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力量-随笔

2024-06-24

心灵的力量-随笔(13篇)

1.心灵的力量-随笔 篇一

《心灵的力量》读后感

《心灵的力量》,一看题目就使我感觉到它严谨,难以读懂。但当我硬着头皮打开这本书时,竟然被吸引住了,真是难以置信.这是一部有关思想的书,它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说明人们面对人生应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情绪该怎样正确控制。

这本书能使我们明白许多许多。我们也许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也许不伟大,但我们重要;我们也许不完美,但我们真诚;我们也许做不到,但我们努力„„人的心理就像水库。库容太小,就应对不了强大的情感水流,也许会冲毁堤坝,之后的重建,要花费很多心理能量。如果你有一个庞大的内心储备,就可以在突发事件面前从容淡定,吞下千沟万壑的泥沙,依然水平如镜„„取得成功的人,在拥有才情之外一定还拥有强大的心灵。成功比试的不仅仅是才能,更重要的是韧性。我们大家只要练就坚韧的心灵,就会创造出无穷的力量„„也能让我们明白不能成天无所事事地混日子,荒废宝贵的时光。我们要把时间安排得充实,快乐地享受生活,否则就会像行尸走肉一样,失去生命心灵的力量读后感 的光泽„„

书中有这样几段话使我受益匪浅:“有很多人终身困顿在他们自己的茧里。这是他们的选择,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自己未曾真正地生活过。”这段话告诉我:要学会节制,也要注意一些不良的嗜好,更要学会接受现实和改变自己;“在水中自由地遨游,闲暇的时候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而这段话则告诉我:一个人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爱好,关于自己的一切。然后才能去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书中不仅有对待人生这样的大道理,还有关于给自己信心的话,例如:“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这句话同样激励着我。

合上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一句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不断浮现在我脑海里。“要照着书中说的去做!”一个念头出现了。“从此以后,改正缺点,学会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满足地去生活。”

《活着》读后感

《活着》一书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一连串的悲剧让儿子、女儿、女婿、老婆、外孙都相继离开了他。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他说:“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

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看完以后,福贵的命运让我感到心情沉重,但是同时我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眼前的种种困扰似乎一瞬间在一生中,在不可逆转的命运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在中国,也许有更多的人,他们有着和福贵一样的命运,他们悄无声息地活在这个世界的一隅,一辈子除了生儿育女,也许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成就,他们关心着收成,长年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只要一场病则可能毁掉他们对生活全部的仅存的那么一点希望。然而又有谁能说他们活着是毫无价值的呢?在这里我想起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在死去以后,他的价值是无法用重于泰山或者轻于鸿毛来衡量的,那是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活着本身的价值就是无法估量的。

苏格拉底因为研究哲学而被判刑,他在法庭申辩时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阅读让我有时间去省察自己的人生,也从那些莫须有的迷茫情绪中解脱出来,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犹如余华通过《活着》这本书想告诉我们,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茶馆》读后感

向来都是在历史书中了解清末到抗战结束期间中国百姓的生活状态。那对于我来说是模糊的,程式化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半封,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畸形生存,文化是中西结合。这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被灌输的,可是我何曾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以及人民的生活有过那么一丁点的了解。说实话读茶馆只是因为它有名,而不是因为喜欢。因为这么一个中国老式戏剧的剧本真的不能够吸引我,相对的我更喜欢莎翁那种语言方式浪漫而犀利的西方戏剧。可是读完茶馆我真的被震撼了,说的夸张的一点它完全改变了我对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剧本作品的看法。虽说之前也读到过例如雷雨这样的好作品,可是只有茶馆给与了我这样的震撼。

王利发有着多数成功生意人的特性:圆滑、精明、自私。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他的远见即“改良”——卖茶不行开公寓,公寓没了添评书,评书不叫座招女招待。正因为他有不落后的想法老裕泰成了京城的老字号,甚至最后成了京城的独一家。可是即使如此,王利发最后还是失败了,在即将失去生活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的老裕泰的时候,王利发发出了最后的呐喊:我想尽了办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无奈无助痛苦都降临在这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身上。以及伴他喝茶的失败的民资改良爱国者秦仲义和正直却落得老而无人收尸的常四爷身上。他们撒的纸钱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那个恶人横行,善无善报的时代散出落幕的挽歌。

读老舍先生的作品都是带着一种敬仰感去读的,生怕自己不够格,被别人说成故作姿态。我不知道找出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那种感觉。可是唯一确定的是在这些作品都有一种熟悉感。仿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旁,可是又一种无法启及的高度。书中出现的不同年代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那么真实,像茶馆里的王利发,我这一辈子里的我,都那么真实。说一句比较老生常谈的话就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也许,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你无法在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可是随着

内容的发展,你也就成了主人公,你会随着他或喜或悲,去演绎一个一个酸甜苦辣的人生。

《悲惨世界》读后感

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的遭遇,实在悲惨!虽然是小说,但我依然相信,一定取自真实。德纳第夫妇,最让人痛恨!不敢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可怕之人,应该是纯属虚构吧!

小说中间穿插了详细的背景描写,详细到占了很大的篇幅,显示了作者广博的知识。过去的自己只注重故事情节,这一类的描写一般会跳过不看。一些武侠、言情、侦探、现代小说,就是迎合了读者的这种喜好,简练到只求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可是,看过后,又会留下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只是消遣。

仔细读了这些背景描写,我发现,有的详细交代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如介绍德纳第夫妇的历史,可以让我们深入认识德纳第的本质;有的是作者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深刻的见解,如对修女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修女院制度的批判;有的好像与主要内容没有多少联系,如对滑铁卢一战的详尽的慷慨激昂的描述,我想应该是作者想借此明确对政治革命的态度,或者想为我们创设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如同布满星星的天空,星星固然可爱,有浩瀚的天空和无数的星星,才称其为壮观。也许,这些背景的描述,正是该小说的价值所在。

终于全部看完。短短两个月,却如同经历了漫长的几年。一则因为自己工作的缘故,二则因为自己读的不只是一部书,而是一个民族一段厚重的历史。终于对经典有所领悟:厚重、深刻!能够写出这样作品的作家真是伟大!

我学到了什么?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要好好把握,真怕自己会是沙威那样的人,也不想成为冉阿让,可是身不由己啊!

对于冉阿让而言,世界真是悲惨的世界啊!面对如此的磨难,又是什么挽救了他的灵魂——永远向善?是他,那个主教!一个伟大的灵魂,塑造了一个更伟大的灵魂!想说明什么?德纳第又说明什么?

2.心灵的力量-随笔 篇二

一、花样朗读, 激发兴趣, 唤醒心灵

“读”是诗词教学的主旋律,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将

开放习作空间丰富习作素材

薛布坤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 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从学生的长远出发, 放飞他们自由的心灵, 开拓自主习作的空间, 带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 踏入五彩缤纷的社会, 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 逐步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关键词:开放空间;丰富素材;加强练笔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 小学到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习作教学还不是很令人满意, 主要表现在: (1) 学生习作兴趣不高。作文难, 怕习作的学生大有人在; (2) 学生习作内容陈旧。只要写事就是拾钱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2) 12-0182-02

包主动交给老师或失主;帮老人推车子上坡;给残疾人让座;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 (3) 套用、抄袭优秀作文。为了应付考试, 老师让学生背优秀作文, 考试时学生便套用仿写在试卷上。孩子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

初读、范读、跟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品读、配乐美读、诵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有机结合, 让学生不致厌倦、疲惫, 在活跃的气氛和高涨的热情中, 心灵被唤醒, 熟读成诵。在此特别强调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教师的范读要声情并茂, 读出韵味和感情, 要陶醉其中, 最好能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鲁迅的老先生寿镜吾那样, 沉浸其中, 抑扬顿挫。先打动自己, 才能打动学生, 而不要过度依赖多媒体的范读。多媒体的朗读固然专业, 音像兼美, 或许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 但完美的东西可欣赏, 不易模仿, 总有些让人觉得望尘莫及, 抑制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朗读时, 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或高昂奋进、或悲伤低沉、或轻快活泼、或宁静悠闲, 如此等等引导学生结合诗词背景、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的感知去揣摩、体会。另一方面, 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句的平仄、停顿、押韵、对偶, 体会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区别。读诗语速要偏慢, 字正腔圆, 韵母要读得饱满圆润, 特别是诗句的尾字, 要来点拖音, 以达到朗朗上口, 进而让学生从古诗词语言形式的美感发现背诵古诗词的基本规律。使其在做古诗词默写的填空题时, 尽可能不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拼凑在一起, 而根据对偶、押韵等规律, 默出正确的句子, 这一招, 我对学生说叫“顺藤摸瓜”法。

二、走进意境, 展开想象, 陶醉心灵

大凡优秀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 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 通过意象的组合产生的生活图景, 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感融合为一, 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靠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 身临其境去感受、触摸作者的心灵, 让心灵得以陶醉, 不经意中就背会了诗词。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 引领学生朗读训练后, 让学生列举这首元曲中出现了几个意象, 不难得出前三行的九个名词再加尾句的“断肠人”, 共十个意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教师画外音, 即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曲中的情景, 共同体会主人公的羁旅之苦。特级教师毛荣富说:“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结合这两点, 我让学生借助简笔画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这幅图景, 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少古诗词都可以采用如此教学方法。有时, 也让学生自己把诗转化成画后, 再尝试转化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教学《石壕吏》、《望江南》、《武陵春》等。只要围绕主旨, 合情合理, 都值得鼓励和提倡。让学生在背诵时, 边背诗句, 边在脑海里出现诗句描绘的画面, 我美其名曰“MTV记忆法”。

三、品味语言, 立足主旨, 放飞心灵

诗歌的语言凝练优美, 炼字讲究, 有很多佳话。有“只为一个字, 捻断数根须”, 贾岛反复“推敲”;更有“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体会诗句用字的精妙, 也能加深背诵的印象。如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见”, 如此等等, 让学生来评头论足, 感悟语言的精妙, 潜移默化于自己的语言中。诗词的主旨, 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让学生们分析和体会, 从灵魂上受到洗涤、沐浴和净化, 达到学诗的至高境界进而教书育人, 才是我们的教育之本。让学生们与诗词的内涵共鸣, 和诗人一起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自豪, 为祖国富强统一而奋斗, 经营坚守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感受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贵和美妙……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成长和放飞!这些诗词不只是口头背会了, 它已经铭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让他们受用一身, 不妨把这种背诵方式叫“灵魂深处记忆法”。

四、花样背诵, 鼓励创新, 快乐心灵

花样朗诵让学生乐在其中, 花样背诵也能快乐着学生的心灵。背诵时, 我们让群体和个体都有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给学生创造不甘示弱、陶醉其中的氛围, 鼓励他们创新背诵, 并注意及时复习和回忆, 一定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具体说来:凡是要求学生会背的, 教师都应该提前会背, 在分析诗词时、在指导背诵时, 现身说法, 就有榜样的巨大作用;全班齐背、分组背、指名背、推荐背、自告奋勇背、竞赛背交替进行;学生在背诵时也可以像朗读时给提供音乐伴奏追求唯美;多给学生们鼓励的目光、语言和掌声;鼓励他们尝试创新记忆和背诵, 如用RAP (说唱) 艺术、流行歌曲的曲调等去重新包装我们的诗词;有少许已谱好曲的著名诗词,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武陵春》等, 干脆就让学生学会唱, 背诵已不在话下了……这种方式暂且叫“快乐记忆法”。试想, 当我们的学生津津乐道、出口成章的不再是流行歌词、广告语, 取而代之的是古诗词名句, 如“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又如“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再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古诗词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力量, 意气风发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古诗词教学的力量不为我们惊叹吗?

摘要:大凡优秀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 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靠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 身临其境去感受、触摸作者的心灵, 让心灵得以陶醉, 不经意中就背会了诗词。诗词的主旨, 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让学生们分析和体会, 从灵魂上受到洗涤、沐浴和净化, 达到学诗的至高境界进而教书育人, 才是我们的教育之本。

3.给孩子心灵成长的力量 篇三

我们先看作者的创作意图。《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作者安徒生本人的生命历程,就是如凤凰涅磐般从丑小鸭到童话大师的历程。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太多太深切的自我生活体验和感受。他的极其贫苦的出生和恶劣的生长环境,他的不屈于命运的态度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他成功后面对人们的高度赞誉的平和与谦卑,都在《丑小鸭》一文中可以找到相关基因。可以说,“丑小鸭”是安徒生本人生活经历与生命追求的艺术写照。创作《丑小鸭》,就是把他生命成长中的苦难与蜕变以艺术的形式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再看编者的意图。编者把《丑小鸭》放入以“成长”为主题的单元,其用意是明确的,想让学生了解丑小鸭在成长中的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启迪。那么,解读丑小鸭的成长之旅,应该是教学此篇童话的切入口。

丑小鸭发现自己成了一只白天鹅,是历经生活挫折与不幸,成长的辛酸与阵痛之后。因此,我们引导学生看丑小鸭的生命成长历程,就要让其了解他直面种种不幸遭遇与困难,一路迎风向雨走过的心路历程。解读“丑小鸭”的成长,落点应该放在对他的心灵是如何成长与成熟的探讨上。于是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从丑小鸭所历经的五次遭遇中,去了解去发现去领悟其心灵之旅,促使学生把握课文主旨。

第一次,在鸡群鸭群里,自卑自惭、本能逃生的丑小鸭。丑小鸭原本是不知来历的被遗忘在牛蒡丛中的天鹅蛋,被鸭妈妈误作鸭蛋孵化出来。出生后,因他(拟人化,下同)的体积太庞大太特别而被视为异类。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大家都要赶走他。面对不被认同不被接纳的命运,丑小鸭是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了,几近丧失自我。在丑小鸭的生命轨迹里,在他突然发现自己是白天鹅之前,自卑自惭意识一直郁结于心,并影响与左右着他。但可贵的是,在最初受尽欺负和驱赶之后,丑小鸭并没有因自卑而放弃自我,做命运的奴隶,他还是有着强烈的生存意识,出于生的本能,他选择了逃离,开始了流浪。

第二次,在野鸭的沼泽地,有了自救意识的丑小鸭。刚开始流浪的丑小鸭逃到了一块野鸭的沼泽地。曾经的苦难让丑小鸭初到陌生地就有了起码的自我保护和生存意识——“小鸭一下掉向这边,一下掉向那边,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的行礼。”他的到来,尽管还是受到野鸭的奚落,但由于他的谦卑、彬彬有礼和小心谨慎,总算让自己有了落脚之地。后来,遇到飞来此地歇脚的两只刚出生的公雁,邀他一齐飞翔,命运仿佛稍露出了转机。哪知又遭遇猎人捕猎,公雁被打死,丑小鸭躲过了劫难,他当时还认为是自己的“丑”救了自己一命。此时的丑小鸭,开始自救,开始了独自面对野外生活。

第三次,在农家小屋,自尊自重、渴望觉醒的丑小鸭。沼泽地是如此风险,丑小鸭只能再次逃难。等到夜深,顶着狂风,他终于找到一处农家小屋。在农家小屋,因不能生蛋,发不出咪咪的叫声和迸不出火花来讨好主人,丑小鸭又受到了自负自大、贪图安逸的鸡太太和猫绅士的歧视。在他们的奚落面前,丑小鸭渐渐有了自尊自重意识,他觉醒了——“小鸭坐在一个墙角里,心情非常不好。这时他想起了新鲜空气和阳光。他有一种奇怪的渴望……”“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有了自己明确且强烈的渴望,向往广阔世界,追寻自由自在生活的丑小鸭最终放弃了眼前的暂时安定,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再度流浪。对追求自己喜爱生活的热切渴望,让丑小鸭小小的心里开始有了广大的世界。

第四次,在广大世界,在种田人家,发现美向往美、把握住自己的丑小鸭。在广大世界,自由的小鸭刚开始过得较为随意,但当季节转为秋季,日子就很难了。与寒冷孤独相伴的丑小鸭,在某一个傍晚,幸运地遇到了正在迁徙中的一群鸟——洁白美丽的天鹅。他发自内心地爱他们,他心驰神往却不心生嫉妒。虽然他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群鸟却让他无比兴奋却又内心空虚。美的种子,在他心中悄悄扎下。严冬来临,丑小鸭被冻昏。一个种田人把他救起,但丑小鸭怕再度受到伤害,于是他逃走了。丑小鸭再次把握住了自己。

第五次,在春的大花园,舍生向美、梦想实现也不骄傲的丑小鸭。春回大地,万物复生之际,丑小鸭感觉到了自己翅膀的力量,他能展翅高飞了。当他飞到一座大花园,他又看到了曾令他震撼的那种鸟儿,美的强烈吸引,美的无声召唤,此刻是那么清晰的叩击着一个备受欺凌与折磨且尚在自卑中的灵魂。如同所有美丽童话的结局,丑小鸭最终在舍生向美的刹那,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历经成长苦痛的丑小鸭,最终发现了自己的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难能可贵的是,当他被同类接纳,被人们赞美之后,他仍抱有自己那颗谦卑谦虚的心。他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纵观丑小鸭的生命轨迹和成长,他历尽艰辛和磨难,遭遇人生各种风险,从极端的自卑自惭、本能逃生,被迫自救,到自尊自重意识的渐渐觉醒,到最后发现美向往美、舍生向美和自我的实现,以及梦想实现后的清醒,这一路走来,实际就是一步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灵艰难跋涉之旅。其实,他有可能早被啄死、被踢死,在流浪途中遇险而死,在农家小屋和种田人家虽能忍辱偷生,但若不离开,也可能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是什么。但这一切却都没有发生,最终是自己牢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都是因为他的心灵在一步步走向勇敢、坚毅、乐观、执着。他每跨一步,每前进一点,虽然都如此艰辛,但他都没有放弃。他没有因自卑而放弃自我,没有因安定而放弃对自由的向往,没有因丑陋而放弃对美与高贵的执着追求。这种与命运抗争的顽强与执着,这种不轻言放弃的态度与精神,让丑小鸭心灵与心智的羽翼日益丰满,也最终让丑小鸭把握住命运,实现了自己的飞翔——成了一只人人称赞的美丽白天鹅。丑小鸭的自我实现,绝不仅仅因为他原本就是只天鹅蛋,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挑战命运、战胜命运,追求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与意义的实现。

教师应该牢牢抓住丑小鸭的成长足迹,理清其心路历程,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从丑小鸭所历经的五次遭遇中,品词析句,走进人物心灵,了解人物心灵轨迹。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丑小鸭”这个艺术形象及其思想意义,对丑小鸭的命运与精神也就会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学生也许会产生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要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活出尊严等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也许会觉得成长中总要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一颗不畏惧困难的心和勇敢的心尤其重要,一颗执着的心才会做到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又或许会由此产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无论生命是渺小还是卑微、苦难还是幸福,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力以赴去实现自我、超越自我。通过此篇童话教学,应该带给学生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和感召力量,实现这篇文学经典的价值与意义。给予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力量!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前海中学)

4.读《心灵的力量》有感 篇四

假期里我读了这本《心灵的力量》,自己深有体会。这本书告诉我了许许多多的人生这哲理。这本书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说明人们面对人生应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情绪该怎样正确控制。

书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人终身顿在他们自己的茧里,这是他们的选择,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自己未曾真正地生活过,在水中自由地邀游,闲暇的时候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这段话深刻描绘了一个人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最后发觉世界在他眼里仿佛都是黑白的。这段话深刻阐述了一个道理——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无限的贡献。不能成天像行尸走肉一样,荒废着宝贵的时光。这是书中告诉我的对待人生的道理。

同样,书中不仅有对待人生这样的大道理,还有给自己信心的段落。例如“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这句话同样激励着我,让我在失败时,重新振作起来。于是,每当在做事情时,我都会默默在心中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一定行。这些话语都深深的扎在我的心中,让我在以后的每件事中都充满信心的,认认真真的去做去完成。因此我认为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本书使我明白,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也让我明白,人的心理就像水库。库容太小,就应对不了强大的情感水流,也许会冲毁堤坝,暴发山洪。之后的重建,要花费很多心理能量。如果你有一个庞大的内心储备,就可以在突发事件面前从容淡定,吞下千沟万壑的泥沙,依然水平如镜。还让我明白了取得成功的人,在拥有才情之外一定还拥有强大的心灵。成功比试的不仅仅是才能,更重要的是韧性。

5.触动心灵的力量作文 篇五

真情一如陈年老酒,越品越醇香。13岁那年,出于好奇的我把脚伸进了摩托车的轮子中,我的脚就光荣流血了。我的爸爸急忙把车停下,看我的脚伤,一看脚后跟的一种块肉都被绞掉,爸爸立刻来了。一辆车把我送到医院,医生把我带进了手术室,医生问:“打麻药吗?”我大声吵着:“不要打,打了脑子就不好使了。”可是在之后的手术过程中我一滴眼泪都没流下来,在我出了手术室后居然看到爸爸哭了,我的心为之一动。因为爸爸妈妈要工作把我送到了奶奶家,我以为爸爸妈妈不爱我只爱钱。我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父母去接送上下学,每次看到其他父母来接送,我都很羡慕。我就安慰自我说,爸爸妈妈只是忙而已,明白爸爸那一刻眼泪留下来,我才明白他们是在乎我的,只是方法不一样。接下来的日子,我也懂得了什么叫伤筋动骨一百天了,在那段时间既让我开心又让我痛苦,痛苦因为自我的好奇伤害了自我,开心是因为父母最终能陪在我身边了,爸爸的眼泪触动了我的心灵也化解了我们的关系。

初一时我十分叛逆,父母管教我不听也不服。有一次,在我写语文小字时,妈妈就过来什么都没说就把的小字撕掉,因为我就差一个字就写完了,我十分生气的问她:“你凭什么撕我作业?”妈妈说:“就一因为你写的不好。”我顶嘴说:“不好也不用你管!”妈妈听后脸都气红了,挥手在我后背上打了几下,接下来我做了一件一辈子都后悔的事,还手打了妈妈一下。妈妈十分惊讶,眼中含着泪水就走出了我的房间。在妈妈离开我的房间之后,我冷静下来,意识到自我错了。可是,因为太好面子我低头跟妈妈认错。第二天早晨,妈妈一如既往把早饭给我做好,看着面前心爱吃的早餐,我一边吃一边吧嗒吧嗒掉眼泪。“妈,我错了!”最终我忍不住道歉了。妈妈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你是妈妈的孩子,你做什么妈妈都不怪你,因为妈妈永远相信你,妈妈明白你是无心的,你要相信妈妈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你好。”我抬头看着这个爱我的女人眼眶都红了,心碎了一地。

6.管理心灵的力量散文 篇六

在求索的路上,每个人都有影响自己的记忆中严师,给自己最深记忆的严师并不多,一些几乎随时间和生活渐渐淡去了严厉和高尚的印迹,而这位特别的严师,却随着光阴的流动越来却觉得出明晰的敬重,越来越影响着自己,他主宰和约束着自己一天天成熟起来的性情、行为和思想。

在师的记忆中,有两个是既敬重又充满畏惧的。他们至今仍以无声的言语影响着自己,是驱我前行的力量。

一位是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他叫我懂得了文字的作用,对待文字的基本态度,这是他言传身教的影响。

另一位是他教学中的藤野先生,这虽然不是直接的老师,但他的教育力量确是深远的,回想起来它能在心中有如此的重量,也是一种神奇。老师的认真教学中,自己的认真投入中,这位伟大的导师便驻足心中,成了终生的鼓励,那时既是敬佩他在鲁迅心中能占据的位置,也隐约感觉到心中有这样一个形象导师的力量随时在左右自己。心中的藤野先生,虽没有正式给自己授过一课,却最大的影响着自己的人生,一位只留在心灵纯净世界的思想教育者,让自己感觉到品格的力量是多么深远和伟大!

“在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也是最是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是鲁迅敬重的恩师,我心中的藤野先生,他也以如此之重扎根在自己的心中,他的对于我的期盼,在自己的遥望中看到,也同样有着“小而言之,又大而言之”的希望。

对藤野先生的记忆,还是很久以前的学生时代,从另一严师的传道授业、自己全心投入的学习中,把对藤野先生记忆从鲁迅的文中拨入了自己的心里,成了顶礼恭敬的严师。一直深深的记忆,让身心都潜移默化的受着教育。

现在心中的藤野先生,却有了另一个“具象”的替代,是自己心灵的影像,一位别样方式授业的学者。在多年后,文字的回归自己的心灵之际,为自己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文字扎根心里时,他便开始了每日为师辛苦的督导。

人的一生想要活下去不难,难的是实现自己。想要不虚度,除了自勉之外,还要有需强制执行的时间。人都有放纵和懈怠的时候,所有的目标之外的干扰夺去了心情和态度之后,能给实现目标的时间也会少了许多。当体味那许多因荒废而来的空虚,给心灵留下的是不尽的自责和感叹,一种存在无意义的`感觉就带来着心灵的不能快乐。

真正的快乐不是外在东西的虚华,而是来自心灵充实的满足。

一代伟人曾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乐,在奋进中,在拼搏中,在抗争中。岁月留给心里的思索,让自己清楚的知道了伟人乐在哪里,这些斗中所得,是心灵快乐的渊源。

理解着这些乐中之趣,深味着所含的道理。

与天斗,是与自然的抗争,要求人增加知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这样不至于因无法看清自然的神奇而被自然征服。要用眼、用心观察,斟酌对自然的抗争和利用方法,当无法看清和抵抗自然灾难时,也仍然要不放弃去战胜它的意志,这是争取胜利的一种必须要有的力量;

与地斗,是一种生存能力的磨练,谁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来世间,真正想做起一个人的时候,就要自己撑起一片天,开辟一片能生存的家园,创造生存的所有物质。与地斗,斗的是勤劳。

与人斗,斗的是懂得生存的智慧。是存在和精彩活着的手段和心机,是有“自己”主宰这片江山要比是“别人”会更好的自信,相信自己会创造更多的辉煌、更大的团结、更深入人心的民主、更稳定的状况。与人斗,斗的是一种大气——是造福大家的智慧。

虽是懂得了要创造这样的快乐,但一颗心总是不能安下来一心走路。还是需要强制的力量,“强鼓也要重锤敲”。

人是可以重做的,人心是能改变的,外在和内在的东西都影响着人的品性形成。品论一个人的标准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善恶,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把一颗心划成两半,去平衡和区分好坏、善恶、勤勉还是懒惰。所以,师的作用和力量是不能忽视的。

小时候的自己,很不知为什么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好心”来的时候,就变成大家心中的好孩子,“坏心”来的时候,自己比看的片中恶魔还要恐怖和凶狠,很多这样的情形困扰着孩童似的自己,分不清自己到底算好人还是坏人。

渐渐长大的自己明白了,心是可以控制的。好人、坏人是自己可以说了算的,想做好人时,就丢掉坏念头,同坏行为去斗争,就成了好人,好人做得伤心、疲惫时,就再品品做坏心的人的滋味,用狠狠的眼神、冷冷的心、一针见血的言语、无所顾忌的行为……但自己不愿做坏人,做坏人时会让自己失去心灵的美丽,便用着一半的好心来做好人。当心的空间几乎被好心善行占满时,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好人了,偶尔的坏心出来时也总被好心战胜。那时更明白了,心是能够主宰,能够自改变的。不过自己虽能约束,但还是需要一个引导和陪伴自己走向更高处的人。

当明确了与文字的距离,郑重起对文字的感情之后,就觉察到那半勤勉着的心,时时看护着自己,让自己不得懈怠,不得荒废,不得庸俗,就是心里的“藤野先生”所给予的力量。

藤野先生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是永恒的,我想,着无论多年以后,也会如鲁迅先生的心里对师的敬仰一样,“不知怎地就会时时想起忆起,在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是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对于我的热心希望,小而言之,为自己能不庸碌的生活,大言之,能在世间的脚步走得精彩些,留下为人的意义。

时空的岁月不觉的辗转过了许多,多年的时光流去了,生活在忙碌中继续,走向社会大潮中,师的温暖和和关怀曾渐渐被岁月埋到心底。当重新拾起文字的时候,我的藤野先生出现了。毫不留情的训责着自己的不认真,但感觉到他的训导时,心里不觉想到,“我的藤野先生出现了。”

这是“藤野先生”的第一次警告,我一面欣慰着遇到这样的严师,一面也愧赧于自己的懈怠。

生活总是色彩斑斓充满诱惑的,自己不免走入对“高兴”的追逐中。很多时候这追逐表现为常常迷恋电视剧,每天守在屏幕前等候着剧情的变化。因着这点,心里的“藤野先生”发怒了,毫无温暖的脸色、犀利无情的眼光,寒凉的心透出的失望和冷视……我仿佛看到那两撇八字须也更其尖翘起来了,同时还听他说:“怎么能这样浪费时间?这么长的肥皂剧,500多集,什么概念啊,你算一算你往后还有几个500多集的空余时间……”

就这样,在受着心灵的责罚的同时,心中的“藤野先生”唤回了自己的迷魂,他,在自己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心,能可左可右,可好可坏,学着能操纵掌控自己的灵魂,就能做一个想做的人。有主宰心灵另一半勤勉有为的藤野先生来监督,自己的人生就不会有更多的遗憾和虚度的感叹。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种无形的力量,只要你善于寻找这种力量,他就会出现。关注内心,呵护内心,调动心中向上、有为的力量,人生都会寻找到被充实的快乐。人生就不会无聊、不会寂寞、不会空虚、不会迷茫!

每忙碌时,藤野先生的形象也会闪现在眼前、在心中,一霎那,也在警醒自己——不要懈怠、不要懒惰!夜深了想搁笔时,我就能想像着他审读文字的沉静;而每当疲倦,也想偷懒放纵时,合上眼总是看到他举起拳头为自己喊着“加油”的样子。在这些时侯,战胜自己的勇气在缓缓增加着。

7.随笔——学生心灵放飞的窗口 篇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很好完成一件事,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是最好的保障。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稳定的非智力因素,兴趣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没有写作兴趣,将很难推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创造性地投身写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应通过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产生写作的欲望,激发他们把生活的见闻和感受写出来的激情。刚开始,我教的学生写作随笔的积极性较高,但很快的,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生活圈子的狭小,学生写作热情逐渐减退,随笔的质量不高,有的生搬硬凑,完成任务;有的畏难嫌烦,拖延不交……鉴于此,我召开了一次随笔座谈会,一方面总结了近阶段的优秀成果,表扬了写作优秀的同学,并请他们交流写作体会,介绍写作经验;另一方面,我强调三点:首先,要懂得写作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随笔写作就是自己与自己、身边人心灵的一种“交流”形式。自己可以随意选材,自由表达,老师不作任何限制,同学尽可以自由表达。其次,我深深地认识到:当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在某个方面“有能力”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朝这个方面努力,即成就感使然。为此,我设置一个可量化的目标:我跟同学们算了这样一笔帐,每周平均2篇随笔,每篇按300字计算,一年可创作近2.5万字,厚厚的放在面前,可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更是一笔珍藏美好时光的宝贵的“私有财富”!我曾有感触地说:“也许多年过后,语文课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有这随笔一定给你带来珍贵的回忆。”美好的预见内容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最后,我与同学约法三章,随笔写作中师生要共同做到:每周必作,有作必批,有批必评。这样的制度也产生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使人能够挑战自我,挖掘潜力,激起创造性,把写随笔作为一个锲而不舍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对随笔的创作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有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随笔写作的指导中,教师应该是精心指导的“教练”,而不是评头论足的“裁判”。在方法指导中,我坚持“一读二察三感”的方针。

读 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写作中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大量的自主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阅读之于人的最深层的意义在于“打下精神的底子”。教材里的优美篇章、课外书籍里的名篇典范都是素材积累的绝佳途径。学生阅读、消化、吸收了,在写作中就能作为自己的内容表达出来。在我的引导下,每位同学都把随笔作为自我展示、与人交流的平台。他们在随笔中或个性张扬,抒发独特的心境;或评判抒情,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对于这些文章,我都尽力围绕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角度进行评讲,当然,对于那些明显流露幼稚想法和消极情绪的内容,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用谈心的形式委婉地提出。我班有个同学的基础较差,时常是无话可写,视写作随笔为痛苦。当我了解到他对动手性较强的科技创作情有独钟时,便及时找其谈心引导他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小制作入手,并吸收他加入航模科技小组,在我的鼓励引导下,他相继写出了《我的飞机梦想》、《我爱航模》、《航模训练有感》等作文系列。文字越来越多,文笔越写越顺,他在最近的文中写道:“刚开始时,我把写随笔当作一种痛苦,但当我发现写作可以展现我的特长,并且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时,我很高兴。”

察 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我们的生活多枯燥啊!哪里有什么值得写作的内容?”学生以为只有“感人肺腑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入文。因此,我经常对学生讲:“只要同学们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写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笔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本,通过典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七节“冬天捕鸟”的描写,这段描写中“扫”、“露”、“支起”、“牵”、“拉”等动词,学生经过阅读后体会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领会之后,写作时对遣词造句自然有法可用,有规可循了。

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是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写文章能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同时我大力提倡随笔内容“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倡导他们可以以个人为中心(提倡写个人传记),然后向校园、家庭、社会辐射。如果说真实是作文写作的生命,那么随笔就是让学生的心灵自由的放飞!

注重写作后的及时评讲,激励学生把写作引向深入

写作是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肯定其成果是进一步激发写作动力的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阶段除了有强烈的进取心、好奇心和求知欲外,还富有被期待的强烈心理。随笔批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期待的及时反映。教师积极而肯定的反应会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互动,带来成功。因此,随笔评讲便显得非常重要。批阅随笔绝不拖拉,两天内必须完成,并作批阅评语,评语依据学生习作的不同内容而定,言简意赅,以鼓励为主。老师的称赞能激励学生多写多练,教师要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的热情。此外,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至今,我班已有多人在各级作文比赛中获奖。

8.心灵的力量读后感 篇八

第一,它是一个能被应用在大部分的情感伤害上的多功能模型。

第二,它将治疗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必需的和两个非必需的阶段。

第三,它为受伤害的人提供行动上的`指导,因为它被设计成一种自助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为了理解治疗过程的相关理论。

9.触动心灵的力量600字初三作文 篇九

每次放学回家总会看到一位年轻的哥哥拉着小提琴,我对小提琴这种乐器感到很好奇。一根棍子只不过在几根弦上摩擦,又是如何拉出声的呢?每次经过我都会把目光落在他身上。

看着哥哥夸张的身体浮动,不懂小提琴的我以为是一首欢快的歌,常常沉于其中。

一个冬天风吹的我的耳旁呼呼作响,勾住了我的裤脚,拉扯着我宽松的裤脚随意摆动,哥哥干枯的手指有些哆嗦的抓住棍子,另一只手拿着小提琴,哥哥微闭眼睛头向上仰首左右拉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风停了,停下来欣赏这首曲子,将地面的落叶吹动发出摩擦地面的干燥的声音。

他手中的木棍忽左忽右,忽然老人的手加快了起来,发出一阵撕扯般的声音,风更猛烈了,年轻人的衣服摆动的更厉害了。

一瞬间一切都停止了,年轻人站了起来,这时才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缩着身子的我,这时他的眼睛半眯着笑着,用浓厚的乡音说了一句谢谢。

我独自走在路上,心里担忧着我那张36分的数学试卷粉碎成碎渣。

10.毕淑敏心灵的力量读后感 篇十

像是一种缘分和宿命,毕淑敏的文字在这个夏天走进我的生活,让我有了一种未曾体验过的感受。轻轻合上《心灵的力量》,脑海中闪过千百遍同一个词语――幸福。

默念着“幸福”,我的思绪不由地飘到很远,于是,无数个与外婆共处的画面就这般再次如此逼真地浮现在我眼前,我的眼眶顿时充满泪水,这些眼泪仿佛以前是存储在一个不见天日的深井当中,现在才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的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失落与难受。

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太多时间来照顾我。于是,每到寒暑假,我便会被送往外婆家住,直至假期结束。

那年暑假,天气格外炎热,太阳似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让人喘不过气来。我昏昏沉沉地熬过了一个白天,好不容易到了晚上,气温总算是降下了一些,但夏天专属的闷热还是让我感到很不舒服。我躺在表姐的床上,吹着空调凉爽的风,一会便睡着了。

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已浑身是汗,身旁的表姐无奈地告诉我,停电了。好一段时间,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虽然持续的高温使我异常烦躁,但睡意仍如潮水般向我席卷而来。

半梦半醒之间,我感觉身边有阵阵凉风吹来,整个身子无比凉爽。睁开眼,才发现我已经睡在了外婆的床上,而外婆正摇着她的大蒲扇给我扇风。翻身时无意间看见外婆,发现汗水早已浸湿了她的全身,而她却似乎丝毫没有发觉,仍旧用力摇着蒲扇,好让我觉得不那么闷热。似乎在她的眼里,只有我的感受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享受着这份温暖的凉爽翻个身又沉沉睡去……

那几日,外婆陪着我走遍了乡间各条小路,到处玩耍。我每每转身,总能看见她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像是湖面上的一道涟漪,挂着她满心的喜悦。

那抹微笑一直挂在外婆的嘴边,直到父母开车来接我回家。此后,外婆的嘴角就再也没有上扬过,她一直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我们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很难想象,素日里与我同小孩般嬉戏玩耍的外婆,在那时却一言不发。偶然间看了她一眼,发现从她的眼角流下一滴泪水,顺着脸颊一直滑到了脖子上,而她并没有将泪水擦去,依旧看着我和父母收拾。我笑着与她说,这有什么好难受的,又不是最后一次的离别,不必这么伤感。

坐上车,望着后视镜,发现远处那个一直在远处默默站立的身影,会陪着我们直至离开村子。我知道,那个不变的身影便是外婆。

印象中,那是我最后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呆在外婆家了。从那之后,父母便很少带我去看望外婆,而我和外婆交流的方式就是打电话。每个礼拜,外婆总会数次打来电话,内容无非就是一些琐碎小事。我从起初的每次都兴致勃勃接电话,到后来的应付了事,到最后甚至于知道是外婆打来的我就索性不接了。我并没有想到,外婆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关爱着我;而我更想不到的是,我再也接不到外婆打来的电话了……

那天,我看见曾经对我如此喜爱的外婆,突然躺在了一个巨大的盒子里。一瞬间,整个世界突然变暗,脑海一片空白,此时的我仿佛掉入了黑洞一般,而奔涌的泪水早已夺眶而出。猛然间发现,外婆曾对我的层层叠叠的爱,都将随着她的离去而化为一阵清风,一同消失不见。

那原本我触手可及的幸福,那在我看来理所当然的幸福,似乎也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变成了我遥不可及的梦……

是啊,生活中的我们往往这样:“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她……”

11.给我力量――拯救心灵 篇十一

一片芳香将我熏醉了。这里有花,有好多美丽的花。看,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成堆成簇,有的稀稀落落。有的高贵绚丽,有的典雅朴素……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我不禁感叹。我好想感受一下这“花毯”的舒适,还想感受一下花朵的芳香。我好想摘一朵,但是,美丽的花朵并没有驱使我去摘它,相反,它让我想更加的怜惜它。我好像留住这美丽的一幕,可惜我今天没带相机。

突然间,我看见了一朵孤零零的小花:花朵是蓝色的,叶子比花朵大好几倍。不到一平方厘米的小花就绽放在叶间。这朵花太小太小了。这是我对这朵花的第一印象。这次不再突然,我想到了社会,人的社会。茫茫人海,有多少人面临着残疾、疾病等痛楚?在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自卑难过?甚至说出“不想活了”之类的话。但是,有一部分人依然活得精彩!他们拥有自信,再渺小也要绽放自己!这就是自信的力量!花带给我们的自信的力量!

12.心灵的呼唤随笔 篇十二

我感到全身都是冰冷的,周围是黑漆漆的一片。无形中,我感觉被冰硬的枷锁拖着,可我却迟迟不愿前行,因为,我后悔了,我很不甘就那样抛弃了青春和生命。

我突然好想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曾经都是我生命里的至爱。

“我们家宝贝刚生下来时胖嘟嘟的,好柔软,好可爱。”妈妈总爱拿着那张我出生时拍的照片爱怜地看着。嘴里不停地叨念着这句话。是啊,妈妈总那么和蔼可亲。她爱笑,她的微笑就像一缕春风,吹进心田,让人感到无比舒畅。妈妈非常勤劳,每天一大早就能听见她在厨房忙碌的声音。虽然在家里她是个家庭主妇的形象,可在工作上她又是个职业女性的形象。家庭和事业要双赢,这是她的原则。爸爸对待事物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该工作学习时就会一心一意,全神贯注投入;该放松时就会放下一切,尽情狂欢。爸爸阅历很广,对我也抱有极大的期望。他总是想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都传授给我。每次我考得不好时,他会狠狠地批评我,我总在他面前落泪,然后他就摆摆手,让我回房去。当他自己做错事时,总是红着脸,抱歉地说:“是我错了,你应该早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喋喋不休地为自己辩护似乎已成了他的习惯。

我的朋友——芸儿、樱洛,我们曾经是那么好的朋友。每天放学后,尽管不同路,可我们也绝不放过那几十米的路程,总是手牵手一起走完。我们时常讨论路上行人滑稽的动作和电视剧里感人的情节,甚至还约定长大后要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有时,我们谈得兴浓时,就会站在小摊旁津津有味地说着,却不知道夜幕已渐渐降临。学校教室里同学们读书做题的画面,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嬉戏玩乐的欢快笑声,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让人沉醉。

“亲人”、“朋友”、“梦想”这些让人感觉无比温暖兴奋的字眼,如今却不堪回首,我不敢去回忆。每次回忆,对我来说都像心被撕裂了一次一样。我不知道在我离开之后,我的亲人和朋友是怎样的心情。可是,我又似乎听见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叫声,看到爸爸呆滞僵硬的目光和朋友们悲痛哀叹的神情。我觉得自己好自私,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爱,而我却像风一样悄然离去。当我站在十一层高楼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喧嚣的鸣笛声,我却没想过,就在我纵身一跃,随即一股短暂的疾风从脸颊刮过后,即使我想对他们说“对不起”也已来不及。我就这样抛弃了一切,即使那意味着亲人、朋友甚至我一直追逐的音乐梦想将被惊夺,我也放弃了,就只是为了高中的一次考试失败!

现在,我该为自己感到悲哀了。我后悔,后悔自己竟为了一点小挫折就放弃了生命。我自责,自责自己是那么自私。我无助,无助于现在我后悔了、自责了,但一切已无法挽回。面对逝去的曾经,我只能默哀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只想告诉活着人们:人生的确是一次残酷的冒险,途中有磨难和困苦,每次磨难既打击着我们又提升着我们,所以我们不要害怕艰难困苦。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与困难作斗争。也正是这样,人才成为最具智慧的生物。我们不害怕途中会失去什么,只要相信,上帝在让你失去的同时,也在为你准备你该得到的。失败的尽头就是成功,冒险中若没有磨难就不是冒险了,途中越残酷,我们就越要坚强。不能因为一些挫折就放弃了,那样不仅不会成功,还会前功尽弃。既然已踏出了第一步,就要勇敢、坚强地走下去,不抛弃,不放弃,就会有奇迹。

13.心灵的力量读后感 篇十三

我很喜欢毕淑敏的文章,她能使我找到生活的方向。关于“幸福”,这本书中多篇文章都描写了作者对“幸福”的感悟。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作者在一篇《哑幸福》中说到:”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生活是自己的,生活中的幸福也需要自己去发现和体会。怎样使自己幸福呢?读过作者的文章后,我认为,反思是很重要的。世上没有东西能拍摄你每一刻的微笑,但记忆能,读后感《心灵的力量读后感》。日子久了,拿出来像放幻灯片一样看看自己每一刻的小幸福,那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我想我们都是有很多表情的,看到书封页上的一段话:”如果你愤怒,你就呐喊;如果你哀伤,你就哭泣;如果你热爱,你就表达;如果你喜欢,你就追求。“我很欣赏直率的人,欣赏他们有什么说什么的一种”真“。不过现在这种真性情已经很少了,因为社会上有不少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作者举例说,飞机上的航空小姐在讲解怎样预防紧-读后感情况时流露出来的假微笑使她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的确,我们听说过很多如何如何训练礼仪小姐或是志愿者们微笑,可那笑容”真"吗?让他们在寒冬腊月或是炎炎烈日下还要保持微笑,就是再好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但大家已经习惯了微笑与接受微笑,真性情少了,假慈悲却多了。我希望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我们很幸福!我们不用去战场,我们不用沿街乞讨,我们也不用因为食品问题而一筹莫展…珍惜我们现在的一切吧,因为它来之不易!

好好生活,好好体会生活,珍惜幸福,珍惜每一刻…心里的那棵树的根会越抓越紧,这时候你的心灵就真正成熟了…

上一篇:桩基础 监理工作小结下一篇:我的时间小管家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