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2024-08-13

农药安全管理制度(18篇)

1.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农药质量管理制度

1、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

2、农药产品包装必须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标签应当紧帖或者印刷在农药包装物上,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应注明农药名称、企业名称、产品批号或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项等。

农药销售记录制度

1、对所售出的农药要逐一登记上册,建立完善的进销台帐。

2、对购药者当面耐心讲明使用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方法,按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

农药仓储管理制度

1、农药实行专库专储,不能与食品等物品混放,不得露天存放。

2、农药库房实行专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入内,仓库保管人员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3、仓库保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存储的农药产品要经常清点、检查,对农药包装破损的要及时上报和处理,避免农药产品变质和造成其它损失。

4、农药仓储库房的消防、防盗和通风设施应保持良好,严防火灾、失盗和中毒事故发生。

5、配置明示标牌,对农药产品进行分类保管。

6、做好出入库登记记录,保证帐物相符。

农药经营安全防护制度

1、落实防火、防盗等安全防护措施及坏境污染防治措施。

2、在销售过程中,涉及称量、分装、取货等直接接触人员,应戴用防护器具,发生农药渗漏、散落要及时妥善处置。

3、应远离明火、火源,门窗要有加固防护措施。

员工业务培训制度

1、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行业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培训。

2、对本单位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农药的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3、不定期对员工进行使用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量次数、用药方法等内容进行培训,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4、教育员工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2.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1. 农药剂型与助剂研究开发的趋势

当前农药助剂型发展的方向是水性化、粒状化、多功能、缓释、省力化和精细化, 一些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相容的剂型, 围绕农药剂型发展这一趋势, 世界农药助剂正朝着大分子量、高效能、低用量、多功能、优质、价廉的方向发展。 (1) 由于粉尘污染严重而对其开发应用带来新的挑战, 正在被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新剂型所替代。另外, 高含量可湿性粉剂、绿色表面活性剂使用、全密闭式生产工艺以及可溶性包装的采用也是其新的发展趋势。 (2) 大量使用有机溶剂, 尤其是苯类有毒有害溶剂被限用, 高含量、无溶剂或使用绿色溶剂、增效剂是其发展方向之一, 另外可以由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等新剂型所代。大量使用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乳化剂因其潜在的环境风险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禁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 O/P O嵌段聚醚等环保型助剂, 直链烷烃类、植物油溶剂替代苯类溶剂, 专用乳化剂和增溶剂的开发值得关注。 (3) 悬浮剂是最环保、经济的剂型之一。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高分子羧酸盐、E O/P O嵌段聚醚类、磷酸酯类助剂以及增效剂如有机硅等助剂的应用值得重视。 (4) 水分散粒剂因其无粉尘、颗粒状、储存使用和包装方便等大受青睐。国外大部分品种都是采用湿法造粒, 我国多为间歇式干法造粒, 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和工艺与设备配套问题应引起重视。 (5) 水乳剂不含或含有少量有机溶剂, 制造、储存、使用等经济方便, 值得大力发展。但其体系的稳定性问题, 磷酸酯类、EO/PO聚醚类环保助剂和脂肪酸系列或烷烃类溶剂的使用, 药效保障等是目前开发该类制剂应该关注的问题。 (6) 是配方组成最简单的农药剂型之一, 数量不大, 但产量可观, 尤其是以草甘膦、百草枯水剂为代表。烷基糖苷、有机硅以及各种特种成分的增效剂是其助剂研究的重点。

2. 农药助剂安全性与管理

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严格对农药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生产核准等要求。 (1) 类助剂属于已经证实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存在危害的助剂, 涉及42种化合物, 如苯胺、石棉纤维、氯仿、二甲基亚砜、苯酚、壬基酚等。主要涉及一些致癌物质、神经毒素和慢性毒性物质、损害生殖的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等。此类助剂已不允许继续使用。 (2) 类助剂属于一些在结构上与1类助剂结构类似, 具有潜在毒性或是有资料表明具有毒性的物质, 共涉及65种化合物。 (3) 类助剂属于未知其毒性的化合物, 涉及近1100种化合物, 正在对其进行毒理学和生态学资料评估;若此类中有些化合物通过试验有足够的资料证实在目前的使用模式下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 可以归类到I V.B类助剂中。目前尚没有资料证明III类助剂具有毒性或危害情况, 但一旦发现问题随时需要补充资料。 (4) 类助剂属于毒性很小或几乎无毒的助剂, 又分为I V.A类和I V.B类。I V.A类涉及160多种化合物, 属于风险最小的一些物质, 大都是一些惰性物质和一些食品添加剂类物质, 如乙酸、植物油 (玉米油、棉籽油等) 、琼脂、黄原胶、阿拉伯胶、碳酸钙、高岭土、玉米芯等;I V.B类助剂, 涉及近150种化合物, 属于可能有一定毒性, 但已有足够资料证实目前在农药中的使用方式不会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 如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烯醇、直链烷基聚氧乙烯醚、吐温系列、E O/P O嵌段聚醚等。

3.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农药废物;安全处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S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204-01

0引言

隨着农业技术与产品的进步和发展,农药废弃物一词逐渐地开始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农药废弃物在农药储运、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也是农药使用大国。据有关资料介绍,如果以我国每年农药施用量100万吨计算,全国就需容量为250毫升的包装物40亿个之多,农药使用后,大量的废弃包装物就被农民随手丢弃。在农村的村口路边、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农民随手丢弃的空农药瓶、塑料包装袋等。当然农药废弃物产生有很多的原因。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加强控制与管理,对人类的健康就会造成潜在的危害,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农药废弃物安全处理和相关的管理方面进行探析。

1农药废弃物来源及危害

总的来说,农药废弃物的来源是比较广泛的,例如储藏时间过长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农药会变质和失效;在未施用农药的场所遗留的农药以及用于处理遗留农药的材料;农药废弃包装物也是一个主要来源,包括农药的瓶、袋、罐、桶等;施药后剩余的药液以及农药污染物及清洗处理物。

当然造成农药废弃物大量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对乱扔空农药瓶、塑料包装袋所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二是废弃农药包装物无人回收。对农民来说使用后的空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用不上、留不得、卖不掉”,因此也只有扔了。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无人管理、城市环境问题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而农村却无人管理,对农民随手丢弃空农药瓶、塑料包装袋的现象和行为没有人制止和管理,也没有人加以清理。

农药废弃物有着各个方面的危害。例如把农药废液直接倒入农田,就会污染土壤,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在果园喷洒多效唑(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时,笔者发现,有的果农把剩余的药液直接倒在树下,结果导致果树生长受到影响并表现出药害症状。农药包装空瓶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破碎后的玻璃碎片划伤耕牛或田间作业人员的事情也经常发生,给人畜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农药的包装物,除了玻璃瓶以外,还有采用高分子树脂的塑料瓶或包装袋,这些包装物在自然界是很难分解的。而且包装物中的农药残留还会流入河流、渗人地下,引起水质下降,引起鸟类、家畜中毒,对人畜生命安全均造成一定威胁。

2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及管理

按照我国目前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探索解决废弃农药包装物污染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得有合适的相应的处理及管理措施。

2.1那些被国家指定技术部门确认的变质、失效及淘汰的农药应予销毁

高毒农药一般先经化学处理,而后在具有防渗结构的沟槽中掩埋,要求远离住宅区和水源,并且设立“有毒”标志。低毒、中毒农药应掩埋于远离住宅区和水源的深坑中。凡是焚烧、销毁的农药应在专门的炉中进行处理。在欧盟一些发达国家,对农药废弃物(主要是农药包装物)的处理方式主要采取高温焚烧或深埋。而且相对于点污染而言,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难度要大得多,主要原因是面源污染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对农药废弃物的治理应该纳入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范围内。

2.2对农民实行有偿回收

建议国家从税收上对企业进行适当优惠,以此来保证强制回收制度的实施。也就是说由国家和生产企业共同出资,由销售者负责有偿回收:农民在谁那里购买农药,使用完后的空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收集起来交给谁,并由销售者返还给农民一定数额的购药款。对不回收空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的农药,一律不准上市销售。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可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活动,积极采用电视、报纸、广播、宣传资料、黑板报等形式和手段,大力向农民宣传有关环保知识,让农民认识到处乱丢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克服乱扔空农药瓶、塑料包装袋的不良行为,养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2.4制定专门的农药废弃物管理法规

在我国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农药管理的法规中,在“农药安全使用”方面虽然涉及到农药废弃物管理的内容,但都比较笼统.也未涉及到农药废弃物管理的内容。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可操作性差。然而,在欧洲的EurepGAP中,除了规定一些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款和可追溯体系以外,还专门规定了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工人健康的条款,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安全处置空农药瓶和废农药”。所以结合我国实际现状,结合国情和可操作性制订农药废弃物管理法律或法规,使其有法可依。

3小结

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俨然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当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农业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也逐渐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科学使用农药和合理处置农药废弃物的工作,将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程翠联.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J].种植参谋.2008(3):13.

[2]施红珍,适秀安,李晓勇.农药废弃物安全处理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24-226.

4.农药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篇四

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3、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

4、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农药和杀鼠剂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

5、不得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6、经营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销售的农药存在的危险因素;

7、农药不得与其他货物、危险化学品和日常用品混放在一起;

8、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和失效的农药;

9、经营者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产品;

10、时刻注意防火、防中毒。

产品采购、销售、登记制度

1、危险化学品采购分到专人、采购时,必须到有经营或生产危险化学品资质的单位购买。

2、危险化学品的销售时,购买单位必须具有危险化学品的经营

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不得向无资质的单位销售。

3、销售的危险化学品,在委托运输公司进行运输时,承运公司具有运输资格,危险品的运输车辆和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不得无证运输或无证上岗。运输中必须对危险化学品做好相应的防护,严禁出现跑、冒、滴、漏。

4、危险品的购销完成后,必须对危险品的品种、数量进行登记。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持证上岗,把安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3、公司内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

4、每年组织一次安全技术实地操作演习,训练培养出思想品德好、技术水平高的实用型人才。

5、对安全技术先进班组、个人,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安全意识淡薄,工作马虎的要给予惩罚。

6、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标语等形式,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安全检查制度

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场所定时检查。

2、业务人员对经营场所的安全状况要熟悉,并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夜间工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必须定时做巡回检查。

4、节假日前后作安全检查,节假日值班,必须按时进行安全检查。

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应立即上报,并采取防范措施。

经理安全职责

1、建立、健全本公司安全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安全工作,及时消除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

业务员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并掌握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管理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或用具。

3、检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保证安全可靠,并做到安全使用。保持作业现场整洁卫生和通道畅通。

4、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积极参与救护工作,向事故调查人员如实介绍情况。

安全员职责

1、认真学习并掌握安全技术,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安全学习,学习国家有关安全及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知识、消防安全知识、本岗位操作规程。

3、协助经理督促、检查本公司的安全工作,及时消防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

4、及时、如实汇报安全事故,并按照预案协助经理组织实施救援。

岗位操作规程

1、严格按照国家《农药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产品说明书正规销售;

2、经营场所不得擅自离人,并做到持证上岗;

3、不得混淆产品或卖错、拿错产品;

4、农药摆放要规范,销售要有详细的登记台帐;

5、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事故(如火灾、中毒等),应立即拨打110或120急救电话。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防止人员无故伤亡。

2、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4、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5.安全使用农药宣传标语 篇五

1、科学用药,为耕者谋,让食者安。

2、使用农药勿随意,科学合理高效益。

3、一喷三防效果好。科学用药产量高。

4、科学用药第一步,读懂农药说明书。

5、精准合理施药,绿色高效健康。

6、种植宜细不宜粗,农药在精不在多。

7、增产增效不用愁,科学用药保丰收。

8、科学用药,省钱增效,致富法宝。

9、科学用药,安全高效。

10、用途用量用心记,为你为我为大家。

11、药让农业更生态,药让食品更安全。

12、提倡科学用药,促进生态平衡。

13、科学用药·丰收可靠。

14、庄稼生病不急不躁,科学用药不多不少。

15、科学使用要牢记,别拿农药当儿戏。

16、农药亦有间隔期,科学使用须谨记。

17、欲想寿比南山,科学用药为先。

18、科学用药正能量,生产丰收奔小康。

19、农药对症用,超量危害重。

20、高温逆风勿打药,搞好防护决不错。

21、滥用农药不可取,科学用药要谨记。

22、农业生产路千条,科学用药第一招。

23、农药使用看说明,病害不清找专家。

24、农药标签记三条,登记、批准、标准号。

25、安全喷农药,戴好防护罩。

26、科·学认识,学·会使用,用·药减量,药·控残留。

27、食品安全为首,用药科学为先。

28、让农药使用更科学,让粮食增产更绿色。

29、减量控害讲科学,绿色植保促丰收。

30、科学用药一小步,大地丰收迈大步。

31、科学用农药,高产又环保。

32、科学使用农药,给力五谷丰登。

33、天时地利,面面俱到;明规晓理,对症下药。

34、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残留危害。

35、为科学用药点赞,为农民丰收喝彩。

36、使用农药不可少,科学合理更高效。

37、科学用农药,食品才放心。

38、把农药管在前头,把污染灭在源头。

39、农药用的好,作物产量高。

40、要想庄稼长势好,规范用药少不了。

41、要想庄稼长得好,科学用药是个宝。

42、科学用药投入少,收成好来品质高。

43、农药安全减量,绿色成就梦想。

44、农药随便打,贻害千万家。

45、科学使用农药,责任重于泰山。

46、倡导科学用药,改善农业生态。

47、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8、掌握时机巧用药,事半功倍效果好。

49、农药残留不超标,健康生活更美好。

50、对症用药防虫害,降低污染保生态。

51、我以我心爱农业,我以我行喷农药。

52、环保农药新时代,服务三农人人爱。

53、科学使用农药铭于心,放心食品生产践于行。

54、农药安全铭于心,科学使用践于行。

6.农药保管和使用安全措施 篇六

为进一步加强我处病虫害防治药品的安全管理,凡我处购进的药品必须实行专仓保管和专箱存放。施药组负责药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使用。

一、药品保管措施

(一)液体农药

液体农药(包括乳油、水剂等)易挥发、易燃烧,贮存时要注意隔热防晒,保持干燥通风。

(二)固体农药

固体农药(包括粉剂、颗粒剂、片剂等)吸湿性强、易结导体变质,贮存时要注意隔湿防潮,不宜堆高重压,不能与碱性物质接触以免失效。

(三)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不耐高温,不耐贮存,容易吸湿发霉,生物活性降低,所以宜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保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两年。

二、安全用药措施

(一)施(配)药必须戴橡皮或塑料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农药。配药时应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严禁用手拌药。

7.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1.粉剂农药类

可用观察法识别是否有效。具体方法:打开包装物, 明显看出被检农药已经结块或用手一捏便成团, 松开手落地也不易散开, 多为失效农药或即将失效的农药。反之, 粉剂干燥、不成团块为有效农药, 可以放心使用。

2.乳剂农药类

正常情况下不分层、不沉淀, 为透明油状液体。判别是否失效的方法有: (1) 振荡法。当被检农药出现分层时, 其乳化性能已下降, 用力振荡摇匀, 静置1h后, 若分层消失为有效农药, 仍有分层即为失效农药。 (2) 脱水法。取被检农药1~2g, 轻滴于盛有1000g清水的玻璃瓶中, 静置1h后, 如水面无浮油, 水底无沉淀, 瓶中乳白色的悬浊液均匀一致为有效农药;反之, 油水分层, 有沉淀物为失效农药。

3.可湿性粉剂农药类

判别是否失效的方法: (1) 湿润法。将被检农药1~2g轻撒于杯中水面上, 待1min后, 能全部润湿并进入水中的为有效农药;浮于水面, 不能湿润的为失效农药。 (2) 悬浮法。取被检农药1~2g, 加入盛有2/3清水的玻璃杯中, 静止30min, 药液悬浮混浊不清, 沉淀极少的为有效农药;杯中大部分液体澄清, 呈半透明状, 沉淀物较多为失效农药;居二者之间, 即杯底有少量沉淀, 药液大部分混浊的仍可使用, 但需要加大用量。

二、正确掌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农村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收、收获、使用、消耗农作物前的时期, 即自喷药到残留量降至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时间。各种农药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 加之各种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不同, 其施用农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也有所不同。在给农作物喷药的具体操作中, 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的时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 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因此, 正确掌握农作物的安全间隔期对保证蔬菜、瓜果、粮食的食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必须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

1.白菜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40%的乙酰甲胺磷乳油为7天;2.5%的敌杀死乳油为2天;20%的速灭杀丁乳油为12天。5%的来福灵乳油为3天;20%的灭扫利乳油为3天;40%乐果乳油为10天;10%的氯氰菊酯乳油为5天;25%的喹硫磷乳油为24天。

2.苹果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73%的克螨乳油为30天;40% 乐果乳油为7天;50%的杀螟松乳油为15天;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为20天;2.5%的敌杀死乳油为5天;20%的速灭杀丁乳油为14天;20%的灭扫利乳油为30天;5%的来福灵乳油为14天;25%的氯氰菊酯乳油为21天;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为7天;50%的溴螨酯乳油为21天;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为45天。

3.蕃茄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50%的托尔克可湿性粉剂为7天;10%的天王星乳油为4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为7天。

4.黄瓜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40%的乐果乳油为2天;58%的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为1天;10%的高效灭百可乳油为3天。

5.小麦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40%的乐果乳油为10天;10%的三氯苯醚菊酯乳油为7天;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天;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为20天;25%的灭幼脲悬浮剂15天;25%的氯环三唑乳油为28天;25%的除虫脲可湿性粉剂为21天;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30天。

6.水稻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30天;50%的倍硫乳油为21天;2%的灭瘟素为7天;40%的稻瘟灵乳油早稻为14天, 晚稻应为28天;25%的西维因可湿性粉剂为30天;50%的杀螟丹可溶性粉剂为21天;25%的杀虫双水剂为15天;2%的异丙威粉剂为14天;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为10天;40%的敌瘟磷乳油为21天;25%的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为14天;40%的异稻瘟净乳油为20天;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30天。

7.棉花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73%的克螨特乳油为21天;75%的硫双威可湿性粉剂为14天;25%的氯菊酯乳油为14天;10%的高效灭白可乳油为7天;25%的敌杀死乳油为14天;5%的来福灵为14天;20%的灭扫利乳油为14天;20%的速灭杀丁乳油为7天;10%的马扑立克乳油为14天;40%的毒死蜱乳油为21天。

8.低毒农药也不安全? 篇八

“毒死蜱”(化学名称:硫代磷酸酯)是目前全球生产量和销量最大的杀虫剂品种之一,我国也正把其作为高效低毒的农药来大量使用和生产。乐斯本、蓝珠、白蚁清等农药中都含有“毒死蜱”。但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发现,如果母亲在怀孕时接触了“毒死蜱”,其孩子的大脑结构在整个童年期都会受到影响。

影响胎儿的大脑结构

在2001年以前,美国政府还没禁止把“毒死蜱”作为室内杀虫剂使用,许多孕妇毫无顾忌地在家使用含有“毒死蜱”的杀虫剂。相比从没接触过“毒死蜱”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怀孕时使用过“毒死蜱”的母亲所生出的孩子,他们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会多出一些小小的隆起物,而某些区域又特别的薄。产生变化的大脑皮层区域与决策、语言、自制能力以及短期记忆力和注意力有着紧密关联,所幸现在还没有发现这些孩子真正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出现了认知障碍。不过研究人员称,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都还不到10岁,一些行为或者认知上的异常可能要到青春期才会体现出来。

蔬果上的农药残留物

即使不在室内或者草坪等孕妇和儿童经常出现的环境中使用,“毒死蜱”作为一种高效、广谱、低毒性的杀虫剂,在水稻、果树、蔬菜、茶叶等作物中都有它的踪影,并很容易通过食物进入孕妇或者儿童体内。曾有研究发现,儿童在吃有机食品期间,“毒死蜱”等农药在血液中的水平会降低;在吃普通食品时,血液中的农药水平便会上升。而在小鼠实验中,即使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所规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以内,“毒死蜱”等农药仍然会对小鼠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改变它们的行为模式。因此,不少家长都担心,蔬菜和水果上的“毒死蜱”残留物足以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食用蔬果前小心清洗

不过想要全面停止使用“毒死蜱”却并不容易。首先,“毒死蜱”本来就是高毒农药的替代品,一时间可能很难再找到其他合适的替代品。美国的主要生产商又一再强调,研究虽然显示孕妇接触“毒死蜱”会导致胎儿大脑有所改变,但并不能说明这一定会导致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孕妇和儿童最好吃没有使用农药的有机食品。即使没有条件全部购买有机食品,也应该食用前仔细清洗蔬果,或者去皮。另外,“毒死蜱”在阳光下和较为自然的环境中更容易分解,因此应多注意室内的通风和光照。

9.农药种子站安全生产总结 篇九

一、领导重视 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xxx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xxx站长周继忠直接抓,安全员魏乐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制度保证 措施到位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工作规章制度。xxx年xxx党支部正式成立,成立后经党支部认真讨论研究,立即建立健全了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工作规章制度。设置了专职安全员、主要领导为组长、党、政、工、三方为一体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农药安全使用制度、安全用电制度、值班制度等,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2、签订责任书。签定了安全员责任书,副主任安全责任书,会计、出纳安全责任书,技术员安全责任书,保管员安全责任书、摩托车驾驶员员安全责任书等。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xxx安全工作的基础。2012年xxx制定了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安全教育的目的:安全教育直接影响着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xxx把安全教育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不安全隐患,预防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事故。2012年xxx对种子、农药、用电、种子机械、种子运输等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共培训11次,累计培训人次129人,有效的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加强对农药、用电的管理力度,强化对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如:库房、公共场所等,对易燃易爆物品和重点部位,安全领导小组将定期检查,发现隐患时整改解决,并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整改和验收,并有注册、有登记。

2012年xxx对种子、农药、用电、种子机械、库房等进行了多次检查,共检查11次,检查出问题隐患4处,都已整改。

五、认真开展好“安全生产教育月”活动

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一个安全教育月,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在全团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督、落实责任”为重点,促进我站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xxx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倡导安全发展观。以“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把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1、利用广播、板报、横幅、大小标语等大力宣传安全知识,达到了教育一大片,影响整个群体的目的。在宣传月期间xxx出专题黑板报1期,悬挂横幅一条,张贴大小标语20余幅,投送广播稿件4篇,来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结合实践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为了使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人心,抓出实效,xxx安全领导小组对全站进行了安全大检查1次。查找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

3、在安全教育日 xxx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干部、职工群众学习,受教育人数达32余人。

4、积极参加团安全办组织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黑板报及演讲比赛活动。其中黑板报荣获三等奖,演讲比赛获得鼓励奖。

10.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第一威胁范文 篇十

近年大量显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全部——它们只是由于事态严重而“被偶然曝光”的问题。迄今,中国政府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基本上都是“事件应对型”、“事后弥补型”,这样的处理模式使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已暴露的事件上,而忽略了潜藏的、非事件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发现,中国食品安全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上述这些冰山一角,而是被普遍忽视的农药残留问题!

2010年1月,根据武汉农业局的抽检,来自海南多个地区的豇豆样品均出现了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随着调查的深入,同样已被严令禁止的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实际上一直都在市面销售。根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农药厂家超过4000家,获得农药登记证的产品3万多个,进入海南农药市场的品种也有上万个。

据了解,农药经销商在应付检查时,通常是两种方式,“迎接一个月4次左右的检查,买烟、买水每次需花两百多元;执法人员突击检查的时候,随便看看,没查出大问题,便象征性地罚500元。”掌管食品安全的政府执法部门如此轻率地工作,这无异于严重的渎职!

令人遗憾的是,农药市场乱象纷呈的局面不止发生在海南。2009年,绿色和平组织曾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采购日常蔬菜,送往青岛一家国家授权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化验。结果发现:在45个送检的蔬菜样品中,40 个检测出农药残留;农药种类高达50种,其中5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高毒农药。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一颗草莓上竟残留有13种农药。

而上述“潜规则”的长期存在,造成了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鲜明的处理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食品的农药残留,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据了解,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三致”危害。

农药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短时间内虽不会引起人体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但可产生慢性危害。据估计,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50%,中国更高。同样,农药对其它生物也会形成直接杀伤和慢性危害,植物中的农药可经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并不断蓄积,对人和动物构成潜在威胁,并影响生态系统。

如果时间倒推20-30年,中国不会大面积感受到农药带来的危害。因为那时,中国有能力生产的农药尚不足80种,还很难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逐渐由农药进口国变成出口国,近两年,农药进口量只相当于产量的2%-3%,出口量已是进口量的十几倍。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前理事长介绍,目前中国农药大约40%左右的产量出口,出口量达到了50万吨以上的水平,如果按照制剂计算数量更多。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农药产量为190万吨,2010年为240万吨,产量和增幅均居世界首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数据为此说法提供了佐证:全世界每年使用的600余万吨农药,实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中国大陆是最大的毒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每年有400多万人农药中毒,其中30万人死亡;而中国每年农药中毒事故达近百万人次,死亡约10万多人。

四大环节层层失控 治理陷入“治乱循环”怪圈

一份食品,从田野走向餐桌,按中国现有的规定,要经历农业、卫生、质检、工商、进出口、药监等六部门的监管,为何还屡有问题蔬菜事件发生?擅用高毒、不达标的农药显然是违法的,为何中国对农药残留的治理长期陷入“治乱循环”的怪圈?

农药进入市场后大致经历以下流通环节:原药提供商-制药生产厂家-农药批发商-农药经销商-农户。而在农民买入农药之前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关规定来限制厂商的经营资格、收费标准和农药许可等。可以说,监管在所有环节中的把关不可或缺。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梳理的深入,农药从田间到饭碗隐藏了太多畅通无阻的绿灯。

第一,源头监管“关口”若有若无。

中国的农药生产以中小企业为主,从产量来看,2000吨/年原药生产厂家不足200家,农药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不足20家;从产值来看,中国农药排名前20的企业,其产值只占据行业约32%的份额;从销售来看,年销售量2000吨以下的企业占85%,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的企业只有7家。相比之下,一个拜耳公司的销售额可与中国整个行业相当。

而作为“田间地头”最典型单位的县级蔬果产地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几乎缺失。比如,早已列入黑名单的水胺硫磷等并未从此退出江湖,而由于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每个县的农药厂都能生产,此类高毒农药一直潜伏于市场,所以才有了海南“毒豇豆事件”。

在2011年“两会”的分组讨论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居然发表“提高农药化肥价格,让农民用不起,自然会用畜禽粪便”的荒谬提议。如何能让消费者吃上健康、绿色、安全的食物,唯一的解决方案竟是倒逼农民“出去拾粪”?

第二,农业生产环节出现了严重问题。

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命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缩短至2.5-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斥城乡食品中。

第三,农药安全预防体系全面缺失。

2004年,中国取消了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药经营门槛降低,经营单位数量猛增,农药市场秩序更加混乱。这意味着,农药流通环节中的企业、生产厂家,都有机会成为 “毒菜”事件的“策划者”。

一家广州农药经销商曾经“自爆家丑”:一些农药生产厂家在合法登记的农药产品中偷加高毒农药等“隐形成分”已经成为业内潜规则。而在这个链条上,零售商、经销商和农药厂家都难辞其咎。“许多山寨厂家一方面为了本身利益,另一方面也为迎合零售商的需求,把各种农药成分随意加减,然后冠以悦耳的商品名或者借以合法的标签,推出所谓的特效产品,给某些零售商独家经销。甚至直接把配置好的产品以大包装给某些零售商,任由零售商处置。”

“有毒豇豆”事件之后,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海南豇豆1亩喷一次药的用药成本是60-90元,平均3-5天用一次药,一季豇豆种植下来一亩地至少250元。与常规农药相比,水胺硫磷和甲胺磷等高毒禁用农药价格便宜,300毫升包装的每瓶7-8元,1瓶兑3-4桶水,可以喷1亩地。如果换成水胺硫磷,成本至少减掉三分之二以上,每亩用药成本不到100元。倘若取消个体经营,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

广东农业县徐闻曾上演了一出管理者“借机敛财”的闹剧。在该县工商局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全县的药品进行了一次“紧急召回”:所有个体农药经营者的工商营业执照全部被收回,这次行动不是为了更换执照,而是要求个体经营者重新办理。一时间,徐闻个体农药经营者全部成了黑户。

而办理的程序是:农药店只要加盟供销社,每年上缴5000元管理费和5000元保证金,就可告别“个体户”,转为集体性质。与此同时,供销社根据农药店的经营规模制订了不同的收费价码:县城徐城镇的农药零售店需交管理费5000-8000元/年,保证金为5000-15000元不等。据农药店老板介绍,大的农药批发商则须交纳50000元的保证金。通过“收编”的方式获取巨额保证金,农药的经营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在这类事件中,寻租意识强烈的政府部门成为了问题的重要制造者。

第四,“最后一关”形同虚设。

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失效,也是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2009年湖北省工商局对武汉、荆州、黄冈、天门、潜江五个地区的农资市场进行的抽检中,共抽检农药样品78组,合格57组,有21组不合格,合格率仅为73.08%,比2008年同期下降22.25%。

农药产品的合格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这意味着,农药残留的把关令人担忧。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司长叶贞琴曾表示,“在影响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诸多因素中,最突出的是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禁限用高毒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对生鲜蔬菜进行检测效率是个现实的大问题。在蔬菜批发市场,检测和销售同时进行。如果检测速度过慢,蔬菜都卖完了,结果可能才会出来,那检测也就失去了意义,极易导致不合格蔬菜流入社会。正如济南农业监察支队工作人员所说,蔬菜批发市场的农药检测设备,都是属于“快速检测”设备。

快速检测的结果没有法律效力,即使查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也不能作出处罚。按照常规,市场检出蔬菜农药残留不合格的蔬菜后,一边让蔬菜商停售,一边上报市农业局,再由农业部门做精确检测;一旦确认蔬菜确实农药残留超标,农业部门就会出具检测报告,再由工商部门实施处罚。这个过程走下来,至少得两天的时间。

如何投入人力、技术、设备进行农药检测的把关,如何行之有效地设置流程、标准,将对农药残留物检测环节在农产品生产链条中向前设置,成为目前中国政府监管农药市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807项残留标准把关 四大弊病缠绕农药结构

与众多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农药残留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很好解决,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2010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宋稳成博士公开中国食品农药残留标准,发现现有的标准仅有807项。而相比之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338项,欧盟14.5万项,美国1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差距之大,不可以道里计!

直到2010年4月,在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对下一步农药残留标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3年内,中国的农药残留标准要从目前的807项达到7000项,探索建立由国家标准、临时标准、豁免物质名单和一律限量标准等组成的农药残留限量框架,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作为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中国的农药出口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每天上市的蔬菜水果分别达到上千万公斤,由于检测标准不同,中国人每年要多吃多少农药?想想都让人心惊肉跳。

以黄瓜为例,根据2010年《农药电子手册》统计,在黄瓜上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达到111种。但根据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黄瓜》公布的标准,只要检测中不含有敌敌畏、乐果、三唑酮等8种农药和铅、镉、亚硝酸盐等3种重金属或致癌物质,就可以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而剩余的上百种农药成份,均不被纳入检测的范围。正是基于此,果蔬消费市场上“有机”、“绿色”等概念应运而生。据了解,有机蔬菜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初,首先由欧洲国家提出,2000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启动。在部分消费者心中,为了保证安全,往往愿意花上多好几倍的价钱去购买“有机”农产品,基于此,全球的有机食品市场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

但在中国,截止到2007年底,有机食品产值仅30亿元,其中出口2亿多美元,占当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的1%;中国境内有机食品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国内消费总额2%相比,相差达100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食品消费市场中,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有机”真的能等同于“放心”吗?“有机”又是如何验证的呢?

安邦研究人员发现,有众多认证咨询机构收取高额的认证费,“收了钱之后如果检测不合格,那就需要整改,肯定就会通过的,我们一定会帮你过关拿证。”实际上,关于“有机食品”是否更安全、更营养的争论,美国农业部一直公开申明,不对有机产品是否更有营养和更安全发表评论,也不允许宣传有机产品对常规产品的优势。他们的逻辑是:没有可靠的证据,不允许想当然地乱说。

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者,食品和农药是其中涉及的重点行业。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预测,受欧盟REACH法规的影响,中国农药产品将部分退出欧盟市场,每年将减少出口额7000万美元以上,随着欧盟东扩,中国农药出口所受到的损失将超过8000万美元。

不久前,欧盟发布了新法规(EC)NO.901/2009用来代替(EC)NO.1213/2008法规,内容涉及到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动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监控计划。该法规已于2010年1月1日开始生效。欧盟认为,农药的使用每3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每次欧盟都会制定一个3年的食品监控计划。

而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报告,中国农药结构存在巨大的弊端:

1.品种数量少。世界上已注册的农药化合物有2800多种,其中商业化应用的有1300多种,常用的有500多种,而中国能够生产的尚不足300个品种,且产量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十几个品种,大多还是老品种。

2.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比例不尽合理,高效、低毒、无公害的新品种短缺,而传统农药产品严重过剩。

3.部分高毒品种如灭多威、氧化乐果等还在大吨位生产,影响出口量。

4.农药制剂品种少,剂型不合理。发达国家农药制剂品种多达几千种,中国只能生产800多种,具体到1个原药品种,发达国家可制成30多种剂型,而中国只能做出5-6种。在剂型上,国外以无溶剂、水剂、固体化为主,而中国仍以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为主,其中乳油约占50%,大量的甲苯、二甲苯、纯苯以及溶剂造成环境污染。

监管的失控,跟中国本身的管理体系有关。美国管农药的只有三个部门,分工明确:环保局,主要管农药的注册登记、安全使用最大残限的标准制定,开发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农业部,专门有一个部门,专门做国内的残留抽样;FDA,则做国际和州之间的进出口检测。三部门工作协调,分工明确。相比之下,中国的农药监管多头并出,但在农药使用方面几乎毫无控制和限制。

中国已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又强调以人为本。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这意味着食品安全标准应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的压力将持续加重,对农药残留等问题的监管制度应该不断完善。然而,在此背景下,国内迄今对于农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及生物等方面似乎仍未被列入系统防治的范畴。倘若中国仍然允许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对农药残留的监管继续放任,隐性的农药残留物问题,将继续悄悄地吞噬中国人的健康,这对整个中国将是个巨大的不幸!

4月初,青岛一些市民因食用韭菜而中毒,再次将蔬菜农药残留这个话题引爆。

“目前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只有807项,而国际食品发展委员会有3000多项,欧盟更是达到数万项,两者还存在较大差距。”日前,多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咨询时如此表示。

这些差距有望缩小,4月12日,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在京成立,成立会上释放一个信息让消费者振奋,那就是农药残留标准3年内有望达到7000项左右。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0年1月份以来,海南豇豆在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连续三次被检测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随后在武汉、上海、郑州、合肥、杭州、广州等11个城市检测出海南豇豆农药残留超标。

一时间,消费者谈到海南豇豆就色变。在3月上旬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建议和议案。

4月8日,海南“毒豇豆”事件中涉及的13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毒豇豆”事件告一段落。

熟不知,随后一天,也就是4月9日,青岛市再爆“毒韭菜”。

据媒体报道,从4月1日开始,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接到9名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他们都是食用韭菜之后出现了头疼、恶心、腹泻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属于有机磷中毒,也就是说韭菜上的残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

随后,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据工商局市场处的负责人介绍,当前受季节变换以及气温升高的影响,蔬菜的病虫害到了高发期,菜农加大了用药量和用药频率,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开始增多。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被查出的毒韭菜主要是来自山东潍坊高密的夏庄镇、河崖镇及潍坊寿光的稻田镇等地,销售渠道全部是青岛早市和夜市。

据介绍,青岛的早市夜市也是监管的盲点,截至到昨天一共抽检韭菜近2000批次,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蔬菜1930公斤,目前已经全部销毁。

尽管如此,记者在随机采访时,一些青岛市民均表示近期不会再吃韭菜。

需求决定市场,消费者不选购韭菜,对种植韭菜的菜农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标准数量少

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农药残留四个字近年来更是越来越被关注,通过百度搜索,相关信息400多万条。

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危朝安指出,中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与人民日益提高的安全消费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他表示,中国目前已建立了92种(类)作物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807项,农药在农产品、环境中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232项,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残留田间试验准则等技术规程39项,初步奠定了中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框架。但由于中国农药残留标准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标准数量少、标准制定滞后、标准制定技术落后等问题比较突出。

在农药残留问题上,欧盟走在了前列。

据悉,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807项,而国际食品发展委员会有3338项,欧盟14.5万项,美国1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

危朝安同时指出,近年来,国际社会农药残留标准日趋严格,并成为发达国家或农产品进出国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的手段,据测算,我国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问题屡遭国外拒收、扣留、退货、索赔,每年外贸损失达到70亿美元。

三年将达7000项

为尽快解决这一现状,加速推进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4月12日,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成立会上释放一个信息让消费者振奋,那就是农药残留标准3年内有望达到7000项左右。

记者从农业部网站获悉,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由42名委员组成,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粮食局等7个单位,涉及农业、化学、医学、食品、营养等各方面专家。

11.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科学使用农药;粮食安全;综合防治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方式的改变,施肥量增加,及对产量高产的追求,致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农药施用量与施用面积成倍增加,有益天敌遭到杀伤,生态受到破坏,无公害产品相对减少,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然而,面对农作物病虫的猖獗危害,很多农民感到无奈。要获得高产惟一采取的办法就是打农药,“有虫打两遍,无虫两遍打”。乱打农药、乱用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但这又与当前提倡的“绿色、安全、环保食品”的观念背道而驰,让很多农民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的负面影响,对农业增产增收、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针对防治对象正确选择农药

选用农药一定要按国家颁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规执行。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蔬菜、瓜果、茶叶上使用,切不可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改变使用方法。还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等相关规定。同时要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在使用农药前要调查掌握病虫发生情况,明确防治对象,选择正确对路的农药品种,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保证防治效果。

2 要注意防治指标,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用药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防治指标,做到适期防治,不要一见到病、虫就喷药。在作物生长期间,随时都可见到少数病斑和害虫,应根据有害生物的发育期及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种,在植保部门的指导下用药。一见到田间有病虫危害就施药防治往往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每一种病虫草害,都要达到一定的防治指标,才有必要用药剂防治。达不到防治指标,说明不必要用药剂防治,即使用药也可采取挑治的办法,尽量降低农药的使用面积和使用量。防治指标一般苗期可以从宽,后期从严,使有害生物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把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以内。

3 要科学合理混用农药,遵循农药混用原则

农药合理混合使用,具有防治多种病虫害、提高防效、节省人力等优点。但农药不能随意混用,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引起作物药害和病害加重。农药混用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混合后不发生不良的物理化学变化。对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可湿性粉剂不能与乳剂农药混用;二是混合后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三是混合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混合后使用不会增加成本。现实中,有的农民盲目的认为多加几种农药效果会更好。因此,把几种药甚至是相同的几种药(同一成分不同名称)加在一起使用。在调查中,有个别农民甚至把多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混合在一个喷雾器中使用。这样,既没有充分发挥农药的效能,又加大了成本,弄不好还会产生药害和污染。

4 要交替轮换用药,防止抗性产生

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病虫就会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效下降。因此,不要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发现防效下降,也不更换品种,就采用加大剂量的方法,结果药量越加越大,病虫抗性越来越强;继而再加大药量,造成恶性循环。要注意因地、因时、因病虫制宜,农户可根据防治对象选几种不同剂型和不同生物机理的农药交替轮换使用,避免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一个农药品种的生命周期。

5 推行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大力推行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减少防治成本、减轻农田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提高农民防治水平、提高防治综合效益。大力推广适期、适量、对症用药和高雾化、超低量喷雾等精准施药技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植保、公共植保为理念,以轉变发展方式,调整农药结构为原则,从科学合理用药和提高农药利用率两方面入手,以技术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以农药减量、节本增效为目标,以保护人畜安全、农作物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宗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要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要采取预防为主,实施源头治理。

6 开展专业化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12.浅谈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 篇十二

(一) 化学农药对人畜的安全问题

化学农药是一种有毒物质, 对人畜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慢性积累性中毒。

化学农药施入田间后, 经过环境或生物的降解作用被逐渐分解为无毒物质, 但不同农药的分解速度不同。部分农药随作物的收获而残留在农副产品中, 人畜直接摄入后产生慢性中毒;还有部分残留在植物体内, 被家禽、家畜食用后, 在畜禽体内逐渐积累, 畜禽产品被人类食用后继而产生慢性积累性中毒。

2. 药剂除本身毒性之外的致畸、致癌作用。

国家明令禁止在农田使用的敌枯双、杀虫脒、除草醚等农药除本身对人体有毒外, 还有致畸、致癌作用,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化学农药也不排除有致畸、致癌作用。

3. 不按农药安全使用规程办事, 造成人畜中毒。

虽然国家已出台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制度, 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农药的选购、保管、使用过程中, 安全意识淡薄, 农药与食品混放, 剩下的农药到处乱放等, 经常造成农药中毒事件。

4. 不执行安全间隔期, 造成人畜中毒。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一些农民因不懂技术, 不执行安全间隔期标准, 部分农民还为了追求防效, 甚至有明显的故意行为。

5. 任意扩大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

国家明令禁止在果树、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 部分农民为了片面追求防效, 任意扩大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 经常造成人畜中毒。尤其是在反季节蔬菜生产过程中, 由于病虫害严重, 高毒农药使用非常普遍。

(二) 对作物的安全问题

一方面, 不同的农药对不同作物安全系数不一样, 一些农药对一些作物安全, 而对另一些作物则十分敏感。如:高粱对敌敌畏敏感, 杏树对乐果敏感, 误用这些农药则必然产生药害。另一方面, 同一农药因使用剂量过大, 使用方法不当, 也容易引起药害。同一农药不同剂型的安全性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 乳油的安全性差, 颗粒剂的安全性最好。再者, 同一农药在不同温度下使用对作物的安全系数也不一样。

(三) 对环境的安全问题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

1. 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化学农药在杀死病虫的同时, 也将农田中的大量天敌杀死, 从而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破坏了生态平衡, 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

2. 化学农药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施入农田中的化学农药一部分分解成无毒物质, 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 一部分挥发进入大气层, 一部分淋溶进入水体, 这些进入土壤、大气、水中的有毒物质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健康都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二、解决化学农药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 强化农药管理力度, 规范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行为

《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行为都做出了规范, 只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办事, 就能有效地解决农药的安全问题。但长期以来, 我国农药行业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新品种新剂型少、农药企业小而分散、农药标识不规范、一证多用等问题。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体制不顺、素质不高、管理乏力的现象。全国农药执法人员虽达万人之多, 但既懂专业又懂法律的人员不多, 缺乏具体的实战经验, 执法中漏洞百出。因此, 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加大执法力度。

(二) 调整现行农药产品结构, 努力实现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

近几年来, 随着同种高毒农药的禁产禁销, 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 应迅速筛选、推广、使用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取代生产上曾经大量使用过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这是新时期农药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也是化学防治发展的方向。

(三) 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的控制作用和耕作栽培措施的调控作用, 千方百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

要通过合理用药, 尽最大可能减少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可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间的抑制作用, 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在耕作和栽培措施方面要合理轮作、适时播种、搞好品种布局, 创造一个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繁殖危害的环境条件,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

(四) 大力开发生物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搞好病虫害的抗性治理

生物农药是21世纪农药发展的主旋律, 它的推广应用可以解决化学农药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但由于生物药效来得慢, 防治对象比较单一, 防治过程中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因此, 要在生产上全面推广使用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尤其是天敌培养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更需要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13.农药仓库管理制度 篇十三

2、按照经营规模的需要,配备底垫、货架等储存设施,配置必要的照明、通风、安全消防等设施。

3、按照农药不同类别,实行分区、分类储存管理。库存产品应按生产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序集中码放,不同批号产品不混垛。贮存剧毒、高毒等限用农药时,有安全隔离措施,做到单独存放,严格出入库登记并定期检查。

4、农药产品仓库存放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品区――绿色;待验品、退货区――黄色;不合格品区――红色。

5、农药库房实行专人管理。保管人员应做好库存农药的帐、货管理。对存储的农药产品要经常清点、检查,包装破损的要及时上报和处理,避免产品变质或造成其它损失。

14.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关于印发(河南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专家安全制度指导意见)的通知》,(豫安监管三【2010】4号)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发挥专家对安全技术支撑作用,建立专家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结合我厂情况2011专家检查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检查时间订于2011年4月20日!检查内容为危化生产 企业专家安全检查表中:1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3安全机构设置情况;4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第二次检查时间订于2011年7月20日!检查内容为危化生产企业专家安全检查表中:6项目管理及应急救援设置情况;7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情况

第三次检查时间订于2011年11月20日!检查内容为危化生产企业专家安全检查表中:8厂区布局及安全评价实施情况;9设备设施管理和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装卸;其他排查出的安全

生产隐患和问题!

河南省舞阳县金凤农药厂!

15.化学农药对环境安全性评价 篇十五

1 农药使用条件的影响

对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的研制是今后农药开发的主要方向。当下农药的施用量多为每公顷土地使用几克到几千克间,对环境的危害也随着用药量的增加有所增加,使用量的加大并不会使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增强,还使得大量使用造成浪费和加重污染。现在普遍存在的农药使用的剂型有颗粒、粉剂以及乳剂三大类,其中,对环境危害最小的是颗粒剂,危害最大的是乳剂,但颗粒剂易造成扩散,扩大污染面积,乳剂又极易产生富集效应。农药在使用不同方式使用时对环境的危害也不同,土壤处理相对最为安全,喷施对环境的危害较大,使用飞机喷射时由于喷射范围大,易发生农药损失和对环境污染严重。农药的施用时间及地区对环境危害依然很大,在大风天使用会导致农药大范围扩散,危害周边居民健康,且无法发挥出药效,在雨天及沙质土壤施用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1]。所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农药及使用条件对降低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

2 农药理化性质的影响

农药的拥有众多的理化性质,但与环境危害关联性最大的是农药的蒸气压、分配系数以及溶解性。水、气流动是农药扩散的动力源,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蒸气压越高,环境中农药的扩散范围也就越大。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及分配系数关系到生物对农药的吸收、富集以及毒性,通常溶解度在大于50ppm难以造成富集,溶解度在小于0.5ppm极易使农药富集于体内,在这两者间的农药存在富集几率。可对农药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求算出富集系数与土壤吸附系数等与环境危害有关的信息,而理化性质可通过对分子构造的研究得到。

3 农药环境行为特征的影响

对环境以及生物产生危害的根本原因便是农药残留,农药的残留量与农药用量以及农药降解情况有关。现在使用的农药中大多是经过有机合成生产,在生物、光、化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不断被降解,通常降解会降低农药的毒性,但也有所例外。所以降解物对环境安全的危害也要进行考虑。影响农药降解的因素有种类、剂型、环境等,而农药的分子构造在其所处环境中的存在有着较大影响。

残留农药主要在空气、水流以及土壤中,在对环境中的农药残留进行评价时,要对农药的降解加以考虑,通常使用的降解率是农药降解半衰期,土壤是主要的农药残留地,对整体的农药残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药的扩散性是评价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2]。农药主要通过空气以及河流进行扩散,农药根据水气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来决定其扩散的方式。

农药会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是农药迁移的另一类重要的方式,生物将农药从环境中聚集到体内,通过食物链使农药进行富集,食物链越顶端的生物体内的农药含量越高,食物链中的物种对农药代谢不足的生物易产生富集效果。

4 农药毒性对生物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内的生物的安全,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也是农药使用应注重的关键,因为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在进行农药安全性测试时,不能对所有生物进行评测,仅能选取部分代表性生物进行测试。农药对生物的影响分为慢性毒性和急性毒性,通常在进行安全性测试时,从科学的角度,急性毒性的测试对生物影响更好测定,通过测定各项半致死指标来判定农药对生物的危害。这些数值仅仅可以作为比较农药毒性的依据,不能代表在实际使用时对所有生物的影响,这是由于农药对生物的影响,不但与毒性相关,农药的施用剂量和接触时间也有较大影响[3]。所以在进行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测评,不但要关注农药的毒性,还要对实际使用的情况加以考虑。

5 结语

农药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农药的毒性在经过食物链的不断的富集,对食物链顶端的人们影响最大。所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农药对环境安全的评价是极为重要的,除了制定科学有效的实验方式外,还要有着与之配套的评价标准,使通过实验判断出的安全性具有可靠性。才可以对今后化学农药安全、合理的使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阿力木·阿布都热合曼.化学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及风险管理[J].河南农业,2016,05(05):58.

[2]徐华强,刘艳艳,祝国栋,等.16种不同类型农药对两种寄生蜂的毒性比较和安全性评价[J].环境昆虫学报,2014,06(06):959-964.

16.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六

今年3月农业部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来,学术界、农资企业、大型种植单位都对此表示了极大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26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和滑县瑞阳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瑞阳合作社)联合举办了河南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质研讨暨观摩会。

会上,就当前国家关于“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相关政策、目前河南省化肥使用情况、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配套技术、化肥农药零增长下农资企业的契机等几项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新平,河南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郑东方,河南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朱云集、叶优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宋玉立,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科长荆建军,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科长李宁,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继兵,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良进,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中原区经理毋伟辉,以及部分种田大户、经销商代表进行了讲解研讨。

专家们探讨了如何加快改变农作物对化肥、农药过分依赖的传统方式,在稳产、增产前提下,让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转变,减少粮食生产中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投入使用,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瑞阳合作社理事长王卫东说: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也影响了粮食品质,更增加了种植成本。种粮不合理施肥、施药已经影响了土壤健康,我们要顺应化肥、农药“双减”要求的大势,这样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种植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研讨会后,受邀的种植大户在滑县白道口镇实地观摩了由河南农业大学和瑞阳合作社联合实施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质示范基地。

正是小麦丰收在即的季节,试验基地的小麦长势喜人。经过专家们现场紧张的忙碌,测产结果终于揭晓,基地小麦平均亩产在600多公斤。瑞阳合作社理事长王卫东兴奋地告诉记者:“按照现场的测产来看,每亩地减少了投入,产量不减还略有增长,综合算来每亩地节本增效100元没问题,这个数字对我们种粮大户来说可是个喜讯。”

17.农药保管制度 篇十七

1.专人保管,做好药品进出台账,杜绝过期药品入库。2.保管仓库的通风、避光、干燥。

3.确保农药产品的质量安全,药品要按规定的储存要求存放。

4.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识要求,规范操作。

5.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农药质量问题,停止上柜使用。

二、农药废弃物安全处置制度

1.对废弃农药包装物要做到安全贮存,按照国家规定处置,不允许随意丢弃和乱放。

2.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做好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工作。3.对于过期不予使用的农药,上交有关部门统一销毁。

三、农药购销质量保证制度

1.农药经管单位、使用单位购进农药,应当将产品与标签或者说明书、合格证核对无误。

2.禁止购、销售无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无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或检验不合格的农药。3.严格按照法定标准购进、使用农药。4.不得购置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5.不得购置有毒、剧毒农药在果树等农产品上使用,防止中毒事故。

6.不得在农药存放场所存放食品、生活用品等。

四、农药入库及使用登记制度和剩余农药回收制度 1.凡本合作社购置的农药,必须做到先入库登记,再出库使用。

2.对购置的农药,入库时,必须登记清楚农药的名称、生产地址、生产批号、使用许可证批号、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等。

3.对当天出库没有使用完的农药,必须重新入库登记,并注明出库量和剩余回收入库量。

18.食品安全首要威胁 农药残留 篇十八

中国下一步将转向“消费社会”,而食品安全是消费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一个成熟的消费社会也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也许是过去的问题刚被揭开,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最大的危险来自被普遍忽视的农药残留问题!

中国下一步将转向“消费社会”,而食品安全是消费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一个成熟的消费社会也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也许是过去的问题刚被揭开,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最

大的危险来自被普遍忽视的农药残留问题!

3.15日,农业部给河南与江苏农牧部门发出指令,令两地严查“瘦肉精”喂出的“健美猪”流入双汇发展(000895,股吧)(000895.SZ)。农业部当天成立专案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下午,双汇发展股票跌停。3月16日开始,双汇发展股票停牌,公司公告待相关事件核

实清楚后复牌。

早在2002年,国家多个部委就联合发文,严禁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甚至规定,对使用“瘦肉精”者追究刑事责任。安邦咨询认为,双汇发展爆出“瘦肉精”仅仅是食品安全的冰山一角,每年全国农药中毒者高达上百万人,农药残留才是中国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

农药残留潜规则年均百万人农药中毒

2008年,“三聚氰胺”中国乳业,威胁数千名婴儿生命。至今两三年间,“三聚氰胺”卷土重来,“激素门”、“皮革奶”、大米石蜡、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接二连三地冲击着消费者的信心。

近年大量显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全部--它们只是由于事态严重而“被偶然曝光”的问题。迄今,中国政府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基本上都是“事件应对型”、“事后弥补型”,这样的处理模式使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已暴露的事件上,而忽略了潜藏的、非事件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发现,中国食品安全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上述这些冰山一角,而是被普遍忽视的农药残留问题!

2010年1月,根据武汉农业局的抽检,来自海南多个地区的豇豆样品均出现了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随着调查的深入,同样已被严令禁止的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实际上一直都在市面销售。根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农药厂家超过4000家,获得农药登记证的产品3万多个,进入海南农药市场的品种也有上万个。

据了解,农药经销商在应付检查时,通常是两种方式,“迎接一个月4次左右的检查,买烟、买水每次需花两百多元;执法人员突击检查的时候,随便看看,没查出大问题,便象征性地罚500元。”掌管食品安全的政府执法部门如此轻率地工作,这无异于严重的渎职!

令人遗憾的是,农药市场乱象纷呈的局面不止发生在海南。2009年,绿色和平组织曾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采购日常蔬菜,送往青岛一家国家授权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化验。结果发现:在45个送检的蔬菜样品中,40个检测出农药残留;农药种类高达50种,其中5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高毒农药。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一颗草莓上竟残留有13种农药。

而上述“潜规则”的长期存在,造成了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鲜明的处理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食品的农药残留,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据了解,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三致”危害。

农药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短时间内虽不会引起人体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但可产生慢性危害。据估计,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50%,中国更高。同样,农药对其它生物也会形成直接杀伤和慢性危害,植物中的农药可经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并不断蓄积,对人和动物构成潜在威胁,并影响生态系统。

如果时间倒推20-30年,中国不会大面积感受到农药带来的危害。因为那时,中国有能力生产的农药尚不足80种,还很难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逐渐由农药进口国变成出口国,近两年,农药进口量只相当于产量的2%-3%,出口量已是进口量的十几倍。

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前理事长介绍,目前中国农药大约40%左右的产量出口,出口量达到了50万吨以上的水平,如果按照制剂计算数量更多。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农药产量为190万吨,2010年为240万吨,产量和增幅均居世界首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数据为此说法提供了佐证:全世界每年使用的600余万吨农药,实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中国大陆是最大的毒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每年有400多万人农药中毒,其中30万人死亡;而中国每年农药中毒事故

达近百万人次,死亡约10万多人。

四大环节层层失控治理陷入“治乱循环”怪圈

一份食品,从田野走向餐桌,按中国现有的规定,要经历农业、卫生、质检、工商、进出口、药监等六部门的监管,为何还屡有问题蔬菜事件发生?擅用高毒、不达标的农药显然是违法的,为何中国对农药残留的治理长期陷入“治乱循环”的怪圈?

农药进入市场后大致经历以下流通环节:原药提供商-制药生产厂家-农药批发商-农药经销商-农户。而在农民买入农药之前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关规定来限制厂商的经营资格、收费标准和农药许可等。可以说,监管在所有环节中的把关不可或缺。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梳理的深入,农药从田间到饭碗隐藏了太多畅通无阻的绿灯。

第一,源头监管“关口”若有若无。

中国的农药生产以中小企业为主,从产量来看,2000吨/年原药生产厂家不足200家,农药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不足20家;从产值来看,中国农药排名前20的企业,其产值只占据行业约32%的份额;从销售来看,年销售量2000吨以下的企业占85%,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的企业只有7家。相比之下,一个拜耳公司的销售额可与中国整个行业相当。

而作为“田间地头”最典型单位的县级蔬果产地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几乎缺失。比如,早已列入黑名单的水胺硫磷等并未从此退出江湖,而由于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每个县的农药厂都能生产,此类高毒农药一直潜伏于市场,所以才有了海南“毒豇豆事件”.在2011年“两会”的分组讨论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居然发表“提高农药化肥价格,让农民用不起,自然会用畜禽粪便”的荒谬提议。如何能让消费者吃上健康、绿色、安全的食物,唯一的解决方案竟是倒逼农民“出去拾粪”?

第二,农业生产环节出现了严重问题。

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命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缩短至2.5-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

斥城乡食品中。

第三,农药安全预防体系全面缺失。

2004年,中国取消了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药经营门槛降低,经营单位数量猛增,农药市场秩序更加混乱。这意味着,农药流通环节中的企业、生产厂家,都有机会成为“毒菜”

事件的“策划者”.一家广州农药经销商曾经“自爆家丑”:一些农药生产厂家在合法登记的农药产品中偷加高毒农药等“隐形成分”已经成为业内潜规则。而在这个链条上,零售商、经销商和农药厂家都难辞其咎。“许多山寨厂家一方面为了本身利益,另一方面也为迎合零售商的需求,把各种农药成分随意加减,然后冠以悦耳的商品名或者借以合法的标签,推出所谓的特效产品,给某些零售商独家经销。甚至直接把配置好的产品以大包装给某些零售商,任由零售商处置。

“有毒豇豆”事件之后,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海南豇豆1亩喷一次药的用药成本是60-90元,平均3-5天用一次药,一季豇豆种植下来一亩地至少250元。与常规农药相比,水胺硫磷和甲胺磷等高毒禁用农药价格便宜,300毫升包装的每瓶7-8元,1瓶兑3-4桶水,可以喷1亩地。如果换成水胺硫磷,成本至少减掉三分之二以上,每亩用药成本不到100元。倘若取消

个体经营,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

广东农业县徐闻曾上演了一出管理者“借机敛财”的闹剧。在该县工商局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全县的药品进行了一次“紧急召回”:所有个体农药经营者的工商营业执照全部被收回,这次行动不是为了更换执照,而是要求个体经营者重新办理。一时间,徐闻个体农药经

营者全部成了黑户。

而办理的程序是:农药店只要加盟供销社,每年上缴5000元管理费和5000元保证金,就可告别“个体户”,转为集体性质。与此同时,供销社根据农药店的经营规模制订了不同的收费价码:县城徐城镇的农药零售店需交管理费5000-8000元/年,保证金为5000-15000元不等。据农药店老板介绍,大的农药批发商则须交纳50000元的保证金。通过“收编”的方式获取巨额保证金,农药的经营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在这类事件中,寻租意识强烈的政府部门成为了

问题的重要制造者。

第四,“最后一关”形同虚设。

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失效,也是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2009年湖北省工商局对武汉、荆州、黄冈、天门、潜江五个地区的农资市场进行的抽检中,共抽检农药样品78组,合格57组,有21组不合格,合格率仅为73.08%,比2008年同期下

降22.25%.农药产品的合格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这意味着,农药残留的把关令人担忧。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司长叶贞琴曾表示,“在影响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诸多因素中,最突出的是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禁限用高毒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对生鲜蔬菜进行检测效率是个现实的大问题。在蔬菜批发市场,检测和销售同时进行。如果检测速度过慢,蔬菜都卖完了,结果可能才会出来,那检测也就失去了意义,极易导致不合格蔬菜流入社会。正如济南农业监察支队工作人员所说,蔬菜批发市场的农药检测设备,都是属于“快速检测”设备。

快速检测的结果没有法律效力,即使查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也不能作出处罚。按照常规,市场检出蔬菜农药残留不合格的蔬菜后,一边让蔬菜商停售,一边上报市农业局,再由农业部门做精确检测;一旦确认蔬菜确实农药残留超标,农业部门就会出具检测报告,再由工商部门实施处罚。这个过程走下来,至少得两天的时间。

如何投入人力、技术、设备进行农药检测的把关,如何行之有效地设置流程、标准,将对农药残留物检测环节在农产品生产链条中向前设置,成为目前中国政府监管农药市场最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807项残留标准把关四大弊病缠绕农药结构

与众多食品安全问题一样,农药残留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很好解决,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

有很大关系。

2010年,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宋稳成博士公开中国食品农药残留标准,发现现有的标准仅有807项。而相比之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3338项,欧盟14.5万项,美国1万多项,日本

5万多项。差距之大,不可以道里计!

直到2010年4月,在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对下一步农药残留标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3年内,中国的农药残留标准要从目前的807项达到7000项,探索建立由国家标准、临时标准、豁免物质名单和一律限量标准等组成的农药残留限量框架,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

全和公众身体健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作为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中国的农药出口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每天上市的蔬菜水果分别达到上千万公斤,由于检测标准不同,中国人每年要多吃多少农药?想想都让人心惊肉跳。

以黄瓜为例,根据2010年《农药电子手册》统计,在黄瓜上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达到111种。但根据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黄瓜》公布的标准,只要检测中不含有敌敌畏、乐果、三唑酮等8种农药和铅、镉、亚硝酸盐等3种重金属或致癌物质,就可以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而剩余的上百种农药成份,均不被纳入检测的范围。正是基于此,果蔬消费市场上“有机”、“绿色”等概念应运而生。据了解,有机蔬菜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初,首先由欧洲国家提出,2000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启动。在部分消费者心中,为了保证安全,往往愿意花上多好几倍的价钱去购买“有机”农产品,基于此,全球的有机食品市场

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

但在中国,截止到2007年底,有机食品产值仅30亿元,其中出口2亿多美元,占当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的1%;中国境内有机食品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国内消费总额2%相比,相差达100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食品消费市场中,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有机”真的能等同于“放心”吗?“有机”又是如何验证的呢?

安邦研究人员发现,有众多认证咨询机构收取高额的认证费,“收了钱之后如果检测不合格,那就需要整改,肯定就会通过的,我们一定会帮你过关拿证。”实际上,关于“有机食品”是否更安全、更营养的争论,美国农业部一直公开申明,不对有机产品是否更有营养和更安全发表评论,也不允许宣传有机产品对常规产品的优势。他们的逻辑是:没有可靠的证

据,不允许想当然地乱说。

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者,食品和农药是其中涉及的重点行业。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预测,受欧盟REACH法规的影响,中国农药产品将部分退出欧盟市场,每年将减少出口额7000万美元以上,随着欧盟东扩,中国农药

出口所受到的损失将超过8000万美元。

不久前,欧盟发布了新法规(EC)NO.901/2009用来代替(EC)NO.1213/2008法规,内容涉及到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动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监控计划。该法规已于2010年1月1日开始生效。欧盟认为,农药的使用每3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每次欧盟都会制定一个

3年的食品监控计划。

而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报告,中国农药结构存在巨大的弊端:

1.品种数量少。世界上已注册的农药化合物有2800多种,其中商业化应用的有1300多种,常用的有500多种,而中国能够生产的尚不足300个品种,且产量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十几个品

种,大多还是老品种。

2.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比例不尽合理,高效、低毒、无公害的新品种短缺,而传

统农药产品严重过剩。

3.部分高毒品种如灭多威、氧化乐果等还在大吨位生产,影响出口量。

4.农药制剂品种少,剂型不合理。发达国家农药制剂品种多达几千种,中国只能生产800多种,具体到1个原药品种,发达国家可制成30多种剂型,而中国只能做出5-6种。在剂型上,国外以无溶剂、水剂、固体化为主,而中国仍以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为主,其中乳油约占50%,大量的甲苯、二甲苯、纯苯以及溶剂造成环境污染。

监管的失控,跟中国本身的管理体系有关。美国管农药的只有三个部门,分工明确:环保局,主要管农药的注册登记、安全使用最大残限的标准制定,开发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农业部,专门有一个部门,专门做国内的残留抽样;FDA,则做国际和州之间的进出口检测。三部门工作协调,分工明确。相比之下,中国的农药监管多头并出,但在农药使用方面几乎

毫无控制和限制。

上一篇:档案数字化公路工程论文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