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计算与申报》说课

2024-10-01

《税费计算与申报》说课(共2篇)(共2篇)

1.《税费计算与申报》说课 篇一

(一) 实训目的

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学习,我基本了解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在实际的应用中去无从下手,在税务处理中总是会出现各种的失误从而导致最后结果的错误,而通过本次的上机实践,可以将我学到的理论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工作中去,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尝试到一些我们没有学到的知识。实训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上机实践中去,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得到改正。

(二)实训的意义 通过自身实践,重新过滤了一遍所学知识,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不会体验到的知识,比如各税种的税务处理和凭证的填制以及各种特例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有提及到,但是总感觉很抽象,而在实践中,通过对税务的填报,使我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上一层楼,记忆更加的深刻,不再像以前那样的模糊。并且,经过自己的研究和老师的指导后,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自己对税收实务的认识更近一歩,为自己以后税收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自己以后从事税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细心,在实训中,我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一种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工作。通过本次实训,让我看清了将来努力的方向,给了我充足的自信,在以后的学习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专业知识。

二、 实训的内容和过程

(一)实训的内容

税收实务实训课到现在为止已经结束了,在这一学期的实训中,我们先后总共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附加费、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进行了上机实践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际工作中的税务处理进行纳税申报。

填制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纳税申报表,包括了小汽车、卷烟、固定资产等项目的税务处理。还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核算与申报。根据某公司的原始凭证,计算其销售额、税额、税率,从而填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期代收代缴税额计算表、本期取得准予扣除消费税凭证明细表、应税消费品纳税申报表、资源税纳税申报表等等。还要根据步骤,先填完各种附表之后,在进行纳税申报表主表的填制以及各种附属资料。

(二)实训的过程

一方面,我的处理的事情能力不够,而且,在实习中我缺乏工作耐心,细心程度也不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错误,给本次的税收实务实训来带来一定的麻烦。另一方面,我的专业知识学的不透彻,很多知识都了解一点,没有更加深刻地学习,致使在工作中出现很多错误,不能更好地完善实习工作。所以在计算应税销售额和税额时总是会出错,好多东西都算错了,比如说会把不含税的销售额看成是含税的或者把一些不用计算的收入计算进去,这样就导致了最后计算结果的错误。对这种现象很苦恼,只能对着答案一步一步的做,认真的去思考每一项应该怎么算,到底该不该算以及使用什么税率,一节课也就只能填一个表,还不能保证全对。之后慢慢的才可以在实践中找到一点感觉,对税收申报表一点一点的熟悉,逐渐的加快做题的速度和质量。现在我对税收实务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虽然现在我的税收实务不是很好,但与最初的拿到题就不知所措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实践也使我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在学习中逐渐的去改正、去完善,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在税务这条路上可以走的更远。

三、税收实训总结

本次税收实训大概有一个学期,其中涉及几个增值税、营业税等几个大税种以及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附加费、资源税等几个小税种。经过这一次的实践,我深深地了解到税务工作的艰辛和困难。

在实训当中,各种不同的税种计算对我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实训中我总结了一些小的要点:1、按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写,不得遗漏,同时要明确的区分各种原始凭证,例如:通过防伪税控的和没有通过的,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原始凭证来填制纳税申报表,不可选错。

2、填制在纳税申报表上经济业务要与实际相符,数字要真实可靠,单位以及金额要明确,如果金额要有大小写的,大小写要相符,不可有错别字。3、数字之间不可以有空格,每一项都要填在其对应的位置,不可错位。4、各项经济业务要明确区分,要收什么税,具体怎么收,税率是多少,税额是多少,有没有特殊规定等等。5、一项业务可能会收很多种税,这是就要自己去判断、去选择,到底要怎么征收,要做到细心、谨慎。6、每一张纳税申报表都会有很多的项目,在填制纳税申报表是就要仔细的去看每一项让我们填什么。7、每一种税填的都不是一张表,可能有附表和主表之分,填的时候要先填附表,这样的话在填主表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也不容易出错,否则会和你难填而且容易填错。8、注意特殊情况,看一下填表说明,有一些表格可能不用填写,或者填一部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训,我深深地认识到做税收工作的不易,所以在以后做纳税申报表时,我们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不可以有丝毫的马虎之意。这是非常繁琐,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功亏一篑,徒劳无功。作为一名学生,最终能够很好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以后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而我们的知识就是我们以后可以得到好工作的保障。所以我们要做到把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只是挂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而这样的实训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践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拓展自己的知识,使之可以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的实训是值得我去珍惜的,它为我们累积了很多良好的知识和经验。

四、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的税收实训,我发现了很多我平时不太注意但是却很重要的事情,或许他们不起眼但是一旦出现就会让人无法忽视,而在这次的实训中让我发现自己的缺点,为我以后的道路指明了道路,让我获益匪浅。

我发现在学习自己中要多看书,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多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上课时要用心听讲,将老师讲的内容尽量记住,不要多做无益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做一下课堂笔记,记住自己不懂得,等有时间想老师或者同学请教,一定要今早解决问题,不可以拖沓,同时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办事方法,跟自己进行对比,改正自己的缺点。除努力学习具有责任心外,要善于经常做学习总结,总结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为免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努力做到更好,不可以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放弃。

税收实务是一门涉及很广的学科,其中涉及到会计、经济、税法等学科的内容,所以想要学好税收实务就不能只学税收实务,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女里掌握与税收有关的知识,为自己学好税收实务打好基础。这一次的实践虽然时间短暂,虽然接触到的东西只是限于税收实务,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不仅仅是书本是的知识,还包括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些都是书本上看不到,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的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有缺陷,了解税收工作的本质,了解税法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我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认真的对待工作。

最后,诚心地感谢曹老师教给了我这么多的税务知识,以及感谢能给我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让更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可以了解到税收实务的更高层次。以后我会努力学习税务,希望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税务工作者。

2.二手房交易税费如何计算 篇二

一、出售房龄不足5年及满5年不是家庭唯一住房的,按照二手房交易计税金额的1%全额征收。而根据国务院出台的调控细则,二手房的个人所得税,将严格按差额的20%征税。

以交易一套130平方米的二手房为例,卖主买房时,价格是40万元,这次是以80万元出售,差额是40万元。按我市现行的总房款1%征个税,需缴纳8000元的个税;而如果按差额的20%征个税,那么这套房需缴纳个税8万元。也就是说,这套房子光是个税部分,就增加了7.2万元。更何况,二手房交易还有契税、营业税、交易费等其他税费。按照最高标准来算,这套二手房还要缴总房款3%的契税、5.6%的营业税,两样税加起来是6.88万元。再加上 8万元的个税,这套房子的累计交易税费已经达到了14.88万元,相当于总房款80万元的18.6%。

二、按差额20%计征所得税的做法并非“新规”。此前二手房个人所得税有两种计征办法:差价的20%或总价的1%~2%(1%针对普通住宅,2%针对非普通住宅),交易时可以从低选择。对于房价涨幅很快的房源,无疑是按照总价为基准计算相对划算。

根据1994年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转让所得”应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其中包括房产。

征收方式为:1、查验征收:纳税人能够提供房屋原值等费用发票的,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原值-契税-相关税费-合理费用)×20%

2、核定征收:纳税人不能提供房屋原值等费用发票的,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

三、根据国务院“国五条”细则的要求,凡是能查询到原值的,都必须要按查验征收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差额的20%,那么在计算税额时,计税价格、原值、契税都好计算,“相关税费”和“合理费用”究竟该如何界定呢?

相关费用”是指转让房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建设费、教育费附加及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费用,就南京市而言,主要是5.6%的营业税。“合理费用”则包括装修费、手续费、公证费等,尤其要说明的是,装修费是有限额标准的,商品房最高可以扣除房屋原值的10%,公有住房、经适房最高可以扣除原值的15%。

上一篇:辽宁师范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下一篇: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