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共14篇)(共14篇)
1.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一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乐园
一、 看拼音写词语。(20分)
ní nìnɡ wànɡ xiǎnɡ yōu jìnɡ mí sàn huānɡ wú
( )( ) ( ) ( ) ( )
jiān dū chōnɡ jǐnɡ zūn xún xiū sè jìnɡ zhí
( )( ) ( ) ( ) ( )
cū cāo wēi é shà shí hóu lónɡ bī zhēn
( )( ) ( ) ( ) ( )
zǎo cān dù kǒu mèi lì hé xié shèn tòu
( )( ) ( )( ) ( )
二、 比一比,再组词语。(10分)
妄( ) 飘( ) 雾( ) 贱( ) 即( )
忘( ) 瓢( ) 霎( ) 残( ) 既( )
三、 我能照样子写词语。(6分)
许许多多:
暖烘烘(ABB式)
四、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小女孩的树种不多,( )都是她精心挑选的。
2.( )你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 )应该下苦功夫。
希望 盼望 居然 果然 已经 曾经 连续 继续
小明平时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的学习成绩( )门门优秀,他( )( )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我们( )他( )努力,更上一层楼。
五、接着往下写
北京 南宁 西安
上海 杭州 香港
青岛 黑河 黄山
铜陵 桂林 铁岭
张自忠路 佟麟阁路 中山路
赵家庄 孙家屯 苏家沱
古塔胡同 知春里 三家巷
六、填一填
一马( )( ) 千( )( )壑 亭台( )( )
泉城 ( )城 ( )城( )城 ( )城 ( )城
东京 纽约( )( ) ( )( ) ( )( ) ( )( )
七、猜城市名。
金银铜铁 倾盆大雨
四季温暖 双喜临门
八、找一找诗里的地名。用直线画出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天门中断楚江开,比水东流至此会。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九、说出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命名的城市。
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第二部分阅读舞台
十、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趵突泉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1.读文,填写下面表格。
自然段观察地点所写景物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顺序
1——
2西门外桥上溪水
3
4
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填空:作者看到三个大泉不停地冒时想到( ),这里的( )是把泉当作人来写。由眼前景象作者还想到了( )的景象,整段既写所见,又写所想所感。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概括第3自然段的段意。
5.想像一下,小泉的水泡还会有哪些形态?请仿照第4自然段接下去写几个比喻句。
池边还有小泉呢:
(二)星 的 山
我站在舱外,身子靠着栏杆,望着渐渐退去的香港。∥
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夜是静寂柔和的。从对面我听不见一点儿声音。生活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船在移动,灯光也跟着在移动起来。而且电车、汽车上的灯也在飞跑。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的视觉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
1.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 )
②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 ( )
③生活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 ( )
④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 )
⑤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 )
2.找出文中写灯光的句子,用“ ”划下来。
3.文中“星的山”指什么?为什么说“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
4.“我的视沈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三部分练笔天地
十、笔下生花
我国不少不少地名富有情趣。请围绕地名写一写。任选一项。
* 把地名串联在一起、编一个有趣的旅游故事。
* 家乡有趣的地名
* 地名调查报告
2.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二
一、借助有滋有味的朗读,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理解能力的“主战场”, 想象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走进文本, 走近主人公, 融入故事情节, 跟着故事中的角色一起欢乐、一起忧伤、一同紧张, 一同轻松……想象是一种联想和体验, 有助于促进理解能力的提升。
小语教材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遴选、打磨过的典范之作, 体现着较强的经典性与时代性。课文的体裁也不单调, 每一单元都由一个主题来统领, 题材涉及自然风光、名人事迹、传说故事等等。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诗歌, 都要引导学生去朗读、想象。这是因为在对待语言文字的感觉上, 读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最佳的方式, 能够帮助学生触发联想, 望文生“象”。比如学习《九色鹿》这篇美妙的民间传说, 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 就离不开“读”这个有效的策略。笔者教学此文, 在导入新课之后, 就告诉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就好像在看一部精彩的动画片, 大家要有滋有味地读, 一边读一边想, 故事中的人物就会慢慢地在自己的头脑中‘活’了起来, 你们不仅会看到人物的神态, 还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在笔者的指导下, 学生开始了自己的感情朗读, 开始在头脑中“放”一部小小的动画片。
在精读环节,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展开了合情合理的想象。如, 指导观察第一幅插图, 根据调达下跪的动作和表情, 想象调达信誓旦旦的话语;围绕“重金悬赏”一词, 引导学生想象国王张贴的皇榜上会写些什么内容;再如, 调达看了皇榜之后是怎样自言自语的, 又是如何进宫告密的?当九色鹿被抓之后, 看到调达正站在国王的身边时, 它明白了是谁泄露了它的住处, 此时的九色鹿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国王非常惭愧”, 他此时又会想些什么?……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来进行“补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给课堂教学带来生趣与活力。
二、借助无拘无束的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学讲计划”要求学生自主先学, “学进去, 讲出来”,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对于阅读教学来说, 贯彻“学讲”理念, 首先要组织学生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 通过默读、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书实践, 揣摩重点句子的含义, 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 并在空白处写下富有个性的感悟、心得, 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将思维成果文字化, 为下一步研讨、交流作好心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
比如教学《九色鹿》一文中的“九色鹿救调达”这一部分 (第1—6 自然段) , 笔者在学生自由练读的基础上, 请某一小组的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然后出示问题:在调达快要淹死时, 九色鹿是怎样救他的?调达又是怎样感谢和发誓的呢?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写下自己的感受, 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与大家共同分享;最后, 由各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面向全班汇报。为了让学生说得有条理,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根“拐杖”——运用课件呈现:“当我看到________这个镜头时, 我的心情是_______”这样的句式,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说说哪些“镜头”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看到这个镜头时, 自己的心情如何。由于学生有了切身的阅读体验, 产生了自己的感悟, 所以发言踊跃。如, 有的学生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九色鹿的勇敢、果断、奋不顾身;有的同学说自己从插图中读出了调达感激涕零的心情;有的同学说九色鹿不图回报的品质让自己敬佩不已……笔者认真倾听着学生的发言, 给予适时的赞许, 并抓住重点适时板书“美丽善良、不图回报”等词语。再如在教学第8 自然段时, 笔者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见利忘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说说“利”在文中是指什么, “义”是指什么。这一问题能够辐射全篇, 激活学生思维, 活跃学习气氛, 使学生认识调达这个人物的本质。
三、借助绘声绘色的讲述,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复述,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文中的主要语句, 对课文所记叙的故事进行创造性的讲述。小语教材中一些叙事性的课文,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嫦娥奔月》等课文后面都设有“复述课文”“讲讲这个故事”之类的练习, 其目的就是借助绘声绘色的讲述, 帮助学生内化语言,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这种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如有的学生书面考试可以考出好的成绩, 得到较高的分数, 但这只能说明他们在知识积累、阅读水平、书面写作等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并不代表其口语能力就很好, 甚至其中有的得高分的学生在课堂上总喜欢保持沉默, “金口难开”。这种现象说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全面的, 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进而加大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力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丢掉思想包袱, 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敢说、爱说, 能够通过锻炼, 达成说清楚、说具体、说生动的口语训练目标。
在小语课堂上进行复述训练, 不能让学生硬着头皮去死记硬背, 而要善于教给学生记忆课文内容的有效方法, 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练习复述。比如教学《九色鹿》一文, 在复述环节, 笔者跟学生一起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 然后运用课件呈现出如下的小标题:“美丽可爱, 心地善良→勇救调达, 奋不顾身→见利忘义, 进宫告密→弄清真相, 痛斥调达→背信弃义, 遭受惩罚。”这样做的目的, 是让学生记住故事的梗概, 沿着这样的一条“路线”, 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进行复述。这样就降低了难度, 增强了学生完成复述任务的信心。实际操作的时候, 也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进行, 即一个同学复习一块内容, 然后下一个同学接着来, 看谁复述得生动、形象, 富有创意, 能够吸引听众。事实证明, 复述训练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实现语言积累, 有效提升语用能力。
摘要:贯彻“学讲”理念, 首先要组织学生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 揣摩重点句子的含义, 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 并在空白处写下富有个性的感悟、心得, 将思维成果文字化, 为下一步研讨、交流做好准备。
3.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三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4.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四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37分)
一、我会拼,我会写。(5分)
mófàn chǎo rǎng chéng chǔ xiōng huái shān diào
( )( ) ( ) ( ) ( )
二、给词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你一定行。(4分)
冒昧(mēi mèi) 惬意(qiè qià) 洗漱(shùsù)铿锵(qiāngjiāng)
三、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5分)
存( ) 屈( ) 燥( ) 删( ) 篇( )
荐( ) 崛( ) 操( ) 册( )编( )
四、本单元学了许多四字词语,我能把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8分)
灯( )酒( ) ( )( )非凡 耀武( )( )
风( )日( ) ( )( )匪浅 形( )影( )
我还能写两个四字词语:
五、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写上序号。可要动脑筋啊!(3分)
博:①多,丰富 ②宽广 ③取得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
2、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
3、叶圣陶老先生知识渊博。( )
浓:①稠 ②颜色深 ③程度深
1、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显得虎虎有生气。( )
2、爸爸下班了,我为他沏了一杯浓茶。( )
3、最近,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六、加上恰当的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4分)
1、( )广场上坐满了( )观众。
2、( )市场上摆满了( )蔬菜。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有志者 。
2、 ,慌于嬉; ,毁于随。
3、莫以 ,莫以 。
4、尺有所短, 。
5、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3分)
一、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片段,回答问题。(18分)
叶老先生见了我,象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chēngchèn)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mómú)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给文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2分)
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 )(2分)
3、用“~~”划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3分)
4、从以上片段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 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划下来。(4分)
5、作者认为“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的意思指 ,意义非凡的原因是 。(3分)
6、“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2分)
①、爬山虎的颜色很绿,让人难以忘怀。
②、叶圣陶先生接见我,教诲我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刻苦写作。
7、你喜欢叶圣陶先生吗?为什么?(2分)
二、阅读《华罗庚》,回答问题。 (15分)
华罗庚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3分)
①、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
②、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的错误。( )
③、不停地称赞。(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普通( ) 错误( )
3、陈景润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4分)
4、读第三自然段,“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中“明珠”指 ;“一粒微尘”指 。(4分)
5、用“√”标出下面正确的答案。(2分)
①、本文歌颂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
②、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精神。( )
③、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精神。( )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5.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五
第七单元提升练习
一、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净(jìng) 汪(wàng) 耍(shuǎ)
B.纱(sā) 莹(yíng) 件(jiàn)
C.忽(tū) 眯(mī) 客(kè)
D.粒(lì) 软(ruǎn) 透(tòu)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各 ( ) 先 ( )
争 ( ) 牛 ( )
古 ( ) 衣 ( )
四、连线。
一群 果实 一盏 雨
一幢 蓝天 一场 风
一片 小鸟 一颗 灯笼
一粒 房子 一阵 玛瑙
五、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小鸟们开心极了。( )
2.你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 )
3.一粒圆滚晶莹的果实露了出来。 ( )
4.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 )
六、根据意思选词语。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人一己百 奋起直追
1.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动。( )
2.奋发起来,紧紧地追赶上。 ( )
3.勤快能弥补笨拙。( )
4.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形容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 )
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天空中的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2.寒流来了,刮起了 ,下起了 。小朋友们在雪地上玩耍,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3.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与这句话相对应的诗句是“ ,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我跟妈妈去天池游玩。
一路上,青翠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山花迎窗而过,十分( )美丽,我兴奋( )得又唱又跳。
天池的形状像个葫芦,它四周环山,山上的树木郁(yù)郁葱葱,非常茂密。湖水的颜色有三种,最深处是蓝色,较深处是绿色,边沿是白色。湖水十分清澈(chè),既可以看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和树影,又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和水底的小石子儿,可漂亮( )了!
天气虽然炎热,可我们在游船上感到十分凉爽,真是舒服极了。
你也来天池游玩吧!
1.我觉得短文的题目可以是 。
2.第3自然段写了 、 和 。
3.给文中加点的词各换一个词写在括号里,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4.我曾经去过 ,那里也很 。
九、读一读,填一填,选一选,再写一写。
我叫李华,今年七岁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我和小猫喵喵。爸爸是一名警察,( )总是那么忙碌。妈妈是一名教师,( )的工作也很忙。我是新华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喜欢画画、踢足球、玩儿电脑。小猫喵喵是我的好伙伴,( )经常陪我一起玩儿。你也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他、她、它)
2.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李华家里有( )。
①爸爸 ②妈妈 ③爷爷 ④奶奶 ⑤小狗莱克 ⑥小猫喵喵
(2)李华的爸爸是一名( ),妈妈是一名( )。
①教师 ②经理 ③警察 ④医生 ⑤会计
(3)李华喜欢( )。
①唱歌 ②踢足球 ③看书 ④玩儿电脑 ⑤画画
3.你想和李华成为好朋友吗?写一段话向他介绍一下你自己吧,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参考答案
一、D
二、房子 做客 玩耍 忽然 一件 野菊 果实 舌尖 目光
三、客 做客 洗 洗衣 净 干净 件 一件 姑 姑妈 依 依然
四、一群小鸟 一幢房子 一片蓝天 一粒果实 一盏灯笼 一场雨 一颗玛瑙 一阵风
五、1.高兴 2.嬉戏 3.透明 4.突然
六、1.笨鸟先飞 2.奋起直追 3.勤能补拙 4. 人一己百
七、1.骏马 白兔
2.大风 大雪 滚雪球 打雪仗 堆雪人
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八、1.美丽的天池
2.天池的形状 湖水的颜色 湖水很清澈
3.特别 高兴 美丽 4.西双版纳 美丽
九、1.他 她 它
2.(1)①②⑥ (2)③ ① (3)②④⑤
6.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六
晕倒(hūnyūn)似的(sìshì)调节(diào tiáo)
沃克(wò wù)谋生(mú móu)讲述(shù sù)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ào pǐnqíng kuàng bǐcǐsǔnshāng fù jìn
()()()()()
yuàn yì tóuxiánggān tián lún liú sǎo xìng
()()()()()
(三)辨字组词。(16分)
坑()扮()钱()盆()
抗()纷()线()盘()
底()持()镜()热()
低()待()境()势()
二、积累运用部分。(22分)
(一)写近、反义词。(6分)
(1)近义词:骤然--()忧郁--()激动--()
(2)反义词:慌张--()结束--()崭新--()
(二)选词填空。(6分)
希望 愿望
(1)我有一个美好的(),()能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珍惜 爱惜
(2)全家人对小妹妹百般()。
(3)我们要()别人对我们的帮助。
果然 竟然
(4)手术结束了,崭新的床单()被抓破了。
(5)彼得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的鲜花。
(三)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经过思考,他竟把这道难题做出来了。(改“被”字句)
(2)教室里的一块玻璃被小明不小心打碎了。(改“把”字句)
(3)会场上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掌声。(修改病句)
(4)这件事让他几乎差不多失去了信心。(修改病句)
(5)通过自己的劳动,彼得终于实现了。(修改病句)
三、阅读理解部分。(26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三天打鱼。一事无成。
师傅领进门。
(2)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一块!你是一位!”
(3)《掌声》一文告诉我们要 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 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李四光和小伙伴在一块石头后面捉迷藏。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们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突然,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老师想了想 说 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爸爸告诉他:“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用“ ”画出李四光的疑问。(2分)
(3)老师和爸爸的回答肯定吗?。从、、三个词可以看出来。(4分)
(4)照样子写词语。(4分)
7.小学语文试卷讲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七
一、当前试卷讲评中的常见问题
长期以来, 试卷讲评并未引起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甚至成了教学实践与研究领域的一个“盲点”, 使试卷讲评的水平一直未有提升。笔者试对当前试卷讲评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和分类。
1.“对答案”式讲评
在不少教师眼里, 试卷讲评无非是“对答案”“没有什么系统的知识内容可讲”, 更“没有什么教学技巧可言”。遇到填空题、选择题时, 报出正确选项;遇到阅读理解等有一定难度的题时, 将答案抄在黑板上, 让学生抄“标准答案”自行订正, 教师一般不讲评或极少讲评。
2.“流水账”式讲评
“流水账”式讲评, 即上课铃响, 拿起试卷开讲, 从头到尾, 不分详略, 平均用力, 讲完即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有的教师怕时间不够用, 讲评速度较快, 没给学生“消化”的时间;有的教师面面俱到, 一份试卷的讲评要用两三个课时。“流水账”式讲评的问题在于看似什么都讲到了, 其实重点没突出, 难点没突破, 效率非常低。
3.“满堂灌”式讲评
试卷讲评中, 教师的讲解必不可少, 但“讲”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讲”过了头, 就会变成“满堂灌”: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 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学生在座位上除了在错误处订正外, 无所事事, 昏昏欲睡。在这样的试卷讲评课上, 教师是主角, 学生是听众, 教师完全独霸了话语权, 导致“一言堂”, 课堂气氛平淡呆板, 学生的情志、思维都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4.“批评惩罚”式讲评
有的教师把试卷讲评变成“批斗会”, 在考试成绩整体不太理想时更是如此。教师面若冰霜, 学生噤若寒蝉, 先是整体批评, 继而结合具体题目点名批评, 甚至还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目重做许多遍或抄写试卷。一味批评责怪、讽刺挖苦, 甚至采取惩罚措施, 最终导致学生情绪紧张, 思维迟钝, 产生厌烦与逆反情绪。
5.“准备不足”式讲评
在试卷讲评中, 准备不足也是常见现象。有的教师不重视试卷讲评, 讲评前未认真准备, 拿起试卷就讲, 不要说突出重点、难点, 甚至连个别题目的答案都没说清楚。
二、有效试卷讲评的基本原则
1. 凸显学生主体性
在试卷讲评中, 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就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讨论、整理、归纳、总结。试卷讲评与订正, 涉及学生对错误知识的消解与正确知识的建构, 需要有自主且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试卷讲评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宏观调控”, 把握讲评的方向、进度、重点和难点, 适时引导、点拨。
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即要做到“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学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解答;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1]。此外, 学生主体性的凸显还意味着在试卷讲评中, 教师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 凸显评价及时性
及时反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试卷讲评尤其应注意凸显及时性。学生完成一份语文试卷, 短则60分钟, 长则100分钟, 经历了理解题意、记忆提取、组织语言、书面表达等复杂的思维过程, 是一项艰苦的智力劳动。因此, 学生非常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效。及时性原则要求教师努力克服教学任务繁重、批改量大等困难, 及时批阅试卷, 及时讲评试卷, 以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3. 凸显案例典型性
一份语文试卷, 题型丰富, 题量巨大, 涉及知识点、能力点众多。如果教师每题都细致讲解, 必然陷入“题海”之中, 最终成了“对答案”式讲评或“流水账”式讲评。因此, 讲评试卷要注意选取典型试题。具体而言, 要做到两方面。一是选取试卷中错误率高、迷惑性大的试题讲评, 二是选取试卷中对应本单元或本册教材主要目标或教学重点的试题讲评。为此, 语文教师应善于准确把握典型试题, 针对典型试题充分展开学习过程, 重点讲清解题思路和答题策略。
4. 凸显思维拓展性
凸显知识与思维拓展性, 是有效试卷讲评的内在要求。试卷讲评从本质上来说是重新整理知识点, 并逐步构成网络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拓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点的整理拓展。在讲评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借题发挥、类比延伸, 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 理清相关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形成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二是解题思路、答题方法的归纳拓展。在讲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归类,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三、有效试卷讲评的操作策略
1. 讲评内容有取舍
教师应对试卷讲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一般而言, 可将试题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无错或极少出错的试题。这类题大多是基础题, 学生可直接在教科书中找到答案。这类试题教师一般不进行讲评, 要求学生独立订正错误。第二类为部分学生出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大多由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衍生出来。对于这类试题, 教师可视具体情况, 或组织小组讨论, 或安排学生讲评。第三类为绝大部分学生出错的试题。这类试题一般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 对解题能力要求较高, 大多出现在阅读理解类试题中。因此, 在阅卷完成后, 教师应及时进行错题统计。这项工作可安排课代表或小组长共同参与, 也可采用抽样统计的办法, 从各分数段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试卷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善于找出症结所在, 思考题目考查哪方面的知识、能力, 学生失分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只有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纠错、讲评。
2. 讲评重点求落实
在试卷讲评中, 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与技巧,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具体来说, 有三种操作思路。
(1) 知识整理, 让知识活起来
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将知识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 提升知识储存、管理及应用的效率, 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
例如, 四年级试卷中的一道试题: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写景的名句, 把你搜集到的写景佳句填在横线上。
题目难度不大, 学生的古诗积累及在课本第一单元所学的对联都足以完成这道题。可是, 这道题目的错误率较高, 其原因在于学生的知识未加整理, 处于零散、僵化的状态, 无法有效提取。因此, 教师讲评试卷不能停留在只讲答案的层面,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整理所学知识, 使知识系统化。
(2) 方法指导, 让能力强起来
教师在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评时, 必须突出方法的归纳与指导, 并善于总结解题规律, 规范解题格式。
例如, 在小学中年段经常出现这样的填空题:
“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等景物。”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整体把握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 教师在讲评时要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思考、讨论, 共同归纳解题方法。阅读教学提倡学生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 试卷讲评也应设法让学生在试题中“走一个来回”, 既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3) 延伸练习, 让本领扎实起来
在试卷讲评时, 教师还可考虑设计相关题目进行延伸强化练习, 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领悟方法, 提高能力。
例如,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期末复习试卷中的一道综合改错题:
知道王阿姨家有那么多书刊我高兴急了, 从那已后, 我经长到王阿姨家看书。我告诉王阿姨:看了这些书, 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她脸上立刻表现了满意的神色, 两天后, 他送给我一本崭新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说是对我的奖厉。
这类题型综合性较强, 失分较多, 在日常教学中又很少碰到类似题型。因此, 教师在讲评中既要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又要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使学生明确可从修改病句、错别字、错误标点等角度入手。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选择一两道综合改错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使学生进一步领悟方法, 逐步提高能力, 同时消除畏难情绪。
3. 讲评形式宜变化
试卷讲评本身比较枯燥, 所以应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 追求形式的变化, 提高讲评的实效。
(1) 独立订正, 小组合作
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先进行独立订正, 然后小组合作, 互相检查独立订正是否正确, 共同讨论难度较高的试题, 教师也可参与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一般可安排在试卷讲评的前10分钟。
(2) 质疑问难, 充分讨论
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要求各组报告疑难问题, 结合预设的讲评重点, 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鼓励学生多讲, 适时追问“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表述其思维过程。正确而合理的思维过程能启发他人, 错误且不合理的思维过程也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 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参考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
(3) 学生讲评, 互相启发
讲解是试卷讲评的主要教学方式, 但讲解的主体并不固定, 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让学生讲解, 既是对这名学生的极大褒奖, 又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当然, 学生的讲解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指导, 以达到预期效果。
4. 讲评跟进重反思
一般而言, 学生订正完试卷, 讲评就结束了。其实不然, 要想让试卷讲评发挥最大的效用, 就应重视讲评的后续跟进, 其主要包括相关重点、难点的延伸练习,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又可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例如, 教师可发放一份考试分析评价表, 表中项目可包括:“总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扣分情况”“自我反思”“家长的话”等内容, 让学生进行一番成绩统计, 并写下反思。当然, 也可让学生再次浏览试卷, 并在试卷上写下一两句最想对自己说的话。
这是笔者所教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自我反思”:
“都怪自己没仔细读题目, 下回要记得像X X X同学那样画出题目的重点!”
“我还得努力, 有许多会写的字都写错了, 真是不应该。”
“做阅读时, 我总是没好好读就急着做题目, 多扣了好几分, 下次一定记得先读两遍再做。”
“虽然拿了96分, 但我不能骄傲, 一定要再接再厉。”
“为什么只有62分?我一定要加油!”
学生的“自我反思”虽然稚拙, 却不无真诚。他们有的从学习态度的角度反思, 有的从学习习惯的角度反思, 有的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反思。确实, 学习需要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要求学生写“自我反思”, 正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试卷讲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 有着独特地位和教学价值, 是一项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教学活动。试卷讲评是否有效, 既关系到学生当下的学业成绩, 也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重视研究试卷讲评的有效性问题。试卷讲评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寻规律, 不停探索方法。
参考文献
8.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篇八
本次测试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语文能力的运用。从考试的效果来看,总体还可以,但是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个别同学书写太差;对于一些考察语文能力运用的题目更是处理的不好,尤其是学习较弱的一些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具体的试卷分析如下: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为93.9%,错词较多的是:魅力、清晰、破碎。
第二题“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得分率为75.8%,组词出现错误较多的是:薄壳。.第三题“填字成词”得分率为64.3%,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天道酬勤错误较多。
第四题“根据意思写成语”得分率为88.8%。
第五题“选词填空”得分率为92.9%。启示和启事,严厉、严格和严肃,学生容易混淆。
第六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得分率为90.1%。第七题“加标点”得分率为46.5%,出现错误较多的是引号,感叹号的用法。
第八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得分率为57.6%,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反思:
通过本次考试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字、词做得比较到位,而关联词语方面、阅读理解方面都有待加强。自己在语文课上应结合课文中出现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积累、迁移的训练。
改进措施:
今后在语文教学中,我想:
1、在预习本中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中涉及到关联词语的语句的摘抄,在语文课上加强迁移训练。
2、阅读课上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给学生一些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
试卷分析
9.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篇九
杨米涧中心小学 王埃莲 本份试卷主要由“基础知识与积累”、“阅读理解”、“写作”三大部分组成。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出题,不出偏题怪题,试卷上百分之九十的试题都来自于课本。
一、试卷特点
1、覆盖面较广
试题从汉语拼音到语言积累和阅读习作,从课文到词语盘点和口语交际,从课内到课外,识记到理解应用等均有涉及。
2、重基础知识
试题主要从汉语拼音、字、词、句段,成语、标点等方面命题,广度上,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因此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灵活性较大 试题灵活性较大,拓展面宽,试卷要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这样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二、考后反思
1、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阅卷中发现,学生用圆笔书写涂改现象,卷面不够整洁。这说明学生具有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因此,我们必须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将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2、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语文教学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深入语言材料,理解作品内涵。阅卷中发现,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有个性、有创意地答题,但仍有不少学生显得知识匮乏,缺乏理解,生搬硬套,肤浅搪塞,反映出他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仅限于课本,仅限于教师,缺乏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获取语文知识的心态与欲望。
3、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加强作文指导。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激发其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我们应该摒弃陈腐,努力创新,使作文训练在内容上从单一走向丰富,在形式上从呆板走向灵活,充分发觉教材中的练笔资源,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练笔机会,重视好词好句的积累,多看看作文书,善于观察,为写作提供素材。要善待学生作文,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为学生创造广阔的作文空间,让他们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
4、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10.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篇十
一、树立整体教学观念
何谓教师整体教学观念呢?即在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前提下,语文教师要坚持文道统一、读写结合、精讲巧练的原则,不仅让讲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融会贯通,还要打通各篇之间、单元之间、年级之间,甚至是中小学之间的关节,使之连片成为一个整体,让学生获得系统而非零散、全面而非单一、扎实而非飘忽、实用而非好看的知识和技能,让语文课真正发挥基础工具的作用[1]。
教师的整体教学观念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即在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出整体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整体教学观念的落脚点是在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师整体教学的观念。这里的“整体把握能力”既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把握,又指学生预习、自学、合作等其他学习能力的整体把握,这些能力不是割裂的,而应该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拿“听说读写”能力来说,这四个能力在语文素养中的地位应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要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就“听说读写”这个词语本身而言,“听”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其他三个。但在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较“听、说”能力的培养受到更多重视,“读、写、说”都有相应的实践训练,而对“听”的要求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时要有整体教学观念,加强“听”的训练以弥补教材的缺憾。
二、做到教学目标全局观
教师只有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明白,教材编写者是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下完成编书任务的。细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编写者在这个总目标统领之下,分解出阶段教学目标,从阶段教学目标中又分解出单元教学目标,又从单元教学目标中分解出单篇教学目标。教材编写者自上而下、层层细化分解教学目标,其目的是让各教学子目标更好地为教学总目标服务。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之前要仔细揣摩编写者的意图,从整体上确定教学目标,而在教学活动中要将领会到的教学总目标逐一落实到单元教学目标乃至单篇教学目标,将“总目标统领子目标,子目标又服务于总目标”的教材编写精神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是按照不同学段来确定阶段教学目标的,分为三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每个学段又分别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来确定阶段目标,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都是上一学段阶段目标的延伸。
三、明确教材使用全局观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有全局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既要对每个单元的每篇课文进行仔细研读,又要对每个单元,甚至是对每册或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进行仔细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目标才能有整体性把握,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才能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也才能准确地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达到高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各单元是按照主题进行编排的,这些主题是以问题意识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将人文性与文化性融入其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每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以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部分构成。导语一般点明了每个单元的主题,后面的课文和语文园地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课文一般有四篇,其中第一篇多为代表性课文,最后一篇多为略读课文,主次分明;语文园地一般由六个板块构成,其中五个固定板块: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第六个板块是机动板块,分别是:宽带网、展示台、成语故事和趣味语文。从这些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内容综合体现了教材对学生听说读写背的要求,而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2]。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铺垫、有教读、有延伸和拓展,将听说读写背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每册的八个单元虽然主题不同,但同一册的文体大体一致,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下,每个单元的共同点不断强化,最后积淀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迁移到课外阅读材料中,从而逐渐转化为自身能力。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高度整合了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构成了每册的小单元,每册的小单元又构成每个年级的大单元,每个年级的大单元又构成整个小学阶段的大单元,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模块不断扩大,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优化整体教学过程
单元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应该纳入到教学过程的研究视野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效果。
1. 引导、把控学生学习的各环节
单元教学要做到省时高效,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要提前预习单元课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否则就会不知所云,反而达不到单元教学的效果。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让他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行预习课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家长的配合。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要求,并让他们按要求认真执行,同时家长的配合也必不可少。两者只有有机配合,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小学阶段,教师的讲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但学生一般只听不记,这既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简单记笔记,并不定期检查笔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既是学生积累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体现知识连续性、探索学习方式的最佳手段。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与家长或学生之间产生一些互动,提出一些平时没想到或没想过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能体现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又能够通过联想的方式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因此,复习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和家长配合完成。
自学是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方式,小学阶段的自学主要通过迁移的方式完成。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字词句、阅读方法和技巧等知识都可以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完成能力的转化。
2. 优化教师教法
在有了整体教学观念、全面梳理教材、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该怎样实施就了然于胸了。本文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第二单元为例(略读课文不算在内),简要谈谈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
本第二单元以“保护环境”为主题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即《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进一步研读文章可以发现,三篇文章除了在主题上相似外,在写作对象、修辞手法等方面也极为相似,具体见下表: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人教版教材除了按主题把课文编排在同一单元外,还有其他相似点,这为类比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单元教学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大致有四个教学环节:整体导入、学习生字词、比较发现、问题导入[3]。
整体导入:首先回忆本学期第一个单元学习的主题,然后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学习生字词:对整个单元的生字词进行认读,以扫除阅读障碍。
比较发现:引导学生找出三篇课文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问题导入:导入本单元主题。
(2)单元教学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分为三部分,主要围绕上节课遗留下来的两个问题进行感悟: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是写动物的”,第二个问题是“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一部分是精讲第五课《翠鸟》。共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而引导学生:翠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第二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受翠鸟疾飞的动作;第三步,引导学生围绕“作者为什么没有抓翠鸟?”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第二部分是学习第六课《燕子专列》,依照第五课的学习方法仍然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精读感悟,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思考、组内交流。第三部分是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独立预学第三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3)单元教学第三课时
以学习第三篇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比小村庄前后两种情况;其次,谈谈这篇文章与前两篇的不同之处;第三,再一次点出本单元主题;最后,紧扣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总结提升,对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逐一回顾梳理,查缺补漏,以兼顾单篇文本的完整性。
(4)单元教学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学习的单元生字进行指导,以正确书写;第二部分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中的精美片段;第三部分是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模块。
(5)单元教学第五课时
修改并评议习作,引导学生完成语文园地中剩余的模块。
单元教学优化了课时安排和教学全过程,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特点要求教师将整体意识贯穿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要取得良好的单元教学整体效果,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玲玲.语文教学应该有整体教学观念[J].快乐阅读,20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平强.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4]陈春燕.小学语文单元组教学主题升华策略运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9(2).
[5]徐锦涛.浅谈语文单元整体目标教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8).
11.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篇十一
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填汉字。
miáozhǔnqiúkuānzhùyìqiúzhībùdéqiúchǎn
()()()()
huóyuèyǔnxǔchīwǎnfànpázhemàntūntūn
()()()()()
chuítóusànqìbùyóuzìzhǔnǔlìshībài括ndòn
()()()()()
zhōumòsēnlínjùjīnhuìshénfùqīnléishēn
()()()()()
xiǎoyīnjiàoshìyuànyìyìyáoyíhuànrèliè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瞄()登()注()递()投()
描()凳()住()第()捡()
待()沃()约()扳()败()
侍()跃()的()饭()放()
吞()亭()怒()漫()村()
奋()停()努()慢()衬()
柳()瓣()纤()残()浅()
聊()辫()迁()线()钱()
豫()真()碰()述()郁()
预()镇()普()术()有()
谈()忧()绪()渐()矢()
淡()犹()都()斩()疾()
炎()优()者()原()愿()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滚动(括nuěn)吞没(tūntēn)丧气(sànshàn)
拉萨(sàshà)纤弱(qiānxiān)亚洲(yāyà)
四、多音字组词。
咽yān()落là()空kōn()
yàn()lào()kòn()
yè()luò()
盛chén()纤qiān()
shèn()xiān()
五、填一填,读一读。
及吸()包()()()
级()()()
分()主()()()
()()()
六、读一读,写一写。
呆呆地站在那儿呆呆地
静静地等待着静静地
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准球筐练习投篮。
一会儿,
一会儿。
七、读句子,选一个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小加闷着头慢吞吞地吃着饭。
2.我跑到“马”跟前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3.做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成功或失败,而是专心去做,努力去做。
八、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再读一读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哦现在你是强者了
九、用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写下来。
让同学们老师走上讲台轮流讲故事
小英开始讲述小时候的她故事
十、用字组词写句子。
待等待贝贝静静地等待着。
动感动
持坚持
勇
热
十一、连线。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地动仪
指南针
张衡火药
麻醉剂
华佗造纸术
印刷术
十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英在下,地走上讲台。就在小英
,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教室里。那掌
声、,
小英。掌声,小英也,
。,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2.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十二
snggěirèqíngfēichánghuǒbàn
liànxíshíjiānshēnghuólěngdàn
二.把音节和汉字连成一家人,并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10)
shīzi
糟糕施肥
zāogāo
shīféi
狮子煮熟
zhǔshú
dàgài
大概赢得
yíngdé
三.查字典(9)
要查的字音序(大写字母)音节组词
概
狮
糟
.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用表示)(6)
午餐(chāncān)后背(bēibèi)糟糕(zāozhāo)
粗心(cūchū)夹着(jiájiā)丢失(duīdiū)
五.按要求组词(18)
(1)加偏旁,成为新字再分别组词
合青()古()
()()()
(2)去偏旁,成为新字再组词
活()淡()间()
()()()
(3)换偏旁,成为新字再分别组词
活()情()明()
()()()
六.圈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6)
1、汽球升上了天空。()
2、我每天乘公工汽车回家。()
3、我长长给花儿浇水。()
七.选适合的量词填空(填序号)(6)
①位②粒③个④朵⑤块⑥丝
一()种子一()面包一()国王
一()微笑一()鲜花一()孩子
八.填一填(10)
()的白菜懒洋洋地()
()的兔子刻苦地()
()的狮子认真地()
()的日子飞快地()
()的问题欢快地()
九.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
1、他十分。
2、一边一边。
3、老师把。
十.我会把错乱的句子排成通顺的话(4)
()早上,小红背着书包去上学。
()走进教室,她向老师问声好。
()进了校门,她向同学问声好。
()大家都说小红有礼貌。
十一、连词成句。(5)
1、小狮子练习本领一只刻苦地
()()()()()()
2、应该时间我们珍惜
()()()()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
我家的大公鸡十分美丽。它的.头上长着长长的冠子,像一团火。一双乌黑发亮的圆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短又尖的嘴巴。它全身的羽毛有淡黄出色的,有朱红色的,还有金黄色的。
1、短文共有句话。
2、短文分别写了大公鸡的、、、。
3、第四句话写的是。
4、用“”画出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5、用“十分”写一句话。
出题人:赵老师出题时间-5-9
13.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十三
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 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1709年, 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 后又赐予皇四子胤禛 (yìn zhēn) (即雍正) , 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年, 雍正即位第三年, 扩建圆明园, 增建殿堂和楼阁, 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 六次巡游江南, 喜江南湖山之美, 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 仿置园中。
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 圆明园愈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前后经历150多年, 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 规模最大, 又是外朝内寝区, 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 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 或采用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 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 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 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 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 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入户游玩。1897年, 李鸿章自西欧回国, 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 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听戏之后, 私带幕僚数人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 但仍然是皇家禁苑, 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 也因私闯禁苑受到罚俸处分。
14.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篇十四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biàn lùn jiě shì céng jīng dǎn dà wàng wéi
( ) ( ) ( ) ( )
二、在括号内选出一个正确的汉字或音节划上“ ”。(4分)
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圆就像一块碧录的翡翠,嵌在慌凉的山陂上。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磅( ) 徽( ) 撤( ) 锈( ) 拖( )
傍( ) 微( ) 澈( ) 绣( ) 施( )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赏( )悦( ) ( )心壮( ) ( )态( )庄
半( )而( ) ( )之以( ) ( )始( )终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 )的境界 宣布( ) ( )的目光
( )地交谈 解答( ) ( )的土地
六、选词填空。(8分)
镇静 安静 寂静平静 冷静
1、夜深了,周围一片( )。
2、他遇事很( ),从不急躁。
3、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 )下来。
4、做作业遇到了难题,我们要( )思考,仔细分析。
七、依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乡亲们长年累月地为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
缩写句子:
2、罗丹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
八、修改病句(4分)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九、《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写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试着写一写。(8分)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十、(一)读《鱼游到了纸上》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缸”字是( )结构,音序是( ),部首是( )。(3分)
2、文中带点的字选正确的`解释画上横线 (2分)
老: ①年岁大 ②陈旧 ③原来的 ④长久 ⑤经常为 ⑥很;极
晚: ①晚上 ②时间靠后的 ③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 ④后来的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
特别( ) 活泼( )
4、用“ ”划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2分)
5、这个青年“特别”表现在
。(3分)
6、你认为这个青年的画画得好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3分)
(二)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共15分)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这本书,觉( jiào jué )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 ( gēng gèng ) 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 真的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 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成为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2分)
2、给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3、我认为“明星”、“微尘”中引号的作用是 (1分)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写进括号里。(3分)
重复( ) 更改( ) 缺点( )
5、“明星”在文中指 ,“微尘”指 。(2分)
6、用“ ”线画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2分)
7、结合短文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分)
①本文赞扬了陈景润认真钻研学问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
②本文歌颂了华罗庚教授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并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
③本文说明了任何书都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书。( )
8、“真的太好了”你知道好在哪里吗?(2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小学语文第七单元试卷】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11-0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测试卷10-13
小学语文第七册的期末试卷10-2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09-01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07-01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七八单元复习题10-31
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二11-19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框架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