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2024-09-30

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2篇)

1.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一

1 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 已被广泛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国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如今, 光学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等卫星与航空遥感数据, 已成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

随着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的高空间、高光谱、高动态遥感卫星可以对地球进行多尺度、多层次、多角度地连续观测, 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数据源, 大大地扩展了可供利用的信息源。然而, 当前常规的遥感处理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遵循了数理统计分析的理论模式, 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十分有限, 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 已不能满足处理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需求。如何快速有效地自动提取和解译地物目标信息已成为遥感科学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需要结合测绘、遥感、计算机、地理以及电子等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研究。

2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遥感信息智能化信息提取与解译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信息提取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 尽管当前的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面向专业目标的实际应用 (如粮食估产系统) 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但对于大部分遥感应用来说, 由于受限于当前人工智能的水平, 遥感智能解译方法离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对地观测遥感信息处理发展的另一趋势是集成了强大的星上影像处理功能, 增强星载、机载信息处理能力可使地面接收站设备简化, 操作简单。同时, 可降低对星载、机载传输信道容量的苛刻要求。当前, 一些卫星系统如美军的NEMO卫星、欧洲空间局PROBA卫星, 都具有一定的星上图像处理功能。

面对获取的多时相、多分辨率、多视觉、多波段和异质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 如何综合利用好这些信息, 提高遥感应用的准确性、精确性、完整性和稳健性是遥感领域的前沿课题, 遥感影像融合不仅仅是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简单组合, 它是一种将来自多传感器的遥感数据进行重组、合并, 并提取有用信息的技术。遥感影像融合实现多源数据优势互补, 能够提高信息提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为适应遥感应用环境、应用模式、处理方式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遥感信息一体化快速综合处理应同时支持单机独立作业和多机联合作业等环境。为适应应用需求 (如灾害监测、应急响应、军事行动等) 对遥感影像处理时效性的要求, 在综合处理技术中必须考虑软硬件一体化的集成问题。目前在国内外, 软硬件一体化的专项技术如影像的读取、显示、压缩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但对多星遥感影像产品生成的硬件加速方法考虑较少, 需要考虑如何集成到一体化遥感影像处理平台中。同时, 该平台应具有明显的可伸缩、可动态配置的特点, 结合未来遥感信息处理的网络化趋势, 兼容过去遥感信息处理的成果, 可以采用多种加速和优化方法, 形成对集中部署和分布部署均兼容的开放式体系结构。

3 结语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在扩展, 各类遥感信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森林资源普查、基础测绘、城市规划、重大灾害与环境事件评估等众多领域, 并在政府科学决策与管理、全球与重点地区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遥感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应用方面,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向着更系统化、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 使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关键词:遥感技术,信息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爱容.GIS支持下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科技资讯, 2007 (7) :145-146.

[2]刘志强, 陈纪玲.中国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分析[J].环境保护, 2007 (5) :46-47.

2.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二

关键词:遥感技术;应用;土地勘测;优势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35-0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每年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遥感以其覆盖面大、信息更新快、人为干扰因素小等优点已逐渐应用到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中。本篇文章将介绍遥感技术,讲述遥感技术在土地勘测技术方面的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在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及遥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土地勘测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给土地资源部门供其参考来进行审批和管理。土地勘测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土地勘测是国家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土地进行测量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及优势

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上,地物的空间特征在地物识别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中、低分辨率图像识别中起主要作用的色调及统计特征将退居次要的或辅助的地位。高光谱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遥感从鉴别发展到对地物的直接识别。高光谱遥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获得和重建像元光谱,从而依据光谱特征直接识别地物类型、地物组成以致地物的成分,反演地物的物理、化学参量。随着光谱分辨率的提高,地物的光谱特征在识别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工作方法则由图像分析转变为以谱分析为主的图谱结合模式,并使遥感应用逐渐摆脱“看图识字”阶段,而越来越依赖于对地物波谱特征的定量分析和理解。时间分辨率的提高细化了遥感动态监测的时间粒度,使遥感变化检测研究发展到对地物或现象演化过程的研究,序列图像分析方法会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近几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非常多,其中遥感技术取得信息的速度最快,耗时最短,目前遥感技术被人们广泛应用在感高新技术发展的各个领域,遥感技术通过各个方向汇集物体的电磁波,再把电磁波信息进行传送、处理,识别,储存最终达到检测的目的。它收集的信息可以来自各个方向,且收集的范围非常大,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收集地球的资源信息。

二、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勘测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自动进行排序,不仅对信息进行收集,还可以进行识别和应用。遥感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时间和任何环境都可以进行探测,且可以反复获取,遥感技术讲获取的信息汇聚成图像的速度特别快,精准度特别高。且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多个传感器共同探测和多个波段共同传输,多种数据有序地汇集到一起使图像更加清晰。遥感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的比较晚,但其在我国的发展很快,从简单的识别到计算机的判读,使其迅速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地球人造卫星方面的应用使我们更了解土地资源情况,对相关部门做好土地调查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动态遥感技术室遥感技术被应用到土地勘测技术的关键。遥感技术可以汇集和传达特定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方向的影像,分析图像中呈现的结构信息,应用影像读译技术对影像的样色纹理等进行分析来设别变动的目标。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多时段地对特定范围的土地进行检测,了解其范围内的耕地情况和建设用地情况及生态环境状况。

三、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遥感技术的研究工作不够深、不够多。对特定区域或者特定目标的影响变化主要还是来自遥感动态探测,并不能对区域的面积或者目的的行踪进行准确判断,且虽然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有所应用,但部门地区也在采用航空遥感影像,因此,应该加大对遥感技术研究的财力、人力投入。

(二)遥感技术的成图精度不够高。目前,遥感信息的准确度还有很大可以提升的空间,例如光谱信息的详细情况,特征信息的有效融合,提高遥感信息的处理能力,同时结合实际地理情况,详细分析收集的各种数据,提取出高精度的信息,利用人们做出正确的规划。

(三)遥感技术要实现实用化和商业化。遥感技术日前主要被国家政府部门所使用,要不断扩大遥感信息用户的范围,除了公共服务方面,还多应用与商业,进而可以不断提升遥感信息产业的价值,使遥感技术产业得到更多的斗争,利于遥感技术向商业化发展。

(四)遥感技术很少应用与微观领域。遥感技术多数被应用于宏观大范围的监测,当然,若要在微观领域推广遥感技术,需要加强遥感技术分辨率,精确度,只要做到精准,才能广泛应用在土地调查的微观领域。

四、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遥感信息数据将不断加大。随着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很多行业及遥感研究工作的不断加大,使得遥感信息数据源会不断增多,遥感技术将逐步实现遥感传感器扫描,对地面进行可编程控制,使人们可以获取高密度时间断的数据信息。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自动进行目标处理,自动提取人工建筑物,使人们可以快速识别目标物及后续的定量化分析。随着遥感数据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对遥感资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五、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展望

我国土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当前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体系和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二应注重加强遥感图像处理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研究,我国整个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尚待完善,应该有计划地建立一个集 3S 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变化监测、变化趋势预测和综合评价,进而对我国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信息的需求。

六、结束语

3.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三

在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大形势之下,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城市所在的一些区域内部对土地的利用和覆盖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不同。当前我国众多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主要显示为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与此同时就是城市化进程过快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众多城市的城市面貌都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改进与变化。“内部结构重组”和“外围地域扩展”成为当今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式。在面对当前我国这个快速发展与变化的城市系统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要及时而又准确的掌握其对土地的利用情况与发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

经过我国当前土地等相关的工作人员们对现有状况的认真分析与研究,不难发现的就是,我国过去传统、较为陈旧的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的调查的形式,是一种耗时又耗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城市的发展。遥感技术作为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内容与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研究提供多时相、大范围的实时信息。与此同时,要想获得更加有效的监测效果,还可以将这一技术与当前同样发展较为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识别模式的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正是这样的效果与情况,可以有效的为我国当前的城市土地的利用动态方面出现的变化研究提供多时相、大范围的实时信息。在对我国土地情况进行一定的监测的情况之下,可以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获得与土地利用情况相关的一些类型与位置。这些变化信息的记录不单单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前期开发效果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开发,还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日后我国相关城市内部开发的第治理与规划情况,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众多城市能够更加可持续的发展。[2]

国内外相关内容方面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的研究成果

国外在关于遥感技术在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发展的监测方面的研究,最早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的Tomlinson最先提出了对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研究的具体方法,即将当前收集到的大量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机这一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是由当前属于国际社会科学会的HDP这一组织进行的了解,主要借此对当前我国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总结与预测。[

]

不得不说的是,这一方面的监测内容与措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曾经使人们第一次认真的意识到当前全世界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这次学术会议上,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是当前全世界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还有效的明确了LUCC是当前世界上与环境变化相关的人文计划的几个主要的遥感技术在相关研究中的研究方向之一。这样一来,有效的实现了对当前土地的有效利用与实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国际地圈生物计划与IHDP共同联合在一起,着重推出了LUCC这个项目以及其自身的科学计划。在1994年,LUCC再一次提出了许多与土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相关的设计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实现了对当前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与研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初步启动了“土地覆盖评价和模拟”的项目;而在1995年,由国际应用系统对当时的研究工作启动了“欧洲和北亚土地利用”的项目。另外,美国的全球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臭氧层对人们生活环境所产生的环境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提出的“为全球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研究项目”,这一观点与项目的提出,主要阐述的是与当时土地发展的情况与现状,而这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实现了对我国土地利用情况的详细而又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以上的这些项目,都对世界上的与土地利用技术相关的详细技术进行一定的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的终极目标,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对当前全世界具体情况的分析与了解。

然而,虽然当前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方面展现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与优势,但是当前国际方面在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而又认真的分析之时,仍然发现了一些对未来土地事业发展的情况产生消极影响的现象。这种消极的情况与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对土地利用情况的驱动机制的重视,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当前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等内容。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未来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与覆盖方面进行的一些预测与分析工作。[

]

2.2

国内的研究成果

我国在经历了多个五年计划以后,在科技上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的技术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积累。其中,遥感技术主要是由我国农业合作部与科学院合作而进行的一项宏观调查与研究。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与土地利用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们已经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调查,这次调查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们主要开展了一系列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当前国外在此方面内容上已有的研究成果与资料进行研究与整理;其次,是对当前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对粮食的产生造成什么样的消极影响。

在以上这些内容方面,我国在与国外情况进行对比的情况下可以发现的是,当前我国在对土地利用情况方面进行的研究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使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学者们积极向国际组织看齐,对中国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举例子来说,刘家福等一些技术人员积极主动的将当前先进的遥感技术实践到我国日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过程中。与此同时,张海玲也在自己所发表的文章中,具体而又成系统的对当前的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介绍了当前利用土地动态监测的重大意义,还在最后对当前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进行动态监测自身独特的优势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潘耀钟先生作为我国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知名教授,他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有效的实现了对当前遥感技术与信息技术得到一定有效的结合,并且将其技术与当前众多的多元遥感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与融合,他的观点对于我国在土地利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有效的促进、借鉴作用。[

]

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当前我国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与内容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与创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主要是认真考虑到了运用遥感技术在内等众多先进技术的方法,建立起一个具有一定实效性的土地利用监测体系,这样将会对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产生一定的有效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众多监测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总结之后,认真的对其中的几个较为突出的方法进行了分别论述和阐述,主要目的就是能为本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内容方面的资料与内容。通过对前人在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在相关的理论对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都对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事业产生了一定的直接影响。

本文主要的论述目标不单单是为了能够在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一定有效的成就,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论文方面的指导加强对相关工作内容的实践,为日后我国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这些方面的内容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为我国在类似的工作方面的进步与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扬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这个过程中需要同学们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在实施之前做好认真的分配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收集资料的效率与质量。[

]

对我国当前在遥感技术土地利用监测中的研究方法

经过近些年来我国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的是,当前进行监测有很多种方法,而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以下便将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认真的阐述与论证。[

]

首先,是逐个像元比较法。这种对土地动态监测的方法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对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像元进行比较,其主要目的是得到监测像元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次,是分类后比较。这种对土地动态监测的方法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对各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单独分类,按照比较之后得到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分类。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当前各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单独分类,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总结,得到在监测土地等方面是否存在利用数量、类型与位置等方面的变化。[

]

总的来说,这两种较为主要的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具有自身各自不同的利于弊。对于第一种方法的实践效果来说,虽然这种方法的步骤十分简单,但是只能简单的测算出像元具体的变化情况,并不能十分有效的得到土地变化方面的详细类型与内容。然而,第二种方法因为受到了两时相数据分类精度的影响,导致监测精度累计了两次分类的误差,这样一来就会使得监测结果的精确程度很低,并不能十分有效的对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与意义。[

]

在当前从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们对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以后,对这两种较为主要的监测方法进行一定的总结与整合,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得到了更多的能够有效实现对土地进行监测的有效措施与方法。以下笔者将会着重对其中的集中方法进行描述与阐述。

4.1

目视解译法

目视解译法这种方法是我国相关行业发展历史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遥感解译方法。这种遥感解译方法主要是由较大比例尺卫片、以及土地详查成果图这二者综合在一起产生的,这种方法主要是以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识别为辅的一种人机交互式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好在判读精度较高,其仍然有一些缺点。例如,工作步骤较为麻烦复杂、对解译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

4.2

分类后对比法

分类后对比法这种方法是我国相关行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方法,也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首先是对不用时相遥感图像分别进行分类,然后再对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这种方法被研究出来以后,我国便有很多的学者对其进行了一定详细而又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

唐伶戴昌达应用北京地区1987--1992年这四年中的时间,进行认真而又仔细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试验区八年之间在城镇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详细情况的记录与分析后,可以有效的制定出城市扩展的变化图件。另外,还有范作江范作江等以北京地区十年的城市扩展情况为例子,主要应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对城市扩展的研究与分析。采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使得城市实体扩展的范围得到一定的扩展,并且有效的实现将此种内容进行有效的叠加,从而能够研究出更多时期的特点与内容。[

]

采用分类后对比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城市的实体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展,并且还能在同一时期的城市专题方面将图像进行叠加,从而有效的研究了不同时间内城市扩展的不同特点与特征。沙晋明等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们经过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后,得到了对浙江省绍兴市城镇土地扩展的详细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是采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较为主要的方法,即在经过对该地区实际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以后,制订了与之相适应的图像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获得了不同时期之内的城镇边界范围,为我国日后在土地动态监测工作方面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虽然这种方法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与优势,例如变化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范围用分类后对比法可以被直观的监测出,但是其自身仍然存在着极大的缺点与不足,即多次单独分类难以避免形成累积误差,使监测总精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一来,便会对当前土地动态情况的研究产生一定消极的影响。然而,在认识到这种方法所存在的有点与缺点以后,就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相关的工作人员们对自己日后的研究与实践方向进行一定的合理规划,从而实现对其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

4.3

影像比值差值法

影像比值差值法这种方法是我国相关行业发展历史中一个同样重要的方法与措施。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当前不同年份、而时相又十分相近的影像,将其进行几何匹配以后,用年份相近的一份遥感影像某一波段像元,除以或者减去年份较远的遥感影像相对应波段的相应像元。当影像表现为正常的色调纹理,则表示土地利用类型未发生变化;当影像表现为较为突兀的色调与纹理,与周围的地物极为不协调时,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由此判断变化信息,该方法可以快速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比值差值法在实践操作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操作逐个像元比较方法,这种方法在数据源方面的要求就是,其数据源一定要保证是在同一季节的数据,如果不是这样,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同物异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自身数据的精准程度。[

]

4.4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我国在土地利用监测事业方面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对不同时相的数据进行一定的主分量变换,以此来更好的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从而更加有效的突出其内部较为主要的信息与内容、提取变化信息。这种方法将多光谱图像中各个波段那些高度相关的信息集中到少数的几个波段,不断的保证这些波段的信息能够互相不干涉的情况与现状,即用几个综合性波段代表多波段的原图像,使处理的数据量减少。[

]

黎夏等人主要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相关的实践过程中去,提出使用主成分将全色

SPOT

影像与具有

米分辨率的多光谱

IKNOS

影像叠加作主分量变换,然后选取适宜的特征分量进行假彩色合成的方法,来生成光谱特征变异影像以突出变化信息,充分展示了

IKNOS

影像的应用巨大潜力。这种具体的组合方式不单单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原有图像信息的保留与丰富,还能有效地做到将相关的数字信息进行有效的凸显与变化。[

]

4.5

影像融合法

影像融合法这种方法是我国在土地利用监测事业方面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主要就是发现其自身变化的特点约特征,而具体的手段与方法则是将两种不同的时相数据进行结合。这样一来,在两种不同的数据中,统一地面位置将会对应着相应的地面目标,也会有效地反映出一些相似的光谱特征。一旦两个不同源的数据如若受到实际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不同时相的影像在相同的位置则对应不同的地面目标,从而导致光谱特征不一致,使该处的融合影像上出现光谱突变,并与周围的地物在光谱上失去协调性,从而检测出土地变化信息。[

]

这种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图像融合技术之上的一种变化的提取方式,这种方法十分有利于不同时相、不同数据源的遥感融合影像,也能准确的确定土地利用变化所在的位置与范围。[

]然而,有优势的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这种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它只能在与相近季相的遥感影像融合的时候才能认真的判断出变化的范围,否则,将会存在一定细小的误差。

实施计划

5.1

对扬州地理图像的收集

扬州的地理位置刚好处于12037和12038两轨道的交界地带,经对两景影像无缝拼接并按照扬州市的行政区划边界进行图像剪切。[

]

结果如图1、图2所示。[

]

5.2

扬州市绿地信息的提取

利用ENVI图像处理软件提取ISAV指数[

],ISAV指数的公式为ISAV=(Rir-Rr)(1+L)

/(Rir+Rr+L)[

],其中Rir为第4波段,Rr为第3波段,L取值0.5。将其与第4波段和第3波段融合成彩色图像,转换成.img格式后,在ERDAS中进行非监督分类,并进行重编码。结果如图3、图4所示。扬州市区总面积为1

010

km2,由图3、图4的统计数值得6月份的植被覆盖率为60%,1月份的植被覆盖率为61%,植被覆盖主要为大田作物,其中以小麦为主。[

]将扬州市城区(维扬区、广陵区、邗江区、开发区以及新城西区)绿地信息取出来,并将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扬州市城区植被覆盖变化图(图略)。扬州市城区面积为156

km2,6月份植被覆盖率为56%,1月份植被覆盖率为51%,由图3可以看出:运河以东以及维扬区西北角和东北角有大片大田作物,市区6月份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比1月份要高很多,可见常绿植物所占的比率比较低。[

4.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四

遥感技术在作物生长监测与估产中的应用综述

概括了遥感技术在作物生长监测与估产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以使该技术得以更好地应用.

作 者:刘彦 关欣 罗珊 谢红霞 LIU Yan GUAN Xin LUO Shan XIE Hong-xia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刊 名:湖南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S127 关键词:遥感技术   作物生长监测   产量估计  

5.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五

针对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紧密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资源损毁、矿山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估与预警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方法,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作 者:王逊 陈伟涛 WANG Xun CHEN Wei-tao 作者单位:王逊,WANG Xun(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哈尔滨,150030)

陈伟涛,CHEN Wei-tao(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国家遥感中心地壳运动与深空探测部/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6.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篇六

1 遥感技术的内含和在环境监测中的特点

遥感(Remote Sensing)英文原义是指“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物理学(如光学、红外、微波、雷达等)、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等支持下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大多数学者认为,遥感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记录下来,经过人工处理,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信息的接收与处理等3个部分组成。

遥感技术主要有监测范围广、获取资料信息更新速度快和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质量高,便于进行长期动态监测、节省人力、物力和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等优点,往往还能发现用常规方法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趋势。因此,遥感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监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1,2]。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不需要采样而直接可以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快速进行污染源的定点定位、污染范围的核定、大气生态效应、污染物在水体、大气中的分布、扩散等变化,以及大面积地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土地利用变化等,从而获得全面的综合信息[3,4]。

2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1 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

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主要是基于清洁水体和污染水体的光谱效应[5]。利用遥感技术对河流水质、水量等进行监测,可准确地显示不同区域的水环境状况,反映水体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利用遥感信息可以快速监测出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分布及水体污染的分布范围等。水质遥感监测研究的内容包括水体浊度、叶绿素、泥沙污染、油污染、热污染、有色可溶性有机污染物等。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利用遥感的方法估算水体污染参数,以监测水质变化情况预测污染变化的动态。

2.2 大气污染遥感监测

大气污染的遥感监测是避免常规的在典型区定点采样和在实验室分析污染物含量,避免常规大气监测评价用少量点定性评价大区域的环境质量的局限。主要是通过遥感手段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调查产生大气污染的污染源的分布、污染源周围的扩散条件、污染物的扩散影响范围,可以实时快速地监测和跟踪大气环境变化和污染动态,为处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便及时制汀处理方案,减少大气污染带来的灾害和损失[6]。大气遥感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监测和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的研究。主要的应用包括大气气溶胶监测、沙尘暴监测、臭氧层监测、有害气体监测和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等。

2.3 固体废物污染监测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混合垃圾。根据光谱信息可以有效地确定固体废物及垃圾的状况、位置、面积和分布,采用GPS进行相应的空间定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不同时相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其发展趋势,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动态监测和有效管理,优化固体废物堆放场所。

2.4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大气循环、水文生态过程、局地小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正常发展和环境污染过程等,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指应用遥感数据,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测同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包括变化前后地类、范围、位置和面积等,目的是国家通过该项调查及时了解年度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实地变化、趋势,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7]。遥感监测作为一种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进行远距离观测,可以高效、全面、实时地了解大范围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及时地掌握发展过程中具体细微的新变化信息,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和引导[8]。

3 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多个领域的应用展示遥感监测方法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常规监测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多极化遥感数据获取将成为主发展趋势,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与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ES(专家系统)集成,形成环境污染遥感监测集成系统。利用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可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优越性显著,意义重大,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按照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大研究的范围和领域,结合地面常规监测,使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燕,崔玉民.浅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1):42-45,59.

[2]陈海健.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6-7.

[3]杨香云.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384-385.

[4]王桥.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应用的进展与挑战[J].中国环境监测,2009,8(4):53-56.

[5]杨金香,耿艳.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矿业科学技术,2005(1):1-3,11.

[6]孙震,苏尚典,益建芳.遥感综合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作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4):92-95.

[7]刘连胜.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外业调查技术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10,9(3):14-17.

7.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遥感技术 地籍测量 地籍图册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b)-0012-02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于土地的管理力度,严格管控土地的使用,对现有土地进行调查,最终建新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城乡的地籍信息,确保信息能够得到及时迅速的处理。借用遥感技术,就可以实现对于国有土地的有效监督与实时管控,以遥感技术为基础的地籍测量技术主要以数据的采集和数字化为基础,整个过程都以数据为基础,建立即时的数据库,最后实现对于数据库的动态管控,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 遥感技术概论

遥感技术的基于传感器,遥感技术是对于地面的各种景物进行识别与探测的综合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对于地表的目标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将收集的电磁波信号进行翻译,最终成图。将电磁波应用在地籍测量中的理论基础是电磁波理论,整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遥感平台、信息的传输与接收装置、数据图像处理装置等。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通过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在地面上接收关于店面的传感图像,并将图像进行翻译处理,最终获得地面物体的性质和信息。经过处理以后的图像经过设备的处理以后呈献给判释人员,由判释人员将图像特征与地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地籍的测量是以土地的权属为基础进行的一项测量工作,最终的测量结果具备法律效力,所以,普遍的地籍测量具有比例尺大,具有现势性,对于测量结果精度要求很高。利用遥感技术对于地籍进行测量能够获得即时且准确的数据,能够实现对于地籍的动态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2 遥感技术的优点

遥感技术以数据和图件为基础,将遥感信息进行处理与识别,将遥感信息进行翻譯处理,提取信息中的变化,进行反馈处理,达到监控和测量的目的。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利用立体测图仪器进行图片的解释,得到与之对应的数据,生成图像与文件,遥感测量能够使地籍测量的整个过程,包括地籍测量、权属调查、土地类型检查、土地质量调查,土地类型划分能够一次性处理完毕,增强了图像的目视判读和数字分析能力,实现多数据源的信息互补,使土地资源各种地类特征清晰,易于判读。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使用遥感进行地籍调查的调查范围广大,记性遥感测量的卫星一般围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为16 d,而NOAA气象卫星每12 h就可以获得覆盖全球的图像;其次,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籍的测量动态性较强,这种较强的动态性能够即时发现土地的变更,及时发现自然灾害等,能够加强土地的监管力度。

3 遥感技术工作过程

遥感技术应用在地籍调查中,主要是通过安装在航空仪器上的传感器收集来自于地表的电磁波等信号,通过信息的收集,传送,翻译,成图与解释最终对于目标地区的地表信息进行观察与分析。进行遥感测量的初期是对于遥感仪器获得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遥感仪器获得的数据会因为各种信息失真或者不准确;对于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以后,就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初步的解释与校正,利用地面的控制点进行校正;最后是进行遥感调查与实际调查成果进行比对。

4 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4.1 监控城市扩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扩张速度也越来越快,城镇改革步伐的加快也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镇,导致城镇扩张,城镇的扩张有好有坏,城镇的扩张容纳了更多的人口,使得城镇的人口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是城镇人口数目的激增导致了城镇周围的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城市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对于城市的用地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遥感技术为基础的地籍测量技术能够实现高频率的更新城市用地信息,即时更新城市用地的动态,对于科学合理的指导城市用地的使用,合理规划城市的使用与扩张。大量的实际应用表明,遥感技术在获取城市用地信息以及指导城市用地规划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 监测土地的覆盖率与土地的利用率

遥感技术作为土地调查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率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作用巨大,这种技术具有快速、优质、高精度、范围广、动态监测等优点,是进行土地监测和土地管理的高效技术手段。现如今,我国的土地调查已然离不开遥感技术的支撑,直接利用多时相、多源数据来寻求变化,通过图像处理和影像判读来确定变化属性及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无变化区域作业分类时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监测精度。利用遥感技术还能获取土地利用的趋向,在遥感图中,可以分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为防止乱用土地提供执法指导,此外,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于某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进行综合的检查,防止出现面子工程,保护可用耕地和植被覆盖率。

4.3 监测城市规划合理性

目前中国城市面临的现状是城市密集的人口和拥堵的交通,很多城市的规划不尽合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城市的设计者希望获取城市的动态信息,以此来对城市进行改造。在这种情况下,遥感技术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对于目标区域进行全天候的调查,如土地的利用情况、交通拥堵情况,城市人口分布密集区等,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指导。这种调查方式高效、相对经济,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中还能够对于土地的用途变更性进行调查,得到土地目前的利用状况,对于违法使用或者污染性使用的土地进行及时的管理。

5 结语

在地籍的调查中,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与传统的地籍调查技术相比,遥感技术科技含量高、速度快、范围广、精度高,能够实现对于地籍信息的动态监测,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赵云霞,王沛.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与评价[J].硅谷,2013(8):102-103.

[2]马永健,张武英.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31-134.

[3]陈春杨.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1):156.

[4]李敏.遥感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13):98-99.

[5]刘祥.GPS技术在现代地籍测量中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

[6]马平华,刘永宏.浅谈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51-52.

8.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八

遥感与GIS技术在港口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日照港港口的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了涉及港口环境的植被覆盖率、岸线资源等信息,同时对港口附近海域水体中的叶绿素和悬浮物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反演.通过对处理结果的.分析,对日照港的环境现状和近年来的环境质量变化给出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在遥感与GIS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遥感与GIS在日照港的应用表明,遥感与GI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大面积地获取港口周边区域的环境信息,有效地弥补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

作 者:周斌 叶伟 赵英杰 赵益栋 ZHOU Bin YE Wei ZHAO Ying-jie ZHAO Yi-dong 作者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300456刊 名:水道港口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R年,卷(期):27(6)分类号:X87关键词:遥感 GIS 港口环境 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

9.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九

助你教考无忧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安徽 周兵 状元笔记

遥感技术的工作过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释与分析→遥感应用。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深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北越低;反之亦然。同时,需要注意:遥感器对地物的分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图像波段的差异、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等,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图像解译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有的还应当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解译。基础整理 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介绍遥感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系统的组成以及分类;二是遥感与资源普查;三是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综合探究

1.国土资源部发布《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立国家级和全国31个省级、331个市级、2 800多个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这是继1984~1996年第一次土地普查之后,国土部门开展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摸底行动。

十年前的那次土地普查,动用了20万人力,历时10余年才告完成。而这一次,卫星遥感技术将成为最主要的调查手段,全部工作要求在三年内完成,而且要“覆盖全国,不留任何空白”。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有哪些?遥感监测土地资源的作用有哪些? 探究: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是:探测范围广,速度快;不受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收集信息多。

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你教考无忧

使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资源,一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为土地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保持一种威慑,让地方不敢乱占地。在地方利益突显的今天,国家掌握这种威慑力量尤其必要。国土部门近年来查处的土地案件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遥感监测首先发现的,动态监测给土地执法部门提供了第一信息源。2006年4月初,国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郑州市开展土地执法检查。监测发现郑州市共发生变化图斑856个。后经实地认定,这些图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741宗,其中合法的仅77宗,在其余664宗违法用地中,非法占地654宗,非法批地10宗。

2.2007年1月至2月8日,贵州省共发生森林火灾133次,导致火险等级上升的罪魁祸首就是2006年的暖冬天气。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扑灭大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提供了几十幅反映林火发展情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做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遥感技术在森林灭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吗? 探究: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技术就是在这个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中接收地面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的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处理和判读分析,揭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由于遥感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限制少,因而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各个领域。思考发现 1.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简称RS。遥感技术主要的环节,如图3-2-4所示:

信息的获取→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和应用

图3-2-4 2.遥感被誉为人的视力的延伸,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遥感能够精确地观测到距离更遥远、范围更广阔的现象。②遥感能够更及时、更持久地监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③遥感能观察到可见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线。这些看不见的光线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他们往往包含了物体重要的信息。3.在各种分类方法中,我们最常用的是根据运载工具(即遥感平台)的高度来划分三种遥感: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航天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一般分辨率较低,但不能因航天遥感覆盖范围大,平台高而肯定航天遥感的分辨率比航空遥感低。因为遥感技术是一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现代航天遥感的分辨率比过去航空遥感的分辨率还高。

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你教考无忧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图3—33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可以看出,泥浆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范围的反射率都很低;红砂岩在可见光的大部分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但它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低于松林和草地:在近红外波段有较高反射率的是草地和松林。可见,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判读地物了。

遥感图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结合上述材料,简单描述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判读的原理。

遥感为植物健康状况把脉

许多因素会影响植物的光谱特征,包括植物类型、生长阶段、健康水平、季节和土壤条件等。由植物光谱分析可以反过来推论上述条件。例如,植物在遭受病虫害时,外观并不会有明显变化,但其本身发出的辐射量会大大减少,表面温度也会随之降低。这种变化用人的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但是红外传感器却可以清楚地发现。在特定的卫星图像上,健康的植被往往呈鲜红色,而长势比较弱的植被颜色比较浅,其反射波谱特征表现为某些波段的反射率的变化。通过分析,人们可以提前一个生长期(7~20天)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1.在卫星图像上,怎样通过颜色差异判定植物的生长状况? 2.根据植物健康状况在反射波谱中变化的原理,遥感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3.简单描述遥感在某一资源普查领域中的应用原理。

图3-

36、3-

37、3-38分别是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的卫星遥感影像。其中蓝黑色方块为居住区或沿海水产业建筑区;入海口附近灰白色浊状带为挟带大量泥沙入海的黄河水;浅蓝色或灰白色线条为

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你教考无忧

黄河河段;灰褐色与红色区域是不同季节的植被、农作物区。比较三幅影像,说一说,遥感影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哪些问题。(提示:从土地利用、环境变迁、环境问题等角度思考)

2.环境问题、灾害问题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我国属于环境问题严峻、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请你归纳一下,环境与灾害问题一般有哪些?结合遥感工作原理,挑选某一环境或灾害问题,简单描述遥感器在环境与灾害监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收集遥感在环境与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制作成主题简报,在同学中传阅交流。

问题探究

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你教考无忧

据报道,北京中关村某高科技厂家在建设厂房时要求使用一种高科技合成材料(具有质轻、防晒等功能)作为房顶,但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有些房顶只使用一般材料,由于外观看不出差异,厂家被蒙在鼓里。一年后,北京某遥感专业的实习学生在判读中关村多种波段的遥感图像时,发现这家工厂的厂房屋顶材质不同,于是该实习学生将此发现告诉了厂方,而厂方却不认为如此,经实习学生的进一步解释,厂家终于明白是施工方用了劣质材料。最后,施工方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并加以赔偿。

【问题】为什么肉眼难以分辨,遥感却“火眼金睛”? 导思: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而且不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发射、反射、吸收的特性不同。

探究:从物体的光谱特征看,不同建筑材料发射、吸收和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从遥感图像的成像原理看,图像是在电磁波(主要是紫外线到微波)范围内,利用传感器直接或间接(即通过转换装置)得到与目标物电磁辐射强弱相对应的形象图像和能够转化为形象图件的数据资料的统称。

结论:虽然两种材料从外观上差别不大,但由于其组成物质不同,它们发射、吸收和反射的电磁波不同,在遥感影像中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该实习生利用遥感确定施工方使用了劣质材料。教材链接

一、活动 P91 遥感影像判读地物的原理: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图中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可以看出,不同地物的反射率是不同的,通过对不同地物的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判断地物了。

二、活动 P91 1.在卫星图像上根据颜色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方法:在特定的卫星图像上,健康的植被往往呈鲜红色;长势比较弱的植被颜色比较浅,由此可判断植被生长状况。

2.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判断水体污染、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监测灾害、普查资源等。

3.略。

三、活动 P93 1.通过分析三幅遥感影像图可以得出: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在扩大,主要是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植被覆盖区的范围增加,是植树造林产生的;黄河水的泥沙增多。原因是水土流失的加剧;居住区和沿海水产业建筑区的面积增加。

2.我国的环境与灾害问题有: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植被破坏、水旱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遥感技术可以及时探知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和范围,可分析大火蔓延的方向,为灭火总指挥部制定灭

版权所有.中国教考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你教考无忧

火计划、做出灭火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3.遥感在环境与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案例:根据不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可以利用遥感判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美国利用卫星图像研究烟尘污染,监测到纽约因倾倒垃圾、酸液所引起的污染的范围。

10.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分析 篇十

关键字:遥感技术;地质找矿;应用

1、前言

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社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这使得我国对矿产资源的使用了以及需求量正在不断提升,所以有必要探究分析怎样通过新技术、新手段以及新设备的采用来保证矿产勘探率,增强矿产生产量,使我国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这已经成为矿产行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使得遥感技术被应用到多个方面,尤其是矿山勘探以及矿产生产过程中,达到保证了地质找矿质量。下就在地质找矿工中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2、在地质找矿工中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地质方面,往往会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制图工作,从而真实的再现出探测区域的地质情况,以便使地质找矿获取充足的探寻数据。

2.1多光谱数据于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通过多光谱数据对遥感异常信息进行提取是当前一种常用的地质找矿方法,特别适用与我国西部地区。当前通过TM等各种多光谱遥感数据能够对矿化蚀变情况进行有效识别,但只适用于铁染异常以及羟基异常方面。其中如果地质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黄钾铁矾、赤铁矿以及褐铁矿等,则可反映出铁染异常情况,若是地质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绿帘石、高岭石以及绿泥石等,则可出现羟基异常,这是由于绿帘石、高岭石以及绿泥石等矿物质中含有非常封堵的羟基元素。

通过多光谱数据实施地质找矿工作的依据为:现阶段重要找矿标志为围岩蚀变情况,像是绿帘石化、高岭土化以及硅化等等,同时围岩蚀变的差异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成矿环境条件,另外由于围岩蚀变矿物质内往往会含有较多的轻基离子(团),其于近红外波谱区间内是具有特征吸收谱段的,同时可通过遥感图像快速识别围岩蚀变矿物质,能够大大保证找矿的效率。另外矿化往往会同时导致铁氧化物出现次生蚀变情况,尤其是矿体表会出现生氧化露头情况,比如说由铁氧化物所构成的铁帽等等,这已经成为地质找矿的重要标志。另外铁氧化物主要是由黄钾铁钒、褐铁矿以及赤铁矿等成分构成,这使得铁氧化物内包含大量的F2+以及F3+离子,所以铁氧化物能够于可见光波段内出现特征强反射谱段以及吸收谱段,进而通过遥感图像非常容易的发现铁矿床。

在对遥感异常信息进行提取时,一般可通过主成分变换、比值运算以及光谱角法进行。其中所包含之间的主成分,同时将除波段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去除,从而减小数据维数,确保图像波段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

现以IKONOS数据铁染异常提取为例,分析多光谱数据以及铁染异常提取手段于地质找矿的应用。其中通过B1--B4开展IKONOS数据信息的主成分变换作业,在判断铁染异常情况的主分量时需基于以下要求:B1的系数符号需要和B1、B4正好相反,同时B2的系数符号需要和B3保持一致。

通过野外查证之后发现西昆仑黑恰区域存在菱铁赤铁矿化带,同时该地区矿产的蕴含量较大,现通过主成分变换手段对该区域的IKONOS数据与其铁染信息实施有效提取,下图1为特征矩阵。通过该表可以得知PC3中的B2以及B3、B1及B4分别拥有相同的符号,所以可以断定达到铁染异常方面的特征主分量判别标准。

通过对铁染异常进行提取之后,显现出了深浅各异的暗色,同时呈现出规则条带状,并顺着NW向展布,另外通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异常带以及地层走向保持一致,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具体可见下图2。

现先建立起西昆仑黑恰区域的菱铁一赤铁矿化带,并基于 IKONOS遥感技术,制定解译标志,之后发现矿化带已经呈现出了深浅各异的褐色,同时矿化带已经呈现出了层状展布;底板围岩的色调大多属于暗灰蓝以及暗褐黑色,并具有少量红褐色调;另外顶板围岩区域大多属于蓝、浅蓝灰以及灰黄灰的色调,同时该区域已经呈现出了带状延伸,并且矿化带以及围岩之间的界线非常清晰。总之菱铁赤铁矿矿体总体表现出了暗红褐色调,同时其顺着矿化带方向断续延伸。

2.2地质构造息的提取使用

地质矿产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不同地质体之间的构造运动,比如说地震活动或者是火山运动等等,所以矿产往往会分布于出现变异的区域或者是各个不同地质构造的边缘区域,同时各个不同板块区域的结合位置或者是各个邻近边界的地带会产生出较为重要的矿产。另外从矿产形成时间上来看,对于地质构造一致的区域,则其运动时间往往会保持同步,这就使得地质构造出现运动情况之后矿床的分布情况会随着而变,同时矿床的分布情况往往会出现带状分布情况,并基于此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找矿项目,具体来说通过线性影像技术提出矿物质形成出现范围的信息数据,并探究了解盆地地区与火山结构区域的地质影像资料,同时利用该地质影像资料提取出有助于开展找矿工作的数据信息,并考虑分析其他有关因素,最终对矿物可能储备与其类型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2.3在地质找矿方面植被波谱特征的具体应用

在受到地下水的作用于微生物的影响之后,地表可能会出现结构以及成分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地表区域的土壤层成分出现不同长度的变化。通过遥感技术开展生物地球化学找矿工作时,其工作原理为: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发育,其往往会将其周围岩石以及土壤内所包含的矿质元素吸收进来,随着植物自身的不断循环,这些矿质元素会成为植物的自身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植物本身的内酶的活性以及其生命活动。如果植物吸收的是金属元素,同时金属元素已经在植物体内拥有一定的积累量,就会出现毒化作用,导致植物体不能够正常吸收各种生命元素,进而致使植物可能在生态或者是生理等方面有所变异。植物在出现变异情况之后其叶面光谱反射率预期波形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异常变化,从而于遥感图像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以及灰度于色度特征,之后可通过遥感技术把该特征提取或者是探测出来。

3、结语

总之,由于遥感技术能够保证找矿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物力、人力以及时间,降低找矿作业成本,所以现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地质找矿工作的必备技术之一。但为了保证地质找矿质量,必须保证找矿技术人员了解并能熟练应用遥感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遥感技术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劉德长,李志忠,王俊虎. 我国遥感地质找矿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前景[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04:431-438.

[2]刘秋红. 略论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找矿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2014,08:117-118.

11.煤炭地质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十一

11简简要要分分析析煤煤炭炭地地质质的的遥遥感感技技术术

在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应运而生, 其属于按照电磁波的相关原理产生的一种探测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各种传感的仪器对距离较远的目标进行辐射以及反射的红外线、可见光及电磁波等各种信息, 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处理, 最后有效形成影像, 进而实现探测并识别目标物体与附近的景物。这样的探测技术有着两个突出的特点, 分别是整体性和直观性, 通过遥感技术拍摄所需要的材料, 让煤炭地质的信息变得更加全面与清晰。

2 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在煤炭地质勘测及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一般来讲, 遥感技术运用在煤炭的地质勘查以及资源的调查评价中, 开始只是作为辅助的一种手段, 然而, 随着遥感技术的逐渐发展以及完善, 尤其是在煤炭地质的更新、填图、构造分析以及煤炭区的各个灾害方面的评估等成功的应用, 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在煤炭地质当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所以遥感技术在煤炭当中的研究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1) 更新地形图。现如今的地形图大多数都是80年代之前的产品, 相比于现在的地理要素, 行政区的划分、居民地和道路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地形图已经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工作的迫切需要, 所以务必要予以及时更新。

卫星遥感的影像数据有着非常强的实时性, 有着非常广的覆盖面, 已经成功成为获得并更新国家的基础地理信息以及基本尺寸的地形图的重要途径。

2) 煤炭地质的填图。在煤炭地质的勘查当中, 地质填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于传统的穿越法以及追索法填图, 通过遥感技术来进行填图, 主要是以遥感图像作为载体, 复合分析和处理多元的信息, 提取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控煤构造、含煤地层以及环境地质的信息;对野外填图的路线进行布置, 实现地质的填图, 确定出煤层、地层以及构造位置;之后按照野外填图来得到地质相关资料, 绘制地质图。

3) 调查评价煤炭资源。运用多种卫星遥感的图像来作为信息源, 对调查区当中有关构造以及地层的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取, 有效结合之前的相关资料来对研究区的地质特征以及煤炭地质的特征进行有效分析, 同时大力开展野外调查的工作, 充分了解含煤地层的实际发育特征以及赋存的状态, 对聚煤的规律进行一定的研究。

利用处理遥感图像以及提取信息, 能够初步编制含煤区的分布图以及调查区的构造框架, 为调查区中构造分析、聚煤规律以及含煤地区的实际沉积环境提供依据。

4) 调查评价煤层气。运用遥感技术进行煤层气的评价调查, 先对煤层气的赋存规律以及煤盆地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来有效了解煤盆地的渗透率以及含气性特征。利用遥感图像中的线形要素来进行有效的分析, 得到煤层裂隙发展程度的基础性数据, 之后运用计算机图像的相关处理技术, 确定出煤层气相对渗透率较高的区域。

5) 调查评价水文地质。通过多光、卫星雷达以及卫星热红外技术, 运用综合解译法、对比解译法以及景观水文地质解译法来研究区域水文地质的条件, 不同的勘测手段实现相互的印证, 评价地下水的类型以及富水的程度, 对富水区进行圈定。同时有效指导钻探的工作, 节约成本, 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2.2 在煤矿地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以及评估当中的实际应用

1) 调查研究煤层的自然环境。将煤层地质的规律作为基本的理论依据, 把遥感技术作为主要的手段和方法, 将地理信息的系统作为平台, 有效结合地面的调查以及测试, 将煤田火区的分布范围以及总的趋势进行查明。对煤层由于自燃引起的环境污染这个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进而准确的估算煤田火区向大气每年排放CN2, CO以及SO2和其他一些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建立健全煤田火区当中的信息系统, 对煤田火区的燃烧范围进行动态的监测, 对火势的发展进行跟踪, 及时检查灭火的效果。为煤矿中的减灾、防灾、环境的监测与治理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 调查评估煤矿区的地质灾害。按照矿井开采的地质条件、环境、地质灾害现状、预测以及煤层的结构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进而对危险性的区段进行有效的划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编制出相应的评估图, 实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预测以及综合的评估, 明确的指出在实际的矿区矿井建设以及煤层的开采中, 应该特别的注意地质的灾害方面的隐患, 运用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建设方案, 与此同时, 还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2.3 在生态环境和污染调查、评估以及监测当中的实际应用

在对煤矿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评价以及监测过程中, 遥感技术的应用一般包含有调查煤矿区的环境、调查开采高硫煤造成的酸沉降的污染以及矿区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与动态的监测。

1) 调查煤矿区的环境。使用地面监测和遥感技术有效结合的方法, 通过航空的比例尺比较大的图像, 有效结合地面上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 对矿区范围当中的社会环境背景、自然环境背景以及环境污染背景进行比较系统的解译和调查, 对矿区环境的质量方面的特征以及分布的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有效的编制出完整和系统的数据表格、矿区环境背景的图件以及文字的报告, 为综合治理煤矿区的环境污染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 调查酸沉降方面的污染。使用航天分辨率较高的图像以及航空比例尺较大的图像, 来解译污染源、大气污染以及植被危害, 大力开展实地的调查以及统计分析, 对酸沉降污染的范围以及环境污染的程度予以查明, 运用计算机相关模拟的方法来构建酸沉降污染扩散的模式, 准确预测酸沉降污染的发展趋势。

3) 复垦煤矿区的土地以及重建生态环境。通过遥感的图像, 实现解译矿区土地的实际利用现状、地裂缝、地面塌陷、固体废弃物、植被类型和盖度、地貌类型等各种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 结合资料的收集以及地面的调查, 对煤矿区的土质、潜水位、气象以及生态环境的各个基本要素进行查明, 以此有力支撑合理科学的制定复垦矿区土地的方案以及重建生态环境的工程。

3 结语

遥感技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门新技术, 随着地学三维可视化分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 在煤田地质当中, 遥感技术的应用将会向着更加广阔及深层的应用空间发展。遥感技术应该有效结合常规的煤炭地质勘测技术, 才可以实现创新, 实现根本上的突破, 取得理想的勘查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打破遥感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 实现相关信息的采集以及处理。

摘要:简要介绍了煤炭地质遥感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主要对遥感技术在煤炭地质勘测、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生态环境和污染调查监测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遥感技术在煤炭地质开采中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遥感技术,煤炭地质,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国胜.试析煤炭地质中遥感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下月刊) , 2014 (9) :11-12.

[2]毛耀保.关于煤炭地质遥感技术创新的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 2010 (1) :132-133.

12.遥感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篇十二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将“低碳”的理念带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步为全球各国所重视和发展。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GIS在林业上的应用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掌握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以及分布情况成为林业GIS服务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概述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是以满足县(市区)或国有森林经营局(林场)编制林业区划、规划或国营林场经营方案、总体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涉及面广、任务量大。调查周期定为每10年一次,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该更新周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效率,节省经费,使林业经营管理更趋科学化,真正实现数字林业,成为二类调查最紧迫的任务。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提供了基于SPOT5等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编制工具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管理方案,结合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快速实现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识别分类;运用GIS强大的编辑以及制图功能,制作符合国家标准的成果图件和13种标准统计报表;在数据中心搭建基础上,实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专题管理和行政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了林业部门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全面了解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创建低碳生活做出显著的贡献。

二、系统框架

本系统在MapGIS数据中心框架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一套适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解决方案。主要实现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的森林资源小班区划,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提取、数据分布式管理为核心,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各种成果输出提供了一系列工具。系统总体框架如下:

图1 系统总体架构

1、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编制工具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编制工具基于国家林业局关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最新技术规程,提供从小班区划、数据入库、数据加工处理、成果制作等实用功能,帮助用户建立二类调查图形属性相一致的数据库,提供一体化流程化的成果制作方案,为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和图件资料。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集成管理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提供了灵活的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及数据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特色功能。MapGIS可接收AutoCAD、ArcGIS等软件格式的林业数据,包括图形数据的坐标和图形参数,还包括图形的拓扑结构,具备友好的交换性。此外,MapGIS支持异构GIS数据的中间件,用户无需进行数据转换就可直接读取AutoCAD、ArcGIS以及MapInfo等软件的数据。MapGIS提供各种格式的存储管理,以目录树形式统一管理林业专业各种各样的基础和专题数据。

三、关键技术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旨在提高林业二类调查的工作效率,为县级林业经营或管理单位提供决策依据,其关键技术包含以下内容:

1、可复用的功能仓库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实现了遥感与GIS的有机融合,集成遥感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实现小班区划的半自动化生产应用,节省了外业调查时间,从而大大节约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成本,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快速地在业务实践中应用的需要。

2、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各功能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以一种称为“松耦合 ”的协议机制来组合。因此,借助开放的外部接口,森林资源规划管理功能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大,而无须担忧负荷过大。

3、简单快捷的二类调查成果制作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二类调查业务需求,将成果图制作涉及到的图框裁剪,符号化,图件整饰等流程整合起来,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只需一步即可实现精美成果图的制作。支持县级、乡级13种统计报表的批量输出,实现自动化成果报表制作。成果的快速制作可以为林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规划决策依据,从而提高林业管理水平。

四、特色优势

MapGIS森林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集成了基于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森林资源内业调查方法于一体,大大提高内业处理的效率,缩短调查周期;支持县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层次性管理;图形输入操作简单、可靠,适应林业工程图形的输入编辑要求;便于制作符合国家最新标准图示规范的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自动生成注记和提取图例,方便快捷的实现成果图的批量生产;支持符合国家标准的13种林业统计报表制作;提供了林业地图图示符号库,与国家林业图式标准严格保持一致。

1、规范、层次化的数据管理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支持各种外部数据的导入功能。在遵循一定的规范下,输入各种符合要求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基础底图、地理底图和专题要素等森林资源数据的规范管理;通过对专题和历史数据有机整合,实现了对森林资源数据的层次化管理。

图2 层次化的数据管理方案

2、强大的矢量化编辑功能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提供了专业的高质量的地图编辑器,提供多种矢量

化方式,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结点裁剪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图纸变形非线性校正以及错误的自动检测,大大简化了图形输入操作,保证了输入的可靠性,适合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区图形矢量化。

3、基于遥感影像的反演模型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通过对地貌、坡度、坡位和坡向等各种地形因子的提取,进行森林资源郁闭度/覆盖度反演分析,实现对树种信息、林种等资源的有效管理。

图3 郁闭度反演模型

4、标准小班调查簿录入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提供了外业数据标准化处理;将野外纸质调查簿数据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录入到电子属性表中,完善小班区图层的属性信息编辑与更新操作;野外数据属性信息检查;野外数据逻辑检查等外业数据入库管理手段。

图4 标准小班电子簿

5、快速实现定量因子计算与更新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提供了一元材积表与二元材积表计算方式,可以快速实现森林资源小班因子的批量更新。

6、高效的制图数据加工

为了输出各种森林资源规划管理专题地图产品,必须对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取舍,形成相应的制图数据。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可以高效地按林班号合并成林班区数据,便于进行林班注记;同时,也提供可按林种、树种合并小班数据快速生成森林分布图的工作平台。

7、完备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输出

集成MapGIS强大图件制作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即可实现无须过多的设置,便可实现符合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的林业基本图、林相图和森林分布图自动化、一体化制作。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通过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及强大的林业符号库支持,实现了森林资源规划管理的高效成图输出;在严格遵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3年)和统计报表格式规范的框架下,支持生成13种标准林业统计表及全自动化的批量输出。

图5 林相图

图6 森林资源分布图

8、林业符号库管理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为满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特殊需求,按照国

家林业图式标准,提供了符合森林资源管理中使用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以及林种、树种、地类等林业符号库;同时,用户可以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对符号库进行编辑扩展,形成一套符合地方或专业领域需求的完备符号库。

五、趋势展望

基于MapGIS遥感技术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是中地数码集团为服务林业资源管理、建设低碳生活提供的一套完备的技术实施方案。

上一篇:2015届毕业晚会发言稿下一篇:爱护植被绿化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