体过程不熟悉, 财务管理部门难以监督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 从科研经费的角度看, 财务管理部门只能是“出纳”。由于预算编制过于粗糙, 或者一些纳入项目预算的支出在实际运行中并不需要, 或者一些必需项目支出列支过少或根本未列支, 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内容, 失去预算对支出应有的约束力。

(三) 科研经费支出范围随意性

高校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 管理效益不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科研经费内部分配比例不合理。

典型的表现就是非直接科研经费对直接科研经费的“挤出”。科研工作的前沿性决定其科研经费支出标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人员经费、交通费、招待费、礼品费、通讯费等非直接科研经费无法确定比例控制, 财务部门在账务处理时, 只要票据合理就予以报销, 造成这部分费用比重日益增加, 在整体科研经费确定的前提下, 这必然会挤占资源, 降低真正用于科研研发的业务费、公务费的比例, 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科研项目难以完成。

2. 高校教学资源经费支出未作为成本纳入科研项经费管理。

在高校, 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也承担教学工作, 科研和教学“双肩挑”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共享资源, 即科研工作资源和教学工作资源共享, 如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文献、水、电以及实验材料等。这种共享实际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但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 则应对于共享资源成本进行合理划分核算, 并确定合理比例计入科研经费, 但在实际工作中, 却多将上述费用列入教育事业费中, 或只是象征性地在科研经费中列支一点儿, 导致科研经费计量不完全, 或者可以直接说, 低估了科研成本, 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

此外, 科研经费用于个人和家庭消费的现象越来越多, 违纪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 资产管理方式不科学

一方面, 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大量浪费。一直以来, 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都归属于课题组成员或项目负责人, 没有进行统一管理, 导致有些设备重复购置, 或长期闲置, 或物随人走, 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有的项目, 为避开固定资产验收, 将固定资产拆分成材料, 开具多张发票, 从而造成项目资产严重流失。

另一方面, 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科研立项的成果是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 但学校未将这些无形资产纳入资产管理, 成为科研管理中的空白, 侵权事件屡有发生。

二、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其主要经验

(一) 美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1. 政府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

在美国, 政府每年科研经费支出在100亿美元以上, 占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的60%左右。这些经费主要来源于国防部、国家宇航局、能源部、农业部、卫生部、商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七个部门以及联邦政府各部门。除政府拨款外, 工业企业、慈善捐赠、成果转让等也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

2. 在美国, 科研项目实行公开竞标制, 申请人将项目必需的费用一一列入预算;

中标项目负责人应提供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支出的详细计划, 经直接主管部门审批后, 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执行合同, 而详细具体的预算是合同执行的根本依据;项目主管部门将经费汇到高校, 由负责人所在单位的财务统一管理, 但依托单位不得从项目费中提取任何费用。

3. 成本管理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

美国通过经费成本分类的方式来控制科研成本, 其将经费预算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工资、福利津贴、材料费、设备费等, 间接成本则主要指设施成本和管理成本, 其提取比例由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一般为直接成本的50—70%。

(二) 英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1.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

从研究理事会、慈善机构等民间组织, 到政府部门和欧共体等官方机构, 还有工业企业等均有科研费用方面的投入。

2. 双重科研拨款制度。

一是政府通过高等教育基金会下拨的用于学校经常费用中的科研拨款, 这部分主要用于大学自身的科研投入;二是各大研究理事会的科研项目拨款, 这部分主要用于科研项目的直接开支。双重科研拨款制度实际上是政府内部在科研经费财政责任上的一种分工机制, 保证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

(三) 英美两国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经验

通过上面对美英两国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分配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了解, 将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归纳如下。

1.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细节化。

英美等发达国家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上, 注重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上的具体细节规定, 特别是在项目申请时, 强制要求申请人对经费支出进行详细论证。

2. 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上, 经费成本差别化。

将经费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高校因承担项目而发生的共享性开支可通过间接费用纳入项目预算, 全面地反映科研活动的费用开支情况。

3. 课题经费执行管理专业化。

国外高校大多有专门财务人员具体负责科研预算的中期检查和决算报表, 财务及科研人员的职责明确, 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 使其能够专心科研工作。

4. 固定资产利用共享化。

大型科研仪器重复购置、闲置不用的现象较少, 科研平台得到有效的利用, 很多仪器设备和固定资产是共享的, 防止科研资产的浪费现象。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保证, 进行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现代化管理模式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创新环节。

(一)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创新

经费来源创新主要是实现经费来源的多样化, 即以政府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在扩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 鼓励和支持高校多渠道筹措科研资金。例如, 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系, 加强自身科技转化能力, 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

(二)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创新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手段就是预算管理。预算制度是国际通用的制度, 实行根据计划任务书来编制全额预算, 并经过审批、评估来确定经费, 加强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项目申请时, 由财务管理部门协助课题申请人编制项目预算, 以保证项目经费开支的科学、合理与确切;项目审核时, 科研管理部门不仅要确定申请人的学历、职称、项目研究方向等, 更要审核预算编制, 拒绝接受预算编制不科学的课题组;项目执行时, 一旦经费到位, 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密切配合, 以预算为依据, 协同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科研管理水平。

(三)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组织制度创新

明确高校各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责任,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有效防止科研资产闲置浪费。学校管理部门要制定大型设备购买报告制度, 科研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各相关学院应协同对仪器设备的必要性进行可行性论证, 由学校来统一政府采购, 真正做到学校资源共享。

(四)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创新

详细确定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 并形成文件发到每个研究人员手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办法, 将科研中发生的费用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将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及房屋的折旧、图书资料等作为直接成本, 将为科研服务的管理费用等公用经费支出列为间接成本, 合理确定出比例,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区别开来进行账务处理, 这样就可以达到提高科研效益的目的。

摘要:在我国,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制的重要主体, 高校筹措的科研经费以及承担的科研项目正在逐年大幅度增长, 但就其管理方式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 不论是科研经费的来源、分配、数额、运作情况, 还是管理制度, 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才能为我国高校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邹贤良.国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及几点启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5) .

[2]贺德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政府科研机构经费管理比较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7, (6) .

[3]美国政府科研经费划拨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6) .

13.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十三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酬劳分配制度,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经费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切实构建重实绩、重贡献、重责任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后服务效果,学校根据《XXX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管理使用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课后服务考核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以学生为本、树立立德树人科学育人观,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课后服务场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课后服务的考核工作,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好课后服务各项工作任务。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校领导、年级主任、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对教师课后服务的考核及辅导费用的分配、发放、解释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课后服务经费公平、公正地发放。

组长:XXX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

组员:校务会成员、年级主任、教师代表

三、考核对象:

参与课后服务的全体教职工(辅导员),包括: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管理人

员、辅助工作人员、学科辅导教师、年级课程教师、校级课程教师(少年宫校内外辅导员)。(以下统称教师)

四、考核分配原则

1.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不劳不得”的原则。与课后服务岗位、任务、业绩、责任紧密结合,重点考核教职工课后服务表现与工作业绩。

2.实行动态管理原则。课后服务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实行动态管理,按期考核,实行每期发放。

3.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课后服务管理考核方案要充分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做到统筹兼顾,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

五、考核资金

1.市教育体育局按每学期实际参与课后服务学生数统一核算核拨课后服务经费。其中生均标准的90%作为基础经费,生均标准的10%作为绩效考核经费核拨至年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学校。

2.学校考核为优秀,核拨的考核经费按人均数计发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全体教师。

3.学校按市教育体育局核拨课后服务经费的90%用于参与课后服务的全体教职工(辅导员)日常工作津贴发放,10%作为绩效考核发放。(以下简称“绩效考核经费”)

4.第一学期开始,预留课后服务经费的15%作为课后服务工作消耗品购置,场地器材维护、购买社会服务等与课后服务工作相关的经费支出。此项经费逐学期递减5%,但总额不得低于课后服务经费的5%。(以下简称“预留维护经费”)主管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按主管部门要求执行。

六、考核办法

1.考核内容:课后服务时段的出勤情况、安全管理、服务效果。

2.课后服务日常津贴考核。

课后服务津贴计算。以课后服务课时量计发日常课后服务津贴。计算课时的课后服务课程包括:班级学科辅导、年级活动课程、校级活动课程(少年宫)。每课时津贴=(教体局核拨课后服务经费-绩效考核经费-预留维护经费)÷课后服务总课时。课后服务总课时为全校教师课时总和,教师日常课后服务津贴=每课时津贴×课时数。

七、管理与监督

1.学校课后服务管理考核工作受市教体局的指导和监督。

2.学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以上课后服务管理考核具体实施方案,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3.执行管理考核方案力求做到公开透明,对教职工(辅导员)的课后服务考核量化结果要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

4.课后服务考核扣除部分平均分配到参与课后服务的全体教师。

5.本方案解释权归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XXX教体局下发指导性文件时,按上级文件执行。

XXXX

14.科技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篇十四

与专帐核算方法

一、经费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做到专账核算

专账核算不是事后归集,也不是应付检查临时建立的台帐。

决算申报书是对前期专账核算的各项支出的汇总,不是事后从制造费用中拿来进行归集;不是为应付检查和验收建立的辅助台帐。

2.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挪用经费他用(炒股); 超范围使用科技经费; 不按预算执行,随意调整;

与本项目无关支出、餐费、礼品,旅行社开具的会议考察费等。

3.虚弄支出,套取经费

浙财教[2010]382号文件第二章第八条:间接费用中“用于科研人员激励的相关支出一般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8%”。各类类型虚假发票 套印发票

虚假合作费(事后补助项目)假签字 白条 重复列以

4.虚假承诺配套、自筹资金 配套经费不到位。

自筹资金到位证明资料不规范。

以厂房、生产线等基础设施作为自筹经费。5.外拨大额经费,横向管理

凡科技拨款项目经费,均为纵向,不允许改变性质。外拨经费管理不规范。

6.直接计提管理费,不进行摊销核算

浙财教[2010]382号文件第二章第八条:“管理费用主要包括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提供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和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按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按实列支”;“项目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不得以提代支”。

高校、科研院所较为突出,要求这些单位按实际核定管理费用。7.生产性费用计入研发费用

明显的生产设备如电力工程、叉车、锅炉、水塔、烘房; 生产原材料; 企业全部燃料动力;

甚至有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如以后的维护费、质量控制试验等费用。

8.混合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 不分离进行管理,随意调账。

企业承担的分期拨款项目,从支出来看,认定现把财政拨款用完,剩余的归为自筹资金。

9.贷款贴息项目必须为科技专项贷款。10.重技术管理,轻经费管理

随意预算,没有很好地对照研发需求编制; 调整幅度大,范围广; 不熟悉规定,使用缺乏监管。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做好专帐核算

专帐核算不仅是科技、财政部门的监管重点,也是企业享受各项科技政策的刚性要求。

二、科技项目专帐核算是享受科技政策的刚性要求

(一)专帐核算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刚性要求 国科发[2008]172号第三章第十条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管的比例:”已经要求企业必须对研发项目进行独立核算。

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11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工作的通知中:中介机构必须在企业研发项目单独建账的基础上,根据《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的要求进行专项审计,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审计报告必须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总体情况、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明细、近三年的研究开发投入总体情况和按年度分项目分经费科目的研究开发费用明细等内容。

(二)专帐核算是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刚性要求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第九条:“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的,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进行核算,准确、合理的计算各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第十条“企业必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帐管理”。

(三)专帐核算是享受“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的刚性要求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1.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财政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3.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四)专帐核算是申报科技项目的刚性要求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9]218号)第一章第二条:“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都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注重绩效”的原则使用和管理”。《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浙财教[2010]382号)第一章第三条:“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浙财教字[2007]224号第十四条:“对项目创新指标、产业化成果进行验收并对企业科研经费总投入进行核定”;第十六条:“对项目实施技术研发费用支出或与研发项目实施有关的利息支出总额进行核定”;第十八条:“企业收到带兵补助财政资金后,应在“专项应付款”中单列科目进行核算”、“带兵补助经费应当做到专款专用”。

(五)专帐核算指的是项目总经费会计核算专帐核算指的是项目总经费专帐核算

《浙江省财政科技经费企业会计核算的指导性意见》(浙科发计[2009]159号)第二条:企业科技经费包括:获得的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按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任务书)约定的自筹资金以及通过银行贷款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借贷资金。

(六)专帐核算不是建会计辅助台帐

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情况还可以,基本上按项目和按经费单独核算;企业实行专核核算的不超过20%,专帐核算不是建会计辅助台帐,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承担事后补助项目的企业更重要。

(七)专帐核算是做好R&D统计的基础

《浙江省财政科技经费企业会计核算的指导性意见》(浙科发计[2009]159号)第四条:企业应按照制度或准则要求,合理设置二级会计科目对科研经费进行单独归集核算,并与本单位的其他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区分。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企业科研项目会计核算一般可分为:

(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可参照此核算办法。

(一)执行会计制度的企业科技项目核算办法 会计制度有关规定; 科技项目核算方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0]25号)第二节长期负债第七十六条“企业收到的专项拨款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待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应核销的部分,冲减专项应付款;其余部分转入资本公积”。

第四章所有权益第八十二条“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公积项目的第五款:

(五)“拨款转入,是指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

1.企业收到科研项目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形成负债)借:银行存款 按项目核算 按经费核算 贷:专项应付款——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XX项目——XX市、县配套 独立核算 经费独立核算

2.企业发生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时,按财政科技拨款、自筹科研经费分别进行核算。(1)财政科技拨款部分

①购置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或科研所需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XX项目

无形资产——XX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先购进)

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XX项目(再转销)②发生其他研发费用,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并按实际发生额:

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XX费

专项应付款——XX项目——XX市、县配套——XX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原材料及其他研发费用在账务处理时,不再表现为资产及管理费用,发生时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原材料如果形成资产,领用时记入管理费用,其他研发费用也记入管理费用,这样会使费用增加,降低企业利润,隐形降低效益)

(2)企业自筹科研经费部分

自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应分科研项目在“管理费用——研发费(区别于一级科目研发经费,也可使用指导意见上的表述)”、“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明细账进行核算。具体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为:

①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XX项目

无形资产——XX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②最终形成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各项研发费用: 借:在建工程——XX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XX项目 借:在建工程——XX项目

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不能记入本项目的研发经费中,可以记入其他项目研发经费。

③发生其他研发费用,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按实际发生额: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XX项目——XX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注:原材料购进一次性消耗(即买即用)时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同上,如果大量购进,分批领用时会计核算为:

原材料购进: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领用时:借:管理费用 ——研发费(同上)——XX项目——材料费

贷:原材料

3.企业因各种原因需要退回全部或部分财政科技拨款时会计核算账务处理:

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XX项目——XX市、县配套

资本公积——拨款转入——XX项目 贷:银行存款

4.项目验收后结余资金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 ①经批准留单位继续使用:

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XX项目 ②按规定上交部分:

借:专项应付款——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专项应付款——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银行存款

5.出售使用财政资金购置的设备或无形资产时,应报批,并上交所得资金,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为: 借:资本公积——拨款转入——XX项目——设备、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注:这里只是简约过程,仅供了解,实际上还有涉及到固定资产清理等诸多程序,一般地单位不会涉及到此步骤。

《浙江省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浙财教字[2007]224号)第十八条:企业收到事后补助财政资金后,应在“专项应付款”中单列科目进行核算。事后补助资金允许全额核销企业当年技术开发费支出,或用于后续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允许企业用于弥补已经支付给相关银行的贷款利息,并直接冲转财务费用。

《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浙财教 [2010]382号)第十三条:“事后补助资金允许全额核销企业当年研究开发费支出,或用于后续项目的研究开发。”第十六条:“贷款贴息补助允许企业弥补已经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直接冲转财务费用。”

6.企业收到事后补助类项目各级财政科技拨款时,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为:

简单化处理(当期无研发支出): 借:银行存款 借:补贴收入

直接核销当年研发支出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管理费用——研发费——XX项目——XX费用 或者按上述文件用于后续项目(暂时挂在专项应付款,后续支出),处理过程同前面的步骤。

7.企业收到贷款贴息拨款时,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已资本化部分,如建厂房)财务费用(未资本化部分)

按照224号文件的要求,实际仅发生在财务费上。上面是执行科会计制度时的核算办法,总的来讲简单易操作。

执行会计准则稍微复杂,下面先看看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与财政拨款以及相应项目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处理规定。

(二)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科技项目核算办法 会计准则有关规定; 科技项目核算方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第三条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如平台类)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如公益性科技项目)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第七条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八条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理解准则规定和项目类型要求是做好企业会计核算的前提。

结合项目的性质,如果是取得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比如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研究取得专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订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的各项损益。

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大部分科技项目补助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收到拨款,先记入科目“递延收益”,相当于企业会计制度中“预收账款”,然后根据研发支出进度,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途径通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形式、其他研发费用形式。

“期间内用于项目支出”=“递延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1.企业收到科研项目各项财政科技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2.企业发生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时,按财政科技拨款、自筹科研经费分别进行核算。

(1)财政科技拨款部分

①购置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或科研所需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XX项目——XX设备

无形资产——XX项目

借: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现金、应付账款等)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时: 借:研发支出——XX项目(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年末或项目完成时按照折旧或摊销额转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借:营业外收入

②最终形成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各项研发费用: 借:在建工程——XX项目——(料、工、费)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XX项目 贷:在建工程——XX项目 借:研发支出——XX项目 贷:累计折旧

年末或项目完成时按照折旧额转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借:营业外收入

③发生其他研发费用,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账务处理为:

借:研发支出——XX项目——XX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并根据项目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分别结转(根据准则第6号):

第二章 确认

第三条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的取得有多种方式,和我们相关的是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准则第6号对此有专门规定,要求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核算。

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退怕看过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注释: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第七条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注: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新的或改造的材料、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所选定的替代品的设计、建造和测试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第八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注: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是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达到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无形资产核算的有关科目:

“无形资产”科目借方核算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包括外购取得、投资者投入取得、债务重组取得、非货币交易取得、自行开发取得的实际成本;贷方核算按规定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出售无形资产以及进行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而减少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期末余额在借方,反应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

“累计摊销”科目贷方核算按月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额,借方核算无形资产出售而冲销的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应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研发支出”科目借方核算企业自行研究无形资产发生的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室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贷方核算结转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期末余额在借方,反应企业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对研发项目较多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影响较大: 由于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资本化,即将开发阶段的支出归入无形资产的价值中定期进行摊销,这样使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增加,期间费用大大减少,当期利润会明显提高,因此,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将会增加科技以及创新类企业的利润调节空间。

将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和不确定的两种,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再固定,摊销方法也不在限于直线法。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判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或者无限来确定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从而调整管理费用金额,最终达到认为调节利润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调节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如通过减少年限和加速摊销提高企业利润。

根据上述条件以及科技项目的阶段以及是否形成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思路为:

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全部转为费用

开发阶段:研发支出年末余额归在开发支出项目,形成技术的转为无形资产,不形成技术则转为费用。如果未形成无形资产,直接按研发支出金额进度冲销“递延收益”,结转到“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营业外收入——XX项目 如果形成了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XX资产

贷:研发支出——XX项目——XX费

再按该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进度冲销“递延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研发支出——XX项目 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摊销)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营业外收入——XX项目(2)企业自筹科研经费部分

自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应分科研项目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明细账进行核算。具体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为:

合理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支出=研发经费 ①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XX项目

无形资产——XX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②最终形成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各项研发费用: 借:在建工程——XX项目——(料、工、费)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XX项目 贷:在建工程——XX项目

自筹部分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不构成该项目的研发支出。

③发生其他研发费用,应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财务处理为:

借:研发支出——XX项目——XX费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针对研发项目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分别结转。如果未形成无形资产: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XX项目 贷:研发支出——XX项目——XX费 如果形成了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XX资产 借:研发支出——XX项目——XX费

3.企业因各种原因需要退回全部或部分财政科技拨款时,会计核算账务处理: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营业外收入 年初末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

4.项目验收后结余资金的会计核算财务处理: ①经批准留单位继续使用: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营业外收入——XX项目 ②按规定上交部分: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银行存款

5.出售使用财政资金购置的设备或无形资产时,应报批,并上交所得资金,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为:

①处理所得资金大于资产净值的: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②处理所得资金小于资产净值的:

借:递延收益——XX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递延收益——XX项目——XX市、县配套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6.企业收到事后补助类项目各项财政科技拨款时,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7.企业收到科技项目贷款贴息拨款时,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已资本化部分)

财务费用(未资本化部分)

四、案例解析

例1:2007年2月1日科技厅资助某企业公益性项目:环保新技术开发,拨款20万元,主要用于材料费,任务书期限2007年2月-2009年2月。没有形成无形资产,账务处理:

1.2007.2.1收到科技厅拨款,确认为与收益相关补助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递延收益——环保新技术开发——科技厅拨款 20000 2.按项目研究进程发生研发支出,转为费用,冲销递延收益,结转到营业外收入

借:研发支出——环保新技术开发——原材料 200000 贷:银行存款

借:递延收益——环保新技术开发——科技厅拨款 200000 贷:营业外收入——环保新技术开发 200000 例2:2007年科技厅补助甲公司300万元,建设核辐射监测基地,甲构建了专门设施并于2007年达到可使用状态,该专门设施入账金额为3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产值为0。

1.2007年接受补助和设施完工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00 贷:递延收益——环保新技术开发——科技厅拨款 3000000 借:固定资产——核辐射监测项目 3600000 贷:在建工程——核辐射监测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3000000 贷:在建工程——核辐射监测项目 600000 2.在2008年转销收益和计提折旧时

借:递延收益——核辐射监测项目——省科技厅拨款 7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750000 借:管理费用——核辐射监测项目 900000 贷:累计折旧——核辐射监测项目 900000 例3:2007年1月5日,某科技公司收到100万元的省科技厅资助(预算材料费50万元,检测费40万元,人工工资10万元),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部分实际支出和预算相同,无差异。企业自行投入700万元,其中材料费400万元,人工工资100万元,其他费用200万元,项目研发费用中形成无形资产的支出为750万元(构成为企业自筹资金700万元,和省科技厅拨款中材料费50万元)。2007年9月20日,该专利技术开发完毕,预计使用寿命10年,采用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计残值。

注:补助应确认为递延收益,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10年内平均摊销(当月开始摊销),每年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1.2007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递延收益——新产品专利——省科技厅拨款 1000000 相关费用发生时: 2.财政拨款支出

借: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材料费 5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检测费 4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工资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针对研发项目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分别结转,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500000 贷: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材料费 500000 针对研发项目是否形成无形资产,分别结转,未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 500000 贷: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检测费 4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工资 100000 并结转相应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 5000000 贷:营业外收入——新产品专利技术 500000 3.企业自筹科研经费部分应按合同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并按实际发生额:

借: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材料费 40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检测费 10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工资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7000000 自筹部分全额形成无形资产的,全部资本化: 借:无形资产——新产品专利技术 7000000 贷: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材料费 40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检测费 10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工资 2000000 4.每年年末,计提折旧共提10年(注:该专利技术帐面价值750万,10年摊销每年摊销75万元)

借: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 750000 贷:累计摊销 750000 如果这项专利没有为后续研发继续使用它的折旧可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750000 贷:累计摊销 750000 财政拨款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是50万元,年末按10年摊销

每年摊5万转做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 50000 贷:营业外收入——新产品专利技术 50000 例4:某公司于2009年11月5日收到省科技厅资助的事后立项事后补助项目:单晶硅提取,补助资金900000元,其中600000元用于冲销当年研发经费,300000元用于后续项目研究,不考虑其他因素。

借:银行存款 900000 贷:递延收益——单晶硅提取——科技厅拨款 300000 营业外收入——单晶硅提取 600000 例5:2007年1月5日,某公司收到500万元的省科技厅资助,作为其上年投入使用的废水处理设施补偿,条件是公司必须向其他中小企业开放该设施。该设施帐面价值15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采用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计残值。但2009年3月25日,因自身原因,公司关闭使用,科技厅要求返还补助资金300万元。

注:补助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使用寿命10年内平均摊销,每年5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1.2007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5000000 贷:递延收益——废水处理——科技厅拨款 5000000 2.2007年12月31日

借:递延收益——废水处理——科技厅拨款 500000 贷:营业外收入——废水处理 500000 借:管理费用——废水处理 1500000 贷:累计折旧——废水处理 1500000 3.2008年12月31日

借:递延收益——废水处理——科技厅拨款 500000 贷:营业外收入——废水处理 500000 借:管理费用——废水处理 1500000 贷:累计折旧——废水处理 1500000 4.2009年的会计处理:(2009年返还科技厅300万元,2009年递延收益平均摊销12.5万元(500/10/12*3),递延收益帐面余额为:500万元-50万元*2-12.5=38.7万元,返还科技厅300万元与递延收益账面余额的差额87.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借:递延收益——废水处理——科技厅拨款 125000 贷:营业外收入——废水处理 125000 借:递延收益——废水处理——科技厅拨示 3875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0 营业外支出 875000 例6:2001年1月5日,省科技厅拨付某研发中心45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补助其研发中建设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2001年1月31日,该研发中心购入设备(假设不需要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其中30万元以自有资金支付,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集体折旧(假设无残值)。2009年2月1日,该研发中心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1.2001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4500000 贷:递延收益——研发中心建设——科技厅拨款 4500000 2.2001年1月3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研发中心建设 480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0 3.从2001年2月起每个资产负债日,计提折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

①计提折旧

借:研发支出——研发中心建设 40000 贷:累计折旧 40000 ②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研发中心建设——科技厅拨款 37500 贷:营业外收入 37500 4.从2009年2月1日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①出售设备(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研发中心建设 960000 累计折旧 3840000 贷:固定资产——研发中心建设 4800000 借:银行存款 1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研发中心建设 960000 营业外收入 240000 ②转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研发中心建设——科技厅拨款 900000 借:营业外收入 900000 例7:2007年1月5日,某科技公司收到100万元的省科技厅资助(预算材料费50万元,检测费40万元,人工工资10万元),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部分实际支出和预算相同,无差异。企业自行投入700万元,其中材料费400万元,人工工资100万元,其他费用200万元,项目研发费用中形成无形资产的支出为750万元(构成为企业自筹资金700万元,和省科技厅拨款中材料费50万元)。2007年9月20日,该专利技术开发完毕,预计使用寿命10年,采用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计残值。例子同例3。

1.2007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递延收益——新产品专利——省科技厅拨款 1000000 相关费用发生时: 2.财政拨款支出

借: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材料费 5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检测费 4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工资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形成无形资产的材料费:

借:无形资产——新产品专利技术 500000 贷:专项应付款——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材料费 500000 借:专项应付款——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 500000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新产品专利技术 500000 3.企业自筹科研经费部分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新产品专利技术——材料费 4000000 管理费用——研发费——新产品专利技术——工资 1000000 管理费用——研发费——新产品专利技术——其它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7000000 自筹部分全额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新产品专利技术 7000000 贷:管理费用——研发费——新产品专利技术——材料费 4000000 管理费用——研发费——新产品专利技术——工资 1000000 管理费用——研发费——新产品专利技术——其它 2000000 4.无形资产开发完毕,每年计提摊销

(注:该专利技术帐面价值750万元,10年摊销每年摊销75万元,如果该无形资产没有用于后续其它项目研发,只能将其计入管理费用——折旧,不能计入管理费用——研发费,那样就重复计算了)借:管理费用——折旧 750000 贷:累计折旧 750000 自筹部分全额开成无形资产的,全部资本化: 借:无形资产——新产品技术7000000 贷: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材料费 40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工资 1000000 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其它 2000000 5.每年年末,计提折旧共提10年(注:该专利技术帐面价值750万,10年摊销每年摊销75万元)

借:研发支出——新产品专利技术 750000 贷:累计摊销 750000 如果这项专利没有为后续研发继续使用它的折旧可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750000 贷:累计摊销 750000 财政拨款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是50万元,年末按10年摊销

每年摊5万转做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新产品专利技术——省科技厅拨款 50000 贷:营业外收入——新产品专利技术 50000 例8:2007年2月1日科技厅资助某企业公益性项目:环保新技术开发,拨款20万元,主要用于材料费,任务书期限2007年2月-2009年2月。没有形成无形资产,账务处理:

1.2007.2.1收到科技厅拨款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专项应付款——新产品专利技术——科技厅拨款 200000 2.发生支出时

上一篇:全市组织部长工作会议领导讲话下一篇:复兴镇农路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