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2024-12-03

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精选12篇)

1.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一

摘要:本文对重庆市**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进行了简述,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措施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去年四月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工作大会上提出了环保工作关键要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从产业发展、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六方面全面启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我现就如何遵照“生产发展、生活宽容、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加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况

**区是重庆市的主城区,距离市中心就25分钟的车程,全区辖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个开发区管委会,幅员面积755平方公里,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34.9万,全区现有119个村民委员会,2169个村民小组,有村委会干部479人,村民小组长2169人,建有村级党组织414个,有农村党员13980名。目前在农村已基本形成了以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至2005年,我区“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5亿元,比2000年增长52%,年均递增8.7%,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农业基地已初步建成,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现有特色花木6万亩,高优水果3万亩,蔬菜基地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蚕桑、笋竹、香料、中药材等多经1万亩。粮经作物(不含退耕还林)之比由2000年的69:31调整到61:39,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670元,恩格尔系数为48.5%,;农产加工、乡镇企业、农村生态休闲旅游,农村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迅速;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乡镇工业基地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增多,这既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经济基础,又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二、**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区新农村建设启动快、力度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我区农村量大面广,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总体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分布在乡镇的企业、矿山排放的污染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的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与主城中心相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急需改善。

(一)农村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没有得到处理,全区各镇、村均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按每人每天产生0.65kg生活垃圾和0.8kg生活废水计算,每天有近226吨生活垃圾和279吨废水散布在农村各地,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同时,在我区农村有存栏牲畜牛、马4068头,生猪15.2万头,羊1.2万只,兔1.2万只,家禽137万只;2005年出栏牲畜牛、马530头,生猪26.2万头,羊2万只,兔3万只,家禽289万只,每天可产生废弃物619吨,大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现象各镇村均存在,同时在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的歇马镇、童家溪镇、东阳街道、天府镇、澄江镇、水土镇、静观镇、蔡家镇等则存在着城镇和农村聚居点与工业区混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

(二)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主城周边的中心镇为适应产业阶梯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各镇的工业园区、开发区悄然兴起,加之分布在各镇的乡镇企业和矿山开采企业,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垃圾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工业企业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分布在我区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和采矿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隐蔽,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三)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农村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各镇村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以及有的村镇使用污水灌溉,2005年我区销售化肥40917吨、农药292吨、农膜412吨、柴油1717吨,尤其是靠近工业区和污染企业的一些农地,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耕地质量,土壤生产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农产品进入超市或出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影响,少数重点污染企业周边和矿山开采地区周边土壤受到严重污染,这对我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问题

尽管**辖区内有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8个,全部设置了界碑,并按规定划分了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和保护区陆域纵深范围,一级保护区内执行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内执行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通过强化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确保了全区镇街使用自来水的安全。但是在我区广大农村,尤其在15个乡镇,除了中心场镇区域使用自来水外,大部分村民均是使用地表水、井水或地下水,尤其是2006年的大旱灾,反映出了我区天府镇、澄江镇、水土镇、金刀峡镇等部分镇村存在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供水不足,有的地区水质也不太好,全区大部分村庄没有集中式安全供水设施,大部分村民的饮用水都未经过净化处理,在部分沿江、沿河、沿库的镇,由于部分江、河、库受到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污染,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用水的不便,可以说,农村村民的饮水安全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

(五)农业生产废弃物未能有效综合利用,不同程度地存在面源污染问题

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区共有存栏牲畜16.81万头,家禽137万只,畜禽养殖业的污水、粪便、作物秸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初步估算,我区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22.59万吨,产生农作物秸杆10万吨,且大部分专业养殖户的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均未被有效利用,大部分专业养殖户养殖场没有完备的污染防治设施,有的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环境污染。由于一些村民缺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知识,加之施肥、施药配套技术和器械的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

目前,我区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农村的村容村貌,已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区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全面建设重庆小康社会先行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先、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市)为抓手,注重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努力改善辖区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控制辖区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彻底解决辖区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为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2、“十一五”目标

到2010年,基本解决辖区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一批安全饮水工程,农村饮用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辖区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乡镇企业等污染的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建成一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三)建议措施

1、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示范

一是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的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发燕尾服农村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二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创建全国生态区(市)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都市观光农业和现代科技农业,结合现有花木产业带、果苗基地、景区、林区等建设提升规模档次。三是以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载体,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开展和推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尤其在发展节水农业,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农产加工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2、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把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科普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区、生态城区(市)、构建和谐**与开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抓住《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全区19个镇街、119个村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在中心镇、景区、主要道路沿线的农村地区率先实施生活垃圾的“定点存效、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倡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二是在城镇化、工业化较快的中心镇(如龙凤、东阳、北温泉、澄江、水土、歇马、童家溪、蔡家、施家梁、静观等),可采用“村收集——镇集中——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三是在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偏远村镇可采取堆肥或简歇填埋处理。四是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种处理方式,结合我区农村实际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对于人口相对集中、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中心镇、景区镇等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五是在人口密度低、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村镇,应大力推进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步伐,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六是在我区污水排放量大、次级河流污染较重和城镇建设较快的地区,如童家溪、歇马、澄江等应加快区域性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3、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镇村工业企业污染的防治

按照大力发展生态城镇的要求,坚持“环保优先,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不断优化工业发展布局。一是根据各镇地理位置,区域优势和条件,结合产业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生态观光园区、除了在生态工业园区内集中发展工业外,其它任何村镇均不能再上新的工业项目。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各园区工业企业“三废”排放特点,逐步实现对“三废”的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对于目前分散在农村的中、小、个体企业,通过充分发挥镇街环保站和区环保局的作用,加强监管,促进治理实现达排放。

4、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强化对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管

我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镇、村都制定了相应的建设规划,同时也把环境保护纳入了规划的内容。一是应在建设中,区环境保护委员会或区人大、区政协应加强对环保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确保不再产生新的污染。二是加快制定生态工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心镇的环境保护规划,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或逐步予以取缔、搬迁、关闭。三是加大对园区、景区、农村中心城镇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和破坏生态的行为,确保我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要求各镇街合理开展和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无污染的产业和产品,在园区和农村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和都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5、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加强对饮用水环境安全的监管

由于我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城镇建设的大力推进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部分次级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饮用水安全,必须得到保障。一是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运行简便”的原则,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依法划定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争取国家和市级项目支持,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充分发挥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作用,实施饮用水水质监测,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二是实施以污染预防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工程,要求各镇街对地表水、地下水质达标或基本达标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明显标识。三是对地表水质污染较重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地下水供水工程。四是对我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试点试范村要根据上述不同情况,提前实施农村饮用水保护工程。五是各镇街应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合理规划村庄饮用水源取水点位置以及村镇工业及畜禽养殖布局,完善饮用水源工程建筑物和饮用水源缓冲、隔离设施。六是对不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的村镇,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施取水点搬迁工程,或地下水供水工程或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或饮水净化工程等,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6、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一是由农委牵头,会同环保、工商等部门积极开展全区经营性畜禽养殖污染的调查,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案,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纳入全区畜牧业发展规划。二是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养殖、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总量、结构和方式,结合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依法限期搬迁或关闭。三是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原则,优先在我区的重点流域、区域和规模化养殖地区,建设一批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及废水还田示范项目,可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建设沼气处理设施和沼液还田项目。四是结合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积极推进农村畜禽散养户用沼气池建设,提高人畜粪便还田施用率。五是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加大对全区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污染。

7、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示范

一是结合全国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辖区土壤污染的调查与治理。二是结合我区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争取项目支持,积极开展所在地区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流失、农作物农药残留等现状调查,在农业园区和有条件的镇村推广有机肥和配方施肥。三是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全区农民多用有机肥,逐步实现种植与养殖的综合循环利用。四是积极开展蔬菜、水果和粮食基地土壤污染现状调查,针对我区一些特殊工业企业对周边土壤的污染,开展重金属、有机物、化肥、农药、塑料农膜等对土壤污染治理的工程化研究,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五是在全区农业生产中,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于作肥料或用于造田,严禁工业污物、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等占用耕地,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生态环保工作技能培训和农民环保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民珍惜土地品质科学种田。

8、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建设

一是把新农村中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作为创建全国生态城区(市)的支撑,把生态城区(市)的创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乡村道路、农房、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建设,用绿色美化农村道路、房屋、沟渠、河库的周边环境,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条件的镇、村,努力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已关闭和废弃矿山的综合整治,实施废弃矿山复土和生态恢复工程;继续深化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三是结合全国生态区创建积极开展以农村饮用水安全教育为重点的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以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绿色消费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生产生活习惯。四是在农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绿色消费模式,鼓励废旧物资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提倡垃圾集中处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产品,加强对乡村自然资源、自然遗迹、文化遗迹、古树名木等资源的保护。

9、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一是应结合全国生态城区建设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在生态城区(市)创建领导小组之下,专门成立“**区新农村环保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环保书记为组长,分管环保、农业的副区长为副组长,宣传部、区发改委、环保局、区农委、水利局、卫生局、交通局、林业局、教委、文广局、区农办、扶贫办、财政局等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可放在区环保局,负责对整个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联络、统计等日常工作,建立“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监管、部门镇街分工协作、各企业群众广泛参与、人大政协统一监督”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各镇街环保工作站在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中的作用。结合镇街依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镇街环保站工作队伍,加强指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农村各项环保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三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多渠道争取国家、市、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各部门、镇街可结合生态城区建设规划和“十一五”环保规划、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等抓紧编制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项目建议书,归口分头争取各种项目的支持。同时区、镇两级财政也应加大投入,不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对生态环保项目和生态环保产业给予扶持,而且应该及时解决镇街环保工作站必要的工作经费。四是对于一些有市场效益的环境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如农村中心镇街、场村的安全供水工程,景区、园区的垃圾收运系统工程等可实行“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筹积资金,加快建设。五是充分依托在碚和在渝高校、科研单位、环保中介机构等的科技优势,在开展农村环保行动方面寻求技术帮助和支持。六是实施目标管理,强化监督实施,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部门、镇街目标任务管理,按照“十一五”总体目标和分计划实施,并纳入部门、镇街党政一把手环保工作实绩考核。七是大力开展对新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宣传。结合各种创建和各项环保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体;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新农村环保行动”宣传,充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努力推动生态城区(市)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建设重庆都市和谐美丽新农村。

谭强

2.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二

一、团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1. 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团场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广、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控制困难等特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 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驻团工业企业污水排量大、类型复杂, 产业集聚带来的生活和工业复合污染问题对团场职工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 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善, 工业产品在生活中日益增多, 农村生活垃圾的年产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绝大部分团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填埋及处理系统, 而是直接将垃圾输送到镇区、田间地头、自然洼地填埋, 极易滋生蚊蝇, 且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及农田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和污染。

3.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畜禽养殖污染已居团场污染源之首, 并且成为部分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氨和总磷分别占农污染源的比例较高。加之管理部门疏于规划、环境意识淡薄, 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 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二) 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土壤。

1. 化肥污染。

长期施用化肥, 势必会降低作物产量, 导致恶性循环。施用化肥可引起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污染, 造成土壤酸碱化。此外, 在化肥生产中, 随矿源带来有害的痕量化学元素, 这些元素会残留在土壤中, 造成污染。

2. 地膜污染。

目前兵团各团场棉田普遍应用地膜覆盖植棉技术, 虽然采取各种办法狠抓残膜回收工作, 但“白色污染”依然存在。碎残地膜逐年积留于土壤耕层, 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 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造成后茬作物减产, 影响农产品质量。

3. 农药残留。

各种作物从种到收, 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也杀死了益虫, 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 也影响了人类身体健康。

(三) 水资源开发不合理, 生态环境脆弱, 生物抗逆性差。

1. 水资源开发不合理。

团场水利设施和用水结构偏重于农田灌溉, 林业和畜牧业用水比例很小。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诱发了土地退化的自然潜在因素, 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失调。加之大规模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 造成地下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 进而导致植被枯化、土地沙化。

2. 生态环境脆弱, 生物抗逆性差。

各团场盲目与过度开发土地, 畜牧业管理经营不当, 超载放牧、盲目开荒等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牧草比例下降。森林过度采伐、草场退化、陡坡垦殖等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引起草场退化, 弃荒、撂荒面积逐年增加。

二、解决对策

(一) 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团场环境保护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加强团场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保护, 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二是处理好城市与团场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环境和团场环境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必须坚持城乡环境保护统筹考虑, 协同推进, 把团场环境保护摆上同等重要的地位, 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三是处理好主动预防和被动治理的关系。环境破坏起来时间短、速度快, 贻害无穷, 而修复环境时间长、见效慢、代价高昂。加强团场环境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落实政策,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利用中央专项资金, 加大团场城镇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 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确保饮水安全。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切实增加团场环保投入, 将团场环保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团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 从而为团场环保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 健全环保法规政策体系, 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

加快建立和完善团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将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对已有的政策法规要落到实处, 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团场环保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理考核制度, 按照团场生活污水减量化排放, 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思路, 加强生活污染控制法律体系建设。

(四) 加强能力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

加强团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 理顺体制, 强化职能, 加大监管力度, 对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加强团场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高度重视可能因环境污染引发的重点问题, 严格行政执法,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 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

(五)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加大管理力度,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农田林网化,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使农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杜绝随意开垦并弃耕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发生, 做好秸秆还田工作,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良土壤质地结构。努力回收残留在耕地中的塑料薄膜碎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减少农药化肥有害物质在土壤中残留量及其对农产品的污染。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管理力度, 严格管理, 杜绝违法排污现象, 避免“工业三废”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六) 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将与环保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团场环保宣传教育计划。加大对广大职工群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报、报刊、网络等媒体,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将环境法律法规和各项环境决策转化为社会的自觉行动, 努力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尊重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使其主动参与、支持和关心环保事业。

参考文献

[1]王振亮.试论城镇的建设与乡镇工业化的发展[J].城市规划创刊, 2005.4.

[2]王菲.新型团场建设中的环境困境与对策[J].兵团党校学报, 2007, (2) .

3.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策略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对自然物种资源的威胁,加大了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因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焦点问题。林业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现在推行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观测,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

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先后实施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即“三北”,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太行山、防沙治沙、淮河太湖、珠江、辽河、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出现了新的形势,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全民的环境意识正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路。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生态工程规划问题

工程规划问题首先表现在缺乏前瞻性,存在短期行为。搞生态工程只是赶时髦,为取得短期利益、应付检查搞假设计,或者边规划边设计的现象。其次,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明显存在盲目增加经济林面积的倾向,政府没有根据经济林的最优适生区和供需平衡对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因而出现了果品销售难和群众忍痛砍掉果树的现象。再有,各级规划只有工程总体目标,没有分解为各个环节,未确定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没有将规划落实到地块上,不能进行质量和进度的有效监督,为不同规划的地域重叠和统计造林面积的数字失真提供了可能性,造成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植数造零”现象。

2.2林业生态工程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是林业生态工程较严重的问题。一些地区由于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一些品种混杂、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种苗被栽种,相应的技术服务不到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许多地区让群众上山盲目种植,由于缺乏造林技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它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林木发挥出其效益,所以,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

2.3林业生态工程投入问题

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搞任何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资助。尤其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资金,工程建设便会陷入困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在治理水土流失、防沙固沙、动植物资源保护和保护农田牧场等方面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因此,各地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应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有效的范围内,筹集资金,并把这有限的资金应用在关键问题上,实施专项资金制度,专款专用。

2.4林业生态工程监管问题

过去的造林工程实际上往往是由林业设计部门制定工程建设规划,由林业行政部门组织工程,然后由工程的实施或设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和切实的监理制度。有些地区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管理水平低下。一些地区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着政策、技术标准、管理措施多变的弊端。有些地区现有的管理人员多为林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缺乏既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最严重的就是一些地区虚报林业生态工程成果。

3.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建议

3.1科学规划,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部署

与其他工程相比,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高投入性、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在实施任何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前,都必须制订好治理模式,做好规划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工作首先要遵循区域性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规划,最终获得合理的布局。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要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生产上的统一是指农、林、牧、副等行业并举,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在措施上要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综合起来,进行配套使用;在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中,也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不同的管理规划措施。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持续下去,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2提高造林质量

要提高造林质量,就要坚持选好树,选对树,选择适当树种,适当种树,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所选择的树种也是不同的。还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区域性治理要采取不同的造林、营林措施。林地造好后还要对重点的自然灾害分子,尽享有效的防治。例如加强对病虫害检测检疫工作的力度,主要通过营林措施的改善来解决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增强林分的抗病虫害能力。

3.3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保护

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要按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在工程实施中,要严格按照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政策机制等。

4.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制定可操作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培育和引进优良树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工程建设管理,并且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体系并对资金实行强化管理。并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生产资源、文化资源等大力发展,制定包括生物多样性、综合生存力、经济效益、农区发展、产品多样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管理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林业领域应用了一些技术和科研成果,但是从生态林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林业建设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治,周梅英,侯丽君.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因子与发展策略.防护林科技,2000,06.

[2]王嘉发.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 30(3):46-48.

4.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四

大理市绿化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摘要:我省大理市的绿化基础普遍薄弱,许多城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绿化覆盖率,加速绿化景观建设,科学绿化变为速效绿化,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此,就城市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单分析.作 者:杨润德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大理,671000期 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Journal: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年,卷(期):,“”(3)分类号:X3关键词:城市建设 绿化 生态环境

5.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篇五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勤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效应日益凸显,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加快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但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林业法制观念薄弱;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城市林业建设规划不合理。加强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提高观念意识,建立有效的生态林业建设机制;完善和健全政策和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加强监管力度;依靠科技力量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关键词:林业 生态环境建设 问题 对策

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1.1林业生态建设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实现生产发展,必须高举生态建设旗帜,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不动摇,大力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才能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在充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果品、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让林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让广大村民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充实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钱袋子,推进新农村建设。

1.2林业生态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中的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反应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经历了由和谐到失衡、再到新和谐的旋律上升过程。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的提高。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而且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1.3林业生态建设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急剧增长,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立足国内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

林地、沙地、湿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近年来,一些省市通过城市绿化,改善了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但由于对林业生态建设目标、方法和建设策略等在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林业生态建设投资效益偏低、建设规模和效果与生态建设要求严重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2.1 林业法制观念薄弱

目前,我国缺乏全面的、有影响力和可操作性强的林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一些基层领导和干部为了上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建设统计数字,存在统计不严肃甚至弄虚作假,严重挫伤了林业生态建设者的积极性。

2.2 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

一些省市对林业生态建设国家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资金控制不严,管理不到位,出现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过多、各部门之间权职不明确等现象,致使资金使用不当或因技术准备疏于管理和不充分,从而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给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2.3 城市林业建设规划不合理

在城市林业规划阶段,忽视了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缺乏对自身水文、地质环境的了解,过度追求花、草、灌木等城市园林式景观建设,缺乏科学依据地引进生长于南方的而北方少见的树种,而放弃了符合本地乡土特点和生长环境的本地树种;过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成本购买大量成活率低老树和大树等,不仅破坏了树木成长的原有的生态体系,也大大增加了管护成本。此外,林业建设队伍薄弱、林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林业科技人才缺乏以及林业生态环境推广工作不利等问题,也严重地制约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3.1建立有效的生态林业建设机制

我国的丘陵山地面积较多,且地形较为复杂,降雨量分布不均匀,且有的地方暴雨频繁,而有的地方则经常干旱。尽管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大,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受经济发展以及传统的林业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林业仍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大力宣传生态林业的重要性以及内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意识,是建设好生态林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再者,生态林业建设涉及面较广,是一项全社会且全民受益的建设事业。因

此,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只靠有限的人力、物力,必须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行,故又必要对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加强,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从而来实现林业的生态建设。

3.2加强监管力度。

各乡镇和村要将林业管理职责落到实处,努力做好本乡镇辖区内的伐区检查以及验收工作。建立伐区采伐管理以及验收登记台帐,强化伐区的监管力度。要加强林业砍伐的监管力度,对乱砍乱伐的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以免下次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并在采伐结束后,林木采伐者要及时的向乡镇伐区检查验收小组提交验收申请,只有经伐区验收合格的木材才得以销售。林业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林业,就不可能有人类的今天,更不可能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保护好我们的林业资源,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 依靠科技力量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将生物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全面依靠林业生态科技成果,因地制宜地加快林业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丰富林区建设内涵,不断拓展新时期林业发展空间,实现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的转变,形成多种技术、多种林业产品和生态旅游等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加快符合当地特色的林业产品的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6.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调查浅见 篇六

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调查浅见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经济、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交通的`发展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愈来愈多的影响,在以往的公路建设中由于个别没有充分考虑到环保的因素,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文针对生态环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浅见的对策并进行探讨.作 者:李俊超 作者单位:伊犁公路总段,新疆,伊犁,835000期 刊:中国科技博览 Journal: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18)分类号:X171.1关键词:公路建设 生态环境 问题 浅见

7.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七

1.生态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南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67.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产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由2013年的39.8% 提高为40.5%,增加了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2013年的4.7:55.5: 39.8调整为2014年的4.5:55.0:40.5。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完善,三产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由2013年的54.9% 提高为2014年的57.3%。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了98.4%, 实现利润308.31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了321.4%,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6.4个百分点。

2.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南昌目前有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4个省级生态示范县区,43个省级生态乡镇,1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014年全年空气优良率达80.5%, 远高于2013年的60.82%。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2.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经达到12.04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继续保持在93%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为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

3.部分生态环境指标逐渐好转。对比南昌市环境监测发布的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发现,2011年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56毫克/ 立方米,2013年下降为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4毫克/ 立方米; 2011年城市交通干线噪音平均值为67.4分贝,区域环境噪声为53.5分贝,2013年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城市交通干线噪音平均值为昼间为67.3分贝,夜间为61.1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昼间为53.6分贝,夜间为45.4分贝。2014年南昌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13年下降了4.04%,2014年南昌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3年下降了3.1%,氨氮排放总量比2013年下降了8.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3年下降了9%,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3年下降了4.1%。

二、南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欠佳

2011年南昌市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7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6天,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0.089毫克/ 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为0.038毫克/ 立方米,降尘为8.56吨/ 月·平方公里, 2013年环境监测显示南昌市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0.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2,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为0.04毫克/ 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0.116毫克/ 立方米,细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0.069毫克/ 立方米。降尘为9.1吨/ 月·平方公里。

(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欠缺

市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甚至是普通民众均缺乏环保意识。在政府层面上,尤其是基层政府将发展的中心还是放在经济建设上,还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还是认为“增长才是硬道理”,把谋发展视同于促进经济增长。而在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常会忽视对当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甚至少数官员会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对立起来,“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思想与理念在政府官员当中普遍存在。而企业层面上,大多数企业家都只是片面追求个人盈利,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社会责任严重缺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基本没有。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约成本,会想方设法逃避环境监管,对本企业产生的污染问题熟视无睹,为减少污染治理成本,降低生产成本,一些企业购进的环境设备纯粹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作为摆设,无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于许多普通市民来说,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自觉性。许多市民一方面摇旗呐喊着要环保、要节约,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又过着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生活。最典型的莫过于近年来,南昌市私家车的保有量连年增长,而且到目前为止,许多家庭还在竞相购买私家车。由于整个社会生态价值观的缺位、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生态环境必然会变得失衡和被持续恶化。此外,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水平较低,缺乏购买绿色产品的能力和动力;绿色市场也发育不太完善;很多企业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的理念还没有形成,没有对绿色产品进行研发,或者研发投入的力度不够;加上政府对绿色消费的政策支持不足,整个社会缺乏绿色消费的环境和氛围。

(三)产业结构欠优

过去的几十年里,南昌的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三高”的粗放型式增长方式上。 产业结构欠合理,工业经济总量大但是不够强,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南昌市能源消费总量为1257.1万吨标准煤,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519.6万吨标准煤,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五;全社会用电量149.4亿千瓦时,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工业用电量78.6亿千瓦时,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三;居民生活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工业用水总量66868.31万吨,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三。

(四)节能减排降耗形势严峻

2013年,江西省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设区市依次为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 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的是九江市,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大的是南昌市。2013年南昌市工业废水排放量10602.3万吨, 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三;废水治理设施247套,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四,远低于宜春市的455套和赣州市的408套,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仅为66.78万吨/ 日,远低于萍乡市343.05万吨/ 日、 新余市的205.86万吨/ 日、上饶市的129.81万吨/ 日、九江市的74.05万吨/ 日。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3466万吨,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城镇生活污水中COD产生量88366吨,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二;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产生量9759吨,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二; 南昌市2013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13743429万立方米,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倒数第四;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2804.69万立方米/ 时,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第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0756吨,在全省设区市中排名倒数第五;2013年南昌是废污水排放总量为82937万吨,其中,第二产业为59072万吨,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为58195万吨,建筑业排放量为877万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为7644万吨。随着南昌市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对南昌市低碳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南昌民用车辆保有量63.96万辆,比2013年增长1.35%;民用轿车保有量为37.61万辆,比2013年增长15.02%,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了32.30万辆,比2013年增长22.39%。

(五)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1. 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机制偏向 “碎片化”,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较弱。政府环保机构之间权力划分不清、关系较为混乱,导致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对、处理或协调环境保护、治理的有关问题时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和消极应对的局面。 第二,各环保部门之间在管理上缺少统筹协调,导致许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许多业务流程也无法衔接,降低了环境保护和监管的效率。第三,环境保护部门对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缺乏环境评估的监管能力。

2.行政决策参与监督机制不完善。许多项目建设的立项因为缺少民主、公正、 透明、科学的行政决策参与监督机制,部分基层政府为了尽快做大GDP,对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没有通过科学论证和民众泛参与,就盲目立项,开通建设。还有部分基层政府在建设项目的决策时,对于民众的环保诉求置若罔闻,想方设法抑制民意表达。如此以来,许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项目开工建设,环境遭到破坏,民众极度不满,最终恐怕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3.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南昌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晋升的主要参考,许多基层政府官员为了尽快得到升迁,在任期内为往往会将实现GDP增长的最大化作为最主要最核心的工作任务或追求目标。在招商引资或扩大投资的过程中, 往往偏好于那些短评快的项目或是那些税收高但是耗能大、污染也大的重化工业项目,导致本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高度污染。

(六)城镇化步伐过快

近年来,南昌市的城镇化不断加速推进,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随着农村变为城市,部分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商品房开发, 土地利用率普遍较低。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镇集聚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城镇建筑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一些基层政府急功近利,缺乏科学规划和论证,一味追求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面子工程”,盲目扩大城镇规模,许多农民的农业用地和宅基被征,仅用于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官员对当地的环境保护与失地农民的安置缺乏关心。一方面城镇化在快速推进,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考验。

三、加快推进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南昌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力引进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实现能源的清洁、 高效、生态利用和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 综合运用价格、财税、奖惩、金融、法律法规等市场和行政政策与制度手段,构建生态发展的生产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 推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低碳循环发展”的彻底转型。

(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加大对太阳能光热的利用,引导城区建设更多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和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鼓励农村和小城镇用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加快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地源热泵技术的转化,加大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地热能的使用。鼓励农民使用生物质能,改变燃料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广天然气的使用,提高天然气使用覆盖面。优质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

(三)推进节能降耗

1.降低工业能耗。加快淘汰落后的工业产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创新能源管理机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并加快落实,引导并鼓励新技术、 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节约资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防止产能过剩。

2.推广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有关标准和相关法规。发展节能型建筑,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严格执行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加快建筑节能技术改造,对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电器照明设施进行现行改造,发挥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示范作用,推动建筑节能一体化的发展,实施建筑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鼓励城市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及成套技术;加大对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坚持将生态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对原有的建筑逐步实施生态改造。在全市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和新型建筑材料装修装饰节能技术。

3.发展低碳交通。(1)在全市积极推广低排放、低能耗交通的工具。淘汰不符合国Ⅳ标准的机动车辆,引导未达标机动车辆逐步退出市场。对于南昌市新购买的公交车辆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加大对高污染机动车辆的监管,扩大其限行范围。采取激励措施鼓励车主主动淘汰高污染机动。鼓励市民购买小排量、新能源等环保节能型汽车。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优化充电设施体系建设,方便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使用。

(2)鼓励市民低碳交通出行。加快智能交通网络建设。在三县六区实现公交一体化,加快畅通工程建设,优化公交网络布局,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对全市的城市交通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实现智慧交通。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点布局,加快地铁建设,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 坚持公交优先,加快制定公交专用道规划,建立快速公交系统。继续采用在特定区域限制非公共交通车辆同行等办法, 优化交通组织管理。推广“免费自行车” 服务系统并扩大“免费自行车”租赁覆盖范围。利用提高停车收费标准、高峰期限行等措施,来引导传统能源私家车降低出行频率。考虑采用积分奖励制度,对于采用公交出行的市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鼓励市民低碳出行。

(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结合南昌现有的发展基础,鼓励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升级,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建立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精致高效的现代农业,扩大无公害农、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充分利用好农村现有的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引导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步转型,升级为集观光、体验为一体的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业,不断增强村域经济实力。

2.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对农村的交通沿线、河道沟渠、村庄庭院以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对乡村生产生活污染源进行治理,集中整治村庄的生活垃圾、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加快垃圾收集点、中转站、无害化处理场等设施建设,加快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并推广沼气和有机肥的使用,保障畜禽养殖污染的不断减量, 危害不断减少。对农村危旧土坯房进行分批改造,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增绿,真正把农村建设成“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家园。加强乡村水域保护和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提升农民生活环境质量。

(五)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1.提高市民的生态理念。利用各种渠道,对生态文明进行宣传,使全体市民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市民对开展生态文明城市试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立以生态发展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做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与公众积极参与,上下一心联合发力。

2.开展生态教育培训。加大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知识普及和教育,开展“低碳、健康家生活”宣教活动,就深入街道、走进基层,共同倡导“环保家庭微行动、绿色中国大作为”的家庭环保理念,传播家庭环保知识。在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和农村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活动。让生态环保知识走进家庭、 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让人人心中都有生态理念,树立生态意识。

3.倡导绿色消费。

(1)培育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和企业环境意识。提高消费意识首先要加大绿色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加深社会各界对绿色消费意义的认识。学校、网络、 电视媒体是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教育的最好渠道,建议将绿色消费理念引入到中小学教材中,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绿色消费理念的熏陶,养成健康消费的良好习惯。只有人人都认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才能激发人们的绿色消费热情,形成绿色消费的荣誉感。此外,要提高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鉴别能力,识别假冒伪劣绿色产品,让非绿色产品逐步退出市场。

(2)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绿色消费。一是通过价格手段引导绿色产品的供给。 给予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一定比例的成本补贴,降低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其价格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快速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由于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在技术开发、改进生产设备、选择绿色生产资料也将耗费一定的成本,政府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补贴,或者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绿色产品的生产企业一些优惠政策,为绿色产品的盛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引导企业加强绿色营销,宣传绿色消费效果。加强绿色营销,宣传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和制造、保管和运输各方面坚持和采用的绿色标准,提高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的信心。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为消费绿色产品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绿色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绿色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使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能掌握更为充分的信息,进一步引导和激发绿色消费需求。

摘要:文章首先对江西省南昌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南昌生态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提高,部分生态环境指标逐渐好转;其次,分析南昌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主要问题,如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欠佳、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欠缺、产业结构欠优、节能减排降耗形势严峻、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城镇化过快等;最后,结合南昌现实情况,提出了加快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宏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6)

[2]马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2)

[3]徐冬青.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取向[J],2013.11

8.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建筑施工污染;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防治措施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为满足学院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解决吉林市雾凇高架桥建设规划占地的要求,经省政府批准学院决定在吉林市永吉经济开发区洋草沟村(吉桦路666号)易地新建新校区。在整个校区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坚持建筑施工污染治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根据国家在2011-12-05颁布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的建设者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对噪声污染进行充分考虑和严格控制。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对工程项目的环评和可研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考虑噪声污染的因素,由专业人员提供科学、可行的意见。在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多方面的考虑设计方案,不仅要结构稳定、符合使用要求,同时要满足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的噪声排放标准。如在设计阶段,对桩基础以及独立基础的选择上,考虑打桩机在夜间工作不满足夜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故在地质结构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选择独立基础施工。避免桩基础施工过程带来的噪声污染。在工程实施阶段,在施工现场做到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最大程度避免噪声污染。工程项目投产运营阶段,针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噪声污染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并加以实施。

二、空气污染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严峻的,施工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扬尘以及微小的固体颗粒等多种污染物。建筑施工空气污染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产生污染物到污染物进入空气发生大范围污染的速度极快。因此,防治建筑施工空气污染的重点应该设置在空气污染产生的源头,提前预防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将是解决建筑施工空气污染最有效可行的办法。

在该项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工程施工分别制定相关的空气污染防治办法。如:

(一)苯板工程。苯板的二次加工极易产生飞沫,散入空气中极难回收处理。因此要在飞沫产生的源头对其进行根治。施工现场设有封闭的苯板加工间以供大规模的异形苯板加工,采用热切割技术,产生飞沫较少,另外空间封闭污染物不会扩散到其他区域。少量的苯板切割处理,同样采取热切割技术,使用简易的电阻丝苯板切割机。将热切割技术与传统的手锯、电锯切割进行比对,不但不产生污染物,且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

(二)钢结构、钢筋工程。钢材的焊接会产生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其污染对象首先是焊接工人,其次就是周围的大气环境。把好焊接材料的质量关是减少该项工程空气污染的重点。对进场的焊接材料进行严格质检,施工中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同时做好现场通风工作。

(三)涂料等易挥发建筑材料的施工工程。屋面防水、涂料、粘结剂和沥青等易挥发性建筑材料造成的空气污染危害是极大的。防水卷材的热处理阶段、涂料施工阶段、粘结剂的使用阶段以及沥青摊铺阶段都会产生有毒气体。对该类进场材料的环保监测不容懈怠。材料进场时应具有环保标识,材料的堆放尽量选在通风、庇荫处,施工过程要采取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藝,在施工完毕的养护阶段做好现场通风,如遇挥发气体存在可燃性的情况必须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三、土壤污染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是一个大型综合项目,工程种类很多。在项目进行中可能产生的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方式复杂。诸如涂料、焊渣、沥青残渣、混凝土废料、水磨石废浆、养生塑料薄膜、液态粘结剂等直接排放至土壤中都将对校园内的土壤造成污染。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项目管理人员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处理建筑施工中的土壤问题。此处以对水磨石废浆的处理过程为例,做简单介绍。

水磨石浆主要是有白云石粉末和水泥浆构成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碳酸镁。可见,水磨石废浆即为碳酸盐混合物。区别于土壤的主要化学成分。每平米水磨石施工约产生0.45立方米的废浆,其产生污染物的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区别于传统的“流方式”和“分离式”处理方式,项目管理人员经反复研讨后提出用“利用式”方案。即在“分离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再利用处理。过程是,在将废浆排放至简易沉淀池内,将废渣与废水分离,再分别加以二次利用。

四、水体污染

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和参与人员的生活污水都会对施工现场的水污染问题。新校去工程场地内有两处天然汇水区,将作为建成后的一处景观湖。既要将天然汇水区改造成可供生活、观赏的校园组景观,又不能污染水质,破坏汇水区内范围内原有的生态环境,是该项工程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难点。

鉴于汇水区的特殊情况,为满足建设需求和环保理念,项目管理人员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方案。首先,在施工现场设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废浆和生活污水,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其次,在现场设置专门的仓库,存放涂料、粘结剂和油料等建筑材料,在仓库内做好防渗处理,对仓库进行严格管理;最后,除了以上的常规手段,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进行之初就对汇水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安排施工工序。以保证汇水区内水质。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生物、植被,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1.

9.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九

作为**省**个重点扶持县之一的**县,就目前的交通条件看,境内一无铁路,二无航空,三无水路,与县外沟通的唯一交通设施只有公路。为改变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加快**经济的发展,尽快甩掉经济欠发达县的帽子,省、市交通公路部门加大了对**县的扶持力度。2005年,该县境内有*个公路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分别为**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国道**段补强罩面工程、***省道**段大修改建工程*,**县成为**市公路建设的主战场。因此,公路建设施工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上述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就优化公路建设的外部环境问题,进行了认真地专题调研。

一、公路建设施工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投资大,政策性强,牵扯范围广,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大,协调投入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工作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的投资方式和建设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战争”式的公路建设组织模式,已不适应当今项目建设施工环境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施工环境的协调。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甚至到施工单位撤离现场,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协调各种复杂关系的步骤。通过对近年来施工环境的调查,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门利益驱动。公路建设中,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项目,都牵扯到政府许多部门的利益。国土部门需要办理征地手续,电力、广电、通信、城建、公用事业、水利等部门少不了各种管、线的拆迁,河务、湖管部门需要办理施工手续,公安需要办理暂住手续,税务需要纳税,就连水泥散装办(政府机构)也不时找上门来,等等。这些部门不少又都是政府垂直管理部门,都有本行业和本部门的“行规”,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本来可以轻松办理,往往需要走“程序”办理、按“标准”收费,甚至拿本部门的有关“依据”,向公路建设单位收取不合理费用,否则就不予配合,敷衍应付,拖延工期。

二是法律意识淡薄。公路建设沿线的少数群众,缺少大局观念,法律意识淡薄。在战争年代一些奸商曾借国难之机大发“战争财”,如今个别刁民则借公路建设之机千方百计想发“公路财”,扳着自己家的门框说话,“在我门前过,留下买路钱”。有的巧立名目,索要补偿;有的占山为王,垄断物料供应,哄抬物价,强买抢卖;有的不具备施工资质和能力,强行承包单项工程,不达目的就无理取闹,扰乱施工秩序,阻挠和干扰施工。

三是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借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待遇,部分群众打着少数民族的旗号,借机搞封建迷信活动,路不能这样修,桥不能那样建,水井不能动,房屋不能迁。在***省道大修改建施工中,一座位于**村头的2孔过路涵洞,该村回族村民借迷信思想进行阻挠,动用警力十余次,拖延工期达三个月之久。**镇**村一口水井,多年来竖在路中,在今年***省道大修改建施工中,村民既不让拆迁,又不让覆盖,由于条件限制,公路无法绕行,拖延工期两个多月。

四是个别村镇干部素质差。沿线有些村镇借公路建设之机,要求施工单位为之无偿加宽平交道口和修建通往村庄的道路,或者以种种借口向施工单位索要补偿,要求变更设计,增加设施。在不能满足其无理要求的情况下,便想法设法出难题,发动村民设“关卡”,甚至闹事,干扰和阻挠施工。

五是公路用地未确权。目前,除新建的高速公路以外,其它干线公路大都是历史上形成的道路,公路用地尚未确权,随着公路建设等级的不断提高,在大修改建过程中,势必又牵扯到拓宽问题,往往拓宽占地部分无土地使用手续,使少数人员钻了空子,施工单位和协调人员无能为力。

六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偿标准不一。在征地拆迁中,由于行业不同,补偿标准也不一致。城市建设有城建的补偿标准,水利和黄河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水利河务的补偿标准,公路建设又有公路部门的补偿标准。而公路建设的补偿标准也不同,高速公路建设有专门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普通干线公路的大修改建工程,国家仅投资工程主体部分,其大修改建过程中的配套资金均有当地人民政府承担,每公里大修改建的配套资金需要20余万元,作为经济欠发达县份,财力十分吃紧,往往力不从心,落实配套资金难度较大。同为一个地方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黄河部门和高速公路建设的补偿标准比较高,而普通干线公路的补偿标准相对偏低,增加了协调难度。

七是个别协调人员的综合素质差。公路建设中,个别工程协调人员工作力度不大,政策知识贫乏,专业技术外行,社会协调能力较差,协调方式方法不灵活,工作思路不开阔,缺乏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和开拓精神,形成有名无实。

二、产生影响施工环境的主要原因

公路建设不同于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特点是战线长,涉及面广,建设周期短,影响施工环境的因素多,调查报告《对优化公路建设外部环境问题的调研思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乏配套的管理机制。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比较短,协调单位都是设置的临时机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尽管地方政府都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看起来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协调工作均有工程所在地的县市区公路部门承担。这样一来,给沿线一些村镇、单位和群众造成错觉和误解,认为修建公路就是当地公路局的事,与政府无关。从而不配合、不支持,导致工作被动,形式与效果不统一。

二是全局观念差。由于受部门和个人利益的驱使,在征地拆迁、工程施工等方面,有些单位和少数群众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及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单位与国家的关系,片面的强调本单位、本部门和个人的利益。

三是法制教育不到位。沿线一些单位、村镇受利益驱使,缺乏对公路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小农思想严重。借公路建设之机,变着法子获取“救济”,企图“抢抓机遇”“脱贫致富”,“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能捞一把是一把,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反正张嘴三分利。

四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对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公路建设中的有关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大,沿线少数群众支持和配合公路建设的自觉性不高。

五是配套资金落实困难。配套资金问题主要是指普通干线公路的大修改建项目,高速公路建设中,一般不存在配套资金问题。今年***省道*大修改建工程,**县政府要从县财政上拿出300余万元配套资金,用于该路的征地拆迁补偿。这个连县、乡工作人员的工资都不能及时兑现和足额发放的欠发达县,几百万元虽不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解决起来却非常困难。补偿工作不到位,群众工作就难做,致使个别单位和群众借机干扰和阻挠施工。

六是强制手段软弱。对寻衅滋事、严重干扰和破坏工程建设的不法分子,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裁手段。农村个别老奸巨猾的基层干部工作方法一绝,本人不出面,躲在背后充好人,指使本村老、弱、妇村民上路阻碍施工,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三、优化公路建设施工环境的措施

一项工程从争取、研究、论证、决策、设计到施工,国家耗费巨大,作为当地政府来讲,争取项目也十分不容易,必须认真加以珍惜,不仅是要为施工单位创造一个宽松的施工环境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本地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代表了一级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施工环境的好坏,充分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反映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品德和精神。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体会到,优化公路建设环境,必须强化以下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证体系。公路建设中,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作为业主和施工方,既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思想沟通,确保行动一致;又要增强工作主动性,选派专人负责与地方的协调工作,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预测,早防范,早汇报,早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作为县、乡人民政府,是公路的直接受益方,为工程建设搞好协调服务是自己份内的事,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必须全力做好服务与保障,千方百计的为工程建设当好后勤,扫除各种施工障碍;要从国土、公安、工商、物价、城建、公用事业、河务、电力、水利、通信、广电、林业、环保、交通、公路等有关部门和公路沿线乡、镇人民政府中,抽调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大、能干事、会干事、能解决涉路问题的领导,组成强有力的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按照各自职能,谁的问题谁解决,谁的困难谁克服,现场办公,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各种问题。要强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自己的事自己办,今天的问题今天解决,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要健全奖惩制度,对因失职渎职造成后果者,必须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建议在开工前业主与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建设合同,明确责任,对因协调不力、服务滞后,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影响的,可在今后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暂缓或不予考虑。**高速公路**段建设中,县政府成立了**路建设指挥部,“一把手”出任总指挥,抽调一名县人大副主任靠在济菏路建设一线,带领有关部门,专职抓济菏路建设的服务与协调,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开工前打点、放线、埋桩、地面附着物清点、核实到办理征地拆迁手续、资金补偿、工程施工等环节,进展都十分顺利,在**路*个地市中位居第一。

(二)认真落实补偿政策。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征地拆迁的补偿资金及时发放、足额到位。要加强对补偿资金的审计与督查,严禁各级截留与挪用,要增加预测性,做到未雨绸缪,超前工作,排查问题,化解矛盾,让群众吃上“定心丸”。应该说,绝大多数群众好的,是有觉悟的,只要我们工作到位,政策兑现,资金落实,人民群众会给予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的。

(三)加大公路建设宣传力度。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结合散发和张贴宣传单、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向人民群众讲足政策,讲清道理,让公路沿线人民群众家喻户晓,真正让群众对公路建设认识到好处,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教育沿线群众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小家与国家的关系,使广大群众自觉支持和配合公路建设。同时,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认认真真地协调好每一项工作。

(四)严格各种防范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按照教育引导为主,处罚惩戒为辅的原则,严格掌握各种政策界限,强化法律意识,杜绝盲干乱干,防止事态扩大,避免造成群体上访事件。同时,施工单位要主动与公安部门和当地政府加强联系,争取政策,公安机关要制订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方案,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对个别教育无效和各种严重干扰破坏公路建设的地痞流氓等不法分子,公安部门要杀一儆百,给予坚决的打击,决不能心慈手软,任其发展。

10.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十

关键词: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法律监督;问题对策

一、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目的

由于立法时所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殊的时代背景,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现行《环保法》第1条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目的。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实践中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准却被庸俗化,经济增长的数据成为“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也是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关键标准。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很多,其中通过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亦能达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靠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的所谓“经济发展”和“繁荣”是虚幻的,最终是得不偿失的。基于对人类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了。迄今,可持续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不少国家相继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规范和政策。可见,“可持续发展”应成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立法目的。

二、我国现行生态环境法制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转型滞后。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在立法上并未转型,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虽然环境基本法第2条、第7条和第三章都有广义环境保护的内容,但缺乏操作性规范,只相当于一种宣示。环保行政部门的职能只是负责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各经济主管部门的职责,这些主管部门缺乏自己的执法队伍,实际上职责留给了司法机关,这是目前自然资源保护不力的重要原因。

(二)执法行政主导问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一直强调行政为主导,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这使环保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将其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林业、海洋、矿产、水利等诸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这些行政部门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必然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反而导致行政主导的削弱。

(三)司法功能偏差。我国现行环境司法主要分为五个领域: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民事案件、破坏自然资源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刑事案件、环境行政诉讼案件和环境行政赔偿案件。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规定了14种罪,其中只有3项是关于环境污染的犯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这些犯罪在所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对人的生命健康侵害最直接,性质最恶劣,最应当受到刑法的严惩。事实上这类犯罪仅受到行政处罚或承担很有限的民事责任。

(四)法律监督力度不够。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环资委对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司法监督主要是司法监督职能机关即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在环境监督领域这一块基本上是空白。

三、加强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立法思想。宪法规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法》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提高法律效力等级,使其成为一部协调发展与环境关系、确立国家环境政策、目标原则与方法的国家基本法律,体现其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地位,起到统领作用。立法思想是立法者的意识在立法上的集中体现,是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立法思想应具备一定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才能发挥在社会中的作用。我国很多地区迄今为止还在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建设”老路。在全国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破坏日趋严重的今天,转变生态环境立法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二)立法实现跨越式转型.我国已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立法的跨越式发展阶段,笔者提出如下初步设想:我国的环境法(亦可称为生态环境法)应包括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法(亦可称为生态保育法)两大部分,前者包括现行的各污染要素防治的立法,也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和臭氧层保护立法。生态保育法包括生态保护法和生态建设法两部分,前者可分为生物资源保护法、非生物资源保护法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法三部分;后者包括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生态区域建设、国土整治、流域治理、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立法。

(三)执法与司法逐步重整。首先,污染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其次,自然资源保护要逐步扩大民事保护的范围而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再次,生态建设的执法和司法要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立法一般号召性的宣示性规范多,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少,执法环节薄弱,而司法更为欠缺。

(四)行政与司法要各归其位。生态建设的执法和司法要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立法号召性的宣示性规范多,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少,执法环节薄弱,而司法更为欠缺。由于生态建设立法是我国环境法制的新课题,如何加强执法和司法有待深入探索。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系统工程中,执法是未端环节,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想靠末端一刀切,无异于以堵口子的方法治洪水,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激化矛盾,为生态环境法制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

(五)让刑法在保护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法律手段中,刑事制裁手段被公认为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环境刑事制裁手段不仅可以直接剥夺或限制犯罪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条件和能力,还对其他潜在的环境犯罪人具有威吓慑止作用。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将罪刑关系确定下来,通过刑法规定各种应受刑罚惩罚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具体列举各种环境犯罪应当受到的刑罚处罚,可以使潜在环境犯罪人所追求的利益与可能受到的惩罚有一个可供对比的尺度。这就迫使知法欲犯者望而却步,悬崖勒马,从而达到预防环境犯罪的目的。

(六)发展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确保公众的环境参与权与监督权。司法作为一种手段用来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弥补行政执法手段的不足,也有利于对环境侵害进行有效的救济和补偿。我国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司法手段主要表现为对环境侵害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诉讼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能力,今后应重点完善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针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环境诉讼的专业性,可考虑在公、检、法内部设立专门负责环境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部门,专门负责环境案件诉讼。另一方面,发展环境公益诉讼,除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以外,还应当赋予环保组织和公民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以确保公众的环境参与权与监督权。”

【参考文献】

[1]陈仁.环境执法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2]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2(08)

11.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云计算,高等教育,资源共享

1 引言

信息技术与学习科学正引领和推动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和倡导的开放课件项目 (Open Courseware, OCW) , 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世界教育创新发展潮流, 并且引发了一系列观念和教育理论更新、技术和教育实践创新、体制和教育评价管理创新, 并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而且获得了活跃在网络上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之青睐和创造性参与。2010年, 网易推出了网易公开课, 随后多家互联网公司, 推出带有中文字幕的世界名校公开课视频。2011年,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20门上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开发网络学习课程, 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 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 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第三次浪潮, 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信息化程度整体不高, 高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程度较低, 高校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都存在严重问题, 资源通常限制在高校内部, 形成信息孤岛现象, 由于共享问题无法解决也基本没有体现高校的服务社会功能。

2.1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不均衡

由于高等教育的严重不均衡, 高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存在着重复建设和分布不均, 一些公共性质的资源, 每个学校都在建设, 且参差不齐。另外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不均衡导致一些高校资源浪费严重, 而另一些高校无资源可用。大部分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些科研项目和实训课程由于没有实验环境无法开设。

2.2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无统一标准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各个高校独立建设各自的教育教学资源, 为各个学校独享, 每个学校、每个教学团队、甚至每个教师均有自己的标准, 资源没有通用性。精品课程和实训平台建设的不同, 特别是大量的公共课资源, 各个学校的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等课程重复建设率最高, 但标准不统一。

2.3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利用率低、成本高

高校教育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大量的教育资源闲置率高, 通常达到50%以上。特别一些IT实训室资源更新速度快, 长期闲置易损坏, 且维修和升级成本非常高。建设的教育资源大多只是为了申报项目, 一些实训室甚至为了竞赛和检查而建, 造成资源巨大浪费。

2.4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内容单一, 共享层次较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许多高校己经拥有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 但从总体上讲平台建设还处于探索与实践的起步阶段, 其中相当一部分教育资源质量不高, 多是一些视频教程, 交互性差, 资源的形式和内容也都比较单一, 许多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跨学校的学习需求, 共享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

3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 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可以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云计算的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等。

云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Google云、IBM云、微软云、腾讯云、阿里云和红帽云等企业的云平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提供不同层面的云计算服务, 云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云改变了个人桌面系统为中心的模式, 而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终端变得简单, 云封装了所有的内容, 在解决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弥补高校教育资源信息孤岛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必将导致当前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4 基于云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解决方案

在信息化浪潮中, 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 积极思考、应对第三次浪潮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云计算在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整合, 教育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网络课程、素材库、案例、文献资料等。以国家、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顶向下进行设计规划, 分类筛选优秀的教育资源, 实现云存储, 并以云的方式提供服务。

4.l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建设云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保证云教育资源平台的兼容性, 必须遵循相关的标准, 以国家、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建设云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不同的资源可以以某些高校为主, 其他高校辅助的形式, 整合之前各个高校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 最后在云资源教育平台进行统一, 减少在各个高校的资金投入, 集中建设云资源平台, 在同城、同省、同区域实现同云。

4.2 建立统一建设标准, 分类开发教育资源

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 组织专家制定相应的标准, 在统一的标准下, 组织高校教师在统一的部署下共同设计开发。对于教学类资源, 应优先整合通用的教育资源, 比如基础类课程的课件、试卷、素材、教学视频等资源, 改变像精品课程类的开发方式, 全员参与;对于软件类非实体的资源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采购, 统一管理, 比如软件采购、文献数据库等资源;对于不易直接整合的硬件等一些实体资源, 比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类的比赛, 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安全均涉及到大量的硬件设备, 每组设备价格不菲, 每年中标的硬件厂商也不相同, 且设备种类也不相同, 各个高校重复建设现象尤为严重, 且利用率极低, 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利用虚拟化等技术纳入云教育资源建设平台, 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各个高校按需获取服务。所有的类型的教育资源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部署, 委托部分高校建设, 最终把所有的资源纳入到教育教学平台。

4.3 分层设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采用模块化、分层进行设计, 分为资源层、管理层和应用层。资源层主要采用集群技术和存储技术, 实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数据、网络设备等海量数据的存储, 由于教育资源的多样性, 各类资源应合理分类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管理层位于资源层和应用层中间, 是教育教学平台的核心部分, 主要对资源层进行封装, 由于服务器运行各种应用、数量众多且地点分布不同, 采用虚拟化技术向应用层提供统一的接口;应用层直接面向高校的云用户, 由资源共享平台和用户终端, 主要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接口和资源管理接口, 应用服务接口主要为不同的用户终端提供接入服务, 用户终端可以是PC、手机等各种可接入平台的设备, 资源管理接口为资源的管理、添加、删除及对平台的管理, 应用层还提供安全管理和计费, 用户身份鉴别功能。

4.4 建立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高校的教学成本, 但网络教育资源的提供者需要为此付出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因此, 在跨学校的资源共享过程中, 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 实行有偿共享, 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应支付一定的费用, 以此来维护网络教育资源提供者的合法权益, 并促进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网络教育资源评价反馈系统, 对教育资源平台运行过程进行监控, 对利用率较高的资源提供者给予奖励, 提升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水平。

基于云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云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终建设成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中心各个高校充分共享的云环境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唐小燕, 李建新.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

[2]张慧.基于云计算的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1) .

[3]周建.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12 (06) .

12.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 篇十二

关于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三峡库区经济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如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系数高,面临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超荷承载。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匮乏,有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水库175米蓄水淹没大量耕地以及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使本来已很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库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二)水质安全潜在隐患,环境污染严重。据中科院调查,到,重庆市排放的

废水将达到24亿吨(含约100万吨污染物),加上上游排放的20多亿吨废水,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废水达40多亿吨。随着水库蓄水,尤其是在冬季,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水库内的水体流速减缓,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将加重局部江段水质污染,甚至威胁到一些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此外,水库消落区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升降幅度达30米,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同时,库区每年排放的生活垃圾约300万吨,工业废弃物约500多万吨;库区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三)地质安全受到威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一定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加剧了人类在库区的开发活动,难免对库区地质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绝大部分老滑坡体的中前部将处于175米水位之下,江水的侵蚀作用和反复交替消落上涨,可能会诱发危岩崩塌、部分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体产生。与此同时,库区部分峡谷的近景景观受到蓄水影响,库区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做好库区景观保护和开发规划,并加大对地面和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

(四)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目前,库区相当一部分搬迁重组企业经济实力不足,进一步发展十分困难;库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同时,库区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匮乏将会增加库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本与难度,其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库区各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库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加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当前,要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防治并举,把保护放到优先位置,绝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边治理边破坏;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百万移民安稳致富相结合,把“治山、治水、治污、治穷”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水库周边生态屏障区建设,抓紧研究消落区治理方案和相关措施;坚持把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力度,优先安排水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建立健全库区水质预警预报及监测子系统。同时,加快推进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水库蓄水后生态变化规律研究,努力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库区新型产业体系。在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库区实际,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向集约环保的发展方式转变。要创新库区新型产业发展的思路,将生态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库区发展具有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的产业,鼓励产业向移民城镇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集聚,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的库区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政策和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一批生态型、环保型、密集型、效益好的项目。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等生态服务业。努力构建库区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上一篇:给排水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模式改革探究教育学论文下一篇:七夕活动策划方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