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教学设计(共15篇)(共15篇)
1.《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一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习吉鸿昌热爱祖国,自觉维护民族尊严的精神。
2、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按提示找出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等主要语句,概括归纳后组织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侮、辱、纽、迫”等12个生字,会写“侵、迫、率、侮、辱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吉鸿昌在关键时刻所说所做的语句,通过读、议的形式,体会吉鸿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学习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用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介绍吉鸿昌,引入课文。出示图片:吉鸿昌墓碑。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吉鸿昌的小故事。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自由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3、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谈一谈你的感想,再把它读好。
(1)画出外国人嘲笑和侮辱吉鸿昌的两次对话,想一想,两次对话各是什么意思?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2)当外国人嘲笑和侮辱吉鸿昌时,吉鸿昌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总结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学生再读课文,回顾课文情景
二、课外引申:
1.读后师说:中国的近代使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任外国侵略者欺凌,但是每当国家面临危亡,人民受到欺凌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爱国志士挺身而出,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我们课外已经读了许多有关近代爱国志士的书籍,并且写了读后感,这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2.学生先按小组交流,然后在集体中交流。教师及时点评。
三、积累内化
1、识字教学
学生看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组词。
2、写字教学
教师板书,生临写后摹写。
四、总结全文
师说:这些爱国志士的爱国事迹让人感动,精神让人震撼,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起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二
至于沦落到了为西方的艺术设计理论去努力的寻找依据的地步了。“运动员”两个意象。奥运会徽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意韵, 同
我们的前人那样生动而精湛的艺术设计语言, 为什么在今天受到了如此冷落?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思考之后我觉得就是要坚持用我们的本土语言说话, 坚持“中国设计———中国味”的原则, 因为这是重新找回自己艺术语言的唯一依据。
我们应该明确在这里所说的“中国味道”指的是什么, “中国味道”指的是由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其中我们中国惯例的图案、中国古典的文字以及附加在它们以上的一些中国传统的思想都体现出我们的这种方式和这种习惯。
当然在建国后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的设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苏联、捷克特别是波兰的影响。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 国门洞开, 也借鉴了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国家的艺术手法。可以说中国的设计工作者吸收和借鉴了不少国外同行的经验和作法, 在作品上也能看出融入了一些西方的思想, 但总之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是借鉴还是融入但最终表达出来的事物要体现我们中国自己的风俗习惯, 也就是说的“中国味道”。之所以我们国内的设计界应该提出自己的设计理论, 既“本土语言”的设计理论和带有中国味道的传统风格, 因为作为一个设计者来讲, 他要通过设计作品来传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思想, 思想居住在语言里, 要想准确的表达我们的思想, 就必须选用我们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我们的“本土语言”, 它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母语。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国门的洞开, 随着外来事物的渗入和我们个人的空间慢慢走入公共化的同时, 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失去了不少古典时代的那种生气灵动的光晕。有时我们看到一幅国内的设计作品的时候, 就习惯性的站在另一个世界的文化艺术立场上, 我们既不敢妄加评论那些看不懂的抽象作品, 也不敢面对那些泥土般的作品, 在设计艺术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 面向世界”, 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 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等, 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
由法国邮政发行的一枚中国狗年生肖邮票是由中国旅法艺术家李中耀创作完成的。邮票上那只“水墨灵犬”和“狗年”两个字均体现出中国传统画和中国书法的笔墨神韵。李中耀在长达十五年的旅法生涯中, 一边坚持艺术创作, 一边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在邮票设计过程中, 他历时三个月创作了七十多只形态各异的“水墨灵犬”, 择出其中四只提供给法国邮政, 并最终由其确定了其中一只猎狗当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先从字体特征上说, 也离不开我们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每一种字体, 都有它自身的表情。如黑体有醒目严肃的感觉, 老宋、楷书有端庄刚直的的表情;仿宋、行书有清秀自由的意趣;而篆书则有华贵古朴的风貌。如在做一幅招贴, 单色的白纸上就放一个篆体作为整张海报的唯一元素, 体现出的风格肯定是带有中国传统味道的宣传物。其次我们说一下色调, 色彩是把握人的视觉第一关键所在, 也是设计表现的重点所在, 一副有个性的色彩, 更能抓住人们的视线。在颜色的搭配上, 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习惯和流传下来的东西, 红黑双色体现中国古老的文化, 作为中国文化的剪纸艺术, 在我们的印象里红色作为剪纸的基色, 体现了是强有力的色彩;很多设计作品的背景采用黑色或者深紫色, 这些颜色都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神秘色彩。在我国, 图形、文字的编排上大部分也采用了中国画的一些理论作为基础。例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一法则被体现在现代大部分招贴中, 大部分用空空的颜色当作背景, 就在整幅招贴的一个角落, 一个点放上要表现的图形和文字, 这样大部分的空间可以有回环的空地, 耐人寻味, 只有一些图形和文字紧凑的编排成在画面中相当于一个点的元素, 又有了细节, 又不缺乏美感。
有些方面上, 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很大。这些年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 在这种环境下, 作为中国人, 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亮点, 才能使之更好地发扬光大。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必须一味地去迎合外国人的口味。但是, 多注意观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味道”,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中国文化的精髓, 不至于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迷失自己的方向。任何艺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 首先是他对自己的母语的责任, 一个设计家如果不能创造性地用母语进行表达, 并发展母语本身, 也就丧失了作为设计艺术的前提和条件, 也就不可避免地认同和屈从于某种第一世界的压抑性的话语实践。只有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母语, 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特性得以存留和发展。
摘要:通过对广大设计作品观察, 就带有中国色彩的作品寥寥无几和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乃至传统艺术不屑一顾的现象加以议论, 从而引出文章主题“一个设计者要会去用本土语言去体现自己的思想, 中国的设计作品就要有坚持‘中国设计-中国味’的原则。”虽然国门洞开, 借鉴了不少西方的艺术手法, 但要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虽然外来事物的渗入, 但我们也要遵循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这一原则。通过“玉之韵”“、水墨灵犬”“、陈幼坚工作室LOGO”的一些成功案例, 分别从文字、图形、颜色和编排四个方面上进一步阐述中国的设计作品要有中国的味道。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设计也一样, 我们还不但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能体现中国思想的事物, 还要在西方人的眼里去发现他们头脑中的“中国味道”, 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3.中国人的色彩审美和设计沟通 篇三
介绍两个真实的案例。在此之前稍微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和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两个最老的两个大学之一。我们的设计系是在1986年成立。设计趋势研究所今年刚刚成立,但这方面工作已经有了很多年。做的工作主要分三方面:一,有关于中国人的生活形态和审美特征。二,流行色。三,汽车的设计趋势。
大量的研究建立在跟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由马自达赞助了两年的时间来做了一个数据库,研究1949年至今中国人审美的变迁。这个项目是这样来的,当马自达设计师找到我的时候说:来到中国之前我满脑子有关于中国的印象都是非常传统的,但一到中国、北京、上海发现还挺摩登。当他们参加一个中国人婚礼时候,完全就晕掉了,因为大家一会儿穿婚纱,一会儿穿旗袍,他搞不懂这样的审美认知结构在中国人脑子里到底怎么样。所以在他们的赞助下花了两年时间去做有关于中国人审美变迁的研究。研究1949年至今的变化。
我们的研究最主要的素材基于人民画报。大家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共有4个期刊没有停刊,人民画报是其中一个期刊。它保证了视觉要素。大家知道在某些时代人民画报作为党刊有很强的政治性,但把人民画报从后往前看还是非常有意思,人民画报最后几页永远是人民的生活、艺术家、最新的娱乐形式等等,所以这些因素相对来说比较真实。我跟我的学生在上海图书馆大概花了十天时间拍了1万多张类似于中国人审美照片回来。同时结合艺术、电影、建筑、娱乐形式等等的信息。大概做了7、8块这样的看板。下面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审美现象。上面的黄纸条就是当年所发生的历史故事。
把时间分为四段。大家都知道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之前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之后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再就是改革开放的深入期。中间的分界线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他做了十几年的实验以后发现这是对的,所以就全面推广了。我们把时间分为这样的四段。
我们再把阶层分开。我跟我的团队非常擅长中国消费者的细分。我在这方面有一些论文。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有机会可以专门教大家中国消费者的结构。今天没有时间讲这个。今天重点讲改革开放初期到深入期中国社会分化以后不同群体的审美差异。在中国的社会学界有这样一句话,叫:群体间差异极大,群体内差异极小。因为中国没有一个统治性的宗教,同时类似于有关于共产主义这样主流的价值观现在也碰到了危机,这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极大。但我们毕竟是亚洲人,所以非常在意群体归属感。在中国做研究的话下意识细分第一重要。这样的话我们把消费者分成不同的群体,然后研究色彩、材质、形态和比例这样四个问题。发现不同群体的审美特征不一样,但为了客户利益我把些信息隐掉了。
我们来介绍在过去30年时间里中国人审美变化。主要分改革开放初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期。首先谈一下劳工阶层。劳工阶层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工人、农民和中下层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生活对待金钱的态度,我们通常说增收节支,对他们来说增收特别难,所以他们节支,非常非常地节约。看一下他们的审美怎么样。
改革开放初期他们非常地贫穷,所以身上的颜色和生活环境中的颜色都非常地淡,非常地素。那个时期我们非常喜欢增亮的东西,什么东西都非常亮。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中国普遍地进入到了工业化。至今为止中国仍然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所以中国人中下阶层非常喜欢非常大面积、光亮的审美。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叫:粗绒。就是非常粗的绒线,这样的审美特征发现在很多很多现象当中都出现,因为粗绒非常便宜,而且大家织粗绒,手织起来非常快,所以比较贫穷的妈妈会用粗绒来为自己的小孩织衣服。这是粗绒编衣服的场景,小孩子还会帮忙。粗绒是中下阶层生活的视觉体验。
简单的几何型。这个时代里因为中国刚刚进入到普遍的工业化过程当中。所以我们的制造能力不是很强,生产的产品不是正方,就是正圆,他的造型非常地简单。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实际上类似于依赖于教育和能力来获得收入。在增收节支方面我们的能力很强,不断地努力、接受教育,所以有能力来获得收入。同时相对于劳工阶层,我们不够节约。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们的生活当中出现什么样的审美现象。我们称之为三原色。
文化大革命之后整个情绪非常快乐,而且进入到工业化时代,我们有机会去体会更多非常好的工业产品。而我们的设计能力刚刚从工艺美术当中往外脱胎,还没有形成工业设计,这时候的设计非常幼稚,发现颜色非常地简单。但是在光感方面发现他们跟中小阶层明显不一样,他们喜欢的是闪亮的东西,而不是普遍大面积非常亮的东西。这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出现一个词:挺刮,希望衣服非常地挺。看到中年妇女衣服的质感,还有家庭里出现简单、大量的直线。传统中产阶级。这依赖于传统的工商业,也就是说他开一个小店,慢慢地越开越大,然后逐渐积累。对传统中产阶级而言积累特别重要,无论是财富的积累,还是社会关系的积累,对他们来说积累特别重要。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出现了这样的质感:光滑。因为慢慢慢慢地有钱了,丝绸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用品,这样光滑的质感就变得非常重要。跟中下阶层不一样,他们的生活当中出现了很多毛绒的制品。也就是说皮毛质感给他们带来奢华的感觉。从玩具也好,还是从服装也好,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优质的生活。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设计水平仍然比较低,我们的设计跟原来的工艺美术,还有传统的图案设计没有分离开来,所以你们看到在设计当中这样的比例均分,会出现大量均分的情况,这是两分,这是三分,可以看到这些日用品,它的比例都非常呆板。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进入到改革开放深入期,靠近现在的时间。不同的阶层审美有什么变化?中下阶层非常喜欢浓烈红,也就是我们称之为的中国红。所以大家想做一个奢华产品的话,请慎重地用中国红,中国红实际上是低下阶层,中下阶层的审美。如果想用中国红做一个高档的产品,请您小心谨慎地变一变。因为中国红通常跟比较低劣的材质联系在一起。它的光感也非常地简单。这些审美都不是很高级的审美。中下阶层还喜欢平整的东西,比如我是一个比较穷的人家,今天有客人来访问我,我做的事情就是把家里弄干净,桌子收拾得一样东西都没有,床单拉得很平,所以平整和干净这些词是这个阶层所能做到比较好的审美现象,但这是一个比较贫穷的一种审美。在比例上你会发现都是非常匀称的,比均分稍微好一点点,但仍然是比较低档的。到超市,电器市场会发现很多低档的家电产品,还有很多不太出名的家电品牌会用这样比较匀称的比例方式。
新中产阶级的审美是什么?比较炫的颜色,彩度大大提高,因为他希望别人看
到他,他的个性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张扬。出现更多科技的颜色,因为这些人大多是从科技领域当中来获得知识、获得财富。所以科技感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比较亲近。而且特殊的光感,也就是说跟以往白炽灯不同光感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晚上会加夜班,晚上在餐厅里吃饭,在夜店里有更多光的体验。会喜欢更多通透的东西(大家看到所有的图片都是历史图片,那个时代的图片),同时他们会喜欢不对称的东西。把他们跟以往的时代分开了。
传统中产阶级,虽然他们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中上,但发现他们的审美仍然比较差。这是中国现在普遍的现象,对我们来说很不好,中国普遍的美学教育比较差。这代人尤其表现出来就是这样的情况。它的用色和它的搭配都非常地简单。不敢用非常复杂的色彩、材质、光感,比例更加中庸,非常地中庸,不敢有极端的比例出现。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在这群人当中表现得非常朴质,当他们有钱了以后非常喜欢自然材质的东西,这是他们喜欢的。因为过去的贫穷生活,另外由于这代人差不多是中年以上的人,所以他们的东西喜欢大,买橱子希望有很多的储存空间。这些审美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看到他们喜欢的东西非常地饱满。宽,宽是一种比例,这种比例关系让他们觉得豪华。
中产阶级是在1995年左右整个成长起来。富人阶层是在21世纪逐渐成长起来。看一下他们的审美有些什么样的特征。他们首先喜欢繁复的纹理。这是清朝中国人审美的复苏。因为繁复的纹理,比如复杂的雕刻这些都要占用大量的人工,大量人工会让你感到非常奢华。所以可以理解很多的北欧品牌在中国非常地不受欢迎,虽然他们都是著名的设计。因为他们这种极建、清教徒般的价值观跟我们的价值观恰好相反。层叠,一层层地交叠,这也是他们喜欢的审美特征。跟刚才的传统中产阶级不同,除了宽以外,他们还喜欢高。像这个空间一样,宽以外,高也变得非常重要,对他们来说这样就显得更加豪华。我只是拿很小一部分来跟大家分享,因为由于客户的利益。基于这个数据库可以非常简单地来判断,不管是拿什么东西来告诉我说想把这个东西引入中国,我会告诉你这种色彩,或者这种材质对中国人来说是新的,还是旧的,是高尚的审美,还是低速的审美,如何再去改进。同时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库来作为目标消费者审美特征的比对,这个项目做完以后为马自达做他们的消费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审美情趣比较,看一下他们的审美情趣有什么不同。
第二个是这个项目,这由上海汽车赞助我们。花了9个月的时间来做全球的汽车外形和内部设计研究的趋势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研究了销量前十几位的品牌,研究它的品牌、车系、车形、概念车,建立一个视觉的数据库,当然这不是重点。这个项目是这样来的,我一个学生在上海汽车的市场部,他原来是设计部,到市场部是帮助老板研究汽车车型趋势,从而为企业做车型设计定位。他说:老师,我无法跟我的老板沟通。我说:怎么了?他说:我老板无法正确地表达他想要什么东西。整天就是:哎,这个很有意思,那个没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所以设计部的人整天在猜,大家猜来猜去过程当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来为他建立一个评价体系。
我们访问了这十几个品牌所有的网页,以中文和英文的网站为准。然后我们把这些网页当中出现的关键词来提取出来。一共提取了5千多个形容词,实际上这个项目在今年夏天我们又更新了一遍,今年获得了8千个形容词。把这些形容词聚类。比如优雅这个词出现在尼桑这车型当中,所以这些词统统可以倒推,然后向上聚类,到第二层大概是2百多个词,聚类到第一层大概是30多个词。当然,因为保密关系这些词我已经置换掉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形成了对品牌和车型设计的评价体系。因为这30多个词来自于这个行业的全级。从理论上来讲这个词可以解释这个行业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就是这样。在这个项目结束以后用这个平台去测试了很多的设计。测试了6个比较厉害的汽车设计的设计师,又测试了3个在大学里教汽车设计的教授,发现他们用的词基本上就是30个词当中的词。用这些词来做定量的比较研究,这些词分三个层面,也就是说一个品牌跟消费者沟通的三个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第二个是视觉的意向层面。第三个是它的技术属注层面。
来比较两个品牌。这是TOYOTA,发现这是一个面面具到的品牌,希望什么都做到。在这里看到这部分是这个词在品牌当中的表现。这一段是在车系当中的表现,这一段是车型当中的表现。为了客户利益把具体的词给删掉了。这个品牌基本上面面俱到。
这是马自达,马自达是我的客户,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品牌,只想表达1、2个个性,其他的就不用管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丰田这样的品牌老化,是因为在现在的青年人交往当中一个面面俱到人的个性是老套的,比较旧式的。一个人的性格如果非常明显,他与众不同,那我会非常喜欢他。所以在青年人当中要设立这样的品牌。
另外我们也用这个数据库来为国内的品牌做了品牌定位。我们今年为长安汽车做了它的高端品牌定位。我们从这个数据库当中把他认为的高端品牌数据抽出来,然后再跟整体的数据进行比较。高端所谓的豪华车是怎么样的个性就比较明显了。德国的高档车、豪华车和日本、韩国有什么不同。你想做什么样的,为它来做这样的定位。
4.《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四
铝城小学
王云川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中国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2、通过对百年中国奥运史的回顾,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
3、认识奥运会从申办到举办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祖国在变化中逐渐强大。
教学过程
活动一:畅谈奥运
1、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2008年8月8日当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全国沸腾了(开幕式剪辑)。
2、同桌交流:奥运会的一幕幕精彩的瞬间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你们在观看奥运会的时候,那些场面感动了你;比赛中那些运动员(相机提示最喜欢的中国运动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全班交流:
生:最令我难忘的是开幕式的表演,特别是奥运圣火的点燃,当时我的心都沸腾起来了。师:是呀!奥运圣火的点燃令每一个中国人激动,因为它不光点燃的是生活,而是我们中国人的梦想。
生:奥运会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他在奥运会上共获得8枚金牌,打破7项世界记录,成为了奥运历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师:是呀!奥运比赛中,各国运动员创造着奇迹,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这就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出示主题全班齐读
活动二: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回首百年中国奥运路。
过渡:是呀!今天的中国,正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回首中国的百年奥运路,我们有很多感慨。百年前,我们曾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语的?你都知道那些关于这个“东亚病夫”的故事。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奥运会共举办了14届,而在当时拥有4万万同胞的中国人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为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纪录”,同学们汇报一下课前你们收集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吧!
2、从中国人参加前三次奥运会的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3、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1984年在刘长春起跑的地方,美国洛杉矶,我们又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体育代表团,现在就请同学们看书59页到60页的内容了解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情况。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
4、现在我们的祖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成绩也扶摇直上。透过我们国家在奥运赛场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强盛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回扣主题,强调我们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活动三 相约北京
过渡:百年奥运梦,我们正一个个实现,我们有了163个奥运冠军,我们有了享誉世界的奥运梦之队(乒乓、羽毛、体操、举重„„)。现在我们又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百年梦圆,现在又把我们的目光回到北京奥运会上。、同学们你们知道申奥成功是在什么时间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看着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3、一个体育盛会的成功申办为什么会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呢?
4、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盛赞。课前你们去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了吗?我们现在就来听听世界对我们的评价。
同学们,各国媒体和国际友人对北京奥运会有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我们兑现了我们曾经许下的三个承诺:这三个承诺是:科技、绿色、人文。
组织学生学习了解“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
学生通过恰达的事例说明奥运的理念对中国发展变化的重要作用。回扣主题,强调我们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结束:
1、每当看到运动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能体会到运动员的心情吗?你自己又有什么感受呢?
2、五星红旗您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您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美我们的祖国。
3、国家富强,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分量也重了„„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务必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
5.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五
《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静安区一师附小 施
冬
说课:
《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是五年级第二学期品社学科第二单元“呼唤和平促进合作”中第四个学习主题。本单元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能认识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相互协作。并站在中国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视角,说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地区和全球的稳定。
本学习主题共有四个小标题,主要通过展现一些榜样人物和范例,分别侧重一个方面让学生理解维护祖国尊严的具体做法。例如要像宋祖英和刘翔那样“创造非凡的成就,为祖国赢得荣誉”;像虞雯那样“积极与外国人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像梁帆那样“捍卫祖国的尊严,让世界尊重中国。”这些榜样有名人,有普通人;有成人,也有学生,旨在表达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最后一个小标题中则撷取生活中较为典型的事例,从“文明、守法、热情”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意识到平时的一言一行也足以影响世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本课所呈现的知识需要体现出从一年级至今品社课学习内容螺旋上升的层次,并体现了“热爱祖国,产生民族认同感,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课标要求,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1.“深入浅出”,“由远及近”。
课的一开始,从国家高度出发,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熟知的“有尊严的中国人”,从学生们介绍的这些“科学家”、“运动员们”的辉煌成绩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可学生这时只觉得,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是名人的事,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太远,可是老师在教学时对学生交流的点评,可以让孩子觉得我“为这些名人能够为祖国赢得荣誉而感到骄傲”,实际就是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在介绍 “虞雯”的事例后,学生感到原来一个平凡的人能“捍卫祖国的尊严”,“积极交流,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也是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五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第二单元
从而激发起他们要向他们学习的愿望。
有了认知的基础,导行也就有了保障,当他们通过老师的点评指导,知道了“规范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也能维护祖国的尊严,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时,他们就会很自豪地说“我也是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维护祖国尊严的责任感,愿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养成道德好习惯,更好地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2. 分析教材,用好教材。
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我对教材中的榜样例子进行了调整。“刘翔”例子,在前一课《促进交流的体育盛会》的学习中,学生已有掌握,再加上各大媒体的竞相播出,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认为再在这节课中讲会使学生感到重复,正好在5月8日中国的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成功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便用这个事例代替。一来可以鼓励孩子多关注时事新闻,另一方面,这个成功的事例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所以非常适合本课的教学。
在教学详略上我也作了这样的思考。对“创造辉煌”这一环节,由于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已经介绍了许多中国著名的科学家,而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也认识了许多中国体育界的精英,知道他们为中国创造了非凡的成就,所以在本科教学时不做重点指导,而对于“捍卫祖国的尊严”这一环节,我又觉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容易碰到这样的机会,所以在导行商的意义不大,所以,我以“培养学生的捍卫祖国的意识”为重点也不开展详细的教学活动。而对于“积极交流”这一部分,我觉得,对于交流的意义,我们已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所以便把对学生导行的落脚点放在此处。指导学生用“文明的举止,大方的态度”向外国朋友介绍上海,体现出一个中国小公民应有的形象。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3. 引导关注时事,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我在课堂教学时紧紧抓住学生所关注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 “金晶护卫火炬”,“奥运火炬珠峰登顶的成功”,通过对这些时事的交流,目的是引导所有的学生
五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第二单元
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另外通过对这些时事的分析,起到让每个孩子都提高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维护祖国的尊严,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祖国赢得荣誉等表现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努力做到的,并能因此使祖国在世界上享有应有的尊严。
2.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产生捍卫祖国尊严的意识。3.愿意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热情友好,举止文明的中国小公民。*.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应有的人格与国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知道能维护祖国的尊严,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祖国赢得荣誉等表现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努力做到的,并能因此使祖国在世界上享有应有的尊严。教学难点:
1、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产生捍卫祖国尊严的意识。
2、愿意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热情友好,举止文明的中国小公民。
教学过程:
活动
一、出示课题,理解“尊严”:
1.(板书:尊严)你理解“尊严”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媒体出示: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2.今年一月,温总理在菲律宾接见当地华人代表时曾发表过这样一段讲话。听听想想,温总理所说的“尊严”指的是什么?(板书:树立良好形象)(媒体出示:尊严: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享有受尊敬的身份或地位)活动
二、学习榜样,激发情感:
1.出示部分课题:有尊严的中国人,我们就先来谈谈这个话题,说起这个话题,你先想到了谁?
五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第二单元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可以使体育运动员为国争光、可以使科技人员的杰出贡献、也可以是普通百姓的惊人之举。)
3.看得出你们都为他们感到骄傲,因为他们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做出了贡献,为祖国创造了非凡(板书:创造了非凡),我们每个人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并要像刚才所提到的那些榜样们学习,努力创造成绩,为祖国赢得荣誉,这是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所必须做到的。(补全课题:做一个)
4.刚才有同学提到奥运火炬珠峰登顶,这凝聚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和智慧呀,谁来说说?(生交流)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再次证实了中国人创造了非凡。
5.当祖国的尊严遭受轻视,甚至是侮辱时,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挺身而出,捍卫祖国的尊严(板书:捍卫尊严),让世界尊重中国。(板书:尊重中国)6.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正是为了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板书:了解中国)像这样大型的国际交流活动,我们还举办了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
7.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国际性的交流活动,都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有很多普通的中国人也在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看看书上的故事,思考一下虞雯怎样做改变了外国人的偏见?(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的短文,并独立思考。)虞雯积极交流,(板书:积极交流)改变外国人的偏见。
8.让我们和虞雯一起改变外国人的偏见,维护祖国的尊严,你会怎么做让外国朋友更了解我们上海,从而让世界热爱中国? 9.小组内准备,全班交流。
活动
三、回顾活动,提升认识
1.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就要从小事做起,树立自己的良好的形象,让我们向世人展示出我们附小阳刚男生、聪慧女生的精神面貌。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除了我们刚才介绍的虞雯、梁帆„„以外,你认为谁还是有尊严的中国人?引发学生感知:我们也都是有尊严的中国人。
2。那我们怎样树立形象,做好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继续了解维护祖国尊严的具体表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维护祖国尊严,就要向宋祖英、刘翔那样“创造非凡,为祖国赢得荣誉”、像虞雯那样 “积极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像梁帆那样“捍卫尊严,让世界尊重中国”。那么还有哪些行为也是维护祖国尊严的表现呢?
2.学生交流,老师补充。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二、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过渡:如今,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日趋频繁,我们走出国门求学、工作、旅游的机会日益增多,外国人也来到我们周围工作、生活。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是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1.学生看书上的三个事例,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否碰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样看待这些现象的? 2.交流:
(1)摈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A. 看了书上的漫画,你是怎么想的? B. 除了这些,你还看到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C. 你看到这些现象,准备怎么做?
D. 为了迎接世博会的到来,我们发起一个“大手牵小手,共同改陋习” 的活动,你是否愿意设计一下宣传方案呢?
E. 小结: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以些不文明的现象习以为常,但正是这种陋习严重损坏了我们中国人的形象,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必须摈除陋习。(2)坦诚相助,做热情的中国人。
A.我们学校经常会有许多外国来的贵宾参观、访问,如果你遇到这些来宾你会怎么做?你为什么这么做? B.请同学当场示范。
C.小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我们身边学习、工作和生活。因语言不通和生
五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第二单元
活习惯不同,他们会遇到很多难题。我们可以主动与他们交流,为他们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尽快熟悉、适应和喜爱这里的生活。这也是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应有的表现。
(3)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A.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B.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属于国际公共道德,我们中国在1980年加入了这个组织,加入组织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中国公民制假、买假,其他国家会怎样看我们中国呢? C.小结:我们国家是法制国家,是讲信用的社会,不允许制假、售假,我们要支持执法部门大力打击销毁各类假冒、盗版产品,自己也要抵制假冒产品,做个守法的,有尊严的中国人。
三、激发情感,提出希望。
同学们,树立良好形象要做的远不止这些,需要落实在平时的每一件小事上,无论身处何地,每一个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国家形象,都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成为自尊、自强、文明的中国人,那么我们中国一定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热爱。
学习评价:
1、能否用1-2个事例,解释维护祖国尊严的具体方式。
2、在听讲或者讲述那些为国增光、捍卫祖国尊严的人物时,是否表露出“他们真了不起”、“我很敬佩他们”、“要向他们学习”之类表示敬佩或敬仰之情的言辞。
6.《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六
1.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2.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在书写过程中,认识“口”(方框儿)。
3.3.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
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识字和朗读
教学方法
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大中国》,引出课题
二、由图入手,以图助读
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对照图画或孩子收集的资料,初步使汉族、藏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回族这几个抽象的民族概念具体化。根据图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想像、体会到他们亲密的关系,就像一家人。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请学生读课文。再抽学生评价。(注意引导从优缺点两方面进行评价)
四、引导学生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朗读课文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独立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题。
4.师采用范读、带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引读。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如:杨华是哪族人?或谁是土家族人?)从而建立对“……是……”这种句式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认识句号。
五、巩固认字,指导书写
1.以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2.让学生观察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点拨易错的字。
7.《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七
日前, 欧特克中国高校设计创意资源中心正式上线。欧特克将通过该在线网站免费为中国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教育机构提供全球领先的三维设计、工程和娱乐软件。
在教育部的全力支持下, 欧特克中国高校设计创意资源中心旨在推动中国各大院校和教育机构采用最新的设计技术, 并为学生提供终身的学习机会, 以帮助他们实现成为未来设计领袖的梦想, 这一举措是在欧特克与教育部签署的《支持中国工程技术教育创新的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成果。该合作备忘录旨在帮助提高中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教学水平, 实践欧特克对培养中国下一代设计和创新人才所做的承诺。
8.《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八
(编者)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仅700字左右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无疑是一篇难文。
难在时代背景的理解,难在驳论方法的理解,难在语言文字的理解,难在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此类文章有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教学这篇课文的设想是:
用大量的资料进行课文学习之前的铺垫。
在简洁的教学过程中组织起对课文的多角度阅读。
下面是用于教学铺垫的有关资料:
资料(一):作家
鲁迅(1881.9.15~1936.10.19),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资料(二):作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此时的鲁迅已经53岁,两年以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这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
资料(三):驳论文
本文的体裁是“驳论文”。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反驳论点;2、反驳论据;3、反驳论证。
资料(四):杂文
本文的体裁属于“杂文”,一般而言,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
资料(五):“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9月19日占领沈阳,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
资料(六):本文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资料(七):《且介亭杂文》
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二编》《且介亭末编》。
资料(八):字音
慨(kai)叹玄(xuan)虚省(xing)悟前仆(pu)后继抹(mo)杀搽(cha)诓(kuang)骗
资料(九):词义
慨叹: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虚幻不实,神秘莫测。
渺茫:在文中指“难作乐观的预测”。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骗;哄骗。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舍身求法指为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能够作为凭据。
脊梁喻指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脂粉:指的是美化伪装,用以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手段,这里指中国正在发展的自欺力。
运用这些资料的目的,就是为了拉近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化解课文学习的难度。
这篇课文研读教学的创意是,解决本课文阅读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
(一)感受课文内容:了解“为何而写”。
(二)提炼课文内容:理解“是何主旨”。
(三)揣摩课文内容:品味“有何妙处”。
为此组织起如下三次课堂阅读实践活动:
活动一感受课文内容:了解“为何而写”
教师指出:为何而写,指的是作者写一首诗、一篇文的背景与目的。
继续展示资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仅仅三个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1934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等,又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保佑”。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生共同概括: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给了那些自轻自贱的悲观亡国论者有力的回击,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
教师课中小结:探究作者“为何而写”,常常能获取一把解读文章的钥匙。
活动二提炼课文内容:理解“是何主旨”
教师指出:主旨,指作者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或观点。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课文主旨:
鲁迅在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责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有“中国的脊梁”在,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文章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从正面热情讴歌了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民众。
本文深刻的批驳了所谓民族“精神幻灭”的谬论,充满激情地肯定和讴歌了浩气长存的“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这样的光辉篇章——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师课中小结:无论何种类型的文章,读出作者的心意,是阅读的中心任务。
活动三揣摩课文内容:品味“有何妙处”
教师指出:妙处,指作者在一首诗、一篇文中为表现主旨所运用的技法和所达到的效果。妙处:就是一首诗或者一篇文这样写好在哪里。
建议大家从4个方面进行揣摩:
1、文章标题好在哪里?
2、文章结构好在哪里?
3、文章驳论方法好在哪里?
4、文章的立论部分好在哪里?
话题之一:文章标题好在哪里?
教师小结:
文题是一个问句,有很大的吸引力。
文题点出了当时某些中国人的悲哀论调。
文题表现了作者对这一论调的批驳和揭露。
文题中体现出作者愤激的情感。
文题暗示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先驳而后立。
文题显现了文章的体裁。
话题之二:文章结构好在哪里?
师生研讨的结果是:
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
第2段摆出对方论点。
第3至5段,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这是直接批驳。
第6至8段,过渡并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沦点。这是间接的批驳。
第9段是结论,对如何识破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作了深刻的揭示。
全文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明晰,过渡巧妙。
话题之三:文章驳论方法好在哪里?
作者巧妙运用了一种“析概念”的驳论手法,通过揭示对方“中国人”“自信力”等概念运用的谬误来否定敌论。
为什么“自信力”这一概念运用是谬误的?
作者指出,根据公开的文字来看:这些人失去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
作者接着指出,这些人发展着的是自欺力。
又是“他信力”,又是“自欺力”,这些都不能支持“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
话题之四:文章的立论部分好在哪里?
精读课文中的“立论”部分,说说自己的欣赏。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同学们先朗读,再自读欣赏。
教师小结:
好在论点鲜明论据确凿。
好在有总有分层次清晰。
好在概说论据内容丰满。
好在词句生动语言犀利。
好在手法丰富简练深刻。
好在既是立论更是驳论。
9.我是中国人教学反思 篇九
我请几个同学朗读完课题后,我请同学进行评价,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们都说读得很好,因为他们读出了自豪感,读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豪迈感。在随后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找找作为一名中国人,为何会骄傲,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学生们的思路被打开了,有的说中国的四大发明,有的说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的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的说中国还有不少的伟人,有的说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有的说神州六号升入太空……
最后当我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时,我发现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脸上流露的是自豪,是憧憬,是由衷的对祖国的赞叹。我想:这就是情感朗读与说话练习给同学们带来的震撼。
10.《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十
英德市第四小学 苏淑妍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知道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难点)
2.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重点)【课前预习】
仔细看图后,我会填(可口头填空)。
我通过观察图画,知道
和
是我们祖国的标志,还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民族。【体验学习】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首先欢迎你们进入小学开始了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在第一次的语文课上,将要学习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我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① 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它的名字叫什么吗?
② 中国是我们祖国的名字。这个名字是简称,有谁知道它的全称?(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认读祖国的全名。
③ 练习说话: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的祖国。
二、学习课文
1.认识“五星红旗”和“天安门”。
①观察书中图画,说一说:五星红旗是怎样的?
②你看到了怎样的天安门?
③音乐律动《我爱北京天安门》。
④ “天安门”“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你还知道我国的标志有哪些?(适当补充介绍:国徽、国歌)
⑤ 创设情境,模拟升旗仪式的情景。
引导学生注视着国旗徐徐上升,在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
⑥小结: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光荣地喊出:“我是中国人”(板书)。作为一个中国人,今后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国旗、国徽,认真地唱国歌。
2.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①仔细观察图画上人物的打扮:
·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想一想:从小朋友不同的打扮上,你认出来他们分别是什么民族的?能说几个就说几个。
·说一说:认识自己的民族,用“我是()族。”说话。
·小结:我国是一个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
②他们背着书包去干什么? 【学习检测】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框内,画一画我国的国旗、天安门。
(国旗)
11.《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十一
汉诺威工业设计大奖赛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和最权威的设计大赛。该赛事始于1954年,如今,这一奖项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最重要的设计比赛之一,它每年都会吸引30多个不同国家的1800多个参与者,素以竞争激烈、水准高超著称。而50多年以来,该赛事的评判团都是由全球顶尖设计师组成,评委眼光之挑剔,评选规则之严格,无不保证了IF奖项的顶级质量、崇高声誉和至尊地位。
联想天逸作为首款获此殊荣的亚洲品牌笔记本电脑,向世界证明了天逸笔记本代表了笔记本领域工业设计的世界最高水平,显示了联想笔记本比肩世界的强大实力。
谈到姚映佳和联想创新设计中心为联想做出的贡献,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贺志强对《中关村》说:“他们能够获得国际最高设计奖项确实不容易,这是对联想十几年来坚持创新设计的肯定和回报。同时对联想创新人员能力的肯定,也是为中国创新企业的认可。它说明中国不仅能够设计好的产品,也能够创造好的产品。”
创新设计是竞争力
联想的设计中心不是叫工业设计中心,而是叫创新设计中心。它涵盖了社会学、产品学、设计交互设计、快速模具工程、材料工程等十多个领域,已经建了14个实验室。在这里,材料工程师、设计人员、MBA人员、心理学专家共同工作。
好的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联想对创新设计中心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投入,中心自2000年成立之初的20人,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80人的团队。
联想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战略,并在实践中摸索联想自己独有的创新之路。联想根据自己企业,实践发展的战略,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创新道路,不断积累创新能力,并逐渐在设计领域进行突破。
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投入和发展,目前联想在创新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贺志强自豪的说:“联想创新设计和应用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目前创新设计已经成为联想产品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是联想产品真正成为用户易用,好用的产品,是联想品牌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为联想品牌的竞争力和集成作出了贡献。”
设计要如水才能保证活力
联想是中国电脑企业里,最早开始注重工业设计的企业之一。谈到联想设计创新的成绩,姚映佳把自己的心得告诉《中关村》:“设计如水,只有不断的交流和发展,才能保证永久的新鲜和活力。”
1996年,刚从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美术系毕业的姚映佳被联想的广告吸引,加入联想集团做产品设计。自那时起,他不断率先为中国计算机领域引入崭新的工业设计概念,并由无到有的组建了联想创新设计团队。
“你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是世界工厂。可是,我们想要从‘中国制造’晋升到‘中国设计’。” 这是姚映佳2005年10月在新加坡的国际设计研讨会上说的一句话。
姚映佳主导下的联想创新设计哲学是非常东方和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他很强调水的概念,“水”是流动性很强、有很强适应性的元素。这代表设计团队能够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而不是一定要这样或那样。
“不要把水装在一个杯子里,不让它流动。水,你把它放在那里,就变质了,不能喝了;但是如果你让它倒在一个循环的过程里,跟别的水混合在一起,就会保持活力。”
链接:
姚映佳
12.《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中国城市交通设计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1、道路拥堵
中国的道路一直处于迅猛的建设之中, 但中国的道路拥堵现象却没有因为道路的增多而得到改善。2010年的8月至9月, 一只“看不见的手”把数以万计的汽车推向了京藏高速, 并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一时间, 京藏大堵车“享誉”国内外。除此之外, 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一些大城市每到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现象便十分严重, 事实证明只一味的加快道路建设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2、公共设施供不应求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在谈到中国面临的一些痼疾时, 公共设施的缺失似乎是一个永远会被提到的话题。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广州的召开也给广州交通带来巨大挑战, 免费公共交通——这一旨在减少路面拥堵的措施在仅仅几天后就引发了新的问题, 公共交通在失去了价格门槛后根本无力承担全广州的出行能力。这一尝试更是说明交通工具这一公共设施的建设根本跟不上道路修建的速度。
3、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缺少现状分析
仔细看城市的道路景观会发现一些城市的道路沿线景观过于单一, 缺乏节奏及节点的变化, 植物配置也大同小异, 甚至有的城市航道树木选择就集中在几个品种。没有把居民区、商业区、步行街等不同区域的道路加以区分, 缺少对具体的实际现状加以分析是城市道路建设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二、面子观在交通设计中的体现
1、盲目的加宽路面, 不考虑实际的需求价值
在很多县改市、地改市的浪潮中, 为了像个市的模样, 一般都要修几条壮观的大街, 大街两侧竖立着一座座高楼, 既风光, 又气派, 也挺现代。现如今, 没有人不承认要“以人为本”, 然而执行起来, 往往就不那么清楚, 似乎有一种惯性, 自觉不自觉地以面子为本。
2、大面积营造绿化带
很多地方政府在修建道路时往往把绿化带的面积大小看成道路是否壮观的一个重要标志, 往往造成因绿化而浪费了许多耕地, 但在色彩和净化空气上并没有达到实际效果, 在选择绿化带植物时也没有多少新意。而有的地方政府更是一味的追求好看而毁坏文物能虚作假, 比如因为觉得高速公路边山上的坟墓“有碍观瞻”, 井冈山市将数百座墓碑涂上了黑油漆:又如云南富民县一座山上数千平方米的裸露山体全部被人用绿色油漆喷刷了一遍, 山体迅速完成了“绿化”。一些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 让中国人面子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体现发挥到了极致。
3、只重视路面设施, 不注重地下水管道建设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本身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把重头戏只放在“地面”工作上, 完全不顾“地下”工作, 而多数项目承包商为了偷工减料更是对地下工作应付了事。自然环境良好的时候看不出任何不妥, 而一旦遇到暴雨等大的自然灾害往往会因为排水不畅而造成巨大的交通阻塞, 严重时整个城市会被雨水浸泡, 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了巨大隐患。
4、路灯繁华, 道路两旁的树木装饰繁重
在古代, 隋炀帝在借鉴外国使者时, 为了尽显自己国家的繁华, 命人在都城的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彩绸和金丝带, 张灯结彩, 而当时很多老百姓还都吃不饱穿不暖。而在当代, 夜晚城市道路两旁各式各样的路灯绚丽夺目, 除了路灯, 甚至路两旁的树木等绿化带到了晚上也是颜色各异, 全身上下被各种各样款式的灯线缠绕, 城市的夜景也成了评价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 殊不知这其中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浪费了多少电。我们一直高喊可持续发展, 高喊以人为本, 当城市灯火通明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到此刻在中国的许多贫困山区还道路不通, 连最基本的生活用电都没有保障。这种只顾自己面子而不顾整个社会发展的铺张浪费行径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受传统道德礼仪的熏陶中国人爱讲面子, 这本不是什么坏事, 但在交通设计中, 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将中国人的面子观发挥到极端, 多和排场、虚荣心等词汇联系在一起。面子问题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但必须得树立正确的“面子观”, 追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把政府的面子和群众的面子绑到一处、统一起来, 只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有面子, 那政府自然也有了面子。总之。面子要与支撑它的能力、财力和权力相匹配, 把握适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乐国安主编:《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李小青、郭涛、李开正:《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现代交通技术》, 2008年。
[3]周晓红:《社会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13.《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十三
沁阳市第二中学 王东庆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驳论方法 3.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
二、重难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幻灯片1“课题、鲁迅先生相片”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指着相片问学生:作者是谁?
师:从鲁迅先生的眉目和脸上的神情当中,你们能想到鲁迅先生的哪句名言?
出示幻灯片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作者介绍
出示幻灯片3“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著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背景介绍
出示幻灯片4“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喇嘛:在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的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四、读课文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师:如果有人不断地对你叫嚣“中国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之类的话你会怎样反驳?
师: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面对“中国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之类的流言会怎样反驳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幻灯片5“朗读要求”
边读课文边标注生字词,读完后统一解决生字词
解决生字词:板书,学生齐读三遍
玄(xuán)虚
省(xǐng)悟
渺(miǎo)茫
脊(jǐ)梁
诓(kuāng)骗
搽(chá)脂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鲁迅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激愤)
下面请几位同学以激愤的心情轮读课文,比谁读得好? 注:最后三段学生齐读
五、理清文章结构和驳论过程
1、了解驳论文知识
师:这是一篇批驳敌人论点的文章,称为驳论文。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驳论文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6“驳论文知识” 教师简单讲解
2、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依次提出以下问题,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依据相关语段回答相应问题。教师并通过幻灯片7的逐步演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和驳论过程。
(1)根据驳论文的论证思路,本文树靶子(摆敌论)、打靶子(驳敌论)、得结论各是那几段?(2)敌论据是什么?敌论点是什么?
(3)打靶子(驳敌论)部分,可分为哪两层?分别是怎样批驳的?(4)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3、总结驳论过程
出示幻灯片8“总结”
鲁迅先生在本章中,先摆出敌方的论点和论据,并肯定其论据是事实;接下来直接批驳其论据只能证明一部分中国人早就失去了“自信力”,又丧失了“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不能证明其论点;然后又树立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列举古今中国的“脊梁”的例子加以证明;指出敌人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间接的驳倒了对方的论点。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六、了解作者驳论方法和中心论点
出示幻灯片9 “驳论方法” 的两个问题,学生回答 幻灯片10“本文的中心论点”,学生回答
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 结合课后第二题
体会文中“中国人”的不同含义 ;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八、结束语
1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案例 篇十四
朱各庄镇初级中学
康立香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文是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驳论文,它聚焦当时的热点问题,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篇驳论文,文章的思想深邃,语言简练。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法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中的重要语句,关键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提倡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在三个维度上得到提高。
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独立思维的方式,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她)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已形成。基于此,在教学中采用诵读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多诵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走下讲台参与交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驳论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道德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出示“九一·八”事变资料和图片)。谁能说说自己的感觉?
生:我虽然没有经历那段“非常困难时期”,但是看了“九一·八” 事变资料和图片,使我感觉到中国军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那场战争中,体现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生:看了资料和图片,我眼前浮现出,“九一·八”事变激怒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的壮观场面。
生:看了资料和图片,我的感觉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世界的阴谋。这一阴谋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师:看来,这些资料和图片已经深深地吸引同学们。
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师:针对上述情况,鲁迅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自主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多,有了问题后,你可以举手,也可以写成纸条交给老师。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教师巡视。)
生:老师,请您解释“地大物博、怀古伤今、诓骗、前仆后继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师:这位男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释?
生:我来解释。地大物博:指国土广大,物产和资源丰富。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情感伤。诓骗:说慌话骗人。前仆后继: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前进。
师:对。我认为应该这样解释。众生:老师,我们阅读了全文,不知从哪些地方入手学习本文,您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吗? 师:同学们问得好!学习本文先找出对方的的论点和论据,再讨论对方论据能不能证明对方论点,然后找出作者的正面论点和论据,就能把握本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生:哦,我们明白了。
师:根据老师的提示,请同学们继续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研究。
生:老师,我的问题是: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呢?支撑对方观点的论据是什么呢? 师: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女生举手)有请那位女同学。
生: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生:作者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呢?有何根据呢? 师:好,谁来帮他解答,让大家共同分享。
生:老师,我来回答。作者自己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是我个人的见解。
生:我的看法是:还应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而“总在被摧残,被抹杀”的人。
生:用事实也可以证明,当时有共产党还在主张抗日,收复失地。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师:这两位同学补充得非常好。我们不妨把这三位同学说的论据概括为一句话,谁能概括?请举手。好,有请。
生:老师我能概括。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师:由此看来,同学们读书是非常认真、细心的,能够把握好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的。
众生:老师,请您谈谈什么叫“反驳”?
师:反驳,就是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要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性,从而达到驳倒对方错误论点的目的。
生:老师,刚才您说: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性,才能驳倒。那么,请问,本文所述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吗?
师:你的问题,很有“科研价值”!(众生大笑)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文,帮这位男同学解决这个问题。生(齐):不是。
师:既然我是和大家一起商量着上课的,我也有权利提问题。刚才同学们说对方的论据不是虚假的,那么作者是怎样驳倒对方观点的呢?
生:虽然作者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但只能指一部分人,不能指全体中国人,因此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生:我的见解是:其实,作者在文中已直接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好,我也赞成这些看法。由此看来,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推理错误。除此之外,对方论证的思路和方法还出现了什么错误呢?请同学们朗读第3、4、5段,看作者是怎样剖析对方论据的实质的。请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生:老师,我的看法是:根据对方的事实,其实他们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因为他们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只是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只能说是“他信力”。
生:老师,我的见解是: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连“他信力”也失掉了。
生:老师,我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失掉了他信力,就转到“求神拜佛”这些玄虚的东西了,因为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正如课文所说的,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师:这三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他信力”、“自欺力”,这些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自信力”,荒谬的推理下掩盖着的是恐慌、懦弱和虚假。总之,对方的论据与观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思路是混乱的。这是直接反驳。接着,作者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间接反驳。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6、7、8段,体会作者蕴涵的感情倾向。(生齐读)
师:文章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你能说出对“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理解吗?能从中国历史上举出这样的实例吗?请以前后四人为小组分组讨论,每小组的代表准备发言。(多媒体显示)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时而加入讨论行列)师:同学们商量好了吗? 众生:商量好了。
师:先请第一组的代表发言,再接着按顺序一组一组来发言。
生1:“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孔子、毕升等。这是我们组的见解。
生2:老师,我代表我们组谈看法:“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反对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领袖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如陈胜、岳飞、郑成功等。
生3:老师,我来代表我们组谈看法:“为民请命的人”指那些同情人民为民众讨回公道的人,如包拯、海瑞等。
生4:老师,我也代表我们组谈看法:“舍身求法的人”指敢于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
师:看来,你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很强,一下子为我们介绍这么多事例,老师佩服你!好,给个掌声鼓励!
师:这些人和下文提到的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都是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都是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的对象。同学们再仔细揣摩课文第6、7、8段,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又有同学举手了。有请!
生:作者反复强调这些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是为了什么? 师:好,谁来帮他解答,让大家共同分享。
生:老师,我的看法是:为了让中国人民相信,要抗击日本侵略者,就必须团结一致。生:不完全正确,我的见解是:增强中国人民斗争的胜利信心,弄清国民党政府散布的对抗日前途的悲观、消极论调,鼓舞中国人民勇敢地去反击敌人的侵略。
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正确啊? 众学生:后一种意见更正确。师:对,我也赞同后一种意见。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3至第8段,体会作者又驳又立的论证方法。
三、拓展迁移
师:“中国的脊梁”在今天是什么样的人呢?有何现实意义?(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表述自己的看法,略)
四、赏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思想内涵丰富,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请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自由朗读课文,并用“___用得好,好在____”的格式进行说话训练,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课后反思:
下课后,我感到很满意,心情轻松和愉悦。坐下来静思:这节课之所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一,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良好习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学中,我没有扶着学生走路,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激活他们丰富、大胆、自由的学习灵感与兴趣,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高。
其二,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堂课,不论是在整体把握还是在局部探讨上,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充分相信学生,还给学生自由思考、讨论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地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的“殿堂”中自由飞翔。
其三,通过“读”让学生整体感悟。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其四,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堂课,既有同位两人之间的探讨,也有前后四人为小组的探讨,加大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力度,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作出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
其五,放下老师的“架子”,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交互式平台,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学习方向的导航者,情感的激发者,探究的合作者。
15.《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十五
一、文化优越感概述
文化优越感,也称文化中心论。受文化优越感毒害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母语文化的风俗习惯、交际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唯一的标准,衡量和判断世界一切文化的行为,和他们有一样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其他都是错误的和不好的,都必须反对。具有文化优越感的人处处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文化的行为标准必须是所有文化的标准。主要有以下表现:
认为本人、本种族、本民族或本群体是宇宙的中心,并以此衡量其他所有的文化;把本群体置于其他所有群体之上。认为本群体、本国和母语文化最好,也是最道德的。这种态度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一切事物的看法,包括风俗习惯、衣着穿戴、饮食习惯、艺术欣赏、文化传统、种族特征等。
文化中心论造成的恶果就是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的严重偏见,无法客观地认识和对待与自己文化不同的地方。文化中心论也会使人们失去获取跨文化意识的意愿与要求,一切以我为中心。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只有自己国家、自己城市和自己民族才最为道德,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唯一合理的。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当中,文化优越感的例子并不少见。
很多政府官员喜欢把文化中心论政治化,甚至将其作为服务于政治的借口。他们企图用母语文化的价值观改造整个世界,将文化优越感作为控制世界的工具。
二、出现家庭观念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最”在汉语中作为程度副词最高级,往往后接性质形容词(包括心理动词),适用于表述某种极点状态,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等。粗略来看,“最”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如上文例句所示,“最”的语义功能除了作用于所修饰的形容词,还影响到形容词所修饰的名词,用于表示某个可明确测量单位的最高值,如“人口”“经济”,对于此类单位的衡量有着明确的标准,最后的结果往往可以用数值表述,如“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等,所以用“最”来形容并不会产生异议。“最”的第二种用法涉及表达主观情感,带有夸大的性质,一般体现的是说话人的个人倾向,并没有太多客观理据。例如“我最喜欢我的爸爸和妈妈”“我是最乖的孩子”。这里的“最”直接与形容词(包括心理动词)发生关系,表示出主观上的好恶,不宜作为客观事实认定。明确了“最”的一般用法之后,我们再来回顾中文老师的这句“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最强的”,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如果这位老师使用的是“最”的第一种用法,那么毫无疑问,这句话所陈述的语言事实是不成立的。首先,一个国家民众的家庭观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尚未有权威的检测标准,而且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也难以达成共同标准。如此,“最强的家庭观念”这一概念本身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抑或是其他国家都不能称之为“家庭观念最强的国家”。其次,即使我们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测定标准,能够衡量出一个国家家庭观念的程度,那么说“中国的家庭观念最强”也有不慎之处。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国家,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任何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局部的,我们所要说的是,即使“家庭观念”可测,那么“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也未必是“最强的”,盲目的表达常常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我们下面将谈到,这种盲目性与这位老师的“文化优越感”息息相关。所以,从这种用法的角度来说,更为谦逊的说法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比较强的”或者“中国是家庭观念最强的国家之一”。
如果将这句话理解为“最”的第二种用法,体现的是这位老师的主观表达,那么这样表述同样的有问题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涉及敏感问题时,如果做出评价或者态度的需要,我们应尽量从事实出发,公平公正,避免主观性的表述。“最”作为表最高级的程度副词,其中隐藏的含义是“比较”。例如:“我是我们班最高的”,隐含的是“我比我们班的其他人都高”。同理,“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最强的”,隐含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美国人强”,虽然事实如此,但夸张的主观表述与隐含的比较往往易于激化问题,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影响课堂秩序。
三、中西家庭观念差异
这位中文教师“言过其实”的表述背后实际上是“文化优越感”在作祟。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表述不当,作为一名汉语使用者,这位教师应该很清楚他/她所要表达的内涵。一般来讲,如若是表述失误,那么造成“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最强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位教师却通过“我们”强调了领属范围,“家庭观念”不是单单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而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这样的说法将“教师”与“学生”分开,将“中国人”与“美国人”分开,分别对前者进行语义强化,其文化优越感溢于言表,试比较“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最强的”与“我们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最强的”,前者类似于第三人称的客观陈述,而后者则明显带上了主观印记。既然我们理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么就要对症下药,解决产生问题的主要矛盾。
实际上,公允来说,当两种文化人群相互接触时,我们理应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这源于我们对祖国历史的认同与成就的自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记住,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始终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彼此文化的原则,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社会历史长期的产物,尤其自身的生成动因与发展轨迹,不同文化之间并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作为对外交往的使者,对外汉语教师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更应该自觉注意此类问题,文化自信是好事,但切记不能将“自豪感”变成“优越感”,同时,也不应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四、解决家庭差异的方法
“家庭观念”这一概念属于文化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应作为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加以讲授。对于初级学生,文化类的知识往往融入综合课和汉语课中,使学生耳濡目染,细细体味。倘若允许目的语授课,那么对初级学生开设文化课也是有益的。而对于高级学生,他们对汉语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接触,相信这么多年的浸淫已使其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所以综合来看,基础通识文化课的授课对象应是汉语处于准高级水平的学生。
就课堂来说,我们可以开设相关文化课抑或开展一个中美文化异同专题,来向美国同学传达“中国人重视家庭生活”,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前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中美家庭观念的异同,在上课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这时教师应保证学生积极性,使其畅所欲言,对错误采取容忍态度。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中美家庭文化对比,选取典型事例予以呈现,使学生在比较之间体会中美家庭文化差异,通过提问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就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这样一部分,教师不应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而是将自己文化的身份置于事例之后,通过事例的罗列使学生自行总结概括。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先使分组学生讨论差异形成的原因,小组表达之后,教师对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教师也应以中美家庭文化之间共同部分进行强调,并引申到对待不同文化时应采取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态度。
在课堂之外,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以及节日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中国家庭文化所在,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学生进入真实中国家庭环境进行体验抑或模拟真实场景。相信这些活动会对美国人了解中国家庭观念有所帮助。
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其他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其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家庭在任何国家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西方国家出现家庭观念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优越感。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更要掌握必要的文化技能,整体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课堂中的文化冲突。
摘要: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任何国家,家庭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东西方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在家庭观念上呈现出诸多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外国人正确理解与接受这些差异,这既是我们教学上的难点,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文化优越感,家庭观念,差异
参考文献
[1]屈从文.论天朝观念的生成和演进机制[J].国际政治研究,2007(1).
[2]游国斌.傲慢与偏见——近代中西之间的文化屏障[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中国人》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07-27
中国设计文化10-29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08-01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06-15
《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08-16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07-21
中国传统装饰设计风格08-10
中国建筑设计院网08-27
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06-22
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意图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