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2024-11-07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精选10篇)

1.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一

第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时从哪一位先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新课讲授】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2.5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绿色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绿色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绿色铅笔贵多少元?一支绿色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0.8+0.6=,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

教师总结板书:

0.8+0.6=1.4(元)

0.8-0.6=0.2(元)

答:一共用了1.4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绿色铅笔贵0.2元。

教师提问并说明:在这里,“8”和“0.8”一样吗?为什么?所以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目的是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3.学生互动探究“1.2-0.6=

”。

(1)老师引导:刚才同学提问带橡皮的铅笔比绿色铅笔贵多少元时,列式:1.2-0.6=,请你根据刚才的学习经验自己试着列竖式计算。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不同的做法,教师总结板书。

方法1:把1元看成10角,加上2角,12角减6角就是6角。

方法2:2减6不够减,向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来的2是12,12减6得6,写在6的下面,前面0减0还是0,所以得0.6。

(2)你在计算时,怎样就保证元和元、角和角相减呢?(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

不同点: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

5.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课堂作业】

算一算:

0.8-0.5=

0.7+0.4=

1.6+2.3=

1.9-1.3=

2.3-2.3=

5.3+1.6=

0.5+3.1=

0.8+1.5=

3.6-0.6=

【课堂小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请你说说。

【课后作业】

1.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0.8+0.6=1.4(元)

答:一共用了1.4元。

小数点对齐

0.8-0.6=0.2(元)

答:一个卷笔刀比一支绿色铅笔贵0.2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设计到文具店买文具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2.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处理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能教熟练地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3、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中需要进退位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小数加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

2、列竖式计算。

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

二、专项练习

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题。

第1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漏了进位。5加7等于12,写2进一。

第2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小数点没有对齐。就是数位没有对齐。

第3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从个位退一后,整数部分只剩下9。

2、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这是一道估算题,注意的问题:

1)独自审题,并解答问题。

2)说说解答方法。

3)引导他们用估算解决问题,掌握估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21.8元看成22元,14.5看成15元。22加15的和是37,37<40,所以40元够买。

第二种方法:把整数部分先加起来,21+14=35。由于小数部分的和不可能超过2,所以他们的`和一定小于40元。

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3、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4题。

这是一道小数加法题。目的在于通过本题解决过程考察、评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4、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5题。

这是一道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可以找出新问题,激发探索精神。

第(1)题:用加法计算。

第(2)题:用减法计算。

第(3)题:先找小于5元的食物,然后进行计算。

第(4)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作业设计

1、列竖式计算。

1.9+2.87.4-5.835.8+9.712.8-9.7

56.2-27.853.47+4.2563.7-37.823.1+61.3

2、解决问题:

1)萧萧到超市买东西,花了18.6元,还剩下13.9元。萧萧带了多少钱?

2)朗朗带了50元,买了2本书,还剩下32.8元。买这二本书共花了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练习课

1、口算。

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

2、列竖式计算。

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

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题。

第1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漏了进位。5加7等于12,写2进一。

第2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小数点没有对齐。就是数位没有对齐。

第3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从个位退一后,整数部分只剩下9。

3.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三

12.5+44.3 45.4-34.7 66.6-12.1 48.4+17.6 27.7+86.9 92.9+14.7 71.6-54.3 73.1-18.6 457.1-126.3 95.9-41.8 55.2+43.2 37.2+9.4 84.7+5.4 21.9+19.1 94.4+6.1 26.8-19.3 52.4+0.8 0.5+5.8 44.4+19.8 34.7+41.2 43.2+32.4

85.8-45.1 36.9+42.2 55.1+98.2 76.9-45.4 64.8-18.2 45.6+65.4 12.5+42.5 125.5+735.1 75.9+64.1 29.7+15.8 456.9+36.4 125.4+124.6 74.9-23.7 134.6-75.8 12.9+34.3 15.6+37.4 23.2+78.8 87.6-58.6 92.1-15.8 49.3-13.3 88.6-76.1 44.8-19.6 64.7-16.7 15.3+32.3 78.6-30.3 73.1-71.4 84.9-42.4 10.7+81.5 52.5-52用时:成绩

4.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个是,里有()个。

(3)3个是(),是4个()。

2.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是1个,是3个,合起来也就是。

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5.小数加减法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2.5=6.03+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接着讨论:

(3)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2.让学生做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学习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来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78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1.做第1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

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答:一共采集了7.81千克。

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6.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六

《认识小数》

教案设计

王红珍

2013.3.27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1、小数的含义。

2、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小数。

1、出示商品标价牌。

师:昨天老师到超市了解了一些商品的价格:

(大屏幕上出示商品和价格牌。)

书包:45元彩笔:3.50元文具盒:12元 橡皮擦:0.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80元

2、区别整数和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表示价格的数分成两类?该怎样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将商品价格分成两类:

书包:45元彩笔:3.50元

文具盒:12元橡皮擦:0.50元 日记本:3元铅笔:0.80元

师:为什么要这样分?这两组数有什么区别?

(左边这一组数是整数,右边这一组数中间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46.50、23.15、14.06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你会读小数吗?

(多让一些学生试读以上商品价格,教师适时的引导、评 价。)

3、刚才,这些小数我们都是怎么读的?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并汇报,教师引导,全班总结出:“读小数时,先看小数点的位置,再将小数点前面的数用整数读出(读出数位),小数点读作:“点”,最后将小数点后面的数直接逐个读出(不读数位)。

3、老师还发现了这样一些小数,你们会读吗?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其它一些小数让学生先在同桌内 读读,再请学生汇报。)

5、你能找到你身边的小数吗?

6、你们会写小数吗?

(请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教师出示的小数,并请三个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评价。)

七点一八写作:7.18

十四点零九写作:14.09

二十点三零写作:20.307、你觉得写小数应该怎么写?

(先让同学充分发言,再引导全班总结出: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8、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教师出示88页情境图,请学生读一读图中所标出 的一些食物的价格。

(2)提问:哪些同学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并请学生写在书上。)元 角分.98元5元9角8分

0.85元8角5分.60元2元6角

三、教学例一

1、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小数,那到底怎样的数可以

用小数来表示呢?下面我们用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来探究一下。”

2、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分米?用 分数表示是1/10 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同桌讨论,并请同学汇报。)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 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写在课本上。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零几或者零点几几。”)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米和1.30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 米也就是3分米。)

6、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请同学汇报,全班订正。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四、课堂练习(机动)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 说说你在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数?小数该怎么读?小数该怎么写?

六、作业

1、寻找身边的小数。

2、《数学练习册》认识小数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元 角分表示五元九角八分5.98读作:五点九八

1分米是 1/10 米,还可以写成0.1米.整小小

数数数

部 点部

分 分

7.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七

教学时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一、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又加上五一期间各种商店借机开业,因此我设计了文具店开业的热闹场面,带领学生参观并购买文具这一情境,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旧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

上课开始,我首先进行了整数加减法复习,并让学生在做题时思考三个问题,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从哪位开始计算;相加满十,不够减时怎么办?通过复习,有目的的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当学生在对提的问题进行解决时,我把加、减法同时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算法。由于有了的复习的铺垫及对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要相同的单位才能进行加减。然后在学生的汇报中,我加了一句:怎样才能保证相同的单位对齐?学生马上就说了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自然是水到渠成,并且是印象深刻。

三、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对本节中出现的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最后一起观察对比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人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8.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 28+5= 37-5= 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 角 分

0 . 6

+ 0 . 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 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 角 分

1 . 2

- 0 . 6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最后说明: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②从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

(7)反馈练习:3.6-0.5 2.1-1.2(两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4.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⑴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⑵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⑴和第⑵个问题再集体反馈。

全体学生根据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解决。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练习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数学。

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⑵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9.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九

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小数加减法的知识难点和盲点,在于何处?如何突破?

⒉如何借助整数加减的方法旧知迁移,沟通联系,建构知识脉络? ⒊如何在验证算理的过程中,渗透研究问题的多种策略?

磨课要点

⒈起点。

知识起点: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能在一定单位情境中计算一位小数加减一位小数。

已有生活认知:在生活中买卖物品、计算长度等活动中可能运用小数加减法。思维特点:计算两位小数加减一位小数时,不再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将数的最右边一位对齐,由此学生可能产生思维冲突。而小数加减法在算理、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几乎相同,只不过数的范围扩大,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如何发散思维,通过多种方法验证算理使得更好地掌握算法尤为关键。

⒉终点:学生理解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⒊过程与方法:通过前测,了解到虽未教学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但基本所有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均已掌握其计算方法,不存在太大问题,而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则不然,存在计算时数位对齐方法错误或只知小数点对齐却不知其中算理的情况,因此,通过多次磨课,结合对各版本教材的分析,基于学情,认为从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加减法引入较好。因快速对齐数位方法的不同引起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数学方法思考问题、探究算理,突破难点,真正掌握算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旧知的迁移,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构知识脉络,纳入认知体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3、73页。教学目标

⒈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算理,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发展运算、分析、推理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⒊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PPT课件、提供验证材料。学具: 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问 ⒈圣诞节派送礼物情景引入。

⒉计算254+13,复习整数竖式计算方法。

⒊估算2.54+1.3,尝试列竖式计算,学生出现不同计算方法。⒋师:究竟哪种算法正确?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圣诞节情境把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捕捉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旧知的同时引出新知。通过与整数加法对比,引起认知冲突,提出将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明理握法 ⒈学生提出验证方法。

⒉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证。⑴联系生活,给小数添上单位“元”或“米”进行验证。⑵数形结合,结合小数的意义,给方格图上色进行验证。⑶借助工具,运用计数器结合小数的意义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把舞台留给学生,在思索、讨论中渗透数形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数学工具等研究问题的多种策略,从本质上弄明算理。把算理做透、做厚的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⒊小结提炼。

⑴引导学生小结:这些验证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说明计算小数加法时应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⑵发现使相同数位快速对齐的秘密武器——小数点对齐,并与整数数位对齐方式比较。

⑶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相同数位对齐的最终目的:让相同的计数单位直接 2

相加。

⒋验算:明确2.54+1.3=3.84,要求学生列竖式进行验算。⑴3.84-1.3=2.54,明确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也应做到数位对齐。⑵3.84-2.54=1.30,结果正确吗?1.30与1.3是否相同?得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体现数学简洁美。

⑶1.3+2.54=3.84,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加进行验算。5.揭题: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小数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发现小数点对齐即可使相同数位快速对齐,进而与整数加减法对比分析,发现道理相同,再总结出背后的算理,即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接着,通过三种验算方法的呈现,补充小数减法教学,并借此提出:结果是小数且末尾有0时可以化简,感悟数学简洁美。】

三、巩固练习,求实求变 主题1:勇于接受挑战。

⑴口算6.66+3,6.66+0.3,6.66+0.03。

⑵提出问题:都是这些数字,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 主题2:善于抓住机遇。

⑴通过小船停靠位置的不同,强化“相同数位对齐”。⑵小组比赛,分别计算加法、减法算式。⑶提炼算法: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借一当十。⑷沟通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主题3:乐于向上攀登。

⑴出示圣诞节装饰圣诞树情境,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⑵列式计算解决问题1.8-1.37。

⑶学生汇报,讲评,提醒计算中易错点,建议在1.8末尾添上一个0。主题4:敢于树立目标。

⑴出示小鹿与妈妈比身高情境。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 ⑵学生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解决问题2.74+2.26。⑶结果5.00与5对比,提出化简结果。

【设计意图:为更好的巩固,有层次、有步骤地安排了4组练习。主题1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主题2通过游戏,强化“相同数位对齐”,再通过计算继续提炼算法,沟通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主题3加大 3

难度,再次回到圣诞节情景解决问题,弄清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醒相关注意点。主题4通过有趣的比身高情境解决问题,再次提醒学生对相关计算结果进行化简。】

四、反思回顾,归纳感悟 主题5:勤于反思总结。师生共同回顾,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知识上收获,随后感悟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且让学生“会学”。】

执教者简介

刘抒琳,中小学二级教师,1989年出生,本科学历。现任教于厦门市集美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工作四年来从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学风格轻松严谨,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论文及案例曾发表在《福建教学研究》及《集美教育》。现为王颖石羡名师工作室成员、集美区教学新秀,曾被评为集美区优秀教师,在集美区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解题技能竞赛、说题命题比赛及评课比赛中均获一等奖,由此被推荐参加厦门市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并获奖。

10.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3~105页例3、例4、例5。

【教学目标】

1蓖ü实际事例,认识含有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说出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

2苯岷先嗣癖液统ざ鹊ノ唬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

3迸嘌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4痹谘习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小数数位顺序表,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

米尺、卷尺、身高计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现在你有多高吗?下面我就先来测量一下每个同学的身高,请在本子上作记录。(用cm作单位)

(学生依次排队测量身高。)

教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点名回答)

教师:你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吗?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

1背鍪久壮

教师:请仔细看看,谁知道1m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m=100cm)

教师:把1m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厘米?(板书:1100m,1cm)

教师:1cm是多少米呢?(是1100m,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0.01m。)(板书:0.01m)

教师:那你知道6cm是多少米吗?8cm,9cm呢?

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引导。

教师:请同学们再想想35cm是多少米呢?怎样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27cm是多少米?50cm、82cm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教师:×××同学的身高是135cm,你知道是多少米吗?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

教师:×××同学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也把自己的身高改为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吧。

2毖习例3

(1)1元=角1元=()分

点名填空。

(2)想想:1角=()元为什么?5角=元为什么?1分=()元为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引导,并让学生举出别的例子。

(4)3角4分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元呢?为什么?

3背鍪镜104页例4图:量身高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然后再全班交流。

4碧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与它们对应的小数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但会把厘米、角、分作单位的数分别改写成用米和元作单位的小数,

还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写。通过讨论还发现了分母是10、100的分数与小数位数的关系。

5毖习小数数位顺序表

(1)出示一个整数,让学生说出各个数位,教师板书出来。

百位十位个位

35

(2)像这些数都是小数(指着黑板上的小数),它们与整数比,在数的中间多了一个小数点。

如:36.5中小数点把这个数分成了两部分,左边的部分叫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叫小数部分。(教师边讲边板书)

整数部分的数位与整数的数位相同,以小数点为界,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小数部分的数位仍以小数点为界,往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所以,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

位是百分位。

(3)你能说出下面的小数中,各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吗?

1.3510.278.60

三、巩固练习

1钡105页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分组测量,并做好记录,然后全班交流。

2钡105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蓖桌互说

同桌互相说出几个小数,并说说各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大家讨论吗?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9~1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比醚生经历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迸嘌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痹诮饩鑫侍獾墓程中,让学生体会一位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挂图,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新课标第一网

一、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

1鼻榫耙入

教师:小明的妈妈今天到菜市去买菜。买肉用去6元5角,买蔬菜用去3元4角。

(教师边讲述,边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碧岢鑫侍

教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苯饩鑫侍

(1)谁能列出算式?点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6元5角+3元4角=6元5角-3元4角=

(2)合作探索算法。

教师:这两个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分组讨论,然后再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与整数加减法一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才能相加减。

4背⑹粤废

0.3+7.5=9.7-5.4=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进位加和退位减

1鼻榫耙入

教师:学校举行运动会。跳远场上,几个运动员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比赛呢。(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2碧岢鑫侍

教师: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苯饩鑫侍

(1)点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2-0.3=2.2+0.9=

(2)你们会计算吗?请先自己算一算,然后再与同桌交流。学生先独立尝试探索算法,然后与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4碧致郏明确算理

(1)这两道题与前面两题(例1)比较,有什么不同?

(2)十分位上不够减,怎么办?十分位上相加满10,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3)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作答。

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当十分位不够减时,要从个位退1,在十分位加10再减;当十分位相加满10,要向个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钡111~112页练习十九第1题和第2题

以上两题由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钡111页课堂活动:做游戏

先同桌的两位同学一起游戏,然后可以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

四、课堂总结

上一篇:竞选班长小学生演讲稿下一篇:可爱的小白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