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历险记读后感

2024-10-05

汤姆历险记读后感(精选14篇)

1.汤姆历险记读后感 篇一

暑假期间,我和我的姐姐共同看了一本名叫《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书。

此书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他用机智、幽默、诙谐的手法把汤姆・索亚和他的伙伴们的有趣经历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汤姆・索亚是个调皮又机智的学生,比如,在他被罚时,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他故意表现的很有意思,让他省了不少功夫,还让别人心甘情愿的给他东西作为酬劳,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就在他和哈克相遇的那天晚上,两人一起目睹了一起凶杀案,为了主持正义,勇敢的汤姆站了出来,揭发了印第安・乔的丑陋面目,解救了被冤枉的波特。终于有一天,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汤姆和小伙伴们一行决定冒险。故事内容跌宕起伏,我看得意犹未尽。

看完这本书,我联想到了自己,童年总是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每天都有说不完的“为什么”,每天放学都不会按时回家,几乎每天都有哭有笑,还有陪伴我们的怎么玩都玩不厌的游戏。虽然我没有像汤姆拥有一个疯狂的童年,但他很多经历我也同样经历过。从他身上我学到了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要做一个善良的孩子,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创造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

2.汤姆历险记读后感 篇二

1874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 他在序言里说:“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都实有其事, 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 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的故事。哈克贝利·芬取材于真人, 汤姆·索亚……是我认识的三个孩子特点的综合。”[2]

《汤姆·索亚历险记》缺乏一般意义上的统一情节, 而由一连串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和冒险故事组成, 小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都维系于主人公汤姆·索亚的身上。

“出售刷墙权”一章里, 鲍丽姨妈用以惩罚汤姆的刷墙工作, 被他故意装做是一种享受或权利, 在孩子们面前炫耀, 惹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自己的玩意儿换取刷墙的权利, “要不是灰浆用光了, 他准能把全村的孩子都搞破了产”。在主日学校, 校长用来奖励好学生的那本《圣经》居然让汤姆“倒卖”得来的十张黄票 (黄票是背诵《圣经》成绩的标志, 积累十张黄票可以获得一本《圣紧》) 弄到了手, 虽然他对这本劳什子一窍不通。即使在庄严肃穆的教堂里, 汤姆也不甘寂寞, 他放出一只黑甲虫, 逗弄卷毛狮子狗, 结果既为自己解了闷儿, 又大搅沉闷的礼拜。

恶作剧是汤姆用来对付圣彼得村刻板的成人社会和精神束缚的, 而冒险才是他的自由天性的体现。汤姆和乔·哈波逃学, 跑去村外密林中玩绿林好汉的游戏, 感慨“宁愿在舍芜森林作一年的绿林好汉, 也不做一辈子的美国总统”。他们联合哈克贝利·芬乘木筏前往密西西比河上一个沙洲, 去做风风光光的海盗。更惊险刺激的, 是汤姆与哈克贝利为验证“死猫治瘊子”的迷信, 夜闯墓地, 在荒废的“鬼屋”里寻找强盗的宝藏, 在密宫一样的岩洞里挖掘大盗印地安·乔的财宝。

汤姆的恶作剧和冒险活动分别跟两个环境———圣彼得村和密西西比河紧密联系, 这使它们之间形成有意味的对比。圣彼得村充满着成人社会的保守、虚伪和清规戒律。主日学校把孩子们训练成循规蹈矩的服从者, 甚至因为连背三千条 《圣经》语录而变为白痴。汤姆在村里的种种恶作剧, 表面上是顽劣与淘气, 实质上隐含了作者对弥漫于圣彼得村保守的清教传统的讽刺和批判。相反, 村外的密西西比河承载了更多的野性与自由, 无论是逃学、当海盗还是探寻大盗的宝藏, 都与这条大河息息相关, 她似乎蕴藏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 作为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 在圣彼得村和密西西比河之间, 汤姆注定要经历一个从逃逸到回归的旅程。

汤姆·索亚被视为经典的“顽童”形象。准确地说, 他更像中国人所谓的“人来疯”。虽然作者着意借汤姆的顽劣讽刺挖苦圣彼得村的道貌岸然, 然而汤姆的性格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叛逆。他最终回到了圣彼得村的生活里, 甚至奉劝哈克贝利也回到那个“文明社会”。汤姆的恶作剧往往是为了引起注意, 争得风头或者优越感。汤姆以引起关注为旨归的恶作剧, 实质上是以游戏的方式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的反复验证, 正如他出席自己的“葬礼”, 是以游戏的方式为自己回归社会做的一次预演。当寻宝游戏给汤姆真正地带来财富的时候, 游戏连同他的童年一起结束了。汤姆成功地被圣彼得村接纳, 也激起了他一直期待的真正的轰动。汤姆·索亚似乎是马克·吐温塑造的带有西部风格的美国英雄———以蔑视社会习俗的方式得到社会的承认。

汤姆·索亚的回归并不合马克·吐温愤世嫉俗的胃口, 他追求的是永远的逃逸。他许诺:“不久的将来, 我要描写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让他亲口述说他一生流浪的经验。”八年后, 他兑现了诺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出版了。那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靠残羹冷炙果腹的孤儿哈克贝利, 和汤姆分享了强盗的财宝之后, 被村里文雅的寡妇道格拉斯收养。当他觉得自己要被村里那套文明规范闷死的时候, 他决心回到密西西比河上, 乘上木筏继续流浪。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主题的深度上, 哈克贝利·芬的历险远远超出了狭小闭塞的圣彼得村, 超越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以及儿童小说的范畴, 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英国) 马库斯·坎利夫.美国的文学[M].方杰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144页.

3.汤姆历险记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现实主义

引言

马克·吐温一生的个人著作非常丰富,在欧美文坛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极富创作能量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从自身的生活环境出发,探讨发生在大众身边的大事小情,具有很强烈的人文主义气息。对于著作等身的马克·吐温来说,他的每一部作品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其中,最为喜爱和看重的莫过于他的早期作品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饱含着自己对小主人公无比的同情与怜爱,寄希望于一次次的探险经历,让他获得爱与尊严的重生,以此来怀念自己过去的苦难与难以释怀的童年。本文就从小主人公汤姆·索亚的个人心智模式的成长历程出发,来欣赏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寄予的深情以及所体现的高超的写实主义手法。

一 马克·吐温个人简介

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他的原名是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马克·吐温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出生,当马克·吐温四岁的时候,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举家搬迁到了一个非常优美的地方,也就是密西西比州。在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里,这几年的回忆应该是最有回忆价值的。因为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就如彩虹一般的美好。可是就在马克·吐温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许时,他生命中最疼爱他的父亲突然离开了人世。从此原本天真无邪的马克·吐温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启了人生苦难的第一站。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马克·吐温渐渐发现了文字所蕴含的巨大的能量。于是,在所有的闲暇时间,他都拼命地从文字中汲取生命的营养。同时,那些从前的经历与生活中的感悟也慢慢地出现在文字上,成为了他宝贵的创作灵感的来源。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和形象都已经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陪伴着我们走过生命的四季。无论是对于官场黑暗的抨击,还是对于社会底层大众呼声的回应,马克·吐温都用自己的笔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经常感受到一种满满的正能量。

二 汤姆·索亚的成长记录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是一个让人可怜,有的时候,还会让人觉得很讨厌的小男孩。由于父母过早的离开的人世,汤姆·索亚的童年是和自己的姨妈家熬过的。作者用“熬过童年”是因为汤姆·索亚的童年并不是充满童年的乐趣的。但是,富有青春活力的他,还是会让自己的童年多一些想法的。汤姆·索亚总是用各种鬼灵精怪的奇思妙想给身边的伙伴和长辈们带来快乐。汤姆·索亚富有幻想与冒险精神,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些奇遇。后来,奇遇终于发生了。

在一次游戏中,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哈克无意间撞到了一场谋杀。几个盗墓贼因为分赃不均等原因产生内讧,结果其中一个盗贼被同伴杀死。汤姆·索亚在深深的不安中,默默地隐藏着这一个惊天的秘密。后来,汤姆·索亚和他所“追求”的伙伴蓓琪一起探险,结果由于地形不熟和大部队走失。在误打误撞中,汤姆·索亚和伙伴来到了那几个盗贼藏身的山洞。令人意外的是,那几个盗贼在掩藏赃物时,无意间发现了藏有很多金钱的箱子,洋洋得意之际,他们发现了汤姆·索亚的行踪。在盗贼要捉住他们时,上帝保佑,山洞突然坍塌了。盗贼被埋在了里面。汤姆·索亚和伙伴逃了出来,并沿着先前做好的记号,找到了回家的路。汤姆·索亚向当地警察报告了自己的发现,警察搜查塌掉的山洞找到了盗贼的尸体与财宝。最后,汤姆·索亚的英雄事迹传遍了村镇的各个角落。一时间,汤姆·索亚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成了报纸的头条。

三 汤姆·索亚的成长所蕴含的启示

《汤姆·索亚历险记》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可是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找到我们童年的影子。这种感觉的传递就是因为作者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作品中,高超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我们从一些汤姆·索亚的成长经历中来领略一下这种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特点与启示。

首先,汤姆·索亚身上对于传统的教条的一种挑战与叛逆。或许,今天看来,我们依然会感觉汤姆·索亚是一个大家眼中的另类。他对于老师枯燥的授课,产生不了太大的兴趣,但是对于新鲜的外面世界则是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所以,从这个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年代的童年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成长压力。一方面要在师长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玩耍的天性会让我们在田野间,尝试各类奇特的游戏与冒险。估计,汤姆·索亚在玩耍的时候,作者又重温了一遍已经久远的童年。因为,如果没有感同身受,没有体验过类似的生活,不可能创造出如此接地气的文学作品。

其次,汤姆·索亚的冒险中成长。在小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庇佑与引导,可是内心的自动自发的成长与渴望让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渴望。在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会迸发出惊异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超越年龄,跨过时光。在文中,汤姆·索亚是一个不断寻找或者创造冒险经历的好手。特别是当冒险的经历与场面真的来到他的面前时,他也经历了胆怯与无助。在找不到出口的山洞里,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外在力量辅助时,要战胜饥饿,最重要的是要战胜内心对死亡的恐惧。虽然,对于他们还幼小的心灵来讲,死亡只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怪物,但是求生的本能,最终帮助他们实现了自救。最后胜利地走出了随时可能会让他们离开人世的死亡之谷。

最后,汤姆·索亚在爱中成长。马克·吐温对于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特别是带有自己童年印记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满含爱意与柔情。因为汤姆·索亚其实应该是一个带着作者走进童年回忆的孩子。虽然,汤姆·索亚像一个野孩子一样,在同伴与长辈面前耍各种小聪明。这些在成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获得成人关注的一种较为极端的表达罢了。有人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虽然汤姆·索亚满脸的狡猾的笑,满脸的无忧无虑,我们依然在他独自发呆的时候,感受到他的孤单与对父母的渴望。也许,成长需要一些看起来比较残酷的经历。但是,并非一定要经历所有的苦难才会历练成长。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反思,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否给孩子阳光般的爱与温暖。就像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的一样: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所以,成长的动力包括磨难,但更不应缺少爱。因为,在成长的路上,如果缺乏爱就意味着一种生命意义的残缺,这是多么的残忍。所以,作者马克· 吐温最后给小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女人做他的养母。从此,汤姆·索亚开始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童年,尽管,他已经在内心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汤姆·索亚的个人成长,无论是从起初的幼稚与冲动,充满了对所处时代的不满,还是后来,在和朋友的冒险经历中,不断地去接纳和蜕变。汤姆·索亚用自己童心之外的爱心去冒险,去需找和浇灌属于他自己,也最终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友谊之花。当所有的结果慢慢像冬日暖阳一般美好的时候,我们的汤姆·索亚也最终迎来自己所盼望的美好生活,这是他应得的生活。

结语

文学作品从某种角度来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种作者对现实的态度。通过马克· 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的成长,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人的经历其实就是一种财富。童年并不是只有泡泡糖,旋转的木马,童年还可以有“奇遇”,有冒险,有勇敢。每个人的童年可以而且应该是美好的。也许,当我们有一天长大成人,回首依然逝去的童年时,浮上心头的更多的应该也是一些像汤姆·索亚的奇特经历。我们也希望这个小小的汤姆·索亚永远驻在我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董衡哭.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2]波布洛娃.马克·吐温评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3]钱满素.美国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克莱门斯.我的爸爸马克·吐温[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1.

[5] 刘蓓莉. 孩子的魅力[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6] 唐廷君.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内心世界的映照[D]. 四川大学 2006

4.《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四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我非常爱看,可以说是百读不厌。

在这本书里,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带着我来到了他的童年,在他的童年里,淘气的汤姆索亚带我来到他的家庭,他的学校。

他喜欢和哈克贝恩、乔埃哈波、班恩罗杰、吉姆哈林斯……一起玩耍。他有一次说出了真相,把印第安乔告上法庭,把可怜的墨菲波特解救了出来。又有一次,他把哈克和乔埃叫到荒岛上,来当海盗。还有一次,他把撒切尔法官的女儿贝琪撒切尔从难以走出的“迷宫”里救了出来最后他又和他的好朋友哈克一起寻宝他们把蕴藏在地下的宝藏成功地挖了出来,汤姆又把自己的机智发挥出来了,他把宝藏藏在了两个小口袋里,吃力地运了出来。

汤姆的童年是充满叛逆和冒险的,我希望大家能跟着这个机智勇敢的小主人公,共同感受童心的透明,青春的美丽,人生的温馨,自由的可贵……

让我们为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进入他的童年,进入他的回忆吧!

万花筒似的童年

——《城南旧事》读后感

童年,是曾经的天真可爱,是美好记忆的开始,也是人生旅程的起点。童年,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林海音写这本《城南旧事》,也是她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不舍情怀。

我一向对名着不太感兴趣,往往是刚翻开一两页便将其束之高阁了。《城南旧事》却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着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影片中的主角英子(林海音),生活在北京城南四合院内一户温馨的大家庭中,英子有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过着属于她自己的童年生活。随着一页页翻过,一个个故事情节也展现在我眼前:缓缓走过的骆驼队,英子也慢慢度过她的童年,英子的朋友“妞”,她喜欢的“秀贞”,草丛里的小偷,家里的佣人“宋妈”,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一幅幅童年的画面,一件件童年的往事,英子的童年就像一个个装着童年酸甜苦辣的百味瓶。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英子和宋妈分别的凄凉景象:英子坐在洋车上,不停的回头望着骑着小毛驴的宋妈,直到宋妈的背影消失在尽头。这幅画面好像真的出现在我眼前,我看见了路旁的枫叶,听见了英子的哭泣,感到了心碎的悲痛。

合上书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城南旧事》带给我太对太多的感受。小小的英子,那么的天真可爱,本应该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要像大人们那样思考,有很多事是不该在她那时发生的。父亲的去世,让一个12岁的孩子撑起了半个家,不仅要哄弟弟妹妹们开心,还要照顾妈妈。思考,让英子瞬间变成了大人,也让她的快乐童年背上了沉重的担子。

回头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生活,谁不比英子小时候过的好呢?我们既不用操心家务,也不用为快乐发愁,以自己为中心,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我们小时候没有遇到过的事,英子遇到了;我们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的事,英子经历了。老子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英子这样早就遇见了这些事,在日后抗打击抗挫折心肯定比一般人要强,她必定变得很乐观。再回头看看童年,也许英子会很感激童年里经过的种种挫折,让她变成生活中的“强者”。

童年,就像一个百味瓶,里面装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童年,又像一个万花筒,绽放着无数耀眼美丽的光芒。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段美好的过程,美好的记忆。也许在你人生的道路上,它是个铺垫;也许在你成功的人生中,还要感谢童年。那段回忆,谁都无法抹去,不曾忘记,那就把它藏在心间,视为最珍贵的宝贝。

读了《红楼梦》有感_400字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讲的都是豪气干云的人物,孙悟空,宋江,诸葛亮,一个比一个智慧,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骁勇善战。

但《红楼梦》不同,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惨态,金陵十二钗没有一个好下场,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远嫁,湘云贫病,妙玉失踪,迎春虐死,惜春为尼,熙凤惨死,巧姐成婢,李纨守寡,可儿早夭。唯独宝钗还不错,不过自己嫁的那个人却不爱自己。可比起其他人来讲,还算幸运。红楼女儿的悲惨又有谁知?

我喜欢黛玉,她能够为自己的幸福而去争取,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只是黛玉错了,在这个年代,岂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吗?黛玉太过于清高了。以至于不去交人情,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结局。而宝钗则与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与之相反,所以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多与宝姐姐一块儿,这点也促成宝钗在众姐妹中交情甚好。再者,黛玉虽“心较比干多一窍”,可黛玉表现太露,不比宝钗端庄沉稳,在贾母眼中留下了一个典范妻子的表率。

身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潇湘妃子”黛玉,又怎会没有难言之隐呢?父母已双亡,在这偌大的府邸之中,却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啊!

红楼梦真的很不错,我推荐大家也读一下。

读了《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是一个童年的梦,这梦有欢喜也有悲伤,这个梦发生在油麻地,发生在一个美丽的乡村,发生在一幢幢草房子里。这梦里有一个个可爱的人物:桑桑、纸月、蒋一轮、白雀、秃鹤……

我终于含泪读完了《草房子》。这本书写了男孩子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让我感受最深的人物是杜小康,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因为他经历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折磨——一次水上事故,使他家的情况一落千丈。为此,他放弃了学业,但是他对学习的渴望丝毫没有减退。想想,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被迫停学,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但这都没有阻挡住杜小康前进的脚步,他的坚强令我佩服。面对困难,他没有一丝胆怯,总想着要东山再起。这些经历都让杜小康变得成熟、稳重,让杜小康学会了自力更生,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呀!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我放学回家,经过一座铁道桥,在铁道桥旁的一根限高杆上,有些许泥土。几场雨过后,有一株小苗从那些泥土中冒出来。多么坚强的小苗啊,它能从那一点点泥土中冒出来,尽管它仅仅只活几天,但是那种坚强的意志令我铭记在心。

我用心回味着《草房子》,与它融为一体。《草房子》如歌、如诗、如画,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美丽的遐想。当我们回眸,你觉得它还仅仅是一座座普普通通的草房子吗!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着,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书的内容很精彩,描写了刘备、曹操、孙权三人各自带着手下的大将,斗智斗勇,欲一统天下的故事。齐备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位大将;曹操有许诸、典伟、张辽等人;孙权也有周瑜、黄盖。整部《三国演义》更有许多精彩的情节,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诸葛亮摆空城计等等,都为大家所熟悉。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孔明,号卧龙居士,他善于用计,熟知天文地理,聪明能干。刘备爱才,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扶佐自已。刚开始众将士不服孔明,但是很快,曹仁就带着十十万大军杀往刘备所在的新野。孔明知道这一仗一定要打好,于是就设计把曹仁的大军引到草丛里,一把火,二十万大军就被孔明烧光了。孔明指挥的最有名的战役还是火烧赤壁。曹操领百万大军杀向江南,只因北方人水土不服,无法渡江,只好先操练。庞统施连环计,骗曹操用铁索把船连在一起。孔明又巧借东风,用火攻把曹操的几万艘战船烧了个精光。同时孔明还派兵马在曹操的兵营门前备战,一见火光,就攻曹操的军营,曹操大败而逃,百万大军只剩几十人了。从这些战役中,我觉得孔明是个有勇有谋,可以担当大任的人。

孔明除了会用计打仗,还发明过许多东西,比如说:连弩射、木牛流马、孔明灯……孔明最后还七次复出祁山,后因过于劳累而死了,未能完成帮助齐备一统天下的梦想。孔明的一生足智多谋,忠君爱主、心胸宽大,为扶佐齐备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个伟大的人,也是我敬佩的人。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有感_500字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鲁滨逊漂流记》书中主要写了鲁滨逊的航海历险,他被吹到了一个岛上,自己丰衣足食,获取食物,还当了一回“老师”,他眼睁睁地看着野人吃掉自己的同伴,自己造了木船,还发现了许多矿,在岛上建了两个家。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故乡。

“不管多么困难,也要有活下去的意志!”我大声地读完了鲁滨逊说的最后一名话,懂得了这本书的真谛,窗外细细的雨,凉爽的风,伴我读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我心中不由地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慨。

我佩服鲁滨逊活下去的意志,佩服鲁滨逊那顽强不屈的精神,佩服鲁滨逊……

我读完了这情节曲折,连绵起伏的故事时,被它感动了,被它震撼了,这是心灵的震动,心灵的呼唤。

任性、倔强、娇气、依赖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许多青少年的最大缺点,依赖父母、依赖学校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试问,如果父母不在了,这些青少年能不能靠自己的双手来取得劳动成果呢?这些性格已经成为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读完了这本书。忽然,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人生如一条小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艰辛,如果没有了困难,一路畅通无阻,那样的人生也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了……

5.《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五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美国马克吐温所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令我受益颇深。

这本书最主要写的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儿童的故事,突出表现少年追求新奇、喜好冒险的经历。本书的主人公则是汤姆。汤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十分讨厌枯燥乏味的课堂、单调死板的生活。但是在书中,他拥有坚定果敢的精神,他富有良知和正义感,这些都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汤姆被波莉姨妈罚去刷院子的墙。起先,他想着小伙伴们一定会讥笑他被罚干苦力,感到心里针扎似的难受,但是,他马上又想到了一条呱呱叫的妙计:他假装十分轻松,有趣似的刷着墙,引得小伙伴们主动求着和他交换,汤姆不但从中得到了小伙伴们交换的礼物,还不费力气把墙全部刷干净。汤姆的顽皮聪明甚至有点儿狡猾真的太可爱了!

而就在他和哈克相遇的那天晚上,两人一起目睹了一起凶杀案,为了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的汤姆站了出来,揭发了印第安·乔的丑陋面目,解救了被冤枉的波特。终于有一天,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乔·哈帕、汤姆、哈克一行三人决定冒险。逃到荒岛上以后,人们都以为他们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葬礼时,可他们却回来参加自己的葬礼,让他们的亲人破涕为笑。

而为了寻找财宝,两人又跟踪印第安·乔来到了山洞找到了财宝,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从他们在困难当中表现的正直和勇敢,在平时生活中的聪明活泼,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读了这本小说以后,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要乐观,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成功。汤姆在充满阳光的生活里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且努力去追求,美梦便可以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创造出一片我们自己的空间。我觉得汤姆天真活泼,自由自在,但总有缺点,就是他太让别人操心了,特别是他的姨妈,为了他,经常担惊受怕,可汤姆却不明白一个家长对于孩子的苦心,是不让他受到伤害,让他健康地成长,这点需要我们引以为戒。不过我还是比较欣赏他对外面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大胆尝试,机智勇敢,向往自由,向往未来,这不得不让人赞叹。汤姆的童年是充满叛逆和冒险的,我希望大家能跟着这个机智勇敢的小主人公,共同感受童心的透明,青春的美丽,人生的温馨,自由的可贵……

6.《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六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开始调皮的汤姆对弟弟希扔石头,被罚刷围栏,竟让孩子们替他工作,把自己的好东西给了孩子们。

他还和一直流浪的哈克一起玩了海盗游戏。

后来他和哈克、乔·哈帕一起划船离开了小镇,去岛上露营,人们以为他们都被淹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门口偷听。在墓地里还发生了惨案,在审判波特时,汤姆和哈克为波特作人证,拯救了无辜的波特,指出了凶手印第安·乔。

书中还讲了他们还在老树下掘地寻宝,在鬼屋里探宝发生的故事。

最后,他们找到了宝藏,成为了富翁。

二、《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00字

我在读汤姆让孩子粉刷栏杆时,感到汤姆真是诡计多端;读汤姆和哈克在掘地寻宝、鬼屋探宝时,觉得他们的胆子可真大,那个鬼屋大人都不敢去,但他们却敢去,真让我佩服!

7.汤姆历险记读后感 篇七

语言除具有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参与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等功能。语言的这一功能称作“人际功能”。(朱永生等,2004:148)如果我们要研究语言的功能,就会不可避免地考虑到“选择”这个概念。人际功能就是通过对词汇和语法系统的选择来实现的。

本文将以人际功能中语气为基础,探讨马克·吐温的著名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一个片段,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语气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1 语气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人际功能有两个最基本的目的:给予和需求。交际中的交换物不仅可以是货物和劳务,还可以是信息。交际中的言语角色和交换物构成了四种言语功能:陈述、疑问、提供、命令。(详见表1)

言语功能通常由语气来实现。陈述功能由陈述句表达,疑问功能由疑问句表达,命令功能由祈使句表达。(Thompson,2000:56)对于“提供”这一功能,没有典型的语气来表达,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句式来实现。语气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对话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小句中语气的实现需要从语气系统中进行选择。(详见图1)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知,语气包括直陈语气和祈使语气两种。直陈语气包括用于表达陈述的陈述语气和用于提问的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又包括表达对归一性提问的是非疑问语气和表达对内容提问的特殊疑问语气。

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通过主人翁汤姆的历险经历,对美国当时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和陈腐刻板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汤姆是一个聪明、活泼而又顽皮的少年,他喜欢冒险,足智多谋,争强好胜,向往自由。小说的开端提到,陌生男孩穿着讲究,还打了领带。汤姆身上的衣服却是寒酸破旧。陌生男孩显示出一副城里人的架势,汤姆为此感到很不痛快,于是开始了对陌生男孩的挑衅,由此引起了两个男孩之间的争吵直至最后的打斗。

从句式上看,整段对话中有63个小句,其中44个陈述句,10个疑问句,5个祈使句。此外,还有4个表达感叹语气的感叹句。

1.1 陈述语气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陈述句的功能是陈述观点、事实和提供信息。对话一开始有这样一段话:(T代表汤姆,N代表陌生男孩)1

我们将对这段对话中的几个小句进行语气分析。

在功能语法里,语气在结构上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组成。主语在前,限定成分在后,体现的是陈述语气。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几个小句在句式上都是陈述句,用于陈述观点和态度。

当语言用于交流信息时,小句是以命题的形式出现的。(胡壮麟等,2008:120)句1“I can lick you!”是一个命题的提出。汤姆对陌生男孩的挑衅行为是从言语开始的。句1的这句话表示汤姆一开始就对陌生男孩宣战,对其提出警告。在对话中,说话者通常给自己设定某个角色,同时也赋予听话者相应的角色,并希望他对其言语做出回应。(Halliday&Matthiessen,2008:106)对于说话者所赋予的角色,听话者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通过句1这句话,汤姆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处于优势地位的角色,表示他能够将陌生男孩打败。同时,他赋予了陌生男孩处于劣势地位的角色。

在句2中,陌生男孩对此命题进行回应。在陈述句中,小句所表现出的不一定是陈述语气。例如,句2“I'd like to see you try it.”在句式上是一个陈述句,但却表达了祈使的语气和言语功能,其实际含义是“Come on!Try it at once.”。陌生男孩用了比较委婉的祈使语气来对汤姆的挑衅加以回应,表示他对汤姆能力的怀疑和蔑视。这说明他拒绝汤姆所赋予的角色。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句式和语气,形式和功能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限定成分不仅可以表达时态,还可以体现归一性和情态。(Thompson,2000:56)归一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句5中的限定成分“can”和句6中的限定成分“can't”分别是归一性中的肯定和否定。“Can”表示汤姆肯定自己能够打败陌生男孩,“can't”表示陌生男孩对汤姆能力的否认。作家正是借助于这样一段对话中的语气,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汤姆的性格特征。

1.2 疑问语气

当限定成分在前,主语在后时,小句体现的是疑问语气。一般情况下,疑问语气的功能在于提出问题以寻求信息。在句式上,第一章的对话中有10个疑问句,8个特殊疑问句和2个附加疑问句。

对话中的“What's your name?”是个特殊疑问句,其语气成分分析如下:

“What's your name?”和紧接着的小句“Tisn't any of your business,maybe.”实现了两种言语功能:疑问和陈述。特殊疑问句表达的是对内容的提问,用于提出问题以寻求信息。通过对上面一段对话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话中每个小句的主语都是汤姆,两个男孩争论的主题是汤姆是否能打败陌生男孩。在小句“What's your name?”中,主语由汤姆转变为陌生男孩的名字。由此,对话的话题就转变了,汤姆意在转变话题以改变争吵的僵持局面。因此,此小句还起到了缓和语气的作用。

小句“Tisn't any of your business,maybe.”是一个陈述句,陈述语气用于提供信息,是陌生男孩对汤姆所提出的问题的回应。对于听话者来说,对问题可做出不同的回应,可以回答问题,也可以拒答问题。“Tisn't”体现的是归一性中的否定,陌生男孩并没有告诉汤姆自己的名字,因此是拒答问题的体现。

对话中有5个特殊疑问句有都具有“Why don't you…?”这样的结构。我们将以下面这个小句为例进行语气分析:

在句式上,这5个小句都是特殊疑问句,表达对内容的提问,都是陌生男孩用于询问汤姆为什么不立刻和他打一架,其真正含义是“You are supposed to do it.”。因此,其言语功能应该是命令,表达的是祈使语气,体现了陌生男孩在争吵中的强烈感情。

对话中有两个附加疑问句,我们将对其中一个进行语气分析。

以上句子满足限定成分在前,主语在后的条件,因此是表达疑问语气的疑问句。两个附加疑问句是汤姆对陌生男孩所提出的反问。附加疑问句的使用表示说话者希望从对方获取回应,要求听话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在这句话中,汤姆就是希望对方接受自己认为陌生男孩不聪明的观点。

1.3 祈使语气

在祈使句中,所表达的言语功能是命令。对话中有两个有标记性的祈使句,其语气成分分析如下:

表6祈使小句的语气

“Let's…”的结构表示要求,其内涵是陌生男孩对汤姆的挑衅。带有主语“you”的祈使句,加重了命令的语气。这样的特殊形式的祈使句的使用表现出汤姆强烈的命令语气。

1.4 感叹语气

感叹句的言语功能是提供信息和陈述事实,同时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在该段对话中有4个表示感叹语气的感叹句。其中“Oh,what a hat!”是我们用来表示强烈感情的普通感叹句,其完整形式是“Oh,what a hat it is!”以下是对其语气的分析。

和陈述句的语序一样,感叹句的语序也是主语在前,限定成分在后,正如上表所示。其他三个(“Much--much--much”,“Smarty”,“By jingo”)是表示感叹语气的词。这四个表示感叹语气的小句都表现出两个男孩在争辩时的强烈语气和激动感情。

2 结束语

语篇是由意义组成的单位,是词汇选择的结果。人物对话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话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探讨了语气的人际意义在马克·吐温著名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章的人物对话中的实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气在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不同的语气,小说中人物所使用的不同言语功能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语气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是语篇分析的有效工具,人际功能有助于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摘要:人际功能是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它指人们使用语言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际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语气是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将以人际功能中的语气为基础,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章的一个片段进行分析,旨在解释语气如何在人物对话中构建人际意义。

关键词:人际功能,语气,言语功能

参考文献

[1]Hu Zhuanglin,Jiang Wangqi.Linguistics:An Advanced Course Book[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2]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Third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2008.

[3]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2000.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汤姆的心灵历险 篇八

海上的泡沫们都惊恐地聚过来:你去了可就回不来了!汤姆什么都没说,孤独地划着桨。

汤姆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孤岛上住着一群精灵,愿意和任何人做朋友。他在海上划了两天两夜,看到的都是茫茫的海水,他快要绝望了。

忽然,他看到远处一座橙色的小岛漂浮在海面上。他很快就登上了这座岛。精灵们看到有客人过来,都很开心地迎上去。

汤姆向精灵们做了自我介绍,认识了很多朋友。

第二天汤姆去岛上的游乐园,想要坐那个唯一的摩天轮,可是正当他要走上去的时候,调皮的精灵齐齐已经坐了上去。

汤姆有些失望,小灵问汤姆:“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因为我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搶走了。”

“汤姆,摩天轮是大家的东西呀。如果只有你重复地坐着这个摩天轮,你还会高兴吗?”

汤姆陷入了思考:真正的快乐,不是和大家共享才能有的吗?原来,之前都是他太自私了呀。

经过多天的相处,汤姆喜欢上了这群精灵朋友。他们彼此相互关心和帮助,从来不争吵,即使有谁犯了过错,只要认真道歉,大家也都会宽容他。

但是过了没几天,飓风即将席卷这里。这座岛很快就要被撕成碎片了。

精灵们决定派其中一个人跳进海里,推着这座岛远离飓风的范围。可是派谁去呢?这是非常危险的工作呀。

汤姆挺身而出。他站在冰冷的海里,把小岛推到了安全的地方。可是汤姆已经没有上岛的力气了。渐渐地,他在海里失去了全部的意识。

“汤姆,怎么还不起床!快迟到了!”妈妈抱怨道。

汤姆在睡梦中惊醒,难道这些都是梦?

9.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九

读一本好书,常常让我忘了时间,一口气读完,天空已由湛蓝变成繁星满天的夜晚。《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拥有这样的“魔力”。

这本小说中,主人公汤姆是一个生性顽皮,活泼聪明、勇敢正义、富有同情心的男孩。他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不断向姨妈撒谎,在学校里搞“恶作剧”,捉弄爱责罚学生的醉鬼老师,拿无聊的牧师寻开心,和野孩子哈克干出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还做出种种冒险的举动来改变所处的环境。而在无辜者即将遇难时,汤姆挺身而出,指正凶手。

从汤姆身上我能看到许多同龄人的童年的幻想。汤姆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寻求着快乐和自由,我们这些刚刚毕业的小学生不是也常常渴望自由,希望挣脱家人的束缚吗?虽然主人公身处异国他乡,可是我们相似的心理却在书中相遇,读到他看到姨妈误以为他被淹死而悲痛欲绝感动后悔时,我会心一笑;读到他为了寻找自由而约上好伙伴去寻找宝藏,我的烦恼仿佛也一扫而光。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我的心也一会儿替他捏把汗,一会儿又想为他感到高兴。

10.《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十

寒假里我读了许多故事书,其中我最喜欢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防大学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写的。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社,最为出名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书中描写了19世纪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上的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孩子和他的一群小伙伴们的故事。他们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不喜欢学校枯燥刻板的教育,与循规蹈矩的人们唱对台戏……但他们聪明活泼、正直勇敢,他们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穷人与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

11.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篇十一

最近,我读了一篇小说,书名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小说中的汤姆,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又很疼爱他的波莉姨妈家,汤姆是一个又调皮又机灵的男孩,他不喜欢上学,活泼好动,和镇上的流浪儿哈克贝利去玩“海盗”游戏,又去钓鱼,闲逛……尽干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一天晚上,他和哈克贝利去坟地探险,忽然坟地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让汤姆久久不能入睡,吓得不敢出门,他想是埋在心里永远保密,还是要揭发呢?不然就冤枉了好人了,最后,伸张正义的汤姆终于站了出来,揭发了真正的杀人凶手。

虽然汤姆对未来抱有各种幻想,她的莽撞也让波莉姨妈操不完的心,但是,汤姆伸张正义的精神和勇气值得我学习!

12.《汤姆索亚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篇十二

i believe that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makes a piece of literature or even a movie a masterpiece is how well the reader can relate to the story.this is definitely a book everyone can relate to.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is a literary masterpieces, written in 1876 by the famous author mark twain.tom sawyer is a mischievous young boy who lives in the small town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called st.petersburg.the story line is simple, the book reads like a biography or a memoir of a summer in tom sawyers life.tom sawyer seems to be the precursor of and the template for misfit kids such as dennis the menace, malcolm in the middle, and calvin and hobbs.what makes this story great is that tom sawyer represents everything that is great about childhood.the book is filled with toms adventures playing pirates and war with his friend joe harper.tom has a trusted friend, huck finn, who few of the adults approve of.the book is filled with ideas of how the world works, such as how pirates and robbers work, that are so innocent, they could only come from a child.it is a story filled with action, adventure, ingenious ideas, love, and schoolyard politics.the whole story is seemingly a complication of what people did or wish they did during their childhood.the book is a little difficult to read at first.personally, it takes me a little while to get used to the 19th century dialect in the book.other than referring to persons of african decent in derogatory terms(which im sure uses terms even young children already know), the book would be an enjoyable read for people of all ages.i highly recommend this book for anyone looking to feel young again, if just for a few hundred pages.

13.汤姆索亚历险记优秀读后感 篇十三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印第安・乔杀死了医生,然后栽赃给了彼特,当时,汤姆和他的伙伴费恩刚好路过这里,看到了这里发生的一切。但印第安・乔非常的凶悍,他们既不想让彼特这个无辜的人来当印第安。乔的替罪羊,但却又没有足够的胆量来揭发印第安・乔。在事后的几天里,汤姆一直都睡不着觉。到了审判的那天时,汤姆也来到了现场。之前所有人说的话都对彼特不利,但是彼特的律师却像知道了整件事的经过似的,让汤姆站了起来,让他来讲述那天发生的故事,但印第安。乔却又逃跑了。最后,他在一个山洞里又遇上了印第安。乔,它用自己的智慧,把印第安・乔关在了山洞里,消灭了他。

汤姆是一个非常正直、勇敢的人,在审判的那天,他勇敢的如实回答了律师的问题,揭发了印第安・乔。不怕印第安・乔来报复自己。汤姆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之前,由于他犯了错误,姨妈惩罚他刷墙。但他用自己的智慧,不仅让路过的小朋友十分心甘情愿的帮他刷墙,还得到了路过的小朋友送他的一些礼物。汤姆还喜欢做一些新鲜的事,他约了几个小伙伴打算一起离家出走,把大人们急得半死。

14.《汤姆・索耶历险记》读后感 篇十四

《汤姆・索耶历险记》读后感

《汤姆・索耶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 ,书的主人公是汤姆,他的大名是汤姆斯・索耶。汤姆是一个调皮而又活泼的男孩,他每天都在闯祸,经常被波莉姨妈打得伤痕累累,又偷东西,被罚刷墙。他又用小东西从孩子那儿骗来九张黄条、九张红条和十张蓝条。去换一本《圣经》,结果出了个大洋相,把校长气得鼻子都歪了。我觉得汤姆有些地方值得我学习:渴望自由、不受大人控制。但他不爱学习是不对的`,学习才有知识。他也很正义,他帮一个被冤枉的人作证,破了一起杀人案。他还知错能改。 后来,他离家出走,和伙伴去当海盗,还参加了自己的葬礼,懂事了。改掉了撒谎的坏毛病。这是一本好书,它让我知道任何面对困难,你也看看吧! 陈严

上一篇:情感化设计的考题下一篇:有内涵的微信昵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