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教学设计

2024-09-13

莫高窟的教学设计(共11篇)

1.莫高窟的教学设计 篇一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3自然段中的部分句段。

2.赏读、积累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学习表达方式,并迁移运用。

4.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优美语段,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精妙。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检测

1.同学们,在我国西北的大漠深处,有一处精妙绝伦的洞窟,它以恢宏的气势,无与伦比的彩塑和壁画,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心中的圣地。这个地方就是———莫高窟。(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同学们课前作了充分的预习,想必字词都掌握了吧。下面我们来默写词语。

(1)默写词语:敦煌惟妙惟肖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连续 不断地赞 扬。(啧啧赞叹)

精致巧妙,无与伦比。(精妙绝伦)

(3)出示词语纠错后读一遍。

(4)你能运用这其中的一些词语,结合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莫高窟吗?

3.是的,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 第5自然段 ,齐读。)

4. 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过渡:其中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彩塑和壁画)对!一篇美文之所以令人难忘,一定是抓住了重点和主要事物进行描述的。描述彩塑和壁画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第2、第3自然段)

二、比较阅读

(一)理清层次,初步感知

1. 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完以后分别在第2、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生读后交流)

很好!两个自然段在一开始就分别概括了彩塑和壁画的特点,请你在这两句话下面画上横线,写上批注。(板书:概括)

2.第2、第3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好相似啊!这两段中,作者在描写时还有其他结构相似的地方吗?请同学们找一找。

3.交流。两个自然段都是先总述之后,接着再写具体内容。

第2自然段具 体写了什么呢?读一读。第3自然段呢?

(板书:描述)

引导:最后一句可不是具体描写壁画和彩塑的,那是什么呢?(写了人们的感受)

4.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把两段文字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它们结构的相似之处。(指板书)都是先总写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再具体展开描述,最后写游人的感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抓住典型,阅读感悟

1.作者具体描写彩塑和壁画的部分,请两位同学来读,其他人边听边思考,看看你还会有什么新发现。

(课件出示两段话: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2. 说说你的发现。这两个自然段在描写彩塑和壁画时都用了“ 有……有…… 还有……”这一组连接词,还用了排比句。请你在文中这些词语下面加上点。

3. 作 者 这 样 写 有 什 么 好处呢?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两组排比句。

(这样写的好处: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丰富的内容,富有韵律感。)

(引导学生 读这两句 话 ,读出内容的丰富,表达的有序,读出韵律感。)

4. 让 我 们 一 起 再 仔 细 地看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在这句排比句中还有哪几个词不容忽视?为什么?(生答)请大家再读,让我们感受其描写的特点。

5.(课件出示图片)好,他们一个个 都来了。 请看 :菩萨来了 ,();天王来了 ,();力士来了,()。

6. 假 如 你 看 到 这 样 的 彩塑,你能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

7. 师生共读: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有……还有……。

小结 :同学们 ,这段话围绕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作者对菩萨、天王、力士展开了具体的描述,使人如见其形。(板书:如见其形)

8.作者在对彩塑和壁画展开具体描述之后,都选择了一处加以举例。

(课件出示两段话:

有一尊卧 佛长达16米 ,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这两段话分别写了什么?(卧佛、飞天)这两处的写法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卧佛写了一个,写出了他的长度和姿态。飞天写了一群,写出了飞天的五种形态。)请你来读一读 ,读出卧佛 和飞天生 动的姿态。

指导:围绕彩塑和壁画,作者重点介绍了卧佛和飞天,这是“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板书:点面结合)

9. 喜欢飞天 吗 ? 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图片,配乐。)这就是飞天,姿态各异的飞天。飞天是乐神,是在空中飞舞的神。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

(课件出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 双臂 ,翩翩起舞……”师读总起句后生接读。)

10. 这一部分的描写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用“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词多为四字词语。)请把这些四字词语用括号画下来,读一读。谁来说说这些四字词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排比、诗意、朗朗上口)

11. 读好这段话,读出诗意 ,读出韵律 美 ,读出景象壮观。(交叉轮流读,多种形式练读。)

12. 文中的省略号告诉我们飞天的姿态万千,各不相同,谁来接着说下去?(同桌讨论)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美妙的场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13. 所以,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 的彩塑 ,游人(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这表达了游人的感受。(板书:感受)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都是先概括写彩塑和壁画的特点,然后再具体展开描述,最后写参观者的感受。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2、第3自然段作者用相似的描述方法,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精彩画面。在对比阅读中,我们充分领略了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个画面。

(师读总起 句后生接 读 ,通过朗读再次感受。)

四、写话训练

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你们去过灵山吗?灵山是佛教圣地,大大小小的佛像数不胜数,让我们来一起欣赏。(配乐播放PPT, 在学生观 看时指点 提示。)

请同学们 仿照课文 的写法练习写话。(师发写话纸,生练习写话。)

灵山胜境 的佛像千 姿百态 ,数不胜数___________ 。,其中最吸引我们的是__________。

2.重回民间的莫高窟 篇二

北京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原是太庙,明清皇家祭祖的庙堂,是故宫的一部分,却游客罕至,清静得似乎只有艺文爱好者们涉足于此。年初在太庙举行里“穿越敦煌”莫高窟临摹展,大多是中央美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藏品,出自董希文、叶浅予、吴作人等大家手笔,逼真动人是自然的。与此同时,位于上海浦东的喜马拉雅美术馆也在举办“敦煌:生灵的歌”大展,工作日票价从周末的100元低至55元,人却比想象的多很多。如果说太庙是在展示老一代艺术家面壁临摹的艰辛和高超技艺,那么上海的展则是在此之外还见证了各项新技术应用以来的展览革命。

除了中唐第158窟室由于体积太大,采用了4:5比例再现涅槃卧佛外,其余北凉第275窟、西魏第249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45窟、中唐第158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西夏榆林窟第29窟、元代第3窟等7个洞窟均为1:1原样复制。这8个洞窟,除却晚唐第17窟外,另外7个洞窟,因为保护的原因在敦煌当地也不对公众开放,而在此次展览中却可以饱览它们的精彩,这让很多观众大呼“赚了”。125组文物或复制品也在静静地讲述那些历史和宗教的传奇。

此次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展品还包括10件国家一级文物,彩塑临摹12件、壁画临摹60件、藏经洞绢纸画复制品25件。复制品有敦煌研究院有“敦煌守护神”之称的常书鸿、段文杰等名家名作,也有出自后辈艺术家之手。

事实上,类似这样大敦煌的临摹展,第一次举行是在2008年初的中国美术馆——复原洞窟10个、彩塑复制品13尊、壁画临本120幅、彩塑真品9尊、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10件、花砖10件。那次在美术馆前庭院搭建了等尺寸的莫高窟牌楼,内部方厅全铺设了莫高窟的八瓣莲花砖,将美术馆固有的空间置换成敦煌洞窟。虽然之后类似的还原临摹展在香港、深圳、常州等多个城市举办过,但北京那次令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

说起来今年上海的敦煌展和2015年初在杭州举行的敦煌展规格相近,那次再多了些张大干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开幕当天上午就未了3000多名观众,展厅一度限流——可与莫高窟实地比肩了,展览期间还曾一度导致浙江美术馆所在的南山路罕有的发生了交通拥堵。而此等盛况在今年的上海敦煌大展的周末时间再度上演,用“摩肩接踵”都不夸张。8个复原洞窟中的第275号窟在展出几天后,元旦假期一结束就被撤出运往纽约盖蒂艺术中心,那里将于2016年5月推出展览“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届时将展出275窟、285窟、320窟三个还原洞窟。其中275窟为纵长方形盝顶殿堂窟,建于“五胡乱华”北凉时期,是莫高窟现存时代最早的洞窟之一,龛内望有交脚弥勒和思惟菩萨,壁画有太子出游、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等。除了盖蒂艺术中心的展览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也将于今年10月3日至2016年1月10日举办“了解敦煌,再现敦煌”大展。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东西千佛洞、五子庙石窟等多个石窟群,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米,彩塑2000多身。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北京敦煌大展后曾表示,以后每年都要在敦煌以外的城市举行一次敦煌展,内容以还原洞窟和临摹彩塑、壁画为主。这一态度的前提,是今天的莫高窟有能力有技术提高了临摹复制的效率,同样是逼真还原的洞窟、彩塑和壁画,以前需要水平高超的艺术家们完全手工地做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而现在依托新技术的辅助,这一过程正在逐渐简化到用时几个月甚至更短。

纯手工到人机合一

1941年画家张大千携门徒来到敦煌,用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200多幅壁画临摹作品,大多是小幅的菩萨像,随后的临摹展令朝野震惊。张大干和之前来到敦煌的画家,都是在壁画上直接拓印获取画稿,1944年国民政府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解放后敦煌研究院前身)之后,禁止了这种对壁画具有破坏性的做法,一律采用面壁徒手写生的方法进行临摹。旅居法国的油画家常书鸿担任第一任所长,带领一批艺术家来到大漠戈壁,大规模地临摹壁画和彩塑。

敦煌壁画临摹主要有三种方式:复原临摹,再现壁画初始原貌;整理临摹,对壁画残损部分进行有选择性的复原;现状性临摹,真实客观再现壁画现状,也是迄今主要的临摹方式,多用于展览。

当年在黑暗的洞窟内临摹壁画,最先进的办法是用镜子把日光反射入洞内的白纸板上,并随着太阳的脚步不断移动镜子,以获取最佳的日光折射角度。上世纪60年代中期,莫高窟终于有电了,画家们从对壁徒手起稿转为幻灯放稿,这种工作方法根据需要对壁画进行拍摄,制作幻灯片,然后通过幻灯机投影放至原大,用铅笔按呈现的图像将其描绘到纸面上,然后进洞窟对照原壁修改,用毛笔将修改确定的线条勾勒出来,再将墨线稿拷贝在宣纸上,然后面对原壁上色,由此形成了既保护文物又比较科学的临摹规程。

从2001年起,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运用数字手段,将数百张定位拍摄的照片输入电脑,拼接合成整幅壁画,并喷绘于特殊处理过的宣纸上,再上色完成。这种方法完整地表达出壁画现状和质感。因为效率的提高,以往多临摹局部还要花费多年时间的长达数米的壁画,如《帝王图》、《张骞出使西域》、《都督夫人礼佛图》、《张议潮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千手千眼观音》等,都可整体完成,展出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在近几年的敦煌大展上都让观众惊艳不已。

榆林窟解说员小王对记者表示,近1年来连无人问津的榆林窟都增加了几十倍的游客量,搞得她常常一天下来一口水都来不及喝。而且常有游客在其他城市看过敦煌大展后,被壁画临本打动,特意跑来榆林窟看唯美至极的第2窟“水月观音”和第3窟“普贤变”等等。

nlc202309091215

还原?涅槃

很多年以来对莫高窟的临摹多局限在壁画,随着拍摄技术和3D打印等技术的矩阵式发展,完整并接近“零误差”地复原包括壁画、彩塑等的实体窟已经开始实现。为此敦煌研究院和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其中合作面最广泛的是浙江大学,从2010年双方建立了敦煌文化数字资源库的合作,开始用科技手段保存壁画的现有面貌。

在传统考古中,人们出于保护和展出的目的,一直在不断尝试文物复制。用传统方法复制石窟,一般是先人工临摹,再把临摹的画贴在石窟里。与数字化复制相比,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而且临摹作品跟原作不可能一模一样,而数字化复制在颜色、线条的表达等几乎所有细节上都和原作更加接近。

复制石窟第一步是拍照,使用专门研制的能拿到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的设备,分块把墙壁上的壁画用均匀、一致性的光照无死角地拍摄下来。拍下来的壁画照片之间会有些重叠,计算机会用拼接校正的软件把照片拼接在一起,并抽出原画的几百种典型色彩,在拼接、制图的同时校色,对图像颜色还原度达到95%以上。系统中“保持人物身材”的软件,能够做到将100米长的壁画,整体变形的偏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从而得到每一个墙面几乎没有变形的正投影图像和数据。浙江大学研发了一套能自动拍摄的系统,可以向上自动升高到4.5米,通过轨道向前无限延伸,用自动调节的灯光保证照片的整体效果。照相机每分钟拍摄4张照片,每张照片的拍摄面积是60×40厘米,采样率达到每英寸300万像素。一整面墙的图像采集和拼接过程,需要大约1个月时间。

电子图拼之后,工作人员将壁画打印在一种特殊的宣纸上。同时,根据三维建模的数据,搭建好复制窟的建筑。按照壁画制作的原工艺先上一层泥层,然后再上一层白灰层,最后把打印复制的、分块的宣纸一块一块地贴回去,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还原度非常高的石窟。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的副教授,也是此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刁常宇说;“完全一样的尺寸、一样的画作、一样的色彩、一样的斑驳,甚至完全一样的细小起伏和泥底上剥露出的细麻和麦秸,不一样的是,这个洞窟不会再剥落,它可以让人们亲近它,仔仔细细地看它,不用再害怕光照和氧化变色。”

事实上,在还原古老石窟的过程中,对精美彩塑的复制难度最大。目前常用的彩色3D打印能输出的颜色有限,最好的设备能打印输出的颜色大概是3万多种,无法表达精细的文物色彩和纹理。而且现在的3D打印材料,除了钛合金,大部分用高分子材料或是石膏粉,打印出来的东西寿命有限。刁常宇他们尝试用三维雕刻的方式目前已初见成果,观众在敦煌之外看到精美的彩塑,不必等待艺术家们花费数年的临摹了。

浙江大学完成的第一个复制石窟是初唐的第220窟,仅一面墙就有24平方米,需要拍摄五六千张照片。复制窟采用1:1比例尺寸,形制按三维数据精确重建,窟内连高低不平的地势都和原来的洞窟一模一样。壁画采用宣纸喷绘,附于一层泥一层灰的窟壁上,最大程度还原了原窟的色彩与质感。

在文物界,有些不宜异地展出的文物,经常会用“文物级别的复制品”出现在展览中。“数字化复制技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但在文物领域,从信息记录、信息管理、数字博物馆展示、展厅里大量声光电技术的运用,到后台的文物检测、数据分析等,都已经比较广泛地使用计算机技术了。计算机技术对于信息的保留具有重要意义,再过几百年,人类还能看到文物今天的样子。”刁常宇说。

1954年,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整窟临摹复制完成,这是我国首个完成的敦煌石窟整窟临摹复制品。从上世纪40年代成立保护机构直到2007年,敦煌研究院完成12个洞窟的整窟临摹复制,每个洞窟一般需要10多位艺术家辛苦而漫长地工作四五年才可完成。利用新技术以来,在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的这5年多以来,已经完成了60多个洞窟的数据采集和临摹复制,拍摄的照片超过了50万张。而据敦煌研究院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与各方科研机构合作,已经完成了120多座石窟的复制还原。

正因为有越来越高超高效的复制技术,才让樊锦诗在2008年的北京大展后,有信心许下在多个城市逐年布展的承诺,也让数以百万的民众不必千里迢迢奔赴大漠戈壁,也可自在欣赏莫高窟的极美境界。

可控的自然退化

为了保护文物,现在的莫高窟在旅游旺季时一组游客仅能参观8个石窟,即使是淡季前往,也只能看到12个。虽然科学家与文博学者一直以来都以各种手段延缓文物的损耗,然而岁月的侵蚀终不可逆转,石窟又更加脆弱——病虫害、风沙、闪光灯以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对于壁画彩塑等都是致命的,所以关于石窟艺术要不要对公众开放也一直在业界分为两派。今年春节期间在距离莫高窟35公里的西千佛洞,面对因自然灾害而残留无多的洞窟,讲解员对仅有的两位观众说,即使没有人类,这些石窟也会自然退化并最终消失,那为什么不利用它们普及历史、提高民众美学修养?而且门票收入反过来也可以用于文物保护。

近10年来随着旅游升温,敦煌石窟一直面对与日俱增的观众压力,每年5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游客的数量往往会超出其最大承载量,最多一天达到了1.8万多人。2014年8月,总投资2.6亿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证式启用,里面设有目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唯一的球幕影院,每日循环上映的《梦幻佛宫》是全球首部展现文化遗产的高分辨率球幕电影,它将莫高窟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全方位逼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现代数字化展示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石窟参观游览方式,从那时起,游客必须在球幕影院身临其境地观看洞窟实景,之后再随工作人员实地参观洞窟。数据显示,启用当年的高峰时段,窟区每小时的游客量从往年的2200人下降至1200人,游客停留在洞窟里的时间平均缩短了一半——然而累计游客接待量却持续在突破记录,新的参观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说明数字展示正在为古老的洞窟减压,有效兼顾了保护与利用。

莫高窟的735个洞窟中面积为50平米至100平米的可开放洞窟有40多个。敦煌研究院2013年6月投入试用的风险预控监测中心,运用多个系统对洞窟实时连续监测。所有开放洞窟里都有一块黄色提示牌,如果上面显示“因二氧化碳指数超标,本窟暂停开放”时,正在参观的游客会立即在讲解员的引导离开去其他洞窟参观。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24项实时监测的洞窟内各种数据,一旦某些指标超标,监控中心会自动报警,向前方发出提示信息,谢绝游客进入。

nlc202309091215

与此同时,由天津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和其他合作单位,共同承担的莫高窟壁画微变检测和风险预控系统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也在2015年取得了从基础算法到系统应用的全方位突破,给敦煌石窟壁画建立了一套从本体监测——关联分析——实验室研究——反向控制的预防性保护风险管理预控系统,使得敦煌保护有数据可依。将莫高窟百年周期内的人工目标级监测精度,提升至一年周期内自动0.1毫米级监测精度,解决了一直在文物本体监测方面缺乏有效手段的关键问题。除了与敦煌的合作外,这套信息技术软硬件系统还用在明长城、天坛土木结构古建筑、故宫、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随时随处“深度游”

不久前的元宵节,微信公号“敦煌研究院”适时又摆出了高逼格,一篇《正月十五,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燃灯活动》没做任何推广,完全凭文艺爱好者的订阅就达到了七八千的阅读量。而之前2月3日推出的《敦煌壁画猴年年历》包涵了1000多年在各种题材壁画中的猴子形象,比如站在玄奘身后的猴师兄,给佛祖献桃的猴弟子等。年历在春节期间阅读量就达到了2万多,已经超过高峰时段参观莫高窟的游客人数。事实上,每到重要的节气、节日时,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都会披露在敦煌壁画和遗书文献中相关的记载,用活泼、大众的文字语言解说晦涩难懂的文献资料,引起网友大量转载与点赞。

从2014年开始,微信朋友圈里不时就会被高清的360度视角的虚拟漫游莫高窟刷屏,除了和腾讯地图的版权合作,更多的是敦煌研究院的原创作品。“物质的东西会退化消失,数字化则能进行保存,并与公众分享、弘扬敦煌文化。”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基于莫高窟壁画彩塑等全方位的数字资料库也正在建设之中。从2014年5月开始做微信至今,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推送近百篇原创作品,内容设计服饰、饮食、乐曲、民俗、知识讲座甚至当代艺术等。他们还研发上线了莫高窟App,除了门票预约和景区导览的常识功能,最吸引人的正是“带您游莫高窟”,点击进去就是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各个代表洞窟详细的图文介绍。App还整合了官方微博、微信以及敦煌周边的悬泉置、汉长城等历史遗产的介绍,就连敦煌民俗“打铁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其中。

在实体窟景区,也有移动导览、“扫二维码”将莫高窟带回家、“动动手指”无死角漫游精美洞窟等创意产品,实现了莫高窟线上的“深度游”。此外,敦煌学网络公开课、更多内容和类型的APP、科普文创类视频等也都在开发当中。王旭东表示,现在我们所推出的都是局部的、一些点状的东西,将来要做到全方位展示敦煌,所展示的是整个大敦煌地区的文化遗产。

由于展示技术的成熟,除了每年在某个城市进行为期三四个月的敦煌大展,敦煌研究院还可以应对一些国际会议的短时临展。2015年9月11日,在大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香港城市大学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制作了《凡尘净土莫高窟》虚拟现实展览,一组由激光扫描成像技术展现的莫高窟壁画吸引了所有来宾的目光。观众通过穹顶球形投影身临其境地感受第220号窟360度的震撼,还可通过虚拟手电筒和电子放大镜欣赏实地参观时裸眼无法看到的细节——7尊佛像服饰、神态、华盖各异;乐队隆重,胡旋舞腾挪多姿;入口下侧绘有一排供养人形象……如此高清的细节比昏暗的实体窟参观更具魅力,何况第220窟至今并未向公众开放。

这个项目由30名各领域专家历时6个月完成。由敦煌研究院提供激光扫描数据及北壁高清照片,动画小组利用这些材料,在艺术史学家和莫高窟专家的指导下,先在纸上仿照原画的笔触和颜色将选取的部分重新绘制,然后进行数码和动画处理。此外还邀请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者编舞、表演,演绎壁画上的舞蹈动作——一座初唐时期佛教艺术的代表作利用虚拟实景技术在当代复活了。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莫高窟这部人类文明百科全书,终于发现并建立了古老洞窟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联系。

3.《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学习现状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顺序、进度、内容,以便让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按自学探究一展示研讨——反馈交流三个环节进行,其中“展示研讨”为重点。

教学过程

一、自学探究(略)

二、展示研讨

(一)读书展示

重点纠正与指导学生的发音:一是发音时的调值,注意不能将第一声“五五调”念成“三三调”;二是注意元音的发声饱满程度;三是注意发声的舌位的准确性。

(二)整体把握

1.引导学生弄清“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窟”的意思以及“为什么叫莫高窟”。

(资料参考:据说,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的崖壁上,而周围是茫茫的沙漠,因这些洞穴大大地高出周围的沙漠,后来人们就将这些洞窟称作“漠高窟”。因“漠”与“莫”相通,后人就称为莫高窟。)出示莫高窟的图片。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一个角度来写奠高窟的,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或词语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这个问题可以适当提示:比如写洪泽湖,我们可以写湖大,也可以写湖美„„)3.引导学生厘清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呈现莫高窟是艺术宝库,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述。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适当小结,以便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大家看这篇文章是从莫高窟的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这一角度着手,从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层面来展开,这样文章中心明确,层次分明。

(三)局部研读 1.研读“彩塑”。

(1)引导学生搞清“什么叫彩塑、壁画”,以防学生产生认知上的错误。(2)与学生一起研讨作者是如何写彩塑的,并出示奠高窟里面的彩塑图片以配合学生的学习。

(3)用猜谜游戏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这组图片哪个是天王?哪个是力士?哪个是菩萨?这些人物分别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渗透写作方法:菩萨有菩萨的样,天王有天王的样,力士有力士的样,这就叫“个性——神态——”。这个特点也是作者在细致观察后所得出的一个观点,所以他在这节开头就开门见山地说:“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并以此展开彩塑的描写。)

(4)为了更好地呈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课文还为我们列举了一尊彩塑。(出示图片及相关语句PPT)

(5)小结:同学们,我们没去过莫高窟,但经作者一描写,我们的脑海里就呈现出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彩塑形象,可见作者在写作之前就对这些彩塑造进行考量、定位,然后进行描写,这样的写作策略是我们学习的。2.研读“壁画”。

由于这一部分结构与“彩塑”相似,故可以由学生进行自由解读,教师相机点拨。3.研读“藏经洞”。

(过渡:说到莫高窟,还有一个地方我们不得不去,那就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经”是经卷、经书,而不是金银的金;虽然不是金银,但远比金银贵重的多!)(1)出示藏经洞的文字及图片(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藏经洞的物件繁多。

(2)出示空空如也的藏经洞,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对比。(3)出示:

英国人斯坦因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件。

法国人伯希和盗走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

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低价非法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

同学们,当看到这些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一

(四)总结

1.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2.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一

4.《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文内容,凭借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2、学会本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文,了解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指名读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提问: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文分段。

提问: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文画出中心句——读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理解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学习文第一段和第三段,理解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精读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5.《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五

1.学会课后11个生字,认读识字表里的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面”、“点”结合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言。

4.了解莫高窟的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藏经洞的文化艺术价值。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现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流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在辽阔的祖国大地的西北,有一个省份——甘肃省。在甘肃省敦煌市的东南,有两座山——三危山和鸣沙山,在两座山的中间的谷地西侧的绝壁上,蜂窝式的排列着492个洞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师:举世闻名什么意思?(举:全)

师:莫高窟为什么这样有名呢?我相信大家阅读完《莫高窟》这篇课文,定会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莫高窟的?

(预设生: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几个方面来介绍莫高窟的。(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2.师:课文的第一段有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三个方面,快速看看第一段是那句话?

(预设:“在断崖绝壁之上……藏经洞。”)

3.师: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可见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然后分别介绍了彩塑、壁画、藏经洞。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是对莫高窟的总的评价。)这篇文章是按着“总——分——总”的结构写的,希望大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三、词语切入由词悟情

1.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谁能读读这三个词?(指名读)这三个词在哪个自然段出现?把它画下来。是描写什么的?(是描写彩塑的。)

2.师:文中的哪些语句体现了彩塑这几方面的特点?我请一名同学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有关的语句。

3.汇报:(预设:“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谁来读一读?有怎样的菩萨?(想象一下:眉宇间透着慈祥,目光中满是善良多慈爱的菩萨呀!)(有怎样的天王?想象一下:天王的形象,多威风啊!)(有怎样的力士?见过力士吗?身体强壮,非常勇猛。)

谁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出菩萨的慈,天王的威,力士的猛。注意在变蓝的词语上下功夫。(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这些彩塑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神态,所以作者说: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课件打出)板书: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作者还描写了哪种彩塑?(卧佛)读出描写卧佛的语句: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左手托着头,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是一尊怎样的卧佛?(很长,安详)讲列数字,讲姿势,讲神态。

能读出来吗?描摹的太像了和真的一样,读懂了那个词?(惟妙惟肖)

4.看了这样的彩塑你会说些什么?(生…..这就是啧啧称赞)

师:古代劳动人们用他们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精美的艺术精品,所以作者说:“这里……智慧的结晶。”所以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5.作者描写的四种彩塑哪一个写的具体?抓住了有代表性的点的描写,其他概括的写,是面的描写,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写法切入,感悟优美

1.其实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写壁画的部分,也采取了点面结合写作的手法,请他同学们默读地三自然段,用“——”画出面的描写;用“~~~”画出点的描写。

2.谁来读读面的描写的句子。

引读:感悟动宾词组,读动宾词组,还回句子指名读。读懂了哪个词?(丰富多彩)

3.读点描写的句子。

读出了怎样的飞天?学生谈感受。指名读。教师接评价。配乐读。可真是灿烂辉煌啊!(板书:灿烂辉煌)

五、走进经洞感悟价值

读读藏经洞一部分,我想这种感受会更强烈。是艺术的宝库吗?(六万多件,大量珍贵)还有什么感受?

6.浅谈莫高窟门票预约制度的利与弊 篇六

莫高窟实行门票预约制主要的原因一目了然:一是为了满足参观者游览欲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景区历史遗存原貌;二是为了使参观者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和知识收获。

从制度的初始目标来看,门票预约制度没有辜负期望。 由于对游客人数的限制,确实为预约成功的游客带来了更好的参观游览体验,因为专业导游人员的数量有限、精力有限, 游客数量的减少有利于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讲解(门票费用包含讲解费用),这对于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旅游者来说,必将是收获满满的旅程。但是对于维护景区历史遗存原貌的方面,却不敢恭维。因为尽管游客数量减少,但是游客有待提高的素质仍然是景区管理需要面对的很大问题。游客在窟内照相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有游客不惜费九牛二虎之力去触摸裸露在空气中的壁画和雕塑。

二、莫高窟门票预约制度的负面影响

门票预约制度必然是有作用并且有可操作性的,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是景区必须要面对的。第一,自从莫高窟门票预约制实行以来,就像演唱会门票、春运期火车票一样, 另一种“黄牛”团体也在网上和景区内嚣张跋扈,致使本来就价格不菲的莫高窟门票价格又上了一个台阶,引起了众多游客的怨声载道。莫高窟官方网站虽然严格限制实名制购票数量,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法购票行为;第二,有很多一心到敦煌只为看莫高窟的游客,由于预约不及时无法参观,花费很多人力物力,仍然只能抱憾而归。 虽然针对此类游客,景区会提供一些应急票,但由于数量有限,仍然是杯水车薪。

与门票预约制度同时实行的另一项游览规则是:在参观实体洞窟之前,游客会先在莫高窟数字游览中心观看4D效果的洞窟实景纪录片。观影环境优越,设施健全,为游客进入实体洞窟参观做好前期的铺垫,同时以多媒体的方式增加了游客的知识储备,对洞窟佛教文化欣赏水平较高的游客来说,是很好的设置安排。其次,数字游览中心的设立也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没有实体门票的参观者,但显然仍不能满足这部分游客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莫高窟景区内部,还有可以免费参观的莫高窟博物馆,主要以图片、视频、临摹作品(包括壁画和雕塑、窟内实景)向游客展示。

三、门票预约制度对于其他同类景区的适用性

预约制在一些方面影响了游客和景区的利益,让一些中间人坐收渔翁之利,可是不能说这个做法是不好的。因为景区的承载量有限、供小于求时,门票预约制度的出现已经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游客的利益和景区的正常运行。但是门票预约是否适用于同样供小于求的景区呢?笔者认为不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景区的性质不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很大区别,不同的景观对于游客欣赏水平的要求不同。莫高窟之所以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依然选择限制游客数量,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负责更是对游客游览质量的负责。人文类景观要求游客最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这样更有利于游览活动的进行,并且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这类游客更容易获得审美享受和知识满足,是更高质量的旅游活动。

(二)不同景区的开发程度不同。莫高窟在几百年饱经沧桑岁月的洗礼后,仍然能够作为景区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实属不易,需要每个人的保护,而不仅仅是景区工作人员的维护。所以逐步限制参观人数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景区建设保护的必经之路,经济利益在这时是低于科研文化价值的。

(三)景区的供求状况不同、发展规划方向不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是否适用门票预约制度,同时也应该在实施之前对实施效果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且要提前制定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游客的抱怨和黄牛票的盛行。

四、结语

总的来说,门票预约制度在莫高窟景点的运行中比较正常,虽然仍然有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相关的运行细则在不断改进中,都在朝着最大限度保障游客利益、为游客服务的方向努力,同时也要维持景区文化遗产原貌。这一做法对于一些其他景区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但全盘接受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莫高窟对于这一制度所进行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如邻近市区的莫高窟数字游览中心和景区内部的博物馆,都是随着门票预约制应运而生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游客的怨言,也为窟内壁画和雕塑的保护发挥了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同类景区的建设,是值得借鉴的措施。

综上所述,我认为虽然门票预约制度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如果景区在采取这一制度的同时,能同时兼顾其他方面满足游客需求,并且能够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是有利于景区的保护和运营的。

摘要:本文主要对莫高窟门票预约制度的实施为游客带来的便利和困扰进行讨论,并且对此项制度是否同样有利于其他同类景区的管理展开论述,主要围绕不同的景区性质、开发程度、供求情况等情况为景区门票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7.莫高窟的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敦煌莫高窟隋代早期服饰图案的特征

早期是莫高窟隋代服饰图案的萌芽期。莫高窟隋代早期彩塑佛像、菩萨像和壁画人物的服饰上承北朝遗风,大多只以土红色涂画衣裙,有的在衣裙的领部、袖口和裙摆等部位兼施青绿,手法简练,风格质朴,素面的衣裙突出了佛教人物轻盈飘逸、超脱凡俗的感觉,与早期沿用北朝土红基调的壁画在色彩和绘制手法上都融为一体,强调大面积色块的整体感而不追求细节刻画。隋代早期的佛衣纹饰少而简洁,其中以第302窟的佛衣图案最具典型性,第302窟平棊顶说法图中佛陀的内衣纹饰以圆点连缀成菱形图案,白色的点缀在深绿色的内衣上,清爽醒目。白点连缀的手法在隋代服饰图案中广泛使用,白绿搭配也是隋代服饰图案的典型色彩特征之一。以圆点连缀成几何形的图案形式在北朝藻井、龛楣等装饰图案中作为边饰图案大量出现,是几何形建筑图案的一种形式,这些图案形式在隋代服饰图案中的出现表现出不同类型图案的交融,同时也说明莫高窟隋代早期的服饰图案还没有专门的形式,没有形成作为“织物的图案”的特点。

敦煌莫高窟隋代早期服饰图案的特征是:造型单纯简练、组织几何化、色彩清新响亮、绘制随意率性。

二、敦煌莫高窟隋代中期服饰图案的特征

中期是莫高窟隋代服饰图案的发展、成熟期。从隋代中期开始,敦煌服饰图案进人了真正的属于“服饰图案”的时代,大量织锦纹样出现在服饰图案中,增强了衣裙的织物感,美化了佛教形象,也使壁画和彩塑呈现出新的面貌。

从题材上看,莫高窟隋代中期服饰图案的题材丰富多彩,花卉、动物、人物、几何纹都大量出现,最典型的特征是联珠纹的大量运用,这种在隋代自中亚引进的织锦纹样不仅在隋代织锦中大量运用,在石窟服饰图案中也大放异彩。联珠纹以圆珠连缀成不同的几何形骨架,内填各种题材的适合纹样,规整中富有变化。早期既已出现的白色圆点纹这时以更灵活的方法排列成不同形状,其中以圆点连缀小花纹最有特点,这种圆点小花纹是隋代典型纹样之一。另外,菱形、方形、对波形等几何纹大量出现,它们来自织锦图案,以连续的形式、细密的组合、不断的色彩转换和对经纬线肌理的表现创造出精美华丽的织锦效果,突破了北朝几何形简洁硬朗的建筑图案特征。从色彩上看,莫高窟隋代中期石窟壁画多以青绿为主调,服饰图案大多统一于青绿主调,也有的继承早期的土红、曙红色调,与青绿主调形成对比,以小面积点缀的形式丰富壁画和彩塑的色彩。从绘制上看,隋代中期的服饰图案与壁画绘制手法保持一致,以平涂勾线法为主,有的加以少许晕染,秀劲的线条的运用——特别是白线的运用——是隋代装饰图案绘制上的最典型特征,纤细而有力的白线有的用于勾画纹样的结构,有的用于勾画骨架,有的以成组排列的形式表现织物的肌理,线条时而飘逸时而规整,精细的白线与青绿主调搭配,既突出了形象、丰富了层次,也充分体现了隋代装饰图案清秀爽朗的特征。

莫高窟隋代中期诸窟以第427窟和第420窟的服饰图案最为典型、丰富、华丽,这两窟是莫高窟隋代中期服饰图案的代表。

第427窟彩塑佛像的服饰图案主要出现在佛像衣裙上。精美的服饰图案或在几何形骨架内饰各种纹样,或直接连缀成细密菱格纹,纹样因几何形的约束而较规则,与唐代纹样较自由的排列不同。其中一彩塑菩萨的长裙纹饰丰富,以菱格联珠小花纹最为精美,它以土红作底色,以石青画宽菱格,格内饰以白色环形联珠纹,环内以石青画多瓣小花。土红、石青二色对比强烈,又有白色点缀,效果响亮、热烈。另一菩萨上衣中出现了菱格狮凤纹,直线交叉构成的菱格单元内相间饰以平面化的狮子和凤鸟。狮子在隋代以前的中国图案中十分罕见,这种随波斯织锦进入中国的动物图案具有异域色彩,在隋代以后的装饰图案中经常出现。另外,菩萨长裙上还有一种以石青、石绿、土红、白、金五色连缀成的五彩菱格纹,格内绘以白色短线,具有很强的织锦质感。

第420窟彩塑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服饰图案内容。西壁彩塑胁侍菩萨长裙上的联珠飞马驯虎纹是最有特色的一种联珠纹,圆环为青地褐珠,环内为深绿底色,一种环内饰回首的天马,另一种环内饰一跃马骑士,骑士回身与一扑过来的猛虎搏斗。图案中的形象多作平面处理,虎纹动态生动,勾画轻松自如,虎的描绘在平涂勾线中加以晕染以表现毛色的变化,生动的形象和率性地勾画显示出不受织锦工艺影响的绘画性特征。这例服饰图案题材独特,人和动物不是简单地分列在不同圆形单元中,而是组合成场景,使人产生对狩猎生活的联想,类似的题材在唐代蜡染中经常出现。

敦煌莫高窟隋代中期服饰图案的特征是:强调以精练的线造型、图案组织规整而不失节奏感、色彩鲜明爽朗、绘制精美。

三、敦煌莫高窟隋代晚期服饰图案的特征

隋代晚期指隋大业九年以后的隋末唐初至唐初武德年间。隋代晚期在莫高窟所开石窟现存三十九个,从时间上看,许多已为初唐所开,但窟形和窟内装饰更接近隋代特征,所以划入隋代晚期。莫高窟隋代晚期许多窟经清代重修,原先的佛像已被遮盖。从保存较好的石窟来看,隋代晚期的彩塑、壁画、装饰图案都很少有创新,绘制也没有中期精细。第244窟等石窟中保留了隋代晚期较为典型的服饰图案形式。

莫高窟隋代晚期的服饰图案趋向简略,许多彩塑佛像、菩萨像的衣裙没有纹饰,只平涂大的色块,风格向北朝回归。但有些窟内的服饰图案依旧细密工整,并且出现了许多初唐大量使用的新纹样,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第244窟是较好地保存了隋代彩塑服饰图案的一窟,窟内彩塑菩萨衣裙上都饰有五彩菱格纹,而且出现了云纹、简单的卷草和半团花等初唐纹样,这些纹样取代了联珠纹的位置,使隋代服饰图案开始在变化中向新的时代风格过渡。

敦煌莫高窟隋代晚期服饰图案的特征是:造型、色彩、绘制手法继承中期,一部分图案走向简约,另一部分图案初现华丽。

8.语文 《莫高窟》教学设计 篇八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莫高窟图片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部的漫漫黄沙之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板书课题)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后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请大家把书轻轻端起,开始吧!

2、看同学们读书这般投入,相信用心读书的你一定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相机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些内容?谁来具体地、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四自然段)

3、你从文中哪一处描写中知道课文主要介绍这三个方面?再看看课文最后一段写什么?在文章的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总—分—总)

三、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品味“彩塑”。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让我们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请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彩塑很多。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三千多。课件出示三千多红字用你的声音告诉我。再读第一句。这句话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引起下文。)

2、课件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三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这三千多尊彩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彩塑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什么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

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萨、天王、力士)

(1)课件出示红字菩萨的神态是怎样的?天王呢?力士是什么样儿的?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师引读: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指名读,谁能用你的声音来展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师生评价:谁来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

4、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是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指名领读词语。

5、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谁来读课文中对卧佛的描写?抓住16米长,几间教室这么长? 课件出示卧佛三张图片

6、课件出示彩塑图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些形象逼真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

7、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相机板书:精妙绝伦

8、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如果你是一位正在观光的旅游者,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生回答)

9、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些彩塑的确尊尊惟妙惟肖,让我们忍不住啧啧称赞!谁来用这种称赞的语气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读书声仿佛让老师看到了那一尊尊造诣精深、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的彩塑,让老师置身于神秘的艺术殿堂。

(二)欣赏壁画: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我们继续来欣赏。

2、教师诵读课文。

3、课文是怎样写出壁画的宏伟瑰丽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轻声读读第四小节。(学生自由读)动画:边读边思考

4、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PPT),大家响亮地把它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一句什么句?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这句话中有一个数字: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个数字告诉我们什么?(壁画非常之大)壁画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如果把我们这个教室四壁全都画上壁画,你算一算,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有多少个教室那么大?老师告诉你,有三百七十多个教室那么大,真宏伟啊!

5、壁画那么大,画了哪些内容呢?谁来告诉大家?(生读内容的那段话)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番这内容丰富多彩的壁画。(从刚才大家专注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他们,那么让我们把感情融入朗读之中,一起来赞一赞它们吧!)

6、大家知道这些壁画中哪些画儿最美,人们最喜欢呢?(飞天)你从哪个词判断出飞天最美?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是阿,我们以后读书时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那么飞天到底美在哪里?让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出示句子)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可以默读,可以轻读,也可以大声读,请你找出你喜欢的飞天,在书上画一画,在文字旁边写一写,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学生读)动画:读读说说

6、你最喜欢哪一种飞天呢?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大家选择一句句子,结合自己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说一说。

7、谁先说?你真会观察。你能把它的美展示出来吗?你真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你愿意带着喜欢的感情来读这一分句吗?

8、同学们,飞天壁画仅仅只有这五种姿态吗?你怎么知道的?(省略号)壁画中还会有哪些姿态呢?谁来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

9、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赞美这宏伟瑰丽的壁画!(齐读课文)动画:边读边想象

10、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脑海里是否也浮现出了这么美的画面呢?把这段话多读几遍,最好能熟读成诵。(让我们站起来,把美丽的壁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配乐背诵)

(三)总结。莫高窟优秀教学设计

1、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同学们莫高窟中还有藏经洞呢?那又是一个怎样的天地?这部分的内容下节课再学。

三、布置作业

9.《莫高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九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考 情景导入、确定研究主题

1、导入:

在我国西部甘肃省漫漫黄沙之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游览了莫高窟,那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景氛围。

使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网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点击进入莫高窟网页,认真阅读2-4小节,网学习。

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

3、通过“在线测试”、“学与玩”来巩固所学知识。

1、带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利用教师准备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2、利用位置或兴趣爱好组成各个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学习相关内容,讨论相关问题。

3、学习之后可利用“在线测试”和“学与玩”来测试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

1、通过学习指南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3、通过“在线测试”和“学与玩”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自由 交流

1、组织学生进入讨论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提出质疑。

2、教师可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进入讨论交流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

1、通过畅谈深化学生对莫高窟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解释、组织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讨论交流里畅谈就像同学们平时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样,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的氛围。拓展 延伸

1、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边游览边介绍。

2、把学习所得利用计算机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报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引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信息博览上网浏览相关网站,并且提供为学生解题的“教师留言簿”。

1、组织学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莫高窟的美丽风景。

2、通过信息博览继续了解有关莫高窟的资料。

3、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教师留言,教师会给你满意的回答。

1、通过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课文内容,把知识消化透彻,把知识用活。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快速收集、处理、组织信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用留言的方式来及时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交流的快速、方便。

10.莫高窟的教学设计 篇十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K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5-0001-05

Abstract: Since the 1960s, the author has been working together with the staff of the Dunhuang Academy to improve conservation work at the Mogao Grottoes heritage site. From initial basic management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conservation philosophy, even including collaboration with foreign institutions on several artifact conservation projects, the cultural relic conservation and tourist management at Mogao has risen to a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world thanks to the persistence and hard work of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engaged in conservation work at Mogao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is process.

Keywords: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cultural relic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因多年向往敦煌艺术,而于1962年我争取到莫高窟实习的机会。此行既满足了心中的夙愿,又导致我第二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来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如今已在此工作了53年。

一 第一阶段(1975—1984)

我初到管理岗位,不懂什么是管理,也没有什么想法,以为是继续做常书鸿先生以前做过的保护管理工作。

那时我只能做到以前辈为榜样,尽自己之力将工作开展起来。

二 第二阶段(1984—1997)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1984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扩大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建制、更名为敦煌研究院的重要决定,为敦煌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敦煌研究院在著名的敦煌学者段文杰先生的领导下,迈入了国际合作、科学保护、研究创新、弘扬传播的新阶段。

1986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将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由我负责撰写莫高窟的申遗材料。撰写莫高窟申遗材料给了我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初步懂得了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及意义、其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管理。更重要的是,这督促我开始经常对国内和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关注,也促使我开始对莫高窟的保护管理的钻研、思考和探索。

作为莫高窟的管理者,我在申遗过程中和申遗成功后,就把有效保护和管理莫高窟的国家责任以及《操作指南》指出的“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须确保其在列入名录时所具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以及完整性和真实性在之后得到保持或提升”的理念,作为我心中和敦煌研究院不懈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科学理念,并为此持续地探索和实践。

申遗又使我知道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缔约国之事,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大事。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的大力帮助,开始与美国盖蒂基金会及其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国际文物保护机构开展保护管理合作(图1),此后还逐步扩大到与其他国家保护研究机构的合作。

在国际合作中,对文化遗产地的共同保护研究、参观考察和讨论都是极好的学习。这使我和我的同事可以学习和引进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经验。

(一)我的思考

敦煌研究院如何使世界遗产莫高窟的保护管理实现国际标准确定的目标和理念:

前辈们多年奠定的保护研究基础和铸成的可贵精神要继承和发扬;

文化大革命造成敦煌研究院闭塞的氛围,缺乏人才,缺乏仪器,较差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改变;

保护不能只停留在加固和修复上,而要开展包括莫高窟本体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

要对威胁莫高窟保护、保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研究;

已对公众旅游开放的莫高窟,应按《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发挥好它的教育和传播作用;

要对使用和旅游开放洞窟实施管理。

(二)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1. 保护方面

与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始在莫高窟建立全自动气象站;

对莫高窟开放洞窟微环境及赋存的自然人文环境的监测;

对莫高窟崖体裂隙的监测;

对莫高窟薄顶洞窟的加固修复和研究;

对壁画材质和病害的调查研究;

对威胁莫高窟保护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调查研究;

对威胁莫高窟保存的风沙进行监测、研究和治理;

为保护研究配备仪器设备;

为永久保存莫高窟壁画,试验制作敦煌数字档案;

设置窟区安全防范技术设备;

安装洞窟窟门和玻璃屏风设施(图2);

拆除了莫高窟窟区近现代添加的构筑物,迁移了窟区前所有的工作和生活用房,完整地保护了窟区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和景观。

2. 管理方面

开始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和培训一支专职的讲解员队伍;

制订使用和旅游开放洞窟的管理制度;

扩大编制、增加部门、汇聚人才、改善了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 第三阶段(1998—2014)

这个阶段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

国家加大了对莫高窟的保护力度,大幅度增加了经费投入和科技手段,国际上也对莫高窟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加大了国际交流。因此敦煌研究院的保护管理工作有了极大的发展。

莫高窟保护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面临经济和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逐年攀升(附表),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莫高窟提出了各种想法和要求,给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改进提高莫高窟的保护管理工作已时不我待。

这个阶段,我作为敦煌研究院全面负责保护管理莫高窟的管理者,更关注学习国际和国内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新法规、新技术和新经验,国际文化旅游宪章和国内旅游法律。另外,我经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保护研讨、参与起草《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进一步加深了对保护管理世界文化遗产理念的理解。这时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我意识到重要的是要改进和加大对莫高窟科学保护管理的力度,必须遵循《世界遗产公约》和我国《文物保护法》,运用法律武器,才能确保莫高窟的突出普遍价值;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立足长远和全盘统筹考虑和部署,只有制订规划,才能保障莫高窟长远、全面、健康地发展。

还要进一步加大对莫高窟保护的科学性和旅游开放管理的力度。

1. 制订《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3年批准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该《条例》采纳了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理念,明确了莫高窟的保护对象、范围;明确规定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责和保护工作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明确规定了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在保护莫高窟方面的权利、义务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责任。这个专项法规的颁布为莫高窟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法律保障。

2. 制订《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年)》

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研究院历史建筑研究所合作编制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下称《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规划》根据《世界遗产公约》、我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遵循真实、完整、可持续地保护的理念;对莫高窟文物本体以及环境要素的价值作了全面评估;又对莫高窟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保存、利用、管理和研究分别作了系统科学的评估;制定总体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实施细则;按照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四个方面制订分项规划的目标和对策,编制主要措施与分期实施计划,最后提出规划实施支撑体系。《规划》为保护管理莫高窟提供了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的依据,提高了莫高窟保护管理工作的水平。

3. 建立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科学保护技术体系

通过多年与国内外保护研究机构的一系列合作研究,我们对莫高窟壁画衰变劣化的病害和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针对不同病害,研究出不同的保护修复技术。特别是与盖蒂保护研究所对莫高窟第85窟病害壁画保护研究修复的共同攻关,建立了壁画保护修复的程序和步骤;研究筛选和运用保护修复材料、修复技术和修复工艺的规范;以及日常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现在已建立了抢救性保护的科学技术体系。

在风险管理理论指导下的预防性保护的科学技术体系也已初步建立。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与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之始,开始对莫高窟窟区自然环境监测记录,逐渐向风沙活动、洞窟微环境、洞窟崖体、洞窟壁画和彩塑,游客参观的监测记录延伸,长期积累的莫高窟本体与赋存环境的监测数据,为及时发现和辨别本体壁画、彩塑和赋存环境的变化,及早实施应对保护给出依据,为进一步开展莫高窟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预防性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的提高,不仅提升了莫高窟保护的科学水平,而且还被甘肃省、国家文物和科技主管部门命名为省级和国家级壁画保护基地,依托敦煌研究院成立了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国不少省区的壁画和土遗址保护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支撑。

4. 创新旅游开放管理

将原来单纯的旅游开放管理,与洞窟保护管理结合起来,采取了旅游开放管理的新举措。

在开放洞窟中安装传感器,常年监测开放洞窟微环境变化,开展旅游开放洞窟微环境变化与洞窟壁画病害相互关系之研究,为开放洞窟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与盖蒂保护研究所共同完成莫高窟日游客承载量研究,得出莫高窟开放洞窟内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2%、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过1500ppm、开放洞窟不能小于13平方米、每批进洞参观游客不能超过25人、莫高窟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为3000人次的准确科学数据。

游客承载量研究

准确的莫高窟日游客承载量,促使我提出了将以往游客单一进洞参观,改为观看敦煌影视节目和参观洞窟相结合的敦煌艺术展示的提案。国家拨款建设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图3)。游客先观看展示中心4K超高清宽银幕电影《千年莫高》和8K超高清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从影视中体验敦煌艺术之美,然后到莫高窟实地适度观赏洞窟。这种新的展示方法,既能减轻洞窟压力,又使游客得到更好的参观体验,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实施有效的游客管理,制订有利于保护洞窟文物和游客观赏的洞窟开放标准和洞窟开放使用管理制度、预约制度、洞窟监控办法。针对旅游旺季,制定有效疏导和控制游客数量的游客参观线路。还定期向游客发放问卷调查表,以利及时发现和纠正旅游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游客管理服务质量。

5. 人才培养

培养不同层次人才,是莫高窟持久发展的根本保障。

充分借助国际国内交往多的有利条件,选送中青年专业人员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修学习。

利用与国外同行一起工作的机会培养人才,使他们尽快提高水平。

鼓励青年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而继续深造。

逐步建成了一支理工、人文、艺术多学科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事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四 小 结

对我而言,保护管理莫高窟是一个管理者的应尽职责,为了尽好责守,唯有在大家的帮助下,坚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我能为莫高窟保护管理做些工作是我的幸运,但非我一人之力而能为之,也非我个人有过人之处,是因为适逢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莫高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我自己得到了前辈的培养;又与国内外许多保护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大力合作并得到帮助;又与本院广大职工共同努力,才使我能为莫高窟的保护管理做了一些工作。

今天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帮助、关注和支持过敦煌研究院保护管理工作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近30年来长期支持莫高窟保护管理工作的盖蒂基金会、盖蒂保护研究所以及盖蒂中心的各位专家、学者!

最后,我期盼着敦煌研究院和盖蒂保护研究所继续合作,为全人类的敦煌莫高窟的科学保护管理工作作出新贡献。

11.敦煌莫高窟中梵天形象流变考 篇十一

关键词:梵天,帝王,汉传佛教

一、梵天概念和由来

印度梵天 (Brahma) , 又称大梵天, 是婆罗门教中的创造之神。在古印度吠陀教经典著作《吠陀》 (Veda) 中, 梵天地位并不高。那时候的众神之王是雷神因陀罗 (Indra) , 吠陀经卷《梨俱吠陀》 (Rgveda) 中有四分之一的诗歌都是歌颂他的。但是, 随着吠陀教的式微和婆罗门教的兴起, 因陀罗等自然神渐渐黯然失色, 逐步让位于一批新神。这批新神的代表是称为宇宙三大主神的大梵天和遍人天 (毗湿奴, visnu) 、大自在天 (湿婆, siva) 。梵天司创造, 毗湿奴司保护, 湿婆司毁灭。

梵天是婆罗门教三大神之首, 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 只有无边的大水。水中诞生了一个金蛋, 金蛋破了, 生出了梵天------他是万物的始祖。梵天把蛋壳分开, 上面的成为天, 下面的成为地。之后, 他又相继创造了东南西北风雨雷电, 最后创造了人。

神话里的梵天, 实际是大自然的化身。有风和日丽, 也有暴雨雷电。有安宁平静的草原, 也有千沟万壑的峡谷。他既是真善美的化身, 也是假丑恶的使者。那时的梵天形象是人类对大自然最本真而直率的感悟, 与后来宗教里的神佛形象相比, 显得浪漫而可爱。

日月如梭, 吠陀教派和婆罗门教派的此起彼伏的斗争和传承, 直到他们都风光不在, 直到佛教在印度兴起, 梵天这一形象在被时光褪去光环后, 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 变为佛教世界中的色界天主。每当佛出世, 必定最先来请转法轮, 而且常与另一位护法神——欲界天主帝释一起, 从天而降, 侍卫于释迩牟尼佛之左右, 称为左右胁侍。1

二、梵天在中国——敦煌洞窟、榆林窟以及其后佛教壁画中的梵天形象

1. 敦煌石窟里《天请问经》变相。

敦煌壁画中的《天请问经》变相, 始于盛唐, 历中唐、晚唐、五代、宋。2现存共38铺。《天请问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于贞观二十二年 (648) 译于弘福寺, 此经篇幅较短, 全文仅600多字 (计标点) , 主要内容是天与佛之间的九组问答。此处的梵天形象为一个帝王形象。

2. 榆林一六窟——大梵王与引路菩萨

榆林窟第16窟是五代时开凿的洞窟, 经过民国时的重修。此洞窟是榆林洞窟中绘制有较多经变故事的一个洞窟, 主室的东西南北四壁均有不同类型的经变画。其中东侧绘有天请问经变, 有十分宝贵的艺术价值。此处的大梵天王依旧是中国皇帝的装扮, 其身后的背光与敦煌石窟中一致。

3. 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

法海寺在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 离城四十里。原为龙泉寺, 明正统四年到八年间 (公元1439-1443年) 改建成“法海禅寺”, 正殿北壁的“帝释梵天图”就是这个时候画的。这个寺院在明弘治十七年到正德元年 (公元1504-1506年) 间又经过重修, 但这铺壁画并没有经过重绘。3此处的壁画虽然为明代所制作, 但是依旧保持了梵天的皇帝形象。

三、梵天形象在汉传佛教中形象变化的原因

1. 从黄帝形象谈起——儒家思想对汉传佛教造像的影响

黄帝乃中华民族的始祖, 在中国早期的神话中, 黄帝亦称“黄宗”“黄神”。其形象是比较原始的, “人首蛇身, 尾交首上。黄龙体。”4不但身子是蛇形, 而且“人首”也长得怪, 有四张脸, 所谓“古者黄帝四面。”5后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天神的祈望越来越多, 黄帝的功能也变得多了起来。于是“作为太阳神的黄帝一分为三, 分别变成了:太上神黄帝—日神羲和—月神常仪。6其实不止一分为三, 这个“三”应理解为多。随着历史的进一步推演, 神话愈来愈历史化。作为原始的天神和太阳神的黄帝渐渐演变成权力 (人王) —创造 (人祖) —济民 (人文) 三位一体的祖宗神。但是神话形象流传到今天, 做为华夏之祖的黄帝, 已经不是四张面孔的形象。

但在今天的黄帝形象中, 黄帝的形象早已不是往日里四面蛇身的形象。梵天形象也是一样, 伴随着其他宗教形象传入中国的过程中, 已变成了上述文章里的帝王形象。这种情况的出现, 与中国人自孔子以后不重视神话思维, 重视历史、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子不语怪、力、乱、神。”7不管是“黄帝四面”, 还是“梵天四面”, 这些神话形象经过儒家的一解释, 完全变成政治与理性的了。中国人重视《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 因为它们是衰断的正史、信史。神话在中国当作闲书、野书, 《山海经》《淮南子》等神话典籍的地位根本不能与二十四史相比。为了符合政治统治的需要, 神话里的神怪形象, 无一不被儒家改造成更加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观念的“人”的形象。

2. 道教的影响——深究“天”的形象

中国人的信仰是分散而游离的。从释迦摩尼到观音菩萨, 从土地公到太上老君, 甚至关羽岳飞, 也是要设庙供养的。中国人的理念中的神的概念, 是宽泛而众多的。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 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这种可以用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来比喻的“存有连续”的本体观, 和以“上帝创造万物”的信仰绝然不同。8但是在众多的仙佛形象中, “天”这个概念无疑最大的。天这个形象世世代代就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普通百姓是没有兴趣和意识去探求各种神佛形象的渊源的, 许多概念都被大而化之的理解了。再加之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和熏陶, “天”这一抽象形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经生动而具体了。在世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这一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心中认为的绝对世间统治者。而在天上, 这个虚无的精神国度里, 理所应当地应当和世间一样, 也必须有着这么一位拥有这个至高无上并行使中央集权

浅论维吾尔语电视广告的文字设计

衣霄任文杰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3)

摘要: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0%的土地上, 电视广告行业的发展决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 重视开发民族广告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 新疆的民语言电视广告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试从电视广告视觉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设计入手, 分析新疆维吾尔语电视广告文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维吾尔语;电视广告;文字设计

一、新疆维吾尔语电视广告业现状概述

所谓广告, 即以付费的方式通过一定媒体向大众植入某种消费观念、传达某些购买信息、介绍和推销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宣传形式。它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知晓、接受影响或劝告并进而采取行动, 以达到广告商所希望产生的结果。不论广告的形式怎样, 它的共同点是期望使广告的受众产生一种对广告商有利的结果 (1) 。广告业的发展, 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广告也反映这个地区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在广告制作和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广告制作方应该仔细调查广告对象的民族特征, 包括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消费观点、受教育情况, 以及广告对象所在地区的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制度、法制制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商品包装方式、色彩喜好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尤其是广告对象的语言文字、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这些在其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0%的土地上, 电视广告行业的发展决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制作符合民族心理需求、体现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电视广告, 重视民族广告市场的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 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视野变得开阔, 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新疆的电视广告业在众多促进力量的作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并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维吾尔语电视广告作为新疆广告行业中重要的一支力量, 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出现不少制作精良, 具有地域民族特色, 同

的大神, 而他的形象, 也毫无疑问必须是皇帝的形象。

结论

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或者宗教形式可以摆脱当时的社会发展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在中国也是一样。“佛”这一舶来概念传入到中国一来, 就不断地受到汉民族自身文化的影响和改造。”梵天这一形象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演变, 充分说明了这种影响和融合。正是儒释道三者的交织和融合,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发展方向, 在千百年来一直影响和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时又恰当体现电视广告特性的优秀维吾尔语广告作品。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广告创意点匮乏, 表现手法单一, 从广告版面的视觉效果上来讲, 文字的字体使用、编排, 色彩的搭配及整体效果上还有待改善和提高。

二、维吾尔语电视广告文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维吾尔语电视广告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化妆品广告、药品广告、食品广告、电器广告、公益广告等, 其中一部分是采用汉语广告的内容, 直接添加维语字幕播出。笔者通过认真观察、分析, 发现维吾尔语电视广告的文字部分有以下几个具体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1.文字内容不醒目

由于维吾尔语电视广告中有不少是将汉语言广告不做修改, 直接添加维语字幕播出的, 而汉语言广告已经在内容编排、版式设计上很完整了, 在不除去汉语言文字信息的基础上, 直接添加维吾尔语文字, 视觉效果就会显得拥挤、混乱。因此, 民语言文字就只能将字号放小, 处在版面的空档处, 有的以滚动字幕的方式快速闪过, 造成的结果就是十分不醒目!不能很好地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另外一种情况是, 对维吾尔语言文字的特点、特色认识不清, 对使用、编排的方法不甚了解、到位, 致使字体设计的创意度不够, 视觉效果显得十分平庸、死板、轻飘!尤其是主要的标题文字起不到引导视觉的重要作用。

2.文字内容采用汉字的排版形式, 未体现维吾尔文字的艺术特点

部分维吾尔语广告采用汉语言文字常用的排版模式, 造成民族特色十足的广告画面和汉语言文字排版形式不相符的尴尬局面, 这就没有体现出维吾尔文字的书写美感和艺术魅力。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迄今为止, 维吾尔族人民仍在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文字的书写是透过字体的点线组合以及多样化造型, 创造出形式华丽而思想深刻的氛围。它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字母的变化多端, 长短、上下、错落有致, 直线、曲线相得益彰, 形成静观的单个字母与有节奏、动感的整体的平衡。整体结构可大可小、可疏可密、可直可曲, 誉有“无声的音乐”和“纸上的舞蹈”的美称 (2) 。自右向左书写的

士宏.

2.李刈敦煌壁画中的《天请问经变像》.

3.金维诺《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第页24.4.《天官书》注.

5.《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

6.何新:《诸神的起源》, 三联书店1986年5月版, 第35、129、191、33页.

7.《论语·述而》.

8.杜维明:《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

参考文献

[1].《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梵天形象》.《敦煌研究》1989年第一期.姚士宏.

[2].李刈敦煌壁画中的《天请问经变像》.

[3].金维诺《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第页24.

[4].《天官书》注.

[5].《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

[6].何新:《诸神的起源》, 三联书店1986年5月版, 第35、129、191、33页.

[7].《论语.述而》.

上一篇:我们的美好生活作文下一篇:普华永道pwc北京笔试经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