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2024-07-09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精选11篇)

1.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一

关于元宵诗情中的文化认同

今年,笔者在古城西安过春节。岳母家就在曲江大唐芙蓉园大门边,这里的灯会闻名遐迩,所以免不了裹挟进观灯的人流,充分感受民俗节日的浓浓气氛。不瞒各位,如今再也听不到爆竹声响,总觉得有点冷寂,似与习惯的节日氛围不搭。要不是有这样满目琳琅的灯会养眼,“感受春节”的触角就难有所向。

关于吟咏元宵节的诗词比比皆是,随便摘取两首,便觉赏心悦目,比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看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不管是“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喧闹,还是“泪湿春衫袖”的`伤感,民俗心理总是伴随着民俗节日应运而生。一个民族的存在,说到底是与她的民俗文化相伴相生。

笔者一直提倡,应用各种可行的方法途径,让全民拥抱民族民俗节日,让这些节日化成一场精神盛宴,以此激活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最能激发爱国情怀的,就是可感可爱的民俗场景,如果我们善于做出一篇篇“继承和发展”的好文章,继承传统之美、赋予现代之美,为民俗节日和谐地注入更多内涵,那将是功德无量。

完善和重修节日文化,丰富节日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重要的文化战略课题。古代诗人为何总在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民俗节日之际留下名篇?那恰恰是因为节日不但具有呼朋引类、亲人团聚的功能,更有慎终追远、启发哲思等深层功能。不要小看了“猜灯谜”或“吃元宵”的小传统,正是这些传承千年的民俗形式,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笔墨点染,让传统节日涂上雅俗共赏的色彩,成为民族文化的底色,光耀千年,薪火不灭。

当此时,我们不妨打开诗卷,读一读唐朝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宋朝词人李清照的《永遇乐》,明朝文人唐寅的《元宵》……历朝历代的诗人才子,在同一轮明月下,描摹、感怀,将人间之情尽情挥洒。我们不妨从这儿入手,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培育持久而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二

瓷器是中国重要器物发明, 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并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典范。瓷文化圈是指以中国为核心构筑的瓷器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圈。以中国为核心的瓷文化圈在国内是以宋朝五大官窑和景德镇为原点进行扩散, 进而影响到东亚日本和朝鲜, 并和这些国家文化融合, 形成了具有区域文化特色不同的瓷器文化。元代, 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扩展, 西亚文化影响到中国瓷器装饰文化, 在文化交融中也促使了中国瓷器文化的变迁。明清时期, 随着欧洲全球性贸易展开, 中国瓷器大量出口到欧洲, 影响到欧洲社会的审美和生活习惯, 并形成了席卷欧洲的中国风。瓷文化圈的变迁, 作为世界文明互动共生的典范, 为我们研究世界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很好个案。

目前学术界对陶瓷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外销瓷方面, 许多学者从瓷器贸易交流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西贸易。但这种研究更多的侧重外销瓷本身和瓷器贸易, 而忽视器物背后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本文从全球化前工业文明时期到现代工业文明发达期两个时段来探究瓷器文化在不同语境下变迁背后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在第一个阶段, 中国瓷器文化拥有着相对优势的话语权, 对欧洲文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工业文明一直到今天, 西方现代化文明一直主导着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化, 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寻求出路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应该强调的是此处的全球化并非指冷战以后构筑起来的现代贸易体系下的全球化, 而是以欧洲发现新大陆为开端, 进而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 包括前现代和现代社会下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1 前现代语境下的瓷器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

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的船队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开始了中欧直接贸易, 也拉开了世界全球化的大幕。1517年葡萄牙专使来华要求中葡之间建立通商贸易, 并在1534年实现正常贸易往来。此后, 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先后取得了海上贸易权利, 开启了中西贸易和文化交往。虽然, 我们无法统计出早期瓷器贸易确切数字, 但贸易量肯定是惊人的。仅17世纪, 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瓷器贸易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100多万件[1]。而在1720年以后50年中英瓷器贸易中, 中国销往英国瓷器数量达到了将近3000万件的瓷器[2]。大量海洋沉船考古发掘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了中西瓷器贸易繁盛程度。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吉特摩森号”沉船共有15万件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瓷器。1775年沉没的瑞典“哥德堡号”打捞出来的瓷器就达50万件, 而这些仅仅是沉船瓷器数量的三分之一。1822年, 南洋“泰兴号”在打捞出35万件中国瓷器[3]。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拥有中国瓷器竟多达57000多件, 他用127位全副武装的近卫骑兵换取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 成为中国瓷器受欢迎的最好诠释。但奥古斯都二世不是孤独者,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英国乔治四世在中国瓷器收藏方面也近乎痴迷。中国瓷器也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于欧洲贵族家庭来说, 用中国瓷器餐具和茶具招待客人, 是身份象征和实力的体现。许多贵族用中国瓷器花瓶、瓷器雕塑来装饰自己的客房, 彰显主人与众不同的品位。许多人相信瓷器能够解毒, 甚至能够唤醒消失的灵魂。意大利著名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画作《群神宴》中三个青花纹饰的瓷器就是圣洁的象征。精美的器型和漂亮的纹饰让欧洲社会对中国制造瓷器产生了更加疯狂迷恋, 瓷器超越了政治和历史成为全球性文化的代表。即使在欧洲人能够生产的时候, 开始阶段他们也是仿造中国瓷器。“18世纪欧洲生产的绝大部分瓷器似乎在技巧、外形、颜色、图案等方面都是仿效中国瓷器制成的, 特别是荷兰白釉蓝彩是这样[4]。”

在器物文化影响下, 欧洲社会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并引发了持续一个多世纪“中国风格” (Chinoiserie) 潮流, 欧洲进入了对中国文化膜拜时期。德国古典哲学家莱布尼兹对儒家文化赞叹道:“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更进步的民族存在, 现在从东方来的中国, 竟使我们觉醒了[5]。”在他的影响下, 黑格尔、叔本华等人的哲学思想也都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伏尔泰更是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绝口赞美, “我们对于中国人的优点, 即使不至于五体投地, 但最少可以承认他们帝国的组织为世界上最好的[6]。”伏尔泰从中国文化进而上升到中国政治, 认为中国政治和国家组织是最好的, 体现了文化认同背后对中国的认同。此外, 欧洲传教士和哲学家翻译了大量中国著作, 尤其是以法国传教士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志》为代表。这些经典著作伴随着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千家万户, 让大量欧洲人接受了中国文化。仔细探究我们可以发现, 正是在中国瓷器输入到欧洲一段时间以后, 才引起了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赞美。器物承载的文化功能开始发挥出来, 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 文化的引入更让西方社会接受中国的器物, 形成了器物和文化的良性互动。

大量瓷器需求和高额的利润刺激了欧洲研制瓷器历程, 尤其是对瓷器狂热的奥古斯都二世。通过他的大力支持, 德国终于在1708年烧制出类似中国的白质瓷, 开启了欧洲瓷器独立发展的历史。但奥古斯都二世明白烧制成功就意味着高额利润, 并绝对禁止研制人员离开迈森的工厂。真正将中国制瓷技术传到欧洲是法国传教士殷弘绪 (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 , 他通过十多年在中国景德镇的观察和学习, 在1712年和1721年给欧洲耶稣会信中详细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生产方法, 引发了整个欧洲寻找高岭土的狂潮, 并最终烧制成功瓷器。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瓷器不再被追捧, 而中国文化也慢慢不被欧洲人所接受。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瓷器是中国文化象征, 欧洲乃至全世界人接受中国文化就是从接受中国瓷器开始的。

2 工业化语境下的瓷器贸易和文化激荡

陶瓷烧制成功, 让欧洲人能够根据自己文化特征来生产符合民族文化和审美需求的瓷器, 降低了对中国陶瓷需求。在18世纪末期世界全球化关键时期, 由于外销瓷数量削减, 中国失去了和世界交流机会。1792年,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 带来了英国生产瓷器。在被问及中英瓷器特点时候, 英国人认为中英各自自身优点。“而尤注意特拜歇尧之瓷器, 观玩多时, 问余:中国瓷器与贵国瓷器孰佳?系敝国有名出品, 苟非名品, 敝国钦使绝不敢带来增诸贵国皇帝。但敝国商船每来广东必购大宗瓷器以归, 销售于人。贵国瓷器既为敝国人士所欢迎, 其价值之高, 自可想见。究之各有其妙, 不能强判伯仲也[7]。”英国使团万里迢迢带来本国生产的瓷器, 就证明了英国人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瓷器烧造阶段。1851年, 英国举办了世界性“万国工业博览会”, 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大工业时代。这一时期, 欧洲瓷器生产采取了科学温控和材料分析, 并培养大量的陶瓷现代科技人才。德国迈森瓷厂为了提高绘画水平, 建立学校, 培养专门人才。在釉料方面, 欧洲能生产出比中国瓷器更为白净的白瓷;在画面和造型方面, 欧洲人也开始创新, 生产出画面更为艳丽、丰富的瓷器, 而这一时期中国制瓷业中心景德镇生产瓷器质量根本无法和欧洲相比, 陶瓷生产大国地位受到了挑战。更具威胁的是, 机器制造业在欧洲铺开, 瓷器生产进入大机器时代, 瓷器装饰工艺也由手绘变成了贴花。工整的画面和白净的釉面让欧洲瓷器在全世界畅销, 甚至进入中国市场, 并引起了社会各界担忧。“且外瓷输入, 转有喧宾夺主之势, 以产瓷最著之国反而外瓷充斥市场, 产业颓唐, 产品不善, 已可概见[8]。”

同中国传统瓷器相比, 欧洲日用瓷瓷质更白, 画面整齐划一, 瓷器没有瑕疵。就瓷器纹饰而言, 中国瓷器的画面仍然是传统画面, 20世纪初, 中国社会变革风起云涌, 大城市的上层社会和年轻人更能接受新颖的器型和纹饰。相对于中国瓷器用稻草包装不卫生, 欧美瓷器精美包装, 更能引起新型社会阶层的共鸣, 上海、广州、汉口等城市社会上层喜欢包装精美、瓷质优异的国外瓷器, 比如烟灰缸、电瓷瓶等。另外, 欧洲生活方式引进也带来新型器物类型, 而这种类型是传统中国瓷器缺乏的, 典型的代表就是咖啡具, 而这在当时恰恰是生活奢华的象征。

近代中国落后和欧美发达形成了强烈反差, 这也就使得欧洲和美国拥有现代化的话语权, 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落后象征, 代表中国文化的瓷器就自然成为落后代表。民国时期, 曾经瓷器出口大国开始进口日本和欧洲的瓷器。“我国瓷器, 向为世人所爱好, 每年出口为数甚巨。但自近年以来, 国人购用外瓷日多。据江海关统计, 一月至九月, 外瓷进口者至为惊人, 价值二九一七七三海关金单位[9]。”甚至连曾经中国瓷器象征的景德镇也陷入困境。“社会所需要瓷器不会制, 而出品皆是陈旧式样, 不知改良, 以致不受社会欢迎。因此, 国瓷渐被洋瓷打倒, 尤以东洋瓷畅销各省, 而且渐渐销到江西, 销到国瓷出产地景德镇, 这岂非江西人的大耻辱[10]。”

值得玩味的是, 同欧洲接受中国文化一样, 在19世纪中期, 中国也从器物入手向西方学习, 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但这一时期欧洲的器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手工艺品或者其他艺术品, 而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的船只、枪炮和机器等。但中国人很快发现, 我们落后是因为以文化为主导的技术的落后, 并开始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文化。这种此潮流影响下, 中国开始全方位的接受西方的器物和生活方式, 且一直持续至今。而这一过程, 和欧洲曾经接受中国器物和文化的方式惊人的相似。

3 文化交流与融合同背后的文化认同

法国年鉴学派宗师费尔南·布罗代尔 (Fernand.Braudel) 提出了“长时段理论”, 也就是“长时段是社会科学在整个时间长河中共同从事观察和思考的最有用的河道[11]。”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变迁中有许多因素, 以更长时段和更广阔视角来探究社会发展有助于更清晰全面的理解社会文化变迁。长时段分析中西瓷器文化交流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透视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五百余年中欧瓷器贸易中正好经过了一个轮回, 其背后是中西文化在独特历史阶段的反映。如前所述, 由于对中国瓷器的喜爱, 引发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社会对欧美陶瓷文化的欣赏也是同样的情况。但不同的是, 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和美洲市场是通过正常的世界贸易, 因此出现了先接触中国器物后认可中国的文化。而欧美瓷器进入中国市场是依靠战争, 虽然我们也是最早在战争中通过欧洲的武器认识到其文化, 但瓷器进入中国市场是在中国认同了西方文化以后才接受其作为文化象征之一的器物。

麦克尼尔认为, 所有文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彼此之间处于不断接触、交流和互动之中[12]。但这种交互也不是单纯被动的, 面对外来异域文化的冲击, 任何民族的反映都是带有本土性的。在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市场以后, 由于文化和审美之间差异, 他们希望能生产出自己需要的产品。因此他们在欧洲做好设计和画样, 然后带给中国来加工。在中国外销瓷中, 大量反映欧洲文化的基督教图案、家族图案和欧洲美术风格瓷器大量出现, 形成了著名的纹章瓷和克拉克瓷。尤其到后期, 欧洲人不满意中国瓷器图案, 他们开始进口白瓷到欧洲进行加工, 生产出符合自己文化传统的作品。在文化交流中, 中国瓷器艺人一直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 按照部分欧洲人设计的要求, 生产产品。虽然这同大量中国风格瓷器相比, 这些产品是少数, 但仍反映了文化认同的差异。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 在100余年近代化过程中, 我们深受欧美现代化影响, 尤其是欧美现代陶瓷烧造技术和各种写实创作技术, 但在陶瓷艺术创作方面中国仍然坚持自身的发展模式。就文化审美而言, 我们也很难完全接受欧美陶瓷艺术的审美, 因此, 无论是在日用瓷还是艺术瓷中, 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印迹。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瓷器打开欧洲大门的时候, 正是欧洲宗教势力和世俗权力利益博弈激烈动荡的时期, 民众渴望一种自由、和谐发展的社会, 处于繁盛时期和谐、包容的中国文化正是欧洲社会民众所渴望的。因此, 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风”也就不足为奇了。相类似的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机械化和现代科技代表的欧美先进文化席卷中国以后, 中国人发现自己落后的核心是文化的落后, 改变文化就是要改变器物和生产方式。以这些为发端,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西方运动, 西服、西餐、电影艺术、绘画、文学都是中国学习对象。在不同时空下的相对落后让各自对异域文化产生了好感, 并开始学习。但无论如何, 中西双方在学习中都实现了成功经验的借鉴, 无论这种借鉴的前提是和平还是武力。

4 结论

探究全球化语境下中西贸易, 没有那种器物像瓷器一样能如此全面反映中西文化在近代大历史背景下激荡融合。从中国发端的瓷文化圈近五百年的变迁也是世界文化和经济中心变迁的反映。由于异质性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互补引起了当时欧洲社会对中国瓷器的狂热, 但其背后更多的是文化认同, 否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20世纪以后欧洲和日本瓷器在中国畅销的情况。16~18世纪, 中国文化处于文化繁荣时期且引领世界文化, 因此引起欧洲社会的追捧也不足为奇。同样, 19世纪以来, 以现代科技主导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 相对落后的中国去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也再正常不过。探究瓷器贸易背后的文化转向, 我们可以确知, 任何器物贸易背后是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体现。

最近30多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国力增强,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中国文化也迅速走出国门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中国艺术也有明确的方向, 但如何摆脱西方后殖民中心和西方文化中心霸权在中国艺术中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13]。虽然我们已经成为经济第二大国, 但中国文化由于主体性缺失和跨文化传播乏力, 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中国还没有取得与政治、经济大国相称的国际地位。尽管时过境迁, 我们仍然可以从过去中外文化交流中成功的经验中寻求方法和出路。其实, 这些经验也被其他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所借鉴, 近年来美国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好莱坞、苹果手机都是美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器物文化交流中, 美国实现了对全世界文化的“入侵”, 成功的构筑起全世界的“美国模式”。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巨大差异的情况下, 中国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 且需要能够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以器物文化为主导, 构筑全方位的民族文化体系是未来的努力方向和必然之路。

摘要:瓷器是中国的发明和创造, 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16世纪从葡萄牙发端的世界海洋贸易让瓷器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 推动了中国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构筑了以中国为核心并影响世界的瓷文化圈。但随着欧洲仿制中国瓷器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潮流的中国瓷器便淡出了世界贸易舞台, 曾经的瓷器出口大国中国开始进口欧美生产的瓷器。前现代化和现代化不同语境下, 瓷器贸易境况转变的背后是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体现。

3.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 文化认同

大学英语不仅是语言基础课程,还是了解世界文化、拓展学生视野的素质教育课程,具有独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这门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以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其自学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交流需求。目前,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普及,大学生在互联网、国际事务、英语教学的影响下,面临着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其文化立场也随之动摇,对母语的认同感下降,这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进行全面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对四书五经、古典名著缺乏足够了解。进入大学之后,又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与英语学习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深受英语文化的感染,逐渐淡化了对母语的认知。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道德观念逐渐下降管,价值观混乱,人文精神失落。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阅读中国文化书籍,系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

2.适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相互依存、彼此渗透,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无疑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开始对本民族文化妄自菲薄,甚至横加指责,认同感逐渐下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祖国的历史重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这种认同危机令人担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关注、热爱、认可本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3.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感的需要。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的时代形势下,西方文化不断冲击这本民族文化,因此,若要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袭,就必须弘扬本民族文化。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固然有其优秀之处,但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是其他文化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结合现实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开展多种课外实践活动。若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渗透,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英语教学的课堂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中国文化信息,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开设文化讲座,系统的为学生讲解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在讲解过程中要英汉相辅、循序渐进,采取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推荐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或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电影,例如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和《推手》,或中央九台的一些英语节目。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戏剧表演、英语角、中国文化英语演讲赛等,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2.完善教学大纲。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介绍都是零散的,缺乏必要的系统性,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因此,为了正确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必须完善英语教学大纲,将中国文化放在首要位置,把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作为重要的英语教学目标。目前,中国文化项目纷繁复杂,在制定英语文化教学大纲时,要充分考虑到文化教育的层次性、阶段性、目的性和多维性。英语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将中国文化分层次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大纲词汇表中安排大量的中国文化词汇。

3.加强中西文化对比。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合理设置文化教学内容,加强中西文化对比,促使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从课文话题切入,凸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它们的异同点,以增强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隐藏在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蕴,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从而自觉调整文化观念,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当然,同时还要及时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以此丰富和充实中国文化。

4.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在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与英国国家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英美文化、英美国家概况等。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课程却非常少,部分学校以选修课形式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可见,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并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这对中国文化发展及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中国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俗、历史等文化内容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具体到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实时加入中英文化的对比内容,以此增强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例如,在英语阅读课中,融入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译本,或一些由中国作家创作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在听力课中,引入中央电视台九频道的英语节目,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内容;在口语翻译课中,要安排学生联系一些与中国价值观、政治、宗教、民俗相关的材料,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5.进行翻译技巧训练。若要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还必须加强翻译技巧训练,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时向学生传授翻译中国文化的技巧,指导学生翻译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文章。关于民族文化概念的翻译往往是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这是因为部分目标语根本没有可对应的实物,属于不可译概念。但中外翻译学者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翻译技巧。因此,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对此进行详细讲授,让学生在遇到类似翻译事物时,合理采用模糊翻译、意译、音译加解释的方法,确保译文可以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韵味。加强翻译理论的讲授,及翻译技巧的训练,可以使英语学习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学习中,要采用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外来文化,但同时也要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通过翻译传播和弘扬母语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

[2]张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3.

[3]陆全.论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

[4]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

4.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四

摘要:族裔散居和族裔杂交是世界性的现象,而文化身份问题是其中的核心之一。通过对《高级英语》中《外婆的日用家当》与《潜鸟》的解读和其中人物形象分析,诠释了多元文化交融中的身份困惑、身份界定与文化认同的形成,从而为跨文化交流中建构积极主动的自我提供精神支持。

关键词:族裔散居;族裔杂交;文化身份;文化认同

一、族裔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阐释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扩大、大规模人口跨国界的迁徙和流动,产生了当代意义上的族裔散居和族裔杂交现象。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族裔原指聚居在一起,保持独特文化,承认共同特征的欧洲移民及其直系后裔。近来族裔的概念在不断扩大,是指基于血缘或世系而相互认同的群体,已成为一个文化概念。由于族裔散居跨民族、跨文化、跨国界等特征,散居族裔与自然的联系被割断、与乡土之间的纽带被削弱。

在流动中,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到何而去”[1]等问题。然而,越是族裔散居的,越是限于属性上的分裂、破碎,越是对于统一的追求就越强烈。同样,被杂交的具有某个民族文化背景的族裔在与异质强势文化遭遇时也会面临文化认同的危机。

因此,在族裔散居和族裔杂交问题的研究中,如何界定族裔文化身份认同成为其中的核心。文化身份认同,是指特定文化主体对自己文化归属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确认。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一文中对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的阐释从本质上说是挖掘文化认同的共性与文化身份的差异性和变化性。把身份看成是流动的、建构的,重视差异、杂交、迁移和散居,挑战和解构本质论的、普遍化的身份观是界定族裔身份的趋势[1]。

二、《高级英语》与族裔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张汉熙先生所编《高级英语》渗透了很强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其中最能体现族裔文化语境的两篇代表作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和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潜水鸟》,两篇小说都深刻探讨了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族裔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中文化身份诉求与建构的问题。

非裔是散居在美国的少数族裔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中大多数是17和18世纪从非洲大陆被掳至美国的奴隶。历史决定了他们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因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和种族压迫而大部分遗忘了的非洲文化、他们在新大陆创造出的正面文化以及在白人奴驭、隔离和歧视等种族主义语境下形成的伤痛文化。对于伤痛文化,他们常常自卑和无助;由于时间和距离,他们常常不能正确理解本土文化。在他们身上经常体现出隐性的源文化、源意识与显形的现文化、现意识之间的分裂与冲突,即身份不确定性。《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女主人公迪伊恰恰是这种身份困惑的化身。一方面,她对前辈辛勤创造的美国黑人文化一无所知甚至鄙视:当初去城里上学时,母亲曾给过她两床世代相传、手工缝制的百纳被,但她嫌弃被子太旧;她对搅乳棒的来历不甚清楚,只想把搅乳棒当成艺术品;更有甚者,十二年前家里的房屋着火,她满脸专注地望着屋上最后一块烧成灰黑色的木板塌下来,恨不得在废墟上跳个舞。因为房子代表着家族文化中屈辱的一部分———生活在乡间,过着放牧的生活,未受过良好的教育,是贫穷奴隶的后裔。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六七十年代盛行的黑人文化运动表面化的时代潮流,她一味从姓名、服饰、发型上“寻根”,但她自然流露出的对白人生活的向往、对自己家庭与民族生活方式的怨愤只能使她愈来愈远离黑人文化的根基。文章中黑人文化与白人主流文化冲突的高潮出现在争夺被子这一关键情节上。这两床被子是迪伊的外婆用一块块小布片拼起来,然后由迪伊的姨妈和母亲两人在门廊的缝被架上绮缝而成的。当得知迪伊企图夺走这两床被子仅是出自对被子的美学意义,并且妄图以装饰的形式割断与祖先的血脉联系后,母亲彻底清醒了:她一把将百衲被从迪伊的怀中夺过来交付给了小女儿麦琪。在母亲眼里麦琪是家族文化遗产最好的继承者,她清楚地明白凝结着家庭历史的百衲被决不能仅仅当成艺术品来展示,只有日日习用才能延续文化和血脉。“在美国这样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同一社会背景下相遇,不同的文化可由于各自的经济、政治实力的不同或差异形成强势或弱势的区别。强势文化往往强化现存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并凭借其有利地位对弱势文化发起一轮轮冲击[2]。”弱势民族要生存下去,除了要取得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之外,还必须保留自身的文化特征,防止被同化。母亲果断的选择昭示了她在白人文化的浸染、非洲寻根文化浪潮和沉淀下来的美国黑人社会的三重文明冲撞中对于传统文化身份的坚持和对于祖辈遗留的文化遗产的继承。由此,作者借母亲这个角色给美国黑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勇敢面189痛文化,化悲痛为力量,同时不盲目寻根非洲文化;强调黑人非洲文化但不能忽视美国黑人文化,否则只能迷失在白人的文化冲击中。

如果说《外婆的日用家当》立足于族裔散居语境下外来族裔文化身份的建构,另一篇小说《潜鸟》则侧重于被外来族裔杂交的少数族裔的文化认同。1940—1970年,由于欧洲殖民者的同化和镇压,加拿大土著居民梅蒂斯人生活贫困潦倒,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又无法融入到占统治地位的殖民文化中,成为一群极其特殊的文化边缘人。小说的女主人公皮盖特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生计全靠家里的壮丁外出打零工或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上当养路工来维持;没有这种打工机会时,他们一家便靠吃救济粮过日子[3]”。生活如此窘迫的她患有骨结核,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说起话来声音嘶哑。她试图讲殖民者要求讲的英语,但却字不成句,还尽是些俗语粗话。但她的内心是不屈的,她以冷漠、无语的`态度来对抗周围的白人、生存的环境和自己的命运,她用自闭、排斥的语言掩盖内心极度的自卑并牢牢维护着内心残留的尊严。作为一个边缘人,她的灵魂游离不定、没有归宿。带着内化成白人的渴望,她离开了困苦的家庭,试图通过与白人缔结的婚姻中获得她期望的归属感,但事实证明,这桩不同文化结合的婚姻并不能抹去皮盖特身上梅蒂斯人的烙印,相反给皮盖特带来更多的耻辱与歧视:“或许是她丈夫遗弃了她,或许是她离开了丈夫……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这里———两个都是婴儿[3]”。最终,婚姻失败后的她选择了自杀。皮盖特想当然地认为通过婚姻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表现出文化边缘人对于一种稳定的文化归宿的深层诉求:“她对她那么不屑一顾的东西却又要去竭力地追求,可见她心里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3]”。可以说,这种忍辱负重、积极追求的态度是好的,但是她的方式是急功近利的,这种错误地认为嫁给白人就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使她渐渐迷失了自己。正确的文化认同应是正视其文化本位的差异性,珍惜身上的优秀民族品质,利用身体康复后的时机学习实用技术和力所能及的谋生本领[4]从而积极构建少数族裔特有文化。皮盖特的悲剧也是她没有脚踏实地、一味投机取巧、丧失文化属性所酿成的后果。

三、结语

北美文化的多元性、边缘性、外来性为移民文学提供了滋养的土壤,大量有代表性的族裔文学作品又为人物形象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积累了素材,因为这些素材既揭示了各种族裔文化的延续性,也显示了各种文化身份在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变化。本文选取的《外婆的日用家当》描述了非裔美国人该如何继承黑人文化传统的问题,《潜鸟》则反映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该如何正确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本文通过《高级英语》中族裔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把文学和文化两个领域结合起来,拓展文学批评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对亚文化以何种理智的态度融入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以何种宽容的姿态容纳不同文化、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如何沟通融合、和谐并存、共同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融合与交流过程中应明确文化身份认同正确的价值取向,保留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寻找契合和相通之处,消除对立和冲突,构建和谐家园。此外,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指出,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身份就是认同的时刻,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中,因此,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族裔文化身份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阐释与建构,通过连续的“再语境化[5]”继续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7(02).

[2]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汉熙、王立礼.1995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周幼华.认同归属积极进取———《潜水鸟》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5.企业文化:认同你才能忠于你 篇五

作者:转载发布时间:2009-4-1

3田奋飞 / 文

花大价钱引进的人才“跳槽”了,悉心培养出来的骨干辞职了,委以重任的心腹“叛逃”了,还带走了骨干团队、大批客户资源甚至商业机密„„诸如此类因核心员工的“不忠”而给当事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引发企业经营震荡的事情,每年都大量发生。

如何赢得核心员工的忠诚,至今仍令所有的企业家大伤脑筋。

其实,真正让核心员工忠于你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升迁,而是认同。道理很简单:人们对金钱与升迁的欲望是无限的——你能将你的企业给他吗?而任何一家企业的文化都是独一无

二、无法模仿的。他认同了你的企业文化,就很难再真正接受另一种企业文化。认同的本质又是价值观相融,价值观决定“本性”。唯有建立在价值观认同基础上的忠诚,才是持续且难以改变的,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追随。

你无需拱手出让“江山”,也无须担心他“惦记”你的“江山”,只需你的企业文化能持续地获得他的认同。要赢得核心员工的认同,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选择“同道”者

一是通过招聘,遴选“同道中人”。“道不同不相为谋”,通过招聘可从源头筛选出潜在的“易感人群”和“同道者”,为企业文化获得认同打下第一层基础。只有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性相近”、“习相投”,才有相互融合的基础,进而也才更容易相互认同。价值观本质上是在各主体的成长过程中缓慢形成的,相对固化于各自的个性之中,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好的招聘过程,一方面能够准确选择潜在的文化认同者,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向这些潜在的文化认同者进行初步的价值观灌输与辐射。

二是通过培训,培养认同感。企业针对核心员工的培训,主要不是技术或技能方面的,而是价值观方面的。目的就是在系统地向员工灌输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培训的方式很多,如企业家的演讲——杰克·韦尔奇在任期间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巡回于GE总部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演讲。这取得了非凡的效果,不仅使GE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也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头号经理人”的殊荣。此外,还可以搞专题教育、拓展训练及一系列相关活动,但讲故事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把企业价值理念故事化及故事理念化,并配合有效宣传,对培养员工的认同感会起到极好的效果。

三是老员工的言传身教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耳濡目染,都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企业文化氛围愈浓厚,效果愈明显。

“软硬兼施”促“同化”

一是愿景引导与气氛渲染。愿景,是价值观的形象化与具体化,也是主体行为的长远指向。如果组织愿景能在与员工的交互过程中,纳入员工愿景,并为员工提供一套清晰的目标指向系统(包括:物质利益、情感归属、成就欲求等),则将会大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这种指向愈明确、清晰,与员工相关需要与追求结合得愈紧密,对员工的吸引力愈强,愈能强化员工的认同感。因为,共同的目标与追求是员工与企业合作的唯一原因,也是维系员工与企业的唯一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愿景会变得愈来愈重要。没有什么比一种清晰的愿景更能吸引人的了,特别是当一个企业正在实践其愿景以实现其目标的时候。如果员工相信他们所做的事是值得的,如果他们相信能够通过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完成他们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他们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做成的,那么,他们就会认同企业,追随企业目标,积极努力地去行动。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形成企业共享价值观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之间就无法进行充分的沟通,也难以建立信任,使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产生障碍,不利于共享价值观的形成。实践证明,良好的工作氛围是一种强力“粘合剂”,可以使员工在不一定轻松但肯定愉快的环境中工作,使团队成员彼此相互信任和合作。这种氛围愈是浓烈和长久,其对员工的“粘合”效应就愈强大、愈长久。员工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的结果,必定是对企业价值观的持久认同。

二是制度推进与组织保障。就是要设计有利于培养员工认同感的制度与组织形式。由于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上的特点不同,相应的制度与组织设计也应有针对性。

初创阶段,是企业文化“基因”的植入阶段,为了保证作为企业文化“基因母板”的创业者价值观成功植入企业机体之中,企业可以实施高集权的“人治”制度:组织层次较少,权力高度集中,主要由创业者本人行使监督、管理和控制权,组织内部沟通与协调简单而直接,且以纵向沟通和下行沟通为主,这可以推进价值观的“强制性认同”。

成长阶段,企业文化初成体系,一方面价值观的认同仍具有“强制”性质,另一方面也开始通过利益诱使或愿景引导等实现“自愿性认同”。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仍需要推行集权制度,不过“人治”色彩应开始趋淡,逐渐取而代之的是逐步规范化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职能式组织;内部沟通在纵向沟通与下行沟通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增加横向沟通与上行沟通或双向沟通;组织氛围开始产生,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开始发挥。

发展阶段,企业文化逐渐体系化和系统化,其辐射力也逐渐增强,企业价值观被认同的范围与程度也逐渐扩大和提高,被认同的“自愿性”甚于“强制性”。因而处于此阶段的企业,一方面应趋于采用扁平化和柔性化的组织模式及分权管理模式,以消除组织壁垒;另一方面,应以引导、协调和营造氛围为主,提高企业文化的柔性辐射效果。

让魅力“辐射”

美国军事家克里奇曾经说过:没有不好的组织,只有不好的领导;好的领导者是好组织的塑造者。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其价值观又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因此,与其说是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不如说是员工对企业家价值观的认同。但要让员工认同企业家的价值观,仅靠“权威”这类“硬性要素”是绝对达不到的。

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只老鼠爬到佛像头上,看到下面有许多人在向它跪拜,十分得意,以为自己就是神了。一只野猫扑过来要吃掉它。老鼠说:你不能吃我。野猫问为什么,老鼠说:我是神,你没看见下面的人都在向我跪拜吗?!野猫冷笑一声:人们向你跪拜,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你所处的位置!权

力与地位不能使人真正对你心悦诚服。要真正让员工心甘情愿地认同你,要靠你自身的“软性要素”:能力、人格、对员工的关怀等等。于是:

一要凭借卓越的能力让员工心悦诚服。企业家的核心使命是要带领整个企业追求卓越、走向事成则言顺,言顺则名正。企业家惟有具备成大业的能力和潜质,并且也的确取得了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自然能让员工在心悦诚服中言听计从,进而产生由衷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觉得追随这样的企业家是有前途的,与这样的企业家共事合作是值得的。

二要凭借超凡的人格魅力让员工心存敬仰。人格魅力从来都是极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超凡的人格魅力正是企业家感召力的精神基础,企业家也正是凭借其超凡的人格魅力而能成为整个组织的精神领袖。所谓“自觉而觉他”、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都是在说明作为组织领导者,首先要“自正其心”、“自省其身”、“自修其行”,然后才有资格也才有可能“正人之心”、“省人之身”、“修人之行”,才能“聚人之气”、“合人之力”,领袖群伦,所向披靡,达于“令民与上同意,上下同欲者胜”的效果。

三是通过心系员工、共谋福祉的理念与行为而获得员工的拥戴与追随。高尚的人格与卓越的能力如果不能同员工个人的追求与需要联系起来,将最终无法对员工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因为,个人需要及实现需要的动机永远都是人们行为的第一动力和指向。凡是同个人需要及其实现没有关系的东西,包括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能力,客观上都不可能持续产生吸引力:如果与员工的个人需要及其实现无关,企业家再超凡的人格魅力最终也只能令员工敬而远之。企业家再卓越的能力在员工的眼里也只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并不会引起员工的共鸣及相应的追随与合作行为。因此,心系员工、共谋福祉的理念是企业家获得认同的第一前提。毕竟,员工进入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要借助企业这个平台,通过团队的力量,追求和实现单纯依靠其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也毕竟,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归根到底是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家应当辩证看待“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老板”的“老板”观念,在视员工为合作伙伴的理念下,在关注员工对企业的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也强调企业对员工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实际上,企业主体的三个层面:员工(“民”)、企业(“社稷”)及企业家(“君”)正对应孟老夫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企业赢得员工认同的要义。不过,从执行的角度看,则企业家是关键。只有企业家真正做到“正心”、“修身”了,其他两个方面就容易理顺了。

6.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六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税务文化的核心价值。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法治精神才能够真正成为社会良性、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建设以法治文化为引领的税务文化是推进税收管理改革创新,确保各项税收工作能够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进行的精神要素。

关键词 法治文化 引领 税务文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建设首次写进党的全会,意义重大而深远。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建设的精神土壤,是实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内在力量,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作用。法治文化构建应成为税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法治精神应当成为税务文化的核心价值,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对国税系统依法治税,加强内部管理、保持队伍廉洁性及进一步提升税务文化建设的整体效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建设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一)法治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一个法治国度的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法律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是法律语言、法治文学艺术作品和法律文书中所反映和体

现的法治内涵及其精神。从广义上看,法治文化与其他文化种类一样存在物质、制度和观念三种形态,而观念形态的法治文化即法治精神,是法治的核心与灵魂。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单位、部门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法治文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支配作用,其核心内涵主要包括四点:

1、法律至上的崇高信仰,即宪法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这是法治的决定性要素和核心观念,是法治与人治、德治的分水岭,是检测真假法治的一个基本尺度。

2、以人为本的人权理念,即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当代国际社会获得普遍承认的价值和政治道德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国家的显著特征,是法治精神的精髓所在。

3、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这既是法治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也是执法部门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实现正义是法的首要和最高理想。

4、权力制约的基本原则,即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是法治精神的重要原则。“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为了确保税收管理权力正确行使,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纳税人谋利益,就必须依法治税控权。

(二)构建法治文化在税务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1、法治文化的作用。税务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它是指

税务组织在履行税收公共行政过程中所应定位的自身角色、所应遵守的组织规则和所应履行的组织职责。简单地说,它就是用以规范税务干部多数情况下执法、服务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法治文化决定着法治的走向,是法治之源。法治文化具有教化与调控的功能,具有软约束力,在精神与思想深处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通过建立法治文化,可以使全体税务干部培育信仰法律的理念和精神,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税收各项工作。能够自觉的在法律框架下,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税收管理行政权力运用的尺度。在头脑中认真贯彻依法治税的善治理念,根除权大于法的思维习惯。坚持法律“规范、引导、促进、保障”的基本价值作用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目标追求,树立“公权有边、依法保护私权”、“权力是双刃剑”的理念,充分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救济权。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中自觉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税收法治环境。税务干部谋划工作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坚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首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通过构建税收法治文化,使全体税务干部能够自觉的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认真执法,真正实现依法履责,依法治税。

2、法治文化的社会价值。人们的行政管理行为总是要接受文化的指令,法治文化可以使人们在更深层面上把握法律的要求,根据法治的精神在税收管理过程中依法定程序和法律规范组织税收收入进行日常税收管理。税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部门,不仅要担负税收行政管理,还应当承担维护社会诚信、公平和竞争的责任。这也是我们税务部门区别于其他政府组织的一个重要价值。税收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石,它所起到的维护社会诚信、公平和竞争的责任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人的切身利益的,是其他政府组织所无法替代的。正像西方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只有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大事。”所以说在税务文化建设中构建法治文化,使遵法、守法、用法成为每一名税务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自觉行动才能促进依法治国的推进。在税务系统建立法治文化还可以使基层的税务干部具有判断力,当面对复杂多变的纳税环境和纳税现实或出现税法立法空白和冲突时,就会借助于自己的法治文化理念做出是非或可否判断。

(三)法治文化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归宿

税务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其品质和发展阶段。税务系统是行政执法部门,法治文化是税务文化的一部分,是税务文化中的主体文化。法治文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在税务系统普遍化的实践和实现,是按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从个体角度来看,法治建设需要拥有良好法律意识的税务干部,他们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法治文化建

设中最重要的因素。从税务系统来看,一个良性发展的税收事业需要拥有一定的法治文化作为基础的税务干部,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法治建设更好地融入到建设现代化税务征管体系改革中。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面向税务人员、面向纳税人、面向社会,丰富发展税收法治文化的时代内容,突出依法行政“治内、治官、治权”的重点,敬畏法律授权,秉公慎用公权,制定决策、出台制度、规范行为,都必须以法治意识来引导,以法治思维来研判,以法律手段来实现,使决策、执法、监督、惩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法治文化构建是税收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离开了法治文化构建,法制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治文化构建的薄弱,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而法治文化中的法治精神就是人们对法治理想及其价值目标的主观把握,是对法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实现法治税务乃至和谐税务所必需的精神要素。从税收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法治精神才能够真正成为税收事业良性、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法律规则能够提供的制度效用是伦理、道德等规范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法治精神并不意味着仅仅由死板的规章制度汇聚而成,而是包含了一定的人文意蕴,凸显了法治文化中人的主体地位,具有彰显权利,保护弱势群体,协调矛盾的人文主义精神,应成为税务文化的核心价值。

二、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国家不具备法治文化的传统。我国的法治文化基础

比较薄弱, “人治文化”的基因根深蒂固,“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影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制约着大众法治文化的形成。二是法治观念淡薄,法治精神没有深入人心。三是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缺乏做好法治文化构建和培育的责任。四是虽然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但缺乏硬性要求和责任制约机制,形不成“一盘棋”整体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影响了法治文化的构建和培育。法治文化缺失导致了在税收日常管理中个别行为的失范和失规,“法治国税,善治税收”理念还不能在基层全面落实到位。因此,在税收法治文化建设中 我们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紧紧抓住依法征税这个核心。坚持依法征收不仅是税务机关履行组织收入职责的本质要求、完成收入任务的基本手段,而且是维护税法尊严、促进公平正义、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内在要求,也是税务机关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关键所在。没有依法征税这一条,税收管理改革创新就无从谈起。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切实做到依法征税、廉洁从税。二是必须创新优化税收管理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税收管理资源配置,对税收法治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低层次的、交叉的、重叠的资源配置,客观上必然影响税收法治水平的提升。要立足实际,积极稳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设置流程,完善管理机制,为规范税收执法、管理和服务建立有力保障。三是必须充分发挥税务公开对提升税收管理水平形成的倒逼力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加快建设法治税收的必然要求。税务机关作为

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必然要把权力置于阳光下,税收管理行为的依据、内容、标准、程序都要公开。深入推进税务公开,勇于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将其作为规范自身权力运行的“紧箍咒”,不断规范优化执法、管理和服务,提升税收法治建设水平。四是必须高度重视程序的规范和执行的刚性。明确执法责任,强化执行刚性,确保制度落实。五是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积极引导和促进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

三、加强税收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一)、树立公平正义理念,明确法治文化建设价值。法治文化认同的路径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念到实践逐步发展的过程。要强化税务干部对法治的信任感。信任法治,是法治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要强化税务干部对法律的敬畏感。法律不仅是维护公民权利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处罚违法行为的尖锐利器。唯有法律的警钟长鸣,才能强化人们对法律的敬畏感,从而增强人们对法治文化的认同度。要强化税务干部对法治的责任感。承担起尊法、护法和守法的社会责任。要紧紧围绕税收执法督察、执法监察、巡视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反复性和共性问题,强化法治要求和税收工作制度建设与各项业务的具体融合,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使法治文化的力量转化为国税工作的执行力。

(二)、贯彻依法行政原则,提高法治文化建设水平。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规范税收执

法行为、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依法化解涉税矛盾纠纷、努力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等方面入手,落实依法行政原则。坚持内控预防,依托信息技术,将风险防控的各项措施同步嵌入工作流程中,将权力行使过程转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实现机控人防。

(三)、创新文化载体形式,拓宽法治文化建设范围。强化法治文化的传播推广,结合税务工作实际,选择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的内容,设计推出多种形式的传播、教育活动。巩固文化展厅、宣传橱窗等阵地,继续深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让税收法治文化传播更环保、更便捷。开展法制讲座、影视展播、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参与者受到法治文化熏陶。

(四)、夯实建设结构基础,落实法治文化建设制度。继续完善税收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制度,细化具体规定,明确规范要求,奠定税收法治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制度基础。落实法治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为推进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强化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提升税务文化内涵。积极拓展税收法治文化建设研讨交流新途径,建立税收法治论坛举办机制,组织引导法学、税务理论界专家、税务工作者和纳税人代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税收法治文化建设理论研讨,准确把握税收法治文化的科学内涵,探索法治文化与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改进税收法治文化的传播方式,力求把法

治文化的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税务法治文化建设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法治只有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让法治成为一种文化》马怀德

2、《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人民日报

3、《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 梧州日报

4、《法治国家与法治精神》 舒刚

5、《法治文化建设要形神兼备》蒋大礼

6、《如何加强基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光明日报

7、《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蒋传光

8、《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光明日报

7.中西休闲体育的文化认同研究 篇七

关键词:休闲,体育,文化认同

1.中西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

1.1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社会基础

空间平台和特定的社会背景是文化认同所必须的条件,在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了深化和发展,而之前的单一化的价值观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伴随着西方各种价值观被国人所接纳,一种全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已经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西方的、东方的文化可以同时存在,同时改革开放也为各种休闲、体育等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包容发展的平台。随着当前的全球化形式,不同地域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每一种文化既在影响世界其他文化的发展,同时自身也在受着其他文化的影响,为休闲体育文化认同提供了可能。全球化能够使得“休闲呈现出明显的雷同化、技术化、复制化和标准化。中西休闲观不仅存在对立和区分,而且会在诸多方面出现交融、互补和借鉴,休闲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淡化。”在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下,篮球、足球、网球、高尔夫等现代西方体育受到了很多民众的喜爱,这是我国对于西方体育文化的接纳与认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休闲观、体育观逐渐相互消解与融合,具有自我特质的休闲体育文化内涵逐渐形成并且不断发展。

1.2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文化基础

文化认同的背景是“伴随着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随着我国的经济空前的发展,关于人存在的价值的思考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传统社会原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已经一去不复返,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作用下,“以物的依赖性为中介的个人独立性”形成并进入人们的思想,使得社会与人自身的普遍物化,否定和扭曲了人自身本性,我是谁?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样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而对于人的关爱则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自我身体的活动性是中西体育的共同点,即通过身体活动形成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探究,这表明中西方都对于生命的热爱。但是,对于西方,体格、力量是他们体育的关注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是他们追求的目,追求“更高、更快、高强”。而在中国,强调养生修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追求的目标。不论是中西方,有一些是共同的的:摆脱现有自我认知的限制和对于自己的身体与精神境界的感知与完善。

2.中西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特点

2.1兼容性

休闲体育是中西休闲文化、体育文化和休闲与体育多元文化之间冲突碰撞融合所产生的,里面共存了多元的价值观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与体育文化并不是休闲体育的全部,还包含了体现西方文化的自由精神的休闲文化和现代体育的表现方式和价值内涵。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兼容性。当前的它的兼容性的定义为:按照休闲体育自身的规律对休闲文化和体育文化进行整合,包括价值观、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等方面,以形成自身的特质。

2.2开放性

认同对象之间双向互动就是文化认同,而开放则是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休闲与体育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系统,随着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的休闲是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存在,而体育以一种身体活动方式存在,而且其样式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丰富化。另外,在文化的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不自觉间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开放性不仅在休闲体育文化中,同时还在社会发展对休闲体育存在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3扬弃

文化认同以自我为中心,寻找和确认的条件是自我的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下,休闲体育文化认同得以建立,而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中心就是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以,包括西方休闲与体育文化中物欲消费、封建传统体育伦理道德价值观、体育中金牌价值观、体育运动固有规则的软化与淡化在内的体育文化与传统休闲文化的扬弃是对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结果。

结语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发形成的休闲体育是在中西休闲文化、中西体育文化和休闲与体育之间的文化认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休闲体育的文化认同基础是中西休闲与体育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从而逐渐产生了休闲体育文化认同的内容,并得到发展。融合休闲与体育对人之为“人”的价值本质探求和思索的休闲体育文化认同不仅是休闲的重要内容,还给体育的发展引导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詹华宁.中西休闲体育的文化认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7):25-28.

[2]王延.现代休闲体育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7):29-31.

8.赴法留学生的文化认同 篇八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认同;文化认同;赴法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06-02

一、引言

中法两国无论从文化内容上还是价值观念上都有着巨大差异。一个是以传统的东方文化为根基,另一个则是以西方文化理论传统为指导,因此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近些年,赴法国交流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同学在法国学习的时间长,有些人时间较短。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背景下,这些同学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巨大变化,甚至会影响到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传统固有的中式思想文化必定同周围的西式价值观念发生的剧烈的碰撞。在这种典型的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归属问题便摆在大家眼前。可以说文化认同是跨文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跨文化交流。那这种留学交流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到底同哪些因素有关,换句话说是什么影响着跨文化交际下文化认同的程度?以及这种现象之下所产生的文化认同对当事人,对社会发展甚至对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又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便是本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cultrual identity)是指对群体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文化认同的主题是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

认同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文化认同应当处于一种中心地位。首先,无论是民族认同还是社会认同都包含于文化认同之中,民族和社会的认同也即一种身份的归属。甚至说到种族的认同,在谈及肤色、体质等外在生理特征之外,都不得不涉及到对此进行的评价。如此分析,这些特征与特点,也正是属于一种文化的范畴。比如,在种族认同过程中,有色人种(黄种人和黑人)同白人之间不仅的在外貌肤色上有极大的差异,淡肤色的人可能还会在心里上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优越性和肤色上的美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带给种族问题的消极影响。其次,无论一个人对于自身文化有着怎样的认同和归属,这种归属本身都离不开文化的大范围。这种被限定定范围的身份和角色也都要在文化的范畴中寻找其定位与合法性。脱离文化的范畴,个人的身份归属便失去了意义。

三、影响赴法交流学生文化认同转变因素分析

近年来,赴法国留学学生数量逐年上升。根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统计的数据显示。随着大量留学生的出国交流学习,他们对于法国文化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笔者认为,文化认同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大背景下来讲全球化和现代化是导致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世界在不断发展、不断融合,打破了原本所谓的“界限”的同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便迫切需要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然而,跨文化交际就是要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在所了解的新事物中,有对自己原有文化的冲突,有对自己原有文化的深化和发展。笔者以对部分赴法国留学学生的采访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留学时间是促使文化认同转变的催化剂。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适应。笔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别对20名在法国生活一年的学生和20名在法国生活五年以上的中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法国生活仅一年的同学中,有80%的同学还是倾向于在中国的文化观念,而在同样的这份问卷中,在法国生活五年以上的同学有60%的人基本习惯并倾向法国的文化生活。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其实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人到陌生文化环境下所遵循的“U”型理论模式,由此我们不妨说时间就像催化剂,它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赴法国留学出国群体文化身份、地位以及价值方面的归属。

2、不同民族之于文化认同的转变。中国人的这个概念狭义上大家会理解为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可这个群体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华民族的全部,因为这儿忽视了另外55个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相对较小的少数民族群体。在20名被访者中,有10人是汉族,另外10人为少数民族。他们20人中有60%即12人(7人汉族,5人少数民族)倾向于法国的民族文化,倾向于法国身份的文化归属

通过数字分析,我们看到汉族学生对于文化身份的转变比少数民族的学生对于文化身份的转变人数上略站优势,但由于问卷的基数有限,同时这个人数上的优势也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对于民族不同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在文化身份归属的问题上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3、交际圈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初到法国都会选择同本国的同学一起活动交际,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等等,因此便更容易找到共同的生活习惯方式。从霍尔所研究的语境理论来看,中国人的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较之我们的文化而言,法国文化则属于一种“低语境文化”。所谓高语境传播或信息是指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信息中。而“低语境”的概念则正好相反。

由于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属于两种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隔阂”的情况,以此导致大量中国留学生到法国之后愿意生活在中国学生的圈子中。生活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的学生思想是很难接受法国本土文化的,反而经常同法国学生交流学习的同学会更加容易适应法国的文化身份归属,通过逐渐与法国学生交流,自己会不自觉地变成低语境文化中的一份子。所以说,交际圈不同,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是有差异的。

四、赴法留学文化认同转变的影响

1、对留学生本人。事物都是矛盾的,凡事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于赴法留学学生出现文化认同转变的现象更是如此。无疑,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渐深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有诸多有利影响,但由于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屏障”导致跨文化的障碍,以及所这种文化认同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同样要看到。endprint

(一)积极影响。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法国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如果我们自己能够客观地做到用西方人的视角看东方,说明我们敢于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勇于揭露,这样才能更好地进步。在同出国留学同学进行交流时,问他们从法国回到中国感触比较大的一点是什么,很多人都说我们的整体素质和法国人比有所欠缺。具体一点,比如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十字路口闯红灯……当然并不是说人家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差,崇洋媚外。笔者在此仅探讨自身的所见所感并且对我们自身有益的方面。去掉法国人价值观念中不足的地方,吸收其对我们有益的部分,充分发挥跨文化交际文化认同的作用,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和精华来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积极融合,创新思维。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种碰撞与交流中,会有吸收也会有排斥。众所周知,中西文化跨度之大,差异之明显,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不过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才能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在积极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创造出新花样,广泛吸收新鲜文化事物,也有助于更好的将本国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同时结合其他先进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的、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鲜文化,树立更加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

(二)消极影响。首先,文化归属模糊化。在经历以中法文化为代表的中西文化碰撞之后,可能会让我们在文化身份的认同上出现微妙的变化:既不觉得自己属于法国文化身份的归属,同时又会觉得自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一小部分的不能认同,从而产生一种文化身份的模糊现象,仿佛一种“夹生”的状态。生活在法国还会因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而回到中国后,可能又觉得自己有很多方面都与家乡文化格格不入。这时可能会出现一种模糊的思想意思,这需要一段时间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新建构才会让自己变得不“模糊”。

其次,本土文化排斥化。在法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国后,可能会看不惯周围的很多出国前的“理所当然”,在这种自然不自然流露出的批判性想法的同时,说明你已经在或多或少的排斥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价值。适应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之后,对原来的这种早已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产生了一种排斥的情绪。

2、对整个社会文化体系。赴法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发扬本民族文化并吸收西方法国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交流传播本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又吸收先进的西方思想文化。这是在文化方面“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最好体现与实现方式。通过排斥——认同——重新建构的一种模式形成新的、更完善、更丰富的个人文化观念,对于弘扬本族文化,传播本族文化,发展本族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语

全球化的大背景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条件,使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同时也使得文化认同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认同、文化认同几个词汇在概念方面的梳理,同时结合赴法留学生群体和自身的留学经验,来挖掘该群体对文化身份归属问题因素的调,并分析这样的文化认同所带来的影响。了解文化认同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分析它所带来的影响,最终目标则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优化,并发扬与丰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汤姆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键三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3]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4] 田 茵.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从文化的传播看多元文化交融[J].新闻前哨,2007(10).

[5] 奥斯特罗姆·莫勒.全球化危机[M].贾宗谊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56).

[6] Jabirus Banaji.“The Crisis of British Anthropology ”,in New Left Review no.64.November/December,1970

[7] 郑晓云.文化的认同与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58).

[8] 李文淑.跨文化交流中的两难处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98).

[9]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美]威廉·A·哈维兰著.矍铁鹏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1] 陈 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9.关于税务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九

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各级单位对税务文化建设倾注了不少心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用发展和创新的标准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税务文化建设的整体效能,还必须直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家在亚太地区享有盛誉、在文化咨询领域建树卓越的管理咨询公司,普智经盛通过对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广州市番禺国税局税务文化建设、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东区稽查局税务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运作,对当前税务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在如何建设税务文化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一、对税务文化的理解

1.税务文化的内涵

税务文化是税务机关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包括物质体系、行为体系、制度体系和精神体系四个层面。

税务物质体系是指反映税收实践活动的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如税服、办税服务场所、税务工作器具、单证等;税务行为体系是指税务干部在税收工作中的言行举止等的总和;税务制度体系是指在税收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如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工作规则、税收管理员制度等;税务精神体系是指治税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总和。

税务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税务部门职工共有的价值体系。从表层上、感官的角度说,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职工做事的习惯方式。

2.税务文化的特点

税务文化主要有以下六个主要特点:

(1)政治性。税务部门作为国家执法部门,代表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利益,在执行公务时必须严格遵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依法治税要求,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2)行业性。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职能部门,担负着组织税收收入,服务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税务人员在工作中要经常与纳税人、与金钱打交道,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工作作风,这些都是区别于其他行政部门及其他行业的鲜明的特点。

(3)地域性。每个税务机关工作总是与一个地区联系在一起,所以税务文化建设也与当地的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4)针对性。首先,税务文化具体到各单位人员结构状况不同,所展现的文化也将不尽相同,所以要针对各单位特色来创建税务文化。

(5)时代性。税务文化建设既应当体现税务传统的文化,又应当与时代发展同步,不断吸取借鉴其他部门、行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国外先进的税务文化,达到不断发展的目的。

(6)创新性。税务文化建设必须保持旺盛的活力,与时俱进,以体现时代前进方向的文化内容作为自己的特征。为此必须不断地进行税务文化创新。

3.税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税务文化和企业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都属于组织文化,包含文化的四个层次,即: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需要说明的是,优秀的税务文化和企业文化不是与生俱有的,都需要建设的。

税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其自身的职能与特点。二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是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企业,出于盈利目的所创建的一系列管理规范,是企业道德原则的实现精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这些企业道德逐步转化为企业员工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的过程。而税务文化作为行政文化的一种,是基于非赢利目的,实现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意志所创建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税务文化建设的思路

税务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塑造过程,需要有力的措施和明确的步骤推进方能产生成效。普智经盛管理咨询公司作为专业化的文化咨询公司,通过对广州市国税局税务文化建设、广州番禺区国家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广州国税东区稽查局税务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运作,摸索出一整套税务文化建设的方法。

1、税务文化调研

为了测评税局税务文化现状,普智经盛结合自己研发的企业文化测评模型,研发出适合税务行业性质的文化测评PCIS模型,并经过上述三家税局的测评实施,卓有成效。

第一步调研前的准备

第二步深度访谈

第三步调研问卷设计

第四步问卷调研

第五部结果应用。根据定性的访谈分析和定量的调研问卷分析结果,结合税局税务文化现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确定完善和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方向。

2、税务文化理念提炼

普智经盛除了系统提出税务文化理念体系构成之外,更率先提出了税务文化理念应用的先进思想和相关成功实践。

第一步税务文化诊断评估结论汇总

第二步进行税务文化定位

第三步捕捉税务文化个性及标杆

第四步提炼税务文化的核心理念、应用理念和传播理念

第五步通过举办理念沟通会,对税务文化理念进行讨论、修改和升华,最终形成税务文化理念。

3、税务文化规划

以税务文化组织、税务文化制度、税务文化管理和企业文化评审办法为支撑,制定税务文化中长期建设规划和各税务文化建设实施重点任务。

4、税务文化实施

普智经盛在税务文化实施方面,开发出了“五星”实施模型,将主要从传播、培训、激励、固化、牵引等五个主要的纬度进行系统化的税务文化建设。

5、税务文化评估

税务文化评估,指的就是在税务文化规范确定下来进行实施之后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确保税务文化的实际运行与税务文化规划目标的一致性,主要方式是税务文化调查、税务文化测评,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沟通方式确保税务文化运行的正确方向。

10.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十

一、《甄嬛传》引起的翻译热

以清朝雍正年间为时代背景的宫廷剧《甄嬛传》讲述主人公甄嬛在宫内尔虞我诈的斗争中几度浮沉,从一个不谙世事、向往爱情的单纯女孩成长为一个弑君谋权的“老佛爷”。《甄嬛传》是现代传媒技术和古典文化的完美结合,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剧中既有盛大的历史场景,也有细腻的情感交流,还有诗意的对白、严格的礼仪典制、华美的传统服装道具,处处彰显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该剧从2011年以来在国内持续热播上百次,在港台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也掀起收视热潮。而由美国制作团队全新剪辑和编排的6集美版电视电影《甄嬛传》于2014年登陆美国最大的收费视频网站Netflix。这部极具中国古典语言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电视剧该如何翻译引起很多观众的热议。在美版《甄嬛传》上映之前,大众就对这部中国古代宫廷剧中一些文化负载词和文化现象的翻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注,网络上出现了各个版本的“神翻译”,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华妃的“赏你一丈红”,被网友翻译为“Giveyoua3.3333metersred”;最常用的一句对皇上的问候“皇上万福金安”被翻译成“Empress,hopeyou1000luckyandsafewithgold”;清朝后宫嫔妃称号繁多,其中的“答应”“常在”被网友戏谑成“Agree”和“Alwayshere”;而红极一时的甄嬛体“这真真是极好地”也被大众翻译成“Thatisreallyreallygoodenough”等五花八门的版本。这些网络上的热议和“恶搞”翻译引起了古装影视剧的翻译热,也反映出这部剧的翻译难度以及大众对其翻译的关注和担忧。

作为第一部登陆美国,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充满了大量文化负载词和文化意象的中國古代宫廷剧,能否在美国同样掀起收视热潮,承担起传递中华文化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剧美国版的翻译是否成功。那么,《甄嬛传》怎么翻译才能既不失中国文化特色,又满足美国受众的期盼,实现影视字幕翻译的跨文化传播的目的,这值得我们从影视语言的特点到字幕翻译的目的和策略,以及跨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二、从《甄嬛传》看影视剧字幕翻译

1.影视剧字幕特点及翻译

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商业性和市场化等特点,而影视语言具有即时性、大众性、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和无注性等特点[1]。因此,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不能无视目的语文本的交际目的而“忠实”地再现源语文本的表层结构,相反要最大可能地服务于目的语文化背景中的目的[2]。影视语言特点制约了字幕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规定了影视翻译要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适当照顾到他们的语言水平和阅读需求[3]。作为译文接受者的受众,其需求决定了影视字幕翻译的目的和原则,其文化习俗与语言习惯影响了影视剧翻译策略的使用。影视剧翻译要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预期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并以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首先,影视剧中的大多对白具有通俗性和口语化的特征,其译文要做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易于上口。其次,影视剧的类型、文化背景、语言风格各不相同,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以上因素来确定翻译策略,保证字幕与影片画面的和谐,充分展现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实现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再次,影视剧的字幕在制作上要受到画面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字幕翻译要做到言简意赅,不喧宾夺主,不影响画面传输,不造成观众的阅读和理解障碍。另外,影视作品中独特的文化形象和视频画面传输的非语言信息在字幕翻译中也要予以适当的配合与传达。总之,影视剧字幕翻译应考虑到解决字幕时空限制和为实现文化转换而采用的必要策略[4]。

影视剧字幕翻译需要达到三个基本目的:向受众传达影视作品的剧情和语言信息、实现影视剧跨语言的文化传播、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影视剧翻译中,翻译策略的使用以及翻译原则的制定都是由受众的需求及相应产生的译本的翻译目的决定的,能否有效实现翻译目的是翻译的最根本原则。影视字幕翻译要达到这三个字幕翻译的目的,最常遇到三大难关:文化对等、押韵和幽默。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历史背景题材的影视剧,有别于现代影视剧,其语言中文白夹杂,大量使用修辞和富有诗意的文本内容,多处引用或改写中国古代诗词歌赋,再加之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该剧贯穿了很多历史典故、文化词汇以及文化意象。这些语言和文化特色给目标受众带来异国文化和风情的同时,往往为目标语受众所不熟知,甚至有时候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造成理解和传播障碍。这使得“文化对等”成为《甄嬛传》字幕翻译中最难的一关,因此译文尽量在文体、语言风格上保持原文的风格特点,同时进行合理的转换和取舍,以免造成理解障碍。可见,影视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字幕的隐形[5],让观众意识不到字幕的存在,仅仅给观众留下信息精华,从而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最终达到字幕和视频画面的完美融合。

2.《甄嬛传》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影视剧字幕翻译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将精彩剧情和语言文化信息准确恰当地传达给目标受众,让受众获得美感体验的同时,还要避免文化交流的障碍和缺失。备受关注、困难重重的《甄嬛传》翻译要在中美两国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就要结合“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是采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象来传达原文的本意,尊重目的语受众的语言习惯。异化是采用源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象来传达原文内容,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风情”。在《甄嬛传》的字幕翻译中,对于难以转换的文化因素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避免译文造成理解障碍。而对于可以转换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异化翻译会因异质文化的大量介入而使影视剧的受众感觉晦涩难懂,最终失去观看的兴趣。过度的归化翻译虽然使译文易于理解,但是会失去源语的文本特色和异国情调,使目标受众失去了解异国文化的机会和乐趣。比如,英国古装剧配上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或者中国宫廷剧配上美国街头化的口语就破坏了原影视作品艺术的和谐美。

针对《甄嬛传》中大量富含文化内涵的文化形象,异化翻译的恰当使用才能保持原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比如,该剧对主人公名字“嬛嬛”的解释为“袅楚宫腰”,在美版中翻译为“TheslimwaistoftheconcubinesoftheChupalace”。这里加入了关于楚国的文化背景,体现出其名字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但是对于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美国电视剧受众来说可能会稍显晦涩难懂。剧中,温实初引用古诗词对甄嬛的表白“一片冰心在玉壶”翻译为“Ajadevesselisthesymbolofapureheart”,这种解释性的翻译交代了冰心和玉壶的象征意义,其含义使目标受众一目了然。

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不是独立的,两种策略可以实现有效结合,对源语内容进行适当的再创作,从而转换文化意象,弥补文化空白,实现文化传递的目的。美版《甄嬛传》对于“一丈红”的翻译“ScarletRead”中省略了原文的“一丈”,增加了“scarlet”(猩红、罪孽),既没有采用完全尊重原文的异化翻译,也没有完全归化翻译成美国的某种刑罚,增加的scarlet诠释了一丈红作为一种刑罚的惨烈,不失为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上乘翻译。

影视作品的翻译很大程度影响着影视剧的收视效果和文化传播效果。为了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中文版《甄嬛传》中容易造成目标受众困惑的文化负载词,在美版中翻译成目的语文化中含有同样或相似联想意义的形式或形象,甚至是不同程度地进行改写或省略。美版《甄嬛传》的字幕翻译融合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以同化为主,辅以异化翻译,使其相辅相成,在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减少文化交流的障碍,在达成文化的有效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6]。

三、从《甄嬛传》看中美差异

中文版《甄嬛传》中的诗词、音乐、服饰、建筑、医药、礼节、饮食、典制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美版《甄嬛传》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其翻译和剪辑等也体现了东西方语言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差异。

1.《甄嬛传》中的中美语言思维差异

汉语多用简单句和并列结构,结构相对松散,句型呈竹节结构。英语多用复杂句和大量的关联词,句式结构严谨,句型呈树枝结构。这种语言的差异体现来源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民族注重偏逻辑的理性思维,而汉语民族注重偏直觉的悟性思维。而且,汉民族倾向散点思维,所以汉语多后重心,是主题结构性语言;英语民族倾向焦点思维,因此英语多前重心,是主谓结构性语言。在汉英翻译中要根据不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改变句子的结构。比如,在《甄嬛传》的字幕翻译中,“家父松阳县城安比槐”翻译为“MyfatherisAnBihuai,deputymagistrateofSongyangcountry”。此翻译根据英语的习惯改变语序,将原文中位置在后的人名提前,之后再描述其官职。另外,对于汉语常用的重复,比如“嫔妾只是想训诫她一下而已,训诫一下”翻译为“Ijustwantedtoteachheralesson.That’sall”。在翻译中,省略了后半句的重复,而用“That’sall”表达了源语中“仅此而已”的意思,言简意赅,准确传达了原文本的内容,迎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美版《甄嬛传》把源语文本中大量的排比和重复都进行了省略和同化翻译,把汉语最常采用的“后重心”的“竹节结构”在翻译中拆解组合成英语习惯的“前重心”的“树干结构”,句子結构和语序的变化体现出中美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差异。

2.《甄嬛传》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中文版《甄嬛传》中人物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称呼都表现出了等级尊卑,而美国文化更喜欢直呼其名。在中文版《甄嬛传》中的“本宫”“朕”“臣妾”“微臣”“奴才”“奴婢”等称谓在美版中都一律译为“I”。甄嬛在认出皇上之前问:“不知尊驾如何称呼”翻译成“Whoareyou,sir?”其中,甄嬛对其的尊称“尊驾”直接翻译成“You”。同样中文版中的尊称“姑姑”也直接翻译为“you”。而甄嬛与故人温实初在中文版中互称“哥哥”和“妹妹”,而美版中则是直接称呼名字“Shichu”和“Huan”,这也体现了美国人在称呼上的文化习俗。

另外,《甄嬛传》共76集,按时间顺序,利用大量细节铺垫,层层推进地讲述甄嬛一生的爱恨情仇。而美版《甄嬛传》被重新演绎和剪辑,改编成6集的电视电影,而且每一集都以老年甄嬛回忆往事的场景开篇,每次回忆一个主题和线索,再以倒叙的形式围绕主题展开故事。其中大量的细节和铺垫被删减,留给观众很多的想象空间。这也体现出了中美两国观众的观影习惯、思维方式和生活节奏的不同。

虽然中美文化和观众的思维方式有巨大差异,但是在两版《甄嬛传》中体现出了超越民族的共通的文化价值观。比如,中美两版中的爱情、友情主线,引起了身处不同文化的中美两国观众的强烈的共鸣,符合跨文化传播的共通性规律。

四、影视剧字幕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意义

在经济、文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大众传播媒体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影视作品作为最直观、生动的文化产物和载体,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其跨文化传播迎合了时代潮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不同于普通的书面翻译,文化内容只能靠文字符号传达,影视作品中与字幕同步的视听信息可以有效诠释和传达文化内容。影视作品的多媒体性质为克服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7]。

11.民族文化认同 篇十一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校园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扩大,文化需求的品味逐渐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也趋向过分看重外国文化,特别是欧美文化。当然适时的模仿、学习是必要的,但是过份地崇尚、依赖,就会渐渐漠视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这使得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出现。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掌握着国家的命运,是中国未来的代表,如果大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卖国贼”,大学校园成了西方文化的“贩卖厂”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一、民族文化认同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

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的开放环境是全球化背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间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成为了一个整体。汤林森指出,“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其母国机构制度的影响,本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安定的文化归属感,一步步地被吞噬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利用跨国公司、吸引留学人才等将其文化扩散到其他国家,并逐渐渗透到其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淡化人们对国家的热情,弱化国家民族意识,从而冲击着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所谓的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

tity)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其特性比起政治、经济结构更不容易改变。

在当前尤其是处在现时的大学生们,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不定型的时期,很容易陷入这种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化的抉择之中,迷失了方向,做出一些缺乏理智和思考的事情。这不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个别现象,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适性”弥漫于大学校园中。无疑,这对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提出了挑战。

二、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缺失的表现

1.大学生对母语的漠视和对外语的狂热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那就根本算不上一个民族。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密不可分,强化母语教育势在必行。当前在大学校园文化中,母语教育产生了危机,很多人说普通话不流利,甚至是有些大学生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更有甚者,在大学的课堂上,有些高校教师竟然还用所谓的家乡话来讲课,看来我们的母语教育是应该好好加强了。与之对比的是我们大学生们对英语的狂热。这一部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比如:国家规定大学生必须过英语四级、六级、专业四、八级等等,过不了就拿不到学位证书,这固然是对大学生们学业的敦促。可是笔者看到每天大学校园里,晨读的是英语,每个学生都拼命的读啊读,熟知他们的普通话都已经说得很好了吗?他们对外语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对汉语的学习,他们认为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很重要也很吃香,学生对欧美文化的了解大大超过了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他们能用英语非常流利地介绍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却不能用英文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除去其他方面我们暂且不谈,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今大学生对外语的狂热追求。这就引发了一个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怎样加强大学生的母语教育,以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无知,也就谈不上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如果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失去,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自己的文化自觉性和民族性,那么中华民族就会沦落为一个单纯生理意义上的族群。”目前中国很多大学生懂ABC,懂美元英镑,懂乔丹、汉克贝母,但却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岳飞、郑成功,不了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之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生们很少去阅读这些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相反却沉迷在所谓的“流行文化”“时尚文化”中,这些文化借助网络的便利大行其道,扰乱大学生的思维,混淆他们的听觉,使很多人丧失了最起码的思辨能力,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只好偷偷摸摸地躲进旧的藏书室里,成了“养在深闺人不知”的旧古籍。如果大学生连像《老子》《孔子》这样的中华民族的经典之作都知之甚少,那又如何谈得上来实现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呢?

3.大学生情操的缺失

大学生是新生的一代,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代表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将成为我们国家文化主流的价值取向。由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到来,随着各种思想潮流的涌入,人们的价值趋向开始变的多元化,民族认同感日益被削弱,也就很难有一种文化或者价值观能广泛的来凝结大学生。于是,自高自大、冷漠、个性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的普遍特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失去了正确的情操导向。于是,校园内普遍的自杀、杀人、色情等一系列违背情操的事件每天搞的人心惶惶。校园文化建设步履为艰。

三、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提高对母语的认识和重视对母语的学习

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现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历史,在这一个历程中,积淀着民族的文化。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它身上流淌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人文智慧。因此,母语对于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实施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是最直接的方式。在当前有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被边缘化,当成选修课来做,学生可学可不学,以至于大学生在某些场合往往“失语”,丧失了很多机会。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以便让他们了解并学习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其次:大学应该加强对普通话的训练和要求,使他们会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的正规语言,使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广为流传。

2.课程设置上以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指导

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增强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增开四书五经等传统著作。老子和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思想源源流长,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底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伟大思想,使他们的思想渗入到我们的脑海中,增强我们对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认知。其次我们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其中,使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其全面发展,还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与民族文化建立深厚的感情,优化大学校园文化的人文气息。

3.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实,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希望在全球化的客观进程中保留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使中华民族能以自己独特的的身份融入多元世界文明中。然而,由于在大学中,长期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弱化了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窒息了大学校园民族文化的气息。这就要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回归传统文化,保护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文化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蕴涵着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人生信念。《孔子》中曾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几千年来,忠诚、守信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易经》“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自信、自立、不屈不挠的品格,历来是每个优秀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这种阵地。《老子》“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和利己是统一的,利他能转化为利己,这种谦恭无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在大学校园中,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大学生追逐名利,为个人私利而试图牺牲他人,损害他人的利益,校园中处处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失去了学术气氛,古代的老子尚能如此,更何况处在现在的我们呢?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应该督促大学生加强对文史哲等人文著作的阅读,尤其是一些被公认的世界经典,这样会使大学生时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文化力量的感召,潜移默化地改造并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和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塑造健康的人格,自觉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选择尺度,促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的人才,从而达到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4.在大学校园中,创设更充分的社会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传统活动、节日等,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充实和丰富。开展意义重大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可以让学生观看记实片,也可以组织学生直接参加这些活动,通过这些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们了解伟大事件,学习、感悟历史英雄人物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大学生是比较独立的群体,高校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可以通过任何形式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张贴英雄人物画像,附之于人物事迹简介,开展阶段反思活动等,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加强各高校间的传统文化交流,如邀请知名的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教授来校作专题讲座,学术讨论等,学生们自由参加讨论,发表意见,以增强他们的感染力,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高校校园文化得到和谐发展。

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它的源头活水,一种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能使师生的思想境界、人格和道德素质得到升华,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人生观和“为现代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时代领先人。只有加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学习,才能增强高校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炼他们的意志、人格和行为方式,以建设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使大学校园文化散发出一种永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1999.

[2]张首先,马丽.文化符号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J].天府新论,2007(6).

[3]民族文化认同与母语教育,2010年全国两会.

[4]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7]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J].哲学研究,2011(12).

上一篇:医院续签合同申请书下一篇:文山州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