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2024-12-14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精选16篇)

1.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一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的论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特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离开了实践性,什么技能、技巧、运用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就无从谈起。作为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新的会计环境,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管理高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会计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实践性教学的好与坏,是影响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环节,是中职会计专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

尽管中职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初级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培养出的人才,在实践技能方面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甚至引起用人单位强烈不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尚未转变。在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模式,过度的重视会计知识的灌输,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面对接受直接会计经验为目的.强调按照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会计教学强调会计知识的.实践性、需求性和应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

(二)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实践性课时偏少受过去计划经济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上仍偏重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数偏低。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用什么学什么”。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从事相应职业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基本的知识.能为技能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以够用为度。然而传统的会计专业在教学计划上仍重视理论性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不能满足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三)在会计实践技能的训练方式上,采用封闭式训练很多学校都配有专业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采用封潞式的训练形式。即按着教学进度计划,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然后期中、期末或基础理论全部学习完毕后,利用一段时间在教室或模拟实验室完成所谓的实践技能训练,造成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际严重脱节,结果是既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又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光。

三、改进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要获得良好的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而当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综合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提高会计教学水平的关键。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建立教师实践基地。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运用已学知识等能力。比如,可以由教师限定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或者阅读后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引导等方式,达到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经济业务,如企业债券,可先让同学们讨论、分析、比较,最后教师参与,从而让学生分清区别和联系,正确处理经济业务。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一是将教材中抽象说法具体形象化;二是将难记的概念进行分解,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三)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中职会计教育院校应该建立一个会计实习基地,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既获得感性认识,又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实践能力。要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实践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实践操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指导老师根据实践操作的情况及实验报告评定学生成绩并记入档案。组织会计实践教育,应贯彻以下原则:(1)教学实践性原则。通过对某一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实践,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教学直观性、形象性原则。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技能和技巧,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3)教学系统性、一贯性原则。会计实践可以让学生从操作上把所学的知识回顾一遍,达到对会计核算各种方法的系统、连续地运用。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实践是辅助教学的最好方式,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可接触到仿真性的实物,并能亲自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既增加了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二

1 针对专业需要, 科学安排教学任务

各个专业都应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技能, 而财会专业的中职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偏重于数字管理, 因而在施教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针对各自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提出意见, 整理出专业课中提及的重要操作和范例。教师把这些问题融入到施教过程中, 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能够让学生较好地了解和学会计算机常用技能, 而且还能促进对财会专业课程的学习。例如, 在教学Excel中的数据输入、函数应用等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将财会企业中常使用的企业工资表作为施教实例进行讲授, 学生能够较清楚地了解并较好地完成相应任务。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可能面临出纳或收银岗位, 所以数字小键盘教学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零距离上岗显得尤其重要。在日常上机实训中还需使用练习软件, 如金山打字通并配以必要的课时加以强化训练。学生经过长期训练可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击键快速准确, 这些无疑将是会计专业学生获取技能的重要保证。

2 运用项目教学, 提高教育实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项目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成为较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著名品牌北大青鸟APTECH针对中职学校教育特点, 开发了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实训的计算机职业培训课程ACCP启蒙星教学。它全面应用“以项目为导向”的先进中职教学方法, 课程的学习针对“项目”开展。因此, 在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技能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 采用一些实用的任务从而逐渐掌握课题的知识, 能够在实训中进行自学, 增强学生实训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认真地对财会单位日常用表进行调查研究后, 拿出其中最为通用的工资表作为项目开展教学, 将知识点分解为多个连续的小任务, 引导学生从指定任务目的开始, 慢慢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例如 , 在对完成企业工资表项目的课题教学上, 可以按完成一个企业工资表为目的, 将其设定为五个小任务, 分别为导入数据、Excel公式、单元格引用、自动筛选、图表创建。在施教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学中做、做中学”教育理念, 在实训中锻炼学生的技能操作, 同时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 以能力为目的, 全面评测学生

针对学生的技能考核, 教师不能只以提交的作业作为唯一的考评标准, 而应该对学生各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评审, 给予最合适的评价和建议,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笔者曾将所任教的会计班级作为试点, 参与本学期市级课题《在“企业化”情境下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研究, 召开了主题班会, 成立了虚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企业管理中的理念、制度和方式融入到班级管理中, 创造和模拟企业情境, 在班级中按照企业的模式设岗、定人、定责、定“薪”, 把班委会式管理改成公司化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有关各种管理统计表册、学生的模拟工资计算、奖惩信息都通过计算机管理和会计电算化操作。在财会事务所的角色扮演, 让学生真正地感觉到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岗位实训, 可以既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水平, 也增加了学生的技能本领, 为他们踏上社会、满足企业的需要打好了基础。

4 结语

在当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技能教育中, 若还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已不能满足各种专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也不能解决各自专业碰到的信息技术问题。应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专业区别,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 并通过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 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提高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嘉兴市中职教育中的必修课,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都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并取得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以此表明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技能。但学生在学习后能否适合本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能否处理工作中碰到的计算机操作问题呢?因此, 教师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中, 运用项目教学方法, 科学安排教学任务, 以能力为目标, 综合评价学生, 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技能教学

参考文献

[1]金启东.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J].职教论坛, 2007 (5) .

[2]孙菲菲.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4) .

[3]明华.论高职高专会计人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5 (5) .

[4]师功锋.北大青鸟APTECH“ACCP启蒙星”——全新的IT中职教育课程模式和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9) .

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然而作为输送会计人才的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现行的会计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实践性教学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一方面,中职学校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实践性教学符合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只有重视实践性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应用各种知识的根本途径,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教学环节,也是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環节。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会计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在培养会计人才中的作用亦日益显现。但目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尽管中职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中初级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还存在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诸如实践教学要达到什么层次、教学计划制定不科学、课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培养出的人才,在实践技能方面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在会计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通常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等应用很少,没有突破抽象的习题练习,不能创设会计实践教学情境,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结合起来,使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目前,依然有一大部分学校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教学工具,课堂上给学生反复示范简单的操作。由于教师课堂教学抽象,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师资水平薄弱,教师会计实践水平不高

师资水平从目前中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有些会计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后便直接进入教学岗位,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些中职院校未能把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制度化,使他们的专业知识难以及时更新,在讲授会计理论和指导实践时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有效地组织会计实践教学。

4、综合性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不完善

尽管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开设计算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许多学校建立了模拟实验室,由于对实验教学硬件投入不足,软件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情景设置不能到位,导致会计模拟实验在场地、环境布置方面与实际的财务部门真实情景差距很大,使实践教学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加强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

会计实践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有两种:一种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等;另一种是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各类实习等。会计实践性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综合模拟实习、社会调查等。

(一)演示教学

传统的演示教学主要以老师的面授为主,老师拿着凭证、账簿、报表等实物教学生如何填制。老师在讲台上单一地讲,直观性很差,学生很难接受,老师只有对部分学生再次重复讲授。这样教学效果差,又影响教学进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许多现代化的仪器进行实践性教学,例如:幻灯片演示、电视录像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计算机网络教学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

(二)案例教学案

例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某一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解释,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现在许多教师都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充实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例如,《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该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结果不会理想,而且会让学生对此课程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适当的案例教学法,将相关案例融入理论教学当中,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综合模拟实习

综合模拟实习主要是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模拟生产企业会计实务核算的实践形式,它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会计的工作流程。目前许多学校几乎都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有的却没有安排电算会计的模拟实习。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现在所有单位的会计工作几乎都是实行电算化。所以,学校不仅要开展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还要开展电算会计的模拟实习,一般先进行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再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习,而且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

(四)社会调查社会

调查是一种普遍被运用的方式,通过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到一些单位、企业中进行实习,进行会计流程诊断,针对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库存管理不规范、原始凭证不全、会计科目运用不当等问题。通过学生调查、诊断,提出改进方案、建议。社会调查可以促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利用每个假期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和要求的社会调查。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当前中职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加强和完善会计实践教学,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重视会计实践性教学,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师专职能力,以求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胜任工作岗位的高素质综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东. 中职会计实践教学[J]. 职业. 2011(23)

[2]刘利霞. 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4)

4.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四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管理技术不断现代化,这对企事业单位的核算业务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会计相关从业人员也务必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现状。作为未来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培养者——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各会计专业教师也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以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的优秀会计专业学生。因此,笔者认为针对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现状,对中职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该是“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以“强化实践模块教学,突出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在校内实训方面,除了进行珠算操作技能、点钞操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流程的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有机的进行结合,并掌握以下核心技能,如会计核算技能、会计电算化技能、纳税会计技能、通用财务软件应用技能等。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来看,中职学生在首次接触并学习这个学科的相关课程时,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而这个适应阶段非常重要,需要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配合,如果不能度过这个适应期,学生很容易会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让学生在实训中提升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树立起专业学习的信心。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基础会计技能训练的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得误区。下面对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笔者的经验来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改变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尝试建立模拟工作中心的技能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理论切入教学,教师一心想把全部专业概念、原理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这些原理、概念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往往很难让他们深入进去,只有积极改变这一教学模式,建立模拟工作中心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际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实际感受到会计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领会会计的任务和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面,传统的讲练法、讲授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限制。设问题自学、创设操作性模拟岗位工作问题等方法应该不断推进。采用问题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事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尝试操作,让学生学习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尝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这样教学有了针对性,一方面可以把教师从繁琐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又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就。

(2)通过案例练习,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模拟实习、实践等活动把学生引到典型的实际事件中,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讨论和辩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书本教育”。中职学校应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出发,突出财经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构建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模式。

首先应从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分析入手并进行模拟实习,从中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增长理论知识。其次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直接在校内进行会计模拟活动,进行简单的“证—帐—表”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熟练掌握从经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从而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从简单的会计尝试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使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训练中巩固会计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会计基础。

基础会计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

4.1 理论联系实践法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偏好在实操中用文字来表述发生的业务,但在我看来,既然是实操课,那么所有的准备资料应尽可能用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或尽可能靠近实际情况。包括模拟业务、在业务中可能会用到的原始凭证、标准的记账凭证、帐簿、报表等。中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不强、和社会接触较少等特点,本来就对实际的会计业务比较陌生;如果教师口述业务,或者用文字表达业务,学生通常对业务的情况不易理解或理解不透彻,更不用说对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因此,我提倡在实操课的准备这一环节,教师应多花多写工夫,必要时,还要自己想办法去校外找一些实际资料。因此,用模拟的凭证、资料来代替抽象单一的文字,可以很好地和实际相联系,给学生的印象也比较生动深刻。

比如在讲述购买原材料的业务之前,事先准备好模拟的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运费发票、支票、空白的材料入库单等。有了这些凭证或资料,我们就不仅仅只是枯燥地讲解分录的编制,还可以牵涉到:①合同能不能做原始凭证;②如何看增值税发票和看待进项税;③运费在怎样的情况下可按一定比例计增值税;④仓管怎样编制材料入库单;⑤支付方式的选择、支票的使用等等相关的问题。这也就告诉了学生,在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碰到同样的业务时,应该主动搜集哪些资料。

4.2 岗位尝试教学法

在技能课中,针对所学内容通常可以采用岗位尝试法,如在进行银行结算业务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担任某某公司的出纳,担任某银行的会计,有时将学生将学生分成个小组,分别担任不同岗位角色,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中去体会各自的操作。让学生体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增加学习的信心与乐趣。如,在学习销售业务操作的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做销售方。一组做购买方。两组同学分别搜集自己角色所需的凭证资料。如由销售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式四联,将其中的两联要交给购买方做账。然后,两组同学分别做出会计处理。在角色替代中,学生既可以很好地体会“会计主体”的含义,体会会计主体与工作范围的关系,又可以联系其他相关的业务。

4.3 尝试审核法与错帐更正法

会计职业有个相关岗位,叫审核,还有个岗位叫审计,这个方法,是让学生尝试做审核,即让学生在做操作后自己进行细致的审核,也可以可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审核。会计是与数据打交道。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数据错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进行审核。

当出了错的时候,应该按规定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而不是涂改、撕毁等做法。如:当记账凭证正确,只是过帐的时候由于粗心过错了数,可以直接用划线更正法;当记账凭证有错时,就要用红字更正法;当记账凭证上只是数字金额记少了,可以简化用补充登记法。使用尝试审核法。尝试错帐更正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负责工作作风,可以让学生学会审核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在实操过程中练习更正错账的方法,一举两得。

4.4 岗位训练法

5.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五

沈雅清

摘要:信息技术是中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操作技能。本文试从创建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及用评价促发展这几个方面,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教学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形成较全面的信息技术素养,树立自主创新的学习理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目前好多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爱玩电脑,但是不爱上信息技术课。学生上机只是充满好玩的心理,有的随心所欲乱做一气,或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结果一节课下来,表面上课堂气氛很轻松、活跃,其实效果很差。教师普遍感到上机课组织教学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何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尽快地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由于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更渴望平等与尊重。作为学科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更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做到尊重、鼓励、赏识我们的教育对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和保证。对学习好的学生要多肯定、多鼓励,对学习差的学生不讽剌、不挖苦,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自尊、自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上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提出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有了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自卑感,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因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时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所以当一个人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伴随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我运用启发式、比较法、比喻法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最后通过自主实践来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过程中在讲到资源管理器操作时,我以“家”为例,文件夹就像家中的房间,我们根据需要建立不同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下还可以建立子文件夹,就像房间中的柜子,可以存放不同的文件;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再讲到Word时,我要求学生

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再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在讲小报设计时,我先让学生浏览设计精美的小报、收集到的门票,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设计的冲动,激发学生去主动搜集一些素材,通过自主完成作品,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法,提高实效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听课、练习,只要教师说学生做就可以了。实践证明,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造成“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过产生依赖情绪,最终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框架,构建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学科教师在实践中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结合这一理论,在PPT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任务要求贴近当前社会热点,贴近日常生活。例如在奥运前夕让学生设计制作有关2008北京奥运为主题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运用网络搜索功能,去搜集文字、图像等相关信息,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制作;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设计制作有关健康主题的任务等等。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在提高驾驭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学习整合了一定社会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从而达到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其关键是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在学生操作之前,要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不断的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2、分层分组教学

中职校目前班级人数一般较多,有的班达50人,同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兼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加上中职生的生源因素,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进度无法统一。面对这种教学现实,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分层分组教学的方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教学中当一个知识点讲解后,学生通过任务要求完成相关练习,由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差悬殊,我采用让小组中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去指导帮助组内同学,学生辅导学生消除了情绪上的紧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例如在Excel教学中,面对不同项目任务的数据提取,有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而有的学生则不知所措。对于相对薄弱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反复讲练加以强化,从而提高操作技能。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采用学-练-讲-练的方法予以提高,即学生先自主学习,尝试练习,出现问题后教师解析,再进行纠错练习。“分层”实质上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

学的一种方法。通过分层分组教学实现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之间的这种多向交流,不但提高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

四、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课就是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学生练习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我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来获得教与学的双赢。

1、学生自评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辅导教材本身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行为状态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有一个对标,使其充分认识自我,让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方面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2、小组互评

小组互评是建立在合作协作的基础上。小组互评的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协作共进的习惯。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在评价中尊重他人,倾听同学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最终获得知识。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以鼓励、肯定、赏识、期望为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提高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评价应努力挖掘学生技能操作的闪光点,注重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把握分寸和技巧,使学生心悦诚服。对于后进生尽量宽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总之,要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6.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六

参考文献:

[1]王丽云.浅谈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亚太教育,2016(16).

[2]陈宪翠.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8).

7.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七

1. 现行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近年来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有所改变, 但大多数教师仍未摆脱以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过度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更是没有摆脱以往的教师讲讲原理、学生做做题目 (姑且不谈这些题目的科学性) , 致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和社会会计岗位需求出现脱节现象。

2. 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较差

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整个学校学习期间, 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 实训、实习时间不足。即便这样,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段内, 由于受校内实习或实验条件的制约, 也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积极性, 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因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适用工作需求的可能性非常小。

3. 对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大多仍在表面上, 对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需求的关系可以说是有认识没有落实。空有实践教学改革的想法, 而没有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实施。实践教学深度不够, 还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受到严重束缚。

4. 实习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影响实习效果

目前, 大多数实习指导教师是从理论教学岗位上转化而来的, 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加之平时教学任务较重, 参加培训学习或企业实践机会较少, 严重制约了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进而影响实习实训的效果。会计岗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型教师严重不足, 这样致使会计实践教师队伍从质和量上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5. 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说在会计理论教学方面, 还有相对完整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虽然尚不是很科学合理,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监控。而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善, 往往还侧重于终结性评价, 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侧重定量的评价而忽视定性的评价;对于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不尽科学, 因而没有科学、规范的标准, 实践教学的评价也主要取决于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经验。

二、改革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1. 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 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 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2. 建立以应用性为核心的模块课程体系

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应该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着手。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针对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实行模块式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意味着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要增加。

3.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是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主线, 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从理论教学中细分出来;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坚持“实践导向”的原则, 围绕学位就业岗位群的特点, 构建符合中职会计专业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并使之有机地融入教学的实践中。

4. 以项目或任务为中心, 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需求, 对原有的学科教学组织形式重组, 将学科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岗位要求的项目或任务, 以完成一定的任务或项目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提高实践教学的仿真性、情境性, 以利于学生学习和工作无缝对接。

5. 建立健全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培养机制

8.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旅游专业;语文教学;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114-03

收稿日期:2016-01-15

作者简介:陈凤颜,女,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广东 广州/510515)

2015年11月,笔者参加了在海南文昌举办的全国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培训会,聆听了多位专家对专业标准的解读。笔者发现,所有专家无一例外提出,学生的素养是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作为在旅游教育战线从教二十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自然而然思考了语文教学与旅游专业教学的关系。

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在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横向联系各学科能力最强的一门学科,具有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在培养旅游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语文教学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这就决定了作为基础课的语文教学除了应该让学生掌握中等职业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外,还要使他们具有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和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语文能力。

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学生认为专业课更重要。他们进入职校学习旅游专业就是为了学好旅游服务技能,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了,语文对专业的学习意义不大,因此,他们的精力都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由于对语文学习的结果缺乏认同感,所以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

学校主观地降低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要求。当教学计划同其他学科的教学计划产生冲突时,首先考虑调整语文等文化课的教学计划,有时干脆压缩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以满足专业学科的需要。学校不重视,学生也就不重视了。

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联系的研究出现了偏差。目前,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出现了一个观点,就是“服务论”,认为中职语文教学一定要为某一专业服务。这种观点过分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职校性”,忽视了传统语文教学所具有的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这种做法无疑会使语文学科失去其独立的个性,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附属品”。

还有一种状况是,语文教师完全不顾学情,惰于思考。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目的与要求大体一致,不能充分体现不同专业要求。无论是烹饪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还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语文教师使用一样的语文教材、一式的语文教案、一致的语文进度、一样的语文试卷,甚至教学计划都相同,这也是学生不屑学习语文的原因之一。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位置

在中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语文是重要的基础文化课,是学习专业的起点、基础。

语文基础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不仅能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及提升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还能起到夯实科学文化基础,进行人文熏陶,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作用,最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人文性教育必须完全渗透在其中。

首先,语文教学应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旅游业要求从业人员爱祖国,懂孝悌,遵纪守法,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真诚公道,不卑不亢,富于同情心,这些品德可以在学生学习文学作品时得到熏陶。屈原、苏东坡、范仲淹、陆游、文天祥、林则徐、龚自珍……数不胜数的名家在作品中表现的民族气节和完美人格让人激动不已,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因素,让学生的人格在这些作品中浸润、完善,同时,摈弃骄傲、自卑、羞怯、固执等常见的性格障碍。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其次,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性是旅游的特征之一。在旅游服务中,时刻与美的事物打交道:引导游客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讲解充满文化美的历史文物,品赏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这要求学生有发现美的眼睛,领悟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历代传诵、文质兼美的佳作:《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赤壁赋》《醉翁亭记》《沧浪亭记》……语文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生活美、景物美、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艺术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鉴赏、品味,使他们的心灵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培养健康审美情趣的目的。

再者,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具有服务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不确定性大,面临的诱惑大等特征,要求从业员有较好的职业道德,诚信敬业。

在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虽然有职业道德课程,但语文课文中有大量个性鲜明的人物,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易使学生接收,这些优秀的课文有:《卖白菜》《好雪片片》《一碗清汤荞麦面》《人生的境界》《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值得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利用语文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比如: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三、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的实践

1.开发凸显不同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对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一方面,我校的步伐走得较快。针对烹饪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我校编写了《烹饪语文基础》和《烹饪文化》两本教材,分别用于烹饪专业一年级、二年级的教学,以培养烹饪专业高素质人才。 为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拓展知识面,我们编写了《语文读本》,以旅游方面的知识为重点,包含“民俗风光”“自然风光”“山水诗词、名联、游记”等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精神空间。我们还在一般应用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筛选,为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编写了教材 《旅游应用文写作》。此外,还编写了《普通话与口语表达》作为旅游艺术和航空专业学生的补充教材。

实践证明,校本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有效地补充了核心语文教材未及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旅游知识的积累

积累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条件。没有丰厚的积累,就没有流利的表达。旅游从业人员不一定需要是专家,但必须是一位“杂家”。在工作的过程中,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个领域的知识都会涉及到,因此,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累。

在这一方面,我校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由语文教研室编写早读小册子,册子内有两百首唐诗宋词,由老师督促,学生会干部抽查,学生每周记背一首诗歌。这样,学生在校两年半,记背诗歌至少有一百首。语文教研室还编制了不同年级的推荐阅读书目,张贴在全校各班教室中,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中,我校语文教师还注重收集旅游文学作品进行补充教学,通过各种途径挖掘蕴含在语文资源中的旅游知识,如名胜古迹、与名人的相关作品、景点的典故传说、诗歌等。这样既丰富课堂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旅游文学素养。

3.重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旅游服务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学生未来的职业环境必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学生的阅读不可能是科学研究式的精细阅读,而是迅速浏览,收集信息的速读和泛读,为此,加强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旅游专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培养速读的能力。我校编写的《语文读本》,就是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略读、快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锻炼快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

阅读课,是我校多年来开设的课程,不论年级、不论专业,每个班级一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轮流安排到图书馆阅读;要求图书馆老师专门管理,各班登记考勤,学生定期写读后感。阅读课使语文课内讲授深度开掘,课外阅读充分自由,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培养了快速阅读的能力。

4.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口语表达的教学目标是:清晰准确、简练流畅、灵活得体、生动幽默;口语训练的内容包括日常交际口语、接待口语、导游服务口语、酒店服务口语等。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朗读课文结结巴巴,缺乏感染力;在交际中羞于开口或词不达意,这是长期缺少口语训练的结果,也是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搜集和设计不同岗位的情境,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艺术,强化训练,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

通过课前三分钟讲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一次)、朗读、复述、背诵、讨论、续编故事等形式,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说”,有勇气“说”,有能力“说”。

5.重视学生基础写作能力训练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针对旅游专业学生今后就业的工作性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能写表情达意的文章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写应用文,包括:第一类,日常应用文写作,如日常服务类的请假条、通知、海报、借条、收条、应聘信等;管理事务类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经济类的合同、调查报告等,这些应用文是学生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第二类是旅游应用文,包括讲解词、欢迎辞、欢送词、旅游合同、旅游广告等,这些应用文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用得最多的。

6.开展语文第二课堂

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黑板报评比、手抄报评比、书写比赛、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参观附近景区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但课堂机制不健全,随意性大,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事实上,对于中职学校,第二课堂是一块十分重要的阵地,我们不但要占领,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真正让它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四、旅游专业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必然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旅游专业

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还要了解旅游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同专业的特点,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语文教师,这样才有利于教导学生。

作为中国旅游中职教育七金联合体的牵头学校,我校特别重视加强基础课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如南沙大酒店总经理、全国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等)到校讲课;派出近三十位基础课教师(包括六名语文教师)参加2015年全国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培训会旅游学习;此外,还鼓励全校教师参加旅游专业技能考证。如:导游证、酒店服务技能证、面点师、烹饪师证的考试,我校语文教师50%以上考取了导游证。顶岗带队,脱产学习等也是语文教师加强专业学习的方式。当我们语文教师拥有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就会有一片新天地。

2.进行教学改革,与专业课进行整合

语文教学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及专业特点,整合与创新教材内容,突出职业性、专业性特点,让学生学为所用,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职业素养,为学生迅速适应就业和创业服务。

3.改变“满堂灌”、忽视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

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最适合将课堂置于准职业人的教学情境中,我们要开发利用好这部分内容,课堂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教学、角色扮演、张贴板教学、“头脑风暴法”、模拟教学法等方法,使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职业技能从中得到训练。

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既要保存语文学科独立的个性,又要符合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要体现出专业特色,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具趣味性、动力性,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能突显教学效果。另外,语文教师还要深入钻研,寻找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光耀.语文课与专业课双赢得的策略探究与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2015(总第776期).

[2]高玉洁.架起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J].当代职业教育,2014.

[3]黄云芳.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研究[J].苏州大学,2008.

9.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九

一、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就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这样的人才,但在实践教学中还是会出现与企业要求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以理论教学为主

由于大部分任课老师在自己的学习经历中主要接受的.是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因此,其教学思维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会不由自主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接受理论知识却恰恰不是中职学生的强项。尽管有的学校一直强调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却没有根本的改观,还在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2.学生素质不一,知识掌握速度不齐

就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学生情况复杂,基础高低不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个人成长环境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有的从小留守在家,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有过工作经历……学生心智的成熟状况不同,文化基础更是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统一要求。

3.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存在瓶颈

很多一线专业教师大多没有实践工作经验,从学校到学校。自己并不清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员。还有一些老师以前曾经从事会计工作,但教学后基本没有接触,不了解企业工作的具体要求。目前对会计专业教师后期的培训学习也多以理论为主,实践的机会很少。所以,教师自己也很迷茫。很多信息是道听途说的并非亲身感受,不能真正融合到教学中。

4.企业对财务信息保密

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多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所以一般企业出于对本单位商业机密的保护和会计工作管理的角度,不愿意接受外来培训者或者实习生。所以企业实践实际上学生只是对该企业财务核算的流程有一般的了解,但对具体的业务处理没有机会真正接触。

二、对策

多方面原因造成目前教师无法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来培养会计人才,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专业知识水平不单纯是指理论知识,还包括专业技能。对于会计这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来讲,技能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以前教师都重视在理论上的提高,但没有把专业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导致很多老师理论知识很丰富但专业技能很薄弱,一遇到动手操作的问题就发憷。甚至在教学中一味地依赖教学视频,自己却不能为学生演示标准的操作规范,对一些操作细节模棱两可。“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只有学生认可老师、尊敬老师,才会听进去老师所教的知识。所以老师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才能取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带领学生学好专业。当然,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还需要学校、社会的引导和支持。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渠道获取最新鲜的前沿信息。教师把握时代脉搏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2.正确评价学生

10.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

关键词:中职会计 经济法 教学模式

一、经济法课程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从事本行业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会计是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业人员要熟悉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中职会计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法律责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会计人员的权限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应突出经济法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职会计专业加强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深化和创新。通过对现实情况的模拟重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正是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经济法的课程性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

经济法属于法律范畴,体系庞大,知识点丰富,但中职学生接触社会不多,阅历尚浅,各方面知识储备不够,实践机会又少,面对体系庞大而又抽象的法律知识,接受起来相对困难。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学生理清复杂案例的基本脉络,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不仅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变革的能力等。实践教学是一个开放性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教学情境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的氛围,让学生为了论证自身的观点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并对之进行论证,在不断的否定再否定、论证再论证中获得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这样的实践学习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论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以迅速提升。另外,实践教学是对真实工作情境的模拟,有助于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尽快进入真实的工作状态。

三、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

1.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当结合法律类学科教学的特征,考虑中职学生缺乏法律知识的实际情况,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会计人员或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一是要保证将教学内容限定在教材所涵盖的章节内,突出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二是要与最新的经济法规、政策等同步更新,突出实用性;三是利用企业资源,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需求与岗位责任,结合会计从业资格相关考试要求,编写适合中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践指导用书,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大纲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目标与实际操作的需求,从而科学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

2.建立实践教学案例资源库,实时更新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法律课程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经济法的实践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特点,精选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案例组成案例库。此外,还应选择一些现时的、争议较大的案例,让学生紧跟案例进展,在争议中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教师与学生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应注重对案例库的实时更新,新出现的案例可以通过电子案例库的方式,将其即时补充到实践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时事的敏感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3.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充分发挥任务驱动式教学与实际工作直接衔接的优势,对学生的实践课进行任务驱动引领。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进行协商,将企业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遇到的涉及经济法方面的问题以任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解决问题,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工作小组,分工合作,负责对客户相关法律问题的咨询、解答及相关法律业务的代理。最后,由教师、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对整个任务解决过程进行评价,得出考核评价成绩。

实践教学是提高中职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理解度与应用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中职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整合学校、企业及各方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及评价体系,保证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满足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

11.中职钢琴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一

1. 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中职学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5—18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超过了最佳学琴年龄, 并且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及贫困家庭, 许多学生不曾接触过钢琴, 手指灵活性差。钢琴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识谱。演奏者要严格按照谱面音符弹奏, 这是基础训练的重要方面。基于这个前提, 教师对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帮助学生通过识谱、读谱的长期训练, 渗透做事认真、严谨的意识, 以此来提高弹奏钢琴的能力。

2. 在音乐学习中技术难点的攻关上, 缺少耐力和毅力。

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学为例, 整个学习钢琴的过程是伴随一个个技术难点的克服去完成一首首钢琴作品, 而每一个技术难点的克服都需要学习者付出相当的耐力和毅力。结合学生的特点, 进校时没有基本功, 但两年半时间必须要达到六级以上水平,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缺乏足够的毅力和耐力。所以, 对他们的教学内容还是一些基础的练习。

3. 音乐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单一。

现在教学的评价方式很单一, 基本上都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就中职钢琴教学来说, 它采取的也是一种在学期末由学生选一首乐曲和一首练习曲弹奏, 教师评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不尽科学和公平的, 学生所选的曲目比较简单, 那他们的成绩也会随着降低, 不能体现其真实水平。缺少学生互评和自评环节, 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不足。

二、中职学校钢琴教学的应对策略

1.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意境。

优美的音乐会创造一个宽阔的想象空间, 让聆听者在宁静优美的氛围中感觉快乐。基于此,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上钢琴课时, 教师应注重借助外部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如《牧童短笛》中, 借助教师的演奏, 钢琴家的演奏, 加上捏橡皮泥、画简笔画、创编幼儿舞蹈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牧童愉快地骑在牛背上, 悠闲地吹着竹笛的意境想象画面, 使“声音”表现得形象而生动, 将学生们的情绪推向高潮, 从而大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弹奏出他们内心真正的“声音”。

2. 优化教学内容的交互性。

为了优化教学内容的交互性, 我们可以播放音乐,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力度。总之, 中职学校教育的教材要符合培养目标和任务要求, 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内容特点都应该吸纳更多元素和更多样式, 钢琴的课程教学也如此。如在钢琴教学中采用的教材应该符合学习钢琴的要求和任务, 无论是欣赏还是技法训练, 都让学生学有所获, 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钢琴的快乐,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个性的机会,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的多元发展空间。

3. 音乐教学要创设情境, 富有意境。

在音乐教学中, 要侧重考查学生的艺术表现、演奏技巧、音乐感知等, 考试的评分方案和标准, 应包括演奏的速度、音乐的表现力、仪态等。

考分并不是唯一的一种评定方式, 一次考试的得分也不能断定学生学习的真正水平。学生的素质发展, 主要还是从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发展的情况作出评价, 并给出评价对象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德国著名钢琴教授卡尔·海茨·凯沫林在评价中国的钢琴学生时, 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孩子们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存在一个现象, 通常这些孩子在某个年龄段发展很快, 成绩非常优异, 一旦进入另一个年龄段, 就会遇到重重阻碍困难, 甚至从此消失了。”是的, 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基于此, 本文观点认为, 我们在这方面的教学还不够重视, 投入还不够, 也没有积极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 从而导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一些相关艺术文化的学习和关注, 我们可以在钢琴课上下功夫, 使学生通过钢琴课的学习, 了解音乐文化知识, 提高技能, 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巴雪萍.职业院校钢琴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2]李红智.论钢琴教育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J].大舞台, 2011 (11) .

[3]陈曦.谈钢琴作品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 2010 (10) .

12.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二

来源:培养会计专业职业技能的措施

1.1 改进理论教学内容要依据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与要求,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大力削减现有理论教学课时,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分课时。教学内容应突出实务操作,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传授必要的理论和知识,切忌讲过多、过细、过深、过难的理论,而实务技能则讲得过少、过粗、过浅、过易。不过,现实教学中恰恰如此,不符合企业会计人员的要求和看法。因此,必须迅速扭转这种违背企业对会计客观需要的不良局面,关键是学校要出台机制,促使教师想方设法积极尝试各种方法,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要突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中职人才培养之路。每当出现行业的新政策、新法规、新细则和新要求时,应及时把它们加入授课内容,避免理论知识与实际需要脱节。

1.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师指导下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实验条件和多媒体技术,形成以仿真教学和会计模拟实验为主、深入企业进行实习为辅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会计技能意识,全面提高其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实践性教学要考虑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体现中职会计类专业教育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账务处理能力、计算机操作及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成本核算能力和编制会计报表能力。另外,还需培养财务分析能力、报税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审计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等,努力使实践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增强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可专门设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会计等会计职业岗位,让学生分别担任出纳、审计和企业办税,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践操作,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

进一步明确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让学生相互检查、监督,共同促进。还要将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作为会计岗位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实行,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会计软件,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会计人才。

1.3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1.3.1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形式多变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可通过悬疑设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推陈出新摆脱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进而提出一些新见解、新设想、新方法。例如在讲会计等式时提问:会计等式“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能否写成“负债+所有者权益一资产”或其他形式?为什么?经常进行此类训练还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

1.3.2 渗透理财观念,培养理财能力财会人员不仅要做好账,更要善于理财,成为厂长(经理)的得力助手和参谋。为此,教师就有义务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确立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收益均衡等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1.3.3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素质教育就是要把主导和主体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这就要求教师民主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与机会。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争辩,让学生自己出题测验,让学生上台讲课等。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主体

1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三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生本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它既是一种方式, 更是一种理念。它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 充分依靠学生, 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 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 给学生以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和感悟的时间, 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 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的开放与互动, 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 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它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突出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突出学生合作。

二、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以生为本,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质量方面, 缺少像高职教育那样的教育部专门文件, 从事会计中职教育的教师没有高职会计教师观念新、目标明、认识清、改革力度大, 导致整个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方向思路和改革前进速度不如高职会计教育教学。

2.会计教学培养目标不完全是以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职业综合能力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为中心, 定位过高或不明晰, 对培养目标缺少深入认真的研究, 不是从中职层次会计学生就业岗位 (群) 出发, 从服务区域经济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出发, 研究岗位主要任务、从业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确定培养目标, 而有以传统学科体系思想设计确定培养目标之嫌。确定培养目标大多仅仅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研究确定, 没有请企业、行业会计专家参与。

3.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完全以生为本, 根据会计从业对学生的要求和中职学生学理论知识不易的特点,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多会计中职学生毕业后实践能力不强, 不会做账的学生多, 无法体现中职会计学生从业特色, 导致中职会计学生就业困难。教学过程较封闭, 没有体现会计中职教学应有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 理论课时过多, 学生会计实践实习过少, 一般没有超过总学时的40%。

4.教学模式设计时, 生本教育理念运用过少, 充分发挥会计学生作为第一要素作用不够,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对中职会计学生应学的知识技能精选不够, 理论教学占用学生时间多,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提高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来感悟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课时不足;课堂教学时主体是教师, 学生是被动的, 大多是封闭的而非开放互动的, 教学气氛不少是沉闷的, 其结果是会计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性与成效。

5.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尚未建立, “双师型”教师人数少, 教师本身会计教学技术技能水平也待提高, 教学方法也有待研究改进。

6.会计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不足, 校内会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不多, 相关教学资源不足以形成较好的会计技能教学环境。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生本教育理念与中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的理念一致, 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神一致。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应在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文件的指导下, 运用好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教学, 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1.加强对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文件和生本教育理念的学习, 明确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统一会计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思想认识。

中职学校会计教师也应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文件精神, 这个文件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 指明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明确了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笔者认为此文件同样适合于指导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教学, 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 研究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做法, 以统一思想, 明确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在教学中自觉运用生本教育理念。

2.以生为本, 根据中职会计学生就业要求实际、学生素质特点的实际, 与行业企业会计专家一起研究确定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以生为本, 最基本的就是要以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 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内容为目标组织教学, 更不是根据学校的教师能力水平、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来组织教学。

笔者认为,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具有扎实的、较系统的会计专业应用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系统的会计专业应用知识”而不是“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 这是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区别。

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国家有基本的规定, 培养目标要确定的主要是知识目标和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可以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组成。综合能力的确定需要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 需要分析会计岗位 (群) 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 从而确定作为初中级会计技术技能人才应有的能力, 工作过程和任务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是基本相同的, 但培养目标定位不同, 相应人员的能力要求就不一样。

3.根据学生就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要求,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 由教育对象、目标、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就本质而言, 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表现形式为教学模式。

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 培养思想和价值取向, 决定了这个培养模式的灵魂。中职会计应以“以生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培养思想和价值取向, 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会计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项目, 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方法, 辅之以顶岗实习, 使学生掌握会计证、账、表等的操作技术技能, 成为有竞争力, 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技术技能人才。

4.以培养学生所需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加强相关要素建设, 运用会计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作为第一要素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实现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模式, 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 围绕中职会计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可以操作、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是教学理论应用于会计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和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资源 (仪器、设备、场地、媒体等) 、教学程序和师生角色等几个方面。

根据中职学校会计培养目标, 在教学中应突出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 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资源以采取仿真的会计实训室为教室, 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而非将理论与实训教室分开各自设置, 实训场所内与会计实训相关的资料应该齐全;要求我们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作为项目, 以工作项目为序以实际操作为主线, 在项目实操中学理论。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教师既要有会计职业的理论、会计职业的实践, 又要有教育的理论、教育的实践, 按中职会计培养目标要求去组织教学。

会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是指在会计模拟实训室, 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作用, 运用生本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以学生作为第一要素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提高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来感悟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讲授《基础会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时, 可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记账凭证, 让他们仔细观察、熟悉记账凭证的内容, 思考如何动手填制, 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在内容上有哪些区别。而后以员工出差报销车费为例, 让学生自已粘贴差旅费报销单, 作为记账凭证附件, 编制记账凭证。让学生先去动手, 让学生先去感悟, 边做边思考、讨论, 而后教师讲解相关记账凭证理论、对动手操作要领给予指导、总结, 带学生做一遍;最后教师再给学生一项真实业务让学生去处理, 让学生去体验, 提高自身技能。这种以学生为主学习, 学生动手时间多, 教师讲授时间少, 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理念, 就是生本教育理念, 它也是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应具有的基本理念之一。

会计理论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是练习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也可以是参观教学法等;会计实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会计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等, 因为这些方法主要是依靠发挥学生作用来实施, 效果比教学实践证明较好。

总之,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应以生为本, 以会计学生就业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 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这样做能为学生就业及将来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 也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专业内涵建设水平。

摘要: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应以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会计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采用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以实现培养目标, 提高会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生本教育,会计教学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4.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四

关键词:中职;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企业改革的深入,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会计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职业快速发展。中职会计专业就是要培养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高动手能力,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能够在中小型企业会计部门工作的应用性人才。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中职会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中职会计为社会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的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不高。

由于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只有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才会被送到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生源基本是高中筛选后“剩”下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存在厌学的情绪,并且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加大了会计教学工作的困难,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

在中国中职会计教师的队伍中,年轻教师占了很大比例,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中职学校,他们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结合企业实际讲授知识,影响了会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国培”、“省培”以及“下企业”等项目来提高中职教师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并且已经开始初显效果,但参加培训的教师毕竟还是少数,要想提供中职会计教师整体队伍的实战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有些学校开始从企业聘请会计高手到中职学校兼职,但因为中职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较低,影响了企业能手去学校兼职的积极性。

(三)教学计划设置缺乏合理性

有些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时,缺少科学论证,没有参考企业会计能手的意见,仅凭一两个教师的“经验”进行设置。即使教学计划设置合理,实际在开课时,又因为学校的临时实习等情况扰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教务人员不得不临时删减课程,影响了整体课程的相互支撑,进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教材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会计是一门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专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会计方法不断改进,进而要求会计教材要随着社会经济及会计方法的变化不断更新。而中职会计教材的编写受多方面的影响,更新较为滞后,不能满足中职会计培养目标的要求。

(五)学生实践性教学比重较低

鉴于中职教育及会计专业的特点,中职会计的实践性教学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的中职会计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比重较低,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实践性教学,或者安排的实践性教学与专业没有关系,如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去酒店当服务生或电子厂当装配工等,这严重偏离了会计专业教学的要求。

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效果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

虽然学生的低子薄,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这并不能代表学生没有梦想,没有成功成才的渴望,同时他们也有为梦想奋斗的潜力。所以,在入学之初就要对学生加强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专业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不是被高考“剩下”的学生,他们不是“坏”孩子,会计是一门对学生要求很高同时为社会广泛需求的专业,会计专业能够助他们实现所有积极的梦想。

(二)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1.进一步推进教师“国培”、“省陪”和“下企业”活动,通过送教师到社会和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2.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积极政策,聘请企业会计能手到学校兼职。学校聘请企业会计能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费用问题,首先学校自己出钱而不是国家,这加重了学校负担,另外中职学校教师工资较低影响了企业会计能手到校兼职的积极性。所以,在聘请会计能手到学兼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既不能引起专职教师的不满,又要提高企业能手的积极性。

(三)合理设置教学计划

在设置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有教师、企业能手、企业管理人员等多方参与,并且经过广泛调查分析,充分的科学论证进行设置。同时,设置的教学计划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要求不断完善调整,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社会要求的同步性。

(四)积极开发新教材,做到与时俱进

中职会计教材不仅要求其实用性,还要求其与时俱进,不能抱着5年前的教材一直不放。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教材,特别是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虽然不是出版教材,但它是学校教师教学的成果,同时可加工性很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开发教材时一定要教师、企业能手等多方参与,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前沿性。

(五)合理安排教学实践

中职学校要合理安排会计专业学生教学实践,实践的途径可以有多种,如可以开展“校园会计事务所”,可以和营销专业开展“创业工作室”并担任会计角色,可以开发校外会计实践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而满足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三、结束语

中职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应用型都极强的专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只有社会、学校、教师以及企业共同努力,正视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有效的对策,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柏文娟.对职业中学会计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02).

[2]曾园根,姜美琴.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研究[J].会计之友,20l0(12).

[3]马雁.新形势下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0(13).

15.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五

1中等职业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十年前国家为了推进经济快速增长,快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技术人才,将职业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中等职业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机床、电气焊、汽修等传统专业成为中职学生们的首选专业。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存在着诸如师资队伍不稳定、生源严重不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中的有机组成,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1.1课程体系重点不够突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共同构成。做为职业教育理所应当把岗位实践作为重点实抓实干,但是现状却是重理论轻实践,学校搞得所谓岗位实践只不过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理论的再次讲解,将平时写在笔记本、试卷上的作业再次搬到账册、凭证上,搞得学生们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

1.2师资队伍缺乏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目前来看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存在着师资短缺,尤其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的现象,为了弥补教师人员上的不足,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都选择从基层选拔一些教师进行补充。这就无法保障教师的专业素质程度,因为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学甚至小学的语文、数学学科教师,根本没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更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只能是照搬书本上知识,书本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没有的也不知道补充,使得学生们三年下来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1.3学生学习过于散漫,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现阶段的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三年级分流出来的那部分生源。他们之所以选择职业教育学校就是因为他们中小学阶段缺失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对自己的未来学业失去了希望。他们抱着混时间、混毕业证的念头走进中职课堂,等到真正走进课堂的时候,他们因缺少目标与动力所以根本不想认真去学习,使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自说自话”场面甚是尴尬。

2对改进中职会计课的一些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然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应该通过改变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行为来促进该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持续发展。

2.1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中职会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虽然强调的是学生的个人努力,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忽视其中教师的引领作用。那么教师要想完成引导、释疑的使命,必须要学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为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要坚持加强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要支持教师们参加中专职业教师资格考试,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职岗不符现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学科的网络培训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丰富理论知识;鼓励教师每学期或每学年都申报本专业的课题研究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水平,实现教学、研究的双赢;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到企业中观摩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

2.2树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宗旨,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现在的中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强差人意。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力,不喜欢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中职教师教应该在根源上进行改变。首先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要心中有学生,不管是教学还是其他活动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和目标;其次教师要积极创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友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如快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分层次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向往。第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阳光向上,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实岗位锻炼活动,让学生在真是的工作岗位中体会到会计专业的魅力所在。

2.3认真实行“国家+地方+校本”的课程体系,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新课改以后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提倡“国家+地方+校本”制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要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比如会计专业就可以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本地区的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微小企业的运营等情况编入教材,让学生觉得会计理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2.4积极推进岗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学习理论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理论掌握得怎么样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中职学校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们应该多一些与企业领导、员工接触交流的机会,在接触中了解会计专业涉及到的各项业务的工作程序和流程。总之中职教育尤其是会计专业要发展需要学校领导与教师们群策群力,只有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一切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出发点进行改革,我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元.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咨询,2009,(16).

16.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六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就业教育,教学

一、广西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和迅猛发展, 快速改变了全球原有的经济格局以及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电子商务在催生新经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中所表现出的巨大能量, 以及使其成为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广西属于西部落后地区, 选择怎样的一种适合自己区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乃是众多人关注的焦点。首先, 这方面的人才在我国资源稀缺, 特别是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更突显了这一矛盾。广西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诸多劣势因素, 对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这就必然导致人才的匮乏和流失。其次, 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商务观念和信息意识依然薄弱。广西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处于主管随意的经济管理阶段, 而管理程序化、科学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中国电子商务是有主导信息技术的IT业界推动的, 在发展之初就带有浓厚的技术倾向, “重技术、轻商务”的现象比比皆是, 广西的商务观念和信息意识尤其薄弱。这显然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极为不利。

二、以职教特性为依据, 提倡就业教育

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特性, 明白职业教育的宗旨, 教学才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增强推进面向市场以及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 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看。

在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 以博得企业的青睐, 获得职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 职业教育也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二) 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

职业教育应该面向实际、面向社会, 适应具体职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三) 从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来看。

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成绩相对较低, 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虽然这些家庭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但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原因, 家庭的境况和子女学习状态、健康状况或出于某种无奈等种种因素, 大多数能比较理智地选择职业学校, 通过求学, 进而就业, 在社会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我们以职业教育特性为依据,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提倡就业教育。学校要与市场保持零距离, 要高度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 就业市场的变化, 相关政策的调整, 及时研究应对措施,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绩评估等, 把学校改革发展成受社会欢迎的中等职业学校。

三、以就业为导向, 转变思想观念

(一) 转变学生观念

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学生现状, 由于生源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和整体素质的下降, 教师所面对的一部分学生学习现状:1.文化基础薄弱又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2.渴望一技之长又缺乏刻苦精神。3.兴趣爱好广泛又表现消极、懒散的堕性。4.乐于接受信息又厌倦踏实学习。这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润物细无声的教师, 首先要懂得学生的真正需要, 要理解学生。并且在教学中要关注和正视学生间存在的认知差异, 如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潜在兴趣、学习态度, 乃至道德水平的差异, 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 与教务、学生等管理部门一起实施有效的管教管导,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咨询, 给予学生不同的启发、诱导和教化, 使学生转变错误的价值观念, 纠正不良的学习态度,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我们要开展学生观的研究, 要把教育的基点放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上, 将职业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树立每一个学生未来都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佼佼者的观念。

(二) 转变教学观念

1.就业教育与人生规划教育相结合

如果我们把就业教育看成是帮助学生实现“短期目标”, 那么人生规划教育就是意在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开展就业教育有利于通过让学生明确就业取向, 认识社会用人要求, 从而激励学生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为实现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就业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

就业教育不仅仅是就业部门的工作和任务, 各个科任老师也应该主动参与到就业教育当中来。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到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在今后找工作的时候, 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能在工作当中更好地运用所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提升自己。

3.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教师面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 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职业教育的改革变化, 要加强在教学理念、教育心理等等的教学思想准备, 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 强化中职电子商业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是突出中职学生电子商务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

(2) 适应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 也应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3) 要提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也应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四、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教学改革

(一) 体现中职特点, 实现教学改革

1. 制度创新。树立服务意识, 探索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

2. 专业开发。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从实现学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 优化具有岗位性和灵活性的专业设置。

3.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适应社会人才的培养需求, 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4. 探索文化基础教育的能力培养。

文化基础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文化基础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 突出专业特点, 强调技能培训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首先, 我们要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 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其次, 我们要明确教学的定位, 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 瞄准行业企业的就业岗位需求,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改革学校教学的课程、改革教材及改革教学实施过程, 实现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勾, 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再次,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而是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校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

1.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实现学生到企业实习, 有利于学生技能发展和实现就业。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与试行:

(1) 课堂实训与专业教学相适应。

(2) 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

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用综合作业、学科课堂教学实训、调查报告、实习报告、模拟招聘等方法, 改进考试考核方法, 重视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http://www.wsxz.cn/Article/xuezizhichuang/wangluogaoshou/200904/9166.html.

[2].http://www.yycqc.com/html/Edu/Zhi Chang/2009/0425/26180_2.html.

[3].http://club.edu.sina.com.cn/thread-996953-1-1.html.

[4].魏安莉.中职电子商务的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5].王利锋.商场现代化.电子商务就业路在何方.2005, (9) .

[6].龙怡.人才开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2004, (12) .

上一篇:儒森汉语培训靠谱吗下一篇: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艺术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