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的婚俗文化(精选7篇)
1.油纸伞的婚俗文化 篇一
结合《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婚俗探析周朝社会概况
作 者:郭巧玉 指导老师:高梓梅
摘要:《诗经》中婚恋诗的大量出现,可以说是对周朝社会面貌的真实再现。通过列举《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若干婚俗,进一步去探析当时社会背景,如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出现“上巳之恋”,还有重视对女子施教和对女子生育能力的强调,从而发现周朝婚姻中礼俗并举的现象,并了解当时社会进入了名义上一夫一妻制而实际上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统治时期。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诗;婚俗;周朝;社会概况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其中不少篇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尤其是从民俗学角度列举《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若干婚俗不仅可以发现周朝婚姻礼俗并举的现象,而且能够探析到周朝是宗法制下一个名义上进入一夫一妻制,又有着男尊女卑不平等观念的父权制社会。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上巳之恋所体现出的周朝婚姻礼俗并举现象
《国风》时代婚恋诗中的婚俗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性,既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流俗,也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出现的新内容: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也有上巳之恋的自由;既有繁琐的婚礼程序,又有简便的嫁娶方式。周朝一方面对婚嫁实行了一整套严格的规范程序来维护其政治统治,另一方面又由于地域的差别,离政治中心区域较远的地方受周礼影响较弱却还保留着自己的古老婚俗。从《诗经·国风》采集来的表现各地民俗风情的婚恋诗中可以明确发现周朝婚姻中
第1页(共7页)礼与传统民间习俗并存的现象。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礼记》一再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昏义》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可见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在当时是不合礼、不合法的,是得不到家庭、家族及社会他人所认可的。在这种择偶方式下,男女双方本人几乎没有经过自由恋爱而决定婚姻幸福的权利。我们可以从《诗经·国风》婚恋诗篇章中体会当时人们对这一婚俗的重视。首先看父母在婚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1]。作为“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婚姻大事,其缔结当然要从家族利益出发,因此男女双方在成婚以前必须经由父母同意、认可。如《齐风·南山》有“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说明父母之命的重要;《郑风·将仲子》“岂取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命,亦可畏也”,表现了对父母之命的遵从;《鄘风·柏舟》“母也不只,不谅人只”,诗中写一个女子爱上一个青年,她的母亲强迫她嫁给别人,她誓死不肯。可以看出在婚姻包办制度下待嫁女处于被动地位,她们失去了自由选择爱人的权利;还有《鄘风·蝃蝀》“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这首诗是对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破坏婚姻礼制的女子的强烈痛斥和指责。此外,媒人在成亲过程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无论男子或女子需要结婚,都要通过媒人这一关。如果没有媒人的介绍,那么男女成婚就失去了所依据的重要条件。周代婚俗中的“匪媒不得”就是最好的说明,如弃妇诗《卫风·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这句话揭示了女子婚姻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良媒”,不具备成婚的所需条件;《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反复强调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还有《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娶妻必有媒。从上面列举的《诗经》婚恋诗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婚制制定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择偶方式,如果缺少这一成婚条件,就会受到谴责或酿成悲剧。
(二)上巳之恋
第2页(共7页)《诗经》产生的时代,由于周代社会毕竟去古未远,新的婚姻观念还未根深蒂固,上古婚姻遗风仍然顽固地存在着,男女在恋爱上仍是比较开放的。同时,由于上古时期人们的活动主要围绕农业进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是农业生产的规律。“农夫们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季节:从旧历二月起,他们到野外耕地,一直到九月把庄稼收割了以后,才结束他们的野外生活。从十月起,到来年一月底止,[2]主要在家中生活。”人们在自己家庭里居住的时候,很少和外界接触,因此,也减少了男女相见、相爱的机会。春天一到,万物萌动,人们开始到田野里劳动,因此也就增加了男女碰面的机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节日。再加上古人很讲究天人感应,以为三月三时阳气勃发,阴阳和合,万物繁育,人间于此时亦应顺天应时而婚配嫁娶,生儿育女,从而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互相感发,两相促进。于是许多习俗在旧历二月或三月初举行,上巳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吉日习俗。
上巳:原定为三月(仲春)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又叫修禊,但曹魏之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据残存《韩诗》:“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两水(溱和洧)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每当春季上巳节,男女都要到水边沐浴,以洗去不祥之气。同时在这个时候男女交往非常开放和自由,使双方没有顾忌和禁忌,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唱出的情歌热情奔放,服从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无拘无束,大胆泼辣,因此这也是男女定情的时间。如《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意思是:男女在溱洧河畔互表爱慕,赠之芍药表示愿与之结姻缘;《郑风·蹇裳》“子惠思我,蹇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同样描写的是溱水旁男女恋情的诗。
针对婚俗而言,周代社会是礼教初设而古风犹存的时代,婚俗的形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周礼·地官·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着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可见婚恋诗篇章中的地域性分野与诗篇内容差异存在着对应,在周朝政治中心区域出现有关对礼法表现和歌
第3页(共7页)唱的婚恋生活诗篇是必然的,表现出一种在周礼规约下的正统社会生活。但也存在着违背周礼的情爱及野性气息的婚恋现象,多集中于郑、卫、陈三地,其中以郑地的情诗最为活泼生动,而郑氏新迁于东方的国家,古老的风俗与新的人群相遇,自然会产生交融,变得更加有活力。“昏礼者,礼之本也。”夫妇之礼成,是其他社会关系得以稳定的关键。周王朝建立严谨的婚姻礼制目的在于规范原始婚姻的混乱,唤起羞耻之心,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达到以礼治国之功效。在周王朝的大力推行下,婚礼倍受各诸侯国、各阶层的重视。《诗经》婚恋诗中反映出各诸侯国对婚礼的理解与执行也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比较严格地执行正统的聘婚礼、媒妁制,极力维护婚礼的庄严与慎重;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礼制推广的进程并不一致,郑、卫、陈等地受周朝礼仪教化影响较小,顽强地保留自己本地的风土人情习俗。由此可见,周朝的确存在着礼俗并行的现象。
二、对女子施教及重生育下的父权制社会
周朝进入了一个母权占主导地位被父权统治的社会。妇女则进入世界历史意义的悲剧阶段,“妇女失去其原有的崇高地位,除了经济大权操纵在男子手里,主要由于周代宗法制形成的一系列男尊女卑的礼[3]制和观念。”周朝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利用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确立了一套比商代更加系统的宗法制度。宗法制下的婚姻关系名义上氏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多妻制。由于多妻而承认嫡妻的地位并确认嫡长子继承权。在宗法制下,男权继承制,首先是嫡长子得到重视,无论政权和家业都是父子相继,男子不但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家庭的操纵者,这样势必形成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孩一生下来就遭到歧视。父权统治周朝实行的婚姻制度实际上更加苛刻地取消了女子婚姻的自决权。这样一来,妇女由母系时期的主导着地位下降到被支配地位,转成了男子的附庸品,从而失去了摆渡自己人生和命运之船的把舵。通过《诗经·国风》婚恋诗中对女子施教和重生育的婚俗观念可以有力地说明当时父权制社会下的女性处境和自身的社会地位。
第4页(共7页)
(一)对女子施教
《礼记·昏义第四十四》“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由于当时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女性自身的生理状况造成了女性地位的下降,社会逐渐向着奴隶社会转变。当时的妇女已经成为男权统治下的私有财产,已逐步失去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有人会对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诗经》中还有许多描写和赞美女性的诗歌呢?实际上我们仔细体味后会发现:《诗经》中的女性美好形象是通过别人的眼光塑造出来的,对她们的赞颂已经不是对他们在历史发展中所做的贡献的歌颂,而是仅仅针对的是她们的美德,还有她们辛勤劳动的歌唱。如《邶风·燕燕》中的新娘是一位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的女子,“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中的新娘既符合古人对女子容貌的要求,又符合中国传统社会儿媳的形象;还有《周南·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反复叮咛出嫁的姑娘,期待女子到夫家后安分守己,用心操持家务,辛勤劳动,让夫家人丁家业兴旺。
(二)重生育
在地广人稀、饥馑灾疫流行,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繁衍人口,生儿育女成为战胜自然、发展生产、维系生存、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子嗣繁盛、人丁兴旺便成为先民们的一种愿望和追求,久而久之形成为固定的观念、习尚。《礼记·昏义第四十四》“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姻是事关敬祖、续嗣的大事,关系到家族的传承与兴旺。父权制下的周朝重视生育子嗣有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历来就是以农为本的国家,而古代农业的发达全靠兴旺的人丁尤其是男丁来维系;另一方面是由于周代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因而生育延续宗族的男性继承人十分重要。如《周南·芣苢》描写了女性采集可用来治疗不育症的车前子的场景折射出她们对生育能力的重视。另外,由于周朝为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种的繁衍便处于一个极其重要而神圣的地位,因此先民便产生了对生殖现象的竭尽崇拜。《诗经》中所述不少
第5页(共7页)动植物就是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如《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一种生殖力极强的蝗虫,被上古先民推为生殖神。这首诗流行于周南,商周时,其地的涂山一带有腾煌氏,他们就以蝗为图腾。此诗无疑就是他们祭祀螽斯所唱之歌,其主题完全是企求保护神来帮助他们繁育子孙。那为何植物可做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呢?据有人研究“从表象来看,花瓣、叶片可状女阴之形;从内涵来说,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叶片无数,具有无限的繁殖能力。所以,远古先民将花朵盛开、枝叶繁茂、果实丰盈的植物作为女阴的[4]象征,实行崇拜,以祈求自身生殖繁盛、蕃衍不息。”如《周南·桃夭》暗示“宜其室家”的女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桃一样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还有《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用多子的椒聊比喻女子。自有婚姻以来,生育就是社会对这男女关系一项重要的期待,而在周礼的时代,这期待就变得更加沉重。
周朝为了维护统治,成为政治制度上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男性成为社会的主宰,婚姻已演变成为一种“一夫一妻制”,当然这是相对于没有订制时的杂婚而言之。简言之,男的最少有一个妻子,即“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它特殊的性质,使
[5]它成为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可见周朝实行的是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而恩格斯也说“一夫一妻制家庭和对偶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婚姻关系要坚固得多,这种关系现在已经不能由双[6]方任意解除了。”可是从《诗经》婚恋诗中《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对抢婚行为的控诉,[7]“我们看一夫一妻制婚俗中,仍然夹杂着许多其他习俗。”但是对于西周时期,杨向奎先生说:“宗周初年由氏族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不久,它保留有很多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在男女生活上,婚姻形态上更是自由活泼与放任,处在一夫一妻制的初期,对偶婚制的残余仍[8]然存在。”到了春秋时期,则如顾颉刚先生所说“只是为了诸侯的割据,各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都是一样的,所以各国间制度不同、风尚不同、思想不同„„有的保留前一社会遗存的多些,有的则孕育后一社会的成分多些,即就婚姻制度而言,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
第6页(共7页)制诸种现象都有例可举,但是它的主流总是向着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过
[9]渡,则是一件无疑的事实。”周朝实行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而实际上的多妻制,如《礼记·昏义第四十四》“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在这样的制度下,《诗经》婚恋诗中有些篇章明显地体现了宗法制下以父权为核心的周朝社会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社会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若干婚俗我们简单探析了周朝当时的婚姻状况及社会现实情形。一方面在恋爱上,男女之间仍然保留部分自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社会却又开始为男女之结合聘娶,以及婚姻生活设置下层层的礼法制度——择偶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固定了一夫一妻多媵、妾的婚姻模式,提高了男性的地位和权威束缚了女性尤其是其婚后的生活,使她们逐渐沦为男性之附庸与生育工具。虽然周朝处于过渡阶段,但各项制度正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观念也已渐渐形成,“实际上反映出男娶女嫁,婚后从
[10]夫居而建立新家庭的一整套社会文化规范”,也的确对后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70页 [2]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第295页 [3]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24页 [4] 赵国平.生殖崇拜文化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8,第1期
[5][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57、58页
[7] 陶立璠.民俗学[M].学苑出版社,2003,第271页
[8] 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 [9] 顾颉刚.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J].《学史》,1982,第15期
[10]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第174页
第7页(共7页)
2.油纸伞的婚俗文化 篇二
婚俗文化从始到终都包裹着铺天盖地的红, 大红双喜、窗花、红灯红花轿、红鞭炮红锣鼓、红喜衣……红色在中国一直象征着吉祥喜庆、创造力、生命、光明和快乐, 从古到今, 红色始终是汉民族婚礼中永恒的主色。这是一种约定俗成, 是人民大众内心的一种无形力量的驱使。“红”字是一个形容词, 它本无所实指, “红事”包含了某时某刻的环境色彩, 人的心境, 甚至是各类红物汇聚所形成的共同的一个象征, 红创造了人的心与环境、事件合一的氛围。这就是一个在着共同信念与崇尚的族群所承续的活态文化的范例之一, 是非物质的。
婚俗文化也可以说是由不同的非物质的行为仪式组成的, 内具深刻含义。“红线拴糕鱼面兔”、“搭弓虚射”、“抓富贵”、“守喜灯”等都是非物质的活态的充满艺术趣味的婚礼仪式, 而这些婚礼仪式中的崇尚与禁忌的唯一目的就是祈愿生育繁衍的顺利与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婚姻是人生存发展的根本, 婚俗是为生存的艺术, 生存发展又是催生文明发展的文化基因要素。
二、宁波婚俗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宁波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条件俱全, 这种俱全不仅体现在宁波丰富的婚俗文化资源, 还体现在宁波优美的自然风光、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等方面。
(一) 宁波地区婚俗文化资源的丰富性。
宁波是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梁祝”文化的发源地, 有“中国梁祝之乡”的美誉;有着保存完好的规格最高的花轿;有着极具江南婚俗人文历史特点的十里红妆;同时还有着许多独具宁波风韵的婚俗民歌及习俗礼仪。
(二) 自然风光优美。
宁波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 更是有着丰富资源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宁波有着现代港口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双重特点, 东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摇篮、佛教胜地, 具有复合型旅游资源优势。在宁波有着极为丰富水景观资源, 在中国是不多的, 相关城市如:大连以滨海、桂林以水秀、绍兴以水乡、杭州以西湖闻名。宁波的水资源不仅仅是某一个湖、河或者海景, 宁波是一个水之都市, 是各种水景观的集大成者:江、河、湖、海、溪、潭、温泉、瀑布在宁波一应俱全。在未来的游客心目中, 宁波有岛屿、有瀑布、有沙滩、有江, 有河、有温泉、有峡谷……宁波将是一个让游客可以领略江南水乡;可以来漂流;可以感受都市澎湃激情;可以品尝美味海鲜;可以感受活力, 传奇, 浪漫的文化都市。
(三) 区位条件优越。
宁波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 依托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我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东连普陀、西接杭州、南通雁荡、北倚上海, 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 以“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为骨架, 铁、公、空、水四路并进的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宁波地处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前沿, 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 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港, 旅游网络区位优势明显。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陆桥连岛工程、甬舟港口一体化等大项目的推进, 将使宁波成为区域网络枢纽中心。
(四) 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宁波的旅游大开发,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 “大桥经济”、“对岸商机”正逐步显现出来, 而最先抢占这一商机的是宁波旅游业。据有关资料获悉, 2007年宁波总体接待游客3, 000万人次, 其中入境游客68万人次。“2008年的宁波旅游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今后宁波的游客数量还会呈爆炸式的增长, 游客数量的激增将会营造出巨大的市场赢利机会。婚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宁波婚俗风情展示, 婚俗文化活动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休闲体验活动, 这也将为宁波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动, 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的一大亮点。
三、宁波婚俗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设想
(一) 婚俗文化遗产的静态开发。
通过建立宁波婚俗博物馆和婚俗文化展览馆等形式“原貌复现”宁波旧婚俗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其演化, 开发一个宁波婚俗历史寻访游, 销售高水准的导游服务、专家讲解和纪念品。宁波婚俗博物馆、展览馆, 基于陈列式展示的形式较单调, 同时可辅以现代动漫展示技术, 会有一定效果。充实梁祝主题公园的内容, 开发梁祝故事寻迹游等旅游产品, 举办各类婚俗节庆活动。利用现代旅游会展这一平台, 展示宁波旧婚俗嫁妆、用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提高宁波物质型旅游产品附加值。
(二) 婚俗文化遗产的艺术开发。
将宁波婚俗文化通过艺术改编给游客一种视觉冲激。对宁波婚俗文化在艺术文化的开发上可采用以下形式:
1. 实景舞台剧。
实景舞台剧, 以天然的真实景观作为舞台或者背景, 以民族民俗文化、历史、传说等主题, 音乐、舞蹈、服装、演出和景观通常融为一体的文艺演出剧目, 效果宏大, 震撼人心。近几年实景舞台剧的发展搭上旅游业这列快行车, 依托旅游目的地平台, 其舞台逐渐由剧场转入旅游景区、景点, 转型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而宁波婚俗文化遗产也同样可采取此种手段来加以展示, 例如可仿照中国实景舞台剧的代表作《印象·西湖》, 利用鄞州高桥梁祝公园创造编排出例《印象梁祝》等。以此来提升旅游景区品位、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播并转型为具体旅游产品的一种有效模式。
2. 舞蹈形式表现。
舞蹈工作者创作一个舞蹈作品首先要寻找一个表现题材, 题材就是可以构成舞蹈作品的原始材料, 宁波婚俗舞蹈的创编就是特定的舞蹈题材, 它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现实题材, 反映当代人的婚俗习惯和婚俗变化, 表现时代精神面貌;传统题材, 以婚俗六礼为主要题材, 结合宁波地区的特色婚俗, 表现历史上宁波人的婚俗习惯;传说民间故事题材, 把宁波地区的婚俗故事以舞蹈的形式表现。但无论是何种形式, 都应以创作当代人喜欢的舞蹈作品为出发点。同时在舞蹈形象上, 创编宁波婚俗舞蹈可以从宁波民间舞蹈或宁波戏曲、杂艺中捕捉动态动律形成舞蹈形象。在如何突出宁波文化特色方面要用足心思, 创作一个地方特色的舞蹈,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营造出地方的文化氛围, 这一部分属于舞蹈表现形式的范畴, 宁波婚俗舞蹈的文化氛围依存于舞蹈编导对宁波历史文化的认识, 对宁波婚俗文化的掌握和理解。历史上宁波闺女出嫁均坐花轿, 同时婚俗过程中迎嫁妆队伍浩浩荡荡, 绵延十里, 十分气派。十里红妆规模声势之大, 数量之多, 门类之齐全, 制作工艺之精湛, 艺术价值之高, 耗费之昂贵, 并伴有热闹的乐队表演, 如放铳、放炮仗, 大红灯笼开路, 沿途吹吹打打等, 这都可在舞蹈中着重体现。
(三) 婚俗文化遗产的活动开发。
把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融为一体, 随着旅游群体的扩大, 旅游知识的增长, 识别能力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游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乃至冒险的趣味, 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 旅游者来到宁波可以看到时尚之都, 可以体验婚俗文化, 参与一把宁波婚俗。例如建立“婚俗文化示范村”;设立系列主题活动, 如“当一回宁波新娘 (新郎) ”, “感受一回十里红妆”等。婚俗风情村可通过集锦式、复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主题附会式四种模式根据资源情况综合运用。
(四) 婚俗文化遗产的商品开发。
商品开发是传统旅游产业衍生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各式各样的婚俗商品, 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传统性、观赏性以及很高的纪念价值。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是游客们出游的重要需求之一, 所以婚俗旅游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 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婚俗商品开发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婚礼食品、工艺美术品、婚俗用品和旅游纪念品。具体可以请专业方面的设计专家来做, 方向是地方特色, 爱情特色, 民族特色。例如可将宁波的花轿、十里红妆等, 按比例开发成浓缩型的艺术品。
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如十里红妆酒楼以十里红妆博物馆的展览文化为中心, 将江南婚俗中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作为各个厅房的名字, 借助空间的关联, 将部分展示空间延伸到酒楼的营业空间, 不仅给食客们提供美味享受, 还提供了江南人文风情文化的视觉享受。它把水乡婚嫁文化渗透到酒楼的各个地方, 装修、装饰、装帧都独具江南特色, 从整体装饰、局部布景、器物点缀, 甚至名字雅号, 都与博物馆充分融合, 达到“博物馆和酒楼一体化”。“情”、“景”的穿插, 让观众体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在休闲的过程中享受消费的愉快, 享受如漫步在长廊、广场, 庭院、展览馆般的悠闲。
(五) 宁波婚俗文化资源的酒楼开发。
在餐饮上必须讲究几个特色, 给游客带来多重感受, 讲究民族特色。仅仅是给游客吃饱肚子不是明智之举, 努力方向是使得游客吃中有回味, 吃出独特, 能够在吃当中吃出文化内涵这个才是高明的。通过设立以婚俗文化为主题的酒楼, 将江南文化和博物馆概念进行全新的策划和创新。婚俗文化型酒楼的设计上可把婚俗文化渗透到整体装饰、局部布景、器物点缀, 服务, 甚至名字雅号, 达到“博物馆和酒楼一体化。”“情”、“景”的穿插, 让游客体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在休闲的过程中享受消费的愉快, 享受如漫步在长廊、广场、庭院、展览馆般悠闲。例如可以设立一个以诠释十里红妆婚俗文化作为主线的酒楼, 在设置上复原旧时宁波地方生活片断和十里红妆婚嫁盛况的博物馆, 用宁波生活具代表性的多个场景讲述江南女子故事, 再现历史上宁波人的生活方式, 将人们带进自然、带进历史、带进传统。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旅游产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源, 只要能够开发出特色, 别人是很难拿走仿造的。宁波婚俗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独特的地域性, 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本文通过对宁波婚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 提出宁波婚俗文化资源开发设想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婚俗文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 .沈祖祥.旅游文化学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2] .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6
3.中英婚俗文化对比 篇三
【关键词】婚俗礼仪;婚俗观念;跨文化沟通
婚姻自古以来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隆重而庄严的活动,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也不例外。为了表示对这一活动的尊重,人们在配偶选择方面,庆祝仪式等方面做出了各种规定。尽管随着历史的演变,婚姻的形式有所改变,但其追求幸福,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根本理念一直保留下来,成为永久不变的传统。本文拟从婚姻礼仪的各个步骤对中英两民族的婚俗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一、配偶选择
汉语民族传统的婚姻历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思是说选择什么样的配偶必须让父母知道,必须有媒人做媒。这个习俗始于春秋时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袭至民国时期。《诗经·卫风·氓》中写一个男子向女子求婚,女子对这个男子也满意,却拒绝了他。她拒绝的理由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唐朝的《唐律疏议·户婚律》更是把这种习俗写进法律,其中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由于这种习俗不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思,再加上媒人的良莠不齐,容易造成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爱情悲剧。新中国建立后,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到来,人们开始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力,这项习俗也被自然而然的取缔。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双方会尊重父母的意见,但结婚是个人自由,父母无权干涉,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也可以由媒人介绍认识,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相亲节目办的红红火火,而节目只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完全没有强制力。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弊端,但其在中国社会存在数千年,也必有其合理之处。比如父母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多,并且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儿女幸福,所以都会尽心为他们的孩子挑选未来的对象。古代女子由于收到的束缚过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少有,对人和事的认识难免过于表面,即便任由个人选择,难免会有看错人的风险。再者,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个人选择的对象如果不门当户对也是得不到认可的。另外,传统的汉语民族婚姻非常讲究门当户对,在森严的封建等级下,来自不同等级的人通婚是得不到家庭以及社会认可的。这个习俗也是为了保持贵族阶级能够一直兴旺昌盛,保持等级低下的阶级没有反抗的能力。
无独有偶,二十世纪之前英国男女的婚姻也要遵守父母之命,只是无需媒妁之言。子女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不能擅自决定自己的婚姻。英语民族的青年男女虽然在社交场合可以相会,但未婚的年轻小姐参加社交都必须由年长的女士陪同,男子向女子求婚,须经过父母同意才能继续交往。同时,英语民族也讲究双方的门第和家产。比如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小说中的蒂尔尼将军,当他听说儿子结识的凯瑟琳拥有巨额遗产的时候,就同意儿子和她交往,但当他发现凯瑟琳并没有那么多遗产时,又要把她赶走。
二、订婚
订婚是指结婚前订立婚书,交换礼物等行为。是男女双方家庭进入对婚姻的协商阶段,是对双方婚姻关系的初步认定。在中国,这一阶段过去称为“纳吉”。依照中国的习俗,由男方家庭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备若干礼品来至女方家中,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两个家庭的相互了解,二是为了商议具体的婚礼细节。汉语民族会参考黄历或请人占卜选择订婚或结婚的日子,他们会选“双”不选“单”,避免一些不宜嫁娶或鬼节等不吉利的日子。汉语民族还喜欢吧婚娶时间定在春季或秋季。因为春季是万物复苏,阴阳交替之时,有利于孕育新生命。秋季秋高气爽是收获之际。
而英语民族的订婚仪式是有女方家庭选择日子,邀请男方家庭和亲朋好友参加在女方家举办的宴会,其目的与汉语民族订婚目的是一样的。英语民族同样会选择吉利的日子,避免周五,周六,13号这些不吉利的日子。月份上则不选择五月,因为在罗马时代,亡魂节正好在五月,所以他们为了避免五月结婚,选择在四月结婚的人非常多,教堂常常非常繁忙。另外,六月份是个比较受英语民族欢迎的月份,六月June以爱神Juno而命名,被认为是结婚的大吉大利的日子。
三、婚礼仪式
传统上,汉语民族婚礼以红色为主,结婚当天新娘穿上红色的美丽嫁衣,足蹬红鞋,头披红盖头。新郎胸前挂红花,洞房的窗户上贴上红色“囍”字,点上红焰焰的蜡烛,床上铺上红色被褥,上面洒上红枣和花生。具体步骤是新郎带领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待新娘拜过自己的祖先和父母后,把新娘搀扶上花轿,花轿在热闹的吹打声中和媒人的陪同下起程前往男方家,到达之时鞭炮声响,新娘迈入男方的家门,与新郎一起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被送入洞房。亲朋好友则开始进行男方准备的婚宴。此时的夫妻二人甚至一面都未见过,直到结婚当天晚上,新郎用手掀开新娘的红盖头,此时新娘若是一位美丽家眷,新郎若是相貌堂堂,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发现彼此相貌丑陋已是来不及后悔了。无论怎样,这对陌生的年轻夫妇从此的命运被牢牢地栓到了一起。中国现代的婚礼仪式与古代的总体相差不大,花轿换成了花车,婚礼礼服采用中西合璧,既有红色新娘装,又有西方的白色婚纱,但整体的婚礼颜色还是红色。夫妻双方不再是从未谋面,而是相识相知的。
英语民族的婚礼以白色为主,新娘穿白色婚纱,带白色头纱和手套,婚礼现场点白色蜡烛。用白色装点婚礼,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高贵。具体步骤是婚礼前夜新郎新娘都和自己的同性朋友分别举办一个告别单身聚会,一起回忆年少时和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朋友们会凑钱为各自即将成为新娘或新郎的朋友买一件贵重的礼物,祝贺他们告别单身后的生活美满幸福。结婚当天所有亲朋好友都来到教堂,新郎着正式的礼服由伴郎陪同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新娘着婚纱挽着父亲的手臂在《婚礼进行曲》中来到新郎的左手边。这时,站在圣坛的牧师会向他们阐述婚姻的意义和目的,并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对方。接着新娘和新郎在牧师的指引下为彼此戴上戒指,代表愿意履行夫妻的义务和责任。之后夫妻双方进入圣坛后面的法医室,在结婚登记薄上签名。二人在《婚礼进行曲》中走出教堂,亲朋好友向他们抛出鲜花或彩纸,欢庆这一时刻。宾客们这时可以去由女方父母准备的喜宴,新郎新娘切开巨大的蛋糕与宾客分享,最后新娘把手中的花束抛给未婚的女孩们,接到的那位预示着将有爱情降临,将是下一个走入婚姻殿堂的人。
参考文献:
[1]毕继万.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62
[2]陈海员.中英乡村传统婚俗对比分析[J].农业教育,2010(3):372
[3]杨波,赵静.中英传统婚前习俗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74
作者简介:
4.滁州婚俗文化礼仪 篇四
在安徽滁洲地区,在婚礼中仍保留有一些古代习俗。
在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即开门赏钱,再向新郎再三请求,新郎才会随他们进屋内。
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共饮。在举宴之前,新郎要先叩头拜见宾客,同时还要拜见女家长者,叩头吉计其数,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
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
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新郎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之后进行的拜天地,交拜,喝合酒等婚仪,则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结婚礼仪
1.先有介绍人介绍,男女初会(如自谈的,也要走这个场)。会面时,可有双方家长、姐妹陪同,初会地点由双方事先商定。初会如感觉良好,男方须象征性的给女方一些见面礼,并请双方代表聚餐一顿。这一程序叫做“小看”。
“小看”后,男方再请介绍人去女方家商定“大看”的日期、女方所要礼物、大看时的具体人员、人数。男方根据女方的要求,安排好对应的人员,做好接待工作。“大看”时要隆重,男方要安排专车接送女方人员。到双方家门口,都要放礼炮。吃喝完毕,女方要回去时,要给每人准备一些礼物(毛巾、衣料、糖果、香烟)有小孩的,要给每个孩子一个红包。另外,在大看中,女孩要在介绍人的带领下逐一喊男方接待人员中的至亲。被喊的至亲要给女孩红包。
2.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通常是指为「注册」及「接新娘」等仪式择吉日举行。如果这些仪式不在同日进行,多以接新娘、过门当日为准。
3.在婚礼之前,要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鸳鸯枕及百子帐等床上用品等铺在床上,撒上各式喜果吉祥之物。如相思豆(红豆及绿豆) 、大吉一双、红枣、新鲜及干之百合及莲子、桂圆、荔枝。
结婚前一当晚,可让童男在床上食喜果,睡上一觉,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如果需要增添热闹气氛,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结婚风俗注意事项
1、婚前一天舅来贺,新娘走在红布袋。
2、结婚出嫁的姑娘,要在婚期前10天“扣饭”(减饭量)。临嫁前几天,女家将陪嫁妆送往男方家,以便布置新房。婚前一天,舅舅来贺喜,要升号放炮(鞭炮)。以前,迎娶之日,男方家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方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
3、新娘出门时脚不能履地。接新娘妇人用捎袋(即红布袋或麻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铺地作毯,新娘由伴娘牵引着走于红布袋上,传袋人边轮传边诵贺喜词,如“捎袋传口袋,一袋传百代……”,谓之可以传宗接代(袋、代谐音)。洞房内的被单、箱子、抽屉里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5.做油纸伞的记叙文高中高一作文 篇五
巷尾的毕师傅早早地起来了,他穿着棕色的工装,有些吃力地卸下门板。掉漆的门板露出深深的木髓,就像毕师傅脸上的沟壑一样。他搬出那张吱吱作响的小板凳,端来刚熬好的桐油,开始一天的生活。
毕师傅做油纸伞是祖辈的传承,他是毕家第六代传人。
昨日初具雏形的伞已然干透,可以上油了,别家都用刷子上油,上色快,效率高,独独他还是坚持用手。因为他知道,只有用手,才能抹出一层均匀薄透的油;只有用手,才能真正感知哪里不足,这样才能做出一把上好的泸州油纸伞。老祖宗留下的,不能忘.
面前多了团阴影,是巷口沈家的小姑娘,“老伯伯,这一把伞要做多久啊?”
“最少半个月。”阳光透过屋瓦的缝隙,扫过他花白的胡茬。
“要这么久?!”小丫头瞪大双眼。
是啊,这么久。毕师傅想到那近百道工序:采竹子、搭骨架、做伞边、糊伞面、绘花纹、上桐油……还得用近百件工具钻孔、换杆子、穿线,直到收伞烘烤成型,真久啊。
手上的动作不觉停了,琥珀色的桐油在阳光下一晃一晃荡着光,“小丫头,试试。”
穿着湖蓝小褂的小姑娘盈盈接过伞,手指尖在撑开的伞骨架上来回跳跃,优雅得令人屏住呼吸。
这是“满穿伞”,毕师傅最引以为傲的手艺:五色丝线穿渡二千多针,竹跳开关,一片双档。
“好漂亮。”指尖轻轻抚过厚实平整的伞面,“可是,别人一天可以做几十把……”小丫头眨巴眨巴眼。
“他们的伞,能用几天?!风吹不得,雨淋不起,还得捧着供着!”毕师傅咳了两声,嗓子像生锈的铜片,“全坏了老祖宗的规矩,做伞像做人一样,认真、踏实,才能撑起一片天。”
小姑娘若有所思地仰起头,那一团团红的像木棉,白的若丁香,粉的如蔷薇,蓝的似风信子,油纸伞正尽情绽放,连成长条,从街头到街尾,都是毕师傅做的,像麻线绺丝,扯天连地,真美啊。
七八月份的南方进入汛期,总是与大雨不期而遇,也不乏小雨如期而来。这一把把油纸伞撑起了一方天地,巷中人得以毅然前行。
“老伯伯,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伞,很多人想学吧?”伞面上的水墨荷花好像在微微晃动。
“学?嗯……谁愿意呢?”毕师傅浑浊的眼亮了亮,从前,家家户户都在做伞。现在呢,有的嫌苦,有的嫌没钱赚,他成了桐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手艺,从来都不只是种情怀,它是生计,是商业最初的模样。
“这门手艺,在这传了四百年,快老了……”他怔怔地看着有些破损的屋瓦,喃喃着。
“不会的,今天我家来了好几个大学生,都想来拜您为师呢。”
“真的啊?!”屋瓦透出的晨光,似乎又明了一分,“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熹——微——”
“熹微啊,真好。”
6.黔東南苗族婚俗文化探析 篇六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婚俗文化
一、苗族的婚恋
1.恋爱方式
(1)自主婚。
苗族提倡早婚,女孩15岁就允许参加游方(青年男女谈情择偶的活动),25岁没结婚或没有男子提亲的会遭耻笑。游方回家后,来提亲的越多越说明姑娘贤惠,家人为此而骄傲。游方一般在农闲、赶场或节庆时进行,多在公开地方。其时,男子以口哨、夜箫或芦笙等为号,[1]女孩听到后,便换上新装成群结队来到空旷地方以对歌交流感情,一旦有好感便互赠小礼物表示爱慕,女子趁机暗示男子来提亲,并告自家住址。显而易见,这是自由恋爱的婚姻方式。
(2)包办婚。
邻里间或父辈感情若好,便希望亲上加亲。父母做主的一般要通过“看鸡眼”(类似汉族“看八字”)来决定,说亲时,媒人抱一只大公鸡到女家,说来找酒喝(隐语),女家心领神会。若对男方人品及家庭满意,便把那只鸡杀了,煮熟放在桌上,请媒人一起查看鸡眼。若两眼都睁开,就认定是祖先神灵赞许;如若闭着,就有忤天意;若一眼开一眼闭,就是祖宗或别的神祗不赞成,这门亲事就不能开。[2]经父母允许的婚事称“放口”,这样的女子,一般不再允许参加游方之类的。
2.结婚仪式
(1)提亲。
男子提亲通常邀同村同龄人和名望较高的长辈同去。要带自家酿酒、腊肉与画着图案的糍粑,礼物越丰盛,表明家境越富足。在女家吃饭特别讲究,主座须留给长辈,吃饭要比别人多吃一碗,让未来岳父知道自己不但孝敬长辈,而且身体健壮,有能力让媳妇过好日子。提亲成功的男子会被留下来住几天,同去的长辈则与女方家长谈聘礼、彩礼钱,一切安排妥当后,便和青年回村报喜,并准备迎亲。
(2)拔苦发。
是姑娘成人仪式,去夫家前,须请寨里已婚妇女给自己拔掉苦发:把搓上烟灰的麻线贴紧姑娘额头来回拉动,把额头、双鬓、后颈所有短细发绞去,再敷上细灰以减轻疼痛。只有完成成人礼才可以婚嫁,否则将缺乏神灵庇佑。
(3)抢婚。
完成成人礼后,便选吉日着新嫁衣随夫往婆家,到寨口找借口停下,有的还假意呼救,要男方家长及姑娘来对歌,连推带拉才进门。有学者认为:这种习俗源自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阶段,女子对从夫居强烈反抗的婚姻遗俗。[3]
(4)拜堂。
苗族的拜堂在晚十二点后。进门晚上,男家请出族里长辈与新娘相认,夫妇拜祖宗、父母毕,父母宰肥鸡煮熟撒食盐拌米酒请各长辈享用,称“白蘸鸡”,意味新娘已认祖,属男家之人。
(5)定亲。
从拜堂到十三天后的喜宴称定亲,取天长地久、不离不弃之意。期间新娘不与丈夫同房,不能洗头、洗澡、洗衣服,只做刺绣或家务,有的要在清晨前去井边“挑新水”。每天男方族里长辈轮流宴请新娘,家族庞大的一天要走五六家。
(6)摆喜宴。
苗人热情好客,逢喜事大摆酒席,婚礼喜宴更是如此。赴宴者必喝“拦路酒”,在门口用两条红绳将盛满酒的牛角挂起来,每位客人都要喝,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据说喝完拦路酒,会被主人用刻有小花的木制品蘸上红药水在脸两旁或额头打上印记,暗示祖先蚩尤已知客人的到来及保佑这位客人。傍晚青年围篝火跳板凳舞,吹芦笙;老人则唱迎客歌,划拳给客人敬酒。席罢,男家把备好的红蛋用笼装好,挂在客人脖子上,让他们尽兴而归。至此,结婚整个仪式结束。苗族青年在婚礼后也要“回门”,以示对岳父母尊重和孝顺,回门后,妻子便可与丈夫住在一起。
3.婚后祭祀
婚后半年夫妇没有喜讯,会乞求桥神显灵,以求家族人丁兴旺。学者周相卿认为,敬桥就是求助桥神保佑生育和保佑儿童健康成长。[4]祭品有一只大公鸡、糯米饭团、猪肉片、染红的鸭蛋和酒,还有香、纸、烛。祭桥要选吉日,在巫婆指挥下把祭品放桥上,巫婆杀大公鸡,用血洒在桥周围并拔鸡毛粘在桥身上,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双眼睁开,祭祀就算完成。这时召唤附近玩耍、凑热闹的小孩把贡品吃掉,小孩越多越好,因为“阴孩”会和小孩们一起抢东西吃,可趁机将“阴孩”领回家。小孩们吃完贡品,就帮巫婆寻宝(“阴孩”),即在桥周围搜寻一种类似蜘蛛的小虫子,然后由巫婆挑出最有灵性的一只用布包好,放在背篼里,说:“你们家的客到了。”此后,要常敬桥神。
4.离婚方式
传统离婚是“破竹筒”,由“娄方”(村里有名望长者)办理,提出离婚一方请娄方吃一餐酒。吃酒前后,娄方给他们“破竹”,即用小竹一节,比男女中指长度,在竹筒表面刻痕,然后将竹筒破为两半,原告和娄方各执一半。赔偿费在这时交付。受者从中抽出1/10给娄方作酬劳。[4]提出离婚者必须给另一方赔偿,若男的先提,除不能向女方索取“彩礼钱”外,还要另交一笔“赔礼钱”。若女方先提,则须偿男家“财礼钱”和结婚费用。双方都同意离婚,则不用给对方赔偿,由双方寨里寨老念离婚词。破竹筒后,丢掉破竹筒的刀,把劈开的竹片分别送给离婚男女,以示此后再没有任何关系。离婚后,男孩由父抚养,女孩由母抚养。现在苗族人离婚需经法院审理。
二、苗族的通婚准则
1.姑舅表婚
姑舅表婚指母舅家有优先娶外甥女的权利。若外甥女要嫁别家,甥婿要给女方舅家一块猪肉、一坛米酒,有的还要给许多钱。《蛮峒竹枝词》载:“清江(今凯里一带)苗婚嫁,姑之女定为舅媳,倘舅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召少年往来,谓之阿妹居。”[5]这种婚姻制度带有强迫性,解放后被废除。
2.叔嫂婚
又叫“转房婚”,哥哥去世,嫂嫂可嫁未婚小叔子,但须两厢情愿,否则不能勉强。这是财产继承和转移的有效形式,既继承了亲人的亲族系统,也维护了两个家族的友好关系。通常族人都较支持转房婚,以保证死者子女有所依靠。晚辈与长辈、年老和年少的不许通婚,族人认为这是乱伦。
3.同宗不婚
同姓、同宗不能开亲,否则也会被视为乱伦。有的地方苗姓失传,就按汉姓,汉姓字辈相同的为同宗;有的地方按木鼓样式、花纹来分宗族,台江、剑河一带以鼓社为准,“同鼓不婚”。[6]
三、苗族的婚俗文化特色
其一,苗族婚俗文化是美的象征。苗族最富有象征性意义的文化是唱歌与跳舞,在婚礼中,两者都贯穿始终,体现了苗族婚俗文化中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极具浪漫色彩的。
其二,苗族婚俗文化由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苗族自古生活在条件较艰苦的西部地区,交通不便,山多林密,人们过着大小村落聚族而居的生活,共同的地域环境、民族语言、民族心理素质促成了共同的民族婚俗文化。
其三,苗族婚俗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苗族的婚俗文化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婚礼仪式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但始终是在祖先规矩的基础上变化的,形变而神不变。
其四,苗族宗法观念较严格,非常注重子嗣传承,各家大多数长辈都倾向于鼓励年轻夫妇多生孩子,赞同多子多福的观念,结婚半年没怀孕的,都要进行婚后求子祭祀活动。
其五,苗族人婚姻相当注重信誉,对女孩子名誉也看得很重。凡有婚约的女孩子都不许参加游方之类的社交活动,否则会被人耻笑。
其六、苗族婚恋重礼轻爱的成分较轻。很多时候婚姻缔结讲究门当户对,而苗族人更看重的是婚姻神定,大多数苗族人认为两个新人的结合是上天注定的,家庭背景与婚姻并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两人是否相爱、是否得到神灵庇佑。
参考文献
[1]严汝娴,许秀玉.中国少数民族婚俗[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85.
[2]吴荣臻,吴曙光.苗族通史:5[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49.
[3]何积全,石朝江.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64.
[4]周相卿.台江反排村当代苗族习惯法民族志[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11).
[5]翁家烈,姬安龙.中国苗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204.
7.中国非物质文化土家族哭嫁婚俗 篇七
哭嫁是一种在我国无论是历史上各朝各代,还是现代民间各个民族的广大地区都十分流行民俗文化现象。从现代的眼光,哭嫁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如果从民俗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人类的视角来分析,哭嫁的历史成因和其中的深层机制,我们就会发现,女子的“哭嫁”是一种内容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现象。
关键词:
土家族 哭嫁 界面设计 交互策划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84-02
1 哭嫁习俗的阐述
从史料来看,哭嫁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就有记载:“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乘如斑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迎亲的队伍乘着白马雄赳赳、喜洋洋地来迎接新娘,而新娘却号啕大哭,涕泪涟涟,连旁观的人都往往把“婚媾”迎亲的队伍和盗寇前来抢劫混淆不清。可见“哭嫁”的风俗是由上古的抢劫婚风俗遗留下来的。在先秦的儒教观念中,也以女儿出嫁为令人悲痛之事。《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说:“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汉乐府诗《白头吟》相传乃西汉卓文君所作,诗中反复吟诵“嫁娶不须啼,愿得—人心,白首不分离”。而“嫁娶不须啼”就是说明当时姑娘出嫁时普遍啼哭。曹植亦有《感婚赋》所云:“悲凉媒之不顾,慨仰首而叹息,风飘飘以动缨”。魏晋南北朝时一直都有哭嫁习俗,诗人多有吟诵。梁朝何逊《看新婚诗》描写新娘哭嫁时喜忧参半:“带啼凝暮雨,含笑似朝霞”。如悲似喜,带啼含笑,新娘出嫁时复杂的心情跃然纸上。最传神的描写还是杨师道的《初宵看新婚诗》:“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娥。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轻啼湿红粉,微啼转横波。。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多”。
1997年3月钟玉如,唐圣清在怀化师专学报上发表《沅陵白族哭嫁习俗》描述了白族的哭嫁歌,又对哭嫁歌进行了分析。1999年1月万建中在广西民族学院报上发表《“哭嫁”习俗意蕴流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哭嫁”习俗作了详细的论述,清晰梳理了哭嫁意蕴的发展轨迹,从而揭示其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因,亦从一个侧面透视了民俗传承的一般规律。2009年覃娟在大众文艺上发表的《鄂西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宗法性探微》从哭嫁习俗所体现的强大民族凝聚力、父权统治和夫权统治这三方面对这种习俗进行了宗法性探讨。
2 别其一格的嫁娶一哭嫁
如今哭嫁之风已不盛行,而老人们却还在津津乐道,称述不绝。一般哭的方式是:从婚期前一个月的首日起,入黄昏,姑娘诉哭约一个小时,其声呜呜。十天以后,她的母亲加入“陪哭”;又十天以后,她的祖母加入陪哭。这家没有诸姑姊妹,人们说,如果有的话,也应当加入陪哭行列的,就这样一直哭到上轿。哭嫁的风俗与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土家族过去有这样几种不合理的婚俗广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作“接骨种”;二是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到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若一个女子被几个男子同时看上并举行了行放炮定亲仪式,男方有时候甚至会打倒婚敌来赢得婚姻,当然也有殃及女方安全的;三是抢亲;四是过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方对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担忧。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种必然。
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女性好友和三亲六戚围坐一屋,轮番哭述。哭述的内容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哭嫁歌”。而且,土家人会把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新娘不仅要对家中的每位亲人唱,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哭嫁歌的内容一般都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苦,或者是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担心等。除了待嫁姑娘哭,父母与兄弟姐妹及亲朋好友也要回唱。如:母亲回唱的歌:“成人要出嫁,妈妈嘱咐几句话: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四要心细贤,茶饭要均匀,火烛要小心,炒菜要洁净;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扫,贵客来到家,装烟又递茶;六要学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贪玩多,日后穷了靠哪个”。也有好友回唱的歌,如:“妹妹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平半分,打开石榴十二格,隔三隔四不隔心”。
2.1 伤离别,念亲恩
新娘通过“哭嫁”,以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亲友难舍难分之情,新娘远嫁他方,新娘首先想到的是离别亲人,依依难舍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要离别,平日不曾给予过多关注的亲情,此刻历历凸现。回顾往事,新娘悲从中来,用哭泣的歌声表达对闺门生活的不舍,对父母恩情的感念。十月怀胎的辛苦、养护的艰辛,件件往事、点点细节都浸润着父母的深情,做女儿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内心深处溢出。
由于母亲对女儿的恩爱最深,所以这时候新嫁娘想得最多的是母亲,这些都表现了母亲千辛万苦把女儿养大成人而女儿无法报答、又伤心又惭愧的感情。土家姑娘在出嫁前,哭得越狠,越会哭,就表明越孝顺父母。
在哭父母的同时,土家姑娘还要哭亲友、哭姊妹,这种哭表示对亲友姊妹的难舍难分之情,哭得越厉害,表示亲友姊妹间的情义越深。
2.2 换身份,忧前途
婚嫁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其主要目的是将女性从女儿转换成媳妇。女儿和媳妇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角色,其间呈现出一种断裂:—方面,新娘要告别女儿角色,因而内心充满了对往日生活的依恋之情;另—方面,新娘要开始履行陌生的媳妇职责,因而恐惧万分。所以,新娘必须通过某种途径脱离原来的角色,进入新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突变必然会对女性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她们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消除紧张,而哭嫁形式正好为其提供了一个合法有效的途径。女性在哭嫁仪式中被赋予话语权,她们借此权利,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重负,告别旧的女儿角色,为接受新的角色作心理准备。
nlc202309030102
哭嫁还体现了新娘不愿离开父母家人的恋家心理。这种对娘家的留恋,对婆家的恐惧,可以说是女性哭嫁时的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同时这也是“哭嫁歌”产生的主要原因。
2.3 怨婚姻,骂媒人
那么又是谁把自己送进婚姻呢?是花言巧语的媒人。新嫁娘不能不生出对媒人的诅咒和对父母的埋怨。哭嫁歌中的“骂媒人’的部分与前面哭亲别友的缠绵难舍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照,痛快淋漓。如:如“你男家吃女家走,男家讲女长得好,女家吹男乖又巧,你骗我到公婆家,变成人家牛和马,人家动手就来打,打了骂了不解恨”。此外,还有对父母为钱势所动,不顾女儿幸福的埋怨,如:“背时媒人的话啊,像蜜糖甜坏了你们的心,像黑布蒙住了你们的眼睛,糊糊涂涂定下冤家亲;铁心肠的爹啊,铁心肠的娘啊,你逼着活人跳进了死人坑”等。
不愿离开父母、担心未来的新娘把一切的不幸归结到婚姻上,她们怨婚姻不自主,唱出了反抗之声,道出土家妇女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情。“哭嫁歌”中并没有很多直接指斥封建婚姻制度的歌,这是当时妇女不可能达到的认识高度。她们也不愿意直接指责自己的亲生父母,于是,她们把怨恨的情感倾泻在婚姻的直接促成人、婚姻制度的代表“媒人’身上,言词犀利又不失民间诙谐。
3 不平等,怨命运
“哭嫁歌”还发泄了男女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表现女性在丧失了经济地位和权利后的失望痛苦与不满心情。随着父权制、私有制的产生,女性逐渐失去了财产继承权,失去了传递氏族香火的权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妇女地位卑贱低下,逐渐使女性沦落为男性的附庸,乃至成为男性的“财产”,女性便被无情地排斥于家族之外,与家族利益无关了。一个土家弱女子,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无力抗争,只有充分利用哭嫁这种合法机会来进行情感宣泄.诅咒和强烈控诉。
当然土家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积淀,同时也在现代科技中不断地洗礼,将传统的土家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利川腾龙洞的激光秀表演不仅展示了土家族的文化魅力,更加体现了高科技应用融合了民族的历史文化,给人一种新的生机。激光秀集激光、音效、视频、水幕、烟雾、灯光于一体的激光秀。它的技术完全脱离了以前老电影的放映模式以及影片二维画面的局限,这次激光秀技术手段完全展示了现代科技的与多媒体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历史文化艺术与高科技结合,更展示了我国多媒体艺术发展的新生力量。激光秀将舞台灯光设计和短片放映融为一体,画面是三维立体,给人更加广阔的空间感和真实的画面触感。让人耳目一新。
4 哭嫁作品设计
通过对土家族的实地考察、调研之后,我们对哭嫁作品界面设计也作了一番研究,通过界面的设计一定要让用户感觉到哭嫁的氛围。就界面风格来说,采用简洁的风格,简约中体现中国古典的传统美。颜色的搭配,界面的色彩体现,都是经过斟酌的,还通过手绘的形式,来体现土家族的婚俗过程,我们组的同学还去当地感受了民俗风情,同时也带回来比较具有民俗风情的资料,供给大家参考与使用。
开机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画面应该是喜庆的,所以色调比较艳丽,以红色为主要基调。中间一个信封代表着新郎与新娘之间无数想要表达的话语,代表着彼此的心意。页页相对,是与信封的呼应,下面的每一个界面都代表着一页的内容。
主界面,选择了一个清晰的方式,让用户一眼就能看懂整个多媒体所要表达的内容。用喜字连接着每一部分。
鸾凤双栖是最主要的部分,它主要讲述的是哭嫁的喜期。众所周知鸾凤是情鸟,它们有着对彼此忠贞不渝的感情,和对对方不离不弃的爱情精神,用凤鸾描绘喜期中即将结为夫妻的男女,预示着他们忠贞不渝的婚姻,和对未来婚姻的不离不弃的精神,预示着他们会像鸾凤鸟一样双栖双飞。未来的婚姻生活美满。与嫁娶文化的主题贴切,更加文学性地用优雅的词汇描绘了喜期的美满与幸福。
二级界面中,设计风格大胆地采用了大量的留白,界面给人以干净整洁的界面风格,去除了繁琐的图片堆砌,给用户带来一种一目了然的视觉感受,不会对用户造成视觉干扰,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标题,但是又不会让用户觉得界面枯燥,颜色亮丽的凤鸾鸟的使用又会让用户觉得恰到好处,图片与题目相呼应,不会给界面带来枯燥感。
内容界面,用户的目的是一目了然地获取信息,产品的简约性和恰如其分的设计风格会让用户阅读时心情愉悦,如果产品的设计过于繁琐,急于向用户传达着很多信息反而会适得其反。抓住最想表达的主流信息一目了然地向用户传达我们的理念反而会博得用户对产品的好感。我借鉴了现在简约传达信息的设计理念,把凤鸾双栖的界面尽量简化。减少干扰,做到简约、干净、又不是大气。
交互性代表了传统媒体和先进媒体之间的主要区别,交互的关键是系统能否够按照学习者不同的需求调整交互,在“哭嫁”这个作品中交互模式主要采取的是点击与拖动,在主界面中点击标题或章节进入到相应章节界面,二级界面中为标题界面点击标题进入内容界面。内容界面中涉及点击与拖动两个交互模式,内容界面文字内容较多,鼠标点击界面可进行上下拖动,方便读者进行阅读。界面下方有导航键,点击可进行章节之间的转换,也可回到主界面。
这是我们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也许我们在学术上并没有多大的造诣,也没有多大的创新,但是我们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却受益匪浅。这是一次成功的锻炼,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而且使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这次的实地考察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我们在学习新型的多媒体艺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历史的文化,也不能一味地驻足在历史的光影下不能突破自我,如果想让自己的设计更加有内涵,我们是不能忽略民族文化,以及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民族艺术。只有视野宽广了,我们的学习才会更上一层楼。
【油纸伞的婚俗文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