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著

2024-06-25

陶行知教育名著(精选13篇)

1.陶行知教育名著 篇一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

东古城小学施彦章

《陶行知教育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陶先生是热爱学习的楷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二、陶行知是热爱学生的典范

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陶行知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

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2、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

陶行知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

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陶行知教育名著 篇二

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

1.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关于“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1.2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这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教育不是少数富族的事,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他主张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反对统治阶级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1.3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提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根据,为学服务,教的原理要根据学的原理。这种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有些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忽视了间接经验和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以反对传统教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出发点的,主张把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结合起来,学习要手脑并用,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可见在当时的历史下,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体制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体制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些深刻的教育思想对指导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改造社会”的智慧。他主张把学校和社会连成一体,面向社会,面向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生活的场所都当成教育的场所。这正反映了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当今新体制教育的方向。当今时代是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是寄托人类美好梦想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教育需要与社会同生活的结合更加日益紧密,办学必须面向社会,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学校力求为社会服务,融合于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让社会教育走进学校,彻底打破传统教育封闭性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1999年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决定》中还指出:“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这些要求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通的,也与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遥相呼应的。课程改革要求建构一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办学观点,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为社会服务,面向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公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基本宗旨是建设“合理的人生、理想的社会”,为实现人类解放培养心、脑、手并用、真善美合一、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创造性的全面教育理念,凸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把教育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这对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由于生活对人的发展和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从人为设计的、以概念、符号等为主的理性世界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拆除在学校教育与生活之间用书本知识垒造起来的隔离墙,使受教育者同自然、社会、他人之间保持全面互动和不断进步,以培养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和开拓者。而且由于生活是复杂的、变动不居的,为生活作准备所需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教育不仅要注重为人的未来生活做设计和准备,而且还要着眼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这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习者学习书本中有关生活世界的既成知识,更要以培育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为目的。

今天,推进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上来,从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转到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从单纯注重教学转到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优化上来,从片面追求升学转到全面育人功能上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真实、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做到学生、教师、教材、教育环境的良性互动和有机整合是必不可少的。

开展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观念,端正方向,站在育人的高度,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生活教育之性质[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李明月,李德才.从实用主义教育到生活教育[J].福建论坛,2007(6).

3.陶行知教育名著 篇三

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文化重构

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的特征,学校作为一个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的组织,它更容易保存传统文化。学校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时刻感到新旧文化的碰撞,传统观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桎梏着教师的新思维,影射于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之中。如有的教师虽然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行动上却从来不给学生一点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此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中,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轻人才,在教育行为上重结果、轻过程,在教育内容上重应试、轻素质,分数依然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

科学教育文化要体现校本

当我们重温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时,最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光学而不做,或者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以及“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的深刻内涵,主动反思学校教育文化的缺憾,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重新塑造校园文化。如作者所在的无锡市广益中心小学把“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作为办学理念,把“强学力行”定为校训,把“传承科技,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核心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意识地塑造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去逐步排除根深蒂固的唯知识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潜在障碍。倘若学校在教育文化的顶层设计中,能注意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圆融互摄,这就意味着从校本化的视角定义自己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都能实践力行,从行动上去求得真知识”,让每个学生的智慧升腾或渗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科学教育工作要注重平等

教育功利主义在科学教育中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精英”式的竞赛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的驱使下,学校就可能把一般学生弃之一边,对他们本身潜在的力量和资源视而不见,也看不到学生之间赫然存在的个体差异,而对少数智力发展较快、屡获科技比赛佳绩的学生也就会产生“一种面对神圣之物的谦卑,面对崇高事物的尊敬”,以及“一种对伟大存在的关怀”。这无疑是当前竞技式科学教育的产物,与中小学科学普及教育的宗旨南辕北辙。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的是整个的教育,平等行动的教育,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即是教育为公、文化为公。”因此,现代科学教育应该远离世俗,形成一种开放、尊重、平等的文化氛围,“因为我们要改造教育,使教育普及于大众。”如广益中心小学每学期举办科普周、科技节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有计划地组织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科技制作、科学小论文竞赛,编撰科普小报等活动,都会使科普教育对每个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学校还成立了少年科学体验中心,下设航模、国际象棋、电子百拼、智能机器人、数字气象站等多个工作站点,向下延伸到每个班级,其目的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普及教育中来,让学校由“科技精英教育”转向“科学普及教育”,逐步形成学校内部成员必须认同和分享的价值取向。

从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汲取科学教育养料

科学教育必须融合于儿童生活

小学生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陶行知先生这么说:“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虽然书也是求知之一种工具,但生活中随处都是工具,都是教育。”中小学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应该以“小学生科学教育生活化”为主题,重点研究科学教育如何“把我们的学校除墙去壁,拆掉藩篱,把学校、社会和自然联合在一起”。并应该通过建立科学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构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环境;加强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纳入课表;在学科教育中寻找科学教育契合点,通过“做中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必备素养,建构生活课堂;课余,应开展“生活中的科学”交流会、生活中的科学实验展示会、生活中的科学小发明等活动,建构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系列活动。开辟科学教育的儿童视角,使其与儿童生活相融合,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学科学的动力依托于生活实践体验的“天力”,让学生依托生命潜能提升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和发展生命的灵性,以顺应天性的生活方式发展学生的一切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科技特长。

引领孩子在实践中创新

小学生科学教育的旨归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一系列创造教育的思想是中小学实施科学教育,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的理想指南。

在中小学中开展“模型制作”、“科普机器人”、“小发明小创造”等教育和活动是引领孩子实践创新的最佳途径,这类实践性课程的建构,可为学生建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但在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培养知识能力的同时,学校更应注重实践性,通过行知统一、丰富认知方式,特别是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可把参与活动和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广益中心小学在开展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有位学生在制作太阳能发动机的实践中,提出了制作“太阳能风能双能发动机”的大胆构想,他认为这种发动机在阴雨刮风天也能用于发电,于是他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和创造。这时,教师关注的是他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如何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巧妙地引入发明创造,结果这位学生制作的“双能驱动小车”获无锡市环保节能创意大赛一等奖。诸如此类活动,有利于“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长期坚持,会有一大批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综合知识和利用经验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近三年广益中心小学学生在省市各类科技项目比赛中获综合团体奖28项,个人特等奖32项,一等奖26项。52名学生的科技创新制作获国家专利。由此可见,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符合国际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知道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设计不同的结构,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教学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事实也证明陶行知先生预见的正确性,“我们相信千百个孩子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

让孩子体验创造之乐

陶行知先生说,“有创造都有热烈的兴趣”。小学生科学实践探究和科学创新,其逻辑起点都是基于学生主动、积极、愉悦地参与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先生之所以将学校的生活课程分为儿童的生物、儿童的物理、儿童的化学、儿童的天文、儿童的气象、儿童的地球、儿童的工艺、儿童的农艺、儿童的生理卫生和儿童的科学指导等十个门类,其目的就是让科学教育能够拓展“儿童”的科学视野,并赋予儿童于科学创造的幸福快乐体验和感受,而这种快乐的体验和感受往往需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以科技知识、科技能力和实践成果给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生成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为了让孩子体会创造之乐,广益中心小学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的实践中,活动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设计,有课外简易科模制作型、文娱表演型、评比竞赛型、科普宣传型、探索创新型、新兴科技型等组成的科技主题文化月,这就对每一个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最终体现学校“传承科技,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的特色教育主张。

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滋养科技特长教师

科学教育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早在1932年,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这样的希望:“科学的中国,谁来负起造就的责任?就是一班小学教师。”“造就科学的中国,也只有小学教师可以负责。”小学是基础教育,目前小学阶段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变化之一便是更加强化课程与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其目的就是希望给予学生以一种科学教育,不断培养他们在科学方面的兴趣,发展他们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得我国基础教育愈发的人文化、科学化。若要达成这样的目的,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小学教师。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不少人认为科学教育是科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的事,其实不然,“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反对培养‘木头人’‘空心人’”,“新课改可以借鉴陶行知的儿童解放思想,真正做到解放儿童,让儿童言所欲言,做所欲做”。要解放儿童的思想,我们实施的教育就必须要开放,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愉悦,心理开放;学习内容不再束缚于教材,内容开放;学生思考能从多维度进行,思维开放;师生评价多角度展开,结果开放。因此,教师不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单纯的师生之间知识的“授—受”的过程,要改变传统教育的知识学习方法,让丰富多彩的主体性活动,如操作、讨论、实验、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走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广益中心小学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力的个体发展差异,创造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持续地激活了学生学习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热衷于科学学习。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各类科普社团,从“数字式气象台”到“感知物联电子创意”,从“金钥匙科普”到“智能机器人”,校园内处处有他们活跃的身影,营造出浓郁的科学学习氛围。同时,学生的科学学习物化成果不断显现,许多篇科学小论文、观察小日记发表在杂志和校报上,“金钥匙科普社团”还于2010

增强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和技能

基础型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元素。因此,基础型课程的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挖掘课程资源,强化科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如向学生传授前人的科技成果,引领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与时俱进地增加相关的科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进行跨学科以及课内外的调整,使基础型课程的普适性文本课程资源向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课程转换,这是任何课程改革所无法回避的,也是所有基础型课程教师应该履行的课程使命。也许正因为如此,陶行知先生早就有这样的心愿,“我希望中国的男教师学做富兰克林的父亲,女教师做爱迪生的母亲”。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除了职业进修外,更需要采用重建开放协同的教研制度,打破学科界限,设计与科学教育课程整合的相关主题进行专门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应由学校科学教学骨干教师作专门指导或共同参与,促进基础型课程教师专业化的多元发展。

培养一支科学教育的特长教师队伍

4.读《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 篇四

单位:李家台学校姓名:黄生军性别:男职称:中一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

5.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五

韩龙

细细品味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甚是感慨,由此写下作为一名普通教育者的感想。

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教育的两个至关重要命题:”生活即教育“以及”社会即学校“,至今仍在深刻的影响着国人的教育思维。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仅在履行教育职责的同时而更应该理解陶行知所强调的教育的现实功能和教育的终极目的,这对于目前中国的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成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实践基础。

”生活即教育“,可以想一想陶行知先生为何提出这样的论题?就目前社会来讲,面对升学的压力,很多学生仅仅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只知道为了升学而学却已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因为他们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失去了天真活泼的活力,成为不懂得思考也无法自理生活的社会弃儿。这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思。同样,面对就业的压力,中国的高等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象牙塔已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有点沦落至职业教育这一角色,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在这里教育的目的纯粹成为功利化的升学以及最终的就业,导致教育从一开始到最终的世俗化,从而导致学生人格以及人生追求目标的扭曲,导致社会教育的退化,这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来源于生活,所谓的”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可见,”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育渗透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教育我们求真做人,那么教育不言而喻,为教育而求真,学会生活也教会学生生活。教育的崇高目标在于能够教人掌握知识从而推动人了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

对教育者而言,对教育的理解应主要在于掌握如何教学以及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即”教学做合一“,也就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在社会中教学做是相互的,即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他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教育者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即要以身践行方能更好教学。

”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认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也就是说,将教育的范围扩大到社会上,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与校园的地域范围之内。素质教育倡导学生走出户外,主动学习,与社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学习到课本上不曾有的知识,扩大思维和眼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提高创新能力。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在考试已经成为当今学校的主体和灵魂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高举”教育即生活“的大旗,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

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在他看来:”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同样,对于现代社会又有新的阐释,也对信息时代的社会教育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6.读《陶行知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篇六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在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

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的一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这本书中,陶行知先生说道:“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爱学生。他说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冰心也曾说过:“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既要有“严父”般的严格要求,又要有“慈母心肠”的细心呵护。老师的爱能使自卑者自尊,使落后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燃起激情。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教师多给学生一点爱心,多一些鼓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么他们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就不言而喻了。

而且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就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所以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当然,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不是放纵,而是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二者相辅相成。同时,陶行知先生还有一个著名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7.陶行知教育名著 篇七

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认为: “大学的目的就是训练社会的好公民, 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 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 纯洁国民的情趣, 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 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 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 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使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公民教育是将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公民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之社会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公民意识, 完善其公民行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其公民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1 当前大学生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目标定位“高大全”

这主要表现为强调高、大、全的“完美道德”, 表现出大而划一的状况而缺乏针对性。“如果一味的贪大, 就像老太太买鞋, 因为大小价格都一样, 于是从来只买大号的鞋, 即使从没穿过合适的鞋, 还自认为合算。”公民意识教育目标定位过高,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难免走过场、形式化, 使教育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起不到实际效果。有的学生在公车上争抢位置、随意乱穿马路、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杂物等, 就是实证。“道德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大小, 不是取决于其所定的目标高低, 而是取决于作为主干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中的知晓度、信奉度和践行度。”

1. 2教育方式陈旧

在我国大学, 公民教育多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当中, 学生课堂学习的“知”与课后表现的“行”脱节, 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这种“两分离”“两张皮”的教育只会导致双重人格。就像杜威所言, 当孩子进入课堂的时候就收起了生活中的话, 那么当他们进入生活中的时候会又收起了课堂里的话。

1. 3学生主体意识差

当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由于家庭公民意识教育的淡化和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薄弱, 部分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 公民意识淡漠, 重公民权利, 轻公民义务, 法制意识不强。有的甚至见利忘义、不讲信用、奉行极端个人主义等。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主体意识比较差, 缺乏自己做自己主人的意识和敢于创造新生活的创造精神, 怀有从众心理, 盲目追求权威。

2陶行知公民教育思想概述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为了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一生致力于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实践。“今日的学生, 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 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 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

2. 1公民教育的目标: 培养人中人、大丈夫、真人

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里, 陶行知写了一首小诗: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鼓励国人联合起来, 团结起来, 做自己的主人, 创造新的世界。在《学生的精神》里, 陶行知指出: 我们处在人和环境里必须抱有坚强的人格, 不可自由动摇, 尤其到了厉害生死关头之际, 必富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具有坚强的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真正的国民。陶行知还在《古庙敲钟录》中在主人公身上表达了他要在民主社会实现“人中人”的人道主义理想: “现在是有人在奴道上、畜道上过日子, 他要伸人道是把奴道、畜道的人一起提到人道上来, 在人道上只有人中人, 没有人上人, 也没有人下人。”

2. 2公民教育方法

2. 2. 1勇于实践———“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认为公民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 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 学游泳就必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 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 做游泳的动作, 纵然学了一世, 到了下水的时候, 还是要沉下去的。”“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 最应注意的, 在乎实行”。陶先生还说“做”含有三种特征: 行动、思想和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 一面想, 必然产生新价值。

2. 2. 2教学相长: 师生同生活、共甘苦

陶先生提倡“教员与学生关系密切”“待学生如亲子弟”。 他说: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 感情的融洽。”陶先生多次强调, 教师与学生要同商量、共合作。他在谈教师的民主作风时说道: “自己要说话, 也让别人说话, 最好是: 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 也让别人做事, 最好是大家合作。”

3陶行知公民教育思想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启迪

3. 1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陶行知先生认为, 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激发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在社会现实和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另外还要启发学生问题意识, 使学生学习模式有“答”向“问”转变,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公民思想中强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舍已为人的奉献精神, 这种教育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在21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密切, 大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积极培养学生为人处事能力、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教育中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和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激烈的讨论,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而后每个小组各指派一名代表汇报学习任务,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3. 3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公民教育内涵丰富, 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在实践中不断思考,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教学的重要环节, 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家、了解自己, 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大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公民实践活动,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在法学系教学中组建模拟法庭教学, 建立校外合作教学模式, 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真知, 从实践中得到知识的升华, 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摘要:实践证明,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作用巨大。如何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公民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公民教育思想,大学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 (第1卷)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28.

[2]胡克陪.思想品德修养与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70.

[3]王荣成.论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2 (4) :10-12.

[4]顾彬彬, 丁锦宏.学校与乡村: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与现代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0 (1) :45-50.

8.陶行知教育名著 篇八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创造了一系列教育思想。他的和谐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与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陶行知 和谐教育

一、何谓“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首先指的是学校内部关系的和谐,即学校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校园环境,教师、学生、教职工等之间的关系和谐。其次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家庭教育配合、协助学校教育的完成,促进学校教育效果的发挥。最后是社会教育的和谐,即,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力。教育的参与者,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平等的,都应得到尊重。

二、幼儿教育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的应用分析

和谐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广泛,真正将和谐教育思想融入幼儿教育教学中有助于幼儿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做合一的和谐教学模式。“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是和谐教学的重点。这一和谐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挑战,肯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年龄较小,思想等都不够成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以自己的思想约束幼儿的行为,让他们按照自己要求的方式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幼儿个性的发展,也是对幼儿的不尊重。教学做合一的和谐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幼儿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比如在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时,询问幼儿能否理解;在教给学生某一个新字时,询问幼儿是否掌握。而且,教师一定要给幼儿足够的动手尝试的时间,比如,让幼儿自己动手捏橡皮泥,自己动手画画创作,自己编故事,这不仅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师,走进自然、社会,将所教所学灵活运用于实践。陶行知先生反对死读书,倡导“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死读书、读死书,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幼儿的上课时间较为自由,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进自然,去认识自然中的花、鸟、虫、鱼,这种直观的体验,会让学生记忆犹新,激发他们创作、想象的能力。

生活即教育的和谐育人环境。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幼儿园也应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和谐育人环境。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思维、理解等能力还有所欠缺,如若只是单纯的给他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教给他们什么是ABCD,什么是数学图形,有些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如若将教育与生活中的点滴相结合,则会使教学变得容易。比如,让幼儿去统计自己家里的亲戚人数,幼儿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数字。同时,在生活中,也处处都有教育。比如课堂上,有两个学生为了争抢一个游戏而吵闹,教师可以教给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做游戏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则。通过篮球、筒子等实物可以教给学生如何辨别物体的形状。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和谐的育人环境,可以让幼儿快乐的学习,在生活中学会新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爱满天下的和谐师生关系。“待学生如亲子弟”,教师只有真心诚意的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倾尽全力教育自己的学生。

幼儿年龄小,内心敏感,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表情变化,都能十分明显的感觉到。幼儿对教师充满着崇拜、信任,教师要努力加深这种崇拜与信任的感觉,这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变成朋友。教师对幼儿全身心的爱与关心,他们都能感受到。有的幼儿学习成绩差,接受能力慢,教师一味地责备、甚至孤立他,只会使他更加受伤、自暴自弃。有的幼儿还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教师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改变他,他一定也能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幼儿的自制力差,往往会有些错误,作为教师,应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的求全责备,而应多鼓励、表扬,促进他们自己向好的方面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和幼儿相处,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将自己变成小孩子。教师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各项表现,只会使得幼儿与教师的关系越来越远。想要真正了解幼儿,只有将自己也变成孩子,学着用幼儿的思想来考虑事情,来设计教学内容、游戏等,这样课程设计才能更贴近他们的需求,师生关系才能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和谐的教育思想的应用,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践行和谐的教育思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尊重幼儿、爱护幼儿,不仅教授给他们知识、做人的道理,还要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爱与指导,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怡.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J】.速读,2015

【2】邵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J】.基础教育研究,2015

9.陶行知教育名著 篇九

--读陶行知教育名著有感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上课,那如何上好课使学生有所获,又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而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许多理论和思想对我们依然有启发。

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受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来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并付诸于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的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予我们良好的启示。现就读陶行知教育名著谈以下体会:

一教育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陶行知大胆地把杜威学说进行了改造,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二、热爱学生,喜欢学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10.陶行知教育文集 篇十

安庆十六中胡章平

陶行知先生的文集应该是比较散乱的,我找到这本是四川教育出版社的,收录了陶先生从1912年到1946年的一些有关教育的文章,内容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读起来与活和平年代的教育家所叙述的教育文章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陶先生所处的时代应该正是中国最动荡不安的年代,各种思想交汇撞击,与教育的目的,方法等与现在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陶行知先生投身于教育,恐怕更多的还是想以教育来救国,希望开启民智,以挽救那个久已积弱的泱泱大国,如果在读他的文集时,不从这个高度出发,单纯以现在和平年代的观点来读他,恐怕会觉得当时他的许多想法和做法与现今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会觉得过时了,却不知,陶先生的教育和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所教的是所谓的知识,讲究的是技巧,而知识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就是老师自己也未必就清楚的。更多的时候,知识也不外乎是敲门砖,升入高一级学校筹码或是谋衣食的工具而已,归根究底,我们现在的教育并非开启民智,所以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那教育也就结束了,因为他们或已凭此找到衣食,或是已无需凭此来谋衣食了。

陶先生的教育却是生活的教育,也就是他所说的教育即生活。人既生了下来,总是要活下去的,只要不死。所以他所进行的教育是对人进行一生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只此一句,就足以说明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了,在这句话面前,我们平时所采取的小技巧,小方法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因为大家所讨论的立足点本身就不同。“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这是陶先生提出来的教育的目的,当然他所说解决问题,并不是说让我们这些教师去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更不是让我们去解决班上纪律差,学风不足等。他所说的实在是教育的根本,即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我们这个社会上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倘若教育的功效达不到这个目的,那么这个教育就不是真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教育也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因为,我们现在许多的教师对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盲目的,模糊的。当前教育遇到许多的问题,其实质的原因大约也正是在这里,无论是育人者还是被育者对于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师者莫名其妙的教,所授者多是知识学问,或者说是解题考试的法门。为生者稀里糊涂的学,所学者也多是知识学问,当然更多的是解题的技巧,但是这法门学了之后有什么用处呢?除了拿来解题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好处呢?学生大多不知道,其实也不怪他们,因为做老师的,比如说我,实在也是不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技巧、教育方法等实在都未必有用,我觉得,陶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才是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宝。正因为教师知道为什么而教,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无论是师还是生都会觉得有干劲。现在教育中一线教师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呢?只有一样,孩子们不愿意学,不想读书,陶先生在《强迫教育新义》(1935年5月16日《生活教育》第2卷第6期)中说也有提到类似的问题:“好教育是人生的必需品,如同饭一样。好饭人人愿吃,吃饭也要强迫吗?强迫教育是成了问题。什么是强迫?怎样强迫?强迫谁?我们必定要弄个明白,才能向前干去。否则一味蛮干,难免走入歧路。”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恐怕在很大程序上也是强迫式的教育,否则哪有那么多的体罚呢?孩子们不愿意读书,不想学习并不是他们真的不想读书,最多的是我们的教育不好,或是教育原是好的,但是孩子们可能不知道它的好。我们现在如何对付孩子们不愿意读书呢?诱之以利的有,动之以情的有,威逼之以棍子的有,对年纪稍大的孩子以光明前途作饵的也有,就是不愿意晓之以理,平时的上课,讲道理的少,说知识的多,就是说道理,就是孩子们犯了错误才开始说道理,这里的说道理其实也就是一种批评,正常上课时,读书的好处的道理是从来不说的。所以那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

11.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十一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12.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篇十二

在中外教育史上, 陶行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显示出了科学的预见性和高度的创造性。他以伟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以“人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颗草去”的精神, 团结同志, 办平民教育、乡村师范、工学团、科学教育。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说, 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的,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认为生活教育是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 劳心者劳力, 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最根本的问题。有一个目标、三大原理、六条原则和六项措施去实施生活教育。

(一) 一个目标。生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陶行知要求学校和教师, “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生活, 教会学生做人”。

(二) 三大原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大原理, 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这与他的老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恰好相反。因为在1917年他发现杜威的教育理论在中国行不通, 就大胆地把它翻了半个筋斗。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教育和社会生活是分离不开的, 并且紧密联系, 生活决定着教育, 而教育又为改造生活服务。真正的教育是与生活结合起来的。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于1939年曾形象指出:“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 是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他认为:“学校即社会, 是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提出来关在笼子里, 而社会即学校, 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去, 使它任意翱翔, 是要把学校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三) 六条原则

1.实践性。陶行知经过十多年教育实践无处“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之后他更主张“行以求知知更新”即“行 (实践) ———知 (认识) ———行 (实践) 。

2.科学性。陶行知反对非科学的理论, 主张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

3.全民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教育。”

4.前进性。时代是不断前进的, 教育也必须与时代俱进, 适应时代需要并促进时代发展。

5.终生性。陶行知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 主张人人需要“活到老, 学到老”, 这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才能适应人生需要。

6.创造性。1943年, 他在《创造宣言》中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 时时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让我们至少走两步, 退一步, 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四) 六项措施

1.要改造城乡教育。2、要普及全民教育。3、要提倡普及科学教育, 推广现代科学技术知识。4、要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5、要培养大批立志, 改造社会, 改造乡村的新型师资。6、要建立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试验学校, 进行教育科研试验, 探索教育的新路, 创造教育科学新理论和新方法。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作用, 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 胡国枢阐述了它的三全功能, 即“一是扫除文盲, 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二是促进国家现代化, 民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三是建立合理的人生, 实现人类的最后解放, 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全面教育。

第二, 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改革有重要现实意义

1.陶行知生活教育非常具有创造和试验的精神。当代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也需要一个创造和试验的过程, 要向陶行知所说的那样“不怕辛苦, 不怕疲倦, 不怕障碍, 不怕失败, 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 一个个发现出来”, 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大教育观。我们要拆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心墙, 拆除学校与社会与家庭的心墙。

第三, 语文即生活。

语文活动即生活。

(二) 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陶行知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先驱。

推动师范教育改革应当坚持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方向性;2.突出师范性。

陶行知对师范生提出的基本要点, 于我们现在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 都突出了师范性。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 要突出师范性就必须改革, 师范院校的课程, 教学计划, 内容, 方法体现师范教育特点, 树立师范生的专业思想, 使他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3.加强实践性。要注意加强师范教育的实践性, 增强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次数和时间。

4.提倡广义性的师范教育。师范院校要学习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论”, 借鉴“我们教育界需要什么人才, 那就什么人才”的理论。打破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 采取多层次, 多渠道办学途径, 发挥师范院校的功效。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天地间, 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他从1917年8月从美国回来一直到1946年7月25日去世, 把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参考文献

[1]贺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湖南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刘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目前教育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

13.陶行知教育名言 篇十三

2、“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或妥协。

3、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5、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6、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7、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8、民之所好好这,民之所恶恶之。管众人之事者,拜众人为老师。

9、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0、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2、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13、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14、我们要学习,学习,学习:达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1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16、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17、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我们爱师范教育,我们更应爱全国的儿童和民族的前途。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

18、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9、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0、我们应当有广义的师范教育――虽所培养的人以教员为多数,但目的方法并不以培养教员为限。

2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22、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23、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5、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2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27、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是战斗的音乐,最伟大的文学是战斗的诗歌。

28、我们希望以集体的力量来纠正个人主义,以创造的工作来纠正空谈与幻想。在共同努力创造学校上来学习共同努力创造新中国新世界。

2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0、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有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3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事人。”

3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33、学校既是乡村的中心,教师便于工作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师的人格影响于学生和乡村人民很大。

3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5、我们要想每一个乡村师范毕业生将来能负改造一个乡村之责任,就须当他未毕业之前教他运用各种学识去改造乡村之实习。我们不要以为把师范学校搬下乡去就算变成了乡村师范学校。不能训练学生改造眼前的乡村生活,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

36、在学问上能追求真理,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依据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看来,学问与革命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37、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上一篇: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简报下一篇:放学路上三年级写事作文55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