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你,渐行渐远的青春散文

2024-09-26

写给你,渐行渐远的青春散文(15篇)

1.写给你,渐行渐远的青春散文 篇一

晚上回家,吃过饭、看会儿电视,我总觉着屋里有些冷清。是啊,女儿今年上高一,学校全封闭式管理,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即便回来也是来去匆匆,和我说不上几句话,离开时更是如脱笼的小鸟,头也不回。

掐指算算,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间确实很短暂。幼儿园之前由奶奶、姥姥照看;上幼儿园、小学了才接回在身边,劳作一天后回家逗逗孩子,倾听一下他们学校的趣事见闻是另一番享受。上初中了,女儿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再也不愿意敞开心扉和你倾诉了。每次放学一回家,就关上门写作业。但每天我们能够看到孩子,早上可为她准备早点,晚上做几个她爱吃的小菜。上大学后,一年就回来两次,可是回来打个照面,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和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饭别等我了”。工作了,再聚到一起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如果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可呆不了两天就又走了。

有时我们抱怨孩子把屋子弄得太乱,有时又嫌孩子吃饭挑剔,有时因为孩子打架而烦恼,甚至有时觉得孩子成了我们的累赘。而现在,我们特别怀念孩子粘在身边的日子。

孩子在身边时的感觉是美好的,哪怕是她犯的错误,哪怕是她惹你生气,哪怕是她的蛮不讲理。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甜蜜!

时间一去不复返,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了。“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时光。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相见。”网上这样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可与子女相聚的日子是短暂的,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十几年的光景。当孩子一脚踏上自己的人生征途,再想让他回到你的身边,就成了一种奢望,所以我们更应珍惜孩子在身边的美好时光,分享他们成长快乐的每时每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中的经典句子,正是我们父母与子女之间真实的写照。而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成为永远的怀念。

2.渐行渐远的“年味” 篇二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年的感觉也在变化。特别是在经历“文革”中破四旧立四新浪潮席卷之后,年味也淡了许多。 到后来,是鞭炮在一些城市的退出。过年对人们感官上的影响大为减少。随着食品紧缺这一历史现象在中国大陆大部分人口中的结束,以集中时间大吃大喝为主要特征的年味也在消失。按照困难时期过年的饮食标准,现在人们可以说是每天都享有过年时的生活,所以也就无需等到过年时再去享受了。

我所在的城市禁止燃放鞭炮之前,燃放烟花爆竹曾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达到了高峰。从晚上12点开始,噼里啪啦、叮叮咚咚的鞭炮声响成一片,各色礼花布满夜空,此伏彼起,连绵不绝,蔚为壮观。禁止燃放鞭炮的制度曾有反复,第一次禁了几年,人们本已习惯,不知什么原因又放开了,第二次是2015年春节起又禁止的。我对禁止燃放鞭炮的看法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禁炮的代价是,不热闹了,年味少了。得到的是:消除了由放炮引发的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以及空气污染、噪声污染。

拜年,曾是过年的主要活动之一。正月初一黎明时分,先放开门炮,然后人们穿戴整洁开始探亲访友,相互拜年。有家族内部的拜年,也有邻里之间的拜年。以我的经历,更熟悉的是党政机关人员的拜年活动。拜年的人很累,接受拜年的人也很累。后来官方倡导开团拜会,希望取代拜年,收效甚微。直到2008年以后,上级关于开过团拜会后不要再拜年的要求比过去更为明确,我本人很赞成,随即从春节放假期间给上级领导人拜年的行列中走了出来,每年春节都在家休息。或者写一些贺年卡寄给各界人士。就整个社会来说,拜年的方式也在逐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山人海到处跑的拜年方式,悄然之中已被电话、短信、微信所代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属于过年范畴的时间逐步被规范,人们逐步地把这几天宝贵的假期用于休息、旅游,而不再是到处拜年、探亲访友。

随着行政干预的介入,曾经风靡一时的贺年卡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从1988年起,到2013年,我把贺年卡当作主要的拜年方式,省时、省力,但却是非常认真地写出每年数百份的贺年卡,用小楷毛笔,写给每一个人合适的、想说的话,一笔一画传递真情实感,从内页到信封每个字都出自本人手笔,糊信封、贴邮票,都是自己完成,内心中觉得这是必须自己做的一件事。实际上也看到了贺年卡行将退出的征兆,有不少人已经不是自己写,从单位统一购买,工作人员代为打印、发出,已经和发卡人关系不大了。接收的一方,有的人也已经不大在意,尤其是某些大机关,索性就把寄给领导人的类似贺年卡的信件截留下来,扔到废纸堆里。与领导人的交往,无论是关心、尊重,还是巴结、讨好,居然是这种结果。其实,贺年卡的遭遇也能说明很多。

贴对联,也是过年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在最困难的年代,最贫穷的家庭,也要买上大红纸,如果自家没有人会写,就请人写。除夕那一天,把对联贴到门上,就算正式过年了。记忆中,我从十来岁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家和邻居写对联了。从那时至今,家里的对联一直是自己写。近些年来,流行单位发放从市场上买来的对联,大多数人家是张贴这种买来的对联。贴这种买来的对联,少了写对联的环节,是年味的又一种流失。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和节能、消防意识的普及,在城市,点旺火的习惯已经没有了。在农村和小县城,居住小院的人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旺火,是对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兴旺发达的祈祷,据说,围着旺火烤一烤,可以保证一年不生病。在长期缺医少药的环境下,依靠祈求上天获得幸福是最方便的选择。

还有糊窗户、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守岁(俗称“熬年”)、吃年夜饭等许多内容。各地有不同,经济政治地位和文化品位不同,过年的方式也有“豪华版”和“简易版”之分。

值得一提的还有压岁钱,这是诸多过年习俗中最强劲的一个习惯,非但没有淡化,还不断强化。在我幼时,过一个年能够得到的压岁钱一次也就几毛钱,每年总数不曾超过十元。后来我的孩子在十岁前每次过年得到的压岁钱总数不超过百元,家里人也就给一二十元,偶有亲戚朋友给五到十元,就是很重的了,一般为一两元。再大一些,每当家里有了客人,就把孩子支开,以孩子已经大了为由不让给压岁钱了。整个幼年和少年时期,他得到的压岁钱总数不超过四五百元。家里人给儿子压岁钱,随着工资的调整和社会物价水平的变化,逐步增长,直至儿子成家之前,父母和奶奶、姥姥姥爷每次给一百元,孩子自己也没有管理过这些钱,只是在家长手里流通,可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到了我的孙女、孙儿出生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在孩子的亲属圈里,老奶奶、爷爷奶奶每人每年大约一两千、三五千元不等,实际上也就是给他们的生活补贴。孩子的爸爸妈妈给的不多也在百元以上,还有我家和姥姥一家各种称谓的近亲,都会给。总之是一代比一代环境优越。至于社会上,压岁钱一度曾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而变味。我是保持了对压岁钱这一圣洁名词的尊重和敬畏的。在自家后代之外,给朋友、同事的后代压岁钱,在不同时期,有过一两元,五到十元,一二百元,五百元,没有超过千元的。不曾在压岁钱里掺杂政治等超越礼尚往来的因素。

在古代,以农耕为业的祖先为了庆祝丰收,祭神祭祖,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的活动,时在岁首,称为春节,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延续数千年至今。春节实际上是一个系列活动,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一的过年达到高潮,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甚至整个春天,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核心是祭神祭祖,迎喜接福,除旧布新,祈求平安健康和丰收。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每一天都有其说法和讲究。除了家庭团聚、亲朋好友的联络,也有村庄、城市、社区灯展、社火、扭秧歌、唱大戏等各种文化活动,表达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人们,唯一崇拜的对象是神,是上天,向神和上天祈祷、许愿,是他们安慰自己的一味良药,是贫困潦倒中的力量源泉,是苦难中的希望之火。“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题为《元日》的诗,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春节的喜庆景象和精神内涵,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是众多以春节为题的古诗中流传较广的一首。

在人类社会演进的漫长历史上,各种习俗、文化的变迁伴随其中。年味由浓变淡,也是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每一步,都会从行囊中放弃一些过时的物品,以利轻装前行。每一种曾经流行的生活方式,都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永恒的。我们有理由怀念渐行渐远的年味,有理由为之惋惜,同样,我们也有理由为人类生活方式每一步的新陈代谢而欢呼。

郝志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起先后发表散文20多篇,杂文50多篇,诗歌100多首。著有《七色土》《做人做事——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经历与感悟》。

3.渐行渐远的记忆帽子散文 篇三

现在的孩子,虽然也戴帽子,但和我们小时候所戴的大不相同,一则戴帽子在上学孩子那里不常见,除非夏天戴遮阳帽冬天戴棉帽;二则现在的帽子五花八门,种类和样式要比我们那时丰富不知多少倍。我们戴过的帽子虽然不多也没现在的好看,但戴帽子的岁月却是难忘的。

记忆中的帽子大多是八角帽,帽檐是内装塑料板的那种,颜色大多是蓝的或者青的。除此之外,就是冬天的棉帽。八角帽有从商店里买的,也有自己家里做的。一顶帽子说起来也不贵,只有三四毛钱,但戴到头上,可是轻易不下来,除非实在破得不成样子了。条件差一点的或者家里做新衣服时有碎料的,就有母亲或许姐姐给自己缝制一顶新帽子。要是能够在上面缝一颗红五星,那会是多么的神气呀。我们到学校的时候,也会戴着帽子。由于经常流汗,帽子也容易脏。要是不太讲究卫生的人家的孩子,他的帽子经常总是很油腻的,就会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我们上二年级的时候,流行过一种网兜状的帽子,样子和八角帽相同,只是是网状的,感觉很凉爽。记得班上年龄比我们大的一个同学,戴了一顶那样的帽子,大家都很新奇羡慕,结果他说他们家里就卖,于是男生纷纷花了两毛钱,让他来的时候买一顶。结果他背了几十顶帽子,一抢而空。不知被谁告了状,他也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现在想想,那时人们的观念中,学生做生意,被看做是不务正业,要是放到现在,他可就是具有商业头脑的小天才了。

后来流行军帽,感觉戴上它五角星闪闪发光,会是多么神气呀。军帽一开始只是在高年级同学中间流行,慢慢就普及了。买不到军帽的人,也会死乞白脸地央求家里人给自己做一顶,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弄一颗五角星缝在上面。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流行起了鸭舌帽,戴在头上,就像电影里的特工人员一般的感觉,用现在的词语形容就是“酷毙了”。等到参加工作的时候,随着西装在普通百姓中间的普及,帽子也就渐渐从人的最高处悄然退下,除非冬天戴棉帽,平时要是戴上帽子,怎么看也感到别扭。当然也有秃顶的人把它当做装饰品。

冬天要戴棉帽。有的棉帽是家里用布、羊毛或者棉花缝制的。棉帽最大的特点就是两边有两个大帽耳,平时翻上去,用上面栓的带子系住,冷的时候把帽耳放下来,就会把自己的耳朵捂得严严实实地,要是脖子里围一条围巾,就感觉不到一丝的寒冷。卖的棉帽,除了里面装棉花外,帽耳外面是一层绒,那就更加暖和。还有仿制军帽的棉帽,更加好看和暖和。不管条件怎样,大人们都怕自己的孩子冻坏,所以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孩子穿戴好,哪怕是自制的帽子,也总是尽自己最好的条件和最大的努力的。

头是人最高贵的部位,帽子也关乎到一个人的尊严。不管多么破旧的帽子,都是不容他人亵渎和侵犯的。那时我们常说的一句顺口溜是“欺人不欺帽,欺了人家的锅锅灶”。亵渎别人的帽子,就像是破坏亵渎人家吃饭的锅灶,哪怕是最软弱可欺的人,也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一旦自己的帽子被别人不小心踩在脚下甚至从旁边路过,也要吐几口唾沫,把晦气除去。如果搞恶作剧从别人头上摘下他的帽子,就会发生冲突的。尤其是帽子千万不能被女孩子踩在脚下,或者随便摸弄玩耍,否则你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谁踩了你的帽子,你就要拿着帽子在他的头顶绕几圈,也就是人们说的“燎一下”,这样才能将有可能带来的晦气冲走。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就发生过关于帽子的一件有趣的事情。班上老师不在,因为我是班长,老师嘱咐我维持秩序,但一名同学坐在教室外不进门,不管我怎样叫他,他都无动于衷。没办法,我只好拉他,不知怎地,就抓住他的帽檐拉,谁知他的帽子早就破旧,一拉,糟啦,帽檐就被撕下来。结果可想而知,他不依不饶,认为我“仗势欺人”,没办法,最终赔了他一顶新帽子,他才善罢甘休。现在想起,真是有趣。

4.写给你,渐行渐远的青春散文 篇四

夜,渐渐的褪去黑色,黎明的守候撑起了天亮!

夹着一丝丝的凉气,把我从梦中早早的拽起!我的心跳在加速,内心的似潮水般汹涌,我不知道我该何去何从!

我在等待,也在追寻。纵然那份执着早已扎根心中 ,但有时我又何尝不想去忘记,只是梦中我看到那个不断挣扎的自己,汗水不顺着我的脸颊滑落,那一刻也才明白自己究竟有多么辛苦!

一个人,可以向向所有人低头,但绝不可以向自己低头!学会接受和容忍,其实有时候并非是我不懂,只是懂了又有什么意义!

有时觉得自己就像做错了事的小孩,不安充满了我整个的脑海!其实我是希望改变的,但是毕竟没有人可以直接的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非常感激那些一直帮助着我的挚友和亲人,有时你们的批评使我难过和生气,但内心使我懂得只有这才是真真的友谊和亲情!所以很快也便只有不安和脸红,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气有些可耻!

5.渐行渐远的时光作文 篇五

曾经我们都很年轻,年轻的似乎忘记了些什么,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我们有自己的梦,我们还有着这样那样的情怀,有着任性的叛逆,为了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为了一件小事情心里思绪万千,我们都怀念童年,我们都依恋过去,我们还未长大,我们是花季的“少年”。

时间将我们打磨成没有棱角的珍珠,我们似乎都忘了那个曾经奔跑过的孩子,我们不在是那么单纯的幻想。我们是被时间所打磨的的一群孩子,有那么一刻,你会想回到过去吗?

曾经的我,拥有你们一群好伙伴,我们曾经一起在操场上欢笑过,一起幻想着后的我们的样子,一起约定着会是一辈子的朋友。你们知道吗?那时,我是多么的开心,因为我知道有再难的事情我们都会一起扛。你们是我闺蜜,是我在乎的人。可是不知何时,我们都变得那么陌生,不小心的,我们都把彼此遗忘在过去。

菜菜,蛋蛋,啦啦,饭饭。我们是一群打不倒的姑娘,你们有忘记么?你们曾经说“以后,出什么事有我们在,不怕。我们是打不到的群体”对啊,曾经的那些话我都还记得,你们呢?我记得菜菜说“一声姐妹大过天”,我曾经还傻兮兮的把它当做我们的‘口号’。啦啦你记得你曾经和我一起约定的吗?‘蓝天大海白婚纱’忘了吗?傻蛋蛋只知道骂我笨,可你不也一样吗?我当你是一生的闺蜜。饭饭你说过“傻瓜,我是你的垃圾桶。”你有印象吗?望着你们慢慢远去的身影,我怕了。我的怕有一天我们见面只剩下一句“你好”,曾经的women,那么单纯,不是吗?

有时,我不喜欢说话,静静地等,等着那种熟悉的感觉回来,没有人来打扰我,是我把世界拒绝了。等你们一起来谈天说地,有那么一刻,我真的好无措。你们说让我每天开心,好,我以后一定会很开心,我一直在原地,不曾离开。我们约定要一起去找“它”,现在这个约定你们忘了吗?

我不想发什么感叹,只是心里有太多话,不知道怎么表达。或许太过粗糙,或许不够具体,或许算是无病呻吟,我会等你们一起再疯狂。

6.渐行渐远的风景 篇六

四五十年前,人们常用的雨具,除了斗笠、蓑衣、雨篷(一种竹篾夹着箬叶编的龟壳形雨具),常见的就是油纸伞、油布伞了。记得那时候,雨后放晴,年幼的我常听到修伞匠悠长的吆喝:“修洋伞纸伞花伞油布伞,有伞修啊?”而每次听到吆喝,总有人能从家里拿出一两把残破的雨伞,送过去修。

美观的是油纸伞,这种伞是以新竹剖条为骨架,剪裁棉纸做伞面,涂上熟桐油制成的。有的伞面还绘了图。记得戏剧《白蛇传》里,许仙在西湖遇雨,白娘子送给他遮雨的就是油纸伞。“文革”中有一张到处张贴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风尘仆仆的毛泽东,手里拿的也是油纸伞。可见油纸伞由来已久。不过,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耐用远比美观重要,人们更爱的还是油布伞。这种伞,伞面是白布加桐油,颜色多是单一的黄色,伞柄、伞骨较粗,举在手上,更能抗风。

在那贫穷的时代,雨伞无疑是一个家庭的奢靡品,使用时自然也倍加爱惜:有了伞,有人特意用旧布缝一个狭长的伞袋,晴天出远门。把伞装进袋子,挎在肩上,如同士兵背着洋枪,神气得很。下雨了,取出伞撑开,顿时觉得比戴斗笠的高了一截。可惜一阵风来,树枝一挂,或者脚下一滑,一个踉跄,伞破了。

伞破了就得修。那时常有修伞匠背着小木箱走街串村,到处吆喝。有人送来残破的雨伞,他们便在村口树下或人家的屋檐旁搁下随身携带的马扎凳,打开小木箱,木箱里有绳绳线线、铁丝螺帽、钳子刀子、伞骨弹簧等七零八碎的物件。修伞匠在膝上摊开一块围布,套上脏兮兮的袖套,开始他的拿手活。最简单的是给油纸伞打补丁,修伞匠只要在纸伞破损的地方刷上一层桐油,再盖上一层棉纸,然后在棉纸上再涂刷桐油,干燥后就算修好了。复杂的是换骨架,缝伞面,甚至整伞重新绷油布。只见修伞匠一会儿掏尖嘴钳,一会儿拿剪刀,又是螺丝刀,又是成卷的线。由于常年修伞,碰触伞骨断口,修伞匠的双手往往划出一道道伤痕,但就是这样的一双手,干起活来却灵巧无比,无论是穿针引线,还是接骨换架,他们就像摆弄自己的手指,总是那么干净利落,轻盈纯熟。

在乡村的修伞匠到处游走,在城里的修伞匠,摊位则大致固定。他们长年累月就在某条街巷的某个屋檐下。有的就在那门上檐下绷着一块布棚。布棚两头用竹竿撑住,便于展开,滚动和收放。他们常常是白天架棚晚上收,坐等人们送伞来修。很多时候,城市“上班族”都是下班时看到修伞匠才把伞拿来,第二天上班前还要把修好的伞取走。刚调进小城时,我遇见过一位这样的修伞匠,交谈中,他说自己多年不修油纸伞、油布伞了,如今只修尼龙伞、折叠伞,而买一把这样的新伞花不了几个钱,有些人伞坏了就一扔,不再修了,自己看来要彻底告别这门手艺了。

修伞匠说得有些伤感,却也是事实,因为这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他,一起消失的也许还有他的这门手艺。而今,剩下的只有记忆深处那“修洋伞纸伞花伞油布伞,有伞修啊”的吆喝声,偶尔还能从尘封的岁月那边透过来,仍让人倍感亲切。

修锅

童年,生活在乡村,修锅匠是我眼中走动的风景。

记得是一个下午。我用铁铲铲锅巴,把旧铁锅铲出了一个破洞。重买一口锅要到镇上,不仅不方便,也是一笔令人心疼的花销,于是就盼修锅匠早些来,把锅补好。

几天后,还真把修锅匠盼来了。叮叮当,叮叮当,一连串铜板的撞击声,引出了捧着破铁锅的大人,也引来了一群孩子。平日里,乡下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外界。此刻看修锅匠补锅便成了难得的娱乐。

修锅匠的挑子有两个“A”字形的支架,一头的支架下是不大的风箱,外加一些桃核大的块状煤炭。另一头是有三个抽屉的黑色小柜,抽屉里放着废铁片、锤子等修锅的原料和工具,另外有一个小煤炉。一只“X”形的可开合的小矮凳也吊在支架上。放下挑子。修锅匠接过我家的破铁锅,坐在矮凳上用手指估测裂缝的长短,计算补锅需要多少个“疤”,一个“疤”三分钱。我家的锅,妈妈估计最多八个“疤”,修锅匠用铁锤左敲右敲,发现有隐藏的裂缝,结果,整整锔了十二个“疤”。

修锅匠“找”出了隐藏的裂缝,妈妈很感激,欣然同意付钱补锅。于是,引火草点起来了,风箱拉起来了,火苗蹿出来了,煤炭燃起来了,小煤炉上方原先浓烟阵阵,一会儿就变成了淡淡的青烟。青烟散去后,修锅匠便用长长的铁钳夹住一只坩埚,稳稳地放进小煤炉的中央,然后敲几片废铁,准确地放进酒杯大的坩埚,再用一片盘子大的废铁。压住炉口猛蹿的火苗,接着便嘀嗒嘀嗒地猛拉风箱。大约两袋烟的工夫,废铁便成了红又红的熔液,这时,修锅匠把破锅支撑在自己的双膝之间,一只手用钳子夹起一只小勺,从坩埚里舀出熔液,倾斜着对准要补的裂缝;一只手托一叠脏兮兮的像是涂了泥的厚布,在锅下裂缝处接应,熔液倒下,青烟四起,金星四溅,一颗耀眼的小圆球在厚布上晃动着。犹如荷叶上的颤动的露珠,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修锅匠早已放下铁钳,腾出了另一只手,那手上同样有一叠脏兮兮的厚布,转眼间,两叠厚布已跟锅贴在一起。等厚布移开,一个“疤”已经锔好了,接着再锔第二个“疤”,第三个“疤”……锔好十二个“疤”,修锅匠收下三角六分钱,又把挑子担在肩头上,抖动着手中的响器,叮叮当,叮叮当,村中就有了一道走动的风景。听到响声,东家大妈,西家大嫂,有的双手半举着破锅,有的戴斗笠一般顶着破锅,迈着碎步,从村东,从村西,纷纷聚拢过来。见到这情景,修锅匠手中的响器会抖得更加来劲,不时地还会放开嗓门喊一声:“修锅啰!”

如今,人们煮饭已经很少用过去的那种铁锅了,修锅匠补锅的手艺也快失传了,但修锅匠,这道走动的风景依然留在我记忆的屏幕上。

打草鞋

读《三国演义》,知道刘备曾编履卖履。编履就是打草鞋。

打草鞋的原料是稻草。上小学时,曾听老师讲,长征路上,红军没有鞋穿,就自己打草鞋……可见打草鞋这门手艺很容易掌握。

简单的手艺也有讲究。有一则谜语说:“秋前青,秋后黄,扭扭捏捏配成双。有耳不闻钟鼓响,有鼻不闻桂花香。君子带我行千里。忽然绷断九曲肠。可怜抛却秋风外,从此不带我回乡。”谜语借一个小女子在悲伤地自叙身世。描叙了采集稻草,打草鞋,以及草鞋的特点(有“耳”和“鼻”),一直到草鞋被穿烂遗弃的整个过程。

据史料记载,秦汉之前,由于其他鞋类并不十分发达,草鞋它曾经是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欢的穿着物。晋崔豹《古今注》卷上:“不借,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也。汉文帝履不借以视朝是也。”草鞋价低。不需借,因此又名“不借”,汉文帝上朝竟然也穿它!

时代发展,沧海桑田。草鞋的地位一落千丈,不要说皇帝,就是普通劳动者,也很少有人穿了。至于打草鞋的技艺,能掌握的也只剩下了

一些老人。

在我的记忆中,打草鞋,首要的工序是选料。最好挑选清白新鲜的糯稻草做原料,这种草修长而且韧性足。如果用受过热或变质的稻草,打的草鞋很快就会穿烂。更为讲究的草鞋,则是在稻草中加入其它原料。如麻丝等。也有用纯麻编织的,人们习惯上并不称“麻鞋”,还是叫“草鞋”或“麻草鞋”。“文革”期间。我曾见过不少用纳布鞋底的棉纱绳儿打的“草鞋”。那时,一些乡村干部走村串户,穿上这种特别的“草鞋”,既区别于普通农民,又表明自己保持了艰苦朴素作风,“与劳动人民心连心”,一时间几乎成为时尚。

打草鞋的第二道工序是捶草。为便于编织,捶草之前,要先把选好的稻草删去根部的草壳,然后扎成大腿粗的稻草捆,用木榔头反复捶打。草捆太粗,稻草不容易捶“熟”(柔软),用铁榔头则容易把草锤烂、锤断,因此捶草最好用大过菠萝的木榔头。稻草捶“熟”了,接着是第三道工序“搓绳”。先在捶熟的稻草上洒上一些清水。可以进一步柔化稻草,保护手掌。搓好的绳用作草鞋的经纬。经绳一般为四根,纬绳多少要看你怎么设计,乡间最常见的是在草鞋前端两侧编一对可以套住脚趾的“耳”,鞋尖处编成“鼻子”向上翻覆盖住脚尖……当然,草鞋的式样也有多种,较为相似的是,鞋的后跟部位往往都少不了一根向两边分叉的经绳,以这根绳为系带,在踝关节处打结,快速走路时,草鞋才“跟脚”。

打草鞋,最关键的工序是编织。编织草鞋时,操作者先要把草绳扎好,分出四股经绳,然后在腰间扎上一块“板腰”,面对固定好的“草鞋耙儿”(木制,有齿,状如钉耙),把经绳的另一头套在“草鞋耙儿”的木齿上,然后用稻草在经绳间上下交替,反复穿梭,并依次将稻草不断勒紧。俗语说:“大路旁边打草鞋,有人说长,有人道短。”草鞋的大小在于准确掌握长度,熟练者,一天可以轻松地打三、四双草鞋。

草鞋成本低廉,穿上它,透气,环保,能有效预防脚气。计划经济时代,买一双草鞋不到一毛钱,而穿草鞋者则多为干农活的农民。他们下地舍不得穿千针万线缝制的布鞋,就选择了草鞋。如今,偶尔听说有人买草鞋,仔细询问,原来是工艺品,是买来赏玩或挂在壁上“辟邪”(谐音“壁鞋”)的。流传千年的草鞋啊,这就是你最后的归宿吗?

货郎

童年时的乡村,购物很不方便,货郎一来,我和小伙伴们会高兴得连蹦带跳,直奔过去。

货郎多数是中年或老年男人,一根扁担挑着两只竹编或柳编的箩筐,前头的一只箩筐上面搁着一只扁而方的货柜,上面罩着玻璃,玻璃下面分隔成许多小方格。陈列着发卡、木梳、线团、针箍、缝衣针、松紧带、头绳、皮筋、拉链、扣子、小圆镜、玻璃球、带气球的响哨等零零碎碎的物件,另一头的箩筐下面是换来的破烂,上面则搁着一块或方或圆的木盘。木盘里面搁了一块麦芽糖饼,糖饼直径一尺多,厚约一寸,可能是为了防粘,上面撒了一层不知什么原料的白粉。货郎每卖一小块糖,都用一块刀形的单边有刃的铁片,沿着糖饼的边沿用小榔头往下快速一敲。大家管这动作叫“斫”。因此麦芽糖习惯上也叫“斫糖”。这又甜又韧的“斫糖”,放进嘴里,一咬一拉能看到长长的丝。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这对乡村孩子极有诱惑力,以致于大家都把“货郎”干脆叫做“换糖的”。

孩子们眼中“换糖的”,交换的东西其实挺多。听听他们的吆喝吧:“鸡毛、鸭毛、头发窝儿——换糖换针换线啦!”“有废铁、旧鞋子、破布、旧塑料、牙膏壳——都好换!”吆喝几声,货郎便摇动手中的拨浪鼓,“扑通扑通”响几声,听到声音,一些老人、妇女就会停下手头的活儿,翻出家中无法再穿的旧鞋子、旧塑料、旧菜刀、鸡毛鸭毛之类的废品,围拢货郎担,你要一包针,她要一筒线,或者是一个发夹、一粒钮扣。最细心的是老奶奶,平时梳头把那掉落的头发都收拢成一团,用一块破纸包起来,塞在土墙的裂缝里,货郎担来了,正好换两根缝衣针。货郎为人和气,从不斤斤计较,他在货柜边沿刻好了尺寸,大姑娘小媳妇要买“牛筋”(一种扎头发的塑料绳,“文革”中曾广泛地用来编织“语录袋”)、做布鞋的松紧带都是利用货柜边沿丈量的。至于早就惦记着“斫糖”的孩子,屋里屋外团团转,终于找到一些坏胶鞋、废铁块、鸡黄皮、牙膏壳之类的东西,兴冲冲地拿去交给货郎。货郎戴一顶麦秸草帽,穿着对襟布衫,脚上是大针脚方口鞋,接过东西并不匆忙塞进箩筐,而是在手里掂量掂量,然后便用小榔头“斫”糖给我们。二牛最富有“经验”,他死死地盯着刀,喉结在上下滑动。随着“叮、叮”两声响,铁片下,一块块糖切出来了。这是幸福来临的时刻,只见二牛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忙伸手去拿,连铁板上的糖末渣子也没剩下……糖被捏在手上,大家又合伙起哄:“太少了,再加一点、再加一点!”“换糖的”拗不过,当真又“斫”下一小粒糖来。二牛还不肯歇,缠住他继续要,“换糖的”像切金砖,又“斫”下更小的一粒,二牛得意地塞进嘴里,仿佛凭空发了笔洋财……

东西换得差不多了,箩筐里已经装满了废旧,货郎又挑起担子,拿起装了木柄的拨浪鼓,向村外走去。走几步,举起拨浪鼓摇一摇,那拨浪鼓的两边分别系着结有小珠子的棉线。随着鼓的摇动,两颗小珠子便打在鼓两边的蒙皮上,“扑通、扑通”的响声便越去越远也越低。直至消失。

7.渐行渐远的高中作文 篇七

还没有她们的时候,我们总是黏在一起,我们是那么要好的朋友,全班都承认的——不过那是以前了。她们才走进你的生命里多久。

上课,你们偷偷地传小纸条,我在课堂却冷眼旁观,或沉思,或无视。也是,我没有必要打断你的小乐趣。

下课,你们在一起追追闹闹,留我一个人在教室里,或难受,或不屑。也是,你没有必要拉我跟你们一起。

姐姐说过“悲哀的孩子要学会自己快乐。”好乐观的一句话,可惜不属于我。我说过,如果你已经不愿意理我,那么你走,我不认识你。

“朋友,只是随某些东西消逝的一个代名词。”这话没错,我总是百般保护自己,可还是让自己遍体鳞伤,我不承认我坚强,我也不想。

我不喜欢这样——朋友之间分成两派,你们成群结队,然后我一个人。我不缺朋友,少了你不会怎样。只是别人不知道,现在你身边的那群,原本都是在我身边的。不是你抢走的,对,是我让给你的。

朋友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而已。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过客的时间,也要把我弄得这样狼狈。

我曾为我这样的狼狈流过泪——呵呵,这是我听过最幽默的笑话,笑到我不禁打寒颤。何必,我早该知道你有你自己的路,干嘛那么犯贱地在意。

大家都还停留在以前,以为我们依旧是最好的朋友,那是因为他们都只能看到表面,他们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你在我心里,从来就没有排在“最好朋友”这一栏里过。总有懂我的人,知道我为什么主动被孤立,知道我为什么突然沉默不语,这样的人,我只看到两个,也许够了。

我还能怎么样,我都把这一切的原因说成是我们不合。班主任说“性格决定一切”。也许我们的思想真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没关系,现在你怎么样对我不重要。

8.渐行渐远的800字初三作文 篇八

秋风乍起,吹得满地落叶漫天飞舞。日薄西山,余晖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妈妈要离开了,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好久才能回来。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并肩走在阳光下了。我踮起脚,轻轻抱住了她。

小时候,妈妈总会在放学的时候接我回家。在一片无人的草地里,照着夕阳撒下的点点光晕,她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就像朋友一样,我们坐在一棵大树底下,坐在落叶铺成的地毯上。

我们一起聊天,我把学校的趣事和自己的烦恼统统告诉她,她笑着倾听,在我高兴时同我欢呼,在我难过时柔声安慰。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奔跑,她陪着我成长,陪我度过漫长岁月。

“不哭了,都长这么大了,哭鼻子会被人笑话的。妈妈不在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在家听奶奶的话。天冷了就多加件衣服,别冻着了。早餐一定要吃,不然会饿坏的。你要好好学习,但是不能熬夜太晚,对身体不好。妈妈……妈妈尽量早点回来。还有……”

她的声音渐渐哽咽,我的泪水也渐渐浸满了眼眶……她转身离开了,我没有说话,只是任由自己泪如雨下。她的身影离开了我的视线,消失在了天际,我还傻站在那里。耳畔是冷冽的风呼呼刮着的声音。从今以后,就只有我一人了。

就像一朵花,绽放时娇艳欲滴,枯萎后毫无生气。当我笑转回眸时,远处早已繁华落尽……

夕阳西下,凝视落日;夜幕降临,仰望星空。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孤鸿一点。孤寂寥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曾经多少次,坐在大树下,我仿佛看到了她温暖的笑容。曾经多少次,望着她离去的那个岔路口,我好似感觉她在向我招手。

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今天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独自一人走到角落,坐在凉椅上。月亮爬到天空,把倒影投入湖水中,一片宁静随着云雾般的月光透过层层枝丫,留下斑斑驳驳的碎影。月,好美,就像一块高挂在空中的玉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低吟着这些诗句,肝肠寸断。

旁边的藤椅空空如也,没有那幅亲切温柔的面孔。小桌上的月饼堆积如山,没人分享我便不想品尝。

妈妈在的时候,都会陪在我身边。我枕在她的肩膀上,她轻轻哼着歌谣。皎洁的月光把场景衬得恍若仙境,我的回忆也显得那么模糊不清。

妈妈会把切好的月饼送到神情恍惚的我嘴边,会帮我擦去嘴角残留的碎屑。她的动作是那么轻,那么细,温柔得就好像这月光一样。可是,我的身边好像少了一个人。拿起月饼咬了一口,甜甜的,我的心却涩涩的。

夜,静得深邃,月,撒下点点光辉,月光穿过枝丫,透过窗纱,进入心田,包裹着我那颗思念的心。中秋的露水,是思念的眼泪……

古人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涯时。”妈妈,你看到今晚又大又圆的月亮了吗?

“孩子,我回来了!”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应该是我幻听了吧。我自嘲地笑笑,回过头去,却对上了那双真挚柔情的眼睛。

妈妈,她真的回来了!我惊叫一声,扑到了她怀中,泪流满面。

“妈妈不走了,以后都不走了。我不会再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了。”她擦干了我的眼泪,宠溺而又愧疚地说:“我会想从前一样,看着你哭,看着你笑,和你谈笑,和你玩闹……”

已近凌晨,天边出现了第一道黎明的曙光。晨曦的微光,带来许多美好的希望。青春路上,有我,有她,就已足够。

9.渐行渐远的乡村 篇九

在村子里闹够了,被大人们训斥了,我们一窝蜂地跑开,好不开心的样子。

另一个去处,就是村外的河套。那个时候的水啊,清澈,浅水湾的河流可以看见鹅卵石,要是站久一会儿,还可以看见鱼儿东躲西藏呢。河道窄窄的地方,大人们都能跳过去,我们只能是游过去。大一点儿的孩子们可以去深水区玩,小一点儿的只能在水没腰的地方玩。在没有经过大一点儿的伙伴同意,跑去深水区,是要挨骂的,最严重的有可能不带着玩了。

河套的两岸又是我们的另一个游乐场所,粗放且茂盛的柳树一棵一棵地遮掩,水草丰盛啊!要是谁家有了羊羔,牵到这里一放,保管吃得大肚圆圆,人玩的还开心。树上的鸟窝多着呢,谁要是闲着了,就爬到树顶上拿两个鸟蛋来玩玩,或是爬上去看看有什么新奇的。等我们累了,躺在遮阴的沙滩上要睡了,鸟雀又步了我们的后尘,热闹快活地扑扇了翅膀欢叫,吵闹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听它们的快活。我们偷偷地听了,觉得我们还是要比它们快活些。打熬不住的困乏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睡了,一个个的小脸上都笑着,睡得甜啊!

夜幕垂垂之时,我们依然逗留在河流里。这可不是嘻嘻哈哈了,个个表情严肃,非常认真地,用一双双小手摸鱼呢。这个时候的鱼好傻,往河道水草里扎,尤其是岸边的水底里,不大一会儿就能摸十来条。有泥鳅,血鳝,鲫瓜子……到是谁也不贪心,摸个十来条就上岸回家。

鸟雀们归隐了,河套里一下子静止了,又像一个端庄的淑女了,儒雅的女子。静谧的河流声,柔软的清风声,填满了村庄的角角落落。就连大人们的喊叫声,都是让人感到舒适的。

“铁蛋,你又去河套,找淹呢?”

“我摸了十几条鱼,那水还没有没我的腰呢,没去深的地方。”

晚上的餐桌上多了一道煎酥鱼,爸爸倒上一杯酒,美滋滋地喝上了,全然不记得去河套那点事儿,只顾自己喝着。

渐行渐远的乡村,已经追赶不上社会变革。既不是时代的先驱者,也不是时代的贡献者,而是被时代蹂躏践踏毁灭的目标。只几天不见的河道,变宽了,抽沙机在大铁船上工作着。几十年的大柳树一棵一棵地躺倒了,鸟儿们无家可归了。河套变成了一块块的沙地,再也没有孩子去撒野了……

渐行渐远的乡村,已经不再古朴风雅了,只是一道美丽记忆。

10.渐行渐远的那些人心情随笔 篇十

曾经一上线能看到闪烁的头像如今不在闪烁。或许彼此间都是隐身,即使两个都在线,头像闪烁的次数也逐渐减少。或许就像传说中的交集过后两条线的距离变的越来越远。

彼此熟悉的两个人都渐行渐远。因为缘分两个人面对面的走进,从陌生到彼此熟悉。或许有因为无缘,两个人背对背的走远,越走越远。

当你对一个人投入的情越深,伤痕越深,到最后痛的是自己。有好多事就因自己太在意,弄得自己很累很痛。~~~~~~~其实,好多事只要祢不必太在意,自己就不会那么累了。

有些东西,得不到是痛,得到了不如当初所愿,更痛苦,这种比失去还痛苦。

11.渐行渐远的村庄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十一

②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

③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梁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捆干草要去马厩,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父亲覆盖了,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了,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门外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④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⑤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呜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⑥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⑦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这让我想像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⑧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颇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⑨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飞满鸟群和有着如水般月亮的天空上。

小题1:“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联系全文,“我”的思绪想到了村庄的哪些内容?请概括回答。(4分)

小题2:你认为作者写第⑦段有什么用意?(5分)

小题3:有人说文末的“烫手”一词用得很妙,为什么?(3分)

小题4:本文的许多语句意味深长。请结合原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①理解“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一句的含义。②根据文意说说你对题目“渐行渐远的村庄”的理解。

选 题, 参考答案:

小题1:冬夜里家人团聚的亲情;冬天里鸟儿幸福的生活;村庄夜晚的树林和蓝月亮;离家的那年春天和妈妈告别的情景。(答一点给1分,共4分 )

小题2:第⑦段是作者的想像与联想,(1分)作者由史蒂文斯所说的.“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想像在月夜村庄散步,为孩子带回月亮的美妙情景,充满诗情画意,(1分)同时与下文写城市的熙攘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进一步突显了村庄的安静、纯洁与完美,(1分)表达出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以及对纯洁、美好的村庄生活的向往。(1分)

小题3:“烫手”一词巧妙使用了移用的修辞,(1分)表现出作者对村庄的复杂感情,自己远离了村庄,不能回归,(1分)但精神上又深深依恋,所以深感痛苦。(1分)

小题4:①作者以“孤独的鸟”比喻远离村庄的“我”(人),(1分)以鸟“找不到归程和穴巢”比喻居住在高楼间的“我”(人们)找不到自己心中的“村庄”, (1分)表明自己身在城市的孤独,(1分)作者这样写表达了渴望回归自然、宁静、纯净的心境。(1分)

②“渐行渐远的村庄”不仅写出作者离开村庄,渐远村庄,表达作者对村庄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而且更写出远离宁静、安详的村庄生活,心灵迷失,充满孤独,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自然、宁静、纯净的心境。(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能总结出“团聚的亲情”“鸟儿幸福的生活”“与母亲告别的情景”等细节。

小题2: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学生分析出结构上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内容上表达出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以及对纯洁、美好的村庄生活的向往。

小题3:

试题分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这里使用修辞,表现出作者对村庄的复杂感情,自己远离了村庄,不能回归,但精神上又深深依恋,所以深感痛苦。

小题4:

12.渐行渐远的风物 篇十二

王开岭在《古典之殇》中深情痛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逝。不久,对原版大自然丧失想象力的孩子,将对古籍中那些伟大的美学华章和人文体验——彻底不明就里,如堕雾中。”

回望身边,确实如此。日渐繁华的生活里,一些风物正离我们远去:戴望舒笔下优雅的油纸伞、江南悠长寂寥令人回味无限的青石小巷、农家地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牛、那些曾经谙熟的日月星辰……随同一起消逝的还有那些美好而难以忘怀的古朴的生活记忆。

与之极大反差的是,似乎“重建”也正在兴起。我们一边抛弃,一边捡起重新打磨,各种古镇、民居、老街如雨后春笋,但不幸的是,几乎都被贴上了一层灿烂的“商业”标签。许多的地方打着古城的名号,披着古旧的外表,却完全是一颗现代的心,古城的那一份宁静与美好早就埋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里。古典美,美在哪里?蒋勋老师说:古典之美,美在回头看到自己。那时候的“自己”是一种朴素、一份古朴,那一滴纯净,像大地的眼睛。倘使我们真的在日渐消逝的古典风物中感到痛悔,那就不去惊扰它们,静静地与它们相守,用心去保护还留存的古典生命,因为我们保卫的不仅仅是这些久远的风物,更是生活和生活的美学理想。

【选文一】

远去的周庄

王本道

自幼生活在北方都市,却偏偏喜爱江南水乡的情调。每每听到江南丝竹或是苏州评弹那缠绵婉丽的乐曲,眼前便梦幻似地出现黛瓦粉墙、长街曲巷、小桥流水式的江南风光。

今年初夏,真的去了一次周庄。正午时分,我们顶着炎炎烈日,走过很长一段茶楼、酒肆、歌舞厅的“长廊”,终于见到了那方心仪已久的土地。我看到了拱桥、小巷、骑楼、石街……古董般的建筑格调,水巷之中摇曳的小船,曲巷老屋的沧桑,古朴之中透着似曾相识的亲切。正待细细地寻觅昔日梦中的幻景时,思绪却忽然被阵阵鼎沸的嘈杂声惊扰。循声望去,那嘈杂之声出自古巷两旁鳞次栉比的食坊、酒楼,出自密密麻麻的摊床、卖店,出自人头攒动的各色游客组成的长街人海。泅在万花筒似的人流之中,我左顾右盼,汗水早已浸透了衬衫。尽管老宅仍如聊斋故事中那场景的格局,然而眼前的人流、物流早把老街那仅有的一线天光塞得满满当当,我心中禁不住涌出一种淡淡的失落和迷惘。

周庄,你似乎并非我心仪已久的模样。你那恬淡宁静的氛围在哪里?你那由古运河的浸染而生出的沁人心脾的情致在哪里?走出摩肩接踵的古巷,我和朋友来到水巷码头,想感受一下“船从家中过”的滋味,于是攀上了一只漆得明黄的木船。船家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胖女人,头上蒙一块印花毛巾,身着靛蓝裤褂,当地人称做船娘。枯坐船头,蓦地想起在一幅油画里认识的周庄:古老的运河之上,横跨着垂直相联的两座拱桥,粉墙黛瓦静静地倒映水中。如今,我正乘船行进在那画境之中。然而,双桥犹在,但古运河那清粼粼的流水却被一艘接一艘的木船遮盖得严严实实,哪里还有倒影可寻周庄,这就是你吗?你那神秘幽远如江南丝竹的水韵在哪里?沿河旧屋的雕花格窗中那一张张灵秀的笑脸在哪里?“山温水软似名姝”说的是水乡以柔见长的特色,这当然是名副其实的。这里的名产,如丝绸刺绣、糯米甜食、地方戏苏昆剧、评弹的曲调都是细腻的、软软的,就连说话的声调也是吴侬软语,温文尔雅。在古镇逗留期间,忽然想起了缠绵凄婉的苏州评弹,于是便在街巷里寻找演唱评弹的说书馆院。然而走遍旧巷老宅,竟然一无所获。只有林林总总的歌舞厅、卡拉OK厅不断散放着强烈的“蹦的”噪音。

周庄,我不敢置信,这块土地竟是你的名字。你那“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哪里?你那“歌管楼台声细细”在哪里?于迷惘、混沌之中,我走出了周庄古镇,一颗心也一直在下沉着。有人说,周庄并没有变,桥还是那些桥,屋还是那些屋,水还是那方水。这话也许并不错。周庄的格局、框架乃至躯壳的确还都是明摆着的,那黛瓦粉墙的做工似乎还大大超出了旧时的工艺。遗憾的是,这一切都被“现代化”的色彩所涂抹,所淹没。古运河仍在,儒雅已无;双桥、旧巷仍在,遗风尽失。匠气的装饰,喧哗的商贾,把我以往梦幻之中的繁华幽雅变得奢靡浮躁,恰似让天生丽质的少女穿上了艳俗的服装,让人望而生厌。

周庄——我半个世纪朝思暮想、梦萦情牵的一方水土。诸多神交已久的先师为我描绘过你的芳容,各路文友向我诉说过你的娟秀。吴冠中先生甚至有“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的结论。但这或许是对往日周庄的怀念,或许是对未来周庄的希冀罢。时下,紊乱无序的游人向这里涌流,无孔不入的商海在这里泛滥,如何还能保住这片人间的“净土”。

我曾几次去过西欧,对那里文物般的老城十分惊叹:街巷、河流、老屋,狭窄的疙疙瘩瘩的路面以至整个城区的格局,都原汁原味地保存着,老屋仍是世袭的主人,店铺还是当年的规模。就连三、四百年前邮局的邮筒,以及开启邮筒的钥匙至今仍然完好地使用着,而我们呢?去了一次周庄,了却了多年的夙愿。然而在我心海的里程中,周庄却渐渐远去了。尽管这样,我依然相信,周庄,是固有的周庄,她有些扑朔迷离,但她英灵仍在。

归来兮,梦里周庄那水村山廓、寻常巷陌、子夜吴歌……

[解 读]在作者的印象中,周庄是那么恬淡宁静,神秘幽远,沁人心脾。而现实中的周庄却喧哗、浮躁,儒雅不再,遗风尽失。周庄的格局、框架乃至躯壳的确都还存在着,但是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韵味,因为紊乱无序的游人向这里涌流,无孔不入的商海在这里泛滥。文中大量使用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周庄的失落和迷惘,对中国传统文明被“现代化”色彩所涂抹、淹没的遗憾和不甘,也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周庄的怀念和对未来周庄的希冀。漫漫前路有多远?也许只有周庄自己知道,每一个生活在古典里面的人知晓。我们也真切地希望能早日再见到那梦中的天堂,不要让它渐行渐远。

【选文二】

逆光里的白洋淀

李骏虎

白洋淀,在秋日的长空下,有些肃穆,有些神秘,有些苍凉。天是浅蓝的,云像云一样白白地铺开在蓝色的背景里,仿佛凝滞不动,让人感觉是在油画里;又仿佛闲庭信步,让人的心也悠然飘荡起来。水是墨绿墨绿的,在逆光里,是无边大的一块绿玉,木船朽黑的船帮无声地划开它,让人的心感到疼。那些苇草,密密地,挤挤地站着,看着;芦苇丛中欲言又止的港汊,想告诉你一些历史,或者一段神话,来不及,它自己却神秘地消失了,让人看也看不透,想也想不通。蔓延的绿苇不绝于目,昔日的歌声与枪声依稀入耳。白洋淀,神秘的历史,诗意的开始。

水浅一些的地方,开始有了荷叶。仲秋后,不是看荷花的季节,连莲蓬都被摘走了,残败的荷叶和水草一起开始腐烂,成为有营养的物质,给另一些水里的生物提供生机。芦苇已经渐成衰草,但依然站立,互相借力,手挽着手,秋日的长空云卷云舒,仿佛风烟,成为背景。在五月里,它们的头顶曾经生长出三五片阔阔的芦叶,被摘去包了粽子。能用来包粽子的芦叶,其实不过三五厘米宽,所以需要细细地缠,比阔大的竹叶包的粽子更耐人寻味。

我们的船,共有七艘,木船,有桨和篙。这些船,是渔民用来谋生计的,平时打渔,旅游旺季就载客观光,他们没有导游词,也不会讲白洋淀的革命历史,他们会的是划船和检查水下网子里的鱼,让你来看。船老大,我们姑且这么称呼他吧,想出的第一个主意是摘荷叶,让你顶在头上遮太阳。荷花密布的水域,水浅得很,埋伏着密密麻麻的网子。船老大在船头的水里插上竹篙,伏下身去拉起一个网筒来,有青蛙,有螃蟹,有拇指大的鱼和透明的虾米,偶尔,会有一条抓也抓不牢的泥鳅。泥鳅像软泥一样滑。许多带壳的水生甲虫,扁扁地爬在那里,鱼目混珠。

船老大良莠不分,将这些爬爬沙沙、蹦蹦跳跳的生物悉数扔进船舱,让你看,让你玩。这样的情景,二十几年前我在村西的小河里司空见惯,而今,小鱼小虾和扁扁的水虫在我们那里灭绝多久已经不能记起,白洋淀的水,依然是它们的王国,它们的乐园。光阴的那一头我是主角,现在成了看客,发出陌生的赞叹。这里没有冰冷的水寒,我恍惚产生了要钻进水底的欲望。我们把所有的鱼虾都放生了,船老大也不生气,或许它们太零碎,他看不到眼里;或许今天他不是渔民,有载客的收入,不必再去计较收获与得失。那些网子,都是他自己的,鱼虾是他网里的鱼虾。

白洋淀,不见孙犁先生笔下月光里编席的妇女,也不见她们身下雪片般翻飞的苇片,也许,不是季节,也许,这一切要逆着时光去水底寻找。然而,船头划开水面,竟然没有声息,没有风,没有雨,听不到风尘的呼吸;没有诗意,只有静寂,还有淡淡的,水草的气息。

竹篙慢溯,桨声耶刈,光影在碧玉中跃动,白洋淀,在逆光里延伸到无限。所有的欢声喧哗,沉入水底,任你凝神,也无寻迹。

[解 读]记忆里的白洋淀无疑是动人的,文人笔下,更是摇曳生姿。写得最好,也最深情的无疑是孙犁先生:“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淼,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鱼跳水面,蟹肥味香、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我们在文字里依然可以窥见那最美、最纯粹的时光。

但,白洋淀也已慢慢地失去了她最初的美。作者一次次扼腕叹息:看不见那些时光旧印,无声无息的现实里涌动的全都是过往的剪影。想起孙犁先生在《白洋淀之曲》中说:“人们在这里,靠着水生活,千百年来,谁不说这带是水乡南国!在这河北省的平原,有这样一个大水淀:环绕着水淀有一条宽堤,春夏两季有了个西湖的颜面。荷花淀的荷花,看不到边,驾一只小船驶到中间,便像入了桃源。”可惜,桃源终于无觅处了,古典里的白洋淀也已经落入了时间的河流里,伴随着一阵阵浪花渐行渐远,徒留下一阵阵惋惜。

【选文三】

又到山花烂漫时

刘宏伟

又到了花团锦簇的春天,这是个属于养蜂人的节日。

一提及蜜蜂,总会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两件事情:故乡小媳妇白花花的胸脯和金灿灿的蜂蜜。

故乡在山清水秀的大巴山深处,除了一年中那些应季的各种鲜花外,生长在山沟溪谷里的各种野花,更是四季常开。因此,故乡的山野间,自然成了蜜蜂的最爱。

在小山村,蜜蜂是孩童们少不了的童年伙伴,要是在哪里发现了一个蜂窝,立即会令一群孩童兴奋不已,总会挥舞着棍棒想着法子去攻击、捣毁。下场则是跑得慢的被愤怒的蜜蜂蜇得满头包,疼得撕心裂肺地哇哇大哭。

村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里,积累了一套治疗蜇伤的土办法:用新鲜的人奶涂在患处。至于这样的处置方法有什么科学根据,我至今不清楚。但这个土办法的效用,却是儿时的我时常见到的。

当金黄的油菜花开满田野的时候,隔三岔五地总有小孩子凄厉的哭叫声响彻乡村。不大一会儿,就能听见焦急万分的家长开始四处打听,接着就是满山头的人相互喊话,询问谁家的小媳妇有奶水。

于是,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前面是口中责骂声不断、满脸焦急的父亲或母亲,后面跟着一个满头大包、不断抽泣的孩童,就成了这个时节里一道另类的乡村风景。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耕种劳作,还是在家里院坝闲聊,只要看见焦虑的家长和满头大包的孩童,从来不问对方姓甚名谁,是哪个村子的,正在哺乳期的小媳妇便会毫不犹豫地敞开胸怀,把乳白色的奶汁挤在孩童的伤处,临走还会让带上一碗,直到擦到消肿为止。大巴山人的淳朴、憨直和广阔胸怀,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村里的孩童时常被蜜蜂蜇伤,但村民们对蜜蜂,却从来没有一丝的责怪之意,因为蜜蜂不会主动蜇人,家长们时常会拿蜜蜂的勤劳来教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村民们对蜜蜂,还有另一种感恩的情怀。在贫穷的山村,蜂蜜不但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好礼,而且还是很多病痛的偏方和药引。

小时候隔壁婶娘家就养了几桶蜜蜂,别的小孩都挺怕,生性孤僻的我却时常静静地坐在婶娘家门前的梯坎上,看着满院子的蜜蜂在头顶飞来飞去,在蜂箱和天空间飞进飞出,耳朵里全是一片嗡嗡声,不时还会有蜜蜂停在我的头发或衣服上,有的甚至会偶尔停留在我的鼻子上,但都是短暂地驻足后立刻就飞远了,估计是被我的汗味儿熏着了。我总感觉这是它们在跟我玩耍说话哩!

每到采蜂蜜的时候,附近的小孩都爱跑来远远地观看,婶娘总是戴着那顶用纱巾围了一圈的草帽,把手小心地伸进蜂桶里,不一会儿,她的胳膊上就爬满了厚厚的一层蜜蜂,然后满头满身都被不断飞舞的蜜蜂层层包围着,那场景,看上去着实可怕。每当这时,我总是站在远远的地方,替婶娘担着心。这样的场景,往往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才能结束。

每次婶娘取完蜂蜜,总爱第一个招手让我过去,让我看看桶里金灿灿的蜂蜜,分享她辛劳采取的果实,然后用手沾上金灿灿的蜂蜜直接放进我的嘴里,蜂蜜一进嘴里,粘稠得连吧唧嘴都很困难,但那股馥郁的甜香立刻全身心地漫延,令人迷醉……

如今,又到了山花烂漫的时节,在故乡人烟越来越稀少的乡野,辛勤的蜂儿们,你们还好吗?

[解 读]故乡的蜜蜂仿佛是庄周迷梦中的蝴蝶,确实早已成了一场半醒的梦。

于很多人来说,故乡的风物是必须要甩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就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仅仅有少数人,沉浸在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中,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随着世界同一化日趋加剧,许多人的乡土情节亦日渐淡薄了。回首故乡,遗落下来的除了这些风物,还有旧日时光以及发黄的回忆。我想,人们乡土情结淡薄如水之原因,或有其他。城市早已相像:宽阔马路,高大楼宇。如此一来,行走于这都市之间,便很难再有乡土归属感。仿佛哪里都是故乡,又仿佛哪里都不是。

突然想起野夫在《乡关何处》所言:现在坐在异乡的灯前,抚看着23年前故人的手书,薄薄的笺纸像一片枯叶,墨色也日渐黯淡如我们已逝的青春。而故乡一切,都伴随着那些谙熟的风物的离世而离逝了。

13.写给你,渐行渐远的青春散文 篇十三

追寻渐行渐远的慢生活

梁红

老话讲“慢工出细活”。一个人说话的速度慢叫“慢条斯理”。退休了,终于可以过“慢慢悠悠”的日子了。龙应台写过一本叫《孩子,你慢慢来》的书。

慢,正与如今的中国人渐行渐远。而取而代之的“快”无处不在。早上,催促孩子的起床声;餐桌上的蔬菜,不少事化肥与大棚催出来的;快要考试了,给孩子报一个速成班;上班族,中午在外吃的是“快餐”;出远门,坐高铁、快铁,就连阅读也有了“快餐文化”。

诚然,快是我们经济建设、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的“压力山大”,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过劳死”也不再让人觉得骇人听闻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悠”字,道出古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如今,有不少城里人放弃高薪的工作,选一景色怡人,远离尘嚣的小镇,过一种慢生活。早上,在鸟儿的欢叫声中醒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晚上,明月下,邀三两好友,一壶小酒,几碟小菜,远离俗世,在微醺中入梦。

中国人,能慢下来吗?

把脚步放慢,欣赏小草的生长;把发展的速度放慢,让心灵有小憩的时间;让父母陪着孩子成长,不再有“爸爸去哪儿”的诘问。

慢慢地长大,慢慢地老去。

14.渐行渐远的高中作文 篇十四

可越见不到心中越发想念。记得在十一岁的时候,往事的美好时常会重现脑海,我和爷爷一起去田里摘菜。我当时力气还很小,连根萝卜都拔不出来,只要爷爷看到我在拔萝卜,就一定会过来助我一臂之力。我们摘桔子时,他总把桶放在我的脚边,他自己却摘下几个就要跑过来把桔子放到桶里。爷爷的体贴在那时是多么温暖我心啊!虽然弄的鞋底全是泥,我也没有丝毫不高兴。把萝卜拔出来后,奶奶把它洗干净后,切了片,做了盘菜。现在回味起来,那是满满亲情的味道!

现在作业越来越多,就算是课外班都有一本初一的课外教材当作业。就算你做作业很快,假期也要十几天才能写完全部作业,再加上有其它课外班穿插其中,我更没有时间看望爷爷奶奶了,更别提与老人们一起“干农活”了。

有时候我也想去爷爷奶奶家里玩,可是他们也有事情要忙。当期末考试后,我也会给他们打电话报个喜,可是却很少见面。

15.渐行渐远的贞节牌坊 篇十五

首先感慨于公权对私人生活的干预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个世界上,极少见到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像中国政府这样关心一个农村寡妇是守贞还是再嫁了这样一个纯属私生活领域的琐碎问题。接下来要感慨的就是这种力度的表彰将对社会习俗和人的观念产生多么长久、广泛的影响,以致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之后,在帝制被推翻一个世纪之后,在中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老大帝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在社会生活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它的影响还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支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

不久前对中国农村妇女的一项调查发现,传统的贞操观念还是相当盛行的:在调查列出“女子贞操比生命还重要”这一价值观让被调查者评价时,选择“同意”的农村妇女竟然占到72.37%的高比例;不同意的仅有27.63%。这就解释了传媒中常常报导的一类新闻:女子被逼卖淫就跳楼自尽以保贞操。从她们的生死选择、传媒的正面报导和妇联的慰问褒奖,都可以看到贞操重于生命的潜台词。

然而,在中国进入现代之后,人们的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由此产生的观念是把人的生命的价值摆在贞操之上的。根据近期的调查,我国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初婚人群中已达六七成,说明传统的贞操观念正在渐渐被年轻一代抛弃。在一般城市青年的心目中,尽管婚前贞节有人看得比较重,有人看得比较轻,但是婚前性行为已经被视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恶,与道德无涉,只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而已了。由于婚前性行为已经在未婚女青年中占到六七成的比例,男性择偶时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了。如果他坚持要找处女,他择偶的范围就要缩小60-70%。

贞操观念是传统观念在性领域最典型的观念之一。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宗教教义还是世俗行为规范,都非常强调婚前贞节和婚姻贞操。虽然传统的力量如此深厚,传统观念对男女两性的行为和观念的影响如此深远,但是1989年在美国的调查已经表明,过去几十年间,“男女关系发生了几乎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贞操观念的改变,其中女孩的性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比男孩明显得多。美国九年级的学生中,有过性交经历的男生为48.7%;女生为31.9%。十二年级的学生中,有过性交经历的男生为76.3%;女生为66.6%。

2005年的杜蕾斯网上调查,在世界各国,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全球平均年龄为17.3岁。新一代年轻人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要小于上一代人。在16-20岁的青少年中,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6.3岁。女孩在性方面比男孩要积极一些。全球排行,冰岛人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最小的(15.6岁),其次是德国人(15.9岁)。印度人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最大的(19.8岁)。中国人的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3岁。首次性行为从年龄看应当绝大多数都是婚前性行为。婚前保持童贞已经是少数人的坚持,而不是大多数人的实践了。

望着眼前濛濛细雨中寂寞寥落的牌坊群,我在想,我们心中的贞节牌坊好像已经渐行渐远了。

上一篇:鞋子促销活动方案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