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德师风演讲稿(共8篇)
1.大学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领导:
作为师者,她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同事们称她“教授”,学生们称她“老师”,企业的员工们称她“专家”。她时而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传道授业,时而在实验室身体力行,亲自示范。她用自己踏踏实实的科研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科研创新成果,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她在为多家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或新工艺时,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一家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面临着生产品种单一,市场份额减少的困难时,是她通过市场调研,经过多次的配方调整和工艺改进,为企业研发出无食品添加剂的罐头,科学的营养搭配、诱人的口感和色泽,成就了产品的高质量,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无数像她一样的教师就在我的身边,他们的身影经常往返于企业与学校之间,在车间做实验,把论文写在了流水线上,这样做既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又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不断发现问题,拓宽研究领域,并将与时俱进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莘莘学子。他们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他们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许多像他一样的辅导员就在我的身边,他们朝气蓬勃,每一个人都有着“夜不归宿”的日子,在学校值夜班,为大一新生护航;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理想的完成学业。无数的日日夜夜,心系学生,无数的春夏秋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心里最爱的依然是学生。他们像火种燎原,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像春泥护花,使幽谷飞香,诗满人间。
校园中,他们的身影总是那么的忙忙碌碌,来去匆匆,他们在研讨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规章制度,在召开工作会议,在安排外事接待任务;在制定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和教学基本功竞赛的计划,在描画学校的发展蓝图。哦,他们也在我的身边,他们是学校的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学校,为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默默的默默的奉献着??
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们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让这份崇高仰止弥高,教师们的敬业乐业,团结向上,让这份坚持钻之弥坚;因为只有敬业乐业才能成就功业,只有自强不息才能铸就师魂。
2.大学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二
一促进高职院校师生沟通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的弱势地位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高职院校在我国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层次较低的院校, 成为许多学生考不上本科院校的“无奈”选择。因而, 尽管高职学生看似比高考落榜者幸运, 但进入高职就读, 许多高职学生承受着高考失利的较沉重的心理负担, 大多数学生都感到自信不足, 矮人三分。所以, 从理论上说, 他们更加渴求与教师的沟通, 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关爱, 教师的态度、语言、行为表达出的师爱对他们而言更显珍贵、重要。
2高职学生的现实期待
我们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好老师”的评价显得比较成熟和理性。在调查的311名高职学生中, 有94.4%的学生认为“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偏向成绩好的同学, 不放弃成绩差的同学”这一条件“重要”或“非常重要”, 其中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学生就占总人数的69.5%。这表明, 高职学生普遍地期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关注、关心与帮助, 期望能与老师平等、友好地相处, 期望在被尊重、被关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所以, 促进师生沟通满足了高职学生的热切期盼。
3高职院校师生沟通的现状
目前, 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教师普遍与学生接触较少, 对学生了解不够。近年, 随着招生数量渐增, 高职院校的这一弊端也日渐明显。尤其是目前多数院校的新校区建成之后, 绝大多数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住在同一个校区, 客观上教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
综上所述, 高职学生对师生沟通的渴求无法漠视, 高职院校师生沟通的现状不容乐观。因而,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也必然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二促进师生沟通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作用
不可否认, 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涌现出大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但部分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备课随意、教案老旧, 上课应付了事、缺乏激情, 作业批改拖延、草率, 教学方法单调、陈旧, 对学生缺乏爱心、冷漠麻木, 不尊重学生甚至歧视学生, 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很多, 但其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对学生认识片面或刻板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促进师生沟通, 对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对师德师风建设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激发教师敬业精神, 升华师品
对学生的情感与现状知之甚少甚至误解, 是导致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冷漠麻木、不尊重甚至歧视学生的重要原因。理论上说, 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等师德师风建设诸多道理, 教师们都懂, 并且也具备践行的素质与能力。因此, 我们认为要提升教师师德师风素养, 关键在于唤醒教师对学生的潜在的“共情”与关爱, 激发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众所周知, 沟通增进了解。师生沟通, 将使教师发现他们面对的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而是鲜活生动、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是大而笼统的概念化的“本科落榜”的高职学生群体, 而是敏感脆弱、渴求理解与关爱的个体。因而, 我们认为, 对教师的教育, 感性教育胜于理性教育;促进师生沟通是激发教师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的更佳途径。
2激励教师钻研业务, 提高师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喜爱与尊重, 就易产生积极、自信的情绪, 行动上表现为对老师所教课程的接受。否则, 学生就易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另一方面, 从教师角度看, 学生的消极、疲沓、倦怠, 成为教师自我成就感降低、职业倦怠增加、厌教厌岗、专业业务滞步不前的主要原因。
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师不理解学生, 则教师厌教;学生不理解教师, 则学生厌学。因而,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激励教师钻研业务,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激励教师创新教法, 提升师技
师生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促进师生沟通有利于教学反馈,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补救或教学调整。没有沟通就没有反馈。那种不管学生听懂与否, 宣讲完毕下课走人, 教学方法十几年、几十年不变的做法, 都是对学生、对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事实上, 许多学生是因为听不懂、跟不上又无人引导而痛苦彷徨、消极厌学甚至绝望放弃的, 他们承受着学业挫折的心理压力与潜在的就业压力。因而, 师生沟通有利于教师深切理解学生听不懂、跟不上的焦灼感、无助感, 激励教师创新教法, 提升师技。
4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铸就师魂
教师赋予学生的不只限于知识, 教师的人生经历、人格品质也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材。然而现实是, 一方面, 学生渴望与教师沟通, 渴望从教师身上得到一些为人处事等方面的社会学知识;另一方面, 却觉得教师难以接近。所以, 有必要通过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 并促使教师自觉地增强人格魅力, 铸就真正的师魂, 为学生做表率。
三促进师生沟通的原则与对策
要实现良好、有效的师生沟通, 教师必须在遵从平等、尊重、关爱、理解等沟通原则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强化沟通意识, 调整沟通心态
与学生深入交往不只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事, 教师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答案给予者, 否则, 显然有悖于教育的初衷。身为教师应强化师生沟通的意识, 学会换位思考, 在尊重、平等的氛围中与学生常交流、多沟通。当然, 如果教师以权威者、施与者的身份, 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出现, 学生势必会产生自卑或戒备的心理, 师生沟通也难以成功。因而,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心态, 以对待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年的高职学生, 以“朋友”的角色与他们进行平等、融洽的沟通。
2注重教学沟通, 突出沟通重点
毋庸置疑, 教学沟通是师生沟通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上尤其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反馈环节, 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比如, 课程上切忌“满堂灌”, 应让学生发挥的自由度大一些, 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现代多媒体课堂教学时, 由于大量使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资料, 更应注意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 防止“满堂电灌”。其次, 应合理利用书面沟通。比如, 让学生定期上交作业, 或定期提交教学意见与建议等。
3创设沟通渠道, 搭建沟通平台
学院和教师本人应创设各种渠道, 为师生沟通积极搭建平台、提供便利。沟通的渠道按沟通对象的数量可分为个别沟通和团体沟通;按沟通方式可分成面谈沟通、书信沟通、电讯沟通、网上沟通和活动沟通。教师可主动给学生留下自己的电子通讯方式, 如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等, 这些沟通手段的灵活性使师生沟通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 也表现了教师积极与学生沟通的意愿, 更易赢得学生的信任。活动沟通则是指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时的沟通。在活动中沟通是一种既轻松、平等又全面、充分的有效沟通。此外, 学校可设置师生沟通专用信箱, 还可在学院主页上开通“师生论坛”, 为师生提供相对集中、固定的沟通园地, 以便师生课后的充分交流与沟通。
4学习沟通技巧, 扫除沟通障碍
有效的师生沟通, 还需要师生都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师生沟通的障碍也表现在缺乏沟通技巧上。不懂得沟通技巧, 使期望沟通的师生出现默然相对的尴尬局面。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如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技巧、倾听技巧、师生交往技巧等, 显然是师生沟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 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
总之,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再塑师德师风, 铸师魂、强师技, 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将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陈小桃, 黄燕梅, 徐勤.高校师生沟通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海南省高校师生沟通现状为例[Z].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8 (3) .
[2]喻永红, 汪庆春.大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5) .
3.师德演讲稿-师德师风学习征文 篇三
一、对师德核心结构的解读
为什么说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因为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教师职业自不例外。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此意。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它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师德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来体现,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而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这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三个方面的任一方面的缺乏,对于教师而言,都是“缺德”。另外,这一核心结构也显然蕴含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师德外延的其他方面。由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核心内容分别侧重于师德的三个不同方面,从而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师德的三个不同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三维空间”---“师德空间”。每一个教师在任一瞬时的师德,都可以看成是这一空间的一个“动点”。这一动点的“三维坐标”为敬业,育人,师表。动点的“轨迹”就是每一教师的师德历程---“师德曲线”。
这揭示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由三个维度及每个维度的四个层次组合而成的,我们把它称为“三维四层”结构。对此我们作如下解释。
1.敬业维度表示一个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的前提下,根据职业认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的不同,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在认识、态度、价值观上有四个不同层次的理解,即畏业、爱业、乐业、创业。所谓畏业是指敬畏自己的职业,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仅当作一种“干活挣钱的行业”,而又很怕失去它,那他对教师职业就具有一种敬畏感,其敬业的精神是始于畏业。畏业者对职业能尽职尽责,爱业者能自立自强,乐业者能无怨无悔,而创业者则表现出一心一意。这四种不同的职业感,虽然层次不同,但都是教师敬业的内在动力。显然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经历或达到这样四个层次的职业感的。比如有许多教师从参加教育工作起,甚至在参加工作前,就热爱教师职业,因而就有畏业感。同样有的教师一辈子都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门职业,而没有把它当作一门事业,那么他虽然也可以达到爱业的层次,但不会有真正的乐业感,更达不到创业的境界。我们认为,从爱业到乐业,是一个教师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职业到视为事业的飞跃,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由此可知,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尹学金、谢世蕊、王仁忠等等就是具有高尚敬业精神,为我县的教育事业创立了光辉业绩的优秀人民教师的代表。
2.育人维度表示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教书育人的业绩如何,除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外,还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一门专门的技术,需要教师勤奋训练,对其中的规律刻苦钻研。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可以有四个不同层次:技术、技能、技巧、技艺。每个层次虽然渐次递进,但受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高级的境界,否则也不会有出类拔萃、技艺超群的说法。不过,“勤奋+方法=成功”适合每一个人。故博览古今中外典籍,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勤练教书育人技艺,使自己成为专业高才;深研教育教学规律,使自己成为教育行家,应成为每个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于漪、魏书生、孙维刚等就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教育英才的代表。
3.师表维度表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品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培养“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而优秀教师还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模范,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这就构成师表维度的四个不同层次:规范、垂范、模范、世范。我们平时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书育人的水平与高洁的为人师表的品行吗?一个人民教师敬业精神高尚令同行感动,育人水平高超令学生佩服,而师表品行高洁则令世人敬仰。孔夫子、陶行知就是这样的万世师表。
4.“师德曲线”,即表示着一个人民教师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三维空间”中所走过的轨迹。起点A的“坐标”为爱业,技术,规范。它的意思是:这个教师从当教师这一天起,就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教书育人的技术,为人师表品行规范。看来他是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而B点则表示这名教师对职业的认识由爱向乐过渡,掌握了教书育人的技能,为人师表已达到垂范层次,即达到能为学生做出榜样的层次。
从上述可以看出,敬业是教师师德的底线,或者说是最低要求。
教师的工作性质有别于其他行业,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其工作效果用上下班、准时上下课等方法来衡量很难奏效。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因此必须解决思想问题。教师不应把本职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应当当成一种事业,热爱它,并努力干好它,其具体表现就是爱岗、敬业。
教师敬业,就会心系学生,做到以工作为重。他也许在生活中遭遇不顺心的事,在工作上受到不公平对待,心正烦,气正燥,但只要一走进教室,面对学生,马上会放下所有忧愁烦恼,全身心投入工作,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敬业的教师,必定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将影响到几十个孩子的前途命运。因此他不会偷懒,不会耍滑,不会漏批一本作业,不会放弃一个后进生。对于自己工作中偶然出现的失误,考虑最多的不是担心受到上级的批评和惩罚,而是深感良心不安,觉得对不起学生,对不起学生的父母。
敬业的教师都会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业余时间,他们也会跳几曲舞,唱几首卡拉OK,甚至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搓几圈麻将,但那只是一种调节,一种放松,更多的时间还是在与书为伴。他们会从有限的工资中拿出来一部分购买业务书籍,挤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技巧。
总之,教师也是人,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教师不必故作清高,也没有必要道貌岸然,但教师担负着育人的重担,因此,不能玩忽职守,必须敬业。
教师是一个寂寞的职业。或许又是一个无月的夜晚,暗黄的灯光、厚重的文案、疲惫的身躯,已经流过了很多年。但教师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者与开拓者,教师心中都有一座伟大的丰碑、一个伟大的理想,他们“以学生为本”,教人务实,教人求真,教人创新,他们都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攻坚的决心。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教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王一汇报中还说:“虽然现在我不在孙老师身旁聆听他的教诲,但他的形象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真的感觉到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二、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品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学生一生的成长。我认为,良好师德师风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教育导向作用。一个单位(也包括学校)的员工,因所处的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千差万别,因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完全一样。良好的师德师风因其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往往能对师生员工中存在的这种差异,特别是对他们内心信念、行为习惯以及校园内集体舆论产生积极影响,能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去追求真善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塑造和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
2、渗透熏陶作用。良好的师德表现为教师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并无时无刻不浸润在教师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每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而产生一种无形而深刻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交流、情感交融、观点认同、行为养成,最终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实现行为举止上的趋同。
3、激励示范作用。良好的师德具有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能激发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对更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激发他们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升华。
三、当前高校师德师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当前高校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个别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弱化。
有的教师信奉“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把金钱利益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在物质诱惑面前失去了信念,他们强调个人与社会、义务与利益、奉献与索取协调并重的价值取向。例如,上课讲学索要高额“出场费”,给多少钱讲多少话,“按酬付劳”,以拿钱为目的,不重质量和效果;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考评中,搞“钱分交易”,给“礼物分”、“人情分”、“关系分”,严重损害了“师道尊严”的大学教师群体形象。
2、治学不够严谨,学风不够端正,敬业精神缺失。
有的教师,只注重自己评职称、获成果,重科研轻教学,甚至为了出成果不惜造假、剽窃、拼凑,学术道德沦丧,成果经不起推敲,严重玷污了高校教师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有的教师在课时津贴的驱动下,争课时,然后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疲于应付,忽视教学质量;也有的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自己的公司或社会兼职上,把教学放在次要位置。
3、行为规范不严,师表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受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在课堂上或公共场所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有的教师举止粗俗,满口脏话,行为放纵,为师不尊;有的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讲课随心所欲,动不动发牢骚、讲怪话;有的教师缺乏自尊自爱,思想消极颓废,沉溺于社会上一些低俗之风不能自拔。
4、理论知识不深,实践经验欠缺。
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深入实践,精力投入不足,只满足于一般工作,得过且过,甚至不安心本职工作。
5、有的教师整体协作精神不强,学风霸道,文人相轻,缺乏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团队精神。
这些现象不仅使大学教师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而且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毒害了大学校园的育人环境。
四、高校教师应如何加强师德师风修养
有人在学生中作过调查,好老师的标准是:一是外表上衣着整齐,精神焕发;二是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能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三是有广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能启迪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四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能给予纠正和指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因此,根据大学生的要求,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修养上应努力做到:
1、教师应有幸福的价值取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他塑成的是特殊产品--国家发展繁荣的后备军,不是金钱能衡量的。所以,教师应有职业幸福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宽容的心态接纳生活,以快乐的心态走进学生,以学习者的心态提高自我,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2、教师应坚守道德底线。虽然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但教师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如果教师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批人、一代人。所以,我们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判断能力,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3、教师应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师德师风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师风,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4、教师要有甘当人梯的献身精神。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有为教育、为学生、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奉献一生的心理准备;就要有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就要做春蚕、做蜡烛、当园丁,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就要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诲人不倦。
5、教师要有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教师要终身学习,勇于创新。要有谦虚好学、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对自己学而不厌,专注于知识海洋,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完善;对学生诲人不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能力。
4.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四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美国诗人佛罗斯特在《未竞之路》中这样描述着他在人生路上探索的艰辛。
教育的树林里也分出两条路,一条传统的路,熙熙攘攘;一条改革的路,人迹稀少。一个墩厚的身影走来了,他没有徘徊,没有犹豫,他坚定地走向了幽寂的改革路。他,就是宁乡课改的领头雁——黄跃军校长。
2010年,他调任五里堆中学校长。当时的五里堆中学,就像一匹负重的老马:斑斑驳驳的墙壁,杂草丛生的操坪,还有一群满脸顽劣的学生!他的心生生地疼着,不,这不是教育!有那么几秒,他想着自己的得失,但作为一个忠诚的教育者,他没法只考虑自己,他反思着:人有顺境,也有逆境,人不能只在风平浪静中安享成功,更应该在逆流里乘风破浪;作为一名校长,存一分等、靠、要的思想,会误学生一辈子的发展。在沉甸甸的责任驱使下,他选择了奋起,选择了课改。
五里堆中学地处宁乡西部山区,全校24个教师,其中4个代课老师,5个55岁以上老师。这样一所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的边远初中能搞课改吗?能跟上全县构建高效课堂的步伐吗?,他不是在埋怨中过日子,不是在鄙视中形成对立,不是在等待中期待发展,而是主动出击。首先他选择了学江苏名校,学洋思模式,到处找资料,精心制好课件,扎实进行课改培训与动员,率先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上了一堂示范课和研讨课。后来参加思想治校校长培训,从许市中学受到启发,马上组织全体教师到岳阳许市中学学习,老师们震撼很大。他于是带领老师们制定“3·15”课改的思路、实施方案、操作模式、管理制度、评课标准、奖励方案、小组评价标准,人人上课改研究课,学校掀起了课改热潮。
他就这样以课改为平台,通过自身引领、外出学习、思想讨论、课堂示范、舆论营造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将沉睡的、不知方向的、有待提高的、年轻的年老的、身体身心有问题的、正规的代课的老师们一概都“赶”到课改的前沿,让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课改中苦恼,在课改中发现,在课改中提高,在课改中幸福。
课改如一股春风,唤醒了老师的工作热情,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的学习成绩跃居全县第一,五里堆沸腾了,宁乡震惊了!前来学习者络绎不绝,一时间,原本门可罗雀的五里堆,整日车水马龙。然而,他心中的课改并非为了热闹,他没有迷失在荣誉与崇拜当中,他组织老师们不断研究、不断改进„„课改,化成了课堂里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化成了演讲台上一句句发人深省的思考,化成了一个校长孜孜不倦的研究,化成了教学刊物上一篇篇鞭辟入里的文章,化成了宁乡教育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
仓央嘉措有一首描写朝圣者的诗这样写道: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黄校长就是持着朝圣者的心,行走在课改的路上。2013年,他调任城郊九年制学校校长,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教师年龄偏大,教师的课改意识尚待唤醒。“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没错,他就是一个课改狂人,一个怀惴着朝圣者的虔诚的课改狂人,面对一切从零开始的现状,他没有丝毫埋怨与退缩。对他来说,教育就是信仰,课改就是使命。在紧锣密鼓的部署之后,他带领着同事,再次投身课改。为了使同事能更快地吃透课改精神,掌握课改方法,他身先士卒,多次亲自上示范课;为了让课改少走弯路,他多次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为了解决老师的困惑,他不厌其烦地引导、鼓励„„他是一个工作狂,白天,他深入课堂,晚上,他就在灯下撰稿。他没有休息日,各个假期,他都奔走在交流与学习的路上。谁也不知道,这个铁骨铮铮的男人体内,究竟蕴藏了多少能量,竟会燃烧得这样炽热,这样执著!他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同事,他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学生。教师迅速成长,学生日益进步,今年中考,城郊几年制学校综合排名跃居全县第四名。他又一次成功了!这种成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教育方法被人认可,并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人受益。不到两年的时间,城郊九年制学校硬件全面改善,学校也获多项殊荣,以黄校长名字命名的课改名师工作室于今年也落户城郊,以“培养幸福的公民”为核心的城郊课改文化特色今年五月在湖南省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上作为经验交流,获得省教科院的优秀奖。
中国教师报李丙亭先生高度评价他和他的学校:“这是一所充满人文、感动和生命的学校,她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教育原本应有的责任和良知。这个校长已经悟到了教育的真谛,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未来”。是的,黄校长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良知、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好校长。2002担任花明楼中学校长他把花明楼中学带着走出了困境;2004年接任杨林中学校长,让杨林中学从困境中走出来。2007年担任菁华铺九年制学校业务副校长,他倡导在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模式,自己带头运用多媒体教学,掀起高效课堂的高潮。他亲任毕业班教学,组织十五校联考,带领菁华铺的老师们创造了宁乡农村教育的奇迹,2008年菁华铺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达97.3%,宁乡一中录取14人,位居全县农村中学前列。2009年一中考取16人,合格率97.9%,2010年更是有36位学生被宁乡一中择优录取,居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其中蔡博文同学以864.4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全县第二名,曾荣同学855分夺全县第十名,5人进入全县前50名,有11人进入全县前100名,有19人进入全县前200名;有13位人上湖南第一师范;十科合格率和十科优秀率均居全县第一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倾情育桃李,春到百花艳。”黄跃军校长用无悔的青春和朴实的言行描绘着一个普通校长、一位人民教师壮美的人生画卷,为了庄严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他用热血和激情铸就了一条幸福的课改之路。
世界上其实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他选择了一片幽寂的林子,走出了五彩的课改之路。
现在,课改之路已不再孤寂,在他身后,紧跟着无数热爱教育、追求真理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用青春、热血、理想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共同谱写宁乡教育的新篇章!
师德师风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 号选手,来自花明楼中学的周亚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两根教鞭的情怀》
我有两根教鞭,一根已被苍老的手紧握得油黑锃亮,珍藏在我的心头,时刻提醒着我,鞭策着我;一根散发着新鲜的气息,是我工作中最好的伴侣。提起这两根教鞭,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那一年,我九岁,成为了一名四年级的学生,我喜欢他手中那根黑亮的教鞭。他三十六岁,成为了我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从此以后的三年里,我们之间除了父女还是师生,也是从此以后的三年,我曾经最可亲可敬的爸爸却成为了最令我心伤的老师。因为这三年里别人家的孩子坐在第四组和第五组而我却永远只能坐在第一组和第八组,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当班长或者学习委员而我却永远只能当小组长或课代表,别人家的孩子能得二十七八分的作文高分而我却永远不会高于二十一分,别人家的孩子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展现自我而我却永远是默默无闻的那一个。那时,我常常怀疑,我还是您亲生的女儿吗?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成为了花明楼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他送我一根可伸缩的教鞭。他四十八岁,依然是偏远农村的一名小学教师。在这之后的十一年时光里,我们之间的除了父女也是师徒更是战友,也是在这之后的十一年时光里,曾经最令我心伤的爸爸成为了让我最敬佩的老师。五十岁那年,他因为腰椎盘突出无法正常行走,可是他不顾全家人的坚决反对坚持硬撑着去上班,还固执的说要等到周末才去医院,哪怕是耽误一天的教学他也是那么的心不甘情不愿!五十二岁那年,他咳嗽不止日夜折腾,我心疼他在电话里都是那么嘶哑无力的声音就带他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这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顽固性咽喉炎已经无法根治,只能靠自己注意休息慢慢调养,可是扎根教育深爱孩子的他哪会记得怎样休息如何调养!五十五岁那年,当学校的校长来到我家提出想要他接手学校最调皮的班级时,他毫不犹豫的满口答应,你可知道当时他是学校年龄最大的老教师!五十六岁那年,他拿出十多本沉甸甸的笔记本,语重心长的对我和我的爱人说,孩子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爸爸想要读的书还远远不够,可是开始老眼昏花啰,女儿呀,趁着你还年轻,要把读书和学习当做人生的追求,要努力的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的高度,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五十八岁那年,他被评为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他第一次在电话里有点不好意思的对我说,亚平啊,过两天镇上将会举行表彰大会,领导安排我代表获奖教师发言,也许这是爸爸教师生涯最后一次获奖发言了,你帮爸爸想想如何能完美收官呀!
今年,我三十二岁,心中有了一根充满魔力的教鞭,成为了他认可的战友。他已经年满五十九,依然坚守着那三尺讲台一块黑板的天地,依然每天在用那根黑亮的教鞭在教室里挥洒汗水,依然是学校和家长最放心的班主任,依然是全镇备课作业最认真的老师,依然将教师的职责与尊严凝刻在心中,依然将对教育的热忱与使命镌刻进生命。那满手的粉尘可以作证,那满头的银丝可以作证!那满眼的沧桑可以作证,那满箱的证书可以作证!那满额的皱纹可以作证啊,那满园的桃李可以作证!
如今,我早已理解,在您的情感天平上,学生总是最重最亲的法码。在您的身上,我读懂了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读懂了一个师者的坚守和执着。我也接过了您手中教鞭所带来的那份沉甸甸的内涵,我知道了,正值青年的我们应该勤勤恳恳,谆谆教导。我明白了,将来人到中年,更应该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我读懂了,即使将来老了,我们也不能放下手中的教鞭,不能丢下昂扬的斗志,不能停下奉献的脚步!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是内心世界的丰富,是文化底蕴的提升,是人格素养的完善。师德不是靠演出来的,是像爸爸一样的这一辈老教师们用几十年的奉献完美诠释出来的!此刻,请允许我向我的爸爸向和我的爸爸一样在教育战线上奋斗几十年,即将离开心爱讲台的老教师们深深的致敬,是你们诠释了最美的师德!我想对我的爸爸说,爸爸,女儿已经长大了,我,一定牢牢接住您心爱的教鞭;我,将一心用爱去舞动这根充满魔力的教鞭,愿意用您教会我的善良、公正与责任,去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去灌溉孩子们的心田,去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谢谢大家!
好老师夏福良
彭仕强
夏福良是一个好人,一个好老师。他的这个“好”,不仅是我在这里说他好,不仅是领导说他好,也不仅是很多很多的荣誉证明他好,也不仅是很多的媒体报导他好,而是他的学生和他服务的家长、老百姓说他好,这就是真正的好!
我先说几个例子,您就会明白。夏福良40年就在一所山区学校横市关圣小学,40年,14600多个日子,就一所山区学校,你做得到不?40年的前20年,他天天背学生过河上学放学,后20年他用一块块石头修一座桥,当地人叫福桥,你能想象得出不?一个新老师来到学校的第一个晚上,没有床铺被子,村民张建抢在夏福良前把准备给女儿出嫁用的新床铺送了过来,你会这样做不?很多很多这样看起来不平凡,其实又很平凡的事,只是因为夏福良是一个好人,一个好老师。
也许你会说,苦,夏福良这样太苦了!不,你说得不对。夏福良不苦,他很快乐,他整天笑眯眯的。确实,我也问过他:老夏,年年在这山区小学,条件又不好,你苦不,你累不?他是很正经地对我说:很多人问过我你这同一个问题,我哪会苦,哪会累,你什么时候看到我皱过一个眉头。你看,这关圣山区多好,山清水秀,风景几多好喽;这关圣山区的人多好,多纯朴,孩子们几多可爱呢;我是这里的人,我为家乡做点事几多好喽。此时,我明白了,夏福良这个好人好老师他的快乐和他的幸福!下面,我要细细地说说他。
为了一个承诺,夏福良扎根山村小学40年!
关圣小学坐落在云台山半山腰。位于宁乡、桃江、安化三县交界处,距离宁乡县城60余公里,是横市镇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小学。
40年前,也就是1975年,夏福良高中毕业了。这个当时不到18岁的青年小伙,带着一副简单的行装,来到了关圣小学,走进了美好的教育生活。他是关圣土生土长的人,对家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从到学校的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许下了一个心愿:此生只为孩子飞出大山,当云台山的铺路石。
40年后,夏福良仍然在这里工作,但他手中藏着了一份令人骄傲的荣誉:关圣村1200多名儿童先后在这里启蒙、毕业,50多名孩子考入大学,走出大山;而村里45岁以下的人,都成为了他的学生。
深山里的教书育人生活,除开寂寞的苦,孤独的苦,还有许多人不亲临其境,不知道的苦。而这些苦,夏福良都一一经历了。
90年代初,关圣小学还没有通公路,书籍、课本、教学设备都要靠老师从远在山下10多公里的镇上,肩挑背扛上山。从1975到1992年的17年间,夏福良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用并不厚实的肩膀搬运教学物资,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将近10吨的物资运上山来。“40年爬山过坳,我练出了一双铁脚板。”夏福良对这一段生活不但不感到痛苦,反而感到骄傲。
关圣小学服务面积24平方公里,是宁乡小学服务范围最大的学校。40年里,劝学、家访、嘘寒问暖成了夏福良业余生活的全部。在云台山崎岖的山路上,他用脚板丈量了每一条小路,熟悉了每一个山头和沟渠。40年间,他家访万多人次,行程两万多公里,与学生、与家长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40年里,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因贫辍学的。”夏福良对自己的这个小小的成绩非常自豪。
关圣小学周围是山的世界,山上多柴火。节假日,夏福良就带着老师上山打柴,为学生储备做饭的柴伙。夏福良骄傲地说:“40年打的柴火,20多万公斤,要用来卖钱,我200万不会卖!如果堆起来,恐怕有一座小山高了。”
每当回忆到这些艰苦的生活,夏福良都充满了自豪,也充满了遗憾。他说:“为了学校,我对家里的关心太少,愧对了妻子儿女,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1988年爱人临盆,他仅早晨喊来接生员就去学校上班了,下班回家后小孩已经生下来了。1990年4月的一天,孩子正发高烧,为了学校迎接县里的标准化仪器室验收,夏福良就和几个老师一道下山挑仪器柜的玻璃,返程时夏福良看到几名群众抬着他儿子往镇上赶,妻子紧跟其后,呼天抢地。原来儿子已高烧不醒,夏福良和村民换了肩,抬着孩子直奔医院。孩子经抢救后才苏醒过来。医生对他说:“要是晚来一点,你可能就没有崽了!”
由于长年劳累,夏福良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88年检查出胸膜积水,住院后回家短暂休养一段时间,他始终放心不下学校的孩子,每天要爱人护送去学校看学生。2014年患肾病,医生要求休息两个月,但仅休息一个月就上班了。近年来,胸膜积水的毛病又犯了,医生说需要做手术,但他不愿意去医院,因为他怕一去就要很长一段时间,会耽误学生的学习。
在艰苦的条件下,夏福良其实有很多机会选择离开。考虑到他的年龄大了,身体多病,加上教学成绩显著,镇领导曾多次找他谈话,想调他出去。在城里工作的儿女也希望父亲到交通方便一点的学校工作。有一次夏福良还真动心了,准备接受领导安排,去镇上一所学校当校长。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约而同地涌向学校,他们握住夏福良的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夏福良看着村民期盼的目光,一向坚强的汉子也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坚定地说:“你们什么也不要说了,我不走了!”从此,夏福良再也没有动过调动工作的念头。
为了一个信念,夏福良努力践行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夏福良教育词典里最重要的词条。40年里,他践行爱的教育,像化雨春风一样,催开了学生的心花。
与爱随行,他帮助了100多名贫寒学子。山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生活贫困,夏福良总是在学习和生活上给寒门学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注。一年四季,夏福良总要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钱来,买上几十双运动鞋送给没有鞋子穿的学生。关圣村的曹赛明同学就是穿着他数次买的鞋子,度过了他的小学时光。40年里,夏福良能记得受到自己资助的学生,就有100多名。由于学生家庭离学校大都很远,许多学生生病了,夏福良都是自己带着学生到村卫生室去看病买药。至于看病的钱,他从未向家长提起过。有一个学生生病需要住院,家里没有钱,夏福良就主动为学生付了医药费。个人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夏福良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爱心团队。2010年,他组织承办“杨帆计划”山地车比赛,为学生争得爱心人士捐赠1万余元!还争取宁乡温洲商会援助了85000元。
与爱随行,他是学生安全保护神。关圣小学地处高寒山区,有些学生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穿过数条溪流才能到达学校。以前,沟渠、溪流上没有修桥,学生需要踩着溪流中露出水面的石头才能过河;到了雨季,河水上涨,异常危险;而到了数九寒冬,山高路滑,稍不小心,就可能掉入深涧。夏福良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18岁那年,他刚当上老师不久。上第一节课的时间过了好久了,教室里还只有三个学生。突然,一个学生跑进教室,对他大喊:“夏老师、夏老师,快去,他们过不了河,河水太大了,都怕。”夏福良猛跑到河边,看到孩子们正站在河那边哇哇大哭。他大声安慰孩子们:“不哭,不哭,老师来背你们。”这一次,他把20多个孩子一个一个地背过河,而他自己身上已没有一根干纱。放学后,他又把孩子们一个一个背过河去,送他们回家。“从那个早上起,我就天天在河边上等孩子,来一个就背一个过河。放学后,又背过去。有时有家长来送的,也帮我背。”就这样,他坚持了40年。40年里,孩子们从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1995年的一个风雨交加的清晨,学生高灵智在上学路上不慎掉入河中,此时,夏福良正带领一群一年级的学生上学,看到这情景,他奋不顾身地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将他救上岸送回家中。高灵智的奶奶当场就跪在夏福良前面,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现在广东中山当老板的高灵智谈起夏福良救他的情景时,感动地说:“是夏老师救了我的命!”“夏老师背我过河上学”是所有在关圣小学读过书的人们童年最深的记忆!现在国防科技大学任正团级干部高旭坤是关圣毕业的,他深情地回忆说:“假如不是夏老师在我读小学时天天背我过河上学,我是不会有今天的。”
与爱随行,他修建了一座“福桥”。关圣小学坐落在关圣村茫茫大山的一个山腰中,离学校不远还有一条水流很急的小河,也是孩子们上学时的必经之路。夏福良很早就想在河上修一座桥,让学生更安全、更方便地上学。但这谈何容易。他多次找到关圣村的负责人,言真意切地劝说修桥。村上同意了,但要求夏福良自己多想办法。夏福良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利用休息时间和妻子一起找石料,又一块一块地担到工地。他们的行动感动了附近的村民,大家纷纷参加到寻找石料、运送建材的行列里。夏福良说服妻子,拿出了自己准备建房屋的木材。在施工的时间里,夏福良只要不上课,就在工地上转,既监管质量,又帮着做事。终于,桥修好了,孩子们过河上学安全、方便多了。当地人把这桥称为“福桥”!
为了一个梦想,夏福良全力办一所好学校!
虽然关圣村的村民都称夏福良为校长,但是,在县教育局的档案里,他只是关圣小学教学点的负责人。他没有在乎是不是校长,但他在乎自己年轻时候的一个梦想,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建一所好学校。这一梦想终于在2011年实现了。这一年,关圣小学通过了湖南省合格学校验收。
关圣小学原来的办学设施相当落后,几间砖房和房前一根飘扬着国旗的竹杆,一个没有围墙的小小的校园,就成了学校的全部家当。房子年久失修,一到天雨,屋顶就四处漏雨;冬季到来,师生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上课。
在政府对学校没有大投入之前,夏福良苦苦支撑着学校。屋顶坏了,他亲自爬上屋顶维修;课桌坏了,他自己动手修理;进校道路坎坷泥泞,他联系村支两委,带头出资出力,披荆斩棘,挖土凿石,平整了入校公路。
近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夏福良在家乡建一所好学校的梦想终于出现了曙光,劲头也更足了。他多年、多方奔走,争取县、镇两级投入资金154万元,新建了综合楼和教师住宿楼,建起了校门,硬化了田径场。学校主体工程完成后,还有一些扫尾工程和配套设施没有结束。为了节省开支,周末,夏福良就带领妻子、儿子到学校周边山上采麻石,到山下小溪里捞卵石,学校十多米高的石坡、950平米的操场石料,竟然没花公家一分钱。学校改旱厕、拆危房、夯操场都是夏福良带领学校的老师完成的。同时,他还争取在外地工作的学生的支持,在学校建起了太阳能照明篮球场,校园也进行了绿化;通过爱心人士的捐赠,学生穿上了免费的校服,背上了免费的书包。看着在自己手中诞生的新学校,看着校园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这个熬白了头发汉子,经常幸福得泪花满面。
夏福良一心一意办学,关圣支村两委和父老乡亲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2009年,为了保障学校的柴火、蔬菜供应,关圣村支村两委把承包给外地人的15亩林地和2亩水田收回,连林权证一起交给学校,关圣小学由此成为了全县第一个拥有林地和校农基地的小学。村上带头了,关圣的村民们也跟着上!全长1.5公里的进校公路,是村干部带领群众铺沙填石修好的;多年来,学校师生饮用水的茶叶、干菜都是村民们免费提供的;2014年秋季开学,村民李跃明、龙建华就无偿送来了两篮丝瓜、冬瓜;老师们还没来得及上山打柴,木工厂的张英武就送来了一车废旧木料,无论如何不肯收钱;学校新招聘的谢晓兰老师报到后,村民们帮着她布置房间,发现床铺实在太陈旧了,村民张建把准备给女儿出嫁用的新床铺送了过来!
为了一个责任,夏福良奋力实施素质教育!
孩子们需要有良好的素质,而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夏福良的教育词典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他几十年的不懈追求。
夏福良是以民办教师身份走上教育岗位的。自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勉励自己做一个好老师。从此,他走上了一条艰难求学的路。几十年来,夏福良大量读书,四处拜师,不断听课,像蜜蜂一样吸收知识养料,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今,夏福良虽然57岁了,但他依然求知若渴,学新课程改革、学教育信息化、学阅读教学。因为他的教学思想始终与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同步同频,又通过40年的历练,他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教育教学行家里手,深得学生的喜爱和敬佩。
40年来,夏福良当班主任,是班主任的楷模;当语文教师,是毕业班的把关教师。教学研究伴随了他终身。2011年,他又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带头在学校搞高效课堂研究。这几年,他多次带领学校老师到外校听课,邀请优秀教师来学校上课。在校内,他和年轻教师一起研读理论资料,组织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都要推出高效课堂研究课。高效课堂为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插上了双飞翼:每次文化素质综合检测,关圣小学学生的成绩在全镇总是名列前茅;2013年,还获得了宁乡县综合素质检测村小系列第一名。
夏福良十分重视学生阅读教育。在学校没有专门的阅览室,图书数量也很少的情况下,他除了向上级争取外,还积极争取社会支援。他联系湖南师大开展“阅读漂流”活动,募集了大量的书籍和学习用品。他还通过朋友、学生、网络等方式,发动社会各届爱心人士为学生捐书,许多大城市的陌生人都纷纷寄来书籍和学习用品。如今,学校有了专门的阅览室,图书数量达到4000多册,生均近40多册,是宁乡小学生生均图书拥有量最多的学校。学校每周开设阅读课,夏福良亲自陪学生看书,和学生一起开展阅读交流,为学生读书、讲故事。由于学生大量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学生在镇、县读书知识竞赛中,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和三等奖。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夏福良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2011年开始,他在学校里开展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和老师们指导的“大课间活动”是最为精彩的一笔。学校根据山村孩子的生活特点,设计了独特的校本操,每次活动开展,夏福良除了和学生一起做操外,还和学生一起跳绳、打篮球。在孩子们眼里,夏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锻炼伙伴。
夏福良是个民族器乐爱好者,磬、鼓、锣、钹样样精通。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和传统文化素养,夏福良创办了民族器乐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他自己任辅导老师。如今,学校里许多学生都学会了各种乐器的使用,几个孩子们凑在一起就能配合默契地演奏出一首首曲子。课余的时间,校园里常常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悦耳的音乐在山谷中久久回荡。为了训练学校号鼓队,夏福良还自学了小号的吹奏,他亲自训练的号鼓队水平在全镇已经小有名气。
大山是上天赐予的天然宝库。夏福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夏福良利用自己丰富的山地知识,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来到大山里,指导学生认识植物都么名字、习性,了解哪些植物可以做药材,哪些植物有毒不要去触碰。他还会带领学生采集各种树叶、花、草,带回学校,制作成标本。实践课成了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白色粉笔是夏福良的人生画笔,三尺讲台是他的人生舞台。40年来,这个山里汉子为了一份教师的荣光,就像大山的岩竹一样,立根于坚实的土地,为山区的教育事业青葱挺拔。40年来,关圣小学变得越来越美,夏福良也从青丝熬成了白发,唯一不变的是在校园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红旗下的一颗赤子之心。
这,就是好人好老师夏福良!
说好了,一辈子就在这里
宁乡县坝塘镇中心小学 杨志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坝塘中小的杨志娟,我演讲的题目是——《说好了,一辈子就在这里》。惭愧的说,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也不是说我,我曾想过改行,也曾连续四年参加教师进城考试。“一辈子就在这里。”一句简单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说这句话的是坝塘镇沩乌中学45岁化学老师刘小平。提到她,沩乌的百姓都会点头直说好,坝塘教师把她当作坝塘“教育精神”的代名词,纷纷推崇效仿。刘小平老师曾被评为“三湘最美教师”,被《科教新报》、《今日宁乡》、宁乡教育信息网头版头条长篇报道,2014年教师节,坝塘政府特地为她一人设立并颁发坝塘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究竟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能打动乡亲百姓,又是怎样的痴心教育,能被同事奉为榜样呢?去年年底的一天,我有幸深入了解了刘老师的事迹。
学校老师告诉我:“她是个怪人!总是来去匆匆,打着飞脚就不见了„„”吃饭的时候,食堂师傅冲着她喊:“刘老师,还有菜!”刘小平已经举着夹了咸菜的馒头奔出了食堂大门。学校开会,会议结束的“束”字还没落音,别人一回头,就只看得到刘小平的背影了。她并不是忙着去备课,而是“备学生”,她是沩乌中学第一位高级教师,课本教材早就烂熟于胸,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提前摸清学生的情绪、状态,准备不同的内容,课后,还要抓住机会为他们答疑。”这就是刘小平走路“打飞脚”的原因,她情愿在办公室里啃馒头,吃咸菜,也不想学生遇到难题时找不着她。刘小平当了22年老师,常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出勤比全勤还要勤。她是个全勤老师,却是个缺勤妈妈。前年四月,儿子临近高考,打篮球摔断了左手,住院20多天,刘老师都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没有请一天假。儿子说她是“没有人情味的母亲”,她歉疚地落泪了,可抹干泪,她依然头也不回地去了学校。
孩子们告诉我:“刘老师有一件神奇的灰大褂。”又是班主任又是科任老师,刘小平还给自己揽了很多“私活”:明明可以住在家,她却主动要求住校。山村的初冬清晨,学校罩着寒冷的雾气,刘小平披上穿了好些年的、已经看不出款式的灰大衣,一个个寝室喊学生起床,陪他们晨跑。夜晚降临,她又披着大衣,逐个寝室检查。“有老师在,学生才会安心。”刘小平的理由很简单。灰大褂还有一个用途,沩乌中学实验室器材简陋,又没有实验员,甚至连一件“白大褂”都没有。很多实验没办法进行,刘小平包办了实验员的全部工作,一有空,就披着自己专用的“灰大衣”钻进了实验室。“有的实验需要20、30个小时准备,最麻烦的一次,全班28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配置10多种药品。”刘小平说,自己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准备。刘小平的一双手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探究分子的运动”的课上,废弃的可乐瓶、山坡上的竹棒子、家里不用的药瓶、废纸剪成的花„„一一登场。平时实验室损坏的试管,她都小心翼翼地收集着,等到“CO2的制取”的实验,这些破烂就能大显身手。连续两年,刘小平代表沩乌中学参加全县的“创新实验教学”大赛。年近五十的她和一帮年轻教师同台竞技,长期的实验室工作为她积累下丰富的经验,DIY的水平也是一流,每回比赛,她都能夺得大奖。一次又一次,腐蚀性药品在刘小平的灰大褂上留下了“累累伤痕”,却把知识刻进了学生心里。2001年至2013年12年间,她所教班级化学成绩均在全县前五名,中考成绩多次创沩乌中学辉煌。仅仅近三年,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就有70多人次。
一位家长激动地告诉我:“刘老师的身体很不好。”2009年的一天,刘小平上着上着课就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医生说这是中风的前兆,叮嘱她卧床休息一个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刘小平听不进去,打了12个小时的点滴,才苏醒几个小时,就匆忙赶回了学校。爱人劝没有用,学校领导也拗不过她,虽然伴着一阵阵头疼恶心,她还是端着课本坚持上课。一个星期后,刘小平再次昏倒在讲台上。这回医生狠狠地警告:“如果不住院,生命不保我看你还怎么教书!”
犟脾气的刘小平斗不过病魔,只得在医院呆了一个星期。这个星期,照顾她的家人朋友“头都被念大了”。“班上孩子就要参加竞赛了,只有几十天就要毕业了,我这一病可怎么得了„„”睡梦中,刘小平都不忘握着粉笔一样在眼前比划。大家又好气又好笑:“只怕是教书教入魔了。”病情稍稍有好转,刘小平软磨硬泡,让医生开了药立马就往学校赶,悄悄地回到了学生身边。心爱的老师失而复得,孩子们围着她,一个个哭得跟泪人儿似的:“刘老师,我再也不欠作业了。”“刘老师,我再也不惹您生气了。”那一年中考,121班成绩骄人:51人全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参加全国数理化竞赛有9人获市级以上奖励,15人被宁乡一中录取。
“全县优秀教师”、“教学成绩斐然”、“深得家长、学校好评”,借着任何一条理由,刘老师都能去更好的地方工作。可是她太忙了,“忙得没有空思考这些问题。”就连评职称、评优,也是校领导找到条件完全符合的刘小平,三番五次做工作,她才愿意把留给学生的时间拔一点给自己。她说:“一辈子就在这里,再干十年,我就在这里退休,哪儿也不去了。”在哪里都是教书,她宁愿做那个呆在原地不动的人,好好地目送孩子们长大,离开,高飞。
走出沩乌中学,我久久地被刘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反思着并暗暗下定决心。做一个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这个时代的召唤,习近平主席在教师节重要讲话中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怀着歉疚的心向良知忏悔,淡忘了的,去重温;动摇了的,去坚定;丢失了的,去寻找;坚持着的,去传承,坚守在自己清贫而光荣的岗位,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5.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五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
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师德师风,我深感惶恐。首先是我那浅薄的教龄,然后是五年前首次踏上这三尺讲台时,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饱受煎熬和考验。因为我首先是把教书当成了谋生的手段,然后才是凭着那份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我没有为了工作置家庭于不顾,也没有用自己的那点薪水替贫困生缴学费,更没有舍身救过学生„„我是那样的渺小而平凡。
我并不认为人能全部靠精神愉悦而活着,特别是各方面的压力如影随形,而诱惑却往往在前面不远的拐弯处向你招手。一方面我经常心怀忐忑,担心自己愧对学生求知的真诚。另一方面又在现实和梦想的倾轧中,举步维艰。
本来以为这条路会一直迷茫,直到有一天一个稚嫩的声音告诉我:因为我是老师啊!去年夏天,我看着三岁的小侄子在院子里和邻居的小朋友们玩游戏。轮到小侄子当老师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地震来了!”小朋友们纷纷找地躲起来,小侄子居然用身体护住了和她同龄的一位小朋友。我把小家伙叫过来,柔声地对她说:“宝贝,你还小,你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长大了才能更好地保护别人知道吗?”小家伙居然仰起她的小脸蛋对我说“可是我是老师呀!”
什么是师德?什么是师风?什么是爱? 2008年5月12日谭千秋、张米亚、瞿万容、张辉兵、何智霞、吴忠红、袁文婷„„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师德的风碑。作为政治老师的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场思想政治课,当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将会比别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无私,什么是责任。
这一刻,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藏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一刻,长期瞌睡西西的神经被毫不留情地敲醒,我再也无法回避对自己的审视,不得不扪心自问:在越来越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不是都失却了最初的真诚。原来在内心深处,我竟然狭隘如斯。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虽然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作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教育界普遍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感情,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
有这样一首诗:“我是一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曾经苦闷、傍徨而困惑,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却步,敢于把审视的目光投向社会与自我。爱,是永恒的!至此,我想说:教育离不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大爱。让我们在这片热土上继续辛勤耕耘,播撒汗水,用创新的劳动迎接教育丰收的明天,我们能,一定能!历尽沧桑,成就芳华!
6.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篇六
关键词:以德律己,以德示人,以德感人,德才兼备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应当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能做到以德律己,以德示人,以德感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我国教育呈现出不均衡发展趋势,出现了过分强调学生专业成绩,忽视对学生品德教育的现象。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浮躁心态,整体师德师风水平下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缺乏对工作的热情。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够全心全意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去做需要拥有对这份工作的无限热忱。只有真正付出感情,才能真正投入身心,也才能真正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白“干一行爱一行”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是多么的重要,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如果教师自身不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是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日复一日,简单重复,缺乏激情和创新,那么他自然谈不上热爱自己的学生,更无从谈起为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榜样,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他们了。
2. 教师缺乏教育学专业知识。
很多学校片面看重教师的专业水平,认为“强将手下无弱兵”,而完全忘记了,教育,是一个包含了专业技能传授和其他很多相关因素在内的综合概念。专业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范畴的一个方面,专业上的高手可以是专家,却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大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无数骄人成果的世界级大师,却在北京四中任教时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教师。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仅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懂教育学,心理学,演讲学等一些与教育有关的知识,只有对这些知识做到综合运用,才能进行有效成功的教学。很多人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笔者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业和道德上两方面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让学生掌握方法,自觉规范言行,教师的“身教”有时比“言传”更具有影响力,而这一切,都和教师自身除了专业以外的其他教育综合素质分不开。
3. 教育产业化下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
教育本应该是一项以学生为本的公共服务性事业,而如今,尤其是在中小学,学校把学生的好成绩以及高升学率看作为学校制造“品牌效应”的筹码,创名校,抬高入学门槛,高收费,人为的将教育作为产业进行商业化运作,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将教师的个人经济利益和学生成绩直接挂钩,致使教师的目光只停留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占用所有时间补课,无暇顾及品德教育。笔者认为,现在有些学校已经把教育的意义严重歪曲,教育可以产业化,但决不能商业化,在商业化的教育运作模式下,学生被“拔苗助长”,过分注重成绩,这样即使取得一时的“成功”,最终也会因德育方面的缺失而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价值观,成为现代教育的牺牲品,而教师更是会沦为学校创造利润的“工具”,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态,无法静心品味教育的真谛,片面认为成绩就是一切,学生的好成绩可以为自己“创收”,可以为自己“扬名”,却完全把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为学生在道德上起示范带头作用这一责任抛在了脑后。
4. 一心多用,无法专注于教育。
俗语说:“品质来源于专注”,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一心一意去做时,这件事就一定会被完成得尽善尽美。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颗钻石的话,教师,就是打磨这颗“钻石”的“工匠”,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专注于创造它的美丽,而现实中,教师肩负了太多除了教育之外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被完全占用,无暇专注于教育,使得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仅仅成为了“授课”的代名词。比如说,有些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承担行政工作,让教师“教学”、“行政”两头跑,哪边都不能用心,最后连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更谈不上专注于教育了,还有的学校要求一个教师带很多门课,这样,教师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准备新的课程上,忙着应付上课,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的专注程度。此外,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虽然代表了教师本人的学术水平,并与其教学活动相得益彰,但过量的硬性指标反而会成为教师的负担,影响教师对教育的关注,现在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把大量的时间和心思花在写文章,发文章上,对于讲课像应付差事一样,完成工作量即可,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不闻不问,更不可能去认真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以上几点,是造成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中有些教师师德师风败坏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其解决办法如下:
首先,工作态度问题是教师个人思想认识问题,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行业的理解,对教育岗位的热爱,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爱岗敬业”思想,帮助教师提高职业觉悟,而对于确实不称职的教师也应及时严肃清除出教师队伍。
其次,虽然学校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是专业师范教育出身,但是在工作生活中,学校可以聘请专家定期为教职工进行与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成长,同时,也可以外派本校教师到专业机构进行深造,或者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交流,使教师既能从学生的视角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通过交流增进和学生的感情。
再次,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反映了整个教育制度的问题,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特殊事业,是育人的工程,不容草率待之,政府应当增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扶持,制止并打击将教育作为盈利手段的行为,提高教育者的管理水平,思考新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使教师能够克服浮躁心理,真正把教育做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最后,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宽松、愉快的外部环境,尽量不给教师安排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适当降低科研方面的硬性指标,为教师“减压”,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做到专注于教育事业,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道德引导上都能为学生负责。
使“教育”在教师眼中不再仅仅具有授课的含义,而是真正像一颗钻石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值得细细打磨。
7.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七
大家好!
我今天的师德师风演讲主题是:《爱我云小》
要爱上云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像我一样在这里生活上一段时间,你就不能不被这所学校短暂的时间内取得的辉煌成就所震撼,你就不能不被这做学校的执着坚守的老师所折服,你就不能不被这所学校纯真可爱的学生所打动,你就不能不爱上它。
云小的老师们个个都是教学能手。课堂上,他们的授课如行云流水,让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课后,他们又变身为孩子的知心姐姐,为孩子解除心结。在领导眼里,他们是优秀的员工,是铸就云小的辉煌的精英。在家长眼里,他们是教育孩子的资深顾问,面对家庭教育中的疑难杂症,他们总能提出治病良方……但这些并不是云小教师天生具备的能力。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靠的是正是老师们团结一致,执着坚守,脚踏实地,诚实苦干。
20xx年,对云小的杨梅老师来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她怀孕了,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但是这一年又是辛苦的一年。因为她担任34、35两个班的数学教师兼35班副班主任。一次35班的班主任老师生病住院了。时间紧急,没有老师适合担任代理班主任。杨梅老师一人挑起了班主任、副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老师三副重担。不论刮风下雨一直陪着孩子们上课下课,原本定下养胎的产假时间却一次次的往后推,直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才离开工作岗位。知道杨梅老师的故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是什么让她如此执着?是什么让她如此的敬业?除了她心怀对学生的爱,对职业的爱,对云小的爱,我不作他想。
然而,这样的坚守,这样的执着在我们云小并不少见。曾经有人开玩笑说,我们云小的教师走在路上都能被轻易认出,因为那个步伐最匆忙的,一定是我们云小的教师!能够跟这么多爱岗敬业、优秀辛勤的教师一起工作,一起努力,我如何能无动于衷,如何能不被打动,不被折服,进而心生向往,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以真心换真心,这样的老师教导出的孩子又怎么会不尊师重教,礼貌文明。
跟云小的孩子相处的日子,我觉得自己变了。我变得更加年轻,因为他们需要童真与快乐;我变得更加细致,因为他们需要被小心呵护。我也更加成熟稳重,因为他们需要有一个坚实的依靠。正是这些孩子让我明白以真心换真心,付出总有回报;正是这些孩子让我坚信爱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上个学期快期末的时候,学校任命我担任55班的代理班主任。我感觉到压力却又充满动力,毕竟还有两周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在电脑上建下一个新文件夹,将它命名为“我爱55班”。不管怎么说,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然而,正式接手的第一个星期,孩子们的表现并不可爱。不是这里被扣分了,就是那里有人打架,还有人放在教室了的钱丢了……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孩子们不理解,认为我总是批评他们,经常问我王老师怎么还不回来?也许付出并不一定会有回报吧,我听了有些心酸。第二周星期一班会课,我把电脑带到教室,打开“我爱55班”文件夹,正准备从里面调出班会课件,孩子们说话了。他们读出我的文件名――我爱55班。“您真的爱我们班吗?老师!”有孩子提问。我一愣,四十几双眼睛紧紧盯着我,仿佛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教室里悄无声息。“是的,我爱你们,我爱你们每一个人……”我笑着说。话题一打开,足足十几分钟后,我们才正式开始这一次的班会教学。但这节课的课堂纪律却出乎意料的好了很多。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感觉心仿佛软了一块。这节课以后,孩子们的进步非常明显。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8.大学师德师风演讲稿 篇八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养。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不但是实现“***”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现将从教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倒台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保证不露马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
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2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范文之心得体会:关于师德师风学习的体会。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liuxue86.com)。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心得体会《关于师德师风学习的体会》。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3
前天下午全体教师在学校世纪讲堂举行了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老师们准备得很充分,给全体观众都上了一课。听了演讲后很有体会。
首先说教师,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在工作中,教师要甘于奉献,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像演讲中讲的,不能对学生有偏见,学生有时候需要的就是那句鼓励。如果挫败她的自尊心就会使他失去学习兴趣,应可种地也不学习,这是老师的一种失误。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4
一场没有演讲稿、没有ppt的激情演讲震撼了会场的300多位教师们。x老师的演讲以他艺术的掌握、心理学的学习、知识的渊博、独到的见解、人格的魅力、超强的记忆力等,使得老师们佩服、折服,获得现场全体教师多次热烈的掌声,我们每位教师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师德教育。
x老师围绕《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师》为主题谈论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师风的独到见解。怎样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师,x老师送给大家三个字,分别是:“品”、“爱”、“能”。
“品”:教师的一流体现在品,尊严、自由、名声。
x老师例举了很多实例指出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不能伤害孩子的尊严,做一个有品的教师,同时教育孩子从小做一个有品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最重要的是传道,要让孩子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自由,不可在小时候养成品行问题,长大了会丢了自由。而名声就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才是师德师风的保证。
“爱”:爱自己、爱别人、爱事业。
正如x老师的一句话:“吃不饱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饭时却有无数烦恼”,这是一个浮躁、急躁、甚至暴躁的社会。我们不能掌握我们的命,但是能掌握我们的运。“希望是火,失望是烟,人生路上一直是一边点火一边冒烟”,人生虽有不如意,但也要爱自己、爱生命。当然也要做到爱别人:爱别人的孩子、爱别人的父母、爱同事,爱身边每一个人。x老师向我们传授了为人处事的“四二二”定律。四项基本原则:当面尊重、背后赞扬、好事想着、坏事帮忙;练就两样本领:做事让人感动、说话让人高兴;吃下两样东西:吃苦、吃亏。爱别人要从身边做起,作为教师更要从对学生的点滴关爱做起,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能做到爱别人的孩子是伟大的。人生就一万多天,有人只是过了一天而重复了一万次而已。有的人一辈子暗淡无光,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让我们的生活精彩就要爱我们的事业,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能”:比实力、比才干、比能力。
教育工作者如何体现自己的“能”,x老师说:“班主任就是领袖,而不是领导”,什么叫“领袖”?我想就是做学生的偶像吧,你不用扯着嗓子喊,你不用大发雷霆,学生就会跟着你走,因为他崇拜你。当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有“能”的人,让学生全面发展。成功人的标志是具有“三头”:笔头、口头、领头,而成为成功人的途径是读书、拜师、见世面。我们每位老师都应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文学、业务水平,要身体力行地学习。不登泰山怎么知道泰山的雄奇、险峻,教师应有丰富而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x老师的报告,带给我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启示。现在的教育要交给孩子什么?是知识吗?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我们应教育学生做有品的人,做有爱的人,做有能的人,这不就是有学问的人吗?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我们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人,这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还记得最后x老师送给全体老师的一段话:“要想一个人快乐,那就做梦。要想一家人快乐,那就做饭。要想一群人快乐,那就做东。要想一辈子快乐,那就做事、做人。”努力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2019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5
12月8日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铸师魂、树师德、正师风”的演讲比赛。在演讲赛上,我认真聆听了12位年青教师精彩、声情并茂的演讲。从她们的演讲中,使我正确认识到了师德师风工作的重要性,学习了身边教师的优秀事迹,寻找对比了我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差距与存在的问题。听完后,我感受颇深,对师德师风工作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立身之本。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学校的校风、学风的好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作为学生的表率。对待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具备了高尚的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身边有许多优秀事迹,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教师。有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牺牲与家人享乐时间的马小燕老师;有为了特困生的生活有着落、学习前途四处奔走的“师德标兵”龚小青老师;有像老黄牛任劳任怨,哪里有困难就哪里有他的陈新福老师;有从来没有豪情壮语,却有一副好心肠的梁秀芹老师;还有丈夫出车祸了,还忘不了学生的明海平老师。从这些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学经验肤浅,我不能积极地钻研教材,不能很好地利用手中的教材。在教研方面,没有上进心,以往那种对工作的热情、干劲随着生活的磨合渐渐消失。对于学生的关爱还没能达到疼爱自己的孩子般的程度,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态,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平时在生活、工作中不能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不能起到表率作用。
【大学师德师风演讲稿】推荐阅读:
大学师德师风10-05
师德师风教育演讲稿10-14
师德师风三分钟演讲11-25
师德师风演讲稿300字09-11
有关师德师风演讲稿优秀09-23
师德师风演讲稿许玉莲10-10
幼师个人师德演师风讲稿10-02
幼师关于师德师风演讲稿2008-06
师德师风的优秀的演讲稿09-12