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计量论文

2024-09-08

热工计量论文(共10篇)

1.热工计量论文 篇一

浅析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 要:热工自动化指的是使用各种自动化的仪器对热工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使其可以正常、安全地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热工计量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重视,对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其发展趋势也具有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对于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企业生产科技水平和工业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能更有效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高质量的生产。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如今在技术层面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在生产上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由于资源的稀缺,人们的生活水平无法快速地得到提升。如果想要提高这些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发展电工程的建设是一个较好的措施,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发电机容量低的缺点进行改良,将传统的发电机改良成大容量、高参数的大型单元机组。由此可见,电力自动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有着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瞥见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现今,正在通过改进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这一渠道和方法,改善企业生产工作,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在生产中已经十分普遍和常见了,对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行深刻的探讨与研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估,也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1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就是指将温度、压力等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使其能被显示仪器和控制装置接收。简单来说,也就是通过计量仪器自动化来实现对检测数据的自我鉴定和自我校正。仪表仪器的功能和作用随着时间的改良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已经由最初单一的工艺参数测量发展到对数据进行显示和互联网传输,越来越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现今的仪表仪器已经能自我检测和自我校对,确保了检定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且当下的仪表仪器开关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小,稳定性强,信息处理手段高,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好。通过热工计量仪的检定数据可以很好地检测机电组的运行情况,并且相应的进行调整和控制。通过热工计量仪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大型机电组进行检测,大型机电组产生的事故分析和经济核算,都可以通过热工计量仪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在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中,有可调电源和数字电压两个部分,专门的数字电压输出和插孔能满足各种二次仪表电源的使用。当被测仪表中的被测信号通过通信电缆到达计算机时,计算机就会通过主机箱和系统程序设计来控制调功器的输出功率,使控制对象的变量,如升温变化等,符合实际情况和系统的要求,从而保证了热工检定的顺利进行。在热工检定过程中,系统可以实时检定数据,并具有自动检定记录打印成表的功能。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采用了6位半进口数表,提高了数字电压的精准度和准确率,更进一步地确保了热工检定。而且热工计量自动检定能够在Windows操作平台下进行,且只用输入数据,操作方法得到了简化。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的选择方式有零点、输入室温、冷段自动跟踪补偿,并且可以在手动和自动两种选择中随意切换。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检定、自动化控温,自动化数据信息处理和自动检定记录打印成表,具有软件认证和数据管理等功能,还能对检定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电阻值、冷段温度、检定的进度、时间等通过显示器进行实时显示。

2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

2.1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应用

热工计量自动化检定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热工计量自动化检定系统中的热电偶和热电阻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产品受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检定仪表的性能不好。因此,生产单位应在使用这些仪表时注意控温的精确和准确,在使用仪器前,一定要对仪器进行认真仔细的排查,检测检定仪表是否存在问题,是否会对生产造成影响。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确保事半功倍,保证产品的质量。传统的热工自动检定系统的缺点一是在使用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检定生产时,监测和检定的范围不大;二是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用时长,效率十分低;三是使用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是对设备利用地少。所以传统热工自动检定系统需要升级改造。新的热工自动检定系统在原有的缺陷上进行改进优化,用低能耗的扫描开关替代了大功率的继电器,减少了能源消耗。用功率调节器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减少了人为的工作量。并且设置添加了工作用铂电阻温度计,起到了冷端补偿的作用。改进后的系统可以监督控制系统认证的同时对检定结果数据进行管理,在热工计量检定中面向的检定对象增加,监测和检定的范围扩大,提高在检定过程中对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中热电偶和热电阻的检定效率和检定合格率,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监控,为生产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并且新的热工自动检定系统降低了检定费用,在节能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企业的生产降低了成本,为环境做出了贡献。

2.2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软检定技术

软检定技术是目前仪表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的代表。软检定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能以检定出来的数据为根据判断出不能检定出来的数据信息。软测量的本质是对不同对象,通过编程或组态的形式来实现它的数据模型。软检定技术已经从最初单输入与单输出的局面发展成了多输入、多输出的仪表格局,这极大地扩宽了检定对象的种类和检定范围。除了做热工计量自动检定外,软检定技术还能做一些与价格昂贵、维护困难的仪表相同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一个通用仪表。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仪器随着企业测量技术的改善和发展被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电力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热工计量自动化检定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热工计量自动化检定系统具有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测量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势。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企业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在企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中,热工计量自动化检定系统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最初的仪器仪表只是单纯地进行测量,不能?M行传播。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仪表仪器正向着网络开放性、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相信今后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将会不断地朝网络化、信息化方面改进,更加地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建琴,王志宏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3(11):376.

2.热工计量论文 篇二

1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原理

最初的仪表仪器只能用于对一些工艺参数进行简单的测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 仪器仪表不仅可以显示检测的数据,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高速传输, 具有开放性以及信息化。仪器仪表的开关电源具有稳定性, 电压波动的范围逐渐缩小, 仪器仪表逐步向检测智能化、数据处理信息化以及控制集成化等方面发展, 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运算, 还可以修正数据误差, 通过自检和自校, 保证检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2]是指将现场的温度、压力等物理量转化为显示仪表以及控制装置可以接收的电信号。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的参数可以监督电厂机组是否正常运行, 调整自动控制的作用, 还可以为经济核算、事故分析以及自动报警等提供理论依据。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主要是由可调电源和数字电压表组成的, 设有专用的电压电源输出, 另外还设有专用的插孔, 能够供各种二次仪表电源使用。如果被测信号通过多路开关进入采样数表, 这个时候, 采样数表就可以通过通信电缆传输采样值至计算机。按照系统的程序设计, 借助主机箱, 计算机可以控制调功器的输出功率, 保证控制对象根据系统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升温变化, 顺利进行热工检定过程。在检测的过程中, 热工检定系统还可以实时显示各种参数, 并且将热工检定记录打印成各种报表。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采用的是6位半高精度进口数表, 它的精度和分辨率都很高, 还采用了Windows软件编程, 可以在Windows操作平台下运行。热工计量自动检测系统的选择方式有零点、输入室温和冷端自动跟踪补偿三种, 能够手动切换或者自动切换, 操作过程不仅简单而且方便快捷, 能够自动控温和榆定、自动处理数据信息、自动将热工检定记录打印成为报表;在检定过程中, 显示器能够实时显示检定炉的温度变化曲线、控温电阻的电阻值、枪定炉温度、冷端温度、检定点温度、检定进度、检定时间;系统还提供装置认证软件和数据件管理功能, 能够自动对装置性能进行测试, 对检定报表进行存储、归档、检索和查询, 并且打印认证报表, 还可以随时查阅或者打印检定记录报表以及检定证书。

2 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应用

2.1 杭钢热工计量自动检定系统

杭钢的热电偶和热电阻等接触式测温仪表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果测温仪表的性能存在缺陷, 无法控制温度, 那么就会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及节能管理。因此, 必须在使用仪表之前对仪表进行检定。

在以往的杭钢热工自动检定系统运用中, 标准化程度低、设备利用率低, 而且检定合格率低。经过技术改进以后, 新的热工自动检定系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设备, 而且还采用了XP软件系统以及六位半数表, 原来的继电器由低电势扫描开关来代替。在整个检定过程中, 可以实时显示检定炉的温度、检定曲线等, 并且通过功率调节器对检定炉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 并且打印检定结果。

在新的热工计量检定系统应用中, 还添置了一支工作用铂电阻温度计, 不需要人为干预, 非常简便。它可以跟踪冷端温度, 修正采集的毫伏信号, 达到起到冷端补偿的效果。

新的检定系统还可以进行系统认证以及数据管理, 扩展检定范围以及检定种类, 减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最大限度提高热电偶、热电阻等仪表的检定效率和检定质量, 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减少能源消耗, 达到节能目的, 提高了经济效益。

2.2 ZRJ-03型热工自动检定系统

山东泰安智能仪表厂生产的ZRJ-03型热工仪表自动检定系统可以有效测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温度。该系统在自动检定热电偶的过程中, 将标准的热电偶和需要检测温度的热电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放入检定炉中。当接好电路, 接通电源以后, 开始对热电偶进行检定。在检定热电阻的过程中, 如果温度为0℃, 那么就将热电阻置于冰水混合物的冰点槽中;如果温度为100℃, 那么就将热电阻置于标准水槽或者油槽中。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 接好线路, 接通电源, 启动计算机检定程序。当热电偶和热电阻检定结束以后, 系统会自动打印检定结果。如果检定的热电偶是不合格的, 那么就会打印出来检定结果通知书。

2.3 ZRJ-ZD型热工自动检定系统

ZRJ-ZD型热工自动检定系统采用了高精度进口数字万用表、低电势扫描开关和功率调节器, 它的的核心是微机。该系统能够自动检定热电偶和热电阻, 提供系统认证, 管理数据程序, 归档检定结果, 有利于查询和检索。

3 软检定技术的发展潜力

软检定技术[6]指的是能够通过已经检定的数据信息推断出不能检定的数据信息。软检定技术是目前仪表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传统的软检定技术是单输入单输出仪表格局,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输入多输出智能型仪表, 不仅可以作为专用, 还可以取代一些价格昂贵、难以维护的仪表, 作为用户进行编程的通用仪表。软检定技术通过编程或者组态建立软检定数学模型, 它的本质就是面向对象。当测量的参数或者工作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 通过修改模型的参数, 就可以转换仪表的功能。

4 结语

进入21世纪后, 科学技术、数据信息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发展十分快速。热工自动检定控制系统的优化也显得更加重要, 它可以降低劳动强度, 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电力企业发电成本, 节约电能消耗, 提高电能发电质量, 改善工作环境, 保证大型机组的顺利运行。因此, 及时对检测设备进行更新, 及时引进新的计量检定技术, 有着重大意义。

摘要:电机组容量日益增大, 自动化装置不断更新, 因此, 提高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控制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阐述了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原理, 分析了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应用, 并且提出了软检定技术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软检定技术

参考文献

[1]赵艳, 赵咏梅.姜成元温度传感器自动检定技术[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1 (9) :76-77

[2]关秋来.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应用[J].工业技术, 2008 (12) :89-90

[3]宋伟芬.杭钢计量处热工自动检定技术的更新[J].浙江冶金, 2006 (5) :90-91

[4]胡康宁, 李培国.热工计量器具测量重复性的不确定度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1 (5) : 46-47

[5]张贤勇.基于运行中变电站计量装置自动检定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3) : 99-101

3.我的热工节能生涯 篇三

1950年6月,我响应祖国经济建设的号召,奔赴东北沈阳新成立的东北航务总局和新建的北洋区海运管理局工作。1953年随着体制的调整,我转入上海海运管理局的大门,并伴随着她近四十年的成长。一路走来,中海集团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型航运企业,真是感慨万分!

(一)

我从事热工节能,始于一次偶然。那是在1950年8月9日,奉命出差安东,搭乘一艘150吨载重的机动货船,主机是烧球式发动机,俗称“蹦蹦船”,在汽缸顶部罩有一个个小的“和尚头”。每次发动主机前,必须用火油喷灯将每一个“和尚头”烧红后才能将主机开动。“这种船机太落后了!太费油了!”每当我想起在英国学习时曾接触航空母舰,还特地拜访过的最大战列舰“密苏里”号(即日本签字投降所在的船),这么大的落差,刺痛我的心。

1951年,开始有起义北归的船到达大连,北洋区海运管理局正式成立。我从此走上了热工节能之路。如今早已耄耋的我,内心深处永远铭记一路走来的经历,自己的执着和毅然难以磨灭。我曾长期背着所谓政治历史问题的包袱(指为什么从英国回来),养成淡泊一生,埋头工作的习性,默默无闻地在“热工节能领域”耕耘,在不断推演和积累中找到了节能措施,创造了一定的节煤节油成果,为国家增加了财富。

(二)

从小船到大船,从“蹦蹦机”到蒸汽机、汽轮机,再到柴油机,似乎我经历了船舶技术发展历史的进程。首先在北洋区海运局接触大批起义北归的蒸汽机船,热工节能的基础工作是要建立船舶燃煤油技术消耗定额的考核制度和主机功率的测定调整。前者是累积数据,分析消耗作出标定;后者是跟船帮助船舶对主机示工图的计算分析,调整配合各气缸断汽率的最佳位置和气门匹配,发挥有效功率2%~3%。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海运局尚未进入以调度为中心的船舶管理模式,一切是以机务管理为主,所以有机会跟船长共同探讨开船计划甚至决定主机使用的转速和船舶航速。大家都知道,减速航行的手段和方法远比高价改造和更新设备有利,而创造的节约价值是较高的,一个航次节约10~20吨煤是完全可能的。

首次与船长交锋,在开船前已明确被告知到达目的港的时间安排,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必须的航速、航行时间,最后确定主机的开度和转速。如某船从13海里/时减速到12海里/时,速度比12/13≤0.92,主机负荷减少75%,燃料消耗比为0.81,因此相应减速1海里/时,就可减少燃料消耗15%。不久,海运局的管理模式进入以调度为中心后,我们机务部门无权干涉船长开船命令,就此结束了特定的历史使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内业界仍处于蒸汽机时代。交通部组织苏联考察团访华,其中有航运企业的热工考察团。双方各自示范生火操作,同时由双方派遣的热工人员作热工测试,通过热效计算决定成绩。此前,我们总结出成套的“生火左右两次清炉法”,作为规范化操作在全局推开,后来由交通部推广实施。

这次中苏比试热工效率测定,凸显我方的“生火操作法”高于苏联方面2%~3%,他们心服口服。“生火操作法”的特点是:

1.焚火法的燃烧过程稳定,有利锅炉保养;

2.生火操作得力,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

3.测定热工效率高出苏方3个百分比。

热工节能工作逐步深入,不久全国范围(指烧火船)引发了机炉舱严重高温,船员面临60℃以上的环境温度下操作,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为了防暑降温急需依靠数百万元投入,安装大量通风设施,温度虽然有所下降,但又冒出了发电机超负荷频频“跳闸”的问题。当时我虽不是主管,但经过我现场了解,深知导致机舱高温的真实原因是由于设备老化。我在英国曾参观过美国最大主力舰“密苏里”号和航母,目睹了整个机舱动力设备外表都完整地包扎了一层绝热材料,而我们这些老旧船的机舱设施,有些都已破烂不堪,主副机设施系统甚至光秃秃得根本没有绝热包扎层,赤裸暴露的蒸排管系,将蒸汽热量全部发散出来。

提出要自行解决它,可在当时一切全无数据可查的情况下,只能去市科技图书馆翻阅国外的技术资料,竟然找到了国际船舶技术要求和方法,经过整理后的绝热包扎的整套计算要素重点在于求出最为经济的包扎厚度即热损失与投入费用的最佳优选点。全部报告经上级单位和领导核准后交修船科执行。一艘船的整套动力系统和装置若缺少绝热包扎设施,这种散热损失可达3%~4%。

当时,海运局一批运煤的主力船是自由轮,经过大跃进的“飞跃”,卸煤速度超越世界纪录,在上海港仅用了几个小时就能将万吨煤炭卸完开船。我关心他们是如何操作的。由于擅自将甲板起货机的蒸汽管系减压阀直接开通后导致起货机的汽缸漏气惊人,严重时泊港装卸的蒸汽供应需要多用一台锅炉供汽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警觉。想到蒸排汽管的流动阻力过大,可能这是核心问题之一,随即亲自动手对甲板蒸汽排气管系流通点先焊接装设若干压力表,观察卸煤操作过程中蒸汽流通的阻力变化,证实了很多管系口径安排不合理造成局部阻力过大,流通不畅。经过全部的系统流速阻力计算,重新合理安排管系的大小和布置,按新设计图择日改装。通过实测,证实了在快速卸煤过程中,蒸汽排气的漏泄基本消除,完全可以使用单台锅炉供气,从而节约大量燃料。

由于某大国单方面撕毁合同,使得海运局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船用透平油陷入供油恐慌,船停航迫在眉睫。我通过查阅大量国外的船用润滑油的技术标准,在交通部支持下,会同石油部组织炼油厂共同详细研讨了有关在ASTM的抗氧化、抗锈蚀方面的特定性能要求和模拟实验可行标准,为炼油厂配置添加剂创造条件。不到半年,成功生产了国产船用透平油,亦为后来的船用柴油机油研制打下了基础。

余热利用量是热工节能技术的根本,船舶动力设备的热排放取决于燃料使用热效率。柴油机近乎近一半将损失的热量排放入大气中,试看下表所列:

nlc202309020941

在如此众多的热损失中,如有加以回收利用,主要是余热利用的回收。

因为当时大型船和大功率主机尚少见,也曾设想对增压空冷的利用余热产生热水,后因工作量较大,无能为力被搁置。攻关电站的排气加以利用,因为常常要多点一台锅炉来供气,但电站的负荷有时较低,波动大,余热利用难匹配。为解决这些矛盾,想到早已在陆地推广的余热制冷装置,船舶为使用空调改善生活,常常要多开一台发电机或多点一台锅炉,以满足供电和供气。如一艘船解决全船空调制冷量20万大卡的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组仅需20万大卡热供量即可,甚至热源为50℃~70℃的热水也可用来制冷。为此,与船舶设计院合作,首先在“和平28”轮使用发电机排汽,试作一台单效副机余热利用溴化锂制冷4万大卡机组供甲板船员舱室的空调使用。实效证明良好,无需照料,直到该船退役报废(共两年),继而又进一步在油轮试装20万大卡的机组,试供全部船员舱室,后因该油轮的余热量不稳定和振动问题使发生器结晶宣告失败。但查历史资料,这种设备早已在日本陆地和船舶成功使用。

总之,船舶余热利用的潜力极大,退休后又为地方企业航运公司开发了余锅炉的合作作为重点推广,但为数有限。

曾在七十年代后期借调到交通部,为落实总理提出的“节约燃油,增加出口”的指示,组织筹备直属水运船舶单位的“热工会议”,草拟了“船舶热工节约管理办法”,推动全国航运单位船舶的热工节能工作的开展。交通部举办第一期热工进修班,培训热工节能队伍,为了讲课需要介绍“国外航运船舶的节能技术”,较多查阅了世界各国节约能源的技术文献,编译了六篇文章,如船舶应用热流、均质器的未来、热管、未来船舶节能设想、柴油机余热利用、综合工业节能53个方法。

随着世界船舶节能的发展,现今已提高到国际号召节能减排的高标准要求,提出碳排放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有数据说明,世界航运企业每年碳排放量超过12亿吨,国际油轮约占全球总排放6%。

时代在前进,万万没有想到当今船舶节能工作已列入世界的主流——为节能减排出台一系列政策。IMO议定书从2013年开始400吨以上的船EEDI下降10%,到2024年再下降10%,2024年后要减排30%,到2050年要实现90%,甚至提出了柴油机可能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虽然我们那时早已离开人间,但作为热工节能从事者是可以聊以自慰了。

目前世界航运船舶节能技术的发展新动向、新成果值得我们深思。如液化天然气的利用、生物混合燃料的使用、核能绿色燃料的使用、海上利用风筝风帆、用风能发电、太阳能利用、废气再循环、采用极低速航行。

从碳排放到碳税已看到节能减排的重大责任已落到世界航运企业,我认为中海集团应考虑迅速组织类似过去的热工节能专职机构,配备专职热工节能技术人员来担当如此高、新、难的节能工作。

4.建筑热工复习要点 篇四

第1.1章建筑室内外热环境

一、室内热环境要素及其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及环境辐射温度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物理环境。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六个因素:人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人体的衣着状态、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

满足热舒适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Δq=0;人体与环境换热处于合适范围。

二、室内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有效温度、热应力指数、预测热感指数PMV(房格尔,6个参数,7个等级)

三、建筑室外热环境(气候)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外围护结构上的由太阳辐射、室外气温、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构成的一种热环境。

太阳辐射(0.3-3um)属短波辐射,包括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影响辐射照度的因素有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海拔高度以及地理纬度。

四、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我国各地气候分为五个气候分区,分区指标(最热月、冷月平均气温)和建筑设计要求。

五、城市气候和热岛效应

城市气候的成因:特殊的下垫面、人为热、空气污染。

第1.2章建筑的传热和传湿

一、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它的物理意义是,1m厚的材料的两侧温度相差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材质(矿棉、轻混凝土、砖墙等),随密度、湿度、温度增大而增大。

物体按其辐射特性分为黑体、灰体和选择性辐射体(非灰体如玻璃)三大类。物体对短波辐射的反射,颜色起主导作用;但对长波辐射,材性(是否导体)起主导作用。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红砖>水泥>灰色水刷石>白色大理石墙面)

二、外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表面吸热——结构导热——表面放热三个阶段。

表面换热:热量在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和室内空间或在外表面和室外空间进行传递的现象。

表面换热系数和换热阻:αi=8.7,Ri=0.11;αe=23,Re=0.04(冬);αe=19,Re=0.05(夏)

三、平壁的稳定传热

具有稳定温度场的传热过程叫做稳定传热。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程叫做不稳定传热。

热阻:是热流通过平壁时所受到的阻力,是平壁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R= d/λ,增大平壁层导热热阻的方法:壁层的厚度增加、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表示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单位时间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W/(m2·K)。数值上等于围护结构传热阻的倒数。K0=1/R0

封闭空气间层,传热主要是辐射换热(占70%,在间层内高温侧贴铝箔并将间层置于平壁低温侧),其热阻与间层厚度不成比例增长,间层厚度超过4cm,热阻不再增加。

稳定传热的特点:通过平壁内各点的热流强度相等,各材料层内的温度分布为一条直线。

围护结构总热阻,RRRRR;多层平壁各界面层的内表面温度,jag0ie

j

mtiRiRj

j1m

1R0(tite)

四、周期性不稳定传热

半无限厚平壁周期性传热的特征:空气温度、表面温度、内部温度是同周期谐波;温度波的衰减;温度波的相位延迟。

谐波作用下材料和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指标:材料的蓄热系数(S=Aq/Aef)、热惰性指标(D= Aq/Aif =RS)

蓄热系数越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材料表面的温度波幅就小;反之亦然。材料蓄热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导热系数λ、比热容c、密度ρ以及热流波动的周期T。空气层S=0。

热惰性指标的大小也能够很好地表明围护结构内部温度波幅衰减的快慢程度。空气层D=0。

温度波的振幅衰减倍数和相位延迟,ν0 =Ae / Aif,e

五、建筑传湿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绝对湿度(随温度而增加)、相对湿度(随温度而减小)、露点温度。

在湿空气的压力和含湿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空气,未饱和湿空气成为饱和湿空气时所对应的温度叫湿空气的露点温度,用td表示。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与计算

蒸汽渗透系数: l m厚的物体,两侧水蒸气分压力差为1 Pa,单位时间内通过l m2面积渗透的水蒸气量。它与材料的密实程度、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蒸汽渗透阻:H = d / μ

第1.3章建筑保温

一、建筑保温的途径

建筑保温的原则和途径(建筑体形、建筑保温和供热性能、建筑朝向与间距、建筑的密闭性、避免潮湿防止冷凝)

对采暖地区的建筑,外表面尽量避免过多的凹凸,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

二、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的主要指标:传热阻R0或传热系数K0

最小传热阻R0,min,采暖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满足的基本要求,计算公式

R0,min=(ti – te)n Ri / [Δt]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由围护结构的热惰性D(四种类型)决定;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i,一般居住建筑取18℃,高级居住建筑取20℃;

围护结构外表面不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需温差修正(如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

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根据房间性质及结构类型取值(办公、居住建筑为6℃)。对有热稳定性要求的轻质外墙R0,min必须进行附加修正。

采暖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性指标如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综合性指标如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室内计算温度取16℃)。

三、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

自保温构造、复合保温构造、轻质保温构造。

外保温复合构造的优越性:结构耐久性提高;房间热稳定性好;防止内部冷凝;减少热

桥传热;利于旧房改造;但对外饰面的处理要求高。

空调建筑围护结构内侧保温材料使用规定:间歇房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房间采用重质材料。

四、外窗、外门、地面、热桥和外转角等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设计

外窗——《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采暖居住建筑窗墙面积比应符合以下要求: 北

向不应大于0.25;东、西向不应大于0.30;南向不应大于0.35。居住建筑的外窗气密性等级,在1~6层建筑中,不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3级水平(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2.5m3/mh);在7~30层建筑中,不应低于标准规定的4级水平(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1.5m3/mh)。

提高外窗保温能力的措施:选用木材、塑料、复合型窗框或断热型铝合金窗框;双层窗、双玻窗、Low-e中空玻璃窗;增加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外门——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0.1~-6℃的地区,楼梯间不采暖时,应采取保温

措施;在-6℃以下地区,楼梯间应采暖,人口处应设置门斗等避风设施。

地面——地板面层材料的热工性能用其吸热指数B描述。采暖地区,应对建筑物外墙附

近地面采取局部保温措施,外墙内侧2 m范围内铺设保温层。

热桥——指容易传热的构件或部分,如外墙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圈梁、板材中的肋等。

转角——外墙角低温的影响带大约是墙厚d的1.5~2.0倍。

五、围护结构受潮的防止和控制措施

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的判断:内表面温度是否低于露点温度。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的检验:围护结构内部各处温度是否低于露点温度、水蒸汽分压力是否高于该处饱和蒸汽压力。可由结构内部水蒸汽P线与Ps线是否相交来判断。

围护结构受潮的防治和控制措施

表面冷凝,正常房间(满足保温设计、内表面气流通畅、内表面蓄热要求);

高湿房间(设防水层、间歇房使用吸湿饰面材料、增设吊顶与通风)。

内部冷凝,材料层布置为“进难出易”;蒸气流入的高温侧设置隔气层(采暖房隔气

层应布置在保温层的内侧);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沟道;冷侧设置密闭空

气间层。

第1.4章建筑防热和通风

一、建筑过热原因和防热途径

建筑防热途径:减弱室外热作用、结构隔热和散热、窗口遮阳、组织自然通风、减少室内余热。

二、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室外综合温度:是将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对外围护结构的作用综合而成的一个假想的室

外气象参数。计算公式为tsa=te+I ρs/αe,隔热设计时,室外热作用应选

择室外综合温度。

tsa呈周期性波动,与气象参数(室外气温、太阳辐射)、结构朝向、外

表面材料性质相关。

隔热设计标准:在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不高于夏

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θi,max ≤ te,max

三、围护结构隔热措施与效果

隔热的重点依次是屋顶、西墙、东墙、南墙、北墙。

屋顶隔热措施:浅色外表面;结构增加热惰性材料;通风屋顶;蓄水屋顶;种植屋顶。外墙隔热措施:外表面采用浅色饰面;增加墙体隔热性能;垂直绿化遮阳;通风墙。

四、房间的自然通风

形成自然通风的动力因素: 热压通风、风压通风和综合作用通风。

建筑朝向、间距和建筑群布局与自然通风的关系;

房间的纵轴宜尽量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主要房间应布置在夏季的迎风面。影响涡流区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房屋空间尺寸以及风向投射角。

从通风效果来看,错列式和斜列式较并列式和周边式为好。

房间的平剖面设计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房间的开口位置、面积、开启方式及通风构造的设置。

室内形成穿堂风,开口位置和面积设置适当,保证室内气流分布均匀,气流通过人们经常活动的区域。

第1.5章建筑日照与遮阳

一、日照的基本原理

日照设计要求:根据房间使用性质、当地气候和周围遮挡情况决定,房屋朝向和间距、建筑体形、窗口位置和遮阳处理。

太阳的位置:太阳赤纬角δ(-23º27΄~+23º27΄)和时角Ω;

太阳高度角hS和太阳方位角AS。目的是为了进行日照时数、日照面积、房屋朝向和间距以及房屋周围阴影区范围等问题的计算。影响太阳高度角

和方位角的因素有三个: 赤纬角、时角、地理纬度。正午时刻(As = 0)的太阳高度角hS=90°-︱φ-δ︱

日照标准:住宅建筑冬至或大寒日的日照时间为2h,建筑日照间距DHcothscoss,w

二、棒影日照图原理利用棒影关系描述太阳运行的规律,影的长度和方位角。

三、窗口遮阳设计

遮阳设计要求:防止直射阳光;利于采光、通风和防雨;不阻挡视线,与建筑协调;构造简单且经济耐久。

遮阳的形式和遮阳效果:水平式遮阳适用于接近南向的窗口;垂直式遮阳适用于东北、西北及北向的窗口;综合式遮阳用于东南或西南附近的窗口;挡板式遮阳适用于东、西向附近的窗户。遮阳效果用遮阳系数表示。

5.热工理论基础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热工理论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在自然界及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内涵丰富、公式数量多、联系工程实际范围广,是热能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自动化(热工过程自动化方向)和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能量转换的理论基础、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及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使学生获得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并受到相应的分析、计算能力及一定的实验技能的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实验,掌握热工基础的测量内容和实验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并能合理分析实验结果和书写实验报告。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4学时)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工程、热力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热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自然界能源的来源及其利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热力系统、工质、热源、状态,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基本状态参数、状态方程、热力参数坐标图。可逆过程、热量、功、热力循环。

重点内容:热力系统、工质、热源、状态,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热量、功、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

难点内容: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概念正确理解。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4学时)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功、热量,热力学能、膨胀功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以及在示功图中的表示。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功和热量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

重点内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热力学能、焓、熵的物理意义,热量、膨胀功、技术功的数学表达式及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方法。

难点内容:膨胀功、技术功和轴功的区别。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6学时)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卡诺循环组成、卡诺循环热效率、卡诺定律、熵方程、克劳修斯不等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重点内容: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卡诺循环热效率的计算及卡诺定律的含义,掌握熵方程的推导过程、克劳修斯不等式、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应用。

难点内容:准确理解卡诺定律并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的应用。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其热力工程(4学时)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状态方程式、比热、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定义、四种典型的热力过程的特点和状态量和过程量计算方法。

重点内容: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状态方程式,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定义,定压过程、定容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方程式。

难点内容:热力过程在p-v和T-s图中的表示。第五章 水蒸汽(2学时)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各阶段的的特点。水蒸气的状态参数表和焓—熵图、水蒸汽的热力过程。重点内容:水蒸气的产生过程各阶段的的特点,水蒸气状态参数的查取方法。难点内容:湿蒸气区水蒸气状态参数的确定。第六章 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4学时)

朗肯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的计算、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再热循环、回热循、热电联供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重点内容:朗肯循环的组成和循环热效率、汽耗律的计算方法,再热循环、回热循、热电联供循环和优优缺点。

难点内容:蒸气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的分析。第七章 气体的流动(4学时)

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管内定熵流动的基本特性。喷管的流速、临界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喷管效率、绝热滞止概念。

重点内容: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喷管的流速、临界流速和流量的计算,绝热滞止概念。

难点内容:稳定流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式 第八章 气体动力循环*(2学时)、混合加热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的组成、压缩比、膨胀比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燃气轮机增压内燃机及其循环的组成和特点。重点内容: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 难点内容:压缩比、膨胀比和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第九章 流体的物理性质(2学时)

流体的定义和特征、流体作为连续性介质的假设、流体的密度、流体的压缩性、流体的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重点:流体的粘性

第十章 流体静力学(4学时)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绝对压强、计示压强、液柱式测压计。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曲面上的总压力。

重点: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应用。难点:静止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

第十一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4学时)

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流体的分类。流线与迹线、流管、流束、流量、流线方程。流体微团运动的分析。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N-S方程)、理想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系统与控制体、连续性方程。

重点: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连续方程。难点:系统与控制体、输运公式。

第十二章

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流动(8学时)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及应用。动量方程及应用。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管内流动的能量损失、圆管中流体的层流流动。粘性流体的紊流流动。圆形管道沿程损失、局部损失、非圆形管道沿程损失的计算。综合应用举例。

重点:粘性流体管内流动能量损失的计算及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的应用。难点:动量方程及应用、圆管中流体的紊流流动。第十三章 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6学时)

平面流动的伯努利方程。有势流动、速度势和流函数、流网。几种简单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几种简单的平面无旋流动的叠加、平行流绕过圆拄体无环量流动、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卡门涡街、物体的阻力、阻力系数。

重点:速度势和流函数及平面无旋流动的叠加。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难点:边界层的分离

第十四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4学时)

传热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内容,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传热过程等基本概念。

重点内容: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传热过程基本概念。难点内容:传热过程的分析。

第十五章 稳态导热(4学时)

稳态导热、温度场、温度梯度、导热系数等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通过平壁、圆筒壁、肋片的导热分析和计算。

重点内容:傅立叶定律、导热微分方程式推导原测和过程和三个边界条件的建立方法,单层及多层平壁、园筒壁和肋片稳态导热时温度分布规律、导热量、热阻的计算。

难点内容:导热微分方程式推导、三个边界条件。肋片导热问题的简化分析。第十六章 非稳态导热(4学时)

非稳态导热的特点及计算,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重点内容: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掌握,集总参数法计算非稳态导热问题。

难点内容:集总参数法简化分析,比渥数、傅立叶数的物理意义掌握。第十七章 对流换热(6学时)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热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几种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准则方程式,凝结与沸腾换热的特点。

重点内容: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等基本概念,几种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准则方程式。凝结与沸腾换热的特点。

难点内容:准则方程式的适用条件和定性温度、定型尺寸的确定和计算。

第十八章 辐射换热(4学时)

辐射、热辐射、吸收率、反射率、穿透率、黑体、黑度、灰体等基本概念,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普朗克定律、兰贝特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角系数的定律和计算两固体表面间、多表面间辐射换热计算、遮热板原理。

重点内容:黑体的四个典型的基本定律,灰体、黑度的基本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结论。角系数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两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遮热板原理。

难点内容:两固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的计算。

第十九章

传热过程和换热器(4学时)

复合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系数等概念,传热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换热器的型、平均温差、换热器的热计算。

重点内容:复合换热、传热过程、传热系数,通过平壁、圆筒壁、肋片传热计算方法换热器的型、平均温差、换热器的热计算。

难点内容:复合换热概念、平均温差法换热器的热计算

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安排

1、习题

演做习题是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十分重视对这个环节的训练,利用配套的“热工理论基础”习题集和教材中的习题。每次布置作业时,精选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性、结合工程实际的习题,特别是课程后期,选择有综合性,工程性强的习题。

对有些综合性的题目,学生有时感到棘手,但要坚持只给提示,让学生看书,甚至查阅其他课程书籍,先不予讲解,启发他们运用已学会的知识,通过迁移来解题。

2、实验 本课程实验教学学时为12学时,以下实验项目任选6项: 空气定压比热测定实验;

CO2临界状态观察及p---T---v关系测定; CO2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关系测定;伯努里方程演示实验; 沿程阻力实验 局部阻力实验; 流量计流量系数测; 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

空气纵掠平板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 固体表面黑度的测定;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定。

除上述实验项目,还可根据学生科技活动的课题开设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项目。

3、现场教学

为培养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实践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进行理论教学时,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应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锅炉房、实验室的发电厂的模型,制冷装置循环,这种有机的联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和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又例如在讲述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这部分内容,分析以往学生反映抽象难懂,增举一个散热器、省煤器、锅炉等:分析它们存在的传热现象,由实例分析和计算,使学生接触的基本概念、原理不在是枯燥空洞,而是富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理论,从而加深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同时从实例的比较中,他们自己领悟出一个道理:对能量应从量和质两方面综合评价,才能真正找到节能途径。

4、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丰富的图、文、声等处理功能,使学生可以通过眼、手、耳等多种感官的直接感觉,直观、形象、生动地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傅俊萍,衣晓青.热工理论基础.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本教材是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规划教材。教材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整合为一本教材,减少了原三部分内容的重复部分,使教材的思路更具系统性,缩短了教学时间,降低了学生对这三部分内容的混淆程度,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教材:

[1]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自1995年修订版出版至今,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二等奖,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材对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创建了热工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使教材即加深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反映了学科的发展动态。

[2] 孔珑.流体力学.第三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3] 杨世铭.传热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本书自1998年修订版出版至今,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6.热工课程改革与实践 篇六

一、《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点

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是我院的主干专业, 《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在东北地区主要研究制热方向。一方面, 它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课, 如《锅炉原理》、《热工仪表与自动控制》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热工分析与热工计算能力, 另一方面, 通过实验、测试技能等综合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该课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 是学生公认的较难的课程。尤其对于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 (高职层次) 教学来讲, 由于学生高等数学基础薄弱, 很多学不好本课程的学生, 主要问题是出现在数学基础上。加上学时 (56学时) 有限, 让初次接触该课的学生难以入门, 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如何使《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里做初步研究。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热功转换及热传递规律的基本原理、概念, 以及在热能工程问题上的应用。针对本课程概念多、公式多和线图多、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这些特点,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努力做到: (1) 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 精简公式推导, 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实质, 不必过分强调公式如何推导。 (2) 强化实际工程应用, 将大量实际热力工程知识引入教学, 列举大量工程实例, 使学生能用热工知识分析和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 突出热工知识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用图表分析, 紧密联系实际。图表分析是热工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无论是工程热力学中的过程、循环、热量与功量分析, 还是传热学中的换热分析计算, 都以图表分析为基本工具。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目的就是要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如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现场教学法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制作了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演示,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繁琐的内容精炼化, 实际问题形象化。 (1) 头脑风暴法。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内容的讲解, 应多引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工程应用的实例。教师引出问题, 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 让他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最后老师总结, 选取最佳方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又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且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圆筒壁导热章节时, 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保温饭盒具有保温性能, 并设计几种提高保温性能的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最后再引申到工程实际-供热管道保温问题上来。 (2) 案例分析法。在《热工技术与应用》的教学过程中, 应始终把握理论教学联系实际案例的体会到本课程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解热力过程与循环时, 联系到热力设备是如何制热的。讲解水蒸气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对应关系时, 联系到锅炉热力设备额定工作压力与温度的调解关系。在讲到传热学稳态导热部分时, 提出冬天怎样穿衣服会更温暖等问题。学生往往会反应热烈, 感到热工学就在自己身边, 热工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 从而消除了畏惧心理, 提高了学习兴趣。然后再从身边的问题引申到工程实例, 比如锅炉等动力设备的工作原理、热工计量测试仪器仪表的设计开发等, 由浅入深,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充分提高的了学习效果。 (3) 现场教学法。利用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等途径, 组织学生现场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也可以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同时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由于我们学院地处哈尔滨, 冬天特别寒冷。学院有自己的供暖锅炉房, 夏天正值锅炉维修期间,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锅炉房现场讲解锅炉炉墙的组成结构。冬天是锅炉运行的季节,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现场体会锅炉炉墙的保温效果, 并可以参与锅炉的热工测试全过程。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 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3. 考试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 主要是通过课程考试来实现, 存在评价目标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简单化的缺陷。所以, 应该在评价标准方面做改进, 督促学生学习。为了体现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真正掌握和使用, 克服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弊端, 使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学习通过多种考核方式, 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有助于督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我院是骨干高职院校, 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其他院校, 我院的特色和优势是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应用开发、研究、科学咨询和技术转换能力的训练。因此《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课程改革, 更加注重行业化的专业方向、应用化的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 达到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在课程设置上条理清晰, 内容关联性强;充分发挥教师备课的创造性, 有效避免照本宣科;更能适应行业就业特点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摘要: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要求, 结合我院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 对《热工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热工,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黄敏.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徐红梅.高职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M].中国西部科技, 2006, (16) .

[3]李广华.关于热工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建议[J].装备制造技术, 2010, (6) :197.

[4]黄凯旋.刘建华.热工课程教与学改革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 2001, (9:73.

[5]宋雪静.浅谈高职高专热工基础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 (17) :784.

7.热工测量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篇七

关键词 火电厂;机组设备;热工测量;常见问题;解决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TK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42-01

在火电厂热工机组设备运行过程中,热工测量工作主要是针对热工机组设备与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测量与监控,以保证整个热工机组设备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因此,火电厂的热工测量工作基本要求也就是保证热工机组运行监控参数测量的准确性。热工测量不仅能够对于火电厂的工艺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反映,还是整个火电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大容量或者是高参数的火电厂机组系统,热工测量技术对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易影响和作用。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火电厂工程系统比较多,并且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因此,进行火电厂热工机组设备的热工测量过程中受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导致热工测量中常见问题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因此,进行热工测量中常见问题故障以及解决途径的分析研究,在火电厂热工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1 热工测量中比较常见的故障问题概述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火电厂电力热工机组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人们对于热工机组热工测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热工测量一些常见问题的发生与出现,从而对于热工机组系统与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以及经济性造成影响。

1.1 热工测量显示值不准确

热工测量显示值不准确,或者是热工测量显示值失准,是火电厂热工测量中最为常见并且影响作用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热工测量显示值失准主要有热工测量参数的显示值出现倒挂现象,或者是针对同一参数不同监测点的热工测量显示值之间偏差较大,以及热工测量记录指示值与显示仪表的显示值不一样等。

其中,热工测量的参数显示值倒挂,主要是指热工测量出来的参数显示值与正常的生产流程显示值之间出现相反的趋势情况。比如,在进行某火电厂热工机组设备的调试过程中,对于热工机组设备系统中的过热器以及再热器热工测量参数值,出现了减温前温度低于减温后稳定的情况。又比如某电厂热工测量过程中,对于主汽流量与总给水流量的监控测量中,出现了主汽流量比总给水流量显示值大的情况,都是热工测量中参数测量显示值倒挂问题。其次,在热工测量过程中,同参数多点测量显示值偏差大问题,主要是指,针对同一参数进行测量过程中,多次测量的显示值之间存在有较大的偏差现象。这种故障问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同一测量参数点,使用不同測量仪表进行多次测量后多次测量的显示值之间存在有较大的偏差;或者是针对同一参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通过不同的显示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显示值,显示值之间呈现较大的偏差问题。最后,热工测量显示值不准确或者是失准,还包括热工测量参数的指示值与测量显示仪表的显示值之间不一样的问题。在热工机组设备系统中,为了方便对于热工机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全面监视,会设置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监控方式,在进行测量监控的过程中会由于安装或者是监控显示仪表质量等问题,测量显示与指示结果之间发生不一样的情况。

1.2 热工测量参数显示值出现坏值、异常

在热工测量过程中,热工测量参数的显示值出现坏值或者是异常问题,是火电厂热工机组设备与系统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故障问题,尤其是火电厂热工机组系统中的风压或者是微压、液压位置等测量中,由于机组设备的运行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测量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热工测量参数的结果影响性也比较大。

1.3 热工测量报警信号异常问题

在进行火电厂热工机组设备的运行参数监测过程中,热工测量报警信号异常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热工测量问题。比如,在进行热工测量过程中,通过热工机组运行系统中的监测显示画面对于监测情况进行查看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监测参数信号处于报警状态的问题情况,但是热工机组系统运行正常。这类问题在风粉测量系统和烟监测系统中比较常见。

1.4 热工测量信号突变与测量仪表问题

在热工测量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热工测量问题还包括热工测量信号发生突变以及进行热工测量应用的测量仪表出现残缺不全等,其中热工测量信号突变主要是指,在电厂热工机组设备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热工测量的信号突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辅机保护误动,影响热工机组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热工测量仪表的残缺不全问题,主要有测量记录仪表没有显示指针、没有记录纸或者是没有记录笔、墨水等,对于正常测量记录产生影响。

2 热工测量常见问题原因与解决途径分析

2.1 热工测量常见问题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热工测量过程中发生的常见问题以及情况等,主要原因包括,进行热工测量应用的测量仪器不完善,或者是进行热工测量的操作不正确,甚至在热工测量过程中,工作管理人员对于热工测量的管理不完善,热工测量调校与操作技能不够等都会导致热工测量问题发生,影响热工机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热工测量设备仪器不完善以及测量操作不正确,主要包括进行热工测量应用的设备老化以及测量仪器设备选择过程中出现问题等,而热工测量工作人员管理与调校操作技能问题,则会导致测量校准表失准、测量操作不符合要求、测量仪器设备维护不够、报警信号系统设置不合理等,进而导致热工测量中常见问题的发生与出现,影响机组设备正常运行。

2.2 热工测量中常见问题的解决途径

根据上述热工测量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在进行热工测量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于热工测量使用的仪表、仪器等的管理进行规范与完善,通过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专门管理,以保证测量应用仪器、仪表的质量、精准度以及测量应用等。其次,应及时做好对于热工测量应用仪表、仪器的校验、维护以及检修,及时对于风、烟等压力测量系统进行清扫排污处理,做好测量元件安装情况的检查,定期做好对于测量系统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测量仪器设备与系统的安全稳定测量实现。最后,还可以通过完善热工测量报警系统、加强对于热工测量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以及建立管理一体化的热工系统监测信息平台,实现对于热工机组设备以及系统的准确、可靠监控、测量,保证热工机组设备与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3 结束语

总之,对于热工测量中常见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对于避免与控制热工测量常见问题的发生与出现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还有利于提高热工机组设备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保证热工机组设备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香云.火电厂热工测量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湖北电力,2010,2.

[2]张新闻.热工测量的安装因素对测量回路综合误差影响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3.

[3]郑凤苓.热工系统安装中的典型问题分析与处理[J].电力建设,2010,7.

[4]宿云山,丁立平,白世雄,刘红欣.浅析热电锅炉热工测量中的问题[J].科学与财富,2012,4.

[5]郭豫荣,张修义.热工测量与控制设备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6,4.

8.热工车间工作总结 篇八

2009年在不知不觉中又结束了。回顾走过的这一年,我们的成绩是可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缺点,下面我将做一总结,并且把2010年的工作也介绍一下。

一、2009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在新年开始的时候,我们主要工作就是维护三机四炉,以及4#机组的扩建工作。

1、合理制定热工专业的定期检查工作,经过前期处理缺陷的经验积累,我们逐步合理化的完善每个月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工作。包括:

(1)每月上旬进行给煤机和输煤电子皮带秤的校验,很好地保证了上煤量的准确性,并且设专人完成此项工作,有利于对设备熟悉和业务熟练,提高了校验的精度。

(2)对经常出现的6KV电机线圈温度接线松动问题,每月进行接线紧固,杜绝因温度非正常波动而导致设备停运的现象。

(3)输煤系统环境差,每月中旬对就地控制柜和接线盒进行清扫,防止设备出现污闪。

(4)因锅炉火检结焦严重,粉火检常出现检测不到火焰故障,我们定期对锅炉粉火检系统进行清焦

(5)考虑到汽机瓦振探头处常有油污,为防止瓦振误动作易造成停机的重大事故,我们将瓦振探头处的卫生清理和接线紧固纳入定期工作。

2、加大日常设备巡检力度,强化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心,对现场重要设备每日巡检到位,如DCS电子设备间、热工电子间、ETS盘柜、TSI盘柜、锅炉汽包小室等重要地点和设备每日必查,建立设备巡检记录,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到随时掌握,尽早处理,以防发生大的设备事故。

3、严格执行公司缺陷处理的规定,认真做好日常的设备缺陷处理工作,对出现的问题组织人员尽快处理,以防发生设备缺陷扩大化影响机组运行的情况,并对发生的缺陷进行详细分析,对类似的设备早检查、早预防,力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4、#1机组小修、#2机组大修工作顺利完成。按照公司和部室的计划,大修期间热工班按照先前计划实施的热控专业大修项目处理#1机组缺陷32项,完成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100%。并且积极响应集团提出的节能降耗的精神,对维修的设备进行了分类。能修理好的就修理,比如压力表、温度计,都修复后在次投入运行。能通过替换一部分元件后正常工作的,就只买元件而达到在次利用。比如电动执行器、变送器等等。而#2机组大修项目有17大项、134小项。期间完成技改项目10项,包括锅炉加装工业水变送器、#1机#2高加就地液位计更换等,校验现场测温元件169支,校验压力变送器及压力开关153支。并在大修期间,对2#机调门进行了技术改造,由原来的顺序进汽方式调整为对角进汽方式,这样使转子受热更均匀,既节约了用汽量,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循环泵房进行改造,上了一套DCS柜,实现了无人值班。加大了保护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并且更换高低压胀差探头、各瓦内的温度元件和 轴向位移探头。致使运行人员能更好观察到汽轮机运行参数,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行

5、从8月中旬开始,车间全体人员在主任的统一领导下,都投入到4#机组的建设中,根据厂里下达的年底开机的命令,我们及时制定出合理的工程进度表。把人员分成三组,一组进行加工制作件,一组在DCS室而另一组跑现场开测点。其中锅炉侧共有905个测点,另带微油点火系统96个测点。而汽机侧823个测点,在加循环泵房70个点。由于这台机组对于我们来说什么都是新的,所以好多设备的安装都是边看图纸边施工。从敷设电缆到安装设备在到接线、调试,都是井然有序。虽然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在车间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及在其他车间的配合下,按时完成了4#机组的安装任务。

6、班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每周的安全活动定期学习公司下发的安全方面的文件和制度,各个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对前一周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一些违章情况进行纠正。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录像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每周一晚上学习期间按照预定的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专人进行检查,不能按时完成的进行考核,对学习成果较好的进行奖励。同时学习公司随时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部分还做了记录。

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安全上:虽然班组成员安全工作的规范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习惯性违章现象仍然存在,班组人员在工作中求快不重视安全的现象仍然存在,安全意识仍待加强。

2、技术技能素质和工作经验有待提高。以#1机除氧器上水调门为例,我们过分相信厂家技术人员,在调试时虽会同运行人员多次进行验收但均未察觉异常,在正常投运后调门依旧有卡涩现象。技能的提高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我们要以更加认真和负责的态度来弥补我们经验的不足。3、3月份,因#3机推力轴承温度大于75℃就地温度表故障,#3机动作跳机。对这些重要保护设备应加大巡检和维护力度,充分考虑日常的危险点和事故的隐蔽性,力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4、在4#机组扩建工程上也存在不少缺点,包括所开测点不够准确,所敷设的压力表管没有做到横平竖直,这些缺点我们保证在下个机组一定会克服掉,把工作提前做到前面。

三、在2010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安全是第一位的,车间将遵循公司文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具体上,进一步强化车间人员 的安全责任意识,对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情况建立班组安全档案,并由违规责任人出具书面检查,定期汇总、分析、考评,以班组为单位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班组成员人身不出现轻伤与障碍。

2、加强后一步生产设备的巡检与维护,对所辖设备分工到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对下列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曾经出现过缺陷的设备;处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设备;、操作频繁或者不灵活的设备;带缺陷运行的设备;参与设备保护和联锁的设备;

3、根据热工专业所辖设备,在后期的安全例会和安全活动中,带领班组成员加强对热工设备危险点的学习和重点维护,并熟悉对重要缺陷的的紧急处理步骤。类似于:(1)服务器故障(2)汽机振动参数跳变(3)火检探头及冷却风机(4)各配电柜及控制柜电源工作异常等,并加强对DCS部分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服务器及各主控单元工况的巡视和检查,对误发过的设备动作信号注意监视。确保#

1、#

2、3#机组的正常运行。

4、对出现的比较重大的情况和缺陷做出事故预想,定期汇总,在班组成员之间讨论,早准备、早防范。在运行过程中加强设备巡视,对不正常运行的设备尤其是带缺陷运行设备进行密切检查并做详细记录。确保主体设备不发生停运事故。

5、加大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具体方法上,定期组织“缺陷讨论会”,“业务技能训练”,“理论知识学习”和“安全活动”。并且积极配合公司和部室做好下半年的技术大比武工作。

6、增强效益意识和成本意识,节能降耗,提高创新理念。在技改方案的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提报方面严谨论证,避免随意性,倡导修旧利废,严控检修成本。

7.做好明年5#机、#6锅炉安装、脱硫新建的配合工作,合理安排人员,早准备、早筹划。避免出现4#机组存在的毛病。

9.热工仪表复习提纲 篇九

1、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的基本方法及测量仪表的品质指标(精度、变差、灵敏度、分辨率等)。

2、测量仪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什么是不确定度,引入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分析有何意义。

4、目前常见的温标有哪些?了解各种常见温度计的组成及基本结构。

5、什么是热电效应、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6、掌握热电偶的相关性质,特别是中间导体定律及中间温度定律。

7、了解热电偶的分类,知道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常见方法及原理。

8、了解热电阻测温的原理、分类、性质和特点。

9、了解热电阻的接线方式,为什么要采用三线制接线?

10、了解常见非接触式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11、什么是压力,表压力、绝对压力、负压力(真空度)之间有何关系?知道常见压力单位的换算关系。

12、常用的压力检测弹性元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压力计的选择和安装需要注意什么?

13、了解压缩式真空计、热电偶式真空计、热电阻式真空计的工作原理。

14、流量的定义及单位,流量计的分类。标准节流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形式各有什么不同?安装节流装置应注意什么问题?

15、电磁式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原理。16理。、浮力式液位计、压差式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的测量原

17、显示仪表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各种显示仪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18、电子电位差计原理、自动平衡电桥的原理是什么?

19、何谓数字显示仪表的三要素?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如何?

20、过程自动控制的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图形符号(方框图)。自动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主要)有哪些?

21、被控对象过程的特性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不同?

10.热工计量论文 篇十

【关键词】电厂热工 测量误差 影响因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H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22-02

0前言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热力参数的准确测量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先决条件。但在电力生产的实际过程中,由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检修运行维护和管理中的缺陷,加上重视不足,使得热工参数测量失准现象总有存在,导致热工保护系统误动甚至发生停机故障也屡见不鲜。

随着发电成本的提高,电力生产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加剧。保证热工监控的参数测量准确,提高机组设备运行的安全经济性,是对热工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热工测量问题的汇总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供检修运行维护中参考。

1、电厂热工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基于电厂热工测量的对电厂安全、 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 因此正确认识电厂热工测量中误差产生原因有十分重要, 以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与改进措施将误差控制到最低限度。 在查阅了相关研究成果及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验, 电厂热工测量误差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1由于测量引起的误差

测量误差主要是指由于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所产生的误差情况,其具体产生原因分述如下:

(1)测量仪表产生的误差:测量误差的出现在一定情况下是由于测量仪器不完善或有缺陷所造成的。从仪表的本身质量来说,比如某些测量元件,可能由于质量不佳加之随机组运行多年而造成精度下降。因此要避免热工测量误差的出现,首先就要考虑到仪表质量问题。如果电厂对仪表产品性能缺乏了解或选型把关不严,导致一些质量不稳定的产品混入电厂或型号误用的现象,造成热工测量误差的出现。

(2)测量方法产生的误差:由于测量方法不符要求产生的误差,包括取样点的选择、仪表安装位置等,按照测量要求,对于风烟系统的压力测量,其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高于取样点,汽水系统的压力测量,其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低于取样点。但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知识缺乏或现场位置限止, 常常会出现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情况。

1.2由于报警定值设置不当引起的误差

电厂热工仪表测量中,报警设置十分重要。如果设置不当就会出现由于测量参数发生变化时,就发出报警信号。 而实质上测量参数并未达到报警的范围, 因此当这种误报现象出现后经运行人员确认报警信号消失。但这种情况如果不得到有效解决,如此反复,容易导致运行人员对报警信号处理的倦怠,报警信号过多, 画面不少参数闪烁。

1.3 由于仪表维护不当引起的误差

电厂热工仪表,其维护工作与测量误差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一些压力测量, 应对仪表取样点与测量元件安装位置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力要进行修正,否则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所以电厂检修工作者在对仪表进行维护管理中,必须做好对参数校验的工作。应该将压力修正值设置到DCS组态中,变送器量程按设计参数校验,这样可以避免人为造成的错误,修改也比较灵活方便。

2、减低电厂热工测量误差的措施与对策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电厂的稳定、安全运行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各种原因产生的测量误差,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电厂热工测量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1选择合适的热工测量仪表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与否。因此在电厂热工测量中,对仪表的选择是控制误差产生的第一要素。一般来说,仪表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精度等级:作为电厂热工测量的工具,仪表的精度等级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当场综合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仪表的精度将对电厂可靠、稳定运行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测量误差的出现,首先就要确保选择的仪表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实践经验证明,关于精确度的选择并不是等级越高就越好。这是因为往往精度高的仪表,一方面其仪价格就越高,同时对测量环境要求也很高。因而电厂必须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考虑到测量环境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精度仪表。

(2)量程:考虑到仪表不灵敏区的存在,因此要求在仪表选择时,其测量值的上限应和仪表的量程相适应。从而有效地减小由仪表不灵敏区所引起的分辨误差。所谓“不灵敏区”是只仪表测量中如果输入量较小时,可能引起的输出量变化幅度很小,使得难以被察觉,造成分辨误差。相反如果仪表量程选择过大,同样会引起很大的测量误差。因此从应用实践经验来看,通常在仪表整个量程的前三分之一范围内,分辨力不高,测量误差较大;后面三分之二范围内,分辨力较高,测量误差相对较小。所以,测量值的上限不应落在整个量程的前三分之一范围内。一般当被测量值波动范围不大时,所选择的量程应满足测量值落在三分之二量程左右;波动较大时,应落在二分之一量程左右。总体来说,在仪表选择时考虑到进度和量程两个方面,而相比较这二者,仍然是要遵循仪表精度选择优先的原则。

2.2 规范计量和测量仪表的管理

加强对标准计量设备的管理,建立标准表进出登记核对制度和标准压力表的零位偏移档案;标准仪器不外借锅炉或汽机,用于现场试验,以保证标准仪器的准确可靠。同参数多个测量元件,使用同标准仪表校验(如热电偶同炉校验、 热电阻同槽校验、变送器同标准压力表和电流表校验等),通过调整使测量误差方向相同(即都是正误差,或都是负误差),以保证指示的一致性; 建立测量仪表自动管理数据库, 将现场校验设备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起来, 经过数据加载、 现场校正至数据返回三个阶段,完成仪表校验周期、 校验和记录的自动管理,避免周检漏项和记录不真实。完善仪表调前准确率统计工作,对调前不合格的仪表进行跟踪检查,以确定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2.3 完善测量系统

把好设备选型关,选用经过实际应用证明是可靠的测量元件和仪表。制定热控设备的技改计划,结合机组的检修,对稳定性差的产品进行更换,或降级用于非主重要测点。水位测量,应校对同参数测量的取样点或测量筒标高,确认一致, 并保持测量环境条件(保温、伴热、管路敷设等)相同。带有联锁保护的测量信号,增加信号变化速率保护功能,当信号变化超过设定值时,报警的同时自动屏蔽信号输出,避免保护回路误动作,当信号下降至设定值时,通过人工或自动恢复信号越限的联锁保护功能。根据运行实际情况,定期对热工报警和保护定值进行合理性进行梳理,修正。

2.4规范测量仪表维护

(1)在对设备的点检或巡检中,热工人员除检查机炉的一些主重要参数外,还要对仪表的参数或DCS中历史曲线开展分析工作,一旦发现有热工参数指示异常的现象,及时检查和分析原因,并予以消除,提高在线运行仪表质量。

(2)针对运行监视、自动调节和报警动作值信号取自不同测点所带来的不一致性, 建议采取三取中方式,将三取中后的信号公用于显示、自动调节、报警动作值。

(3)定期对风烟压力测量管路进行吹扫,汽水测量测量管路进行排污。

2.5规范测量仪表的检修

(1)为了防止主汽温度倒挂现象,检查并做好炉机就地测温元件的保温工作;检修时对元件护套内进行清灰;元件安装时注意检查是否插入到位;同炉校验误差接近的热电偶安装同侧(偏正的安装锅炉侧)。

(2)汽水系统通过压力变送器测量压力时,将因标高产生的水柱修正值,设置到DCS组态中,这样变送器校验时,只要按设计量程校验,可以避免人为造成的错误,修改也比较灵活方便。

(3)作为经常性工作,利用各种停机机会,检查测量信号屏蔽线接地和回路接线的可靠性,保证屏蔽线的单点接地和各连接点接触良好。

3、结束语

上一篇:科技能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下一篇:12月每月一事日记、自省月启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