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教案

2025-02-06

画家乡教案(精选9篇)

1.画家乡教案 篇一

《画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教学重点:

1、认字。

2、通过朗读课文,体味家乡之美,感悟爱乡之情。教学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你的家乡在哪儿?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下面,我们跟随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到他们的家乡去看看,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文,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自由读文,画出本课生字词,同桌互读。

3、再次读文,画出喜欢的词句,读一读(初步感知语言)。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课本,和同桌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看看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二)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收获可大了,课文读得比上节课更正确、更流利了。山山他们呀还想请你们到他们的家乡去瞧瞧,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就去谁的家乡看一看,读一读。)

(三)汇报并指导朗读。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可带劲了,老师真想听听你们喜欢谁的家乡?快告诉老师吧!

涛涛的家乡:

1、你喜欢谁的家乡?为什么?你能在书上找出这句话并读给我们听吗?相机指导朗读。

句一: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句二: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2、齐读。你们这么喜欢涛涛的家乡,就让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读读吧。

3、边想边读。大家读得真好听,老师还想听一遍呢!这一次让我们一边想着美丽的大海一边来读。

山山的家乡:

1、自由地读读这段话,找一找山山的家乡和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方相像?

2、说一说山山的家乡和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方相像。

2、请喜欢山山家乡的同学读一读这段话。(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山山的家乡?请你们都站起来读一读。)

3、表演读。(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读吗?愿意的同学可以站起来,咱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青青的家乡:

1、你们知道大草原是什么样的吗?

2、课件展示草原美景。(到底大草原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去看看吧!)

3、合作读。请同学们赶快拿起书,邀请你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4、展示读。(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美丽的读书声给我们展示展示?)

平平和京京的家乡:

平平和京京看到同学们把山山他们的家乡夸得这么美,可等不及了,也想请大家快点到他们的家乡去看看。

1、分男女生自由读。

2、男女生赛读。

三、总结

请同学们说出五位小朋友家乡的美丽景色。

四、拓展延伸

是啊,他们的家乡都很美,但老师要在这儿告诉大家,我们的家乡——潍坊,也很美,谁能像涛涛他们那样来画画我们的家乡,把它介绍给全国的小朋友,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美丽的潍坊呢?

2.《画家乡》教案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示题导入

1.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他们的家乡是怎么样的?

2.配合多媒体演示,师范读课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

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把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学会的生字。

4.读生字。(自读,齐读)

5.检查识字情况。(全班抽读,同桌互抽)

6.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特点。本课字形结构较多:独体字:贝;半包围结构:原;上下结构:男、爱;左右结构:虾、跑。

2.学生独立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如,“原”字的第二笔是“竖撇”;“爱”字的上下要写紧凑一点。

3.看范写。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看看自己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把没写好的再写一写。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词

复习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朗读体会

1.用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引入:“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大家翻开书,快速默读课文,然后自言自语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学生学习默读)

2.请学生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学生做答时,教师依次出示挂图)

3.慢慢细读课文,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美的?把这些句子用波浪线勾画下来。(指导体验性的阅读)

4.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把你勾画的句子读一读。(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指导,不一定按课文的顺序)

例如:学生觉得涛涛的家乡美。

a.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2、3句话。

指导朗读句子: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式,并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背诵:看图背诵,闭上眼睛想象背诵。

b.涛涛的家乡真美呀!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呢?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c.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让人不喜爱,不向往!请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或学生和老师比赛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由于课文的第2~6自然段是并列结构,所以不管学生先介绍谁的`家乡,均可用以上步骤进行教学,其他自然段则可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如:向小组里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勾画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通过交流,互相感染)

5.引导学生发现第2~6自然段的表达顺序。(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也有利于学生模仿学习运用语言)

a.(出示小黑板:①××的家乡在哪里;②××的家乡是什么样的;③××在哪儿干什么)请看第2自然段,这段先写了涛涛的家乡在哪儿;再写了涛涛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了涛涛在那儿干什么。看看第3~6自然段,是不是也按这样的顺序在写呢?

b.教师可通过引读帮助学生领悟。如,山山的家乡在哪里?山山的家乡是怎样的?山山在那里干什么?

c.师生小结:课文第2~6自然段,都是先写了谁的家乡在哪里,再写他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他自己在那里干什么。

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段落

你最喜欢谁的家乡?现在就请你美美地读那个自然段。呆会儿,你可以上台来当小解说员,指着图按这样的顺序(指小黑板)给大家介绍。

运用语言

1.读读说说(课后题)。

a.刚才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到这两个句子,谁再来读一读?

b.这两个句子都有“那么……那么……”这个词语。用上“那么……那么……”可以突出你说的事物。你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吗?

2.指导画家乡、赞家乡。

a.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图上的小朋友分别生活在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这些小朋友通过画家乡(指课题),表达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板书:爱家乡赞家乡)你也想象他们一样,用五彩的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吗?

b.你的家乡在哪儿?你想画些什么?(教师归纳,突出特色:①标志性的建筑物;②有特色的景物;③把你自己画进去)

c.画好后,建议你像书上那样,按一定顺序写上几句话赞美自己的家乡:先写──我的家乡在哪儿?再写──我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自己在那儿干什么?也可以不按书上的顺序,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画家乡教案边学芳 篇三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中国地图)你能从图上找到我们的淄博吗?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淄博才占据小小的一角,你们说我们中国大不大?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的人住在海边,有的人住在山里,有的人住在平原上,有的人住在草原上,还有的人住在城市里。无论人们的家乡是哪里,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

师:同学们,你们爱不爱我们的家乡,你们想不想看看自己的家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家乡图片,师旁白:景色优美的张店夜景,让我们心驰神往的桓台马踏湖;激情四溢,热闹非凡的周村大街;美丽的潭溪山美景;远近闻名的聊斋城;历史悠久的齐国故都。景色宜人的文昌湖。还有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沂源溶洞)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家乡图,你能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家乡吗? [生:我们的家乡真美啊!„„] 师:你爱不爱我们美丽的家乡?[生:爱] 师:想不想把家乡美丽的景色画下来?[生:想]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是呀,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那谁想来读一读这一句(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点名读)指名读,适时评价: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生字学习:爱,图形格 观察:1.爱是个什么结构的字(上中下)注意我们在写上中下结构的字的时候要写得扁一些.2.伸出你的手,小眼睛要看仔细!我们先来写他的偏旁,爪字头,中间是秃宝盖,横要长长的,勾要出锋,下边的友的横正好在横中线上.学生写,(注意写作姿势)评价 全班齐读第一段(深情地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昨天,老师认识了几位小朋友,他们跟你们一样,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师:想不想看看他们的家乡? 2.自由读课文

师:那就赶紧打开课本,认认真真地把我们课文读一遍。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注意要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把这5个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的家乡用横线划出来。)

3、检查字词

师:小朋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认得他们吗?谁来当小老师领读.师:谁还想读?

师:这么多小朋友胸有成竹,那我们就开火车读。(适时评价)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小组竞赛读,奖励星星

师:今天,这5个小画家呀知道我们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说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

(课件出示词语)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男女生赛读,读的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五位小画家的家乡美景。.认识小伙伴及他们的家乡。

师:小朋友,文中的5个小画家你们已经认识了吗?谁来说说他们的名字?

指名说,教师板书——评价:你记得可真牢,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齐说名字。

(课件出示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的家乡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师:小朋友们真厉害,5个小画家的家乡一个也没记错,我真佩服你们!你们是怎么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家乡联系起来的呢?(引导观察名字和家乡,寻找联系,可以清晰地把握课文内容。)例:涛涛的家乡在海边。海边才有涛声。

师:5个小朋友还真的很喜欢自己的家乡,连名字都与家乡联系在一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几个孩子的家乡,去欣赏一下他们家乡美丽的景色!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师:小朋友们,听(让生听海浪的声音)„„我们来到了哪儿?[生说:海边] 师:小朋友见过海吗?[引导学生说话:大海是蓝蓝的,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师:这就是涛涛的家乡。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

【课件:(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这三句话设置控制点击出现。】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课件出示〈1〉这句话)那么蓝,那么宽,是有多蓝,多宽呢?就是非常的意思?那你能把大海非常蓝非常宽的感觉读出来吗? 谁还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先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师:那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吗?美在哪里?风景美(板书)涛涛的家乡还有什么?(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生:还有鱼虾。(课件出示〈2〉这句话)

师:大海不仅美,里面还有很多鱼虾呢。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鱼虾很多(一艘艘),一艘艘什么意思?很多艘,对呀,很多艘得船上都装着鱼虾,鱼虾该多么多呀!你来试着读一读.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了鱼虾的多(装满)装满和装着不同,装着一个是装,两个也是装,但是装满就代表很多了,那么这么多的鱼和虾,捕鱼的人看着心情会怎么样啊?[生说:开心;激动;高兴] 你能用开心快乐的语气读一读吗?齐读。师:那你们觉得涛涛的家乡还美在哪里?丰收美(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师:这个时候,涛涛在干什么?

这就是涛涛捡的贝壳。(出示课件贝壳图)说说你看到的贝壳是怎样的?(美,漂亮)如果是你捡到了这么漂亮的贝壳,你心情怎么样?(开心)也就是心情美 师:看图,涛涛是怎么捡的?

光着脚,没穿鞋,就是---认读“赤着脚”

为什么要赤着脚?不怕扎破吗?能用那么„那么说吗?引导说:沙滩是那么的松,那么的软。

那就让我们再一起夸夸涛涛的家乡吧?(课件)师:涛涛的家乡很美,其他孩子的家乡也很美,就让我们就走进他们的家乡吧。但是这几个小朋友的家乡,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学习,你们能不能通过读回答下面这几个问题?(大声说)①谁的家乡在哪里?②谁的家乡是什么样的?③谁在哪儿干什么?

7.你们找到了吗?咱们分小组来比赛,看看谁把自己的家乡夸得最好听。读的最好的,还有小奖励呢!比赛开始。

分为:山山队,平平队,青青队,京京队。(蘑菇,稻田,骏马,科技)

师:师引读:涛涛的家乡---山山的家乡--平平的--青青的家乡-京京的家乡--只出示:描述的句子。五.夸自己的家乡,深化主题

4.画家乡教案 篇四

1、认识“宽、虾、脚等12”个字,会写“虾,贝”两个生字。

2、研读课文第二节,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

画家乡,你跟我们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想到一块去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画家乡》

2、你能说说家乡的意思吗?你的家乡在哪儿?你的家乡都有些什么呀?

3、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知道他们的家乡在哪儿吗?想知道他们怎样画家乡吗?那就请你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就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看你们读得那么起劲,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呀,可是,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了出来,他们都急着想跟咱们交朋友呢。(2)分两行依次出示打乱顺序的带拼音生字,每行四个,指名读。(3)出示第三行都是前鼻音的生字。

轻轻读读,你能不能发现这四个字宝宝有个小秘密,是什么呀?你能准确地带领大家来念念这四个字吗?(4)你会记哪些生字? 组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5)小朋友真能干,字宝宝一高兴,脱了小帽子,带着他的好朋友到咱们教室里来玩了,你们欢迎吗?(出示词语)同桌之间我读你听。

指名读(随机:“捡贝壳”是怎么捡的呀?做个捡的动作给老师看一下!你们的小手还会捡什么呀?“又绿又密”,什么又绿又密?“又高又大”,什么又高又大?你能说“又—又—”吗?)

3、检查初读

(1)通过刚才认真的朗读后,你都知道是哪些小朋友在画家乡,你能用方框划出他们的名字吗?让我们热情地招呼他们:滔滔、山山、平平、青青、京京(2)你喜欢谁的家乡?找到课文中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老师读课题,五名学生分小节读各自喜欢的家乡。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全班小朋友一起读。听的时候请用横线划出五位小朋友的家乡分别在哪里。(3)用“谁的家乡在哪里”来说

板书: 滔滔──海边 山山──山里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三、细细品读,感悟海边美景

1、小朋友的家乡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山里,有的在平原,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城市,他们的家乡都很美,你们想去看看吗?来,咱们一起赶紧乘上快乐的小列车吧!(出示小列车)因为路比较远,请大家闭上眼睛。咔嚓、咔嚓——小列车出发了。

2、播放海浪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呀?我们来到了谁的家乡?

3、是的,是海边,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4、喜欢大海吗?那就快下车来看呢!美美地读一读介绍滔滔家乡的这一节课文吧!想一想滔滔的家乡到底美在那儿呢?用波浪线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5、交流:你觉得滔滔的家乡美在哪儿?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滔滔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 引导说句:(先用图片,再让学生自己说。)那么——,那么 ——。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好多呀!你从哪个词看出“多”?(一艘艘、满)

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出示鱼船捕鱼归来的图片)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滔滔。” 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体会滔滔的心情。

6、滔滔的家乡真美!有又宽又蓝的大海,有活泼的鱼虾,有美丽的贝壳,滔滔感到很快乐,也感到很自豪,他高兴地唱起歌来,让我们一起跟着他唱吧。(边欣赏视频《我家住在大海边》边唱歌。)

7、歌声好听,我们小朋友的读书声更好听,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8、就要离开海边了,让我们来夸夸滔滔的家乡,作为海边旅行的美好回忆吧!出示:

(1)我来到海边,海是那么_____,那么_______。

(2)赤脚走在沙滩上,脚下的沙子那么____,那么____。

(3)沙滩上的贝壳是那么_____,那么 _____。(4)我捡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我是那么___,那么___。

9、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句子练习说话。

10、是呀,海边真美!别的小朋友的家乡也很美,现在我们就先和滔滔说再见吧!

四、巩固生字:

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读——组词读——齐读

五、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贝、男、虾”三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写这三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

3、生练写

4、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5.画家乡 篇五

(一)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2.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很爱自己的家乡。并且他们还把自己的家乡画下来,他们的家乡可美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板书课题(24画家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习课文前,老师先让同学们听一位朗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同学们昨天晚上已经预习过本课了,老师呀先来考考你们,本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那么下面的考试和以往不一样,我给生字宝宝找了些老朋友,不知道大家还认识那些老朋友吗,敢不敢挑战自己?。

(2)读之前,老师允许你们同桌一起先回忆一下,同桌之间合作,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3)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来说名话。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但不知道这些老朋友回到课文中,你们是不是还认识他们呢,现在请四人一小组,自己选择喜欢的自然段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并且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师相机板书)

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4)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鱼和虾。)引导读好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看着这涛涛的家乡,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谁再来读读,谁能比他读得还好呢?

(5)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

(6)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7)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8)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9)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10)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

(1)小组商量你们喜欢去的地方!(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3)学后小组汇报,全班感情朗读。5.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还有三位小朋友的家乡没有去,你看,他们都等急了。下面老师决定让小朋友自由活动,你最想去谁的家乡就跟谁去,现在就出发吧!(2)全班交流自学体会。(3)感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4)自学相同段落的小朋友齐读整段。(5)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想和大家完整地读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段落,可以站起来背。

四、拓展课文,课外延伸 1.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我们刚才已经游览了五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多美啊!老师觉得我们的家乡也美,你们想看吗,看完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烂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板书设计: 画家乡 涛涛 山山

平平

画青青 京京

家乡

6.《画家乡》教学反思 篇六

一、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随课文识字虽然可以避免集中识字法的单调枯燥,但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易打断学生学文的思路,所以我还是采用传统的集中识字法。由于学生预习得比较充分,都想展示自己的能干,我一行一行出示,待出示第三行时,我说要把机会留给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小朋友们立刻就坐得端端正正了,而且读得响亮、正确,我这话可谓一举两得。小老师只带读四个前鼻音的生字,目的是要他们读准前鼻音。读词语时,我让他们做做捡贝壳的动作,说说“又—又—”的用法,这样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生活中去认识,小朋友学得比较有兴致。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读着《画家乡》,好像遨游于祖国的美好河山中。你看,那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平原、连绵的群山、茫茫的草原,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你将再次感到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美丽。这将激发起我们对美丽祖国的无限热爱,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们呢!孩子们喜欢旅游,我就设计了一个旅游主题,让他们乘上“快乐的小列车”,闭上眼睛听海浪的声音。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海边,听到了海鸥的叫声、海浪的拍击声,看到了又宽又蓝的大海、又多又满的鱼虾,还有五颜六色的贝壳,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起对课文的朗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课文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参与讨论,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去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在读文感悟

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同桌之间我读你听,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进行朗读,四人小组合作夸夸涛涛的家乡,选择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使学生拥有适度的自主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读书、去思考、去表达。

四、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改进

7.画家乡作文 篇七

放学途中,如果不是同学,老师或家人,大多数人都是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不带来一丝温暖,也不留下片点关心,回家的.路显得漫长而又孤寂。就是在如此的风景里,却曾有陌生人和我肩并肩地一起骑着自行车,共同谈论着同一话题,也许是出于青春时期的性格开放,或是同校学生的安全感,两人交谈的很顺利,吧寂寞送下了墓地,仍而,匆匆一别后,再也无法找出人海中的他了。

回想起自己的家乡,远比这可爱的多了,家乡是我们的聚集地,一路放学回家收获的都是满满的关爱。

同时,家门前的草地上会有各种人经过,但土地上空飞扬的不是尘土。而是蜻蜓,小溪也不用哀痛沉吟,欢乐的唱着儿歌,向远方奔去。

打柴人从山路里赶来,坐在清凉的石阶上休息,他们满脸汗水,如同狂风暴雨倾泻而下,此时此刻,他们是最知道水的滋味的人,待数杯水下肚,或是打声招呼尽快回家,或是继续做下闲聊歇息,牧人则不敢懈怠,匆匆打完招呼过后便专心赶路,唯恐牛羊失足跌入水中,只有从城镇边回来的人最为悠闲,一会儿坐在石阶旁谈论着逸闻趣事,一会儿进屋看看是否需要帮忙、

如此和谐的画面在夕阳的余晖下上映,在大家谈笑的眨眼间里,留下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笑容,在休息足够后,他们又重新沿着小路走去,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脚印,通往各自家里的那缕青烟。

在我成长过的家乡里,为劳累的过路人递上一杯清凉的水,这是家乡长期已久的风俗,不因是否得罪人而有例外,不因血缘亲疏而有区别,至于那个夕阳西下时的和谐美好的画面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成功的解释了世间的淳朴自然与和谐。

8.《画家乡》的教学反思 篇八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感知课文,让学生说说画家乡的小朋友分别是谁?(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读准轻声。然后问: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涛涛的家乡在海边。”其实这也是每个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话。

精读涛涛那段,学会运用“那么……那么……”,这个关联词语,多处出现。在学习第2自然段后,我让学生练习说话,要求学生能说出一种景物的两个特点。如:“花儿那么香,那么美。”理解“一艘艘”,感悟“装满”,然后整段填空式积累句子,一步步扎实进行。第二自然段也是如此进行。

9.画家乡 篇九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生在桐乡,长在桐乡,桐乡呀,就是我们的家乡。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吗?(预设:乌镇茅盾故居,石门丰子恺,乌镇华章生态园,新世纪公园,凤鸣公园,田野菊海„„)

师:是啊,说的真棒,你们瞧。(欣赏图片)师旁白:美丽的水乡---乌镇,一代文豪茅盾的故居,千年古寺---福严寺,丰子恺漫画馆,你看前不久我们还一起去了„„春游的华章生态园,到了秋天我们的家乡还有„„这田野菊海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呢。看来,家乡值得骄傲的地方还真不少呢。

(分析:用自己家乡的景色来导入,让学生有直观感知,而且也有话可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点击出示:家乡

师:谁来读好“家乡”这两个字。(指名读)

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分析:通过读题、悟题,让学生从题目中去领悟文本的内涵。教师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师配乐看图叙述课文,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向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念念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词语)

(1)小朋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得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

(2)全班检查词

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生读词语,随机评价)

(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另外,给学生挑战的激qing,并又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文性。)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生2:美在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沙滩,我们可以在沙滩上玩沙子,还可以在沙滩上捡贝壳。

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师导;这一艘艘装满了鱼和虾的船承载了渔民伯伯丰收的喜悦,他是多么开心呀,来,读出他们的心情!个别读

4.涛涛就是生活在这么美丽富饶的地方,他是多么幸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幸福,齐读第二段。

5.指导背诵:涛涛的这幅画,先画了(大海),大海那么(),那么().又画了(船),一艘艘的船上装满了()和()。最后画了近处的(涛涛),那个在海滩上(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你瞧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根据从远到近的顺序呢,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你们都能记住课文内容了,把响亮的掌声送给自己!现在老师提高一下要求,看着画面,你一样能背出来!难不倒大家,谁来挑战?生背

师评:老师可真佩服你们!这么厉害!五.略处理3-6段

1.师:涛涛的家乡很美,其他孩子的家乡也很美,我们就走进他们吧。2.学生自读。

(1)、读完这几段话,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2)、引导发现:①谁的家乡在哪里?②谁的家乡是什么样的?③谁在哪儿干什么?

3、自由读,请你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4.生读

5.同桌交流一下,刚才所画出的句子。6.汇报

师:老师把这些句子打到了大屏幕上,现在你喜欢谁的家乡,就美美的读读谁的家乡吧。

师:你喜欢谁的家乡,为什么呀?

指导孩子读好高清,平坦,宽广,一眼望不到边,宽宽的,高高的等重点词语。

7.同学们把这几个小朋友的家乡描绘的这么美,那咱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把自己的家乡夸得最好听。读的最好的,还有小奖励呢!礼物是什么呢?呵呵,保密!比赛开始。分为:山山队,平平队,青青队,京京队。

生赛读:我是山山队,我们的家乡-------师:同学们都用银铃般的声音展示了自己家乡的特色,奖品是什么呢?老师给你们每一队奖励一枚小标志,(蘑菇,稻田,骏马,科技馆的剪图)喜欢吗?这是你们靠自己的努力赢得的,祝贺你们!7.大海那么蓝,那么宽,这几个孩子的家乡那么美丽,那么迷人。你也来试着填一填吧。

---------------那么-----------,------------那么-------------。生汇报。

8.是啊,我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在海边,有的在 山里,有的在平原,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城市„„但是却各有各的魅力,师引读:涛涛的家乡--------------

山山的家乡---------------------

平平的家乡-------------

青青的家乡----------------京京的家乡---------------只出示:描述的句子。五.夸自己的家乡,深化主题

1.领略了别的孩子家乡的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出示临沂风光图,用那么----那么---说话。

2.引导孩子完成我的家乡在--------------,-----那么----------,那么----------。还有-------------,那个在-------------,就是我。

师评:一一班的孩子个个都是小诗人,你们也能用自己的话,夸自己的家乡了。六.总结

师:大海的波澜壮阔,田野的一碧千里,高原的牛羊成群,城市里车水马龙,组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祖国。出示图片

师述:象征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巍峨雄壮,淡雅清韵的桂林山水;“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气势磅礴的的安徽黄山;令人驰 魂夺魄的长江三峡;,象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宝岛台湾中部的日月潭;每一处都令人叹为观止。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家园,谁人不骄傲?孩子们,我们希望祖国将来更加繁荣昌盛,这份未来的蓝图,靠你们去描绘!

七.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念一念: 爱什么颜色

我喜欢火红的颜色,因为—— 太阳是火红的,花朵是火红的,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们的队旗,我们的红领巾,也是火红的。

我喜欢金色的颜色,因为—— 稻子是金色的,丰收的秋天是金色的,我们的童年也是金色的。

我爱草绿的颜色,因为—— 大自然是草绿的,我的梦是草绿的,我有像草一样的生命,坚韧不拔!我的生命也是 草绿色的。

我爱多彩的颜色 因为—— 我的梦是多彩的 我画的画是多彩的 只有努力,祖国也是多彩的《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作者:云霄县实验小学

方钊洪

一、学习目标: 认识“宽”、“虾”12个生字,会写“男、爱”2个字。能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男、爱”

三、教学准备:课件(风光图片、生字、重点句子、自学提示)教学流程:

媒体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祖国各地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自由发言)

2、有这样几个孩子也说自己的家乡美,还把美丽的家乡画下来。

3、板书:画家乡

4、全班齐读课题。

二、揭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①谁画家乡?

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③他们是怎样画家乡? ④他们的家乡漂亮吗? ⑤他们为什么画家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句)

三、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想知道答案吗,我们赶快打开书本102页认真读一读吧!

1、挑战第一关:捡贝壳——媒体:(我会读:12个带音节生字贝壳)

这些生字老师已经请同学们去预习了,现在请读给同桌听,看谁读得最认真。A、同桌互读生字。(谁有自信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或开火车)B、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小老师领读。

音节躲起来了,你们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C、全班抢读没带音节的生字图片。(读对的生字落到篮子里)

2、挑战第二关:采蘑菇——媒体:(生字词语)请学生自选读喜欢的蘑菇上面的词语。

过渡:恭喜同学们顺利过关,现在请打开课本102面自己读读课文吧!

四、自学课文,初步感知文本。(1)、读读课文思考:有几个小朋友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是谁 ?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2)、了解课文掌握情况。

A、谁来说说有哪些小朋友画了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贴画片)

B、课件出示:句子(A的内容)学生齐读句子。

五、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孩子们的家乡可美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图片。问:这是谁的家乡?——(涛涛)

(一)、指导看图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顺序)

指导学生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

2、指名试读(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3、指导朗读(学生读喜欢的句子)

第二句: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子。

*能学着它的样,用“那么

那么

”说话吗?

第三句:由“装满了鱼和虾”想象渔民丰收的喜悦。第四句:体验涛涛的快乐。

4、齐读课文。(带上笑容美美地读第二自然段。为换位介绍涛涛的家乡作准备)

5、试试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涛涛到底画了什么)

(如果你就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你的家乡?)

6、总结学习过程: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我们学习涛涛的家乡时,先看一看图上画的是哪里,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读一读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然后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出示课件)我们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小朋友的家乡。课文3、4、5、6自然段。

1、山山、平平4位小朋友也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的家乡玩玩,把他们的家乡介绍给大家,你们愿意吗?

媒体出示四位小朋友家乡的图片。

瞧:这是——的家乡„„请同学们到想去的地方旅游吧!

2、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小旅游团。

(一)、小组合作,品读课文。过渡:哪些小组能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去旅游的地方的美丽景色?我们比比哪些小组说得精彩,哪些小组听得认真。

(二)、小组汇报

1、朗读学习的段落。(朗读员可以单独读也可以一起读)

2、读读喜欢的句子,说说读懂(知道)了什么。(汇报员)

3、说说那里的景色怎样?(用文中的语言、或用自己的语言)

七、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1、我们的祖国像个大花园,有蓝蓝的大海、山清水秀的山里、平坦宽广的平原、碧绿的草原、美丽的城市。孩子们因为爱家乡,所以了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爱、美

2、读课文。(合作朗读课文)

请你们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用你们的表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大家你喜欢这个地方,觉得它很美。

八、指导书写。

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字一定也写得很漂亮。课件:我是小小书法家。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会写两个生字。它们是 —“男、爱”。指导书写。(观察、笔顺、字形、描红、书写)

九、拓展:我的家乡美

孩子们,我们用五彩的画笔也画画自己的家乡吧!

1、你想画哪些能代表家乡的景物?

3、你想为我们可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

十、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板书设计:

谁?

涛涛

山山

平平

青青

京京(图片)在哪里? 海边

山里

平原

草原

上一篇:物业公司奖惩实施细则下一篇:典当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