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2024-08-14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精选10篇)

1.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一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谁的家》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谁的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认读汉字:珊瑚、草原、羊群、大雁、蘑菇。

2、尝试运用诗歌的重复结构及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大字卡,实物投影仪,诗歌大范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读汉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朋友,看,是谁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集体认读)

“那珊瑚的家在哪里呢?羊群的家呢?(认读汉字:草原)大雁的家呢?蘑菇的家呢?”幼儿逐一猜测后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儿歌。

二、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

1、教师播放诗歌,教师提问:诗歌里说了谁的家?是怎么说的?

2、教师利用对话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

为什么说绿色的草原是羊群的家?

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为什么说广阔的天空是大雁的家?

4、教师出示诗歌的大范例,带领幼儿边指边读。

5、教师请一幼儿上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指读。.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6、教师请幼儿拿出自己的用书自由认读儿歌。

三、教师组织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还有谁的家也是蓝色的大海?教师请幼儿逐一讲述,鼓励幼儿用诗歌里话来说。

2、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仿编的内容连起来,集体朗读。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谁的家》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058字。

2.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二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数字大小排队和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2、感受儿歌带来的趣味性。

3、领会儿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准备:

小鸡图片、1—7数字卡片。

关键点:

学习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环节:

一、教具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交代学习儿歌的要求。

二、欣赏儿歌,理解掌握。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名称叫什么?

(2)妈妈买了几只鸡?我给小鸡起了什么名字?

(3)你们会数吗?请幼儿边点图片边数数。

(4)啊呀,小鸡走散了,怎么办?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吗?

三、学习儿歌,帮助记忆。

1、带领幼儿轻声学念儿歌。

2、以多种形式练习儿歌。

三、组织游戏,体验情趣。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请幼儿八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鸡,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

3、小结: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

附儿歌:《七只小鸡排队走》

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买了七只鸡。

我给小鸡取名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它们一下都走散。

一个东来一个西,于是再也认不出,谁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

教学反思:

谁在教学中,儿歌凭借其篇幅短小精巧,结构单纯,并且语言活泼,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为孩子所理解又富有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孩子的欢迎,乐于接受。《七只小鸡排队走》这首儿歌就体现了朗朗上口又富有趣味性的特点,迎合了孩子的口味,切入孩子的心灵,使孩子乐意与儿歌进行互动,快乐学习。

3.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的情况。

2、倾听故事,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3、通过讲讲说说,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妈妈怀孕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幼儿拿着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

“我的妈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

2、教师予以指导,介绍好的给予表扬。

二、出示图片

1、教师: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介绍的很好,我发现照片上的妈妈都是抱着你们拍的,你们的妈妈关心你们吗?[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那你们爱不爱你们的妈妈呀?

2、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得吗?

3、请幼儿观看妈妈怀孕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呀?

三、倾听故事《肚子里的家》

1、教师以宝宝的语气讲述故事

2、讲到重要地方时,教师减慢语速,让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四、提出问题,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小白,小沙和小红在讨论什么呀?

3、为什么老师的肚子在一天天长大呢?老师是怎么对小朋友说的啊?

4、后来老师为什么离开幼儿园了,她去干什么呀?

5、老师走了后,小白、小沙和小红又在讨论什么呀?

6、教师再次讲故事,加深印象。

7、课件演示

我们小朋友n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样的?

8、幼儿小组讨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请他们互相轻轻的告诉。

五、扩展延伸

1、请小朋友上前来表演,一位小朋友扮演妈妈怀孕的场景,另一位幼儿轻轻来抚摸妈妈的肚子,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抒发。

2、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属于性教育,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的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活动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体验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

4.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四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幼儿从本来对家的点滴认识,发展到“爸爸本领大”知道了爸爸的许多本领,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视他为自己的偶像。活动“肚子里的家”是对前一个活动的延伸,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妈妈,进而让幼儿产生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因此我们的活动就开展了。此活动是为了解决幼儿心中的疑惑,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还有一个家,感知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对妈妈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幼儿收集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以及妈妈怀孕的情况。

2、倾听故事,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收集资料,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

难点:把收集到的资料告诉同伴和老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妈妈怀孕的图片,字宝宝,故事《肚子里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幼儿拿者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2、教师予以指导,介绍好的给予表扬。

二: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哦,刚刚我们的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我觉得都介绍的不错,我发现照片上的妈妈都是抱着你们拍的,你们的妈妈关心你们吗?那你们爱不爱你们的妈妈呀?

2、那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得吗?

3、教师出示妈妈怀孕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4、哦,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呀?

三:倾听故事《肚子里的家》

1、教师出示小宝宝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学着小宝宝的口气向幼儿讲述故事的名字,边讲边出示字宝宝——肚子里的家。让幼儿对文字有所认识。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仔细倾听。讲到重要地方时,教师减慢语速,让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四:提出问题,了解故事大致内容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小白,小沙和小红在讨论什么呀?

3、为什么老师的肚子在一天天长大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老师是怎么对小朋友说的啊?

4、后来老师为什么离开幼儿园了,她去干什么呀?

5、老师走了后,小白、小沙和小红又在讨论什么呀?

6、教师再次讲诉故事,加深印象。

7、我们小朋友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样的?

8、幼儿小组讨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请他们互相轻轻的告诉。

五:扩展延伸

1、请小朋友上前来表演,一位小朋友扮演妈妈怀孕的场景,另一位幼儿轻轻来抚摸妈妈的肚子,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抒发。

2、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此次活动。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属于性教育,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的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活动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体验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

5.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橡皮泥做出各种平面的房子图画,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幼儿通过团、搓、压等多种方法做出各种不同的房子平面图。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范画一幅(用橡皮泥在白板纸上做成的浮雕效果的平面房子图),红黄蓝等色的橡皮泥(较软),泥工板,白板纸若干小张,冰棒棍,吸管,火柴棒等制作材料,分组摆放在桌子上。电视机,国内外各式房子的录像带,录像机,玩具小猴一只

2.知识准备:幼儿会用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的方法在白板纸上贴出一些简单的图画。画过房子的装饰想像画。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出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突然有一天一场火灾把森林烧着了,房子也没有了。没有家的小动物心里多痛苦,怎么办?我们今天就来用橡皮泥做出漂亮的房子,送给小动物做他们的家吧!”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见过什么样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顶怎么样?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子的结构以及房子的多样性。

3.看录像:各式各样的房子。

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房子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形状、色彩以及花纹等。

4.以教师为小兔子做了一座漂亮的房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1)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做成的?让幼儿了解将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在贴在白板纸上做成的平面房子。

(2)这座房子漂亮吗?房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用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感受房子上的色彩和花纹的美。

5.介绍制作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介绍制作材料:橡皮泥在泥工板上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做出你想要的形状,再轻轻贴在白板纸上。

当你的房子需要花纹时,也可以用冰棒棍,火柴棒等材料为房子装饰花纹。

(2)提出制作要求:小动物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住不一样的房子,看谁做的房子最漂亮,并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6、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充分大胆想像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2)指导幼儿注意色彩的变化和房屋形状的设计。

(3)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出点线等对房屋进行装饰,并指导幼儿用辅助材料吸管等压出花纹对房屋进行装饰。

(4)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团、搓、压的技能,在白板纸上粘贴出房子,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7.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玩具小猴,以小猴参观他们的新家园的形式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小动物感谢小朋友,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6.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六

【活动目标】

1、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特点,能根据描述的特点说出对应动物;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3、理解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重点】

会看图讲述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用一句话归纳表述。

【活动准备】

动物大图片(公鸡、兔子、大象、长颈鹿、猴子)

动物小图片

【活动方法】

提供一张动物图片,孩子不看图片内容,根据别人对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描述,猜出图片上的动物名字。

一、初次游戏,了解玩法。

1、第一次游戏(出示动物:大公鸡)

说说大公鸡是长什么样的?

那如果我不给你们看图片,我就说和它有关的话,你能猜出来吗?我们来试一试。

2、第二次游戏,加以巩固。

(出示图片——兔子)边出示边提醒幼儿,不要把名字说出来。

师:我们可以先说说它的样子,再说说它喜欢做的事。

(当幼儿说出后,教师给予归纳梳理)

3、揭晓答案

我们没有说出兔子,可是为什么你们都知道是兔子呢?你从哪里听出来?

教师小结:我们不用说出小兔的名字,只说说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特点,也能猜出是小兔。这个游戏叫动物猜猜乐。看看谁提供的信息很准确。

二、集体游戏:两两竞猜

1、讲解玩法:请两个小朋友来猜,其他人提供信息,谁猜对了,谁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

(引导幼儿准确说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提供图片有:大象、长颈鹿、猴子等动物

3、教师提示:可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把它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只有说得好才能猜得准。

三、自主游戏:你说我猜。

1、讲解玩法

老师在桌子上还准备了很多动物图片,请一组小朋友找一张图片藏在手心,然后找到一位朋友,把你手心里动物的样子,动物的本领等说出来,请好朋友来猜。

2、交流分享:

你们是说的?又是怎么猜出来的?

四、加深难度,游戏延伸

1、师:现在我把图片藏在了心里,只用语言描述出来,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说一动物的谜面,让孩子猜)

2、游戏结束:我们今天玩了动物猜猜乐的游戏,我们以后和老师、小朋友再玩玩这些游戏吧。

7.中班语言教案:我给小鸡起名字 篇七

1、能听懂游戏规则,学会轮流快速地按顺序说出1——7的数字名称,提高反应的敏捷性。

2、巩固发清易混淆的字音:“鸡、西、七、三、散”等。

3、能仿照儿歌句式更换新的词语,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自制课件、小鸡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景。

1、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课件,使幼儿基本了解游戏儿歌的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儿歌。

提问:妈妈买了几只鸡?

给小鸡起了什么名字?

后来7只鸡怎样了?

我说“我的小鸡在哪里?”,大家一起说什么?

然后再告诉他们的名字(学一学小鸡的动作)。

全体幼儿一起念儿歌,注意幼儿的发音,帮助幼儿发准每一个字音。

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我给小鸡起名字”。

二、交代游戏规则。

1、扮演取名字的幼儿,必须清楚大声地按顺序说出小鸡的名字。

2、扮演小鸡的幼儿,必须记住自己的数字名字,以及前后的顺序。

3、当儿歌念到“在这里”后,小鸡就不能走动,必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轮流快速地用“叽叽叽,我是小几”的句式说话,并按数序排横队。

三、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扮演取名字的角色,引导幼儿开展“我给小鸡起名字”的游戏活动。大家一起念儿歌,教师随着儿歌,边数边按顺序指着坐在位子上的幼儿,被指到的幼儿马上站起来学小鸡的动作,并记住自己的名字。当儿歌念到“来啦来啦在这里”时,小鸡们按1——7的顺序,边说“叽叽叽,我是小几”,边面向大家排成一横排。

四、幼儿自主游戏。

1、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取名字的角色进行游戏。

2、幼儿戴上小鸡胸饰,8人一组进行游戏。幼儿可轮换扮演取名字的角色。

五、创编玩游戏。

8.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八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欣赏诗歌《出海》

二、理解学习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学习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多少呀?幼儿:海龟一只只。

3、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

1、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

五、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教学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教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准确,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儿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幼儿能做到深情并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9.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梗概。

2、感受故事的风趣。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红灯笼一盏,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带,故事中人物头饰。

2、《语言》下p.2~3

活动过程

一、漂亮的红灯笼--教师出示红灯笼,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教育内容。

二、听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欣赏。

4--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扎红灯笼?红灯笼跑到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小动物跟着红灯笼?为什么?老奶奶找到红灯笼了吗?

--出示教学挂图,边看边听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故事中那些地方很有趣?

三、学讲故事--幼儿边看图边跟教师学讲故事。

--请幼儿阅读画册,练习讲故事。

四、表演故事--请幼儿戴头饰,教师旁白,幼儿按角色分组自编动作表演故事--听故事录音,教师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故事:红灯笼

元宵节快到了,老奶奶扎了一盏漂亮的红灯笼。

外面真热闹啊!调皮的红灯笼一跳一跳地来到了大街上。哇!小汽车、小轿车看见了红灯笼,都“嘎”地一声停下来!警察叔叔急得吹起了哨子:“快抓住红灯笼!”红灯笼赶紧逃呀逃,它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红灯笼走呀走,来到了树林里。咦,它身后跟着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后面跟着一只小胖猪。嘿,小胖猪后面又来了一只小黄狗。喵喵喵!小黄狗后面又跟着一只小花猫。原来,小动物们正准备过节,联欢会上正好少一盏红灯笼,大家一起说:“红灯笼!我们都喜欢你。”老奶奶半夜醒来了不见了红灯笼,真着急呀!她出门去找红灯笼,一5边找一边喊:“红灯笼,你在哪里?”小花猫听见了,告诉了小黄狗。小黄狗听见了,告诉了小胖猪。小胖猪听见了,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听见了告诉了红灯笼。

老奶奶终于找到了红灯笼。在正月十五元宵晚会上,老奶奶还和红灯笼一起表演节目呢!

红灯笼又回到了老奶奶家,老奶奶用一根黄绳子把红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上,红灯笼真快乐!

10.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鸡的家》 篇十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用正确的方法学唱。

2、激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爱家的情感。

3、复习《大鼓小鼓》《爸爸的眼镜》,能有兴趣地自编节奏及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大、小鼓各一,录音磁带,眼镜

活动过程:

一、复习《大鼓小鼓》:

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敲起大鼓小鼓表示欢迎!

1、全体幼儿唱。

要求大鼓声清脆响亮,能和小鼓的区别。(即要求歌声中的轻响控制)节奏先给x x xx x2、改编节奏型。他们还可敲出更多更好听的节奏,谁来帮忙?

1)幼儿编节奏,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2)请个别幼儿讲讲编的节奏,大家同意的集体学打。完整地唱加节奏。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复习歌表演《爸爸的眼镜》:

1、刚才我好象看见我的爸爸也来了——爸爸你在哪里呀?(幼儿全神气地出列站好)

让我找个最神气的爸爸,(找到一个给戴上眼镜)这个最象,宝宝和你做个游戏。

第一遍完整表演。

能有表情地表演歌曲的前奏、间奏、民奏部分。

2、爸爸没眼镜了会发生什么事?

请几名幼儿表演间奏部分,学习他们风趣的表演,能创造性地表演。

3、集体表演,换戴眼镜的爸爸,给个别幼儿以鼓励。

三、新授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随意请二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老师做宝宝,示范演唱。

1)宝宝唱的歌听上去感受如何?好听在什么地方?(柔柔地,慢慢地,很抒情地……)

2)我唱时,对爸爸妈妈怎么样?(三个人很要好,很亲热,并借以了解家务)

2、另换两旬幼儿换爸爸妈妈,老师范唱,鼓励幼儿一起唱,谁的歌最好听,谁就能做我的爸爸妈妈。;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怎样用歌曲唱爸爸妈妈的,学唱(爸爸妈妈)。(2组)

3、幼儿三人三人给伴,把椅子围成一个个家,边游戏边唱歌。(2"3遍)

难点:(1)最高音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字的唱法放松。

(2)转换音,要柔柔地才好听。

4、知道歌名《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四、复习律动:去公园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秋天到了,爸爸妈妈还要带大家去公园玩呢!准备好,出发了!

——复习律动:去公园

最后边舞边出教室,跟客人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在活动准备、有效回应以及教师自身感染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上一篇:“学党章 守纪律 转作风”教育月学习体会下一篇:双江中学隆重召开期中总结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